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1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创新意识;一体化教学;实践;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135-02

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新兴的行业,是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个很有潜力的行业。世界在呼唤新的设计教育:一种突破的、思维超越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一种更负责、更智慧、更具创意的设计教育。

1培养学生的创意是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在要求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它是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知识和艺术创意于一体的综合内容。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在意识、思维上有创意的过程,平面设计的灵魂在于它的创意,没有好的创意,就没有好的作品,所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其重要。

2学生创意不足是当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中重视软件本身的学习,从第一节课就进入软件应用的学习,理论课由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各个软件功能及使用,实操课就是让学生按照书本实例一步步地操作练习,这种重视学生对软件的学习也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在实践中很多学生拿到新的题目后,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设计思路,设计的作品也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也不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毕业后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众多教育机构偏重技术而轻视思想,忽视设计理念和艺术基础的引导,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生整体缺乏原创能力与创新精神。

3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几点举措

3.1重视学习兴趣的引导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使其积极思考和创意的产生。兴趣的引导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让学生从操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有成就感,他们才会去学、想学、爱学,从而培养直接兴趣。再者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学生学习有兴趣,才会激发创新思维,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3.2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来组织教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现实的对象、材料为项目,再将项目划分为若干个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去完成。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要善用启发、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把思路打开,从横向思维、纵向思维、交叉思维、情节联想、推理思维等方式进行联想、想象,注重引导学生把手伸向创意,开启创造性思维,学会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表现形式,拓展图形表现的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设计理念及图形创意。

课后布置具有拓展性的项目任务作为相应的练习题目,要提倡结合实践实现创新,使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当进入以创意设计练习为主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创意导向,导引学生迸发出最杰出的创意。

3.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各种设计方式,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培养自己的审美和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对于基础项目的学习,教师多引导,精讲多练,教给他们项目实例的设计思路,引导他们上机实践,完成作品。在提高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作品,让他们独立找出设计思路,多实践,独立完成作品和创新作品。学生对所设计的目标首先要进行分析,竭尽一切可能开拓自己的思维,建立一个设计思维流程,获得初步的构思,然后把设计各环节中的构思,以及设计理念与理论依据详尽地写出来,接受教师和大家的建议与批评,再进一步完善创意。学生相互之间共同分享作品及作品的独特设计思路,共同成长。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思维经过这种科学、缜密的训练逐渐培养起来。

3.4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平面设计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随市场、产业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脱离实践,没有紧跟市场,内容陈旧空泛,学生很难及时掌握设计动态、信息,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平面设计教学应该改变单纯在课堂上教学的模式,真正深入社会,深入市场,首先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刻了解市场,吸收新的设计理念,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有创新思维,这样教学内容才会生动精彩、引人入胜,学生会接触到新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作品,教师实时地启发引导,看的多了,做的多了,思考的多了,学生会有更多的设计感悟和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到了培养。

(2)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学校要选择与企业和设计单位合作,或者建立开放式的工作室,把社会上的平面设计引入校园,让学生接触实际客户,了解客户意图,并根据客户的需要,结合设计理论,设计出既满足客户需求,又能展示自己的具有设计创意的作品。客户是最了解自己产品的,是自己产品营销的专家,用客户的眼光看待客户的问题,用我们自己最专长的视觉语言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这才是平面设计的创新。

3.5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

平面设计作为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与人们的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一辆尊贵的劳斯莱斯汽车,使我们想到“绅士”的英国;申奥标志,让我们想到中国博大的文化……所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民族和国家特征,是民族文化和国家历史背景的体现。

