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艺术特色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作品艺术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作品艺术特色

篇1

关键词:剪纸艺术;传承创新;本土资源;校本课程;教育品牌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50-00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剪纸艺术,就是手指尖上的一种智慧,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况能力、审美能力,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美化他们的生活。它是中国的一种民间工艺文化,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最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有悠久的历史,有众多的地方流派,有不同的创作技法。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说:“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它寄托了民族的人文情怀和民族的审美理想,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与乡土意识。

学校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和谐﹢特色”办学理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宗旨,推进“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品牌名校”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了以“师生和谐共成长”为主题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学

生全面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办学模式。立足于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以“继承民间艺术,创新剪纸特色”为指导思想,传承和弘扬剪纸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走出一条以苍南点色剪纸艺术为主要特色课程的艺术教育成功办学之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大做强了剪纸艺术教育品牌,打造了当地颇有影响力的特色学校文化名校。学校被指定为浙江省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专项保护项目剪纸项目实施单位,先后被评为温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和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当前,学校正申报创建浙江省剪纸艺术教学传承基地。

1 立足传承与创新,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历史是一条连绵不断的河,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紧紧地连在一起,学校文化的构建也决然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学校文化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活水”,也是现代学校文化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重要保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学校文化,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包括学校本身经过积淀、创新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的传统文化。一流的学校做文化,学校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基础在于立足本土的特色文化,只有立足本土才能形成鲜明特色。

苍南地处浙江省最南端,依山傍海,河网纵横,资源丰富,人文璀璨,具有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是著名的“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滥觞之地,是全国民族工作的先进县和重点县。近年来,苍南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已打造并形成了诸如“温州礼品城、浙闽水产城、浙闽边贸副食品商城、中国冬虫夏草集散中心”等一大批具有全国性影响力、辐射力的专业市场。从文化资源层面分析,苍南有着十分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以“滨海——玉苍山”旅游景区、临港产业、滩涂养殖为依托的山海文化,以“世界矾都”温州矾山为载体的明矾文化,以闽语、瓯语、土语、金乡语、蒲门语、畲民语等众多方言为特色的方言文化,以碗窑等古村落为中心的明清建筑文化,以莒溪、岱岭、凤阳等山区为革命历史寻根之旅的红色文化,以畲族、回族为苍南少数民族主体的别具风情的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苍南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珠玉生辉,光彩夺目,有夹缬、单档布袋戏等。其中以苍南点色剪纸为最具代表性,它集中展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浙南的地域文化色彩。

它发源于苍南县桥墩镇一带,鼎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涌现出诸如许健、林湘、李步樾等众多名家。他们在当地传统剪纸工艺的基础上,充分吸取了乐清细纹刻纸、广东佛山金箔剪纸、河北蔚县剪纸等中国各地、各流派之长,融合了中国画和水彩画的用色特点,并利用水色(植物色)的透明性和石色(矿物色)的沉淀性的对比效果,利用当地特产明矾的功用,创造性地发展出了独步全国剪纸行业的“水点色”新技法。其制作工艺独特,常用的工具有油盘和刻刀,制作的工序一般有设计、剪刻和点染。作品题材丰富,有花鸟虫鱼、神话人物、戏曲脸谱及传统年画等内容。品种繁多,做工精细,花样翻新,色泽鲜活,尽得自然之妙,带给人们以美丽享受和艺术熏陶。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苍南点色剪纸逐渐式微没落。上世纪末,新世纪初,出于一种传承发展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使命感,学校决定把点色剪纸引进校园,开设了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点色剪纸校本课程,整理、研究、普及、发展并革新了点色剪纸工艺,苍南点色剪纸从此进入了全面复兴的新时代。先后被列入市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依靠苍南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学校通过学科渗透、校本教材开发、开设选修课、组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剪纸作品展览与剪纸艺术节活动、创建剪纸专业网站、成立剪纸工作室以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领悟、熏陶,经过师生的内化过程进而变为自觉行动。在各个环节中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让学生感悟经典,让经典赋予学生智慧、技能和精神力量。剪纸艺术真正成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开设剪纸特色课程,培养剪纸特色学生

2.1 设定剪纸特色培育发展目标

初中剪纸是以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初中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剪纸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剪纸活动体系。通过剪纸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我们从1998年开始,开发剪纸活动课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2004年为普及阶段:注重临摹,注重技能传授,重视兴趣培养;第二阶段2004—2008年为成长阶段:从临摹转向创作,主要分根据剪纸艺术本身的层次性以及学生心理发展阶段,设立了剪纸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要求能掌握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法,能够“临作”。高级班则在此基础上,能够“创作”;第三阶段2008年以后为再提升阶段:既重视剪纸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意识。

2.2 以人为本,开发剪纸校本教程教材

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应具有人文性质,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根据七至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按学生年龄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将剪纸由易到难分为撕纸教学-----对称剪纸----团花剪纸-----剪影教学-----拼贴剪纸-----作品创作等学习阶段。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细化了剪纸艺术教学的可操作性,唤起了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学会了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以课题研究积累的一些具有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特色的教案和典型案例为基础,编写了剪纸课校本教程教材——《怎样学会剪纸》。

2.3 剪纸艺术走进课堂,开展剪纸特色教学

开设剪纸活动课,把“剪纸”引入课堂。首先,在师资配备上,学校以叶文运老师为领头雁,安排了多位有一定剪纸特长的教师担任剪纸教学工作,并参与了剪纸教育教学的研究,同时也已拟定邀请民间剪纸艺人进校做具体指导。其次,在时间安排上,教务处要求各年级每学期的美术课和手工制作活动课,在完成教材大纲任务的基础上开设剪纸课内容,以保证剪纸校本课程实践活动的进行。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剪纸教学方式,运用活动课程的新思路新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趣味中进步,体现了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以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示范、学生演示,师生对话等形式,共同思考、共同操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增强技能。教学中教师注意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人类文明与民间剪纸发源发展的关系史,系统地介绍我国北方、南方剪纸艺术的风格特点及发展历史,分析鉴赏优秀的剪纸作品,介绍点评剪纸艺术大家的生平事迹,系统地介绍苍南剪纸的地方史,系统地传授具有鲜明的浙南地域特色的点色剪纸工艺,使学生获得深切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在创作每一幅剪纸作品时,运用所学知识与能力创造性地确定主题,根据主题选择素材,将图案剪纸化,由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传承中融入创新,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上生活,走进田野、树林、农家小院,以身边的景和事作为素材创作剪纸,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2.4 开展剪纸艺术综合活动,营造校园剪纸浓厚氛围,让学生充分领略地方工艺文化风采

