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范文

时间:2023-04-05 17:1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恋爱心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恋爱心理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85-02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大学校园里,爱情更是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十分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0%,而且女生的比例还要略高于男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婚姻家庭大辞典里对爱情是这样描述的:爱情是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男女间基于生命繁衍的本能和确保身心最大快慰而产生的互相倾心和追求的生理和社会的综合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生理的、心理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形成的最强烈、最真挚、最持久的吸引和倾慕之情。首先,爱情是在男女之间产生;其次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包含认知成分,不等于低级情绪;第三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含和性感在内,不等于纯粹的精神恋爱;第四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恋爱心理,则是人们在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和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以自我意志为标志,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好奇、接近、恋爱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1]。

一、大学生恋爱的动因

大学生的恋爱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特定的人物之间产生的。大学生的恋爱相对于成人的恋爱来说显得更单纯、非功利化一些。但随着校园逐渐融入社会之中,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生理发育成熟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18岁~22岁之间。生理学认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生理各方面变化仍处在迅速发展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在生理的各方面都基本发育成熟或趋于成熟。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性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追求和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也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

(二)情感需要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他人理解,另一方面又存在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展示自己。尤其在有异性的场合,会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表现得会更加出色,在与异往时会出现一种愉悦感,提高心理兴奋程度。所以,当他们遇到理想的恋爱对象时,就寻找机会进行试探与追求。有调查显示[2],在恋爱的主要目的上,有58.40%的大学生选择了“感情寄托”,说明情感的需要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3],恋爱并不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其他非感情因素,如“孤独”、“空虚”、“寻求享乐”、“功利”等动机。另外,大学生在恋爱方式上也逐渐多元化,开始出现“快餐式”的恋爱、功利式的恋爱、网恋等。在处理失恋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多不理智的方式,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心理因素

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因素非常多。首先,渴望与好奇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首要因素。未知的事物对人来说总是神秘的,充满了诱惑力。再加上许多影视作品对爱情故事的渲染,对于许多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来讲,尤其具有诱惑力。所以当爱情来敲门时,他们就会去尝试一番,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好奇。

其次,从众和攀比心理。个人在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被称为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谈恋爱的念头,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谈,就会激起恋爱的动机和行为。尤其是同宿舍的几位同学,一旦有人开始谈恋爱,其他人也会陆续谈起来。另外,有的学生谈恋爱则是为了攀比,满足虚荣心。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同班同学找了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对象,其他人也会想找一个超越别人的对象,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不多考虑双方的兴趣、性格、背景是否合得来,是否有共同语言、目标和理想等。

最后,摆脱孤独与寂寞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因素之一。现在大学生大多是远离父母亲人来异地求学,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助、孤寂的感觉。另外,大学生还常常面临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学习考试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只有恋爱,与异性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借助恋爱来摆脱孤独感。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网络时代为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最快捷简便的渠道,加之大学生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他们正逐渐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并受其影响。如西方的恋爱、婚姻价值观念正逐步通过其影视作品、网络媒体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一味追求享乐、没有责任心、游戏人生等。中国人婚念观的改变、家庭矛盾的冲突对大学生也是个冲击,因此,他们既渴望婚姻,要建立在符合个人意愿的感情基础上,又不免受到西方婚恋观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是否恋爱、如何恋爱等问题上产生诸多疑问,难以抉择。此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分层化,使得人格还不完善的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4]。

二、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一)恋爱行为公开化、恋爱年纪低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恋爱也呈现出了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前移,出现低龄化。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很短的时间内,如一两周的时间里就开始了恋爱,这种恋爱常常是盲目的,一见钟情式的,没有感情基础的恋爱。其次,大学校园里恋爱的人数增多。在大学谈恋爱被认为是一种很时尚的行为和潮流,有的寝室甚至多达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恋爱或即将要恋爱的状态。第三,恋爱的行为公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生的恋爱已经司空见惯,已经被学校、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已不再是遮遮掩掩,见不得光的行为,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一起吃饭、上学。

(二)恋爱关系过程化、恋爱结果脆弱化

大学生毕竟还没有迈出校园,尤其在经济上、事业上没有独立,因此,对双方的爱情并不会有真正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承诺。在一项以“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发现:28.3%的大学生选择“体验爱情的幸福”,37.6%选择“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11%选择“将来结婚成家”,由此可见,大学生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注重恋爱的结果。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常常强调的是爱的“现在进行时”,把恋爱与婚姻相分离,不考虑爱的“将未完成时”;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的,常常只是寻求感情寄托,恋爱成功率很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毕业就分手”等口号在大学生中逐渐被接受。

(三)恋爱动机多样化,婚恋观念开放化

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有过恋爱经历的占70%,其中37.4%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在于消除寂寞,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是“体验爱情的幸福”、“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赶恋爱的时髦”等,追求的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将爱情进行到底”仅仅是校园爱情童话。

三、大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

大学生恋爱在大学校园里是不可能杜绝也杜绝不了的现象,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要对症下药,正确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活动,如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恋爱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生活和恋爱之间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情操,吸引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目光和兴趣,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园活动中,降低学生恋爱的几率。

其次,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爱情也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学生应树立“只有拥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寻求到和建立起美好爱情”的观念。学校、社会、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树立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恋爱。如在正确的时间谈恋爱,恋爱时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经济基础、家庭背景、门第等条件来判断人,而应该将“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结合起来,注重恋爱对象的性格、内在品质、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防止恋爱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动机,使大学生能够克服消极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恋爱、学业、生活之间的关系。

最后,增强大学生失恋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的,很多失恋学生不愿面对失恋的现实,痛苦万分,大学生应作做好接受失恋并承受失恋所带来的痛苦的准备。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应理智地认识到爱情既然有成功的、甜蜜的,那么也有失恋后的痛苦和苦涩。何况人生的挫折有很多,恋爱挫折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学校和教师方面,应该对失恋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引导,帮助其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在此次恋爱过程中的得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不断改造自己,磨炼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俊燕.“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探究[J].德育与学生工作,高教论坛,2010,(6).

[2]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4).

篇2

题目: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探讨

摘要:恋爱是大学校园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处理好恋爱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也是培养爱情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也关乎着爱情之花能否开得艳丽、长久。

关键词:爱情 大学生 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普遍处于心理断乳期,心灵的空虚需要某种东西来充实,而爱情作为人类美好的情感被大学生所向往和体验。可是当爱情匆匆来临时,他们又惊慌失措,不懂得如何去恋爱,没有过多地考虑就陷入爱情的泥沼。当从爱情中失败地退出来的时候,他们又不懂得如何去面对。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大学生心理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一、恋爱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恋爱是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和逐步培养爱情的过程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某种关系的一个过程,这个关系既是亲密的,也是激情的,也是有承诺的。在恋爱中,两个人要学习如何与亲密的爱人相处,学会宽容、理解,学会如何让恋爱关系成熟稳固,也是在学习如何让自己成长。

在恋爱过程中,爱情要巩固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培养。爱得久了,爱情会平淡,但这不是因为彼此的爱意淡了,而是在爱情关系中,少了激情,多了亲密和承诺。

不同的交际圈和兴趣圈能够在沟通和交流中让彼此接触新的思想和感受,在不断分享的过程中,新鲜事物不断涌现,这也给爱情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恋爱是自我认识与成长的过程

法国作家莫里哀有句名言, 恋爱是一所学校,教我们重新做人!通过恋爱,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恋爱过程中,彼此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换句话说,爱情双方能够在恋爱关系中,提高对本来的我的认识,了解真实的我的状况,挖掘隐藏的我的信息,明确未来的我的方向。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一)自主性强,恋爱行为公开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易接受新观念,独立意识比较强。

