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分子材料专业课程

篇1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总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1,2]。课程体系构建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规格的培养,也决定了教学能否顺利实施。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一般分为橡胶、塑料、纤维、复合材料等多个方向,鉴于我院和西部区域经济情况,该专业包含橡胶和塑料加工两个方向,因而目前在国内尚无现成的课程体系借用。本文以社会、企业人才规格需求和国家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了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橡塑加工专业)课程体系。

1、以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强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构建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景来组织课程。依据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岗位划分主要模块,按由简到繁设计相应课程,并将企业真实情景通过项目化教学或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入教学环节,同时为学生提供体验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课程设置顺序应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由简到繁,先会或了解再懂的原则设置,使能力在逐渐递进的课程项目实训中得到培养。因而在构建高分子材料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时将认识实习提前,或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学校实习基地生产中去,使学生对高分子原材料加工、配料、混合、挤出、注塑、压延、检验等工序先有一定性认识。当学生具有一定感性经验后,甚至带着一些问题回到课堂,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项目化教学才更具有针对性,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案

学习领域的课程是学生职业领域能力获得的载体,一般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即课时组成。课程方案的实施就是使学生获得必要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过程,可以通过真实或虚拟的项目、任务、实际产品完成过程或案例分析等来设计。合理的课程方案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获得。我们在设计具体教学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课程目标要明确,必须以社会、企业人才规格能力需求为依据,突出能力培养。高职培养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所应具备相应能力的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生产一线,具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强化能力的培养,而课程的能力目标要以社会、企业人才规格需求以及具体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这些能力目标必须通过大量的社会、企业调研收集、分析、研究来确定。

②强调项目化和完成一定任务等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理论教学过多或传统的学科性教学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因而在课程设置上更应多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定义、概念、理论的讲解和简单记忆。能力可以通过完成一定的项目和任务来习得和构建。能力可分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单项能力可分阶段、分项目、分任务,在符合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递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综合能力是各单项能力的综合,也是整个课程的贯穿和融合。综合能力的培养应选择真实项目更能形成“零距离”职业能力,该项目能贯穿全课程,应根据课程能力培养要求选择典型项目。

③课程的实施必须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并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习积极性。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实践的观察总结,形成的理论又推进实践的前进,人类的发展就是在这螺旋上升阶段中前进。然而,长时间以来,高等教学往往在课堂上被动完成理论学习,然后完成简单的验证性课程实习或走马观花的生产实习,却往往忽略了个体在实践中主动性获得。特别是对职业教学的对象为基础知识较差的学习者,课堂理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强调学习者主动性参与,强调学生在真实项目或虚拟工作任务中构建必要的职业能力是目前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的本质所在。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确定了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橡塑专业方向)各门课程学习领域的项目或任务。例如橡胶加工工艺及技术课程分为如下几个项目完成:

认识实习,橡胶加工工艺录像教学;

项目1:一具体橡胶制品配方拟定;

项目2:橡胶材料分析和选取;

项目3:原材料加工、称量;

项目4:混合、塑炼、混炼;

项目5:挤出、压延;

项目6:橡胶制品硫化;

项目7:橡胶制品性能检测、处理;

篇2

关键词:课程建设;通识选修课;教与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26-03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在学生接受特殊的、专业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个综合性的了解。[1,2]1999年李曼丽等人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中提到:“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2]为了推进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苏州大学从2014年起正式启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计划,课程建设基本要求为:适合所有学生学习的非专业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和学科前沿;提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经典原著阅读;建设有地域特色和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包括五大模块: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科技与发展。通过跨学科的体系设计,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跨领域、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包容性理解能力。2014年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数量达93门,经过专家组两轮评审,隶属于科技与发展模块的《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课程成为立项建设中的一门通识选修课程,并于2015―2016学年开始对全校学生开放选修。

在认真开展本课程的项目建设工作过程中,笔者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在几轮教学实践中对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改进,希望能够与相关老师一起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如何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来开设全校性工程技术类通识选修课。

一、《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课程的体系建设

1.课程的建设目标。《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课程是面向于全校所有学生学习的非专业课程,建设目标是普及生活高分子材料常识、推广不同专业的学生去了解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分子材料;科学认知高分子材料性能特点、合理健康使用各种高分子材料;从而提出新问题和新思想,推动我们国家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出发,给学生介绍典型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2课时)。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新型高分子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第二章 “衣用”高分子材料(8课时)。介绍纺织行业纤维材料(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高分子材料),了解一些服饰用涂层高分子材料和皮革高分子材料。

第三章 “食品”相关高分子材料(8课时)。介绍食品行业用塑料(塑料薄膜、塑料瓶、塑料餐具)高分子材料,了解天然高分子(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合成高分子(食品添加剂)等食用高分子材料。

第四章 “家装”高分子材料(10课时)。介绍塑料家具(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了解涂料(墙饰涂料、木器漆、家电粉末涂料)和粘合剂。

第五章 “户外运动”相关高分子材料(8课时)。介绍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和橡胶制品(轮胎、篮球、运动鞋),了解高分子基复合材料(运动自行车、复合材料赛车)。

3.多元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开设《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这门课程是希望通过学习来加深学生对周围高分子材料的了解,知道其利弊及正确使用方法,让高分子材料更好、更安全地为己所用;激发学生对高分子材料世界进一步探索的激情,创造高分子材料与人的和谐环境。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考核不是一张试卷来决定,而是建立多元成绩评价体系。在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高分子材料,教学成绩的最终评价体现出全面性和激励性。指标包括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40%)和期末小论文(40%)三大方面。(1)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会明显地体现在课堂表现中。(2)针对“衣食住行”中可能碰到的高分子材料设定一些开放性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高分子材料去学习,找其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及这类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然后分组讨论汇报,其余同学和老师一起给予评分作为平时作业的成绩。(3)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期末让每一个同学对某一大类高分子材料进行综述,引用实例,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去分析其利弊和发展潜力,写出自己对材料改进的需求和建议方案,按照科技小文的格式编排、撰写和打印。

