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抓好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如何抓好教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如何抓好教学管理

篇1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实施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一切工作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导主任的作用。因此,教导主任必须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

一、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层层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条不紊,教导主任要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优秀教研组考评制度》《优秀班主任考核制度》《优质课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制度具体化,有可操作性,本着“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有形变可行”的原则,层层量化分解,定出各项翔实可行的量化考评细则。每学期开学初,把修改完善后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量化考评细则印发到各组,利用第一次业务学习时间,专门组织教师学习这些制度和细则,先给后评,让教师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规范教师教学工作。

在常规管理中,重点抓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落实、检查反馈、指导改进。教导处可以采用与各组长指导与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各项量化考核细则的要求进行检查,量化评价。

二、加强领导,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教学上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教导主任应在学校行政会议上积极推行学校领导蹲组制,分配好任务,每位领导负责蹲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蹲组的领导要率先垂范,集体备课,带头深入教学一线,每学期听课25节以上;带头参加评课活动,做好“传、帮、带”,给年轻教师出点子,指路子,带头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帮助年轻教师解疑释惑,使他们茅塞顿开,让他们尝试搞小课题研究,进而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使学校的教学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三、抓好教研组建设,盘活教研阵地

教导主任可把教导处的下属教研机构分设成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心理健康、信息与科学、体育与艺术等组,委任好组长,指导各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神制订相应的组内教研活动计划,集体备课,落实常规检查、大课间等活动,让各教研组组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好助手;要把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教研任务落实到教研组长身上,让他们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有突破,有创新,做到备课有个性,上课有特色,辅导有特点,教研有效益。

四、要将教学常规管理入微到“本子”上

这个“本子”,一个是教师的本子——备课本,一个是学生的本子——作业本。教师的本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的预设;学生的本子,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态度。在备课方面,教导主任不仅要制定好备课制度,还要为集体备课制定《集体备课方案》。备课制度要求教案做到“三兼顾、四备、一使用”,即兼顾课程标准,兼顾教材和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具;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制度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对教师的本子进行检查。教导主任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反馈、评价、总结。

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则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应把教师的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结合起来。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让教师脱产校外进修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教导主任应加强校内培训工作,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校内培训进修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组织教学研究会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六、在实践中创新,在理论中探索

江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培养出创新人才,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教导主任在教学常规管理中要突出三种意识:(1)树立服务意识,即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2)树立人性意识,即做到教育主题个性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自主性,依据学生的志趣、特长加以引导,培养个性独立,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3)树立发展意识,即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运用启发式来激疑促思。

篇2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方法;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335-01

《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教程》曾指出“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人力、才力、物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校内外的有利条件,高效的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我们办学要追求高水平的教育質量本文转自斐,斐课件园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可以说,管理水平是办学的关键。在当前的学校管理中,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怎样做才算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根据自己几年来的学校管理经历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强化自身建设,率先垂范

打铁必须自身硬,校长应是教育教学的业务权威。校长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现代教育运用水平,做知识上的权威、教学上的能手、管理上的专家,从而促使管理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1、要做一个教学的行家里手。要管理好教学工作,逐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校长必须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行政指挥的核心,学校以教学为主,会抓教学质量、会听课、会评课、会上课、会指导课。不仅能忙于事务,还要及时了解教改信息,指导校领导制订教改计划、教学改革,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做到,这固然很辛苦,但一个不懂教学业务的校长肯定是管不好一所学校的。所以,校长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习,既要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管理知识,也要多学习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知识,在分析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要带头搞教研,以此带动教风。校本教研在学校教学管理及提高教学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校长所重视。为此,一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搞得如何,既是检阅教师队伍的关键,也是一所学校教学质量是否胜而不衰的生命线。

可以说校本教研校长是关键,没有蜂王的蜜蜂再辛苦也是无济于事的,校长不参与校本教研而只让部分骨干教师去搞教研,如同没有蜂王的蜜蜂,辛苦过后,却不知道蜂蜜该往哪里搁。校长亲自动手搞教研,就会带动学校整体教风的好转,当老师们还在为教研如何才能入门而大伤脑筋时,作为校长已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和指导教师们如何就一个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那么,老师们自然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从而便会慢慢尝试,静下心来搞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而逐步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得到根本好转,学校的教学管理自然会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二、抓好教学业务管理