在恋爱问题上,大学生往往个性突出,不太受他人尤其是长辈的影响,不再顾忌他人的评价。在恋爱问题上,努力追求自己看好的爱情,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大部分会选择大胆追求和主动表白。

(二)注重恋爱过程,依赖性强

自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这句话横空出世,物质条件似乎已经成为爱情的核心条件。但当代大学生对待爱情一般不考虑物质、地位等社会性问题。他们往往对精神层面看得较重,注重情感体验和交流。

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做一种情感体验,恋爱动机多数是为了填补空虚、寻求刺激、追赶潮流。对恋爱过程的过度重视,导致大学生们往往轻视了恋爱结果,这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同时,大学生们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在恋爱关系中容易受挫。

(三)恋爱过程中无条件地奉献

大学生年纪轻、经历少,当他们沉浸在美好的爱情中,当他们遇到家人以外自己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往往视爱情、恋人高于一切,处处想着为恋人多做贡献,对爱情只求付出不求索取,甘愿为对方奉献牺牲一切,只为博得对方欢心。

爱需要付出,而过分的付出是一种情感不成熟、情感缺失的表现。过分的付出,也会导致爱情天平发生倾斜,使爱情双方无法正常平等地相处,久而久之便会对感情造成伤害。

(四)恋爱观念开放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很多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认为只要真心相爱,无需指责,传统的观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逐渐淡化。

在这种开放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漩涡,恋爱道德弱化,责任意识下降,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开放、理解和宽容的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了解爱情的本质,确立合理的恋爱动机

爱情的本质是给予,是承担责任,是一种奉献,不是索取和占有。正是这种无私的奉献和给予,才使得爱情高尚、纯洁和美好。恋爱动机是保证恋爱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恋爱应当建立在相互了解、志同道合、感情相投、心灵相契的基础之上,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慎独的选择常常经不起考验,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必须摒弃不正确的动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努力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二)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恋爱应当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应当追求持久永恒,同时应当摆正恋爱在人生中的位置。处在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应当本着对对方负责的态度,将亲密、激情、承诺紧密结合,绝不能为了一时欢愉,让彼此受到伤害。用脑思考,用心体会,真正的爱情之花才能开得艳丽、长久。

参考文献:

[1]张慧芳。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困惑及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32)。

篇3

【关键词】 恋爱心理危机;团体辅导;女大学生

The Influence of Group Psychotherapy 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ve Psychologi cal Crisis. Zhang Ying, Lin Li, Li Ling. K.P.T in College of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Group Psyc hotherapy 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love psychological crisis. MethodsSCL-90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andom interview wasused for some members of the group. 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 t differences in the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t=3.35, P

【Key words】Love psychological crisis;Group Psychotherapy; Female co llege students

目前,大学生恋爱问题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方面之一。心理危机,通常被理解为个 体遇到既不能回避,常用方法又无法解决的对自身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时,心理上所产生的失 衡状态[1]。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出现危机。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来看,大学生大 多数在20~24岁,这个年龄段,生理已经成熟,但心理还未做好准备,一旦受到恋爱挫折, 就会产生羞耻感、沮丧、不安等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危机。心理学研究表 明,女性对于 感情的敏感性远远高于男性,女性在感情问题上更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如王建中、樊富珉对 北京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的SCL-90(症状自 评量表)得分明显高于男生[2],师范院校女生人数远远高于男生。因此,研究女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表现 形式。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心理咨询中发现,团体辅导能对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产生积极而 有效的影响。

团体辅导,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团体为治疗对象而实施的心理治疗。通过创设接纳信任的团 体氛围,鼓励和引导同性质的团体成员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使他们在充分的交流与互动中,分享多样化的观点和资源,产生思想碰撞,获得内心的感 悟,从而达到澄清观念、提高认识、改变行为、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目的[3]。自2 0世纪90 年代引入团体辅导以来, 国内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了社交焦虑训练、两往 训练等等[4,5],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笔者以解决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为切入 点展开实证研究,旨在说明团体辅导在解决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中的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研究象 团体辅导的辅导员由有经验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担任,辅导员通过在各个宿舍楼张贴海报的 方式,从大学生中选取自愿报名者,以正在谈恋爱或曾经谈过恋爱的女生优先,人数为16人 。

1.2 研究方法

1.2.1 工具 辅导员收集一系列针对恋爱心理调试的心理辅导活动的资料、材料,例如在热身活动中要用 的录音机、磁带,讨论中要用的16开白纸、油笔、彩笔等等。

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包含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等 内容。

1.2.2 干预过程 在干预之前对团体成员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然后,对这16名女生进行为期一个半 月、共计六次的团体辅导。每次辅导时间为3个小时。整个辅导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初步相识阶段(第1次)。通过手语歌、独特的我、破冰等热身活动,建立团体成员的初步 相识和了解;通过大风吹、性格探索、小小动物园等言语讨论,促进小组的凝聚力以及组员 之间的默契。第二阶段是辅导阶段(第2~5次)。在每次辅导正式开始之前,都唱手语歌, 以调动团体的气氛。然后分别进行“分组讨论”、“彩虹图”等探讨两性 在恋爱心理上的异同;“价值大拍卖”、“说出你的秘密”等讨论彼此的择偶标准;“真情 告白”、“心理剧”、“我的问题我来答”、“ABC理论”等讨论该学习如何表示爱,如何 拒绝爱,在恋爱中如何 处理冲突与矛盾,如何正视分手和失恋的问题,如何宣泄不良情绪,目的是培养团体成员在 恋爱中的合理信念和积极心态,学会调整恋爱挫折情绪,战胜心理危机。第三阶段是结束阶 段(第6次)。通过“收获园”、“大团圆”,成员围成一个圈,手牵手,边哼唱歌曲,边 回顾参加团体以来的感想和体会。活动结束之后,再次运用SCL-90进行施测。用SPSS

11.5 统计软件对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研究前后SCL-90部分因子分值比较 见附表。SCL-90的人际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 虑因子、偏执因子、敌对因子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其它因子分值也有所降低。

2.2 个案访谈 在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团体辅导结束后第十天,我们对几名被试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个案一情况描述:王某,女,大一学生,焦虑情绪明显。

辅导员: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王某:挺好的,真的非常感谢这次活动,感谢两位姐姐。那些日子对我来说是灰暗的,涉世 未深的我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我和一个已婚男人走到了一起并发生了性关系。悔恨、恐惧 、绝望,我以为我这一辈子都完了。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参加了这次活动,两位姐姐的热情、 团体的氛围让我轻松了许多,顿悟了很多。现在的我,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都很开心, 轻松、快乐,我知道我有信心面对未来的生活了。

个案二情况描述:沈某,女,大三学生,来时心情抑郁,对继续交往还是分手犹豫不绝。

辅导员:现在你和男朋友的关系怎么样了?

沈某:现在我们俩的关系很融洽。通过参加团体辅导,我懂得了:幸福,不在于找到一个完 美的人,而是与一个相当的人去努力建立一种完美关系,而我,遇到问题,就想分手、想逃 避是不对的。团体辅导使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我在团体中学到了与男朋友沟通的技巧。 我男朋友也说我变了,遇到问题,能理性地和他一起解决了。他非常感谢这次活动改变了他 的女朋友,教育了他的女朋友。呵呵。

个案三情况描述:陈某,大二学生,因为被班长拒绝而心生苦恼。

辅导员:现在,你还为班长的事苦恼吗?

