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文学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主义文学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主义文学的性质

篇1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工具性 人文性 注重统一

我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大赛如期举行,其中一位参赛老师讲授的是余秋雨先生的《信客》。评委老师在对这堂课给予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一位老师认为参赛老师这堂课教学重点的定位太过注重人文教育,而忽略了语文工具课的特点,好像是一堂变相的思想品德课。

这一意见的提出不禁引发笔者的深思:中职语文教学究竟更应该注重人文性,还是工具性?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功能达到最大化?多年的教学经验,再结合对中职院校这个特殊群体的认知和分析,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最大效能。

一、生源现状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工具性

1.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薄弱

众所周知,目前中职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是中考的失败者,而且他们中一大部分来自农村,所以,多数呈现出语文学科基础薄弱的现状。有的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的学生朗读课文磕磕巴巴、回答问题或阐述观点言不达意;有的学生写不出超过二百字的作文,错别字和病句比比皆是……

2.相关知识积累欠缺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需要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有一些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如学习《荷塘月色》要了解“大革命”时期的,能明白作者需要借“荷塘”这一理想世界去排遣心中的苦闷……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部分学生基础不牢,加之对这方面知识知之甚少,经常会闹出一些笑话:如把“司马迁”和“司马光”混为一谈,把里的“天京”当成“天津”。一些基本的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修辞语法、诗词名句在他们的知识文库里几乎为零,基本常识的缺失使他们在课堂上处于游离状态,思想无法集中,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便逐渐失去了兴趣。

面对这样的生源现状,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不注重工具性,那么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将会是语文知识的半文盲、语文能力的低能儿,这与现代社会对技能型劳动者的要求是差之千里的。试想一下,一个不会与客户交流沟通的汽车维修工;一个不会写规范工作报告的测量工、试验工;一个错别字连篇的广告设计员……将怎么开展工作。

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中职学生具备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所以,中职院校目前的生源现状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继续注重工具性,以弥补学生语文知识的缺欠,这样才能培养出当下合格且有发展潜力的技能型劳动者。

二、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材内容决定语文教学应注重人文性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特殊群体,学生是否有成熟的思想,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将直接影响小到他个人及企业的生存发展,大到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

前几年发生的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就是人文教育缺失的一个典型例证,临刑前他曾自言:“后悔自己没有理想,没有生活目标。”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教会了学生“如何而生”,却缺乏“为何而生”的教育,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精神贫乏,没有正确的生活目的和人生观,沉迷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之中,互相攀比,人性为技术和物质所俘虏、所吞没。可见,加强人文教育,须臾不可或缺。语文课在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材中许多优秀篇目就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的好材料。

如我们通过教学《项链》,使学生对自己的审美观有了重新的审视;通过教学《信客》,使学生从信客身上体会到真正的职业道德那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恪尽职守;通过教学《中国,水的困惑》,使学生懂得了关心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语文的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对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

三、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方法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既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体。2000年前的教育家孔子说的“格物知致”,就是说的语言的工具性,说的“修齐治平”实际上就是指语言的文化性,也就是人文的属性。结合我们职校的学生实际,笔者认为,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可以从以下三个“重视”做起。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加之我们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在教学每一课时都要将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比如,在教学《信客》一文时,笔者就将掌握生字词和优美的句段理解、修辞格的运用都列为教学重点。通过首次阅读课文,及时发现学生有不少读错或读不准的字,如唏嘘(xīxū)、噩(è)耗、呵(hē)斥、诘(jié)问、伎俩(jì liǎng)、颠沛(pèi)、吊唁(yàn);成语填空:长途(跋)涉、贫困(潦)倒、鸡零狗(碎)、低(眉)顺(眼)、生死(祸)福、咬牙(切)齿等及时列出共同解决。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自己读课文要细心认真的习惯。还比如,引导学生领会写得好的句段:“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街都认识他。”分析这句话用的修辞格,品味这句话的内涵。所用修辞格为借代,其内涵,表现了老信客从事信客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充满艰辛,这句话开启了我们对信客如何常年奔波艰辛工作的想象之门。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弥补了学生修辞格掌握不好的不足,也教会学生如何去品读玩味文句,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2.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提升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一节课45分钟很难坚持听下来,听课经常走神,老师及同学讲了什么往往听不进去,或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是理解不了说话者的意思,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尽可能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改进教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收教学信息,比如笔者在教学《项链》一文时,就一改过去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传统讲法,(事实上,教师让学生先读课文,由于课文篇幅较长,许多学生是没耐心读下来的)而是先让学生看根据《项链》拍摄的微电影,学生通过看电影了解故事情节,没看明白的地方再让他们阅读课文,这样既了解了故事情节,又激发了学习兴趣。然后,再引导学生复述故事,赏析人物,理解主题,最后,分小组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演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升和展示。除了在教学优秀篇目时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考虑到学生即将就业的现实,我们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些口语训练课、诗文诵读课、实用文写作练习课,以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锻炼和提升,真正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写作,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对语言文字的驾驭,充分体现语文课工具性的特点。

3.重视情感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语文教学要充分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用传统文化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

语文学科是最具有人文性和审美情趣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性:一个老父的背影,一片洒满月光的荷塘,一条长长的雨巷,一片不忍带走的云彩,无不包含着动人的美――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学生可以感受人的美好心灵,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例如,在《论语・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针对三人的不同志向,孔子并没有单纯地评判是非对错,而是通过点拨、开导、激发和认同的手段来指导学生修身立志。这不正是人性化教学的典范吗?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与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品德。

如:天下为公的理念,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平凡人身上体现出的道德品质更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信客》一文中信客的忍辱负重,宽厚善良,无私奉献、诚信敬业都是我们当今社会一些人身上缺失的品质。

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努力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震撼、感染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变为自身道德修养的强大动力,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以此为基础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感同身受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用心灵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教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8-0072-04

今日,我们的基础教育承受着大量且多样的批评与指责,批评的声音来自不同的地方,政府官员、教育研究者、社会批评家、普通民众,以及一线教师自身的反思;并且,这些批评指向基础教育中的各个阶段和方面。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语文亦未能逃脱这些指责,甚至更为严重。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说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奠定了基础教育的一块重要基石,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那块。因为,“语言文字是思维的工具,是获取其他学科知识的工具”[1]。小学语文的地位如此重要,而它所遭到的批评却使人怀疑它能否担负起所期望的职责。本文将要探讨的是其中的一种批评,即有关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的基本性质和教学方向,因而值得我们给予优先的注意。

一、批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摇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地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观点。但是,当我们进一步追问工具性与人文性究竟是如何统一的或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时,分歧开始产生。现实的情况是,小学语文课程在这一方面遭到了不少质疑与批评。这种批评大概可以分为乍看相互矛盾的两种:

一方面,某些观察者看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充斥着教师要求学生大量抄书、背书、写字等重复性训练,这些训练肢解了语文的整体性,根本上是一种机械灌输的办法。这种语言灌输和操练不仅忽视了对学生予以文学上的启迪、精神上的熏陶和美感上的陶冶,更不符合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过程,无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另一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语文教师没有正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其结果是,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为了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一味顺从学生的独特看法,导致一种“你好、他好、大家好”[2]的散漫、乡愿的学风。这种乡愿式的自由,缺乏对学生进行基本而适度的规范训练,学生既没有获得独立的、创造的精神,也没有打下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跟不上教学的进度。

上面两种批评指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两大“病症”,当然,实际发生的弊病并不局限于这二者,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在语文教育实践中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概括地说:第一种情况过于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固有的人文熏陶的作用;第二种情况则表明,语文人文性的一面被有些老师推向了极端,基本的语文能力和习惯的扎实培养却不被重视。灌输式的教学将语文当作纯粹的工具来教,乡愿式的教学则将“以人为本”推向了放纵的极端,这两种批评都指向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实质问题,即: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二者如何在语文课程中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获得实现?这些问题不单是纸面上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肯定地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这一问题仅仅给我们规定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远没有回答二者如何统一、如何实现的问题。

二、语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载体

何谓语文?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语文有两种含义:其一,指语言和文字;其二,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这个概念,涵盖了上述两种含义。语言乃是语文的根本和基础,构成了语文的基本层面。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意和下达命令等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语文课首先是实践性的、工具性的。无论如何,语文被当作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原因正在于它首先是交流的工具,缺乏语言工具,人类社会便难以维持。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其它各门知识、传统习俗等都以共同的语言为前提。因此,工具性也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独立识字、写字、读文章、写作文、口语交际等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也因此,拼音、字、词、句等训练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

(一)人文主义视野下的人文性

较之于工具性,人文性则是一个存在不少歧义的概念。人文性是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人文性概念的背后,有一系列基本的理论思想对其予以支撑和解释。“人文主义一词指向西方历史上一种关于人的问题的认识、解释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现象,它没有固定的含义,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更迭。”[3]众所周知,人文主义起源于西方近代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的概念被用来抗衡中世纪以来统治心灵的基督教的神性观念。换言之,人文性的原始意义是赋予人类以崇高的价值和地位,从今日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论”。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的观念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日后随着科技发展、产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等祛魅事件,人的意义与价值逐渐成为西方以至全世界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人文主义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分化为各种不同的流派和倾向。尽管分化愈烈,但是人文主义或人文性本身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具有若干确实的规定。

人文性的基本立足点是尊重人与解放人。毫无疑义,人文性首先意味着认识并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重要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其次,从肯定人性出发,产生解放人的冲动和追求,即高扬人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主体性。这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表述是同一的。这两点也是我们最常提到并予以承认和实践的人文性格。然而,这并没有构主义的全部,事实上,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等思想同样承认并实践这些基本理念。人文主义或人文性的另一重维度蕴含在“人之所以为人”这个重要的命题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通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和哲学等古典学科知识,当时人类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蕴藏在一些古典学科中,旨在提升人的品格和精神。人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人具有精神性的维度,动物则缺乏精神向度。这也是人文主义区别于人道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的所在,后两者并不完全要求精神上的提升。

新人文主义大师白璧德就人文主义的精神向度做过很多详细而明白的阐述,其根本假设是人性二元论,即相信人性中既有善的因子,也有恶的胚芽,作为人所要做的乃是抑恶扬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学习人类文化中沉淀下来的各种人文知识,恪守规范与价值,由此不断追求崇高。“人文主义者在极度的同情与极度的纪律和选择之间游移,并根据他调节这两个极端的情况而相应地变得更加人文。”[4]我们既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不能丧失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换言之,人文主义倡导一种有节制的自由。节制的力量来源于人文知识对人性的熏陶,即精神性对人性中恶的一面的内在制约。也因此,人文主义的实质是一种关于理性人性以及培养理想人性的积极教育方案。新课标中有如此表述:“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学生应追求广博而全面的发展,避免陷入专业化的片面,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或者通识教育的原意是内在契合的。

(二)语言构成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

语文由语言和文学两部分组成。我们要注意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无论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二者都存在于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学中。语文是一种典型的语言文字的产物,同时语文也是民族文化的凝聚形式。语言作为人类交流工具,具有工具属性,语言本身承载着文学甚至文化功能,人文性正是内含在语言、文学和文化中,因此,我们可以谨慎地得出一个结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包括文字)。展开来讲,语文的基本材料是语言文字,构成语文的语言文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语言文字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功能而有意义,否则只是一堆无意义的客观存在。同样,任何文化、思想和情感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予以展现和留存。在这一个意义上,语言文字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从这种统一的观点考察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偏向和人文性偏向,就可以发现二者都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涵义和关系所造成的。只讲究语言文字能力和语文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是机械的,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都是依靠它们所承载的思想而变得有意义的。实际上,任何有意义的语言和文字必定包含着文化上的意义,如果仅仅训练字词的运用,这样的语文能力是极其贫乏、表面的,缺乏精神的深度。另一方面,仅仅注重语文的文化意义的熏染,却不以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为依托,显然是抽调了精神意义的实现基础。此外,我们课堂中出现的那种散漫乡愿的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未能理解人文主义所强调的道德克制精神。在白璧德看来,“人性与自然相比具有内在的超越性,文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引导人类由低级自我提升为高级自我”[5]。

三、途径: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学原则

上面关于语文统一性的分析只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展开的,但是,就教育的实践本性而言,最要紧的事情是如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维持二者之间的恰当平衡。这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法问题,在此,一个新的限制性因素被引入我们的考虑之中,即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是教学的实际起点。这也意味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处于不断的建立—打破—重建的动态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的性质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如下原则对于保持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平衡是有益的。

首先是中庸原则,即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不可偏废。我们既要摒除肢解语文整体性和精神性的机械训练,同时又要防止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散漫风气。在机械与散漫之间,我们需要寻找一条中间道路。达成此点的第一要求便是克制人为的偏见。在这条原则之下,我们另提出一条特别的原则,即节制性原则。这条原则专门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误解自由和自主的倾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许多教师却由此而将学习的任务全部推向学生,以为教师的干预必定妨碍了学生的自主和独特性。根据人文主义的基本原则,人文性内含着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和引导,而不是任其随意发展。

还有便是积极性原则。第一,小学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文字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其感受性丰富而理性尚未养成,因此,语言文字及文学中蕴涵着的深层意义并非小学生所能领会和理解。因此,学会拼音、识字、写字、说话等基本事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当然,根据中庸原则,即使是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人文性的发扬和濡染。第二,如何在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中达到人文熏陶的目的呢?创设优美、优雅、优质的语言环境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语言文字的美和文学的美是直观的,并不需要理性上的努力就可体会。审美是人文性的基本内容之一,学生体会语文之美,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此外,语言环境本身具有精神熏陶的作用,教学语言的优雅或崇高,能激起学生心中同样的情感,而贫乏、无聊的语言环境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

参考文献:

[1]范建欣.小学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J].教育探索,2002(6).

