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条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基本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是2010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顺子。
内容简介:内容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此外作为对执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内容也涉及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职业操守等内容。
2、《咨询心理学》是 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凤池。
内容简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相关学科学生及专业工作者学习心理咨询的专业教材,也可供临床医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学工作者、社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档案馆管理;工作人员;激励管理
Abstract: In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our country's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utilization service work is facing more and more social demand, how to love her practitioners incentive management in archival work,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is article from 4 aspects on how to effective motivation.
Key words: archives management; staff; incentiv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档案馆管理的内容极其丰富,但最主要的内容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学中的80\20定律,80%的时间用在了20%的事情上,效率是低下的,80%的事情在20%的时间内完成是高效的。同样,心理学研究表明,若缺乏激励,一个人的自身潜能只能发挥20%-30%;而充分合理的激励,则能发挥自身潜能的80%-90%。。因此,档案馆对全体职工实行激励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从实施激励管理的基本条件、基本原则、措施和方式上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实施激励管理的基本条件
1.充分满足馆员的合理的需要
人的动机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感觉到这种需要,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人人都有需要,所以每一个档案馆员都是可以激励的。人的需要受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需要。档案馆员不仅追求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的追求将日趋迫。
2.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 激励必须在明确有效的制度规范中展开才能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档案馆管理中的约束机制包括制度约束和道德约束两方面。制度约束主要指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奖惩条件等。道德约束是向全体员工灌输档案馆职业道德,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其行为。这两种约束机制在档案馆实践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要有一定的分配资源
物质基础是实施激励措施的重要保障,不过,作为档案馆这样的公益服务社会机构,资源则更为稀缺。所以,档案馆分配资源的稀缺决定了档案馆管理者只能有限的满足员工的需要,决定了激励的有限性。
4.营造良好的激励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秩序为前提条件。在激励过程中,应把环境与对象看作一个统一体。激励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社会范围的环境,主要指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小环境是指档案馆范围内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工作的馆风等,因此,档案馆要营造一个使人积极奋发向上的舆论环境。二.实施激励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实事求是的原则
根据客观存在的需要,施以相应的刺激和激励。不断满足和引导档案馆人员的实际需求,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激励的效果。从根本上讲,人的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创造的需要”,需要只有进入“社会创造”的范围,才具有合理性、现实性和科学性,才能真正成为实际的需要。因此必须采用实事求是的原则。
2.公平合理的原则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5年首先提的公平理论,组织中的员工不仅关心从自己的工作努力中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自己的酬与他人报酬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而这种比较的结果所产生的不公平感将影响到他们以后出的努力。因此,为了充分调动档案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注意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3.组织目标与满足馆员需求一致原则 组织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馆员的需要。只有两者的目标相统一,才能更好的实现组织的目标。
4.适时适度的原则
在对档案馆人员的激励过程中,必须注意分寸,掌握“度”。要想做到适时适度,则需要利用人们所处的那种积极情绪状态下的时机,运用适当的激励方式,使其积极情绪转化为行动,以达到激励的作用。
三.实施激励管理的措施与方式
1.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兼具“刺激”和“目标”二重性质,目标是一种刺激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是希望通过努力而达到的成就和结果。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的方向。目标过高,难以调动馆员实现目标的积极性;目标过低,会使馆员认为唾手可得,以至于缺乏紧迫感。正确的做法是应在馆员中反复讨论,不断统一认识,从而确定一个经过大家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真正使目标产生激励作用。
2.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员工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所谓负激励就是对员工违背组织目的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正负激励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仅作用于当事人,而且会间接地影响周围其他人。这就要求奖惩分明,对于榜样型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等行为进行惩罚。
3.直接激励
直接激励是建立在对每个馆员的知识、能力、性格、气质诸方面的了解上。做到“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具有较高层次需要的馆员,应委以重任,让其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促使这些馆员的高层次需要始终保持旺盛状态。
4.间接激励
间接激励则是依赖工作之外的附属事物来激励馆员。如通过物质的、精神的外加报酬来认同他们的工作成效,激发其向上的激情。间接激励的运用要注意切勿“矫枉过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图书馆在管理中,过分注重间接激励与金钱挂钩,结果导致一些馆员把正常的个人需要淡化为“欲望”,工作上处处讲代价、讲报酬、讲条件。管理上的这种误导,十分不利于馆员积极性的发挥和图书馆员形象的树立。 四 结语
激励操作方式很多,无论哪一种,都超不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范畴。从总体和长远看,单独运用哪一种,都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必须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激励管理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原则上,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档案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段根良.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1).
