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科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科学研究

篇1

关键词:科学学视角;建筑科学;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B503.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在中国文字中的“建筑”,不仅能够表示营造、建造建筑物的人类活动,还可表示某种活动的建筑产物,或是某风格、某时期及其技术与艺术的总称,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巴洛克建筑、古罗马建筑、秦汉建筑等。

我国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并在当时就具备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并以此在以后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据历史考证,在春秋末年,由齐国工匠官所著的《考工记》中,就已经详细记载了当时称工匠的主要职责,并记载了房屋建筑规则、王宫建筑规制以及都城规划等。可以说,我国是能够较早绘制建筑模型与建筑图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其相对应的建筑理论体系却并没有能够得到发展。

而现代建筑学的主体部分则源于西方国家,从历史上来划分,其建筑学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代,即建筑学刚刚兴起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时期,古希腊出现了专业的建筑著作,其中涵盖了施工机械、建造方法、构图法则等内容。其后古罗马在古希腊建筑的基础上,使建筑的数量、规模、类型都有了更大的发展。公元前1世纪,来自古罗马的建筑师所著的《建筑十书》10卷本中,不仅将内容扩展到了住宅、公共建筑、施工设备、工具、供水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物与风向、阳光的联系等,而且首次提出了美观、方便、坚固的三原则。

第二阶段为近代,即文艺复兴时期。借助着文艺复兴浪潮,西方建筑学也得到了新的发展。在这个时期,不仅有大量的艺术因素注入到建筑活动中,而且由于几何学家也开始参与到建筑活动中,使建筑设计学、建筑制图学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其中,1485年的《论建筑》一书更是首次兼顾到了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为建筑学的雏形树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可以说是建筑学产生质变的关键因素。

第三阶段即现代,建筑学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自从20世纪以来,已有的建筑学科不断随着对象的细化而有多门分支学科分化出来,其在综合与分化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增加分支学科。另外,建筑学图书、刊物的数量也是逐渐庞大,不仅表现出建筑学正在逐步走向繁荣,而且还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建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难看出,建筑学已经演变为结构复杂的学科,所有将研究对象定为建筑活动与建筑物的学科都已经超越了单一建筑学的范畴,因此应称这些学科为建筑科学才更为恰当。

二、建筑科学继续发展的措施

时至今日,建筑科学学科可谓发展潜力巨大,而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更为有序、可持续发展,基本应遵循一个基点,两条主线,三位一体的发展措施。

(一)一个基点

就是准确、清晰地把握好过去、现在、未来的建筑科学,并将此作为基点,完善总体规划,将力量进行合理部署,进一步将发展重点突出。而建筑科学学、建筑科学史就是为使建筑科学的发展而创立的新学科。

从本质上来看,建筑科学史就是将建筑科学及分支学科的演化进程进行梳理与回顾作为其任务,而建筑科学学则是基于对建筑科学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对建筑科学的定位、体系结构、持续发展的前景、态势、条件、背景进行探讨。它们既是建筑科学、建筑学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反思,更是建筑科学迈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前,这两门学科的内容一般都包含于建筑学基础、建筑学原理以及建筑学概论之中,而现在,这两门学科的独立已是必然,它们的创建对于整合性发展建筑科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支持作用。

(二)两条主线

就是指在完善、充实建筑科学学科结构的同时,应全面考虑内外两条线,其中内线应对已有学科的分化进行强化,而外线则应使学科间的融合得到促进。

首先要为已有学科营造出渐次分化的环境,通常情况下,研究对象分化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是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因此只要能够分化建筑物与建筑活动,那么建筑科学的已有学科也能相应获得细分化的可能。

其次是与相关学科的合作、交流与沟通要加强。建筑科学人员、建筑工作者应将其知识面充分的扩展,从而在建筑科学人员身上形成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还应积极地建立起与相关学科人员的横向联系,在合作课题中营造出萌生边缘分支学科的条件与机遇。

(三)三位一体

就是建筑工程、建筑艺术、建筑科学三者得到协同发展,并在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的基础之上,将建筑科学建设重点突出。

建筑工程、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之间应当是极为密切的关系,从图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点。

图1建筑科学与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关系示意图

建筑物、建筑活动另外的表述方式就是建筑工程与建筑艺术,它们既作为建筑科学研究的对象存在,同时也是建筑科学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筑科学只有源源不断地“接收”到来自建筑工程、建筑艺术的实践经验与问题,并将这些内容提升为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得到建筑科学的相关回馈,进而发展成有理论导向、更具创造性的建筑工程实践与建筑艺术实践。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基于科学学视角的建筑学科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继续分化、细化且衍生出更多的边缘学科并得到更大发展的机会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我们必须从建筑科学的发展进程开始研究,摸清建筑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并根据时展的需要,使建筑科学更为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续琨.科学学视角中的建筑科学.[J].科学学研究.2003,21(1).

篇2

关键词:自主-互助 课堂 实践

近年来,普遍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学生平日在学校中的日常教学生活主要就是课堂教学,所以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首先要把讲堂改为学堂,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得出了构建自主-互助的学习型课堂是比较适合当今的教学模式的。下面我们针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讨。[1]

一、构建自主-互助课堂

1.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为构建课堂奠定基础

课前,老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预习,预习哪方面内容,到哪里去找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让学生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激发主动性。老师可以安排课代表或是班干部将需要学习的下个课题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并要求每个学生都在预习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方式不限。[2]

2.创设课堂情境,为构建课堂奠定氛围

课堂上老师要结合学生的特质和当前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设定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在教授学生《中华民族大家庭》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音像设备来领会不同民族的自然风光,配上相应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问学生,知道相关少数民族的礼仪规范吗?了解这些民族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有效引导

新型的学习课堂应为活泼开放的自主性课堂,学生才是主题,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引领的作用,要更多的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这种学习方式的乐趣。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让其自主学习,同学间互帮互助,同时,还要加强小组的培养,对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培训管理,引导小组研究讨论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团队精神。另外,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在学生有困难或是有矛盾时及时解决问题,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如提问相关问题、播放音乐等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效果。[3]

4.巧妙设问,及时鼓励,引发思考

构建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师要能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提问时不要提问学生马上就能脱口而出回答的问题,也不要提问过于深奥难以确定的问题,应精心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提升学习能力的问题,并适当的鼓励学生,不要吝啬夸奖,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教授《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课时,想让刚上初中的学生领会生命的价值是不切实际的,非常难,所以教师应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地震中女警救助婴儿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一话题,老师应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自然很容易根据自身的思考回答问题,也会提出一些问题,从而积极地讨论,真正实现互助学习。[4]