陈某:当班长拒绝我时,我真的很难过。班长很优秀;而且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我喜欢 他。那段时间,我变得很敏感,周围同学的一举一动,我都以为在笑话我。通过团体辅导, 我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能够坦然地面对班长和同学了。我现在报了一个英语辅修班 ,只想好好学习,发展自己。

3 讨 论

3.1 团体辅导在缓解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的有效性 通过对团体成员干预前后的数据化分析和个案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到,团体成员矫正了 情感体验,产生了认知改变和行为调整,团体辅导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产生了积 极影响。求助者之所以在恋爱心理上出现危机,是因为不懂得恋爱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复杂 的人际交往过程,不懂得有效地处理冲突和矛盾,以致破坏了关系。团体辅导给具有此类 问题的人一个人际互动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负性情绪得到充分宣泄,同时,从参照群体 的反馈中重新认识自己和愿意完善自己,更有针对性地做出生活的适应和改进,达到心理咨 询与治疗的目的。

3.2 辅导员应具有的素质 帕特森(Patterson,1985)认为辅导员应具备真诚、尊重、同感这三个基本的条件[6 ]。笔 者认为,在女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团体辅导中,对辅导员的要求尤其高。女大学 生在恋爱中遇到挫折、困惑,甚至创伤,其心理危机有明确的诱因,她们的内心往往很敏 感,要她们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我暴露需要勇气,需要她人的理解。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应有 较好的共情能力,对两往有较深的研究和经验,真实开放,自我暴露,为她们示范,为 团体营造安全、温暖的环境。

3.3 本研究只是一个初步尝试,尚有不足之处 所采用的被试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被试的 数目比较小,也没有设立对照组,有待在更大范围 的样本中进一步完善研究。研究结果只是表明在短时间内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 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否对被试产生了长远的人格影响,仍需进一步追踪研究。

4 参考文献

[1]陈香,贾巨才.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教育探索,2005,6:11 0

[2]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 5):331-333

[3]陈晶,王海萍.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效果的实证研究.教育导刊,2006, 二月号上半月:33-35

[4]张翠红,谢正,等.大学生社交焦虑团体辅导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 5(4):295-297

[5]李欣珍.大学生两往成长团体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 志,2007,15(10):939-941

篇4

一、一般资料

一般情况:求助者,王某,男,20岁,大二学生。

个人成长史:父母常年在上海打工,有一妹妹在老家读高中,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大一入校后成为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干事,现为某部门部长。工作表现不错,得到学长和老师的肯定。

精神状况:个性内敛会关心人,人缘关系还可以,但敏感多愁,无何。

躯体情况:身体素质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社会功能:原来学习勤奋、工作热情努力,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这一个月来自觉有影响,情绪比较低落。

心理测试结果: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SCL-90:躯体化1.6,强迫症状1.4,人际敏感1.8,抑郁2.1,焦虑2.3,敌对1.6,恐怖1.3,偏执1.5,精神病性1.4,其他1.6;总分154;阳性项目数42个。抑郁、焦虑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常模。SAS:粗分43分,标准分53分,提示有轻度焦虑。SDS: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抑郁。

二、主诉与自我陈述

主诉:因感情受挫,被拒绝,心情抑郁,情绪低落,失眠,一月有余。

自我陈述: 两个多月前喜欢上团委学生会的女生谢某。起初因为工作关系有了一些接触,后来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她,于是开始了对谢某的追求。此后,关于谢某有关的事情都高度关注,对其倾注了许多心思。专门找过谢某所在部门的部长谈话,希望其能在工作上给与其帮助和鼓励。随时关注谢某具体工作的进展情况。也不时请谢某吃个饭什么的。近一个多月,谢某因为工作原因与同部门一个副部长陈某走的较近,王某心情郁闷、焦虑,觉得有些接受不了,并亲自干涉。有时谢某不理他,他就会找其他人过去问。最近一周,发现谢某与陈某交往甚密,似乎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王某无法接受,想找谢某好好谈谈,问问清楚。但是谢某对其冷淡,甚至不接听其电话。王某不知谢某为何要远离自己,“移情别恋”,想到自己是如此喜欢谢某,并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却没有得到回报,心理就很难受,因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前来咨询。

三、评估及心理诊断

(一)据临床资料分析,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评估

(1)精神状态:心情抑郁、焦虑。(2)生理状态:失眠。(3)社会功能状态:工作缺乏积极性。

(二)诊断依据

根据王某的临床资料,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王某本人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判断,可以排除王某有重性精神病。

根据王某的症状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和抑郁情绪,其问题的产生是由近期恋爱遭受挫折引起的,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才一个多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四、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帮助求助者接受爱情受挫的事情,降低情绪反应,学会处理感情问题,改善不良情绪和睡眠状况。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里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五、咨询过程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共1次(2012年11月7日)

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作出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1)进行心理测验;(2)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3)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4)明确主要问题,澄清咨询目标;(5)简单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观点(ABC理论);咨询师具体讲解了ABC理论中A代表发生的事件,B指人们对发生的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C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对自己问题的解释;(6)结束概要与布置家庭作业;请求助者在出现情绪波动时,记录下脑中所产生的想法,至少三次。

(二)第二阶段:心理帮助阶段,共2次

第二次咨询,2012年11月14日。

目的:加深咨询关系,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1)家庭作业回顾:求助者列出了三项自己的不良情绪及当时脑中的想法,但并未涉及与此次的情绪问题有关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家庭作业的回顾,巩固了求助者对ABC理论的掌握。(2)让求助者进一步详谈他对谢某的感情,他与谢某的关系,以及谢某对他的情感反应,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帮助求助者区分其中自己所有的合理与不合理信念,从而很好地领悟自己的情绪问题是由不合理信念造成的。(3)与求助者一起列出与此次情绪问题有关的不合理信念:我是如此爱他,她也应该同样爱我;我很优秀,不应该追不到自己喜欢的女生;如果她不跟我在一起的话,我会受不了的;如果不是王某的话,我们应该会走到一起。(4)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反思,以帮助求助者把注意力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上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进一步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可能的话,与有过失恋经历的同学交谈,问问他们当时的感受和现在的看法。

第三次咨询:(2012年11月21日)

目的: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使不良情绪得以减轻或消除。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1) 家庭作业回顾:求助者表示通过与一好友深谈,以及自己的思考,进一步肯定了此次的情绪问题确实与自己上述不合理信念有关。(2)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1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

咨询师:有过女生喜欢你吗?

求助者:有。

咨询师:那你是否像她希望你喜欢她那样的喜欢她呢?

求助者:那是不可能的。

咨询师:那你凭什么要求谢某必须如你喜欢她那样喜欢你呢?

求助者:(沉默)

……

(3)经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利,她可以选择别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要向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那样去对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我怎样;没有谁离了谁就会活不下去,不能过分夸大了别人对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一个人即使很完美,也不能把别人爱我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4)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一一对比,并进行认真思考。另外,在确认自己情绪比较稳定后,可与谢某沟通一次,谈话内容自行决定;如果情绪不够稳定,则暂不联系。

(三)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共1次

第四次咨询:(2012年11月28日)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心理测验法

过程:(1)家庭作业回顾:求助者经过认真思考后,与谢某通了一次电话(实际上,他已经多次打电话给她,但她拒绝接听),对自己以前的言语冲动和对谢某工作上的干涉表示道歉,并表示今后将尊重谢某的选择和自由决定,不会任意进行干涉和过多过问。(2)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开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3)鼓励求助者自己决定与谢某关系的处理。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4)做SAS测试,标准分为45分;做SDS测试,标准分为44分,基本结束咨询。

六、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我的情绪已经基本平静下来了”

“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们之间的关系了”

“我的睡眠状况已基本好转,能够专心工作和学习了”

(二)同学的反应: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多了,工作的积极性又回来了,最近在策划新的活动。

(三)咨询师的评估:经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经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结束了自己对谢某的“一厢情愿”,最终与谢某成为了一般朋友,而谢某与陈某也没有像求助者所想象的成为男女朋友。咨询的近期目标基本已经达到,咨询过程完整。

