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壤改良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壤改良的意义

篇1

关键词:路基; 土壤改良

Abstract: combining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lower strength and low liquid limit clay improved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highway.

Keywords: subgrade; Soil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规格的增加,修筑高速公路所用的主要材料――土方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根据国家提倡保护耕地的要求,所能用的土方也越来越少。为了能适应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各用土单位开始采用各种非适应性填料改良后用于路基填筑。下面就结合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第19合同段就填料强度较低的低液限粘性土情况,谈谈我们施工中的土壤改良情况。

二、工程概况

京津高速公路天津段第十九合同段起始桩号为K77+798.266,终点桩号为K82+550,主线全线长4.75Km,另有南蔡互通式立交A、B、C、D、E五个匝道1.73 Km,路基土方共103万方。由于所在路段周围耕地受到保护,路基土源十分贫乏,没有较适合的填筑用土,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北京排污河内多年沉积的淤泥质土。该类型土十分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该类土遇水有强膨胀性,进行路基填筑时,对路堤的压实密度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三、土壤改良的可行性研究及其原理探讨

针对该类土松软、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不易固结的特点,我们集中精力进行了关于土壤改良的研究。我们改良的目的主要使降低孔隙比和含水量,提高强度,达到易固结的目的。根据施工经验和查阅大量资料后,施工现场进行掺拌其他材料进行土壤改良。有两种较适合的材料:水泥和石灰,但水泥的时效性较强,不适合大面积进行土壤改良。若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生石灰吸收水分,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消石灰,同时产生热量,蒸发土中的水分,减低土中的含水量,消石灰与土颗粒阳离子之间交换,使土产生化学反应而固结,从而改变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生石灰改良的作用和处理效果

时间

作用 短时间 长时间

稳定作用 1、吸水

2、发热,水分蒸发

3、毛细管吸水

4、灰、土颗粒交换 1、硬凝反应

2、碳化作用加固土

处理效果 1、减低含水量

2、塑指降低

3、粘性降低

4、改善操作 1、增加强度

2、增加刚度

四、试验情况

通过京津高速公路第二中心试验室多次检测,该类土承载比CBR大部分在2.0-5.0之间,塑性指数在10.1-17,液限在39%左右,固结系数为2.1%-4.7%之间。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该类土不适合作为路基的填筑材料,为不合格的填料(相关报告附后)。

现场路基采用素土填筑时,易出现如下情况:土壤中水分散失速度慢,尽管使用铧犁多次翻晒,也很难达到最佳含水量,大部分水分已与土颗粒形成晶体,以晶体的形式存在。在采用大型压实机械压实时,随着压实遍数的增加,受到晶体中水的影响,土颗粒的错动相当困难,压实度不一定增长。直接填筑时很难达到室内试验时经过击实后的压实度。同时,填筑完后的路基稳定性较差,极易被雨水冲刷,雨后成为稀泥状,在有风天气则大范围扬尘,施工相当困难。

采用石灰进行改良时,石灰标准如下:

石灰的原材检验应严格进行,不合格的原材坚决不许进场。生石灰(CaO+MgO)的有效含量应符合下表的标准:

表1 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五、施工过程

我们采用掺拌5%的石灰进行翻拌改良土壤,在施工方法上,我们设计了两种对比方案:

(1)、在施工现场拌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加灰掺拌的比例和最佳含水量,标准击实等。对生石灰进行检验,检验Ca、Mg含量符合Ⅲ级以上后才能使用。先在路基上铺一层虚土,然后将消石灰撒到土上面,使用铧犁和旋耕犁配合拌和机翻拌,搅拌均匀后继续使用铧犁和旋耕犁翻晒。翻晒至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碾压,经过压实度检测后进入一工序。该方法施工周期大约在5-6天左右。

(2)、在拌和场拌和。根据试验情况确定加灰掺拌的比例和最佳含水量,标准击实等。对生石灰进行检验,检验Ca、Mg含量符合Ⅲ级以上后才能使用。将备土场需要改良的土方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个坑或每一定土方数量处挖一个坑,将生石灰用运行车拉到备土区倒入挖好的坑中,将原挖出来的土回填、排压。让石灰充分吸收土中的水分,同时散发大量的热量,该热量不但能蒸发水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将土中的有机物碳化,3-5天后,埋入土中的生石灰基本上消解完成。使用挖掘机挖开后翻拌均匀,将翻拌完成的土方用运行车拉至路基上摊开,翻晒,碾压成型。在碾压成型消石灰中的阳离子和土颗粒中的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后,灰土开始固结成有一定强度的板体。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拌和场继续进行拌和。该方法不仅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经过洒水养护后,土体强度一般能达到0.3Mpa左右。

经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实施,方案一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经过消解的石灰,其吸水效果小,改良效果不明显。方案二施工周期较短,机械利用率较高,且其承载比和压实度完全能满足表3的标准。经过优选,选择方案二效果为佳。

六、工后检验

改良后的灰土在碾压完成后进行检验,压实度能达到室内标准试验的合格标准。7天后固结的灰土用人工很难挖开。从开始填筑至路面结构曾开始施工近12个月的时间里,整个路基平均沉降量仅10.82cm,同时在雨季中,路基边坡相当稳定,雨水仅能冲刷边坡表面虚土。弯沉试验的资料较素土填筑路基小许多,较好的保证了路基的稳定性。

七、施工注意事项

采用生石灰改良土壤时应注意:(1)、生石灰运输保管时,要防潮防水防尘,遇水后发生水化反应,降低其改良土质的作用;(2)、加强安全防护,防止烧伤事故,并应防止污染环境;(3)、必须采用合格的生石灰,如果不合格,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就必须而增大石灰剂量,将导致压实度不易达标;(4)、碾压前灰土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高2%左右为佳,否则易出现压实较困难或后期开裂现象。

八、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盐碱土;防治;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0.028

吉林西部是世界第三大苏打盐碱化地区,在吉林西部进行盐碱化土壤改良研究对于吉林农业生产有着重大意义。进行盐碱化土壤改良对未来白城地区耕地的储备和生态发展更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土壤盐碱化直接促成了土壤的荒漠化,国际社会比较重视,并把每年6月16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化日”。

据1982年土壤普查白城盐土和碱土类土壤分布状况数据显示,盐土总面积23万亩、碱土面积363万亩、盐碱化黑钙土25万亩、盐碱化淡黑钙土162万亩、盐碱化草甸土330万亩,总计约903万亩。白城市实有耕地面积是1198万亩,盐碱土和盐碱化土面积占土地面积很大比例,制约白城农业的发展。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如果部分盐碱土通过土壤改良,达到耕种的基本条件,或者提高现有可耕种的盐碱土的耕地质量等级,白城的耕地资源方面还是具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挥。

目前白城正在实施一些土壤改良项目,在镇赉和大安等地实施的项目,如白城师院盐碱地治理工程技术中心和清华大学合作在白城市德顺乡英格尔屯建有120亩盐碱地改良水稻种植试验基地,在洮北区高平村建有1000亩盐碱地改良旱田作物种植试验基地。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改良,取得一定效果。

盐碱土的改良措施有很多种,现在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1农业改良技术措施

1.1 种植水稻

在良好水源保障和良好排水的条件下,种植改碱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极为成功的,在水稻整个生长期,田内经常保持水层,以水压碱,将土壤中可溶性盐分洗出,排出土体,使土壤脱盐,但千万注意不要抬高邻地的潜水位,这样会产生更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

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在白城大安进行15年的古河道万亩盐碱良试验。进行种稻改碱试验,取得了成功,得出的结论是对于中轻度盐碱土进行过有效的土壤改良可以种植多种作物,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生态农业等效益。

1.2 耕作措施改良

合理的耕作措施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巩固土壤改良效果,耕作改良措施主要包括平整土地,深耕深翻,适时耕耙等成功经验。

1.2.1 平整土地 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治土壤斑状盐渍化。

1.2.2 深耕深翻 可以疏松土层,加速洗盐,防治返盐。

1.2.3 实施轮作、休作等合理耕耙制度 可以使耕作层疏松,减少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蒸发,防止底层盐分积累,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轮作套种、起碱压沙、客土等措施,均可以收到明显的防盐改碱的效果。

