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阅读教学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阅读教学培训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但多年来因其灵活性大、涉及面广、主观性强而成为学生的难题。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笔者浅谈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训练尝试。

一、教学氛围要民主

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

二、问题要有创新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精简;有序;内在的牵引力。“主问题”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能减少无效、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如,在上完小说单元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什么异同?这两个人物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作者对主人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采用的写法有何区别?在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充分讨论、发言辩论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三、阅读要有步骤

在讲读教学过程中,我习惯把阅读环节分为六个步骤。

第一步:辨清文体

辨明文章体裁,以利于学生有目的地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把握内容。

第二步:审清题目

审明题目的语言结构、含义和作者意图,并点出“题眼”,初步了解文章所写的对象或内容。

第三步:把握主旨

如,在《藤野先生》阅读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通过初读弄懂此篇经典回忆散文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大致可分三部分:(1)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见先生之前;(2)在仙台学医的生活片断--受先生教益;(3)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再通过“精读”,使学生领悟到本文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有的学生还能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来理解先生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线索,笔者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映作者思想变化的内容,并回答:(1)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2)在观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这件事时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第四步:体会写作技巧

这个环节,不同文体的课文也有相应的要求。记叙文,要掌握怎样叙事──人称、顺序、线索和详略;怎样写人──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怎样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说明文,要求掌握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总分顺序、并列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用图表;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精练等特色。议论文,要求掌握怎样提出论点;怎样证明论点──例证、引证、对比、类比、比喻等;怎样反驳谬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怎样安排结构──总分式、并列式、正反式、层进式等。

第五步: 感知写作目的

这一教学环节是把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从整体、探求作者构思意图,加深对全文谋篇布局、主题思想的理解。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任务,可以质疑设问。如有的记叙文用倒叙法,可问:“为什么用倒叙法?”或用逆问法:“如果用顺叙法写好不好?为什么?”

至此,在讲读教学的各环节中具体落实了阅读教学的全部任务,使阅读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和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

第六步:联想能力的培养。

篇2

【关键词】自主阅读;小学语文;策略研究

1引言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对小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非常关键。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学中正在积极地倡导自主阅读教学新概念。自主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沟通学生、教师以及文字之间的关系。因此,大力实行自主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2自主阅读教学基本涵义

自主阅读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采取一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因此,自主阅读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有助于创造具有个性化的成长空间。自主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全程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1]。学生在自主阅读教学中要从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作为基本点,创造和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现代式新型阅读教学理念,自主阅读教学具有主体性、过程性、开放性、建构性等特点。

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3.1激发小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催化剂[2]。小学生由于自身所处的阶段差异,因此,通过阅读训练的提高能够有效地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同时,自主阅读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人生。因此,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首先,教师要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对于一些富有节奏性和韵律性的阅读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童话故事、诗歌童谣。

教学案例:《卖火柴的小姑娘》

3.1.1教学片断实录。教师:文章的故事发生在圣诞夜前夕的一个小城镇,同学们,你们在圣诞节那一天会怎么过呢?

(学生回答: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圣诞树;和爷爷奶奶去买圣诞礼物,和小伙伴们去玩......)

教师:通过阅读文章,我们可以不难看出,小女孩因为父亲下岗了,不得不为了挣钱买面包而在大雪纷飞的新年那天去街头卖火柴。最后,小姑娘不幸地逝世了。如果小女孩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如何做呢?

(学生回答:我会买下小女孩的所有火柴;我会把小女孩带回家中,给小女孩食物和衣物;我会给小女孩钱;我会给小女孩糖果......)

