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外阅读教学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外阅读教学总结

篇1

关键词:农村教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对策分析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状

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丰富受教群体文学涵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当前农村语文教育教学中,课外阅读对培养农村受教群体的文学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育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令当前农村语文教育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呈现教学知识落实不准确、教学知识深化不科学、教学阅读能力不充足等现象,从而导致课外阅读教学无法发挥其教育功能,反而制约了受教群体吸收科学文化知识,降低了课外阅读的存在价值。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存问题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可知,致使课外阅读教学发展不畅的主要问题有两点:(1)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引导力度不足,从而使受教群体无法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文本,进行兴趣性阅读培养,因而造成阅读知识认知不准及阅读理解深化不足。(2)学生自身自主性不强,对阅读缺乏兴趣。其具体体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不高,课外阅读量不大,课外阅读知识掌握不全,甚至有学生根本不愿意阅读课外读物。

三、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对策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现存问题,进行科学的对策疏导,方能实现课外阅读的培养价值,促进农村初中生的文学素养加深强化。因此,本文针对课外教学开展现存问题,进行合理对策分析后得出:

首先,应积极培养教育群体的课外阅读引导思想,令其深刻认知课外阅读教学中自身的引导地位,才能令其发挥能动性,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法培训,教导教育群体科学应用相关先进的教学方法,包括自主教学、探究教学及多元教学理论,令教育者科学定位自身位置,以辅佐学习身份辅导受教群体学习,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良好环境。

其次,以教师打造良好课外阅读教学环境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先进手段,以自主课外阅读、探究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为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兴趣小组阅读或户外阅读方式。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令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阅读中交流感想,在户外阅读中体验文章与自然之间巧妙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在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其实教育教学发展必经阶段,科学认知课外阅读现存问题,积极应对、科学解决相应问题,将有效推动受教群体感受阅读魅力,养成阅读习惯,从而深化文学素养,内化文学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

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知识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提高阅读材料的有效性选择、创建优良的阅读环境、科学实施和评价阅读教学实践等,成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

途径。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育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师生与书本对话的一个教育过程。这一阐释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阅读教材作为媒体,达到提升师生之间、师生与阅读内容之间的有效交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阅读教学时,教师还能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因为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通过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作为人们情感表达的工具。在理解某一语言时,既需要对其表达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解,也需要体会语言所在环境的感

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阅读教学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基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室阅读环境。在家庭阅读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首先,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激发学生家长参与阅读和建设阅读环境的积极性。其次,创建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指的是学校借助宣传栏、节日活动等开展阅读活动。如:我校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都会开展各种主题的读书节,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再次,创建良好的教室阅读环境,可以通过创建书香班级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刊物的选取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材的选取,是保证阅读练习效果的基础。首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读物。因为课外阅读大部分是学生个体形式来开展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组织难度。所以,在阅读任务的安排之前,教师要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对每周要阅读的内容做一个系统的规划,以此来提升阅读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3.着力发展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边记,通过记录阅读中的精彩词语、美文等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读后感、读后反思等相关文体的撰写。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培养,因为良好的积极性是保证学生独立阅读、高效阅读的基础。

4.科学阅读提升教学有效性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和总结教材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加强对阅读素材的选择,通过选用合适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方法使用、阅读评价标准制定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5.多途径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课外阅读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机会,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交流会。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表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等,组织和实施阅读竞赛、阅读写作等。在日常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查找相关的答案,通过作业的布置,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发展

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阅读教学开展环境的创建中,要多方参与。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等活动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有指定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主

动性。

参考文献:

[1]马荣菊.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J].学周刊, 2011.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策略

英语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不够,阅读材料也是单一、枯燥,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英语课外阅读是课内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材料的选择要与课内教材相结合,要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质量。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相关材料,学生能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使知识在实际的运用中印象更为深刻。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