篇3
关键词:心理学;优化;学生管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与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忘记,三年前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从容不迫”地亲手残杀了4名朝夕相处了几年的同班同学,而事端的直接起因简单地令人难以置信:仅仅是因一次打牌中同学说他作弊;四年前用浓硫酸泼熊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成都某名牌大学的学生用微波炉烧烤小鹿犬作为因失恋而报复女友的手段等等。每当想起这些发生在校园内、青年学生身上的一件件带有极端、残忍、无知、可恨的事情,心中总会涌起无以名状的隐隐之痛。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的学生管理怎么了?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出现了与教育目标相去甚远、格格不入的行为着实应该引起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和思索,而不能毫不负责地以一句“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的话而听之任之。这些负面的事情反映出了在高校应该重视和发展心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家总督学、原教育部副部长柳斌在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谈到“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心理健康的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在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党和国家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偶然的,偶然中存在着必然。心理学家的解释是,正常个体的一切行为均受到其心理因素的支配和制约。即所谓发乎心而见于行。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同样说明,社会行为是人们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反应,它同样受到社会环境、文化、人格等因素的制约。
人的成长必然经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基本环节。人的心理发育过程也是在这三个阶段中逐渐完成和完善的。实践证明,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均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及其自身发展。
作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与心理因素直接相关的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教育阶段,教育者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从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角度正确引导、教育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同时,也应该对在上述方面出现了认识偏差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起到修正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做到这一点更困难也更重要。
我们知道,在校大学生已经接近或已成为成人,他们面对着较中小学生所没有的更大的就业和生存压力。失恋、家庭出身背景及经济状况的差异、校园内外暴力以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问题,都会不同程度地浸和困扰着每一个学生。我们应该承认,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他们自身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头脑聪明、精力旺盛、有的追求高远、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等等,但他们自身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他们几乎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在这个中国发生重大历史变革的社会转型期,他们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实惠和置身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之中。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的溺爱、放纵等,使他们中有很多人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强,思考和处理问题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和极端性、简单性,缺乏容忍、理解和合作,心理上也比较封闭。他们大多数没有经历人生的重大挫折和磨难,从心理健康、健全以及心理成熟方面来说,他们也是一个“弱势群体”。有的学生陷入到计算机网络中不能自拔,不愿意参与到集体中去,因而与人交往和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趋于消退;有的学生缺乏诚信观念,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差等等。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地分析认识和处理,必然会使心理扭曲,出现认识偏差,而极易导致出现极端行为。
笔者在做2005级高职班学生辅导员期间,班中有一个男生因看见另外一个男生与其前女友交往而发生口角。我得到这个消息后,及时地与这个学生在男女生交往问题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沟通。事隔多日后,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我,说:“要不是那天老师找我谈了话,我敢肯定,那天上午我会控制不住自己而杀了那个男生,那天,我已经做好了准备。”我听后更是心有余悸:做学生的心理工作仅靠及时也是很可怕的,而应必须提前去做。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够作到优化学生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一)高校应有意识的尽快培养造就一批懂心理学、善于研究学生心理行为发展规律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为开展心理学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建立多层次、有深度和广度、切合实际的心理咨询,特别是近几年新成立的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来源广而复杂,更应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疏导,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防。
(三)从马加爵的悲剧中可以看出,出身贫寒的他在和家庭条件优裕的学生相比之中,心里埋下了深深的自卑。如果在他本人无力解除这个阴影的情况之下,心理教育工作者能够提早的或及时的帮他一把,事情或许不至于那么的不可挽回。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在校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他们中由于心理自卑、爱慕虚荣等原因而出现问题的不在少数。
(四)高度重视学生自身及家庭之间的差异程度。如果差异程度较大,就应提前介入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通过笔者的了解总结发现,自身基本条件(如相貌、家庭背景、学习因素等)优越的学生可能会骄娇逼人,但那些自身基本条件差一些的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更多。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并引起重视的一个突出问题。
(五)在高校内开设具有权威性的、含有最新研究成果的心理课程,以此为鉴,使每个学生能够正确地了解和控制、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
