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0: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窑洞民居起源与现状
窑洞由穴居发展而来。在宋代,黄土地区已普遍将窑洞作为粮仓使用,足以证明筑窑技术最晚在宋代已达到非常发达的水平。清末民国之际,窑洞在民间得以普及;20世纪50年代,窑洞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聚落景观被世人瞩目。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是加剧,窑洞民居和众多传统民居一样,面临衰败、消失的危险。
2.窑洞民居类型与特征
目前学术界普遍根据窑洞外形将窑洞民居分靠崖窑、天井窑、覆土窑(独立式砖砌箍窑)三种类型。
靠崖窑,即为直接依靠黄土山体横向挖洞,因其层数不同分为单层、多层两种,是所有窑洞类型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脚或山腰处。
天井窑,即下沉式窑洞,在平坦的黄土地上向下垂直挖洞,形成封闭性较好的下沉式院落,然后再向四壁挖窑,多分布于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山顶处。
覆土窑(独立式砖砌箍窑),是指用土坯、砖石人为砌筑而成的独立式窑洞。因其不再以黄土山脉为依托,故具有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四面独立的特点。
窑坡埝村及其周边村落窑洞分布类型及特点
豫西地处北纬33-47°之间,是我国土地资源最丰富的片区之一,该区域内黄土的发育情况是最典型、最成熟的,具有土质均匀且连续性分布的特点,适宜挖掘形成窑洞民居。本文研究对象豫西灵宝市五亩乡窑坡埝及其周边村落正处于此区域范围内,并形成了独特的豫西窑洞民居文化。
1.窑坡埝村窑洞
窑坡埝村位于河南灵宝市五亩乡,村内窑洞民居以靠崖窑为主。
“埝”字根据《说文解字》记载为:“塾,[都念切],下也。《春秋傅》曰:“塾隘。”从土孰。”即:“埝”通“垫”,意为“相对较高的地方”。现代汉语大辞典中将其解释为:“指田里或浅水里挡水的土埂”就是从《说文解字》中的“垫”意拓展而来。所以,窑坡埝真正的意思应该是“坡埝窑”,即在“高处山坡上的窑洞”。根据笔者实地考察,窑坡埝村正是位于山脉中部的山腰处,前文已述,山腰处常见的窑洞类型多为靠崖窑,窑坡埝村现存窑洞以靠崖窑为主,恰好与前文分析相印证。
2.周家塬村窑洞
周家塬村位于灵宝市苏村乡,和前文所述的窑坡埝村属于同一黄土山脉,因其地理位置的不同,村内窑洞民居以天井窑为主。
《说文解字》与《康熙词典》均未对“塬”字进行记载,《现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地貌,四周是流水冲成的沟,中间突起呈台状,边缘陡峭,顶上比较平坦;西北地区亦用作对山地平原的泛称。”和窑坡埝村不同的是,周家塬村位于山脉顶端,地势平坦,此处民居以天井窑为主。
豫西窑洞民居价值评析与保护更新
1.价值评析
豫西窑洞民居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技术价值,现概述如下:
价值一: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窑洞民居是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窑洞是从原始社会穴居演变而来的一种居住形式,空间形态灵活、使用功能多样,历经千年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价值二:艺术价值――和自然溶为一体的乡土建筑
“溶入自热”是窑洞民居的特点之一,潜隐在广袤的土地之中。这样大规模且造价低廉、平易近人的民居形式,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价值三:技术价值――以使用者意图为导向的建造过程
民居建筑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建造的房屋,需具备:快捷、低廉、实用等基本特征。窑洞建筑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施工迅速”这些民居所应具备的所有特征中,均属翘楚,除此之外,因黄土高原地广人稀的特征,与其他民居建筑相比,窑洞民居的建造过程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建造过程最大程度以使用者需求为导向,在其消失后,也不会对齐周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即破坏。仅此一点即可作为世界民居之首。
2.保护与更新
在城镇化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窑洞民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窑洞民居保护与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重点保护、兼顾整体
窑洞民居多位于地广人稀地带,大量保护有一定困难,应选取具有代表性且分布较为集中的民居进行集中保护;
第二:多学科集中式、参与式保护更新
窑洞保护是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牵头、专家为依靠、使用者为导向、多学科互动,方可得到实质性进展。现状保存较好的民居,往往有人口居住,所有在保存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使用者意见,杜绝以专家或政府为导向的强制性“保护”现象。
篇2
公共艺术设计选材的原生态之美材料是艺术品的载体,公共艺术通过材料构成作品本身并表达存在的意义。就原生态设计理念而言,公共艺术选择材料首先应遵循无毒无害、可循环利用的原则。特别是在乡村社区,竹、陶等材料远远大于金属、塑料的利用率,不仅是因为这些材料的成本少,更是因为这种材料制作的作品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使人们的情感归属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其次,公共艺术材料的使用还应充分考虑作品和环境的关系,强调材料与作品主题的统一性,使作品意义与空间环境浑然天成。
公共艺术设计造型的原生态之美原生态理念崇尚的是自然与人文,它来自于民间,由于地域、习俗、文化的不同,原生态艺术也是千姿百态,各有韵味。但无论原生态艺术的造型风格如何多变,它必定是与周围环境相融洽的;只有与环境共生,公共艺术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如英国雕塑家保拉•郝妮(PaulaHaughney)的《码头工人的记忆》,是一个两只大手捧握的圆球体,在球体上用刻线方法画有鱼、螃蟹、绳索、贝壳等物体。作者在创作之初在当地充分调研,了解到这里是退休海员的居住区,因此产生创作灵感,即“一双码头工人的大手”握有对这个世界的深刻记忆,与周围居民心灵产生共鸣。
公共艺术设计形式的原生态之美公共艺术在创作时不应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它可以是在已有形式上的再加工,也可以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应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情感的表达。原生态理念从形式上应对环境要素合理利用,是对自然、文化的自然流露,可以使公共艺术更具有人情味。如在已存在的媒介上进行再设计,尊重传统与自然;关注反复循环可再生的艺术形式;鼓励民众真正参与到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及使用的过程中来。
中国传统村落一直以“天人合一”、“历史文脉”作为其发展理念,与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自然环境、建筑、公共雕塑、壁画等文化活动一脉相承。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中的渗透,还原了公共艺术淳朴、自然的本质,在设计中尽量利用村落社区自身的人文历史等背景元素,并结合材料和艺术手段表现作品的主题,使其成为能够与民众交流的活的艺术,同时也能够使农村社区重新成为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生态社区。