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篇3

关键词:教学探索;生物功能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98-02

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生物功能材料专业成立于2011年,专业成立时间短,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也非常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与吸收材料》、《生物材料学》、《无机生物材料》等。其中,《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界定该课程的讲授内容、探讨其讲授方法、发展其教学规划、增强该课程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课题。《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是一门交叉课程,医学、生命科学、化学及材料等学科专业均有开设,相互之间密切相连,其研究与开发兼有重大的社会与经济需求。此课程在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中开设,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医用高分子的概念、分类、结构、应用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物功能材料的研究兴趣,提高其自主思考、创新能力。相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相关研究尚短,理论不成熟、系统,且内容众多、繁琐,而该课程开课学时仅32学时。这样的课时设置给我们的授课带来了极大难度。如何上好《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该课程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将是该课程授课教师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作者从事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相关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更好地开展《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凸显其在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中的作用,介绍相关见解和体会如下。

一、课程内容与学生(生物功能材料专业)素质、能力之间构效关系的建立

课程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直观材料,是指导学生思考、分析、学习的基本要素。课程内容选择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高低。选择合适的讲授内容,应遵循原则如下:

1.课程内容是否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一个优秀的课程内容预示着成功了一半。本教学中部分章节重点讲述人工器官、医疗诊断用高分子材料,如牙科材料、眼科材料、医用缝合线等,贴近生活中的应用,一下子拉近了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大家的距离,在让学生感觉有趣的情况下引发他们的思考,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击溃社会、校园传播的“读书无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力。

2.课程内容是否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本专业为生物功能材料,致力于生物功能材料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培养,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密切联系“生物”、“功能”、“材料”三概念。选择一本《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材,并不意味着本教材所有内容均需详细讲解,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重点讲解,不相关的则可只言片语带过。如绪论中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由来的讲解,可用0.5学时或更少的时间讲述;而对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则需重点讲述。有目的、有选择性地讲授课程内容,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应用讲解。

3.课程内容是否紧跟学术前沿?《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中,部分章节对典型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进行了讲解,如聚乳酸、聚磷酸酯等。本科学生主要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一定程度创新、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化学、材料合成方法、技术的发展知之甚少。讲授《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时,适当介绍相关材料研究的最新热点,如聚乳酸的合成方法、特殊的性能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4.课程内容与开设课时是否匹配?针对课时较少的现状,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讲述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及其和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再次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工器官、医疗诊断、药物缓控释、组织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接着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改性;最后依据前面信息,总结关系规律,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方法。这样既保证了对该课程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应用有了初步了解,又没有因为课程过难或过多给学生造成负担。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探讨

众所周知,大学的课堂基本上都是教师高谈阔论,学生按部就班,到了考试周就划重点,疯狂背,及格就万事大吉,但这并不是我们设计的目标结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真真正正地学到知识。因此,有必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应使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可具体、直观、生动地表达抽象的现象,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比如,制作材料合成、加工、性能表征及应用的视频,打破传统的“说―听”教学模式。新的方法是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让学生主动学,让学习效率更高。材料包括材料的组成、材料的性能、材料的使用,三者之间环环相扣,抓住了这一点就能很好的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一种材料的产生,更能锻炼同学们的整体思维。鼓励同学们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更多的是课余时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探讨性的问题,鼓励同学们成立小组相互讨论,引导同学们上网查询资料,到图书馆资料室查资料,增加自己的眼见,丰富知识。使同学们在课堂学的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课堂上讲到一种材料,如硅胶,可以作为隆胸的材料等。通过具体实际的例证说明此种材料的用途,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认真地做笔记,在做笔记的同时也加深了理解,同时也能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思考。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互动式教学,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紧密沟通交流。作者在课堂上采取提问、讨论与学生上讲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讲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相容性与安全性知识点时,在课前教师可先提出问题:补牙时使用劣质材料,则会导致牙齿发炎、疼痛,分析其原因、阐述理由。让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下次上课时,可让学生先就自己的结论相互讨论,教师进行纠正或补充。这样既促使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知识,让学习的效率更高。更好地培养专业基础知识稳扎、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优秀专业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无疑改革和创新才是动力源泉与保证。

参考文献:

[1]喻湘华,鄢国平,李亮,郭庆忠,杜飞鹏,郭俊芳,张桥.材料化学专业生物医用高分子课程教学探索[J].教改论坛,2012,26(1):58-59.

[2]赵长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19-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自然科学之间更加相互渗透、融合和交叉。陈旧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和体系与新的科学前沿理论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格局进行调整和重组,建立综合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材料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教育部1998年正式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作为引导性专业提出,体现了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综合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社会所需复合型人才成长的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担负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作用,也是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程。该课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整体知识结构的构建具有奠基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与优化整合。

一、教学内容优化的动因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拓宽专业口径、按专业大类进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及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发的新专业目录中提出的引导性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部分高校材料类的专业设置不再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金属材料,而是按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重新设置,“材料科学基础”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作为建筑类一般本科院校,其材料类专业是按二级学科进行课程设置,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方向)三个材料类专业,各成体系。其中关于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从各专业课程的安排上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方向)专业开设“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其重点是无机材料的结构、组成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内容相近;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未单独开设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中大部分相关的理论分散在专业基础课程“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中,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制备科学而关于高温烧结、扩散、固相反应和相变过程及晶体结构和缺陷理论则涉及的较少。然而,社会需要的人才正向着复合型人才发展,材料也正在向着功能型和复合型发展,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材料类人才的要求,培养人才应具有大材料专业的理论基础,故必须对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整合,同时考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特色,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材料科学基础”一级学科平台课程体系。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原则

