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技创新形势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科技创新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科技创新形势

篇1

一、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重要性。档案管理制度是衡量企业(公司)管理水平及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科技档案在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可以为企业的业绩与发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企业发展方向与计划的制定提供可靠信息资源,同时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基于此,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形势之下,为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理应不断对新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尝试,与时俱进地对科技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变革。

(二)必要性。首先,科技档案管理的观念落后。不可否认,对信息量的占有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在传统管理时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藏轻用、管封闭狭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科技档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档案管理制度相对落后。针对具有较强复杂性与繁琐性特征的科技档案资料而言,要想提升对其的管理效率与质量,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上明显还难以做到标准化、统一化,加之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严重阻碍了信息的流通。再次,科技档案利用率较低。从整体上来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即为通过档案管理手段来全面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实际需求,这始终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规范性、效率性。然而,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管理模式(手工分散式)的弊端日益突显,管理制度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整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科技档案的利用率。显而易见,如果这些弊端无法得到改善,无法实现对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科技档案的作用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从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科技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进一步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对于任何工作而言,要想保证良好的效率与质量,俨然都离不开一个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首先,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严格依据《档案法》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符合本企业且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管理办法与相应规章制度。其次,对每一个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环节,都应制定明确、细致的规定,以此来让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依据、有所监管。当然,还应严格实施奖惩条例,对违反规章制度、管理工作不规范的人员,应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及时改正。反之,针对管理工作完成优秀的人员,则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到奖惩分明。显然,只有实现了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才能得以充分的保证。

(二)创新管理手段,提升科技档案利用率。第一,科学分类。众所周知,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是整理、保存科技档案的根本目的。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科研型企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无疑是数据信息的主要来源,所以我们理应保证科技档案的较高利用率。当然,要想实现对科技档案利用率的提升,必须做到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档案种类进行合理地划分,以此来实现对档案内容的全面掌控,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其次,对档案的利用价值进行合理划分,将利用率相对较高的档案资料放置在明显的位置,并贴注关键词等标识,以此来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从而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第二,构建区域档案管理中心。区域档案管理中心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档案法》的相关要求,同时也有利于科技档案的集中化、系统化管理,更是管控科技档案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来说:通过区域档案管理中心的构建,一方面可以有效带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促使其始终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区域档案管理中心的统一领导、逐层管理,科技档案信息的整体性将得到充分保障,从而满足新形势下的资源管理标准。不可否认,区域档案管理中心的构建不仅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同时也实现了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全面实现管理工作系统化与集中化的基础上,信息资源也得以共享,最终让科技档案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科技创新;产业

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创新方式和路径都有明显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成为目前各行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充分把握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方式和思路

互联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创新驱动力,加速了创新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汇总和记录,解决了科学创新的知识支撑限制。互联网的存在使得人类多个世纪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得以系统储存,“互联网+”就是将这种静态的科学价值库储存的价值转化为生产力,将虚拟的知识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物质财富,实现财富获得途径的升级。其次,利用互联网将科技同创意相结合,解决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3D打印等技术使得创意转化为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在互联网和创意产品的有机结合中,将奇思妙想通过工业手段实现。这为人们提供一个制造平台,只需要在电脑上利用制图软件将想法落实到图纸上,打印设备便能将这个想法变成一个实物。这为创新理念变为现实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有效的解决了创新技术驱动不足的问题,降低了自主创新的门槛,极大了丰富了创新的来源和可能性。再次,提供个性化服务,解决传统流水线制作的同类化问题。“互联网+”奉行的是个性化和小规模制造,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同硬件平台实现空间上的结合,使得每一个创客都拥有了一个小型制造场,有效的解决了各项技术和发明结合的限制,缩短了产品从创意到客户手中的时间周期,解决了创新驱动中工程设备不足的问题,发展了集中创新的新模式。最后,解决了制度创新不足的问题。互联网能够释放出创新的潜力,其主要特点是门槛低、转化速度快、个性化定制容易实现,从而对创新者产生了强大的激励作用,因而能解决制度创新不足的问题,为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2.1重视大数据创新人才培养

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保证企业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需要依靠跨学科的众多领域的人才的共同合作,尤其是大数据分析人才。这类人才能够抓取有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价值的意见。为了保持该类科技人才的持续化发展,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倡导尊敬科技型人才;其次要完善基础生活设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该类人才的流入和长期保持。最后要提高对大数据人才的待遇,为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

2.2积极推行互联网创新模式

首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资源提供平台,引起广大创新人才的关注,吸引专业科研人员,发现和挖掘潜在的科技创新人才;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金融和税收方面的创冲优惠,鼓励和倡导科研人员尝试利用互联网来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为了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行,应该对关键数据资源共享、知识产权等项目进行预判分析,避免由此造成的失败给创新带来负面影响。

2.3完善互联网创新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的降低网络数据安全风险,加强对创新项目的保护,确保科技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国家应该尽快成立网络风险管理委员会,出台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成果版权的归属判定细则的完善。通过建立有效的、健全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安全防护手段,规范网络行为,避免可能产生的创新知识产权的纠纷和经济纠纷,为科技创新成果的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2.4建立健全网络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对互联网和云服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而网络创新机制的建立变得迫在眉睫。首先,应该规范网络技术的准入制度,遏制利用互联网进行知识产权侵犯的不良行为;其次,引入招投标制度,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再次,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对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定级;最后制定合理的奖惩计划,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网络创新机制,降低因知识产权纠纷造成的风险,保证创新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结束语

在我国鼓励创新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互联网以其优越的功能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互联网通过连接硬件设施,降低创新的技术门槛,鼓励企业和个体自由深度的探索加快科技发展;通过互联网加企业的模式,壮大创新型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进行互联网创新提供健全的利益保护制度,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以此解决我国当前科技创新缺乏动力来源的深层次矛盾,加速了科技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兆安.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J].宏观经济管理,2015(04).

[2]张今杰,刘小飞.基于科技创新视角下的科技体制改革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5(02).

