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措施

篇1

关键词:安图县;节约集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37-1

1 安图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安图县土地总面积为743611.4公顷。全县农用地总面积为47621.62公顷(其中,耕地46082.71公顷、园地2150.03公顷、林地648988.22公顷、牧草地141.8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3.78%;建设用地总面积15435.86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664.2公顷、交通用地2682.4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6089.2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08%;未利用地的总面积为31189.36公顷(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19%。安图县近年来农用地中除林地呈上升趋势外,农用地中的耕地、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均呈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均呈上升趋势。

2 安图县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形势

土地是国脉所系、民生所依,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最活跃的生产要素。近年来,安图县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极积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安图县正处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目前的土地资源形势仍相当严峻。

2.1 思想观念的转变滞后

个别领导和开发商用地观念滞后,一味着眼于新占地、多占地、铺摊子、大手大脚、粗放用地,而不是节约集约利用好金贵的土地。

2.2 违法占地的趋势尚未根本遏制

由于政府出让价与市场交易价“剪刀差”的存在,助长了企业寻租和投机行为,直接导致企业想方设法多圈占、囤积土地,而不办实业,以获取土地自然增值或巨大市场差价主要目标。同时,有些房地产项目不规范用地建设,借办企业之名,大量圈占、囤积土地,有的“圈而不开”或“开而不发”,造成新的建设用地闲置或低效利用。

2.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闲置问题较为严重

安图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发展基础薄弱,全县建制镇、村镇建设筑容积低,建筑平均层数也较低,建设用地内部的土地利用程度低,集约利用的潜力大。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内部空闲地较多,村庄人均用地面积多在200平方米以上,工矿用地面积的建设密度小,宽打窄用的现象比较普遍。

3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具体措施

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用地观

必须树立全民尤其是领导节约用地意识,即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群体意识、效率意识。从可持续发展高度讲,树立节约集约用地和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的目的。

3.2 强化土地利用调控机制,正确引导集约高效用地

强化规划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安排各类用地,禁止擅自修改和调整规划,通过强化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法律地位,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威性。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统筹调整乡(镇)建设用地的数量与空间布局,为“迁村并点”、“旧村改造”、“村改居”等节约集约用地措施的落实,提供规划依据。

3.3 集约高效,存量挖潜

充分利用城市存量土地,盘活企业、单位、社会的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探索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一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收购储备创新制度。同时,土地储备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存量土地的收回、收购上,然后根据规划和实际需要统一供应。二是规定投资密度和限定时间,有条件的建造标准厂房。三是鼓励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建造多层厂房,向空中要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3.4 完善土地市场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进一步收紧划拨供地的范围,对于那些已经从政府投资转向市场投资,政府直接经营转向市场化经营的产业,如经营性基础设施,民办教育、医疗、矿产开采等产业用地,要逐步纳入有偿使用范围。在全面落实四类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基础上,将公开竞争用地机制推向更广泛的产业用地领域。大力推选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建立规范的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招拍挂”比例,所有经营性用地依法采取“招拍挂”方式供应土地;二是限制协议供地范围,确实不能采用“招拍挂”方式的,采用协议方式。在地价评估基础上,集体审核确定协议价格,协议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进一步提高土地供应的透明度;三地进一步加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尤其要扩大招标拍卖的范围,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竞争性工业用地也要逐步实行招拍挂出让。

3.5 规范土地供应管理机制,有效防止新的土地浪费与粗放利用

改革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改批次用地审批为按项目分批次审批;规范建设用地项目预审程序,实行预审分级负责;负责坚持土地审批严把“六关”,即把好国家产业政策关、集约用地关、征地补偿安置关、征地报批程序关、耕地占补平衡关,报件运行效率关。

总之,安图县要在土地利用上,即节约集约利用每一寸土地,并通过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全力支持和保障发展,进一步发挥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为促进安图发展与保护的和谐,人与地的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伟,王秀兰.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02).

篇2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节约;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1 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的关系

土地管理与土地节约利用都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对土地的优化管理,在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自我调控能力的推动下,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使土地得到充分的、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缓解了人地矛盾。而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又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对于土地管理的投入也会大大增加,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的原则

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思想导向。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形势日趋严峻。出现这种严峻的局面,是人们在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认识不足,对于土地的管理和利用措施实施不到位。所以,要利用科学发展观为思想导向,引导人们对土地管理进行优化,对土地节约利用的方法进行改进。我们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土地资源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科学的土地资源观,不是禁止开发土地,也不是贪功冒进,胡乱开发土地,而是要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和节约利用并重,实现土地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阶段我国的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土地资源异常紧缺,所以要以节约为主,把节约放在首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开发型的土地使用方式转变为节约型和经济增长型,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优先使用储备土地。

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困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土地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当前我国虽然是人地矛盾很突出,但是有一些土地却因为其在某一阶段的利用价值没有凸显出来,就被废弃、闲置或者是被低效使用了。对于这些土地,要充分挖掘其使用价值,将之合理利用起来。在进行各类项目的建设时,国土、城建规划和招商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资源的宝贵,在同等的条件下,要优先使用储备的土地资源进行项目的建设,对于故意闲置土地、浪费使用土地资源的不法商人,要坚决依法收回其土地的使用权,从而盘活土地资源。

2.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的利用,就是要严格控制土地使用规模,调控土地使用结构,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和产业的布局。在土地使用的规模上,不能大手大脚,盲目进行占地和圈地,要依法对一些恶意占地和圈地的行为进行惩处,不能随意浪费使用土地资源,也不能随意破坏农用耕地和自然土地,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在土地的使用结构上,要鼓励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农村居民建筑向乡镇或者中心村集中,工业厂房应该使用多层建筑等,向空中延伸发展,以节约土地利用。在产业的规划上,要鼓励一些投资商到一些闲置、废弃土地的地区进行投资,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利用废地和荒地进行项目的建设,尽量占用耕地,有序地进行土地的开发和管理,从多方面实现土地的节约利用。

2.4 利用科学技术。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管理和节约利用,就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国土地经济的发展服务。如土地的调查、监测和规划编制,是土地进行集约节约使用的重要手段,进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研究及其动态监测系统等的建立和建设,有利于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进行检测和监督,并为国家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如动态遥感监测技术,能实现对土地资源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和监测,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进行核查,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在技术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

3.1 挖掘与合理利用闲置土地。

要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而集约化我国现阶段是通过迁村并点、建设农村住宅集聚区和旧城改造等形式,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而在城镇化进程的建设中,总会有一些土地被闲置或者废弃。如旧城搬迁后留下的旧城土地,企业搬迁后留下的闲置土地,学校合并之后留下的废弃或者闲置的土地等,都是可以进行再利用的资源,这些都要充分进行挖掘,防止土地资源被闲置浪费。除了要充分挖掘闲置土地之外,还要将闲置的土地进行合理地利用。对于非法囤积土地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不法商人,要坚决依法进行惩处。

