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

篇1

[关键词] 优良品种 高产 农作物

[中图分类号] S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055-01\

为了让农作物获得高产,人们从浇水、施肥、除草、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但这些毕竟都是外因,农作物生长的好坏,产量的高低,除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外,其本身性状是否优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例如,矮秆品种抗倒伏,耐水,耐肥,可以获得高产稳产;而秆高茎软的品种,水肥一大就引起倒伏而减产。又如,在病害流行的时候,抗病品种可抵抗病菌侵染而保证稳产,并因节省用药而降低生产成本,而感病品种则会因得病而减产。上述事例说明,农作物品种的优劣是否稳产、丰产并充分利用环境条件的决定因素,是内因。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优良品种比一般品种能获得更多的收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蔬菜、果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作物品质的改善,也只有通过培养的品种才能实现。农民群众在实践中认识了良种的巨大作用,只有正确地选择与合理利用良种,才能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和优质。

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现在已被人们认识,选用良种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但什么样的品种是优良品种呢?应该怎样选用优良品种?农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认识不同,你喜欢这样的,他喜欢这样的。同一个地方会出现种植许多个品种的现象,有的品种引进只种一两年就不理想了,被淘汰再去引进新品种,这样常常使产量不稳定,而且还会导致品种混杂。选用良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用良种首先要注意地区性

良种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它对相应的环境条件表现出适应性,有些品种适应范围比较大,有的比较小。因此,选用良种一定要看在当地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良种所适应的地区,通常称为生态区域,把良种从适应的地区拿到另一个生态区域去种植,它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变了,这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就表现不出来或表现得不如在原地区那样好,造成良种不良。因此,选用良种首先要看这个品种来自哪个地方,是否能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一般来说,从相同的生态地区之间相互引种容易成功。

二、选用良种要看它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优质性

人们种植新品种是希望它比原有品种产量高、品质好,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已经有过几次大的更换,如杂交水稻的推广,平均每亩增产粮食80千克以上;矮秆抗病的优良小麦品种的推广,使小麦的产量已提高到每亩500千克以上。许多地方培育出的抗病、抗虫、抗倒伏的良种,控制了病虫害的流行,降低了成本,使农作物既高产又稳产。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选用品种时,在高产稳产的前提下,还应注意对优质品种的选择。

三、选用良种要与良法相结合

良种的优劣,主要是由良种的基因决定的,但和环境的好坏也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一个高产品种,往往需要供给较多的肥料和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良好,产量高,这就要求为它提供外部所需要的条件,使它的增产潜力充分发挥出来,高产的目标才能实现。作为优良品种的使用者,通过种植观察,摸清品种的特性,是用好品种的基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良种良法相结合”。一个品种既需要有适应环境的优良特性,又需要有让性状充分表现的良好条件,才能获得高产。

生产上用的良种,往往种植几年就失去了原有的整齐性、丰产性,表现出生长不整齐、成熟不一致,最终造成产量下降,利用价值降低,农业生产上称之为混杂退化。良种不良,是困扰种子工作的一大难题,要想良种优质,应防止机械混杂,各地区应创造条件把种子脱粒、晾晒放在专门的场院进行,拌种、播种使用的工具要清理干净。此外,农民在引种时要按照引种规律有计划地科学引种,尽可能在较大范围内种植一个品种,这样既有利天防止机械混杂,同时也就有效的防止了生物学混杂。

对于容易发生天然杂交的作物,如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在繁种和制种时,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串花。对天因抗病性丧失等原因退化减产的品种,则要进行更换,用新的抗病良种及时替代感病品种。

生产上提倡农民建立种子田,专门进行良种繁育,以使良种持久的发挥其增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卫波.良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技术.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

篇2

1生物技术的重要作用

我国人口较多,对于粮食的需求量非常大,由于最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同时,将其逐步应用到农业种植上,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进一步缓解了国内粮食不足的局面。生物技术具有所需资金较少、生产周期短、利润较高等特点;同时,可充分利用周边物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保持环境的整洁。运用生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使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2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例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来养活更多的人口。过去,很多地区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低,限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袁隆平提出的杂交水稻学说通过多年的实践攻关,终于试验成功并在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通过生物技术的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食品的重要性,而在饮食方面也对产品有了一定标准,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使粮食的产量得到提高。例如,基因技术是利用不同基因之间的特性进行有效结合所产生的新型产品,运用生物技术增加了植物内部的有机成分,提高了农作物的免疫性,增加了产量。

2.1生物农药的优势和特点

在农作物中应用生物类农药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尤其是病虫害的危害传统农药大多数是利用生物组织制造出相应产品,农药的组成部分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会进一步增加传统农药价格成本。传统化学农药使用频率较高,不但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还破坏了周围环境,而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又称天然农药,系指非化学合成,来自天然的化学物质或生命体,而具有杀菌农药和杀虫农药的作用。生物农药是天然存在的或者经过基因修饰的药剂,与常规农药的区别在于其独特的作用方式、低使用剂量和靶标种类的专一性。与传统农药相比,生物农药的种类非常多,价格低,农民选择范围比较广,且在使用过程中,对农作物或者环境都起到了有效保护作用。

2.2结合生物自身特点和生物技术进行结合

利用生物技术降低农作物的抗病性的概率进而提高其免疫性。目前,我国在应用生物技术的过程中,只有非常少的农作物品种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大多数农作物的产量依然非常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针对不同物种研究的抗病变药物的能力有限,大大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要想大力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就需要将先进的生物技术更全面的融入到生物药剂中,解决目前存在植物中的问题。例如,马铃薯自身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可以消灭抗科伦那多甲虫植物自身的伤害,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其自身特性去长时间进行防虫,减少传统农药的使用次数,提高农作物的免疫性,降低农药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增加农作物的抗金属特性是工业经济比重逐渐增大的原因,但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金属,需要金属体现其发展进程,因此对金属的使用范围或者种类会逐渐增多,在人们生活的周围会产生很多金属小颗粒,最终导致金属小颗粒无时无刻不围绕在身边,而一些具有一定毒素的重金属由于具有优良的金属特性得使用,其散发的金属颗粒很可能会被植物大量吸收,导致周围很多农作物产品中都会附着这些具有一定毒素的重金属元素,植物中的有毒元素会渗入到植物有机成分中会给食用者的身体或者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周围的土壤中也会蕴含非常多对人体具有很大危害作用的有毒元素,利用被污染的土壤去培养大量的农作物,最终会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污染。这时,可以通过生物技术的优势,提高农作物的免疫性,减少植株被有毒金属因素的污染概率。此外,大多数含有重金属有毒元素的土壤,通过生物技术进行改良后得到的农作物能够进行循环使用,最终将有毒元素逐步进行排除。

3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光合作用主要是指利用植物对于光源的使用来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生物技术角度来讲,就需要对光合作用的机理或者使用范围等特性进行全面研究,通过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对于农作物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业领域,大多数时候使用传统化肥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养料功能,但也会对农作物甚至是周围的土壤有着一定的伤害或者污染,因此通过生物技术制造的氮肥是对农作物或者周围土壤没有危害作用的高效肥料。目前,很多地区都大量使用此化肥,然而传统的氮肥主要组成成分都是具有一定危害的化学肥料,不仅会伤害土壤,还会伤害农作物本身,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通过生物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生物固氮,提高了氮的应用范围,大大降低了氮肥的成本。