[2]吴永军.乱花渐欲迷人眼——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诸主张看语文实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王坤庆.论人文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篇3

【关键词】新课改;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影响;应用研究

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可以影响到教学方向与效果,还关系到各阶段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人文性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影响因素。现代以来,国家尤其重视语文的人文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尤其是语文人文性要求下的人文教育直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方向指导,在转变教育者教学观念的同时也极大的推进了素质教育进程。本文着重分析了高中的人文教育问题。

一、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的影响分析

新课改规定中明确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教育目标,并提倡将人文教学贯穿到各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实质性飞跃,人文教学的目标与性质可以为各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推进各学科教学回归到学生本位总指导思想,可以说是国家素质教育潮流下的一大两点。人文主义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放在教育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重视学生天性,坚持教育在改造与塑造人性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文教育中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深度重视。新课改提倡的高中语文人文主义教育便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以致人文性已经发展成为高中语文学科的一大特征,人文教育也成为了语文教学方向体现。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人文教育贯穿到文学与语言学教学,使语文教育的人文精神载体地位越加突出。语文阅读中不仅可以了解时代人情风貌,还能体会时代人文思想的感染与熏陶,将人文主义教育融合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提升语文教育文明传承作用的实现,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改革,能够对语文教学进行方向引导。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进而忽略了学生的本位需求,学生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也缺乏人文思想的独特感受,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协调发展,该模式的语文教学效果也有限。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育基于学生本文需求将情感与认知、过程与动机等结合于一体着重进行学生素质的提升,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完善,也是基于学生和谐发展的语文改革。

二、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构建应用

新课改目标下,高中语文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众多的教育学者已经对构建高中语文人文教学模式达成了共识。将人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创建活跃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领悟、成长。笔者就高中语文人文教学应用问题提几点建议。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中教师观念对于教学实践活动及其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进行语文人文教学必须进行教师观念改革,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真正开展语文素质教育活动。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还存在落后、不称职的现象,针对该种问题,教师必须进行观念转变,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有个性、有情感的学生。

2.优化语文教学内容

构建人文主义教学模式需要进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将人文思想与教学内容系统融合,将人文思想贯穿进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中。高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实践阵地,语言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感受人文世界中的情感,还要就感受进行发言交流,真正实现人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帮助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走入人文世界,充实思想。

在高中语文人文教学中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体验灵性,活跃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重视教材范文。当前,教师利用语文作业贯穿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语文作业也应该融入人文主义,教师充分发挥作业在学生情感与价值观形成方面的作用。

3.完善评价机制

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新课改下的语文人文教学需要构建人文化的教育评价机制。人文教学影响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还要在评价机制中创新使用实践活动评价项目,在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考核的同时进行学生潜力的激发。

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构建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为教学活动增添了生命力,但是在构建语文人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以人文理念为指导,增加教学活动中内部人文因素,改善创造利于人文传播的外部环境。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人文教学的必要性与应用问题。笔者认为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改革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发展方向,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且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与人文教育相结合,需要构建完善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才有助于人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文主义;后现代;精神圈: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4-0047-05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文坛曾经有过相当轰动的一幕,就是王晓明等学者掀起的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这种局面比起文学界曾经的显赫固然算不了什么,但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当下,那种盛况之后再也难得一见。但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似乎还想追问,曾经被诸多作家学者牵肠挂肚的“人文精神”今天怎么样了,它比起当初“大讨论”时是发展壮大了还是日暮途穷了?围绕这个问题,我对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的现状作了研究整理,我认为,生态主义批评是当下“人文精神”存在的主要状态之

一、生态批评的现状

文学的生态主义批评实质是思想批评,它最关键、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是其生态整体论思想。它的崛起应该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至于确切从什么时候开始圈内似乎并没有达成一致,王诺认为“生态文学研究或称生态批评从20世纪70年端,并迅速地在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文艺学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的一门学科,是“继女性批评、后殖民批评之后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与批评方法,是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日益高涨的生态运动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批评(eeoeritieism)这个术语自2002年被引进我国之后,短短的几年里,已经引起学界高度的重视。曾繁仁、鲁枢元、王宁等知名学者发表著述对其进行探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报》、《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刊物都刊发或转载了相关的专题论文。王诺对生态批评给出的定义是:“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这点上当下生态学批评界也基本上是认同的。王诺等还认为其具有跨学科性和现实功能,跨学科性主要体现在方法论的科学取向:即结合科学研究的新发现,尤其是从生态学的发现出发,以生态学的生物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万事万物共生、共栖、相互关联的整体主义原则为基础,批判性地研究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定势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张力,批判性地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对自然的信念、审美、以及伦理关系的样态和走向:现实功能则体现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反思,即借助生态环境科学的认识,以文学文本为对象,反思工业文明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从而重新审视人类本体、人类生存本体、以及本体意义上人类进化与自然关系中的自我实现的智慧,反思人类在自然中位置、人类在自然中的行为意义,反思人类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作用于人类对自然的情感、态度、想象与观念。

曾繁仁指出,生态批评的核心特征和主要价值决定了它的主要任务――探寻和揭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结合西方的生态思想和我国古代生态智慧,生态批评应当深入探讨以下最基本的思想问题:生态整体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和谐共享与征服占有、整体合一与二元对立、生态发展观与唯发展主义、人格完善动力与欲望满足动力、简单生活观与消费文化、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绿色科技与科技至上等。

每一种话语的发生都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生态批评引起普遍的关注是因为生态危机确实已经成为当下不容回避的、最大的人类危机。如果一切都以人当下的利益而出发,最后不只是影响环境与生态,也会影响人自身未来的发展甚至生存。因为人总是把当下看得高于一切,尤其在一个人类不再相信上帝的世俗社会,也不再有理想和梦想,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当下的生活舒适,对于之外他者无暇旁顾。很难想象,如此下去,人类在破坏了环境、破坏了生物生长的环境之后,还能在人类间和平共处。那些提倡肆无忌惮的与狂欢,毫无节制、纪律与伦理的个人中心主义,如果作为反叛曾经的压制而作一时的矫枉过正尚可以理解,如果长期如此,没有人知道人类前途路在何方。我不认为人对于宗教、对于神的虔敬一定束缚人的快乐。大自然的力量是人类无论如何都不能抗衡的,对于大自然的尊重,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人类只能在遵守自然的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幸福生活,当下有悖于这种“生态整体观”思想和行为亟待转变。