学校在实施剪纸特色教学之初,先是成立了剪纸兴趣小组,让成员涵盖了全校各个年段各个班级,把剪纸艺术兴趣的星星火种播下,并使之成燎原之势。既而举办了剪纸习作展览和校园剪纸艺术节,创建了校园剪纸网站,组织选手参加市县中小学艺术节剪纸大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剪纸氛围,激发了全体学生剪纸的热情和兴趣,促使点色剪纸工艺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2005年12月,学校被指定为浙江省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专项保护项目剪纸项目的落实实施单位,并获得了5万元资金的支持,这是学校剪纸艺术特色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2006年3月,成立了学校剪纸工作室,分批招收学员,并对学员有针对性、有系统性的指导和练习,整体提升了学员们的艺术鉴赏水平与创作技艺。通过参加市县艺术节剪纸比赛,参加县内“新星杯”、“民中杯”等艺术活动,学员们展示了各自的创作风采和创作水平,同时也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剪纸之星”。

十多年间,学校在历届市县中小学艺术节剪纸大赛和历届“新星杯”、“民中杯”各项活动中,共有100多人次获得一等奖。剪纸工作室成为学校特色办学的展示窗口,多年来,接待了国家、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参观考察达30多次,获得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剪纸工作室的活动事迹先后受到《浙江日报》、《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今日苍南》、《温州教育网》、《苍南新闻网》等媒体网站的广泛报道。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1月,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走进学校剪纸工作室录制“苍南点色剪纸”节目,在央视少儿频道和军事农业频道播出后,受到全国广大剪纸爱好者的欢迎。

为了拓展发展渠道,为了给学生提供校外艺术实践基地,也为了开拓“以市养艺”的文化产业化道路,带动社区村居经济,叶文运老师先后牵头成立了“苍南点色剪纸中心”和“岩头村剪纸工作室”。开发了剪纸礼品册、剪纸画框、剪纸立轴、剪纸台挂历等各式剪纸工艺品,并投放市场,行销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走向社会,重返民间,让点色剪纸工艺老树发新枝

点色剪纸艺术来自于民间,新生于校园,只有当它重新扎根于民间的沃土,开枝散叶,传送清香,才意味着一个点色剪纸艺术复兴时代的真正到来。

篇2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语言是在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如果我们想要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我们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分析时,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一、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发展的源泉

英美文学作品的根源就是英美的文化历史。但是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欧洲文化、古罗马文化还有古希腊文化都对英美文学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文化是众多考古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是四大古城中的一个,古代的文化都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在英美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当地文化的体现。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小说中很多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创建的。所以我们在赏析一部作品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在古代的文化中,宗教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圣经》是一本很著名的作品,而根据《圣经》所创作出的图书更是数不胜数。

欧洲文明是英美文学作品的发源地。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英美文学作品开始吸收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古希腊的文化和《圣经》已经深深的融入到英美文学之中,很多作者很自然地将古代的文化融入到作品之中,所以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以及《圣经》都可以说是英美文化发展的源泉。

二、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术赏析

1、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简练但是有韵味。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作品的素材都是来自于现实。所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性语言运用的很多。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地方性的语言,而是通过加工保留了它所具有的特色,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的简练。也使文学作品看起来更有藝术性。在我们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一部作品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作者生活的环境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要对作者进行了解,要了解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还要了解地方性的语言特点。这对作品的赏析有很大的帮助。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精简而有韵味的特点就有体现。在这部作品中,正是因为精简而有韵味的句子,使其文学性有很大的提升。

2、对戏剧独白进行强调。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与东方文学有很大不同的一点就是强调戏剧独白。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在英美文学的作品中,独白的部分会占文章的很大一部分篇幅。大多数的时候是为了描写人物的心里状态。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这种表现手法是非常常见的,作家也很青睐这种写法。在东方的文学中,当作家想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时,经常会通过对面部表情、动作细节、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实现的。但是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喜欢通过独白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并且会对其进行戏剧化的处理。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不满意的人和事进行抨击。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独白这一写作手法加以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更容易被文章的内容打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喜欢上英美文学,能正确解读英美文学的艺术性。

3、突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性。对于英美文学鉴赏产生很大影响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化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是否对文化了解还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评价,是否了解作品的内涵。比如说,在《红字》这一本小说中,作者是一位宗教信徒,所以小说的宗教色彩是非常浓郁的,如果读者对于当地的宗教不够了解,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对当地的宗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赏析英美文学的过程中,我们首要要做到的是对当地的文化进行了解,还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文章,更准确的对作品进行赏析。

篇3

关键词:研究;英语文;语言艺术

1概述

英语学习在初始阶段只是需要设计单词、音标、语法、语句等学习,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即便涉及到篇章学习也很少会设计英语文学相关内容。这是因为英语文学作品中中所包含的语言艺术纷繁复杂,研究起来是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无法通过简单的讲解就能概括、理解的。但是想要真正了解英语语言的魅力和英语国家的人文风情还是需要通过对英语文学做平中语言艺术的探析,下面本文就语言艺术的几点主要特征进行简要论述。

2意象性

在文学作品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中,可能发生任何戏剧性的情境,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英语文学中通过语言艺术,作者可以渲染情绪、塑造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抒发思想情感,从而满足人们想要从作品中获得的情感和需要。因此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文学作品是作者利用文字进行的时事批判、思想寄托和自我实现。因此意向性是英语文学作品最为显著的特征。例如在雪莱的“OdetotheWestWind”中最著名的一句话“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至今广为流传,激励着身处逆境、挫折中的人们。其实这是一首长诗,在诗中作者描述了西风掠过山川平原、大海天空,通过对西风处境的描写抒发自身情感。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西风过境时万物凋零、戚戚的模样,突出西风的狂暴和力量,连大地也随之动容。从诗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西风的向往、对于自由的向往。西风实质上就是一种自由的意向化身,它有着摧枯拉朽之势,可以带来光明和未来。因此雪莱在作品的最后呐喊着“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这样的语句朗朗上口又可以引起读者共鸣,这就是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魅力。

