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云南;花腰彝舞蹈;文化特色;艺术
舞蹈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每一种舞蹈在背后都具有文化建构,具有该文化的特点。云南花腰彝舞蹈也是如此,作为一种起源于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舞蹈,其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对花腰彝舞蹈进行研究必须将其放在文化背景中。也只有这样,花腰彝舞蹈的艺术特色才能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
1 具有美感的动作姿态
花腰彝舞蹈由于节奏明快,所以很有动感,在动作上既表现出朴实的生活场景,又极具艺术性。特别是花腰彝舞蹈的脚步动作,纷杂变化的同时还会以篝火、群舞等表现形式展现其丰富的姿态,极富美学价值。结合具体动作分析,花腰彝舞蹈动作中,最突出的就是“顿足踏地”以及“腹前击掌”。这两个动作是根据原始部落人们的动作加以演化而成,包含着原始的美感。“顿足踏地”就是用脚与地面接触以发出声音,并通过有韵律地接触创造节奏;“腹前击掌”则是人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声,完全没有打击乐器的参与,原本地展现了原始的美感。在进行这种节奏的同时,伴随着呼喊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原始气息。
除此之外,“围篝火”也是极富有特色的元素,一方面,“火”具有象征意义。在原始社会和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低下,因而对火有很深的依赖。“围篝火”这样的一个动作,就是在表达对火的崇拜。而花腰彝舞蹈对这一元素的应用,实际上是对原始力量的一种崇拜,有一种肃穆的美感。“舞龙”则取材于花腰彝传统的祭祀仪式。由于在花腰彝的概念中,舞龙也有雌雄之别,因此在祭祀的时候需要两条龙一起舞动,生动却又不失严肃。这种舞龙的动作也是花腰彝祭祀仪式的美感展现,其深层次的含义就是人们对于龙的崇拜和认同,是在当时低下生产力的客观条件中脆弱、渴望庇护的一种体现,因而具有庄严的仪式美。
2 蕴含着乐感与痛感文化的母题
在花腰彝中,忧伤和欢快都表现得十分极端,这从文化根源上不难解释。花腰彝的文化具有痛感文化和乐感文化共同的母题,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文化产生于花腰彝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的花腰彝族人在后期创作中提炼出来的。首先是“大地母题”,在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对这一主题的表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而言,大地十分重要,也十分熟悉。因此,在花腰彝舞蹈中就有对大地的深情,诸如“屈膝弓腰”这个动作,就展现了对大地的尊敬。这里的尊敬应当一分为二来看,一方面这是花腰彝人民对于大地的一种崇敬,向大地寻求庇护,表达感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敬畏,由于生活生产过度依赖土地,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原理不明,导致了畏惧大地的心理。
花腰彝舞蹈中,还有对于生死主题的展现,对于这个母题,花腰彝同样有两种态度。在花腰彝的祭祀舞蹈中,大部分都会涉及舞龙,这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敬畏。由此还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思索,一方面,人们惧怕死亡,向死神表达着自己的畏惧与服从;另一方面,人们必须经历死亡,死亡也是人最终的归宿,自然而又具有皈依感。花腰彝舞蹈将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死感悟有机地融合在了舞蹈中,并通过看似激烈变幻莫测的舞蹈动作展现出这种纠结,有一种矛盾的美感。
此外,生殖崇拜也是花腰彝舞蹈表达的母题之一。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殖的崇拜会逐渐减弱,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获得了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而死亡率降低又意味着不需要扩大出生率来维持种族的繁衍。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区,其生产力水平仍然没有很大的提高,思想水平也与现代社会脱节,所以在花腰彝的舞蹈中还是存在着生殖崇拜的痕迹。在舞蹈服饰上,花腰彝舞蹈的服饰以大红色为基础色调,男性通常会上身,展现出活力。
3 花腰彝舞蹈的感官价值
舞蹈艺术本来就能调动观众的视觉与听觉,并通过视听的结合充分调动起观众的感官。花腰彝舞蹈在视觉方面,尤其是动作、色彩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大部分花腰彝舞蹈的动作幅度都不算太大,但是有很强的节奏感。观众在欣赏花腰彝舞蹈时,会感受到自己的视野被净化了。因为动作的细小,所以会仔细关注那些细微的动作,不会被其他因素影响,有效地提升了视觉的灵敏度,从而摒除杂念,专注于舞蹈动作,更好地感受到舞蹈的美感。在听觉层面上,花腰彝舞蹈重视延长声音以及曲调的应用。花腰彝舞蹈要求舞蹈是四二拍,而歌曲却是四三拍,因此舞蹈的呈现常常是舞步声与歌唱声错乱,但是却又不紊乱。并由此展现出与视觉截然不同的体验,让人感到仿佛是视觉与听觉割裂了开来,因为眼前的景象的确与耳边的声响没有在一个节拍上。但是,这一切却又有一种纷乱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此外,具有花腰彝民族风情的唱词与音乐,同样丰富了人们的感官。
4 结束语
云南花腰彝舞蹈独具艺术特色,首先体现在其美学内涵上,通过原始美、庄严美、仪式美的内涵展现,让人们沉醉于美学的境界中。其次,体现在母题上,由于花腰彝舞蹈设计的内容与其文化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其母题中关于土地,关于生死的内容独具民族特色。最后,花腰彝舞蹈的艺术文化特色还体现在其展现的感官价值上。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影响,花腰彝舞蹈让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民族舞蹈之美,并被花腰彝文化艺术深深折服。
参考文献:
[1] 彭艳云.花腰彝“舞龙”文化传承的现状及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0(02).