二、生态批评的后现代性

库伯认为生态批评在原初意义上已经被置入后现代主义话语谱系中,并且是作为其构成因素生长起来的:第一,它以后现代主义话语谱系的基本理念解构现代性中的人类主体特权(人类中心主义),为生态主义的文学批评奠基;第二,它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方法,在历时l生的建构过程中不断消解自身残存的中心主义、整体主义、本质主义,使理论创造走向圆融和自觉;第三,它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增加了生态学维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从单纯解构走向建构有推动之功。库伯等人强调生态批评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归属关系,说明其已发现了这个线索并试图用它来强化生态批评的解构力度。在上述这些意义上,生态批评全面走向了生态美学的论域。

现代社会打着“为人”的旗号消解了神话,用知识代替想象,用理性主宰世界,抛弃了有机论、目的论,通过对世界的还原以及机械的数学、物理解释,宣判了自然之死――自然失去了目的、价值、意义,制造了世界的祛魅。于是“自然失去了所有使人类精神可以感受到亲情的任何特性和可遵循的任何规范。人类生命变得异化和自主了”,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引发了生态危机。事实上,不止是生态危机,当各种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的人类情感也在随着知识理性和科学理性消失,靠感性维系的一切传统道德情感,仁义理智信,都行将崩溃。当下这种过于理性的社会给人带来物质的充实和发展的同时,却给人的“精神圈”以及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批评的后现代性主要在于它倡导的“生态整体论”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特别是“中心”这个词汇,因为历史上一切罪恶与战争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展开的,因为有了这个中心,似乎周围的非中心都是次要的了,都要为中心服务了,或者可以为中心作出牺牲了。出于这个理由,希特勒大量的屠杀犹太人,美国人历史上也长期把黑人边缘化,强国更可以以此来要求弱国服从自己的利益需求、男性也可以奴役女性等等。这种中心主义,固然倡导一种主体性的释放,而这种个人主体性的张扬势必遮蔽他者的主体性,也是偏颇的。

生态批评的后现代性甚至不仅仅消解“人类中心主义”,“在去中心化活动中,生态批评不断扩展主体理念适用的场域,在将有生命个体理解为主体之后又尝试着恢复灵性主体概念,承认万事万物都是中心和目的,以便最终消解生命(生态)中心主义。”这种精神符合人文主义精神。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可能更接近于人类中心主义,但人文主义不是,尽管它的目的也是人,但它的眼光投得更远,为人类的终极幸福而不是眼前的利益,所以它会发现并批判一个看似健康发展社会的弊端。我们习惯于在理性指导下所作的一些不符合长远利益的事业,特别是科技理性极端化后,这种理性便出现了偏颇,成了“伪理性”。此时“理性”本身也是一种遮蔽,特别是经过启蒙阶段,工业革命阶段,“理性”成就了实证主义伟大的成功后,人们开始对“科技理性”迷信,狂热。由于实证主义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同时,也拒斥了对世界统一性原理及其发展原理的考察,形成“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的局面,“理性”此时已经迷失,失去了自我矫正的能力,人们只看到当下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这种产出的过程对生态造成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最终可能会危及所有人的生存。以人为本,不只是为这一代人,而应该为了子孙万代。人文主义就是保持自己的这种“人文理性”,重新矫正被扭曲和遮蔽了的“理性”和人文精神,在新的时代下,不惜采用解构的策略实现其真实理性的复归。

生态哲学的后现代性还在于它主张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式,倡导多元对话的价值观念,倡导均衡协调的实践理念。在生态世界观的指导下,社会发展将不再矛盾重重、危机重重,而是可持续的,是充满和谐与诗意的。正是生态学和生态学思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使生态学成为“颠覆性科学”。1969年,保罗・谢帕德和丹尼尔・麦金利出版了一本书名为《颠覆性的科学》的著名论文集,认为生态学涉及人类的最终极的义务,最先将“生态学”与“人类道德”联系起来,提出了生态伦理学问题。接着,学者们主张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认为科学同样需要人文关怀,必须用人文精神制约科学技术的力量及其应用,从而把生态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科学联系起来,诞生了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文化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等。

但自从生态主义批评进入中国后,在引起普遍关注的同时也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诟病,其中有相关利益集团。也有部分学者,他们认为倡导生态主义就会影响社会的发展,认为生态主义或生命主义试图颠倒“以人为本”的普世价值观,使之成为以“动物为本”或以环境为本,是反人类的,并因此对生态主义大加挞伐。他们认为只有人类才有可能调节生态的平衡,必须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地位。换成动物为中心,就更不可能了。其实上他们是误解了生态主义。

三、生态批评也是一种人文批评

生态批评也是一种人文批评,是人文精神在新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生存环境作出判断和回应。王诺认为“生态美学”是一门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狭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王宁认为,“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生态批评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批评界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以人(社会、作者和读者)为本和以文本(作品)为本的既定批评定势,使得以(文学中的)生态环境指向和(文学文本的)自然生态阅读占据了批评家的批评想象和理论话语。”

二人的观点表面看是要解构“以人为本”的传统价值观,而本质上都是在围绕着“人”展开,意在为人类保留一份“诗意的栖居”地,在一个商品泛滥、铜臭弥天的时代给人保留一份精神的憩园。只是生态批评认为,既然文学是一种人学,那么文学作品就应该以描写人为主,不仅要描写单个人的过去,更要着眼于整个人类的未来。当下建构一种有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就是人类最大的理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平等地善待自然,与自然为邻,与自然为友,在发展人类自身的同时,充分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一切以自然的需要为主,而不是把人类的主观愿望强加于自然,这样便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双赢:既造福于人类,同时尽最大可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从而确保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繁衍下去。

这点上于文杰表述得更明确,它认为,“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独特的人文主义。其独特性有四:其一,历史渊源深厚:其二,文化内蕴丰富;其三,涉猎范围广阔;其四,影响意义深远。”他不但认识到生态主义就是一种人文主义。还认识到人文主义宽泛性和机变性,“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人文主义不只是一种文化传统,也不只是一种社会思想,还不只是一种文化思潮或历史运动,它更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与人文关怀。”认为生态主义理应包含在人文主义之中,这是符合当下人文主义在后现代时期的现状的。

他的论述为人文主义发展到生态主义阶段基本上勾勒出了一条轮廓:“人文主义经过古典时期的奠基和近代早期的复兴之后,从宗教文明的背景中走出,部分获得了自由”,但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隐忧,其中就有“生命欲望的过度张扬”。如布罗代尔所说,“人文主义是朝向逐步解放人的战斗历程。不断关心着它可以变更和改善人类命运:同时他也认为人文主义夸大了人性,削弱了上帝的作用”。对上帝的排斥和放逐,使这种和世俗酝酿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再加上技术意识的异化,直接影响世界文明的正常发展。民族意识的膨胀,也为极端民族主义的形式带来了隐患。在近代社会里,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成为人文主义的组成部分,是有其合理性的。然而,由于工业技术文明的萌芽、海洋争霸的角逐,和商业贸易的崛兴,在民族国家不断形成的背景下,民族意识不断膨胀,工业文明为背景的科技理性又以更强大的力量,限制人的来自文化传统中的信仰道德与理想等,人文主义品质面临更为严重的危机。