教师:大家的回答非常好。作为一个好孩子,就应该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3.1.2案例点评。教师在自主阅读教学中通过选取接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帮助别人,培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在阅读文章之后的感受。

3.2发挥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优势

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通过各种教学媒体的辅助,为小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视听结合的优势,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播放相关名人的肖像和地图以及歌曲等。通过科学地安排相关影像资料,从而有益于文章中的情节和人物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文章《丑小鸭》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事先对丑小鸭的样子进行描绘和联想,之后再给学生播放有关丑小鸭样貌的图片,让学生对丑小鸭的形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文中丑小鸭经过了千辛万苦和重重磨难终于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同时,当文章中涉及丑小鸭因为被小伙伴嘲笑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时,教师可以通过放映有关丑小鸭的动画影片,帮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丑小鸭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在合适的时间段播放动画影片,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以及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丑小鸭》动画影片的观看启发学生:只要我们永远不放弃希望,再琐碎、平凡,也会有美好的一天。自主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教会学生阅读技巧,而且还需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3.3强化语言培训和朗读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作为主体,以朗读作为主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强化对学生的语言培训和朗读。尤其是对朗读时的语音停顿和语速等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的创造思维。语言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在正确地理解文章主旨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诵,能够充分地发挥各种表情的优势,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狐假虎威》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然后,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各个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看看哪个学生朗读的口吻最像狐狸,哪个最像老虎。通过这些训练,教师可能会发现,有的同学虽然朗读的音量达标了,但是没有老虎的威严;有的同学可能具备狐狸的威风,但是语速又过快,无法绘声绘色地表现狐狸的傲慢等。《狐假虎威》作为一个经典寓言故事,主要讲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因此,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时,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表现出狐狸的狡猾和嚣张。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发音进行纠正。比如狐狸的拼音为“huli”,有的学生可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误读为“huni”。小学阶段学生的发音练习对以后普通话的学习具有决定性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不足进行及时地纠正和指导,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善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现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各种教学策略的优势,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自主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新荣.汇涓涓细流成知识海洋――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0(12)

[2]颜莉.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1(08)

[3]申立华.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目标与课型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11(19)

篇3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教学在各个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散文阅读课程的引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都有所提高,但是散文阅读在高中学校的开展也有许多的问题,学校只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才能充分体现散文阅读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困境

 

对新疆大部分高中学校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存在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下面对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列举:第一,散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没有创新意识。第二,高中语文教师对教材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第三,各个高中学校对散文阅读课节安排较少。第四,高中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没有达到要求。第五,部分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比较低。

 

二、对提高高中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提出的突破策略

 

(一)培养高中生对散文阅读的主动性

 

各个高中学校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并制定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散文阅读有更深的认识,进而充分体现散文的独特之处。此外,让学生接触不同形式的散文,可以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时间都能够主动的进行散文阅读。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得到了丰富,散文阅读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故都的秋》散文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作者在原文中写到,“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学生读到这一段时,一定对北国的秋天充满了好奇,会对文章更感兴趣,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阅读,让自己身临其境感受北国的秋,丰富阅读时的情感,这样的阅读方式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正确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达到高效阅读目的

 

因为散文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所以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对不同的散文形式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以便于在教学课堂上能够正确且快速的引导学生掌握散文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可以使学生高效地完成散文阅读,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阅读更多的散文。

 

(三)对高中生散文阅读进行个性化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文阅读的个性,借此不断激发高中生主动且有效进行散文阅读的学习。为了使目标得到实现,教师要正确地运用散文具有的特殊意境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们在阅读中能够充分体会作者当时的感情,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相融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容。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要多进行互动,通过互动和讨论使学生对散文内容有更加深入了解,这样对高中生散文阅读进行个性化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散文阅读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教师要将散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相结合制定多种教学方法。在散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散文有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使散文阅读实现其价值所在。以《小狗包弟》为例,文中写到“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这段文字作者介绍了包弟安静善解人意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包弟的喜爱之情,当同学们读到这一段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看小狗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这样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使散文阅读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

 

(五)在增加散文阅读教学课时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师因为散文阅读的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将所有的知识讲解给学生,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高中学校要增加散文阅读的课时,让语文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讲解,并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去消化知识,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在课时增加的同时,还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六)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语文教师通过与专业的培训人员和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进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而教师经过培训后,可以在课堂上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散文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我校采用以上提出的策略对散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调整,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发现,学校经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后,散文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三、结语

 