通过探求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的契合,提高设计的原创力。“传统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和实践的锻炼,是历史的经验和习惯,也是文化的积淀和升越”,传统文化蕴涵强烈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民众质朴的审美观念,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平面设计的教学中应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能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使之具有传承和再造的价值和意义。例如:我国当代国际设计大师陈绍华先生设计完成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整体结构以传统吉祥图案“中国结”为基本元素,运用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太极运动员”的寓意与动势,借以传递标志主题和传达中国人民期盼奥运的美好心愿,如果没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很难设计出既有国际化设计语言又具东方神韵的作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容忽视,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与迸发是现代设计的创新之源,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会徽的核心形象是“书法汉字京”和“红色印章”,与“抽象符号”、“红白两色”的现代设计语言完美对接,毛笔书写的英语“Beijing 2008”,由篆书笔画构建的比赛项目标识等无一不是“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火炬取意于“书卷和画轴”,上有“祥云和中国红”,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多方面吸取传统文化知识,及时了解设计的时代特征和脉搏,培养设计思维能力,加强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平面设计中好的创意综合了许多智力劳动,需要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工作的专注思考,开阔的视野,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在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不断培养和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会创造出赏心悦目的设计佳作。

参考文献

篇2

合作交流,激发创新意识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它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互递和知识互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思维,大胆创新。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创造性不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我国学者章志光也曾说:“任何一个正常的,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非是附加在素质教育之上的额外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知识探索的整个过程。

例如: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在最初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提问:“怎样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请各位同学分小组折一折。”这时,学生开动脑筋:第一种是竖对折;第二种是横对折;第三种是对角线对折。这样书本上所介绍的三种折法,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全折出来了。然后,教师可顺势再提出一个问题:“谁还有新的折法?”这一问,学生们都各自在试着各种折纸方法,边想边折边看,不一会儿一位同学说:“我把长方形纸片的对角的两顶对齐,然后把纸片一折,你们看就成了书上没画的了。”其他同学都按他说的方法折起来,能折成的都高兴地点头,未折成的也边看边问,直到折成为止。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们都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主动探索来发现其中规律,并敢于创新尝试,从而更容易地学会了新的知识。

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数学知识。”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三角形和任意四边形的周长含义;然后,让每个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上的长方形,要求他们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结果发现:有的测量四边的长,有的则在按量长和宽的方法去做,这样可以看出学生们智力水平的差异。在列式中,各位同学也不尽相同,总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四边相加;二是长×2+宽×2;三是(长+宽)×2。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就让同学们交流列式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最后确定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为(长+宽)×2是最简捷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由此,其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聪明才智也得到充分发挥,在寻求多种解法中不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

实践应用,增强创新意识

篇3

1.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提问中培养创新意识 让学生能想、敢想、善于想。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想的条件,讲课要具有启发性,能启迪学生思维。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充分理解学生的行为,欣赏学生的见解,分享学生的乐趣,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以激发其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好奇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兴趣是学生的一种力图接近、了解、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努力地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从数学素材中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讲解“象棋发明者让印度国王往棋盘上放麦粒” 的故事来引起学生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兴趣; 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 “可与珠峰试比高” 来引起学生的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第22000天是星期几? ” 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 通过讲解中国电脑体育彩票获奖面的大小激起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 等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进而形成创新的意识。

3.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愉悦中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的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学生不同程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一线教师,就更应该以人为本,关心和爱护学生,让他们(她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师生之间复杂的心理信息相互作用和交融的过程,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成功的数学教学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愉悦的情境与心态产生的。”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教材设计和编写中显得较为突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显现得更为明显。通过具体的情境创造,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控制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使其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精力,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使数学学习的过程从单纯的课内学习得到延伸,从而最优化地发挥数学认知、识记、想象、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在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力求能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一种宽松、舒适、和谐的氛围。通过精心创设的愉悦情境,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4. 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 实施创新教育,重要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革现行教学方法。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师德高尚,教师要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南针和引路人,要以自己的表率作用来教育和影响学生;以自己的良好师德风范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改变过去那种一味灌输的刻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求新求变,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问题的提出、兴趣的激发、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的采纳、疑难的讲解、情景的创设、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一系列环节都能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才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有所得,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通过运用,使自己在实践中明确需要什么知识;通过运用,完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篇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然而,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一节课里,老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沉闷地听,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评价一节课效果好不好,主要是看这节课里老师是否把知识完完全全地传授给了学生,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现代科学表明,创造性人皆有之,只不过是有人得以发挥,有的人仍处于开发的阶段而已。对于小学生来说,创新主要是指创造性的学习,即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产生新设想、新方法、新成果的学习。教师要改变那种把教学仅仅当作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真正把教学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改变过于僵化的教育教学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的、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制度。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就要求在思想观念模式上实行深刻的变革。只有在教师中形成共识,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施才得以概念本保证。

