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专 语文 教育
职业中专教育,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在以往的职业中专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课的教学。作为辅助专业的基础课,语文普遍得不到师生的重视。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开始取代传统经济,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认清语文学科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
(一)语文教学的辅助
长期以来,从小学到中学到中专,语文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主要科目之一,也是各类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而在职业中专院校中,由于办学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职业教育学校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较普通学校也有明显的区别。相对于基础课程而言,职业院校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实际,充分发挥语文的辅助,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专业知识。
(二)语文教学的工具
虽然语文课程在中职院校中只是辅的课程,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要。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每一门课程知识的载体均是语言文字,教学活动都是语言活动。作为中专学校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在整个中职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专业课学习的工具不容忽视。
(一)学生基础薄弱
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因为中考成绩较差,未能被高中录取,或者是自身并不想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再加上近年扩招政策,只要参加中考的学生均可就读,造成了中职院校成绩普遍较差,学生素质不高。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上课不认真,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考试时蒙混过关,对成绩也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加之中职院校侧重点不同,这些学生对语文课程更是漠不关心,完全没有兴趣。
(二)教材内容滞后
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各大行业开始向现代化发展,语文教学也不例外。目前中专语文教材一直沿用普通高中教材的编排体系,虽然其对中专语文教材也做了一些改动,但意义不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素质状况、专业学习实际和社会经验等距离较远,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中职学生更希望学到的是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落后
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大多数中专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取得好的考试分数。在教学方法上,一味地采用讲授法,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其个性的发展。为了得高分,大多学生都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一切只是为考试而学习。在中职语文的教学中,很少见到活跃于普教的“活动式”“讨论式”“发现式”等教学方法,失去了语文课程本身应有的灵气。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运行语文教学“活”的机制,创造出适合中职生群体特点的教学模式。
三、改变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建立科学的中专语文教育体系
作为一名中专语文教师,我认为中专语文课程设置应该以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文学欣赏能力为目标,加强人文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必须摒除固有的照书念的教育模式,认准教学重点,以适应社会要求为目的来培育学生。如在中专语文课本中,书写、听说以及应用文的写作能力都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一定的实用性质的。字的好坏决定着给人的第一印象,所以,书写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少;听说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而语文课本中关于文言文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不否认其必要性,但对于将来是以“技术工人” 步入社会的中专学生而言,很少有人从事理论特别是古籍的研究。因此,职专生只要能够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的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名篇就可以了。
(二)开放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
在中专学校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较低。语文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死气沉沉,一人讲,大家听。因此,我们必须摆脱这一陈旧的教学方式,实现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素质和能力教育的转变。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多媒体教学,或者在课堂上开展“一分钟演讲”“观点辩论”“影视评论”“好书推荐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去感受、去学习。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引进探究式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更加有效的学习专业课程。
(三)革新评价,改进中专语文教学的考核办法
传统的教学考核办法基本上都局限于考试,通过成绩衡量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生吸收的知识含量。而对中专学校的评价方式,我们还必须融于平时的教学之中,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性的考核。如我们可以采用演讲、辩论以及应用文写作等形式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作为期末学科成绩的依据之一。只有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实行考核,才能更加真实的反映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中专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为其它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语言功底。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根据以上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本文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深入的做了分析。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人教版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其内容丰富多彩,并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纵观各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严重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通过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穷人》通过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等。这些课文,虽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和文学史意义,但是这些文章压抑的格调、沉重的话题,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并无多大益处。最重要的是,这些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远离了当前小学生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和纯真美好的童年生活,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而且,小学生的心智成长和生活阅历还远没有达到能够理解这些教学内容的程度。这样的教学内容只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从而使小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顺应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也采取了诸多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些教学模式只是在表面上强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其本质依然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在指导朗读时,要求集体朗读,一字一句整齐划一;在指导习作时,总是强调“要写这个题目”“要这样开头”“要这样结尾”等。这样,教师机械式地传授书本上的内容,然后要学生机械式地接受这些内容,虽然能够应付考试,但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培养起来。