散文阅读对提高高中生的语言知识和自主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希望更多的高中学校开展散文阅读课程。而已经开展散文阅读的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借鉴上述建议并进行改善,进而使散文阅读在高中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篇4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篇5

一、“1+X”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1+X”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在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丰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理论方面,具有填补基层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相关空白的科学价值。

纵观国内对小学语文教学1+X课程与课型的研究,清华附小主要是1+X课程体系建设,“1”即整合五大领域,打破学科界限;“X”:即个性,促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挥,“X”是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既有必修也有选修,包括学校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总之是以学科间的整合研究为主。山东潍坊主要是小学语文 “主题教学”研究,其中语文以“1+X+Y单元主题教学”为主。而就阅读教学研究而言,有课题的学校主要研究的是“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这种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将改变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一些弊病,意味着最大程度地“让读”“让学”,显然,“1+X”群文阅读不应该是“教”的展示与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他们确定以“学”为出发点的“学情视角”,依据当前语文教材实施“1+X”群文阅读教学,重构课堂教学的“促学”系统。但观察和研究上述研究,都没有发现他们有单就基层学校的涉及语文阅读能力的1+X培养模式研究。因此,开展“1+X”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所产生的经验和成果,具有填补相关研究空白的理论价值,也能为其他学校后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二、“1+X”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教学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一)能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1+X”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一是由于强调语文课堂内外结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类似文章阅读的结合,自然增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使过去单一课文文本灌注式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进逼教师不得不进行课堂教学形式、阅读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就使其教学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二是由于开放阅读,广泛阅读,被迫强调多一些默读和浏览,多一些小组对话和讨论,多一些比较阅读,多一些探究思考,结果就要切实改善课堂“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思索的乐趣,进而鼓动学习的动机。在这期间,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发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在,在学生“理解不到”和“揣摩不出”的地方给予指导。这种以“学”为导向的课堂,必须驱动学生“学的活动”。并依据“源自学生的带有共性的提问”组织“学的活动” 一堂好课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共鸣。这就自然有利于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语文、解读文章的主管能动性,从而加强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灌注式、纯教师主导似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对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而言,开展该教学实践,并研究相关课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培养其语文阅读能力,能强化学生关于语文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一是能强化其语言运用密度。小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四个层次:认读、理解、积累和运用。其中运用是核心。二是能促进其思维发展速度。通过1+X阅读语言学习和训练,能促进学生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速度。三是态度养成,即通过丰富的阅读对学生起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感受、训练、评价和内化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优良的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怀的作用。

(三)能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

对语文阅读教学科研而言,开展该教学实践,并研究相关课题,能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能增强基层小学从自己学校的生源、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出发,引导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的一些课类、课型、知识类型等方面具体而微地把教学实践与科研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教学的反思、创新、探索、实践和总结,并由经验和反思升华阅读教学的理论层面,掌握“1+X”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操作,并以此引导教师其他方面的科研和探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对类似学校的类似研究和阅读教学实践起到引领作用

对阅读教学实践能产生的影响而言,开展该教学实践,通过相关课题研究,能对类似学校的类似研究和阅读教学实践起到引领作用。找到培养基层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既提高本地和研究者学校的阅读教学质量,同时其培养模式又因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为其他基层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开除一条研究与实践之路,或者说可推广到其他学校,引起其他学校的而深入研究和实践,进而提高其他学校的阅读教学质量。

总之,研究“1+X”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践价值绝不止阅读内容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系统更新,是通过“1+X”对学习内容的重构,实现阅读内容结构化,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外阅读课内化,从而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双改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 探究性阅读

1.引言

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探究型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2.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内涵与特征