4重视对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最近几年,农作物和生物技术的有效结合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和充分实践,很多农民不了解生物技术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政府对其进行相应宣传。一是要改变一些宣传方式尽可能多的丰富宣传方法;二是重点强调农作物和生物技术结合的重要性,若两者的结合方式被全面的推广甚至大范围应用后,一定会将成为在农业领域进行的又一次农业革命,同时也会带领农业生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作物和生物技术的支持,对其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

5结语

篇3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策略;效益;四川道孚

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道孚县的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处减少。据统计,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 485.27hm2,粮食面积3 208.67hm2,其中青稞1 486.67hm2,小麦940.27hm2,豆薯类780.87hm2,油菜111.87hm2,蔬菜47.07hm2,青饲料100.93hm2,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06年减少574.27hm2,比2005年减少1 208.2hm2。

1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1耕作粗放,科技含量低

历年来,受传统种植习惯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民不愿意按农牧局依靠土温、气温科学确定的播种期播种,而依靠大喇嘛占卜确定,害怕杀生害命,导致我县农作物产量低下和品质低。

1.2农作物布局不合理

道孚县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给各种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一定的生存环境,由于品种单一,重茬连作现象严重,造成病虫害发生严重,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1.3土壤肥力低下

道孚县大部分土壤是贫氮缺磷,农民有机肥料投入不足,常常是白地下种,从而使农作物生长受到抑制,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4农田水利设施差,抵御灾害的能力低

道孚县是“三高一低”农牧业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 208.67hm2,可灌面积仅1 866.7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3%,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和农田水利设施跟不上,从而影响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1.5农产品品质、价格低,市场不稳定

农产品品质差,价格低,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立体农业,解决农民温饱,稳定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增收。

2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可靠性

我县农牧局借鉴外地经验,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在我县部分地区近几年进行了初步实践。实践证明,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立体农业,创造“名、特、优、新、缺”农产品,是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据调查,道孚县尼措区鲜水镇,20世纪80年代前,蔬菜作物少而缺,更无经济作物,粮食产量1 050kg/hm2,农民的温饱得不到解决,而20世纪90年代期间,随着科学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春风改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由单一的种植方式向多种种植方式发展,由粗放的耕作逐渐向集约型的耕作转变,经济作物从无到有,蔬菜由原来“三大名菜”发展为10~20种特色品种蔬菜,不仅保证了我县蔬菜的自给自足,而且还在周边邻县占有一定的市场,现有蔬菜基地33.3hm2,地膜蔬菜8.13hm2,蔬菜平均纯收入7.332万元/hm2。

近几年,蔬菜由10~20种花色品种又变为30~40种蔬菜,由原来的地膜蔬菜逐渐变成温室小拱棚、温室大拱棚,面积达3.33hm2,纯收入达13.65万元/hm2,比90年代的蔬菜增收4.515万元/hm2,它不仅把一季变为多季,提高蔬菜的复种指数,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粮食作物则以区域布局为主,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淘汰退化的劣质品种,并实行轮作倒茬,用养结合,使土壤肥力协调,创造出“名、特、新、优、缺”的优良品种。据统计,尼措区90年代的冬麦,产量达5 250~6 000kg/hm2,而90年代前,产量仅达3 000kg/hm2,其原因在于对土地未进行轮作倒茬,用养不协调,品种未进行提纯复壮等因素而引起的。2000年以来,抓住西部开发的契机,加大了科技宣传力度,解放了农民的思想,春麦产量又有所上升,现产量达3 750kg/hm2,与未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相比,增产750kg/hm2,增收2 100元/hm2。

3调整种植业结构策略

3.1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原则

调整种植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以农产品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

3.1.1适应市场,追求效益。种植农作物,既要研究当地市场,又要考虑未来的潜在市场,调整种植业结构,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优先,还要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3.1.2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追赶时髦,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如:麻孜乡的大蒜,经国家检验为无公害农产品,应针对这一优势,将它做大做强,找好销路,与龙头企业挂钩,搞好生产、加工、销售,强力推出大蒜“特色无公害农产品”,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而鲜水镇则应以发展优质蔬菜、水果为主,不仅可满足市场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还因交通便利,销路较好,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1.3依靠科技,提质降耗。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成本,才能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3.1.4调改结合,稳步推进。调整农业结构,改良品种,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改进栽培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即“一改带五改”,是系统工程,缺一不可,必须整体推进、相互结合。

3.1.5农民自愿,政策鼓励原则。农民是调整农业结构的主体,必须要让农民在优惠政策鼓励下积极参与,让他们从中获得比以往更大的收益。因此,调整种植业结构必须增产、增效两者兼顾。

3.2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要策略

调整种植业结构的目标是使我县的种植业结构日趋合理,充分发挥土壤潜力,增产、增收,开创特色农业,创造出“名、特、优、新、缺”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3.2.1优化品质结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优良品种,调减和淘汰劣质品种。我县的农作物品种多,但从麦类作物上来说,良种也仅有2~3个,赶不上市场的需求。为此,当前应抓一批优良品种,如9504、内江2938等麦类春性品种,提高种子质量,选出适宜我县的优良品种。

3.2.2优化作物结构,搞好轮作倒茬。作物结构单一,耕作粗放,长期的连作,使土壤肥力严重下降;病虫害经常发生,产量逐年降低,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因此,优化作物结构,调整作物布局,搞好轮作倒茬势在必行。如:鲜水镇和瓦日片区应采用豆薯类(豌豆、胡豆、洋芋等)――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油菜或蔬菜类)轮作,而八美、协德片区采用豆薯类――青稞――绿肥(休闲)或油菜轮作。虽然麦类作物属耗地作物,消耗了土壤大量的有用养分,但通过1~2a种植豆类、绿肥等养地作物,利用其根腐菌可基本恢复土壤有效氮的供应,还可改善土壤环境,再加上施肥补充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可以使耕地达到“用养”结合的目的,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使农民群众从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2.3搞好间作、套作,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充分发挥耕地潜能。我县虽为一年一熟区,但光、热资源满足一茬作物生长卓卓有余,特别是扎坝、瓦日两区,光、热资源尤为丰富,一季作物成熟后,还可余2个月左右耕地纯粹在空闲着,1年只种一茬作物就白白浪费了2个月光阴和土地资源。虽然我县人均占有耕地资源较为丰富,可达1 533.41m2,但这样白白浪费掉实在可惜。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搞好间、套作早熟作物,提高土壤复种指数,不仅可充分发挥土壤潜能,利用光、热资源,还可增产、增效,为农民群众增加收益。