围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具有建筑类一般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其重点是“厚基础、宽口径”,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强化实验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用能力;加强相关课程的综合,一起考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方向)三个专业的相近课程,根据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化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对其重新定位,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坚持先进性原则,突出高、新、精、实的特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篇5

【摘要】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探讨“中高本衔接”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高分子专业(广东省中高衔接的试点专业)为例,探讨 “3+2”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培养高级技术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 中高职“宽口径衔接”模式、高职本科“对口衔接”模式、高分子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

[作者简介]吴丽旋(1965- ),女,广东人惠州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职业教育;王玫瑰(1965- ),女,广东省汕头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和职业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教育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zd2011016,课题主持人:王玫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一、 中高职、本科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中高职招生方面衔接现状

到2009 年底,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3+X 考试,与高考相似,为中职毕业生专门设置。1995年由广东省统一组织单独命题考试, 实行“3+1” 考试模式,“3” 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1” 为专业技能课程。从1998开始,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班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由原来的“3+1” 改为“3+证书”[1] “证书” 为广东省职业技能证书。 二是成人高考,这是中职毕业生主要选择的升学方式。

从2010年开始广东省实施“3+2”中高职教育,到2012年,有32所高职院校与149所中职学校对接, 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工作[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作为2012年试点专业,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大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宽口径”专业衔接。

(二)中高职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为文科、计算机、汽车等办学要求没那么高的专业,没有围绕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专业,已不能满足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不能适应塑料产业升级的需要。

(三)高职、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虽然广东省有27 所高职和100 所中职的10个专业大类参与中高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本科院校有设置高分子专业,但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型的本科。2011年第二次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为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为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又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技术型5B。其中5A又分为5A1和5A2,前者按学科分设专业,后者按行业分设专业[3],见图1。

第三级教育(中学后教育)

图1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参照该分类框架,我国大部分研究者将5A和5B分别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而言,5A1系列的高校在我国被认为包括“985”大学、部分“211”大学, 5A2则包括一部分“211”大学以及大量地方本科大学,人才规格由高到低有硕士、本科和专科;5B则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也包括硕士、本科、专科层次院校,但目前我国只有专科层次院校。在我国,研究者和普通大众通常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标准来区分三类高校:5A1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以纯理论知识为主;5A2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5B高校则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偏重实践性技能。毫无疑问,5A1与5B的人才类型界限比较明确,5A2与5B的界限则不太明显,但基于我国地方大学培养的主要是本科层次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人才。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很多高校都是按学术型人才模式进行培养,即便是本应定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5A2类高校也都有意无意地按学术型人才方向去办学,导致学术型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匮乏,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极不匹配。

二、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必要性(一)能够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广东省“三促进一保持以及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结构和素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广东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考验,实现中高本教育的有效衔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的利好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高职衔接也几经波折并逐渐优化。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所以,与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类专业“3+2”合作,通过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宽口径”专业衔接。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从广东省的人才培养来看,开设有高分子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偏重于科研,实训时间及条件严重不足,对加工生产线缺乏总体认识;而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了一年,在基础理论方面和思维提升锻炼方面存在不足,工作中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空间不足。因此,目前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本科的学生深入不下去,高职学生提升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使技术型人才匮乏;教育发展的规律及生产力发展都要求双方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资源互补,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新型高级技术型人才。

(二)发挥中高本教育资源效益,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广东省2012 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打通以后,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化工大类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打通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探索中高衔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本科院校具有雄厚的学科优势及师资等资源,高职院院校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等资源。根据国家、省教育规划改革文件精神,选择石油化工特色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合作,协同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技术型人才,既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求,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也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为打造新型办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提供有效途径与措施。探索高职、应用本科对口衔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三、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可行性

1.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契机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广东省教育厅以“通知”或者“意见”的形式,也出台了一系列中高衔接执行条例;201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文件,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广东中高职衔接渐成体系;高职院校也开始与应用型本科合作,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打造新型办学模式。

2.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中高本衔接”提出了要求

广东省是塑料大省, 截止2009年,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3796家,中小企业星罗棋布,从业人员超过50万,年产值2372亿元,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同时也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发源地。塑料企业行业调研表明,高分子行业的从业人员涵盖了初级、中级、高级等几个层次,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另外,另外,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97年~200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持续九年走低,已从2574万人降低到1694万人,此后四年,该数据保持在1700万人左右。高中毕业生的生源逐渐减少,未来高职的主要生源是中职生,中高职如何衔接,研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日显迫切。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这要求高校提供大批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通过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的改革,形成四年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满足广东省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3.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保障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始创于1960年,办学历史长,基础扎实,是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专兼并举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以小型生产为依托,融教学、生产、研究、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五位一体”的综合化实训基地,这些教育资源为“中高本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4.职业资格标准实施为“中高本”课程衔接提供了依据

中高本教育衔接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一体化,而中高本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关键是根据产业行业的需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企业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研究技术型人才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整体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区分中、高职、本科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差异。[4]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牵头,联合多家高职院校、相关企业,制订的《塑料制品配料工》、《塑料成型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已上报劳动部审批,每个工种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4个等级,为合理构建中高本专业课程标准提供了依据。

四、 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中高职“宽口径”专业衔接

根据“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一体原则,无论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为区域经济或者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与设置要一体化。专业是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条件,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5]。本案例,选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与广东省石油化工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石油化工专业进行三二分段“宽口径”衔接,以期达到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加力。

(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合理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源头,也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根据高分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院校的代表到我校参加《材料类专业中高衔接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研讨会》的研讨意见,再结合与中职学校化工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的特点,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2+0.5+0.5+1.5+0.5形式进行,具体见图1:

图1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衔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八至第期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十学期进行。

五、 高职、本科教育“对口”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围绕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双方办学现状等方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专业群建设基础扎实,并可依托双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省级工程中心(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开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采用“2+1+1”的“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5~6学期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7~8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学习,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文静. 广东省高职院校达标性考试加开放式招生模式的思考. 高教探索,2008 (4)

(2)赖红英, 广东中高职衔接试点再扩大, 中国教育报, 2012-5-15.

