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理范文

时间:2023-03-28 01:4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心理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变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向选择”模式取代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进入社会择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相比之下就业市场上的理想工作岗位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一些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就业中的困难,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丧失了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出现了悲观和迷茫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不能冷静、客观的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使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

(一)情绪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因为屡屡受挫而出现抑郁心理,表现为心情低落、压抑和紧张。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立足自身的实际,清醒客观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弊端。大学生往往由于不能准确的自己定位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拒绝。一些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意志消沉甚至抱怨社会。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犹豫不决,找不准方向。因为模糊了对自己的判断,而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于职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浮躁情绪。这种浮躁情绪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长时间的焦躁不安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既希望自己尽快的适应社会又担忧自己不能融入社会,会感到无所适从。在遭受挫折之后,大学生会表现出急躁、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倾向,这些消极的情绪心理导致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大学生处于择业就业过程中挫折和问题不断。

(二)社会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他人影响会产生社会心理问题。从众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不是立足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而是盲从别人。攀比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对自身定位时往往把别的同学作为参照点,盲目攀比,不能扬长避短,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把握机遇,导致影响自己的前途。嫉妒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找到比自己优越的工作,产生不平衡心理,表现出既羡慕又敌视的一种心态。这些消极的情绪会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

大学生在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竞争的压力和求职中的挫败感而诱绪心理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为了使大学生顺利的融入社会,就要克服择业就业中的消极因素。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四方面要上下联动,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不仅事关本人的前途还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首先是要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政府要广开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种服务。政府要积极举办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学校与企业见面会等,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有更多的接触,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网络、媒体为大学生开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学校加强对办学规模和毕业生情况的宣传工作,使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毕业生培养情况,为毕业生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辅导工作,通过开设相关就业辅导课程,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当下的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完善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广泛宣传当前的各项就业政策,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多方联系企业、单位进校园,组织校园招聘会。

家庭缓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心理因素。家庭成员要充分预想到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困难以及因此而引发的消极心理因素,用日常生活中的关怀消除其负面的心理因素。父母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要符合就业形势、就业环境,摒弃虚荣心和攀比心。主动塑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缓解子女就业中的焦虑心情。家长应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个人专长和兴趣取向给予就业指导,只是提出建议而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父母要主动了解各项就业政策和企事业单位的招录信息,帮助子女选择适合的职业,让子女自主决策。父母在就业过程中不要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子女,用关怀、支持、理解去缓解子女就业中的消极心理。

篇2

一、大学生求职中的不良心理状态

(一)眼高手低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为计划经济体制,高校招生人数少,大学生毕业后国家采取分配制度,大学生被当作是知识分子的代表,优越性不言而喻。九十年代后期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我国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同时逐渐由分配制向自主择业转变,这就造成了人才竞争的优胜劣汰,而大学生的思想没有及时转变,仍然存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心理状态。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多为理论学习,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又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挑剔岗位,眼高手低,既不愿意去一些基础性岗位,又没有能力去应聘到待遇好、实力强的工作单位,思想上就会产生一些失落感而错失许多就业的机会。

(二)急功近利

一些同学以薪酬高低片面去衡量一个职业的优劣,一切向钱看,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不关注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急于落实工作,很快变成了为了工作而工作,根本没有考虑过所选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能否胜任该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导致频繁跳槽,跳槽不仅损害了工作单位的利益,占据了其他人的就业机会,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给自己的求职心理造成压力。

(三)攀比心理较强

以其他同学的择业作为参考标准,如果自己的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比其他同学差,虚荣心攀比心就会作怪,因此放弃工作岗位。

(四)消极依赖心理

我国八十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多数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学生独立意识差,在面对择业时,寄希望于家庭,托关系,找人脉,依靠关系四处奔波为自己寻找工作成为一种潜意识。自己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去,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认为只要关系硬便能找到好工作。上述消极的依赖心理往往会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五)患得患失心理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良好的就业机遇,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患得患失,这也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误区的心理障碍。

(六)盲目自信心理

有的同学在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之后认为自己的学校是重点学校,自己的专业是热门专业,自己的成绩优异,所以择业标准比较高,到头来往往因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过高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即使就业了,总会感觉自己屈才了,对周围的环境和同事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比别人要高一等,存此一种自大心理,这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也会因此在择业中心理受到挫折。

二、就业过程中,应对不良心理状态的方法

(一)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总结自己以往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正确面对自己能力和性格上的优缺点,也可以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同时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总结,把自己的心态放低,做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并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二)积极的面对现实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可能出现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要积极面对这种情况,调整心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的学历、专业、能力以及社会经验水平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同时不断的学习社会知识,努力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及时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用人单位招聘情况,从而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

