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差异

篇1

传统园林现代园林共同的设计理念就是达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设计过程中都采用人工手法或者非人工手法,例如在园林景观中进行植物配置、山水配置等,通过创造良好的园林景观来满足人们对园林功能的要求。虽然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和现代景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遵循天人合一的规律,两者都表现出了园林景观的宏伟和气势。

二、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之间的具体差异

虽然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是区分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重要标志,也能够使现代景观的特点更加突出。以下就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1.中国传统园林相对于现代园林来说,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传统园林由原来比较简陋的设计手法,转变为比较精巧的设计手法,设计过程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如果将园林按照隶属关系来划分,一共可以分为四大类,主要包括皇家园林、公共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在这几种园林中,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属于比较重要的两大类,属于园林设计的首选类型,也是体现园林艺术精华的主要园林景观。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属于供人们观赏的园林,在早期建造的过程中,主要是供宫廷和贵族来观赏的,这就使得园林只为少数人服务。中国传统园林在设计形式上讲求利用自然景观来体现园林的功能,将自然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在传统园林设计中,其主要的思维就是手法自然。从我国各类传统园林中可以看出,在传统园林的设计中,设计者都将自然山水作为园林设计的主要雏形,设计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自然所具有的魅力,并将自然景观中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并运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所以人们在观赏传统园林的过程中,就会看到各种类型的设计精华部分体现在设计景观中,这也使传统园林中的许多园林都成为无与伦比的著名园林。在设计元素的选择方面,传统园林一般都利用亭台楼阁来装饰和构造园林景观,并制造出与周围景观相互依存的私密空间,设计者运用仿造自然的方法来进行传统的园林设计,例如在某些园林中,设计出模拟仙境、构造山水、景观移植的优美空间,这种园林景观的创造,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上层人群,并让人们感受到另类的园林功能。

2.现代园林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对现代园林的设计是因工业化发展而兴起的。工业化发展使人们的身心受到极大的影响和破坏,这就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注重人与自然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关系。在此基础上,人们将自身的需求和想法融入到现代园林设计当中,试图通过对现代园林的设计,使现代园林的功能有所发挥,从而利用现代园林来创造出适合人们休闲、娱乐、放松的观赏环境。

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一种迎合人民群众的艺术,也是一种对生活空间进行设计的工程技术。在对现代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其公共性,设计后的园林景观需要迎合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除了要保证园林的观赏性,还要适当地融入环境心理学内容和行为学理论内容。现代园林建设的目的是和城市、建筑共同组建成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现代园林的设计风格不同于传统园林,在现代园林中,虽然也有传统园林中的亭台楼阁,但这些设计元素只起到点缀景观的作用,没有将其功能放大,在融入这些元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将亭台楼阁放置在比较开阔的空间中。大多数现代园林景观中都融入了视觉景观、环境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象,其中人文景象是传统园林景观中不具备的元素,也是随着设计观念和设计元素变化而产生的新型设计元素。从设计的空间尺度来看,现代园林设计中主要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几个方面。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的宏观设计时,主要考虑园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并对园林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合理评估和科学规划,力求让景观的设计更加精准和巧妙。在对现代园林的中观进行设计时,要做好园林场地的规划工作,通过规划能够使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内容安排得更加合理。在微观设计中,主要是对小型园林环境进行设计,通过这一设计能够使园林景观内部的环境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

三、中国传统园林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篇2

关键词: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现代中式园林;运用实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继承传统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对传统进行现代视角的解释之后将之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而不是全面模仿来再现传统〔1〕。在世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民族的区域性在逐渐消失,文化差异逐渐减小。在这种形势下,园林、建筑及其他领域都纷纷思考如何继承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对此,园林领域的倾向是――分析传统空间的结构和作用并以现代方式进行解释,而后应用到现代中式园林中,但尚需找到正确的继承传统的方向和方法论,传统不仅体现在以视觉特性为主的形态结构上,还体现在组成要素的内涵得以表达〔2〕。

造园要素通常可以分为建筑、水体、山体、植物等“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和风水、文化思想等“非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3〕。本文主要以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为“在园林领域中继承传统”提供理论依据,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指出了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分为对传统要素重要性认识影响较大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等4个方面〔4〕。在职业分类中的专业人员主要是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的本科生为主。

1.2 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造园的四大要素在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程度和9种传统工程要素的重要度排序等三个方面(表1)。

1.3 问卷统计方法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为自变量,四大造园构成要素和所选取的9种传统造园工程要素为因变量,利用EXCEL 2003和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在重要度顺序分析中选择排在第一至第五的要素,分别计算其权重之和(第一要素的权重为5分,依次递减排在第五要素的权重为1分)。

2 结果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2。

2.2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四大园林构成要素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出现率较高的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亭、廊、假山、植物、水体(湖泊、池塘)、墙(漏窗、洞窗)、桥(拱桥、曲桥)、铺装、门(洞门、牌坊)进行排序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在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52%)对中式风格的体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植物(22.4%)、山体(14.6%)、水体(11.0%);2)9种传统工程要素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度权重之和顺序是:亭(831)、廊(679)、假山(402)、墙(396)、植物(319)、水体(314)、门(285)、桥(270)、铺装(194)。在此,可以得知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和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中在体现中式风格上最重要的要素分别是建筑和亭廊,可以看出建筑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2.2.1 不同人群对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不同人群分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在现代空间展现中式园林风格上,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主要根据不同人群评价每个要素的权重之和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传统要素的权重之和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表3):

1)不同性别

男性:亭(380)、廊(297)、假山(201)、墙(197)、植物(196);

女性:亭(451)、廊(382)、假山(201)、墙(199)、门(177)。

2)不同年龄

20-29岁:亭(617)、廊(483)、假山(297)、墙(294)、植物(242);

