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标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标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课堂标准方案

篇1

7月3日,NEC(中国)的“2015 NEC创新解决方案展”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成功举办。今年的展会以“智慧之城(Smart City) 创想未来(Bright Future)”为主题,集中展示“安心便捷的城市”、“高效创新的企业”、“多姿多彩的生活”三个社会领域的多种解决方案,并展示了SDN、大数据等NEC的核心ICT。

NEC作为ICT的领先企业,在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都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多年的建设经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当今时代的热门主题。NEC在“互联网+”时代也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助力中国政府和企业创造价值,建设安全、安心、高效、公平、富足的信息化社会。

NEC中国总代表日下清文介绍说, 2015年NEC在中国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安全、健康、环境,以及办公领域,并带来了尖端的技术,致力于成为社会价值创造型企业。

在此次展会上,NEC将展区分为“安心便捷的城市”、“高效创新的企业”、“多姿多彩的生活”三个区域,并特设了智慧商店(Smart Store)、智能汽车经销商(Smart Dealer)、智慧课堂(Smart Class)、智慧办公(Smart Office)四个特别展区,模拟企业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让参观者切实感受NEC的技术与服务。

安心便捷的城市

随着国内平安城市的深入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此次NEC展出了它在人脸识别领域的丰富的技术产品,包括人脸识别软件、人脸识别移动终端设备、全景监控设备、智能监狱系统、人脸识别防替考解决方案等,充分展示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打造平安城市贡献技术力量。

NEC在生物识别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已在全球得到业内认可。2014年5月,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组织的人脸识别技术基准测试的“静态图像识别人脸测试”中,NEC人脸识别技术的性能获得了第一名的评价,这也是NEC继2009年、2010年的测试后,连续3次拔得头筹。在今年实施的指纹认证技术蒙眼测评中,NEC再次以压倒性优势获得比对精度第一名,其测评结果也是全球业界公认的信赖度最高的生物识别测评。

NEC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全球各地的犯罪搜查和鉴别之中。至今,NEC的指纹识别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运用于超过40个国家的500多个项目。南非共和国国民ID系统和美国州政府城市警察AFIS系统(自动指纹认证系统)都使用了NEC的指纹识别技术,使用NEC人脸识别技术的公民身份识别及出入境管理系统已经被新加坡、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导入。今后,NEC也会在生物识别领域开发更多应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为广泛的安全解决方案

高效创新的企业

在经营、物流、销售与生产现场紧密联系的工业4.0时代,NEC以大数据、云计算、SDN、网络安全等先进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为基础,将“制造”“物流”“销售”连接起来,将一线现场积累的智慧与尖端技术融合,进行价值链创新。

在NEC智慧商店(Smart Store)展区,客户可以体验包括O2O、来客感知、智慧总部、便捷结算、智能货架等带来的全新智能解决方案。NEC应用Beacon信标实现O2O服务场景,利用感知功能对顾客进店的时间点、滞留时长、访问频率等顾客数据进行跟踪、搜集和管理,智慧总部的后端管理提供补货预测和货架分析等功能,POS手持终端等解决方案实现提供高效准确的结算系统。NEC智慧商店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可为企业解决销售中遇到的众多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经营目标、更好地服务客户。

在智能汽车经销商(Smart Dealer)解决方案展区,整合了NEC人脸识别技术和触摸屏技术的人机交互一体设备将4S展厅与汽车经销商管理系统(DM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厂家的系统融会贯通,在广告推送、信息采集、车型展示、商谈成交、预约服务等环节带给客户不同以往的崭新体验。

智慧办公(Smart Office)是首次在NEC创新解决方案展上展出,该解决方案导入了NEC先进的ICT,同时融合了NEC的SDN与网络安全。其中的智能安全区域Smart Security Zone导入了NEC的人脸识别技术,为办公安全保驾护航;Smart VIP会议系统支持迅速决策、无纸化会议,提供高效和充满现场感的电视会议。智慧办公(Smart Office)已经在NEC的北京办公室成功导入,力争在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提升员工满意度。

多姿多彩的生活

NEC一直致力于促进医疗与养老行业的信息化,此次展出的移动医疗技术展示了通过移动终端盒移动技术,构建智慧医疗体系,拉近医患互动距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构建新型院内物流管理和配送体系,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面向健康管理的步态收集和分析解决方案通过ICT对老人的日常步态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及时防止或预警异常情况的发生,保障老人的生活安全。同时,NEC充实现有养老管理系统,结合 NEC i-Care平台、超声波定位系统、人脸识别技术,为养老机构的紧急情况处理提供了及时且准确的早期支持。

