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孤独症;食物不耐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3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70-01
孤独症是一种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我院开展食物不耐受检查,发现孤独症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的食物较多,在临床中患病率较大,所以开展了孤独症食物不耐受的饮食护理,减少了食物对身体的伤害,并使患儿的交流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被诊断为孤独症的患儿30例,其中14例经食物不耐受检测出对食物不耐受食物增多,随之,对其进行饮食护理,14例患儿中,男8例,女6例,城市>农村,年龄最大4岁,最小1岁2个月,住院时间为3个月。
1.2 方法
1.2.1 根据食物不耐受检测的结果,制定出忌食,忌食的不耐受食物仍可在数月之后,症状明显改善后,小心地引入食谱。
1.2.2 对于已忌食食入的食物,在症状消失或改善后可以逐渐尝试。
1.2.3 可恢复进行营养价值高但不耐受程度低的食物,其次恢复进食的食物,必须是最简单的形式,如果以牛奶、巧克力不耐受就尝试先喝牛奶,不要喝巧克力牛奶。
1.2.4 每次只能恢复进食一种不耐受的食物,如果确定加入此类食物没有不良反应时,才可以加入下一种,注意对某些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虾,会让孩子产生荨麻疹或致命的哮喘。
1.2.5 理想的食谱应包含多种植物与动物。
1.2.6 储备耐受物并冻存以备不时之需,譬如“大麦、褐米、扁豆等。1.2.7 心理支持 给患儿家长讲清楚食物不耐受对患儿的影响,只有合理膳食,正确饮食才能使疾病得到改善,使家长增强饮食护理的信心和决心,共同做好饮食调整的过程。
2 结 果
14例孤独症患儿均存在对食物不耐受的食物,坚持饮食护理的8例,有4例半路放弃,2例没有去做,经过复查,12例孤独症患儿的食物不耐受的程度明显改善,有效率85.71%。
篇2
[关键词] 听觉统合训练;儿童;孤独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in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utism. Methods 9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2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 and were given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ABC scale score and IQ age >4 years old score of the children were compar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disorder of the children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BC scale score and IQ score data were improv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ABC scale score and IQ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64.37±9.25)points and (69.43±11.65)points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ratio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such as language disorder, less vocabulary, soliloquy, lack of active language, no understanding of instructions and less talk was respectively 84.44 %, 86.67 %, 77.78 %, 80.00%, 88.89% and 91.11 %, various observation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Children; Autism
孤独症属于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迟缓,该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且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对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存在很大的阻力。孤独症患儿行为方式较正常儿童更为刻板、语言发育存在障碍且有人际交往障碍等[1]。据研究发现,采取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改善患儿病情。因此,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0例,采用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0例,所有患儿通过头颅CT检查,均符合1994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关于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排除脑发育障碍、听力异常、炎症发热、戴助听器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该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4:21,年龄3~8岁,平均年龄(5.16±1.37)岁,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为(82.16±17.43)分,IQ评分为(58.74±12.57)分。观察组:该组患儿男女比例为23:22,年龄3~9岁,平均年龄(5.83±1.92)岁,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分为(83.35±17.86)分,IQ评分为(58.21±13.42)分。两组孤独症患儿的性别、年龄、ABC评分和IQ评分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语言训练等,其中语言训练中的理解性语言障碍训练主要由患儿家长带领患儿按照指令做一些基本动作,增强患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而表达训练中,包括呼吸训练、构音训练和下颌、舌、唇的协调训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表达训练必须在理解训练取得一定成效后进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听觉统合训练,采用第3代听觉统合训练系统,患儿进行2次/d治疗,指导患儿戴上无线耳机,然后用CD机播放用于训练患儿听觉的光碟,30 min/次,以10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智力测验量表对患儿IQ得分进行评定,采用ABC量表对患儿的语言、行为和情绪语言进行评分,比较两组孤独症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将两组孤独症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的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其中包括不爱讲话、不理解指令、自言自语、缺乏主动语言、语言障碍、词汇量少。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数据处理,两组孤独症患儿的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比例用%表示,采用χ2检验,两组孤独症患儿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等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
