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忆生物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记忆生物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记忆生物知识点

篇1

对高中生物学知识的把握70%靠记忆,30%靠理解,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同学感觉知识点太多太细难以掌握。那么知识点怎么记,当然不能死记、散记、硬记,而应该巧记。

1、将知识点串连起来:高中生物学的知识是个有机的整体,各知识点属于这个整体中的某个肢体且相互联系。因此应当善于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构建一个整体,在整体中去把握某个知识点。

有人曾用一张图表将高中生物学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了系统化的知识。系统化知识构建的标准可以因人的理解而异,需要提醒的是教科书的目录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构建系统化知识的途径,各章节之间是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把握好了目录也就把握了高中生物的体系。一旦构建了知识体系,那么在记忆某个知识点时要将其还原到知识体系整体的某个肢体上去,知识点每还原一次,整个知识体系便强化一次,不断还原不断强化一直到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机的串联在知识体系中。

2、活学活用:将知识点还原到实际生活有利于对知识点理解和把握。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课本中介绍的各种背景故事,了解一下生物学家起初是如何展开研究的。比如:虎克是怎么发现了细胞的?孟德尔是如何发现遗传规律的?科学家是如何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时候发现生长激素的?判断生物的代谢类型时可据其生活环境进行判断,比如绿色植物可光合作用,推知其同化作用类型为自养型;其又生活在有氧环境中,推知其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观察自然界留心身边的各种生命现象,试图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比如:吃无籽西瓜时想想该西瓜品种培育的原理,在合理饮食时想想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等等。将知识点和实际相联系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实验,因此应当认真对待每次实验。从实验的设计到最终的结果要认真准备和思考!

3、掌握一些记忆小诀巧:

(1)在记忆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时,可记为:铁猛碰新木桶(Fe、Mn、B、Zn、Mo、Cu);

(2)记忆原核生物种类时可记为:一藻(蓝藻)、两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3)记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染色体变化特点时可记为:前――两出现两消失一散乱(纺缍体、染色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缍体中央)。中――点在板上(着丝点排裂在赤道板上)。后――一点分裂(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加倍)。末――两消失两出现新壁现(核膜、核仁出现;纺缍体、染色体消失,出现新的细胞壁)。

(4)记忆生物的必需氨基酸种类时可为:苏小姐来亮一亮本色(苏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

(5)记忆甲状腺激素作用时可为:两促进一提高(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6)记忆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S区H区受损的病症时可从“看、听、说”三方面判断:S区――Speak(说),从而推知其能看、听,但不能说。又因S-Sport(运动),故称为“运动性失语症”。H区――Hear(听),从而推知其能看、说,但不能听,故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7)记忆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中三胚层的分化时可记为:外表感神仙――表皮及其附属结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中生循排真肌脊――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真皮、肌肉、脊梁骨等;内消呼肝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肝脏、胰脏。

(8)记忆DNA分子结构特点时可记为:

一种结构――双螺旋结构

两条单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三种物质――磷酸、含N碱基、脱氧核糖

四种单位――A、T、C、G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实践 灵活掌握 领会理解

生物学科看似得分简单,所以在最初很多学生并没有给予生物学科足够的重视,到后来才发现其实生物是很容易在分值上拉开距离的学科。生物学科也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等等,这些学科无一不是以生物作为基础的。而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实践的学生可以用别人一半甚至更少的时间记忆比别的学生多得多的知识,并且记得更清楚,所以也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分值。由于生物知识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有关生活、比较生动,所以记忆时间往往也比较持久。由此可见,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教会学生以实践的方法来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实践性思维,对一个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就如何构造高中生物实践性学习教学做出一些讨论:

一、引导学生多运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来实践

高中生物学科相对于初中来说难度明显加大,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存的学科,学生们却往往只侧重于记忆性的方面,认为生物多背就能学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虽然记忆性知识点相对物理化学等学科来说较多。但生物也并非只凭死记硬背便能轻松得分的学科,如果不去理解领会而只是硬性记忆,不仅耗费的时间较多,在考试中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