公共艺术设计要传承传统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是可以作为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具价值的因素,将这种优势运用在现代公共艺术中,不仅发扬、传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这种结合又能增加作品的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设计要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农民为主体,农村社区公共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应以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为己任。首先,作为农村社区的公共艺术创造者应深入到农村之中,真正去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村的传统、农民的日常生活,搞清楚老、中、青、少不同的想法,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农民愿意接受且符合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其次,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具体的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去,使设计充分体现当地人的喜好和地域特色。最后,应强化地方政府职能,完善各项相关机制,重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建立一种“农村文化生活”的长效管理机制。
篇3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导向;新民居;设计原则
民居,民之居所也。作为一种多学科结合的物化形态,民居充分体现了所在地当时的思想观念、社会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既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又深藏实用和艺术价值。在“千村一面”的今天,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析传统民居继承发展基础上的新民居建设至关重要。
1 传统民居的文化导向
1.1 “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作为中国古代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民居是文化的物化,中国传统民居建设充分诠释了这一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把人与自然看作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主张天地万物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民居在自然选址上注重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傍水而依,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在材料选择上,就地取材,使环境与人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设计的核心,空间布局、陈设装饰等始终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原则,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1.2 “严格恪守”的宗法观念
宗法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庭观念为基础,讲究等级关系、礼仪制度、宗族观念和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民居受宗法制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被称为中国宗法制度的活化石。中国传统宗法观念对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空间功能、室内陈设、装饰影响重大。例如,传统民居中的合院式民居,厅房、厢房、门房等巧妙合理对称有序的空间布局,严格的功能划分无不体现着“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祠堂等特殊功能性民居更是中国传统宗法观念的代名词。
1.3 “不可忽视”的地域特征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环境气候、民族文化等众多差异直接反映在该地区的传统民居中,导致了民居的形态各异,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由此形成各具特色的民居文化。地域特征的存在,良好地避免了传统民居的单一化和趋同化。老北京四合院、上海里弄民居、徽派民居、福建土楼、陕西窑洞等等,它们都经过时间、历史、环境等多重考验和选择得以发展保留,充分反映了该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2 困惑中发展的现代民居建设
2.1 民居趋同化严重
现今,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社会进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高速城镇化进程在极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的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对农村居民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传统的居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但新民居建设规则尚未建立,导致现代民居建设中问题丛生。现代民居建设需要花费时间、金钱和精力去保护其独特性。现代民居建设中由于缺乏系统指导,受外来文化、城市建筑以及城市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加重,导致现代民居建设中传统民居文化逐渐消失。现代民居建设模仿城市建设,盲目照搬外来建筑现象严重,逐步导致现代民居形式单一化,城乡趋同化,“千村一面”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着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和新型民居建设。
2.2 地域特征的逐渐消亡
一个地区的传统民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以及人们长期生活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习俗文化所形成的民居地域特征是唯一的。这个特征经过长期历史选择,成为区别于其他民居最鲜明的标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是民居使用过程中人与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地域特征对于避免现代民居建设的趋同化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下,现代科学技术、新型材料和现代文化思想广泛应用于现代民居建设中,现代民居建设在建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地理面貌、材料选择的依赖性已不再突出,传统民居长期形成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现代民居建设中忽视传统地域特征、寻求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民居设计现象严重,盲目追求高科技、新材料和新思潮,导致现代民居建设地域性特征简化。如何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民居地域特征与现代化的完美融合已成为新民居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3 新民居建设设计原则