3生动性

所谓语言的生动性,通俗点说是让整个文学作品更加“活灵活现”、“生动传神”,再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作者能把他的文学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虚构的世界内的东西写活了,让读者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亲身经历,如见其人。说到生动性就不由得要提起一些刻画形象十分出众的作家。比如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他所有的小说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出众的形象刻画。比如,在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中,他成功的刻画了以下几个人物:凄苦悲情的孤儿奥利弗,唯利是图的窃贼团伙费金,谦谦君子布朗洛,好心的夫人梅丽。狄更斯通过使用非常出众的个性化的语言赋予他笔下每个角色不同的活力,孤儿奥利弗使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流氓使用行业黑话,好心人使用敬语。连他们的衣着打扮、面貌形象以及出现的场合都经过缜密细致的安排,已达到完美塑造人物的目的,使整个小说更富有张力。而最使人惊艳的是,狄更斯完全是使用文学语言来达到这一切目的的。他的语言朴实无华,充满意境,但又不容小觑,因为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可以说,在他的文章中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话都是为他的人物塑造埋下伏笔。在他的小说中,读者可以从生动传神的文学语言中感知到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职业的人物,以及他们所映射出来的,当时整个伦敦社会的风貌。除去刻画人物形象,使用生动的文学语言进行背景刻画的美国作家福克纳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在他漫长的写作生涯中,福克纳创设出一个小城,叫做Yoknapatawpha。在这个小城之中,有一个首都叫做杰佛逊镇,还住了几家非常有名望的贵族,甚至连贵族的邻居都会有相应的描写。很多故事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人物中进行展开。而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的两部著名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哈克历险记》中也利用了语言艺术,这两部作品的背景相通,因此作品中的人物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马克·吐温利用讽刺的语言描述出当时的社会特点,在作品中体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注意。在作品初期,作者通过对小城的特色描写,生动的塑造出具有当地人文特点、社会特色的文学世界,人们的穿衣打扮以及建筑结构都通过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吐温利用生动的语言引导读者深入作品,甚至融入作品中,这种语言刻画也是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4情感性

从另一个层面讲,文学作品也是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寄托,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在作品中抒发自身的愁苦、悲凉、快乐、激昂以及愤怒之情。因此所有的文学语言都具有感彩,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图。因此对于语言情感的研究也是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重点。例如在荒诞派作品中,托马斯·格雷的作品最具代表,作者从他的《乡村教堂内的挽歌》中只能读到怀古伤今的文字,苍白无力、没有意义。其实这些文字中恰恰寄托了诗人空洞虚无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体现只能通过这种空洞虚无的文字。除此之外,还有美国著名作家安德森,其在作品《小镇畸人》中通过新颖大胆的方式体现了一种尖锐的社会矛盾,以神经病人的视角对小镇生活进行观察和描写,例如不使用标点符号、不对字母大小写进行区分、语言思路凌乱等手法,进一步凸显了小城镇的无助和混乱。而这种讽刺的语言艺术手法恰恰体现了小镇人们对于爱的渴望。另外在弥尔顿的诗歌作品中,通过语言艺术表现了作者质疑上帝的情感;斯宾塞的《Areopagetica》中,则体现了作者追求向往婚姻的情感;济慈在《夜莺颂》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真善美的渴望。丁尼生用一首《拍吧,拍吧,拍吧》寄托了对自己死去的挚友的思念,用一首《过沙洲》表明了自己对于生死的无畏;这些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作者的情感也从语言中流露。惠特曼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在《草叶集》中,体现了他对自我的歌颂和对自由平等的赞扬;而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诗人无法同常人交流,也无法在常人面前抒发心声,但是在作品中,通过语言文字他们可以将情感激烈的迸发出来,通过具有情感性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说出他们想要说的话。

5结论

在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会给作品增加更多的色彩,因此对于语言艺术的研究是感悟英语文学作品中艺术精华的核心,所有的英语文学著作中,作者都还通过优美的说体现自身的情感和社会现象。因此可以说语言艺术承载者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通过对语言艺术的研究,才能深入感悟英语文学作品、欣赏英语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彭健新,吕永鑫,刘小俊.汉语母语听音人的室内汉语与英语语言清晰度比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5-56.

[2]赵静.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培养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2(3):267-268.

篇4

[关键词]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影响力;分析

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常常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并且在创作者本身所选主题已经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意图,我们不仅要掌握作品本身的创作内容,还要对作品中所用语言文字进行详细地揣摩。语言环境是文学作品构成中的核心要素,不同作品对语言环境提出的要求也不一样,深入探讨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可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

一、语言环境概述

广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指说话时,人所处的状况和状态;狭义上来说,语言环境即人说话时的状态。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表达、领会的前言后语和上下文。语言运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交际过程来说,听、读是理解语言的过程,属于接收信息;说、写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属于发送信息。理解和表达虽属于交际过程的不同阶段,但都受制于语言环境。近年来语言环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作品赏析中需考虑的一大要素,透过语言环境也能更加清晰地掌握文学作品内涵,感悟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种种形象。

二、语言环境的特点分析

相比于行为活动中产生的语言环境,文学作品对语言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符合作者创作时的意境要求,才能彰显出作品本身表达的主题思想。语言环境并非简单的语境构造,而是要根据整个编排后形成相关的环境,进而表达出文学作品内在的文学元素。新时期人们对文学作品理解层次进一步提高,语言环境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更加明显,主要包括语言性、文学性、针对性、多边性等。

1、语言性。汉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基本构成要素,文学语言同样是有不同形式汉语言组合而成,这是文学作品语言环境的本质特点。为了更好地彰显作品文学理念,创作者常常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不同风格的语言环境,与作品形成相互对应的衬托关系,进而展现更多的语言文化特色。塑造语言环境必须遵循语言性准则,对字、词、句及语法等均详细琢磨。

2、文学性。发展至今,我国汉语言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类型,其中散文、小说是主要文学载体。从现当代文学创作历程可看出,小说、散文等在中国文学变革阶段占据主导地位。语言环境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意境,具有文学性的特点。这种特点来源于文学作品的类别、内容、主题等,在不同作品条件下产生的语境效果也不一样。

3、针对性。按照时间划分,中国文学经历了古、近、现、当代等四大历程,这一时间段内文学作品所处的创作环境不一样,决定了语言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过程。但是,作者们无需考虑语言环境变动会影响到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因而语言环境具有针对性特点,可这对不同作品、特定条件等起到艺术性作品,帮助作者塑造文学语境条件。

4、多变性。与文学语境针对性相比,当代文学语言环境更具有多变、多样等风格,这是多变性特点的具体体现。一般情况下,文学作者不会拘束于某一个题材的创作,起作品最终要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姿态。语言环境可随着作品小说人物、诗歌元素、散文故事等灵活调整,进而为书写作品之人给予更多的文学思路。