NEC的智慧课堂(Smart Class)展示了在“互联网+”新形势下教育行业的新的改革和创新模式。睿课堂数字化教学平台解决方案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项目”的多年教学研究成果,利用平板电脑及无线网络,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丰富课堂互动,减轻教师负担,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和自主探究式学习。该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多所学校成功导入,让信息化教育走进课堂,让老师和学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教和学的乐趣。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1]。” 因此,高等教育要想现快速发展,需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转型升级,需全面开创智慧教育。

二、教学模式设计

祝智庭教授曾提出的影响智慧教育环境的6 个维度,即学习者、促进者、资源、设备、工具和学习活动[2],本文设计智慧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模型如下:

(1)课前,借助智慧职教云平台向学生推送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料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掌上云课堂平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课中,学生根据智慧职教云平台的支撑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参与度及讨论情况来观察学生,对学生进行管理。在评价环节,智慧职教云平台集成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在此智慧教学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实时,使教学管理更具有高效性。

(3)课后,教师对学生作业部分进行批阅,对不合格的作业,可让学生重新完成,直到达到考核标准为止,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通过掌上云课堂手机“摇一摇”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三、基于智慧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1.教学实施方案

为检验基于智慧云平台的教学模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笔者以“计算机软件系统”为教学内容,对基于智慧云平台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借助智慧云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数据并进行分析。

2.教学实施过程

(1)教学内容分析:课前通过组织结构图,回顾上节课计算机硬件系统内容相关知识,从而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并将“软件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知识要点制作成微课并展示。

(2)智慧职教云平台制作:通过完善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内容,课前,录制一个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主要讲解“软件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知识点,并制作课堂作业内容,通过随堂练习,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此外,制作掌上云课堂的内容,通过课后复习巩固本次课所学知识要点。

(3)课内活动的开展:课前通过平台后台数据反馈,可以得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中,确定“认识软件系统”以及“使用软件”为典型工作任务,上传学生作品,点评学生作品。

(4)课后活动的设计:通过掌上云课堂手机“摇一摇”功能,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继续交流学习,也可以在云课堂创建讨论区进行头脑风暴,对学生进行提问,由学生作答,将其作为考核标准,并提供素材供学生自主拓展学习。

3.教学评价过程

教师在智慧职教云平台管理权限下,可以将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得分和考试得分,其中平时得分又分为到课率、互动参与度、课件完成度、测试得分、作业得分、表现得分等几个方面,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自主分配权重比例。

四、结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智慧教育提倡学生智慧学习,提倡学生掌握一 种终身学习的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集体备课;导学案;小组合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转换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校在“办有思想的学校,做有信仰的教育”核心理念的指导下,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本智慧大课堂”理念。

第一,突出学生主体:(1)从“学”定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学情、需求、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制订教学方案(教什么,如何教)。(2)为“学”而教。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教学方案由“教案”变为“学案”,由“研教”变为“研学”,把“讲堂”变为“学堂”。(3)以“学”评教。以学生最终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作为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第二,转变教与学的方式:(1)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善于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悉心呵护,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学习;巧妙启迪思维,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大胆鼓励求异,让学生有个性地学习。

第三,全面达成“三维”目标:(1)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2)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新课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含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

我们物理组在构建“生本智慧大课堂”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集体备课:实行教案资源共赏,老师再根据各个班的实际情况在“备学生”这一环节上狠下功夫。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对集体备课形成的导学案进行修正,使之更适合班级学生需求。在分析所教班学生情况后,寻求一种最佳设计的导学案落实到课堂上。这样从备课环节上为课堂的趣味性、多元性、互动性、实效性提供了可靠。

(2)导学案的使用:在课前自习时间将导学案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物理课的学习任务、训练目标,先进行自我探究,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并要为上课做好展示、点评的准备。老师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批阅,了解学生物理知识的储备情况和物理知识的迁移、物理知识的创新情况。

(3)在课堂上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学习小组,每组选组长1人。各学习小组优差搭配、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重点难点的解疑也是合作小组学习的主要目标。座位排好后要求小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互相促进,同时又互相竞赛。再通过对小组在活动、实验、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不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