1.3 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

测土施肥和增加有机质,是改良和培肥盐碱类耕地的重要措施,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温,提高土壤的保蓄性和通透性,加强淋盐作用。同时可以减少蒸发,防止返盐。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使土壤的钙活化,减轻消除碱害。秸秆还田也是很好的改良盐碱地的措施,通过秸秆覆盖,可以抑制地面蒸发,控制返盐,提高作物的出苗率。

2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和种植牧草,植树造林可以改变小气候,减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田面蒸发,又能以强大的根系吸收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3 水利措施

3.1排水

将土壤中过多的盐分随水排走,同时降低地下水位,使含盐的地下水不返至地表,杜绝盐碱物质的来源,是改良盐碱地和防止次生盐渍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排水方法有明暗沟、暗管排水、井灌、井排。竖立井排水适合有丰富低矿化度地下水源地区,既灌溉洗盐,也可以降低地下水位,使机井起到灌溉排水的双重作用。

3.2 洗盐

洗盐是用灌溉水把盐分淋洗到底土层,用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洗盐应在良好的排水条件下进行,并合理掌握冲洗时间和定额,加强洗后的土壤管理。

3.3 防淤压盐

把含有泥沙的洪水引入田地,事先筑好田梗和进退水口,淤地造田,可以连年淤土,增加新土层,抬高地面,抑制返盐。

4 化学改良措施

对于重度盐碱地,由于pH值太高,一般的水利工程与生物措施难以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在改良中要配施一些化学物质,一是改变土壤胶体吸附阳离子的组成,减轻ESP改良土壤性状(ESP土壤表面封闭土壤交换性钠百分率),二是要形成酸性物质中和土壤碱性。改良剂有石膏、磷石膏等。

白城师范学院盐碱地治理工程中心主要是采用的是盐碱化学工程技术。应用盐碱土壤化学元素迁移规律,注重盐碱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化学毒理性监测及化学元素对土壤结构改良研究, 从环境化学角度研究脱硫废渣改良盐碱地的Ca-Na置换机理,解决化学改良盐碱地技术难题,以达到土壤改良的效果。

篇3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改良 农产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91-01

土壤酸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污染、化肥滥用、缺乏有机质肥料等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土壤酸化改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土壤酸化与农作物生长关系

土壤酸化的原因:①长期施用化学肥料。长期、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会促使各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铵根被吸收,剩下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导致土壤酸性增强、板结等问题,严重破坏原有土壤结构。②土壤有机质低。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烧火粪、施石灰、施有机肥等传统作业方式逐渐消失,农民为了便宜、省事,大量使用化肥,进而导致土壤有机质低、土壤养分失衡,这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③我国干湿季节分明,尤其是南方地区降雨量集中,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钙、镁、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这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

土壤酸化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酸化会直接影响土壤的各项生物学、物理及化学性质,导致重金属、有害物质富集,严重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通透性较差,大量元素流失,养分活性下降。与此同时,酸性土壤也是寄生蛔虫、线虫的天堂,会大量滋生真菌、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2 关于酸化土壤改良与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对策

2.1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改良酸化土壤的重要方式,在农业生产中,应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方式,精确有量,降低化肥使用量,提升肥料利用率,杜绝滥用化肥、盲目使用化肥等问题。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力度,预防农药、肥料对产地的二次污染。结合农作物吸收规律,合理使用氮磷钾以及有机肥料,从而有效培肥土壤、缓解土壤酸化问题。多施用家畜家禽肥料、有机肥料、生物肥料,通过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强土壤有机质。进一步推广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施肥技术,预防氮肥过量应用而导致的土壤酸化问题。

2.2 利用土壤改良剂

合理使用生石灰调节土壤PH值,生石灰可以抑制土壤中的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以及钠离子,缓解土壤酸性,还可以通过有益微生物提高土壤活性。与此同时,结合土壤具体性质,合理选择改良剂。但需注意,改良剂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导致水体、土壤的二次污染。因此,必积极研究原料来源丰富、无毒、有效的土壤改良剂,加强新型改良剂的应用,积极构建合理、高效的施用体系。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PH值促使重金属沉淀、降低农作物对重金属物质的吸收,进而全面提升农作物品质。

2.3 加强耕地酸化状况监测

工业污染能显著加速土壤酸化反应,故而应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检测力度,如此一来,一方面能缓解土壤酸化进程,一方面有利于环境保护。可以在多污染控制角度,以污染排放为切入点,按照经济、科学、实用的原则,积极出台并完善污染排放控制管理策略。将土壤酸化检测纳入现有农业检测项目中,进一步完善监测方式与技术,加强数据库以及档案信息建设。重点加强土壤酸化现状检测、不同地区酸化敏感性监测,深入探究土壤酸化对有机物、水分、金属形态的影响,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合不同农产品的相应标准与生产目标,进行全面的产地环境监测,深入分析污染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力度,控制生活垃圾以及工业“三废”排放。对产地环境进行动态监测,监测达标后方可进行农产品生产活动,严把“源头关”,全面生农产品安全质量。

2.4 用养地结合

新形势下,应加强土壤酸化宣传与保护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意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基层政府应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土壤实际运用情况,合理规划土壤使用方式。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积极推动土地生态化建设进程,全面提升农田质量,在进一步遏制土壤酸化问题的同时,积极构建和谐生态用地。如通过深耕深翻、聚拢耕作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与通透性,改善土体结构。通过农作物间作、套作等方式,降低土壤容重。重视结构布局,合理选择农作物品种,科学选择施肥方式,在全面提升农业效率基础上减缓土壤酸化问题。与此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合理开发,用养结合。不同地区应充分利用当地水、热、土等资源,积极开发节能设备,发展循环农业与低碳经济。另外,还应积极应用改良剂产品以及新型肥料,在预防土壤酸化的同时,加强生态农业治理。

2.5 政府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

利用倒逼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注重病虫害防治,积极采用绿色、高效、无害化自然产品或安全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自然平衡力量进行调控,尽可能降低人工合成投入品。若必须使用化肥、饲料等产品,则应从采购环节、使用环节进行全面控制,严格按照各项程序开展。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在加强病虫害检疫防治力度的同时,全面加强疫情管理,坚持档案记录,开展定点监控。

结语

本文以土壤酸化与农作物生长关系为切入点,从合理施肥、土壤改良剂、加强耕地酸化状况监测、用养地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入手,详细论述了酸化土壤改良与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对策,多方面入手,旨在全面改善、预防土壤酸化问题。

参考文献

[1]文星,李明德,涂先德,等.湖南省耕地土壤的酸化问题及其改良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3(1):56-60.

篇4

一、基本情况

瓜州县现有耕地面积49.3万亩,全县移民区需改造的低产田面积达到22.85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80%,其中:盐碱地面积16.57万亩(重度盐碱地达到7.92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58%;板结地面积6.28万亩,占移民总耕地的22%。目前,全县6个移民乡分别制定了土地改良、产业培育等规划,依托土地改良项目,积极发动移民群众,采取工程措施、增产技术措施、综合培肥措施、生物排盐、节水技术等措施相结合,2008~2010年共改良土地10.2万亩,其中,盐碱地面积改良6.52万亩,板结地面积3.68万亩,同时,把发展传统产业和特色种植业相结合,使移民乡特色产业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人均从特色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移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逐步形成移民乡镇主导产业的优势和特色,缩小移民群众与老乡镇居民的生活差距,实现移民乡镇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做法与工作措施

1.深入研究,明确思路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以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前提,以促进移民乡镇农民增收、增加农业效益和移民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遵循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盐渍化程度,以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相结合,采取不同的治理改良模式。同时,将耕地综合改良利用与生态培育相结合;将耕地综合改良利用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达到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根据移民乡镇土地改良规划,我县分别成立行政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县上成立由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的行政领导小组,各尽其责,协同工作,做好物资调运、人员组织、资金配套落实等诸项事务;农技中心成立由中心主任任组长、土肥站站长任副组长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技术措施的落实、技术培训等工作。

