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40: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务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共服务;生活服务;比较研究;建设小康社会
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我国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为人民生活提供基础保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公共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对服务业以往的研究中,多从生产或服务,与生产关联的生产业为视角进行研究[1];在现代服务业的研究中,也多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为主[2],研究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较少。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转折点上,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都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分析与研究新型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将有利于学界和业界更深刻的认识存在问题,提出方案和措施
(一)公共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公共服务业的内涵。公共服务业是指政府或公共组织为服务社会大众而提供的非盈利为目的的产品或服务。公共服务具备公共物品的属性。首先,公共服务具有普惠性,共同产品或服务人人可享用,并不区分受众,不具备排他性。其次,公共服务具有共享性,一部分人消费共同品并不影响其他人消费,产品或服务可重复使用。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即是共同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外延。依据公共资源投入的不同领域,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表现形式可将公共服务分为四类:(1)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如煤、电、水、气都属于此类。其主要是服务人们基础型性的生产、生活需要。(2)经济公共服务,如技术推广、财务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主要是为协助个人或组织开展经济活动,便利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3)社会公共服务,主要指诸如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4)安全公共服务是指国防、治安等涉及国家、社会及个人安全相关的公共服务。
(二)生活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活服务业的内涵。生活服务的考量标准就是让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活服务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活服务可两分为基于实物消费的物质生活消费和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消费服务。生活服务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当前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衡量指标。生活服务业的特征是:首先,经济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居民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上升,生活服务支出的收入弹性增大。其次,经济增长过程中,处于同水平的国家生活服务消费的结构趋同。第三,消费需求差异化,现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提升。生活服务业外延。按照要素投入分类,生活服务业包括劳动密集、知识与信息密集和资本密集三种类型。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服务业,其显著特点是一般劳动要素的密集投入。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如餐饮、零售业、物流业等行业。知识与信息密集型生活服务业以技术和市场创新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处理信息、分享知识的形式来服务大众生活。[3]例如58同城、淘宝网以及一些留学中介等都属于知识密集型生活服务业。资本密集型生活服务业很注重资本的整合与配置,密集投入的是金融资本,典型的例子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房地产开发等行业。
二、世界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一)公共服务发展的趋势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发展较早,也相对成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早期的有限提供阶段。资本主义早期公共服务有限。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生活的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性显得愈发重要,19世纪晚期,欧美国家相继出现劳动保障相关的法规,政府出台改善社会公共福利的相关措施。第二,公共服务发展阶段。上世纪2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让西方国家的保障体系出现危机,愈发凸显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二战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各国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上努力,在扩大受益人群覆盖面和公共服务品质上不断提升。到上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第三,公共服务的优化阶段,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失业率不断上升,公共服务提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在政府的推动下,出现了依托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公共服务业建设,以改善就业和提升社会福利。国外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特征:1.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基于公平和效率两种不同的优先原则,可将发达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两分:一种是以美、德、日等国为代表的偏重效率原则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采用个体自助与政府补助、商业保障相结合的办法,以个人自助为主的公共服务体系。另一种是以英、法等国为典型代表的北欧国家,这些国家偏重公平原则的公共服务体系。特点是该体系由国家主导,实施全民全覆盖保障,服务体系健全。2.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服务体系。这部分服务体系以新加坡、韩国为代表,形成了以国家为主题的针对医疗、教育、住宅、基本收入四方面的保障体系。同时兼顾效率和共同。(二)世界范围内生活服务业发展趋势1.消费是促进经济增加的新引擎。全球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增长数据说明,最终消费支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71-75%之间,而且有小幅上升的趋势。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2.生活服务业进入全面创新阶段。一是新业态层出不穷。以需求为导向,导致现代生活多元化,消费细分化;二是电子商务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逐步融合;三是注重构建长期增长引擎;四是加快实施体验式创新营销。3.生活服务业呈现高科技化和高智能化。高科技是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国外生活服务业借助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建立起强大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从而彻底改变了生活服务业的运作方式。4.生活服务业全球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分割被打破,生活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不断融入世界各地的经济中。
三、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公共服务业存在问题(1)公共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且存在城乡二元化、发生与欠发达地区二元化现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2)公共服务品投入不足,国家财政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并建立健全相关运行措施,科学投入,合理使用,提升公共服务业的建设效率和成果水平。(3)各级政府的职能边界和行为边界尚需界定,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做好政府和市场的分工,以公平、公正、公开、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这样的原则作为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业的准绳和抓手。(4)总体来看,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为适应服务型政府的建立需要“转型升级”,以服务者的身份和心态,在国家建设目标的统一驱动下开展服务工作。2.我国生活服务业存在问题(1)我国产业结构的制约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制约了消费需求增长。首先,原有的产业体系侧重总产值的增加,劳动者收入偏低,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次,由于分配的不均衡,造成分配群体高、中、低比例不均,没有形成橄榄型的合理收入分配群体结构。第三,政府保障体系尚需完善,居民基于预防动机,降低了远期和大件商品的消费预期。(2)生活服务行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与产品、服务同质化的矛盾。消费可持续的基础有赖于供需平衡。然而,在我国,有效供给和需求这一矛盾长期存在。长期以来,市场分割、重复投资建设使给造成供给带来了低水平建设,有效需求长期得不到释放。(3)流通成本高,流通效率低,制约了消费潜能释放。我国传统上重生产,轻流通,致使流通环节效率低下,流通组织亟待优化,流通成本高居不下。这些因素造成流通环节上商品或服务被层层加价,渠道不畅造成一些商品难以在市场有效流通,不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
四、我国公共服务业与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1.打造扁平化公共服务的基层供给体系着力打造扁平化公共服务的基层供给体系。一方面,从执行人的角度看,要着眼于基层行政机构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需求,强化基层组织的执行力,让政策与资源落实到位,让基础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从组织结构看,要重点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基层的配置力度和范围,让资源配置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的损耗,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效率。2.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政府要从法律、制度、政策层面支持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创新。首先,对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方法要借鉴吸收与摸索总结相结合,用于实践和创新。其次,政府要为支持企业和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在软环境和硬环境上给与支持。第三,积极扶持参与公共服务的企业家成长,激励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家社会责任机制实施。第四,是让具备核心服务能力的企业参与公共服务,政府以外包的形式将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发包,提升服务效率。3.通过创新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公共服务的持续投入,即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也是消费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共服务兼具双重使命。所以,公共服务的发展不仅起到为人民群众保障“兜底”的作用,还要引领经济的前行,这就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公共品、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创新包括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机制创新就是要设计出创新的公共服务治理机制,发挥政策的指导和调节作用;产业创新是指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让市场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4.加快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税制改革实施税制改革,对扩大消费和优化分配结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需求主导的社会中,优化流通效率,促进消费和生活服务业增长需要依靠加快结构性减税和合理的税制改革。实施税制改革要处理好四类关系。一是纳税人群体关系,降低种地收入群体的税负水平,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二是企业关系,降低小微企业纳税,培养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双创拉动生活服务业发展;三是中央和地方关系,实现各级政府责、权、利关系明确,和施政的透明化,防止腐败。5.完善分配结构,促进生活服务业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依靠合理的分配格局,要实现兼顾公平和效益,不断完善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提升中等收入人口比例将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在收入分配环节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依靠分配制度的改革,要一次分配和二次分相配结合,推动创新创业对分配的贡献。6.城市化对提升生活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推进城市化,具有促进消费、提升生活服务业的的正效应。研究证明,城市化率的提升过程也是居民消费化率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对生活服务业的促进来源于:(1)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服务城市中集聚的居民。(2)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集聚会带来消费的集聚。(3)城市化会带来流通产业的优化和模式创新,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周丹,应瑛.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综述与展望[J].情报杂志,2009,(8):200-207.
