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对水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养殖对水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产养殖对水的要求

篇1

关键词:物联网;监管系统;水产养殖

中图分类号:S951.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001-04

物联网是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网络,能够将信息的获取延伸到池塘的每一个角落,并通过信息网络实现更广域的互联互通[1]。农业物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水产养殖业亲自到池塘边进行观察、采集、检测获取环境信息和现场管理的模式。传统模式不但耗时长,还会造成生产措施的延后,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提出并构建了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的4个系统: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其中,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是对养殖环境的测控;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精细投喂和水产品的疾病诊断;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可以对水产品个体行为进行远程测控,进行动物行为诊断;“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可以为水产养殖进行天气预报式的预测和采取防范措施。水产物联网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水产养殖在养殖业中的不足,实现降低养殖风险、提高水产质量和水质的目标。

1我国水产养殖现状与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产弱国。水产养殖业主要沿用消耗大量资源和粗放式经营的传统方式[2]。水产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73%。养殖过程中不合理投喂和用药极大地恶化了水质环境,影响水产品质量,加剧水产病害的发生,使得水产品质量安全、水环境污染、养殖风险等问题非常严重[3]。同时,缺少水产养殖规范,虽然农业部制定了一批无公害水产养殖的规范,但是由于我国水产养殖的现状无法确切地执行,导致养殖过程中无法按照标准规程实行喂养、渔药等[4]。

当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水产品养殖场缺乏有效信息监测技术和手段,水质在线监测和控制水平低,实现对水质和环境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报警与预警等是迫切需求;②国内水产养殖相关传感器应用较多,但存在稳定性差、准确性低、维护成本较高的问题;③水产品病害发生情况严重,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实现水产品精细喂养与疾病预测、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④目前尽管有农业网站、农林电视节目等资源,但没有将信息充分整合到一起,养殖户也缺乏“天气预报式”的服务。

2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总体架构(图1)

针对水产品养殖场缺乏有效信息监测技术和手段,水质在线监测和控制水平低等问题,采用智能水质传感器、无线传感网、3G、IPV6、智能控制等技术,建设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水质和环境信息的实时在线监测、水质异常报警与预警,通过无线传感网、互联网、通信网等信息传输通道,以计算机、手机等不同的终端设备,将水质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养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措施,自动启动增氧机等控制设备,保持水质稳定,为水产品创造健康的水质环境,确保水产品养殖的环境安全。

2.1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2.1.1基于智能感知技术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智能感知技术采用具有自识别、自标定、自校正、自动补偿功能的智能传感器,对水质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全面感知养殖环境的实际情况。

2.1.2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无线传输技术当前无线传感网络对环境的监控基本处于成熟阶段[5,6],可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测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短距离通讯和无线通信;研制系列无线采集节点、无线控制节点和无线监控中心,开发无线网络管理软件,构建适合集约化水产养殖应用的水质及环境信息无线传输系统,将有效解决水产养殖领域应用覆盖范围大、能耗约束强、环境恶劣和维护能力差等条件下信息的可靠传输难题。

2.1.3水质管理决策模型建设水质好坏影响水产品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水平,最终影响水产品的质量,严重的会导致水产养殖的重大损失。养殖环境信息、水质信息、养殖措施和养殖生物量间的定量关系描述是水产养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难题。本系统将根据气温对水温的影响,饵料及水产品的代谢物对养殖水体pH值的影响,养殖密度对日增重量、日生长量和成活率的影响,水体增氧对养殖水体中溶氧量和氨氮的影响,氨氮、亚硝态氮对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氨氮、亚硝态氮对葡萄糖吸收能力的影响,残饵、粪便对水质的影响等,建立水质参数预测、生物增长等系列定量关系动力学模型,解决水质动态预测问题,为水质预警控制、饲料投喂和疾病预防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2.1.4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环境设备控制技术针对现有养殖设备(如增氧机)工作效率低、能耗高、难以用精确数学模型描述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控制措施与参数动态变化规律,动态调整环境控制措施,实现养殖设备的智能控制,以降低能量消耗,节约成本。

2.2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

整合水产品精细喂养与疾病预测、诊断决策等子系统,建设水产品健康养殖智能化管理系统,形成一套包括硬件装置和软件系统的集约化水产养殖场健康养殖数字化平台,实现水产养殖全过程可视化、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2.2.1水产品精细投喂智能决策系统依水产品在各养殖阶段营养成分需求,根据各养殖品种长度与重量的关系,光照度、水温、溶氧量、养殖密度等因素与鱼饵料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饵料摄取量的关系,借助养殖专家经验建立不同养殖品种的生长阶段与投喂率、投喂量间定量关系模型。利用数据库建库技术,对水产品精细饲养相关的环境、群体信息进行管理,建立适合不同水产品的精细投喂决策系统,解决喂什么、喂多少、喂几次等精细喂养问题,精细投喂系统也可以为水产品质量追溯提供基础数据。

2.2.2自动化投饲系统利用监控软件和网络技术,通过局域网、手机等工具,实现远程异地监控。在人员不在养殖现场的情况下,能实时掌握投料情况、养殖产品的进食情况。利用远程控制系统,进行定时定量精准投喂控制,实现自动化定时精准投料养殖,减少饲料损耗。在相对集中的养殖场所建立监控平台,在零星养殖场所可通过手机进行监控。

2.2.3水产品疾病诊治系统水产品用药很多,要对症下药才可以[7]。从水产品疾病早预防、早诊治的角度出发,在对气候环境、水环境和病源与水产品疾病发生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病因预警指标及其对疾病发生影响的可能程度,建立水产品预警指标体系,根据预警指标的等级和疾病的危害程度,建立水产品疾病预警模型;建立疾病诊断推理网络关系模型,建立水产品典型病虫害图像特征数据库,实现水产品疾病的早预防、及时预警和精确诊治。

2.3水产养殖对象个体行为视频监测系统

养殖场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对水产品养殖环境的远程监测管理。现代水产养殖场采用全封闭管理方式,有利于水产品的安全生产,可有效杜绝外界环境对水产品的不利影响,为了方便外界人员观看水产品养殖加工的实时情况,在水产养殖及加工场地内设置可移动的监控设备,利用视频摄像头的动态可视化特点,将水产养殖及生产加工环节予以实时监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①水产环境视频采集系统,实现现场环境的采集功能;②传输系统;③远程监测系统;④移动终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异地监测水产养殖场的情况。