二、自主-互助课堂的益处

1.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传统的课堂中,一堂课最多也只能有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互动学习,但想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自主学习中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在调研中我们知道,传统课堂教学中只有大概1/3的学生能够和老师同步学习,其他的学生由于无法进入到优质的学习状态中来,普遍表现的很消极,课堂教学效率严重低下,造成课后的负担更重,考试也会受到影响。自主-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投入到使用中后,才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自主,指的就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权力,以学生为主体,自由选择制定学习的阶段目标、方法和信息收集方式,当然了,不同的学科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文科类要加强阅读,理工科类还应积极主动的进行实验操作。[5]

互助,指的是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进步,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小组间也要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检查学习效果。互助学习不只是学习方面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制约,还要实现不同类型同学之间个性人格的互补,大家共同发展。互助的形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我表达机会,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教师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自己所在小组的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并加强责任心的培养。[6]

课堂由传统的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的学堂,成了学生们互相交流,自主学习研究的场所。总的来说,自主-互助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功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到东西,真正活泼起来。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能够体验到从前难以感觉到的学习的乐趣。

2.每个学生的认知差异

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真正生动活泼了起来,同时也能让学生认知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之处,这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解决方式的不同表现出来。学生在学习之前都应认知明白自己的学习起点,保证今后能够正常顺利的继续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战胜出现的困难,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一个学生要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够学好,那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即便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无法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新型的教学课堂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能够在自己的学习经验中继续前行,即便遇到困难,也能及时通过同学间的互助交流及时解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其自身适合适用的学习模式,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才能得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此外,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效矫正。自主-互助的课堂可以实现比较频繁的结果反馈,教师根据这些依据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硬件。而在学生间的交流互助当中,也有反馈和矫正这一环节,提出问题并展示出来。新型的课堂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善的教学反馈矫正系统。

学生增强了自信,学习效率也更高了,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也普遍减少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也更强了。例如:一位数学教师在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上试用了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互助让每个学生都能认知到自己的能力,有效的提升学习效率。实行这样的教学模式之后,学生们明显跟从前不同了,不再盲目听从老师的话,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积极回答问题,养成了言之有据的好习惯,而且集体意识也得到了增强,小组里一旦出现学习进度较低的学生,总要想出各种方法赶上来。一年以后,这个班级的考试成绩就达到了100%的优秀率。同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个班级里还有两名智力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这两名同学也实现了优秀率。[7]

3.发扬创新精神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才要有更高的创新水平,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型的自主-互助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总结、探索规律,自己解读相关教辅,自己做实验,自己选择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整个的学习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4.塑造小组文化

学生除了课堂教学还有课后教学,在班级中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在班级中培养未来走上社会时所必须的一些品质和公民素养。在课堂实践中,构建出小组集体文化,改变传统的班级同一性特征,创造充满活力,同学之间良性竞争交流的开放性班集体。

4.1创设小组文化氛围,每个学生都不可替代

学生们都有着归属感的需求,创设小组文化氛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归属感需要,所以学生们都建立起了学习小组,不同的学校和班级都创造了不同的文化,根据小组的特色决定组名组歌,学生们充分表达出共同的思想理念,倡导创新、个性、团结、共享精神等。

4.2实行小组自治管理,帮助每个学生成长

小组的自治管理解放了学生的传统思考模式,让学生们有了独立自主的思考模式。小组组长首先可以选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按期轮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培养管理能力,并按照小组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主评价。

结语: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的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培养学生各项能力。

参考资料:

[1]李春艳.初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潘永庆.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与认识[J].当代教育科学,2006(14).

[3]潘永庆.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06(12).

[4]崔丽平.高中数学“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5]耿帅.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建设;研究

新课标要求教师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善于转变教学角色,鼓励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在这一前提下,就出现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自主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其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成绩,有利于其终身学习。本文将从四点分析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设途径与问题研究。

1通过师生互动建设好自主学习课堂

很多教师都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那就是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实际上,要想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良好配合才可以。在数学课堂当中的平等参与、师生互动,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学习,学生们一方面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还能得到一些不同的分工合作及自由组合机会,这样就会获得讨论及评价其他同学思路或想法的空间及时间,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调动班级气氛。例如,进行《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认为边越长,角也就越大。对于这个观点,笔者首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然后再让几名学生通过角度演示器分别演示这样几个情况:①边长角小,边短角大②边长角大,边短角小;③边长短不同,但角相等。学生们看完演示之后,同学们很快就得出一致的结论,即角的大小并不取决于边的长短。这样同学们就非常容易的记住了重点知识,还有充分的讨论时间,老师也就不用再三强调知识重点了。

2高度重视学生感悟及体验,建设自主学习课堂

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效果,即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在数学课堂上,相信所有的教师都喜欢学生们小手高举,眼睛发光,小脸发红,小嘴常说的的状态,这不仅体现了学生们的活力,更说明了他们对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吸收。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游戏让学生们学到相应的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辩论及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画画展现其个性及才华。例如,在教授9的乘法口诀的时候,笔者并不是让学生们跟着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伸出他们的双手,大大的张开十根手指,从左边开始,弯起一个手指就是一九得九,弯起第二根手指,就是二九,前面是一个十位,只有一根手指,表示一个十,而后边是个位,一共有八根手指,接起来就是二九十八,以此类推,第九根手指弯起来的时候,前面的八根手指是八十,后面的一根手指是一,接起来就是九九八十一。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都非常高兴,乐此不疲地弯起自己的不同手指,快速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

3关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的探究反思,提升教学效果

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即为自主探究,学生们必须学会对相应知识进行反思。因此,建设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积极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及潜能,组织并鼓励学生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面对自主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积极的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教师们不再是单纯将知识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们利用类似科研的方式来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讨论问题,最终获得知识结论。例如,在学习完角的初步认识之后,笔者就组织学生们开展了用火柴棒摆角的活动。先是让大家摆一个角,然后问学生们一个角需要几根火柴棒,他们一致回答两根。“那么三根火柴棒可以摆出几个角呢?”学生们立刻动起手来,摆出了不同的角,既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的探索性被大大激发,并对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的更加丰富的知识感到非常高兴。

4利用求异思维建设自主学习课堂

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觉得,“学就是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合理选择一些具体的例题,创设出相应的情景,从而实现自然诱导学生求异思维,使其能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例如,草场一共有鸭和羊十只,共有三十二条腿,请问鸭和羊多少只?通过教师的引导,一些学生会通过列算式的方法答出4只鸭,6只羊。但也有一个学生通过画画的方法解出了此题,即先画出十个头,每个头下两条腿,就是十只鸭,再从第一只鸭开始每只鸭身上加两条腿,就变成了羊,到第六只加完的时候,刚好是三十二条腿!这种求异思维非常令人惊喜。

5结语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积极建设自主学习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使学生在快乐中扎实地记住相应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徐秋琳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白佛小学

参考文献:

[1]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2,(5).

