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艺术的主要特征

篇1

关键词:综合材料;绘画技法;教学

1综合材料绘画在教学中的影响力

1.1综合材料是当代艺术的主要特征

20世纪以来,随着审美情趣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绘画作品的美感锁定在材料的运用上,这促使砂石、亚麻以及玻璃等新型的综合材料进入艺术的界限。在20世纪中期,材料之美和色彩以及造型被认为是衡量绘画艺术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此,艺术家们开始了对综合材料的探索和研究,使得综合材料的运用达到了顶峰。直至21世纪,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的运用成为艺术审美的主要特征。

1.2综合材料绘画技法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运用对于教学而言,是一次新的挑战。它不仅仅是对艺术的强化,更加表现为艺术的原创性,赋予审美以新的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文明也有了新的探索,综合材料在绘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传统的媒介和载体逐渐向文化的方向转变,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综合材料绘画技法更是世界性的纽带,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2.1重视对材料的研究

在绘画技法中,造型表现是其最主要的画面因素之一,色彩凭借其强烈的感染力,也是组成画面因素的元素。在绘画艺术发展的初期,运用绘画材料本身来表现艺术的需要。然而,随着艺术家们审美眼光的变化,现代绘画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纸张、颜料以及工具本身,更多的是将目光锁定在木材、丙烯以及塑料制品等方面。实践证明,这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渲染效果,曾一度成为艺术节的宠儿。多种材料的运用不仅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绘画材料的多样性,在本质和特性上对其有一个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使用综合材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吸收到其中的一些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一次无形的继承,在沉淀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当然,教学的本身是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去认识综合材料的性质,而不是过主观意识的遐想给材料强制性赋予某种文化特征。此外,从建筑审美的角度来看,绘画材料从平面向非平面过渡,砂石、木材以及玻璃等也被运用其中。

2.2重视传统,关注现实

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突破了传统单一材料的局限,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同时,当人们看到生活中的材料被应用于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享受。材料是绘画的表现主题,是艺术的承载物,而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给人审美的感受,在艺术作品的教学模式中,更应该注重传统材料中所含有的精神内涵,如材料的起源、材料和中华名族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发展历史等。所以,在综合材料的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之外,还应该在无形之中将其与中华文化融会贯通,使得学生在艺术欣赏中体验另一种美感。此外,艺术的创作应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和感受,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教学不能与现实脱离,更不能一味地灌输艺术的思想,否则,创作的作品只能是单一而又孤独。所以,在真正的教学中,应该以中华文化为准绳,以生活经验为依据,以艺术审美为亮点,从而确保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2.3强调中西绘画的比较研究

艺术没有国界。在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教学中,还需要结合中西方绘画艺术,通过对比和研究,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普通的绘画作品而言,西方强调焦点透视,即尊重近大远小的原则,只有一个焦点主体物,而中国的画面则有多个焦点,突出的是散点透视。此外,西方绘画技术强调的是立体感,将事物的本质表现在画面上,而中国则是强调一种神韵,留给人想象的空间。所以,两者之间的融合难免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中西结合的方式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绘画技法的教学中,要打破中西方艺术分离的现象,将中西元素互相融合。随着艺术的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对于促进双方在政治以及经济方面的交流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强调中西方绘画的比较研究,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面的拓展和艺术修养的提升;对于国家而言,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衍生和传播;对于国际而言,则是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小结

综合材料绘画技法的运用是教学史上的一次革新,对于人们的艺术审美情趣也是一种提高。它综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关系以及物质空间等方面,将艺术绘画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在精神层面的表现上也更为生动活泼。作为一种创新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不一样的使命,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将成为艺术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许蚌.分解与实验: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2010(03).

[2] 郑怡艳,郑铁宏.材料的研究在艺术思维中的作用[J].包装世界,2011(06).

篇2

【关键词】戏曲;表演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45-01

中国戏曲是我国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形式。戏曲包含着多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塑造特定的人物和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表演时,也对演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演员在表演戏曲艺术时不仅需要运用演唱的形式同时还要综合运用动作、神态等来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也使得戏曲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分析和抓住这些艺术特征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一、综合性

传统意义上将戏曲表演艺术手段简洁地归纳为唱念做打,这几个简单的文字包含着戏曲艺术手段的性质和形态,也能体现出戏曲表演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形式,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戏曲表演艺术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演员要具备高超的演绎技巧,同时也要能够将戏剧表演的多种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进行有效融合,实现综合性的演艺,从而更好地凸显戏曲的魅力,推动戏曲的发展和传承。例如,在呈现戏曲人物形象时,表演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外,还需要具备舞蹈、节奏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只有将这些技巧进行综合运用,才能使得人物呈现更加鲜活生动。因此,戏曲表演者要重视将多种艺术手段进行综合,有效体现表演艺术的特点,为戏剧表演系统的完善以及戏曲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平衡性