[2]杨亚琴,.国际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比较研究——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61-66.
篇2
【关键词】服务业 调查方法 统计制度 数据质量
一、服务业统计的现状和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服务业统计网络
服务业覆盖范围比较广,布局比较分散,规模大小不一,零散分布在各个角落,另外还有一部分非法服务业隐藏在社会中,对于这些具有很强隐蔽性的服务业在统计中经常被忽视,对他们的调查统计是一个浩大工程,有些部门故意逃避调查,对其收入难以进行准确的统计。而我国目前服务业统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统计网络体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服务业统计的方法,加上服务业(如保险产业、金融产业、信息产业等)个体多种多样,虽然有共性,但是在统计中不能忽视其自身特点,这些就导致了很难形成一致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得到的数据往往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
(二)思想不重视,组织不到位
要想完善我国服务业统计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但是从全社会来看我国统计的重点依然在第一二产业,服务业统计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思想不重视行动上就不会有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就得到不到提升,导致服务业统计人员配备不齐全,没有科学工作部署,对统计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统计工作只是为了敷衍交差。
(三)数据搜集难
服务业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中,服务业与我们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随处可见,但是服务业部门不是一成不变的,其经营场所、内容以及经营规模经常发生变化,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比如有的服务业部门在你普查时规模还很小,但是抽样时规模却扩大了,或者在普查的时候规模还挺大,没过几天又停业了,这些时刻都会发生的变化,导致统计得到的数据不可能完全真实,并且在服务业中无照经营的状况也很普遍,这就会导致行业性质难以确定,从而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服务业统计范围。
(四)统计方法不科学
虽然我国服务业统计方法近年来有所改进,但是统计方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统计方法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科学的统计方法,单一模式的统计方法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纷繁复杂的服务业的需要,不能满足服务业经济总量核算的需要,也就不可能为GDP总量核算的正确性打好基础。
二、完善服务业统计对策建议
(一)提升对服务业统计的认识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业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的MPS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被现在的SNA时代代替了,虽然人们对开展服务业统计的必要性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对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认识不彻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服务业更将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应对服务业的这种发展,因此,要尽快认识到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视和加强服务业统计。
(二)政府统计机构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在服务业统计中政府统计机构要有主导作用。在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下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比如对于有些服务业行业它们本身部门管理已经很规范,有很完善的统计机制,对于在这样的统计部门没有必要从零开始进行统计,可以由部门组织,充分利用部门已有的数据资料;对于其他单位也不能无条理的开展调查工作,可以按照行业规模有分别的实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统计全面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在统计工作中例行节约。
(三)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
要认识到服务业统计不是凭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服务业统计是一项全社会、全行业的综合性统计,服务业涉及范围广且比较分散使统计工作难度大。
搞好服务业统计,必须要有健全的服务业统计制度,必须要加强服务业统计方法制度的研究,进行服务业统计制度改革,要以现行的统计制度为基础,逐渐建立一套涵盖服务业的各行业,能全面、系统、适时掌握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制度体系。
(四)加强对统计调查单位的管理和统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
为了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应该重视服务业统计人员在统计调查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地提高服务业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不断开展服务业统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服务业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和统计工作的好坏直接相关,只有提高了服务业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才能保证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可靠性。另外,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有关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检查,必要时可以对各企事业单位做简单培训,提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统计意识。
参考文献
[1]杨灿.关于服务业统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9(01).
[2]马志刚.对服务业统计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9(07).
篇3
一、引言
现代服务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大都市最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相对于以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包括广告业、咨询业、信息业以及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以提供专业知识为主的服务企业,它的发达程度不仅反映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更体现出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能级。
目前,各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都非常关注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空间环境,强调利用现代服务业提升GDP的增长速度,然而,现代服务业并没有突破区位限制而遍地开花,相反,其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更加凸显。国内外有多项研究指出,现代服务业在其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当高的集聚性,往往高度集中于商业中心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如美国的曼哈顿、伦敦的商务区和东京城市中心区等。研究指出,在各大中心商业城市迅速崛起的中心商务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效地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的集聚。
二、服务业集聚理论回顾
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自马歇尔以来,集群及集聚研究大多集中于制造业及工业领域,对服务业的研究甚少。但仍有许多学者(Moullaert 和Gallouj等)指出,制造业集聚的理论与模型恐怕并不适合服务业。回顾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方面的相关研究,A.J.Scott是率先将“服务业集群”概念化的学者,他认为服务业集群追求的主要是外部联系和劳动力市场。Moullaert和Gallouj等认为对服务企业举足轻重的是获取本地化和相对不流动的隐性知识以及知识外溢。因此,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的研究需要包含越来越重要的全球网络、客户与集群企业间的联系。
Keeble 和Nachum详细调查了伦敦和南英格兰的300 家中小型管理和工程咨询类企业,试图解释知识密集型的专业企业为何会聚集在像伦敦这样的大都市的中心地带。他们发现,不仅大的咨询机构,而且中小型专业性咨询机构都倾向于集聚在大都市,因为他们均看重集群位置所提供的全球网络的机会。Keeble 和Nachum 认为,对于专业业集群,极为适应外界变化的外部联系和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网络十分重要。因而专业业集群高度重视空间上集聚的网络对获取专业和市场知识的重要性。Sassen认为咨询企业定位在国际性大都市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内对开发和促进全球联系具有超常的优势。
Verson & Hoover认为服务业在空间分布上会受到交通成本、劳动力、办公租金及其他空间因素的影响,并认为消费业与生产业都同属服务业范畴,在空间分布上有正的相关性存在,但因两种类型服务业的区位条件要求有所不同,所以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差异。而Daniels也认为因为不同类别服务业对产业区位影响因素不同,所以在空间分布上受集聚经济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进而造成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消费业常依人口分布而定,生产业则主要考量信息获得或资讯流通的便利性等因素决定其区位。因此,Daniels认为生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集中发展程度要比消费业高。
三、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因
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和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集聚机理的探讨,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在国际大都市出现集聚乃至形成集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外部经济性
最早研究产业集群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究曾指出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关系密切。他认为是外部经济性导致了产业集群。这种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市场规模扩大带来的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三是可以获得技术和信息。马歇尔的理论通常被认为是分析产业集群发展内在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对于服务业集聚现象的研究也关注了外部经济性。Daniels及Heskett均认为造成服务业集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互补共生,也就是单一类型服务业需要各种不同的服务业聚集在一起,才能完成其服务的最终目的。例如,广告商需要与出版商、电讯业、传播业等服务业在业务上相互合作才能达成广告宣传的最终目的。这种互补共生对服务业的相对重要性因服务业的类别、相互结合的规模及其组织结构而有所不同。