二、实现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新提供前提保证

l.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习过程为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共同活动。

在创新思想的前提下,老师不是权威,而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教学中要做到用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比如“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想的吗?”“你发现了什么?”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2.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不同的意见。

传统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是常用的教学形式,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一个答不上再多问一个,答对了,就算全班都懂了。其实,这样的一问一答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懂了,也不意味着此问题就这一个答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发言的机会,纵使有不同的想法也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或否定,只好放弃了。这种强制、封闭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养成学生一种服从、保守、循规蹈矩的人格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注意用“谁还想说”“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等话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勇于创新。因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善待新奇的想法,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比如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有一道例题:15-9=?,有一位老师很注意鼓励学生探求不同的计算方法,先不急于教给学生算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去探索。有的学生用破十法,先算15-10,再算5-l;有的拆减数,把9拆成成5和4,先算15-5,再算10-4;也有的想加算减;还有的利用学具小棒,一根一根去数来减,做到方法多样,人人参与。当学生得到各种不同的算法之后,老师安排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通过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较简便的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展示个性,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守旧于框框,不拘泥于形式,要有独到创见、变换的思维、更新的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3.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老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老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包括书成的、口头的、操作的)。

三、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不同需求,而不应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的创新服务。

l.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整、删减或重组教材内容。

如在上“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生活中已很少用到分币,教学时可以先创设问题情境:“l元钱可以买什么?”让学生“认识元”,知道1元=10角,再“认识角”,最后“认识分”。练习时可适当删去教材中分币的习题,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价格(如一支圆珠笔1元4角等),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上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兑换人民币游戏,模拟商场购物等开放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钱币,了解进率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2.充实教学内容。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自由发言,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现象。如:奶奶今年84岁,班上有56名同学等等。有一位学生还能说出,教室墙上有一幅瓷砖拼成的画,横着铺了13块瓷砖,竖着铺了7块瓷砖,一共是91块瓷砖。通过这些素材,使学生充分感受至到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实践意识。

(2)加入一些有一定弹性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 例如,在“统计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内容;调查一个书店的售书情况,如新苗书店一个星期内的售书情况如下:科技书208册,文艺书294册,工具书65册……

①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

②根据制成的统计图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③如果你是书店的经理,在进书时该怎样考虑。

不同的学生根据不同的调查结果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思路,体现出学生不同的水平,从而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适当安排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内容。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分类”时,可以让学生将带来的物品(如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葱、蒜、苹果、香蕉、雪梨等)分类,想怎样分就怎样分。大部分学生按水果和蔬菜分成两类,其中有的学生将西红柿分在水果那一类,他们认为,西红柿是可以当水果吃的。少数学生还能按这些物品是否长在地里为标准来分类:如萝卜、胡萝卜、马铃薯是长在地里的,苹果、香蕉、雪梨是长在树上或树茎上的等等,分类方法多样,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只要说得有道理,老师都应给予肯定。

3.突破教材练习“理想化、标准化”的限制,设计的练习要富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性、独创性。

前面提到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但如果习题都是唯一答案的标准化题目,那学生如何去创新呢?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研究所曾研究过一道题:甲离学校10千米,乙离甲3千米,问乙离学校几千米?这道题没有说明甲、乙学校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这就使题目有很大的思考余地,呈现出创造性和开放性。所以我们应该对教材现有的习题和活动形式作一些必要的改革,适当补充一些非常规题、开放型题。

非常规题是相对于学生的已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言的,仅仅通过简单模仿是难以解决的,需要独特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数据让学生自己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自己解答。

一位数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给小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河的一边有一群牛和羊,其中牛有38头,羊有42头,一位船工要用船将这群牛和羊运到河的对岸。问:船工的年龄有多大?”使人惊讶的是,绝大部分学生都有答案,而且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相同的:船工40岁。特别是刚刚学过平均数的学生100%的回答是40岁。问他们何以得出这一结论,其答案又是惊人的相似:题目必定是有答案的,题目中的数据一定是有用的,想来想去,只能是这一答案了。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这就要在教学中突破这种封闭的习题模式,补充一些开放型题。开放型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确定”的封闭型练习题而言的。例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型题:“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的摆法多。”有的学生用六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有的用八根,十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还有的用更多的小棒摆出含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图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拓宽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空间。