三、对文学作品“表现力”的影响

分析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作用,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题探讨的主要内容,也是广大读者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必然要求,只有掌握语言环境带来的艺术效果,才能更加客观地体会作品寓意。笔者认为,“表现力”是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影响之一,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而表现对象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个主题、一个情节。当然,表现力并非随便书写语言文字便能呈现出来的,而是要按照作品本身构思去逐一摸索,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结构体系,注重“语言场合”是增强语境表现力的关键。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由这个人说出,与在另外一个场合由同一个人说出,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意思,在这个场合对这个对象说,与同样在这个场合对另外一个对象说,使用的语言也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在口语交际中,有了狭义的语境,再加上谈话时的一些辅的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态度、语调等,要达到相互理解并不难。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门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写出来这个动作,母亲是“迎着出来”,八岁的孩子则是“飞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年龄特征和动作特点。如果说成“我的母亲早已出来了,接着八岁的侄儿宏儿也出来了”,语言不仅单调、呆板,而且不足以表现出宏儿年龄小、动作快、活泼、天真等人物特征。从鲁迅文学创作方式可以看出,语境环境对于人物动作表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描述人物时选择与人物相对应的语言文字,可以把故事情节展现的更加精彩,这是现代文学创作比较重视的一点。

四、对文学作品“文字寓意”的影响

无论是散文、小说、诗歌或其他类型的载体,文学作品总是在表达着某个主题、寓意,为文学作品艺术价值提供了语言方面的保障。语言环境是贯穿作品全部的核心要素,文字语言塑造环境促进了寓意的客观表达,让作者个人思想意识与文字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文学作品表述过程来看,作品人物与语言环境基本处于“同步”状态,这种同步是相互统一、协调利用的表现,即语言环境随着文学作品的变化而变化,时刻保持着高度的统一性。借助语言环境发挥创作寓意,让小说作品内在渲染更加多样,读者们对作品产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在品读文字语言时也掌握了作者的文学寓意。

鲁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先驱者”,其在创作散文、小说等作品时,则擅长于把语言环境跟人物情节相互联用,让个人创作意图在小说里得到充分展现。例如:“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人物描写,鲁迅对“教书先生”的描述颇具内涵,首先,从文字语言上描述了先生的容貌,“高而瘦、须发白、戴眼镜”等是对教书先生最直观的表达;其次,在行礼前后,教书先生都给予相应的答礼;这些都是对作品人物的详细描述。进一步分析,鲁迅所用的汉字、词语,都是按照当时年代教书先生的实际形象来写的,同时利用语言交流环境表现了先生的和蔼、礼貌等,以对中国传统教育给予了认可,这也正是鲁迅在三味书屋度过快乐时光的潜在要素。

五、对文学作品“词义”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运用的限制作用,首先表现在对词语的理解和选用上。同样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这时就要依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准确的理解。一个句子,表达的可能只是很简单的字面上的意义,也可能是语境所赋予的一种深层的含义,还有可能是一种言外之意。字面义的理解比较容易,只要弄懂每个词的意义以及词与词组合起来的意义就可以了。字、词、句是汉语言文学的三个语言层次,每一个层次可灵活选用汉字、语言进行组合,而语言环境对“词义”表达的影响也是颇为明显。正常情况下,文学作品词义都有固定的模式,但在语境变化状态中,词义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变化中提升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回顾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不乏词义多样性的表现方式,这些都是借助语言环境才能体现艺术魅力的作品典范。例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对词义的掌握十分精准,用了两个“英雄”,前一个作“有”的宾语,受“这样”修饰,指英雄的人;后一个是定语,修饰“国度”,是指所具有的英雄品质。另外,“骄傲”是相对英雄说的,又与下文的“自豪”对称使用,表达的也是自豪的意思。实际上,魏巍之所以构造如此巧妙的语境,关键在于其对汉语言词义的透彻分析,把“英雄、过度、自豪”等词语设置在特定的语境下,才使得作品显现出不同的艺术姿态。

六、对文学作品“意境补充”的影响

语境对语言理解的补充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的理解上。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则不同,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透过字面所表达的意义去深入理解。多数情况下,由于语境所起的补充作用,人们都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意境补充”是文学创作革新的常用方法,借助革新方式摆脱了传统文学的固定语言模式,为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突破提供了意境指导。仔细说来,意境补充也是符合了中国人语言表达的习惯,常常会在语句表述之后,又重新补充对某个事物的描述语句。

在文学作品里,作者也习惯用意境补充来表达主观思想,前提是必须有语言环境作为补充条件。朱自清《荷塘月色》:“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描述荷塘之后,作者又用“曲折、幽僻”补充说明了核桃周边的环境,对小路进一步描述,让读者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然而,语言环境对文学意境补充需要读者细细品读内容,否则很难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例如,路怎么会“寂寞”呢?这就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对现实不满,幻想能够逃避,在苦闷中彷徨。“寂寞”一词正是作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写照。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语言环境用作意境补充必需做到“精、准、好”才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真正塑造符合作品情节的意境形象。

七、结论

文学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注重文学作品内涵分析有助于提升文化涵养及文学素质,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文明需求。我国从古展至今,已有无数文学作品诞生,每部作品都在其特定历史条件下彰显出时代特色,都是作者个人主观思想的表达。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其介于汉语言文学理论下呈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这也恰恰是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汶成.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研究的五条路向――兼论其对当代文学语言研究的借鉴意义[J].齐鲁学刊.2002(01)

[2]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王培基,秦红月.文学语言的丰富性特征综探──文学语言特征研究之四[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01)

[4]张瑞德.二十世纪西方诗学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

篇5

众所周知,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艺术,每一个民族的作品也都存在着自己民族的表达特色,因此,如何恰当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需要我们深入到外国文学作品内部,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要想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作品,探究语言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语言是文学作品主要的载体,没有语言,文学作品将无法存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作品,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能够扩充我们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使我们的文学素养得以提高。

一 外国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意象性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广泛阅读,其一大原因就是能够通过语言描述来创造出一个近乎真实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除此之外,作者还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进行背景的描述、情感的渲染、思想的鼓动和形象的塑造,以此来为人们呈现出一个充满着快乐、悲伤、真实、虚无的想象世界。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文字来构造出一个文学构架,并在此构架中创造出一个个生动的文学形象,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学主张。所以说,外国文学作品的一大特征就是语言文字具有意象性。

意象派的文学创作有三个主要原则,即:第一,单一意象;第二,用词简洁有力;第三,语言充满音乐感。例如,美国著名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一部作品《在地铁站中》有过这样的描述:“人群中出现的鬼影,正如盛开在潮湿漆黑枝桠上的花。”寥寥几笔,就表现出了一种决绝的美丽。由此可见,这三个主要原则都与语言艺术相关,我们可以从上述例子中有所体会,“拥挤的地铁站”是单一意象,在这个平凡的生活场景中,诗人庞德却看到了“潮湿漆黑枝桠上的花”这一意象,而整个场景只有两句话,语言简洁,音乐感强烈。