林英峰及顾志远则认为造成服务业集中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互补共生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关键因素就是相同共生,也就是性质相同的服务业聚集在同一地方,进而使聚集在一起的服务业获益。他们认为,服务业是一种“破碎”型产业,因此集客能力有限,为克服这个问题,因此产生多个同种性质的服务业聚集在一起,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经营规模,使得集客能力大幅提高,使聚集在一起的服务业得到外部经济的效果。
结合马歇尔对于产业集群的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中的外在经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的易获得性。现代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企业,人才是企业的命脉。随着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在该地区便会出现相关人才的聚集,这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的人才市场,使高技术人才能够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同时企业也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减少搜索成本。这种人才集聚的形成有助于企业应付服务生产上的一些不确定性。同时现代服务业的聚群也营造了一个高技术人员工作生活的良好氛围,塑造良好的环境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和的氛围。另外,从事脑力劳动的雇员与雇主间容易在工资的确定问题上出现信息不对称。产业集聚为雇员工资水平提供了一个区域水准,既避免了因工资过低而造成人才流失,又不会因工资过高而使雇主承担不必要的成本。
市场的聚集与辐射性。究其根源,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为了获得来自市场的利益。从需求方面来说,面向全球市场的现代服务需求是促进积聚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的中心城市面对的应该不仅仅是一个当地市场,而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市场网络,强烈的市场需求诱发有关服务型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从而促使现代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另外,对服务部门的区域分布而言,由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尤其是高知识和高信息含量的现代服务强调得与顾客的高度互动导致对这类企业来说地理的接近性尤为重要,必须在人流量较大和经济繁荣的区域聚集。
知识、信息、技术的可获性。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和技术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企业的区域积聚不再仅限于原料、劳动力资源成本的考虑,而是基于信息和技术渠道的通畅。对于现代服务业而言,知识是少数能提供可以维系的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之一。而且任何一个服务企业随着其对所掌握知识的广泛传播与运用,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都将逐渐逝去,因此对现代服务企业至关重要的是自身知识的储备和更新。唯有当知识容易取得,而且其价值会随着使用程度的加大而逐渐增加时,它才算是真正有价值的组织资产。由于知识、信息的可获性直接导致这类集聚往往出现在更容易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中心城市,同时,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也催生出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促进集聚的良性发展。另外,大批类似产业的企业集聚在同一区域会产生知识外溢的现象。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性就是把许多具有相同专业素质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在机群内部产生一个非正式的知识交换场所,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使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企业间传播、交流,形成一种相对分散和非正式的学习过程,促进集聚的服务企业更方便的获得技术和知识。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通常是指企业在同时经营多种事业时所产生的一种效果。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不同的服务企业之间由于存在着渗透与关联,可以联合起来提供服务以获得范围经济。由于现代服务企业大多具有规模较小,服务功能相对单一的特点,因此功能上不同的服务企业的业务之间往往存在高度缠绕,不同类型的服务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如计算机服务、技术工程服务和法律服务、会计咨询服务间的相互依赖。这一点在系统集成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以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为例,在为顾客实施ERP的过程中,SAP会通过与德勤、普华永道等专业咨询公司以及IBM、HP等IT企业共同组成实施小组来进行。SAP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集中了世界知名的咨询公司、IT应用咨询商和SAP自身的ERP软件这三方面优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ERP产业链。通过这种紧密协作,最终反映到顾客那里,就是一整套高度集成的一体化ERP解决方案。这些功能相关的服务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可以更好的为顾客提供服务,进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获得范围经济效应。
3.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与创新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互动效应。现代服务业是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产物,也是最富知识经济时代特色的组织形态。OECD于199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该组织成员国中,将大企业创新向中小企业扩散最为常见途径的服务企业类型与我们所定义的现代服务业的范围基本相当。现代服务业在知识和创新扩散中之所以起到重要作用,是因为顾客往往难以依靠自身能力吸收外部知识,而需要依赖经验丰富的专家帮助实现知识转移。现代服务企业凭借其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优势,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完成相应领域的知识扩散。能够与相似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集群内成员之间频繁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集群内成员间达到资源和信息互补,增强技术和服务创新能力。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还表现在同业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动力。“发生在企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它的创新动力。”由于众多同业的企业集聚在同一个狭小的社区,企业的经营手段、设备技术、客户渠道、价格等都较为透明,所以竞争尤为激烈。竞争的密集可以激发创新因子,不断推进集群的良性演进。
以上我们从外部经济性、规模经济和创新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机理,但是需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制造产业集群所特别强调的成本理论在现代服务业集聚中的表现并不明显,现代服务业集聚更多的是为了追求顾客和知识,强调对其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成本的关注度并不高。
同时要注意的是,Daniels还指出,虽然服务业会因集聚而获得收益增加或成本降低,但服务业的集聚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的现象。即当服务业过度集中在一地,并超过该地所提供的服务限制时,将会产生集聚不经济现象,会造成劳动力短缺、交通建设等公共设施无法配合其发展的需求,进而造成拥挤、工资、交通成本及地价上涨等问题,由此造成服务业生产报酬逐渐下降。所以当出现服务业集聚不经济时,为节省土地、劳动力及交通成本,服务业将会寻求都市边缘适合生存发展的区位,故服务业开始产生郊区化或是移出市中心的现象,但在寻求合适发展区位的同时,仍会受到集聚经济的影响,所以在空间分布上仍会有集中发展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群研究述评,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12月
[2]阿弗里德・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3]刘孟达:《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基于绍兴产业簇群及其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篇4
近年来,随着开展外包业务的企业不断增多,外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受到了国内外理论界普遍的关注。尤其是离岸的服务业外包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发包国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通常会把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或海外子公司向第三方提供服务,而不直接地向当地的服务提供者分包业务, 离岸服务业外包实际上是服务业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形式,这种形式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于承接国而言,它是承接国发展本国服务业的一个大好时机,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会带来技术进步效应。承接服务外包能够通过相对生产率的提高促进承接方的技术进步。承接离岸外包所带来的技术进步主要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实现的。
技术转移是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展开而展开的,即便是最简单的商品的国际贸易活动都会带来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离岸外包作为技术转移的方式之一,它所带来的技术转移是伴随着发包行为的发生而发生的,尤其当承接国承接的是研发离岸外包。对于承接国而言,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数量越多,将越会增加可接触技术的总量和技术存量;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技术水平越高端,将越有助于承接企业获得技术转移。
技术溢出是国际投资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或贸易时所带来的当地技术水平或者生产力水平的进步,而跨国公司又无法全部获取收益的情形,技术溢出能够被技术接受方以零或小边际成本利用的重要技术信息的泄露口。对技术溢出所带来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承接方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强弱,吸收能力越强,技术溢出效应就会越大越快。
但是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使得技术溢出效应不能够充分实现:
首先,发包方也会对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做出种种限制。比如“技术锁定”策略在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实施,“技术锁定”策略防止发达国家技术产品的外溢效应。