戏曲表演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而传统文化中崇尚平衡的思想也渗透到戏曲表演艺术当中。传统的戏曲脚本当中强调起承转合这一平衡结构,在舞台调度、空间处理、音乐铺陈等方面同样对平衡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戏曲表演艺术处处充满着平衡之美。另外,戏曲表演艺术也对演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能够扎实地掌握唱念做打以外,还要具有真诚自然的表演,一招一式以及唱腔都要做到协调和平衡,也因此使得戏曲表演艺术将平衡作为关注的重点。一方面,在唱腔上要确保气息的平衡,而且只有找准气息平衡点,才能够达到一个最佳的演唱状态,并对唱腔具有良好的控制水平,为戏曲表演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戏曲演员在表演上必须要把握平衡,在形体方面必须掌握完善的平衡技巧,使得肢体能够协调舒展,而内在的表演技巧也要保证平衡,从而更好地呈现人物。

三、程式化

程式化特征是我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任何一种形式的戏曲表演都必须遵循相应的程式规则,在表演中不能够出现自然形态的原貌,这样才能够让戏曲的表演具有差异性和丰富性。自然形态的戏剧素材在实际的表演当中必须要依照美的原则进行概括、夸张、提炼以及变形,将自然形态的戏剧材料变成具有严整格律和鲜明节奏的程式。戏曲表演的程式在不同的行当当中具有一定的表演界限和程式化要求,例如,武生和武旦在表演时要威武刚强;花旦要天真活泼;青衣稳重端庄;小生温文尔雅。这些都体现出戏曲程式化和规范化的表演,也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心理、动作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规律化的转变,最后用程式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最终将戏曲作品呈现在舞台当中,为观众带去别有韵味的艺术表演。

四、虚拟性

戏曲表演艺术动作在编排和表演中是有整套程式构成的,这也决定了戏曲表演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如在戏曲表演中开关门、上下楼等具有生活气息的表演动作,都采用虚拟的方法来表演,另外在戏曲表演中往往会以鞭代马、用桨代舟,运用一定的虚拟动作和道具来引发观众的想象,使得观众能够透过这些舞台动作联想到生活当中的实际内容。但是这样虚拟化的动作表演必须做到准确和恰当,否则会让人感觉到虚假,只有将虚拟化特征运用准确得当才能突出演员的动作,感受到生活之美。炉火纯青的戏曲表演会让观众获得真实感,这样的真实主要来源于演员的细致做工和动作的逼真。戏曲表演当中的虚拟动作会让整个表演更加逼真和富有美感,不仅有助于鲜明形象的确立,也能够对观众的联想力起到启发作用。

中国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戏曲表演是一门技巧性和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员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表演方法和技巧来塑造戏曲作品中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达戏曲作品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让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更加鲜明,通过对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戏曲表演艺术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绍荣.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探微[J].大众文艺理论,2012,(20):245-246.

篇3

关键词:纤维;艺术;发展

一. 纤维艺术的传统性

纤维艺术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品种,它的形成与发展几乎于人类各民族的发展同步。在理论中无从找其源头,但在各民族古代出土文物中都会找到纤维织物。纤维在各民族的理解和定位也是有所不同的,但都是用纤维编织手法形成的,所以在这点上又是相同的,这就使得现在的纤维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上能达成共视。

纤维艺术是一个新生词,在以前各民族的叫法是不一样的。在中国通过织法和材料的不同把缂丝称之为“缂织(KO-SUU)”或称“丝织挂毯(SLIK TAPESTUY)”。在日本,缂织自唐代开始传入,被称为“缀织”、“缀锦”。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埃及的可布特织物,以缂毛为主要特征,对整个欧洲影响深远。南美洲自秘鲁南部到智利中部之间太平洋沿岸的印地安织物中,缂毛织物被称之为“裂缝壁挂”。

早期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纤维织物的形式比较单一,色彩和图案也比较简单,大多以几合纹为主。在欧洲以前建筑多是石头的,为了更温暖而出现了壁毯、地毯等,到后来发展不但要求温暖而且要美观。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是壁挂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最早以拉菲尔的编织作品和绘画一样有名。在其后鲁本斯、革雅等一大批艺术家都在从事纤维创作。当时的壁挂追求的是油画效果,绘画风格写实,多反映的是皇宫贵族和宗教信仰,许多作品规模巨大,既有装饰风格,又有绘画的表现力,还有纤维编织的独特表现力,而且其编织技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到20世纪,随着经济、政治、战争的进行,但纤维艺术一直延续着。如让吕尔萨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在奥比尤圣开设了壁挂工厂,标志着现代壁挂艺术运动的开始。1961年,让吕尔萨与一批艺术家在瑞士洛桑创建了“国际传统与现代壁挂艺术中心”,创立了全球纤维艺术的展示舞台——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从此,洛桑成了国际现代壁挂艺术的活动中心和展示舞台。而现在,在中国纤维艺术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民间普遍发展的厚重根基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分析当代世界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现状,顺时应势,勇敢并极具创造性的举办了“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二.形式的多样性