2.4“气象预报式”信息服务系统

整合当地热线、农业信息网站资源等的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养殖行业新闻及市场动态信息,利用网格技术、数据库异构分布技术、中间件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现有的水产信息资源,采用三网融合技术,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水产养殖信息服务,解决生产管理、养殖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问题。采用手机报、惠农短信、农林电视节目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养殖户提供适时的水质环境预测预报、应急防范、技术咨询服务。

3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前景

虽然当前物联网在水产养殖中还未广泛应用,仅处于试验阶段,但江苏无锡市山区鹅湖镇物联网智能养鱼、苏州昆山阳澄湖渔业产业园、金坛长荡湖渔业科技示范园[8]、无锡宜兴物联网养螃蟹[9]等实验区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说明物联网在水产养殖方面发展潜力巨大,通过物联网技术支持,水产养殖会发展得更快。物联网是我国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10],物联网技术也将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技术体系会更加完善,相关的政策会更加健全。

“十二五”规划中对水产养殖业、增殖渔业、捕捞业、加工业和休闲渔业五大产业体系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水产养殖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被再度要求加重[11]。这就要求水产养殖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这就需要水产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在保持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实行标准化养殖,对水产养殖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水产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水产养殖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4结语

建立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该系统可以对水产养殖过程进行测控,成为水产养殖的“管家”[12];还可以对水产环境变化、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并准确投喂,及时增氧,对可能出现的水产疾病进行预报,及时采取措施;还可完善水产养殖生产技术,保证养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水产品质量,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可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浩,古雄,孟庆民.面向水产养殖应用的物联网网关研究与设计[J].科技视界,2012,28:26-27.

[2]李道亮,王剑秦,段青玲,等.集约化水产养殖数字化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08,2:8-11.

[3]涂桂萍.物联网技术在现代渔业中的应用初探[J].渔业致富指南,2013,1:14-15.

[4]邓国艳,周仙.浅谈无公害水产养殖的现状与对策[J].水产科技,2005,4:25-27.

[5]张宇斯,何道婷.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水质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J].社科论坛,2012,7:312-316.

[6]尚明华,秦磊磊,黎香兰,等.温室环境信息无线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19-24.

[7]房元喧,王松刚.规范用药健康养殖 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J].科学养鱼,2013,2:89.

[8]宋迁红.安徽巢湖市示范应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J].科学养鱼,2012,11:48.

[9]孙小和,程启婕,赵伟.“开心池塘”养螃蟹物联网里话丰年江苏宜兴高塍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探秘[J].通信企业管理,2011,12:52-53.

[10]叶美兰,朱卫未.新时代下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困境与推进原则——工信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44-48.

篇2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1 前言

伴随我们国家水产养殖种类的日益增多,水产养殖的面积同样在逐渐扩张,随之产生了大量的水产病害,其对水产养殖人员以及水产品的安全均造成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部分高度聚集的区域或许会对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产生威胁。

2 水产病害的常见类型

(1)败血症

此处所提及的败血症大都是细菌性的败血症,因为地区不一样对此类细菌性的败血症叫法也并不一样,然而其发病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单胞菌里面的嗜水汽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所导致的。其症状表现为:溶血性又或是出血性的腹水病、腹水病等等,其均是水产养殖环节最为常见的病害。

(2)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减少鱼类血液里面所含有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数目,水里面所产生的亚硝酸盐会经过鱼类的呼吸进入到血液之中,对鱼类的血液组分产生影响,进而削弱血液的载氧力。因为组织氧气的缺少所以鱼类的摄食数量便会有所减少,导致缺氧严重,呼吸困难,并且会对其平衡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3)瓜虫病

此疾病是一种原虫病,其主要是由寄生虫所遭横的,是在淡水养殖中所常见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在鱼体的外部的产生白色的小点,又或是在鳃上产生白色的小点,所以此病症又被叫做白点病。

3 水产养殖病害产生的原因

3.1 水质环境日益恶化

在水产养殖过程之中,人们对于鱼种品质的选取与对于饲料种类的选取均具备非常强的质量理念,然而对于水产养殖水质环境品质所具有的认识却较为滞后。非常多的养殖户有着几十年的养殖经验,自以为有着非常丰富的养殖经验,然而却无法培育出较好的养殖水质,又或是愈养愈懒,对于淤泥清理不及时;部分水库在运用网箱养鱼之时又进行着施肥养鱼,完全忽略了水体富营养化所产生的影响,其养殖密度与规模日益增大,明明知道水质恶化所能导致的恶劣结构,然而依然如此行事;部分每年都会出现较大规模病害的池塘,依然不断在扩张规模。

3.2 防范观念淡薄

在具体的水产养殖环节,一些水产养殖人员的病害防范观念淡薄,因此造成了引种的时候没有实施检疫,在种苗进入池塘并未实施全面的消毒处理,淤泥清理的次数非常之少,用药防范不即时等其它问题,进而导致水产养殖病害不断出现,因此水产养殖者需要增强自身的病害预防理念。

3.3 病急y投医

当前,大部分水产养殖者的病害防范理念较差,引入的种苗并不会进行检疫,在入箱入池以前并未实施充分的消毒。鱼池清淤的次数逐渐减少,又或是并不进行清淤,并不即时用药方法,导致病害的频发。如果出现大量的死亡,便高度紧张,病急乱投医,各类药物大量使用,使得鱼病治理成为了一个药物的试验场所。此样无病不防范,有病胡乱使用药物的行为,不但形成了非常多的耐药病害,使得病害治理更加的困难,而且直接给养殖对象导致了药源性的损害又或是中毒等,产生了全新的药源性病害。

3.4 养殖品种不断增多

养殖种类的日益增多,养殖规模无序化的扩张,再加之宏观调控的缺失,造成生态和环境完全超过了负荷,养殖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家中。养殖品种的增多导致了病害的不断出现。

4 水产养殖病害的防治对策

4. 1对养殖环境的改善

(1)治理工业污染

因为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日益加重,其对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非常多区域的水产养殖业由于水资源大量污染而渐渐落没。政府部门需要增大对于工业污染的整治力度。

(2)避免外来物种的入侵

世界贸易不断发展的当下,全球各个地区的远洋货轮行驶在我们国家的港口码头之中,然而货轮所带来的外部生物与物种或许在不存在天敌的水生环境,对于我们国家的水域环境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并且对水产养殖的环境造成了损害,国家有关部门需要积极防范外来物种的入侵。