2 结果
两组孤独症患儿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数据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儿的数据更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将两组孤独症患儿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患儿语言障碍、词汇量少、自言自语、缺乏主动语言、不理解指令、不爱讲话改善例数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研究显示,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其语言障碍是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因为患儿存在语言障碍,导致其听觉刺激任务的过程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缺陷,随之出现一系列表现为孤独症的具体症状,如情绪、社交、行为等方面的障碍[2]。有报道称,孤独症患儿突出的表现就是对语言和声音反应相对迟钝,而且对交流性语言存在反应障碍,但患儿会对其他感兴趣的声音极为敏感,如音乐、电视广告等,而听觉反应则表现为患儿对生活中常见的声音耐受性较差,此类声音对于一般人来说并无特殊感受,但是,孤独症患儿可能会难以忍受[3]。将传统的综合治疗运用于孤独症患儿,能够对患儿的语言障碍有所改善,但是,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部分行为特征效果[4-5]。
听觉统合训练是音乐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将音乐进行调制,给患有孤独症的儿童聆听,能够帮助患儿矫正听觉系统中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而且可刺激患儿的脑部活动,帮助患儿改善情绪,纠正语言障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行为[6]。ABC量表评分目前广泛用于对孤独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判定,患儿在经过治疗后,ABC量表评分的下降,意味着患儿的症状得到改善。IQ评分用于客观地对孤独症患儿的智力水平进行判定,IQ评分升高,则说明孤独症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经治疗得到改善[7-8]。
张月恒、韩书文等[9]在《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及康复效果评价》一文中,通过对孤独症患儿采取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对照研究,取得显著效果,文中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语言障碍交流改善比例优于对照组患者,在该次的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疗效同样显著,其治疗后半年的ABC量表评分和IQ评分分别为(64.37±9.25)分、(69.43±11.65)分,而且,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将其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听觉统合训练应用于治疗儿童孤独症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语言障碍以及部分行为特征,有效缓解患儿的孤独症状,改善患儿语言交流障碍,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适合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军.听觉统合训练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89-90.
[2] 任灵敏,焦敏,方拴锋,等.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0):11-12.
[3] 张朝,于宗富,黄晓玲,等.听觉统合治疗孤独症儿童20例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21-2124.
[4] 张俊,张勤良.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3):321-324.
[5] 韦斌垣,梁巧琦.孤独症儿童听觉统合训练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30-31.
[6] 解金娜,邢雨晗,冀永娟,等.孤独症儿童听觉统合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9):1002-1004.
[7] 孙玉燕,黄春娟,刘健,等.低功能孤独症患儿听觉统合训练疗效研究及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37-39,42.
[8] 张莉,周得,崔鑫,等.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敏感频率分布的对比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3):362-363.
篇3
1 孤独症的概念及其表现
1943年精神病学家里欧.坎纳( Leo Kanner)正式对儿童孤独症下了这么的定义,它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 Pervasive develop mental disorder, PDD),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影响着儿童与他们的世界相互作用的每一个方面,破坏儿童本该具有的人类的最显著特征――社会回应、沟通能力和对他人的感觉。往往起病于 3岁以前,4到 5岁时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会互动、沟通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多方面的缺陷。