在18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工业文明的弊端。由此开始人文精神的理性和批判性再次发挥功效,“应该说,富有理想色彩的人文主义,不仅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安全、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对于现代社会诸多弊端的消除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理想不仅有益于调整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重视人的信仰与德性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核心问题和重要依据,而且是人类政治与经济的灵魂,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由发展走向幸福的最终目标。”生态主义就是人类反思工业文明弊端并为疗救这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学说体系。

翟永和则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生态主义就是人文主义而不是反人文的:“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从根本上来说都具有广义的‘杀人’性质。因为它破坏了人的生存所需要的洁净空气、天然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宁静舒适的环

境,促使扼杀生命的“现代病”的蔓延滋生,反常地和“杀人不见血”地结束了许多无辜的生命。”

现代西方“生态中心论”伦理学创始人利奥波德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环境仅仅看作是供人类享用的资源。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价值的中心。生物共同体具有最根本的价值,这应当成为人生伦理和道德情感的指导,以便把社会良知从人类扩大到自然生态系统和大地。这点上或许令“人类中心论”者不满,但根据系统价值观的观点,人类作为生态价值系统内要素之一,与自然价值共同构成统一的价值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这两大要素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互动关系。人类若想使自己居于其中生态体系统稳定和谐,便不得不考虑自然的价值。但“生态哲学的实践向度并不在于追求‘至善至美’的纯粹理想王国,而是在反思和祛除工业文明的环境灾难中,探寻和推进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的多种可能性路径,在全面清扫工业文明的环境灾难的基地上,呼唤彻底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动植物救助产业等,因地制宜地推进后工业时代绿色环保产业和农耕文明的复兴。”

生态意识是后现代文化的核心理念,它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其一,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环境意识。其二,从生态危机的贫瘠土壤中滋生出忧患意识和人类良知。其三,摒弃生成物质化和生活物欲化倾向。其四,呼唤人的全面需要与适度消费,追求人真正的幸福。“扬弃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尊重人的真实而合理的需求选择,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这就不仅需要制度和法律的保障,同时需要人文精神来丰富人的生活内涵,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可以说这些内容都是人文精神的本质所在,科学精神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

我们反对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相对的、善意的、温情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的“中心主义”兼顾人类利益和生态整体利益,强调两者的并存共荣、协调发展。我们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节能减排”等生态理念,所体现的正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要义,也理应成为生态批评的理论基础和立足点。这就是人文主义在生态方面的表现,一方面祛魅“人类中心主义”,另一方出发点仍然是人。这种生态整体论世界观包含了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充分尊重,同时又将这种尊重扩大到生命环链中的其他物种。

正是出于“为人”的目的,生态学者往往在一些问题上徘徊俳恻。生态主义者一方面作出生态平衡方面的努力和呼唤,可是面对着人类的欲望,托马斯一方面站在宗教与道德的立场上抨击了人类屠戮动物和掠杀植物的罪行;另一方面又慨叹“人类优于动物界、植物界,这毕竟构成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条件。”他从人类优越性的神学基础人手,对圣经故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质疑。但是,又有谁能够抵挡得住许多人类中心主义论者的理论冲击与诱惑呢,尤其是弗朗西斯・培根的沉思:“如果我们注意终极因由,人类可以被看作世界中心,因为如果把人类从这个世界抽取出去,余下的就会乱套,漫无目的。”是的,你可以怜悯和同情一切动物与植物,可是你能指望他们和它们来主宰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吗?!他还提出了令他困惑的,也击中了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难以和谐共处要害的四个悖论:“要城镇还是要乡村?”“要耕耘还是要荒野?”“要征服还是要保护?”“要杀生还是要慈悲?”

四、人与自然如何共处

关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及如何相处的问题,当下的人文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学说,除了西方引进的诸如“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国内学者杨春时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他认为“人类近现代史是主体性凯旋而歌的历史,然而主体性的胜利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割裂和对立,这种局面反过来影响了人类自身。”

人和自然的关系其实也是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对于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只有把现实存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转化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建立一个主体间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本真的存在。这就是说,现实主体必须放弃片面的主体性地位,改变对世界的主人态度,把异化的、现实的人变成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将现实的、异己的客体世界也当做有生命的、与自我主体平等的主体世界。两个主体通过交往、对话、理解、同情融合为一体,成为自由的、超越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在主体间性美学体系中,主客二元对立的格局被打破,主体不再局限于有感知、有情感、有理智的人,而是扩充到万事万物;世界不是作为无生命的、缺乏能动性的客体存在着,更不是作为人类认识、改造的对象存在着,而是作为人之外的另一个主体存在着,这样,世界主体才能够与人平等对话、和谐共处。”

海德格尔的“诗意的栖居”与这种主体间性理论相似,也是一种生命主义或生态主义。但这里的主体间性不只是人与自然,与其它生命之间,也包括阐释者与文本之间,前者具有主体性,但后者亦有限定性,都不能随意的展示所指,由此实现尊重“主体间性”前提下人与自然的和谐。

鲁枢元则提出“精神圈”概念。他认为应当有一种“低物质能量运转的高层次的生活”,这就是“诗意的生存”。从消费的角度说,即以艺术消费取代一部分冗余的商品消费,“以精神资源的开发替代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以审美的偷悦取代物质挥霍的享乐,以调整人类自身内在的平衡减缓对地球日益严重的压迫”。同时,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虚拟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文学艺术是‘精神繁荣’中最容易显示成效的一个方面,高扬‘文学艺术’的精神价值,也许是我们规避‘计算机统治’、‘数字化风险’从而‘化险为夷’的智慧的选择”。

在人文精神生态主义阶段后人类应该如何生活,鲁枢元等于说在这方面给出了答案:即人类在减少向自然的索取之后,如何扭转当下这种能源消耗性生活,就是转向审美的愉悦,精神的繁荣。鲁枢元认为社会生态学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划分有意无意忽略了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的心灵性的、精神性的存在。因此指出,在岩石圈、大气圈、技术圈、智能圈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以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想像、反思、感悟、追求、憧憬为内涵的圈,这就是“精神圈”。与其他圈层相比,精神圈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也可以说,对自然、生物、生命的关怀,其实上是人“精神圈”健康发展的需要。人需要大自然、草原、海洋,及其生物对人类精神诗意的唤起,而不是竖立在视野内的烟囱、厂房对人的压抑。

在《生态文艺学》中,把文艺生态放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考察它的序位,定位于精神生态,因而指出:“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是与人类的整体存在状况密切相关的,它既是一种幻化高蹈的精神现象,又是一种有声有色、紧贴自然的生命现象,……但若要对它做出较为贴切的解说,或许需要新的学问,需要一种与自然、与生命、与人的存在更为贴近的学问,一门更有利于从整体上、系统上解说的学问。”

篇5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 语文教育 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54-01