与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门类相比,纤维艺术就是用毛、麻、棉、丝等手段进行创造的艺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挂毯,而现代的纤维艺术的艺术形式逐渐趋于多样化,出了传统的“地毯、壁挂”以外,立体软雕塑、空间装置也很常用。与传统纤维艺术相比,现代纤维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雕塑性。传统的纤维艺术如地毯,壁挂,缂丝等作品主要是平面作品。自本世纪六十年代起,纤维艺术逐渐由平面到半浮雕,最后出现完全空间化的三维作品,“软雕塑”——具有柔韧性和弹性的雕塑。

三.材料与手法的丰富性

在纤维艺术中,无论是传统的平面作品,还是带有前卫观念的空间装置作品,都是将材料作为基本元素,利用不同的技法来表达观念和思想的,纤维艺术的无限开放性为艺术家探索多元的纤维材料、开拓新颖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纤维艺术”因其使用的材料——纤维而得名。这种称谓强调了材质的特殊性,给人以明确的概念和直观的印象。纤维材料有天然和人造两类,无论是哪一类,都具有其色彩、机理、质感的不同,不同的材料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给人的触觉和视觉也是不同的。

材质的创新引发了越来越丰富的制作工艺。无论是运用传统材料还是现代新材料,不同的材料配合不同的工艺,都会产生不同的空间形态和视觉感受。作为纤维艺术其表现手法也是多样的,特别是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方式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缂织、高比林是传统纤维艺术主要的表现手法,其追求绘画性,将一根根纤维仅仅作为勾形铺色之用的材料。而现在更多的材料,更多的表现手法都极大的丰富了现代纤维艺术的形式语言。例如,编织、环结、缠绕、缝缀、拼贴以及染、绘、喷、印等,而且许多艺术家还将科学技术引入到纤维艺术的创作领域中来。美国艺术家辛西亚的《奔流》、《湖雨》利用电脑织机为创作工具,使用三层经线的方式创造独特的空间效果,在织物的肌理和结构方面展现的无尽的想象力。不同种类和色彩的线叠加与覆盖,产生了传统工艺无法达到的多层次的微妙的变化。

四.纤维艺术的发展趋势

今天,所谓后信息时代,社会中的一切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纤维艺术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就无疑使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含义和诸多方面也得适应社会的变化。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新东西层出不穷。现代纤维艺术家应该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仔细研究利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实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因此,纤维材料的合理使用,装饰法则的合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媒介的合理利用对现代纤维艺术家来说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其中,由于中西方的美术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在互相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美术特色与个性是发展美术文化的关键。

一、我国本土美术文化的特性与内涵

(一)我国本土文化的总体特征

增强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主意识,就要掌握我国本土文化的总体特征与内涵。我国的艺术家创作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艺术家,一般更倾向于自身的直觉,在审美方式方面更倾向于意象的审美,在画作的表达方式上重写意,轻写实,这些特征不仅是我国传统美术艺术的主要特征,也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核心部分,其涵盖范围之广,从中国油画、建筑物、雕塑这些静态物体到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等领域。

(二)我国艺术文化的表达方式及内涵

我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最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的艺术作品在艺术的表达方式上重写意,而西方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倾向于写实,我国的艺术表达比较委婉、含蓄,西方的艺术表达大胆、直白,因此,在文化互相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和弘扬自身的文化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勿削足适履。

二、当代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代美术理论家自主性理念的缺失

目前,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给我国当代美术理论不仅带来了发展的机遇,而且带来了生存的挑战。为了实现我国本土文化美术理论的发展目标,在美术理论的自主性理念方面,我国美术理论家要做到立足于本土文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美术理论,有选择性的吸收优秀的美术理论精髓,而目前,部分美术理论家不论是对艺术理论的教育与发展,还是对艺术史的学习,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大都是照搬西方美术的模版,缺乏对本土文化特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除此之外,部分美术学者关于美术理论的文化起源与归宿的观点都是照抄西方评论。这种对于本土文化美术理论自主性理念的缺失使得我国美术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阻碍了美术理论的发展。