其次,发包方和承接方的产业关联程度低,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我国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国际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而发包方的业务一般都是集中国际价值链的两端,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也高。服务外包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技术波及效应并不明显,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在服务外包领域基本上都处于产业价值链条的较低端。
最后,承接方对发包方技术扩散的吸收能力不足也限制了服务外包的技术外溢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技术水平,企业规模,资金投入,劳动力素质等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我们对技术的吸收能力不足。所以,即使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包方和承接方在技术方面的合作比较密切,承接方也无法很好地吸收发包方的技术扩散,更谈不上进行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虽然我们有着一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的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外包业务,但是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对技术的吸纳能力实在不足。结合中国目前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的现状,为中国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从战略的角度重视和发展服务业外包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加速我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当前“以软件产业全球化”为特征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正推动知识型工作岗位不断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意味着一次重大的大战略机遇,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将有可能实现我国服务业跨越式的发展。
二、吸引外资的同时要关注重点吸纳服务业外资
我国近些年在吸引外资上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服务业外资占每年吸收外资的比例还不到30%,而绝大部分70% 都集中在制造业,这样的结构对于我们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整个产业结构的布局以及技术水平的吸纳能力是不利的。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希望能够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以便向东道国或第三国市场提供服务,我们在承接服务业产业转移过程中,无疑要把吸收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予以推动。
三、继续以日韩市场为立足点,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
由于历史及文化的原因,我国在承接日韩服务外包具有比较优势, 建议从政府层面继续积极推动中日、中韩软件企业继续合作,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对日韩服务出口。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吸引具有专业和语言优势的海外留学生这种复合型人才回国工作。政府部门要及时为企业提供发包国方面的有效信息服务,引导国内企业与欧美一些大型外包公司进行分包合作, 帮助国内企业在欧美建立自己的营销队伍。
四、增强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
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引进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加强对本国自主研发能力的培育,尤其是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发投入的支持,以增强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水晶.承接研发离岸外包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6期
[2]寻舸、叶全胜.论跨国公司技术锁定策略对业务外包的影响.国际经济观察(特区经济).2007年1月
篇5
关键词:中国;韩国;服务业;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0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服务业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发展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产业结构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中服务业在占GDP和就业率的比重超过70%。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依赖于人口的高龄化和国家福利的增加以及保健、医疗以及对私人服务需求的增加。同时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外包业务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服务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并且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交易费用日益减少。
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2014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48.1%,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韩国做为初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2014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更达到59.6%,特别在就业方面,2014年韩国的73.6%的人员从事在服务业。
在中国和韩国服务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21世纪中韩服务贸易也达到快速发展。2014年中韩服务贸易总额更达到361.6亿美元,比起2000年的46.1亿美元相比扩大约7.8倍规模,中韩服务贸易实现了飞跃性增长。今后,借助2015年6月1日签订的中韩FTA两国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和韩国的服务业发展
1.中国的服务业发展
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978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只有23.9%,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但2014年经过强劲增长已经达到48.1%,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相反,农业等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28.2%,2014年下降为9.2%,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47.9%,2014年下降为42.7%。
从就业人口来看,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1978年服务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2.2%,但2014年已经达到40.6%,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成为吸收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相反,农业等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70.5%,2014年下降为29.5%,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在全社会就业中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17.3%,2014年下降为29.9%。
2.韩国的服务业发展
自1962年的“经济开发5年计划”为标志,韩国在政府主导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政策下逐步摆脱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贫乏的自然资源,把出口贸易作为突破口,迅速步入了经济起飞和迅猛发展的新轨道。由此韩国的服务业发展比中国起步早,1978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就已达到44.3%,并且1988年以来一直占据50%以上的份额,2014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更达到59.6%,超过第二产业38.1%和第一产业2.3%之和,说明服务业正引领着韩国的经济发展(参见表3)。特别在吸收就业方面,2014年韩国的73.6%的就业人员从事在服务业,比起中国的40.6%相比高出很多(参见表4)。这与韩国已经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而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相关。
二、中韩服务贸易的发展
中国和韩国服务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进入21世纪中韩服务贸易也达到快速发展。2000年中韩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6.1亿美元,但此后2004年中韩服务贸易就超过了100亿美元,2008年又超过了200亿美元,2014年中韩服务贸易总额更达到361.6亿美元,比起2000年的46.1亿美元相比扩大约7.8倍规模,中韩服务贸易实现了飞跃性增长。
具体来看,2000年的中国对韩服务贸易出口只有26.45亿美元,但2014年达到了143.2亿美元,是2000年的5.4倍,实现了19.7%的平均增速。2000年中国对韩服务贸易进口则只有19.66美元,而2014年达到218.4亿美元,是2000年的11.1倍,实现了高达28.2%的平均增速(参见表5)。2014年中韩服务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旅游业占总贸易额的33.5%,其次为运输业占据29.4%,第三位的是服务外包业占16.5%,第四位的是商务服务业占11.4%,上述四个部门交易占据中韩服务贸易的90.6%。
三、中韩服务业合作的未来前景
2004年中国成为韩国第一贸易伙伴国,2008年中韩两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正式签署FTA协定,随后12月20日FTA协定正式生效且首次降税同时启动,并且2016年1月1月第二步降税也已实施。中韩FTA,对中国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自贸协定,同时是以中国为核心的未来东亚经济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看,中韩两国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的基础上,在服务贸易领域达成了更高的自由化水平,并得到了彼此重点关注的开放领域的让步。韩国主要在速递和建筑服务领域向中国做出了超出其已签其他国家FTA协定的承诺,中国也在合作拍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共同制作、建筑、法律、环境、体育、证券等领域作出了更加开放的承诺。同时,中韩两国宣布FTA生效后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启第二阶段谈判,营造更加开放和宽松的服务贸易环境。今后,中韩FTA将使两国企业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获得更低的关税和更大的共同市场,两国间商业活动和经贸往来将更加自由、便利和规范,从而推动中韩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实现更高层次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文.顺应中韩FTA开创长吉图地区服务业发展新路径,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J].2016(1).