3.2 建立健全土地市场配置机制。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说过,集约化是土地市场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而发展土地市场是实现土地合理配置、节约使用土地的根本方法。同时,为了提高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和水平,政府要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进行统一征地和统一储备,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逐步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体系。农村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一味的寻求规模大肆建设,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村民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有计划的向乡(镇)以及其他中心村集中。我国农村建设用地遗留的问题是农村村点分布广,随意性较强,自然村不能集中靠拢,所占区域较大,土地浪费严重。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住宅建设,要集中修建村民住宅小区,避免出现城中村现象,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进行二次拆建。对于农村住宅建设还存在房屋的二次建设现象。在农村房屋二次建设较为普遍,在原有房屋所占面积的基础上扩建,或者移到其他区域进行建设(其中包括占用耕地)。这些现象体现了农村建设用地缺乏规划性,不能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理建设。

3.3 加强土地节约利用的宣传教育。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的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使珍惜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科学发展观的意识深入人心,需要一个艰辛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的艰巨任务,加强宣传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一是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为优化土地管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扩大农村弱势群体的市场参与程度,大部分的土地在农村,农村的人口也占的比重也最大,所以要将农村弱势群体参与到土地市场来,就会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土地的市场配置当中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土地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构建社会主意和谐社会也是有利的。

4、结论

根据十的目标精神,我国要建成全面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从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优化土地管理、合理使用土地和节约土地资源等,促进土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篇3

1.1 白山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变更调查数据,白山市土地总面积1747372.81公顷,其中农用地1649786.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4.41%;建设用地33535.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2%;未利用地64050.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7%。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6659.4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9.5%;交通运输用地6202.7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8.5%;水利设施用地673.55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0%。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37675.10公顷,占未利用地的58.8%;其他土地26375.35公顷,占未利用地的41.2%。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土地利用缺乏科学性。目前白山市城镇土地利用总体上忽视立体利用,城镇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布局不合理;二是用地结构不合理。例如,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小;城镇布局分散,道路建设不规范,建筑布局零乱等;三是城镇发展盲目追求规模。城镇建设盲目追求规模。因缺少项目资金和第二、三产业积聚规模而导致粗放用地;四是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建设用地布局上的安排不尽合理;另一方面是各类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不合理。

2 节约集约用地对策

2.1 科学合理的确定各类用地尤其是各级城镇用地规模控制目标

以白山市为例,到2020年白山市农用地面积为1696332.0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38504.63公顷,未利用地面积为12536.09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由现状的94.41%、1.92%和3.67%调整为97.08%、2.20%和0.72%。

统筹安排城乡用地,进一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各级城镇用地规模。2006-2010年,白山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5065.55公顷以内:其中城市用地1905.90公顷、建制镇用地8739.32公顷、居民点缩小到11926.71公顷、独立工矿用地4589.67公顷、特殊用地222.64公顷、交通水利设施用地7681.31公顷。2011-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504.63公顷以内:其中城市用地2585.38公顷、建制镇用地8787.92公顷、居民点缩小到11946.71公顷、独立工矿用地5250.67公顷、特殊用地277.64公顷、交通水利设施用地9656.31公顷。

2.2 确定盘活存量用地的目标

白山市存量及低效用地的挖潜潜力共计934.71公顷,2006-2010年为254.17公顷,2011-2020年为680.54公顷。具体如下表:

时间 用地类型 城镇 居民点 工矿 小计

2006――2010 存量建设用地 61.31 3.3 16.23 80.84

低效用地可调整利用 26.67 103.33 43.33 173.33

小计 87.98 106.63 59.56 254.17

2011――2020 存量建设用地 52.2 232.77 48.9 333.87

低效用地可调整利用 53.33 206.67 86.67 346.67

小计 105.53 439.44 135.57 680.54

合计 193.51 546.07 195.13 934.71

2.3 大力整合城市土地资源,促进用地集约化

推行“平改楼”,整合城中村存量土地。基本形式是:联合开发,即由村和开发商共同投资、共同开发;房地产公司独立开发,即村里把全部改造的土地整体由开发商运作,整个小区建筑面积满足村民自住需要后,其余全部由开发商进行开发,各种税费包括拆迁搬倒费用全部由开发商担负;自我开发,主要集中在村集体经济雄厚,有独立开发的经济实力,由村自我开发建设。

其次,建立收购储备机制,充分发挥“蓄水池”的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土地供应来合理调控住宅建设进度和住宅产业市场,实现住宅用地的集约利用。

2.4 积极整理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用地规范化

富余宅基地和闲置宅基地为农村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宅基地大清理活动,摸清全市农村宅基地的家底,全面实行“两图一表”的管理机制。“两图”就是农村宅基地现状图和农村宅基地规划图,“一表”即农村宅基地发放十年早知道一览表。采用高科技卫星遥感技术,对农村地籍的现状和规划进行立体成像,编制现状图和规划图,实现农村地籍的现代化数字管理。

推进农村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主要采取四种形式:第一是“建”,即鼓励兴建楼房,退还老宅基。实行供地标准、建设规格、楼房坐向、 地平水准四统一,

用地指标、建设地点、施工时间三集中、达到“四通一平”,即通电、通讯、通路、通水和地平。第二是“迁”,即迁村改造,旧址还田。第三是“合”,即合并村庄建楼房。本着“节约土地,合理布局,功能齐备,宽敞舒适,环境优美”的原则,制定村庄规划旧村址土地全部复垦还耕。第四是“改”,即重新规划,改造治理。重新规划村址,对旧村址实施改造。充分利用空心宅基,插豁补缺,适时适地插建,节约土地。

2.5 实行工业项目用地出让价格差别化管理

白山市是一座以煤矿资源为主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调整的任务比较繁重,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坚持产业聚集、集约用地,打造“节地型”企业。

营造项目建设高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在工业兴市进程中,坚持产业聚集,项目向各类开发区集中,实行投资强度控制,集约利用土地。首先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营造基础环境优势;其次健全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服务环境优势;第三建立产业链,营造产业聚集优势;第四建立流动开发机制,珍惜利用每寸土地,即严格控制用地面积和量资用地。

对投资强度较低的项目,应提高供地价格,对投资强度高和建筑容积率超过规定标准的项目,在不低于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的基础上,给予适当优惠。逐步引导工业项目用地由协议出让向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过渡,促进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

2.6 严格建设用地报批管理

强化规划的刚性作用,对不符合规划要求、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用地一律不批,规划不能跟着建设项目随意修改。从立法和管理上加强对土地资源节约利用,按照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盘活国有工业建设用地、闲置未利用土地,挖掘集体建设用地,在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确保重点工业项目和公益设施等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

在建设用地报批中,严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关。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分期实施的大型建设项目可预留规划用地,但必须根据其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和时间。严格土地出让合同管理,签订出让合同的同时要约定土地用途、建筑系数、容积率等使用条件,注明投资强度、工程进度等可控制性要求,对不按约定使用土地的,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7 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导向资金

为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节约使用土地并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应将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的一部分,用来建立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导向资金,控制土地开发和利用的方向,防止重复建设,并建立起政府在任期内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的经济约束机制。导向资金将对支持项目贷款给予全额贴息。申报项目应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上有所创新,或者能实现较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符合当年度导向资金支持领域。

2.8 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状况评估

建立用地项目信息库,推进对白山市各县(市、区)的集约利用土地状况评估。开展集约利用土地示范区试点和评选工作,定期在新闻媒体或内部刊物上公布全市各乡镇和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和排名,以此作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导向资金的申请标准。