篇4

自1994年实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制度以来,历经20余年的探索,我国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已发展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主轴,辅以相关技术和人文两类理论课程群的架构(图1)。

1教学实验背景

“尽管绝大多数院校的课程体系的建构都希望上述两大类专业课程能够相辅相成地合力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人才,但是,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趋势,大多数作为学科基础课程的专业理论课都存在接受度和配合度较差、课程间的教学内容关联度弱化等现象”[1]。在整个建筑学课程体系中,设计实践课程和设计理论课程在各自的纵向体系上自成一系,而在横向体系上只是形式上的设计、理论课程分布,特别是到了高年级(3、4年级)设计课程训练的深化拓展阶段后,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协同性、关联性的缺失,成为困扰高年级建筑学师生的比较普遍的教学问题。同时,“建筑师培养目前在中国最突出的难题(这并非仅存在于建筑学教育中的问题,而是在整个中国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学生自幼儿园以来长期形成的自主能力缺乏的瓶颈”[2]。这个瓶颈的后果就是教师不得不不遗余力地反复传授知识点,试图让学生什么知识点都学到,以便他们离开校园后就能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这种以知识点传授,而不是以知识体系建立为基本思路的教育方式事先给定整个培养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然后将所有知识点融入教学环节,传授(灌输)给学生;通过多次不同类型建筑的模拟设计过程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建筑类型的设计要领,这导致学生无止境地反复训练,教师反复上课,造成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教与学的巨大重复工作量。绿色建筑教育是当代建筑学学科面对气候变化、环境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思考和行动。绿色建筑不应被视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在教学中也不应作为一个专门化的方向,回归学科本体的绿色建筑教学,不仅要建立关于资源环境与建筑能量系统的正确认识观,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究作为能量与气候调节结构的建筑设计方法和策略。因此,绿色建筑教育包含了绿色设计“观念体系”和“技术体系”两方面内容。绿色建筑概论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设计理论课程,不仅承担了学生绿色设计知识系统构建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承担了推动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设计意识的教育目标。基于以上认识,如何提高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强化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的教学联系,达到知识积累与观念建立的复合教学目标,成为促成本次教学实验的直接动力。

2探究式教学理论解读

探究式教学理论来源于建构主义学派的“学与教”理论、“学习环境”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3]。建构主义学派奠基人皮亚杰认为:理想的学习过程是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得到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实际情景中习得的知识才能被学习者真正地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联系现实生活的情境化探究式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层级不同,探究式教学过程旨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归纳、质疑、创新的高层级思维活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特定问题,自主理解信息、寻求答案,其教学方式特点是回归过程、回归主体、回归问题、回归实践,因而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独特优势[4]。经过前期3年专业学习,4年级建筑学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在5年制建筑学专业教育过程中,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定位为建筑设计能力的深化拓展和综合提高阶段,重点围绕城市空间、建筑集群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整合等设计问题展开,“问题导向”成为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及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共识[5]。当前,“设计的思维模式应从造物向谋事转变,应从形式表面的迷恋转向关注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要抓住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一核心理念[6]。在此设计背景下,探究式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学设计类课程倡导的重要教育思想,采用研讨课堂、翻转课堂、实验实践课堂等教学方式,则被学界认为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

3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

探究式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本质差别在于:传统讲授式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主要采用口述的方式,由简到繁地将知识点全部灌输给学生;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探究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验分析、推导判断等探究性学习活动来领悟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对于绿色建筑设计教学而言,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以具体真实的设计问题为引导,以建成建筑为研究对象,推动学生观察发现身边的建筑问题,通过案例类比研究,运用专业知识展开问题分析,采用实验测试、设计工具进行推敲验证,最终提出设计解决方案。在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达到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念的建立、绿色设计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绿色设计技能习得等复合教学目标。针对绿色建筑概论和4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营造的主旨建设目标进行了相关设计问题的分类归纳(表1)。基于上述设计问题分类,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板块和提升板块,分别采用了课堂集中讲解(基础板块,讲授课堂)、阅读研讨(提升板块,翻转课堂)、实地调研测试(提升板块,体验课堂)、设计策划与方案设计(提升板块,实践课堂)等针对性课堂教学方式。基础板块内容包括可持续设计的概念、缘起、发展以及基础设计知识,主要由教师在课程前期学时采用课堂集中讲授,辅以课后扩展阅读方式完成教学。针对绿色建筑的观念问题和技术问题,在提升教学板块,选择绿色建筑的科学概念、人工环境营造中的技术逻辑等6个可持续设计相关研讨问题,结合讲授课程内容进度开展阅读研讨课堂教学。研讨课堂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教师在课程开课初期即全部研讨题目,推荐相关课题阅读文献;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3~4人/组),各研讨学习小组结合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内容,围绕研讨题目提出研讨问题的解答、质疑、评价等相关研讨内容。根据每组学生特点,每个研讨题目由教师指定3个研讨小组,分别执行主讲、提问和评价打分等不同研讨角色,在整个研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习小组的角色进行轮换。主讲小组在研讨课堂通过PPT展示研讨题目学习结果,提问小组针对研讨主题提出相关问题,评价小组执行研讨过程记录工作,并为主讲小组和提问小组的工作给出评分及评价说明(图2)。“设计教学阅读研讨课堂的作用不是为了给学生增加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些理论;阅读不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评论家,而是培养一个有深度、会反思的设计师。”[7]在研讨课堂中,三方学生(主讲、提问、评价)真正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起到引导讨论过程、扭转陷入死角的讨论方向的作用。因为“绿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动态发展的建筑概念,随着认识的加深,其技术逻辑亦在不断推进发展,从研讨问题的选择到研讨场景的设计,绿色建筑概论研讨课堂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期望每位参与的同学通过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的图文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研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行为转换频繁,互动明显,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教互学、相互对话与启发的场所,师生的共同探索成为课堂活动的核心,由此实现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反思、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性思维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说明目前很多翻转课堂过多注重语言教学,而对学生的真实活动、实践实验这类训练较少[8]。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设计类课程均包含一定比例实践学时,自然具有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课程基础。体验式教学意为通过创造实际的情境,呈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为了打破设计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藩篱,建立知识与认知之间的互动。绿色建筑概论课程与同期建筑设计课程协同推进,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建筑作为设计研究对象,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营造角度出发,选择学校科研办公楼、教学楼、宿舍等某一类型建筑展开调研分析,运用绿色建筑概论课程相关设计原理,发现并分析身边的建筑环境问题(包括热、光、声物理环境,场所空间质量等问题),随后在绿色建筑概论、建筑设计课程相应时间节点提出阶段性调研、策划、设计方案(图3),完成从知识、认知到实践应用的完整学习过程。