30-39岁:亭(169)、廊(147)、水体(89)、墙(84)、桥(80);

40-49岁:廊(44)、亭(43)、水体(28)、假山(25)、植物(24)。

3)不同文化程度

大学:亭(711)、廊(593)、假山(349)、墙(349)、植物(287);

硕士:亭(107)、廊(78)、水体(59)、桥(53)、假山(52)。

4)不同职业

园林专业:亭(407)、廊(333)、假山(211)、墙(197)、植物(157);

非园林专业:亭(424)、廊(346)、水体(216)、墙(199)、假山(191)。

由于50岁以上人群(年龄)和高中人群(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过小,对此不作分析。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群认为在现代中式园林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各自排为1至4位。但是40-49岁和硕士以上、非园林专业人群共同认为水体是第三重要的要素。这能够说明体现传统园林风格最重要的要素是建筑和假山,其次是水体。并且,与韩国传统园林要素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对一致。韩国大邱大学造景学科研究生Yun,JC指出,在韩国传统园林要素中,除了古道之外,亭和墙的重要度排位领先〔5〕。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植物对体现传统风格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有研究报告指出植物对景观喜好度的影响比较大〔6〕,所以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之一。大部分人群认为最不重要的要素是门和铺装,分别排在第8和9位,但是铺装在传统园林中多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也可以考虑利用铺装表达中国园林特有的内涵。

2.2.2 不同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认知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分组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程度的影响,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作为分组变量,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作为检验变量,进行one-way ANOV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关于“重要度”运用的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认为传统园林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建筑要素――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足够说明建筑要素在形成园林风格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建筑感受到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的顺序,除了性别不受其他社会属性的影响。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顺序在不同人群中相对一致,因此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是现代中式园林今后设计中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园林的继承工作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体会,才能真正将园林打造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才会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发扬光大,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任光淳,金太京. 论传统的概念及继承传统的方法――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J.中国园林, 2009, 25(164): 31-34 .

2Hong GP. 传统构造物及设施中祖先的智慧J.韩国环境与造景, 2003(65): 92- 95.

3大韩住宅公司住宅研究所. 体现传统园林要素的住宅景观构成研究M.首尔:大韩住宅公司住宅,1988.

4Yi YK. Review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and EvaluationJ. Korea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4, 2(22): 1-12.

篇3

【关键词】景观;地域文化;传统园林;差异

1什么是地域

作为某一特定空间的地域,除了空间尺度作为其主要特征,时间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元素。而其主要的特征是以自然与文化的表现形式被感知,包括在这片土地上起源的自然景观,以及通过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景观。

2什么是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与社会生产并行发展。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儒家思想认为,农业是社会的根本,而工商业会造成人的趋利轻浮,所以政府在工商业的课税征税和鼓励农业水利的兴修造成了小农经济的稳固发展而工商业的缓慢前行。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近代,成为了一种民族特征与传统。由此看出,连续性和历史性促成了文化的长足发展。

3什么是地域文化

如果把上述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其含义可以概括为: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的因素(例如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等),经过时间的经营、改造、发展所产生的结果,例如:徽州建筑的白墙黛瓦;藏区装饰的浓重对比;以及东南沿海土楼的规模宏大。这些都是其特殊的地域文化的物化表现。在这些物质结晶中,原住民想通过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智慧来表现在时间的积累下,他们形成的主流价值,如艺术审美、社会习俗、、行为准则等等。

4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

景观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功能和形式都伴随着地域文化的演变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宏观的地理范围来看,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因为客观条件的不同而各自为营:尊崇自然的东方园林;规整有序的欧洲园林;宗教表现的西亚园林,三者都因为时空的不同不断发展,虽然在内部的分之中表现形式上有所重叠,例如东方园林中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和欧洲园林的英式自然园林同样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但是究其原因,前者是因为“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引导的非规则式园林,追求的是情感的感受和精神的领悟;但后者却是受经验主义的影响,对欧洲主流的古典主义造园手法的怀疑,开始通过模仿有名的风景画来造园,到18世纪后半叶,因浪漫主义的蓬勃,英国造园师开始使用更曲折的道路、更多层次来弥补先前平淡的园林表现与感受。

5传统造园艺术中的地域文化

与受儒家思想影响形成的规整布局、中轴线所表现出的中国传统建筑和城市规划不同,中国古典园林中在平面上的非对称、不规则的曲线和立面中起伏曲折的边界,充分体现了掌权者、贵族和文人所追求的怡然自得的山水情趣。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种所提倡的却是道家的思想观念:对神秘自然本质的深远感受。在古典园林中,哲学性首先通过人对自然的理解,以及由此而创造的形式而表现;而后再加上“师法自然”的审美情趣,通过模仿和创新表达每个造园者心中的“微观天地”来表现、宣扬的共融的景观。然而,虽然整体哲学思想相同,但因地域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同样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例如,从南北园林来看,首先的差异是园林规模的差异,受限于场地的客观条件,南方的私家园林多数处于市井,大多采用内向型的布局手法,由此造成了景观视野的受限和借景手法的不断发展;而北方位于开阔的自然环境中的园囿则不同,视线的开阔性使得其可以采用外向型布局或者内外结合的“园中园”手法来造景。这样客观条件的差异在一开始就限定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景观模式的发展。另外以此产生差异的是建筑外观和立面手法,北方园林因为场地较大,所以表现的更为补拙,不像苏州私家园林所表现的灵动、轻巧。当然南北气候差异的影响在这里也是不能忽视的。从自然元素的模拟上来看,水作为造园元素之一。在苏州的私家园林中,造园家同时会运用几种不同的形态的水来表现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留园中除了中心静态水池之外,它还有西部的之字形小河,同时也在木樨香轩的一侧设置了溪涧加上其上设置的小岛来丰富层次和景观深度。而在北方的私家园林中造园家更多的想表现是水体的静谧、庄重。这样就和苏州动态、轻松、活泼的水景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种差异,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还被思想上的差异所引导,特别是北方明清私家园林受皇家园林的影响较大,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皇室和贵族,自然在园林里要表现的就是稳固的权力,而江南地区则自南北朝以来受文人园林思想的影响,更关注精神和审美的感受层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园林发展的后期,清代皇家园林在造园中模仿了江南私家园林,但是,决不存在抄袭或移植。如小金山、颐和园西堤、谐趣园等虽和南方在格局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尺度、比例、材料和色彩、装饰等方面还是大相径庭的。总之,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从造园手法、植物配置、细节表现到目的的差异,不可避免地被分为不同的流派和种类。究其缘由,则与政治、经济、民俗、价值观点、思想潮流等均有关联。地域文化对于景观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字面上的简单含义,特别要注意地就是时间这一因素,使得地域文化的含义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而景观设计要做的是在尊重场地客观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政治和相匹配的财力下达到一个天、地、人、时和谐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诺伯格•舒尔茨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M]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2]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朱建宁.《西方园林史——19世纪之前》.[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王晓峻.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篇4