[2] 魏美仙,蒋少华.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3] 陈劲松.花腰彝服饰艺术初探[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02).
篇2
一年多来,贵州省文化厅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多元化优势,通过推动全省一系列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一系列喜人成果,记者就此专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静。
引核心 找出路
文化强省凝聚正能量
: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厅是如何落实这一战略要求的?
徐 静:一是形成核心价值的强引领。把反映贵州地域特色、延续历史传统根脉、承载国家主流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饱含民族优秀基因的高质量的文化精品,进而成为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
二是形成发展自信的强支撑。80年前,党和在贵州实现了从挫折到胜利的伟大转折。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就是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表现我们从挫折走向胜利、从“后发”走向“赶超”的辉煌画卷,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历史自信,进而增强发展自信。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多元化需求。不断优化各领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欲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必先明确自身优势才能找准出路。贵州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徐 静:在遵义发生历史性转折,到会址时指出,要运用好历史经验,让精神永放光芒;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36.11%的多民族大省,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中的特色,山地提供生存环境、制约人的视野和生活方式、同时造就了贵州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王阳明“龙场悟道”,给贵州留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阳明文化资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知行合一”的心态观成为贵州特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给贵州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省文化厅围绕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省战略采取了六大措施: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做“实”阳明文化、做“活”“三线”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打造,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建工程 树品牌
文化强省更可触摸
:文化资源最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落地,才能形成引领核心价值、支撑发展自信、满足人民需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成果。对此贵州有哪些探索?
徐 静:为把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落到实处,文化厅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施文化传承脱贫工程、文化基础建设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服务大众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数字建设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交流提升工程、人才高地建设工程。
2016年,文化厅牵头的“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群众送上了丰富的文化大餐;贵州美术馆、贵州文化广场、贵州省博物馆、北京路影剧院等文化阵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实现我省省级美术馆零突破……
这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行、文化品牌的打造,让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形象更加丰满。
:有了品牌,文化才能变得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以文化人”。目前贵州打造了哪些文化品牌?
徐 静:为促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体系建设,文化厅鼓励和支持各地打造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彰显国家层面价值的文化品牌,目前着力打造了以阳明文化为主的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品牌、以为核心的文化品牌、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品牌、黔南好花红文化品牌、黔西南山地文化品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毕节品牌、以六盘水为代表的贵州“三线”文化品牌、梵净山佛教文化品牌、安顺屯堡文化品牌、贵安生态文化品牌等十个贵州文化品牌。
走基层 惠群众
文化强省更接地气
:只有将文化高度的打造与文化服务的普及很好结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文化强省。
徐 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厅一手抓文化精品打造,一手抓文化服务,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大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2016年元旦至春节的“走基层・送欢乐――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季”,组织了国内外24部、62场大型舞台精品剧目、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上演30余台优秀节目为广大群众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2017年元旦至春节期间,省委宣传部与省文化厅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大舞台展演”系列活动,于元旦至春节期间上演50多场表演。本次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编排经典剧目到极贫乡镇演出20场左右,在提高剧目质量的同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大幅度降低票价,让文化真正惠及到每一个群众。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文化事业如何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徐 静:省文化厅将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结合,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促进文化小康建设,坚持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四大原则。
文化育民旨在提升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大力培育贫困地区文化人才,以智扶贫。去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被纳入2016年贵州省民生实事,促进了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的有效提升。
文化励民即依托贵州特色文化资源,培养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推出一批思想精深的文化精品,点燃全省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激情,激活贫困地区人民反贫扶贫抗贫动力、创业创新创造活力。
篇3
一、先谈“送”文化
文化馆实施免费服务,必须坚持以基层群众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变化,根据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群众审美要求的不同、群众文化需求的不同,提供文化服务内容,让文化馆免费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方便群众。文化馆实施免费服务,应走进基层“送”文化。通过走进基层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优秀文艺节目进基层展演、各类展览展示、特色文化、群众文艺比赛走进基层等活动,让广大群众能就近就地感受群众文化的氛围并参与其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导向性和示范性作用,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和发展。
(一)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走进基层
文化馆走进基层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基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将优质的文化服务项目送到老百姓的身边,将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社区、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厂矿、部队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使广大社区居民、农民群众能在自己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使广大群众在接受文化服务,并参与文化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如厦门市举办的农民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以“新农村、新农民、新跨越”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为突出农村文化特色,特地安排了农民群众参与面广、参加人数众多、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歌手赛、合唱比赛、秧歌、腰鼓、民间职业剧团调演、美术、书法、摄影、诗歌、散文等10项艺术展示和比赛。为了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欣赏到文艺演出,艺术节期间举办的艺术展示和比赛活动基本上都设在各区农村的文化广场、农民群众、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地举行,让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看,每次展示和比赛演出,观众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二)特色文化服务走进基层