在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这篇作品中,诗人裴多菲用“急流”、“废墟”和“云朵”等多个意象来表达了自己甘愿为爱情献身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了“小鱼”、“常春藤”和“夕阳”等意象来表达了对爱人的守护。这些意象彼此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爱人的向往。

二 外国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性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得以保存,是因为其语言表达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性,这种情感既是作者的思绪,同时也是一代人的思绪,无论是虚无、愤恨、痛苦,还是快乐、兴奋、激情,这一切的情感都能够被作者融入文学作品中,并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所以,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都是富于感情的,这种通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才是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这也就是说,情感性是外国文学作品的又一大特征。

例如,英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独白不仅仅是哈姆雷特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对于人生的拷问。当观众读到这句话时,自然而然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反思。由此可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除了生动的语言形象之外,更引人关注的就是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内涵,因为这才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灵魂。

在诗歌当中,英国诗人托马斯格雷是“伤感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墓园派”的奠基人物。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怀古伤今的句子随处可见,他醉心于墓园风光,擅长通过悲凉的文字来唤起人们的伤感情怀。如在《乡村墓地的挽歌》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breezy call of incense―breathing morn,The swallow twittering from the straw―built shed,The cock’s shrill clarion,or the echoing horn,No more shall rouse them from their lowly bed.”(“清新的早晨轻拂的微风,草窝里的燕子呢喃声声,号角的回荡,雄鸡的啼鸣,也无法将他们从墓中唤醒。”)在这篇诗歌中,笔者所罗列的意象仿佛都与挽歌无关,但是仔细回想,每一个意象都表现出了无法言说的悲凉,这种空洞、虚无的情感,貌似只有通过文字,才能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三 外国文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生动性

生动性是文学作品语言所必备的特性。所谓生动性,也就是通过语言描述将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之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同时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我们能够随着主人公的悲伤而悲伤,随着故事人物的开心而开心,当作者向我们描述一个场景时,我们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相似的环境,而这些,都是由语言的生动性所带动的。文学作品语言的生动性能够加深读者的阅读印象,同时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在许多外国作品中,作者都是通过运用语言对脑海中产生的场景进行描绘,来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思想境界,并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

例如,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当中,作者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些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比如说故事的主人公奥利佛被作者刻画成一个凄苦悲情的孤儿,而费金则被刻画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窃贼,在这部小说中,还有善良的梅里夫人和正直的布朗咯。狄更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来赋予了不同人物不同的性格,使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活力。在描写奥利佛时,狄更斯使用的是充满童真的语言;在描写费金时,狄更斯使用的却是行业黑话;在描写善良的人物时,狄更斯使用的是恭敬的语言。因此,在他的文章中,每一句话都是为描写人物而埋下的伏笔,读者可以从这些语言中感受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的风貌。

四 外国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作品语言的另一大特征,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述更加清晰,并让读者能够在清晰化的语言场景中领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在文学探究中,我们常常把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放在一起进行理解,而在外国文学作品中,这两个特征是具有一定区别的。生动性通常指的是表述具体生动,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文章内涵,而形象性指的是从情感上来为读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渠道,使读者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文章的情感内容。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形象性通常具有两个特征,即抽象性和表象性。抽象性的表述往往不是真实的,这种表述特征指的是作者会根据一定的思维和社会现实来虚构出一些文学作品形象,而表象性指的是在某些文学作品中,文学作品的一些形象往往是人们所熟知的,因此这些形象会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一种表象。

例如,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这位生于越南胡志明市的法国姑娘,整个人生都与东方有着不解之缘。在其代表作《情人》这部小说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一个中国小伙子与法国姑娘的绝美爱恋,而对于玛格丽特本人来说,其人生的第一段恋情就是与中国男生发生的,这也就说明《情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传成分在里面,而玛格丽特也毫不隐藏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里,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感情。

篇6

[关键词] 特德・姜;科幻文学作品;诗意;生命思考

特德・姜(Ted Chiang,姜楠,又名“特德・蒋”),美国当代著名华裔科幻作家,其迄今为止全部作品共有八篇,分别为《巴比伦塔》、《你一生的故事》、《除以零》、《赏心悦目》、《人类科学之演变》、《七十二个字母》、《领悟》和《呼吸》。与其他科幻小说作家不同,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利用过多的语言对高科技、星际大战等进行大规模、大场面的描绘,特德・姜只是运用精简凝练的语言,将人类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表现在作品中。由于特德・姜的文学语言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在其作品中更是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诗意语境,使科幻文学作品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科技、宇宙战争等方面叙述,开拓了将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和等多领域学科、元素融入科幻文学作品中,从而得到统一的新局面。本文以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为实例,对作品德・姜自成一派的诗意语言和语境进行分析,探寻、解析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于生命的思考,展示特德・姜为科幻文学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

一、特德・姜科幻文学作品中的“诗意”

作为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最基础、最不可缺少的。作家在写作活动中,通过对文学语言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使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彰显出来,从而更好的表现内容,表达情感。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灵活运用文学语言是为了寻找到更好的方式、方法在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可读性,从而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等等。在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其自成一派的、特色语言的灵活运用,成功的在作品中营造出富有诗意和思考空间的文学语境,在这样语境德・姜不但阐述了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超凡的想象还对宇宙、生命、人类、宗教等问题进行的深刻的思考。例如,《领悟》中,除了荷尔蒙K疗法,“我”的生活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电影、诗歌,小说……一切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安逸的美好生活,而又正是因为荷尔蒙K疗法,“我”拥有了超出于凡人的超能力,高智商,对于肢体语言的敏感、可以透过一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等等。当“我”遇见另外一个也如同“我”一样的“超人”,在纷争中,在死亡临近的最后一刻,“我”对于自己和超能力有了最深刻的领悟。

二、特德・姜文学作品中的生命的思考

人类对于“生命”的理解、解释多种多样,其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认为“生命”是指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由此“定义”又引申为事物所具有的能够生存下来的性质、价值、资格等等。宿命论主义者认为“生命”是“命运”的表现形式,等同于“命运”。在特德・姜的科幻文学作品中,通过其诗意语言的表述和诗意语境的烘托,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也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诸如生物生存能力本身和生存活动中价值的体现,以及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等等。

例如,在《你一生的故事》中,特德・姜设定被称作“七肢桶”的外星人应有自己的文明,并且在作品中对“七肢桶文字”进行了描述。特德・姜赋予“七肢桶文字”类似于中国象形文字的外形,又令“七肢桶人”可以凭借一个文字就表达出需要表达的语意,语意越复杂,文字就表现得越繁琐。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中赋予外星生物以生命的能力与资格,并且赋予他们以“命运”,正如文中女主人公所感慨的,“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然同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我的余生尽在其中。”然而在现实世界,人类对于未知和真理的追寻从未停止过,即使如《巴比伦塔》中所描述的,最后一无所获,探索的过程依旧充满了梦想和美好,特德・姜用他惊人的想象力对“探寻”这个永恒的思考主题进行了表现和阐述,使作品更具有人文深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诗意语言的灵活运用方面,还是在对于语言环境的构造方面,特德・姜在科幻文学写作过程中都展现出其非凡的艺术创造力。然而特德・姜在作品中,不局限于高科技发展、星际战争等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又令其科幻文学作品在艺术造诣上提升了高度。特德・姜在科幻文学方面所表现出的创造力也对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做出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特德・蒋.你一生的故事:特德・蒋科幻佳作集.四川科技出版社.2005.2.