关键词:传统园林 植物配置 造景 设计手法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园林建设技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尤其是在植物的种植、栽培、设计和布局上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也与西方园林技术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截至目前,我国的传统园林建设方法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园林规模、结构、类型、内容形式都得到了优化,且形成各种不同层次的管理模式。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传统的园林植物配置采用越来越多,也深受着各界人士的重视,尤其是自从城市园林概念的提出之后,这一施工技术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传统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味,是一项极具艺术魅力的园林结构体系,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员林体系之最。我国历代园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十分注重植物景观艺术美感以及意境美感的营造。选择一些植物题材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更多的是在传统的手法上和独特的艺术表现上满足这种手法采用传统的艺术营造效果有着极大的独到优势。

1、我国园林

中国园林的产生与出现最早可以追朔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的殷周时期,当时园林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王公子弟们的狩猎需要,这个时候,我国将园林称之为囿。这种园林结构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方便禽兽的生活与息息,以便于王孙公子的狩猎与游玩,是一种按照植物自然生长方式营造的一种生态景观。而在此之后,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植物的关注日益深入,逐步从外观的基础上朝着外貌形象发展,而且还注意到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寓意。到秦汉时期,我国园林更是形成了繁华的发展,尤其是以阿房宫、未央宫、上林苑为主的宫廷园林艺术,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园林建设中采用了大量的人力去种植各种观赏型植物,这些树木在点缀园林美观性和装饰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而在隋唐时期,由于当时国力和国情的鼎盛,世界各国人员的交流加大使得各种国外奇花异草不断的涌现了出来,为当时的园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我国的园林鼎盛时期是明清两代,由于这个时候国力鼎盛以及人们物质生活要求的提升,对于各种园林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面积较小的私家园林,更是极为常见,花卉配置精巧而又玄妙,而皇家园林花木则多采用种类丰富,植物景观规模较为宏大。

2、植物配置分析

植物配置是目前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常见,城市园林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是未来城市建设和规划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植物作为园林建设中的首要因素,其配置手法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我国传统园林建设中,由于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动与影响,在植物配置中也体现的与众不同。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增快的今天,经济一体化、文化一体化的趋势影响下,园林配置手法也在不断结合与更新,变得更加具有个性。在园林建设中,植物配置要以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为精髓,并且将其能够去糟取精,并结合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形成一种新的配置体系,创造出一项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审美习惯的植物景观建设方式。

二、传统植物配置设计的应用

1、花坛栽培技术

花坛花坛是指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机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田案纹样.或观赏盛花时绚耐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花坛的形式也在变化和拓宽.在形式与视觉感受上更为多样。花坛的优势不但在于其优秀的装饰性,也在于它可以随时更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随着我国城市同林绿化事业的发屣。花坛在园林绿地巾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城市园林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花境

花境是潍自于欧洲的一种花卉种植形式,人们模拟自然界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的交锖生长的状况,运用艺术设计的的手法,将宿根花卉按照色彩、高度、花期搭配在一起成群种檀,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花卉种植形式,称为花境。随着历史的发展,花境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用于花境的植物种类越来越多,但花境的基本设计思怨和形式仍蕞保留下来。花境的自然天性使其柱上海得到广泛的应用,它所营造的自由而热烈的氛阐使整个环境郁显得生机勃勃。

3、整形技术

檀辅通过植物任剪,使植物形成并保持设计造型的技术叫植物整型技术.修建后形成的造型植物叫整形植物。园林中,各种规划式的组成要素可以使环境姓得安静而庄严,植物与建筑相得益彰。作为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过渡,这种植物应用形式对中陶古典园林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三、植物配置原则

1、统一原则

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总之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我觉得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也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2、协调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3、均衡原则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那么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对称式)和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及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

四、结语

在我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中,植物的配置是以有生命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因此既要表达植物的自然特性,又要通过植物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这两种理念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配置自然美和文化美相结合的独特效果。

篇5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思想;园林的艺术

1中国园林都强调人与自然共生共融

中国古典园林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委婉含蓄。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园林艺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绘画诗歌等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表现为诗、画对园林艺术的精神渗透;诗画艺术直接转化为园林的物质造型。园林的艺术创作一方面要师法自然、表现自然,另一方面也需要向绘画汲取营养。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建造在相对封闭的与外界自然或城市环境相对隔绝的空间环境中。设计者力求在狭小的空间环境中表现出宏大的自然山水之势。

2我国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当今的人们已经深刻的认识到,现代园林应充分地尊重自然传统,有意识地改变忽视自然功能的形式主义手法。现代园林设计以自然为主体,更具自然规律进行规划设计,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进而形成具有自然活力的人类活动空间。