有人曾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联想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去积极发现、探索求知。在生活中做好实践,对学习生物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习惯。而生活中,关于生物的材料更是无处不在。正如古语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从生活中获取材料的方法,如: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简易显微镜观察叶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废旧灯泡、放大镜、玻璃、木板、纸盒、钉子这些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一台简易的显微镜,便于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各种细胞;或者鼓励学生亲自去寻找几只鼠妇、飞蛾,运用课本上的试验方法,亲手进行实验,探究它们避光性和避光性的不同;或者带领学生去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真正将课本上的知识落实到实处。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发现,去探索自然。如果只是一味在课堂上依照书本里的字句逐字逐句地讲述,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很容易丧失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但运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在生活中获得实践,用自己的双眼真实的看到那些不只存在于课本上的生物结构,会对学生的兴趣、记忆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讲课时多使用与教学有关的道具

生物虽然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有些部分也很抽象难懂。有时仅凭课堂讲述很难使学生理解其内容本质。这时最好使用合适的教学道具来做些演示,可以使用自制教具也可使用配套教具,使那些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如DNA与RNA这部分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教师实际讲解时,学生常常很难理解DNA、RNA复制及碱基互补配对是如何进行的,也常常会混淆相关概念,此时教师可以使用DNA及RNA模型演示,就能使该过程更加直接易懂。演示完后可以随机挑几个学生上讲台复述演示该过程,再对错误之处加以指正,更有利于学生巩固其记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找到某些生物的三维图片或者立体模型,让学生观看体会。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学生对原本抽象的生物有更深的兴趣,对它们认识得更直观、更立体、更全面。

三、将古板难记忆的过程,转化为实践性理论故事来讲述

关于生物生命活动的知识通常没有太多规律,需要学生硬性记忆。教师可将这部分知识转化为实践性故事来讲述,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构造出生活中的现实情境,让这些活动变得通俗易懂、简单直接,使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接受这些过程,也能使课堂的整体气氛活跃起来。如叶绿体的光合作用、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受精卵的分裂过程等都可以将这些主体看作人物,将他们的活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这样更便于学生对过程的理解。也可以将这些活动故事由学生分别扮演角色,在课堂上统一组织进行表演。在欢乐放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到知识。

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作图

生物学习过程中,图片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近几年来,看图题占据生物考卷的部分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会看图、看懂图、能分析图。但生物图片千变万化,考试类型更是层出不穷,教师就算讲的再认真、再详细,学生不理解也是做了无用功。这就要求学生真正弄懂图形的变化特征,但要做到这一点,只看书上的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去画图,去理解,才能真正做到让一种图形结构了然于心。如生物细胞内结构众多,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等等,缺一不可,且这些结构各有各的特征,如果不画图,仅凭学生看书,记忆速度相对来说会缓慢很多。画图不仅能使学生对生物的结构有更具体的认识,对生物特征有更清晰的认知,也能使学生对各种生命活动的进行更加熟悉,自己作图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学生自己动手,才能主动参与课堂上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动手作图,让学生做到凭借记忆就可以把图解画出来,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知识;概念图应用;教学实例

1概念图定义及作用的界定

概念图是指把概念之间的意思用科学的方式有机地关联起来的空间结构图[1]。概念图是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概念、思想、理论等[2]。它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起来,形成有关该主题的概念图[3]。相对于初中生来讲概念图非常适合。因为概念图既简单又容易学习,把概念图应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目的是利用概念图能更好地指引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构建,以便于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能力[4]。

2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在做练习题中应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课程课时安排很少,学生要完成的各科作业又很多。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里把生物练习题及时做完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可以在做练习题中使用概念图。目前大多数学生存在对知识点记得不够牢固,对知识结构不懂得理顺及分析,同样不懂得运用逻辑推理,特别是从已知的题干中获取资料的能力不足等等,导致做练习题的效率不高,最终表现出考试成绩不好。例如:根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有一只幼小的狒狒能模仿成年狒狒,用一根树枝从蚁穴中取得蚂蚁作为食物。幼小的狒狒和成年狒狒这种行为都不是天生的,那是通过和获得的,是学习行为。这个题目学生的错误率非常之高,绝大多数学生填的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因为学生是根据定义作答的。从学生练习反馈获得,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白材料的关键词,完全是凭直觉填写答案,而导致错误。通过这次练习所反馈情况,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应用概念图来给学生分析,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有利于如何区别概念和实例关系。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思维中渐渐植入概念图的意识,自然而然对于知识体系就明了。把八上生物(人教版)中动物的行为的概念,学生能够清楚的区别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之间的联系。