(三)发挥长处,做足就业准备

在求职过程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把握机遇。在择业的前期准备过程中,首先考虑自己的专业,以做到专业特长与职业要求相匹配。同时考虑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能一味地强调专业对口,还要听取家长,老师的意见,做到有目标性的择业。在面试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多了解和学习岗位相关知识,对用人单位有详细的了解,做到思路清楚,有备而来。

(四)高校应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可针对大学生不同专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生活及家庭环境进行有特点,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抓住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源,把握就业状态,以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就业心理误区。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五)正确面对挫折,学会给自己减压

一种不良情绪隐藏的越久,使人受到的伤害就越大。当因挫折给心理带来巨大压力,而又一时难以克服时,就需要适当的方式发泄出来。比如,向朋友倾诉,一吐为快。也可以去打球,爬山,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在宣泄的同时要注意场合,以及宣泄要适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社会的发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本人共同努力。关注大学生就业,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辅助其成功就业,使大学生成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丁韵,王华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 

[2]张兰芳.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试[J].中国大学就业,2015(16):78-79(6-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04) 

[4]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试[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 

篇3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最低,文法类、经济类、理工类和医学类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在1500-2499之间,管理类的学生大都希望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500-3499之间,同时也是艺术类的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为3500以上的比重也相对较大、经济类、管理类次之。

对于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综合比较其他相关问题及因素得出,产生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专业本身的原因,艺术生的精神取向相对自由,他们更是侧重于自身的自由,艺术工作相对比较特殊。对于理工类,文法类和医学类在薪酬取向集中在1500-2499。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个是当代大学生一般首次工作可以接受的心理价位。低于则不符合其多年学习的知识积累。高于此价位又又不符合当今就业压力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现实。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1)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但是两地学生的薪酬期望都集中与1500-2499,薪酬期望在1499以下和2500-3499,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3500以上,城市远高于农村学生。具体数据如下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薪酬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背景不一样。农村的学生就业心理较为严重,他们渴望尽快找到好的工作以缓解父母的压力,为自己的家庭解决负担。而城市学生则不一样,他们相对与农村学生而言,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在城市长大的背景,使得他们的就业的初次薪水价位相对与农村更为高些。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篇4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An Analysis of the Mentality of College Sports Majors on Employment

JIANG Hui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 affecting the employment of sports majors after their gradu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situation they are faced with. In view of the features of them, it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enh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reform curricula,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them. We should also broaden channels of employment and encourage them to be self-employed. It is hoped that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relieve the stress of sports majors in terms of employment.

【Keywords】 sports maj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metal stress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全国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高峰期,在我国经济转型与市场转轨的宏观背景下的体育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现阶段也处于低就业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基本状况,给予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们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

1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1.1观念更新不够,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的就业观念更新不够,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普遍还存在着期望值过高的现象,都还希望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等,对私立学校、企业、健身健美场馆、各类俱乐部等兴趣不大,尤其是社会体育等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很明确,觉得最好的出路还是各类学校,对去其它部门应聘信心不足。

1.2专业口径较窄,综合素质不高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技能不突出,专业知识拓展不够,综合能力不够强。尽管各体育院校在学生进校后的专业教育时就普遍强调专项和各项技能的提高,但由于后续教育力度和措施的不足,学生重视程度、紧迫感、危机感非常欠缺,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在应聘时的空间非常有限。

1.3社会考试竞争力不强

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加上中学阶段相对其它专业学生文化底子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在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考试时普遍竞争力不强,除了公务员考试中需同时进行体能测试的岗位外,基本无任何优势可言,甚至是完全处于劣势地位。而近年来,各地因教师日趋饱和,各教育局也设置入行门槛,进行上岗前的入门考试,这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更大。而且绝大多数地方教育系统对社会中的体育等非师范类的专业已关上了大门。

2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分析

2.1现实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

稳定的工作是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追求的理想工作。对于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讲,都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找到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比如进入公务员行列或者教师行列以及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对于他们来讲,稳定的生活环境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首位依据,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际目标很明确就是非这些单位不去,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物力的基础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最终还是找工作未果,回过头来再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单位,可能为时已晚,因为很多单位都希望在第一时间挑选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另外从专业来讲,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他们需要的都是专业对口的高级技术人才或者有相关社会经验的管理人才,对于刚毕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讲,他们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也在一定基础上造就了他们就业恐慌的心理。

2.2继续深造的两难境地的心理分析

在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当中,很多人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谋求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考研就成为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所奋斗的目标,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对于一部分考研的学生来讲,他们也不能完全专心致志的来复习考取研究生,究其原因在于我们发现很多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看到往届硕士研究生寻找工作当中的那种无奈并没有自己想想的那么顺畅也开始了徘徊和忧郁,担心这一幕也会发生在自己研究生毕业的那一时刻。