[2]詹姆逊.西方科幻理论译丛之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1.

篇7

一、激发儿童情趣,激活文学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理念下,为把握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把握儿童情趣,凸显文学教学魅力,激活文学学习兴趣。儿童情趣即为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言、行为与小学生思想、情感相契合的艺术内容。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情趣,提升文学教育质量。

1.激发儿童审美情趣

语言、神态、动作与心理描写能体现出儿童情趣。《小木偶的故事》中,语言、动作描写都极具儿童化。《神笔马良》中,围绕马良手中的神笔展开故事描述,故事生动有趣,学生身临其境。想象、夸张、拟人化等方法,也能表现出儿童情趣。《女娲补天》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了童趣。基于儿童视角,以故事为依托,通过多种表现方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活儿童的审美情趣。

2.引导品味文学内涵

围绕儿童情趣,科学预设教学方案,激发童真童趣,引导品味文学内涵,引导学生读出情趣。如读《山城的雾》,把握撒、罩住、哒哒、翻卷等精妙词汇,在昂扬的激情朗读中,体味诗歌情感,引导体会情趣。生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课堂,也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抓住文学作品的特色,比如想象、夸张、拟人等,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如《渔夫的故事》,学生运用语言、身体动作和神态表演等,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人物形象。通过读、讲的方式,品味字词及文本内涵,以此感悟字里行间中的惟妙惟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文学教学质量

教学应该是艺术性与方法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与体验。文学作品插图美轮美奂、情节变化多样、人物特色明显,为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1.情境教学法

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产生共鸣。如《南辕北辙》教学时,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目的地在南边,而朝北边走的情况,引导分析故事的结果。或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美妙、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七颗钻石》教学时,教师播放轻快而紧凑的音乐,配合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故事情节不断发展过程中水罐的变化情况。奇妙的图片变化吸引了学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朗读教学法

文学作品教学,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抒情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感悟字词的优美和浓厚的情感。如《燕子》教学时,教师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朗读氛围,引导学生画出优美的词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斜着身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选取其中的字词,说说好在哪里。朗诵可以采取齐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情感,揣摩作者心理和文本内涵。

3.表演教学法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表演,爱游戏,喜爱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借助表演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故事表演出来,再增加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以此在模拟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小木偶的故事》《渔夫的故事》等,都可以引入表演法。

三、多元解读作品,提升文学教育价值

多元解读,即为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成人化的思考方式,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解读文学作品内涵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的空白性与不确定性,为阅读再创造奠定了基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文本一般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很难深刻领悟到内在的主旨。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避免单一的文学作品解读,通过科学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思考、质疑,创造性思考,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

如《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时,教师应预留给学生自主分析和判断的机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进行个性化分析与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小柳树带来了美丽、阴凉,值得称颂,有的学生认为小枣树为人们提供了香甜可口的食物,?@才值得表扬,不应该华而不实。“谁更应该被表扬”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对文本主旨进行拓展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还可以对文本内涵进行质疑、想象,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有助于提升其文学教育价值。

四、鼓励课外阅读,增加文学积累沉淀

有必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在积累和沉淀中,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形成良好语感。教师要保障学生具备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应组织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通过计划制定和及时检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精选读物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如《爱心树》《吹牛大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等。在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量,每一学段的阅读量应该逐渐上升。基于阅读量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每周、每月阅读计划,教师定期检查,组织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交流。

篇8

关键词: 文学翻译 方言对译 可行性

一、引言

方言作为语言的变体,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各类语言品种中最能直接、准确地表达人们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及心理意识的当属方言了。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所谓地域方言,指的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所谓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一个人的话语应是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结合体。

文学方言是“一些已进入标准语的方言词语或已被大众所接受的方言词语甚至一些粗俗的口语词”(吴来安,2007:96)。在文学作品中,文学方言是以人物之间的对话(dialogue)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对作品的艺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使用文学方言是真实刻画小人物最起码的要求的话,那么,用文学方言作为译语则是实现完美再现原作人物形象的最可靠的途径。大量翻译实践证明:只有采用文学方言作为译语,译语读者才有可能像原语读者那样,欣赏到栩栩如生、可亲可信的人物形象。但是方言的处理是翻译过程中时常遇到的问题,给译者的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正如韩子满先生所说,方言在作品中不仅传达了一定的字面意义,而且通常还有着相当重要的文体功能,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比如增加作品的真实感、帮助刻画人物、或为作品增加幽默感及讽刺力量等。由于各语言和文学使用方言的传统不同,同时也由于方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差异,这些功能往往很难在译文中加以体现。正因如此,译者们在实践中所采取的翻译方法经常会引起一些争论(韩子满,2002:86)。文学方言的翻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关于方言对译

所谓“方言对译”,也就是用译入语中一种方言的成分来翻译原文中方言成分的方法。在西方,方言对等翻译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支持。奈达(Nida)认为罗杰斯(B.B.Rogers)的译作――阿里斯托芬的《亚加亚人》(The Archarians)是“方言对等的突出范例”(Nida,1993:112),译者采用麦加里农民的土话(Megarian farmer’s speech)来处理原文中的方言,将原文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卡特福德(Cartford)也认为,巴黎方言是伦敦土话“合适的对等物”(Cartford,1991:102)。

国内采用方言对译法处理文学方言的例子也很多,其中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他旗帜鲜明地提倡以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强调要摆脱原语语言的形式束缚。中国的四字格在译文中运用得恰到好处,译者成功地重构了威塞克斯美妙的自然风光,原文中刻画乡土人物的威塞克斯方言凸显了乡土气息,译者采用山东方言对译原文中的威塞克斯方言,从某种程度上再现了这种乡土气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功能对等”,准确地再现了原文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可以充分领略与原作同等的艺术魅力。郭著璋认为其译法“不失为传译原文中乡土气息的成功做法”(郭著章,1984:746)。