3.2.4建优质基地,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在温饱问题解决的前提下,该如何适应市场,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首先,要具备先进的科技知识,抓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规模,走“基地――规模――档次”的路子,使基地成为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样板,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市场的作用。然后,抓一批运输专业大户,成立农产品产、销市场和综合的农货市场,提高农产品质量,把过剩的优质农产品通过第二、第三产业消化,建立龙头企业,走产、供、销一条龙的路子,实现农产品更大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3.2.5合理调整区域布局,种植优质农作物。不同地区,环境条件适宜于不同的作物生长。要合理地调整作物布局,种植优质粮食(青稞、小麦、洋芋等)、优质水果(苹果、葡萄)、优质蔬菜(大葱、大蒜)、优质经济作物(油菜、青豌等);发展商品生产,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让农民从中受益,自愿参与。

3.3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途径

根据自身的条件,调整种植业结构,达到耕地“用养”结合,“粮、经、饲”协调发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出“名、特、优、新、缺”品种,把粗放、传统农业转变为集约型农业才是种植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作业;农艺;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93-01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已大幅提高,除一些山区农村以及少部分落后地区外,农业机械化已在全国大部分农村普及。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在彻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农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农业生产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在进一步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和继续实施新的农业技术措施外,对农业机械化的耕作模式和作业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以机械作业代替人畜作业,更要把机械化作业和农艺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效能,最大限度的通过农业机械化实施农业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和粮食产量。结合安徽省及明光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成功实践,笔者认为农业机械化作业与农艺结合的形式应在以下方面进行。

1利用机械化进行秸秆还田,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目前,农村及农场大部分土地的有机质含量都在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大量施用化肥的同时,没有适量施用一些有机肥;其次年年焚烧粮食秸秆,造成土地有机质流失。因此,在很少有农家肥施用的今天,利用机械化作业进行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的最好办法。具体措施是:在收割机上加装秸秆粉碎装置,收获粮食的同时,把秸秆充分切割粉碎,收割后用机耕犁深翻掩埋(大豆等秸秆较少的作物收割后,也可用旋耕耙旋翻),连续实施几年即可有效提高土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实行秸秆还田作业,要求机械动力大,农机具配套。目前安徽省只有农垦系统的国有农场普遍实行,大部分农村使用的还都是中小型农机具,没有能力进行秸秆还田机械作业,这也是国有农场的粮食生产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的部分原因。因此,农村也应不断向中大型农业机械化方向发展,才能不断适应农业生产以及农业技术措施的需要。

2结合农艺要求,适时进行深耕深松

农艺要求土地深耕细作,土壤疏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旋耕机的普遍使用,致使四铧犁、五铧犁等中大型耕翻农机具大部分闲置或报废(包括安徽省国有农场)。旋耕机的年年使用,使得土地的耕作层越来越浅,土壤板结,造成农作物根系较浅,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较差,防病抗病能力减弱。但过去年年进行深耕,往往造成农作物抓苗难等问题。为了适应农艺的要求,通过农业技术理论指导及多年实践证明,适时对土地进行深耕深松,能避免土壤板结,提高农作物防病抗病及抗旱耐涝能力。深耕深松时期一般在每年的秋收后秋种前进行,当秋收一结束,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适时进行深耕深松。深耕深松后,要立即进行整墒保墒。否则,跑墒后再来整墒,会造成犁伐板结成块,如果没有雨水或不进行浇灌,将影响秋种。具体方法是:用大马力拖拉机(73.5KW以上)配套五铧犁或全方位深松犁进行土壤深耕或深松后(深耕深度一般为28~35cm,深松深度一般为35~50cm),再用旋耕机等农机具及时进行整墒保墒,待到适播期再进行播种。深耕深松的间隔时间要根据土壤状况,一般3年进行1次,其余2年进行旋耕比较适宜。年年深耕深松,费用较大,也没有必要。深耕深松的目的都是加深土地耕作层,改善土壤状况。但两者相比,深松的效果比深耕更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深松。

3机械中耕除草,提高田管质量

中耕除草,是农作物田间管理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大豆等夏季作物,因为生长期气温高,雨水多,杂草生长旺盛,除草工作费时费力。如果是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村,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锄子锄草,效果较好。而大面积种植的国有农场以及部分农村种田大户,除草工作就难以用锄头解决。

近年来,为解决大面积农作物的除草问题,各种农作物的除草剂得到了广泛应用,省时省力,工效明显。其缺陷是,喷洒除草剂虽然能够清除或控制杂草生长,但不能起到中耕作用,也就是不能疏松土壤,解决土壤板结问题。使用中耕机械进行中耕作业,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使用机械播种或人工进行条播的地块,把中耕机锄齿间距调整到与机播或条播的行距基本一致,在初苗期使用中型或小型拖拉机带动中耕机进行中耕作业,既能极大的提高工效,又能起到中耕除草的双重作用;同时既解决了除草问题,又得到了疏松土壤的效果。如果再结合喷洒除草剂,机械中耕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当然,机械中耕作业受到条件的限制,例如水稻田块、人工撒播的田块以及作物苗情较高的田块等不能进行机械中耕作业。最适宜的就是实行机械化播种的大面积田块的旱季作物。因此,最适宜推广的地区就是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包括安徽省淮北地区在内的北方平原地区。

4机械化喷洒农药,有效防治病虫害

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管理的基本环节,也是农艺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为了防治病虫害,喷洒农药使

篇5

关键词:大豆;提高产量;种植技术

1 精选良种

在种子的选择上要做到精选良种,尽量选择高油、高蛋白豆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种子的纯度、净度,提高出芽率。除此之外还需做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选种,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良种。

2 土壤和耕作方法的选择

大豆作物植株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相比于其他的农作物,大豆对于土壤的要求其实并不是很高。在选择土壤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条件优越的土壤。对于土壤的肥沃度,掌握在中等即可,最好种植土壤富含一些有机质或者是钙质之类的成分;另外,保持水分能力较强的土壤更利于大豆作物在发芽和开花阶段的生长。大豆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会将自身的根系深深地扎进土壤中,并能够广泛地吸收周围土壤的养分,因此,采用深耕法是最适宜的,不但作物吸收了更深层土壤的营养,作物在土壤以上的部分也能有良好的发育情况和长势。需要注意的是,作物的根系与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松紧空间,其原因是采用深耕法对作物施肥时,肥料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分解过程,只有适宜的根系空间才能使大豆作物增产的效果显著。大豆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以考虑对植株进行定时的翻耕和对生长地进行较为细致的整理与种植规划。良好的耕种方法,不但给作物提供了优良的生长环境,也为后期清除杂草、防治消灭病虫害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

3 做好施肥工作

有句谚语说得好:“禾好豆好,豆好母肥。”说的就是施肥对农作物收成的促进作用。“禾根豆”对土壤往往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基肥对其作用往往不大。采用翻耕方法播种的,基肥便必不可少,可选择大剂量的盖种,肥料可以选择钙肥磷肥与土杂肥混合搅拌。当大豆作物生长到开花环节时,应对其进行追肥。具体数量每亩施尿素约为5kg。大豆作物生长到结荚期时,为了使长出的植株能够颗粒饱满、均匀,可以将过磷酸钙和钼酸铵液混合使用,将配置好的肥料液体集中喷洒于作物叶子上即可。