全球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远远高于癌症、糖尿病等。据调查,在美国等一些高收入的西方国家,每11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患有孤独症。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 ,孤独症发病率已占中国各类精神疾病首位 ,平均每 50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孤独症患者。但是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很多表现类似于智力落后儿童或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所以有些很可能是孤独症儿童但却被误认为是痴呆儿童而忽视了对这类儿童的教育训练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发病率要低于全球的发病率,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身边有孤独症的例子呢?原因是孤独症儿童的很多表现类似于智力落后儿童或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导致很多可能是孤独症儿童但却被误认为是痴呆儿童而忽视了对这类儿童的教育训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必须正视孤独症,正确的认识孤独症儿童的表现症状,只有如此,才会使孤独症儿童都如电影中“大福”一般幸福,能够自给自足,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孤独症儿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相反,他们的智商并不都是低下的,有一部分孤独症儿童智商超常,其中大约 80 %有智力缺陷, 其中大约 50 % I Q不足50分, 30 % I Q处于 50分到 70分之间, 20 %的智力在平均水平或稍高于平均水平。具有高智商的孤独症患者还有一个另类的名字――天才,电影《雨人》、《自闭历程》等讲的都是患有孤独症的超常儿童,他们幸运的具有某项特殊的能力,但是,这些不同的孤独症患者却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即具有某些特殊的缺陷,如他们会出现重复的行为和兴趣,《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雨人,能一个人安稳的生活在疗养院中,十年如一,甘之如饴。准点看同一节目,即录制好的同一场棒球比赛,吃同一种食物,摆放同一样物品,惧怕打乱生活秩序。当他离开疗养院后,仍需准点看该棒球比赛,《海洋天堂》中文章饰演的大福能够一直不厌倦地把玩具狗放回到电视机顶上,而不管父亲如何说;他们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很少与他人分享情感或经验,缺乏社交刺激的敏感性和社交回应性,常以不寻常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等。孤独症儿童经常会不愿与人直视,当你和他说话时,他可能头朝着其他方向,很多时候常人会说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海洋天堂》电影中有这么一句话“上辈子是条鱼,转世投胎得了孤独症”,《火星的孩子》中鲍比・科尔曼饰演的孤独症儿童少年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带着负重带,白天带墨镜打伞避免地球辐射,说着火星语,希望着宇宙飞船把他接回自己的星球;他们还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缺乏围绕主题进行沟通的能力,言语表现多为刻板重复或反复模仿,经常说出别人很难理解的话,但在特殊情境下会使用文字形式使用语言,如《海洋天堂》电影中大福乘坐公交车,在一次次无法开口说话被拉过站的无奈情况下,不断地鼓励与学习,终于学会在下车时大声的对司机说出“我下”两个字。正常人可以很容易地去思考,去交流,甚至可以自动明白对方所想,但是这些正常人可以不费力气完成的事情在孤独症儿童面前是那么的困难,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漠视或者无法表达对亲人的情感,无法真正的去交流,自乐与自己的世界,也困于自己的世界。
2 孤独症的应对
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异常,而当别人对他们强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会躁动不安,会恐慌,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可以这么说,孤独症儿童并不痛苦,因为他们不自知,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世界没有孤独,相反,痛苦的是他们的父母、家人,他们必须负担起孤独症儿童的起居生活,在有限的时间中为他们做好打算,就像《海洋天堂》中大福的爸爸一样,身患肝癌,却不愿治疗、休息,到处奔波只为安顿好大福的后半生生活。孤独症可以治疗吗?如果对症下药,是否可以药到病除呢?
在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探明的今天 ,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是治疗孤独障碍的两种最主要方法,二者各有偏重,但都无法根治孤独症。对于孤独症的治疗,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共同努力,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社会适应和言语发育。首先,从社会角度来讲,通过社会舆论让全民正确认识孤独症,消除对孤独症患者的歧视,建立健全孤独症患儿早期干预训练康复机构,大力培训康复训练专业队伍,组建孤独症儿童父母参与互助小组,设立孤独症儿童救助机制,为孤独症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为孤独症的治疗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心理支撑。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讲,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承受着不可想象的压力,他们要正视患儿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积极求医,相信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言语功能,积极引导孩子,巩固干预训练的效果。最后,从学校角度来讲,设立专门的特殊学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引导教育,适当的进行文化课和生活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无疑是对孤独症患者的家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在现有的治疗模式下,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渐提升儿童生活技能与交流能力。
3 展望
对于孤独症的研究并没有探明其是如何产生的,而且在治疗孤独症的方法、手段上也未能有不能根治孤独症。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对于孤独症的内在机制与治疗更加关注。对于父母与家长来说,则要明确孤独症的症状,做到及早发现,尽早就医,才能使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如电影《海洋天堂》中大福一样,能够逐渐克服行为障碍与社会交流障碍,从而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思特等.儿童孤独症高危因素和早期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8).