4教学实验结果评价分析

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戴维·梅里尔在考察和比较11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首要教学原理,重在引领教学走上有效率、有效果和有魅力之路[9]。首要教学原理以问题解决为根本目标,包含5个核心要素:(1)问题(Problem);(2)激活(Activation);(3)演示(Demonstration);(4)应用(Application);(5)整合(Integration)。首要教学原理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强调整个教学活动应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尊重学习规律,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阶段式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问题解决和探索发现的能力。基于身边建筑、具体问题的绿色设计教学实验,围绕问题、激活、演示、应用、整合5个方面核心要素展开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色建筑概论课程的理论知识,推动知识的内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意识的形成。经过2个年度课程教学实验探索之后,围绕“探究主体、探究互动、探究资源、探究能力”等4个探究式教学实践评价维度,课程组进行了不记名问卷(有效反馈64份,总计85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效果等总体评价以及小组学习方式、研讨问题、调研策划设计任务的难度、时间分配等具体课堂实施细节问题,主要调查反馈信息结果如图4所示:同传统讲授型理论课堂相比,超过75%的学生(6分以上,总分10分)对“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总体满意度较高;超过90%学生认为以阅读研讨活动为主的翻转课堂在可持续发展设计观念的建立方面具有启发作用,表示喜欢这种阅读研讨课堂教学方式,认为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超过80%学生认为实地调研、策划、设计实践体验课堂能够起到链接理论课程和设计课程的桥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绿色设计知识体系建立与设计技能培养。

结语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校本教研;补充教材

为了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从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有特色的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研究。其中,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就如何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本文为从校本研究与补充教材两个方面进行的总结:

一、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校本研究

1.房屋建筑学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是土建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应用型课程。其任务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了解建筑物的构成和细部构造。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的理解能力和设计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建筑设计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2.房屋建筑学课程校本教研的特点与必要性

校本教研是以研究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与反思,建立起学校内部和校际间教师教学研究合作的机制。它着力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校本教研包括学习培训、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建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拓展知识面,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工程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何能够应对学生的专业诉求,是房屋建筑学课程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建筑设计原理及建筑构造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丰富多彩,专业教师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校本教研有助于指导专业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来塑造教师个人的专业风格,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

从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特点上能够看出,它既注重理论概括与提升,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因此,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校本教研的能动性能够促进教师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教师构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与教学风格。其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利于填补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它的实用性可以促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3.如何开展校本研究

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校本研究的开展是以专业教师为主要的实践者。倡导“教师即研究者”,以解决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基本目标,以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作为教研的基本内容。工作中要求教师做好课后反思,扬长避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强化教师终身学习意识,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工程实践,鼓励专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在继续教育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专业教研室要认真组织开展课堂评价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方位指导年青教师专业成长,优化师资队伍;用优秀教师的成长启迪青年教师,构建青年教师道德和专业技能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展示、评议、反思、总结,提高教师教育素养和专业执教水平;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4.房屋建筑学课程校本教研体会

①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专业教研,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力争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成为教师进步的阶梯。

②房屋建筑学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建筑工程实践,接触具体工程实际,总结实践经验,随着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就可以把教学中发现的真实的问题,提升为校本教研的问题,再把其转化为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便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建立教研过程中的相互听课制度,听课教师要做到发现问题,随时记录,找出问题,提出补改措施。

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的每次课后,教师一定写出较为详细的教学反思,强化对教学中的关键点的反思,把反思与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进行理性思考,进行教师之间经验交流,做到教师教学经验的共同丰富。

⑤我们要留心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与实践,让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融为一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⑥房屋建筑学课程校本教研过程中,较常用的一个教研活动形式:确定主题——集体研讨——上示范课——评价教学——总结。

主题可以是教学中的章节,也可以是概念、工程做法、构造节点,或是一个关键词。

⑦房屋建筑学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指导性教学。

⑧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理念,是开展好课题研究的前提和保证。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专业教研室要组织教师广泛阅览教育类报刊、杂志及专著。

5.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反思的习惯培养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

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习惯的教学行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通过教学反思引导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地发现困惑。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在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专业教研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已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等问题,不断更新观念,努力成为“反思型”教师。我们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学设计要符合课程的教学特点,要切实有效;教学行为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要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要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所提高,要达到预期目标。

通常反思的最简单形式是写教学反思,我们把教学反思的检查作为常规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中优秀者予以表扬,通过各种方式推广示范其反思成果。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写出教研文章,也鼓励教师用记录自己教学中的故事和轶事的形式来反思自己教学行为。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补充教材编写

我校选用的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通用教材。在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教材建设的步伐却明显滞后,存在许多问题。积极推进教材建设,编写具有特色的补充教材,对搞好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的房屋建筑学教材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1.内容相对陈旧滞后,许多地方不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2.偏重于基础理论,偏重单一知识;3.对人才的培养缺乏特色,实践内容不足;4.固守传统思维,忽视创新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房屋建筑学补充教材应能及时弥补所用教材的不足。要求教师及时增加建筑发展需要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新理念等内容,删除落后陈旧内容;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融入充分的动手实践方面的内容,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基础上做到把实践放在首位,满足房屋建筑学课程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房屋建筑学课程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房建补充教材要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再提高、再发展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1.房屋建筑学补充教材的编写原则