(四)心理测验评估:求助者的SAS标准分由53分降到了45分;SDS测验分由56分降到了44分,说明焦虑、抑郁情绪基本消失,求助者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七、总结和分析

篇5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 爱情观 引导方法

“90后”在青春期特有的好奇心强、盲从心理以及攀比欲望强烈等特点对其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恋爱的懵懂和感情上的困惑让缺乏正确爱情观的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到困扰。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找出问题所在,如何进行正确的爱情观念引导以及应采取怎样的引导方法等问题都迫在眉睫。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爱情观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分析

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大致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盲从恋爱心理与择偶的理想化

大学恋爱已经越来越普遍,甚至在大学期间没有恋爱经历的同学会受到其他同龄人的调侃和嘲讽,很多大学生的恋爱的动机越发凸显了盲从之风。很多大学生认为“单身”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而“非单身”显得很有面子,甚至不少“90后”表示大学恋爱只是一种过程的完成,而不是“因爱而爱”。并且由于社会的恋爱风气影响,大学生对的爱情观越发显得现实。其中,大部分艺术类的大学生对恋爱对象家庭背景和个人形象的标准和要求都逐渐趋向于理想化。艺术类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经济实力和形象气质较高,恋爱心理趋向于完美主义,而随着对方缺点的逐渐暴露,他们便会有失望之感。

2.矛盾的恋爱心理与较差承受力

90后的艺术类大学生个性较为张扬,对于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好奇的心理,他们在思想上欠缺深思熟虑,在行为上容易冲动。在爱情的诱惑面前,他们渴望体会恋爱中的美好和激情。而在追求刺激的同时,却对恋爱中对于这份感情能否长久,是否现实的问题过于纠结,恋爱心理十分矛盾。并且很多大学生无法面对失恋的痛苦,难以走出失恋阴影,在分手后对之前的恋爱对象进行苦苦纠缠的现象也有不少。当爱情的美好变成泡沫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容易陷入感情的困境而误入歧途。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常见因素

《非诚勿扰》等电视相亲节目的兴起,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爱情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一,这类相亲节目对大学生造成了不正确的引导,拜金主义和梦幻主义与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念相冲突。其二,节目中类似于“心动环节”和“以貌取人”等内容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三,闪电式的恋爱现象以及离婚率的逐年增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婚姻的认知,让大学生对传统婚姻观念产生疑问。另外,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产生了明显的冲击。由于网络和传媒的发展,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生活中不同的爱情价值观念和恋爱行为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我国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一直以学习为主,而艺术类的学生更是偏向于对其艺术天赋的培养,忽略了在爱情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

二、对艺术类大学生爱情观引导方法的思考

(一)找出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爱情观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文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恋爱特点分析,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在爱情观大致存在一下三个较为明显的问题:(1)恋爱动机多元化,恋爱过程简单化。思想不成熟的学生们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态恋爱,闪电式恋爱非常之多,而QQ和微信等网络交友平台都成为了追求对象的方式之一。(2)恋爱存在明显的波动性。由于男女双方的个人条件不同,一些在恋爱中出现的自卑心理以及感情上的困惑求助无门等因素,都会对一个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3)对爱情抱有太多幻想。对爱情的完美主义以及对童话故事中美好的爱情有着过分憧憬,而现实中和理想形成落差,让爱情出现裂纹。

(二)在和谐校园环境中体会爱情本质

1.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恋爱问题讲座

很多大学生恋爱的真正原因是处于大学生活的孤独感、寂寞感和空虚感,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盲目追求爱情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以及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培养良好的校园环境风气以及帮助学生排除寂寞空虚感的有效手段。大学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对爱情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作为老师,在正视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同时,不能对学生不正确的恋爱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其中,开展大学生恋爱行为讲座也是一个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引导的不错的方法。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与培养爱的能力与道德责任感

很多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便开始沉沦,而迷失自我,因此,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对待爱情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过程中应该学会找准爱情的位置,不要误把友情当爱情,并且功利化地和片面地对待爱情。同时要处理好爱情与学习、亲情、前途和理想之间的关系。大学的恋爱中应以彼此共同的理想、追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为前提,以学业为重爱情为辅,做到对爱情严肃认真、忠贞专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在恋爱中的主动性很强,经常无法在爱情中真正做到尊重、包容和理解。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对恋爱中健康心态的保持和正确爱情价值观的树立十分重要,恋爱的过程应该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因此,在培养他们爱人的能力和学会怎样表达爱,学会如何为对方着想的同时,也需要他们懂得爱是一种责任。

三、总结

生活的压力和各种社会现状让当代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社会舆论导向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爱情观的负面影响,也间接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与传统的爱情价值观大相径庭。除了学校和老师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和恋爱心理作出正确的引导,社会的舆论环境以及新闻媒体的导向也应该担起应有的教育职能和责任。

参考文献:

[1]倪秀娟. 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探析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

篇6

关键词:运动锻炼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目前,我国已步入独生子女时代,而大学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挑战的能力,是目前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障碍,专门设计了矫正大学生心里障碍的实验方法,初步探索运动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们对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的146名学生经SCL-90量表测试后,选出12名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平均年龄19岁,生活和学习条件基本相同,均无器质性疾病,无专项运动训练史,而运动锻炼的内容安排及难度充分考虑到实验对象的运动能力及所掌握的技能,同时注意运动场地及器材尽可能简单,以提高运动锻炼的可能性。

2.研究方法 ①测试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ympton check list 90)②制定克服心理障碍的运动锻炼的方法: 俯卧撑, 2000米跑③练习方法 在课外活动时间,采用集体练习方法,教师现场指导,每周三次,共试验10周。④试验方案 试验前用SCL-90量表进行测试,经10周练习后,再用该量表进行测试,在测试和练习前后都没有对学生进行暗示,以保证学生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真实试验⑤数据处理 所测数据由SPSS.8.0软件进行统计,求平均数(X)、标准差(S)并进行配对T试验。

二、结果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被选的12名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与国内普通高校学生SCL-90常模相比较,他们在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普通高校常模,表明他们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经过10周有计划的运动锻炼后,再对这12名学生进行SCL-90测试,与运动锻炼前的SCL-90得分比较发现,在人际关系、焦虑二因子有明显的下降,在抑郁、躯体化、强迫三因子有一般性的下降,而敌对、精神病性、恐惧、偏执四因子前后基本上变化不大。

三、讨论

SCL-90 量表编制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神经科的临床研究,其症状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表明此量表的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目前我国已步入独生子女时代,许多学生缺乏自觉运动锻炼的习惯,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辅导的减少,又进一步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下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

运动锻炼能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有效的改善人际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因子有显著性下降。这说明与集体运动锻炼,强制性的增加了他们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关,另一方面,这类运动锻炼,有利于情感交流和解除自我幽闭,更容易与他人之间形成友朋关系,大学生可以借助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认识、调整和改造心理品质与行为方式。

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可能是全方位的。通过运动锻炼,身体素质的提高与锻炼的内在动机是分不开的,运动锻炼的水平与精神健康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从表1可看出,受试者的焦虑因子有显著的下降,运动能力低的学生总的焦虑水平明显较高④,通过锻炼,健康的感觉导致心里功能的积极变化,锻炼后学生的焦虑状态、学生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下降,这说明运动锻炼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

运动锻炼能有效地降低抑郁程度,从表1试验结果显示,抑郁因子试验后比试验前的值有所下降,这说明经过10周的有规律的运动锻炼能有效的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况,减轻抑郁程度。有研究表明③运动锻炼可以增加人体内啡呔的含量(其作用是协调统一应激状态下全身各系统的机能),提高了学生的欣。