篇3

关键词:科技强国;科研管理;创新探讨

高校作为知识人才聚集地,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科研革新的前瞻阵地。其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资源丰富,是我国创新科研建设的重点力量。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宏观层面来讲,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水平。特别是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研究探讨必不可少。

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承担着知识转化为经济的重任,因此寻求知识创新的基本点、关注市场信息都是高校科研的基础工作。就科研创新市场的位置来说,高校科研管理机构始终是主体性的。高校科研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知识的收集与获取,知识的分享与分解,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价值评估等等,所以知识管理创新是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高校师生必须明白知识的获取渠道与途径,推动知识的更新。高校科研人员基于自身的知识需求,综合运用管理技术科研成果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化,借助有效的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结构及个人知识间的完美融合,让科研管理创新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此外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科研作为技术知识革新的主阵地,其管理工作创新性研究具有现实必要性。综合来说,我们必须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讨与研究。

2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1科研模式发生重大转变

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浪潮下,高科技技术集成是主流,因此个体户及小作坊的科研模式始终成不了气候,无法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对传统科研模式进行调整是必然,特别是克服高校科研队伍整合及资源共享的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学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集中、学术氛围浓厚、学术探讨交流活跃等方面的优势,真正走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之路。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依托重点学科及科研基地项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塑造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实现多学科交叉中心的打造,从而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2.2科研成果转化需求增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割裂,科研的经济服务价值并不明显。多数科研成果成为理论空想,科研立项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却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带来经济效益。导致科研的浪费。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更需要高校科研成果的活力注入,为企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高校在科研中向企业倾斜,也可以全方位、跨行业及多渠道地吸取科研经费,实现自己科研基础的奠定。

3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3.1科研管理及监督机制缺失,管理理念滞后

科研是系统性的工程,科研顺利开展需要合理有效的科研管理,而当前科研管理却存在管理及监督机制缺失、管理理念滞后的问题。多数高校对科研管理关注不够,重科研轻管理趋向明显,科研管理部门无实质性的作用,更多地是以行政命令手段进行管理,属于被动服务、被动管理。其在科技信息搜集及加工方面涉及较少,科研协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都较低。科研管理制度灵活性不足,管理机械化趋势严重,用人机制单一,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多数高校的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与人本理念薄弱,高校科研后续发展劲头不足。

3.2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流动性强

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得益于管理队伍的优化。而高校科研管理队伍流动性强却是不争的事实。科技迅猛发展,科研队伍的知识水平、学历结构及学科结构不断完善,对应的管理难度直线递增。当下更侧重管理效益,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却拖了后腿。没有必要的政策支持,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差异明显,多数管理人员缺乏管理的专业技能。加上科研管理福利待遇的不理想也使得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队伍流动性大,管理成效甚微。科研与时代密切相关,但是管理人员却缺乏时代管理意识,忽视了科研管理队伍质量对科技发展的重要影响,不利于高校科研工作的创新。

3.3科技成果转化理念亟待加强

新形势下对高校科研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科技成果转化,将知识转化为可实际运用的技术并带来经济效益。高校虽然科研成果不少,但是科研市场观念滞后,成果转化意识薄弱,其关注的往往是科研前期的项目立项,经费分配等,忽略了其后期的市场投放及成果转化。项目被局限于成果的鉴定,科研开发与市场企业需求脱节,知识难以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并产生行业助推效应。科研项目横向与纵向发展不协调,生产力转化水平低。因此强化科研成果转化理念也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3.4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

科研管理近几年的竞争趋势加强,科研管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走信息化发展之路成为必然,对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只有做好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才能确保科研管理的稳步推进,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普遍缓慢。甚至部分高校没有对应的科研信息平台及网络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库建设不足,资源组合利用率低,数据资源无法共享。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无法了解课题的最新进程,甚至做无效用功,直接降低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4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4.1优化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提供科研制度保障

制度是高校科研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因此创新并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是必然。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创新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对高校现有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努力建构合理科学、完善高效的科研工作体系,通过科研项目的科学控制,融合高校自身发展特色,无论是课题的选定还是课题研究的推进还是科研成果的市场应用,都符合市场需求,契合高校科研实际,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就是科研管理人员要逐步建立科研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技术奖励等,实现用人、激励、竞争及监督运行的完美配合。其二必须着手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的创新完善。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质量及现实转化率,数量不再是考核评价的唯一指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让科研评价更合理。

4.2强化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管理队伍的优化为前提。新时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创新性的科研管理队伍势在必行。科研管理最为重要的也是人才,因此合理整合并配置高校科研管理队伍,及时吸纳并补充优秀的高素质及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重视多层次多渠道及多形式继续教育的推进,让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参与培训考核,加强实践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市场经济也提出了竞争机制,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坚持优胜劣汰,强化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当然与竞争相对应的则是完善的激励措施,通过奖罚分明,制度上改善科研管理人员的生活条件,稳定科研管理人员,降低流动性。通过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优化,奠定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人才基础。

4.3引导科研管理人员创新理念,提升科研转化率

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的滞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推进。因此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当务之急就是做好管理理念的创新引导。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做好高校师生科研创新的后勤服务。基于当下很多科研管理人员认为管理的含义就是行使权力的错误理念,必须转变思想,关注服务,摒弃官僚作风,真正服务于广大师生。对于高校科研人员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必须着力解决,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组织策略,着力改善科研人员的科研条件,奠定科研物质基础。针对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低的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从内在找原因。树立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实现科研成果的科学转化。科研转化率低其实从内部讲与科研管理人员宣传不到位有关,因此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关注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满足市场及社会发展的现实性需求,组织科研人员做好科研立项,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除了这些,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也应当具备产权意识,重视关注知识产权,做好产权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维护好高校的科研项目与成果。

4.4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关注信息化建设,关注管理效率的提升。让高校科研管理走信息化与标准化之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自觉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大对信息的收集,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做好信息资源的搜集加工与整理,以此带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搭建。科研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信息化工作理念,深化与社会的联系,努力做好科研门户网站的建设,为高校科研活动提供信息与交流的平台。加大对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投入,让日常管理更为智能。强化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确保科研资源的传递与共享。针对科研项目的安全性,建立校园网络安全档案,通过电子档案备份登记,实现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更新,切实提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科研管理机构承担起社会信息服务的重任。

5结束语

科研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新形势下科技强国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们必须做好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关注,通过科研管理创新为高校科研发展提供保障,注入活力,让高校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带来社会层面的科技革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国家。

参考文献:

[1]齐荣坤.信息环境下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科技展望,2015(2):162.

[2]詹妮娜,黄和,袁正英.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技风,2013(14):260-261.