4 做好播种工作

4.1 选对播种期 大豆作物最终生长出的谷粒品质和总产量与大豆播种期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种植早春大豆作物时,应将种植深度定在5~10 cm,作物的播种温度环境以8 %~10 % 为最佳,当作物生长到发芽阶段时,植株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则会比较高,种植作物的土壤含水量应达到20 %。依据全国各地区的具体环境情况,个别地区春季温度偏高,地表和土壤的温度达到可以种植大豆的标准,则可以进行提前播种,地温较低的其他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延缓大豆播种期。一般认为,提前播种大都发生在阳坡地形和较为晚熟的大豆品种,反之,洼地和中早熟大豆品种则应选择推迟播期或晚播。

4.2 选对播种方法 我国比较普遍采取的大豆种植方法是等距点作物播种法。无论采取的是单颗粒下种还是双颗粒下种,植株之间都要有等距离的间隔和植株密度。作物间按照一定的等距离排列,给每棵作物足够的生长空间,可以保证每棵植株的颗粒充分生长、均匀饱满,以达到丰产的效果。

5 做好密植工作

作物的种植密度同样对作物的生长和最终产量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协调着每一棵植株和作物总体之间的关系。作物具体种植的密度的确定应视各地区地块的情况和大豆品种的优良而定。相同的大豆作物品种,若是生长地区温度较低,地表和地块情况不是十分理想,适宜稀疏种植,例如大部分洼地、涝地和凉地。作物的生长环境若是温度较高,气候干燥,则应选择密集种植方法。一般每亩植株数量已确定的情况下,应尽量实施均匀种植,尽量避免作物双株的情况发生。当作物的种植行距确定后,根据植株数量的多少,就可以制定植株间的等距了。

6 做好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工作

大豆作物在生长的中后期,进行一次彻底的除草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杂草的大量生长,不但吸收了土壤和肥料预留给作物的水分和养料,还影响着大豆作物的后期生育能力和生长条件。通常当大豆作物开始结荚时,是杂草幼苗和草籽开始生长的旺盛阶段,这时是进行除草、治理的最佳时期。

篇6

1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民以食为天”,可见“食”是百姓最重要的生活内容,解决好吃的问题,民生问题就有一个稳定的基础。但现在土地中含有大量化肥、高毒农药,生产的农作物化肥及农药残留严重超标,使大家对在食品的选择上产生了恐惧,不惜花重金购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经济和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2 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现在农户普遍反应,大部分土地土质变硬、地块板结,不多上化肥庄稼就不长,但多上化肥不仅增加成本,还会导致土地板结更加严重,产生恶性循环。上世纪80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农户为了增加产量、方便生产,化肥超量施用致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有机物含量变低,富有有机物的秸秆和农家肥还田率低;致使土地板结,农产品产量下降,而产量越是下降。农民就会加大化肥使用量,久而久之不仅降低作物品质和产量,而且还导致肥害、药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 实现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通过合理的运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农、林、牧、副、渔有效的综合在一起的大农业。为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农业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发传单、举办培训班、科技示范户带动农户等方式,宣传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信息平台和卫星定位将土地的成分和施肥方法发送到农户手机上,让农户在了解土壤成分后再合理施用化肥,防止土地板结,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产量。有效的解决投入生产资料多而效益却减少的恶性循环,逐渐实现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 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近年来,东北大气污染严重,秸秆焚烧是秋季出现重度烟霾天气重要原因之一。将秸秆有效的利用是解决雾霾问题的关键,运用秸秆青贮圈养牛羊,牛羊粪作为原料,利用沼气池将牛羊粪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沼气用来取暖、做饭、照明,有机肥回田,增加有机肥利用率,这样逐渐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5 发展生态食物链模式

生态农业在上世纪80年代被人们所认知,例如将水稻种植和鲤鱼养殖、田鸭养殖相结合,稻田不需施肥、打药、除草,鲤鱼不需喂食,只吃稻花和小虫,田鸭吃草降低养殖成本,产的鸭粪直接用来肥田,这样的稻米、鲤鱼、田鸭是人们追求的绿色食品,不仅味道好,而且健康,一举三得。稻田越养越肥,节省农资投入,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食物链,这个食物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篇7

1.1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1.1.1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作物品种。例如,短枝型红富士苹果,这种苹果不仅品质好,而且产量也高;双低杂交油菜,这种油菜的出油率比普通油菜高,而且使用这种油菜炸出来的油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小麦、玉米等几乎所有的作物新品种都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比原始品种更加优良,自从我国育成杂交水稻后,1976~1992年水稻累计增产2000亿千克,这一成功,为解决世界范围的饥饿与贫穷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基因转移和重组等生物技术,已经培育出了一批超级稻、优质专用玉米、专用小麦、抗虫棉等转基因优良作物新品种,这些物种中许多已广泛推广到实际种植中,并获得不错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1.1.2科学技术延长了作物的生长周期由于季节的原因,有些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有限,而科学技术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季节性产品能够在一年四季种植,农民的收入不用受季节的影响,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温室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农产品受季节影响的问题,气候环境可以人为地改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产值以及质量。

1.2带来环境的改变

1.2.1面源污染加重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试剂,造成了环境和土壤污染。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的自身自然功能会失调,土质会恶化,植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还会将有害物质聚集在植物体内,这些有害物质最终会被人摄入体内,从而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物还能够随着水土流失扩散到水体中,加剧环境污染,这不仅会阻碍农业发展,也会对人类的安全造成威胁。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大量农药化肥等,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这是我国农副产品在欧美市场总是遭遇技术壁垒的一个重要因素。

1.2.2过度灌溉引起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灌溉用水也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增加,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引起农田的次生盐渍化,减少耕地面积,加剧生态危机。我国华北地区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造成地下漏斗,使地平面不断降低,此外,由于大量建造渠道、水库、涵闸,造成周边地区的土地盐渍化或产生新的地质灾害,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这些问题。

2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应用中趋利避害的思考

2.1鼓励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虽然科学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是科学技术对农业种植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国应当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鼓励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种植水平。首先,鼓励科学家们进行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对于有研究成果的科学家,给予比其它研究领域更高的奖励。其次,鼓励农民应用科学技术,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时,国家应给予补贴。新的科技产品出现时,应先退出一部分使用品,供农民使用,以便进行科技产品的推广。

2.2出台更加完善的技术应用标准詹颂生提出我们应当深刻认识高科技的价值,出台高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对新技术进行全面评估,在肯定科学技术带来的积极利益同时,也要对其负面效益进行重点评价,以保证科学技术能够安全地应用到农业种植中。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来监控科技在农业种植中的使用。当前我国消费者对农业新产品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大部分人对农业新产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产品的口味色泽等表面现象,并不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产品营养,因此,加强对农业新产品的质量监测不仅规范了生产者,也保护了消费者。

篇8

根据我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在目前条件下,由于抢季节原因,机械化还田是秸秆,特别是麦秸秆处理高效、可行的出路,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的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土壤地力、减少肥料施用量、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提供保障。

