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本知识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基本知识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基本知识培训

篇1

关键词 电工进网作业 高压理论 培训 教学方法

为了规范电力行业、保障电气安全作业,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15号令规定,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1]。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是电工具有进网作业资格的有效证件。进网作业电工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并注册。未取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或者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未注册的人员,不得进网作业。因此,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是保证电气安全的最基本措施之一,对其考试的培训教学要求应该主要针对进网作业电工的岗位需求,密切联系电力生产实践,注重科学应用,并以安全主线贯穿始终,力争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宿迁市电力培训中心高压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培训班开班以来已经为电力系统及相关单位培训了数百名员工。电工进网作业许可高压理论部分知识面广而宽,在考教分离的体系下,考试的广度及深度都逐渐加大,这对“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的培训教学的改革和深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2011年11月28日,宿迁市第20期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在泗阳开班,针对这次开班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培训教学进行总结与改进,从而为以后的高压进网作业培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培训的教学过程

(一)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作为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的第一部分起到了总述的作用。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电力负荷的组成及分类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章的教学主要手段是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关键知识点。结合学员实际的工作情况,将原理用最浅显的语句表达出来,方便记忆。

(二)电气安全技术及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进网电工作业首要的就是要掌握电气安全技术。高压理论部分的电气安全技术主要掌握电气安全用具和触电急救的方法,以及电气作业的安全技术和组织措施;了解电击方式及电气火灾补救措施等。这部分的内容与进网电工的实际工作息息相关,除了在本章做重要讲述之外,在其他各章都穿插了电气安全技术的相关内容。

(三)电力变压器的知识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核心部分,了解、掌握和熟悉电力变压器的各种专业基础知识显得非常重要。变压器的分类主要有电力变压器、仪用互感器和特种变压器。这其中就需要了解和熟悉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型号及技术参数、运行条件及方式等知识点。本部分的教学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完理论部分之后紧接着就进行电力变压器的维护、排故等操作,这样就更加方便学员领会电力变压器的理论部分。经过实践教学,这部分的理实一体化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然而由于学员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员对变压器的相关计算不能完全理解。对单相、三相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额定电压、电流的计算感觉不太容易接受。但是不论是从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的过关方面还是从工作实践出发电力变压器的计算都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如何让学员在理解电力变压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二次侧的计算,在教学方法上尚待改进。

二、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培训教学总结

(一)教学安排有所创新

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培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针对岗位的普遍要求,电力实际生产和培训教学知识点密切结合。宿迁市第20期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在教学安排上进行了一些改革。针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紧密型,采用理论教学培训之后立即进行与之相关的实践教学培训以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教学内容不拘泥于教材

此次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过关考试,而是本着让学员多一点理论基础的原则。因此在编排教学内容的时候适当增加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及线路部分的相关知识点。另外最后一章电气安全部分将事故安全知识点分散到各个主要单元当中,并穿插了现场急救、人工呼吸法、高压触电急救,真正体现考证培训与安全培训贯穿始终。

(三)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相长

此次的培训过程尽量改变了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参与了学习讨论。实践证明,学员大胆发表意见,通过他们实际的施工经验来检验理论。在这样的轻松状态下,焕发了创造的热情,释放了巨大的学习潜能。

三、今后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培训教学方法尚需改进

(一)进网作业人员的学历水平高低不等,年龄层次分布非常广,从二十来岁到四五十岁的员工都有。因此,需要制定针对年龄跨度大的学员范围的教学计划。让年龄低的学员学而精,年龄高的学员能基本理解原理。

(二)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已经全部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全部的考试内容都是通过电脑来完成。在考证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年龄大,学历层次比较低的学员甚至不知道如何操作电脑,当然也就对这种形式的考试感觉吃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计划上,应该安排两个学时左右的时间为学员普及基本的电脑操作,有助于对于提高学员考证过关率。

四、结束语

进网电工许可证考试的培训时间是有限的,而涉及的知识面是广泛的,整个教学工作是一项重要而严谨的系统工作,关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因此,需要在不断的培训教学过程积累经验,发扬有效的教学手段,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锐意进取,才能不断提高电力员工的整体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编写组. 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考试参考教材――高压理论部分[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篇2