3.1 地域传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作为自然选择与历史继承、发展、延续的产物,传统民居中所体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不容忽视。面对现代民居建设中“千村一面”的现象,地域特色的传承对新民居建设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民居建设应立足于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以传统民居中所包含的地域特色为切入点,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对周围地理特征、环境气候、自然条件进行充分考虑,力求新民居与当地环境相融合,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对传统民居中的地域特征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取其精华,去除传统民居中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部分,使之既继承传统民居的优良部分,又满足现代社会的居住需求,而不是对传统民居的完全复制。科技改变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产生空前影响,单纯地继承传统民居中的地域特征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新材料、新技术、新文化的产生也影响着新民居建设。新型民居建设应该坚持走地域特色传承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传统民居的继承和发展,合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达到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民居模式。
3.2 传统文化和与时俱进并重
民居是凝固的文化艺术,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伦理文化、科学艺术与居住者生活习俗完美结合和协调统一的产物。中国传统民居在整体规划、空间布局以及内部陈设装饰上,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讲究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人与景的融合以及虚化与实景的交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砖一物、一草一木,具有浓浓的文化情感。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大力发展,民居建设更新速度加快,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民居建设中逐渐消失,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失去文化支撑的民居只是一座冰冷的房子,新型民居建设要求建设者对传统民居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思考,把传统文化注入新型民居建设中,为新型民居注入灵魂。新型民居建设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与时展相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导致人们思想意识发生重要的变化,单纯地把传统文化注入民居建设中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时俱进,对传统文化进行发展性继承,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使之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建设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新型民居已成为新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
4 结语
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深度挖掘传统民居中所蕴含的文化导向为切入点,根据现代民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以传承发展传统民居文化内涵为基础,坚持发展因地制宜,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民居模式,对于传统民居的继承发展和新民居建设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治保.论东北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设计理念的启示[D].沈阳理工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地域特色;发展规划;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36-02
一、简述文化产业及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重要论述,报告八次提到“文化产业”,直接涉及的文字大约240字,将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中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乃至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明确。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又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同样也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重新审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和优势,直面其严峻的现实挑战,对于我们进一步理清思路、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现状
十多年来,庆阳市一直坚持把发展民间艺术作为一项富民强市的重要产业,提出了“小香包、大市场”理念,开发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品,促进富于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产业大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那么,庆阳如何发掘民间艺术品的文化内涵,主要做法是:
1、找优势,比特色。庆阳市属于西部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发展程度低,产品研发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如何发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形成富有艺术魅力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文化硬产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市一直思索的问题。那么,用什么和别人竞争?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究竟用什么比?当然是要比优势,比特色,只有这样比,才能发掘自身潜力,增强开放开发的自信心。庆阳是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和荷花舞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典型的黄土窑洞民居之乡、道情皮影之乡,《诗经》豳风文化在这里生根,周祖农耕文明在这里传承,华夏公刘第一庙在这里落成,世界上最大的黄河古象化石在这里出土!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这里的民间艺术蕴藏相当深厚,是地面上活生态的艺术宝库,这些都是庆阳民间艺术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把这些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题材糅合到当前的文化艺术创作中,这是我市目前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须思虑的。
2、办节会,亮风采。2002年至今,庆阳市共举办了十一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庆阳的香包产业在这几年中发展迅速,据庆阳市政府的最新资料,庆阳目前已形成了一万多个生产户,30多个基地,100多家企业,10多万人从业。如正宁县全县从事香包生产的6178户,1.24万人,刺绣能手200多人,国家省市民间艺术大师39人,50户以上的重点规模村12个,创办香包刺绣公司23个,工厂6个。年生产香包35.5万件(套),销售收入560多万元。以香包为主打品牌的香包节因为抓住了庆阳特色,展现了庆阳形象的美丽,吸引了国内外人士走庆阳、看庆阳、话庆阳,观光庆阳、投资庆阳。2004年,庆阳在与全国170多个城市的角逐中,被评为“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古丝绸之路东路重地――庆阳重放文化光采!