三、英汉文学翻译中方言对译的可行性

1.英汉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对比

长期以来,英汉文学方言的使用一直存在。在文学中,方言的使用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个作品都是用方言写成,另一种是利用方言词语来塑造人物形象;而后者在方言文学中占绝大多数。英语与汉语本身存在差异,文学作品中的英语方言与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也必然存在。

与中国文学作品相比,英语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似乎更具普遍性,且更容易让读者接受。英语文学作品中,许多大作都是由方言写成的,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恩历险记》,约翰・斯坦培克的《愤怒的葡萄》,以及托马斯・哈代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运用展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社会真实感,同时也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气息。然而,汉语文学作品,尤其是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少有方言使用的痕迹。另外,英语文学作品中涵盖了各地区的方言,如北方方言、南方方言、苏格兰方言甚至黑人英语;而汉语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仅以北方方言为主,如陕西方言、北京方言、东北方言等。普通话和各地区方言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得这类作品很难获得普遍认可。

基于英汉文学作品的写作模式的差异,两种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英语文学作品中,方言通常用单引号、单词缩略形式或标准英语中的其他单词加以区分。因此,方言与标准对等语的发音差异便随之而出,文学作品中的方言也就有了语音偏差。而对于汉语来说,地道的汉语注重的是表达出词汇的意义,文字通常也反映不出方言的发音形式。因此,汉语书写中要准确表现出方言的发音是不大可能的。换言之,大多数汉语文学作品中,方言与标准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的意义上。文学作品中英语方言的字面意义及会话含义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汉语方言传达。

翻译文学方言时,译者应谨慎选择翻译方法,以再现其与标准语之间存在的差异。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很多学者通常采用汉语方言翻译英语方言的方法。尽管英汉文学方言存在差异,但是两种方言具有相同的主要功能,即为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展现原文的文体特色。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的对译是可取的。

2.如何提高方言对译的可行性

方言对译法能从某种角度上传递原文所体现的韵味,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提高方言对译的可行性,从而使译文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首先,要谨慎选择目标语中的方言。一般而言,汉语方言可分为北方方言群体与南方方言群体。在两者之间,北方方言群体的发音更接近标准语或普通话,因此更能被大众所接受。以下例证正好说明这一点。

“And,”added the Mother,“we are,too.”

“Great jumping grasshoppers!”cried Father,“Why don’t you tell a fellow?”

“再还有,”母亲随随便便地找补一句,“咱们也有了。”

“乖乖龙底东!”父亲直叫唤。“你怎么不直爽点儿说哇?”(Liu,1991:134)

整体来讲,译者采用归化翻译法,将“Great jumping grasshoppers”译为“乖乖龙底东”。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拍手称赞。但是“乖乖龙底东”是江淮方言,属于南方方言群体,适用范围只在江淮一带,这对于北方读者来讲,很难理解其含义,不具备广泛的可接受性与认可性。因此,文学作品中采用方言对译时,目标语方言的选择相当重要。表面上看来,北方方言只适用于北方,但严格意义上讲,北方方言涵盖范围极广,且北方方言群体之间差异较小,即使是南方人也能很容易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相反,南方方言群体之间差异较大,彼此相互理解的难度较大。因此,翻译文学方言时,采用北方方言,如北京方言、山东方言、陕西方言,作为对译的目的语较为合适。

其次,方言对译时要注意结合口语的表达。翻译过程中必须避免太过方言化的表述形式,过于方言化的表述反而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You couldn’t expect her to throw her arms round’ee,an’ to kiss and to call’ ee all at once.”(Hardy,1996:51)

“怎么?她哪能一下就把你抱上锅,撮上炕的哪?”(Zhang,1957:63)

“怎么?她哪儿能一下就把你又搂又抱,又亲又吻哪?”(Zhang,1984:71)

山东方言“抱上锅,撮上炕”太过方言化,没有完全忠实地传递出原文的含义,反而让读者费解。因此,在1984年的修改版中,张谷若先生将译文改为“又搂又抱,又亲又吻”。与之前的译文相比,修正后的译文口语化的表述更忠实与原文的表达,且更易理解。若方言表述不能清晰地表达出原文中方言的隐含意义,口语化的表达更具说服力。

最后,采用方言对译时,要恰当使用注释。许多作品中,原文方言的表述是源语言文化的独特体现,有时在目标语中并无对等。这样的情况下,译者要清晰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就有所困难。因此,注释的使用可以帮助译者清楚地表达原文的隐含意义,再现原文的艺术效果。

在例句“Every one placing her sheaf on end against those of the rest,till a stock,or ‘stitch’ as it was called,of then or a dozen was formed.”(Hardy,1996:108)中,“stitch”在汉语里没有对等的意思,但是在英语的当地方言里却有“麦簇”的意思。因此,张谷若先生在将“stitch”翻译为“麦簇”的同时,也加上了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再现了原文的原始韵味,体现了真实性。

四、结语

长期以来,涉及方言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方言翻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与汉语的语言类型不同,两种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方言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两种文学方言的使用都具备刻画人物形象,再现原文特色的功能。文学作品中英语方言的字面意义及会话含义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汉语方言传达。因此,方言对译在文学翻译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若对方言对译法能加以改进,译文将更具可读性与可理解性。

参考文献:

[1]Hardy,T.Tess of the d’Urbervilles[Z].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1996.

[2]Nida,E.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3]卡特福德著.穆雷译.翻译的语言学理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

[4]郭著章.语域与翻译[A].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5]韩子满.试论方言对译的局限性――以张谷若先生译《德伯家的苔丝》为例[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86-90.

[6]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托马斯・哈代著.张谷若译.还乡[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80.

篇9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修辞手法;象征;双关语;比喻

英语中的修辞手法(Figures of speech),是英语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达形式。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包括象征(Symbol)、双关语(Pun)、比喻(Image)、拟人(Personification)、反语(Irony)、对仗(Antithesis)、夸张法(Hyperbole)等。这些修辞手法,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可以精致地描写生活百态,传神地描述人物内心感受,犀利地表达作者观点……可以将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意蕴,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展现出来。本文,笔者将重点讨论象征、双关语和比喻这三种修辞手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希望对我们赏析英语文学作品,感悟英语文化魅力,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都有所帮助。

一.象征修辞法

象征是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形象,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在英语文学中,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都有运用到象征修辞法。

英国诗人艾略特的长诗《荒原》(Waste Land)是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作品。这部作品中,作者描写了大量的典故、语言、神话,用以象征现代社会中的“荒原人”形象,从而深刻地批判了当时腐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第一部分“死者的葬仪”中就运用了大量象征手法。