从表1结果显示,试验后的强迫症状因子的得分要比试验前有下降,表明通过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后使强迫症状减轻,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担忧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因为运动锻炼可以作为一种发泄,将各种烦恼、不安的情绪发泄出来,从而使心理得以平衡。

四、 结论和建议

运动锻炼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调节和缓解不良的心理症状,运动锻炼对促进人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由于运动锻炼简便易行,便于自我调节和治疗,且有身心并治的效果,把运动锻炼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则有其它心理治疗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从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运动锻炼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因此,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创造条件,调动和组织大学生积极的参加各类课余运动锻炼。

作者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症状自评表(SCL-90).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

[2]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3:75-81.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恋爱观 恋爱动机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恋爱观是指人们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处在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是大学生教育中重要的内容。而当前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研究,理论思辨的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国外对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研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Knox和 Zusman 研究表明恋爱在高校中是很普遍的,83%的从未结过婚的大学生报告说自己正在和他人恋爱;而且有2/3的人认为爱情很重要,爱情是一个幸福婚姻的基础。在国内,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恋爱观有比较多的研究。廖迎春等人的研究认为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主要特征是:与好奇心理;从众心理; 依赖心理; 恋爱自主性心理;游戏人生心理。这些研究大多在恋爱观、恋爱价值观和婚恋观的研究范畴中,对当前国内大学生恋爱现象所呈现的恋爱心理、恋爱动机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单独对恋爱动机进行的研究甚少,且多为描述性和一般的调查性研究。杨良群等人(2011)在充分研究前人关于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恋爱动机的结构并编制了相应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将在杨良群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的基础上,从恋爱主体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恋爱过程的主观幸福体验。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幸福的主观感受,是依据自己的标准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综观国内外有关幸福感的研究,大量研究已经揭示了幸福感的许多预测因素。如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社会支持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但在预测主观幸福感时,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异性朋友的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老师支持和母亲支持。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重点在于整体上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而本研究将从大学生恋爱的状况和动机的角度分析,在恋爱问题这个特殊的生活事件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

1研究方法

1.1被试

以湖南高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612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12份,剔除有缺失的问卷11份,收回有效问卷为601份,回收率为94.2%。其中男生282人,占46.8%,女生319人,占53.2%。平均年龄为20.3。

1.2研究工具

1.2.1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

杨良群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将大学生恋爱动机划分为六个维度,分别是功利性、面子性、性、情感性、消遣性和婚姻性,每个维度因子的负荷值都大于 0.40,累计贡献率57.5%;问卷共包含 27项,其信度和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1.2.2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段建华( 1996)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 ,GWB)包括25个题目,修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 91,女性为0. 95。

1.3研究过程

使用《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恋爱状态和恋爱动机。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测量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所有问卷都采取不记名填写,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心理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不同恋爱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比较

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处于热恋期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最高,平均数为84.5;其次是恋爱处于平稳期的大学生,平均数为82.3;主观幸福感量表得分最低的是处于失恋期的大学生,平均分只有67.7。方差分析表明,处于不同恋爱状态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极显著F(4,600)= 33.6,P

2.2恋爱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剔除197名未恋爱大学生,对剩下的404名恋爱大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杨良群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将恋爱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分为六种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婚姻型占22.2% 、情感型占31.7%、型占5.2%、消遣型占5.0%、面子型占19.6%、功利型占16.2%。统计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类型中婚姻型和情感型的人数较多,约占54%;而面子型和功利型的人数也占有35.8%的比重。对不同恋爱动机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的恋爱动机下主观幸福感差异显著F(4,403)=14.81,P

3讨论

3.1恋爱中的主观幸福感体验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发现:处在热恋期的情侣主观幸福感是最高的,平稳期的其次。这说明大学生的恋爱行为能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中的被试主要为大学生,恋爱的时间普遍不长,所以热恋期与平稳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比较高且差异不显著。这是因为大多数同学的恋爱激情和新鲜感可能还没有过去,可能存在幸福感偏高的可能。研究表明不同恋爱时期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体验上有差异,说明恋爱这种行为对大学生的生活是存在影响的,俗话说“爱情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应该以学业为重,认真对待感情问题,切不可因为爱情而荒废学业。

3.2 恋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

研究表明不同恋爱动机下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其中情感型恋爱动机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高。这说明情感型的恋爱大学生以体验情感和爱情为目的,在恋爱中能顾忌他人的感受,搏得他人的欢心。研究还发现功利型恋爱动机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最低。这可能是因为功利型的大学生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或者是事业的发展而去取悦他人,目的性比较强,在恋爱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体验爱情的甜蜜和快乐,从而导致在幸福感的体验上比较低。这些结果都表明了大学生应该以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真对待爱情,才能获得自己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参考文献

[1] 李, 杨阳. 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综述[J]. 传承 (中旬刊), 2011(3).

[2] 向光富.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述评[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3] Knox, D., et al. Interracial dating attitud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00, 34(1).

[4] 廖迎春,陈志衡,周爱云.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引导[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3(2).

[5] 杨良群, 张大均, 刘衍玲. 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的初步编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1, 26(3).

[6]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

[7] Weiss, R. 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J]. Doing unto others, 1974(1).

篇8

【案例导读】

李某,男,19岁,工科。该生自述,在校外学习外语时,认识了本校女生张某,他对她印象不错,遂主动接近。张某比他高一年级,当时已面临毕业。4月中旬的一天,他突闻姥姥去世,悲痛欲绝,找到张某向其倾诉从小与姥姥共同生活的情景,以及对从姥姥处得到的母亲般关怀的深深眷恋。张某听后,非常感动,马上表示要与李某交朋友。李某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把全部感情投入其中,在以后的交往中,他们的感情越陷越深,不能一日不见。

可张某自答应与李某交朋友后,又十分后悔,觉得自己欠考虑,特别是她父亲非常反对他们之间的交往,因此多次表示结束恋爱关系。可李某不同意关系的断绝,曾写过血书,表示如果要分手,会采取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由于李某的情绪一直处在极度波动中,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他们的关系上,致使期末多门功课不及格。

张某毕业后,分到本地工作,表示与李某只能做一般的朋友,希望李某不再打扰她,并退回了李某给她的所有信件。李某一时冲动,到张某的单位,动手打了她,致使该女生和单位的领导找到学校。他当众流着眼泪表示不再与张某来往,可在他的内心深处,仍觉得自己是真心爱她,不想失去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到了节假日,经常打电话、写信,甚至到张某家门口或上班的路上等她。

他知道这只能使她离他更远,而且也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但不能自控。眼看已接近元旦,情绪更是难以自制,既怕做出失控行为,也怕考试再亮红灯。因他已累计8门功课不及格,学位已没有,若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再出问题,将无法毕业。

【心理知识讲坛】

从心理学角度看,失恋是青年时期遭受的最严重的挫折之一,但只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便会慢慢恢复。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对待,持续较长时间或者程度较严重地则会产生“恋爱挫折综合征”,引起下丘脑功能紊乱,且通过植物神经影响到内脏器官,出现多种病理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及心慌、头晕、腹痛、免疫功能下降等。所以,面对失恋要做到:第一,理智,绝不能因此而敌视对方,采取暴力手段;第二,倾吐,找个好朋友倾吐自己的不幸,争取得到真诚的劝慰,把郁结在心头的烦恼发泄出来;第三,升华,摒弃挫折,在学习和生活中确立一个新的目标;第四,转移,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如听听轻松的音乐,参加文体活动,练习书法、绘画等,既可陶冶情操,又可转移情绪、消除烦恼。