(3)方泽强,分类视角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4)吕江毅,刘敏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11)

篇6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新工科;教学改革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一门科学,是化工和材料类专业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该课程为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功能化提供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学生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和生产必备的理论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由于该课程知识点繁琐,涉及概念、原理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佳,而且,在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理工科已不足以应对社会发展,需要重构一些核心知识,重新整合课程体系,以实现更新的教育理念、更好的教学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满足大学毕业生创新和创业的需求,使毕业生能支撑新兴产业,甚至创造产业新领域。按照新工科的要求,本文根据“高分子化学”等工科专业的特点,结合以往教学授课经验,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综合型高分子材料类专业人才。

1“高分子化学”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高分子化学”主要是学习如何以小分子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学习缩聚与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开环聚合和聚合物化学反应等内容[1],使学生掌握高分子合成的原理和方法,明确如何寻找合适的单体和引发剂及合适的反应条件,以合成预定结构的聚合物。“高分子化学”课程涉及基本概念繁多,学生记忆有困难[2]。以第一章内容为例,高分子的基本组成就涉及到重复单元(链节)、结构单元和单体单元;谈到高分子的分子量,聚合物往往是同系聚合物的混合物,因此具有分散性,测得的分子量为平均分子量,又分为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分别对应不同的测试方法;聚合物命名也有多种方法,仅习惯命名法就有中文和英文俗名,诸如PE(聚乙烯)、PP(聚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等需要识记。另外,“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有些原理抽象,难以理解。诸如自由基聚合反应和离子聚合反应以及配位聚合反应和开环聚合反应的反应机理,单体结构对反应类型的选择和判定,聚合反应过程中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链转移因素等。高分子的立体异构也是一个抽象而不好掌握的难点,学生往往将构型和构象混淆。构型是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需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构象是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由于热运动,分子的构象是可以改变的,因此高分子链的构象是统计性的。

2“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2.1抓住经、纬线,有效梳理知识结构

尽管“高分子化学”课程所涉及知识点浩繁,貌似杂乱无章难以梳理,学生觉得难学,老师觉得难教,其实不然。经过细心总结,你会发现这门课程各章节知识点之间有着很强的规律性。正如“高分子化学”教材作者潘祖仁老先生在书序中指出,“以聚合反应和聚合物化学反应作主经线,以聚合物品种作副纬线,相互交织深化”。高分子合成的聚合反应按照聚合机理可以分为由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聚合的连锁聚合反应,和无活性中心,单体通过官能团间相互反应而发生的逐步聚合反应。大部分缩聚反应属于逐步聚合机理,对应于教材中第二章内容:缩聚和逐步聚合,介绍缩聚反应,缩聚反应的机理,缩聚动力学,缩聚物聚合度及其分布,这是清晰的经线(纵向),接下来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等典型缩聚物的介绍就是纬线(横向),将抽象的机理、动力学等知识通过具体例子进行阐述说明。再来看由活性中心引发的连锁聚合反应,当活性中心是自由基时,对应第三章内容:自由基聚合,介绍自由基聚合反应特点和自由基产生体系,自由基聚合机理,聚合动力学,聚合物的聚合度及其分布,讲解说明过程中引用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单体聚合的典型例子。接下来讨论了聚合单体为两种不同结构单体时的聚合反应规律,对应第四章内容:自由基共聚合。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具体实施工艺,对应第五章内容:聚合方法,分别为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当活性中心为离子时,对应的是第六章内容: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阴离子,对应的阴离子聚合,活性中心为阳离子时,对应的为阳离子聚合,具体授课内容为反应体系、聚合机理和聚合反应动力学。第七章的配位聚合是阴离子聚合性质,第八章的开环聚合反应属于离子聚合性质,均遵循阴、阳离子聚合反应原理。前八章介绍了高分子的合成反应特点(高分子生成),第九章介绍高分子之间所能发生的反应及其衍生出的功能高分子,为另一门课程“功能高分子”奠定了基础。

2.2讲述科学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大量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我们可以讲讲自然规律、科学原理发现背后的科学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高分子科学的热爱。比如,绪论部分关于高分子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就蕴藏着一段科学故事。什么是高分子呢?追溯高分子的发展历史,人们对高分子的认识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1861年,英国化学家格雷阿姆认为高分子是由小的结晶分子形成,提出了高分子的胶体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某些高分子的特性,得到许多化学家的认可。直到1922年,德国化学家施陶丁格在研究天然橡胶加氢过程中得出高分子是由长链大分子构成的观点。这一观点一经提出,就遭到胶体论者的强烈反对和讥讽。但施陶丁格仍然坚持开展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直到1926年瑞典化学家斯维德贝格测量出蛋白质的分子量,从而证明了施陶丁格大分子理论的正确性。通过讲述科学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高分子学科的兴趣和热爱,还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维护真理的求是科学精神。在高分子学科,这样的科学巨匠不胜枚举,美国化学家Flory也是其中之一。他通过反复试验发现聚合物增长链的活性与它的末端结构有关,而与高分子链的长度无关,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推导出高分子分子量的数学表达式,称为“弗洛里分布”。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这些科学故事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国家新工科发展理念下,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3研讨性教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一开始还能精神饱满,渐感枯燥后可能会跟不上教师思路,于是思想和精神也开小差去了,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差。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们教学团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融入研讨式教学方法[3]。每次课上根据当次授课内容为学生布置课下讨论问题,于下次课上进行研讨,可采取主动发言或随机抽查的方式来进行,以便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另外还可根据授课内容安排一到二次学生的报告机会,鼓励并指导学生课下查阅文献,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比如,在讲授第五章聚合方法时,伴随乳液聚合技术的发展,涌现出种子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等一系列新的乳液聚合技术。教师讲授了经典乳液聚合的基本概念、机理和动力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聚合速率、微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控制目标,结合乳胶粒度和粒度分布、颗粒结构和形貌、表面积等影响因素,讲述对新的乳液聚合方法的认识并列举实例。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在“高分子化学”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形成正确的“高分子化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7]。教师在研讨式互动过程中完成了“教”的任务,同时也和学生一起延伸“学”的活动。讨论过程方便教师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恰当的更新。传统的课堂线下教学教师和学生可以问答互动,讨论研究。即使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教师与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如雨课堂中的弹幕互动、腾讯会议教学模式中的小窗口对话来进行高效高质的师生活动。

