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读书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读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特殊教育读书笔记

篇1

[关键词]赫尔巴特 管理 教学 训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131-01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1806年,他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此书的原标题为《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十四章,三编之前有一个“绪论”。

以下是我对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做的一些摘录以及自己的理解:

一、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赫尔巴特提出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作为教育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

(一)儿童的管理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赫尔巴特认为,对儿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责任,对儿童的管理是进行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另外对儿童的管理不能太过。

(二)儿童管理的目的

“……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赫尔巴特继承了中世纪的教育对儿童的看法,认为儿童起初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指出为了使这种烈性不会发展为倾向,就必须经常用强制来压制。

三、教学的步骤

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思维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联合成统一的东西。专心和审思都各有其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理论,他把教学划分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个连续的阶段。

(一)清楚

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对学生而言,这一阶段处于静止状态的“专心”活动,其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作为教师,要采用提示等直观教学讲授新教材,以便使学生清楚而又明确地感知新教材。事物能否被感知,首先取决于学生的过去经验,因此,要使学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观念,以便向学生提供恰当的新观念。

(二)联想

对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运动状态的“专心”活动。经过了明了阶段之后,学生能够将以往的种种观念迅速地正确再现出来,并自然地引起某种联想。但是,也往往会碰到新观念与旧观念不相一致、与旧观念不相联系的情况,这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其他有效方式,寻找某些较接近的新观念或旧观念,去代替或调和它们。在此阶段,重视培养和利用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系统

经过“联合”阶段,学生的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产生了一定联系,但并不系统,需要学生进一步进行一种静止状态的“审思”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初步联合起来的种种观念进一步与课程的整个内容和目的联合起来,使相关的新旧观念重新联合为集团,形成普遍性的概念。在这一阶段,想象和思维表现得特别活跃,并具有更严密的逻辑性。

(四)方法

这一阶段学生对观念进一步思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审思”活动。教学过程达到系统阶段,并不等于观念体系全部形成了,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这便需要借助实际的练习,使已获得的系统知识付诸应用,使之变得更为牢固和熟练。

四、训育及其方法

(一)训育的定义

“现在便容易对训育的概念下定义了。它与儿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征,它是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的,它与教学共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赫尔巴特通过把训育与对儿童的管理和教学相比较,来更清晰地理解训育的实质内涵,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训育的方法

赫尔巴特提出的训育方法有:1.陶冶。训育与管理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陶冶性。通过陶冶,使学生逐渐受影响。2.教师的人格感染。教师的形象对学生具有权威性,通过教师的人格感化学生,是训育的一个重要手段。3.赞许和责备。赫尔巴特说:“通过应得的赞许给儿童以快乐,这是训育的出色的艺术。”儿童、少年与青年,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须习惯于忍受其所招致的责备并保持这种习惯,只要这种责备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4.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制度。这是“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首要准备”。

赫尔巴特在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里提出的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儿童的管理理论,教学阶段论以及训育及其方法,这些教育思想尽管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教育科学发展的贡献是杰出的,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借鉴作用。

篇2

1现状

    1.1阵地服务

漯河市图书馆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宗旨,通过不断加强阵地服务,漯河市图书馆近几年来每年接待的读者数量增长速度均保持在5%左右。目前,持证读者人数达12000人,.年流通总人次202119人次,借阅书、报、刊395967册次,检索课题跟踪服务20项,解答读者咨询5000余条。

1.2特色服务

1.2.1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

市图书馆自搬人新馆以来,每年举办50次读者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各种展览、学术讲座、猜谜、经典诵读、知识竞赛、图书宣传、有奖征文、影视播放、读书活动等多个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对象既有老人,也有儿童,更有部分视障人、聋哑人等残疾弱势群体,受到了读者的肯定与欢迎。

1.2.2为少年、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

少年、儿童服务工作现在已成为了各馆开展读者服务的一项主要工作6市图书馆在少儿阅览室开展了“准父母教育”“亲子读书乐园”“家教之窗讲座”“母子读书演讲会”“家长读书协会”“小读者俱乐部”等一系列活动,还广泛开展了“孩子与父母一同走进图书馆,共同读好书”的活动,使毎个家长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让每一个年轻的家庭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1.2.3为下岗职工提供服务

市图书馆利用本馆文献资源优势,免费为下岗人员办理借阅证,并举办了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班、知识系列讲座、免费电脑±音训活动(±削1丨地点为市馆电子阅览室)。另外,市馆又同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合作,成立了下岗人员读书协会,以促进下岗人员的交流,使他们相互獅,努力学习知识技术,早日实现再就业。