故事中的李某失恋后情绪反应比常人要强烈得多,持续的时间也长。张某与李某分手已近半年,他仍不能自制,情绪激动,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他不愿失去她是觉得她是他的第一个真正的恋人,是他离开姥姥以后第一次感到被人关爱、被人珍惜。张某的关爱使他长期的情感饥渴得到了补偿。李某怕再回到以前的状态,不愿意恋爱失败,这种举动和他人格中的自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总是纠缠不放,希望能挽回逝去的爱。可他的做法不但不能帮自己摆脱情感纠葛,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李某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重新认识自己,接受失恋的事实,面对8门功课不及格的现实。不能只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应努力战胜自己,从而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面去,顺利完成学业。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4岁,这个年龄段已跨过青春期并进入成年期,其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影响生理平衡,因而对性的体验十分敏感。此时的大学生正由青春期的“异性疏远”走向青年期的“异性接近”,因而在异性吸引、彼此产生好感的基础上,恋爱也就悄无声息地潜入年轻人的心田。大学生处在生理与心理双向成熟的成长阶段,“谈恋爱”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朦胧的月光,若隐若现,它已真真切切地步入了他们躁动的青春生活。对爱的追求是大学生的一种需要,是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颇有一种“挥不去,拭不掉”的韵味。恋爱也成了大学天空中最绚烂的彩虹,它充实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习之外的空间充满了笑声,弥漫着青春气息。

爱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最美丽的故事和传说都与爱情有关。人们渴望爱情,甚至为它生、为它死。可是迄今为止,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都没有能够客观地解释人类的爱情。哲学家柏拉图说得好:心灵像一架马车,它由三部分组成,驭者与两匹马。驭者是理智,一匹是不驯的劣马,一匹是听话的好马。好马是意志冲动,劣马是;好马“能自治,知廉耻”,是正确见解的朋友,而劣马“靠鞭打才能勉强驯服”,它朝着的宴席疾驰,沉湎于享乐之中。某知名教授也总结说:“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把恋爱当成了攀比游戏,看谁没有男(女)朋友,看谁的朋友更优秀。”这样总结确有点以偏概全的嫌疑,但“攀比游戏”的现象有发展壮大的趋势。因此,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意识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线的心理咨询师,应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从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塑造积极健康的恋爱心理,提出解决大学生在恋爱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我们就从大学生错误的恋爱观开始说起吧!

1.恋爱的目的不明确,只为体验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校园爱情作为生活的点缀,以此排遣课余生活的寂寞,改变生活的单调。恋爱成为一种感情体验,借此寻求刺激。据我们调查,有63%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爱情是以毕业作为爱情终点的。这种恋爱观放纵情感,推卸责任,贻害无穷。

2.主次不清,影响学习

在对待学业与恋爱的关系上,少数学生认为恋爱会促进学习,较多的学生认为恋爱会阻碍学习,也有学生认为恋爱后和以前一样。大学生主观愿望是搞好学业,却在日渐深厚的情感中迷失自我,荒废了学业,最终或因挂科、或因爱情波折而使自己陷入无尽的苦恼。

3.思想过于开放

西方开放思想冲击了人们的固有观念,含蓄内敛的东方传统被人们逐渐淡化。在回答“你如何看待大学生同居现象”时,选择“坚决反对”的学生占39%,认为“接受”和“无所谓”的占61%。在回答“对婚外恋的看法“时,有50%的学生表示“认同”。

恋爱是校园的主流文化,同时与恋爱有关的心理问题如失恋、单相思、三角恋、同性恋等充满校园。作为高校的心理咨询师,我们必须做有针对性的分析,因人而异,从常见的心理问题入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塑造积极健康的恋爱心理。

那么,针对恋爱心理问题,大学生该如何自我调适呢?

1.失恋的自我调适

失恋者的心理变化通常要经历4个阶段:震雷般的轰击感、焦灼的痛苦燃烧感、烦躁不安感、冲动平息的过程。前两个阶段是失恋者最不理智、最容易出现危险征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失恋者的家人、朋友可以陪伴其一同走过,可以防止他们做出“傻事”。失恋者如能应用积极的认识方法来“稳住”自己,便能较快地走出失恋的阴影。另外,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旅游、找同学聊天等,可以有效缓解失恋带来的痛苦。

2.单相思的自我调适

所谓单相思是指一方的倾慕情感因苦于不被对方知晓或接受而造成一厢情愿式的恋爱渴望。这是一种深沉而无望甚至有可能发展为变态的爱情。单相思有两种:一是不为对方所知道的单相思,二是不为对方所接受的单相思。前一种单相思是在背后暗中爱恋着对方,而对方并不知情,越是不接触、不了解,就越是把对方理想化,觉得对方处处可爱,没有看见时,想办法要看见他(她),而看见了又心情紧张,企图回避,这样就使自己终日神魂颠倒、魂不守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单相思一般发生在恋爱开始之前的爱慕阶段,是较为正常的现象,持续的时间不长。后一种单相思是在向对方接近、表示好感后却没有得到反应,或者曾公开追求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好感与接纳,因此,终日思绪不宁、情感不安。这种单相思显然是由于对彼此的条件与要求认识不当所致,要使恋爱正常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单恋,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划清爱情与好感的界限。心理学实验证明:爱情与好感绝不是一回事儿。爱情与喜欢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体验,如果不能有效辨别,常常会错把好感当爱情而过早地射出丘比特之箭,从而平添许多痛苦。

其次,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情人眼里出西施。但是,感觉里往往包含错觉。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学会客观地判断对方的行为,从而获取有关爱情的“真实”信息。

再次,要增强理智感。勇敢地面对客观现实,摆脱虚幻的爱情罗网,积极地采取现实的方法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爱情。强扭的瓜儿不甜,虽然对方给自己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但既然这无法发展为爱情,我们就应该勇敢接受现实。

最后,把自己对对方的爱转移到学习上来。尽管每个人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但是,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降低人本身的价值。生活中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学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不仅可以使自己从学习中寻找到新的乐趣,而且这也是排解烦恼的有效办法。

3.三角恋、多角恋的自我调适

处于三角恋、多角恋中的人,不仅自己痛苦,而且别人也痛苦,经常会伤及双方甚至多方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这种恋爱带来的伤害,要认识到爱情的选择性与排他性之间的区别,重新评价自己与恋爱对象之间的关系,并最终作出明智、理性地选择。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也就愈为高尚。对于渴望爱情的大学生来说,要积极学习爱的知识,提高爱的能力,形成良好文明的恋爱行为,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当代大学生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爱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当代大学生应讲究恋爱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促进心理发展和人格完善,并获得爱情的甜蜜和家庭的幸福,促进社会文明;准确认识爱情,正确对待爱情,培养健康的恋爱观,努力创造良好而又完美的爱情。

最后,给各位大学生朋友提供一个小测试,看看你的恋爱心理成熟度怎样。

【心理小测试】

测测你的恋爱心理成熟度

男欢女爱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恋爱的艺术并非人人都能掌握。你的恋爱心理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请据实自测:

1.你认为恋爱是为了

a.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b.成家过日子、抚育儿女;c.满足性的需要;d.刺激、有趣、好玩