3.形式化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依然存在教学死板僵硬的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空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充实的内容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学得知识,并没有使得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4.作业缺乏开放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外,在作业设计和日常练习中也存在着诸多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存在着量太大、反复机械式的重复等问题。这样的作业不但不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烦躁厌学的情绪,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也存在着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的问题,作业形式单调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只是大量布置书面作业,而很少涉及实践训练等新型的作业形式。作业内容通常只包括课内的内容。
二、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删除教科书中那些与当今生活,尤其是与当今学生生活距离太遥远,且压抑、陈旧的内容,选取那些富有时代气息的、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进入教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从而使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2.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制止教学活动的形式主义之风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新课程改革最关键就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是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主讲者和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就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免课堂上出现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活动。如在组织学生讨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筛选,选取一些关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进行“情景再现”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并适当地加予调控;在让学生搜集、汇报资料时,教师可事先给出范围,并要求学生汇报前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提取,有必要时要先把资料理解内化后再进行汇报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又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既防止了教学活动的有形无神,又让师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3.从内容、评价等方面着手,实现作业的开放
(1)作业内容的开放。语文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与生活同在,语而且,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和语文学习。因此,除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外,语文作业的内容可以向课外延伸。如教授类似《翠鸟》的状物类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画一画翠鸟的形象;教授类似《草船借箭》的节选类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看看原著或相关的书籍;教授类似《挑山工》的观察式课文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某个人做某件事等。
(2)作业评价的开放。作业的内容、途径的开放必将导致作业评价的开放。开放的作业评价方式不仅仅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把学生的小发明、小创作等纳入评价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本身的智能特征,采取个性化的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作业的情况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评价或放手让学生评价。作业的开放应该是打破课内与课外、学校与家庭、社会与学科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人的母语启蒙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瞿红.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3)
篇3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阶段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主导性地位难以得到重视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对我国的教育教学更加关注,其中,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我国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新课标的深入发展下,教学改革逐渐深入发展,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学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我国语文教学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例如,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只是采用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阻碍了初中教学在我国的深入发展。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教学,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答,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算遇到难题也不会主动询问求解,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效率降低。
(二)教师教学模式枯燥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完成教学指标,至于教学质量却没有过多重视,这种现状的存在致使了教师在上课时课堂乏味,学生对于课堂所讲的知识并不在意,自己做自己的事,导致课堂上一片乱,听课的人少之又少。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百年不变,每天都是同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有的教师还存在跟着书走的情况,只是把书上所提到的知识再复述一遍,并没有加以自己的理解,简单的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黑板上,声音就像是“催眠曲”,也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曾经在语文课堂上打瞌睡。调查表明,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对于课堂知识提不起兴趣。此外,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来的疑惑,由于教师没有对课本进行充足的认识,在备课的时候就没有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以至于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解答,往往会造成一些尴尬的局面,阻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对我国的文化事业的建设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育是学生在继小学语文之后的重要历程,是对小学语文的发展和补充,也是为高中语文的学习做铺垫,更是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学层次以及思维模式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首要时期。这就要求学校在招收教师时,要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评估,要能够对学生起到帮助作用,除此之外,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应当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现状的存在都要求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尊重学生的课堂的主导地位,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师在备课时也应该改变以往的生搬硬套模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从根本出发,制定最适合本班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及时解答,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任职教师中,初中学校还可以通过教师培训、教师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正确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初中语文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要和谐,而且课堂的教学环境也一定要和谐与民主。