[2]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
[3]崔文.吉林省应对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策略,吉林日报[N],2015年8月25日。
篇6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产业规制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乃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密切相关。其特征体现在“三新”和“三高”,即新生产方式、新组织形式、新技术、高附加值、高知识人才和高技术含量。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景非常广泛,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提到,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深化细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
一、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低
1.我国服务业发展总量不足,滞后特征明显,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明显滞后于世界服务业发展水平。
2.从服务业就业比重来看,我国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都是最低的。但我国吸纳就业的总量最高,劳动密集程度在世界罕见。每万美元的就业吸纳能力是这些国家的数十倍。
3.我国能够享受服务的有效需求人口比例较低。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城市居民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最基本生活需求的边缘,对服务业的需求还没有达到相应的临界点,导致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另外,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限制,对服务业的许多产品几乎没有需求。[2]
(二)服务业结构问题突出
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及服务业内部之间结构问题突出。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结构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的三大产业结构以及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其中,三大产业之间的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偏低,这与钱纳里等人提出的“标准产业发展模式”差距较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产出结构、就业结构以及投资结构上。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均表现为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不突出的特征,目前我国服务业就业仍然处于传统服务业为主渠道的内部自我调整时期,现代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作用还没有发挥。传统服务业仍将是服务业新增就业的主要来源。
(三)区域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对于中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来说,不论整个国民经济,还是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需要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和促进,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更离不开发达完善的服务业。但我国的省市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态势。中国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速度、规模在区域分布、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之间的非均衡差异非常明显,综合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最大差距达3倍多),各个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很差。[3]
(四)城市化进程慢
城市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是推动服务业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多少年来,尽管我国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不快,国家的城市化发展目标不仅一直没有实现,而且差距较大,对服务业有效需求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和城市化步伐,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根本措施。
二、产业规制
(一)产业规制理论基础
产业规制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基础理论主要有:发展阶段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各种不均衡发展理论,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梯度推移理论,以及一些优势产业相关理论,如高新技术产业等。
产业规制理论与方法的现有研究,也证明了产业规制具有上述基础理论:邹军在研究新时期的城镇体系规划时,指出其经济、产业发展的理论主要是各种“发展阶段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经济空间分布理论主要是“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理论”等。汪宇明等也将“全球化、产业集群、产业转移、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作为城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的基础理论。顾朝林等在分析概念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时,指出“产业结构的重组、转移和优势产业选择”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理论依据主要有“产业结构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主导产业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4]
(二)产业的规制一般方法
通过对若干典型规划成果的分析,笔者检验并验证了城市规划过程中,产业规制有其规制方法:首先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分析,以明确当前产业问题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其次根据全球、区域或周边城市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和本地产业特征等,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优劣势。针对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如结构升级、集群化、高技术化、区域协调分工等,并按一定标准确定优势(或主导)产业及其战略。最后,根据现状产业分布和“发展连片,企业进园”等原则,确定“点、轴、带、圈、片、区”的总体布局,或提出优势产业布局意向,明确各产业类型及规模;有些则将产业布局任务交给空间部分。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设计与产业规制
(一)打造服务业发展宏观环境
首先我们要认真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倾力打造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宏观经济环境。服务业发展是劳动分工发展和深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成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重要方面,打造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宏观经济环境,需要重点要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1.商品生产与服务生产之间的关系;
2.服务业的就业功能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处理好关系的同时我们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发展投入机制。资本要素的投入对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导各种国内外资本,不断改善和提高资本投资规模与结构,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
最后还要尽快建立和健全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实现我国服务业统计指标与世界接轨。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服务业的统计十分复杂,有些部门、行业的增加值指标难以计算,这里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际问题。要尽快建立必要的核算制度,充实统计机构,并同时提供有关资料。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研究第三产业各部门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办法,以早日建立和健全第三产业和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指标体系。[5]
(二)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内部比例关系。首先,合理调整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结构。鉴于我国的国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没有办法摆脱农业大国的现实,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解决好农村、农业与农民的“三农”问题。同时,我们又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尽管我国的工业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与世界先进国家以及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建设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工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还不是很明显,但从更长的时间内则堪忧。因此,在确保农业与工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保持服务业与其余产业的协调均衡发展,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践上,今后有步骤、有重点的发展占人口优势的服务业,在最终消费型服务业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加快中间型服务业发展的步伐,一方面可以有力促服务业整体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协调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
(三)协调区域服务业发展
第一,区域服务业发展要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要寻求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突破。区域服务业发展应该注意选取有助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服务行业,以尽快形成本地特色。例如,东部地区产业基础好,服务业发展水平高,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种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与质量,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分工的大格局,使服务贸易与国际接轨,比如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业、通讯业等。广大中西部地区可以充分的借助本地的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包括特色服务业。比如,旅游资源是广大的西部地区极具优势的行业,可以通过不断的拓展新景点、新路线,积极倡导旅游新概念,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依靠这种发展思路,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突破,以点成线,以线成面,最终形成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区域服务业快速发展。[6]
第二,注意保持区域服务业与一、二产业的协调发展。由于不同地区条件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也必然各有侧重。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最高,要充分考虑发展金融、保险、教育与综合技术服务业;中部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除了保持最终消费型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之外,还要大力促进中间型及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因此,服务业的发展要重点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行业,有效的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
第三,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要受服务消费需求的制约,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适当调整收入分配政策,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2.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增强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3.树立正确的服务消费观也很重要。我们要解放思想,树立服务消费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观念,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服务消费,只要是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消费,就应大力鼓励和提倡。
(四)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当前,城市服务业发展在我国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需要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政策:第一,修订《城市规划法》第4条“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提法,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优先的原则,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大城市确定不同的环境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如鼓励发展、一般限制或严格控制等,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化处理办法。第二,对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等处于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的核心城市,要通过调整行政区划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在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的同时,密切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几个大都市带的形成。第三,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包括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也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条件。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针对现代服务业和产业规制发展,笔者认为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
1.打造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2.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服务业与第一、二产业以及服务业内部比例关系;
3.协调区域服务业发展,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寻求突破,同时注意保持区域服务业与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异,增加居民收入;
4.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白玲,朱慧娟.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实现[M].国际经贸探索,2004:13-16.
[2]朱春明.关于我国服务业发展中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4(12):13-15.
[3]来有为.当前我国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J].改革,2004(05):11-17.
[4]李庆杨,吕瑶.论现代服务业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07):23-24.
[5]张国云.发展服务业是当今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J].浙江经济.2007(07):14-15.