2.2在章节学习过程中应用概念图

在教学中利用概念图方法将整章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而且在生物学中各章节知识点都有内在的联系,不可能各自独立的,可是很多同学在学习生物知识时,总是爱把每一章节孤立起来,这样既不便于记忆,同时也不便于理解[4]。如果利用概念图就可以让同学更好的学习,同时把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便于同学的记忆与理解。例如:八上生物(人教版)第四章“细菌和真菌”这一章介绍细菌和真菌的概念很多,而且很多新概念都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到,如何让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又能够把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利用概念图就能帮上很大的忙。如果把细菌和真菌两个作为核心概念展开,利用比对的方法构建概念图,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点就一目了然。

2.3在初中生物实验中应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主要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初中生物所涉及的实验很多,另一方面有些实验是很难弄清楚的,如果要求学生把每一个生物实验都弄懂是不容易的。况且实验在中考的分值又很重,如果运用概念图就可以把有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就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科学探究实验”用概念图建立起来。

2.4在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中应用概念图

初中生物中涉及的概念是非常之多,因而学生经常混淆不同概念的关系,要把每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都弄清楚是不容易的,如果应用概念图进行生物学教学,既有利于揭示和矫正学生错误的概念,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生物学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4]。例如:在七年级(人教版)上册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知识点在七年级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又是很多学生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在传统教学中习惯应用表格式把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呈现出来,学生很多是不会理解,因而都是死记硬背,时间久了又很容易忘记,导致考试时失分率非常的高。如果应用图4概念图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同时也有利用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通过图4这两个概念图的比较,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就清楚,同时也有更深刻的记忆,在考试中就不容易出错。

2.5在课堂渗透情感教育中应用概念图

随着教育教学不断进步,教师对于学生评价不再只仅仅依靠考试成绩。通过概念图也能够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己绘制概念图,通过观察学生如何把所学的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的程度。概念图只是一种评估学生的模式,不是非常的准确,但也能够反映出学生思维能力,虽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存不存在错误理解提供一定有利的帮助[3]。

篇4

关键词:概念图;生物化学;教学;学习

概念图(Concept map)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系的诺瓦克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自开展研究概念图以来,国外有关概念图在理论研究和应用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国有关概念图的研究却非常少,即使是介绍性的文章也不多。

研究表明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够显著地改善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效果。具体包括(1)学习者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必须搜集多方面的信息,并对其进行选择综合,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避免了被动学习,加强了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2)教师制作概念图,有助于其梳理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地把多知识有效而系统地联系起来,展示给学生。这种实践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等等。

生物化学课程是生物学专业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学好生物化学是学好其它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生物化学课程涉及的概念非常之多,其间的联系也甚为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属于教师讲,学生听,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掌握的知识要么是清楚的、零散的、分割的,要么是完全概念不清而且混乱。只有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拥有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改善学习效果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充分利用概念图,开展生物化学教学有利于解决上述教学中的难题。

概念图在教学上具有以下三个含义,我们将尝试其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的技能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的技能已经被许多教师广泛认可和接受。教师通过制作概念图,对所教知识进行梳理、综合,在原有将众多知识点单独、零散地展现的基础上,以包含各知识点以及其联系的体系以概念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的知识,摆脱众多概念无序地堆放在一起的局面。例如:糖代谢包括几个部分: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糖异生以及磷酸戊糖途径等部分。对于初学者而言,每个代谢途径的反应以及催化反应的酶,以及酶的调节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理解记忆。平时在记忆这些小知识点的同时非常容易忽略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产生“只见芝麻不见西瓜”的现象或者即使注重了代谢途径问的联系,也会忽略其中某一途径与另一途径的联系。如何找到各代谢途径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在掌握各单个代谢途径的基础上,将糖代谢的途径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概念,在学生完成糖代谢的学习任务之后,教师通过梳理总结制作了以下概念图来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制作概念图,教师可以将生物化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