一、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初一年级学生阅读材料选择,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为主,可涉及天文、地理、文学、历史、风土人情等方面,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如The Frog Prince《青蛙王子》,Snow 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等备受初一年级学生的喜爱。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材料也要有相应的变化。初二学生要选择一些比较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报刊阅读。如《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英语周报》等,这些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涉及体育、娱乐、学习等题材,很受学生欢迎。对于初三的学生,因为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也有所偏好,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并向学生推荐英语阅读系列教材,鼓励学生随读摘抄好词好句,甚至可以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等,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课外阅读活动设计应“以学生为主”。在活动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交流和总结,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过程一: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融合在语言运用的情境之中,不知不觉地吸取语言知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具有层次性,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活动过程二:学生阅读之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交流阅读资料内容,可以是自己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也可以提出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如阅读中没有理解的单词、句子等,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各抒己见,阐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检验学生阅读的效果。如果有在小组内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活动过程三: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围绕阅读内容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问题,通过提问、研讨等形式,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都设计一个相关活动,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运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他们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有效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细微处做起。在学生刚走入初中上第一节英语课时,教师就要向学生说明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适时加以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到具体的指导帮助,教师都要精心安排。例如,利用晚上和周末的部分时间安排一定量的阅读。

在英语课外阅读中部分学生会产生心理障碍,缺乏信心,被动地读书,因此,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逐渐增强阅读意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班级建立英语阅读角,专门设立橱柜,在里面放一些英文报纸、英文故事、英文连环画等材料,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室里进行阅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体验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就要利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提倡朗读,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材料中的精彩段落要背熟,以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提倡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即默读、略读、细读。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

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普及型的学科,不管语文教学无论怎样改革,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从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两个方面浅析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在认知方面的

课外阅读书籍包罗万象,也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世界。学生掌握了阅读这种基本的技能,理解,积累知识,就可以逐步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明晰人生,把握生活的内涵,从而提高认识和鉴别人类文化的能力,并在对自身更深刻和丰富的认识中,激发人生潜力。这样阅读便具了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基本功能和价值。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历代各种各样的"风流"人物和惊天动地的事迹等等。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理念也道出初中阅读在认识上有重要的价值。

2.阅读教学在教育训练方面的重要性

阅读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阅读也会给人以启迪,陶冶性情,培养品德,发展个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其热爱祖国,造福人类。像文学作品的阅读,就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发挥认识、教育以及智能训练的作用。我们知道,阅读一部好书,就犹如结交一位好友,那种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观点的认同,情感的融合,都有利于我们美德的养成。阅读《离骚》,我们明白了屈原的爱国之心;读《三国演义》,我们钦佩诸葛亮的智慧;读《人间喜剧》,我们看清了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阅读在教学训练方面的作用吗?

3.阅读在信息开发方面的作用

阅读能从书文中捕捉信息,激发创新意识,使阅读成为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成为对信息开发的过程。这时作为载体的书文,所载消息、情报、资料、知识就成了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因而,阅读也就成为一种生产手段。它不仅是一种处理科技信息和经济信息的手段,还直接参与了生产过程,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因素。

总之,阅读就是一种创造。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中学的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外阅读教学,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怎样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1.给学生指明阅读的基本途径

依照《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从课文的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外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阅读的活动。这项活动能大大增加学生的见识,具体操作如下:由学习节选的课文,拓展到整部著作。由学习短篇课文,拓展到阅读文集。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他文章。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的传记。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评论、鉴赏课文的文章。由学习课文,拓展到阅读与课文题材、写法同类的其他文章。

2.告诉学生在阅读中要遵循一些原则

任何事都有一定的原则,阅读同样也不例外,我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告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整体上说,中学语文拓展阅读对课标推荐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都应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找到相应的拓展点,并加以落实。从层次上说,开展拓展阅读,还必须注意初、高中阶段、每学年每学期课外阅读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把握阶段总体目标、学年阶段目标和学期具体目标的层次性、联系性,形成一个层层推进、逐步到位的完整体系。

(2)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外拓展阅读必须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知识水平,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地阅读。

(3)课内外相互促进的原则。开展课内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特点所决定的,也反映了语文课内与课外的辩证关系。课内是基础,是先导;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课内打好基础,带动课外,课外积累和发展,促进课内提高。课内与课外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4)读写结合的原则。读与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吸收与表达的角度看,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吸收为表达奠基、引路,表达对吸收起着加深、拓展的作用。因此,作为教者,还必须要求学生既是“君子”又是“小人”。否则,学生只管成天埋头苦读,结果一动笔便束手无策了。