篇4

关键词:车站;科技;项目;管理

随着铁路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运用,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变化,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走以科技促发展、用科技保安全、靠科技创效益的发展道路。而车站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抓好车站科技项目管理,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车站科技发展迫切需要改善提高的重要工作。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认识

对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项目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通常是指规划、计划、方案、工程、任务等, 申报项目、确立项目、 实施项目、验收项目、 评审项目是每个科管人员都耳熟能详的业务流程,但从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角度,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真正内涵和规律还未被真正理解,项目通常是一次性的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对整个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项目和项目管理组成为项目管理系统知识体系,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运用众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集合。因此学习、研究和应用项目的涵义以及项目管理的方法,对科管人员来说,意义非凡。

二、车站当前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车站的科技项目管理是对车站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情况进行严谨的需求调研、慎重筛选出科技含量高的课题、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对确立的科技项目进行过程监测、进度控制、完成后的验收办理、鉴定评审等管理。近年来,车站创造了一些科技成果,但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的重大变化和设备方面质的飞跃对铁路科技发展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这些新变化造成车站科技项目管理出现许多不适应的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有局限。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车站在科技管理方面存有落后的思想观念,认为车站管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对经验的需求高于技术,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科技工作方针目标,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自身的科技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2.管理体制建设滞后。车站的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自05年以来车站制定的科技管理办法未能与时俱进加以修订,造成研发过程中出现程序不规范,课题重申报轻管理,少数立项课题拖延时间,仓促研发形成结题质量不高等现象。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低下,参与和关心程度不够。一些自主研发的项目经费不能及时落实,成本支出上有困难。

3.科技人才建设缺乏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铁路装备现代化加速推进,铁路职工技能不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显,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水平的科技人才尤其缺乏,车站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引进人才的途径比较少,加上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使得铁路的人才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车站的培训力度不够,培养的方向侧重于一线生产岗位的实践和锻炼,注重经验的培养,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举措较少。这都对车站的科技人才的储备造成很大影响。

三、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1.完善机制,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应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机制,确立科技管理网络。成立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及科管专(兼)职人员,担负起贯彻路局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科技工作计划、制定适合车站的科技工作目标和科技管理实施细则、推进车站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责任。二是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管理制度。要针对车站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制度上给予加强规范。使科技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制定项目立项的流程、课题管理的方法、科技经费的使用、科技奖励办法、人才培养制度等。三是应进一步明确车站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以车站的行车安全、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的需求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安全、增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科技课题上。

篇5

刚才,三个单位作了很好的经验交流,县委、县政府表彰了一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傅常委对我县近年来科普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以创建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为重点的科普工作进行了扎实细致的安排和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围绕目标,提高认识,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新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更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创建新一轮国家科普示范县这个目标,牢固树立抓发展首先要抓科技的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实现突破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目标。

一要寻找差距,增强紧迫感。在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科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县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如果我们不迎头赶上,必将影响我县率先突破发展。总书记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讲话中指出:“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应主动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科普事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风向标”作用,不断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紧迫感。要整合一切科普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建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的热潮,掀起一场依靠科技加快发展、应用科技加快发展的热潮。

二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随着西康两路的开通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县已融入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并成为关天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区,如何抢抓机遇,做好率先突破发展这篇大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紧跟关天经济区发展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努力把建设成为西部循环经济示范区、全省现代材料基地和绿色产业基地、秦岭生态旅游最佳休闲度假区,打造陕南特色经济强县。因此,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科普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创建国家科普示范县工作的责任感,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动员和团结广大科普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的主战场。

三要正视现实,增强使命感。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由于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新知识新技术应用的覆盖面小、普及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化发展水平慢。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由于缺乏科学管理,产量徘徊不前,有些产业甚至出现了滑坡的现象。我县板栗面积与安徽金寨差不多,但产量却不及人家的一半,纠其主要原因就是科管水平太低。对此,必须引起各乡镇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坚持走科技兴产业、科技富民强县的路子,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使命感。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农函大、农广校、职教中心、就业培训中心、党校等各种科普阵地作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和转移劳动力的专业技能,提高预防疾病和科学生活的知识水平。通过一系列的科普宣传和培训,使广大群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学到更多科学技术,增强发展经济本领,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把握重点,创新方法,提高全县科普工作的新水平

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普工作,要牢牢把握科技知识普及、科技创新和科技运用三个重点,注重把握三个问题。

1.夯实基础,在进一步壮大科普队伍上下功夫。科普队伍建设是科普工作基础的基础。要繁荣和发展科普事业,关键是要有一支规模大、素质高的科普人才队伍。要注意组织和引导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加强科普人才的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能手、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工巧匠、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优秀教师、乡镇科普宣传员,不断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要合理配置科普资源,加强科普设施建设,根据需要在农村、企业、学校建立不同层次的科技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不断搭建科普服务的新平台,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2.突出重点,在抓好重点群体科普工作上下功夫。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特点,认真做好重点群体的科普工作。一是农村科普工作。要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紧扣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广泛传授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大力实施“农函大”教育、“绿色证书工程”等活动,教育帮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摒弃愚昧陋习。二是城镇科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服务居民的理念,以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来开展,结合和谐村(社区)建设、科普文明村(社区)建设,通过科普宣传,着力增强城镇居民在精神文化消费中的科技意识和辨别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三是青少年科普工作。把培养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加强学校教师的科普知识培训,大力开展校内外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积极开展科技竞赛、科学探究、科学知识进校园等多样性的活动,为提高中小学生科技素质寻求更多的载体和平台。四是企业科普工作。要与职工岗位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普及高新技术知识,提高广大职工适应现代生产的能力,了解掌握应用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工艺的生产技能,把蕴藏在职工中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出来。五是领导干部科普工作。要把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贯彻科技政策能力作为重点,县委党校要把科技知识普及列入重要的教学培训内容,组织人事部门要围绕我县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专题讲座,积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突出特色,在创新科普工作方法和手段上下功夫。目前,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获取信息的手段不断更新,科普工作必须重视创新。一要创新内容。科普活动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成效如何,关键看内容好不好。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传授给广大人民群众,教给他们最先进的适用技术,包括与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常识、卫生常识等,使广大干部群众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自身,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科普项目的引进、研发、建设作为全县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引进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科技大项目。二要创新形式。要坚持和完善过去工作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形式,同时根据新的形势探索新途径新方法,采取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活动,动员更多的科普工作者到学校、企业、农村、机关、社区一线宣讲科技知识。要继续抓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继续办好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普咨询、科普画廊、科普展览等主题活动,不断提高科普工作质量。三要创新手段。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各种传播手段推广科技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平台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挥网络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科普教育的覆盖面。要积极组织科普创新,不断增强科普宣传的有效性,合理配置科普资源,加大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普服务的新水平。

三、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开创全县科普工作新局面

科普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广泛参与、积极配合,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科普工作新局面。