篇7
关键词:农村服务业;创新;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07-03
1 “十一五”期间山西农村服务业的主要成就
1.1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整体提高
“十一五”期间,我省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制定《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推广先进技术成果,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省、市、县、乡四级科技推广队伍相对稳定,发挥了明显作用。2009年,我省共培育科技示范户5.9万人,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18万人。在整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的基础上,我省在115个农业县区启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首批20个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顺利完成,80个县的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站改革与建设正积极推进。同时每个示范县每年挑选100名左右基层农技人员到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开展集中培训,逐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形成了农科教结合、科技与产业衔接的新机制,创造了首席专家负责、农技人员包村、科技示范户带动、辐射其他农户发展优势产业的新模式。
1.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
建立了综合性的农村科技信息范围平台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以山西农业信息网、山西农村经济信息网为龙头,11个市级网络为骨干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2007年启动“农科110”服务工程,2008年在全国首创三农科技手机群报,拓宽农业信息渠道,逐渐形成了由“农科110”、三农手机报群、《今日农业》报、“科普惠农网”、《科普大篷车》电视节目等多媒体平台构成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体系。
组建高素质的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大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制定信息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信息员档案,深入开展信息员培训。2008年山西移动开始实施“农信通”信息员培训计划,截至2009年,实现我省1596个信息化推进示范乡镇有信息员,5098个以上推进示范村有信息员。实施“百万农民电脑科普培训工程”,完成全省11个市的113个县、市、区的106万农民的培训,直接提高农民信息化水平。
推动建立长效机制。2005年村通电话工程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光缆总长度达到21.4万公里,这是我省农村信息化的第一步。同年,开始着手建设农党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将其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06年建设“山西省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逐步把这个用于党员教育的专网变成具有教育、培训、科技信息查询、娱乐等各类信息的农村综合信息网,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在2007年、2008年、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山西省政府都为把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先后提出要努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全省2.8万个行政村实施开通移动电话、农村网络文化站和有线电视三项信息化工程;整合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在全国率先推进农村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2006年忻州市静乐县成为三网融合的第一个试点,随后朔州应县、长治、晋中等市的部分县市也开始实施三网融合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1.3 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农村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很大改善。实施“三大工程”,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首先,启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其与建设改造新农村连锁便利店有机结合起来。2006年,省商务厅下发《山西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规划》。2007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十一五”期间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意见》(晋政办发(2007)69号)。2009年,省商务厅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的配送中心和农家店建设。截至2009年底,全省2万个农家店实现销售额72亿元,新建和改造农家店7000家,基本形成辐射全省60%的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其次,启动实施“双三十”农产品市场工程,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选定山西省粮油批发市场、太原市河西农产品有限公司、太原田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双三十”工程的农产品承办市场;选定山西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美特好连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等30个农产品流通企业为“双三十”工程的承办企业。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支持这3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30个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升级改造,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带动就业2.8万人,受益农户40万户。第三,启动“家电下乡”工程,激活农民购买力,有效拉动经济增长。2009年,作为第三批获批省份,我省启动实施了“家电下乡”工程,截至2009年,全省共核准备案4781个销售网点,销售额实现12.21亿元。同时,大力推动“农超对接”,依托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蔬产业区、东西两山优质杂粮干果产业区三大优势农业经济区,建设十大优势农产品直采基地,培育农产品品牌。组织大型批发市场、零售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直采基地建立产销衔接机制。
流通组织不断涌现,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大户进一步发展。目前,全省有农民经纪人60万左右。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成为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体,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实力不断壮大,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农村信用社不断发展,积极贯彻国家和我省金融支农的扶持政策。2005年,我省成功组建省联社,截至2007年底,全省农村信用社现有1191家法人机构。2007年,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实施“双千双百惠农工程”,累计投放支农贷款1000亿元,为300万农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支持1000个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扶持3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实施“三千三百惠农工程”, 累计投放支农贷款 2316.15亿元。重点支持4411个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企业,229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646个省级信用村和777个信用市场,有341.76万农户得到了信贷服务,占到全省农户总数的57.47%。
进一步扩大了融资渠道。2005年,我省在平遥进行全国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目前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31家,注册资本金71亿元,贷款金额35.24亿元,并成立了2家村镇银行,95家统一法人社,1家农村合作银行,努力拓宽了民间资本回流农村渠道。同时,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138家,注册资本金达到45.8亿元。民间资本流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08年9月底我省能源型产业民间资本融资占民间资本总额的64.58%,非能源型产业占35.37%;2009年2月,投入能源产业的民间资本占民间资本总额的52.87%;投入非能源产业的占47.13%。随着我省从2009年开始大力整治煤矿业,9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将面临整改被大型煤矿兼并的命运,总额高达上千亿的补偿金将给民间资本带来巨大增幅。
1.5 农村服务业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为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极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和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2008年,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对农村交通、电力、医疗、教育等生活服务行业做了详细规定。同时,针对农村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农村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2 山西农村服务业“十一五”期间存在问题
2.1 农村服务业的体制机制仍面临诸多障碍
由于农村服务业涉及财税、金融、工商、交通、邮政、通信等多个部门,而且大多实行部门分属管理,造成部门利益和权益作用影响交叉。这给农村服务业发展带来一定障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理应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农村服务业也不例外。但我省的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多是政府主导,虽然政府意识到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但从具体的运作来看,还是没有很好的从宏观上对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导向,从管理逐渐向服务转化的意识还不够,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如果不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必将受到严重的制约。
2.2 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虽然目前我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高速发展并出具规模,而技术应用、产品与服务普及、环境建设相对滞后,表现为各自为政,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缺乏信息化应用基础人员,难以有效的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特别是不能彻底解决农业信息化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得信息化带动农业化的成效不明显,信息化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潜力和辐射力尚未充分体现。
2.3 金融服务严重不足
近年来山西省国有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空白。目前国家对金融支农的扶持政策仅限于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导致金融机构支农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机构不足,资金来源缺乏保障。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对于全省13.5万家中小企业和工商户来说,得到贷款支持的不到5%。同时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目前尚未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和保证基金的试点工作,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风险补偿机制缺失。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滞后。农村金融中介环境较差,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特别是大部分县市还没有建立起贷款担保公司或中心,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
2.4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从目前农村服务业人才队伍状况看,其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比如农村科技服务业,虽然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对主要从业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使其具备了一定科学技术方面的背景和知识,但农村科技服务是一种立足农村,同时又要和市场打交道的经济组织,需要掌握市场运行的规律,在这方面许多从业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同时,由于人员的原有知识结构的差距,虽然都进行了培训,但接受程度的不同,导致了整个队伍良莠不齐,不少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不高。同时,在销售、运输、信息、金融等领域也都急需大量的人才来推动发展。
3 “十二五”时期农村服务业发展重点
3.1 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分层构筑农村新型商贸流通体系。着眼城乡一体化,以城市市场带动农村市场,构筑城乡一体的商贸网络,达到平等、无障碍的市场体系。以中心城区、中心镇区、中心村为主线,构建适应不同消费群体、消费水平、消费偏好的新型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农村商贸的重点在农村,要形成以城镇委平台,向农村辐射的网络体系。中心城区要逐步完善大中型超市、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各种业态在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中心镇区要以连锁商业的终端建设为主,发展中小型连锁超市,以连锁商业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农村市场的商品与服务质量。中心村要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的农超对接,大力扶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龙头配送企业、大力扶持农超对接的合作社,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健全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营销大户等农产品营销主体和中介组织。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就地转化,通过订单农业和产销见面会等形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组织化程度。继续举办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实现农民、企业与市场对接,促进农副产品销售。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积极采用电子商务等先进交易方式,降低农产品运营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3.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基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工程,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农技推广网络体系。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建设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保护设施,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重点来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检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动植物保护体系;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大力引进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成果,加强科技成果和技术的推广。扎实做好科技培训和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在培养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兼具科技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农民主动采用新技术,并提高农民获取和接受新技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创新创业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利用农机下乡的契机,加大对农业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3.3 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开发与服务水平。建立农业信息主体市场,重点是加强县、乡一级信息市场建设,核心是突破乡村农业信息瓶颈。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针对农业、农村、农民信息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实际,抓好有效的信息采集、分类整理、分析加工工作。加强重点农业数据库的建设,突出建设农业综合数据库,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农业多媒体专家系统。要建立“傻瓜型”信息使用系统,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电话网络、卫星传输系统等信息传播媒体,及时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提高农业信息的有效利用率。