(3)加大对病害药物加工研发企业的帮扶

目前,我们国家的渔药公司非常之少,所生产的防治药品并无法达到现实的要求,国家需要增强对有关的渔药公司的帮扶,推动有关的科技研发及对于全新病害防治药物的研发等。

4.2 增强防范意识

对于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突发性、影响较大等特征,需要增强对于病害的宣传,以使水产养殖者全面提升对于病害的预防理念。对于水产养殖人员知识水平受限的问题,相关机构需要增大对于水产养殖户所提供的帮助,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在有需要的时候还能够提供上门引导服务。同时激励水产养殖人员经过自学等渠道,全面提升本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增强对于与水产养殖相关理论的了解,将知识转化成相应的生产力。与此同时,需要增强水产养殖者对病害的迅速诊断能力,以保证基层的养殖者能够即时的发觉所存在的病害,同时确定具体的类型,便于运用相应的防治对策。

4.3 免疫防治

对于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相关的经验引起了人们对于抗菌素等相关药物安全运用的高度关注,认识逐渐由最初所重视的“动物安全”转向“环境安全”与“人类食品安全”,去除水产品中所遗留药物安全隐患的抗病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急切需要水产疫苗的研发运用。疫苗在增强鱼类特异性免疫力之时同样能够加强机体抵抗不良反应的能力,同时满足无污染、无药残的要求,已经发展成目前全球水生动物疾病预防领域所研发的主要产品。当前,我们国家的水产疫苗在水产养殖病害预防、治理环节的运用依然处在局部、零星以及小规模的状况,还没有一种疫苗达到真正意义层面的产业化运营。

4.4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具体的水产养殖环节,需要完全根据科学化的加工工艺步骤来实施操作,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维护,创建起较为完善的无毒水质体系,选取没有毒害的亲体,引入抗病的产品种类,对种苗进行检疫,尽可能创建起一个无毒种苗体系。在具体的饲养环节,运用优质的饲料,全面运用套养混养等其它先进的技术。全面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水产养殖业依然面对着非常严峻的病害防治形势。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水产品有着更加之高的要求。水产养殖业对于病害的防范与治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主管机构需要更加深入的完善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系统,加强对于水产养殖病害出现的预报、预估等相关工作,提升水产品的安全等级,为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海江,黄银生.关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

[2]张正,荣小军,王印庚,廖梅杰,王岚,李彬,陈贵平.水产疾病远程会诊系统构建及其产业促进作用[J].渔业现代化,2010(06).

[3]侯俊利,吴玲玲,陈立侨,毕相东,董少杰.水产养殖中的应激与控制对策[J].渔业现代化,2007(01).

篇3

1规模化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1.1集约化程度不足

集约化程度的高低与规模化水产养殖有着密切关系,集约化程度高则可以让不同的水产养殖户共同使用相应的基础设备,养殖户之间还可以有共同的市场和供货商,通过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但目前还存在集约化程度较低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吸引更多的养殖户发展水产养殖业。这样即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所以说,集约化程度不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2水资源污染严重

随着中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自然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资源也不例外。水资源是水产养殖的基础,一旦受到污染将会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的质量和效益,尤其是在大力发展规模化水产养殖的环境下,水资源被污染会对水产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水资源受到污染会直接破坏水生生物的生长环境,大量有害物质的进入给水生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量水生生物死亡,进而直接影响到规模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加强水污染治理势在必行[1]。

2影响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因素

2.1技术和环境对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影响

要想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其决定因素是技术水平和环境条件。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如果没有专业的水产养殖技术,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十分不利;其次从环境条件角度来看,在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地的大小,是否会遭受环境污染及污染后的防治能力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专业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环境是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必不可少的要素,两个同等重要,必须有效控制。

2.2水质对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影响

在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的道路上,水质也是决定其成败的重要因素。水质的好坏主要看是否能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水质是否含有利于水生生物生存的氧气和有机物。水色是由不同浮游生物繁殖的比例所决定的,不同水体中生长的藻类也是不一样的,不同藻类含有的色素也不同。而藻类是水体中的原始生产者,是养殖鱼类生长直接或间接的物质基础,再次就是浮游生物和微生物,适量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对水生生物的生长还是十分有利的,如果浮游生物量过多,会把大面积的水体覆盖掉,缩小水体与外界空气接触的面积,使水体中可供水生生物呼吸的氧气浓度降低,直接影响到水生生物的成长。因此,控制好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量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规模化养殖的成效。

2.3水生生物疾病对规模化水产养殖的影响

水生生物与其他生物一样,也会遭到一些疾病的侵害,这些疾病的传播速度都非常快,如果未及时发现或采取防治措施,会造成水生生物发生病害,严重的甚至会死亡,这就会给规模化水产养殖的用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的波动。水生生物的疾病,养殖户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养殖户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病害防治系统,及时监测水生生物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生病害,及时防治,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2]。

3提高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的策略

高效的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优势显著,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立规模化水产养殖品牌

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具有很多的好处,建立规模化水产养殖品牌就是其中的好处之一。规模化水产养殖能够提高养殖效率,由于其具有稳定的规模,能够为批发和零售业提供充足的货源,因其养殖的水产品具有地方特色,可以建立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通过宣传让千家万户都能知道所养殖的水产品,使其销售至全国各地,获得消费者的追捧,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3.2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品的质量

规模化水产养殖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水产养殖的标准化程度,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另外,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还能提升水产养殖的生产效率,确保养殖出更加优质的水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这也需要从源头上转变养殖户的养殖观念,乐于接受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为规模化水产养殖奠定基础,为养殖出高质量的水产品提供保障。

3.3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规模化水产养殖能够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人们的收入,全面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另外,规模化水产养殖因其充足的货源不仅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还能提升水产品出口的效率,这对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对外贸易都十分有利,将中国的水产品销售至世界各地,提升中国水产品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实现规模化水产养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并被广泛应用。由于规模化养殖业是在露天环境下操作的,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但使用现代化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3]。

篇4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22

1我国水域环境的现状

我国淡水湖分布以五大湖为主,除去人迹罕至的原始湖泊地区,其他的淡水湖营养化经测量都基本达到了富营养化的标准,尤其是处于城市地带的湖泊,富营养化最为严重,富营养化中存在的较多化学物质多为氮和磷,可见人类的不自觉对于水域环境的危害性较大。另外,近些年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为了尽力跟进水产养殖的高度集约型发展,不断地加大养殖量和水产量,通过投放大量的水产饲料,不断地加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人们为了自身利益,不重视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只重视水产养殖的速度规模和自身利益。