3.对拓展阅读的管理与指导

(1)管理。制订计划。我和学生都要制定拓展阅读的计划,我先把指导计划拿出来,学生才好根据我的计划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于介绍阅读材料。根据阅读需要,我也对选定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介绍,或介绍全书内容,或介绍有关章节,或介绍写作特点。检查督促。每次专题阅读后我都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摘抄卡等,并作好统计,在班上公布,以促使学生更认真地进行阅读。总结表彰。每学期或每次拓展阅读后,对阅读中的经验、体会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表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阅读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成果。

(2)指导。我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每次专题阅读或每读一本书,都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于给学生确定阅读的时间和方式。拓展阅读的材料选定后,还必须确定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方式。要在课内阅读的必须争取当堂完成,要在课外阅读的材料,则放宽尺度和要求。指导阅读方法。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法、背诵法、三步阅读法、文体结合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组织阅读活动。通过阅读笔记展、阅读心得交流、阅读讲座、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讨论会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拓展阅读要注意的问题

(1)解决图书问题。开展课外阅读,必须解决图书问题,即保证有可供进行拓展阅读的相关材料。我是通过让学生传看自家的课外书或借读学校图书室的书来落实这一点的。

篇5

一、 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外阅读量等方面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要求,除教材内容外,五级、八级的课外阅读量分别累计达到15万和30万词以上,且首次把“中学生应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要的英语学习策略”纳入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多数地区的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存在重视不够,数量不足,质量欠佳且能力低下的现状。众所周知,阅读的过程,从抽象的交际,到形象的解读,再到意象的升华,是一个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复杂过程。阅读教学的设计,包括课外阅读教学,要符合认知发展规律,要讲究方略和措施,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其个性发展,要“优化英语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learn how to learn)”(教育部,2001)。有鉴于此,着眼于实效教学,从摸索和实践中,我们提出,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设计方略应当注重以下三个方面:得当、得法和得益。

1. 得当(学情了解、目标确立、材料选择和时量分配)

英语课外阅读是扩散性阅读,它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所以,充分了解学情,从学生认知需求的实际出发,是课外阅读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也是课外阅读教学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适切的目标,是集挑战性和生成性于一体的,是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体,且是可分解的。在材料的选择上,优先选用那些能激起学生兴趣、能引发他们自主阅读和自发交流的材料,如一些时文、科普、史地、传记及经典美文等。总之,选材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结构,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课外阅读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要遵循一切从效果出发的原则,充分认同学生认知差异的合理性,尊重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实际,适当控制阅读量,在不断积累中,使他们的英语学习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

2. 得法(策略指导、多维问题、监控措施和互动合作)

在课外阅读教学的设计上,不能忽视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如有的材料,内容简单,结构明晰,只需浏览,掌握提要,采用略读或跳读的教法即可;有的材料,内容丰富,涵义隽永,则需要师生潜心去精读、去思索、去推敲、去内化、去品味。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是组织教学的核心,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它要求所设问题体现多维度(坡度、深度、高度和力度),并具有适切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同时,教师对课外阅读的监控措施要及时合理,即教师要形成涵盖学生自我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视、检查、认识和评价的控制机制,不能放任随意的、漫无目标的阅读。“它包括注意监控、理解监控等策略。理解监控是指把阅读理解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监视和调整,包括明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式、检验是否达到理解的目的、找出理解的不足和错误并加以改正并制定新的策略。 注意监控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信息上,防止其它非重要信息的干扰。”(宗兆宏,2009)互动合作,应该贯穿于课外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正如华东师大章兼中教授所言,“积极有效是一堂好的英语课的本质特征”,“新的和旧的知识、技能、能力也只有相互联结、迁移、互动的动态发展中,才能更快地螺旋式上升,形成和拓展成更广的、新的知识结构”, 一堂好的英语课应该有“互动生成的教学过程”,应该有“情真意切的双主体心灵交融活动。”(章兼中,2008)因此,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对相关语篇的阅读和体验中,理顺结构,加工信息,去思考、讨论和实践,进行合作化学习和探究,形成感悟和体会,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 得益(适时反馈、多元评价、动态生成和成果分享)