根据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等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要求,有针对性地将特色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对应老百姓的文化需求,可以让老百姓真正喜欢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服务项目,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如厦门市文化馆创办的厦门青年民族乐团开展的“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频有成效。厦门青年民族乐团自2004年起开展“民族音乐进校园”活动,至今坚持不懈,先后走进各大、中、小学校举办民族器乐专场音乐会数十场,所到之处都引起轰动,深受师生的热烈欢迎。厦门青年民族乐团开展的“民族音乐进校园”、“三爱”主题教育——民族音乐高校巡演等公益活动已成为厦门市文化馆的品牌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学校师生反响热烈。乐团不仅举办专场演出,还向同学们介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的民族乐器,包括各种乐器的源流、我国古代管弦乐队发展历史以及与西方管弦乐队的不同等方面的知识,并结合乐曲梗概介绍,演奏民族器乐经典曲目,使同学们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乐曲的创作背景等,经典的民族音乐作品令孩子们直观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演奏家们用音乐与同学交流互动,师生们在欣赏节目的同时,增强了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同和喜爱。许多学生是第一次现场欣赏民族乐团的演出,我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和无穷的魅力让他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撼,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许多学生希望民乐团能够多进校园演出,让大家有更多机会零距离感受民族音乐的熏陶,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
厦门市“非遗”项目走进基层展示和演出,宣传“非遗”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组织歌仔戏、高甲戏、答嘴鼓、闽南童谣等“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行巡演,演出期间还穿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寓教于乐,让老百姓在欣赏文艺节目的同时了解“非遗”法,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识。厦门市美术馆近年开展的“美术大篷车”工程走进基层展览也颇见成效。“美术大篷车”工程主要由美术展示、美术辅导和美术服务三部分组成。将美术馆典藏优秀漆画作品拍摄制作成图片,流动车开进全市各地,走进社区、农村、学校、部队等地进行展览,将高雅艺术送到老百姓身边,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接受美术教育,普及大众的美术欣赏,提升审美境界,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篇4
关键词: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
一、国内外文化艺术教育扶贫经验的借鉴
日本是开展文化艺术扶贫活动时间较早且成效显著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京农村地区劳动力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当地政府开始实施文化艺术振兴计划,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把文化艺术教育同当地特有的手工艺与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发展地方手工艺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同时还有力地保护了当地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印度政府在2006年实施的包容性旅游扶贫战略,强调了教育和培训的作用,通过大力推行文化艺术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培训,让贫困人口的精神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效带动了贫困人口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增长。韩国在文化扶贫别注重开展文化建设和教育活动,在2009年实施的农村新文化空间建设扶贫项目中,通过新办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艺术素养,推动了地方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福建是我国最早推行文化艺术扶贫的一个省份,从2005年到现在,历经14年时间,福建已经走出了一条资源集约型艺术扶贫的成功之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福建经验”对于贵州等落后地区艺术教育扶贫的启示主要有:大力整合社会文化艺术资源,通过政府、高校、艺术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全面推进农村文化艺术扶贫教育,努力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贵州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意义
(一)为贵州农村发展特色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人力资源
贵州山地众多,没有平原支持,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一个发展传统农业条件相对薄弱的省份。贵州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人民在相对原始和封闭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保留了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因此贵州应当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歌舞展演、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要将贵州独有的民族文化艺术转化为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资源,需要一大批能够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基层人才,对贵州农村留守儿童实施艺术教育扶贫能够为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的要求。
(二)为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贵州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贫困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更是精神上的贫困。许多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心理、思想上的缺陷,这些缺陷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埋下了巨大隐患。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艺术形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优秀的精神粮食,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在贵州农村留守儿童中推行艺术扶贫教育能够该感染孩子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消除他们的封闭、自卑与冷漠,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扶贫。
(三)为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打下基础
如前所述,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在民族音乐方面,民族村寨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浪哨”情歌、黔东南山歌等民族歌舞早已蜚声海内外,侗族大歌更是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民居方面,贵州各地的民居建筑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黔东南苗族依山而建,气象万千的吊脚楼,黔东南侗族极具艺术魅力的风雨楼、鼓楼,黔西布依族朴素简洁,装饰考究的石板房等。在民族手工艺品方面,苗族刺绣、蜡染、布依族簸箕画、安顺傩戏和地戏面具等手工艺品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然而应当指出的是,贵州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加之随着城镇化率不断加快,大量青壮年人口离开乡村,导致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后继乏人,面临严重的危机。笔者认为,贵州民族文化艺术的最大希望可以寄托在留守儿童身上,寄托在文化艺术教育扶贫事业上。通过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扶贫教育与培训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通过人力资源形成和文化艺术市场的开发能够实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三、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文化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现阶段,贵州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接受了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但在教育质量上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教育方面与城市的同龄儿童相比具有很大差距。例如:贵州长顺县茅山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由于土地贫瘠,石漠化程度高,农业基础设施滞后,茅山村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2018年笔者参与了贵州省民盟组织的茅山村小学文化艺术扶贫活动,该小学的在校学生人数为234人,其中70%以上是留守儿童。在文化艺术扶贫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抱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是学校缺乏教授艺术类课程的老师,缺少乐器、画具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几乎是一片空白。贵州罗甸县打改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大概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笔者在扶贫走访该村期间,发现该小学过去的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是由一位来支教的语文老师兼职教学,这位老师离开后音乐课、美术课就一直处于停课状态。当前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教育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首先,缺少艺术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扶贫不够重视,没有整体规划,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各方力量的帮扶缺乏长效性。其次,师资力量奇缺。由于条件艰苦,教师待遇缺少保证,贫困农村的中小学严重缺少艺术类专业老师,许多学校根本无力开设艺术类课程。再次,针对民族文化艺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扶贫教育处于空白状态,不能为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储备。
四、贵州推行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科学规划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路径
首先,要立足贵州省情,制定农村留守儿童艺术教育扶贫长期规划,将扶贫教育同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艺术教育、职业培训、文化艺术就业并举的长期扶贫机制,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文化艺术素质、经济状况、精神品质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二)强化文化艺术扶贫的人才机制和教育机制
政府对于艺术教育扶贫应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艺术教育扶贫事业中。鼓励和充分利用艺术院校、文艺事业单位、民间艺术团体三方的力量,全面推进贵州农村留守儿童的艺术教育工作,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艺术素质,为贵州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培养人力资源。