作为农村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捷径就是要经常走进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的制度问题。校长通过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校长的推门听课,就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体现了课改思想,其间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后,教师在课堂上有了哪些变化,其变化如何?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的窗口,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校长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

3、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将来走向成功的教师,也必定是在课堂上磨练出来的。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通过课堂发现人才,锻炼人才,重用人才。同时,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使越来越多的教学教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学者型教师和学校后备干部从课堂、教学、教研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三、要人文化管理

教师是有感情的生命体,教学管理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校长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感情投入”,学会热情关心人、充分信任人、诚恳对待人、善于激励人。一旦教师把校长现为了知己,他们往往会为那份用金钱买不到的情感,情有独钟地工作。

校长要多接触教师,多和教师们在闲谈中讨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也许,管理中的难题会在和教师们的一次闲谈中解决。也只有这样,当校长和教师站在一起时,校长才会被教师们从心灵深处所认可。至此,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也才会被教师们所认同。同时,要放心自己的教师。要大胆地让教师们去研究,去实践。校长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去为教师搞教学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长;教学管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44-01

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落后,学校发展相对缓慢,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自然而然落后于城镇,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较快的促进农村小学的发展,校长的教学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任农村小学校长以来在教学管理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校长要走进课堂

作为农村小学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捷径就是要经常与师生交流,走进课堂用管理者的眼光去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的依据。

1、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的制度问题。校长通过听课,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可以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校长的推门听课,就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体现了课改思想,其间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一轮课改后,教师在课堂上有哪些变化,其变化如何?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

2、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的窗口,如果一所学校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特色和明确的办学方向,那这所学校不是成功的学校,校长也必定不是成功的校长。因此,校长日常所要思索的就是如何体现本校的特色。尤其是农村学校,要让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得到大家的认可,更是困难重重。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可以提供给校长更多的思索空间,关键是校长如何在听课中去发现。

二、校长要研究业务

校长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不断学习研究,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拓宽知识层面,掌握现代教育理论,要管理好教学工作,逐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校长必须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行政指挥的核心,学校以教学为主,会抓教学质量、会听课、会评课、会上课、会指导课。不仅能忙于事务,还要及时了解教改信息,指导教师制订课改计划、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方方面面都要想到、做到,这固然很辛苦,但一个不懂教学业务的校长肯定是管不好一所学校的。所以,校长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学习,既要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管理知识,也要多学习新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等方面的知识,在分析学校特点的基础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校长要关注教师

1、分析教师队伍的特点,在管理上力争做到因人而异。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都应该是与本校本地区实际相适应。为此,校长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去,就必须和广大教师一起,共同研讨出适合学校教师的办学思想。如果教师理解不了校长的办学思想,那校长的办学理念就只能是空想。因此,要真正深入到教学管理中,就要先研究自己所管理的教师的特点,在管理上力争做到因人而异,而不是让教师硬着头皮来适应校长的管理思想。

2、校长要走进教师心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在教学管理中,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管理。民主管理、制度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管理。为此,校长要像走进学生心灵中那样走进教师的心灵中去。教师是有感情的生命体,教学管理也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校长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加强“感情投入”,学会热情关心人、充分信任人、诚恳对待人、善于激励人。一旦教师把校长现为了知己,他们往往会为那份用金钱买不到的情感,情有独钟地工作。

四、校长要有敢创名校的勇气

1、校长要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当天时、地利、人和都相对具备时,校长要真正管理好一所学校的教学及各方面的工作,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作为校长必须要有敢创名校的勇气。

校长决不能故步自封,做井底之蛙,而要放眼山外,立足发展。在教学管理中一切都要为创名校而做准备。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就纵向而言,当小学生入学后,就要构思全学段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就横向而言,各年级之间要形成一个系统的竞争激励机制;在本区域内,本单位与兄弟学校的差距在哪里,有多大的差距,做校长的都要清楚,都要思考。