3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所涉及的主要元素是:石、水、植物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植物是园林中四季美景的艺术表演团。当然园林设计中还涉及到一些动物,比方说:鱼和天鹅等。笔者认为在这点上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史相通。在手法上现代园林常常讲究大面积的铺排,看起来非常气派,然而游逛起来却非常累,让人无所适从。而传统的园林,讲究以小见大,强化造园意境,反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当然现代园林也有可取之处,比方说引进了西方园林大面积的草坪的设计,给予人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应用

集天下名山胜境,不过分追求和拘泥于对实物形象的摹写,而是经过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虽取材于自然又非纯天然模仿。使游人富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同时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应该确立研究传统园林的正确态度:基于传统,重新创造。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博大艺术内涵和特点的艺术综合体。跟当时的人文环境,文化艺术水平息息相关。在建设和研究的背后,现代园林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又要体现地域特点富含时代气息。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正是“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园林的设计受限于特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其形成的根源,同时运用符合现时代特征的科学的思维路径去研究问题。因此,这种差异首先应该从人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切入。从本质上解读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并变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借鉴西方思维方式之长处,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

梳理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东、西方的影响,以及进入近代后的衰落根源。剖析现代风景园林的行业本质,以自然文化为基础,以自然要素为素材,以自然风景为源泉的艺术创作,是有生命的、在不断生长变化的空间造型艺术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行为。解析其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自然为主体,以生态为核心,以人本为宗旨,以地域为特征,以场地为基础,以空间为骨架,以简约为手法。从现代园林出发,再回到传统园林,从现代风景园林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出发,以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求重新审视传统园林,从中剥离出其现代价值和局限性。

具体而言,将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都分为6大方面:场地分析、设计思想、设计原型、设计要素、空间布局、设计意境。一方面,就每一个步骤分析二者的理念和理法;另一方面,分析古典园林和现代风景园林的时代特征,尝试比较二者的不同和相通之处;最后,以此审视中国传统园林,得出值得传承的方面,以及值得反思的方面。

篇6

关键词:园林绿化;图案设计;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205-2

在当今这个注重生活质量与环保的社会,园林绿化已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改善气候、保护生态平衡,更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在原理绿化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植物的栽培和种植。园林中的各种植物呈现出来的不同的形态,再加上一些花卉所散发的芳香以及各种鲜艳的色彩,给园林增添和许多情趣,有时甚至是园林的点睛之笔。因此,如何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园林绿化使园林绿化更符合形式美法则和审美要求成为设计师最关注的问题,图案设计也因此成为了园林绿化造型中的重要环节。

1 图案设计与图案的分类

在装饰艺术中,图案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并且很多时候要想做出一个别出心裁的图案设计需要将各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同时图案设计所服务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设计专业。图案设计主要是对设计对象的形状或摆放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人工调整,一方面需要考虑到使用的空间、对象所需要承担的功能以及所要装饰的环境的整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所设计对象自身的造型、结构、形状以及色彩等等固有的特点。在将两者进行综合考虑后,加入设计者的构思,从而设计出符合使用功能同时又不乏审美效果的图案。在图案的分类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而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既有空间意义上的立体图案和平面图案,又有取材上的抽象图案和具体图案等等。在园林绿化中应根据不同的植物材料和空间环境选择不同的图案类型进行设计。

2 园林绿化中图案设计的形式美规律

2.1 对称与均衡规律

中国传统的建筑无论是四合院还是北京的一些原因都是讲究对称与均衡。对称和均衡的图案可以给人以协调之美,例如一些图案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圆形或正方形亦或者等边三角形的图案,都是为了寻求一种对称。对称式的图案可以给人一种庄重、严肃和规矩的感觉,让欣赏着感受到有序和规律,这种散发着祥和之美的图案设计在北方比较规则的园林绿化中较常见。但是,如果过于讲究对称,往往会显出单调,难以给人以必要的变化,而均衡式图案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庄重中有多了些许活泼,在自由式的园林绿化中比较常见。

2.2 对比与调和规律

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对人们的一种审美心理的利用,将一些在颜色、形状、结构等方面不同植物进行一定的艺术组合,在相互辉映中,将每一种植物的特点都承托的引人注目。这种方法比将同种植物放在一起的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还可以在对比中产生差异美,避免单调的重复,而是在迭起中呈现统一的主题。

2.3 节奏和韵律规律

由于植物之间无论在形态、肌理还是在色彩和机构上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即便是同一种植物,还有高矮之分。节奏和韵律规律就是将这种差异进行有序的利用,在将植物进行渐变、重复或者交替等方式安排后,通过让欣赏者感受到规律的变化而得到视觉享受,从而产生审美情感。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图案设计能使园林绿化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 园林绿化中的图案设计应用

园林绿化根据其艺术风格可分为:东方园林绿化、西方园林绿化、现代园林绿化三大类。由于东方和西方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观念的不同,形成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园林绿化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在园林绿化的图案设计上,更是有很多的差异。

3.1 东方园林绿化中的图案设计

作为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有很久远的园林建造历史,中国遗留下来的古典园林更是体现了多年的设计理念和传统。例如闻名中外的苏州园林更是将园林设计的中国传统发挥的淋漓尽致。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和设计,更是讲究按照园林原有自然特色进行改造和设计,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园林的植物设计和编排上,更是要将植物的自然美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尽量减少人工的修建和大规模的人工安排。因此在中国古代园林的图案设计中,将重点放在了对于园林中建筑的设计和改造上。而在绿化中的图案设计,即便是进行了人工的编排,也是尽量将植物原有的自然特性展露出来。一方面考虑到所要布景的整体环境和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将植物的结构和色彩展现出来,突出其形象中独具特色、同时由于周围环境交相辉映的地方。最终形成一个将整体意境展现出来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审美氛围。此外,由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山水画的影响,在园林设计中多讲究各种景色能够入画,讲究各种景色的配合和协调,形成有诗情画意的风景。同时,中国园林在建筑设计中讲究的框景、借景等方法,利用到植物设计中更是有独特的中国风味。