二、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的策略

国内外研究结果指出,概念图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大面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学能力。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有:记忆、规则、质疑和应用四种形式。然而,普遍认为选择规则方式进行认知的学生,比选择其他认知方式的学生,在进行有意义学习时更具优势。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的策略,学生采用的是规则的认知方式,即在学习新概念时,总是试图去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加以理解与记忆;而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系统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是记忆认知方式。因此,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感受是只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才能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例如:针对蛋白质的合成部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概念图以帮助他们全面理解和掌握本章的内容。在概念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不得不主动地思考、总结和综合所学知识,这一过程使他们对蛋白质合成的理解不再局限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rRNA)、合成的信息模版(mRNA)以及合成原料的携带者tRNA和合成所需要的因子等单个知识点,而是在掌握单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他们之间的联系,从更深层次理解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三、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

诺瓦克教授在最初提出概念图后,曾以此作为评价工具将其应用于儿童的原有知识和抽象概念检测当中。传统的评价方法只是考查学习者的离散知识,而概念图则注重检查学习者对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考试题中琐碎的知识点很多。从目前出版的习题集就可以看出习题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很小,涉及面很广,相对而言,对学习者的要求也很高,导致学习者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琐碎的知识点上,而忽略对知识整体和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是否可以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加入以概念图为基础的考试题,以弥补传统考试中存在的不足。

篇5

关键词:课程设计;生物化学,启发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生物化学教材内容多且学时少,学生普遍感到生物化学难学,但也有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本课程所用教材是杨丽萍主编的《生物化学》第四版,绪论是第一课,是对本课程的高度概括,是学习生物化学的前导。讲好绪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的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化学基础相对较好,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理解分析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绪论讲的新鲜有趣,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有了这种求知欲,将为后续深入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1]。

1.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2)熟悉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3)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熟悉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

2教法和学法指导

2.1教法

(1)层层递进提问法:提问贯穿于本次课程教学过程,其目的是学生可以带着疑问去思考。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课程内容逐步深入、前后贯通。(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合理的板书设计,加深学生了对绪论知识目标的理解掌握,从而为后续深入学习生物化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3)启发对比法:这种方法变学生被动性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4)列举实例法: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高了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知识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述的四种传统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结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2学法

(1)学生应课前做好预习;(2)课上注意听讲、记好笔记;(3)课后做好复习。老师应介绍怎样预习、如何记笔记、及时复习和回顾已学的知识点等。把学生引导到生物化学知识的范围中来,同时教导学生学会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总结生物化学问题的能力[2]。

3教学程序设计

3.1引入课题(10min)

由生物界的各种现象引出生物化学的概念—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在学生理解后设置问题: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化学现象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应如何分析?此处设此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或不能回答,则继续问:怎样揭示生物化学现象的内在规律?启发学生回答:要研究生物界这个复杂结构体系的物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原理,基于生物组成及变化规律的一致性建立生命现象基本原理整体框架。进一步设置问题:如何研究?再启发学生举例回答,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生物化学发展简史[3]。

3.2讲授生物化学发展简史(15min)

3.2.1生物化学研究的启蒙阶段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很早就出现了酿酒、制酱、做醋等应用;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就有“治脚气常做谷白皮粥防之”,即使用含大量维生素B1的食物对脚气病进行治疗。同时还用猪肝治疗雀目(夜盲症)。讲到此处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使老师的文字叙述变得更感性。3.2.2生物化学研究的初始阶段生物化学自18世纪中后期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后,涌现出很多卓越的科学家。讲到此处,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解读相关研究。原因有三:(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为后续内容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脂质代谢等的生理现象的讲解做铺垫;(3)为之后知识拓展埋下伏笔。3.2.3生物化学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生物化学研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乏其人,对生物化学的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讲到此处可与3.2.2的内容做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然后设置过渡问题:从这些研究中可以总结出生物化学研究的什么规律?