一、麦秸秆还田特点

1、还田作用显著。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秸秆还田的增产机理主要表现在三个主面:养分效应、改土效应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

养分效应指:作物秸秆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是半纤维素。此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木质素、少量的蛋白质及灰分。因作物种类不同,作物秸秆养分不同,除氮、磷、钾外,秸秆中还含有硅、锌、硼、铁、钙、硫、锰、镁等元素,其总量达30多种。把秸秆归还于土壤,这些营养元素就可供下一季作物再度吸收利用,从而实现这些元素在土壤、作物间的良性循环。

改土效应指:实行秸秆还田后,随着有机质进入土壤,逐步分解矿化,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形成稳定的腐殖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秸秆还田后土壤疏松,易耕作,秸秆还田有良好的改土作用。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效应指:保墒和调控田间温湿度,秸秆覆盖地面,干旱期减少了土壤水分的地面蒸发量,保持了耕层蓄水量;雨季缓冲了大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了地面径流,增加了耕层蓄水量。覆盖秸秆隔离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对土体与地表温热的交换起了调剂作用,但覆盖后会使地温有所降低,因此如何适量覆盖秸秆,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2、动力消耗增加。高性能收割机使用秸秆切碎喷洒装置进行收割,秸秆还田机还田作业,消耗动力增加,作业效率会有所降低,相应会增加作业成本。

3、作业茬口偏紧。麦收后茬种植作物品种以水稻为主,夏收夏种作业时间短、作业茬口紧、作业量大,若不及时还田、或者使秸秆离田,农户急时,又会采取焚烧,必须要求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

4、作业标准要高。随着水稻机插秧面积的扩大,埋茬要求增高,三麦留茬高度、秸秆的抛撒均匀度和切碎长度要求增加。秸秆与土壤的不均匀混合会导致田间秸秆架空现象,影响秧苗根系发展,势必要求秸秆与土壤充分浑拌,达到理想土草比,正常控制在10:1左右。

二、从收割入手

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要从收割的第一关即联合收割机的选用上进行把关,在留茬高度、粉碎程度等方面要达到机械还田的要求,否则将会给后续还田和机插流程带来困难。一般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脱粒清选后的秸秆成紊乱状条堆在田块中,不利于后续的农机作业。因此,必须坚持选用带有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去除人工在田间铺均麦秸秆的环节,以方便后续的秸秆还田和播种作业,同时秸秆切碎后,应小于10cm。一般联合收割机割茬在30cm左右,秸秆还田作业后,整体效果并不能充分利于下道环节作物种植,因此,留茬高度要求小于15cm。

三、秸秆还田技术流程

根据省级地方标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时应该严格按照《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旱地作业质量》等六项省级地方标准作业,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特点及后茬作物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秸秆还田技术路线,科学制定适合本地区麦秸秆还田的作业技术措施。

1 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适当留茬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放水泡田水田秸秆还田机耕整地(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15cm)水稻机插秧。

秸秆还田推荐采用水田埋茬耕整机。

2 旱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适当留茬收获小麦、麦秸秆切碎匀抛施基肥(增施氮肥)秸秆还田机旱作灭茬还田(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15cm)放水泡田平田整地水稻机插秧。

秸秆还田采用反转灭茬旋耕机、埋茬耕整机。

四、后期技术要点

秸秆还田土壤具有前期吸氮、后期增氮的特点,管理时应该注意:适度调高前期施肥比例,增加蘖肥的用量,以缓解麦草腐烂耗氮矛盾。应该根据基:蘖:穗肥比为4:2:4施肥。秸秆还田后水稻生长发育特性为前期生长缓慢、中期生长加快、后期生长活力增强。为此要采取合理肥水运筹措施,优化还田后机插秧的群体质量。

1、还田后迅速调氮增肥。

2、加强水分管理,及时灌水,利于秸秆吸水分解。

篇9

关键词:农业;美学;农业美学

Abstract:Agriculturalproductionaimstoseek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culturalcharacteroffarmingcrops.Asadirectdialoguebetweenmenandnature,oneoftheprimarycharacteristicsofagricultureisitssenseofvitality,foragriculturalproductionisinessenceanindustryofdevelopinglife.Asthemostartisticofhumanlimbsactivities,agriculturalworkshowsthegreatestagreementbetweenfunctionalityandaestheticalityofasceneryjointlycontributedbymenandnature.Aesthetically,itisanagreementbetweennaturalandartificialbeauty.Thus,agriculturalsceneryisanartoflandinasense.

KeyWords:agriculture;aesthetics;agriculturalaesthetics

自有人类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命脉所在。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都来自农业。人类一直将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直至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上别的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从来都是站在物质功利的立场上的。人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多生产粮食,多生产棉花,多生产猪羊,多生产水果……总之是如何让农业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与工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实在很少考虑到农业还是我们的一份丰富的精神营养,农业中还有美学的存在。

20世纪末,农业进入美学家的视野。“农业美学”成为新的美学话题。这是工业社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后理论家们提出的重要对策。而在实际上,在西方先进国家,农业景观的建设早已进入实践。2001年国际环境美学第五届会议在芬兰召开,会议的主题即是“农业美学”。这标志着农业美学作为环境美学的分支学科正式出台。

一、自然与文化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阶段。人类生产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学会了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正是这种本领使得他们高出于动物而称之为人。但是,原始的人类,仍然只能主要靠猎食小型的动物和采集植物为生。在这方面,原始人类与动物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由于人类的这种生产过于依赖大自然的资源,因此,他们不得不分成小股,过着流动的生活,当一块地方的资源被人类利用得差不多了,就转移到他处。据有关专家研究,在热带丛林或沙漠地带,每养活一名食物采集者则需要有20至30平方英里的地盘。经常性的流动生活,人类的社会不可能得到完善,人类的许多重要的活动如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文化活动也得不到发展,这于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利。

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当人类迫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将渔猎发展为养殖、采集发展为种植时,一个崭新的时代出现了。人类结束了纯粹靠自然界提供生活资料的历史,而将生存与发展的权力在相当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掌握自身命运的行为,即是文明,是文化。人类这种最早掌握自己命运的行为体现在养殖、采集活动中,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农业,这就难怪英文的Culture原义为农业,而现代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又以culture为词根。事实上,农业是文化的摇篮。人类的其他活动,包括科学技术活动、手工业活动乃至工业生产活动均是从这个摇篮中培育出来的。