(二)当前美术教育体系自主性意识的缺失

目前,由于建设经验不足,众多高校美术教育体系都缺乏对本土文化自主性的表达与认识,无论是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是本科生招生考试的题目要求,无一不充满着浓重的西方色彩,例如在每年本科院校的美术生招生考试中,考试的形式大都是考学生素描及色彩的运用,对于类似传统的美术艺术如水墨画、书法等考的比较少,使得美术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忽略了本土美术文化,不利于我国当代美术理论的发展。除此之外,在美术的基础理论的教育方面,由于西方的美术造型已经逐渐定型到部分美术家及学生的心目中,使得在进行艺术的创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西方美术造型死板的套用在我国艺术形式上,例如我国的书法艺术、人物、自然风景及事物的水墨画等,未能立足于本土文化自身的特点及发展需求,对于我国传统美术理论的自主性认识不足,因此,给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力。

三、我国当代美术理论自主性表达的策略与途径

(一)审视自身文化价值,探索正确的文化发展路线

为了避免在不同文化潮流的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淹没自己文化的声音与特色,我们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脱离西方的美术文化评价观念与体系,拓宽自身对于艺术发展的视角,杜绝潜意识套用西方艺术观念进行艺术的创作与评论,时刻保持对本土文化的深刻认知和自豪感。其次,要敢于融入到世界文化交流的文化海洋中,始终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在继承上发展原有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明确本土文化的价值定位,发展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

(二)转变文化发展理念,构建本土文化价值体系

不同于西方美术文化,我国美术不论是画作的风格还是特点,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因此,在艺术价值的评价体系的建设方面,要发展本土文化,就要结合本土文化的特点,按照本土文化所要表现得价值尺度来衡量艺术文化的价值品味、文化内涵,而不是根据西方艺术的价值体系来对我国本土文化的价值意义进行评估和考核,构建具有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价值体系。

篇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在最近几年获得了迅速发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影、电视、音乐以及互联网中的各种设计和操作,都离不开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

1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1.1定义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是一个以技术为主体,艺术为辅助,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与传统的动画专业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的、可以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和设计工具对艺术作品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

1.2主要特征

首先,具有媒体集成性。与传统艺术作品通过不同的材质和工具创作不同,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是创作者借助计算机技术以及数码技术等来完成的。电子地图等作品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数字媒体艺术的集成性特征,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氛围。其次,具有可编辑性和可复制性。借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其本质仍是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以被编辑和复制,其真实性曾一度被人们怀疑,许多专家认为其是对于艺术作品内涵与价值的抹杀。而随着虚拟现实(CR)的出现,将现实与虚拟的进行了重新定义,在实现对艺术作品编辑和复制的基础上,将现实艺术与虚拟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的可编辑性和可复制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最后,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数字媒体艺术与互联网的连接,使得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表达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还改变了传统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形式,有视觉和听觉逐渐向着嗅觉、味觉等方向延伸。例如,当前社会中比较流行的3D、4D影院以及模拟游戏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成果。

2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在许多文化创意行业获得了广泛地应用,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为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数字媒体艺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2.1优势

(1)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沉浸感是与交互性同等地位的数字媒体艺术特征,它使得人们在欣赏数字媒体艺术时,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数字媒体艺术中,可以应用相关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用虚拟内容代替实际影像,却不会影响人们的真实感受。同时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扩展艺术创作者的视野,使艺术创作的范围更加广泛,甚至可以超越时间或空间的限制进行创作。(2)艺术创作走向平民化。传统的艺术创作对于基本功的要求极高,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功底和素养水平,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和练习。但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使得艺术创作逐渐走向平民化,对于自身艺术功底的要求也逐渐减弱。以摄影为例,传统摄影需要摄影师对于光线和拍摄角度进行充分地把握,对照片进行修改也需要在底片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需要进行长期专业性的训练。但是随着数码摄影艺术的成熟,数码相机的普及和应用,以及Photoshop等软件的发展,使得摄影成为大众层次的艺术,只要对数码相机以及Photoshop软件具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参与相关的艺术创作。

2.2不足

(1)创新能力不足。由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时间较短,许多艺术家受传统思路的限制,对于其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部分艺术作品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还有一部分艺术创作者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上缺乏创新性,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同质化、雷同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量巨大,但是精品缺乏。(2)缺乏人文底蕴。数字媒体艺术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虽然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数字媒体艺术却并没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导致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没有得到充分地体现,缺乏人文底蕴。(3)对于技术手段的依赖性高。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艺术创作者的灵感,提高了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创作能力,但是对于计算机等技术手段依赖性较高。过多的使用计算机软件等技术手段,虽然大大提高了艺术作品的创作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效果,但是创作者自身会逐渐对技术手段产生依赖性,养成艺术创作的惰性,从而逐渐失去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最终导致艺术创作停滞不前。

3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合更加密切。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也处于探索阶段,专业素质不高,数字媒体的艺术性有待增强。但是,在我国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支持下,随着艺术创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数字媒体艺术必将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更多的优秀元素,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其内涵更加丰富、民族特色更加鲜明,最终必将实现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次,不同学科间的融合更加紧密。数字媒体艺术涵盖的学科是多种多样的,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点将会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也会更加密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数字媒体艺术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人员的交流,对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融合。最后,基于数字媒体艺术开放性、互动性、集成性等优势,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必将产生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创更多与虚拟物体互动的全新的形式,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体验。

4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及时进行解决。数字媒体艺术是顺应时展潮流的产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推动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贝焕钦.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8384.