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科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要加强科普组织建设,完善科协组织体系,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组织适应的体制和机制。要建立科协、科技、教体、财政、文广、卫生、计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参加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扎实有效的组织和推进全县科普工作。县科协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和牵头抓总的作用,做好经常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活动;县委宣传部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传媒在科学技术普及中的主导作用,运用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在全社会形成宣传科学、崇尚科学、运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县科技局要发挥协调、组织、规划、监督等职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科普工作;县教育体育局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科技制作、竞赛、发明等科普活动,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县农业局要继续开展农民培训、绿证工程、科技下乡等活动,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的科技教育;县总工会要继续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技术发明、技术成果竞赛活动,引导企业走技术创新道路;共青团要大力开展具有强烈时代感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弘扬科学精神;县妇联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妇女思想文化阵地,组织妇女开展读科技书籍、健康咨询、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广大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其他各部门也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共同做好各项科普工作,着力构建政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普事业的良好格局。

二要加大投入,强化宣传。科普工作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强力支持。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为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科普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而逐步增加。要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及个人、团体对科普事业的捐助资金,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全社会共同支持的科普投资体系。同时,要找准科普宣传工作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窗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科普知识宣传,要大力宣传在科学技术创新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加大对拥有实用技术以及“土专家”人才的奖励力度,要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向农民群众宣传生活科学、信息网络等新知识。形成人人关注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浓厚创新氛围。特别要针对当前科技工作者分布和流动的变化情况,不断创新组织体制,拓宽联系渠道,转变活动方式,激发自身活力,使科普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要夯实责任,抓好创建。我县于2007年11月被中国科协授予2008-2009年全国科普示范县。今年,我县再次申报创建2011-201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光荣的工作任务,能不能继续保住这一全国荣誉称号,是对我们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次检阅和考验。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照创建标准,夯实责任,快速掀起创建工作热潮,争取一次通过验收。

篇6

关键词 科技传播;多主体;跨界沙龙;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17-02

生活在当下的社会,我们无时不刻不处在科技进步带来的极大便利中: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在眨眼之间沟通世界风云;新一代生物技术,作用于从餐桌到战场的广袤领域;而在科学的发现上,“上帝粒子”的证实昭示着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新高度。科技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崇尚科学、传播科学成为全社会的呼唤。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有笑、有料的科学传播正在信息大爆炸的海洋里显得弥足珍贵。

1问题的提出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学科发展在纵深和交叉两个纬度上不断深化。一方面在纵深的方向上,学科前沿与学科本级、普适的距离越走越远,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越来越多,越是在深入的领域里越是会遭遇相邻或其他学科的难题,越是在产业支撑的关键适用技术领域越是遭遇跨学科的挑战。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在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中曾指出: “在前沿研究方向、新兴学科领域,学科间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彰显”、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明确。”针对学科发展当前面临发展不协调、文化和制度环境建设亟待改善等困难,李静海提出“应统筹规划,努力推动学科体系的协调发展,开拓创新,发展支撑新兴产业的学科体系”的对策。以人为本,培养造就勇于创新的学科队伍,并切实提升科技开放与合作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特点,决定了科技开放与合作的现实需要,也让更广泛意义上的科技传播,成为科技发展的必要和制约力量。

尤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之外,从传播受众到主流渠道的消息源,还深受传统人文思维模式的影响,崇尚科学理性、尊重创造创意的浓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形成。公民社会是理性社会。以科技视角关注社会文明,以科技传播培育社会文明,是产业进步所需要的学术理性,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主旋律。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三中全会决定也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而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科协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信息感兴趣的程度比欧盟、美国、日本还高,但同时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显得单一、肤浅和简单。公众一方面对科技信息的敏感度高,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水平偏低。

学术界和产业界自身也难免受害其中: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治理格局的新形势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挑战近在眼前。面对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我国科技界存在一个追赶者所必须面对的困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科技成果少,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技工作者被尊重状况堪忧等。

普遍、有效的科技传播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产业进步和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

2汽车科技的启示

在时空的四维空间里,汽车不仅让人们走得更远,更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影响,在当下更深刻地在汽车领域里得以体现,并通过汽车更深刻地变革着世界原来的模样。

一方面,汽车通过电子、通信、与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更高智能,甚至无人驾驶。

实际上目前已经出现许多辅助驾驶系统,广泛应用在汽车上,如自动泊车,可以自动感知驻地信息,自动倒车入库自动泊车;碰撞预警,感知碰撞危险,自动刹车;智能空调,通过检测人皮肤的温度来控制空调风量和温度;智能悬架,自动根据路面情况来控制悬架行程,减少颠簸;同时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的各种信息服务也开始在车载终端中海量开发。汽车智能化前景广阔。

另一方面,汽车也据依这些技术手段,对外环境和人车本身产生更安全、更便捷的影响。改善人车空间,改善交通环境,创新汽车生活新方式。大数据的地理基础信息及其实时交互的服务开发,是汽车厂商开发智能汽车的外环境。智能汽车实际上是智能汽车和数字化公路、数字化设施组成的系统。目前国际上数字化外环境的条件也还不充分,“车联网”作为近两年兴起的“物联网”思维的新领域,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也还没有实现重大突破。令人鼓舞的是,目前在数字化地理信息的基础设施上,在实时定位导航领域,中国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预期在汽车这一移动载体的领域,北斗――这一中国自己的外环境系统将大有可为。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双模电动车已经在深圳的出租车市场上实现市场化盈利。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最近在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与国际间的科技合作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技术输出和产品输出越来越多,部分品牌电动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性能正在走向世界前列”。可以设想,未来我们的私家车生活将直接与国家电网的技术进步与国际能源产业的格局,密切相关。

毋庸置疑的是,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汽车业与能源化工、通信业、软件业,以及汽车学科与材料学科、环境学科、交通学科等的交叉融合将越来越紧密,一个更加开放的汽车业,将是唯一的选择。而在汽车科技的传播中,我们看到在以汽车厂商及其零部件体系厂商主导的市场化传播的同时,有关研究院所、传媒机构和车迷机构的传播,更是因为贴地气、少推销而更深入人心,更对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推波助澜。

3从汽车科技的传播显见,科技传播是系统工程。

1)科技不是象牙之塔的专利,而应该是降落凡尘的天使,服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只有深入把握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融合,科学有效地表现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高关联性,才能在科技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

3)科技传播是系统工程,要尊重科技进步的累积性,尊重科技创新的生态、规律。多维度、多主体来表现科技进步。

多主体参与科技传播模式、渠道、内容和手段创新

科技传播是弥足重要的一环。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始转换到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上来。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力引擎。一些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包括环境保护、落后产能、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在新型产业领域的布局等,包括社会治理、民主政治等,都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撑乃至引领。通过传播科技,使科学精神、科学文化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社会阶层,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的借鉴,推动创新驱动的科学

发展。

唤起全社会关注科学的热情,呼唤多主体参与面向产业支撑的科技传播,无疑是对当前科技传播体制机制的必要继承和创新。

3.1模式:多主体参与的跨界沙龙模式

基础科学的领域固然阳春白雪,应用科学和技术的领域,更体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其中新兴科技产业,尤其体现科技与社会的关联性,是更具艰苦挑战的领域。在当前转型期的中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传播面向产业支撑面向经济转型的导向尤其重要。