从最早的动物养殖与植物种植过渡到农业革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中东,这一阶段从公元前9500年起到公元前7500年止;在美洲大陆,这一阶段似乎更长,墨西哥特瓦坎山谷是美洲大陆最早的植物栽培中心之一,那里的原始农业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中国本土生的植物如黍、高粱、稻、大豆、大麻和桑树等早在公元前5000年时已作为了旱地作物得到种植。中东、墨西哥、中国都是最早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后来由中东传播到欧洲。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地区外,都有农业。就种植业来说,谷物是主要的种植物,现已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美洲的玉米区;欧洲、中东、北非、中亚以及中亚到印度河和黄河流域这一地带的小麦区。[1]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仿自然的活动。野生水稻是如何生长的,人类通过仔细观察,获得了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有意在创造一种适合水稻生长的环境,让水稻在人工的环境中也能生长。养殖业也是如此,人类在一定的水域放养某种鱼类,是一定知道野生的鱼需要什么样的食物、水环境以及别的生存必须物的,否则,不能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作物、牲畜,从本质上讲,还是自然物,它们与野生的同种植物、同种动物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农业生产中的创造发明与工业生产的发明创造是不同的。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制作出地球上原先没有的新的东西。但是,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与农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工业生产中的发明创造基本上不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而农产品的创造则需依托现存的生命事物,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种植物与家畜,它们都是生命物。农民可以通过培植一种优于原始自然的人造自然环境,让这些植物与动物生长得更好,也可以采取诸如杂交这种手段,创造出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事物,但都有所依托。养殖中最为成功的产品——骡,只是地球上的自然生命马与驴的结合而已。而马与驴,它们的生命本也是可以结合的,人类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自然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做出了这样的创造。工业品的创造,由于不需要以地球上原有的生命为依托,它虽然也需遵循自然的规律,但自由多了。工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完全是人工的景观,而农业生产创造的景观却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汇进自然景观,实际上,它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景观。农作物的美,其本质中具有特别明显的自然性。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将农业看成是一种纯自然的活动,因为农业毕竟是人的劳作,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去培育某些植物和动物;为了达到人的目的,人自觉地按照农作物和牲畜的需要,构制一种更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人的这种目的性以及为实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手段,就使农业生产就明显地具有文化的意义。

审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性,是考察农业景观文化性的前提。众所周知,人类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旨在获得生活必需物品,其中主要是食物的生产活动。可以说,农业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除此以外,农业为人类的其他各项活动提供必须的前提条件。比如,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农业提供原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它是相关的科学研究的实验基地;而对于人类的宗教性活动来说,农业的成果,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物品;而对于政治活动来说,拥有多少农业资源是权力地位的保证。在封建社会里,所有的统治者,他的统治权力都以拥有多少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来保证;而从军事活动来说,农业状况如何,往往是成败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正是因为农业的状况如何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命运,因此,无论哪个时代人们都高度重视农业,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可以说背负着的不仅是他个人、他一家的命运,而且是社会的命运。他的活动体现的不只是他个人的意志,而且还是全体社会的意志,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农业的文化性就以这样突出的方式,显示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准。

在这里,农具的改进也许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的文化性。也许就景观的构成来说,农具不算是农业景观中的主体,但农具先进性如何,在根本上决定农业生产的规模、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而所有这些感性的外观,极具视觉冲击力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中世纪,人们主要使用木制的农具和耕畜生产,农田只能被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每一小块土地种植的庄稼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庄稼,由于各家的种植水平不一样,庄稼长得不一样,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大地景观就显得斑斓而有些零乱;而在工业社会,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器,土地就有必要联缀成一大片种植同一种庄稼,这样,大地景观就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

农业的文化性,也体现在种植和养殖的方式改进上,为了克服气候对农作物的决定性影响,农民通过温室制作一种适合作物生长的小气候。这样,温室中的农作物就出现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从温室内的小气候来说,这种作物的生长是符合自然性的,它遵循着自然规律;然而从地球这个大环境来说,它明显地违反了自然规律。农作物的文化性与自然性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示着它的合理性。

而从本质上来说,农业生产寻求的是农作物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而且必须做到统一;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丰收。虽然,在人类别的活动中寻求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也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哪一种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这样的突出,这样的明显,这样的重要。

二、生命与生态的统一

农业生产是人类与自然的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说,它直接面对大自然,作为植物的农作物是自然物,作为动物的家畜也是自然物。这与工业生产不同,工业生产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重新创造的活动。比如,纺织工业,它以农业生产的成果棉花为原料织成布,这布是自然界没有的。而作为农业生产之一的种植棉花,这棉花是从大地生出来的,它与野生棉花属于同一类,只是它的品质更优秀罢了。又如,肉类加工业,它以牛肉或其他肉类为原料,制成灌肠,这灌肠自然界没有。而作为养殖类的饲养食用的牛,却是活生生的自然物,它与野牛属于同类,同样也只是在肉质上优于野牛罢了。这一点决定了农业景观具有工业景观所没有的生命性、自然性。去田野看长势喜人的庄稼,看在草地上自由吃草的牛群,那种清新的自然气息、生命气息,绝不是在工厂里看农产品加工能够得到的。

农业作为人类对自然直接对话的活动,是在大地这张舞台进行的,农产品几乎一无例外地都生长或生活在大地上。农作物在田地上生长,这一点与工业生产明显不同,工业生产总是在厂房中进行,尽管厂房也建在大地,而且也可能是露天的,但工业产品跟大地没有必然的关系,将它从大地上挪开,它的性质根本没有变化;而农业生产却必须在大地上进行,大地对于作物、家畜来说,不只是具有寄住的空间的意义,而且具有生命之本的意义,离开土地,任何作物、任何家畜都会死亡。这一点是与人类一致的。

生命性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农业生产是一种培育生命的事业。农作物作为植物、家畜作为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正是这一点,使得农业景观的美远胜于任何精致于工业产品的美,尽管工业产品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产物,但它本身不是生命,生命本身也许在某些方面不如生命产物,特别是高等生物——人的产物那样奇特,但是,在总体上,生命本身的美是远胜于任何没有生命的人工制品的。农作物、家畜它们作为生命物,与大自然中的生命物一样充满着造物主奇妙的智慧及匪夷所思的想象(如果有造物主的话)。作为生命物不仅生命的结构是精致与奇特的,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演绎着、新陈代谢着。农作物的生命节律非常清晰,循环往复,从总体上体现出自然的有序性,但是,具体到每一作物、每一家畜、每一年,它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变数。这有序中的无序、无序中的有序,极见出生命的魅力。

农业景观不只是生命景观,而且是人工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农业,它与自然界汇为一体,对于人类来说,需要的也许就只是某种作物。但实际上在这片田野里生活着的远不只是这种作物,许多非人类需要的植物、动物也在其中生长着、生活着。这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熙熙攘攘的土地,一片自然与人工共同开发的土地。人类收获着人所需要的庄稼,自然收获着符合它本性的成果。两者有相冲突之处,但更多是统一,是兼顾,而且只有统一、兼顾,才能让人类实现自身的愿望。农民在稻田里培植水稻,自然是希望收获更多的稻子,然在稻田里生活着的绝不只是水稻,除了各种各样的昆虫、鱼类、两栖动物,还有水稻的大敌杂草。杂草长势过好,必然影响到水稻,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除杂草,但实际上杂草是不可能除尽的。如果采用剧毒农药,将杂草除尽了,水稻也许就完了。自然有它的目的性,人也有它的目的性。农作物、家畜这些人工培育的自然物既然与纯自然物共同生活在一片大地上,这两者就只能协调、只能兼顾,既让人实现目的,也让自然实现目的。所以,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态性。良好的生态性是农业景观作为大地景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性。