3.3生物化学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方法(20min)

首先设置问题如“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此处讲授人体每天都和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中酶催化了绝大部分生化反应,与此同时生物体具有精密的自我调控方法。这点从几个层面为学生理清思路,进行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重点,可适当举例说明。从“种瓜得瓜”推导出遗传的概念,结合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遗传的相关知识点[4]。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活跃气氛,应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点,同时穿插知识点覆盖的实例。

4课堂小结

在绪论的教学过程中应不拘泥于教科书,不能生搬硬套、平铺直叙、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扼杀积极性的。绪论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愿。因此可介绍一些目前在基因诊断及其基因治疗方面的成功事例,让学生明白生物化学是和我们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绪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生物化学是一门记忆与理解并重的学科,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并融会贯通才能牢固记忆[5]。

5课堂效果分析

通过四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同时学生也在分析、理解及融会贯通中建立了科学的思维方式[6]。

作者:朱会霞 孙金旭 单位:衡水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凯迪,王建光,毛孙忠,等.讲好绪论调动起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大学教育,2013(13):118-119.

[2]张艳芳,张煜,单琳琳,等.医学生物化学绪论教学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6):582-584.

[3]张璟,尹战海,李霞,等.浅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8(3):608-609.

[4]冯晓帆,柳春,王艳杰,等.生物化学绪论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7):587-588.

篇6

在《新教学论》中教育家赞可夫提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而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中外教育名家的论述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学生如何学。目前,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生物教学中的学法指导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1教学上必须端正教学思想

1.1端正正确的教学观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似乎一提到“教学”,往往就被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师“授课”,出现重教轻学的思想,这是对教学的误解。应该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把学法指导提到应有的高度。

1.2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的有力协调体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学法指导去完成。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3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自觉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学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2生物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2.1类比法

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排泄与排遗,囊胚与胚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等。在学习生物概念时,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2从实验中认识问题的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编九年义务教育生物第一、二册教材很明显地体现出了由实验得结论的认识方式,应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认知方式,并贯彻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使学生养成从实验中探索知识的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2.3阅读自学的基本方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知识归纳法

生物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而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增强学习效果。

2.5科学记忆法

生物概念和用语等记不住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方法之一是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记忆就应该先密后疏。方法之二是编制记忆口诀。如脊髓前角、后角的神经纤维类型经常搞乱,编成一句话“前运动、后感觉”一次记住,长时不忘。方法之三是联想记忆法,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例如: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以结构想功能,以功能推结构,这样对提高记忆能力十分有益。方法之四是形象记忆法:例DNA的双螺旋结构——像大雁塔内盘旋而上的楼梯——台阶相当于碱基对,扶手相当于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长链。生动形象,便于记忆。方法之五是利用“凝固理论”进行记忆。根据大脑在接受外来信息时会发生信息间干扰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在接受信息后及时休息,就会使信息在大脑中“凝固下来”。因此,要让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会提高记忆效果。

2.6掌握五段学习法

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五段学习法是将学习过程分为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等五个阶段。目前许多学生只重视上课和作业而忽视了其它环节,形成不预习就上课、不复习就作业、练习的不良习惯,结果是上课听课效果差、练习难以顺利完成,使得学习被动,成绩难以提高。只有按上述程序进行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并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3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

3.1课堂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渗透备课时,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去,指导学生如何记笔记,怎样去观察和对比,怎样利用所学规律等,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

3.2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学无定法,学法也应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法指导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势利导,进行个别指导,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篇7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三生物总复习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和设置变式训练、解答实验探究题三个方面运用的原因及优势,以便为今后生物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量大、时间紧迫、任务重。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协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生物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各考复习辅导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整合教学资源,变式训练的设计,实验探究题解答几个方面对多媒体在高考生物总复习中的合理利用进行了试验,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使用多媒体构建知识体系,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生物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从节到章再到单元即先部分后整体的原则。这样学生学到知识以部件的形式储存在知识库中。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很难自行找到各部件之问的横向联系,将其组装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应对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高考生物总复习应从整体着手,渗透部分,以整体指导部分,以部分理解整体来构建知识框架。此时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有限的课堂中怎样讲授繁杂的单元知识点

一般情况都是教师对单元知识点进行课前总结,再讲授给学生。这种方式有很大的缺陷。如果上课时只讲述不写板书,会造成学生听觉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讲述配合板书,则时间不足,不能完成教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多媒体可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在备课时制作严密的知识框架和视觉效果良好的课件,将丰富的知识点以辐射图、列举法等有效的方式呈现在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可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同时发挥作用提高复习记忆的效率。