房屋建筑学补充教材的编写要坚持以针对性、适用性、实践性、选择性为原则。首先,补充教材应具有准确和具体的目标定位,补充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偏重实践应用,综合考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其次,补充教材要有较强的适用性,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习规律,关注拓宽知识视野和联系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生更多地接受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新思想。再次,房建补充教材应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动手实践技能训练体系。补充教材内容的选择应有利于研究活动的展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建筑科学探究的机会。最后,补充教材要具有可选择性,要考虑教材使用者的差异和特点,有的内容和章节应当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而选择,有利于因材施教与分类指导。另外注意,房建补充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与所用教材的相对统一和稳定是必要的;房建补充教材呈现的形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描述与丰富多彩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房屋建筑学补充教材的编写方法

篇6

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是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的基础课,建筑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自古与园林环境联系紧密,因此,该课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对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题目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关键词:

建筑学(古建修缮与保护)专业;古典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建筑自古以来就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园林与建筑是并行发展的,上自帝王的宫殿与苑囿,下至官僚富豪、文人名士的住宅与私园,建筑与园林在建造的过程中都是统一考虑的,尤其是中国的古建筑,蕴含着先人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因此,古建修缮与保护方向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学习和掌握园林景观尤其是古典园林的设计方法,但该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只有建筑学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知识,缺乏园林设计的基本知识。学生如何在短短的课时内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和要素设计传统园林景观,是古典园林设计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的

教师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知识和流程,掌握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并能够进行中小规模的古典园林设计。此外,教师要求学生在设计的同时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准确地将调研、分析语言转化为图面语言,二是如何将现代景观的设计语言用传统园林的要素表达出来,三是如何在满足现代园林空间功能的同时体现传统园林文化的意境和内涵。

(二)教学内容

理论课程首先讲授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要素与方法、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其次讲授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图和意境。实践课程主要安排两个作业,第一个是场地调研,第二个是具体设计,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园林设计及表达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希望通过作业使学生能够将现场调研和设计构思很好地转化为设计语言,并且能够将现代园林空间功能与传统园林设计要素相结合,扩大建筑设计的视野、宽度和深度。

(三)教学方式和流程

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理论与实践各12个课时。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和作用、造景与意境营造、构思要点。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个课时,以三或四人一组进行调研,讲解对场地的理解和感悟,随后由全班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和点评;第二阶段4个课时,个人对场地进行深入构思并绘制平面草图,以调研现状为基础,深入绘制平面草图;第三阶段4个课时,深化草图,完成设计图纸。

二、实践课程题目设计

(一)题目设定

设计题目对场地、面积及设计背景进行限定,设计成果统一为A3大小的装订文本。设计基地主要选择南阳市白河的小岛——月亮岛,四周临水,要求学生在基地内部自行选择1~2hm2的用地设计汉代背景的古典园林。该处是南阳市公园用地,既要满足现代公园的空间功能需求,又要体现园林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背景。

(二)设计成果要求

总体设计要求学生利用该基址使之形成一处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恬淡雅致的意境的古典园林式休闲空间,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组织建筑、绿化、道路、山水元素,创造美景宜人的游赏环境,营造独具匠心的园林意境。设计成果要求包括总平面图(比例自定)、设计分析图、总体剖面图、整体鸟瞰图、局部透视图若干及各项设计说明。

三、教学成果分析

(一)学生加深了对调研分析语言与设计语言的转化能力的理解

对于场地的调研分析是整个古典园林设计的基础工作,也是整个场地设计构思的关键。对于场地的现状、历史背景以及人文背景等的分析,学生能够从场地的背景出发进行园林空间布局。比如,一个学生的场地调研从现状要素的分析出发,确定场地的出入口以及场地的基本空间结构,从而确定场地的构思和基本布局。

(二)学生加强了对现代景观的空间功能与古典园林设计要素的转换能力的理解

学生设计的场地不同于传统的私家园林,学生在设计中要体现现代公园的基本功能需求,同时体现传统园林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在有限的空间里,综合运用了多种设计手法,完美地完成了由物质空间的拓展到意境空间的联想升华,这些设计手法看似传统,实则与当代环境心理学、现代设计基本原理等并不相悖。因此,在整个古典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用传统园林的设计要素表达现代园林的空间功能。

(三)学生对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等关系的理解和感悟提升

古典园林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同时与当时的诗词书画相互影响。诗文题咏与某些景象相结合,被组织到景象之中,点出景象的精粹所在,阐明景象的思想、情趣,促使景象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从而成为园林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古典园林与诗词书画等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许多学生用题词或者景点题名来深化意境,比如,清音阁、正凝堂、致远斋、经畲书屋、珠箔舫等。

(四)学生加深了对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种类丰富,排列多样,看似表现出自由随意的风格,但实际上古典园林空间逻辑清晰,体现出有序的空间脉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设计加深对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模型感知、剖面表现等体会所设计的园林空间布局和竖向空间表现,同时进一步通过细部空间的设计和表现,学生掌握了园林空间从大到小的转化和设计,进一步掌握了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的运用和相互组织的方式。

四、结语

在古典园林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基本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也在该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设计中对古典园林设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很多问题,如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现状场地条件,对于场地内部的建筑、道路等尺度把握不准,在设计中暴露出对该课程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等。结合课程中的具体问题,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加完善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设计,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探究、体会、继承和发展中国的古典园林文化。

作者:赵瑞 王婷婷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篇7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了其概念、研究对象、性质、研究方法等等。通过对旅游管理的几个角度来诠释旅游管理的内容。

    旅游业是在19世纪40年代后开始走上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从那时开始,旅游经营者一直都在积极地寻求如何借鉴、吸取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工商企业管理的一些好的做法来改进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在学术界中,旅游管理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没能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7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旅游管理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文、刊物、专着已日渐增多。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问题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设想与建议。但人们对学科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如对学科研究对象,学科原理命题,学科的性质与理论框架,学科的前沿问题,学科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的确定等问题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不清的。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由于旅游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应视具体研究问题的不同,分别采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问题。

    从定性分析描述问题到定量分析描述问题,这是一门学科日渐成熟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标志。在信息时代,旅游管理研究人员要能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用统计学、经济数学、管理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描述旅游管理研究所碰到的问题,以推动旅游管理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醒华 .旅游管理学学科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桂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39-42 .

    田里 .旅游管理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姚行正 .对现代旅游管理学科建设的浅层分析(J).企业导报.2009(07):153 .

    颜醒华 .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造.2007(01):21-24 .