(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笔者认为,心理档案建立的越早越好,越细越好。譬如是否可以尝试着自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建立?这是需同仁们共同探讨的有益课题。如果可以的话,即可通过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为优化学生管理提供可以操作的具体依据。如通过真实记录学生生活、学习中一系列重大事件,剖析其基本心理活动轨路,为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确定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从对刘海洋的经历来看,他自小父母离异,遭受了更多的社会歧视,对社会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才逐渐积累成这样一系列在他看来“非常自然”的荒唐之举。
(七)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同志说过“我们的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思想工作做通了,同时辅以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如上海高校尝试的在校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挥特长的“多证制”等,学生的行为才会实现转化,才会更加积极、健康向上。
篇4
关键词 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群体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6-0117-02
Discussion of Learners’ Sense of Belonging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Liu Jing
Abstract From the concept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sense of belonging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forming and training measures of learners’ sense of belonging in the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Key word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sense of belonging;groups
Author’s addres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的即时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得学习交流可跨越时空限制,由此,通过网络的联络形成了另一种形态学习结构――虚拟学习社区。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个小社会,有着自己特点的小群体。群体的核心是成员之间彼此有直接接触和交流,并发生相互之间交叉影响和情感上的认同感,形成“我们”的概念和归属[1]。
1 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界定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这样可以从中获得温暖、安全、地位、自尊、情感和权利等需要。同理,这一研究对处于虚拟学习环境中的人们来说也是符合与适用的。
1.1 归属感的概念一般来说,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2]。归属感可理解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自我认同,是指自己对自我现况、生理特征、社会期待、以往经验、现实情境、未来希望等各层面的觉知,统合而成为一个完整、和谐的结构。另一方面是社会认同。所谓社会认同,根据Tajfel(1972年)的定义,是个人拥有关于其所从属的群体,以及这个群体身份所伴随而来在情感上与价值观上的重要性知识。亦即个体身为一个群体成员这方面的自我观念[3]。
1.2 归属感产生的心里机制黄希庭(1991年)认为,需要是指有机体的某种缺乏和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特点是内在性、动力性和层次性[1]。那么,群体中个体的归属感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源于在群体中个体需要得到认可或者认可其他个体的一种满足感,也就是归属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当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使得个体产生了想加入某个群体的动机。
2 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形成的基本条件
2.1 完善的技术工具支持在学习过程中,虚拟学习社区要提供一系列的技术工具。如Web浏览;异步/同步共享工具;学习者工具;课程工具;课堂工具;数据工具;资源工具;系统工具;帮助工具等。
2.2 共同的学习目的如,共同的兴趣和爱好需要一个共同的空间来进行分享,或者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需要彼此分享知识和经验。
2.3 共同的文化背景对虚拟学习社区来说,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的学习社区的成员具有共同的语言,容易进行交流和互动,较易形成密切的关系。
2.4 公共的空间即学习社区的成员共享一个虚拟的空间进行互动。有各种通讯工具供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论坛、聊天室、E-mail等;也有各种资源供学习者共享;还有学习者的私人空间,如文件夹、学习文档和日记簿等。
2.5 公共的时间有一个共同的时间段来保证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即要有一个参与的频度。成员参与的频度越高,就越容易形成较强的社区归属感。
2.6 共同的实践或行动学习者通过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和项目,进行交流和合作,就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高质量的集体知识库,同时使学习者的个体能力得到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得到加强,也会形成强烈的社区归属感。
3 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培养的措施
研究表明:强烈的社区归属感不仅可增强学生在线学习的持久性,而且能加强社区内的信息流动、学习支持、小组学习承诺、合作和学习的满足感。
3.1 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提供并完善技术服务的支持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支持服务可以来自很多方面:主持学习的机构、在线向导、真人指导、时间管理技术、技术培训与支持等,支持也可以来自同伴。从而排除独立学习的孤独感并加强社区参与度,便于增进学习的动机与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3.2 营造一个真实、积极向上的虚拟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可将有关自己的一些资料传到网上,方便师生间相互认识与交流,提高一定的信任度,最大化避免学习者之间交流产生的诚信问题,使得由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更人性化,也利于学习者积极参与社区学习,提升个人对社区的归属感。
3.3 合理设计与选择不同的组织形式进行学习1)以学校或班级为中心的社区,参加这种社区的成员多数是一所学校中的师生,该方式容易使成员具有高度认同感,提高交互程度;2)以学科为中心的社区,该方式社区中的成员具有共同的学习方向和目标,随着问题讨论的深入,成员间会自动归属到学习讨论小组中;3)以活动为中心的社区。这里的活动是指社区中所举办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学习游戏、竞赛,以促进社区成员的参与度。
4 结语
文章结合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的培养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关归属感的研究还很少,大多数文章只是提出归属感这一词语,至于个体归属感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如何产生,很多研究还在进行,这需要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分析。如果能把这一问题解决,那么它对于建构良好的虚拟学习社区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虚拟学习的效果,提高基于技术支持的学习质量,完善各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通过研究心理学,我们认为把核心放在自我意识发展上,导向价值观为积极相统一的社会发展价值观,该整体具有复杂性,是认知能力和兴趣等的有机结合,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界定的理素质。因此,影响演唱者心理的因素包括情绪和意识等。下面对声乐学习与表演中情绪等几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1.情绪因素
