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空间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医疗空间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医疗空间设计

篇1

在15年前那款模拟经营类游戏《主题医院》里,一个宽敞明亮的诊室可以让你雇佣的医生保持明快心情,创造更高的工作效率,但是在现实中,去过医院你就会明白,事实有时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

谁决定了诊室什么样?除了医院方的决策层,还有一类人,是诊室的室内设计师。

口腔医疗空间设计,听起来有些陌生,通俗点说就是对口腔诊所进行设计和装修。家居空间设计师常挂在嘴边的是“美式”、“欧式”、轻装修重装饰等等说法,换到口腔医疗空间设计领域,情况却复杂得多——比如,卫生部有规定,口腔诊所里每个诊疗间的面积必须达到9平方米;全景X光机房和小X光机房必须分离,前者面积必须达到6平方米,后者面积则不小于3平方米;上下水的管道又有一套尺寸标准;除去这些硬性指标之外,还有诊所内所有人员的活动线路等这种一般人不容易想到的“要素”。

邱健如今已经太熟悉这些指标了,虽然他在口腔医疗空间设计方面只能算半个专业人士。

今年34岁的邱健是上海康品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的工作是领导和管理公司中的口腔医疗空间设计师。

中国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开设过口腔医疗空间设计这样的课程,这个行业绝对是窄门中的窄门,但在邱健看来,窄门行业反而意味着个人道路的宽阔。

2009年,他加入这家专注于口腔医疗空间设计的公司。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口腔医疗行业做了6年,不过方向是软件销售。

2003年,邱健通过高中同学的引荐,离开家乡合肥,来到上海,加入一家刚刚进入中国内地的台资口腔医疗软件公司。他被任命为公司里唯一一个负责市场企划和销售的人。

医疗跟软件有什么关系?公司能不能活下来并复制在中国台湾的成功?中国内地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市场?邱健没有一点把握。

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他,虽然懂一些企划和销售的基础知识,但公司所处的口腔医疗软件行业,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但既然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自己的面前,能到上海闯荡,为什么要说不呢?

老板给了他3个月的时间去了解公司的产品以及整个行业在中国内地的情况。他和许多口腔医生聊天,发现他们确实需要公司提供的这类软件,以帮助记录在口腔治疗过程中不同病人的治疗进度与情况——这不但能帮助医生更全面地掌握病人的信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还能尽可能地消除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医患冲突。他销售的那套软件还有一些设计,在记录病人基本信息的同时,会自动在一定的治疗时间节点和特定节日向病人发出问候信息。这让医生们觉得很不错,节约了自己的沟通成本,还能营造一个好的气氛。

获得了这些信息之后,邱健相信,这确实是一门能做起来的生意。

那时邱健只有一个最重要的念头,要在上海立足。为了保证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最开始进入公司工作的那段时间,他过得相当紧张。

那时候,他会要求自己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公司开始准备工作。而每天出门前洗漱的时候,他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四个字:“你可以的。”现在他把它当个类似成功学的自我励志段子来自嘲,但是当年他一点都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问题,上海这座城市,工作竞争激烈,想扎下根来,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除了努力之外,他的运气也真的不错。在随后的6年,这套医疗软件的买家不断增多,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邱健逐渐被升为公司的市场部主管。在年薪12万元的基础之上,他还能从软件销售中获得最高10%的提成。

他也早已不是口腔医疗行业的“门外汉”。除了口腔医疗软件的情况和市场之外,邱健还有意识地去了解口腔医疗的过程、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和耗材。

“口腔医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群体,要是你不知道他们在干嘛,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你很难跟他们打交道,”邱健说,“相反,你要是了解他们的东西,就有更多的办法跟他们搭腔,说不定最后生意就做成了。”

在口腔诊所数字化的过程中,一些诊所需要配合软件的要求,对诊所空间进行改造。比如诊所内部的空间布局要保证能够被不同角度的摄像头拍摄到。一些跟邱健关系比较好的口腔医生会直接把诊所的空间平面图给他看,并询问他的建议。这让他接触到口腔医疗空间设计的领域。

2006年底,邱健和康品设计的老板徐华结识。两人在进行过几次业务合作之后越走越近。康品设计成立于2002年,无论公司还是老板徐华,在口腔医疗空间设计领域都累积了一定的经验;而邱健虽然不是设计专业出身,但精于市场营销和管理,自己也主动积累了不少口腔医疗空间设计方面的经验,让徐华非常信任。“说不定两个人可以在一起做一些事情。”徐华向邱健表达了让他过来共事的愿望。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一个倒金字塔,一开始很宽,但慢慢地会越来越狭窄,”邱健说,“虽然我在那家台资医疗软件公司干得也很不错,但还是会问自己,再往下走还能走足够远吗?”在他看来,口腔医疗空间设计就是一个既能发挥他原先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又能拓展自己发展空间的一个新领域——因为,口腔医疗软件不是每家口腔诊所都必须的,但设计和装修是。