2.4结合实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

为使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高分子科学理论,有必要配套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高分子合成。在学习自由基聚合时,许多单体聚合至10%转化率后,都出现明显自动加速现象,即凝胶效应。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例,进行本体聚合时,转化率低于10%,聚合体系从流动液体转变成粘滞状,转化率为10%~50%,体系从粘滞状转变为半固体,加速明显,直至80%转化率才减速终止。出现凝胶效应的原因,链自由基的终止反应包括链自由基的平移、链段重排和双基化学反应。随着反应进行,体系粘度增加,链段重排受阻,链终止速率常数kt下降;40%转化率时,kt降低上百倍而kp变化不大,导致聚合反应加速。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体系的微观动力学变化可以体现宏观体系特征,从实验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自由基聚合的凝胶效应,因此强调学生的实验课程效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分子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另外,新工科背景下,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可通过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创造科研工作机会[4]。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学生提出研究导向,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测试以及数据分析和整理。这些过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科研活动打下坚实基础[5-6]。比如,高分子材料因为所具有的缓释、控释和靶向作用而广泛作为药物基因载体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疗效,还能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精密性。其中,对药物起到保护和运输功能的载体就是通过两亲嵌段共聚物组装而形成的具有疏水性的核和亲水性的壳(“核-壳”)结构的胶束。嵌段共聚物聚乳酸聚丙烯酸是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和RAFT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熟练课堂学习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原理知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而且,应用到的RAFT聚合是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中的一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引入自由基控制剂,实现快引发、慢增长、无链转移和无链终止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领悟深刻,还能培养学生的开拓钻研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开阔视野,拓宽未来发展平台。用科研和科创活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且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课堂灌输的枯燥乏味,寓教于研,更好地发挥科学育人的目的。

3结束语

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将培养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作为新工科培养目标,本文在这种大背景下对“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以经、纬线编织知识网,建立知识体系内部框架;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科学精神;采用研讨性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学习;紧密结合科学实验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以上举措,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实现师生互动,专业课堂才能成为培育科技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潘祖仁.高分子化学[M].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王柏臣,李伟,高禹.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时刊,2021,35(1):42-44.

[3]李继航,张强.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探索[J].山东化工,2020,49(24):159-160.

[4]霍利军,倪健领.“强基计划”背景下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4):17-22.

[5]张源源.高校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化工,2018,47(6):147-148.

[6]杨金燕,赖俐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高分子通报,2019(9):87-91.

[7]王建国.有机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师生有效互动[J].大学化学,2022,37(3):172-176.

篇7

关键词: 材料改性技术课程教学 行业标准 考核方法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1]。随着高分子材料行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急需大批技能技术型人才,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综合型“通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2]。

1.原有《材料改性技术》课程考核方法存在的弊端

《材料改性技术》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材料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开设于第四学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了解高分子产品改性的方法及技术,认识材料改性的重要性,理解材料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改性的基本工艺过程、技术要点,具备调整设置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工艺操作的能力,具有对材料改性初步设计和解决处理常见质量问题、生产出符合要求产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提高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材料产品的生产、改性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原有的教学过程主要以“知识”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聚合物的填充改性、纤维增强改性及共混改性”,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纪律、其中考试、作业)占40%,实验(实验报告、纪律、实验态度)占20%,期末考试占40%。在此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只要不迟到、早退,完成作业,考试前背背就能通过,完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较差。

2.基于行业标准改革《材料改性技术》课程考核方法的重要性和措施

行业标准是行业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行业主管机构制定并报送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3]。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通常都是由行业有关部门组织行业内外的专家、学者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与《材料改性技术》课程相关的行业标准包括高分子加工的相关标准(如GB/T6038-1993橡胶试验胶料的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GB/T9865-1988硫化橡胶样品和试样的制备等)、高分子材料的测试标准(如GB/T2411-1989邵氏A型硬度、GB/T1043-93简支梁冲击强度、GB/T9871-1988硫化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等)、高分子制品的相关标准(如GB/T2952-1989电缆外护套、YDT1113-2001光缆护套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特性等)。

将行业标准的要求有机融入到《材料改性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符合当前行业岗位职业资格的要求;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通过行业标准这一行业企业共同遵守并有效实施的规范性文件,深入挖掘行业企业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从而保证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性,最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4];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通过与企业专家的接触能够了解行业的需求,得到高新技术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总之,行业标准的融入,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实训营造了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缩短了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距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提高了团结协作、耐心细致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高分子产品的生产、技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教学改革相对应,《材料改性技术》的考核方法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考核可以检查教和学两方面的效果,同时能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质量。在实施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结合项目中各任务的特点,通过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及阶段性考核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并重视项目进行的每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占期末总评成绩的10%。经过与企业专家、本系教师的反复探讨,将过程考核细分为素质考核、项目考核、实验考核三个过程。