作为人,由于生活因素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情绪上的变化,但是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周围的一切事情,因此快乐常伴他们,而如果对身边的人和事抱以消极的态度,那么人的情绪将会处于悲观状态。感觉是快乐与不快乐的实质,如果人们以感恩的态度对待生活时,就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歌唱表演发挥出色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具备稳定的情绪。
2.意志品质因素
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行为能够做到自觉地组织,对存在的困难进行克服,这个心理过程就是意志。长期性和艰苦性是声乐学习过程的特征,这期间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在演艺道路上获得成功,天赋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是需要付出努力,树立坚定的信念,披荆斩棘,横扫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需要为目标付出无数的汗水与泪水,这是获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任何一个出色的歌唱演员都不例外,都会经历一段艰辛的成功之路。因此,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声乐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授课内容和交流方式以及教学方式,三种因素的不同,会产生变化极大的声乐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运用鼓励学生的方式,构建和谐的沟通氛围,训练方式灵活,就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从而为其学习活动提供内驱力。
2.在授课环节中实现师生情感互融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不能将发声和练习歌唱的技巧仅停留在声情并茂的层次上,而应注重从思想层面与学生进行交流。注重让学生对歌曲本身的内涵进行准确把握,把歌曲原作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境体会出来。把学生理解歌曲向观众传达的方式指明,实现师生情感的互融。师生双方都乐于接受这种境界,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学效果才会大大被提高。
3.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培养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要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造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学生想学、乐学,激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思考。例如教授“角的认识”这一课,“角是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这个概念的描述不易理解,非常抽象。在教学时我创设了以下的情景:盛夏,酷暑炎热,人们都习惯在树下纳凉,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瞧,老师来了。师摆臂作走路状,并挂出示意图:手臂与身体成一个角。有的小朋友在荡秋千,出示荡秋千图。这时老师立即一转,进入话题,老师说:“手臂这一摆,秋千这一荡,就是一个数学概念。”这时,学生兴趣正浓一定会想:摆臂、荡秋千怎么会同数学概念连在一起呢?此时此刻,思维的火花不点自燃。如在讲乘法口诀之前,我首先设计了一个师生口算比赛,指定一名学生出一位数乘法的题目,一分钟之内完成,教师用乘法口诀很快做出了许多题目的答案,而学生用连加的方法只计算了三道题。此时此刻,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了疑问:“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究奥秘的浓厚兴趣。这时,老师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呢,是因为老师掌握了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乘法口诀是什么吗?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生动,效率非常高,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二、注重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正如人们所说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加强思维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正确使用小学数学常用的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维方法。
1、运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较的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新知。最近在教授“三位数除以一位的计算”对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计算学生经常出错。如:640÷5很多学生直接在商的末尾加0所以得数等于120。针对这一情况,我出示了640÷5和640÷2两道算式让学生解答后在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虽然被除数末尾有0但是商不一定有0,原因是640÷5十位上的数不够5整除要跟个位的0合在一起计算,而640刚好每位数与2能够整除商的末尾就能加0,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通过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一年级开始就用到分析与综合,而且贯穿在各年级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之中。教学10以内的数时,要了解每个数的分解和组成。如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在教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周长认识”在解题时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运用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利用综合的方法分析问题。如:当问题求周长时,大家就应想到它的边长是多少。反过来,要是求边长时就应该从信息中找出它的周长是多少。这样一来,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就懂的如何下手,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进行问题的解答了。
3、巧设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并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多向思维能力。有这样一个问题:30个同学买水喝,商店的优惠活动是买5送1,问:实际需要买几瓶水?由于这样的问题情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们个个兴趣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一次买5瓶送1瓶实际是买6瓶,30除以6等于5次,5再乘5等于25瓶。有的说我也算出是要买5次,会送5瓶,所以是30-5=25,应该买25瓶。还有的说一次是买5送1,因此可以列:5和1;5和1;5和1;5和1;5和1;算出是5个5相加就是25瓶。这种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学生学到了宝贵的思考方法。
4、重视学生的“说”,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并且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大胆地说,说时声音要响亮,培养学生爱说的习惯。如在教授“1+2等于几”时,有出现了两个学生在跳绳一个学生在看的情境图,并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图列算式。教学时我就要求学生在解答前用自己的话表述图的意思,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密切联系起来
篇7