于是,邱健接受了徐华的邀请,来到康品设计出任副总经理。

当然,选择了新工作,邱健要进行一些转型。对于作为管理者的他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主要管理的员工从销售人员变成了设计师。这两种人的个性很不一样。

用邱健的话说,销售们通俗地讲就是“百搭”,遇到什么人都能搭腔,即便有什么情绪,也能相对更好地控制或者掩饰;但是设计师,每一位个性都挺独特,对待自己的作品普遍会有完美主义倾向,而且如果在工作中有什么情绪,会更容易表现出来。“有时候,如果客户对我们的设计方案不满意,我们就需要返工修改。这个修改的过程其实是很烦人的,看上去只是修改一点点东西,比如说把模型的材质换一下,但建模的过程耗费的时间其实很长。要是返工的次数还不少,尤其和另一个项目重合的话,设计师就可能会有不满的情绪。”

一般来说,他们给客户提供的设计方案前后会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空间平面图、立体效果图和施工图,邱健会在每一个设计方案的提交日期前预留至少3天的缓冲时间,应对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且,他也能够在预留出来的时间里审阅设计师的结果,偶尔还能提一下自己的建议。

“空间设计的专业性很强,设计师们的工作对于我这个非专业出身的人来说,其实很难hold得住。”这是他最大的短板。但相对于年轻设计师,邱健对口腔医疗环境、设备和医护人员的工作习惯都有着更多的了解。

他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细节。“诊所里的每个诊疗间和其他的功能间之间的距离都应该差不多,但是同时又必须要集中在一起,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管理人员的巡视。”而这些问题一开始有可能会被年轻的设计师所忽视。他擅长做设计师和客户间的沟通者,因为他明白这两类人在做什么,又分别需要什么。

邱健并不是一个强势的管理者,他也希望自己在员工心目中是以温和而平易近人的形象呈现。康品设计目前大概有26个人,较小的公司规模让邱健仍然可以跟每个员工都有较多的接触,要是员工中有人出现不满的情绪,邱健也能够直接去安抚他们。为了给员工提供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邱健和徐华把公司从写字楼里搬到了延安西路定西路附近的一栋平房里,在门外面种一些花草,把新的办公室装修得尽量舒适宜人。

跟客户打交道,又比管理公司内部的员工更让他费心思一些。

“医生这个群体的专业性很强,并且在平时面对病人的时候,他们总是占据着主动权,所以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一种不可撼动的权威性。”当他们拿到设计方案的时候,一般不会直接说满意与否,而是提出很多修改意见和想法。更令邱健他们抓狂的情况是,一家客户原本只有一个股东,但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说不定会突然冒出几个新的股东,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设计意见,很容易就吵成一锅粥。

在邱健看来,客户的一些想法确实会很有道理,大部分医生思维都相当缜密,知道哪些设置会更加符合他们自己的工作习惯或者功能性需求,但总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要获得他们的信任,需要用一些简单的沟通手段。比如,在跟客户早期接触时,他会试着聊一些周边话题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如听到客户接了一通电话,谈某个设备的问题,刚好我之前也接触过这种设备,我就会先跟他聊一会儿这个设备的信息,提供一点个人意见。这样一来,话匣子就打开了,客户也会觉得我们专业可靠。”

设计师界流传着一句笑话,“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这是行规,客户们提出的各种意见,邱健当然要满足。“但要是全听客户的,他们每提出一个修改意见都出一套设计方案的话,我们就完了。”更多时候,他会跟客户解释设计师方案的合理性,这往往会是个反复的工作。

邱健的口腔医疗行业经验在这时候就显得非常珍贵。当他站在专业角度,结合此前案例的使用情况来解释空间的构造或者某种硬件材质的选用时,客户相对来说会更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邱健目前所做的工作,让他觉得“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对于自己行业的前景,他有着相当充足的信心,“每个人的牙齿都难免出现问题,新的口腔医疗诊所也会不断地出现。而且,国家近年不但加大了在医疗上的投入,也逐渐开始鼓励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这意味着,他的客户会越来越多。

篇2

关键词 住院楼 室内环境 心理体验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工程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3层,其中地下3层为人防,总床位585。在设计中,通过对住院楼发展趋势的研究,我们在其室内环境设计中采取了许多设计手法,力图使本住院楼向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进化。