篇4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历史较长的学校,教师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在过去发挥着作用,在今天、明天仍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然而在光环之下,一部分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存在着“闭门自守”、“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做法,观念陈旧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由于这种经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小胜即满、小绩即安的情绪,滋生了“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工作作风虚浮问题就必然出现,如“软、懒、散”现象,备课、上课不认真,甚至有的教师不备课就上课,早来晚走等现象屡屡出现。在管理上,制度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办学思想,难以发挥制度的效益性;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又难以有效地进行全方位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着“无法可依”现象。即使有规则的一些工作,由于管理落实不到位,也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一些问题已构成制约目前学校适应社会要求快速发展的瓶颈。围绕如何解决这些困扰学校发展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确定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的思想,实施大策略切实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小学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以人为本”应该作为现代小学教学管理中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小学教育管理应当树立的一种哲学理念。

激发教师兴趣,强化参与意识。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在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 中要树立“以教师为本” 的管理思想。“以教师为本” 的管理思想,其实质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这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事实证明,倘若只把教师看做是管理对象,处处以管字当头,就很难真正尊重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很难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许多校长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当自己制定的管理目标被教师们认同, 自己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与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真正结合了,学校的各项管理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二)、突出学生主体,为学生服务。

每一个商店都主张顾客至上、用户至上,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同样要树立学生至上的意识。学校为学生而办,教师为学生而教,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古今中外无不如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对象, 是构成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至上意识体现在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做重大管理决策时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学生,千万不可偏离育人这个主导目标;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要落脚于学生,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创设广大学生留恋的整洁、优美、幽雅、协调的视听环境;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要针对学生实际,力求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教育功能。总之,把学生作为学校管理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把学生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服务对象,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为教育和培养学生服务,为育人服务。

(三)、优化教学质量管理

学校管理中教学管理是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抓好每天、每周、每月、每期的教学管理:

1、各学科教师要求有完整的课时教案和复习教案,教师至少配备三种参考资料和一至三类练习题集,要求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

2、不上无准备的课,教导处加强督查,把课堂教学事故拿入考核,查到无准备的课视为旷课,并与其谈话,限期改正。

3、重点科目要有适量作业,分课时、单元下发,作业把握三个关口:一是作业量足,二是作业全批全改,三是作业评讲订正,教务处加强督查(每期至少定时检查四次,平时抽查等形式)。

三、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化。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制度管理。

计划的落实靠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制度是进行教学管理的“法”,有了这个“法”,就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它能促使教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能使学校产生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学校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教师教研进修制度”“目标教学研究课制度‘论文制度” 等,从而使教研活动、教师的培训工作有了时间、内容的保证。为了抓好备课工作,学校要规定一些“整零备课制度‘教案检查评比制度‘开学第一课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方面,也要制定相关的“作业批改要求’‘优秀作业评比制度”“帮差培优制度”等。建立健全和执行这些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常规化。

篇5

关键字:学校职能;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0

1. 引言

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核心工作,不仅对学校也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对于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现在的学校对其的认识存在着一定误解,单纯的认为只需要搞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就可以切实的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但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教学质量的提高受着很多方面的制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要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高校不仅仅要拥有高水平、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拥有一个结构合理且稳定、有着较高的工作水平、组织能力的教学管理队伍。

2.高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建设上虽然有了一定进步,不过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使得学校学术权威被削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第二,老师过多的投身科研工作而忽视了基本的教学工作,倒是教学与科研的失衡。第三,我国基础教育大多为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分数,却忽略了对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2) 教学管理理念陈旧,高校人才培养困难

教学管理观念的陈旧直接导致了人才的缺失。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才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以老师为主导,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人才的质量上,单纯注重分数、求成绩,使得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不能得到好的培养,这些都是学生教学管理理念陈旧的体现。

(3) 评价体系单一,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对学生以及老师考核时,还是单纯的使用"量化管理"的方式,简单追求高升学率、学校名誉。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获得的证书之类,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也只是单纯注重老师申请了多少课题以及发表过多少文章,这些对老师也造成了无形的负担,阻碍了教师教学潜能的发挥。高校更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努力营造一种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学管理工作提升的必要性