在句子结构上,英汉现象一致的英汉翻译干扰不大,但在不一致时,这种中介心理干扰就大了。如“这不是书”,“书在桌子”上就容易译作“Thisisnotbook”“Bookondesk”之类。汉语词序定冠词和系词等尽被“忽略”,这说明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小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急需英语教师的点示和启发。从科研的角度看,学习英语实质上,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进而才能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
语感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感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workshard。”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可问到这项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一运用,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
又如:“Wesawabeardancingonthestage。”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趣的图画,一只熊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地舞蹈,从而形象鲜明地铭记这个句子,而有的同学则要老师讲解一番“seesbdoingsth”的语法分析才能明白,并且记忆也不深刻,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程度差异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迁移心理问题
迁移的基本条件,是不同技能是否具有共同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先行学习(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往往影响后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如技能等),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是英语教改中的重要课题。
如果先行学习对于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
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的迁移,认识迁移是有条件的,有规律可循的,对促进学生正迁移心理的形成和防止负迁移的发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篇8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实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他根据反应活动的深度不同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反应活动的形式不同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而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体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的心理条件,人在完成某项心理活动时,必须依一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条件作为保证。这种基本条件即为能力。本文就语文知识与技能及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语文知识的范畴
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过程,假设为信息加工过程,信息加工的结果,就是获得按一定方式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获得了知识。认知知识包括两种,即:狭义的知识和广义的知识。狭义的知识,即知识的存储和提取。广义的知识,除了知识的存储和提取,还包括知识的运用。
传统知识观是一种狭义的知识观。它包括陈述性知识。有的认知心理学家又将程序性知识分成两类。一类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另一类为运用习得的概念和规则对内进行调控,称为认知策略或策略性知识。
二、语文技能的内涵
技能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动作技能又称操作技能,是一系列的动作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成的操作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写字、实验、做操、唱歌、弹琴、实用工具等都属于动作技能。
语文技能的涉及面大致可分为:识记、 运用、理解、分析这几个方面。
1、识记。
识记是人们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起始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识记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以便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掌握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
2、运用。
语文知识是语言认识的基础,语言认识活动必然要运用语文知识。其方法有:(1)划分辨析法。适用于短句结构,句子结构及句中词性用法认识。(2)划分修改法。使用于修改病句。(3)遵章循章法。适用于语文知识的使用与正误。(4)要领变换法。适用于句子结构及句式变换。(5)对照模仿方法。适用于修辞与句式变换。(6)翻译划分法。适用于文言文句中词性、用法及句式辨析。(7)依体为文法。适用于作文谋篇。
3、理解。
接收和传递语言信息,首先要对语言材料的字、词、句、段、篇、章进行理解弄清其意。常用的理解方法有:(1)拆释合意法。适用于词语解释。(2)语境取义法。适用同语释意。(3)探源联意法。适用出自典故的成语释意。(4)抓中心句法。适用理解语段意。(5)合并归纳法。适用于理解文章大段与全文意思。(6)词意角度法。适用于句意与含义。(7)联点揭义法。适用于句子含义及环境描写作用。(8)直译思想法。适用文言文句意理解。(9)置身期间法。适用人物思想感情与环境描写的体味鉴赏。
4、分析。
理解语言材料,常常要从有关的彼此关系方便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1)文体划分法。适用文章段落层次分析。(2)嚼句循意法。适用文中指代分析。(3)炼句断意法。适用于长句句意。(4)句群条析法。适用于段的信息材料。(5)嚼评析法。适用供材料议论文写作。(6)联想扩展法。适用供材料记叙文写作。(7)技巧视文法。适用文章写作特色评价。(8)抓词评析法。适用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评价。
三、语文能力的内涵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能力看作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后天习得能力。用广义知识来解释人类习得能力,认为人类一切后天习得能力都是由知识构成的,把智育所要发展的智力视为习得的认知能力,是学生习得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总和。
四、语文知识与技能及能力的联系
知识与技能及能力的关系是:相互衍生又相互作用的关系。知识是技能的认识、认知并可指导技能,技能是知识的运用并创造丰富的知识。
1、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一个具有音乐天赋的儿童,如果他有机会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他的音乐能力就会继续向高一阶段发展。
2、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它制约着掌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
五、语文知识与技能及能力的区别
语文知识与技能及能力虽然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但也存在很大差异,语文知识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他以概念和思想的形式为人们所掌握。语文技能是在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以行动方式为人们所掌握,而能力是人所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概括,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其实质就是长期学习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的概括化。技能可以分项逐一进行训练和巩固,但能力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总是以整体的心理结构形式成为一种潜能,或者以整体的形式从某种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