住院楼和医院其他建筑的内部设计对病人评估此医院的医疗水平以及减轻病人的焦虑都非常重要。病人很少能直接评估医院所提供医疗服务的质量,然而在与医务人员的相互交流以及对医疗建筑内部环境的接触,心理的评估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因此,住院楼内部设计对于增强患者对医院提供服务的信心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医院里治疗以及住院会使很多人感到害怕,恐惧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对诊治过程的不熟悉和感到无助,还有可能在于进行治疗时病人对周围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当病人在做医学检查的时候,病人在生理上和情绪上是最脆弱的,这个时候,他的领域界限被为他做探察、穿刺、注射的陌生人所侵入。当护士检查需要病人脱去衣服,仅穿一件病衣时,连衣服所能提供的保护也将不复存在。所以说,即便是我们当中最勇敢的人在这些情况下也会感到害怕。那么,我们建筑师如何帮助医生突破这个屏障,在为病人提供检查和治疗等服务的同时,又不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当病人第一次踏入住院大楼,医护人员应该立即建立感情沟通,并使病人安心。病人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在室内环境上,如果还是过时的医疗设备、破旧的室内装饰.必然向病人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这个医院并不关心病人是否感到舒适,或者当东西破旧了也不愿意更换。毫无疑问,这些环境景象潜意识会提示这个医院的医疗体系也是过时的.这会导致病人丧失对医生的信任,并由此产生焦虑。

破旧的走道和装修很差的护士站在潜意识里让病人感觉这个医院的医疗技术已经落后了,并且一个连周围环境都无法保持好的医院的医务人员的水平必然有限。坏的荧光灯是对病人最大的蔑视,说明对细节极不注重,设备维护不到位。护士站里的工作人员应该始终在病人的视线范围内,并且应该是容易接近的,这样使得病人们感到亲切。即便是病人没有意识到住院楼室内设计所要表达的意图,他们也能在潜意识中读懂它。住院楼里环境的整洁与幽雅,向病人传递的信息可以使他们下意识的减弱对医护人员的提防心理,重视病人的舒适感可以加强他们的信赖。

因此,住院楼内部的诊疗环境应该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而不是加重其病情或者导致焦虑。医院环境应该是干净并令人愉快,而不令人恐惧的。可用现代的家具,引人注目的结构和协调的艺术品,令人愉快的色彩等进行调节。医务人员应该着装整洁、热情友善、训练有素,并随时关心病人的健康状况。

因此,我们在设计住院楼的内部环境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易于与医疗人员沟通

病人希望在一到达住院楼等医疗建筑的时候就被重视起来。并且在与护士对话时不被忽视。我们在住院楼首层设置宽敞的架空大厅,进行室内外的自然过度并直达电梯厅。在电梯厅的入口设置专门的导诊台。病人及其探望的家属在最初进入我们的住院楼就可以得到第一时间的指引及服务。同时,我们在每层病房区均设置了家属病人接待室以及能观看优美室外风景的等候休息区。每层护士站均邻近电梯厅及接待室,为每一位进入病房区的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

2、人性化

病人希望住院的环境使他们远离焦虑和无聊,因此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色彩、室内温度、灯光和避开例如像噪音这样的环境心理刺激因素。

颜色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影响:

(1)对打算进入一个房间或者空间的人,他要有颜色的视觉上的“准备”,因此入口应该被涂上互补色,这个也就是本住院楼工程的入口以及电梯厅的用色标准。

(2)颜色可以改变室内空间的形式,它可以拓宽、扩展、延长、缩短空间,并使人产生天花吊顶升高或降低的幻觉。走廊和病房的室内天花及墙壁的颜色,我们选用浅色调明快的颜色,地面则采用较为重一点的颜色,这样,使人产生天花吊顶升高,空间感觉更为宽阔,也会使病人的心理更为轻松一些。

(3)明亮的色彩看上去“重量”比较轻,由“重”到“轻”的颜色依次是:红,蓝.紫.橙,绿,黄。以此为根据,我们在住院楼内多“轻”的颜色来装饰建筑内表面,而用略为“重”的颜色涂刷家具的表面,使得整体协调。病房内大面积的木质壁柜不仅提供了充足的储藏空间,同时也为单调的墙面提供了装饰效果这里注意的是,病房区不应采用很“重”的颜色,会对使用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

(4)正对窗户的墙通常应该是浅颜色的,不然它会吸收过多的日光,特别是在广州这个亚热带城市。在住院楼内,有窗户的墙和窗框应该是浅色调的,这样不会与白天的天空形成太过强烈的对比,高的对比度会造成视疲劳和头痛。