篇5

关键词:创新意识;以生为本;自主探究

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我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毕业后必然走上教师岗位。要成为一线的化学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拓宽教学思路,采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以化学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最根本的变革就在于它的新理念――以学生为本。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比较单一,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现在要逐渐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平等对话、合作建构。过去我们视学生为“毛坯”,在学校这个加工厂中进行固定方向、固定专业、固定要求的加工;现在要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专业、方向。改革后的化学教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化学1》、《化学2》两个模块是化学基础知识,为必修;《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六个模块为选修。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比作泥土。过去称赞教师为辛勤工作的园丁,但是园丁是对花朵进行修剪,除去杂草。而泥土是为花朵及其它植物提供养料、水分,更确切的描述了老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社会所需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教育与教学过程和目标也具有多样性,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课程改革是很必要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创新精神欠缺。我国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薄弱,正如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还属于追踪、跟踪,自主研发创新欠缺。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有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全体顺应环境、挖掘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能。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积极鼓励、启发思维,引导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一、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有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并了解所学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情景的创设对激发学生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教材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和注重发展出发,丰富情景内涵,对情景的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化学课程准要求情景的创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观察和操作,主动猜想和推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其方法如下:

(一)从生活入手

从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入手,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开始,了解事物背后隐藏的化学知识,这样就给学生带了新鲜感。如‘硫和氮的氧化物’可以通过生活中天气预报关于空气质量的数据来引入。

(二)从自然、社会现象入手

自然和社会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与化学很好的联系起来,如‘氨 硝酸 硫酸’可与工业生产联系起来;‘碱金属――纳’可与相关钠意外泄露的新闻联系起来。

(三)从真实的问题入手

真实存在的问题能够很直接的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如‘原电池’可以由教师制作的简易原电池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电流表偏转……

(四)利用认知矛盾

新、旧知识的矛盾,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矛盾,直觉、常识的矛盾等,都能使学生产生好奇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学习愿望。如‘燃烧条件’展示魔术‘烧不着的手帕’,占有一定浓度酒精的手帕烧着但烧不坏的现象。

(五)从化学直观手段入手

利用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更为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一方法与以上几种方法有所交叉,可以互相结合起来应用。

二、实验改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要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探究思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懂得如何去学习。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一些动态知识总结为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注重对知识的识记,即使有实验,大多数也只是单纯性的演示,往往使学生形成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习惯,而缺少了学生自己的探究思考过程,这对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的学习不利。在力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下,新教材着力在化学实验上做了深刻改革。

(一)探究性实验内容比重增大

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的实验共有13个,占实验总数的32.5%。高中化学的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的实验有7个,占“内容标准”实验总数的14.29%;“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明确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来完成的实验有18个,占“活动与探究建议”中实验总数的27.27%。

篇6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意识。

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学生的创新与教师是密切关联的。富于创造性的政治教师最懂得怎样把学生引入创造的宫殿,使学生发挥才能,故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在书本上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经验重新思考加工与制作,获得其新的内容,从而解决一个新问题。他不仅能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甘甜,而且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具有明显的价值。

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在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上

1.创造性教学需要教师创造性设计教学过程

富于创造性的教学过程最受学生欢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富于创造性的教学过程是需要教师首先进行创造的。如果教师只是把知识按从旧到新的过程一字一句地讲出来,使学生随着自己的叙述思考,没有创造性设计,对于学生来说,虽不能说是丝毫无益的,但这样的教学在本质上是不属于创造性教学的。创造性教学与非创造性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创造性与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种,但教师对教法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很简单,能否引起学生自己去思考,便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前人创立了不少启发学生思维创造性潜能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式”;苏格拉底的“问答式”;关于革命初级训练干部采用的“讨论式”;《学记》中所倡导的“学而弗牵”的“自行发现式”;西方近年来布鲁纳所强调的通过思考而学习的“发现式”;巴勒士的“问题解决式”等,这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我自己在教学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如:展开联想法,循循善诱法,学生评价法,错例法。在思维活动中,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教材内容,且能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意识。