此次远程培训,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切合实际,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通过此次培训参训人员都更新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启迪了思维,提升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我市广电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培训,我市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领导重视,积极参与,率先垂范。根据省局精神,我市各级文广影视系统都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在人、财、物、时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各级文广影视系统都采取局长负总责、带好头,保证学习时间,认真的进行了自主学习,做好学习笔记,用心体会学习内容并写好学习心得;分管副局长除认真个人学习外,还负责组织大家集体学习,培训其他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二是形式多样、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培训期间,既有个人学习,又有集体学习;既有观看视频远程培训,又有圆桌会议联系实际探讨交流,培训形式多样。培训期间,每位参训学员都抱着对全市广电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虚心学习,认真求教,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课余时间还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市广电工作,进行了私下深入探讨交流,并根据广电事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贴近实际的好意见和好建议。

二、主要收获体会

在省局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训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培训,是提高我市广电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总结分析此次专题培训,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体会:

一是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认识。此次培训广电总局曹仕明司长讲的“六个转变”和高长兴司长讲的广播电视宣传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让我们的工作思路发生很大转变,同时让我们接触到了最前沿的信息和最新潮的理念,特别是他们渊博的知识、活跃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使我们受益匪浅,经过此次学习,深刻感觉到加强学习对于促进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篇3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电工电子的理论教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工电子教学中,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电工电子课程的特点是“量大面广”,课程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易描述,某些规律学生难以捕捉,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讲解清楚。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切实解决了学生对抽象的电路工作过程和对原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有效传播。

二、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在职业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突出职教特色,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电工教学中,上好实验课,是关键的一步。

电工电子的理论知识很多可以和实际相联系,成功的实验往往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心,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课是学生检验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极好机会。针对学生重理论轻实验,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生接不了电灯线路的问题,坚持先实验后理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解决,这样教学省略了许多推理和运算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真正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采用形象法讲授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增强趣味性

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的很多规律和结论,不仅要深刻理解,还要牢记。应用形象法讲授,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化解难点,理清思路,享受成功的快乐,那么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为宝贵的财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即使将来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仍然能够独立探索,学习获取所需的知识,这应该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学习

让学生发现问题,就是让学生去质疑,教师创设问题和探索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怀疑是发现,是设想思考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所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要比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解答难题更为可贵。高质量的提问,就像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池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和浪花,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电工学;课题制;教学改革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是技工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院电工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技校学生年龄小、文化层次较低的特点,结合ISO质量管理标准和岗位需要提出并在《电工学》中试行“课题制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显著,适合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实施“课题制一体化”的必要性

“课题制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内容按技能类型和等级分成若干个课题,以每个课题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工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一体化教学。每个课题模块的专业理论内容和操作技能的讲授、指导均由同一教师承担,一门学科几个课题模块的教学由几个教师共同完成。课题教学结束,每个课题单独考核,各课题考核都合格方可判定这门学科合格。

在《电工学》中实施课题制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行课题制一体化教学,不同课题由不同教师执教,学生可在学习不同课题中从不同教师身上博采众长,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比一个学科只跟一个教师学习更有利。

(二)有利于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

如精通电子的教师可专讲电子课题;精通电气维修技能的教师可专讲电气控制线路课题;精通电磁知识的教师可专讲电磁课题,以此类推,各课题模块可选最佳教师去担任相应课题一体化的教学。而且一个教师多次讲授一个或几个课题模块,熟能生巧,能将知识融会贯通,用最恰当的方式因材施教,学生接受起来容易,这样,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过去的教学模式,一门学科整个学期由一位教师承担。备新课、写新教案、准备新课件、熟悉新工艺技能等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采用课题制一体化教学后教师相对固定一个课题教学,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细化、精化,形成“绝技”。而且每个教师比通常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量,可缓解师资紧张的局面,新教师也有了适应时间和进修时间。

(四)有利于不同专业教学的需要

课题模块根据学生实际可组合成不同课题模块,解决学校机电、计算机、电工等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电工学》课题制一体化教学实施办法

(一)教材的编制

现有的《电工学》教材重视理论知识,缺少动手技能训练,要学好现行《电工学》教材,对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从往年学生反映来看,他们只希望动手,不喜欢理论,他们多数只凭兴趣学习。很多毕业后的学生回忆说,当时课上学的理论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动手技能却印象很深。所以,从生源情况考虑,教材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

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学到多种技能,拓宽知识面,为今后就业、择业、转岗打下较好的基础,我们在原来的《电工学》基础上编制新的教材,主要分为四个课题模块:电磁模块、电子模块、电机和电气控制线路模块、照明安全用电模块。此外,还增加了一些技能操作,每个基本操作技能可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达到初级工的要求。