2.在有限的课堂内怎样呈现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的呈现方式决定着学习效率。在课堂上,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学是一个以教为主的被动过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不集中,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如果选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在备课时将重要知识点设置成填空的形式或用醒目的颜色加以强调,则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强记忆,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学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根据课堂的反应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时合理地做出反馈,提高堂课学习效率。

二、使用多媒体宜于整合教学资源和设置变式训练

作为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料是自己的职责,特别是高三教师,要时刻关注本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以及发展动态,将各种资料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删除、添加和重组,对难点问题设置各种变式训练,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的迁移、理解和运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时间、资源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跨越这一难题。但是,如果选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师备课时制作良好的课件就能达到以上目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多媒体不仅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也是教学资源的最佳来源。例如,在蛋白质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多样性、合成过程和场所、代谢、作用以及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蛋白质工程等知识点有机组合在一起制作简洁明了的课件。则该课件本身就是蛋白质专题的教材,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手段了。这种跨单元、跨教材的知识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寻找各知识点之问的联系。

三、使用多媒体有利于解答实验探究题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图运用;教学策略

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的利用概念来开展教学活动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概念图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我们应用概念图,是希望更加清晰的让学生感受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系统化他们的知识体系,让他们能够在后续的学习中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内容。在不同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可以利用到概念图去完善课堂的教学。下面是我对概念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方法的分析。

一、利用概念图教学,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概念图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二个是课程内容知识清晰完整的呈现。比如,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全新知识以后容易忘记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因此,我们利用概念能够很好的将过去的知识与现学的知识点进行一个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巩固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而且知识概念图还能让课程的知识点更加的系统和清晰。许多学生学习了课程内容以后,对于整个课程的知识内容并没有一个宏观的认知,使用概念图,能把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分层次、难易的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加的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强他们记忆的条理性。

例如,在教学高中生物中的《植物的无氧呼吸》时,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概念图,以对比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记忆植物无氧呼吸的知识点。在概念图中我运用到了植物有氧呼吸的特质、表现与变化,来对比无氧呼吸,让学生进行区别性的记忆。这样一来,不仅复习了以前的知识内容,也很好的巩固了现有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在这个对比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新知识点的记忆。

二、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绘制,培养学生系统化学习思维

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将概念图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去,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去进行概念图的绘制。让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慢慢的养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思维,并且能够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进程中去。

1.概念图的具体实例教学

在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绘制以前,教师首先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个概念图的绘制示范,让学生了解概念图绘制的基本方法、规则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没有必要专门的去开展概念图的教学,而可以在平时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时,进行绘制讲解。比如,我在教学高中生物中的动物的有氧呼吸时,在黑板上,一边绘制一边引导学生回顾知识点。同时,让学生注意绘制过程中,知识点空间的分配,以及箭头的方向在知识点联系中所具有的作用。我绘制完成以后,再让学生自己绘制一个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概念图,同时也随机叫学生到黑板上来进行概念图绘制示范。

2.学习活动中概念图的运用

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我们既然已经教会学生运用概念图来进行知识点归纳总结,后续所要做的即是让学生能够在生物复习的过程中,学会熟练的运用这些概念图来促进自身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所学习到任何有用的知识技能,要能运用到自身的学习进程中去才能真正有所裨益。比如,在高中生物的期末总复习中,我在引导学生进行章节内容的复习时,就主要以概念图的形式,来一点点进行知识点的回顾。比如,高一生物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生物的基本细胞结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会提问学生:在细胞这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生物的细胞呢?(学生回答动物、植物、细菌真菌)那么这三类生物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三者又有什么共同点呢?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我一边在黑板上进行概念图的绘制,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以后,我就进行概念图的补充和完整。通过这种方式,课程的复习进行的异常顺利,师生互动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热烈。