2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2.1对水产品质量的影响

近年来,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养殖户在计算收益时发现入不敷出,许多养殖户面临着各种窘境,所以一味的依靠养殖新品种来增加效益也不能达到效果,而常规鱼类养殖业不一定无利可图,主要对管理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合理的管理是水产养殖成功的标准。

2.2对水体底质的影响

我国水产养殖技术偏低,经常出现饲料的超量投喂,这样很容易造成饲料的过剩,大量的饲料沉入水体底部。水产养殖所排出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等也相继沉入水体底部。久而久之,水体底部的有机质越来越多。水体有机质的增多,使水中微生物的活动更加频繁,进而消耗水体底部更多的氧气,底部缺氧,致使大量的有毒物质出现,这些毒物不仅污染水体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底部生物大量死亡。

2.3水域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但是人们忽略了水产养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的大量使用,不仅导致稻田、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改变了水质,还严重的影响人体健康。

3制定相关的治理措施

3.1科学规水产养殖的面积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和经济效益,水产养殖的方式大多采取密集型,现如今发展迅速,规模也逐渐扩大,一些水产养殖已经开始走向高度密集的发展趋势。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饲料来生长的生物未必会将所有投放的饲料吸收,未被吸收的饲料沉入水底,长期积累形成废料。水体自身存在修复净化功能,但如果日积月累,再加上养殖的高密度性,水体已经无法完成自身的修复净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已迫在眉睫。所以,相关部门在对水产养殖面积规划时,要合理考虑水体的修复功能和负载功能,以及水体可容纳的最大养殖限度,不要为了利益而盲目破坏环境。

3.2提高水产养殖技术及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是投饵式养殖和无饵式养殖。但两者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都较大,不建议采用。现如今,我国的科技生产能力也日渐提高,对于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例如生物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技术等,既可以保证水产养殖的生产量,又可以保护水域,缩小污染源,并且还具有投资小、没有二次污染的优点。所以,有关部门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将生态环境的污染扼杀在源头。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也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事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欠缺相关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法律意识,从源头引起了水域污染,导致水产资源问题一直不难解决。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法律专业知识普及,及时传授各种先进技术,使之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产力。普及相应的专业法律知识,使从业人员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严谨性,从而使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对水域环境的保护,从根源解决水域污染问题,使水产养殖和水域环境能互相协调发展。

3.3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以及对富营养化的管理

虽然水产养殖的利益在逐步加大,但是其带来的负面环境问题也在日益扩大。有关部门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管理。只有保证水域不受污染,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水产养殖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部门要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完善对水产养殖的监督,同时,有关水产养殖部门也要根据法律条例制定相应政策,在保证不污染水域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对水产养殖的经济发展。例如,制定相应的条例、规定各个地区水产养殖的资格证、加强对饲料成分的监察等,来充分实施严格的水产监督措施。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是目前的最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响应,根据实际问题积极采取对策。

4结语

就目前形势看,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对于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有关部门要相互协调,引进相应的先进技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从业人员,从根源保证水域不被污染。要注重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水域环境的代价来实现利益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段学华,何立红,李春燕.水产养殖对水质影响及防治措施[J].能源与环境,2010,(04).

[2]秦战营.有机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与讨论[J].河南水产,2011,(03).

篇5

推广水产养殖技术现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水产养殖户的培训和推广,把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并将这些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提高养殖户收入水平,丰富市民菜篮子工程,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水产新技术;人员匮乏;营销手段;科学化养殖

我国现阶段的水产养殖呈现出科学普及率低下、养殖人员技术水平较差、污染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等各种弊端。养殖户急需现代水产养殖技术的普及来帮助他们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将更放心更幼稚的水产品提供给市场,从而为“舌尖上的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1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养殖户专业知识匮乏根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员平均学历仅仅为中专水平,这种情况与欧美发达国家依靠高科技水产养殖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相当一部分养殖户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文化基础较弱、对先进的生产养殖技术更是一无所知;他们的养殖技术大多数依赖父辈相传和经验介绍等,在饲料选择、养殖方法、疾病预防、产品营销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粗放性,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养殖户的利润很难得到保障,遇到困难后不知道如何应对,从而很容易导致巨大的亏损;在亏损后还不知道如何去吸取经验,始终跟不上市场脚步,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以及严重阻碍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1.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匮乏、资金不足现阶段,各级政府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各级政府都有专门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鉴于技术人员数量有限、推广手段落后、很多养殖户交通信息不便等困难,使得目前的推广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例如:养殖户多数不知道政府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另外,政府部门中专业的技术人员水平也有待提高,很多部门聘用一些临时技术人员,在待遇上得不到重视,没有足够的经费做保障,使得大量的优秀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被大企业挖走,这就更不利于向小型养殖户的技术倾斜。

1.3对先进的养殖技术推广宣传力度不够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宣传是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养殖户对先进技术的排斥,就要让他们意识到先进的科技确实能让他们的口袋鼓起来,日子富起来。一旦意识到先进养殖技术能给他们带来好处,养殖户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会大大增加。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学习掌握。而现在的情况是:宣传模式陈旧、养殖户对这种宣传产生了抵触情绪,技术推广往往是宣传条幅贴上去、政策传单发下去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很多好的理念和技术形同虚设一样;养殖户不知道怎么去学习好的技术,国家的一些便民利民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1.4营销理念落后有了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但是水产品滞销、丰收年却赚不到钱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就是营销理念落后导致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目的是让养殖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养殖户懂得营销理念,懂得把自己的水产品卖出去。目前,水产品市场上同质化现象严重,仍旧依靠原始的销售模式,最终只能靠价格竞争来赢得客户,养殖户也失去了应有的利润。养殖户的养殖意愿下降,对技术的推广产生负面影响。

2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对策分析

2.1重视水产养殖人才的培养渔业部门应该重视对养殖户的培训和宣传力度,并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才的引进力度,给予优秀人才在政策和资金上的保障,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伟大事业,渔业部门的专业人才就像是种子一样,只有人才遍地开花,才能从整体上带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户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现在网络技术发达,生产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养殖户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上网查阅相关养殖技术资料、还可以订阅水产养殖技术方面的周刊,并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交流工具和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到最新的水产养殖技术。

2.2加大科技和设备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遇到的瓶颈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渔业部门应当将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作为部门重点发展的项目课题,各级政府也要致力于打造水产养殖体系;在制定技术推广政策前,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工作中要有创新意识,可以尝试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试点,试点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技术推广,并通过试点争取到上级政府的资金、人才来加大渔业投入,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步伐。