多主体参与,在于切实把握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科技与社会的融合,科学有效地表现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高关联性。

跨界沙龙,在于以“沙龙”的宽松、灵活形式,容纳各学科自身学术的“严谨”和学科间交叉的“跨界”,引领社会对于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的各种思潮,释放一种开放的、逼近真理的学术/产业融合生态。

3.2渠道:传媒、学界、产业界

面向高端人群和未来知识阶层的科学普及。

传媒界是传播科技新知、发挥科技力量的重要力量。丰富的受众资源和国际国内影响,决定了其作为科技传播主渠道之一的重要地位。

学界,是未来的知识阶层,未来社会的主流影响力来自

他们。

产业界,是现代科技进步的重要主导力量,尤其在技术的领域。

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追踪世界科技进展,有对人类进步以及对产业安全、国家形象、科学道德的丰富积累和敏锐认识,从而发挥中国科技队伍的优势,做有担当、有影响的科技传播。

必须和科学家交朋友,赢得科学家的信任、理解和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必须从产业中来,这是我们科技传播贴地气、见实效、切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可持续之道。

3.3内容

3.3.1内容平台的构建

以话题构建内容平台。

聚焦热点、焦点话题,提炼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科技元素及其科技进展,构建内容平台,以求整合科技界共识,形成面向公众的科技传播。具体的话题,可以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和科技进展展开,需另文说明。这里不再做具体的展开。

3.3.2互联网工具平台的构建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探索世界的另一只手。互联网工具平台的构建必不可少,当然这是另外一个专项的工作这里无需具体展开。

3.4手段:“学科之旅”系列传播活动

3.4.1 综述

科技回应社会热点,服务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学科贡献服务产业发展。相关学科提炼科普能力,培育社会理性、产业理性,服务产业经济发展

科技专家资源交流整合,传承有序,创新学科教育与交流,拉近学科与实际距离,缩短科技工作者入门周期

“学科之旅”活动是产业进步所需要的学术理性,是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主流舆情,是科技服务社会的服务创新和传播创新,使学术界提炼核心能力创新科技教育与交流的科普传播创新。是以科技传播的创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4.2主要内容

“学科之旅”系列科技传播活动,针对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社会对消费、生产、以及科技发展的热点、焦点关注,整合科技界共识,通过传媒互动,为公众带来开放式的理性解答,凝聚起产业各领域、社会各界科技驱动创新发展的共识。并通过与博物馆机构、科技社团、教育、企业等机构的协作,以学科共识、科技前沿为亮点,以对标博物馆展陈、以及消费前沿、热点为辅助,传播科学理性,培育科技文明,涵养经济社会科学、理性的水土,弘扬科学精神。

包括话题组织(含社区互动,互联网调查)、调查研究、形成沙龙主题报告、专家邀请、场地落实、观众组织、媒体组织、舆情监测、活动总结提高等环节。

3.4.3活动目标及预期成果

篇7

关键词:科技计划项目;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22-03

引言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全国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 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9%,全年国家安排了3 997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 129项“863”计划课题。昆明市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9.46%,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1.74%,全年全市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9项,项目经费支出29.19亿元,其中市级科技资金投入1.08亿元。

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目标的实现和项目预期成果的绩效,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多年的努力,改革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立项、检查、验收等各环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并使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程。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逐步形成以目标为导向,向管理要绩效的管理需求,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综合效益,改变以往“重立项、轻绩效”的问题,如何构建高效、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绩效,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成为了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科技计划项目的质量管理又成为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一、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项目质量是以项目为主体,通过实施管理工作,以确保项目达到或超出项目预期效果,满足项目实施需求的管理活动。《项目管理只是体系指南》将项目质量管理概括为三个主要过程,即质量计划编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同时指出,项目质量管理包括了保证项目满足其目标要求所需要的过程,它涵盖了“全而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这些活动决定着质量的政策、目标、责任,并在质量体系中凭借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提高等措施决定着对质量政策的执行、对质量目标的完成以及对质量责任的履行”。

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要求

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本身就属于“项目”的范畴,管理活动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项目,可以对科技活动运用现代项目的方式加以组织和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是一系列相互连接、互相影响的管理活动,一般包括了立项管理、实施管理、结题验收管理的过程管理,并囊括了知识产权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科技成果的管理等专门性管理。

一方面,科技计划项目是财政资金对科技事业发展投入的重要手段,科技计划项目质量必然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科技计划项目的绩效评价和质量评估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科技计划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是针对项目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管理和控制。科学研究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特殊性和科技计划的政策性导向,决定了科技计划项目本身的衡量标准不适用一般性产品和项目的评价标准,质量管理通过对科技计划项目的预期目标、计划方案、执行过程、项目成效等有计划和目的的有效管理,确保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取得一定的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中,大多注重项目技术研究,而忽视项目的管理。一般情况下,如果项目不能按照预期目标完成,几乎都将责任归咎于项目自身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问题,并不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环节问题。因此,项目质量管理应当成为科研项目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质量管理避免管理过程失控,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执行的成功率。

三、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

早在2001年国家科技部以第5号令的形式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目的在于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效率。2003年昆明市也出台了《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和完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实施成效,并于2010年进行了修订;2007年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昆明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新突破。近些年来,昆明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科技计划相配套的管理办法,使得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质量大幅提升,产生了显著的效益。

目前,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主要是采取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直接管理,直属事业单位辅助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管理职能对应的相应处室负责对项目进行管理,各职能部门根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开展工作;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授权直属事业单位,在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项目申报受理、评估评审、中期检查和验收全过程辅助管理,定期向科技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近年来,昆明市通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进一步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励企业主动创新,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研发能力,在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践证明,此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获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但由于在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还不尽完善,因而一定程度地影响了科技计划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四、质量管理在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一)质量计划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计划编制包括确认与项目有关的质量标准以及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将质量标准纳入项目设计是质量计划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计划是为达到项目预期目标和标准,对如何达到这些目标和标准所做的计划与安排。从广义的角度看,质量计划包括了政策文件、规划纲要等,从狭义的角度看,质量计划包括了具体的计划、方案等。

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为推动某领域或某类科技发展而设立的相关科技计划,各类企事业单位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申报,并获得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项目资助的科技发展计划。GB/T19000-2008定义了“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各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政策文件,就成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质量计划。