    1.2.4为科技兴农服务

市图书馆针对农村的特点,对源汇区4个乡的各个自然村进行了详细调查,建立专业户档案48个,开展了“送书下乡”活动,定期送去农民急需的政策法律、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科技、文化艺术等各类图书、报刊和市馆自己编印的《致富信息》《农村养殖技术》等10种农村实用科技二次文献。

1.2.5为农民工提供文化援助

市图书馆从2008年起长年坚持帮扶漯河市区各建筑工地的农民工,不仅主动送书到工地,摆流动书摊,为他们发放免费借书卡,还紧密跟踪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准确收集相关信息,编印二次文献《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问答》《漯河市农民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等,为农民工提供了准确、有效的医疗保障信息。

1.2.6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市图书馆充分发挥信息传播交流功能,坚持为潔河市三剑客奶业公司、漯河市鮮冶金和天翼公司长期无偿提供信息和咨湖陕,请有关专家,教断Mdk*管理,创新能力,雌知识,i憤机知识、信息技术培训和讲座活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1.3建立分支,扩大辐射范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上阅读率不断增长,而图书馆读者群呈现出持续萎缩的趋势。面对这一挑战,市图书馆在以开展阵地服务创新为重点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服务,扩大服务范围,以创办“全民图书馆”为突破口,带动全馆服务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3.1走进兄弟单位,建立“结合馆”

市图书馆位于沙遭河以南,为方便沙澧河以北的市民借阅,市馆在位于新行政区的漯河市会展中心综合部二楼建立了阅读站,使用面积超过2100m2,实行文献资源的集中调配、动态管理、定期更新,保证该阅读站在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上达到一个小型图书馆的水平。该阅读站与主馆一卡通用,通借通还,真正方便了沙澧河以北的居民借阅书刊资料。新型的管理模式非常便捷,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

1.3.2走进军营,建立“军队图书室”

市图书馆帮助驻漯某部建立了图书室,并经常更换书刊资料,深受官兵的欢迎。市图书馆根据部队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和官兵的思想推荐读书书目,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心得展评等,让军民共建传统发扬光大,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

    1.3.3帮助特殊群体,建立“残疾人图书室”

市图书馆从1998年开始就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服务。2003年,市图书馆与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漯河市聋哑儿康复中心和漯河市福利院合作,分别在这些地方建立了图书室,定期上门更换书刊资料,并为他们赠送了书架。

2问题与对策

    2.1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经费投人不足巳成了漯河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桎梏,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市图书馆有着良好的业务基础,但经费不足却导致业务工作的一系列恶性循环。书刊年人藏量不足影响了读者服务工作,尤其是总藏量严重不足、资源建设比较单一、数据库资源相对缺乏,制约了图书馆的深层服务。另外,共享工程专用设备不到位,影响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和资源服务工作。

对此,市馆应加大非政府投人,以政府教育拨款、企业投资、私人捐助等为主要经费来源,调动各方的投资积极性,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为图书馆投资和捐赠,保证图书馆稳定的经费来源。

2.2人员编制少.专业人才少

截至目前,市图书馆有在职员工26名。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员工有10人,占总职工人数的38%;大专学历员工14人,约占总职工人数的54%;中专学历员工2人,约占总职工人数的8%.高级职称3人,约占总职工人数的12%;中级职称9人,约占总职工人数的35%;初级职称10人,约占总职工人数的38%.因此,市图书馆要引进一些既懂文献信息专业,又懂现代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大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调动职工奋发向上的热情,建立一支高素质、精业务的职工队伍。

2.3深层次服务工作有待加强

漯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图书馆专题咨询、决策参考、情报检索等服务将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市图书馆应在开展一般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深层次服务,充分利用新馆先进的技术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服务,并依托共享工程,努力为覆盖全市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为地方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3

关键词:聋生;交往;沟通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50-03

在人类社会中,聋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聋人的生理、心理基础形成聋人独有的思维、语言、行为习惯,构成独特的聋人文化群体。在美国,聋人被视为“一个独特的聋人文化群体”、“一个语言上处于少数人地位的群体”、“一个亚文化群”[1]。而近几年来,有关聋人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屡见报端,社会上的聋人犯罪比例不断提高,犯罪手段由单一走向多样化,影响恶劣,越来越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健听人对聋人心存戒备,认为他们不近情理,不可救药,而聋人对社会、对健听人心存芥蒂,因此造成两者之间缺少了良好的交往和正常的沟通。在这种环境下,不少聋人形成了自卑、多疑、孤僻、自私、偷偷摸摸、性情急躁的毛病。

为此,我们要帮助聋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聋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现状