2.3适应社会、谋求自身发展压力的分析

自主创业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当中最流行的名词之一,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很多即将走向社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却缺乏足够的勇气,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在于:(1)很多创业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且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专业限制,在很多行业很难快速地适应,所以对于自身陌生或者不熟悉的行业不敢轻易的去尝试;(2)很多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都来源于父母提供,作为父母来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担心创业失败、血本无归,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支持他们创业;(3)自主创业需要具备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和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调查发现,很多即将毕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都希望或者都抱着一夜成名的思想或者态度,对于艰苦的创业之路他们没有心理准备,也惧怕承担风险。

3对策与建议

3.1多技能发展是学生毕业谋求工作的良策

对于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大量需求的今天,多技能发展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良策。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来看,也应该积极地响应和要求学生进行多学科专业技能培训,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学校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在逐年的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人员代谢速率较慢,所以这就要求毕业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开展多技能的培训,适应社会需求。

3.2经常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端庄态度、积极进取

对于心理健康辅导来讲,学校和各级教学单位、包括任课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和认清就业形势,这种就业形势的发展不是针对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个地区的,而是全国性的,帮助学生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了解自身状况,积极地谋求自身发展的机会。

3.3鼓励体育新兴专业技能的普及,倡导艰苦地区谋求发展

对于体育行业当中出现的一些新兴专业或者专业技能,作为教师应该第一时间内给予学生完成传授,帮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技能,在毕业之际可能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寻找工作的砝码,无形中教师就帮助学生增加了就业的机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体育界专家探讨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在于就业的心理变化和就业的技能掌握,并由此而牵动的学校体育的发展和专业课程培养计划、培养目标的改变及课程设置,所以对于学校和教育院系来讲,也应该在探讨学生就业心理的过程中,及时地调整培养方向,力求最大能力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专业大学生。

篇5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 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式发生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大学生在就业时的心理状态对他们的就业情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尤为重要。贵州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据贵州省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在省内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比例,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的前途命运问题,它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和民族平等最大政治问题。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该引起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就业的特殊性、复杂性,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规划自己未来发展道路。加强就业心理辅导,对就业面临的难度和复杂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时调整心态。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制定针对性强的特殊优惠政策,做到“精准”扶助。

贵州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是扶贫攻坚难度最大的省,要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必须跨越式赶超,“弯道取直”。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压力。搞好了对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如果搞不好就会成为社会问题,就有可能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贵州相对其他省份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之后能否充分就业,对于振兴贵州经济,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全国上下掀起工业2025的背景下,全省以工业强省为目标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从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焦点性问题。

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分析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从偏远的山区走到大学校园的,他们是当地众多学子的佼佼者,有的是家庭、甚至是村寨里第一个大学生,他们从小学习刻苦,学习成绩都比较突出,从小就受到家人和周围人群的赞扬。考上大学后更是周围人群羡慕的英雄,周围的人对其抱有很高的期望,自己也怀揣很大的抱负,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自然形成了自豪和骄傲的心态。但是他们一踏入大学的门槛后就会很受到城乡、少数民族地区与非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差距。自己尽管付出很大努力,但是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够理想,尤其是外语的考试成绩优秀的不多。不少毕业生就业愿望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外企、国内优质的企业、层次高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但是这些工作岗竞争都非常激烈,所以不少毕业生对这些岗位望而生畏。但又不甘心自己十年寒窗的努力,不忍放弃自己怀揣的志向和梦想,不敢直面家人和乡亲们期待的眼神,所以产生了复杂的心理矛盾。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五:(1)有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他们虽然出生在农村,多数家庭并不富裕,但为了能让他们考上大学,很多家庭节衣缩食,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好的先给他们吃,不让他们参加劳动,一些农村来的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出生寒门,但没有吃过多少苦,出生农家,但没有干过多少农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但是没有受到艰苦生活的磨练,所以没有树立吃苦耐劳精神;(2)出生在农村,到城市读大学后,接触到城市生活的繁华,深刻感受城乡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差距,不愿意再回到艰苦的生活环境中;(3)担心社会的不理解,亲友们希望自己考上大学后就能跳出农门,远走高飞,成就一番事业,回到家乡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而不是回家创业。(4)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创业条件普遍不成熟,回乡创业困难重重;(5)认为到经济落后地区就业不利于自身发展。

现在,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在西南部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城市的适应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中与城镇同学的差异也不断缩小,过去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依然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就业难的重心发生了转变。

通过对其他不同专业的同学的访谈发现,现在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呈现出来了很多新趋势。

(1)近几年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不论在实践技能、专业知识、适应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综合素质与汉族学生已经没有明显差距。这和国家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息息相关。在访问的所有学生中,他们的母语基本都是各自的少数民族语言,但是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普通话和英语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几乎村寨里成绩较好的孩子在中学时期家长就会努力把他们送到城镇上学。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都表示他们在语言和交流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从他们的外语成绩和工作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的外语还是不够自信,很少有考虑去世界500强的外资或者合资的企业应聘。与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城镇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知识基础、实践技能、专业知识、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已经不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主要是心理有畏惧感,不敢与城市出生的同学同台竞技。