杨益.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现 状反思.青年文学家,2010(7):138.

张晖.解读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文学与艺术,2010(3):273.

篇6

关键词:传统建筑;生存现状;商业运营

1引言

自研究生阶段,跟随导师研习传统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应用与传播工作。协助导师完成“太和自在城-大藏阁”、“麓湖四合院”、“武鸣壮楼”等传统建筑艺术实践项目,并取得社会的认可。学生自硕士研究生后阶段开始致力于研究传统建筑和传统建筑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经营模式,力图探索传统建筑在现代和未来的发展方式。在此期间,学生走访长江以南大部分省市,着力观察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功能用途的传统建筑的存在和使用方式。收获颇大,同时也增加了疑惑。

2研究课题论证

2.1拟开展研究的方向

《西城文庙建筑群概念性方案》及《桂北地区传统文教建筑的继承与发展》获得了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及优秀毕业论文的肯定。这从一个侧面印证,将传统建筑艺术形式赋予更多现代化功能需求与导向的研究,或许是可行。

2.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国内传统建筑老八校之中。各方专家学者对于传统建筑文物保护、古村落保护与改造、传统民居建筑发展、建筑防火防灾、传统建筑现代化等等方向均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究。学生读研之时,曾有幸参与导师负责的“南宁青秀山凤凰塔”塔楼建筑的保护与重建项目,从2003年至2007年,反复更易8稿,数代研究生生涯倾注其中。但是最终却与项目失之交臂。学生对于导师展现的传统建筑变化无穷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亦深深思考其项目得失与定位问题。如此丰富多彩且精妙绝伦的传统建筑艺术,究竟缺失哪一块未被社会所认可?可惜穷尽学生硕士三年跟随恩师进行实践与探索,仍未能找到明确答案。但是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并未在现代社会受到冷落,社会对于传统建筑艺术的市场需求十分庞大。

3研究的主要思路

分析和研究现代社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存在方式入手。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分析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热点。探索如何将传统建筑艺术赋予更多的社会职能。基本内容:首先对传统建筑进行以社会使用功能为依据的分类研究和调查:

3.1高大型地标建筑物——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南宁邕州阁、南宁畅游阁、桂林逍遥楼

上述建筑形体高大,建筑年代跨度大。在城市中起到地标性建筑物作用,兼具一定的观景、会展等职能。其主要功能为城市或者地区的建筑文化艺术形象。

3.2商业步行街业态——桂林东西巷、桂林袭汇世界、南宁恒大苹果园

以传统建筑民居艺术与形式作为经营卖点,突出民居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

3.3人文旅游景点——长沙岳麓书院、广州陈家祠、大理张家花园、丽江木府

传统建筑失去原有职能,所谓地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并且得到很好的修葺与保护。

3.4娱乐体验场所——杭州宋城。完全仿制古代宋朝街市进行复刻,经营模式纯粹娱乐化

将古代市井文化生活进行还原,鼓励交互性体验,并且包容各种演艺、户外、猎奇、游乐等项目与设施。

3.5延续原有职能——无锡灵山梵宫、珠海普陀寺、桂林牺霞寺、厦门普陀寺、上海静安寺、恭城文庙、广州光孝寺

继承和发展原有建筑职能,作为地区重要人文历史风光和文化载体存在。

3.6博物馆及会展职能——恭城周渭祠(反腐倡廉博物馆)、南京夫子庙(科举博物馆)、玉林谢鲁山庄(名人故居)

在承担原有职能或者原有职能式微之后,进行职能变更或者兼职,以进行保护和发展。

3.7观光旅游体验——周庄、西江千户苗寨、丽江古城、镇远青龙洞

古民居古村落的现代化旅游开发建设与保护,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

4研究核心: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热点分析

4.1新建建筑:南宁逍遥楼、南宁邕州阁

分析新建建筑的消费热点与成因。如传统建筑艺术形式所形成的独特地标性建筑风貌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出现的主要原因。如悦榕庄连锁酒店,其传统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性建筑艺术特征是其呈现的主要消费热点,也是影响市场供需关系的关键因素。优秀新建传统建筑形式的出现,必然符合其市场定位规律,也必然有将自身建筑特色与文化特色进行独特的创新与设计,其本身具有研究意义。

4.2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开发

最好的保护是对于建筑的合理的日常的使用。延续原有建筑职能的传统建筑物与失去原有建筑职能的传统建筑物,二者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发展。市场对于原有建筑物有哪些期待,如何针对市场的期待进行再次设计。