3.1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

作为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连着学校的各种智能,并可以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学的管理工作包含了很多的部分,例如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等等,加入缺少了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教师们只能像工厂里的零件一样,做着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另一方面,面对着教学资源的紧缺,追求高质量的教学管理从而提高资源的高效能利用更是尤为紧迫,这样更能减少对教学资源的浪费。此外,通过加强教学管理,得到的人才的质量也会相应提高,这样反过来又会为学校到来促进作用。

3.2当前教学管理改革的重点是教学管理工作建设

众多的例子已经表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对该校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应对教学管理加以足够的重视,放到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科研工作同等的地位来抓。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其成长加以关心。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人员选拔制度和竞争淘汰机制,是队伍得到优化。

4. 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里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构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学校的教学管理需要变得规范化与制度化,因为严格教学管理可以保证良好教学环境的营造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好的老师可以交出好的学生,高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师资培训纳入到学校的系统工程中来抓,打造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3) 注重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我们做好教学工作的灵魂,更是我们的动力

(4) 完善教学科研奖励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

好的教学科研氛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努力去构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科研氛围,将教学科研奖励办法进行完善,是老师愿意去科研更愿意去科研。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实验课的安排,加强实践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水平。

(5) 改善考试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定

新时代下学生考试考核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不能再一味采取以往考试一票否决制,应将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和问题解决水平纳入到学生质量评定体系中,同时将学生的实践动手水平也纳入到学生的考试考核中。

(6) 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进步

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通过反思教学行为,可以对教学进行回顾和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可以探索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进而提高自己,优化教学,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7) 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提高

随着科学进步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已经很是成熟,高校应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途径,推进各种新颖式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一部分具有高水平操作的专门人才。

5.结语

教学管理工作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抓好教学管理工作,就意味着抓住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加强教学管理的创新,通过教学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并对如何通过教学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对以后高校的发展探索有着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廷科.教学管理经验谈[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1):43.

[2]王红.陈纯模.近十五年我国学校效能研究的两种范式[J].理论经纬,2010.

[3]冷霜.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学管理创新[J].黑龙江教育,2009(1).

[4]王永生等.以教学管理创新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思想[C].昆明:高等管理研究会,2010(12).

篇6

一、宏观指导,进行目标控制

1.更新教育观念。当今的教学管理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怎样使学校的教学改革体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在教改实践中应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方向性的改革,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老一套教学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思想;二是结构性的改革,当前主要是抓好教师聘任制工作;三是操作性改革,如教法、学法、考法的改革。因此,在教改实践中构建起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实践证明,教学思想不改变,教学管理就会走弯路,没出路。

2.制定教学规划。校长要实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必须从实践出发,制定学校的远期规划、中近期计划,确立教学管理目标,使广大师生在同一目标指引下教学一致,形成合力,达到整体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逐学年、逐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学校各年级组,使教学管理目标明确,教学质量保持长期稳定提高的势头。

3.指出教改原则。教学规范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符合自己校情的教学原则,这是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明确的教学原则可以充分体现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规律和特点,调动广大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向同步探改教学之路,力争各学科的教学沿着整体优化的方向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课堂教学改革的二十四字原则,即“狠抓双基教学,注重思想教育,引导自学会学,培养创新能力”。从教学、教育、教法、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提出要求,使广大的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注意体会好知识和能力,教书和育人,教法和学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四个方面的关系,做到教有方向,教有规律,教有特色,教有成绩,使教学原则变成指导广大教师自觉统一的教改准则,形成整体的教学合力。

二、中观调控,进行过程控制

1.处、组两级常规管理考核。教学管理的组织方式有校长一抓到底的垂直式管理,有校长授权教导处的中间式管理,还有校长指挥下的教研组长负责的多元式管理。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采取中间式管理。即在纵向上强化处、组两级管理考核;①教导处的中观调控作用:制定细则,组织考核;明确责任,执行制度;指挥组长,开展活动;掌握信息,全面调控。②学科教研的考勤考纪作用:贯彻大纲,执行计划;统一进展,研究教材;组织活动,评教评学;定量定性,组织验收。③备课组的平行协调作用:同头备课随时研究,统一步调,确保重点;互相学习,各有特色;作业考试,反馈信息。通过纵向两级管理考核,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点、线、面、形成体系,形成网络,形成活力,通化了过程控制。