3、换思维,长精神。庆阳市发展民间文化产业的实践说明,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思想要解放。只有打破保守自卑心理,认识到只有开放才能发展,发展才有希望。通过对本土民间艺术反复的、多视角的审视,庆阳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看到只有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文化才是一个地区最具竞争势力的品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一重任,成为激发这一地域干部和群众的内在动力,使每一个庆阳人都切身体验到自己就是开放开发的生命主体。
(二)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没有形成规模。目前,我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形式还比较原始与粗放,仍是以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形式为主,生产没有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生产技能培训业还只是零敲碎打,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没得到满足。
2、政府投入不力,发展后劲不足。由于我市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发展程度低,加之政府投入不力,因此缺少人才支撑,对新产品研发不够,旧的文化产品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吸引力,所以不能有效开拓新的销售市场,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使文化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失去了活力。
3、文化产品生产队伍缩水、后继乏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金钱观念的腐蚀,且由于制作香包民俗文化产品效益低下,我市许多农村中青年妇女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因此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制作者多为4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缺少中青年尤其是青年作者,香包作者队伍出现断代的现象。
4、文化队伍力量薄弱,设施落后,资金严重匮乏。随着政府的不断扶持,文化产业的逐步壮大,对各类文化遗产保护的逐渐重视,对文化队伍及相应的各项配套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和提高。但由于我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金相对短缺,目前的文化队伍力量和设施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导致我市文化产业监管不力,发展缓慢。
5、宣传工作滞后。宣传上缺乏大动做、大手笔,使庆阳民俗文化产品仍然停留在小天地,没有形成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走向市场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全力创建手工艺品的知名品牌,形成地域特色。民间手工艺品各地都有,大同小异,琳琅满目,但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开拓销售市场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增强传承保护和品牌意识。民间手工艺术品属于非物质文化保护范畴,需要传承发展。目前,我市手工艺品虽然已形成了一个产业,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的文化精髓已逐步丧失。在这十多年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深切的感觉到原生态的民艺人才是一个地区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原生态的民间艺术图式是民间文化传承的蓝本,原生态的工艺技术是民间文化产业化成功的秘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忘本则难取利。文化之根枯萎,文化产业就成了明日黄花。因此,切实保护我市传统民间文化,为民间文化产业保本养源已是当务之急。
2、提炼地域文化标识,提升文化品味。要认真探讨城市建筑、园林、雕塑等方面与庆阳香包民俗文化风格的吸收融合问题。庆阳文化中的黄河象、董志塬、南佐仰韶文化遗址、北石窟寺、傅介子、抓髻娃娃等主要文化标识形象还很不突出。因此,我们要依此认真创作代表庆阳文化的标识性形象,使之融入到香包民俗文化的创作之中,打造具有庆阳特色的文化产品,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3、理直气壮地保护和恢复传统手工业。手工业是手工艺传承的重要途径。大工业不能代替手工业,它也代替不了,产业化在贪大求全的同时不能以牺牲手工业为代价,过去我们经历过的一些教训实在是太惨重了!恢复手工业就是恢复中国农村的元气,不必谈虎变色,以为不工业化就落后,就不光彩,它们各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失去了民间风格就等于失去了民间艺术的本质,在推动民间艺术形成产业的过程中,尽力保留再现民间艺术的神韵,突出民俗特色,使庆阳人独特的审美个性渗透到自己的香包民俗文化产品上。
(二)抓住特色,制定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发展战略、品牌战略)。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重点的文化产业,将其做大做强。今后几年,建议围绕以下几方面抓文化产业:
(1)以公司为龙头,集研发、设计、生产、收购、销售于一体,实行规范定型、订单作业、农户加工、批量生产,逐步形成专业化、产业化、产销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2)转变观念,统筹规划,推动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形成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文化联姻的新型产业结构。加大农耕文化、香包民俗文化以及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力度和投资力度,尽快把我市旅游产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成功举办香包节为契机,宣传、推介我市特色旅游文化景点,以文化产业促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反哺香包民俗文化产业。
(三)政府干预,制定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组织力量,对我市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发掘、普查及保护。