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快乐地学习,让他们拥有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初中语文教育发展在我国的深入进步。著名的学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一切困惑和失败,绝大多数场合下都是因为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劳动取得的成功或者是失败,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因而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时不是一味地遵循“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而是在新课标改革的教育理念下使用新型的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课堂环境的和谐与安静比教师满堂灌更为重要,因此,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技能与方法。从而推动初中教育的全面发展进步,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小学语文;问题及对策
语文是一门锻炼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学生从课堂中获取知识,将得益于生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中尽所能让学生理解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深入理解其含义。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对课文的分析能力,诗词的赏析和对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感悟。从整体到细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作文水平不高。考试中作文分数占了较大比例,作文的好坏是能否拿高分的关键。作文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对于用词和造句的灵活应用。有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把握作文的主题,对于细节的描写不够细致,选择素材的能力有待加强。
2.高年级语文教学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做题技巧。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写作教学。都要重视学习策略的指导,并培养学生对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1.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进行提问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表现形式。而阅读能力就是对生活的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学习,让阅读成为学生享受知识的过程。
2.作文的写作要从语句的通顺入手,首先要理顺学生的逻辑思维,有清晰的思路再进行写作,避免病句或者词语的误用。
3.注意对生僻字和易错字的积累。字词的积累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4.实施开放式教学。老师只局限于讨论在课堂上读课文,练习,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进行开放式教学,使用开放的教材,做到课堂开放,内容开放,思维开放。
总之,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保证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2—0062—01
初中语文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近年来,新课改对教育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受长期以来教育习惯的影响,我国西部偏远地区的语文教育一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满堂灌”。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时,通常采用讲解和板书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记录,有时还要求学生背诵。教师把一切都做好,也就使得学生不愿主动动脑思考,而且教师也很少会去考虑学生的思想,一切都按照教师的准备进行,这使得学生只会被动填鸭。
2.对教学目的认识存在偏差—“以考定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的存在偏差,大部分教师都是为考试而进行教学,很多知识内容都是跟考试有关,逐渐淡化了语文教育的本质目的。使教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而学生也就不能正确地进行学习。因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的教学,所以在课堂上很难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过于沉闷。
3.教学所面对的对象不够全面—“抓大撂小”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都很看重自己的教学成绩,因此,就重点培养那些成绩处在中上等的学生,而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放任不管,这种做法普遍存在。这是由于教师对教学本质理解的偏差,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说读写能力,让他们能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而不是只单纯的提高卷面成绩,卷面只是对成绩的一方面考察,并不是全部。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改善对策
1.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对科目感兴趣,才能很好地学习该科目。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激发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在教学方面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无论教师如何努力讲解,学生在没兴趣的时候都不会用心去学习,更不用说提高文学修养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问题改善措施的第一步。
2.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改善措施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进行第二步,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习惯能决定一切,正确的习惯更能带来好的成效。初中语文教学在整个教育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所以该环节中有一个正确的学习习惯会对之后的高中学习带来很多便利。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很好的引导,比如说,在每篇课文学习之前,教师让学生提前进行阅读预习,开始时学生可能很不喜欢,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这需要教师来进行合理的引导。
3.鼓励学生提问和发散思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模式。这就是教育主体的缺失现象。在语文教育中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所以要解决这一现象就应该将这种枯燥的教育方式打破,教师应该在授课前先让学生对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从中找出不会的问题,在授课的时候向教师提出疑问,也可以向其他学生提出疑问,让他们找资料进行解决,而且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时,教师不能强调答案的统一,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局限答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少数民族;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75-01
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广西,在这里很多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和教育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讲,弱势族群教育一般是指处于恶劣、边缘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较差,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口稀少民族群体的教育。例如:聚集在广西全州的一个偏远小乡―东山瑶族乡,很多人从小就讲瑶语,以至于很多小孩都不会说汉话,汉字读音不标准,到了中学便难适应语文教学[1]。我们迫切感到弱势族群教育正踉跄行走在边缘,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别,无法忘记那些徘徊在教育边缘上的孩子,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我们的教育究竟落后了多少年?