“没有反馈过程的教学活动是低效的。反馈无处不在,无时没有,它贯穿于课前准备、课中施行和课后反思的教学流程中。”(魏玉平,2010)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反馈,应具有普遍性,要以篇章的框架和要点为主,还要兼顾班情和学情。要在充分认同学生认知差异客观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时的反馈。当然,有效的反馈一定离不开合理的评价。适中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一剂良药,也是一注催化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包涵学生自评(self-assessment)、学生互评(peer assessment)和教师评价(teacher assessment)。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呈现(成果输出或展示)的评价,要坚持三者兼顾的原则,采用“纵向表扬(评价)与横向表扬(评价)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魏玉平,靳贺良,2006)。我们提倡:要在预设目标及互动讲评的基础上,机智地处理突发性的或意想不到的问题、话题和情景,通过发散式思维,动态生成新的内涵。我们发现,在英语教学的诸多活动中,学生们非常喜欢参与集体或小组之间的互动,如互评、“合作纠错”(魏玉平,2010)等。 这类活动,可以让他们彼此之间了解过程性学习的进展状况,在分享成果的喜悦的同时,反思失败的教训,积累经验,再比照自我,激发内驱,促进自身完善,为他们今后人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二、 例探

2010年4月19日,南京市六十六中(江苏省三星级高中)周化光老师在高一年级开了一堂自主设题、设练的课外阅读市级公开课,在这一方面做了积极且实效的尝试。

他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挑战性和生成性。其教学过程,基于学情实际,凸现了基础教育专家邓可清“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位育”(余慧娟,2010)的理念。其贴近生活的选材和互动的课堂氛围,活化且趣化了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

在总结课堂要点时,周老师用3个建议 (tips)More reading,More thinking,and More questioning 对学生们提出了切实的学法指导。这其实也是老师对学生待人处世的殷切期望,实现了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协调与统一。周老师精心选材,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他还对学生在阅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前瞻性地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他的设问多元而又灵巧,设练方式多样。他借助“师生互动”和“伙伴互动”,在实现一个个微格目标的同时,巧妙地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教育揉和在一起,在螺旋式发展中,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

三、 启示

1. 问题设计(question designing)

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参与程度的多少是决定其阅读活动成败的关键。阅读教学是多向的交流(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和学生的交流等)。多向交流的会合与碰撞,会不断发现和涌现问题,所以,问题设计的精当与否就成了决定阅读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设问(教师根据材料预设的问题)、导问(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情境中生成的问题)和提问(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或疑惑)。我们认为:设问要有微妙且适度的切入点,要有坡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能拓展学生的思路,体现灵活性、激励性、发散性和开放性。导问要能从学生的角度和高度出发,因人施问,要源于学生,且略高于学生,要能打破思维定势,通过灵巧地设疑启智,使学生内心产生疑窦,引发积极的思考,唤起沉睡的潜能,体现启发性、层次性和多元性。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班,要精心创设切实合理的问题情境,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探究。针对学生的提问,老师要有接受和宽容的胸襟,要认同学生能力差异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尤其要关注内向型学生、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要为他们创设机会,架设阶梯,树立其自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进而实现大面积丰收的预期。

2. 词块学习(chunk learning)

“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统一体。”(严海燕,2009)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词块的学习和巩固,注重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对学生语汇语用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发现,在处理课本语篇和课外阅读材料时,不少老师没有把词块教学列入课堂教学目标中,一味地探求对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深层含义的理解,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识记、理会和掌握材料中的词块部分。这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极不可取的做法。因为语言知识的积累是理解力形成的基石,没有积累的课外阅读教学是空洞和低效的。鉴于此,我们建议:在阅读教学的材料处理上,教师安排适当的时间,趣化词块教学,强化词汇储备,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搭建词汇网络,以减少或避免其阅读心理上不必要的生疏和焦虑。日积月累的词块学习,从细胞到分子,从局部到整体,绝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在迁移基础上的生成和互动语境中的识记。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的积累,形成语感和积淀,才能做到水到渠成,达到自由阅读的上佳境界。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070-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进而推动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变革。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基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来分析,最终目标是“加强综合,突出重点”,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注重语言方面的感悟、积累与应用,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调整方案,改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与感受阅读文本,进而提升综合素质。

一、读写整合,活跃思维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内容中,阅读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两者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学生唯有大量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素材,才能保障写作顺利进行。从某种角度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体验的一种延伸与表现。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可以加强读写整合,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些典型的句子、一些自己的感想以及一些亲身体会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到启发与应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读写相融合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归纳阅读文本的类型;书写感想或者体验、对文本阅读进行评价等,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深化阅读,加强学生的体验。另外,读写结合能有效刺激学生深入阅读的欲望,促成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拓展空间。