昆明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突出问题导向,抓住核心问题,高位统筹、精准发力,力图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2016年3月昆明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创新机制推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科技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改革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按照“存量统筹、增量倾斜”的思路,强化财政科技资金统筹力度,构建统一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和更加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实施意见》是昆明市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订了质量计划,即将要出台的《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将通过撤、并、转等方式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统一的市级科技计划体系,并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遵循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规律来布局优化科技计划,研发活动突出创新导向,公益性科研聚焦全市重大需求,市场导向类科技计划突出企业主体,重大专项突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竞争力目标导向,再造市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框架体系。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从中央到省、市围绕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质量计划,将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各层次、类别的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二)质量保证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保证包括对整体项目绩效进行预先的评估以确保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保证过程不仅要对项目的最终结果负责,而且还要对整个项目过程承担质量责任。 项目质量保证工作是一种事前性和预防性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项目质量保障是在执行项目质量计划过程中所开展的一系列经常性的项目质量评估、项目质量核查与项目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工作,是确保项目质量计划完成而开展的系统性的和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在指南、申报受理、专家评审、立项签约、中期检查、评估验收等一系列环节和过程中,通过质量保证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效益性。从制定年度申报指南开始,一直到评估验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评审、项目追踪管理机制,对立项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在过程管理中进行中期评估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掌握明确,项目验收结题后开展年度绩效评价,通过建立相应的成果评价机制,从科技成果实用性、有效性及创新性进行综合考察评价然后给予相应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成果的鉴定、转化及推广激发科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质量控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质量控制是监控特定的结果,确保它们遵循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并识别提高整体质量的途径,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随时掌握项目的实际过程,若出现项目的执行与计划(质量标准)相背离时,管理部门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由此产生的令人不满意的结果。

在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对管理过程的监控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手段,一是开发使用项目管理系统,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二是开发使用科技专家库,涵盖省、市级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3 000余人,专家库建成并投入使用三年多来。截至目前,专家库已为全市各类项目咨询和评审活动服务3 000多次,服务项目2 000余项次,很大程度上为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及验收工作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提高了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三是推动专业机构规范化,对下属具备科研管理能力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将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委托给具备条件的专业机构。2016年,昆明市科技局下属6家科研事业单位均已通过ISO9001认证,100余名科技管理工作者取得科技评估师资格认证,为承接项目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水平和能力也对稳步提高,在昆明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传统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科研开发工作的要求。

篇8

一、充分认识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创新活动的迫切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各领域不断融合、交叉、渗透,创新活动社会化、集成化程度不断加深。依托一定的科研平台,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创新团队,具有攻克创新前沿阵地的综合能力,满足了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体现了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要求,是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发现、培养、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团队已成为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存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突出、创新效益不显著、创新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持续发展的潜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根本原因在于适应自主创新规律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不能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没有发挥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是适应新时期创新活动要求的新模式,是整合创新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三)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把培养和造就优秀创新团队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措施。建设一批高水平优秀创新团队,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既是*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维护省城稳定、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的现实需要。

二、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省城人才优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营造创新团队成长的良好环境,培养一支创新型人才队伍,逐步建设、形成一批以知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学术群体,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主要原则。

——坚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目的,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重点支持以创新团队模式开展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探索实践符合创新团队发展规律的新途径,实现科技创新的生态化,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

——坚持人才、项目、基地一体化建设的原则,以项目为依托和纽带,引导创新团队参与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加

大技术成果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创新资源集成、整合的原则,发挥省会人才智力优势,加强与驻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鼓励跨学科、跨单位的有机组合。

(六)目标任务。着力优化创新团队发展环境,凝聚创新人才,支持培育创新团队上档升级,提升创新团队整体水平。实施“1313”工程,即:到2015年,建设形成10个具有冲击国际一流水平,创新能力突出,能够显著提升*市自主创新水平的创新团队;建设形成30个学术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前沿,在省内具有突出地位,能够明显提升*市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建设形成100个在一定学术、技术领域具有突出地位,对*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优势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能够明显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带动建设300个研究方向明确、组织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能够提升*市区域创新活力的创新团队。

三、加强支撑条件建设,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七)选拔一批创新团队骨干力量。以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为重点,通过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青年科技明星培养计划等,选拔培养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骨干力量。“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点培养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中学术和技术水平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重点资助优秀青年科技骨干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培养成为能担负重任的优秀青年科技带头人。通过培养锻炼,尽快打造济南特色的创新领军人才品牌,力争部分创新领军人才成为省内、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行业领军人物。

(八)凝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快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和食品等*市特色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为壮大创新团队提供有力支撑。实行创新型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健全完善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实施“泉城学者”建设工程和留学人员创业计划,吸引支持海外华侨华人、留学人员和国内优秀人才研究与开发高新技术项目,来济创业。鼓励国内外各类创新人才或创新团队采取兼职聘任、合作研究、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为*市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提高*市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九)积极探索具有济南特色的创新团队发展模式。按照行业、区域、合作方式、运行机制的不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组织形式的团队建设。培养一批初创型创新团队、支持一批成长型创新团队,做大一批成熟型创新团队。加强企业中的工程师团队建设,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有机整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普遍建立由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为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科研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部门、长期稳定合作创新团队,在全社会形成一大批覆盖范围广、创新活力强、创新绩效突出的创新团队群体,使创新团队成为*市创新活动的主力军。鼓励和引导创新团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选题,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对研发项目拥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项目优先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团队成员优先参加拔尖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的评选。

(十)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优秀创新团队。

紧密跟踪国家、省产业调整方向,围绕*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的优秀创新团队,推动产业链和创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更好地推进“新、特、优”产业发展。开展优秀创新团队评选工作,对每个入选的市优秀创新团队,由市科技局、财政局、人才办每年从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安排部分经费进行扶持,支持一批创新团队承担重大创新项目,辐射带动一批创新团队创建成长。

(十一)提升创新团队的科研条件。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为创新型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条件。积极探索省、市共建或省外、国外研究机构合作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新模式,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建设,积极吸引留学人才、优秀外籍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建立完善创新创业人才信息服务、创新成果交流、继续教育、技术成果交易、投融资和技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创新平台运行机制、使创新平台成为创新团队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重要依托和前沿阵地。

(十二)提升创新团队对创新资源的整合能力。引导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创新团队开展合作交流,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的有效合作方式。引导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由单一项目合作,向共建中心、中试基地等联合开发机构方向发展,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增强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创新团队的深入合作,建立、发展、壮大一批研发产业联盟,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创新步伐。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注重实效的国际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高创新团队的建设水平。成立博士后联谊会,整合省会博士后资源,形成省会博士后整体优势。