3.2 西方园林绿化中的图案设计

与中国的园林设计思想不同的是,西方的审美思想主要受到了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古希腊哲学家和美学家以及近现代以来的一些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例如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下,西方的一些园林设计讲究几何元素的运用,体现几何美。同时与中国不同的地方还在于,更加讲究实用性和人工的干预,形成人工美。作为西方园林代表的法国具有古典形式的园林中,更是将就人工的安排和组织,要将植物设计为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规律性地重复。在西方园林中占据非常重要位置的花卉的设计和安排上,更是将人工的干预发挥到极致。例如各种花卉的形状设计都是要做到符合一定的几何要求。或者球形或者方形亦或者三角形等。如果是略显的活泼一点的就是将花卉修剪成动物的形状。总之,如果是按照植物原有的形状进行装饰和设计,就是破坏了园林的审美效果。

3.3 现代园林绿化中的图案设计

现代园林绿化具有与现代生活同步,供人们陶冶情操等特征,因此现代园林绿化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需求。在图案设计中,应讲求简洁大方,单纯明快,飘逸流畅,以规则图案为主,以变化灵活的自由式图案为辅,为现代人营造出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图案设计的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都必须明显地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视野开阔、审美的提高,现代园林绿化中的图案设计运用现代设计的语言,把各种植物进行组合,艺术地处理成抽象的点、线、面的形式,体现出极强的象征性和装饰性,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4 园林绿化中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园林绿化中,设计方法和采用需要根据所要改造的植物的各种特点,如形状、材料以及色彩等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改造方式。在长久的园林绿化设计中,前人总结出了各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方法,在此进行一定的介绍,以期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以有一定的参照,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4.1 图案设计应尽量避免复杂

根据中国人的审美原则和心理,对植物进行设计和改造时,在考虑到植物原有特性和生长需要的基础上,对植物进行修剪以及进行艺术安排时,所设计的图案不宜太复杂,而是讲究简约风格的运用,在简约中达到朴素,或在简约中不失时尚,讲究一种概括理念。

4.2 秩序美的创造

依据人们的审美心理,在园林绿化设计时,需要讲究一定的规律或说秩序,让欣赏者有规律可循,在一定的秩序中得出设计的整体意蕴和理念。如果是毫无秩序可言的混搭,很可能将园林的意境破坏无遗,同时又让观赏者摸不到头脑,最终更无美可言。其中最能体现这种秩序美的设计图案就是连续图案以及适合图案。

4.2.1 连续图案的应用 首先是二方连续图案在园林绿化的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这种设计图案多见于园林道路的两侧,以及其他的各种植物景色周围游人观赏路径的边缘,例如广场、草坪或者水体的周围。多数情况下,使用直线或曲线等线条的带状分布,将各种花草或者乔灌木等植物进行同类或者不同类的重复或反复排列,在生动活泼和自由的形态下,显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之美。其次是四方连续图案的应用。主要是在园林中大面积的环境进行分割布景时使用。在使用这种设计图案时,讲究简单和得体,不能太复杂,否则会显得没有规律。同时多采用有一定规则的网状结构进行骨格的设计,而在单元格上则可以灵活使用孤植或群植的方法。

4.2.2 在适合造型中体现秩序美和装饰美 在图案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适合造型。在园林绿化的图案设计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适合造型主要是在遵循植物外形特点的前提下,对植物进行一定的秩序安排,从而形成一定的秩序美。例如许多园林的广场中心或者四周,往往会见到这种形式的图案,即利用各种形状和色彩的植物进行的花坛的设计和排放,这种形式主要是平面绿化方式。而在立体的绿化中,很多时候也是借鉴外国的园林绿化设计方法,将植物的形状进行一定的修剪,使其符合园林整体的设计需要。例如可以是某种几何图形,也可以是一些动物的形状。在一些花坛中,将植物修剪成方形、圆形或者菱形等图形,从而形成模纹花坛。或者在一些讲究立体效果的花坛中,往往会有各种形状的立体造型,这些造型多是用泥制成,因此就可以在这些造型上种植各种花草,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4.2.3 平面化处理园林植物 有效利用建造园林中的各种方法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对于传统园林中借景和框景方法的运用,把园林中一些植物的设计与建筑中的一些轮廓的设计进行良好的结合,在框架中展现植物的各种形状,从而产生一种欣赏装饰画的美妙享受。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需考虑到园林整体布景的设计和整体的协调性。

4.2.4 强调色彩 由于在对各种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的植物的外观,而色彩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图案设计中需要将这一特点进行巧妙灵活的运用,从而展现出更有内涵、更有视觉美感的园林景色。在具体使用中就需要对各种植物的色彩进行一定的提炼和选择,在色彩协调对比中达到审美效果。

5 结语

园林绿化的设计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合理的图案造型对园林绿化的设计至关重要,因此,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应努力提高对图案美的认识和创造,在漫长的设计道路中,我们要不断的学结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审美观。

参考文献

[1] 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9,(06).