(二)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的编写

课题制一体化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也不同于实习,它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所以,教学大纲的编写要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大纲为蓝本,根据我校招生就业部门对市场的预测提出“因势利导”的编写方案和指定授课计划。同时,也可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进行适当的修改,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电机和控制线路这个模块课题的大纲跟机电专业的学生要求是不一样的,任课教师可以适当修改。

(三)课题制一体化教学还须和分层次教学相配合

在《电工学》教学中,每个课题模块一体化教学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三个层次,即A、B、C三个层次。A层次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用于班级中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B层次是按教学大纲所需学生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编制,适用于班级大部分学生学习;而C层次要求较低,供能力较差的少数学生学习。教师在授课时可灵活运用。

(四)课题制一体化教学在时间上的安排

授课时间上的安排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知识了解阶段,学生主要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教师把基本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为技能训练理解阶段,重点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基本操作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学生操作时,教师结合理论知识重点讲解,并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三阶段为消化提高阶段,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教师用14学时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等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建立起一定的理论基础。

用6学时的时间让学生学习技能操作,包括电动机、接触器的简单拆装、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接线等,完成一般的技能训练,通过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师再用4学时的时间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结合起来,贯穿整个课题,加深理解达到巩固的目的。

课题制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课题制一体化教学对任课教师要求更高,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既要善于专业理论的讲授,又要掌握技能训练的指导方法。目前,部分教师还不适应“一体化”的要求,需要培训。

(一)师资培训

一是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师资培训中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培训。知识层次低的,重点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专业技能薄弱的,重点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二是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工厂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及相关岗位技能,及时了解企业新技术应用和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促进一体化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5

关键词: 岗位任职能力 实践教学 任职教育 开放式实验

任职教育是为适应岗位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教育,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培训为重点,关注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在目前电工基础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员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是问及专业方面具体问题却知之甚少,动手能力明显较弱。实践课程偏于理论,造成学员埋头死记硬背,一旦考试结束,所学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融于学员内在素质的过程。因此如何处理电工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员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1.重视电工基础实践课的重要性

由于大多任职院校都是由学历教育模式下转变过来的,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中,我们重视理论课的授课,突出理论教育,对实践教育重视不够,教学计划一直是理论教学,学时数远远大于实验学时数。大多数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部分,实验课的考核成绩仅占总成绩很小的一部分,甚至不占总成绩;除去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外,一般实验课程无实质性的考试环节。这样学员在做实验时不愿意独立思考和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思考,甚至出现缺课、抄袭报告等习以为常的非正常现象。

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看,实践教学的作用大于理论教学。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程设计及实习实训课时。针对任职教育培训学员在校培训时间短的时间,应以提高学员的电工实践能力为目的,加强实践性教学。实验教学不但能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影响学员的思维方式和作风。在选定的专题实验中,学员通过自己动手来验证某些问题,强化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和作风,为学员进一步深化专业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使学员们对实践课程更加重视,还要把电工基础实践部分单独考核,考核学员们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考核让学员熟练掌握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电路故障的排除,为今后的机务维修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2.改革重构电工基础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传统的学科体系存在着理论性知识偏多,实践性知识偏少,基础性知识偏多,应用性知识偏少的问题,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在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中学员只需按照教员设计好的程序(大多实验教材都已把实验过程定死)按部就班做就行,实验中碰到的问题几乎均由教员解决,实验只要得出和理论符合的结论即可。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员的兴趣和热情,更谈不上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职能力的培养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完整的、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理论知识得到内化认知的根本途径。优化电工基础课程结构,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时数在各专业培训学时中的比重,同时选用通用性较强的实践技能项目,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培养学员动手能力。

在试验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突出实用性,要在充分了解掌握部队需求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电工实训操作促使学员能熟练操作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够独立读懂基本的电路图和常见的电路故障的处理方法。具体做法是在保留一定的验证性实验科目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实验科目。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对于机械类专业选择了五个实验课目:仪器仪表的使用、用双联开关在两地控制一盏灯的安装、日光灯的安装与维修、照明配电箱的安装、电机正反转控制。通过这些既实用又有趣味性的课题,让学员学会基本的电器测量知识,又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这样学员既能巩固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动手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3.采用“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任职教育的教学和训练方式应立足培训对象的职业化特点,结合培养和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与工程实践相配套的教学环节,突出示范加操作相结合的实训模式,提高基础能力和专业水平,增强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上,应采用“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注重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注意学员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因材施教,提倡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比如先由教员做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员掌握必备的电工测量知识,然后按2人一个小组,布置项目任务。学员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查找资料,写出项目计划,画出原理图或接线排列图,选择器材,在教员的指导下,学员相互交流,最后确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完成后,写出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体会,最后由教员进行评估总结。