[2]刘志云.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
篇4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自闭症; 疗效
doi:10.14033/ki.cfmr.2017.7.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102-03
自闭症是小儿时期的心理障碍疾病,表现为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自卑等现象,患儿家长则表现为担心,不知所措,在临床护理中,患儿的心理需要呵护,家长也不可忽视[1],为探究其具体效果,现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85例自闭症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4~13岁,平均(8.36±1.08)岁;观察组,男35例,女8例,年龄3~14岁,平均(8.69±1.6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行为训练 (1)训练患儿的注意力。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材,同时指导患儿在与其交流过程中,应看着对方的眼睛,正视对方的脸,让患儿慢慢适应,每日注视的时间可慢慢延长,进而反复进行练习,强化训练效果,促使患者在面对面一对一交流的同时,会主动注意对方的目光、语言等。(2)指导自闭症患儿模仿动作。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广播体躁等,关注他人的存在[2]。(3)指导自闭症患儿姿势性语言学习及表情动作的理解。护理人员可协助患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姿势性语言,如点头和摇头,可先给患者做示范,然后鼓励患者主动模仿,然后联系,并掌握。同时也可以通过动画片促使患儿理解掌握身体各个动作及表情变化,如果患儿做对了,应鼓励,并强化练习,直至患儿能够自觉正确辨别。(4)提高患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护理人员可采取设置情景模式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以在患儿提出要求时进行训练,起初时间可短些,慢慢延长,促使患儿主动和别人建立关系,提高交际能力。(5)可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交往。护理人员在获得患儿信任后,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后,根据患儿的爱好、兴趣与患儿做有兴趣的事,同时根据患儿的表现慢慢扩大其交际圈,直至患儿可以参加集体游戏时,可适当的增加游戏内容,例如,可指导患儿角色扮演,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为以后的自立做好准备[3]。
1.2.2 康复训练 (1)呼吸训练。指导患儿如何进行吸气、吐气,完成发声练习,护理人员在训练患儿过程中,可反复进行示范,让患儿掌握,患儿做对了就给予鼓励和表扬,加强患儿的自信心。(2)口型训练。口型训练比较漫长,想要患儿完成口型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护理人员可通过一些比较好学的,大的动作开始训练,慢慢过度到口型发音的模仿,如果患者未训练之前偶然发出声音,应给予鼓励,增强其信心,增加患儿发音的频率。(3)单词练习。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从模仿说出物品名字开始,可选择患儿喜爱的东西进行练习,完成物品名称发音时,再过度刀卡片发音,同时也可以通过动作去学习一些单词。(4)指导句子练习。可先从短小的句子开始练习,慢慢过渡至长句子,也可以加入一些礼貌用语练习[4]。(5)复述和对答能力的训练。护理人员在指导患儿进行句子或文章练习时,应指导患儿复述、模仿,待患者复述达到20个字以上时,就可以采取情境对话的模式和患儿进行交流训练。
1.2.3 沟通技巧 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在面对自闭症患儿时,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这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耐心的和患儿进行沟通,并引导患儿走出自己的世界,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几点:(1)护理人员如果看到患儿未正确使用器材或者出现危险时,不要职责和谩骂患儿,应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方法,也不要说患儿笨。(2)护理人员在看到患儿因找不到某东西或身体不适时而大哭或者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应先观察患儿的举动,不要先帮其解决问题,可用温柔的语气先和患儿说话 [5]。(3)当患儿和别人玩游戏时,一时不了解游戏规则,不知怎么玩时,要先以手势和动作示范玩法,帮助他了解游戏规则;如示范一次他仍无法理解,可多示范几次直至理解为止。(4)有些患儿大部分时间不会主动接近别人,缺乏与人相处的方法,有时还会喃喃自语,答非所问;当护理人员和他沟通时,除了试着叫他的名字外,还要想办法与其对视,如蹲下身子,使双方目光的水平一样高,让他知道你正和他讲话[6]。(5)如患儿对护理人员或欲与他互动者的呼唤没有反应动作时,可以用语言或手势提醒他,但不要替他做或为他先做,如提醒他将某物拿出而不是帮他拿出来。(6)自闭症患儿在某情景中,尤其在被他人干涉时,常会因情急之下情绪失控,或者说出不恰当的话,此r不可嘲笑他,要立即示范正确的行为并解释让他知道原因。(7)当患儿出现鹦鹉式的模仿说话时,要将他的话进行重复并转变成疑问句,再询问其意思。
1.2.4 家属心理护理 通常自闭症患儿的家属,其心理也多存在焦虑、紧张感,急于求成,期望过高,压抑,缺乏信心等,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的倾听家属的心声,并对患儿家属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指导患儿家属要有耐心,自闭症比较特殊,心急只能适得其反,并向家属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让其掌握。同时和家属建立信任的关系,并让家属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并尽可能的理解和鼓励自己的孩子。
1.3 观察指标
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PEP(心理教育量表)对比两组患儿的现阶段心理l展和能力,并采取GESELL(盖泽尔发展量表)对两组患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进行评价。ABC:Krug编制,共列出患儿感觉、行为、情绪及语言等方面异常的57个条目,筛查分57分,诊断分67分。PEP:主要是包括功能发展和行为表现。GESELL: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动作行为、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ABC、PEP测评评分比较