篇7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艺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theme of the garden and cultural meaning and expression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urrent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me and culture in the relevant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comments,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words: garden; Planning and design; art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主题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作品才是优秀的、可传承的设计作品。园林景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所能表达的精神空问却是无限的。它通过规划设计者对自然事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或情感的寄托,使观赏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受、去想象,从而产生共鸣,感悟到景观所蕴含的情感、观念,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同时,园林景观所体现出的主题与文化并非具体景象,它往往是含蓄的,表达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中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已经道出了一个真谛,那就是造园过程中主题、文化与园林景观的不解之缘。在现代园林中,文化建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主题与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意义、表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1 主题与文化对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

正如人们总结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还承载着表达文化的职责。

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通常分3个阶段:观――品――悟。“观”主要表现为观赏者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景象的直观把握,这一阶段,园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深化,还需要“品”。“品”则是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丰富园林景象,领略、开拓园林意境的过程。但园林欣赏的最高境界还在于“悟”。如果说“观”和“品”是感知的,是想象、是体验、是移情,那么“悟”就是理解、是思索、是品味,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深层的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来烘托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

2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

2.2 中国传统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作品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在造园艺术中有所体现。中国传统园林在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无论是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囿,到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六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文人园林,还是清代移山缩地的写意园林阶段,“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园林所遵循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造就出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园林景观。中国传统园林似泼墨山水,浑然天成、幽远空灵。如“杭州西湖十景”,从南宋流传至今,在7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西湖始终作为最具有自然山水美的园林景观典范。明清两代的很多江南私家园林,其审美特点亦是“接近自然”。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园林强调的是“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也是中国传统造园的一大特色,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 。中国传统园林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问升华成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用意境来表达特有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粹所在。古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此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造园者把自己的情趣意向倾注于园林景观之中,使得园林景观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

2.3 现代园林景观作品中主题与文化的表现方法

在多元化的今天,随着园林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造同手法的传承和创新,强有力的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中西方园林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为现代园林的大融合奠定了基础,使现代园林朝着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向发展。其特点是要不断满足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色。

现代园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上都有极大的拓展。现代园林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乃至对生活的理解等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并汲取其精髓,同时,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当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加广泛的内容。

归纳起来讲,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对于主题与文化的表达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首先是要人性化。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注重人性化园林空间的塑造,要更加注重考虑景观使用者的感受,使主题形式与文化内涵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和心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其次是要多样化。现代园林是开放型与外向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为现代园林注入了新鲜的创作元素。同时,园林所处大环境的差异也是园林创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元素之一。园林创作应不流于程式化,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尤为重要;其二三是要富于自然精神。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应刻意地生搬硬套地创造主题,而应在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模仿自然或者是在对自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自然,重视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创作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新型园林景观,使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主题与文化的表达更加富于自然精神。

3 当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主题与文化的有关问题

3.1 片面追求“形式美”而忽略主题与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园林景观建设程度如何,环境美化程度如何,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体现。出门漫步或出差或旅游,就会看到一片片新建的草坪,一条条完工的景观大道,一座座相继落成的城市广场。这些确实给城市增添了不少景点,也让许多人大开了眼界,却也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原因就在于盲目追求建设档次,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些园林景观的建设,较少考虑车流量的多少而一味追求六车道的视觉刺激,较少顾及城市广场的休闲游憩功能而一味追求大片草坪的绿色效果。广场上少了遮荫的大树,游园里少了休息的座椅,见到的只是色块的华美,铺装的昂贵,罗马柱的繁华,没有表现出其应该具备的实用功能和担负的文化职责。

3.2 忽视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和统一

不同性质与不同功能要求的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布局特点。然而,一些园林景观作品忽视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和统一,盲目地追求“与众不同”的简单创新,忽略了场所的环境特性和功能要求,使得景观所反映出的主题与文化有失水准。如果设计没有顾及景点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统一,忽视了物质载体所要表达的精神文化,显得很不协调,也背离了自然精神。

3.3 处处是主题而导致的主题缺失

正如我们的先辈们注重诗画的情趣一样,不同的诗句体现的是不一样的心境,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应该体现不一样的心境。有些园林景观作品,附庸风雅,过于注重诗话情趣,强调文化的传播,主题设计太多,使“移步换景”变为“移步换境”。观赏者前一步还感受古人怀才不遇心境的哀伤,下一步就跨入了开拓进取的时代浪潮;前一步还在体现中国江南的小桥流水,下一步就步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繁华,前一个雕塑还是“太白醉酒”,下一处便闪烁着“科技之光”。这类园林景观作品,观赏者往往由于景观主题繁杂,所反映出的文化信息零乱而放弃了对于景观主题与文化的探寻和挖掘。

3.4 主题所表现的文化品味有失高雅

如同所有的艺术鉴赏一样,园林景观作品鉴赏亦如此。有些园景使人感到端庄而华丽,有些使人感到舒适而恬静,还有些使人感到清冷而宁静。景物虽相像,但趣味却不同,这正是注入景中之情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可以说,凡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从大的结构布局到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融进了作者的审美追求,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灌注了他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真切感受和认识,但是部分景观作品在有意或无意间营造出了“拙”点,“昧俗”而有失高雅。

景观雕塑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承载着历史也体现了当下的人文精神,常作为一张个性名片去展示景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笔者所在的城市有许多雕塑,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令人费解,看后使人不知所云。许多县城人口处都有雕塑,其中一些或“搞怪抽象”预示科技,或“一手擎天”让人想到权利,或“双手捧金”向人展示财富等,都不能给人美好的联想和情趣高雅的艺术享受。

4 结束语

只有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才会被时代接受和认可。基于上述创造园林景观的最终目的是用造景来烘托主题,以主题来彰显文化的思路,造就优秀园林景观作品的必要条件,就应该是具备突出主题和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作品,它所传导的文化应被大众欣赏并接受。只有园林景观所体现的文化和社会对所在地园林文化的普遍需求相结合,园林景观作品才可被时代认可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之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10,(08).