三、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应以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开发为尺度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法一是为了片面追求高分数,教师滔滔不绝,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照搬。二是为了便于对课堂教学的管理,常常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统一衡量,进行一致性的诱导。这样一来,学生就必然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在思考问题、行为方式上都按照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去作,很难去尝试发表独到的见解,做与众不同的事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挫伤了其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其创造性。而学生的创造性是学生头脑中潜在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能适时去“引燃它”,它才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正如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说:“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添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所以说创造性教学衡量的尺度便是看教师是否用适当的方法去“引燃”学生的创造性,当然课堂上教师“引燃”得越成功,学生的创造性就开发得越好。

四、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篇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

1.优化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创新兴趣

1.1 抓住学生好奇心,巧妙引入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执著地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特强,他们总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好奇心常常会导致创造意识的萌发,爱护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他们参与新奇、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笔算任意几个自然数除以3,然后请学生报出任意一个数,老师会立刻能判断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这样学生便会被老师料事如神的本领所折服,从而产生探究其中奥妙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1.2 抓住学生求知欲,积极进行探索。要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被被动接受的状况,努力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一是注意实际操作。实际操作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方法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非常重要。如学习"圆柱侧面积"时,通过让学生沿圆柱体的一条高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平等操作,使学生发现圆柱侧面与展开图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侧面沿斜线剪开,展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直接将侧面撕开,利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这些方法都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在这些实际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是注重独立思考。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数学实际,潜能的开发离不开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让学生独立思考前,放手大胆的让他们尝试探求新知,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1.3 抓住学生的表现欲,大胆拓展思维。小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望,总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同学的肯定和赞许。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品尝到探索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学生渴望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2.优化作业练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1 优化练习设计。旧教材中的习题几乎都具备完整的条件和问题,解题的任务是寻找唯一的答案,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满足于得到正确答案,所以老师在备课时,创造性设计具有独立思考,有一定难度的、发散型的、开放型的练习题。一是条件开放。如在教学"倍的认知"时,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在动物园里有猴子6只,熊猫2只,梅花鹿8只,天鹅3只,大象1头,要求学生用学到的知识,任选其中两种动物说说它们的倍数关系。这样的设计容易使学生在两个量都变化的情况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从中获得自己(或同班同学)不曾有的思维方式。二是问题的开放性。即它所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不确定的,主体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如在复习时可设计这样的题目:"鸡36只,鸭比鸡少18只,鸡比鹅少7只,你能提哪些问题?三是思路和开放性。即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索、探索。如有教学"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年(1)班24名同学参加广播何操比赛,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可以怎样排队?"学生可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做出不同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意识。

2.2 改革作业设计。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当前数学教学的弊端在于学生对书面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测试成绩也较高,但要真正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多学生常常是无所适从,成了真正的"书呆子"。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巩固的作业布置方式,而应设计一些思考性、实践性、开放性较强的题目,本着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则,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放于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作业,这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更能提高创新技能。

3.联系生活,树立学生创新观念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学习内容即可以从教学中学,也可以从生活实践中学。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变"学了做"为"做中学"。同时,学生在这种学、做、用一体化的活动中,亲身体验到知识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知识和探索大千世界的欲望。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去了解世界,丰富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激活教学内容,使知识的获得、应用和创新相互融合,各方面的能力同步发展。

篇8

【关键词】 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兴趣;创新精神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观点,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课改的今天,利用教学过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主流,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的观念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方向,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原则,把自主学习融入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以创新为方向的教学原则,才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一)克服教师的权威作用,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

多年的教育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指到哪里,学生就走到哪里。学生的思想被引导所束缚,被教师的观念所控制,为了简单地学习而学,忽略了人生的价值。新课改提倡了探究教育,提倡创新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不但学到知识,而且养成善于探究、提问、质疑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能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活动。