素质考核主要基于考勤、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项目考核主要基于项目计划决策、项目实施检查、项目讨论总结进行。实验考核基于实验态度、实验动手能力、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现场管理来进行。具体的考核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过程考核考核表

A、B、C、D对应的份数依次为100、80、60、0,在计入总分时乘以成绩比例。评价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共同给出过程考核的等地和分数。

2.2结果考核

此模式用于期终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程度。考核中包括了灵活性的题目如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及知识的具体应用等。题目形式包括名词解释、判断题、简答题、选择题、综合应用题等。

3.结语

将行业标准融入到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标准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所从事行业、企业的工作标准和技术要求;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实现与企业零距离。与之相对应,应当对原有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主要分为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改革后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伊丽丽,刘春鸣,刘爱军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60-62.

[2]王庆桦.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课程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3):58-63.

篇8

关键词:构建原则;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不能仅关心提高课程内容的理论水平,和化学学科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化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特别是目前化学与社会、化学与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命科学等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化学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因此原来的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学模式,已落后于化学的发展。本文对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学的新模式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在教学模式在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

职业学校的化学课程是其他专用课程的基础,决定了化学教学是一种基础性的课程,从构建教学模式上来说,主要以化学基本知识的普及为框架渗透有关化学与社会的内容。

2.社会价值原则。

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就是社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化学与社会”内容十分广泛,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上应全程体现教学的社会价值。

3.实践性原则。

化学是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模式构建中,要重视实验环节,使学生既掌握化学实验技术,又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与创新能力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发展性原则。

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环境等方面是知识不断出现,所以在教学模式上要体现现代课程意识,要不断将动态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新成果引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模式上要不断改革。

二、化学教学新模式的类型

遵循上述原则,我们在课改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基本教学模式

1.主题型教学模式。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个是化学新课程的总主题,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体现这一主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知识体系的结构采取不同的分主题来实施教学。氮族元素结合生物圈中氮的循环,联系农业生产的氮肥,以氮肥为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原理以开发新能源为主题;硅和硅酸盐工业、金属和合成材料以材料为主题;如糖类、蛋白质、油脂可以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主题;烃以石油化工为主题。

主体型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2.用途联系型模式。

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应该将现代最新的有价值的有关元素化合物用途纳入教学之中。如在卤素学习时,可联系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饮水与消毒化学;在学习NO的性质时,可联系医学新成就,介绍NO对人体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量NO吸入人体有害,而少量的NO吸入却能治疗某些疾病?在硅和硅酸盐学习时,可联系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等;在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时,可联系智能高分子材料、导点高分子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等。

用途联系型模式使学生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社会责任感。

3.情境渗透型模式。

对某些与中学基础知识有密切关系的新的应用型成果可采取情境渗透型模式。例如,进行晶体类型与性质学习时,可以设定情境:将晶体缺陷对晶体生长、晶体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等有重要影响,如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价态可以变化并形成非整比化合物,从而使晶体具有特意色彩等光学性质,甚至具有半导性或超导性。讨论具有NaCl型结构的NiO晶体发生晶体缺陷形成的非整比化合物NiXO的结构特征等。

情境渗透型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亲和力,促进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实验探究式模式。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因此,化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主模式。探究的内容有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物质的实用性等。在教学中,可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联系生物实验“空气中SO2含量的测定”,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根据具体操作,提出问题:为什么抽拉活塞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设计“HCO3-结合H+容易还是CO32-结合H+容易”等探索性实验。

实验探究式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索化学知识的价值活动。

5.调查研究型模式。

对于某些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采用“调查研究型”策略。如:调查食品添加剂的用途、种类;调查合成洗涤剂的成分、性能、种类、价格;调查各种电源的组成、性能、价格、使用寿命等;调查工业污染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等。

调查研究型模式,通过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的方式,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6.专题探究型模式。

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人体健康、军事等社会问题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可以将上述领域内容作为专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进行充分的讨论前准备。

专题探究型模式,既拓宽了学生对化学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综上所述,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是构建化学教学模式一种科学方法。职业学校里的化学教育,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汽车表面防护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的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制造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相比机械类、车辆工程等专业,汽制造四大工艺之一的涂装专业,在人才市场为紧缺专业,但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筹建了汽车表面防护专业,并于2011年正式招生。

汽车表面防护专业的设置面向汽车行业,其培养目标是为国内汽车行业输送和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汽车表面防护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更应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进行人才培养课程模式的创新,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培养出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汽车工程人才。因此,我校依托产业优势,并从学校实际出发,对汽车表面防护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办学现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普通工科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湖北省十堰市(东风汽车公司所在地),长期立足于汽车行业,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大型企业,坚持教学与实践并重,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汽车行业优秀的专业人才。基于我校多年积累下来的办学经验和依托的大工程背景,2011年我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以此为契机,更加重视工程教育与实践内容,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具备良好工程背景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保障。

学校以汽车产业链为导向,开设了与汽车生产、管理、销售和售后等方面相关的专业。我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材料成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三个专业方向,其中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在金属材料加工、腐蚀与防护、组织性能检测、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成型加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已经具备了汽车表面防护(涂装)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背景,为本专业的开设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目前,材料学院正在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专业方向,整合并新增如本专业这样的朝阳专业方向,并依托和服务于汽车制造行业,努力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汽车表面防护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出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汽车表面防护专业的定位

汽车表面防护(涂装)在现代汽车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汽车质量、外观和使用寿命、生产周期、成本及维修费用均有很大影响。但是,相对于汽车制造的其他工艺来说,涂装发展的较晚,给予的重视不够,不过随着人们对汽车外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涂料及涂装工艺的研究将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涂装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将迅速增加。