3.因地制宜、完善技术要求

从改良技术要求看,耕地综合改良治理,应以治水为先导,以培肥地力为核心,治“旱、涝、盐、碱、薄“等障碍因子为目标,首先针对耕层薄瘠渗漏层土壤粘重的实际,采用深松机械深耕翻、中层爆破等工程技术措施,破除或松动粘重层,增加土壤渗透性;二是着眼于区域水盐平衡,对水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建立流域完整的灌溉制度及排水、排盐系统,防止盐分进一步表聚,注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建立新型的节水型灌溉制度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由于用水不当而引起盐分重新分配和地质因素造成的盐碱地的发生,同时,加强在土壤肥力、墒情以及土壤盐渍化监测工作,为各项改造措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三是针对土壤养分含量低的实际,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等耕地综合培肥建设,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耕地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技术措施

结合土壤调查结果,确定了如下改良技术措施:

1.工程措施

根据渗漏层粘重出现层位、厚度,采用深松机械深耕翻结合人工耕翻、机械挖掘、中层爆破等改造措施,破除或松动粘重板结层,增加土壤渗透性。

2.增产技术措施

建立以高产玉米、耐盐性啤酒大麦、棉花、油葵、甜菜等种植生产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移民乡镇群众增产增收。

3.综合培肥措施

针对土壤养分含量低的实际,逐步推进以秸秆还田、复种绿肥、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为中心的综合培肥技术,提高耕地有机质养分含量及耕地地力水平。

4.着眼于区域水盐平衡,应用生物排盐

防止盐分进一步表聚,采用引种盐地先锋植物,推广红豆草、毛苕子覆盖种植等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生物排盐。

5.从控制灌溉定额入手,开展节水技术

推进膜下滴灌等新型的节水型灌溉制度体系建立,解决由于用水不当而引起盐分重新分配造成的盐碱地的发生。

6.加强土壤肥力以及土壤盐渍化监测

为各项改造措施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促进区域耕地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取得的成效

1.经济效益

通过对移民乡镇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实施,使移民乡镇地下水位下降,耕土壤盐分降低,产量得到提高,以小麦为准,改良后产量水平如下:高标准改造移民乡镇粮食产量达到250公斤/亩,亩增产粮食在30公斤以上;综合改造移民乡镇粮食产量达到150公斤/亩,亩增产粮食在20公斤以上。

2.生态效益

通过土壤改良技术的推广实施,将大大改善移民乡镇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地遏制移民乡镇土壤盐渍化发展势头,提高了移民乡镇土地改良的效率。

盐化指标:在0~100厘米土层内全盐含量:轻度盐碱地0.4~0.7%,中度盐碱地0.7~1.1%,重度盐碱地1.2%以上。通过相应治理措施,全盐量控制在0.4%以下。

耕地综合培肥指标。通过实施秸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耕地综合培肥技术,使移民乡镇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层深度增加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3g/kg,速效氮增加30mg/kg,速效磷增加5mg/kg。

节水目标。通过行之有效的节水农业生产技术,使移民乡镇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的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节水率提高30~35%,提高农业用水的再利用率,扩大灌溉面积。

3.社会效益

通过在移民乡镇推广先进的土壤改良综合治理措施,在各移民乡镇建立一定规模的综合培肥高标准移民乡镇和示范移民乡镇,辐射带动我县其它乡镇,开展广泛技术培训,使我县移民乡镇农业节水科技普及率达到8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30%以上,为提高移民自身素质,发展移民乡镇农业经济奠定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

1.土壤渗漏层粘重、板结、排水不畅

根据实地调查和现场挖掘土壤剖面分析,大多数土壤剖面中下部均大量出现青白淤积层,质地粘重、渗水不畅、透气不良,不仅严重浪费水资源,也易造成土壤盐分大量表聚,加之风蚀作用的影响,土壤表层覆盖着风积物,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生产能力和毒害着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结果显示,在各移民乡镇灌水8天后不渗水,20天以后难以下渗的问题较为普遍。

2.土壤耕作层盐渍化问题突出,急待改良培肥

移民乡镇因多是荒地开发,土壤表层普遍含盐,盐渍化危害问题突出。经实地调查统计,现有耕地中,土壤PH值达8.5以上,盐化土壤面积达6.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4.2%,其中轻盐土0.76万亩,中盐土1.23万亩,重盐土1.81万亩。区域土壤中全盐含量在0.5~1.5%,整体评价为中、重度盐渍化,同时,区域的土壤碱化度也较高,多在9.96~46.38%间。

3.土壤养分含量极低,急待培肥提高

根据省农科院化验室和我站化验室提供部分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偏大,在1.37~1.52g/kg ,说明土壤粘重程度较高;土壤养分含量除速效钾较高外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8g/kg的水平、土壤全氮含量在0.13~0.47g/kg的水平、全磷含量在0.21~0.28g/kg的水平、全钾含量在1.27~2.61g/kg的水平、碱解氮在8.6~30.7mg/kg的水平、速效磷在1.1~4.9mg/kg的水平、速效钾在62.82~229mg/kg的水平。总体养分评价结果,除速效钾含量较高外,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需要完成土地复垦工作后,通过大量施用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技术等培肥增产技术,尽快提高有机质,促进作物的增产、增收。

4.田间防护林不配套,将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

调查显示,目前移民已栽植了大量的农田防护林,但树龄小、防风能力弱,但立足我县实际,每年降雨稀少,气候干燥,风沙侵蚀问题突出,加之土层粘重、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树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因此,要保证移民乡镇持续稳定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工作,建设适应各移民乡镇实际的田间防护林带等,对提高移民乡镇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六、对策及建议

1.加强领导,责任到人

全县各级都要把土壤综合改良治理培肥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切入点,纳入全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扶贫办、发改委、农牧局、财政局、新农办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科技局、林业局等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瓜州县土壤综合改良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牧局,负责具体业务工作指导落实,并成立以县农技中心主任为组长,农技中心主要技术骨干力量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技术服务小组,强化技术支撑。把土壤综合改良任务纳入各乡镇、部门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进行考核,落实奖罚激励措施,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2.强化宣传,技术指导到位

农、林部门要在土壤综合改良实施期间,利用各种形式举办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土壤综合改良治理培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县、乡技术人员要经常性深入基层、深入田间、深入农户,了解土壤综合改良实施情况,围绕土壤综合改良等基本内容,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解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施肥用肥问题,确保服务到位与实施效果。

3.争取资金扶持,保证措施落实

全县各级要紧紧抓住移民乡镇被列入全省扶贫重点乡发展的有利时机,多渠道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筹集资金, 确保土壤综合改良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发改、扶贫办和农牧等部门要将土壤综合改良列入项目科技措施主要内容之一,多方争取移民扶贫资金予以扶持,加快移民乡土壤改良步伐,保证计划顺利实施,促进移民增收致富。

4.搞好示范片建设,展示示范效应

各乡镇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安排一定面积的示范,做到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作物都有500~1000亩以上的示范片。示范片要选择在公路沿线、集中连片、排灌良好的地方。同时,每个示范片还要安排3个以上的对比试验,示范片要实行统一管理,做好田间观察记载,不断积累和完善土壤综合改良配肥参数,以向农民群众展示土壤综合改良配肥效果,促进辐射带动作用。

篇5

关键词:加强 苗圃 育苗 发展 措施

海晏县位于青海湖盆地东北部,祁连山系大通山脉的西南侧,是湟水河一级支流的发源地,属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的一部分,处在“三江源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其生态区位及其重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全省沙化、退化土地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一、自然状况

1、气候:海晏县属于高原亚干旱气候区 ,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0.2℃-0.8℃,年降水量300-450,年蒸发量1700-1800,作物生长期140天。

2、土壤:土壤类型主要有风沙土、栗钙土、黑栗钙土和高山草甸土,土质厚度60以上,ph值8。部分土壤费力差,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二、苗圃地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1、苗圃地现状