4.3古村落古民居与新建仿古步行街的总结与思考

在旅游和消费导向的大市场前提下,传统建筑艺术的供给关系如何。古镇旅游及古镇经济所带来怎样的思考。古镇是现实存在,在节假日古镇人满为患的前提下,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市场前景可观。带动一系列仿古步行街的出现。但是电商网购的出现,使得实体店经济受到重创。在这样的背景下,仿古的商业形态及传统建筑空间体验形态应该如何调整。

5传统建筑艺术文化如何承担更多公共建筑职能

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与空间体验所适应的建筑类型有哪些?有住宅建筑、图书馆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剧院建筑等。思考和探究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发展方式与空间形态。首先,满足其现代社会使用功能和使用习惯的需求。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对于类型建筑的一系列要求;再者,提供传统建筑文化与空间的体验,在空间体验和文化传达方向进行研究与创新;其次,突出传统建筑艺术文化的原有时代特征风貌,还原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

6结语

篇7

[关键词]大众文化;影视;艺术;传播

一、大众文化与影视艺术转型

大众文化是处于市场经济下由消费意识形态引导大众,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现阶段正处在繁荣时期的影视文艺、大众音像等文艺形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主潮,具有开放变革的意义。

1.新时期影视文化的主要特征。

视觉文化是指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文化形态。主要特征:一是组合性、综合性。它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组织了声音、文字等一切可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是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与文化艺术的共同结晶;是传统意识形态与科学、工业和商业文化多重价值的交汇。二是传播运作的商业操作性。在讲究效率、追求轰动效应的现代社会里,视觉文化以其快捷刺激的特点无疑最能迎合现代文化大众的消费心理。三是生产方式的批量复制性。以现代工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代替传统文化的手工创作,形成了视觉文化生产的新的景观。四是内容的直观浅白性。视觉文化艺术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影视画面,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影响力更大,冲击力更强。

2.大众传媒推动影视化转型。

视觉文化的兴起是以视觉艺术产生为先导即以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标志。由于影视文化所具有的直观性与具象性,视听元素必须先被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吸引观众注意。21世纪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从电视节目、计算机的多媒体操作和网络传播等都与视觉文化、生活的视觉化趋势有关,视觉图像成了电影电视、广告美术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从美学上看,电影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电视作为当今最大众化的传媒,比其它传媒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如传播速度快捷、形式上音像并茂、制作技术多样化、传递内容广泛等,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影视艺术转型是大众传媒由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型,并由此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相应变化。

3.应当多视角把握影视艺术转型。

影视文化跨度广泛,涉及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重驱动下,当代电视文化已由以往的艺术文化向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亦即电视大众文化转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引入,促使电视研究从传统的传播者重心向观众视角变迁,强调艺术对当代社会的介入程度,关注人和人的生存状态,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任何单一的阐释角度或评价尺度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视角给予观照与描述,以客观真实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存在事实。

二、新时期影视艺术发展趋势

1.图像时代等大众文化背景对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

数码相机、DV摄像机和电脑技术正以最快的步伐走向大众化,影像艺术已经成为都市文化和当代艺术习惯采用的方式,更是改变了今日人类的审美观念与视觉经验,使现代都市由传统的话语方式转向图像文化,进入所谓“读图时代”,创造了当代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随着视觉文化转型的出现,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而取代印刷文化,这在西方的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等人那里都有相当深刻的论述。在美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也是影视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影视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化其实有着深刻的商品经济的背景,正是后工业时代的逻辑发展。

2.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当代影视艺术的发展模式。

影视艺术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传播观念与一定的传媒体制直接决定着媒体的功能表现,中西方传媒在认知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区别决定了各自社会的传播生态。中国影视应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借鉴当代世界影视传播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借鉴经营运作方式集团化,统筹管理电视栏目,将资本运营引入影视增强竞争能力;根据WTO基本原则制定有利政策,尽快融入世界影视市场,实现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影视集团,使影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关注受众是未来影视发展的关键点。

影视传播必须以接受者的注意为前提,要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以人为本理念的广泛应用是影视传播观念转型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传播方式能像电视那样更具有吸引观众的参与感,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从而增强了电视节目的亲切感和真实感。随着电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其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性,从认识观众反馈的意义到重视研究观众,再到自觉运用观众研究指导传播实践,既反映出电视研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播观念的变化。利用视觉思维通过直观、选择、发现等方法,将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视觉思维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视觉形象。当然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视像时不必采取抵制或排斥的心态,而应该将视觉审美纳入到新的文化格局之中,引导发挥出积极作用。

市场经济下加强我国影视艺术转型研究具有显著重要性,只有真正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把西方的影视发展理论有机融入我们的观念,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中不断丰富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动与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影视实践变革,使中华民族文化走向更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黄琳主编.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1.