2.强化教学五大环节常规管理考核。教学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就必须从课堂教学五大环节的实际出发,制定严密的备课的实用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①备课制度要求充实。②教课要求严密。③辅导要求及时。④改作业要求仔细。⑤巩固检查要求实效。

三、微观激励,进行自我控制

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管理的关键也是教师,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当前校长如何创设良好的健康的教学管理环境,激励每一位教师能按教学管理要求进行自我控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校长进行全校教学管理的基础。

篇7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效率的提升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无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规划有序的学校管理俨然已成为校园文化的象征。新课改的滚滚浪潮冲击着每一所学校,对学校、校长及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发生变革,校长的角色定位也要随之转换,并要求校长在管理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新策略。

一、创新管理模式,构建科学管理体系

创新管理模式、科学构建学校的管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校自主发展的平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我们以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本校校情,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促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

(一)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学校内部活力。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以及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校内各种资源的最大作用,在保证学校管理有序发展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的整合、协调以及兼顾,使得无论是哪个群体付出一定的努力都有所回报,从而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我们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对于学校发展的近期以及远期目标进行了制定。为统筹兼顾各管理层次关系,对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提出了要求,要求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结合学校的总体性目标分别制定分层次管理目标和职责,切实落实目标的分级推进,从而保证学校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二)落实人本理念,增强民主意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校制度建设的真正内涵就是师生的“知行合一,完美发展”,在制度建设上落实人本理念,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和睦、平等向上的人H环境,让教师有幸福感、归属感、成就感。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教师的教学“六认真”落到实处。1.各学科教师要求有完整的课时教案和复习教案,教师至少配备三种参考资料和一至三类练习题集,要求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2.教务处加强督查,把课堂教学事故纳入“六认真”考核;3.重点科目要有适量作业,分课时和单元下发,作业把握三个关口:一是作业量足;二是作业全批全改;三是作业评讲订正;4.除了完成学校、年级组织的月考外,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单元检查。考试科目必须强调单元过关检测,结合课程标准、考点要求多角度进行小结,加大基础训练力度;5.加强自习课外辅导;6.引导教师逐步建立教学资料档案(计划、教案、成绩册、学生情况、试题以及教学随笔等)。

(二)注意抓好几个结合。1.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学校班子成员轮流值周,负责督查课堂教学,检查各班的教学秩序;教务处安排专人负责对自习情况检查,每天汇报检查情况,及时公示;2.听课和调研课相结合。每期规定青年教师听课不少于25节,中年教师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5节,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要求新教师上好三课:随堂课、研究课和汇报课;3.学生评价与学校督查相结合。

(三)加强期末教学质量考核。严格按照各年级的质量考核方案,落实每期一次的质量考核,要求质量奖金数量较低的教师,学期结束时或下期开始主动找包级领导说明情况,对学科差距较大的教师实行“对口帮扶制度”,由同年级同科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同时加强“学生评价”制度,一学期末以观成效,实行动态管理。

(四)切实加强毕业班教学管理。随时了解毕业班的动态,及时解决各班及任课教师遇到的困难,班主任根据学校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各阶段的情况,广泛听取任课教师的建议,拟订好计划和目标,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心中有理想,奋斗有目标,行动有措施。

三、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激发教师教育生命的活力,加速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一)立足教师个人发展,在“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怎样成就自己的成长计划”“学校需要为自己奉献什么”“自己应该有哪一些付出”等问题上引导教师深入讨论、思索,引导教师积极拟定个人发展规划,做到个人有目标、学校建舞台、同事互促进。从教师实际需求入手,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不同的培养计划,从而使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形成专业化教师群体奠定基础。(二)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以“骨干教师”为抓手,实行定目标、定方向、定任务的办法,在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以指导和帮助,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四、切实抓好学校安全教育

篇8

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探讨本届毕业班工作,目的就是要在抓毕业班工作方面形成共识,在抓好毕业班工作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增光。