2.你喜欢的异性是

(女生选择)

a.英俊潇洒,有男人魅力;b.有钱有势有能力;c.人品好;d.爱自己,其余的无所谓

(男生选择)

a.漂亮性感,有女人魅力;b.贤惠能干,善于理家;c.温柔体贴,人品好;d.只要有爱,其余的无所谓

3.你和恋人确立恋爱关系是因为

a.条件般配;b.我的条件比对方优越;c.对方的条件比我优越;d.没想过

4.你希望恋爱这样开始

a.一见钟情;b.青梅竹马;c.在工作(学习)中逐渐产生;d.经人介绍

5.让爱情更深一点的良策是

a.极力讨好取悦对方;b.尽力使自己变得更完美;c.欲擒故纵;d.爱情是缘分,无计可施

6.当恋人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时,你会

a.委婉告知并帮其改进;b.震惊意外,对其加以指责;c.嫌弃动摇,怀疑爱情;d.无所谓

7.当一位比你目前恋人更优秀的异性对你表示爱慕时,你会

a.离开恋人接受其爱;b.将其恋情淡化为友情;c.瞒着恋人与其往来;d.为迟到的爱后悔痛苦

8.当你倾慕的异性另有所爱时,你会

a.一如既往地待他(她),等其觉悟;b.参与竞争,力争夺取;c.抽身止步,成人之美;d.整日后悔痛苦

9.恋爱中的波折矛盾是

a.必然又必需的;b.对恋爱的否定;c.无聊的;d.束手无策的痛苦经历

10.由于种种原因,你的恋爱失败,对方提出分手,你会

a.千方百计抓住他(她);b.到处诋毁对方名誉;c.说声再见,各奔前程;d.矛盾痛苦不知所措

11.进入大龄的单身贵族队列,你的恋爱态度会

a.一如从前,宁缺毋滥;b.放弃追求,随便凑合一个;c.重新确定更现实的择偶标准;d.不谈爱情

得分标准:

请按以下标准计分,并判断自己的恋爱心理成熟程度。

1.a.3;b.2;c.1;d.1

2.(女生选择)a.2;b.1;c.3;d.1

(男生选择)a.2;b.2;c.3;d.1

3.a.3;b.2;c.1;d.0

4.a.2;b.1;c.3;d.1

5.a.1;b.3;c.2;d.0

6.a.3;b.2;c.0;d.1

7.a.2;b.3;c.1;d.0

8.a.2;b.1;c.3;d.0

9.a.3;b.0;c.2;d.1

10.a.2;b.0;c.3;d.1

11.a.1;b.2;c.3;d.0

甲:26~33分,圆熟型

恋爱心理非常成熟。懂得爱的真谛,向往爱又能在现实中实现爱。就像一名竞技状态良好的运动选手,你能够在爱情面前轻松舒展,游刃有余;更可贵的是即使直面失败也有良好的心态。你的恋爱婚姻一定很美满幸福。

乙:18~25分,正熟型

渴望爱的垂青,然而会屡屡失误,一时难以如愿。校正一下恋爱指针,太过浪漫的往现实方向调整,太现实的多一些浪漫温馨情调,幸福快乐已在眼前了。

丙:9~17分,待熟型

恋爱婚姻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要取得好成绩单单凭热情是不够的,还须专心修习,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一点一滴,终会水滴石穿。

篇9

不过现在的我已经没什么限制了,最近我在读一本反映大学生爱情的《爱情心理学》,感觉很不错,较为正确的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

大学生"校园浪漫曲"的必然性:1、生理成熟;2、高中阶段的压抑;3、免除了家长、老师的约束;4、环境的影响;5、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6、享乐的需求和虚荣心。

一、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

1、择偶标准不切实际选择对象理想化、虚荣心强。

2、单相思与爱情错觉

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

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

爱情错觉是单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

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单相思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的大学生应及早止步另做选择。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

3、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苦。

4、恋爱动机不端正

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感。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同学交往、周旋,搞多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

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

5、恋爱中的感情纠葛

三角恋爱、父母的反对、或周围人的非议、恋人之间的矛盾、误解和猜疑。

二、女大学生恋爱心理

1、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

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人数呈上升趋势。一年级就开始谈恋爱的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一进校就谈恋爱。这些低年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需求,还没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造成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和不成熟。在择偶标准上,往往重外表,轻内在。在恋爱方式上,往往重形式,轻内容。在恋爱行为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享乐,轻责任。这种恋爱问题上的不成熟性,加之他们在就学期间经济上尚未独立,恋爱过程中感情和思想易变,缺乏妥善处理恋爱中情感纠葛的能力,极易造成恋爱的周期性中断,或对恋爱对象的选择漂泊不定,恋爱的成功率很低。

2、自主性强

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关系后,一般都不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3、恋爱动机简单化

许多大学生在恋爱中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不是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选择一个终身伴侣,他们恋爱,只是因为需求爱和被爱。

4、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

女大学生一旦陷入热恋之中,不往往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任感情随意放纵,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对恋爱对象过份依赖,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一旦恋爱受挫,即会情绪失控,无法自拔,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三、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1、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前面所提到的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等恋爱心理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是一种考验。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人对失恋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成熟水平和恋爱观。一个人能够理智地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往往会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1)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值得别人去爱的人,别人会全心全意爱他吗?责任和奉献则意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

(2)提倡志同道合的爱。

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当一个男性成为一个女生心中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角色时,爱情就可能降临。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和发展。

(3)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当女大学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唯一时,爱情就是一株温室中的花朵,娇弱美丽却经不起任何的打击。当爱情成为女性唯一的存在价值时,她本人就会失去人格的独立和魅力,也很容易失去被爱的理由。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恋爱过程中应平等相待,相敬如宾。不应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炫耀抬高自己,戏弄贬低对方。也不宜想方设法考验对方或摆架子,这些都可能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双方的感情。

(2)恋爱言谈应文雅,讲究语言美。交谈中应诚恳坦率自然,不应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应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否则只会使之厌恶,伤害感情。

(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一方面应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应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4)恋爱行为应大方。一般来说,男女双方初次恋爱,在开始时常感到羞涩与紧张,随着交往的增加会逐渐自然与大方。这个时期应注意行为举止的检点。有的人感情冲动,过早地做出亲昵动作,使对方反感,影响感情的正常发展。

(5)亲昵动作应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

4、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1)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我们的亲人、同学、朋友、祖国和人民,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2)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爱的能力。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是个自私自利的人。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作出判断,并作出接受、谢绝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或是匆忙行事,或是无从把握。大学生应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就应对自己对他人对万事保持敏感和热情,就应主动关心他人,热爱他人。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的心理扰乱。

(3)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绝爱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