(4)在物理课堂上大胆放手: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点评,从而使物理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把物理课堂当成自我展现的舞台,敢于表达,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物理知识,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质疑中锻炼思维的方法,在展示中获得自信与勇气,在评价中学会判断,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展示,探究知识的过程与学习的激情得到激发。

总之,构建物理生本智慧大课堂还在探索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关键是要针对问题,改进不足,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共同努力,从而实现物理教学的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

篇4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在以新课程标准为主的前提下,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动态学习交流过程。教师可以在设置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中,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促使学生思考的重要措施,通过提问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点所在,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思维来解决数学问题。兴趣是课堂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必有的内在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都形象、生动、有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激发和求知的欲望。

二、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思维

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以新课标理念为标准,教师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更要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合作互动、综合探究。合作探究应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是一种很有效的探究方式。通过学生的动口和动脑来检测学习效果。老师更应该要求同学们全员参与,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散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还能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如,在进行“鸡鸭同笼”的问题讲解时,设置问题;鸡兔共有20个头,48只脚,问鸡和兔分别有多少。针对这一类型的问题,可以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如对鸡和兔的脚进行减去运算,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方式较为简便,且运算结果也较为准确。

三、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的对象,而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独特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依靠小组之间的讨论获得解决的办法,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勉励。帮助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不仅可以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用智慧案例越来越重要。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篇5

教学智慧决策(The wisdom of teaching deci-sion-making)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教与学的信息结构,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确定有效教学方案、高效地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于地理教师而言,教学智慧决策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灵活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的课程资源,对教学内容、方法、原则和策略等所作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判断、预测和选择。

一、教学智慧决策与地理教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决策权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通常被认为是决策的执行者,而非决策者。这就导致了教师自身决策意识的淡薄和僵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墨守成规或者凭主观臆测随意决策,缺乏稳定性,忽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导致教学失真、固化。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课堂生命活力的焕发,就应该开展教师教学决策研究,唤醒教师的决策意识,使教师成为智慧的教学决策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教师与学生对课堂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从而促使教学内容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促使课堂的发展、师生的交往互动与生命质量的提升。

1,利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育教学研究无法抛却的主题。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能力。课堂教学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应该是知识的传播与生成活动。有效的知识传播与生成主要决定于教师教学组织、决策质量的发挥。

首先,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智慧的教学决策。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发展变化。教师为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就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做出敏锐判断和决策。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分析教学材料和教育对象,分析如何使教学效果更好,如何使学生参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持续性。由此可见,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确定有效教学方案、高效的教学情境,进行智慧决策是地理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重要前提。

其次,推动教学过程实施需要智慧的教学决策。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来自于书本,更多的是来自人于人的相互交流与各种各样实践活动之中,因此教学活动是一种交互性的师生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和行为障碍,科学、有效地丰富与调整教材内容,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仅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还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教师敏锐、高效的观察和处理课堂上的问题,有利于下一次智慧决策的实施和持续。

2,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教师教学决策是教师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思维与认知是教师专业成长所必备的核心要素。提高教师教学决策意识与能力可以有助于教师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反思活动,进而在获得专业技能发展的同时,重新唤起意义意识,构建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走向智慧的、自主的教师生命发展道路。同时,赋予生命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教师教学观有助于构建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通教学决策能力的提高,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改进自己的教学观,丰富自己教育教学理论。这将会促使教师预测、控制复杂的因素,积极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创设丰富的教事例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主动建构,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充盈情感体验,获得全面均衡发展,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交往、对话、建构、创造、体验的富有生命力的生存生活过程,课堂应然焕发出生动的活力。

二、教学智慧决策有效性的基础

教师教学决策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或法则,但智慧的教学决策过程是存在着共同点的。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实践知识是教师教学的智慧决策形成最可靠的基础。

教师需要具备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关于教学在主观上的信念。另一种与其掌握的知识有关。教师在个人信念、思想和对各种现象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课程研究学者舒尔曼认为教师知识包括七个方面: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对学习者及其特征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育的结果、目的和价值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需要不断地扩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将知识内化、用生命去体会。智慧的教学决策的形成,需要广博的知识基础,包括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对同事的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分析后的经验总结。对于地理教师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教学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的应用者。对于教学知识与教育智慧的应用,掌握相应的教师知识只是第一步而已,最为重要的是后面的两步:将知识与自己的教学经验融为一体,并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育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帮助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对后面两步来说,前者代表着教师自我的学习能力,后者代表着教师的实践能力。