引入产业评估办法和标准,推进产业用地评估。制定白山工业项目的用地标准,建立工业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和评分模型及软件,对投资商承诺的投资强度、产出水平、建筑容积率、生产工艺、建设进度、综合效益等内容进行跟踪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鼓励或限制措施,减少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行为。

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国土;矿产;管理;问题;重要性

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将国土矿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同时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创新矿产储量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将矿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建立矿产管理的新体制,把节约放在工作的首位,实现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新形势下加强国土矿产管理的意义

矿产资源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就需要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在节约的基础上,做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加强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1.1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加强国土矿产资源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资源,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对子孙后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对其管理不够,就会引发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加强国土资源的管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1.2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土矿产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具有稀缺性,对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国土矿产的集中管理,做到节约开发,明确各种管理责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国土矿产的管理,这就能够实现经济和国土矿产的可持续发展。

1.3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

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国土矿产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需要提高认识,加强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即解放思想和严格管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认真行使政府的职责。

2.国土矿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国土矿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在实际的国土矿产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对国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1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的认识不足

在部分地区存在着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的现象,缺乏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出现了浪费资源的现象,并且存在着开发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严重的损害了群众的利益,阻碍了国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对国土矿产资源管理方法不恰当

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体制,用于规范和约束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实现对国土矿产资源的有效管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健全的制度和相应的部门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约束,严重的影响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国土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2.3缺乏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对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依赖于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但是在我国的国土矿产资源管理中,管理人才方面严重缺乏,导致了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开采的不合理,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3.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国土矿产管理策略

国土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需要加强对其管理,同时国土矿产资源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的利益,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国土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3.1建立健全国土矿产调控政策

对国土矿产资源的管理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保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调控政策,这就需要严格落实土地饱和责任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对出现侵犯农民利益和抢占耕地的行为要及时 的进行制裁,做到一查到底和严格处理,是国土矿柱资源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同时还要健全全国的各级国土矿产管理制度,将爱情对查处机制以及宣传机制的重视,整改工作的作风,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不仅要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的国土矿产资源管理的作用,规范农村中农民的建房行为,加强土地的集约使用,结合新农村建设,适当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幅度。

3.2进一步建立和改进国土矿产管理审批机制

首先,要以效率第一为原则,建立简洁实用的土地申报与审批机制。可以采用项目用地申报的方式,申报内容应该具体,特别要包括用地申请数、管理部门依法审核意见等。审批部门要综合衡量用地规模、农业补偿、环保情况和产业需求等多重因素,严格审核把关,必要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其次,要以服务第一为原则,改进用地审批办法。一是要规范收费,合理的制定收费项目,核定收费金额,简化缴费手续,对于未能按规定及时缴费的,要采取措施催缴并暂停项目实施,保证公平公正与国家税收。二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对于合理合法的用地项目要及时审批,同时也要做好规划,避免出现集中批地的现象。

3.3进一步规范国土矿产的后续监察与督管

对于已经审批的国土矿产项目,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确保项目依法正常进行,同时保障项目集约用地的原则,节约使用土地。 对在国土矿产使用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要严厉惩罚。

3.4进一步加强国土矿产管理队伍建

首先,要加大国土矿产管理队伍的政策培训,提高他们对国家国土矿产政策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对普通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普法知识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合理的使用国土矿产资源。

3.5进一步提高国土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国土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管理合理,是能够有效提高其利用率的。首先,加大对地质勘探行业的投入,加强矿产资源的勘探,力争找到更多的资源,同时通过建立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方式综合利用矿产资源,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减少矿产资源的浪费。其次,要在用地的同时造地。要积极开发未使用的土地,改造贫瘠的土地,要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强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总之,国土矿产资源管理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矿产资源进行管理,提高利用率,真正的为人民造成。

【参考文献】

篇5

一、“*”期间我市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发展现状

1、土地计划整体执行情况良好。“*”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总规模,1999-2004年,国家共下达我市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7841.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指标5843.2公顷;我市实际利用农转指标7841.9公顷,其中耕地5843.2公顷,无超计划利用土地现象,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保持稳定。1999-2004年,我市建设占用耕地7526公顷,补充耕地7526公顷,平均每年补充耕地940.7公顷,其中土地开发补充耕地3686.8公顷,土地整理补充耕地1555.4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282.9公顷,补充耕地超额完成规划指标,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大力开展“三项整治”,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8.9万公顷,保护率达85%,保证了我市粮食生产安全。

——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基本得到满足。1997-2004年,我市建设年均占用耕地为940.7公顷,其中城市建设年均占用耕地370.7公顷,建制镇年均占用耕地121.3公顷,独立工矿年均占用耕地133.3公顷,交通年均占用耕地181.7公顷。“*”期间,为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确保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如洛三、洛界、郑洛、济洛、少洛高速,洛栾快速通道、城市西南环城高速等,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我市对内、对外交通更加便捷。为拓展我市发展空间,先后顺利报批了13个城市批次用地,拓展了高新区的发展空间,保证了洛南新区建设用地,提高了我市城镇化水平。

——土地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提高。“*”期间,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改造中低产田等,增加了农用地数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一定作用;通过开展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复垦、空心村治理,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增加林地面积,促进了生态环境建设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有效提高了区内生态环境功能。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现状。我市矿产资源门类齐全,矿业经济在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在已发现的76种矿产中,具有探明储量的43种,做过系统地质工作具有估算地质储量的17种,各类矿产资源(不包括地热、铀、地下水)潜在经济价值总量5793亿元。

截止2005年底,我市已开发利用的固体矿种33种,占固体矿种总数的39.2%,已开发利用的固体矿床179个,占固体矿床总数的23%,全市拥有各类矿山企业1206个(其中国有42个),年开采矿石量2300多万吨,矿产采选业年产值12.5亿元,矿产加工业年产值40.2亿元,矿业总产值52.7亿元;全市矿产开发主要集中在煤、金、铅锌、钼、硫铁、铝土矿、砖瓦粘土、石灰岩等8种矿种,8种矿产的总产值约占总量的93%;银、硅石、铁、萤石、建筑石材等也有一定的开发规模;金、钼、铝土矿、硫铁等矿产的开发已基本上实现了采、选、冶的系列生产,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期间存在的问题

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长;部分县城规划面积过大,县、乡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紧张。

2、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生产效率低。部分工矿企业占地面积大,一些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也造成了土地闲置浪费;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超标,现有城区、镇区均存在闲置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现象;粮食生产仍以中低产田为主,耕地中水浇地仅占21.9%,还有相当潜力可挖。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投入不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较低。缺乏支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扶持和鼓励政策,企业回收尾矿积极性不高;工艺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滞后,部分资源伴生共生矿种损失较重。

4、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体制不健全。对主矿种之外的共伴生成分缺乏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和利用;监督机制不到位导致部分矿山滥采乱挖,随意破坏浪费矿产资源,钼、银、铝土矿等优势矿种,有效资源接续基地受到严重破坏。

三、“十一五”期间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重点项目用地;科学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规模、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实现土地和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重要原则