观察组ABC测评评分高于对照组,PEP测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GESELL测评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运动评分、应物评分、应人评分及言语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自闭症的孩子有很多表现,如不主动和别人说话或喜欢和别人交流但谈话的内容重复,出现鹦鹉式的模仿说话,不理解做游戏的规则等;患儿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表现出急躁、压抑沉闷、缺乏信心等,因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还要时刻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8]。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来院的自闭症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包括:重新训练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模仿动作,增强姿势性语言的学习及表情动作的理解,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利用游戏改善交往等行为训练;同时对患儿进行呼吸训练、口型训练、单词训练、说句子训练、朗读文章及表达能力训练、语言理解能力训练及文字训练等;注意与患儿沟通的技巧,自闭症患儿的心灵是很脆弱的,当他们对某种事物不懂时不要嘲笑他们,要告知其解决的方法,同时给予安慰;对于患儿家长,他们在孩子恢复期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告知他们要先把自己做好,才能更好的安慰孩子,促进恢复等,由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运动评分、应物评分、应人评分及言语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叶雅萍,林慧敏.心理护理在自闭症护理中的积极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52.
[2]李家凤,胡景虹.心理护理在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229-230.
[3]陈佩佩.心理护理在儿童自闭症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B,2015,31(8):254.
[4]张晓丹.心理护理对自闭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31(24):243.
[5]张晓丹.心理护理对自闭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科学导报,2015,31(21):259.
[6]姚丽萍.小儿自闭症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7):135-136.
[7]欧惠娟,马丽莉,吴荣,等.高压氧联合心理护理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0,8(19):1698-1699.
篇5
【关键词】 引导性干预; 肥胖儿童; 身心健康;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uided interventions on promot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obese children.Method:180 children received by our clinic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hospitalization,9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ealth guidanc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guide interventions of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nutritional,weight and social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health guidance.The height,weight,mental health test (MHT) scores and proportion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s.Result: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weight,BMI index,MHT score and rat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Guide interventions; Obese children; Mental health; Efficacy
引导式教育是由匈牙利学者Peto Andras教授创建的,其通过教育的方式促使功能障碍者异常功能获得有效矫正及恢复,或促使人群向更好的行为发展[1-2]。其应用的根本原理是通过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持续性改善的效果。肥胖儿童保健是综合性医院常年开展的诊疗项目,其在促进肥胖儿童健康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报道显示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关注不足,肥胖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3-4]。为更好地促进肥胖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本文前瞻性分析了本院采用引导性干预的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门诊接收的180例肥胖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尾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5~12岁,平均(8.9±2.7)岁,体重14~55 kg,平均(33.7±18.7)kg,身高1.10~1.64 m,平均(1.32±0.69) m,BMI指数(20.1±4.8)kg/m2;观察组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5~12岁,平均(9.1±3.1)岁,体重15~58 kg,平均(33.8±19.3)kg,身高1.09~1.62 m,平均(1.34±0.72)m,BMI指数(20.3±4.9)kg/m2。两组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肥胖儿童年龄5~12岁;(2)不伴有严重的心、肺、肝及肾脏器官病变,无恶性血液病等疾病;(3)监护人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10岁;(2)伴有严重的心、肺、肝及肾脏器官病变,恶性血液病等疾病;(3)孤独症、多动症、睡眠障碍及学习障碍儿童。