1、对现有的文化产业生产单位进行产业化、系统化、规模化改造,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向文化产业投资,鼓励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文化建设项目在用地上给予支持,对重点公益性文化事业项目,其所需土地可采取行政划拨的方式解决,经营性文化产业项目用地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优惠安排,根据项目需求减收土地出让金,免收市政建设配套费及相关规费。
2、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职责明确、形成合力”的原则,以普查为基础,视抢救为生命,保护为手段,发展为目的,建立健全文化资源档案库,包括文字、影像、图片等。同时聘请专家对其进行评估和鉴定,为开发和利用作好铺垫,使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强大的合力机制。
(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要通过大胆引进和加强培训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包括优秀民间文化艺人、传承人,懂得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的政府官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和研究的科研人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周边产品和延伸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新一代民间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同时,也要重视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放到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合适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广阔的空间。
(五)八方借力加大市场开发,拓宽销售渠道。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开发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的手工艺品终究要通过市场来体现价值,只有及时卖出了才能实现价值。因此,加强市场开发,拓宽销售渠道,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要切实做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1、营销公司模式。成立专门的香包民俗文化产品营销公司,形成有效的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文化产业市场。
2、举办节会模式。以香包节为契机,搭建一个宣传、推介庆阳香包的平台,吸引外来客户购买、签单。
3、会展团队模式。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参加国内各大城市尤其是港、澳、台举办的各种艺术博览会。
篇5
文章从识别、传播、表现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视觉传达的传播功能的达成。从人们对物质功能的需要、品牌的内涵和商业价值、设计的个性与风格等角度探讨视觉信息的识别效力;从文化性和情感性分析信息传播的达成;从有效传达信息、视觉流程设计等内容阐明了视觉表现与信息传播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视觉传达;传播功能;识别效力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4016105
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普遍的传达方法。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它们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探测器,其中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全部信息的70%。视觉是全球不同文明所共有的、接收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它奠定了视觉文化在国际间传播的可能性。现代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要摆脱文化、语言、种族、地域、民族的障碍,通过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视觉传达”一词,与“信息”、“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一个将信息视觉化处理,利用视觉符号传达信息、进行沟通的设计;它利用视觉符号投射信息,阐释某个概念、传达某种内容;通过对视觉符号的有序组织,使形与图的组织关系形成语序,构成可以明晰表达信息内容的完整的“视觉语句”;它也是大众传播中最具情绪感染力和精神渗透力的信息传播形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视觉传达经由graphic design(平面设计)发展至visual communication(视觉传播)再到今天的 communication design(传播设计)。依托的媒介从传统的印刷媒介发展到现代以屏幕为基础的多媒体、影视等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今天的传播设计是一项综合知识与技术的创造性活动,是以现代传媒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现代文化形态,并在这一基础上构建出新的信息产业和传媒工业。在工业生产、服务及文化传播活动中,它不再仅局限于运用各种传统和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综合表达,同时也在制定品牌和产品设计、服务与传播战略的时候,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视觉设计是一种经济的驱动力,它可以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资源,合理的设计甚至可以大规模改进制造技术以及产品竞争力和企业传播的有效性。传播已经成为视觉传达的核心,而传播的成功与否常常直接关系到许多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成败,甚至可以说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一、视觉信息的识别
视觉信息的识别,是视觉传达的保证。为了使发射的信息不被纷乱芜杂的信息海洋淹没,使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识别显示了巨大的效力。
识别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是外观信息的识别。外观信息的识别指图形、文字、色彩、构图等形式层面,受众在接收这一信息层次时,仅仅停留在感觉上,并没有进入思考层次。视觉最有效的感知部位,在视网膜上只占有很小的比例,此外,视觉还处在一个不断运动的状态之中,这种生理上的特点,决定了视知觉对具有十分明显的新鲜感、整体感和特征感的事物比较关注。从视知觉得到视觉印象,所需要的时间约为0.3秒。视觉所得到的第一印象的记忆时间很短,传播的信息也有限,只能吸引人们一时的注意,但它却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以视觉经验的形式左右着后来的印象。就视觉心理来说,视觉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要想建立特别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牢固的记忆,除了让外观信息能经受得住视觉反复注视的考验、获得良性的视觉印象外,还要让受众能进入到第二层次的语意识别。