根据2004年荒漠化普查统计,全县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48万亩,退化草地面积140万亩,并以每年约5米得速度向外持续扩展蔓延。土地严重沙化,导致土地资源锐减,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风沙危害给全县广大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沉重灾难,致使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广种薄收。风沙危害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发展,而且危机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湖区已出现了水位明显下降,湖面沙漠化趋势加剧,草场植被破坏严重。实施青海湖生态治理对于维护环湖地区生态的平衡,促使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林业“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相继实施,减缓了土地进一步沙化、退化的进程。但由于本县苗圃建设滞后,造林基本从邻近的县份引进树种,因为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导致病虫害的暴发传播,使各项工程质量、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2、市场需求分析

近几年,我县大力发展苗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造林绿化苗木紧张的局面,但是相对与目前生态建设对造林质量的要求,优质适生种苗生产仍处于数量少、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自2008年国家又立项相继启动实施青海湖流域及周边生态治理项目,对我县及青海湖周边高海拔地区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海晏县年出圃各类苗木20万株,种苗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苗木供需十分紧张。加强苗圃育苗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发展目标及必要性分析

1、发展目标

以服务于环青海湖沙漠化治理、湟水河源头综合治理及周边生态建设为目标,选择优质乡土树种,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优良乌柳、沙地柏等树种。采用科学的育苗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育苗基地建设管理科学化、种苗多样化、结构合理化。为环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优质壮苗,实现优质苗木供应基地化,从而加快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2、发展的必要性

2.1生态建设的需要

海晏县位于青海湖北岸,自然生态十分脆弱,维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已成为本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苗圃育苗可有效促进当地防沙治沙和林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2.2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的需要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林业要发展,种苗是关键,林木良种生产在科技兴林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林业建设中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行业之一。发展育苗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林业的重要措施,是推动苗木生产向区域化、基地化、规模化、科研生产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2.3树种结构优化配置的需要

本县气候干旱,光照时间长,温差大,苗圃育苗发展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化,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乌柳、沙地柏是当地优势乡土灌木树种,耐干旱、盐碱、高寒,在荒漠化防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培育适生灌木树种,对改善、优化树种结构、促进防沙治沙、环青海湖生态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每年可生产各类苗木400万株,按市场销售价估算,每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到80万元。

2、生态效益

可向本县及周边地区提供各类苗木400万株,可满足133公顷工程用苗,保障生态环境建设进程,提高工程质量,加快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逐步改善环湖周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效益

不仅为本县林业工程提供优质苗木,而且通过繁育、推广等技术措施,可带动本地区苗木生产的发展,提高苗木自给率和良种产业化。同时加快农业生产化进程,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提高本地区农民的收入,对于加快群众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采取的措施

1、土壤改良

苗圃地土壤的改良是壮苗高产的重要保障。应进行全面杀菌、灭虫等土壤消毒处理。合理的土壤改良,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疏松和加深了耕作层,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二是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更好的熟化,使上层土壤恢复团粒结构。三是平整了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苗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风多、土壤水分不足的地方,为了储水保墒,秋天起苗后,要立即平整土地,深耕细耙,灌足冻水,竖年春天提早做床播种。冬季有积雪地区,秋耕地不要耙,第二年春天再耙地。在干旱地区秋耕地后灌冻水,竖年春天顶浆耙地。

2、树种的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环境的条件,可选育其中的优质苗木作为种源进行繁育,引进和改良培育适宜本土自然条件的抗逆性树种,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乌柳、沙地柏、沙棘、青海云杉、青杨等乡土树种进行繁育。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逆性,造林比较容易成功,市场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应该比新树种要快,其习性、特征比较了解,栽培技术方面也比较成熟;乡土树种资源丰富,栽植成本低、效率高。

篇6

【关键词】陕南山地;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两大趋势。我国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中心地位,陆续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价值、将循环经济纳人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央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而循环经济3R原则在农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要努力做到“九节一减”(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减人),建立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200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倡议书》向全行业发出号召,明确了行业科技发展的四项重点任务,其一即是“加强循环经济研究适应和满足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对“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烟草工作者要深入研究推广“烟草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降解膜和烟田废弃物无污染利用等技术”。

如云南玉溪庄园的发展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是中国第一座有机烟草庄园,秉承“烟田是第一车间”的理念,以品牌为导向将庄园经济模式、有机烟叶种植和烟叶GAP管理模式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指向性强、安全、循环的烟叶生产体系。在远离城市、工业和现代交通喧嚣的高原山间小盆地将玉溪好山好水好生态对优质烟叶的贡献作用发挥到极致,推广使用农家肥、人工除草、人工灭虫、生物防治病虫害、秸秆还田等技术,构建了“水―旱”(烟叶―除虫菊―水稻―除虫菊―烟叶轮作)、“旱―旱”(烟叶―绿肥―甜脆玉米―绿肥―烟叶轮作)轮作技术体系,完善“烟―牧―菌―沼”循环农业模式。有机庄园模式的实践源于生态系统理论,它以有机农业为起点、以食物链和能量传递金字塔理论来设计,通过农业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农业相关产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来建立的一种集景观、产业、居住于一体的复合有机体,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将有机生产、有机生活、生态保护相结合,借助有机生产技术使当地农副产品生产与庄园文化、观光休闲、旅游环保、科普教育、农事体验等融于一体,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1 关于陕南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探索的价值思考

随着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课题研究的深入,绿色、生态、有机的食品需求日益强劲,而作为食品营养之源的土壤因受到现代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废弃物、地下水、重金属、化学药剂、大气、基因污染等方面的点源、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卷烟上水平”战略最为基础的原料保障上水平工作,对山地烟区生产的绿色、生态甚至有机的优质特色烟叶十分青睐,努力开发生态环境好、环境污染少、风格特色明显、商品外观优良、化学成份协调的山地烟叶,并使之成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黄金叶”是探索烟叶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课题之一。 陕南山地烟区在清洁生产方面,面临着烟田土壤-水分系统污染的潜在威胁,如何通过一系列适用简易技术的推广应用,将烟田废弃物利用、生态资源利用、生活废弃物利用与烟叶生产以及烟农生活的重要环节相结合,积极探索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在稳定产区发展、保护产区生态环境、开展非烟经营提质增效、谋求现代烟草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也丰富了现代烟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内涵。

1)综合考虑陕南山地烟区育苗季节低温寡照、烘烤燃料成本上升、烟田作业路窄路少、生产生活废料处理不良、烟农生产模式单一低效化、农家有机肥源严重不足、化学肥料及农药过量施用、烟农老龄化与妇幼化等系列现实问题,构建烟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的生物质废料的循环利用模式,提倡烟草农业资源利用的新模式,追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集成和最大获得。

2)生产绿色、生态、有机特色烟叶的基础就是确保烟区环境持续优化,根据陕南山地烤烟产业开发优质特色烟叶基地单元、烤烟产业整体升级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挖掘秦巴山地烟区优越的生态区位价值,力求借助循环经济的思维模式和技术要求装备秦巴山地现代烟草农业。

3)以“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认真调查、分析和探究陕南山地烟区烟叶生产传统模式中生产生活过程产生的生物质废弃物和可燃废弃物,挖掘和构思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4)构建和实施以烟田废料(底脚叶、废弃顶叶、花杈、烟芽、上部鲜嫩烟秆、田间杂、周遭环境的荒草及枯枝败叶等)和家庭生产生活废料(人蓄粪尿、生活污水、废弃烤后烟叶、林业和多种经营废弃物等)为原料的沼气化处理技术,为烟田土壤改良提供优质的沼渣沼液、为烟叶烘烤提供热能需求、为育苗提供优质营养液和增温热能,也可为家庭生活提供热能或光能。

5)构建和实施烟叶生产与绿肥种植结合的种植模式,按照烟叶绿肥种植面积比例20:1的规模利用优质烟田(种植烟叶)和落荒林坡地(种植绿肥)资源,同时可利用采后烟田种植萝卜、黑麦、苜蓿、越冬蔬菜等扩大肥源供给,为“以烟为主、肥源紧缺”的传统模式解决有机肥源问题,可设计对比试验(循环模式、传统模式)测量经济效益和土壤改良效果(检测土壤样品的生物理化性质)。