四、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创新团队管理

(十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创新团队管理模式。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营造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的良好制度环境。制定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建设与运行的评估机制,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十四)完善创新团队内部运行机制。优化创新团队的领导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健全完善创新团队的工作机制,普遍建立内部工作人员责任明确、分工协作,外部部门沟通畅通、密切配合的运作体系。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探索期权、期股、虚拟股份等新的分配形式,使科研成果、技术知识、产权等要素都全面地参与分配,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建立起以分配机制为主的有效激励机制。

(十五)加强创新团队创新文化建设。通过体制创新,塑造唯才是举、量才而用、鼓励竞争的体制性创新团队文化,鼓励充分发挥独创能力,增强团队协作。通过对目标管理,形成对团队成员的约束和激励,积极培育“追求、超越、创新”的创新团队文化核心理念。积极倡导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营造鼓励创新、善于协作、甘于奉献的团队精神。

(十六)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为创新团队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保障创新成果不被侵犯;支持创新团队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按照*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相关规定,对在实施名牌、商标、专利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突出贡献、创造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个人进行奖励。

五、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十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创新人才工作的组织运行体系,推进创新团队建设。要从实现*市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创新人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创新团队建设纳入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总体布局,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要针对团队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推动创新团队建设健康发展。市科技、人事、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强大合力。

篇9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节能;质量;集成化;网络架构

中图分类号:TS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76-01

在当前各个领域及各个行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都得以广泛的应用,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但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还不能更好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需要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力度,采取具有针对性措施来及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水平进行提高,确保电气化领域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一些新兴的技术,其属于综合性的学科,与当前我国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电气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带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速度,使其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各个领域和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现代电气信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涵盖了所有和电气信息相关的工程,在我国国防、农业和工业等多个领域中进行应用,不仅有效的推动了我国工业生产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速度,而且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其以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起到了有效的改变作用,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 电气工程中存在着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电气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有所涉及,其已成为当前我国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电气设备都此入到工业生产中来,这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而且对于工业生产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当前工业生产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时,存在着能源消耗量大的影响,这不仅对当前我国能源紧缺的局面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不利于我国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当前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2 电气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们对电气工程质量越来越关注,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气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与电气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操作息息相关。但在当前许多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自身安全意识也较差,这就导致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检测结构较为重视,但没有系统和专业的质量监管制度,这就导致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不能具体落实到实处,工程质量得到不保障,不仅施工管理较为混乱,而且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控制质量,从而导致电气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标准,给工程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

2.3 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也得以更好的完善,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开始向集成化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但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由于起步较晚,还处于独立自动化的层次,处于较低的水平,由于功能和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所以还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作用的发挥起到了较大的制约作用。

2.4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架构不统一

构建高效、科学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是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当前我国电气工程企业中,由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还没有统一,这样就导致各企业网络架构各不相同,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同时电气自动化系统由于缺乏兼容性,这样就导致商家或是企业在进行软硬件交换过程中由于接口不统一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不能在实际工作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有效的发挥出来。

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对措施

3.1 优化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

电气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节能设计,在满足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损耗,选择绕组阻值较小的供电系统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的能源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坚持节能减排,推动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电气工程企业要加强对电气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提高电气工程企业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定期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在技术上和理念上不断进行强化,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再次,严格把关电气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材料质量,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采购施工材料,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严格抽检进场的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还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最后,在电气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整个施工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施工进度,推动电气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3.3 构建统一、科学的电气自动化系统

电气工程企业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构建统一、科学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积极引进先进的电气技术,提高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水平,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开机和测试等多个环节应用高效的系统模式进行编程设计,引进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地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使电气工程企业设计开发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推动电气领域快速发展。

3.4 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化程度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过程中,各个电气工程企业需要使用相同的系统开发平台,同时还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发挥出来,更好的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度的提升,实现不同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而且也有利于降低设计成本。

4.结束语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各个领域中新设备和新技术都得以不断应用,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加大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研究的力度,确保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更好的推动电气化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利利.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4.

篇10

科技人力资源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国际与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在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早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就已提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科技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及其核心地位,这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在实践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促使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成为关乎国家利益的重大课题。

科技人力资源在我国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发达国家对此早有研究。但迄今为止,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套用的概念界定和统计框架。为此,2006年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部署了中国科技人力资源研究课题,2007年最终形成首个国内权威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这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国内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与统计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于科技人力资源涉及的领域各不相同、统计工作复杂以及时间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于相关研究的起点——科技人力资源概念——迄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和统一的内涵界定,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等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这样尤其妨碍统计意义上的科学规范性以及学术研究的应用价值水平。因此进一步探讨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十分必要,也有助于顺应我国当前创新热潮的需要,促进人才优先战略的深化和发展。

1 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的理论回顾

1964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了以《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即《弗拉斯卡蒂手册》)为标志的科技统计规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以该手册为核心内容,分别于1978年和1979年推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由此,r&d统计迅速在世界各国推广开来,此后,oecd国家一直把r&d人员作为衡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指标。但是近10年来,“各国逐渐意识到作为国家创新活动中重要核心力量的r&d人员仅仅是国家创新活动中的很小一部分力量,并不能完全反映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状况”。于是1995年,oecd颁布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又称《堪培拉手册》),首次权威界定了科技人力资源(hrst)概念,并给出了国家hrst测度的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分类标准、相关因素与数据来源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解释,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的标准和规范”。世界各国,特别是oecd和欧盟成员国基本上参照该手册进行本国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调查和分析研究。该手册指出:“从理论上,科技人力资源指的是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以及广义的科技人力资源:“包括所有完成高等教育的人,不管他们是否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

《堪培拉手册》从科技人力资源供求的角度,以资格和职业两个指标为基础,对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了统计意义上的界定。按资格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的储备水平和供给能力,按职业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反映了科技人力的实际投入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人力的现实需求。具体来讲,科技人力资源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人。

(1)资格。完成了科学技术学科领域的第3层次教育(即完成大专或大专文化程度以上教育的劳动者,或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的标准分类是完成第五层次或第5层次以上科技教育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人们一旦完成了科技领域的高等教育,不管职业如何,他们终身都属于科技人力资源。

 转贴于

(2)职业。虽然不具备上述正式资格,但从事通常需要上述资格的科技职业。与资格不同的是,对那些并不具备正规资格而按当前职业列为科技人力资源的人们来说,他们从被聘用的第一天起就被算作科技人力资源,一旦改为从事科技以外的职业、退休、被解雇或不工作,就不再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的身份存在。

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宋加金(1998)、徐治立(2001)、王玉谦(2001)、王大刚,王伯良,周纬杰(2001)、谢智波、李向东、赵华锋(2004)、杜谦、宋卫国(2004)等人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界定有过不同的探讨,张喜照(2005)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我国在《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首次启用了基本上与国际接轨的国家hrst总量指标,并从200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进行了测算。