篇6

关键词:智慧;智慧教育;学习空间;教室;设计

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近期建设目标被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其中凸显个性化学习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

设计数字化的学习空间,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旨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最终培养具有智慧的人,即促进智慧教育的发展。然而,在智慧教育下的学习空间有何特征,如何设计并未得到学界的深入探究,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开展研究。

智慧教育理念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在做决定或判断时表现出的)经验和知识;正确的判断、常识等。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的概念。随后IT业界提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概念。智慧教育由此演变而来,随后,提出了“智慧学习”、“智慧课堂”等词。我们不难发现,智慧是人具有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智慧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育使教育者发现、发展、培养自己的智慧,通过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形成每个人独具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从而更加有效地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学习空间研究述评

学习空间就是学习发生的场所,它是影响学习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对学习空间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学习空间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室是最重要的学习空间,学生的学习、娱乐和交流活动很大部分是在教室里发生的。教室空间的布局对于学校来讲不可或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环境的变化、教育范式的转变以及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推进教室空间的创新和试验,试图将教室空间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结合智慧教育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本文对“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进行了设计。

智慧教育视角下的教室空间设计

通过对国内外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对智慧教育理念的深度剖析,笔者总结了教室空间的设计原则和特征,为智慧教育视角下教室空间的设计提供依据。

1.教室空间设计原则

(1)支持多种类型学习方式

智慧教育视角下教室空间的设计要摆脱简单的秧田式教室空间,设计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其既能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又能够让学生随时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开展协作学习。同时,采用多屏显示技术,把教学需要呈现的内容从多角度呈现,使内容演示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学习。

(2)重视学生的个人私密空间

在教室中创设私密空间,其目的是为了更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让某些学生在疲劳、厌倦和烦躁不安时,有机会独处、自省和退避,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放松自己的情绪,个体进行自我思考、反省。

(3)信息共享

教室空间中应设有扩展资源这一区域,主要用于放置图书、杂志、教材等资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使用。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和课后指导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资料。在教室图书馆旁边设置公共休息区,学生可以在公共休息区与其他同伴共享知识、交流讨论,也可以自己查看书籍。

2.教室空间的特征

(1)能够提供各种资源和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智慧教育视角下学习空间的设计必须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和工具,学生可以利用所提供的资源和工具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

(2)空间设计具有灵活性,能够满足多种方式的学习

在学习空间的设计上必须摆脱传统物理条件的限制,学习的场所不再是传统的讲堂、课桌模式,而是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够让学习空间不仅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还可以成为学生的协作交流空间。

(3)高技术性,为学生搭建开放的学习空间

传统的学习空间对技术的应用非常少,课堂大多采用普通的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这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知识的获得依旧是由教师传递而来。智慧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空间设计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如学生可以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远程交互等。

(4)情境化,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

智慧教育视角下学习空间的设计需要利用自动传感的GPS、蓝牙、WiFi等技术与移动设备结合为学习者创设既包括技术使用的现实情境,又包括用技术创设的人机交互情境,通过两种情境的合理贯通创设一种无缝学习空间。

(5)高交互性,开展合作学习

为了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智慧,智慧教育理念倡导开展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学习空间的设计也随之发生变化,不是简单地在课堂内添加许多新的设备,更主要的是其空间由原来的封闭空间转变成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与教师、专家以及其他学习者进行远程交流。

3.教室空间架构

(1)教室空间架构图

根据教室空间的设计原则和智慧教育下教室空间应具有的特征,笔者提出了教室空间的架构图(如图1)。

(2)教室空间功能分析

该教室空间在设计与应用上具有以下功能:①采用移动桌椅便于教学过程的灵活组织,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开展。②在教室内采取多屏显示,既能满足集体讲授上课的需要,又能满足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需要。同时,可以采用双屏呈现学习内容的形式,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效果。③借助视音实录设备实现教与学过程的实时跟踪,方便学生课后自学和交流,同时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根据实录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④采用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程课堂的互动,实现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效融合。⑤提供个人休息区和公共休息区供学生课间休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⑥扩展资源区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拓展等。