6)构建和实施以“烟秆生物碳肥料转化技术”和“有机物料养殖业过腹还田技术”为核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技术,以前者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和有机肥矿化利用率,由后者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腐殖酸含量,综合利用二者长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根际微生物特性,保证生产优质特烟叶甚至有机烟叶的物质基础良好,可设计对比试验(新技术、传统技术)测量经济效益和土壤改良效果(检测土壤样品的生物理化性质)。

7)家庭农场非烟经营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陕南山地烟区多因地块零星分散、田间道路窄小、烟农老龄化严重、机械化使用率低,但近年烟叶价格上涨较快推动了规模性扩大再生产,烟叶田间运输成了最大的难题之一。综合运输机械和牛车的实用性、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养牛同时可以解决有机肥源问题”,建议构建了“养牛产粪、牛车运输”模式以便更加适应山区地理条件和烟农生产现状,逐渐建成“烟叶生产/绿肥种植-牛(羊/鸡)圈养-生产粪肥-粪肥还田养土促烟”的循环经济链条。1个25亩规模烟农家庭农场种植1亩绿肥、利用1亩林荒坡地至少可以承载1头牛、10只羊、30只鸡的非烟经营项目,每年的效益也是不低于20000元的,同时发挥了“牛”在烟叶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输作用,安全便捷、生态低碳。

8)研究一个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在一个技术周期内效益估测,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对其评价和完善,强化循环经济模式系统的稳固性、科学性,优化循环经济模式技术的实用性、高效性,可以向更深、更高层次挖掘与烟叶生产相关的农业资源利用模式。

2 陕南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与效益预测

结合陕南烟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和构建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的现实需要,可以初步构建如下模式(如图1),根据该模式初步获得的试验数据,可以预测出效益产出。

1)在认真调查、分析和探究传统模式时不难发现,烟草农业生物质废弃物和可燃废弃物利用方面空间很大,挖掘和构建以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烟叶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符合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课题。

2)实施以烟田废料和家庭生产生活废料为原料的沼气化处理技术,相关数据验证其在土壤改良、烘烤供热、育苗增温、生活供热等方面有积极意义。按照50m3的标准池,每次投放500-1000kg秸秆(干),北方地区5-9月产气率4-8m3(气)/d/标准池,沼气热值为2.08-2.36WJ/m3(约等于0.7kg标准煤热值),热效率为60%,每天产气可折算标准煤84-168kg,理论上可供1个密集烤房需要(每炉按照6天750kg煤);如3月育苗时间按照30%的产气率折算标准煤42-84kg标准煤,按照每焦耳热量可加热1m3空气升1℃,该标准池产生的热量可使得30个大棚保持在25℃左右(大棚体积按照1000m3,热保持效率按照50%)。

3)实施和推广烟叶生产与绿肥种植结合的种植模式,扩大绿肥供给,不但解决了有机肥源问题,还通过“烟秆生物碳肥料转化技术”和“有机物料养殖业过腹还田技术”等技术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试验测量的数据按照每片叶干烟保守增产0.3g,每株20片,每亩1100株,亩增产量6.6kg,按照近年均价22元/kg,亩增效益145.2元,如配套技术成熟推广后按60000亩计,增产效益为0.792万担/年、871.2万元/年,土壤改良效果检测的土壤pH、CEC、有机质含量、团粒结构丰富(土壤容重)等指标均有改善和提高,肥力养分均衡协调性、生物多样性、土壤活性、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均有向好趋势。

4)以“养牛产粪、牛车运输”模式为核心的烟农家庭农场多种经营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促使形成“烟叶生产/绿肥种植-牛(羊/鸡)圈养-生产粪肥-粪肥还田养土促烟”的循环经济链条,预测该模式的经济价值为23750元/户年(1牛蓄力价值200元/亩×25亩=5000元,运输价值2000元,10只羊价值8000元,30只鸡价值3000元,有机肥价值25亩×150元3750元,经济作物套种25亩×80元=2000元)、社会价值(安全价值5000元/户年)、生态价值(环境治理成本2000元/户年),三大效益年均价值30750元/户。

【参考文献】

[1]吴先华,等.循环经济理念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

篇7

关键词:营林苗圃;培育;设计技术 ;研究

1 关于苗圃设计技术地点的选择

1.1 关于苗圃设计地区的水源

苗圃设计的水源选择是设计成功的根本,水是培育苗圃的根本,更加关系到育苗工作能否顺利实施,所以在选择苗圃培育地点的时候,应该靠近水源,以便满足育苗期灌溉的需要,在选择的时候,要考察地下水的深度,要求地下水含量要高,否则遇到干旱的时候,水源不够影响苗圃的生长。另外,如果育苗地区的地下水含量不高,为了不影响灌溉,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建立配水池等,这是进行良好苗圃育苗的基本前提。

1.2 育苗土壤的选择

在东北地区,关于育苗的土壤主要选择白灰浆的土地,这样的地段土壤本身比较肥沃,含有充足的矿物质。但是这种土壤表面比较肥沃,土层薄,而且土质的粘性比较强,土壤粘性强,如果水分不充足的话,容易出现板结的状况,造成下层的土壤贫瘠恶劣。如果这样的土壤不进行改良,将会影响植被的生长。

根据土壤的性质,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良,首先可以在这些土壤中掺杂一些沙土,混合森林腐殖质以及绿肥等,但是这些改良方式一般不能够持续很久,因此对这些土壤改良的时候一般都选用淋溶黑钙土的技术,这项技术是苗圃土壤改良的最好技术,能够延续很长时间。

1.3 育苗地区交通选择

交通方便与否,是保证苗圃正常运输的根本,选择苗圃地一定要交通方便,还要便于运输,地区交通的好坏关系到运输机械设备能够顺利地运进苗圃场地,以及能否顺利使用,实现运输的苗圃能够更好地成活。

1.4 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育苗的根本,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东北地区是病虫害比较猖獗的地方,这些地区都采用合理的方式去防治病虫害。另外在育苗的时候一般都远离菜地和农用地,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也是很有效的方式。除了这种方式,在育苗中也可以喷洒一些农药,实施物理预防病虫害等。

2 育苗中气象资料的搜集

气象资料的收集也是进行良好育苗的根本,一般在选择育苗地区的时候,会收集这个地区最近几年的气象资料,了解这个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主要涉及到这个地区的初霜时期,以及末霜时期和地区降雪厚度等,这些都是决定育苗好坏的根本条件,更是育苗工作的前提条件。很多地区采用这种收集气候资料的方式,总结气候特点,实现育苗技术的有效实施。

另外,这些资料的收集能够了解这个地区一年之内的平均降水量、植物生长的平均温度等;这样能够更好的实施,预防育苗中出现的干旱或者洪涝的现象,提出更好地防范措施。

3 对育苗地区的划分

关于与育苗地区的划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划分育苗区的时候,应该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和机械化运作方式。其次,进行育苗区域划分中,苗圃内道路需要能够到达苗圃的每一部分,还要减少道路的占地面积,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最后,育苗地区的周围要建造排水沟,排水沟的方向要和输水管的方向协调一致,为了能够保证苗圃更好的生长,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周围建立防护林,起到一定的防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各个方面的危害。

4 育苗成本估算

各种方案的实施,都需要进行成本估算,育苗也是这样。要进行有效的成本估算。要根据育苗种类和育苗时间,合理计算需要的成本,对周围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算出综合成本,其中包含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这些成本预测出苗木的销售实际状况和销售利润等。其中销售利润要除去人工费用、运输成本、机械成本以及各种不可抗力出现的支出等。

这些计算完成以后,合理的计划各个培育销售环节,这是保证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是培育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苗圃技术实施的主要过程,具体运用的时候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育苗,要求采用先进科学的办法,降低育苗中需要的成本,利用先进的育苗技术,保证苗圃的成活,这是成功育苗的根本保证。另外在育苗中要满足营林造林的各种需要,保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育苗需要实施的重要目标,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完善营林苗圃设计技术程序,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向三.浅谈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J].世界家苑,2012(1)