把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对小于矿山最小生产规模的立项申请原则上不予批准;通过调整、改造、兼并、联合等方式对现有矿山规模小于矿山生产规模的矿山企业,在资源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开采规模,推动矿山企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开发与节约并举,以节约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和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合理利用。

(三)战略目标

“十一五”期间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确保重点项目用地;搞好区域开发基地建设,更加合理的布局、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保证土地和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总量控制在8333.3公顷,年均1666.7公顷。按不同行业分配的建设指标如下: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为5746.7公顷,年均1149.3公顷;县城及建制镇占用耕地为682.2公顷,年均136.5公顷;村镇建设占用耕地为159.7公顷,年均31.9公顷;独立工矿建设占用耕地1004.4公顷,年均200.9公顷;交通用地为586.2公顷,年均117.3公顷;水利设施建设占用耕地为154.1公顷,年均30.8公顷。

依据我市自然、经济、社会资源和科学技术等条件,设立矿产资源规划区62个,规划开发利用项目82个。其中:金属矿产设立祁雨沟金矿等规划区30个,规划项目42个;非金属矿产设立合峪含钾岩石等6个规划区,规划项目12个;设立龙门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区1个,规划项目1个;设立新安煤、电、铝等综合开发基地7个,通过合理规划和规划项目的实施,使我市的矿业产值达到110亿元。

四、“十一五”期间土地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主要任务

1、做好全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按以下次序安排: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内部优先安排耕地;非农业建设用地内部优先安排交通、水利、能源、原材料工业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按产业政策安排;各类用地的扩大以内涵挖潜为主,集约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林牧业渔业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地,除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用地外,其他均不得占用耕地;建设用地确需扩大的,应尽量占用劣地,特别应控制占用耕地及林地。

2、合理确定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各类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要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的前提下确定。具体要求是:城市、城镇及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在合理预测人口规模和严格掌握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基础上确定,其建设用地布局,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环境条件确定;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建立合理的村镇居民点体系;工业用地规模按列入国民经济计划的投资规模和行业用地定额,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等确定;交通用地规模和布局重点审查交通项目选址是否节约用地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用地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范、附属设施是否必要、是否存在搭车用地等,交通设施布局要与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布局和国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布局相协调,各种交通设施布局之间要相互协调,防止重复建设,并充分考虑各类交通的用地特点;水利设施建设规模和布局要与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协调,保证水土资源平衡,充分考虑各类水利设施的用地特点。

3、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做到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做好三个方面挖掘潜力工作:一是查清城区、镇区、村庄内部闲置土地数量与分布,加以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清查工矿企业,关停并转企业闲置及批而未用土地数量与分布,优先予以利用;三是加大空心村、工矿废弃地和砖瓦窑复垦治理工作力度,增强土地指标置换能力,解决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不足矛盾。各项建设应当尽量利用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已利用土地的潜力;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逐步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以增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

4、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政府对重要资源的调控力度。加快矿山企业的联合重组,实现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推动矿业产业升级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资源节约保护与综合利用。对我市现有的13个地方国有煤矿和已探明的10个铝土矿床及50个零星分散耐火粘土矿山的资源储量、矿产权、产权实施整合,促使煤炭资源向省重点支持的煤炭骨干企业(平煤、义煤、鹤煤、焦煤、永煤、神火)和优势的煤、电、铝集团相对集中;对现有215个小煤矿矿产权、产权,结合煤炭资源的分布和资源整体性、分散性,采取整体联合和分散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洛阳煤电集团龙门煤业有限公司诸葛矿井、偏桥矿井、偃师市焦村煤矿焦村井、刘庄井、夹沟井,以及深部规划的龙门二井、李村矿井、郭村矿井、府店矿井、缑山矿井,向永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偃龙矿区生产能力达到570万吨/年。

——伊川电力集团宝雨山煤矿、伊川县大郭沟煤矿、伊川县奋井煤矿,临汝矿区古城矿井、规划中的城郊矿井,向义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225万吨/年。

——伊川何庄煤矿、规划中的郭沟矿井,向郑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280万吨/年。

——新安正村煤矿、渠里煤矿、郁山矿向新安电力集团万基煤业有限公司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210万吨/年。

——宜阳县顺达煤业有限公司(沙坡煤矿),宜阳县红旗煤矿,以及矿区规划中的孟津煤矿、孟津煤窑矿井、郁山二井、沙坡二井、高岩矿井、白杨矿井等,向义煤集团整合。整合后,通过对现有生产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和对规划矿井的有序开发,到2010年使该矿区生产能力达到1185万吨/年。

——在保持中铝公司的4个已取得采矿证(偃师夹沟、新安张窑院、贾沟、青石岭)区域外,剩余的偃师夹沟(夹沟矿区的东段和西段)、偃师焦村、新安竹园狂口、新安石寺、新安马行沟、郁山等6个矿区保有的5786万吨资源储量整合给新安铝电,以保证其120万吨/年氧化铝生产能力项目服务20年;将偃师关茅至孙坡、下徐马至朱村、伊川郭沟、新安后河、沟头等6个勘查区(预计资源储量6500万吨、铝硅比6.0)整合给新安铝电,以保证其长远需要。

——以洛阳高新开发区卡博陶粒公司为依托,对新安、偃师17个耐火粘土矿实施整合,以新安电力集团或宜阳恒基铝业氢氧化铝项目为依托,对宜阳县境内的锦屏山矿区(保有资源储量222.6万吨)及预测取得铝(粘)土矿资源实施整合。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加强对主矿物的伴生组分和次要矿物进行回收及综合利用,重点解决尾矿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对尾矿进行全面调查,建立尾矿资源数据库。综合利用矿山固体废料,发展矿山无废料工艺。金属矿山尾矿是实用的复合矿物原料资源,可以进行整体利用,各级政府、矿山企业要提高对尾矿资源整体利用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尾矿资源整体开发利用。

——对新建矿山实行无尾矿山设计,制定尾矿整体利用条例,尾矿排污收费管理条例,依据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清洁生产原则,建立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煤炭、黄金矿山尾矿最小化标准及实施细则。制定尾矿整体利用分类标准、尾矿资源特征检测方法,尾矿开发利用技术标准。

——引进和开发尾矿利用技术,加强尾矿利用技术攻关,推动尾矿利用发展。尾矿整体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发利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充分调动企业和研究单位的积极性,加强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缩短转化周期,开发尾矿高附加值产品,根据矿山企业规模的实际需要,建立尾矿整体利用示范工程和无废料示范矿山,系统培训尾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尾矿综合利用水平。

6、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机,改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过程中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好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实现由计划型向市场型和引导型,由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型向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型,由自上而下型向上下结合、公众广泛参与型,由产业规划为重点向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相协调转变,促进规划手段与方法朝着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方向发展,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省下达的指标,编制完成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编制完成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基本农田保护等专项规划,完善规划体系。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控制指标通过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付诸实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对土地整理和未利用地开发的审批管理,确保土地整理和开发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二)政策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做到建设用地逐步以市场配置为主,政府设定用地条件引导项目用地,经营性用地继续实行招拍挂的有偿使用制度;健全土地价格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土地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土地市场。