一、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东山民族初中,是全州县最偏远的一所中学。在这里人民群众朴实,由于历史的原因,习惯了其社会缓慢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包括现代教育知识飞速更新的状况。瑶族并非如史书所记载的“好山恶都”,而是历代统治者推行的阶级压迫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压迫政策的结果。近几年,在少数民族中学任教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近些年在少数民族教学实践中,我们依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1、语言素养较差,教学效率低。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语言素养本是教师手里最重要的工具”,可见语言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都受到本民族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素养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朴实,不能做作。在教文艺性作品时,不仅要努力通过形象的语言,让学生从情境和美感中去进行鉴赏,而且还要通过理性的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评论,表述自己的观点;教议论文时,则应交错运用哲理性语言与形象化语言,使学生领会文章中情理相生的旨趣。
2、缺乏针对性和创造力。首先,教师没有正确意识到少数民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所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以至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化过于普遍,学生没有正确领略到两种文化的衔接性,所以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找不到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针对性和创造性没有有效的结合。例如:课堂教学程式化,方法呆板。有的教师无论讲析哪篇文章,其教学方法几乎都是按题解、字词、分段、逐段分析、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这几个步骤进行[2]。
3、教学实践,并非是直线式的,往往有时会节外生枝或误入歧途,导致新教学观难以真正确立和践行。因此,作为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要经常进行反思评价,及时把握这一过程的相关信息,调整与新教学观相抵触或不和谐的成份,改变违背新教学观的行为或活动,不断强化新教学观的主导地位,从而使教学观与教学实践真正统一起来。
二、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学问题的几点建议
1、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指导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的打开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思维和想象。“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的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还要学生们去观察生活;更要让学生们去感受生活,从而提高学生们对语文的悟性,让学生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
2、教学模式要灵活化。教学是一门学问,需要教师的探索。在少数民族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没有准备是不行的,对于每一节语文课都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们应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备课中,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模式;要灵活多变;要充分搜集资料;还要考虑学生个体情况来破解疑问,从而提高每一节语文课堂的效率。这些都需要我们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3、在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学上需要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双方的角色。同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双方角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服务,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对于少数民族初中语文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正视之。这对于教师们来说,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对于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坦然处之[4]。
自古以来父母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教师同样有这样的心态。新时期教师的教育工作越来越难做,要想保证少数民族中学语文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变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这也是一个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所应该做的。我们的少数民族的教育不仅面临着资金的紧缺,更面临着思想的紧缺[5]。因此我们的整个社会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应该多给予这些弱势的群体足够的重视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尽快的摆脱政治上的边缘境地。
参考文献:
[1] 张天伦.偏远地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成功(教育),2011(04):23
[2] 黄金结.文化震惊:瑶族学生从村小到中心完小――基于对瑶山小学生的调查[J] 民族教育研究,2007(06)
[3] 龚 敏.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5)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语文教师,既要看到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出现的问题。在运用多媒体实施语文教学中,应找准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的契合点,使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1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运用,喧宾夺主
运用现代化技术实施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变抽象为形象,化烦琐为简洁,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目前有很多教师走入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将多媒体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不从具体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盲目运用多媒体技术,喧宾夺主,严重破坏了课堂结构;还有的语文教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课题的背景非常复杂,采用了大量的动画与音响效果,违背了简洁高效的原则,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淡化了课堂教学内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反而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1.2 不分主次,越俎代庖
多媒体并不是狭义上的计算机,而是运用多种可用媒介帮助学生实现文本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增强学生多元化交流的教学形式。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很多教师误将多媒体等同于计算机,认为计算机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教学工作,不管是组织教学、课堂教授,还是课后作业、巩固复习,统统都交给多媒体来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配以动画和音效,甚至连解说都由多媒体来完成。比如,一些阅读课原本是由学生阅读思考的,现在变成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和书本的“对话”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所代替。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造成了越俎代庖、主次不分的不良教学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被束缚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1.3 费力伤神,扼杀灵感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语言”与“文字”,而不是光彩琉璃的图形与画面,教师要摆正学科位置,坚持阅读语文文本这一主体任务,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切忌主客不分、淡化重点。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这样的教师,他们沉浸于对多媒体画面的赏析,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 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建议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被很多教师所接受,但是只有很少的教师能够科学地运用它,下面就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谈几点建议。
2.1 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结构
现在教育的改革,实质上是对教育思想的更新与变革,要想实现新的教学形式,就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尽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它自身也存在缺陷。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合理安排整合教学,把握最佳使用时机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本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来感悟作者思想,通过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来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认真体会文章蕴涵的意义、仔细揣摩作者的用意,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像或视频时要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同时要保留一定的语言文字。教师要善于把握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最佳时机,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本阅读,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2.3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