(3)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建设步骤

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的建设过程包括六个步骤。

解决问题与实现目标分析。近年来,对学习空间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与学习环境联系起来,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支撑问题发现与知识构想、理解疑难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的学习环境等,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提升智慧水平。因此,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的建设将对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创新,推广智慧教育理念,实现学生高质高效学习的智慧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求分析与方案规划。在明确建设的目标之后,建设小组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实际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求评估是项目规划的基础。只有这样,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的建设才有针对性。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认真考察学校现有的各种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人员配备等条件,确定该教室空间的整体目标,并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最终的建设规划方案。

初步设计。确定空间设计需要考虑的维度,编制学习空间建设的整体建设框架,本文设计的教室空间的初步建设框架如图2。

详细设计。此阶段要以智慧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为指导,设计教室空间的各个模块,创建满足教学和学习需要的教室空间。详细的建设框架如图3。

施工与维护。教室空间建成之后,后期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团队协作活动,需要管理维护人员与技术支持人员的紧密协作。

评价与管理。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设计并不完善,其空间设计及服务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因此,对其建立科学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必不可少。

一个实践案例: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建设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创新,推广智慧教育理念,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帮助师大附中构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学生高质高效学习的智慧课堂。合作包括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育课题研究、教师培训、智慧教育产学研用联动示范基地建设等。其中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建设项目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空间建设项目的合作流程包括软、硬件安装与配置、项目对象培训、电子书包应用以及研讨并展示应用成果(如图4)。

其中,智慧教室建设所需的支撑软件与硬件,具体如左表。

篇7

关键词:生本教学;提高实效;途径策略

“以生为本”的教学就是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出发点,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科学合理的教学。与传统的以学论教相比,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而是注重学生的“学”,转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因此,教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备课时的预设,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应该对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要有一定的敏锐性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否则就不能及时地捕捉动态的生成,与精彩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因此,在生本课堂中,教师要有一颗敏锐而智慧的心,要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形式各异的、鲜活的课程资源,大胆地加以捕捉和利用,以促进有效生成、激活英语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一、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活英语教学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生成的源泉,是课堂生成的保证。其课堂常因无比和谐的师生关系而闪现精彩的生成。笔者曾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培训学习半个月,对杭外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感触颇深。在杭外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学生在发言的时候,可以选择站着,或是坐着。部分教学内容也是由学生自己的喜好决定。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现以杭外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例。在某一公开课上,老师以free talk引入新句型 “T: Did you have a good sleep?” “S: Yes, I slept very well. And how about you? ” “T: I didn’t sleep very well. Because…” 未等教师说完,学生立即追问,S: I know you stayed up late last night. Because you look really terrible today. Can you tell me what you did last night?” 顿时课堂里一片大笑。令笔者感到吃惊的是,王老师不但没有因学生的不礼貌而生气,反而笑地接过话来:“I’m very happy now. You think I’m beautiful every day except today. I woul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busy night...” 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思维。此后,又有不少学生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轻松愉悦的氛围延续了整节课堂。

二、在预设的重点难点处激活英语教学

我们并非为了课堂活跃而上课,而是为了学生有所收获、课堂知识点与语言技能的真正落实才上课。但课堂的活跃并非以场面热闹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是否积极思维与语言知识输出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为标准。一堂真实、自然的好课往往都是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情景,设计恰当的问题,积极挑战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而水到渠成的结果。而突破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应巧用弹性“预设”,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激发学生,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导之以理、导之以法,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与参与。

例如,七年级上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的重要学习句型是“Is this/that your…?” “Yes, it is. It’s my…” “No, it isn’t. It’s his/her…”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从学生熟悉的文具用品和旧句型“This is a /an…”开始,再自然过渡到一般疑问句“Is this/that your…”及其回答“Yes, it is.” “ No, it isn’t.”并且笔者让不同的学生一起完成黑板上的板书设计,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对此句型进行操练。

由于关键词已呈现在黑板上,即使是基础很差的学生或者平时很少举手的学生也都能主动发言;而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更是兴趣盎然,有的甚至用上了下节课要学的单词(“watch, notebook, computer game, ID card, key”等)来表达。这种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1)

三、在教师循循善诱中激活英语教学

课堂教学区别于学生自学的特征是教师指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正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特征决定了教师要精心预设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学生是具有鲜活个性的生命体,具有差异和潜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和认知。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教师想不到的“意外”。因此,教师必须既要关注预设,又要关注生成。设计引导方案、满腔热情地诱导生成,使预设与生成和谐共舞,纷呈精彩的课堂教学,闪现光辉的教学艺术。