进一步推进“三网合一”工程。加强对涉农网络和信息资源整合,建设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统一平台使信息网络的终端最终通到农村,为“三农”提供持续的服务。建设农村通信网、信息网、运营商提供的营销服务网,构建一体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村当地资源将宽带光纤通过遍布村镇的每个信息化站点,各个信息化站点再利用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每一个农户,保证农民的信息需求有随需可行的畅通通道。在农村运营渠道建设上,要以电信运营商为纽带,
3.4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赋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农业银行要加大对“三农”资金的投入比例,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优势,合理布点。农业发展银行要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融资基础上,用中长期信贷扶持农业基础设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等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尽快理顺省信用社同县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完善其管理和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邮政金融机构要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体系,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积极稳妥做好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大力培育适合“三农”特点的村镇银行,统一法人社、农村合作银行。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进一步完善银社团贷款制度。
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推广和发展农村各类“联保”模式。建立企业联保机制,推行小企业联保,生产经营户联保、农户多户联保以及“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联保形式,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提供担保。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机构对“三农”的融资担保能力,鼓励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并根据业务品种给予保费补贴。鼓励建立由农民、农村经济单位自愿出资形成的非盈利性的农村合作保险组织。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信用档案建设为重点,不断健全诚信系统,建立政府主导,企业、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参加的信用评价体系,扎实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加大对依法维护债权工作的支持力度,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另外,要合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对有信用的农户实行优先放贷,利率优惠的政策。引导和强化农民诚信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
此外,要积极推进农村水利、交通、邮政、电信、电力、广播影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教育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各方面建设;对电话、邮政、广播电视、公路等“村通工程”,给予财政、税收、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多方面支持和保障;加强农村住房建设及村容村貌管理,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2009年山西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吕晓燕,浅谈现阶段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篇8
[关键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86-03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决定着本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阶段。中国服务业全面市场化改革始于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2001年又提出了全面发展服务业的决定。服务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但到了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873.1亿美元,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由传统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逐步向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贸易模式转变,服务业对外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服务业贸易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是我国服务业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在现阶段加强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稳定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国外研究现状
Robert C.Shelburne and Jorge G.Gonzalez(2004)计算出了27个OECD国家1992-1998年的IIT指数和MIIT指数,得出IIT指数和MIIT指数分别为0.75和0.60,同时研究了美国多边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情况。FariborzMoshirian,Donghui Li,Ah-Boon Sim(2005)运用产业内贸易的新贸易理论分析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证明,要素禀赋、人均收入、金融业的FDI、金融部门的经济规模、美国与其伙伴的贸易集中度以及市场开放度等因素对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积极影响,而且,实证结果显示,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活动降低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水平。Mosesmuse Sichei,Chris Harmse,Frans Kanfer(2007)依据1994-2002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南非与美国在服务贸易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南非与美国的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与货物贸易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似,特别是两地区在人均收入和市场规模方面的差异对产业内贸易有消极影响。同时指出,美国对南非的直接投资对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有积极贡献。Yu-qing Xing(2007)分析了从1980-2004年中国与其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和日本之间的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指出了中日与中美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主要领域,并分析出了美国和日本对于中国的直接投资对于中美和中日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的促进作用。
2.2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早期我国的服务业与世界同期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比落后较多,服务贸易在整体贸易中的比重也不大,所以对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很少有人关注,直到2005年之后,随着我国服务业对世界的逐渐开放,以及服务贸易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才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所以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从2005年才开始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篇文章,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曾国平,胡新华,王晋在论文《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状况的测算与分析》(2005)中对我国服务业整体和内部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运用静态衡量G-L指标以及动态衡量MIIT指标两种指标,对于中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量和分析,首次给出了衡量我国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量化的数据。通过对于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服务业中的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李伍荣,余慧在论文《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统计与中国实证》(2006)中讨论了服务贸易的两种分类,分别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简称BPM5),以及由GATS给出的服务贸易主要包括四种交易方式。指出BPM5为更好的服务业贸易统计数据。同时对于我国1997-2004年的服务业的13个项目的G-L指数进行了测算和统计,指出了我国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各个项目有着显著的差异,并提出了对于我国发展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学术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与某个经济体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
2007年之前的我国学者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多把中心放在对我国单方面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上,缺乏有针对性的对我国与其他经济体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方面的比较研究,2007年之后,我国学者逐渐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空缺的领域,进行了针对我国与具体某个或某几个国家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蔡宏波在论文《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比较》(2007)中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崔日明,陈付愉在《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008)中通过对2001-2005年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G-L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日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结论,并且运用TC值说明中日间各个服务贸易部门的出超和入超情况,并运用以上GL和TC指数分析了总体中日间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情况,同时分析了中日各个服务业部门的贸易竞争力,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2)影响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
在对于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因素的研究中,包含着两种主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针对服务业中的具体某个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胡颖,韩立岩在《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2008)中研究服务业产业内贸易运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异程度、市场集中度、
对外直接投资、两国间的直线距离以及旅游资源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正相关;贸易不平衡度、市场规模差异程度、市场开放差异程度、跨国公司和其国外子公司之间的贸易流以及交通质量差异程度与国际旅游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程度负相关。
其次,针对整个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姜颖在《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007)中考察了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得出了我国服务部门的规模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度是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孟祥娟在《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2009)中通过计算G-L指数、MIIT指数和HIlT指数及VIIT指数,从服务业整体和分行业的角度,对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现状进行了研究。运用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开放度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均GDP与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创新性地对于影响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因素选取了不同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分析,引入了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服务业开放度以及人均GDP三个变量进行了分析。
(3)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效应研究
以前的论文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对我国经济的宏微观因素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上,但是没有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宏微观经济因素的反方向影响分析。任靓在《中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及效应研究》(2009)中分析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对于我国的反倾销效应、公司内贸易效应、服务业集群效应、公民福利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对于进一步发展扩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前景分析
我国学者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时间还不长,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没有像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那样充分具体。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还大多局限在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总体描述性研究以及对于影响服务业整体以及某个部门的因素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突破:
3.1对于我国服务业进行横纵向全面比较
现有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实证研究过于单一和片面,经过了几年的发展也只是从对我国单一性的研究发展到了针对我国与某个经济体之间的比较研究。同时,在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产业内贸易研究中还不够全面,在现有研究中只有系统的对于中日和中美间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对于中国与欧盟间以及东盟间的双边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研究还没有或者不够翔实具体,缺乏针对与我国服务业主要贸易国之间的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以及对具体行业采用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纵向梳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中国服务业各个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位置。
3.2采用更加翔实充分的指标统计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
现有分析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时对于我国服务业的统计指标较单一,更多的是利用G-L以及MIIT指数衡量了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和范围,没有全面充分的衡量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竞争力。笔者认为可以从研究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文章中进行借鉴,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标体系来全面衡量我国服务贸易,这样对于我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会更加具体充分。
篇9
关键词:技术孵化;金融扶持;高附加值;技术成果产业化
一、科技服务业现状分析
科技服务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等,通过提供专业技术手段、科技培训、技术孵化、科技鉴证、科技金融等手段向区域内其他产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型服务业。