2.3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创新销售模式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想办法吸引养殖户的目光,切合实际的为养殖户考虑,让推广人员走进养殖户家中,针对不同养殖户的需求给予不同的技术帮助,并对养殖户的整个技术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技术推广人员;推广人员要把世界先进的技术和销售模式介绍给养殖户,利用养殖户的规模性效益,创造出属于当地的品牌,并将其养殖、销售规范化,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帮助养殖户走出去,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并传递最新的市场供求信息。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海洋生物学的不断了解,水产养殖技术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困扰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我们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但只要政府、行业、养殖户共同努力,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前景必将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陈昌福.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连载一)[J].中国水产,2015,(4)

篇6

关键词水产养殖;用药;水产品;质量安全

1当前水产养殖用药的管理情况分析

从目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用药运营市场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在全国范围内的渔药规范销售点大概有3000多个,其中以水产养殖产区为主。实际上,在水产养殖用药管理的过程中,依然显现出诸多不同的问题和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从相关统计的信息中,能够获知,现阶段,国内此类型的生产公司约500多家,以水产养殖作为主业的公司约3×104多家,每年制造与销售的“非药品”高达16×104t,销售额大约15×108元。在此过程当中,很多“非药品”流入到水产养殖市场中,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部分水产品当中包含了不明物质,缺少详细说明,属于水产养殖管理当中易于忽视的环节,严重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1]。

2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策略

2.1注重水产养殖用药的管控,强化药品残留的监管工作

众所周知,我国水产养殖业非常庞大,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化。关于水产养殖用药管控工作可谓十分重要,需要明确重点工作内容,做到因地制宜,积极落实针对水产养殖用药安全的监管工作。具体而言:第一,应该加强对养殖企业的监管与引导,并且帮助广大养殖户构建用药记录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药品的运用档案信息,同时加大对养殖企业与个人落实休药期方面要求的监管力度。第二,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执业渔医人员队伍,并且积极落实处方药管理机制,确定用药的具体责任方,使得用药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和科学。第三,不断推广与宣传相关药品法律法规,实现用药知识的普及,让广大水产养殖企业与养殖户意识到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并且学会辨识假药,规范自己的用药行为。第四,不断加强对水产品药品残留的监督与管理。对于一些条件充足的区域,可以将最后的药品残留检测结果当作动物产品市场准入的主要参考和根据。

2.2加快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机制完善的速度

许多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机制早已出现,属于广大消费者行使“查知权”、“知情权”以及“选择权”的主要手段。不过,国内关于食品安全可追溯管理机制的落实缓慢,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基于保证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的目的,有关部门应该加快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机制的完善速度,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水产品。与此同时,还需要执行水产品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等机制。由于水产品的宣传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与资源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紧密的关系网,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源头则需要包含在水产技术宣传制度内容当中,依靠水产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方式,达到对水产养殖过程和水产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的搜集、整合以及科学处理,保证准确性[2]。

篇7

一、钦州市水产名特优新养殖品种方兴未艾,态势良好。

自1995年以来,全市已引进繁殖了10多种海、淡水名特优新养殖品种,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到目前止,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已达到3.08万lunZ,比1995年底增加了0.50万腼罕,其中海养面积由1995年底的1.巧万肠2发展到1.67万仙产,产量由3.6万多吨增至24万t,产值由3.43亿元增至巧亿元;淡养面积由1.13万hm平发展到1.41万腼辛,产量由3.8万t增至10.56万t,产值由3.5亿元增至8.05亿元。1999年全市的水产养殖无论是产量或产值都超过历史记录,而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在面积上和产量、产值上都占有相当的份额。

更可喜的是,水产名特优新养殖品种的发展,使全市的水产养殖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如由钦州市淡水养殖公司进行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中间淡化培育、成虾淡化养殖试验取得进展。该公司于1999年9月从广东引进了钓万尾南美白对虾幼体进行淡化中间培育,成功培养淡化虾苗巧万尾。同时,该公司还在钦南区沙埠镇海棠养殖基地利用8(X)m平淡水塘试养“淡化南美白对虾成虾养殖”,经有关专家验收,成活率达印%,放养的1.9万尾虾苗,经70多天的养殖每尾虾长达10一12em,即m2产量13Ikg。该公司在鳗鱼场利用70m平淡水面积进行高密度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成虾也获成功,放养9(XX)多尾虾苗,经70多天养殖,收获80吨成虾,折合“7时产700多公斤。市场价格每公斤也比当地的斑节对虾多ro元。淡化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为淡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钦州市近年来积极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其主要特点是:

1.实行四个结合。一是水产养殖与市场紧密结合。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在市场中生、在市场中长,先天就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二是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钦州市地处亚热带,有很好的农业综合开发优势,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与开发性大农业结合,可以使两者得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开发性农业发展了,水产养殖就有了广阔的天地,而水产养殖的发展,又可使开发性农业朝着规模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三是与科技结合。利用科技推动水产养殖业向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产出率、高效益、高市场占有率的方向发展;四是与外引内联结合。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实行优化组合,集多方资金为我用,把船小好掉头变成船大抗风浪。

2.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市企业办、机关办、乡村办、农户办、合伙办、外资办、中外合资办,谁有能力条件谁上,能快就快,能“洋”就洋。乡镇引进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项目,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模,只要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就会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辐射基地。联户具有门路广,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快,经营灵活等特点,在全市尤其是水产养殖业刚起步的地方更应大力提倡。这既符合市情,又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联户、个体开展水产养殖引进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就有10多个,成为带动农村发展水产业的龙头。

3.高大深粗并举。高就是高速,大就是整体实力增大,深就是不断向深层次发展,粗就是增长方式主要是靠上新项目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上仍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二、钦州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的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水产业深层矛盾的问题,对建设“万水工程”带来便利和作用。

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地引导渔民进人市场。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可以通过渔业科技一手拉着千家万户,一手牵着市场。向渔民提供市场信息、种苗技术和销售服务,引导渔民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解决了生产与流通脱节的矛盾。如地处沿海的钦南区在“龙头”的带动下,全区有千多户农(渔)民参与水产养殖业的开发,去年就引进名特优新品种放养海养面积超过3333h时。