4.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搭建能力培养平台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让学员成为实验的主体,实现学员自主实验。在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实验时间等方面给予学员充分的自,使学员能够根据个人的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又不完全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将课程内教学内容外延。同时,指导教员也能根据学员的不同水平和特点制定不同的实验开放内容。

实验室面向学员开放,既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有效地解决实验人数多、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又有利于教员与学员的交流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认为,开放实验室不仅仅局限于仪器设备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为学员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交流、表达、延伸的平台,有助于学员解决在创新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使教员对实践环节的传道、授业、解惑达到更高层次。根据任职岗位需求,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员就不同的机型布置不同档次的实验项目任务,使其不仅可以自主决定实验时间,而且可以自由选择实验内容,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5.结语

为了使培养出来的学员能胜任未来岗位,满足部队的发展需求,增强学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践教学改革路子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黎双飞,王娟.实验教学改革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99-200.

篇6

【关键词】电工实训装置 现状 改进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189-02

电工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电工实训课程是掌握专业技能、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此课程还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电工资格的取证培训课程。目前我院70%学生要根据专业的不同按不等学时进行电工实训,他们绝大多数还有考取电工上岗证和中级电工证的需求。另外我院电工技术实训室还会承接南方电网进网资格证及社会人员的电工资格证培训和考试任务。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电工技术不断涌现出新器件、新工艺,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已成为高职的共识,电工技术实训教学是校内进行创新改革的重要平台之一。

一、电工实训装置现状

我院电工实训包括电工技术实训、中级电工实训两方面,其绝大部分实训装置是有历史的自制电工实训装置,其实训设备陈旧老化,配套的实训内容传统继电器控制安装训练过多,总体技术含量偏低,装置不利于锻炼学生综合扩展能力,并且以PLC为代表的现代电工技术几乎没有,适用面窄、不能很好反映现代电工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无法满足现代电工技能要求。

二、实训装置构建思路

(一)构建理念

电工实训教学理想模式是将电工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技能培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其目的是为后续课程的基本能力打下基础,又能展示电工实训课程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我院的电工实训课时多为2-3周,尽量在短暂时间充分利用实训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供练习技能、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机会是电工实训教学的宗旨,实训装置的建设应围绕此主题展开。

(二)构建方法

1.直接购买成套综合电工实训装置。仪表设备厂的电工实训装置普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多应用PLC和变频器及触摸屏为主的控制技术。其优点是与现代企业电工技术紧密联系,其实训内容多且方便管理教学;缺点是实训装置过度集成封闭化,学生只能看到实训装置的屏面,无法清楚了解实物结构,真实的安装接线机会少,难以达到我们希望通过实训装置想让学生从“了解什么、熟悉什么、掌握什么”转变成为“会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实训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提高;另一不容忽视的缺点是设备成本高。

2.自制电工实训装置。实践表明,现有电工实训装置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在目前条件允许下,着眼于实训中的安全及实训内容的扩展,对现有实训装置作有效的改进,配合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满足高职院校电工类专业的技能实训要求,加强综合实际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综合对比,我校近阶段更适应设计改进自制电工实训装置方法。

三、设计改进思路

我们要结合课程的需求,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综合素质而设计改进电工实训装置。

我院现有电工实训项目包括:电气基本安全知识、基本电工工艺、基本电工仪表使用、常用基本室内照明电路和基本低压拖动电路安装、一般电路故障的排除等。现有的主要电工实训装置有照明安装板、拖动电路板等,没有综合实训台。

为保证训练效果,我们要求学生训练全员参与,配给每位学生的电路板应是满足教学要求的安全性能可靠、训练内容丰富、经济实用的装置,并且装置还能用于电工上岗证、中级电工资格考核。