沟通是人类社会赖于存在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交往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而提高沟通能力,无非是两方面:一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二是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而由听力语言造成的沟通困难,使得聋人的社交范围受到局限,致使他们对法律、公德、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理解也比较粗浅、片面, 同时存在一些特异心理(如自卑、固执、报复等) 和不良行为(偷窃、行凶、早恋) 。产生这些不良心理的原因除耳聋的客观原因外,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滞后,也是造成聋生出现特异心理和不良行为的原因。

资料显示,聋人更愿意与同样是耳聋的人交往,在与正常人交往中,聋人经常显示两种极端, 一种是出自信心不足,甚至会对正常人产生一种敌对感;另一种是过分依赖父母老师、过分相信成年正常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交往手段的使用方面,聋人与聋人之间更喜欢用手语, 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自娱自乐,哑剧、舞蹈、手语歌,手语歌是聋人在自娱自乐中创造的艺术形式;而与正常人交往多数聋生也更喜欢用手语。而"手语是聋哑人的一种言语表达形式,是聋哑人交际和交流的思想工具,它分为手指语和手势语两种。指语是以书面语言为依据、用指式代表字母来拼打音节语句的一种言语形式。手势语是以模拟事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动作表现为主要手段,辅以姿势和表情来表现的一种言语形式"[3],大部分健听人也掌握不了,这给他们与健听人的沟通带来困难,甚至使交往难以继续或产生误解。久而久之,造成他们与社会之间产生了隔膜,参与社会各方面活动的机会相对减少,害怕与健听人交往,使他们产生畏缩和自卑心理。相反聋生的视觉观察力强,但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因为信息残缺而片面,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而且多疑,别人的一个小动作也可能被他们理解成是不怀好意。有时老师之间在交谈,只要用眼神扫一下他们,他们也会在怀疑老师是不在说自己的坏话,会追问你在说什么?猜疑心重的聋生往往整天疑心重重,从心理上设置一种“自我保护”的屏障,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他人的交往信号。那些心胸狭隘、个性品质不良的聋生在遇到挫折时易产生这种动机,就会造成与交往对象的对立情绪,甚至造成交往关系的恶性循环,它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和情绪性,是聋生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拦路石。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善和提高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矫正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感倾向,进而提高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如何培养聋生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2.1加强书面语言训练,打好聋生交往与沟通的语言基础。由于语言和思维特别是抽象思维有密切的关系,聋人语言能力的底下,也影响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在正常儿童的思维发展已经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同龄聋童思维仍然停留在形象思维或直观思维阶段。口头语言是人类语言最主要的形式。聋人口语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听不到或听不清,再是说不了或说不准。所以在与健听人的交往中,但聋生使用的最多的还是书面语。因此,基础的工作是加强口语、手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落实到书面语的提高上。

(1)指导聋生认真学好语文课。语文课是语言学习的主要平台,要引导聋生认真体会课文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诵、多默写,以丰富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也要培养聋生“看”、“听”话的能力,就是要求聋生会看老师和同学的口型,能知道老师和同学说了什么。

(2)认真指导聋生开展课外阅读。结合我校各班“图书角”的建设,鼓励聋生在课外大量阅读适合自身水平的图书、报刊,坚持写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片断和优秀短文,使他们具有充实的知识信息和语言材料。

(3)指导聋生在生活中积累书面语言,鼓励聋生利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经常练习写日记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心里所想的问题不便直接用手语交流。日记或书信是一种良好的交流方式,于是我要求学生写日记,把自己疑惑的事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解答,老师在解答问题的同时帮他们改正错误的语法和句子,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句子,并定期写信向父母汇报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手拉手”的小伙伴们进行书信交流等等,为今后的正常社交打下基础。

(4)参加各项活动,渗透书面用语训练。在聋校,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书面语言的机会。例如:外出参观时,我会事先向学生提出参观要求,看些什么?学习哪些知识?记录哪些内容?会用上什么语句?参观时,我和学生都带上本子作好记录,回校后要求学生及时整理成文。在组织学生外出游玩时,让学生作好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身处大自然有什么感觉?心情如何?每一次的活动结束时,先让学生口述,并指出病句和一些词的用法,最后用书面语记录下来,从而进一步提高聋生的书面用语能力。

(5)结合家庭教育,提高学生书面语的能力。很多人使用的聋人手语不够规范,学校班级、学科、家庭各成员之间使用的手语不统一,并且我校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父母整天为生活奔波忙碌,根本不会手语,就造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的困难,女子的正当要求父母理睬,父母提出的要求,小孩不接受,很容易形成对立面,使学校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打开这种局面,我建立了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本,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心里的秘密,有什么愿望,都可以写在本子上,同样父母对自己的小孩有什么要求和一些关心的语句也写在本子上,在交流本上常常可以看到“女儿,我和爸爸都爱你,希望你过得愉快”,“爸爸、妈妈,我会认真学习的,希望你们快乐!”“儿子,你今天过得还好吗?”这些感人的语句,使亲情日益加深,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也让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书面用语能力发展。