(2)就业观念落后,缺乏流动性。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家庭、当地经济条件、从小受教育水平,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就业观念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缺乏面对社会竞争的竞争意识,尚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相对陈旧,择业观念过于保守,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第一位都是考公务员。而且基本都不愿意到省外就业,即使考公务员也更愿意考回家乡工作。当问到学生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业时,所有的同学都回到没有想过,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不足以创业。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到,现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去基层就业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愿意到基层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面更窄了。与目前考公务员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相印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与此有关。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来到城市读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自己村寨的“天之骄子”,如果毕业回家没有考取公务员或者进入较好的事业单位就感觉无法“衣锦还乡”,所以为了“面子”也要考。

(3)缺乏创业意识。访问的所有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一个提到自己创业。当问到有没有想过要自己创业时,几乎都表示没有,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说到先在外锻炼几年,等能力足够了再回家创业。从这一方面反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自信。

2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并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在挖掘地区潜力的基础上,开发和培育新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

(2)高校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搭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平台。

①建立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与他们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虽然现在学生进校后有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到高年级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是针对少数名族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还是比较少。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应根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学生的就业指导做细,不要做通识的就业指导。很多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了解很少,空有一腔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但是在就业选择的路径上只有考公务员一条路,别的不知道还能做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所搭建的就业平台不仅仅是在校等待就业单位,还应该走出去,了解贵州省各地的就业需求,推荐适合的毕业生回家工作。

②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指导目前,虽然少数民族毕业生对自己的信心增强,就业时所产生的焦虑、自卑、依赖、攀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比过去少了很多,但是从面试过程,学生填写就业信息时填写自己“就业困难”的方面看出,虽然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学条件、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心理强大”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从他们进校时对自我的认识到毕业时找工作的心理疏导,应该对有的少数民族毕业生进行疏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缓解紧 张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笑对未来。

(3)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当下,贵州省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中,尤其在2015年国家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号召,高校应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加大对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投资和训练,高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对毕业生的创业教育指导,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等,通过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培养其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精神。也可与企业合作,鼓励大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去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指导其创业。如贵州省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和民族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学校就读期间所学的创业知识结合本民族的特色产品,开展相关的创业活动,这既能给自己的创业增加成功的几率,也可以通过这种自主创业的方式,带动本民族或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既能给本民族、本地区带来经济收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贵州省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业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16-118.

[2] 雷随斌.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9):61-62.

[3] 殷笑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

篇6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多变,这对于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着诱惑和就业的压力。女大学生是就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走出校园后,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择业观念的陈旧和社会对女性意识的局限,更让让女大学生处于就业的劣势,这都加重了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况来看,女大学生的就业签约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月薪等也有显著差别。为此,认识和分析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排解心理压力,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更是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女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人在遇到困难、挑战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情绪,这是人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往往会陷入这样的情绪状态中。而造成这种焦虑心理出现的主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未做好就业求职的心理准备,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别人已经落实工作而自己毫无进展等情况出现时,女大学生的焦虑程度会进一步加重。

2.从众心理。女大学生刚进入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群体意识的影响,而在不自觉中转变初衷。求职就业的态度和观念趋向多数人的社会心理,这种盲从的社会心理现象就称为“从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这种从众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尽管女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但对自身没有形成正确的定位,在刚踏入社会后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意识,加上女性特色,更让女大学生在面临竞争性强、挑战性大的职业前止步,从而错过了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第二,当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衣食无忧,对于工作更加青睐“铁饭碗”,希望找到一份高薪厚禄、轻松稳定的工作,在这样的择业心理下,女大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和目标,盲目的选择报考机关、政府等单位,而不愿意去工厂、车间等基层锻炼。由于就业期望值太高,而使她们对职业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从而错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3.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轻视自己无法赶超别人的软弱复杂情绪,这种复杂情感表现出无能状态,但这种自卑情结实际在婴幼时期就已经形成,所有人都是普遍存在。另外,当前的女大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吃过苦,在父母、老师的呵护下成长,甚至比男生受到更细致的照顾。但在进入社会面临求职时,挫折重重,还会由于性别而遭到淘汰,这些失败的经历很容易会让女大学生怀疑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而重建一个次等自我而否定自己的能力,将自己陷入到无法与社会抗争的屈从境地中。长期受到这样的心理影响,自卑心理就会很容易的产生。

4.逃避心理。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就业现状时,一部分女大学生会由于缺乏就业正确认识,产生逃避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愿直面就业竞争,不做就业准备,选择逃避,甚至会采用上网、打游戏等方式来麻痹自己,或者产生找人嫁了的想法,回归家庭。“毕婚族”、“急婚族”等都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化解及调试策略