    颜醒华 .浅谈旅游管理专业选修课教学改革总体思路(J).旅游专刊.1999(09):42-46 .

篇8

关键词:建筑制图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建筑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如何绘制和阅读工程图,研究在平面上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制图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应岗位上的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的环节。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由于高职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和意志力不高,对教材中复杂的理论内容难以理解,普遍感到空间立体思维难以建立;其次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仍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和“双师型”师资的缺乏,未能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受专业规划总学时压缩的影响,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学时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学生读图绘图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够用” 和“会用”。

一、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对课程内容的合理编排,建立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实现建筑制图教学改革的前提。在学时少、内容多但基本要求不能降低的矛盾下,为完成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计划,应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精确制定教学进度,科学编排教学顺序。

1.强化制图基础模块

为使房屋建筑制图规格基本统一,图面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在作业中遵守国家标准,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重点掌握作图步骤和一定的徒手绘图能力,这是现场施工、监理及设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此模块内容琐碎,单靠背诵难以掌握,为了不使学生一开始学习就接触枯燥无味的识记内容而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也避免学生在后面开始绘图的时候头脑中没有这部分概念,此模块的教学安排在开始绘图的过程中, 理论结合实际, 讲练结合。

2.删减画法几何模块的内容

画法几何主要是研究空间几何元素的投影,理论性和系统性强,且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其中的图解法在建筑工程实践中很少用到;对于难度较大的点、线、面综合性问题可以由计算机更快捷精确的解决,这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实际价值。教学中将点、线、面的投影和基本体整合,首先从比较简单的基本体入手,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整体和立体的角度把握,然后再分析基本体的组成将点、线、面的投影延伸出来,从而避开枯燥的理论讲解,这样,经过由立体到平面反复转换的立体感知过程,学生的立体思维可以得到不断的提高,学习过程将会变得简单容易。

3.降低基本体截切相贯模块的要求

基本体的截切相贯抽象难懂, 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占用学时较多,学生的作业负担较重,其与建筑工程实践联系并不密切,且建筑类形体并不像机械零件外形复杂多变,比较简单,所以减少截切相贯模块中的复杂内容并降低难度。

4.突出组合体和图样画法模块的重点

组合体是建筑制图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三维立体与二维图形的对应关系及相互转化思路,要突出识图部分的重点;对于在组合体识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识读结果的正确性,有时可以借助画轴测图提供思路和检验,因为轴测图是学生读图的辅助手段,也是空间立体思维建立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学时将轴测图知识点有机地融入组合体内容使其相辅相成,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盎然的时候接触最重要的内容,对学生立体思维的培养可谓事半功倍。图样画法是前面各部分的综合运用,是投影理论和专业图的桥梁,重点是剖面图的形成方法和应用,为专业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明确课程定位,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高职建筑制图课程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识读、绘制图样的能力和取得与建筑专业相关的如施工员、安全员、预算员和资料员等技能证书,最终实现工程设计表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四个目标。目前建筑制图课程体系是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立体的架构,构型设计内容少,传统课程体系延缓和制约了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进程;新的课程体系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以创新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为核心,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具有如下特点:

1.以三维为主线

制图是以“体”为出发点,以“图”为落脚点,学生空间立体思维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图形信息来支撑,教学中由三维实体分析到二维投影制图,再从三维实体转化到二维工程图,三维实体设计表达贯穿其中,体现了以三维设计表达为主线,以二维投影制图为重点的理念。

2.知识有机融合

在专业图部分,学生并不具备建筑材料和房屋构造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知识链接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会造成学生对建筑物整体及各构造部分处理不当,因此课程内容体系应把联系紧密的相关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建筑制图与建筑材料和房屋构造的基本知识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渗透有机整合在一起,整体优化,使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

3.内容动态更新

教学内容要紧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要不断补充进来,建立宽厚的知识平台,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构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应用技能

高职毕业生基本是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更需要切实有用的识图能力和绘图技能。对每一模块配备的习题进行练习,是学生掌握重点和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但自己做题时却普遍表现出思路茫然,无从下手,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要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需通过一定课时的绘图、读图、切制模型和绘制轴测图等训练和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专业图,它是学生就业后首先要接触的部分,需要进行大量的绘、读图实践训练,在教学周的最后安排学生进行读、绘图集中实训,绘图可由简单的A4图纸到较复杂的A2、A1图纸逐渐深入,读图要选择一套10~15张组成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适中的完整的施工图,由教师提问,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筑制图理论知识,很好地建立起空间立体思维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并完成对一套图纸的完整性及图纸之间的关联的认识,使学生对专业制图知识形成连贯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专业图的理解能力,提高应用技能。

四、创新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它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生动立体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视性强、信息量大、形象逼真等优点,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理解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在图样画法及专业图识图部分利用多媒体会使复杂形体变得生动直观和清晰完整地反映图纸上的大量信息,提高教学效果;但它节奏快重点不突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比较被动,缺乏思考的过程,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竟会忘记刚才课堂所讲的内容,所以应用时教师要加强对知识层次的把握,突出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对重点内容特别是作图步骤应该用传统的板书强调和示例。

利用立体模型和实物的实例教学能够给学生的感觉更直观、更真实,使学生体会到建筑制图课程与身边的物体联系紧密,进而激发学生注重观察实际中立体实物的兴趣,将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在基本体和组合体模块利用实例教学对学生三维立体思维进行培养更加有效。

因此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建筑制图基础部分运用传统的板书效果会很好,但教学手段并不是单一运用,要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根据各部分知识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每一模块是以任务驱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采用“做中教、做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如组合体画图教学过程的设计可分为五部分:(1)根据项目确定教学任务;(2)分小组拆装模型分析形体结构;(3)制定形体的绘制方案;(4)完成形体的测绘,绘制标准图样;(5)小组评价、教师点评、讨论问题和总结。当然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需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设计。

五、结论

建筑制图教学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制图能力的需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以上着重论述了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胜强.现代工程制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1.目标展示 1—2分钟; 2.独立自学 20分钟

3.尝试练习 15分钟左右;4.组内探究 5分钟左右

5.展示反馈 15分钟 6.共性点拨 5分钟左右

7.质量检测 15分钟 8.教学反思 1-2分钟

本模式的特点:

1.突出自学和自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2.交流和展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彰显个性的勇气。

3.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提高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4.能有效的限制老师的讲,避免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意性。