2、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科学确定基本农田面积、分布,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片、块的动态监测,禁止在保护区内撂荒闲置耕地、挖土制砖、挖塘养鱼,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严格城镇建设、农村集体建设、农村住宅、工业园区等占用耕地的管理,严格土地置换项目审核,凡不符合法律、规划、计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均不得通过预审。

3、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改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同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合起来,将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加强各类工矿废弃地的复垦管理;积极绿化荒山、荒坡,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

篇6

一、我县贯彻实施《农业法》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提高了农业执法和管理水平。《农业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标语、宣传车以及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学习宣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农业法》的了解,进一步树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增强了农业法制意识。各级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运用法律管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

(二)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农业法》关于“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规定,我县省级以上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达*亿元,县财政对农业投入总额*亿元;均大大高于同期我县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农业投入的增加,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突出重点,注重发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这些资金主要投向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农林水各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农村事业公共建设(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以及农产品流通基础建设等方面,推动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一派勃勃生机,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今年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去年年增长*%。

(三)通过强化保护措施,较好地实现了保护耕地和集约节约用地目标。我县紧紧围绕《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土地,严格依法保护耕地和节约使用土地。一是扎实开展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工作。完成了*乡、*镇等13个乡镇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县耕地面积*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万亩,基本农田保护率为*%。二是较好地完成了省市下达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至今已完成涉及全县各乡镇、村*个土地整理项目,累计整理土地面积*公顷,建成标准农田*公顷。三是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实行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行为,新增土地、矿产违法案件发案率控制在*%以内,查处结案率在*%以上。四是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加强土地利用总体管理,切实有效利用和消化农转未供土地,采取调整项目等措施,有效提高供地率。规范私人建房审批,严格实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全面推进危旧房改造,拓展农民建房空间。今年年,我县把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头等工程”,提出了“改造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按照“连片拆除危旧房,重新规划建新房,腾出空间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启动了第一期28个村的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其中5个行政村实施了“整体搬迁、下山脱贫”,有156个自然村实施了“自然村撤并”,拆除危旧房*户,解决了*户农民的建房用地,其中*户农民已搬进新居,完成建设用地复垦项目71个,新增用地*亩。

(四)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加大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认真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定性、定编、定员工作,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科技在农业生产方面的贡献率。二是加强对动植物的疫病防控工作。连续几年未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动物产品按国家规定流入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植物疫情监测、普查、清除工作,严格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蔓延、扩散。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强化农产品质量日常监测工作,在部分乡镇建立了放心菜检测示范基地。

(五)通过多措并举方式,有效地促进了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我县把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松阳县低收入农户科技帮扶增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以实施“农民增收六大目标”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为载体,针对低收入农户的不同情况,采取“政策扶农、产业富农、转移安农、帮扶助农、实事惠农”五大举措,不断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向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倾斜。引导低收入农户因地制宜发展茶叶、香榧、油茶、水果等产业,并加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户转移就业和自我增收能力,真正为低收入农户寻找脱贫致富之路。今年年我县有*人(去年年为*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年人均收入超过*元,占*元以下低收入总人数的*%,年人均收入在*元以下的农户(低保户和五保户除外)全部超过了*元。

二、我县在贯彻实施《农业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法学习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农业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县在农业法学习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农业法的普及还不够广泛,学习宣传还不够深入,一些干部群众对农业法的内容还不够了解,尚未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关注农村、关注农民、支持农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少数干部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护农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运用法律组织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水平还不高,还有不少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也不够强。

(二)全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一是投入总量不足。近年来,我县对农业的投入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对农业的投入仍然不足,满足不了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农业的投入与农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农业投入资金渠道窄,金融和民间资本向农业投资比重偏小,长效融资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农业配套资金不足。目前中央和省下达的农业项目,大多要求地方配套,由于我县是贫困县,财力有限,很多项目无力配套,既影响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也影响了政府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三是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支农投资渠道分散。在农业投入中,大中型重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等投入占了很大比重,小型基本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目前农业投资渠道较多,农、林、水、国土等主管部门都安排有专项资金,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专款专用,不能统筹协调使用,形不成整体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农业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金管理和监督不够有力。近年来利用农业资金的种养项目,部分没有实现预期的效益,资金浪费现象严重,由于财政困难,存在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发工资或充抵办公经费的情况;对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设立审批把关不严,存在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套取农业补贴资金的现象。

(三)违法用地现象时有发生,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矛盾突出。当前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需要一定的用地量,但由于我县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耕地保护与发展经济建设用地需求矛盾突出,耕地保护难度加大,如西坌、铺门、新溪等3个下山移民小区绝大部分用地位于基本农田范围,难以置换为建设用地,造成“落地难”,项目无法启动,严重影响了松古盆地万人下山脱贫工程的整体建设进度。由于历史的局限,农村村庄布局紊乱,村内宅基地闲置现象突出,土地利用率低。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建新房的愿望十分迫切,占用耕地建房、少批多占和“一户多宅”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四)农技人员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职能有待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减少,农技人员混岗现象严重,主要时间和精力多用于乡镇其他工作,技术推广和服务职能有所弱化。据了解,我县乡镇农技人员真正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只有30%,且农技人员由于缺乏培训,知识更新滞后。我县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验检测的仪器设备技术手段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要求不相适应,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检测属于公益事业,履行政府监督检验职能,对农产品抽检实行免费),影响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正常开展。

(五)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不多,脱贫致富难度增大。一是扶贫对象能力弱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那些自身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好的低收入农户实现了脱贫,目前剩余的低收入农户无论是家庭的经济实力还是自身的素质能力都越来越弱,原来的扶贫办法需要进一步研究改善,扶持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特色产业水平不高。据调查,我县低收入农户大多是纯农业户,农业是低收入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我县低收入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很少。三是下山移民困难重重。下山移民是地处高山深山农民彻底摆脱贫穷的最有效途径。随着下山移民进程的不断推进,那些自身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山区农民越来越多地走上了异地脱贫致富的路子,而目前想搬迁而未搬迁的农民,自身的搬迁能力十分脆弱。

三、几点建议

(一)深入学习宣传农业法,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既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又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深入贯彻实施好农业法,对于深化农业改革、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农业法的重要性,采取多种形式,有的放矢地组织学习宣传,重点要面向广大干部、面向基层、面向农民。通过深入宣传贯彻农业法及相关法律,提高广大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县上下形成重视农业、支持农业、依法治农的浓厚氛围,同时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二)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县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全方位多渠道继续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的力度,大力开辟新的投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产业流动。要建立完善支农资金专户管理制度,防止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严格把关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设立审批,防止利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套取农业补贴资金;要建立支农资金跟踪问效问责制,制定项目支出的绩效考评办法和项目验收办法,做好项目后续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分级管理、各有侧重的效益评价体系;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支农资金的审计工作。

(三)进一步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地保护耕地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严格保护耕地、促进集约用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贯穿于发展和建设的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一方面确保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标准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耕地占补平衡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保障工作,使合理的用地项目能够“落地”。规范私人建房用地审批,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政策,加大对违章建筑、违法占地的执法力度;全面推进破旧房改造,积极拓展农民建房空间,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篇7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初步成效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初步成效。