篇8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文化;表现方式

1 园林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的关联

1.1 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含义

园林景观设计,就是综合自然元素及人工元素,设计出能够满足自然生态、文化诉求、社会生活的园林景观,承载人们精神审美需求。在融合人们审美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过程中体现出该地域的文化特征。地域文化,主要涉及到特定地区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社会风俗、艺术形式、生活方式、社会准则等,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积淀而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由此可见,不同区域的人们,因为本地区的发展特殊性,在生活、思想、行为上都存在着差异性,地域文化也就是这种不同类型意识形态的体现。

1.2 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1.2.1 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园林景观设计,渗透着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人文要素的把控,有着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特性。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设计者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生态特征,最后灌注自己的设计灵感,从而设计出地域文化气息浓厚的园林景观。

1.2.2 园林景观设计促进地域文化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因为自身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是承载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设计者通过吸取地域文化营养,将园林与现代文化理念融合,从而使园林景观展现出的地域文化历久弥新,增添地域文化魅力,既达到吸引游客的效果,又反哺地域文化,促进地域文化发展。

2 园林景观设计凸显地域文化的艺术原则

2.1 整体性

整体性也是基于地域生态系统而言,园林景观设计时,地域生态是优于社会人文要素存在的,是园林存在发展的基础。设计时充分遵循地域环境的生态规律,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整体性的统筹设计,保证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整体一致协调。

2.2 独特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要在整体性的指导下,着力彰显地域的独特性。在设计中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对特有的建筑风格、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加以挖掘,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展现出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在不拘一格,独具匠心中释放景区魅力。

2.3 科学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自然景观、生态资源、人文景观的开发设计应体现出科学性,谋求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当地遗留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在保持风貌的前提下,合理科学开发;另一方面园林建设使用的材质等,要保证绿色环保,以达到可持续利用。

3 景观设计彰显地域文化的艺术手法

3.1 去粗取精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从繁杂中删减枝蔓,对当地建筑结构和空间形式进行去粗取精,保留文化特色浓郁的历史景点。对于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建筑结构保存完整的园林建筑,要本着最大限度减少破坏的原则,采用保留的设计手法,还原景观的历史真实。

3.2 突出重点

园林景观设计时,收集整理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并从中抽取最能展现地方风俗文化的符号样式。突出重点的设计手法就是通过选取地区文化的代表元素,使园林景观的魅力得以尽情释放。需要注意的是,选取的重点文化符号可以不拘泥于具体的实体要素,既可以是建筑实物,也可以是文化、民俗元素。

3.3 加工创作

园林景观设计中,一味地遵循历史遗留传统,只简单的采取保护,保留等方式对待文化遗产,不免显得沉闷死板,文化遗产的文化韵味也逐渐变淡,这就需要我们适度加工再创作。在深刻领悟当地文化精髓后,设计者可以在园林景观规划时,模仿原建筑结构样式,人工再现景观风貌。对于当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创作实体雕塑,加以生动还原。

3.4 理念融合

只是拘泥于传统文化理念,对现代设计思想、手法不加融汇的话,难以设计出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传统建筑布局,形态样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设计材料,不仅能保持原有的传统文化风韵,更能体现出现代文化气息。此外,在园林配套设施建设中,也应展现出古今文化理念的融汇共存。

篇9

【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文化;应用

园林离不开植物,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国很久就产生了植物文化,植物文化在我国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当前绿色、自然、环保理念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园林建设也应该更要注重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的修建中又将大放异彩,在园林的植物造景中经中国元素中国文化通过现代的形式和理念重新演绎,将让我国园林更具中国特色,民族特色,这是我国园林文化的独有发展方向。

1.植物文化及其在园林配置中的体现

1.1植物文化

文化是人们内心世界对非物质形式精神附加和寄托,是人们在情感和精神上通过事物的互动和表达,我国对于文化的诠释和演绎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独一无二,我国的文化体现在社会的多个方面,园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早就形成了园林文化,园林中的造景也有很全面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运用,让我国园林文化更好的结合了我国的植物文化,让园林的表现形式和内涵更有多方面的提升。植物文化可以让园林的整体效果表现出内心情感和精神内涵,是让我国园林具有灵动和灵魂的点睛之笔,但是我国植物文化在全国各地整体相近但是又有不同,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中要结合各地不同的特点让我国园林又拥有地方特色,在园林造景当中对植物的合理利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一个城市和地区在文化上的一些重要特征。

1.2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配置中的应用和体现

首先是植物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在原始民族当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力也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同时在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上也处于较为传统和落后的阶段当时人们对于植物保护方面的认知主要还是停留在保温和杀虫的层面上,所以对于植物自身的抵抗能力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植物的认知也在不算地发展和丰富,植物的功能也日益多样化,人们将植物用作净化空气和观赏当中,植物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便逐渐产生,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经常将自己的情感诉求和个人对于整个园林的理解和规划来设计整个园林当中的景观,同时也加入了很多比较具有底蕴的文化内容,植物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它与整个园林的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了人们的心理依托,所以人们也将更多真实的情感寄托在园林当中。

其次,植物景观自身所具备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所以也使得本来很简单的植物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例如莲花是品格较高的一种象征,牡丹是富贵的一种象征,在一些非常有古典韵味的园林设计中对植物选择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在观赏性上要有很好的表现,而且还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其实用的价值。

一般来说,植物造景的设计和建设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等,同时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代表的政治意志还有很多的建设水平也会对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方案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每一个发展阶段给园林景观所赋予的能容有着很大的差异,植物景观的设计当中也要体现出非常浓重的时代气息,所以在每一个阶段其特点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

2.现代园林造景策略

2.1园林植物配置要点分析

第一,适用性与美观性原则。园林景观建造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考虑植物自身的耐性与适用性。实践中可以看到,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有所不同,通常深根类的植物耐旱性比较强、本地区树种的耐旱性要比外来的树种强很多,因此在山坡园林景观建造过程中,应当多配置一些深根类植物;湖岸溪边等位置,建议配置一些浅根类植物。在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确保其美观度。无论何种植物,只有被用在了园林建造过程中,都应当保持足够的美观度。