语义信息的识别指视觉传达信息的基本内容,它包括固定在外观信息中的象征、寓意等内容,还包括基本的情感信息。语义信息识别将受众的记忆领向短时存储区甚至长时存储区,在这里信息经过思考,也就是经过大脑一定程度的加工,会给受众留下一个较短或较长时间的记忆度,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语义信息利用的合理度。比如,信息识别直接关系到人们在使用产品时的效率。阿恩海姆曾经指出:“一种符号必须能为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类力的作用方式赋予具体的‘形状’。”[1]现代符号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内在变化与规律都能以可视的外观表象来体现、记忆、联想、理解与交流,产品外部的形态构成与排列组合也是反映各种事物不同属性的一种视觉符号。这些视觉符号实际上体现了一定的指示性特征,暗示人们该产品的使用方式、操作方式,告诉人们,哪里可以按压、可以抓握,引导人们以直观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操作。此时的视觉符号是一种识别标签,通过符号可以使人联想到它所暗示的东西[2]。
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中仍然有大量符号识别困难的产品,设计师更关注产品的形式美,生产商在乎成本的多少,没有经过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以一己之见确定产品的操作方法,没有从符号与人的行为方式的联系入手;也没有确立从整体形象到结构秩序再到细节表现的层次关系。特别是面对功能复杂的高科技产品,当各类信息交错在一起时,如果不能用准确、简洁、有序的视觉符号提示消费者,快速完成信息识别,就会让人感到十分迷惑,出现信息识别错误。通过产品造型因素来设计适宜的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就凸显出现实意义[3]。
阿恩海姆说“符号就是为一种较为抽象的观念赋予可见的形式”[1]。视觉符号是受众最容易接触到的传播内容,这些表象上简单的符号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内在价值。合理的语意信息设计可以赋予产品不同的品牌内涵。对于品牌而言,具有商业价值的视觉符号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是品牌识别的视觉核心。视觉符号传达出的产品属性、名称、历史、文化、声誉、品质、风格等信息经过大量复制、广泛传播渗透进消费者的大脑,产生共鸣,转化为记忆,发展成偏好,在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品牌印象总和[4]。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独特的品牌个性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识别作用,制造差异以区隔市场,还可以规避竞争风险。任何企业都无法为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提供全部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同类产品仍然可以存在差异,通过形象化的视觉概括,可以将产品特征、品牌价值、企业理念等信息生动、具体、感性、形象地转化为视觉符号,来进行细分市场的品牌识别。
第三层是文化信息的识别,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情感信息,是设计师在表达上述内容时所传达的审美观念、情感趣味、设计特色乃至个人风格。设计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层是将受众的记忆带向长时间记忆区的有利工具,设计作品包含的这类信息往往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体验到深层次的愉悦感,因而也就能给受众留下一个较长时间的记忆度。
二、视觉信息的传播
(一)传播的情感性
传播并非将信息从一个实体或个人分派给另一个,而是启动信息的相互交换,其核心在于包容多种解读,从视觉到理念,从实物到精神,观众能够自由地将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放入其中,传播才有效。艺术心理学认为,艺术是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的,传播绝非板着面孔说教,在信息传递的同时它还要给人以情感上的感染与满足,情感的力量往往最能打动人。尤其是在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巨大的生存压力、冷漠的人际关系,人们的情感空间在不知不觉中被挤压得越来越小[5]。
情感是感情的升华,它是在生理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中指同感觉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人的情感变化与外界事物对感官刺激的强度、性质、次数有关;同时也与人的生活经验、对事物的立场和观点、个性与修养有关。人们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中有感而生情,人的情感变化是复杂而微妙的。例如,人们依靠感官经验可以对色彩和肌理产生喜爱或厌恶的心理情感,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的高层次反映,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紧密联系。崇高、荣誉等情感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产生的。传播的情感性原则是视觉语言精神功能的体现,传播的情感性可以激发人们更多的联想,大大提高信息传达的感染力。
情感的视觉语言主要依靠象征性的手法来传达,视觉传播的情感性,就是利用视觉符号传达良好的信息,调动情感,亲切自然地表现主题。通过视觉语言的“情感设计”,赋予产品丰富的感彩和浓郁的人情味,从而以情动人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著名的IT企业――苹果公司的传播设计让我们叹服。品牌、设计、体验,多年来一直是苹果公司传播设计的主题。Iphone被《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最佳发明,这款时尚多媒体手机,至今已推出五代,尽管还存在很多技术缺陷,但是全球众多粉丝却对这些缺陷视而不见,足见他们对苹果的忠诚度。苹果的商业成功证明了合理利用用户的情感所能达到的传播深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技术之外的力量远胜于技术本身。苹果散发出来的浓重的品牌气息,把果粉们联系到一起,创造出一个社会群落,滋生出强大的心理认同感[6]。
(二)传播的文化性