开展多媒体教学时切忌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工整大方的板书设计,清晰流畅的文字书写,再加上声情并茂的讲解论述,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是不需要在课件中体现的,如课程教学目标、生词及解释等,这些在学生预习课文时就能够完成;一些需要补充讲解的文字与文化常识应该简洁明了,方便学生记笔记,切忌在屏幕上展示大量的文字,因为受课时所限,只能一读而过,学生辨认和判断音效信息尚且比较费力,根本没时间记笔记。只有把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是革新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到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失去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就会逊色不少,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这把“双刃剑”,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两者互相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努力改进存在于其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最大功效。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多星希望小学,山东 淄博 256306)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注重课堂,忽视实践
在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只注重书本教学,忽略课外实践,总认为课内教学是硬性教学任务,而课外活动则形同虚设。例如,在开展《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学时,教师一味仔细分析课文内容,学生只是一味倾听教师的分析,其实可以让学生做做实验,让他们把实验结果写出来,对比课文内容,进而介绍说明文这一文体。这样学生自然就乐于接受、易于掌握了。
(二)注重传授,忽视互动
我们很多中学语文教师在看待学生行为时往往喜欢用“较高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表现为:有着强烈的“是非感”和“权威感”,难以容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声音”,甚至难以容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不同往常的、哪怕是一点儿“越轨”的行为 。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传授知识,不允许学生产生分歧,不让学生参与的教学讨论中来。
(三)注重读写,忽视听说
中学生读不懂现代文,作文不尽如人意,这已不是什么新闻了,而是摆在行内外人士面前的一个很严峻且不可否认的事实 。每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学生丢分最多。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的投人不可谓不多,技巧、秘诀、宝典并没有少授少学,却总是显不出奇特的效果,主要问题就是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忽视听说的产物。
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创造的潜能。因此,作为教师在上新课时加强对新课的引人设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以及教材内容灵活设置适宜的问题情景,形成学生思考的悬念,以力求创设新、奇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对教师设置的疑点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激发起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唤起高涨的学习激情,为进入新课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与课改目标一致
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经验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事先对教学内容“引导”预设策略与即时课堂生成的统一,整个过程设计的优,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中的即时创造,影响课堂生成效果。因此,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是对课改教学目标保持一致。
(三)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优化后的语文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把课堂作为创新教育的平台,让教师从教学舞台唱“独角戏”的演员角色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操作的活动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恢复,他们在民主、友好、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中自学、自讲、自演,不断尝试创造,体验成功,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优化的对策
(一)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
成功的新课导入,一开始就能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让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因此,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使上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上。如在教学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先讲与此有关联的一个故事,通过讲故事导入的形式使同学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优化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使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教学形式上,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资料、动画、书报资料、CAI课件等,采用师生交互活动的方式,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戏剧般地进入角色,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点燃其思维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共鸣 。
(三)优化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只要充分信任学生,适时、适度地为学生展开思维铺路搭桥,不断为学生开辟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文,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言情,感受内涵之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展仿写一节小诗活动。既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感受亲情的伟大。
(四)优化反馈评价,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人性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课的表现,作业情况,合作、探究的能力,平时言行文明等等,尽量多角度,多方位评价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以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实践要求现代的语文教学理论作指导,而现代的语文教学理论也正在指导和改变着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过程作为教学论的核心,通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以期进一步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总而言之,教师正确地面对和处理来自学生的影响,并据此主动地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应该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方面,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怀着深刻的教育危机和社会责任感进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著:《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P22-28
[2]巴班斯基著:《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P42-47
[3]闫承利著:《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论》,教育教学出版社,1992年版.P92-99
[4]刘孝学著:《语文教学论基础》,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P122-134
[5]谢利民著:《现代教学论纲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P42-44
[6]王文延主编:《语文教育学教程》,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46-48
篇9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问题 对策
一、语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语文学习与数学、以及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门母语教学,其没有像数学一样繁杂的公式,也没有像物理、化学一样的反应式、实验,高中语文的学习是一种以理解和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要想能够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掌握准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积累、理解以及分析。而这种分析、积累的能力对任何学科都是通用的,如此,学生们便可以通过教师上课教授的语文学习方法,诸如分析、理解以及记忆法等应用到其他学科,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语文与其他高中学科有很大的不同一点还在于,它不仅是一门影视学科,更是一门文化,高中语文学科中所包含的课文有许多都渗透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教育,还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这些经典教学案例在课堂中引入相应的德育教育,通过德育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以一种更加自信的姿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于母语文化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素材不仅限于教材,还包括相应的课外读本,这些语文教材和课外读本中包含着大量的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内容的教学讲解,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诞生的背景、以及对当时时展的意义,对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以及审美、情感的提升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在存在的问题
(一)在语文教学中未能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的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并未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常常看到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上并没有将与学生的互动包含在内,整堂课程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就极大的削弱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二)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偏重应试教育
高考是摆在每一位高中学生面前的难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们考取一个理想的高校,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多从应试教育的角度出发进行与教学,忽视了对于语文内涵以及语文学习方法的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应试教育的考查内容以及范围当做语文课堂授课的重点;此外,教师凡事以高考为出发点进行教学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使原本应该开心、简单的知识学习变成了一场紧张、枯燥的竞争。