例如,学习《荔枝》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阅读加鉴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维,也就是:独立的阅读文本、体验阅读文本中的母子感情,对作者人物描法进行感受等,并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阅读课文,进而提出自己的鉴赏感想。其中有的学生是以评析的方式来阅读的,阅读的过程中在空白处进行批注;也有一些学生通篇阅读提出自己的阅读心得;还有的通过对这篇课文的阅读来指导自己在亲情方面的写作等,强化阅读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等能力,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意义所体现。

二、个性阅读,加深理解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阅读教学目标要将学生个性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这也指明阅读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定位教学的起点与终点。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加强学生作为个人对文本的不同感受与体验,以及对语言的积累与应用等。个性化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独立的对话。这是当前比较推荐的一种阅读方式,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性格都会不一样,因此,他们阅读体验、感悟也会存在差异性。教师可以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阅读探究模式来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综合能力来选择阅读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客观真实的认识到自我,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并尝试提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有的学生侧重体会到当时岁月的艰苦;有的学生体会战友之间的真情;有的学生侧重分析课文中对人物语言、神态以及动作方面的描写等。在这种方式下开展阅读教学,学生可以自由交流与讨论,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个体对阅读文本的情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以及理解能力。

三、网络阅读,促进飞跃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教学设备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转变。当前,人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网络,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而阅读拓宽了收集信息的途径,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基于网络的优势,教师可以对网络进行灵活运用,加强网络阅读教学,即以网络环境为主要平台,让学生从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在形式丰富多样的资源中获取情感体验。

例如,学习《蛇与庄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收集蛇与庄稼之间关系相关的资料,尤其食物链方面的内容,进而再引导学生对动物与庄稼之间的奥妙关系进行分析与感受。然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信息画出猫、田鼠、土蜂之间的关系图,并尝试独立总结事物之间有哪些关系,并掌握这些事物关系的作用是什么等,尽可能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独立掌握相关阅读信息,随之教师再开展阅读信息之间的交流活动,保障学生之间的阅读信息可以实现共享,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通过网络阅读教学方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阅读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四、课外阅读,突破积累

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征,对于课外阅读文本选择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范畴。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以我国的纪念日活动阅读文本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例如,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草船借箭的相关资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又如,学习《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其他小说,如《故乡》;再如,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都可以找到相关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另外,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质量,可以开办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例如,“我喜爱的作者”交流会、“阅读心得”口语表达比赛等。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相关活动的促进,可以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通过独立的阅读,学生会收集到更多的资料,而且还扩展了阅读教学的范畴,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总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内容的中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征,通过各种途径探究阅读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教学中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一、专题引领,形成阅读素材

课外阅读应有所依据,关于阅读资源的难度与广度的选择,应当切合初中生的语文基础,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教师不妨联系教材,以课内阅读为支点而进行阅读辐射,从而形成专题引领。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可以根据专题目标及教师的书目推荐,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自主搜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资料,形成一系列的阅读素材。

以苏教版7年级下册的“莲”的专题为例,其目标是搜集有关“莲”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赏莲――咏莲――读莲――议莲――写莲”,能够对“莲”的形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解读。在“莲”的专题目标的引领下, 学生搜集了王昌龄的《采莲曲》、郑谷《莲叶》、李商隐的《赠荷花》、欧阳修《采桑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诗文,构成了丰富的阅读素材。当然,学生的资料搜集多是庞杂而无条理性,教师应当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课外阅读的时间安排、目标预设、训练条件及学生基础等,合理筛选并适当补充,以确保阅读素材的优质与适量。

二、精心设计,注重方法点拨

初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教师引领与自主阅读,初中生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体验加深,从中获得了情感共鸣,形成了审美思维的建构。针对阅读素材,教师可以从内容、结构、写法、修辞等角度加以引导,使学生结合诗人的身世感慨,从“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中感悟出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

学生从《爱莲说》中感悟到:周敦颐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来赞美高洁脱俗而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爱莲说》与王昌龄的《采莲曲》,从中把握两者所托之物“莲”相同而所言之“志”却不同:王昌龄以荷叶的“任天真”是品质,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同样与《爱莲说》类似的是唐人陆龟蒙的《白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陆龟蒙诗咏白莲,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却没有黏滞于色彩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花之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以虚笔写神,花之精神若隐若现,栩栩如生。借吟咏白莲的精神之淡雅高洁,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隐居中孤高寂寞而自伤迟暮的情怀。对于中学生而言,教师的方法点拨,有助于学生从文章义理角度对阅读素材进行理性的鉴赏、品评、思考,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素养。