2.有利于解决传统水产养殖生产方式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矛盾,推动传统水产养殖向现代水产养殖的转变。如在发展淡水养殖生产中,围绕提高单产,普遍开展池塘改造,提高水体利用率,扩大池塘精养,全市池塘养殖年均667甘单产达522吨。同时,全面开发利用水域资源,不断提高资源产出率和效益,并充分利用江河水库开展网箱、围栏、围网养殖,发展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给鱼、水鱼、七星鱼、本地塘角鱼、美国青蛙、金钱龟等名特优新品种的人工繁殖和养殖。

3.有利于招商引资,扩大和增加资金的投人。钦州市水产养殖业由于注意发展名特优新养殖品种,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吸引了外商的投资,仅1999年9月至2以X)年2月,全市水产业招引外地资金项目达25宗,开发虾、鱼塘面积833hm2,投人资金4《刀〕多万元。如1999年底市淡水公司成功地对南美白对虾幼体中间淡化培育、成虾淡化养殖的消息传出后,1999年11月底,广东省新会市沙堆镇农行已直接与养殖户到钦州市淡水公司订购了4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和500多万尾罗氏沼虾苗,发放贷款13万多元。广东电白某个体老板也投入印多万元与淡水公司联合建成27hinZ虾塘,养殖南美白对虾。

4.成为农村经济支柱。钦州市水产养殖业总产值从1995年的6.93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23.05亿元,增长3倍多,占全市大农业总产值20%,为全市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之一。

5.成为地方财税收人的重要来源并增加了外汇收人。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提高了渔业产量,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沿海一带,水产业的特产税和因此拉动的各项加工服务业的税源将成为当地财税收人的重要来源,同时,水产品的精加工和鲜活产品也将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6.壮大了集体经济和增加了农民的收人。钦江农场于1995年前未将咸酸低产田改造为对虾养殖塘时,连年发不出职工工资,集体也没有多少积累。自从养了虾后,仅1999年放养的73lunZ对虾就盈利300多万元。增加了集体和个人的收人,增强了公有制经济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去年水产业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人增加了31元。钦北区青塘镇农民苏安全去年放养了本地塘角鱼o.shmZ,677扩单产714kg,收人8万多元;放养美国青蛙1667衬,阂衬单产gookg,收人3万多元;同时还孵化培育了30多万尾本地塘角鱼和4O多万尾美国青蛙苗。其特色养殖效应直接辐射到8个镇,带动了100多户农户大搞水产名特优新品种养殖。

三、钦州市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水平还不高,目前急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扶持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

1.强化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的政府行为。一是政府部门或政府主管部门要根据水产业生产发展综合体系的要求,研究出发展战略和规划,并编制和监督计划实施,应把扶持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的目标列为各级政府的主要经济发展目标,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保证实施。二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措施推行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的规划布局和筹措资金,保证计划、任务的完成。近年来,灵山县政府每年都从地方财政拨出10多万元给水产部门开展名特优新鱼类养殖试验示范,对发展渔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政府协调解决方方面面的有关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拓宽思路,多渠道筹措资金。资金,是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种养殖的动力,也是个难点问题。从近年钦州情况来看发展水产养殖所需资金,转向了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集,并已形成多方投资体系。为此,除了解决认识问题,必须在政策、机制上作文章,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争取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用活机制,走出一条“政策+机制”的筹资路子。例如广东省新会市沙堆镇农行采用的封闭运行贷款方式扶持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就很值得借鉴,其方式是:一是成立有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养殖户申请贷款养殖的场地进行技术鉴定;二是资金使用从种苗、饲料、药物、出售、税收、还贷进行直接操作;三是联合水产技术部门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四是统一规划,定拨贷款。1999年对此项目就拨贷了5(XX)多万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抓好龙头的建立和基地建设。在抓好龙头的建立上,要按照“大、高、外、强”要求组建龙头。“大”就是上大项目,建大龙头,形成大规模;“高”就是高起点;“强”就是带动力、辐射力强。在抓好基地建设上,应逐步做到:一是布局区域化,要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二是经营集约化,要围绕水产业的主导产品、拳头产品,实行定向投人,定向服务,引导渔民逐步规模经营;三是服务条列化,扶持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种要按照“配套、有效、及时”的要求,加强服务组织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做到产前统一提供良种、信息;产中有效的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产后提供销售、加工信息并尽力组织协调,以保证适应市场的需求。

篇8

关键词:水产养殖;规范;食品安全;产地环境;监控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水产养殖业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涉及苗种、孵化场养成、饲料生产、药物、疫苗、环境问题与捕捞收获等多个方面。而目前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受生产生活的排污影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严重;不当使用或滥用肥料、渔用产品、添加剂等,危害了水产品质量,也破坏了养殖生态环境;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严重,养殖水体受到病原体和寄生虫污染;水产品运输、加工、销售过程中使用违规添加剂等。因此,实施良好水产养殖规范,向公众提供优良的卫生系统而减少病原体的污染,最大限度减少危险药物和化学品所引发的风险,确保公众健康和安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必要性。

良好水产养殖的操作包含在养殖水产业的每一个步骤中,它们涵盖了孵化、养成、收获、运输和初加工等多个方面。养殖地点的正确选择,对养殖场所污水和污染的控制,对员工洗手、工作服保持洁净和生病时停止工作的控制,捕捞时所有船车、工器具和运输途中防止产品发生污染的控制,产品运输途中暂存或冷藏所用水和冰的控制,在养殖过程中所用到的设施设备构造,包括池塘箱、网、笼、边线、增氧机和维护方面的控制,在孵化场、培育池的现场控制,饲料的控制,药品和化学品使用的控制,以及反映所有投入品使用情况有始有终的记录,通过记录,可以对药品、化学品、饲料、益生菌、维生素包括所使用材料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原因、停用时间以及使用方式都得到监控。

良好水产养殖规范的运用以及在实践探索方面,笔者亲历、目睹感受最深的是:

一、把好养殖场选点关

笔者所在单位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淡水鱼养殖、加工、出口的企业,从2002年开始,公司领导层高瞻远瞩,意识到原来的淡水养殖基地必将受到工业和轻工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果断作出把位于中山北部小榄镇、古镇镇的水产养殖基地南移到农作物密集型耕作地区坦洲镇,远离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镇区,在产地环境质量上确保了水产品质量最基础的因素,正是实践了良好水产养殖规范中养殖地点的选择必须远离污染源的要求。