首先,我对本届毕业班和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便我们能根据毕业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制定落实教育教学补救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20xx—20xx学年度上期期末监测情况:(见表)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各科的平均分比片区平均分低,部分学科严重低于片区平均分;通过对比优生率和差生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优生率较低和差生率过高;我们可以看出造成我们毕业班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培育优生和转化差生方面做得不够好,影响了我们学校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学校行政研究决定了本次毕业班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做好培优转差工作,抓好期末复习,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学习方法不够正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纪律性、自觉性不强,良好的学习风气还未形成。1)通过前阶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不懂得怎么去学习,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和识记重要的知识内容,甚至有部分学生抄袭他人作业,应付老师检查。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提出更合理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将更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2)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纪律性、自觉性不强,未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要加强班级管理,给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学生认识。同时我们作为一名科任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科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风。我私下认为我们的毕业班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是这样的,小六一班学生学习方法不够好,自觉性不强,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小六二班学生学习活动要加以控制,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初中三年级一班要加强学生的纪律管理,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初中三年级二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其次,我们谈一谈抓好本届毕业班的办法和措施。我们学校将从这几方面着手,加强对毕业班教育教学管理:

1、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重点检查毕业班教学“六认真”。本期我们毕业班教学“六认真”由学校行政集体检查,将存在的问题记入检查表,由学校行政集体研究处理,严重违反学校规定,不及时做出纠正的,要通报批评,并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条例实行双倍处罚。

2、抓好一月一次检测统计分析(月考)。我们要认真组织一月一次检测,由教导处和班主任负责对月考成绩的收集和统计,重点查看检测的平均分、优生率、差生率等情况。交学校行政了解毕业班教学情况,不行将学生进行排队占位,检测仅供学校教学分析参考。

3、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我们以年级为单位进行一次学习方法交流,各班选一名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方法科学合理的学生代表发言,请班级的学科教师要对该科发言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修改发言稿,要把学习方法写得更具体详细,起到能指导、带动大家进行学习的作用。小六1语文:彭益、数学:杨晨;思品自然科学: 小六2语文:莫林、数学:白凯;思品自然科学: 中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

4、坚持抓好课堂考勤,向课堂要质量。我们学校坚持每节课考勤制度,实行师生双向考勤,杜绝缺课现象的发生。对调课不落实,迟到早退旷课等违反规定的一定进行严肃处理。

5、加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环境。学校研究制定班主任工作管理考核条例,细化班级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将班级管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和学风。

6、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落实帮扶计划,完成帮扶任务。我们将对毕业班学生采取一次摸底检测,掌握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和部分学生出现“败科”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帮扶计划,要求每个教师帮助几名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帮助辅导他们,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困境。

7、坚持搞好问卷调查。本期我们要对毕业班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班级管理、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开展交换意见,改进我们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及其家长满意。

8、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毕业班教师的积极性。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我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特拟定了《带河二小教学质量奖惩条例》、《评优评先考核办法》、《中小学毕业班教学质量奖惩条例》等。与毕业班教师签定中小学毕业班教师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了顺利完成上级分配的毕业班工作任务,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特拟定毕业班教师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学校总体目标、教学过程管理目标和终极质量目标具体落实。

篇9

关键词:高校;内部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003-2851(2009)12-0066-02

当前,深化高校内部改革,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抓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积极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扩大完全学分制的试点范围,着力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要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办学效益。三是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一、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抓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积极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扩大完全学分制的试点范围,着力提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首先,根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开展“按专业大类招生,按专业大类培养,按社会需求择业” 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学生互换活动,学校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实现多样化。

其次,为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就业需要,学校可以开设多个辅修专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朝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实现宽口径与窄专业的有机结合,采取有力措施,稳步推进双语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第三,重实践,对学生进行全新的实践能力训练,为学生开展课外工程实践、提高工程管理能力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优越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教育界一直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改进,而且体现出人们对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理念的积极思考。

二、要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立足、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教学质量与教学内部改革工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每一所谋求继续发展的高校所应着手的第一步。没有社会与学生满意的师资队伍,就谈不上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从质的方面着手,同时还应该在量的方面加大力度。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生师比是一项衡量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学校应控制着在校生的总体规模,通过师资人才的引进,保持生师比持续稳定在l 5~16:l的状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质量,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高校搞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坚实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不断强化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使现有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的结构更加合理,有计划地从校外、国外引进学术科研骨干,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走内涵发展道路。