2.1语文探究性阅读的内涵界定

探究是深入探讨、反复研究的意思,从广义上来说是追根究底及好奇等,而狭义上通常是指科学探究或科学研究等。语文由于其学科特点在整合知识、技能培训及思维训练等方面的探究空间比较大[1]。因此,语文阅读探究性教学是把探究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质疑、提问、探索、交流、归纳及总结的方式寻求对文本和自我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2.2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征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相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但是主张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因而符合教学的一般特性,同时又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主要以问题的形式来现,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和起点;其次,探究性教学更加注重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讲授,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最后,探究性教学不仅注重知识能力的获得,更注重学生的认知及情感体验。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重视师生间及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探究的过程获得对知识的体验;最后,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体验过程,更是一种对话过程。通过体验和对话,学生逐步形成对语文美的认识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3.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初中生在阅读时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认识误差,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应采用以下策略。

3.1探究性阅读教学主体确定策略

探究性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以教师要正确定位,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具体而言,教师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与倾听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以一个参与者或者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因为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需要学生思维发散才能获取灵感,领悟内涵。同时,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选择策略

初中学生对外界事物的了解差异性很大,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探究性问题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小组合作是不错的形式,可以将三至六人分为一组,组长可以轮流担任,每个成员都分工明确,同时要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发挥群体优势,实现探究目标。同时,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及知识结构,充分发挥组员间的优势。

3.3探究性阅读教学内容分析策略

探究性阅读教学内容分析策略主要是对疑难问题的分析策略。一般而言,阅读中的疑难问题,一方面表现在文章的具体表达上,另一方面体现了文章的内容。对初中语文而言,诗词赏析是探究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因为诗词作者与我们无论是在阅历和思想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很难领悟诗词内在的含义[2]。另外,为了体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言之美,很多作者只是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基本的结构框架。这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比如在一些记叙文中,一些用来表现人物的语言因为种种原因欲言又止,将其作为探究性问题提出,让学生联想特定环境下人物的语言、神态或心理活动,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大有帮助[3]。

4.结语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科学探究式教学为基础,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以引导为主的方式形成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对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继而对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体确定、教学方法、内容分析等策略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孙春成.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7

中国人的阅读量在世界排在可怜的位置,这已经不是新闻。阅读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总理多次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应该从小抓起,阅读教学要返璞归真,家庭社会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两耳不闻窗外事,遍地都是低头族”,在当今手机屏幕充斥眼球、游戏八卦占领头脑的年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弥补或如何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阅读教学轨道上来显得十分重要。

有幸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龙岩市名师的高级研修班培训,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展心理学博士赵希斌的讲座,感到诧异和油然而生深厚兴趣的是学物理和心理学专业的赵博士讲起语文教学来头头是道,在阅读教学上有很多观点和做法让在场所有从事语文教学的名师们从内心折服和反思。关于阅读教学,赵博士提出了“正本清源教语文”的观点和主张,引发了笔者对阅读教学的再思考。

一、阅读教学,生活和阅读是源泉

赵博士的语文综合素养来自生活中的阅历,来自他对读书的深厚兴趣。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生活的磨难厉练了他不屈不挠的品格,上高中的时候一个亲戚在印刷厂工作送给他近百本世界名著的试印本,“深深吸引”“几近疯狂”的阅读大大提高了他的语文综合素养,用他的话说,“深潜在我的生命里”“影响着我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世”,这就是阅读的功能和魅力!

人生经历和平时的阅读积累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人生经历可以丰富阅历,可以锻造人的品格;阅读积累可以丰富内涵,可以提升人的素质。语文的阅读教学不能没有生活经历和体验,不能没有平时阅读的积累和积淀。阅读教学中文本的“认知”分析、文本的“情感”分析、文本的“价值观”分析都离不开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感知、记忆的东西,离不开读者平时在阅读中积累、思考、领悟的东西。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过程就是生活的再现和生命的体验过程,阅读过程必须要调动学生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记忆”“情感”,文本才能被感知理解。阅读过程也是学生平r阅读积累和积淀能力素质的自然而然地展现运用过程,没有平时阅读的积累和积淀,阅读教学就会出现困难和障碍。也可以说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和平时阅读的积累是很难读懂文本的,阅读教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阅读教学,读是必要的前提