二、苗种控制

从2005年多宝鱼中被检测出孔雀石绿残留超标事件曝光后,在全国范围内,食品安全开始备受关注,同年10月,中山市阜沙鸦雀尾水产苗种孵化场在中山检疫检验部门注册备案,接受政府部门监管,笔者单位自有20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使用上述苗种场苗种,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令8万多亩养殖水面3000多农户养殖户,选购符合上述条件苗种场生产培育的鱼苗苗种,使良好水产养殖操作之苗种得到良好的控制。在对中山部分地区涵盖港口、东升、东凤、坦洲、民众、南朗等六个镇区农户养殖的四大家鱼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排查监控中,数据显示:2005年第四季度,检样634份中,阳性检出率是11.98%;2006年检样1771份中,阳性检出率是4.57%;2007年检样1033份中,阳性检出率是4.06%; 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2009年开始,围绕“加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科学养鱼,建立了淡水鱼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同时创设应用示范基地,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应用小区化管理模式,结合养殖专家定期技术指导,使广大养殖户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得到增强,与我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农户中,2009年抽检四大家鱼(草、鳙、鲮、鲫鱼)样品1278 份中,孔雀石绿阳性检出率是4.38% ,2010年,检样493 份中,阳性检出率降到2.63%,2011年检样739 份中,阳性检出率降到0.81% 。孔雀石绿阳性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出现良好势头。中山是出口香港淡水鱼的大户,占据了香港市场的份额达70-80%,中山淡水鱼的质量安全水平的大大提升,使出口香港淡水鱼的合格率提高到99%。

四、加工环节控制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在加工中针对加工环节,设立关键控制点CCP,按照关键控制点的要求,对每个产品的生产流程建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通过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落实保证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保证产品符合安全卫生的前提,是建立、维护和实施一个良好的卫生计划,即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它是企业所有卫生工作过程的指南。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涵盖以下方面:

(1)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与食品接触表面(加工设备、工器具)的加工用水和冰的卫生安全,或经过处理使其安全。饮用水系统和非饮用水系统之间没有交叉连结。

(2)与食品接触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包括选址、流程合理,个人卫生规范,卫生操作得当,原料、成品隔离,生熟分开,人流、物流、水流、气流方向合理等等。

(4)生产加工人员的手、手套、工作服、帽、靴鞋和与食品接触的或与生产设备表面接触的用具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避免与产品接触的设备表面、食品包装材料等掺入剂、燃料、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金属碎屑、冷凝剂及其它污染物。

(6)有害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上岗前体检,每年定期体检,以及发现任何有或可能有疾病、传染病、外伤(如烫伤、溃疡)及其它可能对食品及食品接触的各种设备和用具的或包装材料造成污染的人员,不能让他参加直接作业,直到伤口愈合、疾病痊愈为止。

(8)虫害的防止。笔者单位下属的水产品加工厂,从事水产品加工近二十年,工厂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产品生产管理严格执行水产品HACCP计划,从原来到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实施从池塘到最终产品出口的全程质量监控,从1996年起,先后获得法国农业部注册、出口欧盟认证、美国FDA的HACCP认证,取得美国ACC质量认证和取得英国BRC证书,出口数量猛增,企业稳步发展,正是从养殖水产品安全生产方面实践了良好水产养殖规范中的加工环节的控制。

结语

从农场到餐桌,所有的步骤都是一环扣一环的,缺一不可,当中牵连的良好操作规范也是如此,只有每个步骤都严格按管理要求做好,按良好操作规范做好,那么,产品才能保证安全、优质和营养,食品安全的隐患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远,食品安全系数才会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2013年县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和“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严格落实水产养殖污染整治措施,继续推进发展水产标准化和无公害健康养殖,不断提高健康养殖技术水平,改善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完成2013年度水产养殖减排指标,促进全县水产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二、减排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做好渔业水域污染减排工作,对促进全县污染减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级部门、县定的产业政策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好污染物总量的增加;要认真研究分析全县水产业的实际和水产业的现状及县辖内的水质情况,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行资源综合利用。

(二)加大减排宣传,发展健康养殖

对在全县境内进行水产养殖的渔业单位和个人,要加大水产养殖减排任务的宣传力度,取缔网箱养鱼、肥水养鱼,严禁向水库内投放化肥、农家肥、禽畜粪便,严禁向水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和违禁添加剂,调整养殖模式,推广稻田养鱼、藕鱼混养,大力推行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推广膨化浮性鱼饲料,发展无饵化、清水养鱼和发展滤食性鱼类、增加滤食性鱼类的增值放流数量,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三)加强执法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认真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执法巡查,开展污染减排专项检查的监察行动,严格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以开展整治违规养殖行为手段,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标,对违反健康养殖的渔民予以处罚,对落后的生产养殖技术坚持予以取缔。对污染物不能达标的水产养殖企业和基地实施限期治理、整改,治理、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叫停,直至达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完成2013年水产养殖减排任务,县水务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减排领导小组,分管水产的副局长主抓减排工作,局属单位及全县水产养殖企业为减排工作目标的第一责任人,办公室设在水产渔政管理站,水产渔政管理站站长负责落实减排计划,制定减排工作规划,及时协调解决、督促、推进减排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加强协作配合。

篇10

一、水产健康养殖的内涵

(一)水产健康养殖理念的提出和演变在国际上,水产健康养殖理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72年联合国有关会议上提出的“水产品健康养殖与生态养殖”,这个时候,国际上对水产健康养殖的认识水平还很低。当时在中国,养殖技术水平不高,产量较低,长期存在“吃鱼难”问题,政府在政策上鼓励增加产量,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水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未被重视,水产品质量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认识还不到位,同时,养殖动物健康问题也不突出。20世纪80年代,海水养殖业较发达的日本因受到养殖环境和养殖病害问题的困扰,开始重视并加强了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网箱养殖的残饵、粪便等堆积物的处理方法,特定区域(海湾)内的养殖容量及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等。20世纪90年代初,在亚太水产养殖网组织(NACA)的推动下,以“主要水产养殖方式对环境的影响”为主要内容的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上了日程,该课题推动了亚太地区水产健康养殖理论的研究和普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暴发,养虾业受到重创,人们开始重视水产健康养殖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当时,在探索和研究对虾病害防控技术上存在两条技术路线,一是研究新的药物防控技术,二是研究生态措施防控技术。最终选择了以生态防控为主,药物防控为辅的技术路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第29次大会通过的《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中,明确阐释“负责任水产养殖”的内容:对国家管辖内发展水产养殖、涉及环境水生生态系统的水产养殖、利用生物遗传资源、基层水产生产行为与产品质量等负责。该论述大体上体现了水产健康养殖的基本框架要求。近年来,水产健康养殖理念已被人们全面接受。由于养殖规模扩展、养殖容量扩大、养殖效益下降、病害频发、养殖水质下降、外来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水域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研究各类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并运用到实际生产活动中去。综上所述,水产健康养殖理论的提出、发展、完善和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教训,非常深刻;有经验,推动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养殖生产实践的深入,健康养殖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充实和发展。