三、要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管理作保障。教学管理的任务是规范教学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和运行的前提。如何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使它更加符合现代高校的办学理念,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当前的高校教学管理在管理思路、管理方式以及管理人员的构成上仍或多或少地沿袭着旧的套路,它对教学质量的消极影响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各环节联系不够紧密,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的思考、研究意识有待树立等。

在教学管理队伍的日常建设方面,学校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提高自身学历、丰富自身教学管理经验的同时,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坚持“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 的宗旨,形成“务实、高效、服务、创新”的工作作风。

在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教学督导、校院领导听课、教学常规检查、网络教学评价与信息反馈、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自主开发基于校园网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包括教学管理全过程的网络化、现代化管理,既提高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高校的经济管理,提高资金的效益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保证教学、科研、生产及后勤工作的物质条件,是高校资金的实物形态。高校因定资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面广,占用资金多等,因此,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管好用固定资产?使其充分的挥经济效益,是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

正确理解生财、用财、增财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先生财,然后才能用财,生财是前提。但生财决不是目的,生财、聚财最终是为了用财。科学的用财,又能增财,即既能提高高校的声誉,又能为高校带来更大的效益。

五、加强高校的经济改革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金

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企业积极投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处于起步或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高校投资参股的科技企业发展。将高校重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给予重点培育和辅导。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投资参股的科技企业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或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高校上市公司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加大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运作平台。

六、加强高校的产业引导,将高校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发展

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加强规划指导、组织和协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配套措施,加大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的工作力度。

各高校应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工作纳入学校总体科技发展规划之中,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高校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项目,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高校发明创造成果申请专利保护工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建立和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运行、激励机制。同时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各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为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主体提供顾问咨询服务。

高校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有关政策,采取具体措施,组织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和资本化工作。

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关注本科教学质量对高校而言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因材施教,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构建走在时代前沿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利庆,李雯斐.浅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高教探索,2003,(1).

[2]刘绍平.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2,(4).

[3]叶澜.深化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研究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0,(5).

篇10

论文摘要:高校的核心在教学,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教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管理技术更深层次地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目前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信息化如何在教学管理中广泛运用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信息化;运用;创新

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中心系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逐步实施与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逐渐转变成大众教育阶段,这就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生源日益紧张、竞争更加激烈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为了继续生存,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革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创造管理效益,以趋在同类院校中取得优先地位。因此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管理、无纸化办公等现代技术与手段将取代传统手工管理,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新思路。

一、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随着大规模的扩招,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校园面积成倍扩大,教职员工迅速膨胀,管理者开始认识到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为了理顺各方面关系,并在各个软件公司的轮翻推介下,管理者意识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信息化建设开始提上高校领导的工作日程,并已形成普遍意识。但由于各管理者基本上从传统管理阶段过渡到信息管理阶段,对信息化建设没有清晰的思路体系,更没有现成的经验,因此在各管理者潜意识里,对信息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持怀疑态度,还是更青睐传统管理模式,毕竟传统管理模式已经过数年检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且拥有更多的经验。总而言之,管理者虽已形成统一的意识,信息化建设的思想已上升到一定高度,但真正要彻底摒弃传统模式,完全启用新方法又存在一定的“不安定”,害怕管理工作在自己手上出错,影响学校和自己的发展。

2.各种管理软件使用不深入。当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意识时,虽然管理者不敢完全放手启用新模式,但又不能违背社会大流,因此,部分精明的高校管理者便在软硬件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一来可以对新模式进行大胆的尝试,二来不使人们怀疑其大胆革新的动机。据笔者调查,高职高专院校中,在硬件方面基本配备齐全,传统计算机设备不说,校园局域网、防火墙、学校网站、校园一卡通系统等都建设的较好,更有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购买了各种管理软件等。虽然软硬件设备基本配备,但大部分院校对软件的使用还只停留在简单阶段,如青果管理软件,笔者调查得知,绝大部分院校都只使用了一至二个模块,以排课管理系统和成绩管理系统居多,且操作还极不规范,只相当于把以前手工管理的工作换了一种形式,并未从信息管理中体验到其极大的优越性,因此,笔者在调查中,经常碰到使用者的抱怨。当然,也有极少数院校对青果系统进行了深入的使用,学籍、成绩、排课、教材、考试、离校等各个子系统均已启用,并广泛地深入到了教职员工心中,通过对其调查得知,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在此基本上得以实现,学校从领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家长,均可系统中查询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做到足不出户全校信息一点通的程度。总体而言,各高职高专院校对软硬件的建设基本到位,但所拥用的设备和投入与创造的效益不成正比。