5.课堂容量大,学习效率高。

6.能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原则。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合作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能动空间,学生初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自主—高效”课堂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获得能力。因此,教育的目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探究能力。几年来,我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把“自主—高效”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来研究并加以实践,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经过几年的探索,师生受益匪浅。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自主学习为主,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为目的。这既有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又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安排两课时组织教学,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认真读、动脑思、动口说、动耳听、动手做的兴趣。

(2)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网络,理出规律,查找本课时重点、难点、疑点和三易点(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

(3)自学、自练、合作,使大多数学生对新授课知识技能的掌握能达到70-80%

(4)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要熟悉课标要求,吃透教材及相关材料,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情的调查把握,精心备课,要对学生所学内容、学习方法与效果、师生互动进行“预测与设计”。

2.设计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学疑难信息反馈、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自学练习题、自学反馈等环节,好的自学提纲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深化与延伸,它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并可超越教材构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网络构成体系。

3.精选练习题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1)习题与例题相似,略有拔高。(2)面向全体,尊重差异。(3)“概念”、“原理”题型化,知识问题化。(4)教学重点突出。(5)难点分散:将难点化为小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综合以解决难点。

三、教学环节

1.明确学习目标(1-2分钟)

设计学习目标的原则是:(1)要符合新课标要求,注意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2)要结合单元提示、课前提示、课后练习题等内容,注重点与面,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3)学习目标要全面,但更要突出重点,同时具有激励性。(4)要利用可检测动词表示。

明确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有的放矢。上课伊始,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营造一种支持学生学习的宽容、轻快、积极的心理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教师讲解或学生的朗读,以强调并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等有关要求。教师要破解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与能力点,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协助学生确认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2.独立自学(20分钟左右)

本环节设计要求:①自学内容指向清楚 ②自学时间准确合理 ③学习任务要求明确 ④学法指导科学有效 ⑤教师巡视,督促学生思考 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独立自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养成习惯的主要途径。在自学提纲或自学指导的引领下,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学生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想象,并做好记录,如重点、难点、疑难问题和精彩的语句等,利用已有知识、技能主动获取新知,同时为尝试练习做好准备。自学阶段尤其是在本模式的实验起始阶段,教师要设计好自学内容、自学要求、自学时间、要达到的目标及检测方式等。

在实验的起始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法的指导和推广,必要时可用示范引导的方式指导自学,对部分进入不了状态的学生要在课堂或课下个别辅导。教师要认真巡视,认真掌握学情,并适时适当鼓励。

学生在自学和讨论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巡视和观察,通过质疑问难,个别询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获取尽可能多的直接信息,为下一课时中的“精讲点拨”做好充分准备。

3.尝试练习(15分钟左右)

本环节设计要求:①对重点题目和重点学生要通过板演或提名回答的方式重点关注。②练习题的设计要与例题相似或略有拔高,难度切忌过大。③教师尽量不讲,但要认真巡视,掌握好学情,做好信息反馈,为下一节的重点讲解做准备。④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及时评价并有激励性,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尝试练习既是对自学效果的检测,更是对学生运用新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结合提纲上的练习题让学生大胆尝试,学以致用,并且限时独立完成,及时了解自学的效果,体验尝试成功的愉悦。同时如果学生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就会更加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指导。

4.组内探讨(10分钟以内)

本环节要求:在自学和尝试练习的基础上,小组内积极展开讨论,要充分调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实现兵教兵。一是消化个体疑点。二是交流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小组长要记录并督促;三是交流个体独到的见解,相当于组内展示,互相学习;四是形成本小组的学习小结:即独到的收获和小组合作仍解决不了的共性疑难问题。

组内探讨是一个交流合作、达成共识的高效学习方式,交流、讨论甚至争议是学生身心最投入、精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个性最张扬、收获最大的学习方式之一。

教师要认真巡视并随时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讨论那些值得讨论的、有价值的问题,克服“假繁荣”。关注交流效果,认真掌握学情,并记录各小组学生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展示或反馈已形成的小组学习小结,师生一起解决共性问题。

(2)突破课时重点、难点,构建知识网络,巩固新知。

(3)培养学生独立、紧张、高效的应试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共性疑难问题及解题策略,即“二次备课”

(2)教师精选典型试题:所选试题一要有针对性,二要有梯度、层次性;三要注重变式训练。

三、教学环节

5.展示反馈(15分钟左右)

展示即特色展示,反馈即问题反馈。就是以题为展示平台,让各小组走上讲台,大胆展示本小组独到的见解收获,达到互相学习、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生生激励的效果。然后各小组提出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间置疑解疑,最大限度的解决各小组遇到的问题。在各小组展示反馈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评、指导,而且以激励为主,也可运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等形式,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并最终确定下一步要讲和练的重点内容。

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选择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组织好整个展示活动,尽量让全体学生充分“动”起来,并准确地诱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保证整个合作交流紧张高效,突破重难点,在交流合作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共性点拨(10分钟以内)

共性点拨是教师对共性疑难问题的重点讲解。此环节教师要精讲,只讲该讲的内容即:学生自学、合作、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这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针对其疑点, 抓住要害,理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师重在引导、启发、点拨,善于给学生搭好“梯子”,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要集中精力,针对自己的疑惑,关注教师的精彩讲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尽可能的“悟”到答案,并做好记录(思路、规律、拓展的知识点等)。

7.质量检测(15分钟左右)

质量检测既是检测学习效果,又是一次实战演习。此环节要求学生独立、紧张、高效地完成当堂检测。精选的典型试题:设计目的要明确,难易、份量要适中,实用性强。学生训练时要求应严格,跟考试一样,不许讨论,不许抄袭,这样老师了解的才是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巡视,随时批阅先做完的检测题,提问回答(中差生谈答案,优等生谈思路,尖子生找规律),及时掌握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纠正后,可即时补充纠错练习题,给学生消化整理的机会。

质量检测试题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拓展知识,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能力。

8.教学反思(5分钟以内)

教学反思就是师生共同总结反思本节课的得与失、感与悟,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思路、方法,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将所学知识与能力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规律与做题技巧;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初步确立今后的改进措施,努力方向等。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减少环节,压缩到一课时之内,原则上体现以下几个环节,各环节的要求和上面一致。

(1)目标展示 1—2分钟

(2)独立自学 15分钟

(3)组内探究(疑难探究)5分钟左右

(4)共性点拨 5分钟左右

(5)质量检测 15分钟

(6)教学反思 1-2分钟

本模式的特点:

1.突出自学(20分钟)和自练(尝试练习和质量检测各15分钟左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2.交流和展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彰显个性的勇气。能达到生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激励也成了自然的促学措施。

3.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提高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和应试能力。

4.能有效的限制老师的讲(两节课共10分钟)。计划性很强,避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意性。

5.课堂容量大,学习效率高。

6.能体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的原则。

篇10

关键词 科学传播;民主模型;科学咖啡馆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8-0015-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科技水平日新月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学传播技术依然模式单一、形式滞后、资源不足、效果不佳。为了探索更具时代特征的科学传播模式,2005年6月,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新民晚报联合主办和推出了新民科学咖啡馆,截至2013年11月中旬,新民科学咖啡馆已经举办了170期。目前,它已经成为上海科学界小有名气的科技传播品牌,不仅是媒体主动介入推动公众参与科学的尝试,同时,它更是基于公民立场的科学传播“民主模型”的体现。

1 科学咖啡馆简介

和基于缺失模型的政府或科学共同体组织的科学讲座等不同,科学咖啡馆是一种体现科学传播民主模型民主特征的实践形式,它的起源是出自对科学有兴趣的个人志愿,意愿是促进公众和科学的对话。1998年,独立电视制作人邓肯·达拉斯(Duncan Dallas)受法国作家、哲学家马克·苏特(Marc Sautet)1992年发起的哲学咖啡馆运动启发,在英国利兹创办了第一家科学咖啡馆;而美国最早的丹佛(Denver)科学咖啡馆也是由科罗拉多大学免疫学教授约翰·科恩(John Cohen)个人创办。随着科学咖啡馆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这种实践形式陆续在英国诺丁汉、诺丁汉、纽卡斯尔和牛津等城市流行开来,1998年到2003年间,在韦尔肯姆基金会赞助下,科学咖啡馆基本上在英国本土发展壮大。目前,在美国大约有60家科学咖啡馆,大多数科学咖啡馆隶属于一个名为“咖啡馆科学”的国际组织,由大学、博物馆之类的教育机构赞助,免费向公众开放。

科学咖啡馆是科学传播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体现在公众与科学的双向沟通。它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场合、话题、参与者等,都体现出了一种自由平等的科学传播新思路。

2 我国科学传播的现状

2.1科普人才缺口仍然存在

和科学普及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科学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公众理解科学”层面,站在科学共同体的立场来传播科学。科普人才的缺乏以及科学传播活动相对不足已然无法满足公众对于科学的需求。在国外,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在申报研究经费时,必须包括安排了何种与公众互动或科学传播的活动和内容。但在我国,科研机构并不承担科学传播的责任,大部分从事科普事业的人都是退休的科技工作者、中小学科学教师,或者是科技领域的媒体从业人员以及从事科学题材创作的作家等,至今都还没有专职的科普从业人员,更别提科普的专业化人才。

2.2科学传播模型相对落后

当前科学传播有三种典型模型,它们依次为:中心广播模型、缺失模型、民主模型(也叫对话模型)。三种模型虽然并不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在各国实践中,它们有一定的演化关系,并且同时并存。国内外针对科学传播中三种经典模型的研究也正热门起来。其中,基于传统科普形式“中心广播模型”是自上而下命令、教导的,而“缺失模型”则是把公众当成“旁观者”,因此,强调了公民立场的“民主模型”显然更具有发展意义。

2.3专家信任危机日益凸显

以前,受到计划体制的限制,科学传播都是自上而下的宣讲,所以,科学家或者专业人才在解读科学问题的时候,都是以接受任务的目的出现,鲜有主动自愿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传播的发展,科学家主动走下神坛的越来越多,而媒体也乐意邀请专家解读某些科技话题或者是自然灾难事件。但由于部分媒体对专家的把关不严,随便套上“专家”的身份,加上有些专家在表述问题时过于绝对化或者被媒体断章取义了,对科学的不妥当的看法片段往往经由网络广泛传播,造成了误读。因此,专家的信任度也在下降,专家被民众戏称为“砖家”,更有不少专家的观点被网友炮轰是“马后炮”、“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此,为了一个合适的让专家走下神坛的平台、让公众了解真实的科学的渠道是非常重要,这也是科学传播民主模型的精髓所在。

3公众意识转变

3.1“公众参与”的需求浮现

从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已经越来越有参与的意识和欲望,也有了参与的表现,近年来科技传播正从“公众理解科学”层面走向“公众参与科学”层面,基于科学传播民主模型的新民科学咖啡馆这种实践形式,正是由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向双向沟通模式转型之作。其实,专家信任危机固然和社会媒体不恰当的运用专家资源以及部分专家确实存在技术不过硬的情况有关,同时也和公众“参与科学”的需求,以及公众自我科学素养有关。

在现代社会中,公众不但需要理解科学,而且希望参与科学。公众渴望在科学发展方向的决定方面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使科学发展更充分地体现公众意志。随着公众关注视角的扩大与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双向沟通模式,则要求决策部门和科学家积极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需求,以提高公众对科研好处的信任,提高科学职业的吸引力。

3.2科技传播模式向双向沟通转变

和其他科学传播的民主模型相比,比如共识会议,对话就是科学咖啡馆的目标,它提供了非正式的、轻松的氛围,公众和科学家之间可以自由地对话、双向的沟通,而不是从前只有科学家在台上主讲科学知识。虽然,有些对话并不直接对公众决策产生影响,只是公民提出自己对科学的思考和困惑,但通过这些对话,能够使得公众理解公共社会议题,也启发科学家,从而推动科学公共决策的改进。

外国不少政府都在尝试推动科学家、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开放和增加与公众对话的平台和渠道。他们常用的载体就是科学咖啡馆、科学商店等。本文严在针对新民科学咖啡馆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时也发现,新民科学咖啡馆没有了自上而下的议程,确实提供了科学与公众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机会,搭建起了两者间双向沟通的平台。

这样的双向沟通平台有益于改善了公众与专家的关系。一方面,当前的专家信任危机,与传播中的语境剥离不无关系,所以,让公众当面聆听专家对某一问题的见解的完整表述,是最直接的消除误会的方法。另一方面,科学咖啡馆对专家们也是一次表达沟通能力的考验。不少专家在主旨发言环节的表现还略显拘谨,到互动环节便大为出彩,现场受众或犀利、或异想天开、甚至含有错误的问题,打开了其话匣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