(二)水产健康养殖内涵的几种表述水产健康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生态复杂性和环境不稳定性,是贯穿于养殖全过程的技术和方法;水产健康养殖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随着技术创新和实践验证而不断积累、发展和完善。因此,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着眼点,对“水产健康养殖”有着不同的论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水产健康养殖(healthyaquaculture)的概念为:为防止暴发性水生养殖生物疾病发生而提出的从亲体选择、苗种生产,到养成阶段水质管理、饲料营养诸方面均有严格要求的养殖方式。详细说来就是选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繁育无疫病苗种,在可控养殖环境下,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科学养殖模式,包括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的评估,养殖系统水质调控,优质饲料使用,病害的综合防治,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关键。已达到养殖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和对水环境的保护。在取得良好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最佳环境生态效益,为人类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水产辞典给出的定义为:选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繁育无疫病苗种,在可控养殖条件下,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科学养殖方式。包括养殖水域环境影响的评估,养殖系统水质调控,优质饲料研制,病害的生物防治,水生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等技术关键。以达到养殖系统内部各种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养殖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和对水环境的保护。在取得良好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最佳环境生态效益,为人类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当今学术界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内涵定义有多种,主要是从养殖环境、品种、投入品种、疫病防控、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为:水产健康养殖应该是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建造适宜养殖的场所;选择和投放品质健壮、生长快、抗病力强的优质苗种,并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通过科学管水、科学投喂优质饲料、科学用药防治疾病和科学管理,促进养殖品种健康、快速生长的一种养殖模式。我认为这一描述是比较科学的。水产健康养殖的内涵与动物福利有着较多相同之处。动物福利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也就是要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主要是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应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根据动物福利的基本要素,人类在养殖水域、苗种、模式、饲喂、病防、管理等环节中,都涵盖了动物福利的内容。根据这几个方面,可以归纳出水产健康养殖的六个关键点:适宜水域(水):适合养殖品种生长的水域环境(池塘、大水面、网箱、工厂化养殖设施等)。健康苗种(苗):优良品种、苗种不带致病菌(生物)、无药物残留。合理模式(模):适合养殖品种生长的养殖模式、合理的养殖密度,以及混养、套养、轮养等养殖方式。优良饲料(饵):营养全价、无不良添加成份的配合饲料和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鲜活生物饲料。标准药物(药):科学的预防疾病措施、符合国家标准的渔用药物和科学的用药方法。水产健康养殖的六个关键点(水、种、饵、模、药、管)与我国传承至今的“八字精养法”(水、种、饵、密、混、轮、管、防)是有所不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八字精养法”主要是从养殖稳产高产的角度进行高度概括,而水产健康养殖的六个关键点主要从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的角度进行剖析,是规范性的、指导性的,是倡导健康养殖的六个方面。

二、我国水产健康养殖现状分析

进入新世纪,国际上先进的养殖理念、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促进了我国水产健康养殖水平的全面提高。自2006年以来,农业部和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更是把推进健康养殖作为发展现代渔业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现在,水产健康养殖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下面从“水、种、饵、模、药、管”六个方面分析我国水产健康养殖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适宜水域(水)从适合健康养殖的主要水域环境看,目前我国拥有淡水池塘245万公顷,其中标准化池塘约占1/3;海水池塘40.5万公顷,其中标准化池塘约占1/2;工厂化养殖1490万立方米,全部符合健康养殖标准;海水深水网箱723万立方米,全部符合健康养殖标准;普通网箱(海淡)17780万平方米,大多数不符合健康养殖标准;筏式、吊养45.6万公顷,基本符合健康养殖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适合进行水产健康养殖的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偏低,特别是适合健康养殖的标准化池塘所占的比重低。如果再考虑养殖废水要经过处理,符合标准后才能向外排放这一环境保护要求,符合水产健康养殖的面积就更少了。

2.健康苗种(苗)健康苗种要符合三个条件:优良品种、苗种不带致病菌(生物)、无药物残留。优良品种现状:我国目前大部分水产养殖品种仍处于使用野生种的状态,即原种状态。如青、草、鲢、鳙都是在使用原种。目前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品种共109种。其中:选育种46个,杂交种31个,引进种30个,其他2个。从这些审定种看是“小品种”(总产量较少)多,推广普及面积还偏少。苗种不带致病菌:就是苗种不携带某特定的致病的病毒、细菌等致病生物。如白对虾的白斑综合征病毒等。无药物残留:仍有少数育苗单位使用违禁药物,在苗种中形成残留,如孔雀石绿、抗生素等残留。农业部已正式开展苗种检疫工作,药物残留和致病生物的检出率已非常低。存在的主要问题:经过选育(遗传改良)的优良品种少,大部分使用原种。苗种携带致病生物和有残留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3.合理模式(模)选择适合养殖品种生长的养殖模式、将养殖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目前主要的健康养殖模式有:80:20养殖模式:池塘养殖中投放80%主养品种(多为投喂品种),搭配20%滤食性品种。混养模式:海水养殖的虾贝、虾鱼、贝藻等混养,淡水养殖中的蟹鱼等混养。轮养模式:虾鱼、鱼鱼一年一轮换等。全人工控制模式:养殖环境、投喂、疫病防控等全部人工控制,达到最佳养殖状态。等等。存在问题:一是养殖密度过高,有的为了片面追求产量,放养殖密度过大,超出了池塘、水域的承载能力。二是采用不健康的养殖模式,有些养殖模式没有考虑养殖生物的生活习性,有的方式不利于疫病的防控。

4.优良饲料(饵)主要是营养全价、无不良添加成份的优质配合饲料和符合健康养殖要求的鲜活生物饲料。配合饲料要营养全价、无不良添加是指对养殖品种营养全面,没有激素、违禁药物等添加。尽量使用膨化浮性饲料。鲜活生物饲料要不带致病生物、不腐败变质。养成环节应尽量使用配合饲料。存在问题:一是在养殖阶段使用鲜活生物饲料太多,且质量差,有害致病生物无控制。二是配合饲料“小作坊”多,质量难以控制。三是饲料生产、流通、使用比较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