叶老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里的“读”一定要有别于前面的平时生活中的阅读,也是优秀的语文教师所重视的不可被其它种方式替代的有声的朗读。学生把课文读顺畅、读准确、读流利,情发于声,就说明课文内容读懂了,文章感情理解了。把课文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个人觉得阅读教学中的读,不能总是一种感情一个腔调的读,“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要让学生用他自己的理解,用他自己的个性,用他自己的腔调,哪怕是奇腔怪调(人不都是天生的播音员),只要是他是积极主动的,他做到了忘我、如痴如醉就可以达到效果了。

三、阅读教学,要靠自由感知来生发

学生读完后不要束缚学生的感受,给学生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读的目的就是生发,让学生有感悟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就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草率做出结论,会损伤学生阅读的热情,压制学生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文本分析既要考虑学生年龄特征、思想情感发展状况,也要引领、提高学生的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千万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不要把鲜活的生命那一双双眼睛、那一颗颗心不放在心上。阅读教学是学生生活和阅读积累的水到渠成,是文本与学生思想的交汇和碰撞,这就是“正本清源”,这恰恰体现了语文教学所强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

四、阅读教学,感悟是最终目的

文本就是“作者以文字的方式通过表象、想象和万物有灵的思想呈现他们头脑中的世界,这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是表情达意的前提,是文本分析的基础,是还原、理解、欣赏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文本阅读之所以能激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是它以情动人的结果。语文教学一定要凸显其中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体察情感、生感、表达情感。语文教学还要传递价值观,以审美的方式调动和积聚情感的力量来实现价值观的传递。所以阅读教学通过读――感知,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感悟文本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和价值观,这也是语文学科强调人文性的初衷。

最后想对学生说:热爱生活吧,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热爱阅读吧,阅读会丰富你的人生,提升你的精神境界!想与语文教学的同仁们共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正本清源教语文!

参考文献:

篇8

一、探究性和开放式教学的含义分析

1.探究性教学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设计课堂内容,安排教学措施来促使学生发挥主动作用,学生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通过自主选择学习课题,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独立学习,找出问题的答案。探究性语文教学是一种自发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思维方式。

2.开放式教学的概念。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内容,还适当拓宽教学范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类型,实现阅读个性化。在阅读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类型,从而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教学目标。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有重要意义。阅读不仅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目前,大部分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已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许多教师重成绩轻能力,在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教学中盲目追求语文的整体成绩,阅读教学前不积极备课,对阅读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许多应当解答的问题一笔带过,只重视学生字词等卷面知识的掌握,导致许多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对于阅读缺乏探究学习。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开展探究性开放式阅读的策略

1.教师应加强对差异性教学理念的认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认为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个体,不同的学生应当得到不同的培养,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素质是能否有效开展差异性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部门应该从师范学校教育抓起,使教师深入学习差异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并完善形成自己的差异教学方式。对于在职的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再教育,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教学理念深化于心,并加大差异性教学的宣传,使教师认识到差异教学对学生的好处,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教学研讨会等,让教师互相交流差异性教学中的经验体会,互相借鉴、促进,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基本的教学方式。

2.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当前教学方式的一大弊病就是教学环境压抑,课堂以教师为主,教师对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具有绝对的把握,学生反而成为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氛围沉闷、了无生气,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并且在长期被动接受的情况下形成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的性格。对此,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尽量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权,明白要对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学生才能大胆提出问题,参与到自主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当学生的答案不正确时,教师不要忙于批评,而是要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更加深入的阅读。例如,在《秦兵马俑》的阅读教学中,文章主要对兵马俑进行介绍,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兵马俑的外观,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找到学生感兴趣的阅读类型。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需求,教师应当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课文之外延伸阅读,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不仅包括不同种类的书籍,还有当前最新的电子书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有利于学生在更加方便的环境中阅读。如在学习《变色龙》时,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熟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向全班作探究报告。此外,还可以寻找相关类型的课外读物,使开放式课堂更加有活力,增加他们的阅读量。例如,在《海伦·凯勒》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还要对凯勒进行细致的介绍,以加深学生对凯勒的印象,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感受凯勒坚强、乐观的精神。同时,向学生推荐凯勒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天地》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其开放式阅读的探究能力。

语文阅读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能够随着外在环境改变而被重新建构。因此,阅读教学不应该由教师进行知识的建构,而应该由学生主体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避免“填鸭式教学”,而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开展差异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良好的发展,探究性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理念,开展探究性教学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萍.对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32(16):47-48.