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保健指导,包括儿童饮食注意事项、营养、不同年龄段疫苗接种知识、合理控制体重等方面的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单独的引导性干预,干预人员由首诊医生及保健科医生2名及护士3名共同组成,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3.1 心理行为引导干预 学龄前儿童(5~6岁):(1)干预原则:干预人员重点围绕协助其建立基本生活技能、情感依赖及表达能力等方面,告知儿童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多的关注儿童成长,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动,多与儿童进行沟通。(2)干预方法:干预人员围绕该阶段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如某卡通动漫、幼稚园生活、图片及玩具等话题或实物与儿童进行情景模拟,鼓励儿童畅所欲言。学龄期儿童(7~12岁):(1)干预原则:干预人员重点围绕提高儿童适应及学习能力,建立情感有效控制及生活常规,培养其独立学习与思考、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2)干预方法:该阶段干预人员与其沟通以朋友的角色进行,干预人员通过PPT、小课堂授课及情景模拟等方式,向儿童讲解良好心理行为与性格及健康成长的关系,良好心理行为的塑造方法,良好心理行为保持方法;同时耐心的与儿童监护人员进行沟通,说明该阶段是儿童心理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引导儿童监护人在该阶段与孩子保持更多的情感沟通及交流,遇到有逆反心理的儿童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关心、关爱及耐心的沟通。
1.3.2 营养引导性干预 (1)指导家长及肥胖儿童提高对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蛋白质、糖分及脂肪作用的重视,充分保证每日营养的均衡摄入,预防营养供给不足或垃圾食品过度摄入导致的肥胖;(2)微量元素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向儿童及其监护人说明儿童时期充足的微量元素供给对于预防成年后骨质疏松及骨折的重要意义,说明微量元素缺乏或中毒对儿童行为产生的重大不利影响;(3)利用PPT授课的方式向儿童及其监护人说明常见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及其作用,如铜、锌、钙、铁、镁缺乏对儿童生长的意义,铅、镉含量超标对儿童成长的不利影响,并介绍补充相关微量元素的食谱,如:含铜食品:坚果类(核桃、腰果)、豆类(蚕豆、豌豆)、谷类(小麦、黑麦)、蔬菜、动物肝脏、肉类及鱼类等;含铁食品:牛羊肉、牡蛎、坚果及杏仁等;含钙食品:乳酪、酸奶、炼乳、豆类及蔬菜类等;含锌食品:动物内脏、瘦肉、猪肝、鱼类及蛋黄等;含镁食品:西瓜、草莓、香蕉及绿豆等。
1.3.3 体重引导性干预 儿童肥胖可引发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肝功能异常、消化系统异常、骨骼生长异常、骨密度偏低、心理行为及社交功能降低等,并增加成年后肥胖的可能,因而体重引导性干预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干预方法:(1)饮食控制:指导儿童严格控制垃圾食品及脂肪过多食品的摄入,控制饮食;(2)运动干预:指导儿童每周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学龄前儿童如慢跑、做游戏等,学龄儿童每周抽一定时间进行踏单车、跑步、篮球及排球运动等;(3)制定详细的为期10周的食谱及详细的运动方案,运动量以达到最大心率的70%~80%为宜,运动时间以早晨或下午4点钟左右为宜,运动项目包含慢跑、篮球或排球,运动项目以儿童不觉得过度疲劳为原则;(4)在满足小儿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限制患儿食量,避免长时间进行看电视、玩游戏及看书等静坐活动,提倡餐后参加家务劳动及散步。
1.3.4 社会功能引导性干预 将儿童按照年龄分为学龄前儿童组(5~6岁)及学龄儿童组(7~12岁)。由教导员安排,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言语与非言语交流、同伴交流、对话交流及助人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儿童人际交往的勇气及对同伴的接受能力。协助儿童认识环境及世界认知的偏差及异常,引导儿童在焦虑不安、恐惧及抑郁的情况下宣泄自我的情绪,引导儿童与积极、快乐、活泼的儿童建立朋友关系,加强儿童的语言练习,对主动行为失败后出现失望内疚的儿童及因不能正确发现自己的学习潜力而产生自卑的儿童及时予以开导。
1.4 评价方法 (1)比较两组肥胖儿童干预前后的身高、体重、BMI指数、体重过轻、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情况。(2)心理健康评价量表,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评价两组肥胖儿童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心理健康情况[6]。使用该量表评价前由干预人员简要说明干预的目的及方法,对10~12岁的肥胖儿童由干预人员说明填写方法后,发放纸质问卷填写,对5~10岁的肥胖儿童,由干预人员1对1的沟通后填写。MHT量表由学习焦虑(共15项)、对人焦虑(10项)、孤独倾向(10项)、自责倾向(10项)、过敏倾向(10项)、身体症状(15项)、恐怖倾向(10项)及冲动倾向(10项)组成,每项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总分为90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项症状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干预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肥胖儿童干预后的体重、BMI指数、超重及肥胖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2.2 干预前后的MHT评分情况 两组儿童干预前的MH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干预后的MHT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P
3 讨论
引导性干预是一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的体系,其是一种以儿童作为干预人群的经由系列性、有目的性的干预活动,进而促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法。调查研究显示,监护人对儿童缺乏关心关爱及儿童保健知识不足可导致对儿童成长过程关注力度不足,进而引发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7-11]。身心不健康的儿童不仅对家庭也对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家庭的和睦及社会的发展。医院作为儿童保健的重要部门,在对儿童完成疾病诊治的同时,亦担负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职能。