四、具体改进的主要方面

(一)安全通电方面

我们仍保留学生实训装置中没有电源模块部分的现状,沿用老师通过专用通电板控制通电、学生观察协助的通电试车方法。由于其过程处在强电环境中,其安全性必须有充分保障,所以将原来的电源装置安全措施提高,并增加其相关功能。改装后的电源装置电源由接触器、按钮开关控制,板面安有电压表;电源输出处装有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过流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器等,当电路出现漏电、相间、线间过流及直接短路时会自动切断电源,并及时报警。另外为方便外部仪器工作,在电源板上还提供有插座。学生用电路板仍沿用木板,板上的连接端子及加装的连接插孔和连接导线无论使用任何型号结构的,都能保证使用安全、可靠。

(二)拖动电路板方面

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控制电路的安装不仅在考电工资格证时考到,而且其知识学生毕业走上岗位能马上用到,所以它是电工实训的重要内容。

组成拖动电路板元件有熔断器单元、接触器单元、继电器单元、按钮单元等,其构造可以设计成将各类元件归类固定在单元模块上,可调元件布局要考虑调节方便,这样的实训装置操作时相对简便,节约实训时间,但学生熟悉元件程度较难达到预期效果。也可以是将元件放在塑料盒里,让学生自己选择元件安装在板上规化出的对应区域上,其操作相对繁琐,尤其是元件选择和程序上容易出错,但学生却能熟悉元件的种类、性能、规格等,学会具体分析问题,此种实训操作模式能督促学生分析为什么这样做、学会如何做。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会提高较快。

综合分析后,我们认为可以将每个实训室内的装置分为三类,以方便分层教学。第一类是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少数学生准备的2-5块规化出元件模块区域空白电路板,由学生根据电路自己选择元件、搭配、安装、布局、走线和调试,其实训内容允许超过常规内容。第二类是为了帮助学生清楚元件结构、开阔视野,将各类电气设施(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等)以新老结合的方式平行对比的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尽量作到元件能分解暴露在面板上,这种装置专供学生观察,以方便学生对元件有感性认识。第三类是绝大多数学生进行实际接线操作的电路板,不同元件横平竖直安装在操作面板,安装时尽量运用导轨以方便增减元件。为避免因长期在元件本身进行走线而导致其损坏,元件与电气连接采用插孔和接线端子两种连接形式,为了让学生明白电气线路连接部位工艺的重要性,实训练习时采用连接端子连接,当学生自己因线路连接安装工艺不规范,而使电路板在进行验证通电时出现故障不能通过时,就会高度重视,在排查故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及认真负责的态度。连接插孔可用在验证性实验或考核时,可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连接导线的运用,减少实训耗材、节约考试时间。

(三)照明电路板方面

由于常用照明电路与实际生活生产的紧密关系,照明电路安装是激发初学者学习热情的有效切入点。实践证明电工电路基础是高职学生最难学的科目之一,它甚至成为了学生热爱专业的障碍之一,而电工技术实训过程中的照明电路安装的现实直观性及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宜引导学生理解电工电路的相关理论,激发学习热情。为此,在原有电路板上设计加装了一些插孔、电流插座等,以方便进行电压、电流测量等,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基本电量关系,比较串联、并联的区别、清楚电感现象等。另外将原电路板上的标号全部除掉,以方便学生设计安装不同的电路图,也避免有些学生走只看标号接线而不研究电路的“捷径”。同时可将实训室电路板分类进行不同电路安装(允许部分学生不按规定的电路图安装),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

五、改进后实训装置的特点

改进后的装置上没有过多先进设备和仪器,但同一实训项目配有不同类别的实训装置,能方便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能较大限度的满足电类专业初学者的基础性实训课的目的,即掌握一定成熟的电工技能,培养学生对电的认知、理解、应用和把握能力,为增强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为创新型实训提供平台。装置综合性强,可作为电工实训技能训练用,也可作为电工资格证培训考核用装置。

六、实训装置发展趋势

电工实训装置的发展就是学生在掌握电工理论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通过电工实训学习,可使学生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及后续专业课中出现的电气方面问题,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训练,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的提高。所以实训装置要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和实训要求而设定,它可以涵盖电路分析、电工基础、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继电接触控制、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等课程的实训内容。

实训装置的发展不但要解决传统装置技术含量低、实训内容和要求不规范的问题,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使电工实训课取得显著效果;而且还应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国家制定了不同等级职业标准,实训装置要不断发展,满足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人员不同程度掌握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改造后的装置设计清晰,布局合理,元件有新旧对比,并能与生产较紧密结合,但由于学院课程设置限制,没有运用PLC等现代电工技术等。虽然没有成套的电工技术实训装置综合性强,且实训课教学管理较繁琐,但它易激发学习兴趣,多数学生能体会到实训的快乐,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冲.高职院校电工实训设备的改革与发展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王晓刚等.电工技术实验实训装置构建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一般项目(2012JGB382)