然而,生本课堂教学不但讲究科学的预设,而且要求及时有效地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及时生成预留空间。有效生成既有教师预设中的生成,又有伴随课堂教学进行中意想不到的自发生成。因此,教师要有生本教学的意识、积极诱导生成,并且及时调控、筛选、升华生成,使新生成的课堂资源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呈现多彩的课堂。

四、在学生自主建构中激活英语教学

“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地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觉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语)因此,从建构生本课堂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师在预设时应该“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提倡设计灵活而有弹性的板块式方案,为有效生成提供条件,给学生留足自主建构的天地。

以Go for it!八年级上册 Unit 3 Where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为例,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语言目标时,会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cation?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Who are you going with? When are you going?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there?”进行练习。尽管学生的目的语已经习得,但学生的思维只局限于此,失去了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而杭外的老师却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弹性方案,采用Mini-play的形式操练,为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创造性提供了条件。

因此,Mini-play的应用,丰富了学生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使学生思维活跃、想法各异,并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编排对话。这不但可以使学生熟练运用本节课的目标语言,而且还复习了前面曾学过的句型,这样,整个课堂就会因学生灵动思维的生成而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成功的生本英语课堂可以不时尚,但一定要及时捕捉生成的智慧火花;成功的英语课堂可以不完善,但一定要对弹性预设策略及时调整、时时补充。不是所有的精彩课堂都由弹性预设而生成,也不是所有的弹性预设都会有精彩生成的课堂。但是,如果没有课前精心的弹性预设,课堂就不会有精彩纷呈的动态生成。所以,笔者愿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都能“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及时地捕捉课堂生成的智慧火花,做课堂生成的发现者和促进者,从而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丰富、因生成而精彩、因生成而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活动案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课堂实录1】

师:光明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乘船去旅游。

师:你们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1:二(1)班和二(2)班正在上船,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

生2:我还发现船上“限乘68人”。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二(1)班、二(2)班能坐得下吗?二(3)班、二(4)班呢?

【课堂实录2】

师:光明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乘船去旅游。(课件演示)

师:你们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1: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

生2:我还发现船上写着“限乘68人”。

师:“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生1:坐的人数不能超过68人。

师:这四个班的同学在上船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不知道哪两个班同乘一条船比较合适。你们能帮忙吗?

生:能。(思考片刻)先算出这两个班的总人数,如果两个班的总人数不超过68人,就能同乘一条船。

师:请同学们根据乘船要求,帮他们设计一个最合理的乘船方案。

两节课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都大相径庭。第一次上的课,学生对探究新知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对新知的掌握率不高,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而第二次那节课,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对新知掌握得很好,以至于来听课指导的老师评课的时候称赞说:“整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上课30分钟以后学生还如此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反思体会

计算教学也需要教学艺术,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

小学阶段的计算有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以及混合和简便运算。单独的计算可以说是枯燥无味的,要使计算上得生动有趣,需要教师深入地挖掘教材的知识内涵和思想内涵,创设生动具体、符合学生特点的现实生活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通过情境来提高计算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例如,上面的案例中通过创设“设计乘船方案”的学习情境,就有效增加了计算教学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2.加强动手操作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动手操作特别感兴趣,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获得新知。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计数表中拨珠、摆小棒等操作活动可以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发展数学思维。动手操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不但能帮助学生理清算理,而且能提高计算对学生的吸引力。

3.注重小组合作交流

篇9

一、智慧生物学课堂的构建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环节动物”这一小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蚯蚓,了解环节动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故笔者的智慧课堂是这样设计与实施的。

1.课前:自主学习与准备

分小组寻找和养殖蚯蚓,并准备与之相关的资料。这就要求学生提前了解蚯蚓生活的环境及生存条件,以便制作简易养殖瓶进行临时养殖,确保课堂上有生物材料供正常使用。

2.课中:体现每课一“智”

一是观察蚯蚓生命现象。引导学生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然后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部的刚毛;再将蚯蚓分别放到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纸板上,观察其运动,做好实验记录(也可以尝试用墨水擦蚯蚓腹部,然后让其在白纸上蠕动,观察其运动后留下的痕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线条粗细不等的结果?