篇8

关键词 蔬菜地;土壤;肥料;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23-02

做好菜地土壤的改良是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品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全军“菜篮子”工程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抓好菜地建设,改善土壤物理条件

菜地建设首先要考虑到地势平坦,沟、渠、路配套和良好的水源条件,同时要建好灌溉和排水设施,以便能做到灌得上、排得出,防止旱涝灾害[1-2]。蔬菜基地一般比较集中,田块较大,特别是近年来由粮田开发的蔬菜基地,大多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常因土壤排水能力差造成渍害。因此,这样的菜地要采用缩短畦长、高畦深沟种植,做到畦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配套,达到沟、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排灌自如的标准,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对于地势较高或水源不足的菜地,可采用渗灌、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既能提高水的利用率,又可避免因漫灌对菜地土壤环境的损害。

2 深耕改土,创造深厚疏松耕作层

蔬菜根系发达,生长发育需有一个深厚疏松的耕层,这就要求种菜时严格耕作技术,精心整地。耕作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土壤的垒结状况和土壤环境,创造适应蔬菜生长所需的深厚疏松的耕作层(菜地耕作层的厚度应在20 cm以上),以改善蔬菜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与营养条件。因此,菜地土壤应在施足有机肥料的基础上,逐年加深耕作层,一般2~3年深耕或深翻1次(30~40 cm),并做到熟土在上、生土在下、不乱土层。深耕、深翻时,要注意适墒,防止烂耕烂整,破坏土壤结构。菜地要讲究整地质量,达到深、松、细、平的标准,要求土壤上层疏松绒细,下层沉实无暗垡僵块,以利于蔬菜根系舒展,扩大营养范围,更好地发挥土壤的肥力。整地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墒情,先施好有机肥料,然后深翻15~20 cm,埋严埋实地面杂草残叶和肥料,在适墒条件下,将土块耙碎整平,达到上虚下实、绒土多、无暗垡、土块大小均匀、畦面平整的标准。蔬菜直播的地块要求土粒更细,按照品种要求开好畦、沟,达到高畦深沟、沟渠相通、排灌顺畅。

3 合理轮作,改良土壤结构

蔬菜的生长期较短,一年中换茬频繁,根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尤为强烈。因此,应制定合理的轮植计划,如豆科类蔬菜与非豆科类蔬菜、深根类与浅根类蔬菜交替种植,对养分要求有较大差异且不易发生同种病虫害的蔬菜品种搭配轮流栽培,以便于合理利用土壤养分,加速土壤结构改良,防止病虫害,为提高蔬菜品质奠定基础。可采用以下2种轮作方法:一是第1年栽茄果类、秋冬大白菜;第2年栽瓜类、萝卜莴笋;第3年栽豆类、甘蓝、白菜;第4年栽茄果类。二是第1年栽豆类、秋冬大白菜;第2年栽茄果类、根菜类、茎菜类;第3年栽瓜类、甘蓝、葱蒜类;第4年栽豆类。以上各轮作方法所种植的品种每年要建立田间档案,供下年度确定种植品种时参考。

4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地力

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关键措施[3-4]。有机肥又称农家肥,是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有机肥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如人畜粪便、饼肥、绿肥、塘泥肥、作物秸秆等,几乎含有一切有机肥物质、并能提供多种养分的材料,均可用来制作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蔬菜产量、改善产品品质,还可降低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但是有机肥必须经过沤制、堆积发酵、腐熟处理后方可施用,未经处理的有机肥料含有多种病菌和寄生虫,容易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危害蔬菜正常生长。有机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如果肥料数量多,可结合土壤耕翻撒施,深翻入土,与土壤混合均匀。如果有机肥料数量少,可在蔬菜播种前撒施于畦面,随后翻入土中混合均匀;也可在做畦前,在蔬菜种植行上挖沟或挖穴,把肥料施入到沟内或穴内后再做畦和起垄。有机肥料施用量一般不少于37.5~45.0 t/hm2。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类粪便是生产有机肥料的上好原料,在制作有机肥时,可采取畜禽粪与农作物秸秆混合堆积发酵。其方法为:将收集的粪肥堆积后摊平,而后覆盖1层农作物秸秆,再将堆集粪肥摊平,如此重复,最后用塑料薄膜密封自然发酵,使发酵温度保持在15~45 ℃。如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与畜禽粪一同堆腐发酵效果更好。人畜禽粪尿用自制的无害化粪池进行发酵,发酵后的人畜禽粪尿成液体肥料,是蔬菜追肥的上好肥料。但此肥料浓度大,施用时要进行稀释。未经发酵处理的人畜粪便(俗称生大粪)不能直接施入菜地。蔬菜成熟收获后,要及时清洁菜园,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和地膜,减少土壤污染。

5 科学施肥,提高蔬菜品质

蔬菜生产过程中,要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就必须讲究施肥方法。一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施用充足的有机肥,在改良土壤的同时,能不断供给蔬菜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有利于蔬菜品质的提高。适量补充少量的化肥,有助于蔬菜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但要严格控制化肥用量,一般菜地施纯氮量应控制在225 kg/hm2之内(折合尿素375 kg/hm2左右),并要深施10 cm以下土层。还可以取1份尿素、8~10份干湿适中的细土,混拌均匀堆放后用塑料薄膜堆闷7~10 d可作追肥穴施,也可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二是重施基肥、少施追肥。蔬菜生产要施足基肥,控制追肥。一般蔬菜整个生育期的总需肥量的2/3作基肥,1/3作追肥。三是因地、因苗、因季节而异施肥。不同土质、不同苗情、不同季节应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和施肥种类,一般低肥力菜地,可用有机肥和化肥培肥地力。砂土菜地由于保肥保水性较低,可适当增加追肥的次数。黏土菜地由于保肥保水性较好,可增加基肥的用量,减少追肥的次数。蔬菜苗期少量施用化肥利于早发快长,后期尽量少用化肥[5-6]。

此外,生物肥料即微生物肥料,包括细菌肥料和抗生菌肥料,也是蔬菜生产比较理想的辅助肥料,生物肥料使用时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和植物无害且肥效持久,并可增加蔬菜的抗病能力,是当前绿色食品蔬菜提倡使用的肥料。但需要注意的是,生物肥料具有选择性作用,如大豆根瘤菌只能在大豆上使用,不能用于其他豆科作物。当前市场上出售的生物肥料品种繁杂,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磷细菌肥、生物钾肥、复合微生物肥等,一定要因蔬菜品种而异,选择适宜的生物肥料。

6 参考文献

[1] 尚庆茂.蔬菜优质商品苗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炳仁.特种蔬菜高产栽培新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 王会礼.蔬菜保护地建造与管理新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唐懋华.菜园土壤修复及处理方法[J].上海蔬菜,2008(2):70.