篇5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舆论引导机制构建另外重要的一环,则是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觉,提升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的作用是主导而不是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宏观调控,搞好服务,改善环境,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对农民给予引导与扶持。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能是农民,政府要努力提高农民对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农民文化主体意识,形成文化自觉。亦即,使农民自己产生文化方面的诉求,并自觉地组织与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要着重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与活跃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二是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积极扶持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允许其以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大力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的发展。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扶持以公司加农户、专业加工户等形式,从事农村特色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二、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财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凡是文化工作有起色、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的地方,必定有一些有专长有组织能力且钟爱文化的同志在那里积极工作。反之,政府投入再多,如果么没有专长且不热心文化的同志在那里工作,其文化活动也是搞不好的,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阵地也会丢失或垮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最关键是专业人才,最缺失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发挥专长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呢?一是实施特色文化建设辅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邀请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教师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顾问,吸引与鼓励有专长的文化人才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员,通过文化人才结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定向辅导,切实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以此来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人指导、培训和组织。另外,要注重发现与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支援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高校文化下乡往往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动机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没有考虑最终的效果;在形式上体现为“送”,农民到底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高校没有周详的考虑。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必须避免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并确立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确保“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那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那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送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最后,地方高校要把发掘、整理农村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自己文化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把那些散失在民
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二)健全考核机制,合理评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收益
篇6
我国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主要针对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社会建设来说,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文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经济是国家的两大支柱,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扶持。因此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起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其次对于人民来说,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增加,群众文化的建设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生活项目不仅仅是劳作和简单的生活,多彩的生活节目和娱乐使人民幸福感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生产力的提高。乡镇居民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二、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乡镇企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直接带动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到2000年底,乡镇企业增加值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年平均增长13.1%;利润6460亿元,比上年增长9%。乡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物质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而目前乡镇群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目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
(1)政府在发展乡镇的时候重经济增长,轻文化氛围塑造。一个地区全面健康的发展应该是经济与文化并重的,但是由于我国乡镇经济起点较低,经济水平城乡差距太大,部分地区政府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文化氛围的塑造,我国很多乡镇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文化方面的忽略和一味的强调经济的发展使很多乡镇出现了文化荒漠,原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逐渐没落消失,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古老的技艺逐渐失传,这是缺少文化氛围造成的。我国部分乡镇存在着经济和文化不能同步发展的现象,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多民族,多元化文化发展,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发掘和维护,不是一日之功。在经济发展的同步如果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塑造跟不上,后期当发现文化建设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的时候只能亡羊补牢。
(2)乡镇本地文化艺术人才流失严重,城市中的文化艺术人才不愿意回流,造成人才的缺失。乡镇由于其发展水平,生活便利程度以及医疗水平等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生活环境不如城市,造成乡镇本地出身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在学成之后拥有了专业的技能后多数选择在城市定居生活,加上本身乡镇地区文化气息淡薄,这些人才不愿意再回归本地支援本地文化建设,而城市原有的文化艺术人才也因为生活条件以及薪资待遇等问题上不如城市很少愿意选择乡镇文化馆工作。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和组织,乡镇文化机构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政策吸引和留住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人才的缺失是影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乡镇居民本身的意识和文化水平问题。与城市相比乡镇的教育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慢速发展阶段,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人民群众多数存在着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有文化需求但是没有文化意识,生活单一,缺少娱乐。群众不知道应该如何满足自身文化需求,受教育程度低,乡镇思想相对封闭,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人无法打开心扉走出家门,自发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和娱乐活动,广场舞这种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群众娱乐项目在农村地区寥寥无几。群众排斥自发组织文化活动等问题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三、未来乡镇群众文化发展趋势
群众文化的大力全面发展是未来乡镇文化发展趋势,为提高乡镇居民的整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未来我国将会重点发展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从政府方面,政府应该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设立专门的经费,建设乡镇文化馆和文化设施。政府结合当地旅游局,对于有旅游价值的乡镇着重发展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有利于发掘当地历史风俗特色文化,当地居民同属于一个民族,最大限度的开发民族特色文化形成独特的群众文化氛围。文化馆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特色比赛,例如歌唱大赛,广场舞比赛和乡镇戏曲大舞台等活动,低门槛开放,鼓励群众踊跃报名,有优胜者给于名誉和实质性奖励作为鼓励,也可以推荐到市里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乡镇之间,城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通过交流切磋和比赛的方式互相学习好的文化建设方式,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吸取文化建设精髓。从人才方面,当地文化馆推出人才引进和当地文化艺术人才优先安排岗位的政策,将人才巩固在当地。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和组织。对人才的引进推出相应的政策吸引人才常驻是群众文化建设有力保障。从群众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团体的组建,原有的民间艺术团体要大力支持和普及,安排演出机会,地方电视台电台积极配合宣传,将点扩展成面,尤其是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文艺团体,传承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艺术的民间艺术家要重点培养和维护,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形成地方特色。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 坚持;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中图分类号】 G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062-2