3.人员配置不合理。不论是思想认识还是软硬件设备的使用,具体落实还是靠人,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对人员的配置基本是沿用以前手工管理阶段的工作人员,只不过对其进行简单的培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各系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教育技术管理部门,均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执行,但该部分工作人员从传统阶段过渡到信息管理阶段,传统经验意识无法使其彻底大胆尝试新方法,也和管理者存在同样的思想误区,担心工作在自己手中出错影响到自身的发展。通过对省内十所高职高专院校调查得知,各职能岗位基本有专人负责,但分工不太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具体操作技能不太娴熟。

4.执行不彻底、制度不完善。执行情况可从两方面去认识,即制度建设与绩效考核。在制度建设方面,绝大部分院校的规章制度大同小异,虽然各方面的管理规定比较齐全,但都不是根据本校实际执行情况制订的,但也有少部分院校规章制度紧扣学校实际,很多具体的操作手册是一线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实际总结得出的。在绩效考核方面,绝大部分院校没有落实,因为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没有通过量化来考核工作人员,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只是在领导的推动下才推一下进一步,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不太明显。还因考核机制不明晰,奖惩制度不完善,导致信息化建设进程放慢。如有少部分学校工作人员因为某项工作的失误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被动,受到行政处分,严重影响到了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转贴于

二、如何使信息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广泛运用与创新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保证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共进。从学校领导到各部门工作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统一,要把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作为一项中心任务去对待,不能敷衍了事,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要认识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不进行信息化建设将落后时代潮流,落后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而被社会所抛弃。学校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好此项工作,要成立领导工作小组,以教务处、各系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技术管理部门等主要负责,各职能部门征对本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明确专职管理人员,从上至下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形成一个加强工作交流,汇报工作问题,理顺工作关系的有机整体。学校管理部门和各教学管理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明细分工同时加强合作,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互协助解决,对重大困难,主要领导要亲自出面,该决策的要决策,该协调的要协调,从思想上形成高度的统一,打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保证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共进。

2.合理配置人员,加强培训,保证工作的执行与落实。思想统一,制度完善后,具体落实就是人了,学校人事部门要优先优质配置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工员,从调配和引进两方面着手,针对具体工作的性质和要求,考虑业务熟悉程度和操作技术的娴熟,由于信息化的支撑在信息技术,因此在人员配置上要重点考虑计算机专业人才。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思想理念与先进技术在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使其接触最前沿的思想与技术。笔者调查得知,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做的好的学校对培训工作相当重视,有一所学校将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实行不间断培训上岗。在每年寒暑假聘请专业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公司提出需求,修改后台系统,同时请此项工作的优秀人员培训其他人员,相互探讨与激励,对待上级管理机构的各种培训项目均高度重视,派出相关人员接受培训。该校值得借鉴的地方不只是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还有思想培训,整个团队都会定期举办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讲座,学习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通过与该团队人员接触,笔者感触他们的思想意识相当超前,工作责任心非常强,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学管理信息化走在了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并对兄弟院校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3.加大投入,购置设备,保证软硬件同时助力。软硬件设施设备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要使信息管理在教学管理中广泛运用与创新就必须加大投入,购买先进的硬件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程序,有条件的学校同时也要鼓励教职员工自己开发相应的软件。笔者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校都配备有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但对软件的建设却有待加强,基本上只有一种管理软件,且使用极其有限(只在校一系层面使用)。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已不是稀罕工具,因此我们在强调硬件的同时更要着眼软件,软件才是信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