三、利用概念图进行课堂小结,启发学生思维

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利用概念图来进行课堂的小结。在每一个大的知识点讲解完以后,利用概念图,来分层的概述知识点的内容。在小结的过程中,来慢慢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构建这个知识概念图的过程中去。一般我在课堂小结中运用概念图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由我画,学生进行知识总结;二是学生自己进行概念图的构建。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以激发学生自主性为前提开展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概念图来开展教学活动是不可缺少的。在运用概念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呈现,也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自主的去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对课程内容的认知。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试题;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55

从2014年开始,本人所从教县区将生物与地理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分卷合考,以各自总分的20%计为生物、地理的会考成绩,并将会考成绩计入学生参加中考后的总成绩,由当地各所高中量分录取。细算学生考得的1分只相当于0.2分,但从学生的生物学科整体成绩来看,有些学生成绩是18、19分之多,大多数能达到15分左右,但也有些竟然不到10分。如何做好生物学的复习,掌握方法是很重要的。

一、让学生了解生物试题题型及考试范围

(一)八年级生物试题题型

从本县区2016届初中毕业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来分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地理100分,考试时间60分),试题共分两卷,第一卷: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第二卷:非选择题(技能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填空题(共34分),简答题(两小题共6分)共50分。

(二)考试范围

生物学在七八年级开设,每学年分上下册共4册。知识点多,范围广,从2016届八年级生物试题来看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为高中生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选择题1、2、4、5、8、10、18、22,填空题1、2、3、4、5分别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食物链、先天、血液的成分、关节的组成、艾滋病的可传染性、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植物的分类特征、人体的系统、人体的三道防线、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等基础知识;考查的基本技能如非处方药的简称、急救电话、识别细胞的结构及三种血管出血的判断方法等。当然也有能力提升题,如填空题6(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首先将表格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连成一条直线,然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回答酒精对心率的影响,从而通过探究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既能基本合格,又能体现层次性。

二、整理与构建知识网络,切忌片面地讲

八年级的课程较多,学生又认为生物是小学科因而不重视。因此,生物总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从而更加清晰地构建知识网络,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重视章节联系、知识点联系,在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使学生慢慢构建起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能走出课本,较熟练地归纳本节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复习中有所构建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而简单地讲解一些题目,如配套练习题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我们总是讲练结合、以讲为主或以练为主,毫无目标,更无线与网,从而导致学生无大的提升。学生经常抱怨付出的很多,回报却很少。因此,在做复习时,我们要把课本知识与对应练习结合起来,把让学生打好基础知识放在首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三、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重视实验与结构图

生物是实验学科,让学生重视已知实验(课本中的大量图片信息),借助图片的直观信息帮助学生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的试题来看,图像和图表分析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选择题有4个图共占8分。填空题有一个结构图题共占4分,有一个图表题共占5分,而这些图像又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课本。所以,我们在上课与复习时应特别重视课本图片材料。但是,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师生往往忽视图片,而只是学习与熟记课本中的文字基本知识,因图片学生难以解读所以经常放弃。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学生技能一般。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之下,学会重做实验,会做试验,这样不会让学生感受到灌输的感觉,产生怀疑的态度,使学生通过自身观察,彻底地验证实验结果。

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很多学生记忆能力较强,也喜欢记忆,这是基于人机械记忆的延续,也是习惯的长期养成,而能力培养需要转换与过度,具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教师往往认为生物学的内容大多属于记忆性的,只要学生的记忆功夫就行了。结果学生在考试中,稍微遇到灵活一点、陌生一点的题目,便感到无从下手。就像2016届初中生物会考八年级生物试题填空题的第6小题: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中的第(1)问将以上表格中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便能说明这一点。分析其原因,并不是学生没有记住知识本身,而是缺乏数学知识与生物知识的联系与交汇,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知道饮酒过量会有害健康,但到生物问题上就不会迁移了。

五、学会做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答题,试题有容易题、小题和难题、大题之分,在试卷设计上也往往从简单题开始,沿阶梯性设计,一般容易题和小题偏重于打基础,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难题、大题是知识点的综合与技能的应用,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从生物会考试题来看,选择题占了整个试题的一半分值,再加上填空题,小题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分析原因:一方面,小题考查知识范围广,覆盖面广,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增加试卷的客观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会做题不仅有助于平时的学习,更为学生对知识的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两全其美。