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我国比较推崇的教育模式,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开始逐渐的希望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文主义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教育,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有对人性格和品格的教育,通过把人当做教育的对象来进行丰富化的教育。是提倡对人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

1 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将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而语文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读书认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和表达等等都需要用到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指语文本身就是实现人的交际这种特殊社会行为的工具,而且在某些特定场合就是一种劳动工具,并且它还是一种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语文的工具性不仅具有进行生产劳动的器具性,而且还具有达到目的的事物性。

2 人文主义教育的方法

2.1 身教重于言教

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能够将人文素质带入语文课堂,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到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的严格约束来为学生提供模范对象。教学不仅是只有言教,身教也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教师的某些习惯或特质,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将人文精神展示给学生看,通过自身的楷模形象来传播素质教育。

2.2 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教学融入人文情怀需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和融入。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受到氛围的影响。平时教学中基本上都是由教师为主导,提问也好、讲解也罢都是教师做主体,这样的氛围让学生容易变得松散,精神难以集中,学生长时间的处于这种氛围中就会变成听众,而不是思考者。语文教师应该要将主体权交付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和思考,这样的氛围更适合人文教学的传播。

2.3 巧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挖和讲解来传播教学内容,起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而为了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出人文教育,则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往往教材的一个内容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就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拓延教学内容的做法,通过对教材的拓展来引出人文教育精神,结合身边的事实来与学生交流沟通,这种深层次的交流能够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追求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思想的影响

3.1 唯工具论盛行

语文学科唯工具论的盛行是由于受到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即人文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人文主义遭遇挑战。科学主义思潮过度注重分解和抽象描述,高度赞扬理性,重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情感。他们无限的扩大科学主义的影响,认为科学主义是万能的,产生科学主义万能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主张把科学主义应用到所有的学科领域中去。

3.2 人文性的回归

科学主义在主张科学技术万能的同时,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一些灾难使世界各国开始了对科学主义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人文主义的回归,但人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注重人文性,忽视科学,放弃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新人文主义即非理性人文主义产生。新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到语文中就是语文教育界要求其人文性的回归。

4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4.1 语文教材改革的人文主义方向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工具,也是教师用来传播知识的介质,教材内容的改革是和教育改革的方向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所提倡的融入人文情怀教育可以从教材中得以体现,那么教师在对教材的研读和深挖上就需要多下功夫,能够从教材中获得传播人文精神的途径,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体系。虽然现有的教材已经开始体现人文精神,但是幅度还是有点欠缺,因此,在教材改革上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4.2 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主义方向

课堂教学占据了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因此,是主要的教学阵地,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体现,主要呈现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以及教学对象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应该是围绕学生而进行的,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辅助,因此,不能本末倒置将学生放置到客置上,教师在教课的时候应该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学生是否能听懂,是否能明白,不是盲目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点应该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和个性的发挥来展开教学,以语文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来传播人文教学,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是说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思想和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挥,但是都是在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并不是说放任学生不管。

4.3 师生关系调整的人文主义方向

师生关系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教学效果会有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把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体现人文精神,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需要变得更近,但是过度的人文性体现,则会让学生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过多的情感宣泄导致对知识和技能的忽略,不是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也背离了人文教育的初衷,最终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语文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注重内在心灵世界的交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情感,去建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心灵环境。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所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要变得更加的亲近,改变过去师生关系冷漠、教学环境紧张的局势。

篇6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心理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42-03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关系

人类文明开化之初,人文与科学同源共生,和而不同。作为儒学经典的《易传》中存在大量类似“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将人文与科学统合思考的论述。作为先秦儒学教育核心的三事(正德、利用、厚生)和三物(六德、六行、六艺)则体现了将科学寓于人文,以人文为重心的教育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逐渐从人文中分化并独立了出来,成为强势主导学科。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更是彰显了其作为双刃剑的威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描绘了一幅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担忧的画面。科学技术本身价值中立,“科学不断发达究竟会带来怎样的结果,若用伦理上善恶的概念来说,就在于科学是被善用还是被恶用。科学所造成的各种恶果,不能仅用科学本身来根治”。[1]现代科学的昌盛亟须人文的复兴。科学与人文是文明的一体两翼,断其一翼或失其一翼,都不利于文明的整体进步。[2]因此,现代教育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的共同繁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思维方式和现实关切点不同: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体现工具理性,人文体现价值理性;科学训练思维,人文涵育情感;科学辨析因果,力图解释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规律,人文评价是非善恶,致力于涵养道德情操和融洽社会关系。[3]因而在人类科学和人文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鲜明的差异。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科学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共同信念与行为规范,它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内容:实事求是、反对臆测的求真精神;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批判精神;追求真理、批判谬误的理性精神;开拓创新、涤除僵化的进取精神等。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崇尚人格尊严,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提倡民主,主张平等;肯定人类的生活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鼓励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神秘主义,高扬理性。[4]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又是相需互发的。人类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未知世界,利用所发现的客观规律与发明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这是一个以人为出发点,最终又落实于人的过程,亦是人文精神的实现过程。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科学实践,最终只会变成没有灵魂的技术狂欢。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5]中国哲人也认为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从不离开善而求真,并认为离开求善而专求真,结果只能得妄。[6]

二、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杨叔子院士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7]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坚力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既具有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在心理学教学中,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充分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学史家把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把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把学科独立同实验室的建立联系起来有着特殊的考量,就是将心理学定位为自然科学。自此,心理学主要受到科学主义取向的支配,但由于科学主义取向的先天缺陷,其始终为人文主义取向的学者所诟病。这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野,前者包括内容主义、构造主义、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等,后者包括意动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超个人心理学等。

科学主义取向为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在诸多层面制约了心理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心理学领域弥漫着它所带来的“胜利的灾难”。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客观主义、定量分析、还原主义以及方法中心。[8]这导致了对心理现象主观属性的忽视、心理整体性的支离、人的尊严与价值感的丧失、人的社会性本质的抹杀,其研究视野下的人变成了没有情感、个性和生活的孤立客体,心理学也就变成了“没有心理的科学”。因此,科学主义取向不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批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人文主义心理学用整体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强调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主张从精神和社会文化方面去理解人。其人性观和整体心理观弥补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缺陷。但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普遍缺乏实证的检验和支持,常被奚落为心理学研究“史前模式”的重现,被诟病为“诗人或哲人的心理学”。因此,人文主义取向亦不可能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统一范式。

诚如反对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人文主义,倡导人文精神一样。心理学应在人文精神的视野中重视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科学精神的规范下实现人文关怀的理想。由于研究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未来心理学在保持自然科学取向的同时,亦将充分体现人文科学的取向;在深化自然科学取向关于“事实世界”研究的同时,亦将继续探索人文科学取向的“价值世界”。科学主义心理学所坚持的客观准则、定量分析及其研究方法以及人文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内省、移情和理解等主观方法,在未来心理学研究中将通过扬弃实现更加合理地整合。从对人的本质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到实证的分析研究,再从实证的分析研究到对人的本性的完整理解和描述,应是未来心理学理论构建需要遵循的基本思路。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是由心理学兼涉自然和人文的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两种研究取向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在心理学专业教学方面的客观要求。