综上几条所述,语文是以语言形式负载着文化的内涵,这就决定语文学习主要是培养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知识、理论的讲解是为后面的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做准备的,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能力。语文知识是语文技能和语文运用的基础,要使语文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与外界交流思想的综合素养。所以,不仅要了解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能力各自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之间的作用发挥更充分,更和谐,从而更有效的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新礼、周桂珍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篇9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育者应怎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现在初一《思想》新编教材,以人为本,开设了心理知识,注重心理品质,以促进心理健康化,另外,还应提倡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等。但心理教学或讲座务必要在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得益,该课的开设不应该增加学生的负担,更不能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心理教育课应注意以下特点:
1、趣味化。针对学生的实际,热点、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如讲意志时,针对学生“计划订起来生动,读起来感动,过了三天不动”的现象,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如何适合个人特点及实际,做到有始有终,磨炼自己的意志。
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大胆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因此,针对学生的耐挫力差,讨论如何对待挫折时,除对各种心理情况作出种种对策,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找到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
3、个别化。具体情况具体,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因此,可指导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以解决心理问题。
篇10
关键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
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激烈竞争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极大震动,也给小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据相关数据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小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他们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这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人才战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学校工作的显著位置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推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身心健康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因此,学校就应该把这项关于未来人才质量的大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适当开设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必要适应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定期举办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有计划、有目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把教育对象视为教育工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更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就必须学好心理学这门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学好这门课,充实自身的心理学知识,而且要增强自我心理健康意识,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养。教师只有以健康的体格、人格,饱满的热情去善待学生、对待工作,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师长形象,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敬,良好的教师形象还能起到良好的潜移默化作用。反之,就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给幼稚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乃至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学生,以健全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三、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也是记忆力最佳阶段,对学习最敏感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在朦胧中也初步形成,可见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在这一时期是何等的重要。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个性化、人性化。教师要对每个受教育者提供精神动力和行为指导,既要对不同群体、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生实行个别教育,又要有目的地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运用心理知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耐心说服,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宁静和健康。
同时,教师要以对每个学生的关爱为起点,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与他们交朋友,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因,然后与他们交流,用自己的言行来感染他们。此外,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不断的激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挖掘潜力,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人格是一个人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征的配合形式。这些特征包括和心理上的特征、能力、经验、气质、意志、品质等这些特性,构成人格的有机整体。人格的各种特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素质教育就是力求培养人性的全面与最佳的品质以及促进健康个性形成的教育。教育目标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即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培养健康人格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使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只有人格健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
五、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必备条件
- 上一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
- 下一篇: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