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以此为前提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基层文化馆、站,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组织、引导群众自娱自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其他文化类型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它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面向市场,努力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增强自身发展活力,不断扩展发展空间,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利益,坚持把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放在首位,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普及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内容,提高文化生活质量。
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只有在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才能实现。甘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社会、经济、文化相对处于较落后状态,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即传统社会文化是与低下的生产力,与封闭式的、低层次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其文化因素难以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文化是经济的一个内在的、深刻的促进或者制约因素。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便可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文化,便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因此,如何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换,提升未来小康社会的文化品格,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西部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基层文化馆、站面临的历史使命。文化馆、站在坚持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方面的主导作用是多方面的。大力抢救和保存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文化馆、站的主要任务之一。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活历史的生动写照,又是一个民族存在身份的标记和展示。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的东端,这里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藏区的主要通道,是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成为安多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我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孕育了广泛流传在民间的藏族文学、音乐、舞蹈、神话、戏剧、曲艺、诗歌、故事、绘画、雕塑等特色文化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甘南藏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铸就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境内有大量名胜景地和文物古迹,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都曾驻足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活动,造就了州内丰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在宣传甘南,推介资源,招商引资,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加快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注重挖掘整理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但是,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现代化生活浪潮不断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下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在历史文化不断消亡的严峻现实面前,我们只有及时抢救和保存民族的精神财富,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只有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展示民族和地域文化风情,推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才能始终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品格和主体地位。
体现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健康的精神因素,充分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工作争创一流”的“甘南精神”,是我们在建设甘南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和弘扬的精神动力,是甘南各族人民立足高原、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的美德,为建设先进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还体现在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品方面。甘南地处高原,秀丽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民族歌舞,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多样化的民俗、民情,民族节庆文化等,是发展甘南民族文化的优势资源,并且潜藏着巨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保护和发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升特色文化的品位,扩大民族文化发展规模,既能够丰富和满足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可以有效地增加地区经济的文化含金量,推动经济发展,从而使文化馆、站真正实现以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使“文化的经济功能”与“经济的文化取向”形成互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促进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
发掘、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艺术创作活动,繁荣文化公益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必须首先坚持和服从于社会效益。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味追求经济收入,而让那些污染社会精神环境、毒害人们灵魂的文化垃圾充斥市场,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在文化资源的区分和选择上,看它是否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对那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东西要严加限制和剔除,文化馆(站)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桥梁,必须在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渗透和毒害方面作出示范。
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最终必须落实在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上来,具体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上来,从而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因此,积极推动地区群众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方位、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坚持文化发展突出社会效益的关键。
针对甘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现实,应当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把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发展和壮大群众性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中去,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抓好普及工作,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把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坚持以地方民族特色为主,通过普及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辟文化宣传场所,建立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传播健康文化艺术发展活力,推动文化艺术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具有宣传教化、普及知识、凝聚人心等社会功能。因此,加强文化场所建设,突出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需要。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让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参与其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和引导,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大环境,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把巨大的精神力量转变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物质力量。
总之,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制度建设,推动文化创新,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努力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工程,不断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族放.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1,(8).
[2]郭宾,秦德智.对国家文化安全观点的再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韩冰.回望文化发展三十载[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6).