今天的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的驱动力,它可以成为企业管理的有效资源,合理的设计甚至可以大规模改进制造技术以及产品竞争力和企业传播的有效性。而传播信息的成功与否常常直接关系到许多生产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成败,甚至可以说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视觉设计的文化特征,在《文化肌肤》一书中,德克霍克认为,由于设计是文化意义上的人造物的可看、可听和有肌理质感的外在形式,所以设计是文化的肌肤,因此设计的本质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传播,商业竞争到一定阶段就是文化的较量。
“文化”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狭义指人类的行为模式和精神成果,包括经济生活模式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今天,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脱离其他文化而独立存在。我们全天24小时都沐浴在各种各样的文化之中,或真实或虚拟。多元文化是全球的大范围多角度的变革,不同文化的融合令人激动不已。在这样一个大熔炉中,任何一个人所经历的文化的交织都是丰富的、复杂的。人们在网络上、街上、礼堂里、体育馆里和他人分享着各种文化,不同的文化元素彼此叠加,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奇的状态。
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视觉传播的文化特征,视觉传播的文化特征反过来又是自然条件最生动的表达。黄土高原的窑洞传递出当地的气候信息,高耸入云的哥特式教堂传递出与神交流的渴望[7]。在不同地域聚居的人们的不同生活模式和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视觉传播最深层的因素,也是其他地域受众乐于接受的原因。民族文化的地域特征往往通过文化符号形式,展现到社会应用的空间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作品是国家的面孔,是浓缩时代的精华,可以看作民族、国家、地区,甚至设计师个人的名片。地域文化的符号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集中体现文化风俗、生活水平、社会风尚等具体的观念、追求、品味和倾向,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和设计师的表征。现代社会生活的国际化,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改变了区域的局限。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是对国际化的有效补充;而传统文化在国际化的刺激中,也为自身更新带来了契机。
与地理因素相辅相成的另一因素――历史文化传统,是又一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风格体现在文化传统上,“品牌的一般是文化”,历史的文脉总是通过视觉符号得以体现,它是视觉符号形成的源泉,是其形成的内在文化语境。其间的细微差别归根到底是由民俗风情、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等文化民族传统的不同以及随之而来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的,并且不断在信息反馈中调整定型,从而与一定范围的受众建立起相对应的关系。例如,丹麦现代设计师主要出身于两个行业:建筑业和手工行业。两者的结合形成了丹麦现代设计民族化与国际化并重的风格。日本继承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华,重视材料的质地、肌理、装饰性和细节处理,形成精致、小巧、高雅、实用的民族设计风格。
文化的竞争往往都是从商业层面开始逐步渗透到其他方面。以本土文化或市场为基础创造出的产品或创意也不断地启发着其他市场,这种来源于文化的竞争不会使一个技术落后的国家相形见绌,反而会令世界更加丰富。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全球视角,每一个人可以面对这个世界,骄傲地展现文化的本土性,不需要为了全球化而丧失其本来的个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差异就是价值。只要我们了解世界并保持原来的自我,我们就可以以我们自己的文化影响别人,而不需要迎合市场[8]。
设计风格的传播与互动,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比较文化现象,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传承,“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才具有真正的世界竞争力。在融会历史传统、经济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不同设计追求和随之而来的设计风格,既是设计这门探索现代生活意境的美的哲学具有无线丰富内涵的必需,也是人类求新求异求美心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随着中国风的劲吹,全球大量设计师参与到中国风的设计中来。需要强调的是,遵循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守旧,能够利用新科技和新材料将传统文化精髓贯穿其中设计出新的作品才会富有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中的优势能在设计中显示出不同时代的创造所保留的美学联系,而并非表象符号的使用。中国设计在考虑产品发展的同时,也应将中国文化传播给全球。我们可以整合全球的创意和想法来思考中国文化,收集世界各种文化中诞生出的接受度,从中提出普遍性,以全球视角创造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产品,产生最有穿透力的中国设计。
三、表现
视觉传达是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其核心是通过视觉语言媒介来表达可视和不可视的信息,实现信息快速准确传播。信息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符号。它既包括世界所有千姿百态的事物与现象,也包括人类已知和未知的所有知识。
(一)有效传达信息是核心
既然传达信息是其本质与目的,视觉语言的表现就必须围绕准确传递信息而进行。信息内容决定了视觉语言的创意与风格,决定了视觉语言的媒介形式和表达方式。面对不同的信息,需要选择不同的角度,来传达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意念。从不同角度萌生出的创意在形式、意境、审美价值上均有所不同[9]。
视觉符号建构的最终目的就是传播,所以传播的过程要顺畅,不能产生误解和歧义。设计师借助符号向受众传达作品的信息特征,同时受众也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历、经验加以验证,最终理解设计的语意。符号运用得是否合理,信息能否被正确解读,这就要求编码和译码的“代码本”(符号系统)必须为双方所熟悉和理解,编码和译码必须遵循社会公认的语法、逻辑规则。即便如此,传播者传送出去的符号信息,也很难在接受者那里得到原原本本的再现,影响编码与译码的因素实在是太多[10]。
(二)表现须遵循视觉感受性和视觉语言传达规律
视觉符号本质在于承载信息,因此传达的信息内容必须符合人们的认知能力。人眼的视觉容量一般用比特作为计量单位,每一秒钟人眼的正常视觉容量约是25比特,若以文字符号为例,差不多是4个字母。人眼的接受程度,使得简洁明了的符号形式在识别上最直观便捷。过多的视觉信息量、不明确的信息符号、过小的信息符号以及缺乏秩序、造型模糊的信息符号都会造成视知觉的劣性刺激,影响信息的识别[11]。