1.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理念。现代女性必须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工作来展现自我,只有经济独立,自身价值才能体现,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女大学生更好的形成自我认知。第二,要强化女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以及诚信观念。法治社会下,具备一定的法律观念,有助于自我保护。而诚信、道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具备了这些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第三,女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职业规划,加强自身技能以及特长的培养,形成独特的气质和人格。第四,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进而拥有更好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工作。

2.发挥性别优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女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较男生优越,适合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女性温柔和善解人意的特点,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公关等工作;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从事文字整理、编辑及教育、接待洽谈工作将较为出色。有一些女大学生不是考虑如何发挥自己性别上的独特优势,而是一心想和男生比高低,求职中表现出某种男性行为特征,结果给应聘单位以缺乏修养的不好印象。其实,女性含蓄友善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自我推销的广告。

3.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一,高校在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择业就业意识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将择业就业相关教育内容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渗透、讲解来强化正确意识的形成。第二,高校要重视专业的设置,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三,高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特别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心理变化,为女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女大学生排解心理压力。

4.政府要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第一,完善法律体系,针对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建立法律保障体系,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社会氛围;第二,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服务速度;第三,利用政府力量,拓宽第三产业发展,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资助创业,增加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第四,加强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培训力度。比如教育行业、卫生行业、服务行业等,属于女性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国家应积极研究财政政策,鼓励女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3]。针对女大学生,各行业应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是目前大学生就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暴露出的我国教育体系、社会人才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要改变这种现状,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就要采用科学、动态的方法对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排除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女大学生的綜合素质。政府、社会以及各行业也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以不断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而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秦洪庆. 浅谈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122-123. 

[2]贾仕林. 后金融危机下“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 成人教育,2012,(02):46-47.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心理。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长,按照GDP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1]。其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亟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伴随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的人数不断上升时,往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积聚,所以等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仍在持续上升。

二是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区域就业不平衡,相对来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中西部的就业岗位则相对较少[2];其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差异很大。

三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相对被动。多数大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犹豫不决或者草率决定,当然这也与就业单位的强势地位有一定关系。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自卑心理。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形成弱势心理。

二是焦虑心理。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处理人际关系不够成熟以及对目标不能实现感到沮丧,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担心和忧虑。

三是攀比心理。由于每个大学生最后选择的职业不同,致使在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社会比较,导致心理失衡。

四是挫折心理。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导致情绪波动比较大,产生一定程度的挫败感。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1、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该构建公正、规范、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调节就业岗位分配不平衡的局面,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4];2、用人单位需要积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活动,与高校联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促使大学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3、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需要建立完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促使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说发挥辅导员在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作用[5]。

(二)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1、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2、提高专业水平。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广泛阅读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转贴于

3、培育个人品德。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良好的个人品德。

4、锻炼沟通能力。大学生应通过学习一些沟通技巧,进行适当的沟通训练来提高沟通水平。

5、提升组织能力。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个体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并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组织能力。

(三)择业前积极心理调适。

1、自我转化。当发现不良情绪很难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2、自我宣泄。当挫折带来焦虑和紧张时,最简单的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莫过于“宣泄”。但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一定要适度。

3、自我反省。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冷静对待,控制心境,摆脱干扰,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放松训练。如果在择业过程中遇到不良心理反应,可在有关心理工作人员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训练。

5、理性情绪。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化为理性观念。消除不正确的想法,毕业生要分析自己有哪些消极情绪,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相应的非理性观念,有效加以纠正,并推动自己向理性观念转化。

参考文献:

[1]申倩倩。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3]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篇8

一、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过高而职业核心能力不足

受从众心理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认为社会普遍追寻的就是自己所需要的、适合自己的,对于就业的期望值难免过高。她们大多抛开自身专业、素质与能力等实际,盲目地将就业目标定位于中心城市、机关事业编制单位、高薪岗位等所谓“体面工作”,而不愿意到中西部偏远地区、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然而,那些“高大上”的工作往往对女大学生的现代职业核心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女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储备好,动手实践能力欠缺,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就业局面产生。

(二)就业公平意识增强而性别自信不足

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公平的性别待遇是其中之一。随着教育公平的发展和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的觉醒,当代女大学生除了担负必要的家庭责任外,也渴望在职业领域竭力争取公平就业机会,主动承担起社会使命与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然而,社会“女不如男”的刻板性别印象不仅已深入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部分女大学生自身也在潜意识中强化着这种错误观念,对于自身所具有的敏锐的观察力、较好的记忆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较强的自觉自律性等性别优势显得自信心不足,在求职中表现为性别自卑、在与男性共事时畏首畏尾。