(二)克服教师主观的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往往认为让学生按照某种定势思维,养成特定规律,既而形成观念,便是创新,培养学生脱离教材,搞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说得离奇,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发生在课堂上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思维,独具一格的观察,独巨匠心的分析角度等等都可以看作创新。它并不是一种规律,而是出于本能的思维,从新见解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思维观点,或观察结果。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是否有新颖的见解。这往往来源于学生不受束缚的思维,如对于《阳光与影子》,学生利用实际观察提出:影子有一半在其它建筑物上,如何连线?是否符合三角形的相似?如果是不规则建筑物呢?这些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我们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就是创新。学生有了创新性的观察思维,再给学生以空间去探索,结合与时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

二、学生要有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更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渴求的心理,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数学活动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尝试,便可摘到桃子”,就可以给学生造成兴趣。问题设置难易适度,又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究的,这样问题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激起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走向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失去探索的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有必要的。比如:利用教材的动手章节,开展七巧板活动,几何图形设计,搞数学趣味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感觉创新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产生对数学的趣味,引导学生正视创新过程中的失误。

三、师生共建创新的环境,培养创新能力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教学模式。师生应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学生的思维为主。

(一)多一些鼓励,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给学生以信心的鼓励。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往往会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夸奖中,恢复勇气,面对创新思维中的失误,而努力挑战。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养成创新的性格

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会受外界的干扰。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好奇欲望,尤其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使好奇的眼光和心理能审视整个世界。

(三)教师学生互动,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篇9

一 利用迁移规律,激发创新意识

迁移是指运用自己已习得的概念、规律去解决新问题或将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加以运用。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能够由于迁移而不断地掌握知识,这就为“教为不教”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不觉地被激发出来。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复习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抓住知识内在结构上的“潜在距离”和“学生最近发展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迁移创造,求得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迁移可以分为三类,即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正迁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让学生回忆,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怎样把圆变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的?待学生回答之后,接着问: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平面图形的转化思想迁移到立体图形当中,让学生产生联想和创新的欲望。

二 加强动手实践,调动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就学生学习而言仅仅是认识数学。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数学的实践过程,即“做数学”。小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新的疑问,而这些疑问的提出,可以深化学习,促进思维活动,同时在操作中又可以得到圆满的答案。不仅丰富课堂内容,使某些知识的难点较易突破,而且使学生学到一些活的数学知识,调动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有关这方面的培养,方法有很多。如形体面积的操作、推导、测量、统计等。我在分组教学中,让小组同学合作,在数学应用中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后,我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成对称图形的。同学们把日常生活中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是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了出来。通过实践参与,既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近。又如:“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在课堂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内容,你们想知道教室内哪个长方形物品的面积?怎么能知道?小组如何合作完成?为什么想知道它的面积?这个任务的布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小组内成员有的测量,有的计算。测量的物品有窗户玻璃、黑板、课桌面等。几乎教室里的每一样物品小组都测量了。算出了面积之后,学生们争着汇报结果,场面热闹而有序,收到了极佳的效果。下课时,学生意犹未尽,还有的拿着皮尺去测量教室外的物品。由此可看出,这种教学方式较受学生欢迎。

三 鼓励质疑问难,形成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作诗讴歌“疑”:“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看法,提倡多思独思,反对人云亦云。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无数个为什么,可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就没有疑问或很少疑问,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师过多地要求学生提问完整、标准,因此,学生就会逐渐失去质疑的勇气。所以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以平等、理解、帮助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要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课堂教学中要安排质疑问难的环节,并诱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或提问,都要倍加耐心地倾听,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尽管学生表述得不够完善。教师的合理处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篇10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够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创造能力提供土壤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创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一个主体。没有正确的育人观,教师就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本的思想,更谈不上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教师应时刻保持一个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教师应对学生的一些违反常规的思维持宽容的态度,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创造能力的生成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的特殊性,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感,如果教师不注意主动引导,学生就很难放松,进而影响教学效果。为此,教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将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其次,引导学生确立观察的目的。目的性是观察力的最显著的特征。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才能尽快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有所思、有所获。

最后,锻炼学生的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难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锻炼,让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基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如准备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具(如实物、挂图、教学资料等)以及创造良好课堂氛围。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拔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悟,启动学生的创造潜能。

4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造能力提供翅膀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了。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