三、激发兴趣,强化阅读互动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大量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思维,促进青少年的心灵成长。然而,课业负担的加重,往往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被挤占,不少学生更乐于通过手机等途径,进行浅层次的信息浏览或碎片化阅读,而不愿意思考探究,进行有意义的深度阅读。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当在课外阅读教学中,丰富阅读形式,以竞赛、故事、辩论、板报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互动,进而将阅读成果展示出来,有的展示“古文人眼中的莲”,有的探讨“莲与佛教的关系”,有的分享爱情诗中的“莲”与“怜”。

在“莲”的专题阅读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班级内部或小组之间,进行诗文有奖竞赛,比比看谁搜集并背诵的关于“莲”的诗词多,谁掌握的关于“莲”的知识多,谁能以声传情将诗文中的关于“莲”的情感读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少学生纷纷加入到主动阅读的行列中,自主搜集关于“莲”的诗文,对其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在小组内部交流与分享,甚至有的学生能够别出心裁地以幻灯片的形式,将其素材加以整合,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形成图文并茂的“莲”文化阅读专题。

四、注重反思,推动阅读拓展

阅读是一种基于自身体验感悟的个性化行为,而系统的素材资源、多元的鉴赏技巧、丰富的交流形式等,都不能够覆盖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与体验,更不能替代学生自身的阅读反思。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反思,不能简单地以“我学到了什么”作为标准,使其沦为大而空洞的形式总结。而是应当以仿写、扩展等为依据,选取阅读素材中的难度适中而特色鲜明的词句作为范例,让学生以此为依据形成阅读拓展,将句式、修辞、写法等鉴赏技巧以写作的形式逐步内化,或以读书笔记或随笔的形式将阅读感悟记录下来,在阅读拓展中不断提升写作功力,形成自身的语文素养。

篇8

关键词: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2-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维吾尔族地区学习汉语知识早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相对于母语来说,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根据维吾尔族学生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基于此,加强对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是提升阅读效率的基础。在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对阅读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对于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不是当地区的母语,在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汉语阅读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中涉及到阅读,阅读整体现状不够理想。因此,作为维吾尔族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引导,针对维吾尔族地区汉语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挖掘阅读教学中的趣味性,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提升语文阅读的整体效率。

2.创设有效的阅读情景

创设有效的阅读情景,对提升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维吾尔族地区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汉语言环境,学生在进行汉语阅读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情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汉语阅读体验,为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汉语环境。作为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导入到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维吾尔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对阅读积极性很高的学生,但是往往阅读质量、效果不佳,与预期的效果不符。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缺少阅读技巧,同时养成的阅读习惯不佳,影响了整体的阅读效率。因此,对于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将有效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

一般来说,针对维吾尔族小学生来说,在指导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问题带入法:根据阅读文本内容,结合学生汉语水平,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理解全文中心思想;第二,词义猜测法。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猜测新词的涵义;第三,查读法。查读与略读不同,需要在学生对全文浏览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4.增加课外阅读,提升阅读效率

相对于课外来说,课内阅读量实在有限,在小学阶段中,课内阅读大约三百篇,总字数也仅仅三十四万,在这些有限的阅读量中,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整体效果不佳。同时,课外阅读主要是精读,是逐字逐句的理解,但课外阅读更多是泛读、略读,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弥补课内阅读量不足的缺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汉语运用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文章的内容,同时依据维吾尔族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边读边思考。对于课外阅读来说,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课外读物,同时做好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对读物中相关的知识点、趣味点进行了解。小学生一般对于故事,特别是神话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推荐一些神话小说、童话小说等,在学校中举办小学生阅读比赛、朗诵比赛等,给予小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成功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5.明确阅读任务,开拓阅读渠道

很多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做不到泛读标准,往往走马观花,很难的提升读效果。因此,对于维吾尔族小学生来说,需要明确课外阅读的任务,制定分层阅读的目标,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成效。维吾尔族地区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学习渴望更高,语文阅读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必须为学生拓展阅读渠道。

6.总结

总之,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同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阅读情景,开拓阅读渠道,注重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哲.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软件.2015,15(8):77-78.