第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保证多样性、确保本土化。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现代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植物造景成为园林建设主流。

2.2园林造景中的文化建设要求

第一,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配合城市的发展,首先应当对城市文化以及民族地域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实践中可以看到,不同地方都有其市花、市树,这是通过投票方式民主产生的,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意愿、也是本地区气候条件下的适合品种。

第二,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应当体现时代性。传统文化背景下,古典的园林一般都属于私人、贵族,因此处处体现出一种贵族气息,艺术性非常的强。因此,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只需参考古典园林理念,更多的还是要有效结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文化理念。

3.园林造景应该掌握的原则

(1)功能性原则 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明确设计的目的和功能。例如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种植设计,为了达到防止眩光的目的,确保司机的行车安全,中央分隔带中植物的密度和高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城市滨水区绿地中植物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够过滤、调节由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水域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而提高河水质量,保证水景质量;在进行陵园种植设计时,为了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植物配置时常常选择青松翠柏,对称布置;而在儿童公园内一般选择无毒无刺、色彩鲜艳的植物进行自然式布置。

(2)艺术性原则 植物配置不是绿色植物的堆积,而是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这就需要在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对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则和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渲染空间气氛。

4.结语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更加重视整个城市内部的环境质量,园林景观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同时园林景观的作用也日益丰富,这对于我国的很多城市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 [科]

【参考文献】

[1]林汉,郄亚微,徐有明,刘聪,赵巧只.浅析文化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8(35).

[2]张弘.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1).

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地域文化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弘扬发展我国的地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这些发展需要基于园林所在地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单纯地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和移植。为此,设计工作应当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园林景观设计师只有将本土文化同园林景观设计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找到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四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设计出能够长久存在和发展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优秀园林景观。

1.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间的关系

1.1 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域可以形成不同的文化。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其文化习俗、以及自然气候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当地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从广义上来说,地域性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形成的某一地区的本性特点。从园林景观看,地域性就是指某一地区在园林景观方面所具有的地域特征。园林是城市的景观标志,其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文化则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如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如自然科学、地理环境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这是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差异性,以及在文化利用上的不同所致,所以每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独具特色。这种文化赋予当地独具特色的个性化魅力,促进当地城镇化建设。

1.2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把艺术设计的方法运用在景观环境的创作和设计中,并且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景观设计是一种集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等于一体的艺术,运用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对自然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建筑提供的是基本的住所和人们工作的场所,而景观提供的是游憩和休闲的场所,对植物配置与造景、材料工艺与施工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景观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与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全部精髓,它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优质的生活居住空间,在人与自然之间搭建了一座和谐相处的桥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园林景观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1.3 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素材,园林景观设计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建立在自然景色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的,由于地域的不同,素材不同,园林景观的设计对象与方法也不尽相同,可以说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以不同分地域文化的特征为转移的。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总要设计源泉。人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而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就是能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所以设计师要深入而全面了解当地地域文化,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创作之中,设计者要从这些文化知识素材中寻找灵感,使园林景观设计与当地文化实现完美融合,使自己的设计充满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园林景观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凝聚与承载着当地的区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首先是形似,形状是地域文化以物态的方式存在,它具体的形式特征和形态凝结于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表现手法有点睛、再现等;其次是神似,神似是地域文化中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以一种文化精神或者说文化带来的影响的形式存在。它游离在园林景观设计之外,是通过园林景观反映出的文化、价值观念、心态、审美意识等等,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体现,这种“神”可以通过提炼地域文化中的精髓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出来,人们在这种园林景观中能够更真切地体会文化的意境;第三是形神兼备,这种表现方式是对上述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园林景观设计能够形神兼备,使地域文化更加突出主题内容,形神交融于园林景观设计中,让人们在欣赏中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便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

2.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融入

2.1尊重自然条件

园林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中一定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温湿度、光照时间、风力大小、动植物的生长等等,在条维护当地生态环境平衡。在一切自然条件允许情况下,对环境做一些调整,增加一些不同风情的动植物或者是建筑物,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

2.2 尊重人文历史

在一定区域内,历史文化的印迹总是隐含当地人的深厚情谊,具有强大的人际、人性磨合力。而园林作为当朝文化的重要组成,孕育着所在区域的历史文脉,是当朝文化的凝聚地与传承点。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将传统与现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尊重历史文化,就是对集体的尊重,对自己的认同。

2.3 民众化原则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主导着该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认知,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开发,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价值取向和文化认知,契合人们心中的地域文化理念,使群众感受到园林景观中的人文关怀,在地域文化的气息熏陶中产生地域归属感,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民众,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搭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审美交流,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本着民众化原则,充分满足民众的公共文化需求,使园林景观能够被广为接受,增加民众亲和力。

2.4综合性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多样化、多层次特征,这些丰富了园林景观设计,使它能得到了人们高度的赞美,满足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园林景观设计范围广、设计内容多,涉及植物配置、造景、服务与休闲设施、景观视线等,如此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融入区域文化,其规划设计在区域文化体现上一定具备综合性和多元性特征。

2.5独特性原则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在历史的演变之下,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文化,这些地域文化之中 即有相互的差异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在将地域文化运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当抓住其中最与众不同、能体现当地核心文化特色的元素,将其突出展现,这样能够使人印象深刻,一眼就能领悟其中的地域文化内涵,使人感受到景观设计的独特艺术魅力 。

3.结束语

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也决定了园林发展的多样化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能改变地理位置存在的差异,不能改变地域文化。园林景观设计要根植于地域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将地域文化融入造景设计元素中,营建独具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环境,增强园林观赏性,保持历史文脉延续性,以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地域文化,促进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张慧,王淮梁.论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展现――以连云港市猴嘴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