篇7

[关键词]变频器 实训台 开发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13-01

1 引言

当前制造业向消费市场提供的机床、装备机械、电气设备及各种含有电力拖动与电气控制的产品中,其电气系统都占有很大的分量和起着关键作用。要想完成装备中电气系统的研发、试制、安装、维修、操作及使用,就必须要有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参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频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变频器与PLC综合应用更为广泛。按照目前社会生产生活对各种电机广泛应用的需要,我们急需培养能够控制各种电机的高级技能人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机电专业正在开发和建设变频器实训台。

2 变频器实训台研制方案

2.1 功能开发与研究

变频器技术课程是机电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新校区搬迁,机电工程系与电气工程系原共用的变频器实训室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机电工程系急需新建一个变频器实训室。变频器实训室设备主要是变频器操作实训台,为了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提高实践技能。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训台的设计:

1、实训台从设计到制作都是我院自主完成,采用桌面和实训用网孔板相接合,由校工厂制作。

2、实训设备的来源通过政府的招标采购获取。

3、实训台主要实现变频器控制,PLC与变频器的联机控制,以及实际工业控制等。

4、实训台还可以实现《机床电路》、《电气控制技术》、《恒压供水》、《电力电子与变频器》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实训教学,还可以为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提供实操场地。

5、拟建成一个综合应用的实训台。

2.2 实训台控制屏上电气元件布置图设计

3 变频器实训台研制

3.1 设备清单

变频器实训台设备清单

3.2 实训台的制作

教学仪器厂家生产出的实训设备,大多缺乏职业教育理念,其次是由于生产厂商的出发点与我院实际不同,往往在设备上要加上一些不必要的仪表和过度装饰,构成卖点的地方但并不实用,表面看起来很先进,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起不到真正的锻炼效果,却又增加了成本。

变频器实训全由我院师生自主设计、研发和制作的实训台。实训台主体框架是由桌面与网孔板相结合,采用共用一个桌面的双面实训台,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实训台是由我院校办工厂制作,从质量和耐用性上都能够得到保障。

实训台元器件的安装和接线是由我院机电14-3班学生和机电M13-2班学生,利用专业实习时间在机电专专业教师带领和指导下完成的。机电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四周行线槽的安装和固定,滑道的安装,元器件的安装。再根据实训台的大小,在保证实现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对实训台元器件的布局进行调整。学生按照电工接线原则,将元器件接到接线端子,这样可以避免元器件的重复接线,降低元器件的损坏率,有效节约资源。通过学生参与实训台的研发、设计、安装、接线,降低了实训台的成本,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更贴近于生产、生活实践。而且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做中学、做中教”。变频器实训台的总成本是1.0万元/每套左右,价格远远低于相同功能的成套产品,大约是教学仪器厂家价格的将近一半。因此从价格来讲,变频器实训台的研发项目为学院节省了近10万元左右的资金。

4 预期效益分析

学生可以在实训台上了解变频器的结构、安装及接线的基本知识,进而学会使用变频器的基本技能,包括参数设定和操作方法,控制回路接线端子的设置,接线及智能化功能,功能参数的设置,变频器的维护等进行实际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模拟的实际工业控制系统,完成变频器工程题的实际操作训练,以满足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真正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就业。本实训台还可以完成《电气控制技术》、《机床电路》等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及维修电工的实操考核等。面向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铁道供电和铁道车辆等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实训及相关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5 结束语

目前实训台已经初步建成,并且已投入使用,能够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反馈效果很好。后续仍需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实训台,能够全面实现实训台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蕙芳,变频器技术及应用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12)

[2] 丁宏,论《变频器技术》课程在职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速读,2014(5)

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训练;电工电子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是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实践,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吸引工业界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互认。