(三)为推动心理学本土化提供人才保障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心理学研究只有充分尊重人的社会性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人类的心理现象固然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但心理现象的文化差异性亦是心理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国心理学受益于对科学方法的重视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中国心理学界对心理学的人文研究取向关注不够,主要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形态下个体和群体心理的系统研究不够充分,有影响的本土化心理学理论不多,不能充分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心理学界提出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心理学的本土化需要心理学研究人员自觉推进,更需要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培养一批既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规范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以问题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的高素质心理学从业者,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进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四)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心理学被割裂为科学主义心理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很多心理学从业者也给自己贴上了科学主义取向或人文主义取向的标签。但这样的人为分割在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中将会充分暴露出其褊狭和幼稚的一面。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科学精神倡导的客观、量化和严谨,也需要人文精神高扬的历史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和问题中心原则,任何厚此薄彼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心理学实践应用的现实需要。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培育的路径

(一)以科学规范人文,以人文引导科学

规范、严谨的科学精神是提高人文实践活动水平和效率的保障。高校心理学教学应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课题选择、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和结论概括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从问题解析与表征、理论解释、方案选择和系统思维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在心理学应用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例如在社会心理调查的实践教学中,大学生经常出现研究结论的“过度概括”问题:从某一被试群体获得的研究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被试群体;从某一研究情境做出的结论被过度推广到其他情境。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纠正这些有悖科学精神的做法,并以此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

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视作人文精神培养的唯一途径,则是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割裂开来,其结果仍然是人文精神的落空。人文精神的培养应寓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在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中心,在关注研究的信度和内部效度的同时,应该注意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外部效度和生态效度,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目的,从而塑造学生在心理学学习和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学中对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教师就应该启发学生的思考。由于实验室研究强调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控制,因而相对其他研究方法在“科学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实验情境是人为创造的,且对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因此受到破坏,使被试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自然情境条件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就极大削弱了研究的外部效度,使在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是否仍能从自然情境中获得、是否适用于自然情境成为问题。而心理学实验研究生态化的思想,是以探索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为基础,以服务人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验室固有的严格性移植到真实环境中去,这是将心理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有益探索。

(二)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

问题中心的应用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最直观形象的方法。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具有客观规律,这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加以探索。同时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人与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人是有意识和思想的存在物,既是研究主体,又是研究客体,这就需要以人为中心合理运用内省和移情等主观方法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科学精神是客观、精确和严谨的保证,人文精神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的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例如在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应建立在掌握人心理与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心理诊断的客观性,重视咨询技术的适用症状范围和干预措施的严谨性,从而保证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心理咨询师需要注意每个来访者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每一种心理问题都是主体与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交互作用的历史沉淀在来访者身上的具体显现,这就需要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倾听、共情等方法进行充分的人文关怀。

(三)将杰出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引入教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是指对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杰出的本土化研究必然是科学化的精品、民族化和人文化的典范。例如,王登峰关于“中国人人格的七因素模型”就是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中的翘楚,它既注重了研究的科学性,又突出了人的文化差异性,凸显了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精神。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卓越的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从研究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角度向学生阐述此类研究的价值。

(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种更加直接的观察学习过程。在心理学的专业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应遵循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心理规律,依照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还应充分进行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尊重与融合,对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培育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天瑜.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11.

[2] 肖海涛.论人文为科学导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25-28.

[3] 杨冬梅,闫晓荣.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协调培育的现实需求[J].阴山学刊,2011(1):117-120.

[4] 李承贵.中国哲学与儒学[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237.

[5] 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7.

[6]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0:8.

篇7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外国文学课不管在哪里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的,阅读的过程从文学性质的角度上来看就是一个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

关键词:

英语专业;外国文学课;人文素质;培养

一、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在后来的使用中被给予了文化和教育的含义,人文素养其实就是人们在发展中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综合素质及其发展的程度,总的来说,人文素质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对人文思想的理解,对人文精神的遵循、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对人文方法的掌握。这里面核心是人文精神,其基本特征就是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人们的价值观、生命观、人生意义非常的关注,对价值理性比较注重,特别重视对人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道德出现了大面积的滑坡情况下校园里面的人文精神也深受其影响。大学生在象牙塔里面的生活本应纯洁,但是现在却日益的世俗化和功利化。有些学生自视甚高、做事眼高手低,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没有心理承受能力,这样的大学生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隐患,因此,针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薄弱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英语专业中的文学课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很有必要。

二、英语专业中开展外国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外国文学课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追溯到最早的话可以到时期的。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角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当前我们的英语专业中的外国文学课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欣赏英文原著的同时,掌握一定文学鉴赏的知识及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促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言基本功能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时在西方国家,文学课程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培养其人文素质,那么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就是一个基本方法。生活是文学的基础来源,不同时期的外国文学作品中都是一个当时该国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既有平凡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轰轰烈烈的时代变革,能让人们在阅读中一方面领会到人性中的卑微之处,也能感受到人性中的高贵之处。学生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对世界各国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等方面有所了解,还可以感受到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辉煌,一方面开拓了视野,一方面也陶冶了情操,在增长审美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培养方式不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外国文学中的清楚分明的人文精神脉络级人道主义的传统。外国文学中能够对外国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及价值观等有所体现。从古希腊神话到现在,人文主义精神都有所体现。从最初的远古时代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外国文学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性的肯定,对人类生存意义的追寻,对自由的向往、坚定的民族意识以及文学作品中无所不在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因此,英语专业中外国文学课自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含义,是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平台。学生通过外国文学课中的对外国文学及文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出他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中语言文字的品鉴能力、对好坏的鉴别能力、对生活百态的感知,能够在学习中追寻真理。

三、以文本细读,推进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现在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基本上都缺乏了较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在一定意义来说英语专业中的外国文学课在一定程度上来先将作为一门阅读课程。要想对文学作品有所理解,就需要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文学作品,学生才能真正地走到作品中,这才有了和作品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只有通过不断的阅读文学作品,学生才能够有机会增强对作者表现意识的体会。领悟到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最终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当前的教学缺失造成了学生没有对文学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认知,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直接接受教师的观点,没有参与到与文学作品的思想互动中,没有了自身思考和形成观点的时机。因此,英语专业中外国文学课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系统有序的对外国文学进行阅读,及时的给予学生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建立相应的阅读机制,奖励机制,给学生理出一些适合当前水平的书目。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从书中学会思考,学会联系实际、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通过及时的讨论和总结,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延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科技的进步,世界经济格局有了较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文化也走向了一体化进程。文化因素在今后的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当前,中国想要局域世界领先地位,对西方文化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的学校,对英语专业中外国文学课的合理运用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英美文学课程探析.庞敬春-《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2]在外国文学与文化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和途径.杨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3]外国文学作品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兼论《大学语文》选材上存在的不足.