篇9

关键词:大型园林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管理阶段;养护管理阶段

1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1.1 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是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院施工图设计文件后,熟悉图纸并审查出施工图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合理情况并提交设计院进行处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型园林工程图纸量大,对该项工作要求更高。

1.2 现场勘查

大型园林工程施工面积大,地形地貌复杂,首先要勘查施工范围内涉及原有建筑、违章建筑、人防工事、高压线、水塘沟渠、窑窖坟墓等许多图纸没有明确标示的现状,在设计交底中都要询问清楚解决办法。其次要复测现状标高是否与图纸相符,如果现状大面积亏土,需要出设计变更。还有要对现场及周边的水源进行化验,满足规范要求的施工中可以利用,对有代表性的地段土质进行化验,如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施工中需要做土壤改良处理。

1.3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详细的说明。设计交底是一个双方问题反馈的过程,施工企业通过设计师的交底更近一步理解设计意图,设计师通过施工企业反馈的现场及图纸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都为高质量的工程打下基础。

2 施工管理阶段

2.1 苗木采购

大型园林工程所需苗木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大型园林工程主要是从外地采购苗木。采购人员不仅要熟悉苗木的性状及各类病虫害,还要了解市场行情和设计规格,性价比高的苗木不仅达到园林景观的设计效果,也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早春植物没有发芽前,选购苗木尤为需要注意几点:

(1)易在冬季受冻害的苗木要仔细检查,看植株是否成活,成活的苗木是否有萌动迹象,主要是石榴、泡桐、柿树等苗木。

(2)易引发群体性病虫害的苗木品种要仔细检查,如杨树、柳树的腐烂病,月季的黑斑病,椿树的蛀干害虫等,大型园林工程的苗木数量都是极大的,一旦这类苗木被误购,那损失就是惨重的。

2.2 土壤改良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东部为渤海湾,天津市大部分土质不是很好,尤其塘沽、汉沽、大港地区土壤含盐量高,栽植苗木必须改良土壤。有的施工企业认为是地下隐蔽工程,就偷工减料不按设计规范施工,结果为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埋下了重大的隐患。苗木常栽常死,意识到是土壤有问题了,在返工换土做淋水层,结果是费工费料增加了施工成本。大型园林工程面积大,淋水的竖向施工尤为重要。

2.3 苗木支撑

苗木支撑的作用在大型园林工程中不容忽视,由于绿地面积大,地势空旷,在多风季节,经过对树木的剧烈吹动,极容易造成树木根部土壤的松动,使树木根部透气脱水,也是造成苗木死亡的重要原因。

3 养护管理阶段

3.1 苗木浇水的管理

小型园林工程面积小,多浇一遍水不会增加多少水费。在大型园林工程中,如果没有可利用的自然水源,那就必须要有上水水源,就要安装水表计费,如何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节约用水,是我们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实践中一般采取如下方法:①每天坚持收听气象预报,科学地安排浇水。②用小管径的水管浇乔木,用喷灌水带浇草坪和低矮的花灌木。③日常检查上水管线是否有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2苗木病虫害的防治

“预防为主,及时治理”这是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坚持的原则。尤其在大型园林工程中,单品种数量大,一旦爆发大面积病虫害,那损失就惨重了。

3.3 苗木修剪

苗木修剪工作是对园林作品的不断完善。大型园林工程要求整体景观效果,让有造诣的修剪园艺师进行植物修剪是必不可少的。

3.4 冬季防寒

大型园林工程一般地处位置比较空旷,防寒工作更要加固防风,北方的风大,一旦防寒不坚固被风吹散,不仅对植物造成冻害,而且砸到人物也有危险,对景观效果也有影响。

4 结语

大型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和养护管理是互相联系紧密结合的,施工管理是工程的基础,养护管理是工程的不断完善,合理科学地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管理每一个细节,把问题想在前、做在前、解决在前,把成本控制渗透到到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章士巍,吴正平.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工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篇10

关键词:黄瓜(Cucumis sativus L.);镉;重金属;土壤改良剂;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S642.2∶X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8-4711-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8.022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壤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各种途径带来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可被农作物吸收,进而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蔬菜受重金属污染后,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现在镉已经成为蔬菜重金属污染最为突出的元素之一[1-3],它能导致人体骨质疏松、变形和萎缩,并长期富集在肾和肝脏中,还是一种典型的致癌物[4,5]。目前,多种修复技术被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来,如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它们均能有效降低重金属的污染风险;但是这些技术通常耗费大、成本高,还会破坏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6]。原位化学修复法是一种通过增加重金属的吸附、降低其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和生物有效性、从而减少污染物从土壤进入农作物的方法;原位修复法成本低,对土壤的影响和破坏少[7,8],适合大范围操作,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热情。由原位修复法原理派生出来的土壤复合改良剂可以显著降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水溶态镉和铅的含量[9],但该改良剂对农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和营养指标的系统性影响尚未见报道。另外,目前国内外有关土壤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报道多集中在叶菜类[10,11],而针对果菜类的研究较少。为此,试验通过盆栽试验,以代表性果菜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验对象,比较了不同浓度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pH、微生物数量、黄瓜果实营养品质和镉含量的影响,以期阐明复合改良剂缓解镉毒害的机理,探求适宜的改良剂用量,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技术制订和黄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和材料

供试土壤采自北京夏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日光温室,取地面0~20 cm表层土壤,风干、弃去沙石和植物残体后过20目筛;土壤理化性质是有机质含量11.70 g/kg、全氮0.69 g/kg、全盐0.48 g/kg、碱解氮87.9 mg/kg、有效磷8.2 mg/kg、速效钾105.0 mg/kg,土壤pH 8.12,土壤镉含量0.15 mg/kg。

供试作物为黄瓜,种子购于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复合改良剂由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提供,该改良剂由正铵、磷矿粉、腐殖酸、有机质、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参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的多种活性金属离子配制而成。

1.2 方法

采用盆栽法,在供试土壤里添加CdCl2・2.5H2O,设置2、4 mg/kg 2个镉处理浓度,加水充分搅拌混匀,平衡2周以上。待土壤平衡后,施入复合改良剂,施用量为0(CK)、600、900、1 200 mg/kg,与镉污染土壤充分搅拌混匀。每盆中装入15 kg土壤,定植黄瓜幼苗。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规栽培管理。

1.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在黄瓜盛果期,采集符合商品要求的成熟黄瓜果实作为植株样品。采集黄瓜果实后,用土钻取盆内0~20 cm表层土壤作为土壤样品,一部分土样装入无菌纸袋,立即带回实验室,研磨过2 mm筛后于4 ℃冰箱保存,用于土壤微生物分析;另一部分土样风干、粉碎、过筛后用于土壤化学成分分析。

1.4 测定项目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pH SJ-3F型酸度计电位法测定土壤pH[12]水平。

在土壤微生物数量分析方面,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采用马丁孟加拉红-链霉素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真菌,采用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均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计数[13,14]。微生物总量指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之和。

黄瓜果实中镉含量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黄瓜果实维生素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粗纤维含量采用重量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折光仪法测定[15]。

1.5 数据处理

试验所得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处理,并用其制表和绘图,运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种植黄瓜后土壤里有机质含量和pH的影响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种植黄瓜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的影响情况见图1。从图1-A可知,随着复合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镉污染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逐渐增加,且均在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达到最大值。与不施用复合改良剂的对照相比,2 mg/kg镉污染的土壤中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3.17%,差异达显著水平(P

2.2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种植黄瓜后土壤里微生物的影响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种植黄瓜后土壤里微生物的影响情况见图2和表1。从图2和表1可以看出,施用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后种植黄瓜的土壤里微生物数量和组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种群数量来看,2个镉污染处理的种植黄瓜土壤里微生物数量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总数主要受细菌数量的影响,它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受真菌数量的影响最小,这与杨济龙等[16]的试验结果一致。

从图2还可见,施用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种植黄瓜后土壤里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图2-A、图2-C、图2-D),且在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细菌和微生物总量达到最大值。与不施用复合改良剂的对照相比,2 mg/kg镉污染的土壤在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比对照增加了87.61%,差异达显著水平(P

2.3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种植黄瓜的果实镉含量影响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镉含量影响情况见图3。从图3可见,黄瓜果实镉含量随着土壤镉浓度的增加出现升高的趋势,这与刘恩玲等[17]的研究结果相符。随着复合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2个镉污染浓度处理的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中镉含量逐渐降低,且均在复合改良剂施用量为1 200 mg/kg时降到最低值。与不施用复合改良剂的对照相比,2 mg/kg镉污染的黄瓜果实中镉含量降低了3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