(三)初具冒险精神而抗压、抗挫心理准备不足

当代女大学生追求真知,成就动机和成才意识强烈,渴望在社会职业领域里大展拳脚。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部分女大学生已初具冒险精神,愿意奋斗拼搏,尝试新兴行业,挑战高薪,也有着吃苦耐劳的初步准备。但就业的过程并不一定是顺风顺水的。女大学生社会历练有限,对求职就业中可能存在的复杂性、艰难性、持久性,以及可能引发的挫折与需要承受的压力的预估和容忍能力不足,部分可能会产生焦虑、自我怀疑、自卑与依赖等消极情绪,这不仅会对成功就业产生阻碍,同时不利于女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引导策略

(一)重视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女大学生过硬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素质是其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女大学生不是不可以对就业抱有高期望、高要求,而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应当协同相关部门,调动专职任课教师与教辅人员全员、全过程参与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学伊始,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学生专业培养结构、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计划;不仅帮助女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而且帮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认识职业,明确职业定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和自己适合什么,从而在大学有针对性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阅历、增强相关职业素质,勇闯就业难关。

(二)重视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提升性别自信

男女性别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受传统观念及鲜明的性别特征等所引起的男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长期以来,学校“无性别差异”的就业指导教育不仅使女大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结构构建上与男大学生雷同,而且强化了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的心理压力。高校应当通过针对性、系统性的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在承认性别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客观评价自身性别优势及相对应的就业优势,充分挖掘职业潜能,从而在求职中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就业目标、成功就业。

(三)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助力从容就业

当代女大学生成功、成才意识增强,但受传统观念及自身局限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就业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焦虑、攀比、自卑、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高校相关部门不仅要在客观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指导与追踪,必要时还应采取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矫正各类消极心理,增强抗压、抗挫能力,使其敢于竞争。这不仅可以帮助女大学生建立就业信心,还能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也将为其未来职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篇9

【论文摘要】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影响了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常见心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高校也把学生就业视为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被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涉及复杂的主客观因素,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自2000年始,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2005年350万人、2006年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00多万人,2009年毕业生达600多万人。据官方统计数字表明,每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约为70-75%,虽然国家以及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但仍有约30%的大学生不能如愿找到相应的工作。目前世界出现了金融危机,世界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大学生们普遍感受到了来自于就业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能否正确对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调整好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1]。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突现出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抓住就业机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十分必要的。 

 

1.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及对就业的影响 

 

1.1 自我同一性混乱,缺乏自我主见 

自我同一性混乱在就业中明显表现出盲目从众与依赖托靠,于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有许多同学在毕业择业时,往往是低迷茫然、反复无常、见异攀比、躁动不安,缺乏主见,没有独立意识,没有独立决策能力,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希望于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或是依赖父母、老师、亲戚、同学和朋友,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最终形成就业不理想。 

1.2 就业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明显 

许多大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的中小城市或城镇、尚待发展的中小企业。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单位的大小和经济效益,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有些学生坦言非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不去;非党政机关、非公务员不去。这些思想表明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能力有缺陷,表现为自我定位不准,理想和现实脱节。他们往往自恃过高、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同时,反映在求职过程中就是不能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重新定位,造成不能及时就业。表现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的矛盾,“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 

1.3 自我认知偏差,存在自卑或自大心理 

自卑与自负是择业的双敌,首先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些大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表现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过于拘谨,缩手缩脚,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容易自我贬低,在消沉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和机遇,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这是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其次是自负心理,这在部分名牌大学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集中和突出,自觉高人一等,认为自己满腹经纶,自命不凡,四处吹嘘,自我感觉良好,使他们在择业时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期望值很高,在择业中挑剔、攀比,提过分要求。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会一落千丈,容易陷入自卑、自责、一蹶不振,从而产生孤独、烦躁的心理现象[2]。会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失去优势,反而失去就业机会。 

1.4 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 

一部分毕业生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特点、专业等,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盲目寻求热门职业,如将自己的就业区域定位于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将自己的就业单位定位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企业,将自己的起点固着于高薪高职,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等等。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现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攀比心理,这山望着那山高,盲目向别人对比看齐。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都源于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特别是忽略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一种盲从的状态。其结果不是难以找到自己适宜的单位,任适合自己的单位悄然流失。 

1.5 偏执和挫折心理 

大学生追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风气感到气愤,这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心理阴影。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伸缩性、适应性,偏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择业标准,只要是与专业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问津,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当代大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最终丧失就业机会。 