篇8
一、剪纸艺术的基本特征
1、依附性与独立性的相统一在民间特定的文化氛围与生活背景下孕育出了民间剪纸艺术形式。如人们通常会在办喜事的时候,在窗户,门帘上贴上大大的“喜字”剪纸,渲染了一种热热闹闹,十分喜庆的氛围。但是当人们的生活与社会背景与剪纸艺术强烈的融合到一起过后,剪纸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示着自身独特的美感,这种展现独特美感,而不是融合世俗的艺术的状态也称为剪纸艺术独立性的展示。
2、集体性与个性的相统一民间剪纸艺术的集体性表现在其最后的归属问题上,每一个剪纸作品都是由不同的主体,个人创作,最后都会归属于整个集体及社会。因此,其也是一种集合了民间群众的智慧才创作出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剪纸艺术个性的体现在于即使是同一领域,不同作者创作的作品,其也会展示出不同的个性与内涵。个性的体现则需要作者根据自身的实际创作功底与内心独特的主观情感来创作剪纸作品。
3、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相统一在不同习俗,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区域之间,剪纸作品难免会展现出一定的变异性。一般的变异性都会在剪纸作品的外观形式,独特剪纹以及所运用的基本纹样方面体现。而稳定性则是相对于变异性来说,是一种剪纸作品发展至今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剪纸作品其本身具备的独特审美性以及民族文化性,使得其能够在历史的长流中散发光彩,传承至今,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突破。
二、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1、民间剪纸艺术是传播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宗教文化是一种早在原始时期就存在的民族文化,其也是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与信仰。在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宗教政治,宗教建筑以及宗教礼仪是最能表现宗教文化核心内涵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而民间剪纸艺术就相比于宗教建筑,是一种实际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剪纸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宗教文化特色。如在傣族的剪纸艺术中,每当到泼水节,中缅胞狂欢节等重要的民族盛会与有关佛教的节日时,剪纸都会被应用于泼水亭、佛幡以及一些佛供物上。在寺庙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代表佛家思想的剪纸艺术品。
2、宗教文化是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方式民间剪纸艺术不单单是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其的产生与制作都是在作者独特的文化氛围与生活背景下完成的。其的传承与发展则需要依靠宗教文化这一良好的民族文化来得以完成。人们在去一些民族文化特色强的地区旅游的时候,就会欣赏到不同的宗教文化,同时也可以从一些剪纸艺术中真诚的感悟到有关信仰与人生的真谛。这样就促进了旅客对于剪纸作品以及文化的了解,将剪纸文化发扬光大。但是剪纸艺术与宗教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做出了贡献。
三、如何加强剪纸艺术在宗教文化中的发展
1、重视宗教传统节日的发展,促进剪纸艺术在其中的发展。宗教传统节日与民间剪纸艺术都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所创造的独特文化成果的充分展示。有关宗教的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在节日当天会通过不同的庆祝方式来表达达对宗教文化的热烈喜爱之情。而展示相应的剪纸艺术不仅可以提高剪纸文化的知名度,还可以将宗教文化的精神核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科学合理的保护好宗教传统节日,采取积极的方式促进传统节日的传播,同时也可以促进剪纸艺术的繁荣发展。
2、为宗教活动建设良好的活动空间,使得剪纸艺术展示独特魅力。不同的民族文化区域与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活动的区域也是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而剪纸艺术是依附于宗教文化传播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为宗教活动建设良好的活动空间,可以使得人们对于宗教文化进行一个全面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宗教文化的细致了解关注到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世代相传的剪纸艺术与人类的实践与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展示独特的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可以使得剪纸艺术的文化链得到增长,展示出独有的中华民族魅力。
3、加强宗教旅游领域的开发力度,将剪纸艺术推广到全世界。宗教文化的市场繁荣很大的一部分是由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带起的。现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旅游,尤其是喜欢去一些具有独特宗教文化的地方,如云南的西双版纳;青海等区域。而剪纸艺术作品因为经常的被应用于不同的宗教场所,人们对其也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但是现在的宗教旅游胜地因为受到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逐渐变成一个只追求经济利益的地方。因此,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的扩展宗教旅游的主要内容,正确引导宗教旅游的发展,通过一些推广,宣传来增加宗教文化的知名度与深远影响,这样才能进一步将独特的剪纸文化推广到国甚至全球,促进剪纸艺术在宗教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篇9
把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切实放在百姓身上,正如乌当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郭琳所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千方百计满足农民群众对多种文化需求,努力为群众谋求更多的文化权益,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成果,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乌当区从经济惠农逐渐转向文化惠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把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向农村倾斜,文化服务向农民倾斜。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十一五”期间,乌当区投入了1亿多元用于乡镇、街道和村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地建设。