基于湖北省为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产业地带,汽车表面防护(涂装)专业学生就业去向主要为本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制造、研究、管理等部门。根据学校提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本省汽车产业发展,本专业定位为培养具有材料表面防护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满足汽车材料表面防护工艺工装的设计与制造、生产试验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

3汽车表面防护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3.1理论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一个专业的教学体系的建立需通过教学计划的形式体现。本课题组成员结合培养目标和汽车生产发展的前沿技术,经过多次研讨修改教学计划,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制定了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学科基础课程是本专业学习之前必须了解和具备的化学、机械、工程等方向的相关知识,这也是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中的“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和“聚合物材料分析测试方法”是专业基础课程,是在本专业学习之前必须要了解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物理性质,为后续学习涂料、涂装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专业必修课程中的“材料表面防护技术”、“涂料化学”、“涂装工艺”、“涂装设备”、“涂料及涂层性能检测技术”是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了涂料生产、涂装工艺、设计、检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本专业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另外再加上“涂装车间设计”、“电镀原理及工艺”等选修课程,我们设置的所有专业课程已经涵盖了汽车表面防护专业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系统学习,完全可以获得本专业的较宽专业知识面和专业技能。

3.2与理论教学内容配套的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也开设了相关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有机会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基本的实验技能训练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本专业实验室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和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经费支持,专门购置了100多万元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如刮板细度计、涂1和涂4黏度杯、旋转粘度计、轮规、酸度计、电导率仪、铁一钴比色计、光电色差仪、光泽计、涂膜鲜映性仪、摆杆阻尼实验仪、盐雾实验箱、人工老化机、气相色谱仪等,基本满足了汽车表面防护专业常规实验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多门实验项目,如材料表面防护技术课程开设了极化曲线的测定、盐雾腐蚀实验等实验内容;涂料化学课程开设了醇酸树脂涂料的合成与制备等实验;涂装工艺课程开设了磷化、阴极电泳实验等;涂料及涂层性能检测课程开设了涂料黏度、细度的测定,涂膜附着力、硬度的测定等实验内容。每项实验都撰写了实验指导书,方便教师对实验操作和教学进行规范和总结。这种理论与实验教学合理衔接的形式,可以密切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而且不断更新实验项目,使学生学得会、用得上,真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3.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3.1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汽车表面防护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即让学生逐步建立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历,并且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到四年培养计划之中,于是我们构建了不少于40周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工科类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如第一、二学年的机械制图综合训练、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和电子电工实习,学生通过这些实践学习,可以具备基本的工程制图能力,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金属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过程,从而建立起工程应用的基本思维和能力,为后续本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后一部分是涂装工艺类和专业综合设计类的实习与实践,其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是安排学生到东风汽车公司专业厂实地参观、学习,重点是汽车零部件的表面防护,如磷化、喷涂、电镀等汽车表面涂装工艺过程,并参与到实际生产中,与工人师傅或工程师共同完成生产任务。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做必要的检查、指导,最后学生要提交实习报告。这些实习环节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汽车表面涂装及金属零部件表面防护的工艺方法、设备和工艺参数,并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实际生产过程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有益的新。另外,专业课程设计、综合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完成某汽车零部件或金属材料的涂装工艺及流程的设计,或者完成涂装车间的设计。学生通过查找手册,计算涂装设备尺寸,撰写工艺说明书,最后画出涂装车间示意图。整个设计环节可以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涂装工艺或涂装车间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可以全面提高涂装方向工程化设计制造的能力。这类训练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时代性,也是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很好的自我发展空间。毕业设计选题也可以与学生签约单位的实际状况紧密地结合起来,或者直接做企业的课题,这样使学生受到的训练更有针对性,步入工作单位后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3.3.2依托产业优势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湖北省十堰市是以汽车制造为主要产业,又是国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东风汽车公司总部的所在地,整个汽车制造产业与市场都已经成熟,并具有相当规模。我校地处十堰市,植根于汽车产业,长期依托东风汽车公司的大工程背景,利用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开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校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基于我校办学特点,并依托十堰市产业优势,对于涉及汽车表面防护专业的实习、实践项目,我们积极与本市相关企业联系和合作,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与湖北双鸥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隆泰源工贸有限公司、东风伟世通内饰件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车架厂、林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承担本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这些企业具备优良的生产技术条件、管理理念及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生产效益好,拥有许多高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学生在这些企业里实习可以接触和感受实际生产过程,了解和学习生产工艺,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当中,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另外,学院与这些企业也建立了产学研和人力资源合作。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让学院的老师利用完善的理论知识加以解决,即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技术,也是对企业的实际生产做一指导;同时老师可以通过解决企业的实际生产问题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在教学中增加应用实例,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学院和企业可以进行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既服务于学校教学,又促进企业生产,实现两者双赢的目的。另外,学校可以聘用企业的优秀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向学生传授生产第一线的知识;同时为企业培养、输送优秀的毕业生,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学院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协助双赢的关系,这样才能建设稳定和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

4结语

我校在建设汽车表面防护专业时,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相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构建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了完备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依托产业优势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