篇10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女生的婚恋观亦不例外.1婚恋观呈现多元化取向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调查问卷中每一问题的选项都没有空缺,而且个别问题的选项比例基本持平.例如,关于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原因,选择比例为37.9%、26.3%、22%和16%;当与好朋友同时爱上一个人该怎么办,选项比例为47.5%、35.9%、10.6%和6%;如何处理婚后家庭与事业的关系,选择比例为36.4%、35.9%、21.7%和6.1%;在对伴侣是否宠自己的问题上,其选项比例为44%、24.2%、21.2%和11.1%;关于怎样看待离婚这一社会现象,选择比例为39.9%、36.9%、15.2%和8.1%.这种相对均衡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各种开放自由的思想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另外,高职院校女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弱,而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因而其相对较弱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体意识增强,在婚恋观上更多地追求个人本位的价值判断.因此,西方观念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再加上个人本体价值判断的追求,使得高职女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多维度、多元化取向的特点.2婚恋观主流是健康成熟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个婚恋观问题的选项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最高比例.在回答“如果丈夫事业失败,导致一无所有,你是否愿意一如既往地陪他”这一问题时,选择“愿意”的比例竟高达88%.有75.8%的女生认为爱情是“相爱和责任使之永恒”,67.7%的女生认为理想的家庭生活是“有情趣,有追求”,有60.6%的女生不赞成大学同居的行为,58.1%的女大学生不赞成第三者介入别人的家庭.还有,当发现婚后丈夫爱上别人,有57.1%选择“努力和爱人沟通,找出问题所在,挽回婚姻危机”;当发现婚后双方已没有感情可言,有66%选择“离婚”;有60.6%的女生认为离婚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可见,高职女生的婚恋观虽然存在多元化的取向,但其主流倾向非常明显,而且呈现出健康、成熟的状态.高职院校女生虽然以低分进入高等院校,但她们毕竟接受了中学的正规教育,而且正在接受着高等教育;她们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传统道德婚恋观的熏陶,或者来自于父母健康的、成熟的婚恋观的影响,因而其婚恋观的主流会呈现出较健康、成熟的一面.3婚恋观中存在着消极因素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出,虽然高职院校女生的婚恋观主流是健康的、成熟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因素.如有37.9%的女生认为大学期间谈恋爱是“填补心灵空虚”,11%认为理想中伴侣应“很富有或者有权势”,4.5%赞成第三者介入别人的家庭,11.6%认为应该找一个有钱的能为自己提供良好物质基础的人结婚,等等.在调查问卷的大部分选项中,消极因素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由于高考成绩限定了高职院校女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或专业的自由,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同时,大学生活相对于中学生活,没有了父母老师管束,使之觉得瞬间获得了自由,反而不知所措,于是用谈恋爱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另外,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或者受社会上“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良思想的影响,也使部分女生形成了嫁个有钱有权势的男性作为依靠的消极婚恋价值观等等.4婚恋观点与婚恋行为产生矛盾关于谈恋爱的合适时间,60%的女大学生认为随缘,只有8.1%认为在大学期间合适.但是当问到大学是学习的圣地还是恋爱的天堂,却有57.6%的女生选择了“大学生生活基本独立,即将进入社会,恋爱关系处理得当,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还有,对于理想中伴侣的标准,有57.1%的女生选择了“心地善良”,26.3%选择了“才华横溢”,但当问及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原因时,有部分人回答是“填补心灵空虚”,或“从众心理”.可见,某些高职女生的婚恋动机与择偶标准是相互冲突的,其动力的低劣性与其标准的高尚性产生了矛盾.高职院校女生由于生活阅历不足,人文素养缺乏,以及婚恋观教育缺失等等原因,使她们对真正的爱情缺乏足够的认识,强烈的渴望与认识的缺乏很容易使她们在实际恋爱中迷失自己,出现婚恋观点与婚恋行为的矛盾.

二、高职女生婚恋观教育的途径

“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是家庭道德观的重要内容,指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取向的基本看法.”目前,高职院校女生婚恋观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面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女生婚恋观所呈现出的特点,积极探索引导高职女生树立正确健康婚恋观的途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关系到高职女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败,而且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发展.1通过讲座启迪女生建立正确的婚恋观针对高职女生婚恋观呈现多元化取向的特点,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中心可通过举办有关女性婚恋观的系列讲座启迪指导高职女生,建立正确的婚恋观.讲座被称为大学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活跃于各大学校园网主页、学生网站和大学BBS的讲座情有独钟.一些实用性的、指导性的讲座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们的热捧,而一些人文类的讲座在高职院校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类讲座能以切实的人生引导高职生养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对提升个人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浙江林学院心理学博士徐志红在学校举办了“大学生恋爱与交往”的讲座.据报道,“‘大学生恋爱与交往’讲座开设以来,在浙江林学院引发了很多学生的热议,对于徐志红的讲座,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赞同,有的甚至希望学校能将相关内容纳入课程.”各高职院校一般设有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若能通过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聘请有关婚恋专家、女性教育专家举办有关女性婚恋观的讲座,以弥补婚恋观课堂教育的不足,对指导高职女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通过经典案例激发女生树立高尚的婚恋观针对高职女生婚恋观主流的特点,可以在大学语文课中以经典文学作品、电影、电视栏目及实际生活中的婚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恋爱婚姻的真谛,从而激发高职女生树立高尚的婚恋观.大学语文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新世纪以来,许多大学语文教材突破了以文学史或以文体为主线的编写体制,按照人文精神内容来安排单元.有的教材以“爱情·婚姻”为单元,如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尉天骄老师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就是“爱情·婚姻”.安排在“爱情·婚姻”单元的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一个个或优美或温馨的婚恋故事,它们通常以对女性的描写为主,从而感染、打动着女大学生们,让她们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纯洁和优美的同时,理性地思考生命、事业、爱情的价值.这一过程符合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规律.另外,教师可将一些爱情电影、婚恋电视栏目内容,甚至一些女大学生身边的恋爱实例等引到课堂中来,以这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坎坷的婚姻百态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婚恋文学作品.这样,既使语文教学走进了社会生活,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婚恋观的兴趣,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女大学生们对高尚的婚恋观的认识.3通过男女生交往活动指导女生正确把握恋爱心理针对高职女生婚恋观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学生工作部门可以适时地举办一些男女生交往的活动,通过男女生交往活动指导高职女生正确把握恋爱心理.步入青春期的大学生们,性的特征日益明显,这种生理上的变化产生了男女交往的自然需要,带来了两性之间恋爱的要求和彼此倾慕的微妙的感情体验.由于女性性生理成熟早于男性,所以青春期女性与异往的动机比男性更强烈.但是或许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强烈的渴望反映在女性行动上却是矛盾的,一方面她们排斥异性,不与之接触或见到异性羞涩;另一方面又关注着异性,渴望接近异性.这种强烈的渴望和矛盾心理若得不到及时满足和缓解,很可能会导致女大学生因对异性缺乏认识而产生许多恋爱心理误区,比如将异性正常的关怀、爱护、友情误当情,盲目地接受异性的求爱等等.因此,学生工作部门若能多举行一些男女生交往的活动,将有助于消除两性好奇心理,增进异性相互了解,帮助高职女生正确把握恋爱心理.男女同学通过交往活动,可以增进了解,认识到男女之间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消除神秘感,避免因与异性正常交往得不到满足而出现不正常心理.男女学生的智力差异通过正常的交际,还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各自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学习和成长.女性的细腻、温柔,男性的粗犷豪放等特点通过正常的交往,则会共生出一种净化、提高的力量,使两性的人格互相映照,促进性格的完美和人格的完善.而且,“爱情是两个人感情的交融,是爱他与自爱的统一.一方对人品的期望会影响另一方对人品的追求;一方对行为的认同会影响另一方行为的标准;一方的言谈会影响另一方心声的表露.”当然,学生工作部门对男女交往活动要适时调控,并给予合理地指导.要培养高职女生健康的交往意识,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要疏而不远,把握交往的心理距离等等,使男女生的交往活动朝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帮助高职女生正确把握恋爱心理.4通过婚恋咨询帮助女生走出恋爱困惑针对高职女生婚恋观点与婚恋行为产生矛盾的特点,学校可以专门设立女大学生婚恋咨询室、热线电话等,有针对性地解答女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的困惑.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特殊性,从高中沉重的学习压力和家长的严密监护下解放出来的高职女生对性与爱充满了本能的好奇,而刚刚“解禁”的她们对性处于懵懂状态,免不了会陷入麻烦和苦恼,出现对于性道德的迷惑与混乱.如女生未婚先育现象的出现,同居、“”等事件在大学生中间流传,甚至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性放纵行为,等等,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就究其内源性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婚恋观.另外,受传统观念影响,高职女生极易被社会舆论影响和暗示,使她们有意识地用传统的性别角色来要求和规范自己,于是造成了婚恋新观念和现代意识与传统性别角色的矛盾冲突,这也加剧了高职女生内心的矛盾冲突,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矛盾和问题.如因恋爱激活的幽怨心理造成的抑郁情绪,由恋爱激活的排他心理造成的浮躁心态,等等,使得高职女生易于产生对学业的厌烦和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造成女大学生心理动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职院校女生则因其自身的特点婚恋心理动荡尤为突出.这些心理问题若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到高职女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甚至毁其前途.而对学生进行健全的心理素质培养是多层面、多维度、多方向性的育心活动,它要求根据不同个体的心理领域实际,对其进行有效地干预.因此,设立女大学生婚恋咨询室、热线电话等,由专业教师一对一地进行婚恋指导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解决高职女生恋爱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