迄今,全区10个乡镇、街道建起了200平方米以上、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其中1200平方米的有4个;全区76个行政村均建起了综合文化室和农家书屋,有藏书20余万册,并购置了音响、DVD等文化娱乐设施,其中有64个村已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25个村建起了数字农家书屋,农民可从网上阅读各种图书3万余册。自2004年以来,区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为全区40户以上自然村寨铺设了远程教育宽带综合信息网,全区76个行政村和20个社区建起了远教接收点和村居民上网点,广播电视入户率达100%,其中有线电视人户率达80%以上,率先在全省实现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终端点、宽带互联网全覆盖。通过机构改革,10个乡镇、街道成立了文化服务中心,配备了专职文化干部57名,80%以上的行政村配备了专兼职文化管理员。实现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通、户户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基本形成了覆盖农村的文化公共服务网络。
随着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为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搭建起了平台,催生了文化自觉,开展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格调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民间节日为载体,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新堡三月三布依歌会、阿栗杨梅文化节、偏坡六月六、新场杜鹃节、下坝樱桃节、百宜梨花节、东风石头寨苗族跳场等民族风情节等,参与的农民群众达100万人次之多。同时引导农民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农闲、节日集会等,组织文艺汇演和竞赛活动,既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中康体怡情、获益受惠、长智增识、明德积善,展示了农村和谐生活,又传承和发展了民族民间艺术,让农民享受自己的文化成果。
依托宣传、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团体到农村巡演,组织放映队进村寨巡映,送文化到基层在乌当区虽已成为常态,也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但送文化是季节性的,也是单向性的暂时的,也不能天天送,村村寨寨都能送到,仅此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乌当区文化局局长耿礼元如是说:“要把‘送文化’逐步转向‘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植入乡村泥土,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农民真正成为文化的主人。”
乌当区坚持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把引导农民自办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通过组织艺人下乡传授、集中培训、组织文艺汇演、交流学习等方式,为农村培养文化人才队伍。同时,多措并举,鼓励并吸引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农村创作,发掘和培育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化,农民自办文化十分活跃。全国文明村、布依族聚居的新场乡王坝村将闲置的罗家祭祖祠堂改建成“农家书屋”,藏书2000多册,成为村民的文化娱乐场地。村民罗金友自己出钱购买器械,办家庭广播近30年来,每天除转播中央、省、市电台新闻节目外,还自办文艺、新闻节目,向村民播送法律、科技知识及市场信息。新堡布依族乡渡寨村民组民间艺人韦富忠,创办了布依文化艺术博物馆,免费向村民开放,向村民传授绘画、民间工艺品制作技术,如今这个仅有82户的布依山寨,无伦大人小孩均会绘制簸箕画,不少人家学会了根雕、木贴画、竹编等工艺品制作,其独具民族特色的布依书画、民间工艺品扬名省内外。今年11月中旬,渡寨与贵州省剪纸研究会联手,创办了全省首家“布依剪纸艺术创作基地”,基地培训的15名布依农民剪纸能手已顺利结业。
羊昌镇黄连村25名能歌善舞的布依族农民组建的“好花红艺术团”成立10余年来,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唱演身边的事,赞颂身边的人,用群众看得见的典型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在乌当区象黄连“好花红艺术团”这样农民自办的文艺演出队、歌舞队、秧歌队、腰鼓队等民间文艺组织有70余个,队员发展到6000多人,活跃在山寨院落、田间地头,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文化活动,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黄连村还成立了“濮越书会”,在100多名会员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不满10岁的儿童,他们义务为村民书写对联,对外开展书法艺术交流,传承中华民族书法艺术,成为贵阳市书法第一村。
乌当区农民自办文化迅速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欣欣向荣,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办文化,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文化发展格局,充满了勃勃生机,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在今年九月贵州省承办的“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乌当区由卡堡苗族花棍舞、小尧苗族花鼓组成有100人参加的演出队,分别在闭幕式上和民族大联欢活动登台表演,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称赞,充分显示了民族文化品牌的无穷魅力。
有27个民族共同生活的乌当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民族风情古朴,多姿多彩,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缤纷奇异,特色鲜明。下坝乡的苗族花棍舞、长棍舞,新场乡小尧苗族花鼓舞、可龙布依红灯戏,东风镇的文琴座唱、棋子灯,偏坡布依民族乡的铜鼓舞、板凳舞、竹竿舞、布依长号、布依刺绣,新堡布依民族乡的簸箕画、木贴画、根雕,香纸沟的古法造纸术、竹编艺术,羊昌镇黄连村农民书法等民族民间文化,犹如一颗颗珍珠散落在乌当农村村寨院落,异彩纷呈,这是乌当区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
篇10
[关键词]壮乡元素;现代园林景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1-0122-01
广西壮族是一个崇拜自然、拥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有着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即是我国壮族文化发展史中的珍宝,又是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时可以借鉴的极富价值的元素符号。园林的景观建筑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园林景观建筑过于追求现代建筑风格,导致雷同性建筑不断出现,失去了应有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底蕴。因此,在现阶段对壮乡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宣扬民族传统文化,为我国未来的园林景观发展提供颇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1.广西壮族文化的相关元素