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增值高、消耗少的新型高端服务业态,最早出现于19实际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并在此后的200年里逐渐发展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科技服务业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兴起的,2005年我国将其列入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四大类。30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新的服务内容、服务业态、服务模式不断的涌现出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等地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服务业更是逐渐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服务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地区(包括山西)的科技服务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其科技服务业存在着品牌知名度不够、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科技服务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途径
在科技服务业兴起之前,很多的研发设计部门是装备制造业生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组合方式能够缩短从研发设计到生产的过程,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提高企业的效率有着显著的效果。但随着装备制造业市场的竞争剧烈化,其发展对研发设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研发设计企业需要以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从整个行业以及技术的发展来梳理其发展目标和任务。研发设计部门从原来的生产企业中分离纳入新的科技服务业,能够同时为整个行业提供研发创新服务,对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服务业能够有效的推动其他行业向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装备制造业属于高附加值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现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装备制造业的各个方面对技术的需求都日渐提高,因此该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科技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孵化、科技培训等手段为进入企业提供必要的科技扶持,增强新进企业的存活率和技术竞争力,有效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
科技服务业能够提高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效率。近年来,山西省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近2000项,其中易于推广的装备制造业相关研究成果更是不少,但是由于缺乏科技中介的有效引导,大量的民间资本不能及时的投入到新型产品的开发生产中,导致技术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服务业通过其技术转移服务、科技金融服务能通过技术孵化等手段有效的将资本流入到新产品的研发生产中,及时的将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目的,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目标。
三、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现状分析
山西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最早起源于1898年太原机器局,在山西的发展已有近120年的历史。经过120年的发展,山西省的装备制造业逐渐发展成为包括金属制造业、通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等多种种类齐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截至2014年底,全省大中型装备制造业企业共有1144家,涉及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能源采掘冶炼等多个领域。
自2012年以来,受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山西省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传统的能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但作为山西省第四大支柱性产业的装备制造业仍停留在产品初加工阶段,与广东、上海等装备制造业强省相比规模仍然较小,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以2014年为例,山西省全年装备制造业生产总值约43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8.54%,远低于同期上海和广东的水平。
目前来看,山西省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重化工业的倾向。从2014年广东、上海以及山西三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来看,除了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装备制造业中所占比重处于较高地位以外,山西省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在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远超过广东和上海的同期水平。究其原因,也是由于山西省重化工业发展的雄厚基础以及多年来山西省能源型经济的导向所致,使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侧重能源开采和冶炼等。
2.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能发挥主导作用的企业较少,产业集中度较低。文中通过计算各行业区位熵来衡量山西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水平,通过对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山西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出结果(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我省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区位熵指数都小于1,说明我省装备制造业专业化生产水平远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的集中度仍然较低。
3.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近年来,山西省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2014年全年全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开发数达到1283项,开发经费大400880万元,销售收入达3335692万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开发数、研发费用和销售收入方面都超过总数的50%。但与广东上海等地相比,我省装备制造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仍处于劣势,省内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强度还有待提高。从行业来看,我省的电子设备、通用设备等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创新投入相对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高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科技服务业为其提供科技扶持。
四、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要以促进装备制造业向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型升级为目的,提升省内支柱产业的主导力量。
科技服务业要加强与高校和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体系的形成。科学技术是否实用、前沿是决定装备制造业附加值高低的重要标准,科技服务业要依托自身优势将高校科研成果通过与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此外还要重点依照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信息技术网络的建设,搭建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
科技服务业合理配置研发资源,重点为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具有高附加值装备制造业提供技术扶持和融资途径;利用科技服务业的科技孵化和科技金融等工具,降低科研成果转化成本、提高转化效率,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要支持省内低附加值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扭转山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出现的侧重能源开采冶炼的现状。
科技服务业要加强与中小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合作。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存在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要充分利用科技服务业的融资优势和技术优势,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融资障碍,促进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扩大发展,提升山西省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度,实现山西省装备制造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莉.中山市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9).
篇10
一、**年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拉动GDP增长作用明显
近年来,**市经济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8.2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1.82%。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2.27%,拉动GDP增长7.9%,上年同期拉动GDP增长15.8%。
(二)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比重明显提升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向服务业倾斜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194.13亿元,增长27.9%,比上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6.33%。其中,交通运输邮政业完成投资11.82亿元,增长71.24%,批发零售业完成投资9.78亿元,增长105.98%;教育业完成投资10.35亿元,增长224.25%。
(三)税收总额快速增长,贡献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业实现税收继续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对税收总额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高。前三季度实现税收30.80亿元,增长33.45%,占全市税收比重达到54.71%,高于上年2.8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地税收入17.77亿元,增长34.42%,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68.50%,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从业人员不断增多,从业比重逐年上升
**年末,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6.99万人,比上年增长3个百分点,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59.32%。成为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从产业内部构成看,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占到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的38.33%,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行业从业人员数占到服务业总人数不足7%。由此可以看出:传统行业仍占居优势,如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新兴行业比重较小,如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
(五)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50亿元,增长18.50%。以金融、房地产、旅游、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金融业,实现增加值增长7.8%,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14.61%,前三季度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11.62亿元,比年初增加188.34亿元,增长14.22%;各项贷款余额1754.52亿元,比年初增加212.48亿元,增长24.26%。旅游业,前三季度实现旅游总收入47.78亿元,增长20.21%;接待国内外游客836.87万人次,增长10.51%,接待入境游客3.06万人次,增长9.66%。文化、科技、软件等现代服务业也实现较快发展。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服务业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加快服务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增长速度仍然偏低
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增长速度为12.0%,但与GDP增长速度相比,服务业增速仍然落后于GDP。前三季度GDP增长15.1%,高出服务业增速3.1个百分点。服务业分行业看,低于GDP增速的增加值所占比重较大的批发零售业,其增速为14.8%,低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另外,服务业增速也低于第二产业,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长18.4%,高出服务业增速3.6个百分点。
(二)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前三季度,传统行业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76个百分点,同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其他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比分别下降了0.34个百分点,0.96个百分点,0.84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占绝对优势,且行业零散度过高,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许多服务领域被当成非生产性的活动。现代化水平低,现代物流业发展滞后,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在流通领域具有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力强、市场影响能力大的大型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不能发挥流通领域现代进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等领域,其他领域的投资力度不够,特别是支持服务业长期发挥效益的经营性投资明显不足。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交通运输邮政业、教育业三项合计完成投资121.07亿元,占服务业总投资比重62.37%。
(四)压制消费影响发展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服务需求与居民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急剧攀升的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支出预期因素,迫使消费者压制即期消费。前三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总支出为7475.53元,其中教育、医疗、住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达29.94%。压制消费影响了居民对服务业的需求,从而抑制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市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目前,**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加快提升的关键时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综合实力迅速扩张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努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根据现代经济成长理论,在工业化中后期,一个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大,因而服务业成为区域产业竞争力中最持久的核心因素之一。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服务业的先导地位,重视和发展服务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二)着力改善服务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品研发中心、科技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国际采购中心和销售中心等服务业态的迅速发展。
(三)拓展服务业资金投入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科学规范申报项目,争取有更多服务业项目列入国家、省扶持计划。大力发展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支持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和品牌建设。加强金融业对服务业的资金支持。促进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扩大信贷规模,调整信贷资金投向,不断提高服务业信贷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扩大资金筹措和融资规模;建立健全服务业投融资担保机制,鼓励担保机构为服务业企业融资提供信贷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