三、生产与艺术的统一

人在大地上种植庄稼,也就是在大地这面巨大的画布上作画。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景观是人类的一种大地艺术。说是艺术,当然是比喻,农业耕作当然含有艺术的成分,但它与艺术还是有本质的区别。艺术包括大地艺术是超功利的,而耕作不能不具有实际功利性。农民将作物种植在土地上,行距均匀,整齐得就像是画家画的一条条线,从高空往下看尤其美,然而它不是为了美,而是为了丰收。丰收的功利性虽是目的,却也收获美,美是丰收的副产物。也许就在这目的与副产物上,农业作为大地景观与大地艺术有了区别,画家们的大地艺术是将美作为目的的,而无丰收这一实际的物质功利存在。

农业生产作为人与大地的对话,采取的是体力劳动的形式。尽管现代农业已经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但是它仍然不能做到完全摆脱体力劳动。体力劳动属于人的肢体活动,人类的肢体活动,具有多种形态,一种是体育竞技,它以体现肢体的力量、速度、灵巧的极限为目的;一种是艺术活动,主要为舞蹈,它则以表现人体的美为宗旨。体育竞技与舞蹈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只有劳动才直接创造物质价值。各种劳动都体现为人的肢体活动,由于劳动的目的、性质不同,肢体活动的方式、活动量是不同的。在所有的劳动中,惟有农业劳动,它的肢体活动是最全面、最丰富的,活动量的调节是最为多变的。人类肢体活动体现了人有生存意志,人的智慧、创造力是人类精神的物化形态。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

人类的劳动,特别是农业劳动,它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由于人类天然地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人类在从事任何肢体活动都自然而然地寻求节奏,以使肢体活动协调,体现在劳动中更是如此。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中所描绘的地球上残存的原始部落巴戈包斯族人的耕作,男、女二人,一个挖坑,一个播种,配合默契,其动作也具有一种舞蹈般的美。[2]事实上,农业劳动也只有具备一种节奏感,才能减少体力的支出,增加效益。中国江南农村,多人共用一辆水车,用脚踩踏踏板,在“咿咿呀呀”的水车声中,显示出动作的协调;而“哗哗”的流水,随着叶片升起,最后变成一片小瀑布倾泻进稻田。这种劳动的情景,类似于一场艺术表演。

与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相比,农业劳动的艺术性要多得多,这原因有二:一是它的肢体活动比较丰富,也比较自由,也更具人性化;二是它以自然田野为背景。绿色田畴加蓝天白云为衬托,伴之以大自然的流水声、风声、雨声,农业劳动就有声有色,韵味无穷,难怪自古以来,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就特别欣赏农家乐。宋代诗人杨万里有一首《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这是一幅美好的农业劳动图景,田夫、田妇之间、大儿与小儿之间,他们的劳动都有一种呼应性,而他们各自的肢体动作也具有一种韵律美。正是下雨天、漫天的雨雾、清亮的水声作为人物动作的背景,并且将人物动作融入其内,创造出了一种类似艺术表演式的美学效果。这样一种景观在工业生产活动是不可能出现的。

四、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农业景观作为自然与人工共创的景观,它自然性的一面无疑是基础的层面,也许正是因为它自然性的一面如此突出,以至于它被常人看做是人造自然景观,而忽略它的独立性。而其实,它的独立性是重要的,这除了它具有明显的文化性外,还在于它的文化性中具有过强的功利性。由于农业主要关涉到人的食与衣,而这两者在人类生活中无疑处于首要的地位,因此,人类相对来说忽视它的审美价值。这就关涉到农业景观第二个方面的性质: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我们在讨论环境美的性质时曾指出,环境美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它的功能性,这一点在农业景观中体现得最为突出。由于农业直接关涉到人类最为基本的生存,自有农业以来,人们一直看重的是它的功能性。在对待农业景观的问题上,收成的好坏不仅成为善恶的评价,也成为美与丑的评价。这一观念影响至深,以至于在农业景观的问题上,形式美几乎不能独立。建筑作为环境,它的审美构成中形式美占有重要的因素。欧洲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繁缛的装饰几乎让人忽略它实际的居住功能。然而在农业景观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脱离内容的形式美存在。农业景观中当然有形式美,这些形式美有些是人工创造的,如稻田中那行距整齐的禾苗;也有些是自然创造的,如果园中那红色的果实与绿色的树叶相映衬的色彩。这些如果被表现在绘画中,它具有一种脱离内容的形式美,但是在实际的农业景观中,它无不联系到收成,具有强烈的功利性。20世纪兴起的观光农业,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农业,因为它并不在意它的收成,它只能算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艺术。

对于农业景观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评价,还有农业生产者与观光者两种不同身份的区别。对于农业生产者,他关心的是农业的收成。如果他试图将庄稼田整理得更漂亮些,不是为了审美,而是为了丰收。那种合规律的、整饬的、有序的作物排列,更适合于作物吸收阳光、养分,能让作物长得更好。对于农民,他对农业景观的欣赏总是联系到收成的,在他眼中,根本没有脱离功利的形式美存在。然而在农业观光者的眼中,农业景观则具有两重性,观光者一方面会从作物经济效益的立场上来看农业景观的美,然而另一方面,他也会从形式美的角度来看农业景观的美。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种子商品 自然属性 市场特性 营销策略

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是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商品是指以作为商品种子出售为目的的种子。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进入市场化运行轨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打开销路,占领市场,是种子企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影响种子商品营销策略选择的因素很多,其中种子商品自身的属性是重要因素之一。

种子商品的自然属性

种子具有生命特性。种子是有生命的商品,是繁衍后代的载体。一方面,其性能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需要较长的时间借助于一定自然力的作用才能显现,在推销时很难看出来。另一方面,各类作物的种子在储存保管运输中,对温度、湿度、水分也有特殊的要求,否则,就会失去种性,丧失使用价值。因此,无论是对种子营销渠道的构建,还是对促销策略的选择,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种子使用的短期实效性和地域限制性。种子的生命特性决定了它只有在适宜的水分、温度等环境条件下,其内在优良性状才能得到正常发挥和显现。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环境存在差异,因而对种子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时间与地域限制。错过了播种季节,或者在不适宜的地区销售种子,都会影响种子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推销时间的选择、销售区域的划分上都必须考虑这一特点。

种子技术承载的密集性。种子是科技产品,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育成的品种无论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与传统品种比,都有许多大的突破,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等创造了很大的潜力,也为种子使用者提供了更大价值空间。但种子潜力的发挥和使用者价值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加工工艺的共同作用。由于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种子,其外在农艺性状十分相似,不易区分,同时内在品质包括发芽率、纯度、水分等在交易发生时并不能立即被检测出来,因而容易导致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特点对种子商品的促销方式、手段以及技术服务等提出了特殊要求。