[2]王振森.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教研版) 2012,36(7):52-54.

[3]任齐灿.引导探究性学习进行开放式的小学阅读教学[J].文教资料 2010,17(15):49-50.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话存在的问题

(1)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对话。

(2)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多数学生当听众的对话。

(3)没有中心,没有主题的对话。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有效对话的意义

(1)践行新课程理念,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样,“对话式阅读教学”便成为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实践研究的重头戏。

(2)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传递式学习,实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需要。

“对话教学”的理念是先进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对话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想追求,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和传统的语文教学法的束缚,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教学中“主体与文本的对话”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

(3)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基本模式和各种有效策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的需要。

一方面,教育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在吸纳各国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得到了不断的修订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学实践的研究却显得成效不足,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从教师研究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课堂,以教学的实践、观摩和评论为主要手段,开展阅读教学有效对话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途径

(1)师本对话。所谓的师本对话,就是指“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探询“作者的笔法特点、写作思路及表达的情怀”。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参的提示作用。虽然语文教师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培训,有相当的文学积累,也有相当的教学经验,对各种文体的特点已有相当的认识,教师在初读课文后已能掌握文章大意、了解课文篇章结构及作者大体的思想感情等粗线条的内容。

(2)生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

首先,作为教师,必须翻来覆去地读,先学生之前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其次,作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情和见解。同时,朗读对语言的积累也为长效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授《听听,秋的声音》时,利用多媒体朗读,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学生自己去尝试着读出那种秋天的美的感情。《陶罐和铁管》的对话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对话表演,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说话时的语气。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能让人感受,朗读也富于了作品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文字,消化、吸收最后可以增加到自己的阅读储备中去。

(3)师生对话。在有效的阅读对话中,教材是凭借,是对话的资源,学生才是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中心。因此,为了刻意突出“人文性”,刻意突出“主体性”,刻意突出课改的精神,教师该问的不问,该讲的不讲,该引导的不引导,片面地理解了对话的实质。教师的适时点拨、引领,使学生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的对话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学生的认识有了升华。

篇10

试论中小学教师科研培训平台的建设

浅谈中学信息化教育管理

非理性与理性的归附——微型小说荒诞创作手法略说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寓教于情

搭建网络沟通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高一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及突破的分析

把高中政治课“推入”生活——浅谈时政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方法以及重要性

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浅议政治课导入新课方法

如何设计英语“导学案”中的预习环节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

做好基层研训工作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

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身教重于言教——从日本中学教师的言行中所体现的

语文课程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新突破——评高教版“语文课程教学论”系列教材

语文活动学习探讨

收获是成熟在心里的——《都江堰》同伴互助教学之反思

现代文阅读中句子含义理解的方法

侧目窄门以里品味境外人生——《代号:SBS》阅读笔记

论《诗经·小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物象承载情感创设说话平台——《小中见大“说”故事》作文课感受

《念奴娇·过洞庭》意象的审美文化意味

化虚为实将诗歌意境教学落到实处

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试谈初中语文拓展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浅谈

浅谈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及方法

谈谈在语文课中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建议之我见

文言文中变式句的判断方法

图形板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中学语文教育强烈呼唤“爱”

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谈“绿色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给语文一双轻灵的翅膀——语文课程解读的一点反思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源头活水——浅谈阅读情趣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和氛围的创设试探

浅谈小学高年级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听、说、读、写出快乐——快乐课堂教学实感

《童趣》教学实录与反思

感悟是写作的生命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探微

在语文有效互动教学中活用课程资源

语文知识性预习小议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开阔思绪——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素质与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设计作文教学

初中新生作文写作指导四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