壮族文化能够集中体现出我国壮族地区较为特殊的地理环境特点、物质发展水平以及精神层面的需求。要想真正的营造出具有鲜明壮族特色的现代园林景观,首要的就是要在壮族文化的发展中充分的挖掘出壮族的特色文化元素,壮族的文化元素主要包含自然文化元素、精神文化元素以及物质文化元素。
自然文化元素
指的主要是相对于人本身主观意识的一种客观性存在,可以包含壮乡环境下的气候特点、地形与地貌特点、水文环境、植被以及动物素资源等,这些都应归属于自然文化园的范畴之内。
精神文化元素
主要指的是对客观事物以及客观的物质世界的一种主观性反映,包含着个人的经验、知识、情感以及思想与意识等。更主要的是,精神文化元素中还包含着乡土气息较为浓郁的民风与民俗、民族的图腾信仰、民间的相关故事传说以及壮族的歌舞与语言文字等各类民间文学。
物质文化元素
指的主要是客观实在的一种外在性表现,具体是说那些不依赖人们主观感觉而存在的拥有民族气息的干栏式建筑、社亭、舂米房等人工类的建筑物,还有一些编织器物、乐器以及一些加工工具等用于生产生活的相关器具。在壮族还有一些特色的服饰、壮锦以及铜鼓上的花式图案等,而且一些壮族先民们较为崇敬的青黑色与红色等各类色彩,均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之内。
2.壮乡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具体应用
广西市来宾文化艺术中心位于新兴城市来宾,建设地点位于来宾市行政中心轴线上,用地南北方向长168米,东西方向长95米,平面呈“凸”形,南面数公里为红水河。总用地面积1488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515.78平方米,项目有一个1390座的大剧院、四个小影厅(199座及148座各两个)、两个城市建设发展成就展厅、商业及配套用房组成。建筑共五层,是集壮乡文化元素与现代化建筑并存的综合性的文化中心。本文中以广西来宾市文化中心为例,阐述了壮乡文化在现在现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1借用多种手法对园林景观建筑的面进行装饰
园林景观建筑是融合功能性和观赏性两种特性的建筑物,建筑的装饰部分仅是建筑的一部分,但是却有着营造氛围、展示艺术、诠释礼教、传承文化经典等作用。
壮族文化源远流长,需要在园林景观建设中通过装饰将其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将壮族的文化元素通过浮雕、壁画、彩绘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衍生与重构,加到建筑物的具体装饰的部位上,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体现出装饰本身的艺术效果及其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获得更为精美与蕴含壮族文化的细部刻画的处理效果。来宾市文化艺术中心外立面采用现代风格的材料与传统风格的材料相结合,以纯净的几何形体体现极富艺术个性而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形象。南立面是设计表现的重点,设计以隐喻的手法采用被喻为“壮乡故宫”的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建筑形制,简洁的细部处理结合浮雕,文化雕塑,承载了始祖――麒麟山人这一文化标志,弘扬来宾悠久的历史。东西两立面重点体现来宾城市飞速发展的现代风貌,选用金属和玻璃材料,结合精致的几何镂空处理,配以明快的亮丽色彩把来宾城市的蓬勃朝气体现的淋漓尽致。整个建筑高低错落的体块将山水收纳其间,富含传统名族气质。这样的建筑手法使得来宾文化艺术中心既充满了壮乡文化元素,同时也具有了现代化建筑的色彩。
2.2借助传统与现代的材质更好地塑造园林景观建筑的形体
园林景观在设计造型时不仅要体现出功能的相关要求,更多的是要重视外观造型上的美观要求。园林景建筑在轮廓的设计上,要具有相应的表现力,造型还要体现出民族的特色与地方的相应特点。在一些富有特色的地域内进行园林建筑的创作,要灵活的使用抽象、重组、转化以及夸张等手法,将那些在民族文化中精确提炼出来的特定图形和特殊符号语言通过象形或者象物的创作,从而更为和谐的融入到建筑的构图以及建筑的形象与气质当中,更好地反映出地域的文化特征。
壮乡元素在园林建筑的应用中主要的手法在于陈列与展示、衍生与重构、变异与转化、凝练与再现、融合与创新等,这些手法集中的将壮乡文化契合的融于现代的园林景观建设中。来宾市文化中心主入口广场大气宽阔,两侧的景观绿地结合建筑形体及立面以自由二维矩阵构图辐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其间点缀各种独具麒麟文化的雕塑与以壮乡歌、舞,山水,丰收为创作主题的景观小品,给在其间休息散步的市民带来到浓浓的民族气息,既体现了壮乡文化的纯朴与神奇,又在此基础上衍生与创新出新型的建筑风格,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融合一体。
2.3借助壮乡的原生空间从而更好地延续壮族园林景观建筑的环境内涵
在发展广西地区的园林景观建筑时,为了能够使壮族的园林建筑保证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不仅要在建筑的形式上延续相关的民族特色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园林建筑本身赋予一种特殊的使用功能,具体来讲就是在生活的层面上继续延续与发展壮乡的文化。壮乡的原生空间主要指的是壮族的先民在适应环境与改造环境的期间,人为对其改造的程度较小,或者说是基本是顺应与利用当地的地形与地貌特征,尊崇原有的、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的各类空间。由此可见,借用壮乡的原生空间,主要就是凭借着原生空间更为准确的传递出壮乡的原始信息,展现出壮乡环境那独有的地域性、时间性以及空间性的面貌,给人一种真实的、传统的壮乡环境体现。
现如今,壮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实体环境等因素,共同融合成广西壮族人民特有的生活环境,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空间。例如:春节时喝伶俐水、祈五谷、祈六畜等活动。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与与文化环境,针对某些极具特色的民间活动对建筑本身进行设计,从而打造出具有原始气息的园林景观建筑空间,为园林景观本身赋予一种特殊的空间活动功能,更好地延续广西壮族园林景观建筑的环境内涵,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与进步。
3.结语
壮族文化是我国广西地区的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表明,我国的园林景观建筑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展示当地的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将壮族特有的文化融入进去,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成功的创新。因此,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开创新的思路,在一些细部刻画、建筑形体塑造以及建筑功能塑造等方面要充分的融入广西壮乡元素,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于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因地制宜的运用各类设计要素,保证园林建筑能够依存于拥有特色文化的地域之中,并且与周边的风土人情等融合与统一,建造出既能弘扬壮族文化,又能拥有现代建筑气息的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