1引言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意味深长的语句一直是教学一线的教师所追求的目标。然而,传统的课堂缺乏挑战性,不能引发学生的激情、挑战学生的潜力,师生互动严重不足;教学要求过低,往往是“教三、学二、考一”。学生之所以通过突击就能得到及格分,是因为我们的“识记”部分占到了60%以上,“理解”和“应用”部分所占比例过低,高层次的要求空白。因此,传统课堂的学生是“教出来的”,是被动的接受,学到的是枯燥、是知识,是教条;我们更希望学生是“学出来的”,是主动的领悟,收获的是兴趣、是素质、是能力。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这种新型自主学习模式应运而生[1-3]。“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第一,教学理念的翻转—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第二,学生学习方式的翻转—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第三,课堂功能的翻转—由促进知识的记忆理解转为知识的内化和拓展;第四,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第五,考核方法的翻转—由终结性评价为主转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4-5]。《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作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入门了解专业领域的第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及效果。该课程的最主要特点是涵盖内容多,知识更新速度快,涉及到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与改性等知识领域,而每一章节的内容实际上又是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好该课程可为今后的学习、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鉴于《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课程的上述特点,一方面要求授课老师应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活跃的自主学习、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在对我国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大多数地方院校统计分析表明,传统的“灌入式”讲课模式与单一的试卷考试形式存在教学方式呆板、内容片面、被动学习制约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因此,本文正是基于上述问题,采用“翻转”的设计思路,积极探索和改革《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以为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服务。

2“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美国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于2007年创建的。随着近年来“翻转课堂”在国际教育界日益走红,关于“翻转课堂”的作用与效果,国内外学术界纷纷进行探讨[6-7]。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翻转课堂”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第二,“翻转课堂”更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第三,“翻转课堂”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第四,“翻转课堂”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第五,“翻转课堂”与传统“预设”的教学模式不同,它是“生成课程”这一全新理念的充分体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微课程”的研究,却把该课程创造者和使用者的研究放在了比较次要的地位。很多研究人员侧重研究该课堂对于学生参与度的研究,而很少关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8-9]。此外,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先后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然而却忽视了课程考试改革。高校课程的结课考试并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还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其功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0-12]。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在于:第一,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综合考核学习质量和能力水平;第四,实现考试影响教育的理念。单一的考试形式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来说,其弊端更大。专业课程往往涉及面较宽,内容较丰富,与实践环节联系较多,教学的目的应该更注重于实际应用,而不是只注重于理论的条条框框和公式、概念的记忆。有的规则、公式等也没必要要求学生都记在大脑中,只要在应用时能够正确利用文献检索工具就可以了。基于过去几年对《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课程考试的试卷形式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对该课程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及考试方式都提出了改革意见。尤其是“翻转课堂”引入课程后,相应的考核方式也要进行相适应的“翻转”。考试的重点除了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查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希望通过考试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得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翻转”设计的探索与启示

通过对“翻转课堂”与“多元化考核”在《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中的应用探索,并结合中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改革计划与实施方案,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型实践人才,实现对大学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3.1课堂功能的“翻转”设计

采用整体化教学设计思想,备课不只是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学生的学习内容。针对课堂功能进行了“课前-课堂-课后”不同教学环节的“翻转”设计,力求由促进知识的记忆理解转为知识的内化和拓展。具体改革工作包括:根据B.S.Bloom的学习目标阶层理论、课程的重难点及教学对象(大班与实验班)选择适宜“翻转”的教学主题;针对不同教学主题,提供阅读讲义或微视频,设计“课程初认识学习单”,让学生课前预习课程内容,并自主学习可以“记忆”、“理解”的基本知识;设计“课程重难点学习单”,在课堂上,预习完毕的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与同学互动的思辨讨论与合作学习,获得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设计“课程应用与拓展学习单”,促使学生在课后反思,达成知识的“评鉴”与“创造”等能力。

3.2考核方式的“翻转”设计

由终结性评价为主转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具体改革工作包括:选择适宜“多元化考核”的教学内容及考核对象(大班与实验班);采用预习反馈、课堂情况记录、平时课堂检测、期中小组汇报、期末笔试等多形式、多频次的考核方式代替传统的考核方式;针对“翻转”的课堂内容及学生的反馈改进考核方法。

3.3“翻转课堂”与“多元化考核”协同作用下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对比研究传统教学与改革后“翻转”教学的差异,采用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评价“翻转课堂”与“多元化考核”协同作用下的教学效果,探索出《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课程考核的信息反馈体系。尽管翻转课堂在2007年出现、2011年以后迅速发展,但目前国内真正实施翻转课堂改革时仍面临挑战,我们在“翻转”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获得一些启示。第一、就教师自身而言,教学整体的“翻转”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视频的制作、课堂学习单的设计与课堂讨论的掌控、课后练习与延伸,这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的去学习、去思考、去准备。第二、就教与学而言,要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翻转课堂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它包括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堂面对面教学这两部分。混合式教育思想是“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它指引下的教学观念,则是兼取“传递-接受”和“自主-探究”这二者之所长而形成的一种全新观念,它强调“有意义的传递与教师主导下的自主探究相结合”为标志的教与学活动,这并不是这两种教学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以适当的方式改进实施,方能奏效。第三、就外部环境而言,“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有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和充足的学习时间保证。一方面,课前需要播放的教学视频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自已完成制作,且教师自制微视频工作量要加倍许多,尽管教师有可能通过电脑、iPad、智能手机等终端上网,但其规模和发展尚缺乏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另一方面,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上网学习微视频,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由于受到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或是其他学科课业负担过重的影响等等,使这个教学环节有可能落不到实处,或落实得不够好。

4结语

与其说“翻转”的是课堂时间结构,倒不如说“翻转”的是教师理念以及教学策略。正如某部电影中,上帝对一个迷茫的人说:“当人们乞求勇气的时候,上帝应该给他勇气,还是应该给他获得勇气的机会?”同样,当人们渴望知识的时候,是应该教授给他们单纯的知识,还是应该教授给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才是“翻转”设计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倩,李娇娇,汤才梅.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5,(1):176-179.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9-60.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5]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6]张渝江.翻转课堂变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118-121.

[7]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8]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9]姜艳玲,徐彤.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33-138.

[10]杜春娟.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8):21-24.

[11]成英,黄玮,台晓虹,等.基于多元化过程考核的《汽车评估》考试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