1、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现。最新的研究表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结构变动引发的资源配置效应比增量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近十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95年的32:34.5:33.5调整为*年的18.9:47.4:33.7,一产比重下降13.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12.9个百分点,三产上升0.2个百分点;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取得成效,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7%,比1995年提高6.8个百分点,工业占主导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二是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日益显现。截至*年底,工业园区内投产企业达到6053家,实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5%、53%、81%和59%,已成为*集约型工业经济增长极;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64%、67%和70%。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得到改善。*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市化率)达到37.1%,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60%,分别比1995年提高13.3个和11个百分点。

2、技术创新推动作用增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全面落实科教兴赣、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发展环境,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科技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26%提高到45.6%。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目前已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个,企业自主研发和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二是坚持发展高新技术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洪都航空集团的MD600N型直升机、昌河飞机公司的11MB1型直升机、分宜电厂和景德镇电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江铃汽车集团的陆风越野车、*变压器厂的大功率电力整流变压器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成功,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15%。三是坚持利用先进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1996-*年累计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0540个,总投资1067亿元,江铜、新钢、南昌卷烟厂等一大批重大技改项目完成,目前企业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48%。

3、机制体制创新步伐加快。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全面推进政务环境建设,深入推进各项改革,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机制体制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省市县均设立审批办证中心,推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普遍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连续三年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由2000年1127项减少到616项。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办法》、《*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办法》、《*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等规定正式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进展顺利,基础设施、科教文卫领域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企业改革取得成效。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不断完善,90%的省属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制定实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4、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一些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政策或能耗高、产出低的项目被依法取缔,一批节能降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得到推广利用,不少行业、企业和产品的能耗物耗水平明显降低。一是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1996-*年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8.7%,低于GDP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源已降至1.35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能源消费结构也得到优化,电、油、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上升,高污染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二是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万元工业用水量由2000年的880立方米下降到470立方米,年均下降11.9%;围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三个不”(即工业园区内投资强度达不到要求的项目不搞,主厂房只有一层的项目不搞,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节约使用土地约8万亩。三是循环经济试点亮点纷呈。*铜业集团公司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每年增加销售收入约30亿元;*亚东水泥公司开采过的矿山,不留任何废弃土石,利用率达100%,生活垃圾全部在高温燃烧中分解为生产原料,煤渣、废钢渣等固体废弃物用来生产矿渣水泥。

5、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我省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举”的方针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确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增强。一是禁止三类项目进入工业园区。注重招商选资,坚持“三个坚决不搞”原则,即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不搞;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职工安全的项目坚决不搞;“黄、赌、毒”项目坚决不搞。二是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仅“十五”期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达95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5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已由1995年的49.5%提高到88.7%,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的排放达标率分别提高到74.5%、81%和62.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提升到25.3%。三是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以建立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为突破口,围绕“母亲河——赣江保护”、“母亲湖——鄱阳湖保护”、“湿地使者”等主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60.05%,在全国列第二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含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3个,面积达95549平方公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30个,面积901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4%。

二、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低效率”特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时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也日益加剧,经济运行的内在质量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1、高投入,粗放型特征较明显。一是投入比较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的,而投入产出率是衡量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资金投入看,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36.1%,2000年为36.2%,*年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分别比上海、广东高18个和20个百分点;每增加1亿元GDP投入的固定资产投资“八五”为0.24亿元、“九五”为0.26亿元、“十五”为0.47亿元,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劳动力投入看,万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为0.42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分别是浙江的2.1倍、广东的2.2倍。从原材料投入看,产出的GDP占全国2.2%,但投入的煤炭、钢材、水泥分别占全国的3.1%、3.0%和3.1%。土地和水的投入也同样存在粗放问题。二是效益比较低。全社会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1.83万元/人,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远低于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为0.74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8%和84%,企业技术水平低、管理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2、不协调,结构性矛盾较突出。一是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一产高出全国6.6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国0.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中,粮食、生猪等传统农业比重偏高,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能力弱。第二产业中,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低5.9个百分点,煤炭、食品、纺织、石化、冶金、电力等传统工业仍占主导,而电子及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仅1.2%。第三产业中,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60%,而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及科学研究部门发展明显不足,信息咨询、证券、中介、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更是滞后。二是难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大量的废钢铁、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3、高消耗,资源环境压力较大。一是消耗比较大。单位产出的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分别是上海的1.4倍、江苏的1.5倍;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23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主要耗能产品单耗水平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厂供电每千瓦时煤耗382克标煤,每吨钢可比能耗为713公斤标煤,每吨水泥熟料燃料消耗140公斤标煤,分别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9%和30%。据测算,如果按照目前的投入产出水平,到2010年*将消耗1亿吨煤炭、1100万吨石油、2200万吨钢材、6100万吨水泥。目前*石油和天然气尚属空白,煤炭、铁矿基础储量也只占全国的0.13%和0.51%。不但能源、资源难以保障,生态难以承受,而且运输能力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二是排放比较多。高消耗换来的高增长,必然是高排放和高污染。工业废水、废气等排放量增长大大高于GDP增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3.6%和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29.6个和35.7个百分点,部分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下降,部分流域、河段水质恶化,环境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

4、技术创新能力差,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科技投入不足。研究与发展(R&D)投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又是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差首先体现在R&D经费投入少上,*年全省R&D经费投入26亿元,占GDP的比重仅0.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1个百分点,总量在中部六省中仅略高于山西。省财政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仅0.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4个百分点,在中部六省中仅略高于安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改投资不到五分之一,总量居中部六省末位。二是人才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带头人和科研型创新人才少,中国“两院”院士仅2名,远低于浙江(248名)、广东(101名)等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高等院校培养高、精、尖人才少,目前全省高校在校研究生仅9860人,博士生则更少,还不及武汉市。另一方面科研基础条件较差,人才资源管理机制不活,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目前大约60%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企业尚不足40%,科学家、高级工程师就更少,这也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构建节约型增长模式对策措施

1、加强规划和指导,构建节约型模式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与省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三是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城市化模式。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原材料等资源。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把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建设节约型的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可用水资源,建设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加快制定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2、加快科技创新,构建节约型模式的技术支撑体系

一要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重点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对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大企业技术优势加强对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性的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应用技术创新基地,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加强重大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步伐。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尽快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将科研机构纳入到自身的研发体系,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三是完善技术创新的鼓励政策,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尽快制定优惠政策措施,通过风险补偿、税收减免、财政贴息、优先采购等手段,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并对自主创新的产品给予合理保护。成立政策性风险基金,对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补助。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创新主体的权益。

3、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构建节约型模式的物资保障体系

一是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进一步加强对土地使用的调控引导,切实做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规范用地。围绕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今后工业项目的投资强度要达到每亩30万元以上;容积率控制指标要根据不同行业而定,最低容积率要达到0.5;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不得超过工业项目用地总面积的7%。二是加强对资源型产业的调控引导。建立省资源环保型工业项目联审工作机制,对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林产加工项目和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大中型项目,对生态和环境有较大影响的工业项目,进行联审把关,切实保护好资源和环境。三是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纺织、轻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各行业节能降耗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四是推进矿产资源的深度加工。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着力推进金、银、铜、钨、铀、稀土、钽铌等优势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力争在发展终端高附加值产品上取得成效。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以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完善政策机制,构建节约型模式的政策激励体系