二是发现活动规律。从身体分节、肌肉与刚毛的配合,来理解蚯蚓的运动结构和规律等。

三是应用规律。根据蚯蚓的运动结构(肌肉与刚毛),解释其蠕动特点。学生还可以绘制蚯蚓运动分解图、科普漫画等。

四是深层次挖掘规律。通过制作蚯蚓环状体节模型(提前准备―些圆锥状矿泉水瓶盖)来模拟蚯蚓的运动,验证其灵活性。

五是形成智慧。从前面的生命现象中,挖掘出“生存法则之天时地利”生活启示。从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可得出,其环境条件是――光(阴暗)、温度(10℃-30℃)、湿度(潮湿)、空气(土壤疏松,充足)――这就是“天时”因素;再从蚯蚓的运动实验中发现:蚯蚓能在粗糙的纸板上运动自如,而在玻璃板上却寸步难移(打滑),即蚯蚓适合在粗糙的纸板上(环境)运动――这是“地利”因素。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类,天时地利都是其最适宜的生存条件。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全新的蚯蚓效应或法则等,并将其引申至人生走向成功成才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善于把握机遇,利用有利的时机和环境条件,在最佳环境状态下付出努力,才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是展示智慧。提供时间和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发现,可以是即兴汇报,也可以是别的形式。

七是评价奖励。事先制订评价标准,以鼓励发现、积极汇报为主。

3.课后:进一步自主学习与研究

以蚯蚓为实验材料,进行科普漫画创作或创新实验设计与探究。如根据蚯蚓的运动原理,进行仿生应用,可创造性地设计新型运动(交通)工具,还可利用蚯蚓体壁清洗液(即黏液,含有多肽)的杀菌作用来做发明应用等。

二、智慧生物学的完善与构建

仅仅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层面构建智慧生物学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校本课程来做进一步的补充、提升,如在拓展性课程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是入门型:《生物DIY活动》。从最简单的DIY活动开始.如植物标本书签DIY、插花与保鲜等,通过提供学习支架,支持学生动手开展活动,并进行主题化统整。

二是成长型:《国粹・中医文化》。从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开始,从开题任务布置到方法指导,再到成果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中草药;然后走进中药店买药,再到校园、中草药园、野外寻药,不断强化学生对中草药的认识;接着,通过开放式拓展学习,自主选题,深入研究中草药的应用、栽培、试验等;最后,通过社区服务“药草大学堂”的形式,向其他同学推介中草药知识,号召广大青少年认草识药,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是发展型:《小实验大道理》。以常见的心理效应实验为切入点和载体,按青少年的认知能力顺序,结合“做中学”理念,依次通过验证性、探究性、创新心实验进行探秘,并挖掘实验中隐含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心理启示,以应用于生活。

四是升华型:《新技术支持下的生物科学实践》。引进“做中学”理念和新技术试推STEM教育,让青少年在科学探究与工程设计中体验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甚至艺术等学科的融合。

现以其中一节“艾滋病毒模型建构及仿生应用”为例,来淡谈“智慧生物学”的构建。

该课以艾滋病毒为题展开,先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艾滋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S),并让学生借助学习支架动手建构模型,接着借助数学的欧拉公式解方程,来验证该正二十面体模型结构的科学性(M);然后进一步用萝卜块和牙签搭建立体模型(T),鼓励学生在动手搭建中产生仿生的点子,如建多面体玻璃温室(E),升华科技服务于生活中;最后再反转课堂,让学生经历头脑风暴.交流仿生点子,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将设想转化为成果进行展评。

其具体过程包括:观察活动,从整体到局部科学观察与思考;物理模型建构,先平面后立体逐步生成;球体模型建构数学探秘,借助数学工具解决问题;模拟实操建模.鼓励边搭建边思考仿生应用;艾滋病毒与仿生应用,将科技服务于生活;头脑风暴,交流和评析仿生点子;活动拓展,联系生活,体验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可以看出,该课堂以学生“动手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强调“做中学”的理念,尝试STEM教育.有效实现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的高效融合,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智慧”的发现过程。

篇10

关键词: 数学课堂 预设生成 优效教学

一、审视探究

课前,我们都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某个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而冥思苦想,对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视若珍宝,然而,我们这样带着预设进班,往往已把学生看作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学生的发言一旦偏离课堂的中心内容,我们便不知所措,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引回“正道”。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可能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让学生回顾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生1:可以用一条绳子将圆的周围绕一圈,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老师微笑着点头,并演示了一遍。)