种子商品的市场特性

需求的派生性

种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消费品的需求不同。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是一种直接需求,但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直接需要,而是为了通过生产和出售产品获得收益。因此,厂商购买生产要素的效用,取决于该生产要素增加生产的能力和消费者对其所生产产品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农民购买种子同样如此,他们对种子的需求关键取决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以及种子的增产潜力,因为这几方面直接决定种子的效用。在预期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全部出售的前提下,对种子效用的衡量就是它能增加多少产量及收益。这一特性直接决定种子商品的价格策略。

需求的分散性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与工业生产资料的主要不同在于需求的分散性。工业生产资料的购买者一般为几个大的生产者客户,市场需求相对集中,单位购买量较大。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者是千千万万小规模经营的农户,市场需求极其分散。同时,农户经营规模的狭小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单位购买量的有限性,使得种子需求总量大,但单位需求量小且高度分散,这一特点直接决定种子营销渠道策略的选择。

需求的价格弹性小

受耕地总量的限制,一般而言,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及由此决定的种子需求量是相对稳定的,也就是说,对于特定作物,其种子需求有一个与其播种面积直接相关的临界容量,一旦种子供应达到这一临界点,即使种子价格下降幅度很大,也不会产生新的需求;同时,为了维持一定的播种面积,即使种子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需求量也不会大幅度减少。

种子商品的营销策略选择

产品策略

提升种子的技术品位,提高种子的核心价值。作为技术产品,种子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种子的技术含量,一般而言,种子的技术含量高,其增产潜力、品质以及抗逆性就强,因而给作为种子消费者的农户带来的价值也就大。所以,种子公司应尽可能开发技术含量高的品种以生产质量好、价值大的种子,通过打造区别于或优于其他同类种子的特性形成竞争优势。

开发系列化、多样化产品。种子商品的生命特性和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对种子性能包括生育期长短、抗逆性等要求的多样性。因此,制定产品开发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自然、经济条件的不同。对于同一品牌同类产品,应针对不同地区自然环境、耕作制度的差异,开发出适应不同地区要求的系列化、多样化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区生产者的特殊需求。在内包装上,针对大多数地区农业生产规模狭小,单位农户用种量少的特点,采用小包装形式,对于在新疆、东北地区销售的种子,则可采用大包装形式。

加强技术服务,增加种子的综合价值。按照营销学观点,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服务属于产品三个层次中的扩展产品层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综合价值的大小,尤其是对于种子这一技术性产品。目前,种子技术承载的密集性与我国大多数农民科学素质低下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一状况要求种子公司必须将技术服务当作产品的重要构成部分予以重视,通过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增加种子的综合价值。

定价策略

种子商品的生产资料属性与潜在价值大的特性决定种子商品不宜采用低价渗透策略,而应实施以产品价值或消费者感知价值为导向的定价策略与方法。在具体定价方法上,可采用:

购买者生产成本比例法 即以种子投入占农产品生产总投入的比例为依据制定种子价格。

国外一些大型的种子公司就采用了这种定价方法。他们一般根据历年来农场主种植业总成本中种子投入所占比重对当年或下一年度种子投入将占农作物生产投入的比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决定其种子销售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比重降低并不一定意味着种子价格要下降。因为随着播种方法与技术的改进,单位面积的用种量将会明显减少。所以尽管单位土地面积的种子费用减少,但种子单价仍有上升的空间。如湖北省油菜生产,以前主要采用撒播形式,现在推广移栽,每亩用种量由以前0.5公斤左右下降到0.1公斤,以前油菜种子的平均价格约为每0.5公斤10元,每0.067公顷耕地种子投入成本10元。现在油菜种子平均价格上涨到每0.5公斤约22元,但每0.067公顷耕地种子投入成本却只有4元左右。

购买者获得价值定价法 即从种子购买者使用种子所获得的效用或价值出发进行定价。

武汉联农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其主要产品的定价就采用这一方法。该公司目前在湖北市场上俏销的油菜种子华杂6号,比一般品种增产20%以上,0.067公顷耕地可增加收入60元左右。也就是说,0.1公斤华杂6号油菜种子,就可为农民带来60元左右的价值增值。联农种业即以此为基础对华杂6号进行定价,他们按照种子成本占农民获得增值的10%―15%的比例确定种子价格。在种子市场竞争激烈和农户对于种子质量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增值更加关注的时代,这种方法无疑是种子企业塑造品牌、保持顾客、促进质量提高的最好方式。而且种子商品的特点也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对其进行定价。种子作为高科技产品,本身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为增加购买者效用提供了前提。同时,作为商品种子在市场上正式销售的品种,一般都经过了多轮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并通过了国家和地方品种审定。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对品种的增产效果、品质及其他特性都有严格的检验和记录。因此,与其他商品比较,衡量种子对购买者的效用和价值的标准更具有客观性,更为容易。

采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是,种子的生命特性决定其潜在效用与现实价值之间有一定差距,因此,不能将种子价格定在价格的上限即农户感知价值或给农户带来的潜在价值上,而应使价格与农户感知价值或农户可能获得的潜在价值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可以避免农户期望值过高,当由于气候、温度、水肥等原因导致种子的实际表现与潜在效用存在差距时,对种子公司及其产品产生怀疑甚至要求索赔。

分销策略

构建扁平化的营销渠道体系。所谓“扁”是指渠道要尽可能短,种子流转的环节尽可能少,“平”指零售商要尽可能多,种子终端销售的覆盖面尽可能广。种子的生命特性、技术密集性以及生产资料属性要求种子以最短的时间由生产者转移到种子用户手中,而且生产者与消费者要能随时进行沟通交流,方便技术指导,因此,营销渠道不能太长。同时种子需求的高度分散性又要求设置有更多、更广的零售点,以方便农户购买。

树立渠道成员的专家形象,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服务。种子技术的密集性对渠道成员的技术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购种农户对专家的信赖心理也要求渠道成员具有专家形象,同时,终端消费者的众多和分散决定种子生产者不可能对消费者一一提供技术服务,因此,渠道成员应承担对农户直接提供技术、信息指导的功能。生产者可通过对经销商、零售商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使之能基本胜任技术服务职能;同时,设立区域技术专员,专门负责技术指导,为批发商和零售商从事技术服务提供知识后盾。

促销策略

种子商品的可视性差、难检验等特性决定了其促销方式和手段不可能完全照搬工业品或其他日用品的促销模式。

促销方式上,尽可能选择人员推销形式。人员推销有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向交流。许多资料表明,技术产品主要不是以广告或其它单向交流形式去培养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和顾客的忠诚度,而是通过双向交流的形式达到目的。

促销手段上,尽可能选择直观、形象的宣传工具。将与种子配套的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制成光盘或录像带,供需求者随时查看,使他们对种子商品的使用过程及功效有一个直观的和动态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向农户发放印有商品种子功能、栽培过程、技术要点的宣传画,让农民了解、熟悉种子及其特性,从而产生购买兴趣。

促销途径上,鉴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政府比较强,可通过政府权威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同时,选择当地有一定舆论影响力的种田能手,免费向他们提供种子让其试种,对周围农户起示范、宣传作用;也可以通过在地方电视台播放广告,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

参考资料: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