2.1 建立自信,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敢于竞争,首先要有竞争意识。当今的世界已成为竞争的时代,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可以说,竞争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人的一生。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适应就业制度的改革,必须强化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时刻准备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竞技状态。要让大学生明白,不能被动地等待就业岗位,要学会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要有敢闯敢试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就明确指出:“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大学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勇于走创业之路[3]。敢于竞争,就要从实际出发,敢于竞争,要靠真才实学,敢于竞争,就要准备经受挫折。要知难而上,知难而进,要敢想、敢说、敢干,要相信自己。只要在实践中大胆去干,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2.2 坚定信心,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生要想在择业中顺利应聘进而成功就业,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自己的特长,让自己成为“博而有所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既不依赖,又不盲从,帮助自己提高认知。敢于面向社会,勇于实践,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使自己的经验更丰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公关协调能力等。其次,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和职业目标,更有利于自己选择工作、适应新环境,从而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知识面和超强的适应能力争取求职的成功。 

2.3 面对现实,树立正确择业观 

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职业的选择不仅是谋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体现其社会价值的手段[4]。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是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中重要的课题,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开拓自己的事业,为国家做出贡献,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全新的职业发展观念。大学生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既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也要对社会有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推进,结构的调整,人才市场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大城市、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聘岗位有限,而私企、边远山区、广大农村人才奇缺。面对有限的岗位,大学生应勇敢面对现实,主动适应社会,不能把就业期望值定得太高,要不断调整自我的期望值,把眼光放远些,不要只盯着国家机关、高薪企业不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思路,处理好理想与实际的关系。基层单位或偏远地区尽管苦一些、累一些、条件差一些,但能为大学生成才和创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与充分的机会,艰苦的环境锻炼人,催人奋进,促人成才。所以,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上去,谁最先觉悟到这一点,最先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自觉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创业,谁就能更早更快地成长起来。 

2.4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必须首先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的问题。目前,年轻人的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应该注意对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有意识地开展自我教育,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把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过程中,要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生活意义,进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5]。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一代青年,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吃苦耐劳精神、自奋自强毅力和开拓提高人生价值的坚强决心。应该看到,我们的国家并不富裕,还需要几代人的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因此,大学生树立为祖国发展贡献智慧和青春的观点,明确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不在于向社会索取,而在于对人民奉献的伟大真理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小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76. 

[2]龚文霞.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对策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151. 

[3]覃伟丽.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08. 

篇10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就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艺术院校大学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除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共同之处(如功利心理、求便心理、焦虑心理等)外,还凸显出许多突出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随着艺术院校的连续扩招以及大学生就业工作改革力度的加大,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艺术类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尤其对于大学期间没有或者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或实习的学生来说,面对公司或单位工作经验的期望要求,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就会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逐渐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在面对竞争对手时缩手缩脚,不能充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与此同时由于艺术类学生学习投入的高成本和艺术本身的高品位,艺术类专业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实力以及社会实力较强的大学生,在当今就业体系和用人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他们的处境相对优越很多,相形见绌之下自卑心理就渐渐地在某些艺术类大学生的心里占据了上风,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

2、依赖和等待心理。艺术类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来说较好,他们承载着父母的美好希望走进大学,家长也为他们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同时也使他们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虽然接受了四年的大学教育,但在很多事情上还是缺乏一个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导致他们养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而当艺术类大学生不得不走向社会,面对就业时,往往不知所措,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表现在就业择业中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听取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与此同时艺术类大学生中一旦形成依赖心理,尤其对于某些家庭经济以及政治背景较好的学生来说,在面临就业时就自然产生了等待心理,他们不是积极的通过个人的努力和能力去求职竞争,而是选择消极的等待家庭的安排,这部分学生的求职竞争主要是关系的竞争,将求职择业庸俗化,也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3、盲目心理。由于艺术学习的高投入以及艺术生自身的个性特点,目前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盲目求高心理,他们单向考虑自己的择业就业理想,只要求用人单位各个方面都十全十美,从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地理位置、工作环境无不考虑其中,但同时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己。这种考虑自身能力,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是不少艺术类学生择业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诱因。

4、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当个体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时候,他的从众表现才是自愿的。有时候群体的的规范、他人的行为在个体看来并不合适,但又没勇气加以对抗,这时的从众表现也是我们要克服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重的人容易接受暗示,无主见、依赖性大、不能独立思考、迷信名人和权威,往往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去工作,盲目地一味追求考研等,其实以上并不一定是他们最佳的职业选择,只是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

5、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仍然是由于艺术类学生学习投入的高成本和艺术本身的高品位,对于某些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因为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加之自身独特的个性,无论哪方面都高人一筹,而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睥睨一切、目空天下、高人一等的自负心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往往是“这山看着那山高”、 “挑肥拣瘦”,这个单位不顺眼,那个单位也不如意,导致与不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