生2:可以用尺子沿着它的周围慢慢地一边转动尺子一边量。

(老师有点不高兴,因为这不是他要的答案。老师演示了一遍,说:这样做很麻烦。)

本课中,学生2的回答围绕着“尺子的转动”,可是老师为什么不能将学生所发现的“尺子的动”与“圆片的动”联系起来呢?尺子一点一点地转动很麻烦,那就换一下,让圆来动,圆不是滚得很快吗?教师来个“换一下”,同样是尺子和圆,第二种方法就可以让课堂灵光乍现。

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课堂不应该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该重视孩子们的学习发现。每堂课都应是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这样我们的课堂才充盈着智慧、灵性,才能构建出开放、优效的课堂。

二、实践策略

1.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案例:在执教《去括号》这一节内容时,我先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比比谁算得快、算得准。

在计算出来后,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题目中这两类代数式的特点,大胆猜测它们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知道了:a+(b-c)=a+b-c,a-(b+c)=a-b-c。

然后设问:式子中左边和右边的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小组讨论后交流。

生1:左边有括号,右边没有括号了。

生2:我又试了,发现不论a、b、c取什么值,左边和右边的值是相等的。

生3:(有些迟疑)第一个式子的符号好像不变化,而第二个式子的符号好像变了,左边括号内都是“+”号,右边b和c的符号都是“-”号了。

生4:我知道,如果把括号去掉,要根据括号前的符号来判断。

……

老师的引导显然适应了学生们急切地展示自己看法、表白自己认识的要求,学生的争辩和讨论成了一种激烈的、毫无拘束的、发自内心的交流与合作。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应该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我们的课前预设要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有“弹性区间”,让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设计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成功预设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成功的预设往往能促进美丽的生成。

2.善于捕捉,妙手偶得。

案例:在教《循环小数》时,为了让大家在课上明白循环小数的特点,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个开火车的游戏。由我做火车头,请几位同学做车站,其他的同学就做车厢。我们预先给车站编好数字站名,要求我们经过哪个站就报出该站的数字站名。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了这次游戏。

第一圈下来,大家报出了“29.6435”这个小数,然后,我们开始进入特殊站点停靠的开火车游戏,我们走完2―9站点后,接着便按固定线路6―4―3―5循环旋转前进,大家一边走一边报数:“29.643564356435…”说着说着,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时,我问大家:“我们还可以继续循环旋转下去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可以。”我又问:“我们可以转几圈呢?”刚开始大家回答“十圈”、“一百圈”等答案,但随后就反应了过来,一起说:“无数圈!”这时,我让大家停下来,请大家说说两次开火车站名的不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第一次站名短,第二次的特别长。”也有的说:“第二次的站名可以无限长。”还有的说:“第二次的站名后面的部分都是一样的数字在反复出现。”我表扬了大家的观察仔细,同时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我们要善于捕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来对我们的教学预设进行合理的删补。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3.从容应对,把握精彩。

案例:一位老师在执教《认识事件的可能性》的内容时,有一位学生对“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必然性产生了质疑,他说:“我觉得太阳从东方升起不是必然事件,因为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看不到太阳,所以这不是一个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应该是不确定事件。”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使教师愣住了,这可是预设时没有想过的问题,老师想用“这是自古以来的”搪塞过去,但仔细一想,觉得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探究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如何深层次思考问题的好时机,于是便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再交换意见。学生经过交流和辩论,知道了太阳从东方升起是由于地球自转并围着太阳公转而造成的,所以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的意外之言、离奇之举、突发之事,往往使教学计划受阻,课堂气氛陡变,使教师陷入困境,遭遇尴尬。尤其在信息化程度高,学生思想日益活跃的今天,课堂教学往往难以预料,需要教师从容应对,把握精彩,更需要教师本身有着扎实的基本功、精通的专业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灵感稍纵即逝,火花瞬间即灭,教师如能及时捕捉住“灵感”、“火花”,并把它变成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课堂教学必然异彩纷呈,充满活力。

三、总结与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总会有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恰恰是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教学内容碰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课堂生成是思维个性化的彰显,是智慧火花的闪烁,是课堂自然美的展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效利用生成资源,运用恰当的手段进行引导、挖掘、升华,从而使数学课堂折射出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鲍琴娟.理想的课堂生成需要什么.中小学数学.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