总之,教学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师要善于钻研,勤于思考,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从方法中走出来,用活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篇10

一 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根据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介绍了四大类知识类别:(1)事实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4)元认知知识。其中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控制、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知识有自我反省这一层意思;教师写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水平,而学生对错题集的建立也可以看成是对学习活动的反思。错题集的建立涉及对错题的再认识,是种意识水平较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错题集的建立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以便建立分类错题集,并要求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有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改编。从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业绩)来看,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理解;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类似于分析;对错题进行改编类似于综合与应用。

二 从记忆功能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安德森认为,记忆有两种形式——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种观念已经被新观点代替,记忆只有一种形式,只是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已。记忆的功能有三种,即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工作记忆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它被认为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必经之路。经常收集错题并分析,能促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那么感觉记忆就进入了长时记忆。这样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高三生物复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构建知识网络,再讲解题目;二是以题目引出知识点。这两种办法主要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基本停留在感觉记忆上。如复习到蛋白质时,教师就可以请同学们以蛋白质的知识点为背景,由学生先讨论,顺便将涉及蛋白质的一些错题收集起来,之后再进行错误分析,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类总结。

三 从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高三总复习的进度安排,一般有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有的学校还有专题复习,但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较为常见。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运用错题集的收集与建立,充分利用工作记忆,从根本上扎实基础知识。而一轮复习后的整合提升,如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从新的复习角度对学生进行拔高,我们怎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关注学生平时的错题,对学生的错题归档,是一个不错的复习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错题集的建立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选择;其针对性强、效果好、时效快。而我们教师只是每次作业批改后,或是每次考试后进行错题重点评讲,这样往往起不了整合提升。原因有二:(1)学生的作业量较多,时间又较紧,很少有时间去整合;(2)缺乏确实可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错题。

二轮复习必须要有全新视角,那么从已建立的错题集入手,教师可从中提炼出最贴近学生学习水平的资料。教师自然而然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进行相互转换,算是“教与学相长”吧。若有专题复习则更需要错题集的建立。如以蛋白质为背景知识的复习专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已建立的错题集,复习才有侧重点,更有突破点。

四 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第一,课改走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高考等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也在努力进行中,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注重以能力为主的考查,受到很多专家及同行的肯定。但我们却又不能回避高考,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有考试必然有分数得失之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避免在应试中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建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错题集的建立本身就要求学生做到“坚持”,对学习态度主动者或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他们平时就很注重错题的收集。一些报纸上介绍了各地“状元学生”的一些学习经验,主要有两点:(1)夯实基础知识;(2)错题集的建立与分析。但错题集怎么建立并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应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如我们可以从“错题集”的常见类型入手:(1)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2)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3)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归因分析。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或者从错题集的建立方法入手:“抄”——将练习、讲义中的有关题目抄到错题集中,并在相应题下写出详细的解析,方便复习。“剪”——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很多问题的解题信息蕴含在相应的图表之中,图表在绘制时难度较大,弄不好不能准确表达解题信息。“记”——对于学生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老师在复习、评讲中会就设问角度、答题技巧等做点评和强调。

第三,缺乏“坚持精神”的学生,其本身还有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些孩子认为做这种繁杂的收集整理工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特别是在高三学习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学生的这种观念会更明显,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要有预见性。

首先,在时间上,错题集的建立应在高三的上学期就鼓励同学们去做,甚至要求学生必须要做。把一项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积小成多,同学们就不会感觉任务重了。

其次,教师需要指定一个背景知识,同学们再围绕这个背景知识来收集错题,并且让3~5人组成一小组,这样工作量就不会太大。每一背景知识有一位小组负责人,对每一错题进行归因分析;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来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交流能力,特别是高中生物有些题目是需要用生物语言来表达,同时又能分摊工作量。

小组成员的学科知识水平最好是层次不同。原因是:一学科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低的同学的讨论,就像是教师反复讲授一样,同样都是“工作记忆”;二符合高中生物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弥补教师遗漏的角落。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错题集的建立是高三复习特定的一种较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有一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汤国军.浅议生物错题集的建与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23

[2]〔美〕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编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蒋小平等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3~35

[3]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