通过深化改革,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一要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资金支持。把节约型社会建设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二要深化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要完善财税政策,建立支持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激励机制。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快建立大宗废旧资源回收处理收费制度。积极研究以资源量为基础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办法,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优先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

5、健全法规标准,构建节约型模式的法制规范体系

一是加强法规体系建设。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法规体系,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回收和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二是完善资源节约标准。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三是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逐步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企业废物排放和处置的监督管理,降低排放强度。

篇8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繁重的任务。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使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到和超过灾前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重建。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规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园。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认真做好灾害评估和地质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基础工作,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各方面因素,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急后缓、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灾后恢复重建要从灾区实际出发,尊重民意,注重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界定适宜重建和不适宜重建的区域,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灾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自己动手、生产自救,苦干实干、重建家园。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政府主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好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灾区恢复重建。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城乡住房。要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损毁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针对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府补助政策。对于可以修复的住房,要尽快查验鉴定,抓紧维修加固;对于需要重建的住房,要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合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尽快组织实施。让受灾城乡居民早日住上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住房。

农村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相结合。要改进建筑结构,提高建筑质量,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风貌,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灾区各级政府要对农村建房的安全选址进行指导,组织规划设计力量,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多样化的住房设计样式和施工技术指导。

城镇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群众自助的原则,实行原址重建、异地新建和维修加固相结合,优先安排维修加固轻微损坏和中等损坏住房。与现行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相衔接,在搞好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满足受灾城镇居民多层次的住房需求。

(四)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和建筑质量。优先安排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将其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农村地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原则上建在县城,初中建在中心乡镇,小学布局相对集中。

重点恢复重建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计划生育机构,全面恢复市县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医疗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

合理布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抓好县级文体设施的恢复重建,加强资源共享。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注重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实施抢险修缮,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建设地震遗址及纪念设施。

恢复重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残疾人服务、劳动就业、社区管理等设施。

在基本完成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按照节俭实用的要求,恢复重建各级行政机关办公设施。

(五)基础设施。各类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把恢复功能放在首位,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城乡分布合理调整布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远近结合,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交通设施的恢复重建,要着眼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重点恢复重建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通往重要工矿企业、重点林区的专用道路以及受损民航设施,抓紧恢复旅游交通。

通信设施的恢复重建,要体现资源共享、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要求,重点加强通信干线网的恢复重建,做好公众通信网和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恢复重建邮政设施。

能源设施的恢复重建,要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和体制改革相结合,重点恢复重建高压输变电设施、城乡低压配电网和油气管线,修复重建水电、火电、油库、加油站和符合建矿标准的大中型煤矿。

水利设施的恢复重建,要统筹考虑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恢复生产等需求。重点抓好水库工程、堰塞湖及河道淤堵处理工程、堤防工程、乡村供水设施、灌排水利设施、水文水资源设施等的恢复重建。

市政公用设施的恢复重建,要符合调整后的城镇总体规划,恢复重建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燃气、供热、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避难场所等设施。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六)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受灾企业的原地重建、异地迁建和关停并转,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恢复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能力,抓紧农村水利、畜禽圈舍、养殖池塘、农机提灌站等基础设施和良种繁育、动植物病虫害防控、农技服务等设施的重建,恢复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

加大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就业、拉动消费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快恢复重建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

引导各类企业适度集中布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节约使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扶持为恢复重建直接服务、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建材产业,重点支持重大装备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支持中央和地方骨干企业和军工企业。扶持特色优势中小企业发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安全生产要求的落后产能。

(七)市场服务体系。按照稳定市场、保障供应、满足需求、便民安全、增加就业的要求,优先恢复重建对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恢复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的市场服务设施,恢复市场服务体系基本功能。

恢复重建粮库、食用油库、粮油供应站和军供站点等粮食流通设施,成品油、通用物资等国家物资储备设施。恢复完善日用消费品网点和农副产品贸易网点。

恢复金融服务功能,加快修复和合理布设金融机构基层网点,完善服务网络,配备营业设备,保障金融系统安全运营。

(八)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坚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重视防治威胁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的各种次生灾害,抓紧治理危险性大的地质灾害点。加强土地整治和复垦,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

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逐步修复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区的森林恢复,抓好补植补造和抚育管理。加快森林防火、林木种苗、动植物病害防控等基础设施重建。有计划地开展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恢复重建。

结合城镇乡村和工业集中区的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各级环境监测设施,加强水源地和土壤污染治理,做好废墟清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理。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恢复和强化气象、防汛抗旱、防震、地质灾害、水污染预警预报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测预防能力。

三、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

(九)坚持规划先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是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必须建立在全面调研、科学评估、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规划编制要充分听取灾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国内外灾后恢复重建的有益经验,组织专家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论证,科学民主决策。要加强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有机整体。灾区的市、县人民政府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计划。切忌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动工,仓促上马。

(十)精心组织实施。灾区各级政府要按照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的要求,统筹安排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要抓紧做好永久性住房建设与过渡性安置的衔接,确保受灾群众安全度过灾后第一个冬天。在明确选址和抗震设防标准的前提下,先行启动建设居民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对恢复生产有先导作用的基础设施。要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订年度计划,明确建设时序,落实责任主体。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恢复重建任务。

(十一)加大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产业、就业等政策手段,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各地区、各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尽快落实好、组织实施好相关政策措施。要继续鼓励社会各界自愿捐助,引导国内外捐助资金用于灾后重建。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国有大企业集团多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各类企业到灾区投资兴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鼓励灾区群众投身灾后重建。制定异地务工经商的灾区群众及其家属由就业地政府安排就地落户的政策措施。

(十二)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树立全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灾区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机构。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市、县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和落实恢复重建的各项任务。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协调和帮助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

篇9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效应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人口数量急剧膨胀,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暴露,许多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受到破坏,越来越多的物种也频临灭绝。不止是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其主要目的是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体现资源有偿开采,促进资源节约使用,作为在税收方面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杠杆,其在低碳经济发展形势下的改革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一、资源税历史沿革

我国的资源税开征于1984年。1984年9月28日,财政部的《资源税若干问题的规定》指出,从1984年10月1日起,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先行开征资源税,对金属矿产品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品暂缓征收。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颁布,确定资源税征收对象扩大为目前的原油、煤炭、天然气、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7个税目,并将计征方式改为目前的从量计征,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办法。对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开始实行“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新资源税制。2004年以来,国家分别对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资源性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范围和规模都有所扩大。资源税自2010年6月率先在新疆试点,2010年底新疆资源税改革方案扩大到西部内蒙古、甘肃等12个省区。2011年11月开始,在新疆试点一年多的资源税改革终于开始向全国范围推开。

改革内容一:计征方式从“从量”改为“从价”。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过去从量计征,即每吨原油30元,天然气每千立方米7-9元,统一调整为按产品销售额的5%计征。

改革内容二:计征范围扩大。征税范围限定中取消了有关“暂不包括煤矿生产的天然气”这一政策内容,意味着纳入征税范围的天然气除了专门开采或者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如果在煤层区专门开采的天然气,从字面理解上也应纳入了征税范围。此外,还将将焦煤和稀土矿分别在煤炭资源和有色金属原矿资源中单列,相应提高了这两种重要稀缺资源的税额标准。其中,焦煤税率为每吨8至20元,稀土矿税率为每吨0.4至60元。