[2] 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孙宜君.影视艺术鉴赏学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4] 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天津社会科学,2000,

篇8

“春风十里斗婵娟”是宋贺铸《浣溪沙》中的句子,当我看到杨亮兄的作品r不由得想起了它,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他是我的同门师弟,我们都是徐利明老师的硕士研究生,他现在又在徐老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我在北大期间他也暂居北京,曾一起听朱良志老师的美学课,有过较为深入的交流,同时增进了我对他的认识。

杨亮兄对各种书体都下过功夫。其楷书既学唐人又攻魏碑;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师法王羲之及其流脉;草书以《书谱》为径,上窥右军,兼习章草;隶书碑、简并重;篆书喜作古文。山水师古学范宽、倪瓒、、黄宾虹,兼师今人。花鸟学明人及黄宾虹,又学王雪涛。印喜作鸟虫文,又学宋人盘条文。

他艺术感觉敏锐,能够把摸各种风格的基本特征,用自己的方法,尽可能逼近地表现出来,这是他的优点。宋代米芾自谓“集古字”而后成家,给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在艺术实践上杨亮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在书、画、印三个领域同时推进,这样的预设和追求是可敬的。在这三个领域打通并共同提高是传统文人艺术家的理想。潘天寿先生说“不求三绝,但求四能”,“诗书画印”的“诗”在当今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生态环境,而他则试图以“文”替换“诗”。杨亮的文有两类,一类是类于散文的书画感念,另一类则是学术论文。前者的为文状态近于古文人,后者则是完全的现代学术思维,这使杨亮更近于学者的立场。

杨亮的自我要求很高,在外人看来有着过多的负担,但是他却是以艺术的眼光,从心性出发把握所从事的各个不同门类。当我们在心性的深处来面对书画印的时候,自然地会在它们的共通之处着眼,在遵循各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呈现一种圆融自适的个人风貌,在这种个人的风貌之下孕育着具有深度的艺术风格。总体来说,杨亮的书、画、印都呈现着秀逸之气,但是这种秀逸在不同艺术形式中又有着些许不同及相应特点。他的楷书虽然在魏碑上下过很多功夫,但是并没有追求北朝碑刻中中实雄强一路,而是以流美俊俏的墓志书法为主要师法对象;他的小字行草书,极好地发挥了笔毫锋尖在书写时的功用,大字行草书虽然有不少笔画粗重之处,但是处处带弧形,圆曲流动是主要特征;隶书虽然碑简并重,但在笔画外形上往往是以简行碑,多婀娜之致。其画重雅淡空灵,尽管在山水画中有积墨苍郁的取向,但是着墨处的外形与动势仍然呈现为秀逸的特征。其印,白文不作满白,朱文线条多柔秀。秀逸是古代文人艺术的重要追求,杨亮在这一点上甚为可嘉,但是秀逸易滑于柔媚,如何避其轻弱与圆熟倒是应该极为警惕的。

从艺术家的成长来说,博取自然有益,但是杨亮兄的求学已经处在博士阶段,我觉得应该开始向“约”上努力了。这个“约”可以理解为在诸艺之中略分主次,也可以理解为在各艺的努力之中也作适当的取向与取舍,这样会更有利于把精力集中到重点突破之中。

篇9

对中国书法而言,不论字体、笔墨,还是题跋、印章,亦或书法装裱等,无一不体现着古代书法家的设计意识。我们知道,书法就是由若干笔画进行穿插得以形成,经过若干年的设计变更之后,今天的每一个文字都比以往更加简单美观。具体而言,第一,从字体结构上看,书法作品就是利用基本元素(即点与线),通过对笔画或笔墨的不同安排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其中,笔画应当注意黑白、浓密等关系;笔墨则应注意浓淡、刚柔、粗细等对比关系。这些均是对书法家设计意识的体现。[2]第二,作为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题跋与印章的介入也充分体现出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为了更好地将题跋或印章融入整个作品或篇章,书法家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设计或创造。一般来说,题跋和印章在体现汉字特征的同时,还蕴含着作者较为丰富的心理情感。第三,当书法作品完成之后,为防止其可能遭到毁损、灭失等情况,就需要对其进行装裱。其实,装裱对书法作品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装裱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除此之外,在审美上,装裱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二、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一)对传统书法的直接运用。通常来讲,传统书法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并最终得以保留的一种艺术形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当设计者选择是否使用传统书法时,往往基于对其特性的认识与欣赏。此外,如果选择使用传统书法,设计者对其进行再创造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这是因为,传统书法犹如程式化的识别符号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所习惯。一旦被加工或更改,极有可能丧失原本所具有的视觉意义。因此,传统书法应当直接被设计者所应用于实践。平面设计并非单纯、简单地对图形、文字进行拼凑,而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有逻辑地对其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传达信息与美感的愿望。而传统书法恰恰是一种关注并追求视觉感受的表达形式,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运用传统书法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并对书法有较为专业的认识与准确的把握。一方面,设计者需要对书法艺术的书体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例如,经过刀刻形成的甲骨文,笔划稚拙神秘;在竹木条上所写的简牍,笔划蚕头燕尾或移位走格;[3]再如,变化多端的草书,笔画更显连绵;方方正正的楷书,笔势相对平稳;整齐统一的隶书,笔势更加生动等等。另一方面,设计者还应当对书法艺术的形式风格有更深的把握。一般情况下,在对传统书法进行设计时,应当着重考虑如下几点:第一,考虑形式要素,即曲直性、疏密性、虚实性、阴阳性等等。第二,考虑风格要素,即笔法、墨法以及章法等等。第三,考虑艺术审美性,即神韵、意境、情性、品格等等。当然,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需要结合设计主题进行设计。总而言之,传统书法是人们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汉字这一独特元素进行的加工、创造与设计后的形象。如果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恰到好处,便可能在发挥书法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能使作品更具生动性,更具文化气息。