6、焦虑心理。艺术类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就业压力也是越来越大。而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个性,期望值很高,他们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且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工作,但理想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他们真正面临就业的时候,理想的职业无法在现实中实现时,焦急之情便占据他们的心头。于是,他们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成天装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无所适从,难以排解,甚至对未来的职业生活彻底失去信心。还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举债求学,希望毕业后赚钱还债,可是就业受挫,自愧而产生焦虑。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着多种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要正确有效的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必须了解和分析他们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国家和社会环境的整体影响以及如今就业招聘单位对招聘职位的特殊要求。全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由于高考对艺术类考生文化课要求较低,艺术类专业报考和招生持续升温,以全国最大的艺术类高考生源地区山东为例,据统计近10年来,山东艺术类考生人数每年都有增加,2002年为3.2万人,次年达到5.6万余人,2009年猛增至9.3万人,2010年又达到创纪录的14.6万人,2006年至 2010年更是历史性的每年都突破16万人。而与此同时,艺术类专业社会需求比较小,目前已基本呈饱和状态,对艺术生需要也非常小,这样就给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难度,由此使得许多艺术类毕业生产生了焦虑、自卑的心理。由于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社会上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需求较少,而艺术类岗位则主要集中在广告设计、室内装潢等公司或单位。目前许多应届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必须具有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经验或经过较长的实习期,加之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剧增,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尚未规范,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产生依赖、焦虑等心理。

2、艺术类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学校对于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工作的实施力度。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许多艺术院校一方面为了扩大学校影响,盲目的扩大招生规模而不考虑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增设新办专业吸引生源,这样势必加重了艺术招生和报考的非理性状态,从而加大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同时在艺术院校的教学以及课程安排中,社会实践性的课程相对较少,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较为贫乏,例如对于设计类学生来说,在校期间的设计作品可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设计性,但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就相对缺乏了商业性价值,从而受到用人单位或公司的冷落。此外许多艺术类院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就业心理指导方面,较多的倾向于思想教育管理和政策性引导,而对于大学生就业择业时的心理健康等问题做的工作相对较少,从而忽略了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缺乏实际的社会求职能力和技巧,从而产生许多盲目、从众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3、艺术院校大学生家庭以及自身的特点原因。家庭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因素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艺术院校中许多家庭不论是父母的社会地位还是经济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强,父母从开始就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大量的财力、精力,事事都为子女安排妥当,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而导致的过分宠爱使得他们在就业择业时往往缺乏主动性,参与竞争的欲望和勇气不够,优柔寡断,消极等待,产生一种依赖和等待的心理。与此同时艺术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普遍具有个性、自我定位较高,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执着,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高,他们更渴望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艺术类大学生文化课程普遍不好,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和现实往往脱节,当他们所追求的理想不能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面对初次就业,艺术类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且部分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缺乏求职技巧,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心理。艺术类大学生个性张扬,重视平等竞争,敢于追求经济利益和个性发展,在择业时过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最优化,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全面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健康机制。

由于影响和导致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真正克服和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更好的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课题。

1、因势利导做好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引导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对未来的职业要求过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艺术类大学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给自己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纠正艺术类大学生的认知偏差,一方面,要帮助艺术类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另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对个性心理的要求,既要有普适的心理培训,又要有个性化、专门化的个性心理辅导,缓解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要特别关心艺术类学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违纪处分和女大学生等重点人群。具体做法包括: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改变不良心态,消除心理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加强个性塑造,克服自负、自卑、焦虑和依赖心理。

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形成合理的就业观念,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是其就业压力加剧的主要原因。在艺术类大学生中择业岗位倾向、地域倾向明显。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充分估计就业的难度,正确为自己定位,而是在择业的过程中一味攀比,盲目追求高收入、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还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将就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单位,对于一些基层工作不屑一顾。目前,艺术专业毕业生已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的趋势。我们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摆正就业心态,将眼光放低、放长远,就业可向基层、向西部、向私人企业转移,要认清现实,适时择业。作为艺术院校更要向毕业生讲清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的具体政策措施,使毕业生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各方而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强化艺术类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鼓励艺术类大学生自我创业,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靠他们自己去不断地调适。因此,要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

积极开展艺术类毕业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宣传栏、校园网、毕业班级信息群等多种途径宣传就业心理咨询的性质和作用,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窗户,解除学生疑虑以主动寻求帮助,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挫折,做好遭遇就业挫折的心理准备,帮助他们更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增强其自信心,确定适当的择业目标,走出就业心理困境。

2、努力在艺术类院校构建完善 “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良性就业心理指导系统。

从艺术类大学生自身来说,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对社会的承受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对于艺术类学生来说首先应该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等心理,发展自我意识,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当正确评价自己,在外在环境的变化中适当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平时多锻炼自己,克服害怕和他人交往的心理,平时保持适度的自信是克服自卑等心理的关键;其次就是要调整择业心理,尽快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适度的评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单位,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扬长避短,发挥自身艺术特长优势,主动出击,在择业中以平常心对待问题,确立正确的择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