(5)浅色和小的图像看上去扩大了空间;深色和大的图案则使空间显得狭小。所以在休息区的装饰画,我们一律选用浅色和小的图案。在病房的色彩处理中,我们采用浅色调,并配以暖色调的装饰,使室内环境不显单调。

(6)视觉环境缺乏变化会引起感觉丧失。那些呆在疗养院、医院或者公共机构中的人特别需要灯光有所变化,墙壁有特征.并且摆放工艺品,使人们的神经系统恰当地发挥机能。单调的白色墙壁、缺乏生动有趣的图案或艺术品,会夺去人们大脑保持健康所需要的不断变化的刺激。所以病房楼的内装修需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带有变化。例如,在儿科区采用大面积卡通贴纸,营造童趣的气氛,在血液透析科则采用带自然景观的壁画,创造宁静的氛围等等。

(7)低度的灯光,当灯光表面呈现轻微橙色、粉色或黄色时.物体表面颜色将显得正常;而在高度的冷色调光下,物体颜色外貌显得正常。因此,高度灯用冷色调,而低度灯最好用暖色调。

在保持室内怡人温度上,绝大多数的病房朝向正南,设置室外阳台和大面积透光玻璃门,把室外的阳光和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同时,出挑的大阳台也起到对直射阳光的遮挡作用。同时整栋住院楼采用中央空调,在有需要的时候开启,以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度。

在照明设备的选择上,住院楼基本上都采用光管照明,选用接近自然光色的日光灯管,在保证设备的通用性的同时,使室内光环境更怡人。

在避免噪声干扰的方面,在我们的设计中,病房之间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分隔,并且病房区与治疗区采用走廊分开。后勤服务区与医务人员的办公区均与病房区分隔,在保证方便性的同时,避免了互相之间的噪音干扰。

1、 方便性

在住院楼内,病人以及医务人员均希望能尽快且方便地进出住院楼的各个场所,减少交通上的时间。顺应这个要求,我们把护士站、治疗区设置在病房区的中部,医务人员办公室也贴近治疗区。这样,既方便各个位置的病人到达治疗区,也使护士和医生到达各个病房的距离最短。主要的电梯厅设置在病房楼的中间位置,方便各个地点的人流集中使用。清洁电梯和污物电梯分设于楼层的两边,流线清晰,便于使用。

2、 注重个人私隐

病人要求隐私权和隐秘性,特别是在住院过程中和在治疗的偶遇过程中,病人不想过多地听到别的病人的秘密,也不希望自己的秘密被其他人过多地听到。因此,我们设计的各类治疗房间均作隔声处理,并且治疗区和病房区分开,既减少干扰又保证了病人的个人隐私。同时,病房之间均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分隔,隔声效果良好。接待室以及等候休息厅均设置与病区相邻,阻止了无关人员进入病区并保证了病人的个人隐私。

3、 体谅病人的难处

病人要求病区内要有明确标识、设施以及坐位适用于老人以及那些有各种难处的病人。因此,在病区走廊上、卫生间以及各种治疗房间均设置扶手,在明显的地方设置了指示牌,并设立广播呼叫系统,以方便病人。在病人休息区内设置坚固并舒适的座椅,并配有饮水机等相应的服务设备。同时重病人也是需要体谅,他们希望在住院的期间能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因此,在本病房楼中,重症监护室均设置在楼层的东南面,远离那些易产生噪声的区域。

4、 亲近自然

病人特别希望看见天空、花园,能看到鱼缸、水以及室内植物,这些事物把他们与自然相联系。在本住院楼的病房中,病人可以透过朝南的落地大玻璃阳台门欣赏室外的风景,南向大阳台不仅提供了晒日光浴的好地点,同时也遮挡了南向的直射阳光。同时,能大面积开启的阳台门,配合直通病区走廊,使建筑物南北对流。阳光及对流的空气,对于广州这个处在亚热带多雨地区的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住院楼室内的休息区配置有各种绿色植物,为病房区增加一抹绿色。在病房中没有东西能替代绿色植物,如果采用人造植物,虽然会减少维护成本,但却暗示真的植物在这样的环境里无法生存,病人可能潜意识感到自己无法康复。另一方面,鲜亮、健康、的绿色植物增加了病人的安宁。

以上是我们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设计的过程中,对住院楼室内环境设计的一点总结。住院楼作为一种功能十分复杂的民用建筑,其设计除了需要符合建筑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还应考虑室内环境对使用人员的影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楼设计,是我们朝这个目标迈出的一小步,作为一个建筑师,应该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为我们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医疗场所和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书如下

1、《医院建筑与设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设计资料集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