2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应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提速,人才国际化流动和“零距离”流动导致人才竞争加剧,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趋增强,国际贸易往来和横向比较的需要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管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我国,自2006年“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以创新为主题的“创新型工程”、“创新型城市”、“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xn"建设、“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等等全面展开,急需解决科技人力资源流动与配置、知识传播与扩散、创新系统的行为、创新能力开发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关系问题。从我国实际应用现状分析来看,基于《堪培拉手册》的科技人力资源界定理论所提供的评价、监测及数据支持,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科技活动、创新研究的趋势挑战以及我国新形势下的创新实践、管理的需要。

(1)统计指标不一致、数据缺乏代表性。关于科技领域的范围,虽然《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的定义最为广泛,认为“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是指知识的应用,但是国际上的看法并不统一,这是导致统计指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韩国,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不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我国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部分与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及应用密切相关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纳入科技领域的范围。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上是借鉴了oecd权威的国际定义,但统计单位还没有能够完全按照国际口径来展开有关的统计工作,这是初始时期必然,造成了统计指标使用上的不一致,应用理解上的多义性,使得分析结果代表性降低,缺乏可比性。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中发转贴于

现,大多数研究者只能利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正式公布的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开发(r&d)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等存量统计数据作为或者等同于科技人力资源来展开分析,而实际上专业技术人员是“按国际职业标准分类的、具有中专文化程度以上在岗就业的白领专业技术劳动者,不包括工人、高级技工、以及没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也即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口径远小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刘璐等指出:“科技活动人员的定义与科技人力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但是两者涉及的科技领域的范围有所不同。科技人力资源对科技领域使用的是广义的定义,我国国家统计局对科技活动的定义,使用的是狭义的定义,统计口径比《堪培拉手册》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口径要小”。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统计仅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多样化的发展,非国有单位增加和职工人数增多,该统计数据的代表l生也随着降低。

(2)职业条件不起作用。根据上述统计定义,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应是高等教育科技领域毕业生存量与虽然没有科技领域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但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存量之和。但从实际统计结果来看,这一界定变成了资格即职业的情况。早在2004年,杜谦等通过对科技人力资源及其构成层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根据我国近几年的数据估计分析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数量完全可以近似地用大专及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量来表示”。何国祥同样指出,在我国具体的人事实践中,绝大多数在岗工作的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均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换言之,我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范围内,职业条件常常不起作用,造成了事实上的从事何种职业或工作对科技统计没有影响,只要有大专学历就是终身的科技人力资源。以学历资格的统计结果,反映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及其潜在量的大小,而只有正真从事科技职业的人员对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才更有直接的意义。

(3)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2006年科技部在《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提出要求,在2010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要达到5000万人。根据《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8)的统计,我国2005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2009年7月10日中国科协的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 160万人;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各地区就业人数和《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9》就业人数中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计算得出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5311.46万人,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4%。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经提前3年实现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5000万的目标。事实上,依照上述方法的简单推算,2006年科技部在提出这一目标的时候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接近5000万了,表面看来,目标设定的是如此保守,而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当时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估计与理解是基于原有统计口径上的;二是基于资格意义上的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过快。

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当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一直高速增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1050万人报考,录取约600万,录取比例57%,录取人数是1998年的5.5倍。直至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超630万。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结果是,大专以上的人数急剧增多,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迅速成为科技人才大国,但实际上大而不强。

(4)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缺乏国际交流可比性。大专以上资格的人数基本上决定了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的大小,而各国的教育体系差异很大,缺乏国际统一认证规范;各国、各个地区、各个专业差异也很大,受教育者个人拥有的学历数量差异很大,学历构成以及高低质量差异等无法反映,尽管名义上的统计指标名称相同,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统计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缺乏国际可比性。

此外,在信息、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现代企业以网络组织、虚拟组织形态、集群方式等带来科技人转贴于

才利用方式的革命,变“人才国际流动”为“智力跨国流动”和“知识跨国流动”_8]。随着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区域间科技资源流量的不断增加,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和流量的统计需求也日益提高,而目前我们“一方面缺少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的统计设计,另一方面缺少流量统计”,“既没有国际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统计,也没有国内区域间、省市间的科技人力资源流动的统计”,无法准确掌握科技人力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实际状况。

3 关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统计改进的建议与思考

(1)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导向强化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的内涵界定是科技管理、科技人力资源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解认识的模糊、主要观点的分歧等必然造成统计工作上偏差。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现状来看,在内涵界定上,我国对科技活动的理解与国际上存在很大差异,不仅仅是理解上,事实上我国的科技活动内容也确实具有国际不同的地方;就资格指标而言,我国的教育分类与国际分类并不一致,大专以上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缺乏一定可比性,两种分类统计如何统一,是采用国际标准还是两种兼用?一直使用的“专业技术人员”指标与科技人力资源界定不符,早就有专家建议应该取消但至今然在使用,这表明理论,研究工作一直滞后。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创新实践的全面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活动不断创新、丰富和深入,迫切要求加速、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以战略为导向强化科技统计的基础功能,尤其要加强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国家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承接带等的指标数据,以满足分析评价国家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创新、集成创新、企业网络化发展等的创新绩效与政府政策支持的需要。

(2)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从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来看,2006年以前,我国的科技统计主要包括r&d的基础统计、工业技术创新统计、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以及其它行业统计等等,没有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资料,有关科技人力资源的信息缺乏、且分散分布在各种相关统计文献中,要想要获取比较准确、体系完整、口径一致的科技人力资源数据非常困难。目前我国组织编写的比较权威的科技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但其中关于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指标仅仅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高等教育统计”四大类,相对来说,指标体系偏少。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科技人力资源统计年鉴,有针对性的完善研究和统计工作。科技人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创新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一项无以估量的巨大无形资产,准确把握这一资源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3)与人口统计工作相结合,加强科技人力资源的统计的分类、细分指标。以目前的人口普查工作为契机,完善科技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的建设和系统工作。建议尽快与正在进行的人口统计工作相结合,与人口统计相关部门达成协调一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科技人力资源的基础统计应尽量保留并提供相应的中间过程数据,避免统计信息的缺失。一方面要增加总量指标数量,同时要丰富结构性指标和细分指标体系。诸如: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构成、行业分布、性别及年龄构成、区域构成(包括国别、行政区域、经济区域等)、企业性质来源、集聚密度、兼职状况等等。此外,考虑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科技人力资源流动性增强的影响,建议国内外(包括各个区域间)科技人力资源资源的流进流出数据,以便于分析比较,优化科技人力资源的区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