2.4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种植黄瓜的果实营养品质影响

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营养品质影响情况见图4。从图4可见,黄瓜果实在不施用复合改良剂的情况下,4 mg/kg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低于2 mg/kg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图4-A、图4-B、图4-F)。随着复合改良剂施用量的增加,2个镉污染浓度处理的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固形物含量均逐渐增加,且均在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达到最大值,与不施用复合改良剂的对照相比,2、4 mg/kg镉污染浓度处理的土壤中种植的黄瓜果实VC含量分别增加了25.00%和91.42%(图4-A)、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7.03%和27.06%(图4-B)、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29%和58.80%(图4-F),并且都差异显著(P0.05);但当复合改良剂施用量为1 200 mg/kg后,可显著提高4 mg/kg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可滴定酸含量(P0.05)。与不施用复合改良剂的对照相比,4 mg/kg镉污染土壤中施用900 mg/kg改良剂可使黄瓜果实粗纤维含量降幅最大,降低了21.54%,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

3 小结与讨论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重金属污染导致的蔬菜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土地资源稀缺,不可能将中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废弃,因此在这类土地上应尽可能种植可食用部分重金属积累量较少的蔬菜种类,同时采取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技术措施,以保证中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生产出的蔬菜具有食用安全性。已有的研究表明,瓜果类蔬菜可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与叶菜、根茎类蔬菜相比相对较低[1,2,18]。鉴于农作物只吸收土壤中的有效态重金属而非重金属全量[19],而重金属有效性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水平的影响[7,20],因此目前的重金属原位化学修复法主要是围绕调节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pH而展开的。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可以显著降低镉、铅、汞、砷等重金属的有效性[21-24],这可能是因为增加的土壤有机质可络合Pb2+、Cd2+等重金属离子,增大了其从土壤迁移到作物体内的难度[22,24],从而减少了农作物对其的吸收。本试验结果表明,2、4 mg/kg镉污染浓度处理的土壤中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3.17%和32.89%。

影响重金属有效性的另一个关键因子是土壤pH。提高土壤pH可促使土壤中的镉、铅等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结合态沉淀,降低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7,25]。与之相反,降低土壤pH可导致氢氧化物或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的溶解、释放,并且可增加吸附态重金属的释放,从而会使植物增加对重金属的吸收[26]。可见,提高土壤pH有助于降低植物中镉、铅等重金属的含量[5,11]。但本试验土壤为碱性(土壤pH 8.12),进一步显著提升土壤pH将不利于黄瓜的生长,所以结果中施用复合改良剂对2个镉污染浓度处理的土壤pH无显著影响。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活性胶体来源,它们比表面大,带电荷,代谢活动旺盛,可通过生物吸附、络合、沉淀、氧化还原等多种方式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和有效性[16,27];因此,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利用一些微生物特性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可以担当指示作用[28];所以研究复合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的影响,对于研究该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结果表明,在2、4 mg/kg 镉污染浓度处理土壤中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87.61%和96.02%、微生物总量分别增加了59.95%和55.81%;施用9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土壤真菌数量分别增加了137.50%和106.72%。施用复合改良剂后,镉污染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这可能是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组成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2]。另外,复合改良剂中所含的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也对镉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组成具有调节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试验所采用的复合改良剂主要是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来降低土壤镉的有效性的。另外,复合改良剂中所含的磷矿粉(氟磷酸钙)释放出的磷酸根与Cd2+离子可生成更稳定的磷酸盐重金属沉淀,这也有助于降低土壤中Cd2+的有效性。试验中,2、4 mg/kg镉污染浓度处理的土壤中施用1 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黄瓜果实的镉含量分别降低了31.40%和24.35%,降幅显著。

镉胁迫下,黄瓜根系生长受到抑制[29]、叶绿素含量降低[30]、光合速率下降[30,31],并会诱导大量活性氧的产生[32,33],使黄瓜植株的代谢发生紊乱、生长受抑,导致其体内维生素、糖分和其他物质含量都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黄瓜果实的品质[1]。因此,在重金属污染改良治理中,土壤改良剂对植物体内营养品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本试验中发现,随着土壤中添加镉浓度的增加,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而施用复合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营养品质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2、4 mg/kg镉污染浓度处理土壤中施用1 200 mg/kg改良剂后,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25.00%和91.4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7.03%和27.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29%和58.80%。

综上所述,土壤复合改良剂可通过提高镉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来降低土壤中镉离子的有效性,从而显著降低黄瓜果实对镉的积累,并可明显增加黄瓜果实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镉污染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营养品质。因此,土壤复合改良剂能够用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

参考文献:

[1] 胡 超,付庆超.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蔬菜发育及品质的影响之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519-523.

[2] 薛 艳,沈振国,周东美.蔬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差异与机理[J].土壤,2005,37(1):32-36.

[3] 江解增,许学宏,余云飞,等.蔬菜对重金属生物富集程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蔬菜,2006(7):8-11.

[4] PATRICK L. Toxic metals and antioxidants: Part II. The role of antioxidants in arsenic and cadmium toxicity[J].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2003,8(2):106-128.

[5] 周 航,周 歆,曾 敏,等.2种组配改良剂对稻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效果[J].中国环境科学,2014,34(2):437-444.

[6] MIGNARDI S, CORAMI A, FERRINI V.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hosphate treatment for the remediation of mine waste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Cd, Cu, Pb and Zn[J]. Chemosphere,2012,86(4):354-360.

[7] BROWN S,CHRISTENSEN B,LOMBI E,et al. An inter-laboratory study to test the ability of amendments to reduce the availability of Cd, Pb and Zn in situ[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5,138(1):34-45.

[8] CARRILLO Z M D,DE FREITAS R C A.Sorption of cadmium in some soil amendments for in situ recovery of contaminated soils[J].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2013,224(2):1418-1426.

[9] 楚秀梅,赵展恒,余兆婧,等.重金属Pb和Cd在不同修复材料中的迁移机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1):42-48.

[10] 徐明岗,张 青,王伯仁,等.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红壤的修复效果及评价[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1):121-126.

[11] 江海燕,王志国,赵秋香.等.胡敏酸改性膨润土钝化污染土壤Pb 和Cd及机理[J].环境保护科学,2014,40(1):46-50.

[12]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3] 李阜棣,喻子牛,何少江.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4] 吴金水,林启美,黄巧云,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15] 李合生,孙 群,赵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 杨济龙,祖艳群,洪常青,等.蔬菜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J].生态环境,2003,12(3):281-284.

[17] 刘恩玲,王 亮,孙 继,等.不同蔬菜对土壤Cd、Pb的累积能力研究[J].土壤通报,2011,42(3):758-762.

[18] 韩承华,江解增.重金属污染对蔬菜生产的危害以及缓解重金属污染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蔬菜,2014(4):7-13.

[19] WALLACE A,BERRY W L. Dose-response curves for zinc, cadmium and nickel in combination of one, two, or three[J]. Soil Science,1989,147(6):401-410.

[20] KIRKHAM M B. Cadmium in plants on polluted soils:Effects of soil factors,hyperaccumulation,and amendments[J].Geoderma,2006,137(1):19-32.

[21] 张亚丽,沈其荣,姜 洋.有机肥料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益[J].土壤学报,2001,38(2):212-218.

[22] 张亚丽,沈其荣,谢学俭,等.猪粪和稻草对镉污染黄泥土生物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1997-2000.

[23] 董方平, 李 贵,刘振华.有机肥料对铅污染土壤铅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8):162-166.

[24] 李雪芳,王林权,尚浩博,等.小白菜和小青菜对镉、汞、砷的富集效应及影响因素[J].北方园艺,2014(1):16-21.

[25] 杜彩艳,祖艳群,李 元.pH和有机质对土壤中镉和锌生物有效性影响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4):539-543.

[26] VANGRONSVELD J,COLPAERT J V,VAN TICHELEN K K. Reclamation of a bare industrial area contaminated by non-ferrous metals: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the durability of soil treatment and revegetation[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96,94(2):131-140.

[27] 郭学军,黄巧云,赵振华,等.微生物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活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105-110.

[28] KIZIKAYA R, ASKIN T, BAYRAKLI B, et al.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heavy metal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2004,40(2):95-102.

[29] 陈新红,叶玉秀,闰瑾.镉、铅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9(8):18-22.

[30] 冯建鹏,史庆华,王秀峰,等.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抗氧化酶和氮代谢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4):970-974.

[31] 刘劲松,石 辉,李秧秧.镉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5):18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