人的视觉信息感知能力,心理学上称为视觉感受性,往往重复寻找、发现、选择、判断四个过程。视觉的信息符号,能够通过一定的视觉反应和视觉经验表达和传递信息,但这些信息常常是孤立的,缺乏综合信息传达的功能。如果把信息符号比喻为文章中的单词,那么视觉语言就相当于有主语、谓语、定语、补语的完整句子。各种信息符号在视觉语言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它们依靠统一与对比、正与负、实与虚、大与小等形式手法,造成视觉信息的强弱和主次,产生规律性和逻辑性,使其符合视觉感知的逻辑过程。如果破坏了规律性,造型、色彩、肌理各自为政,不同的视觉信息混为一谈,视知觉就无法识别和接受。
视觉运动是一个积极的信息感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视线总是注视某一个点,但这个注视点又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们视觉注意点的连续确定,取决于合理的视觉诱导。视觉流程是视知觉对信息的感知过程,视觉语言逻辑性的建立必须通过正确合理的视觉流程得以实现。各种视觉信息不断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器官,引起视线的移动和变化。而具有逻辑性的视觉流程,通过信息强弱的方向性诱导,形态、色彩的心理暗示,使视觉运动遵循着一定的方向和程序有规律地进行,引导视线以最合理的顺序、最快捷的途径、最有效的感知方式,获取视觉信息,协助视觉语言顺利完成信息的传达。
此外,信息的内涵意义性,在视觉流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被认为有意义的信息,视觉才会去感知。比如,文字表达的信息,对于文盲来说是不会被接受和理解的,因此也就没有意义。信息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人类需求的价值上。不同的对象和内容,其信息意义的大小也不同,所引起的视觉注意值和视觉运动也不同。只有意义强大的、形式醒目的信息,才最先引人注目,并被选择[11]。
在考虑视觉流程逻辑性的同时,视觉符号构成的整体性同样非常重要。设计作品中的符号构成是有组织、有规律的,每一个符号个体都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视觉符号的识别必须从整体性的组合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ure)就曾经指出这种整体关系的重要性:“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符号本身没有特别固定的意思,只有排列成某种顺序的物质单位才能够创造出这种价值。”[12]
(三)视觉语言的美感
视觉美感属于美感当中以视觉生理为基础的一种美感,它一般不受民族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人类生理所共有的具有广泛性的心理感受。比如,对色彩暖与冷的感受,对空间和造型的简与繁的区别,对整齐有序和变化有规律的偏爱,对灰暗和杂乱的反感等。作为符合视觉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它表现在造型的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对比与调和、重点与从属、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方面。它们都以统一变化规律为前提,其中每一种关系又是统一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实有虚,有统一有对比,有规律有变化,有对称有均衡,既熟悉又有新奇的艺术表现,让视知觉感到愉快,不平直乏味。
现代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内在变化与规律都能以可视的外观表象来体现、记忆、延伸、联想、理解与交流。所以,作为信息外观表象的视觉元素,自然也是反映各种事物不同属性的视觉信息符号。视觉元素构成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可视的造型和色彩。人的感官存在联觉现象,事物的同一属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刺激几种感官。人得到的外部信息和所积累的视觉经验,大多也是由多种感官综合的体验而得到的。在人的大脑里,这些信息印象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一种感官的刺激会引起另一种感觉神经的兴奋,出现信息的转移。比如,“望梅止渴”揭示了的视觉与味觉的联系;又如,听觉是由声波作用于人的耳膜而引起的感觉系统,而听觉系统和视觉系统往往可以同时感知,语言和文字就是利用这两种不同的感官表达同一信息,并且可以利用不同的媒介符号进行信息转换。再如,超现实主义手法中将千差万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就是要把不可视的信息,借助联觉现象表现出来。视觉元素的选择和使用,即是对视觉信息符号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建立在对信息深刻理解、对众多媒介形式和表达方式合理过滤和筛选的基础之上。只有正确适合的媒介、恰当的表达形式,才能吻合视觉的生理特点,达到扩大记忆深度的目的。
虽然视觉传达必须以信息内容为前提,但是视觉语言依然是视觉传达的精髓。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视觉语言的媒介形式和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传播在其视觉表现方面,日益寻求着与社会结合的最佳方式。过于直接的视觉语言虽然能直接表达意念,但简单图解或者看图说话,让人感觉乏味无趣,视觉图形应该无言自语,简明有力。视觉语言需要独创性、艺术性、趣味性,是“有意味的形式”,只有独立的美感才能产生强大的视觉感染作用。
只注重信息传播,缺乏形式美感的视觉设计不免空洞,而只讲究艺术表现,脱离信息传播的设计也不可取。将艺术表现与信息传播合二为一,找到既符合信息传播,又给人以视觉美感的语言符号,才能实现视觉传达的社会和艺术价值,达到深度传播目的。
参考文献:
[1]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3.
[2] 陈文龙, 李俊明.浩汉设计与陈文龙的美学人生[M].台北:高宝,2008:9.
[3] 原研哉.引人兴趣的媒介[M].张朵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4] 刘小康.艺术设计[M]//刘小康作品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5] 胡家宁.现代传播中的视觉符号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66-69.
[6] 杭间.设计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0.
[7]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纪江红,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9.
[8] 霍夫曼.全球化设计――未来或者幻想[M].李梁军,编.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8.
[9] 迈克尔・别拉特.设计随笔79[M].李慧娟,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10]赵津晶,徐凤.论广告的编码与解码[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