一、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一)电气工程训练现状

电气工程训练在电气工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电气工程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维护、管理和实际操作相关电气工程实验装置、设备和工程技术的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电气工程专业增设实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实际的环境,对相关的操作和实验步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电气工程的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实际操作和电气电子技术、电气安全常识等基础知识。目前电子工程相关的培训课程安排很不合理,缺乏相关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学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科,是高职高专机电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其实践性比较强,只有多进行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然而,在实际进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学模式依然停留在概念讲解、列举实例与做习题三点一线的阶段。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本身比较复杂难懂,用这种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性地接收教师所教知识,长时期的学模式下,学生对电工电子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尽管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开始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件进行电工电子教学,但很多教师由于专业素养比较低,很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件制作,多是从网上下载课件进行教学。在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主动学习积极性难免会出现下降情况。

二、提高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构建“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训练”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实际科学设置创新创业综合实践模块,充分挖掘模块中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提升的元素或内涵。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学科竞赛、学术报告、、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均可折算学分,多修学分可以置换选修课程学分。根据专业培养实际,灵活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灵活开展相关实习(实训)、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协同育人,合作共建专业、实验与实训平台,推动师资与课程等资源共享;鼓励同国内外知名学校开展学分互认、访学、第二校园经历等类型多样的交流学习。

(二)创建智能学习助理,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

在电子电工技术教学活动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创建互助式智能学习助理。该助理可根据用户当前和历史的学习行为,为用户自动地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内容的重难、难点,同时实现智能批改、自动答疑等功能。这不仅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更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智能学习助理还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进行智能分析。智能学习助理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操作等模块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学生的电子电工技术课程学习成績。智能学习助理要类似于“天猫精灵”“小爱音箱”等智能助手,涵盖电子电工技术课程所需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实时搜索查询。

(三)推进课程改革,强化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基于社会需求,以倒推的方式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横向联系,跨学科、跨专业建立基础平台课程,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加强纵向贯通,在不同模块间开展教学研讨。构建“课程-能力”关系矩阵,突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对毕业要求达成的支撑作用,课程整合、课程、课程优化、课程趋新,解决因人设课、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形成层层相扣、紧密支撑的课程结构。

(四)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本课程针对8个不同的项目,依据行为导向原则,以任务为最小单元,将每个任务按照资料获取、任务方案设计、任务的实施与测试、任务评价的完整过程进行。职业院校的学生最大的弱点就是理论基础薄弱,如何贯彻好职业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是值得深思的。很多职业项目化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过度弱化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无法举一反三。因此,教学项目设计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匹配本门课程知识能力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

篇9

关键词:高职 非电类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项目教学模式

0 引言

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电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材料、机械、数控等非电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随着设备的更新,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通讯网络的迅猛发展,工业生产自动化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论是从国外引进的各种类型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是国内自行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单一工种的机械劳动已不存在,各个工种都和电力使用、计算机控制有直接的联系,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工业控制趋势。陕西是机械装备制造大省,在西北起着振兴装备的带头作用,对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要求生产一线的员工在技能、操作技巧、现场管理上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科技人员在原理、设计、工艺、管理策略等方面创新,《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越来越体现出来其重要性。

1 “2332”教学实践的要点

1.1 抓住两个渗透

项目教学创新的两个渗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相互渗透;二是专业技术与工程实践相互渗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列举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及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例子,始终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应用性。介绍电工电子技术在学校的机械加工中心、数控机床控制中心、电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城市的霓虹灯、交通灯,人工喷泉,生活中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通过列举这些与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非电专业学生知道电工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深刻感觉到电工电子技术就在身边,从而激发了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

1.2 实行三个层次

项目教学改革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于课堂教学的三个创新模块。三个层次是指创新教学由低级、中级和高级组成,低级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了解、会做等;中级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会做简单的电路连接、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高级目标是让学生具有参加校内电工、电子竞赛和国家级竞赛的能力,“两个渗透”和“三个层次”的创新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创新模块层次不同,教学内容的难度设置也不相同。课堂教学的三个创新模块内容都有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相互渗透。按照案例引入(明确任务)——引导学习思考——启发学生讨论(现场准备)——进入项目内容(实际操作)——分解项目了解任务(实际操作)——项目完成总结——项目验收成绩评定(总结提高)——最终目标是学生能顺利完成本门课程。

1.3 三种教学方法并举,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由于理论教学内容较为抽象,课堂上往往出现老师讲,学生睡的教学局面。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教学中采取了设置问题提案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在讲解《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时,首先给学生设置问题提案基本知识要点,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列举实际应用事例,要求学生进行辩论寻求最佳答案。《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时,首先给学生讲解基本知识要点,然后列举实际应用事例,要求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实践证明,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既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又加强了学生对于该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直观教学,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实践表明,对于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如单管放大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教学内容,适宜采取直观教学。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进行具体实验,使其对工作原理有一个较清晰的印象。这种直观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阔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通讯技术和传媒手段的迅猛发展,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随之改变。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合现代教学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幻灯片、录像,特别是电脑多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快速的运行速度、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教学中首选的教学手段。