篇9

阅读教学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是语文课程中最基本的板块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阅读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语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能使阅读变“苦读”为“乐读”,就会“读”得轻松愉快,“读”得扎实牢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有效的开展阅读教学,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的去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呢?学生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情感人,引起共鸣。小学生情感发展容易受到老师语言、神态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神态等感召效应,引起学生的情感转移,最终能达到共鸣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其优点。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最后,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这样,通过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喜欢阅读,其他的事情就会迎刃而解,教学效率就会得到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都知道:教学环节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伙伴;学生是主体;教材起着链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能有效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的教学要么只注重与考试,流于形式,要么就是轻能力,重知识,无法落在实处。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导了许多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革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手段,使之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质疑,积极的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等,全方位的去革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学生、教材、教师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就是方法技巧的重要性。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教,而不注重学生阅读技巧和方式的传授,不去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那么,学生是永远无法实现“会学”的。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的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的同时,我们还应加强指导,交给学生阅读的技巧,引导学生“会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来说,教师主要注重以下几点:①指导学生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②指导学生速读。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懂得,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积极的、创造性的理解过程。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及时反馈,检查有效阅读的效果。③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这样,通过阅读技巧的传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四、联系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阅读,是开阔眼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可以锻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落实新的教学理念,潜心于阅读教学的研究,摸索出一套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地激活课堂,丰富学生情感和语言文字的积累,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阅读教学带来的无限乐趣,通过阅读含英咀华,汲取文学殿堂营养,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实施语文阅读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读和自读相结合

教读是课堂上教师组织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点拨、启发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而进行一定的阅读训练的过程;自读是学生个人进行的阅读,是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地感知课文、钻研课文、理解课文的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读是为了自读而服务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自读是教师教读所追求的目标,一方面,通过教读,教师给学生以必要的讲解和释疑,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读能力的提高,又强化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并给教师以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师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改进后继的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促进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自读教学不能放任学生去读,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目标,促进学生深入地进行思考,要求学生能够读有所思,思有所得,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很多,哪些方法最适合初中学生,需要选择,需要实践,只有选择好的、适合的读书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好阅读教学,才能更多地汲取文学的营养,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书籍犹如一盏明灯,可以指引前进的方向,但是,我们知道,有许多书籍并不适合初中学生阅读,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所以,教师要指引学生有选择性的读书,让学生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的书来读。

2.多动手、多动笔

读书时,在书上要通过勾、画、圈、点,做出各种有用的记号,这对于促进学生边读边思考,加深记忆,增强读书的效果具有很多的好处,如果所用的符号还不足以表达你读书时的想法,可以在书本空白处写上字或是写上几句话,但是,所写的内容要精简明了。

3.利用不同的读法读不同的书

读书要学会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有的书只供一尝其味,有的书应当咀嚼消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读较多的内容,获得较多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学有益处,但是有些作品,学生在阅读时,不仅要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感情,还要从所读的内容中得到写作方法的启发和指导,以提高写作的水平。

三、重视阅读体验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十分深广的,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阅读体验相结合,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不要仅仅布置学生的阅读任务,还要把目光关注于学生阅读过后的体验。例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作者朱自清写父亲送自己上火车坐定后,去买橘子爬月台的那一幕,这在作者的眼里,那一刹那是时光的永驻,是父爱溢满于胸中的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父母的孩子有谁不曾体验的父爱母爱的,但是,同学们缺少的是观察和细心的体验,而教师在学生阅读后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阅读情感,激起学生心灵的情感波澜,捕捉学生情感的智慧火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去说,去写阅读体验,使阅读教学实现其真正的意义。

四、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对课内阅读会起到强化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大量的、多种方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和方法,就能逐渐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1)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要给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舞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的读物。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与课文有联系,使课内课外相互促进。

(2)课外阅读要做到及时的反馈,及时检查,反馈和检查的方式有:统计阅读篇目,写阅读感受,举行阅读知识竞赛,展示优秀阅读笔记,评比出课外阅读先进分子,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检查,达到促进课外阅读的目的。

(3)有针对性地指导课外阅读,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目的和水平,教师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经验交流,在相互的交流中,掌握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初中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努力寻找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实现初中学生阅读教学新的突破,让阅读教学为课堂添加生机,为语文增加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