本研究对两组肥胖儿童分别进行常规干预及引导性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超重及肥胖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
有报道显示我国儿童成长中普遍缺乏微量元素[16-18]。研究发现血锌作为人体辅助酶高达150多种,其参与了人体内多种蛋白质的合成、RNA转录及DNA的复制,脂肪及糖分的代谢,锌缺乏时将引发系列性的代谢紊乱疾病,导致蛋白质吸收障碍,软骨细胞增殖及骨矿化,引发骨密度降低,导致成年后骨折及骨质疏松的发生[19]。锌缺乏还可加重血铁水平偏低,引发儿童学习能力、注意力及记忆力降低,导致学习能力降低、孤独、寂寞情绪产生,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发育。缺锌还可导致儿童细胞CD4、CD8细胞异常,引发细胞免疫功能降低[20]。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最多的微量元素,对儿童婴幼儿时期牙齿及骨骼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钙缺乏将引发成年后的佝偻病。另外钙缺乏还将影响体内多种细胞酶的活性,如淀粉酶、腺苷酸环化酶及磷酸二酯酶,上述均为消化道系统重要的酶,合成障碍将引发儿童食欲不振,挑食、厌食、生长停止,导致发育不良。铁参与了人体多种含铁蛋白质及酶的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氧化磷酸化及一系列的生物化学过程,缺铁可引发缺铁性贫血,进而导致儿童不可逆性的大脑损伤及行为变化,导致儿童的抵抗力降低、疲劳、智力发育迟缓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将对机体产生各种严重性损伤,影响儿童的神经行为及认知功能。因而有益微量元素充足供应,有害微量元素控制摄入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通过引导性干预,让儿童及监护认知道微量元素的作用及补充方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MHT是儿童心理健康评价的有效方式,其可较为准确的反应儿童心理状态。本文的研究发现,采用引导性干预后,观察组肥胖儿童的MHT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得分;对照组儿童干预前后的MHT评分无显著变化。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体重、BMI指数、超重及肥胖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引导性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控制体重,并可有效促进肥胖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引导式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527-528.
[2]芮芳,,唐久来,等.引导式教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3):1005-1007.
[3]秦珊珊.不同年龄期内儿童心理健康保健重点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4):159-159.
[4]王英丽,刘华平.单纯性肥胖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23):2078-2080.
[5] Bara B G,Bucciarelli M,Colle municative abilities in autism:evidence for attentional deficits[J].Brain and Language,2001,77(2):216-240.
[6]石淑华.儿童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
[7]王世佳.家长对儿童肥胖知识态度和行为认知的调查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11):1691-1692.
[8] McCrindle B W.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Nat Rev Cardiol,2010,(3):155-163.
[9]侯冬青,程红,王天有.北京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与肥胖状态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524-527.
[10]曾援,钟日英,郑欣.儿童肥胖的预防及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5):56.
[11]王茂贵,王宝西.现代儿科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97.
[12]张隽,陶晔璇,汤庆娅,等.上海市7~9岁儿童肥胖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5):672-675,696.
[13]林丹,张丽,陈喜生,等.肥胖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在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03-104.
[14]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3.
[15] Borg R,Kuenen J C,Carstensen B.HbA1c and mean blood glucose show stronger association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than do postprandial glycaemia or glucose variability in persons with diabetes;the A1C-Derived Average Glucose (ADAG) study[J].Diabetologia,2011,54(1):69-72.
[16]林国聪.鹿寨县564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10):106-108.
[17]马秀兰.0~5岁儿童超声骨密度与血清锌、铁、血铅关系的研究分析[J].中国优生优育,2010,16(5):230-232.
[18]周志红,刘丽,陈力,等.血清6种微量元素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5):465-468.
[19] Ato R,Kulshrestha S,Mongan G,et al.Estimation of serum zinc and copperin children with acute diarrhea[J].BioI Trace EIem Res,2006,114(1-3):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