二、资源税改革的效应分析

(一)对财政税收的影响

资源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在实施资源税改革后,财政收入增幅明显,资源税改革能够明显提升地方财政实力。以新疆为例,根据新疆地方税务局的统计,2010年1-6月新疆油气资源税收入仅为3.71亿元,而在实施从价征收的7-12月,油气资源税收入暴涨至21.64亿元,同比增收17.72亿元,同比增长452%。而对中石油在实行从价计征后的税收估计,每年将多缴税250亿元。

(二)对企业的影响

资源税计征方式从“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方式的改变使得税收成本加大,如果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不注重资源使用成本的增加,必然会付出较大代价;相反,对于一些“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节能减排好的企业受影响较小。资源税的改革将会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采取科学、先进手段改进生产方式,避免浪费,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赢利。

(三)对消费者的影响

消费者作为价值链的最终端的承受者,资源税改革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会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影响消费。据分析,矿产资源的短期需求弹性较低,即其需求和供给曲线是陡峭的,当资源税率提高后,由于资源税是价内税,短期内需求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理论上资源产品价格上涨,税负最终也转移到消费者头上。

(四)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从产业发展来看,资源税的改革鼓励企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以替代传统的资源,而且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从长远角度看,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真正转型,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从粗放型的出口方式向集约型的出口方式转变,从低端产品出口向高端产品出口的转变,使我国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

三、资源税改革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税负水平,合理利用资源

从征税范围来看,资源税的征收不但要包括矿产资源,还应包括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水、山岭、动植物、空间等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只有将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纳入税收管理的轨道,扩大资源税的税基,合理征收资源税,国家财力得以加强,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另一方面,从计征方式来看,要逐步稳妥的提高资源税率,除了现行的从量定额为主的计征方式外,还应辅佐以从价定率的计征方式,使得各类资源由于开采条件、资源赋存、地理位置等差异性可以在规范的交易中在交易价格中体现,解决了要调节级差收益的问题,使得资源税的税负水平更加切合实际。

(二)深化产业升级,加大绿色资源扶持力度

资源税改革的目的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浪费。一方面,资源税的深化改革应加快建设完整的资源、能源产业链,各地政府应站在产业行业的高度,在发展这些绿色能源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与绿色能源发展配套的体制机制,解决好风电、太阳能发电入网难和上网电价等问题,使绿色能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使资源税真正体现出保护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在征税过程中就要考虑资源的稀缺程度、企业自身的开采成本、行业利润等因素,将税额与企业对资源的回采率挂钩,企业在占用一定数量的资源后,必须先根据储量缴纳资源税。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对其占用的资源不足量开采,就会使一部分税款流失,从而促使企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督促企业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和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于资源利用率比较高、节能环保的企业进行适度的鼓励,比如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补偿措施,使得这些企业有信心继续贯彻环保低排放的举措并得到长足发展。而对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施以重税,必要时甚至可以停业整顿,使得低碳环保经济的资源税改革之路可以顺畅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篇10

一、转变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

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通常分为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来实现经济增长。增长方式不仅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还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线性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化道路的实践表明: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只有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节能降耗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量消耗资源实现的。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也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许多。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十多倍。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循环使用,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的生产中,已经实现水资源消耗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却成了废弃物。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最大障碍。我国能源资源消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也是今后创新和发展的潜力。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才能充分挖掘出来。

转变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增长方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其核心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发展成本,以更小的代价实现更快的发展。按“十一五”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十一五”规划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了我国增长方式转变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硬指标。这些指标为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确立了标准。今后,经济发展既要重视总量增加和增长速度健康平稳,又要重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以及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资源节约整体水平,是建立节约型工业、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实现节能降耗目标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转变增长方式的结果。转变增长方式是节能降耗的治本之策.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才能建立起节能降耗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长效机制。

二、转变增长方式的实质在于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三令五申仍难以转变,归根到底在于技术储备不足,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我国企业整体科技装备大约只有30%左右达到国际水平,而其余70%还相对比较落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30%,大大低于世界上60%~70%的平均水平。

转变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这是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研究和解决包括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这一极其巨大复杂系统中的许多难题.所需要的科学是与社会科学相联系的科学.所需要的技术是与社会技术(如社会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技术。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更要倍加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并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破解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要树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立足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推动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此,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大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的可靠保证。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将转变增长方式与推进科技进步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并积极推进产业化是当务之急。要在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能密集、高附加值的方向提升。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推进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力争取得重要突破。特别注重突破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开发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的综合整治技术,开发资源高效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要增加科技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从2006年占GDP的1.41%提高到2010年的1.5%以上和2020年的2%以上,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目前全世界20个创新型国家研究与开发投入均占GDP的2%以上)。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等等。

(二)将转变增长方式与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对转变增长方式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它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工具。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可使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会提高非物质产品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为转变增长方式作出贡献。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和信息服务,对于各行业生产、管理、营销流程的再造和重组,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优化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对于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节能降耗、缓解传统增长方式对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带动作用。信息化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发挥信息对资源配置的引导和替代作用,可以推动社会化大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显著提高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率,并有力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变增长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将转变增长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体制上存在的诸多弊端,是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积重难返,是因为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价格不能反映真实成本从而造成资源能源的严重浪费,投资体制不合理导致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转变增长方式,发展集约型经济,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为其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要继续推进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向集约型经济倾斜,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要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提高资源能源价格,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逐步完善资源使用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转变增长方式的激励约束机制。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为市场主体服务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体制,不能只看GDP和绿色GDP的增速,更要看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一套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考核体系。

(四)将转变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在要素投入上,应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上转变;在产业结构上,应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上转变。积极发展服务业是“十一五”时期的重点,发展服务业也是破解资源约束矛盾的重要途径。由于服务业不发达,我国的交易成本比国外高10%~20%。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盲目发展耗能高、资源消耗大的产业,服务业比重仍然徘徊不前,节能降耗及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无从谈起。相反,如果服务业有一个大的发展,不但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可以大大缓解资源约束的压力,转变增长方式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我国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都不高,服务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低于世界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要分别提高3个和4个百分点。为此,要切实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发挥传统服务业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形成竞争优势,同时以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和转化制造加工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经济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五)将转变增长方式与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普遍推广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加快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各行业节能降耗标准,推进节能降耗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逐步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从税收、贴息、补贴等等方面完善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大力推动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技术进步,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减量技术、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努力取得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循环经济的顺利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装备支持。

(六)将转变增长方式与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结合起来

降低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增加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和知识含量,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复杂劳动和不断创新。因而,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供应是加快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节能降耗的可靠保证。从整体上看,我国普通劳动力过剩,但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所占比重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只有14名,日本为132人,法国为124人,韩国为74人。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的稀缺资源,体现着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关键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让人才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方式的核心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富国、人才强国,并以此来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支撑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将转变增长方式与完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建设节约型社会仅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运用市场手段,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对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性作用。要改革价格的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加快推进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进程,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能源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增长方式和需求结构的转变。抬高市场门坎.实行能源资源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建立市场化的能源资源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