(二)对现代书法的创新性运用。所谓现代书法,就是在吸收并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精髓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当代特征,融合绘画、设计等多种处理手段,最终形成的一种新型表现艺术。亦书似画、亦书亦画,是现代书法最具魅力的主要特征。与传统书法一样,现代书法离不开文字、笔墨等要素的变化,这无疑给平面设计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如前文所述,草书的变化多端、连绵灵动,楷书的方方正正、平稳直接,隶书的整齐统一,生动高雅,都能够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还展现了作者的内在情感,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具体到平面设计领域,这些独有的特征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事实上,很多设计作品只是体现了其实用性的一面,而在艺术性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显得较为呆板。众所周知,创新是平面设计的灵魂,缺乏创新的设计已经渐渐脱离社会需要。也就是说,我们要抛弃生搬硬套,在借鉴书法的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作为设计者,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深入了解并发掘现代书法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设计作品之中。具体来说,一方面,设计者应当在掌握各种书体的基础上,懂得灵活变通;另一方面,设计者还应当充分考虑设计主题,并将现代书法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等设计手段对现代书法作出适当的处理,从而增强作品的设计感。

三、结语

篇10

曾有人写过一本关于优秀汽车设计之尺寸比例的书,作者通过研究和测量许多款公认非常成功的汽车设计款式,总结出了若干具有一定共性的规律和特征,想据此指导汽车设计之美的探索。但“可惜”的是这本书不仅没有成为学习汽车设计者的宝典,连足够热烈的关注都没得到。事实上,作为艺术与工程的结合学科,汽车设计非常典型的反映了工业设计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属性,这两种属性融合紧密,但并不意味着混同。想要以归纳普遍性规律的理性思维来研究设计美学的感性一面,实在是缘木求鱼,何况设计师要追求的是贴近纯艺术美学极致,无论是思考理念、工作方式、还是评价标准都呈现出更多艺术的特质。

汽车设计师追求的艺术之美无法脱离工程,因为那是实现设计的必须,没有工业化,设计就只能停留在少数人的构想。工程同时也需要设计来使汽车从工业机械转变为大众消费品,但必须指出,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性、低层次需要,而是将汽车区分于初级机械产品、使不同品牌风格得以成立的核心级需要。这些事实还并非所有人都能真正理解,汽车设计仍被更多的与工程技术联系在一起,其艺术性要么被认为像纯艺术那样自由,要么被认为是工程的附属那样刻板。

在这方面,建筑设计是个很好的旁证,它更普遍的被认为是艺术设计,但又显而易见的受到建筑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与汽车设计有着本质的相似。(这也许是历史上不少著名汽车设计师乃由建筑师转行而来的原因吧!)建筑设计需要遵守一系列成本、工艺、环境、时间等现实性原则,也要符合专业自身多种多样的规范和要求,但让建筑变得更美、更伟大的却往往是对原则的变革。以不朽的帕特农神殿为例,这座代表了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的神殿,在继承黄金分割等传统以及当时的所有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又在四周立柱,山墙等部位做出各种变化,这些非规则性的改变是建筑师的天才创造和勇敢挑战,也正是缘于此,这座以沉重的大理石为材料的庞大建筑才具有了轻盈之感,被赋予了远远超出技术层面的灵性与生命。

其实,不仅是建筑,音乐、雕塑、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总是由艺术家配合或改动过的。艺术家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一定是向同一方向改变,而且是有意使之区别于既有的规律和习惯,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如果对汽车设计有充分的了解,就不难发现艺术家这类突破求变的思维和探究在汽车设计中同样应用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