2 创新项目案例

设计与制作一件可放大弱小信号的放大器,命名并配英文说明(包括参数、特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项目要求:创新作品要具有“两结合、三体现”。“三体现”是指创新作品要体现出实用性、专业性和艺术性。“两结合”是指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实用性表现为产品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容易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专业性表现在设计运用了专业技术,装配和焊接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艺术性表现在产品外观美感新颖,使人有更好的视角享受等。英文说明要语言正确、言简意赅、功能和操作方法详尽。

3 项目教学法改革

3.1 改革评价

采用多元的学习评价方法。考核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学习评价差别主要表现在评价方式和评价过程上。在评价标准上,主要考核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主要目的是在评价中反思、改进、提高,鼓励学生正确自评、互评,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3.2 改革方法

项目教学改革应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处于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加工过程,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教师既是爱岗敬业、职业道德高尚、善于言传身教的维修电工师傅,又是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善于启发学生的高校教师,围绕教学项目给定的任务开展创新教学。学生应该既是电类维修企业爱岗敬业的徒弟,又是刻苦学习的学生。这种师生的双重身份及效果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项目组选择了两个非电专业班机制1105班和机制1106班,进行常规教学和实行“2332”项目教学实践,表格一为两种教学指标体系教学效果的比较。

通过项目教学改革,并实践“2332”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许多学生下课了还不愿意离开课堂,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学和做,由传统教学中的“要学生做”变成了“学生要做”。通过实行“2332”项目教学,使非电类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飞跃,许多同学经过学习还拿到了中级维修电工证书,部分学生甚至取得了高级维修电工证,为今后就业和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杨志勤,彭跃湘,杨安林.机械类高职创新能力培养“2332”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28-29.

[3]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左家奇.先进制造业呼唤高技能人才培养[J].浙江经济,2005(15),32-33.

[5]刘晓,石伟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评析[J].教育与职业,2012(2).

[6]刘亚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对策与建议[J].科教导刊,2011(11).

[7]丁金昌.基于“三个三结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9).

篇10

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汤克勤向记者介绍,2006年,全区共开展维修电工、电焊工、缝纫工、挡车工、化学检验、客房及餐厅服务业等72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适应性培训和SYB创业培训共30600余人,完成目标任务2万人的153%。全年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发证25080人,完成目标任务7000人的260%;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179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1%;失业人员和征地农转非人员培训7668人,完成目标161%;SYB创业培训以及外来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都超额完成任务。

余杭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加强力度,指导服务,相继下发了《2006年度余杭区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培训任务的通知》、《余杭区就业再就业培训经费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素质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这些政策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技术培训的目标任务、实施意见和指导办法。

与时俱进搞好城乡统筹

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与时俱进重实效,城乡统筹重力度,技能培训重拓展,指导管理重目标。在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开展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职工素质教育、发展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充分做足文章,演绎着杭州市技能培训工程的新亮点。

推进城乡统筹,加大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紧紧围绕“做大、完善、提高”,着重抓管理、抓质量、抓进度,加强指导,做好培训服务。工作从细处抓起,开展培训之前审查审报表制度,针对具体工种充实专业知识和操作辅导训练内容,切实做到受训农民培训后初步掌握基本职业技能。如电脑操作培训,要求做到基本知识要学懂、操作方法要学会、操作时间要保证、考试通过要合格;对烹饪、电工、焊工、缝纫等落实操作训练课程,确保师资、教材、训练场地步步到位,积极引导各乡镇街道将培训与市场及区域产业优势实际应用有机融合。该中心坚持弘扬科学精神,遵循培训规律,找准培训契入点,不断提高培训实效。

开展再就业培训,使50%以上的学员走上了创业之路。拓展培训面,将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失业人员统一纳入再就业培训管理,分片管理,落实再就业工程。在适应性培训方面,做到新增失业人员100%参加培训;依托相应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培训,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加强培训后考核,鉴定核发资格证书、培训结业证书;在创业培训方面,大力推行SYB创业培训,多次举办创业培训班,效果显著,有50%以上学员走上创业之路,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和学员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