2.2从心理辅导入手培养聋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我们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心理资讯室”,专门为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调整社交心态而建立的。班主任及心理指导教师帮助聋生激发社交的平等感,告诉学生:“除了听力、语言的差异外,健全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我们经常邀请残疾人中的优秀者,特别是与他们曾朝夕相处过的,后考入大学的校友,通过信件来交流教育他们;有把握地组织学校体育、文娱等代表队去参加普教系统的比赛,用聋哑人的成功和辉煌让学生的社交自信心和平等感油然而生。我校多次组织初中男生去和健听中学生比赛篮球,并多次获得奖状,每次比赛回来,同学们都很高兴,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和同学交谈,鼓励他们,健听人行,我们更行。我校毕业生李晓东同学(在我校任教美术课和平面设计课,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一直都是我校聋生学习的榜样,上大学前,他不仅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还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使他和健听大学生交流很容易,也使学校的其他聋生羡慕,当他考上了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系的时候,各个学生对他都竖起了大拇指。我教育学生,健听人可以读大学,我们聋生也一样可以读大学。

我们教育聋生社交时要学会关心对方和他人。只有互利互惠,互相交流的社交才是高品位的社交。我们从礼仪教育入手,多次强调,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懂礼貌,主动和别人打招呼的好习惯。同时通过三八节、教师节、残疾人节日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去关心别人;通过食宿上大小同学搭配编排,让大同学主动去关心小同学。学校每年招进一年级新生后,又组织高年级聋生主动和一年级新生结对子,开展互助活动,让聋生在交往活动中享受到关心别人所带来的愉悦。

2.3设置情境,作好交往与沟通过程的指导。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聋生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在对聋生进行交往指导时,设置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情境,让他们辨析哪些是合理的要求,哪些是不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应加以拒绝,引导聋生在交往中,学会说“不”。

设置如下情境:①周末未经老师同意,同学私自约你外出或外逃。②别的同学要你帮他偷其他同学的物品。③同学向你借一支圆珠笔。④同学要你帮他做作业。⑤同桌的同学要你答应在考试时让他看你的试卷。

要求:根据上述情境,逐条进行分组表演,大家评议。

讨论:以上行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如何拒绝?拒绝对方是否会伤害友谊?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

通过讨论,使聋生懂得了交往不是一味的讨好对方,也不是一味的索求对方,而是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2.4教给学生一些交往沟通的技能。聋生由于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相对比较少,他们往往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教师必须给予他们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的教育。这些技能主要包括礼貌、交谈、合作助人等。比如:我们还教育聋生在社交时学会“换位思考”。当和同学发处冲突时,教会学生能站在对方、他人的位置上想一想,怎样才利于解决问题;当自己有困难时,要学会用询问、商量的口气请求别人帮助自己;我们教育聋生在社交时要确立正确的是非感,切实加强对聋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规范和法制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聋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感。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聋生在得到帮助时不会说“谢谢”,与人交谈时漫不经心,表情冷漠,不经过别人同意乱拿别人东西等等。我们应教学生学会礼貌待人,会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引导学生在平时的交往中学会面带微笑,主动向别人问好,会用商量的口吻和别人说话,当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时,会主动地说一声“对不起”等。还要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整洁、大方,整洁的孩子比较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保持活泼、开朗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我建议同学们每天见面应该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大家在一起学习、活动,要团结友爱。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告诉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欣赏真诚、善良、热情的人,而讨厌那些虚伪、自私、冷酷的人。

做事要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在合作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分享,一个人获得成功,大家要一起分享快乐。有好吃的、好玩的能互相谦让,而不是争抢。还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对别人的正当请求和困难提供帮助,从而获得同学的喜爱,以结交更多的朋友。

在校的聋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所以通过一系列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指导与培训,帮助学生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使聋生有了一定的交往技能,让他们在各种社会交往中,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 [美]帕特里克・西曼斯: 《社会人类学视觉中的美国聋人教育》文平译, 《第欧根尼》1998 ,1 ,12 页. 《中国特殊教育》2004 年第1 期(总第43 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Bimonthly) No. 1 ,2004(Serial No. 43)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2]《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蒋星五 2001

[3]《缺陷儿童心理》 朴永馨、张宁生 科学出版社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