(三)语文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网络科技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教学领域的设备以及教学方法也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多媒体逐渐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引入,但就当前的使用情况而言,许多教师都只是为了多媒体教学而使用多媒体,将原本需要板书的教材内容生搬到PPT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对教学设备的创新应用。此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以沿用传统的教―学的学习模式,压抑了学生们的创造以及学习的天性。
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路径研究
(一)语文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是解决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的首要途径。教学方案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不能只是以教师为中心,要在其中加入相应的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将高中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二)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
篇10
关键词:大学语文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17-02
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一部分,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今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令人难以满意。我们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价值。
1 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地位边缘化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语文是核心课程之一,一直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关心和重视。而大学阶段,尽管语文仍然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实际上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各高校受到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重视专业课程的开设,忽视、轻视公共基础课的开设。而大学语文课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某种权威性,也不像英语四、六级那样有硬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大学语文的课时被不断削减。据调查,许多高校都只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语文课,一般每周只有2节课,还多是以大班的形式上课。而一些理工类专业甚至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1.2 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极强的责任心。但是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职称晋升、项目申请、科研经费申请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许多有水平的教师不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一旦有机会就会转入中文专业课教学。许多高校只好让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或课时不够的教师去上大学语文课。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大学语文教师,全部由研究生上课。青年教师、研究生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1.3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还是沿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老师凭一份讲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地进行阅读课文、分析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等程序,没有讨论,没有交流,没有学法指导。这样单一、刻板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捆住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体,对待语文学习根本没有热情,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1]。近年来,一些教师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课件多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直接使用,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而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上课由原来的“一言堂”变为幻灯片放映加讲述,也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
1.4 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
目前,不少高校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依然是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一般包括单项、多选、名词解释、赏析作文等,看似考察范围广,但是未能真正测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只是在考试前花几个晚上强记、狂背,考试即可轻松过关。一般情况下,为了学生就业时体面一些,只要他们修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分数,学生也获得了期望的学分。但从大学语文教师的反映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习后,其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不是十分明显。[2]
2 对策
2.1 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语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大学语文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对于开阔大学生视野,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有着积极的作用。现代社会,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汉语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越来越强,在国外设立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许多外国人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3]。中国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的培养。发达国家高等学校对学习本国语文都有严格要求和具体做法。如在美国,英国文学课是所有大学一年级学生都必修的课程。我国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把大学语文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体系,强化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适当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学分权重和课时。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要想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首先,要通过制定政策,吸引学有专长的专家教授投身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来,并且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为他们的教学工作和个人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要加强对大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学校可根据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规划,设立培训专项经费,制定培养方案,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和外出进修,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最后,大学语文教师应把成为名师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要注意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努力钻研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3 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为了上好大学语文课,教师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变换教学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要切实改变“一言堂”式灌输知识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二是适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影视片断等元素引入课堂,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其对作品的理解。比如在讲授诗词名篇时,适时播放名家的诗配乐朗诵;在讲解戏剧作品时,配合播放相关影像资料。但教师不仅要收集优秀的教学课件,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自制课件,并且要把多媒体教学与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三是做好大学语文的延伸教学。学好大学语文仅靠小课堂不行,还应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等校内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创办文学期刊,开展采访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4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论教育》中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了望。”大学语文课程的考核,要以能力测试为主,以对知识掌握的测试为辅。一是在学期总评成绩中,学生课堂表现、平时学习成绩应占一定比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将学习纳入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二是注重发挥学生个性,采用闭卷与开卷、口试与笔试、课堂内与课堂外、论文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三是将学生实践活动情况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赛、文艺表演等实践活动。
总之,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我们要高度重视它的教学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开创具有高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洪树琼.转变教学思维 突破大学语文教学困境[J].教育探索与实践,2012(3):4-5.
[2] 石望东.大学语文教学的瓶颈与破解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83-85.
[3] 祝梅.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4):22-23.
- 上一篇:常用的改良土壤的方法
- 下一篇:简约办公室空间装修设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