“April is the cruellest month, breeding ……

What are the roots that clutch, what branches grow

Out of this stony rubbish? Son of man……

A heap of broken images, where the sun beats

And the dead tree gives no shelter, the cricket no relief

And the dry stone no sound of water. Only ……

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诗人用用“破碎、拍击、没有阴凉、不使人轻松、恐惧”这一系列消极的词汇,来描写“树杈、乱石、枯树、蟋蟀、干石头……”这些具体的、狼狈不堪的事物。让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在这个“残忍的四月”里,荒芜的平原上,没有阴影和凉水,只有枯树和乱石;没有生活的活力,只有死亡的气息;没有追求与信仰,只有庸俗和空虚……诗人通过勾画这样一幅落寞、萧条的画面,向读者展现了战争之后人们对生活与未来的颓废心态,讽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腐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二.双关修辞法

双关语,就是用一个词汇来表达两种涵义,一层是表面意思,另一层则是隐含意思。双关语的按照分类来看,又分为谐音相关和词义相关。双关修辞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可以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制造出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含蓄地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

莎士比亚在他的文学作品就多处使用到双关语修辞,例如《针锋相对》(Measure For Measure)中的:“……but if he be a married man, he’s his wife’s head, and 1can never cut off a woman’s head.”(……可是他要是个有老婆的,那么人家说丈夫是妻子的头,叫我杀女人的头,我可下不了这个手。)这段话中的“head”一词就是一语双关,表面意思是“脑袋、头”,深层意思是“首领、头领、领导”。在这里,将丈夫当做妻子的“头”,也就是妻子的领导,既形象生动地传递了作者的意思,又巧妙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还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和诙谐感,读起来耐人寻味。又如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中的一句话:“To England will steal, and there I will steal.”(我偷偷溜回英格兰,到那儿偷去)“steal”的字面意思是“偷”,但在这句话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溜回”,也起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并且使得文章更具有讽刺色彩和幽默效果。

三.比喻修辞法

比喻,简单地说就是比较把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事物的相似之处。比喻修辞法在英语文学作品中应用十分广泛,也十分常见。比喻修辞法主要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这里主要谈下前面两种。

(1)明喻。明喻是直接比较两种特点相同的事物或现象,常用的比喻词“as, like, as if, as though”进行连接。例如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在《暮光之城》中描写到:“You could never see the sky here; it was like a cage.”(这儿就像个笼子似的,根本看不到天空)这句话中it是本体, cage是喻体,like是比喻词。结合小说的前后文,可知作者把“这里”(暮光之城)比喻成“笼子”,是因为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都看不到天空。

(2)隐喻。隐喻,则是指不通过比喻词连接,而直接把甲当作乙来描写,二者的相似之处并不明显,隐含在暗处。例如:“……for the sweetest music to lovers is the sound of each other’s tongue at night.”(……对于情人来说,最甜蜜的音乐就是他们在夜间互吐衷肠的声音。)这里直接将“the sound of each other’s tongue”比喻成“the sweetest music”,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点,即动听且甜蜜。隐喻使得这些句子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灵活正确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给英语文学作品中增光添彩,给读者留下带去更多美好的文学享受,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总之,掌握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对于我们理解英语语言的规律,了解英语文化,读懂英语文学作品,学提高英语阅读鉴赏、交际水平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舞蹈创作;文学作品;孔乙己

古今中外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通过对社会生产生活和人类命运的观察、构思和表现的结果。舞蹈创作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度挖掘,依靠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故事内容,用舞蹈的艺术特性将这些作品表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例如,芭蕾舞剧《睡美人》和《胡桃夹子》,就是法国著名编导家彼季帕分别根据法国作家佩罗的童话《沉睡森林的美人》和法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改编而成的经典芭蕾舞剧。另外还有根据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文学作品创作的舞剧,都已成为了经典舞剧,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正如“中国现代舞蹈之父”吴晓邦先生所说:“文学创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感和想象,通过作家的技巧,才能表现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舞蹈也是如此,单有一般的技术是不够的,有时从形式上看,好像舞蹈不需要什么思想就可以表现出来,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舞蹈的表现如果不通过思想,就失掉了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在我国算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文学人物,是一个“文学符号”,其茴香豆“茴”字的多种写法和“多乎哉,不多也”的阴阳语调;以及从兜里掏钱的不同手法(排出、摸出几文钱),使读者对如此鲜明的形象记忆深刻。由于大多数观众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和身体行为十分熟悉,因此对于舞蹈创作来说,这犹如是一把“双刃剑”,既要脱离于文字语境中的孔乙己,用肢体语言去塑造一个舞台上的孔乙己;又要把小说中又穷又懒、好喝酒好面子,有着偷盗恶习却令人怜悯、令人讨厌的孔乙己,在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纵观整个作品,编导充分运用夸张精练的舞蹈肢体动作,通过窃书、被打、断腿三个部分来描述“孔乙己”悲剧、可怜的一生,折射出旧社会的残忍和麻木。舞蹈没有陷入繁杂琐碎的叙事当中,依据小说内容进行“个人式”的艺术处理,动作夸张诙谐,表情丰富逼真。演员孙科的表演栩栩如生,每一个眼神都无可挑剔,给舞蹈添色不少;同时,舞蹈音乐的剪辑也很有特色,真实反映了孔乙己内心的无奈倾诉和追问。

第一段舞蹈在欢快活泼的音乐中开始,“孔乙己”身穿破烂不堪的长衫,蓬松着头发,弯着身子,双手似乎揣着东西在怀里急促出场。随后,用手当酒杯,饮酒为乐,好不惬意。观众一下子就能认出穷困潦倒、生活邋遢的孔乙己。舞蹈编导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动态塑造十分到位,其一举一动丝毫没有脱离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动作幽默诙谐,情绪俏皮风趣。这一段的舞蹈语言轻松欢快,与作品结束时的凄惨悲凉形成巨大反差,应该说为作品的悲剧结尾埋下伏笔,在审美心理上形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效果和艺术反差。第二段舞蹈依然根据小说的叙事情节,描绘孔乙己“窃”书,遭到殴打,以致把腿打断的情景。背景音乐为一段痛苦的“喊痛声”,其声音悲惨凄凉,声声如针芒,刺痛观众的心扉。在音乐的渲染下,动作夸张放大,表情痛苦如泣,编导着力去描绘人物的内心扭曲。整个舞段的构思都比较新颖,对文学作品的再现,夸张而没有脱离原有的情节。第三段舞蹈,孔乙己的双腿被打断,凄凉地坐在地上,让人同情,场景营造恰到好处。动作以双腿盘坐为主,孔乙己神情呆滞,动作木纳,内心孤独。最后,舞蹈在一段童声诵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声音中结束。让人有种说不出却有点哽咽的感觉,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