篇8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人文精神

素质教育将教育的功能归结为提高人的素质,人文主义心理学指出:限制和顺从不能养成创造性,权威主义的教育只能造就驯服,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学生。语文是人文学科,是富涵人文精神、人文性的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点燃学生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的含义是比较丰富的,因为他“根植于人类文化之中,但却不是人类文化的缩影,也不是一种思想派别或者哲学学说,而是当做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和信仰的维度,一场持续不断的辩论”。在国内,自从上世纪90年代由作家和社会学家掀起“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后,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比如张立文认为“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把握,以及价值理想和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和总和。”李宗桂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是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是人对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的探讨、提升,是对民族文化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这些阐述冲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虽然各有侧重,但我们不难看出:对人的关注、关怀、对人的价值的思考,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人的自我完善和精神的追求是他们的共同点。

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学科本身就隶属于人文学科。所谓人文科学,所针对的是对历史与人类经验和创造等现象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学科。人文学科中语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语言、文学、写作与修辞都属于语文,语文属于人文学科的性质无疑。正因如此,语文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它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与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义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人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中学语文是以文选为编排体系的,所选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美文。文字中积淀着丰富而多彩的感情,融汇了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健康的人伦情感和民族情怀。

(二)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构建学生健康的理想价值观。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我们的思想价值体系已经被完全融入到世界多元的价值体系中。我们在也不能够用某一种思想、某一值体系来要求任何人,在思想领域似乎真正出现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现象,但在诸种思想价值体系中,总有我们认为正确的主流价值观,而语文教材中就是这思想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关注个体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个人情感和创造的精神意识

肖川老师指出:“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重解放出来,从心灵中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意识是重群体轻个体、重大一统轻分散,这些都对个体精神的产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创造能力的形成造成的阻碍。

(四)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意识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是就是因为人们所谓的“发展”,而向自然进行无尽的索取和掠夺,因此造成河流污染、干涸,土地沙化,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造成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关注世界各地的自然变化,通过补充阅读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和人们的行为关系,从而把关注人的命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古代哲学著作了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树立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通过阅读有关描述赞扬自然美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这些也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坚持课堂为主阵地

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人文教育需要濡染,需要渗透,所以教学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因为课堂是语言能力学习的主要场所,而以文选为体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语言是它唯一载体,在这里包含着丰沛的人文思想、人文意识,这里集中了世界上古今中外许许多多高贵的灵魂,体现了人间所特有的大恩爱,大悲悯。人类的一切人文情感都能在语文课堂的诵读、欣赏中体现,我们抓住课堂教学,便抓住了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和魂魄,也才真正能做到语文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完美结合。

(二)坚持教育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这实际即指学生的接受能力,又指学生的年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果。我们不可能把这些人文因素都作为重点让学生体会,只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一两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体会,只有这样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才会更有效。

(三)坚持计划性与序列化

篇9

根据我们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应当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价值特征,即对某一文化形式或要素的认定。在其极端形态上它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肯定特征与否定特征。以科学主义而言,肯定特征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的完全认定乃至崇拜;否定特征则是对其它非科学文化形式,主要是人文方面的文化形式的贬抑和排斥。第二,认识特征,即对围绕价值认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描述和合理性说明。科学主义在这方面也包含两个相关的方面:自身说明与关系说明。前者是对科学这一文化形式自身价值的绝对性描述和论证;后者是对科学文化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关系描述与说明。第三,功能特征,即尚未现实化了的功用特性。按照大文化结构的概念,它应当有精神文化功能、社会的调节功能和器用。下面,我们按照这一解释框架对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作出初步的描述。

1、科学主义是关于科学的一种崇拜

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从肯定方面来说是科学崇拜。如R·G欧文所说,科学主义“使科学被认为是全知全能的人类救世主而逐渐受到崇拜”。或者径直而言,科学崇拜就是声称所有的问题都能被科学所解决,直至能检验精神价值和自由问题。韦莫斯说:“唯科学主义一词,……其意义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这种信仰认为只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和由现代科学家描述的科学方法,才是获得那种能应用于任何现实的知识的唯一手段。”所以,科学主义是一种价值认定的极端形态,这种极端形态使得科学神圣化,从而由一种自然知识的体系上升为一种神学信仰似的东西。因为这一点,科学主义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精神有了某种相通之处。如果说中世纪宗教神学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则科学主义就认为科学是全知全能的;如果说宗教神学对上帝的崇拜是对一种精神范畴的崇拜,则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就是对一种特殊文化形式的崇拜。不管科学与上帝是多么的不同,科学主义与宗教神学的共同之处是把人类的某种文化产物奉之为神明,使之成为高于人类的救星。就这一点也可以说,科学主义是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带有宗教神学态度的一种文化思潮。

2、科学主义是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

从价值特征的否定方面看,科学主义是作为人文主义的对立形式而存在的。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理解是排斥人文因素的。科学主义的典型形式,如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真命题的集合,是不包含错误的,因而它否认科学的人性特征。科学主义推崇科学的认识方法而贬斥人文的方法,如历史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方法,实际取消了人文方法的地位和它与科学方法的互补作用。科学主义竭力把人的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以及人本身排除在外,从而造成了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分裂,使得科学与人文精神处于对立的两极。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还集中表现在人与科学的价值关系上。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崇拜实际是人的一种异化。因为科学是人认识与改造世界的产物,它是属人的、为了人的并且服务于人的。如果我们把它看得高于人本身,对人的这一创造物顶礼膜拜,反过来受其统治,我们就走向了反面,导致自身的异化。这种情形,是把人作为价值中心的人文主义所不能容忍的。

3、科学主义是一种绝对的科学观

科学主义是把科学绝对化的产物,把科学这种人类的特定认识形式凝固化了。由于作了凝固化处理,本来是历史性的东西,现在则丧失了历史性;本来是人的创造物,与人的实践密不可分,现在则远离人本身,成为一种绝对本体。

科学主义对科学的绝对化主要表现在:

——科学定律是绝对正确的。构成科学具体内容的是真命题。科学就是真命题的集合,它不包括任何假的或错误的命题。因此,科学是掺不得一点假的。如果说科学有发展的话,也只是真命题、真子集的量的增加,而不是真与假、正确与错误的某种辩证运动。科学就是真理的化身,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科学内容的绝对化。

——科学方法是绝对有效的,存在着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在某种意义上,科学内容的绝对真理性是由科学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予以保证的。如果不存在一条通向真理的绝对可靠的途径,科学的绝对内容就不能获取。不论是归纳主义,还是演绎主义,抑或是批判理性主义,都企图找到一种绝对可靠的认识途径。为了保证认识方法的绝对有效性,他们也都认为科学的认识方法是统一的、规范的,如同他们所认识的科学内容是统一、规范的一样。近现代科学主义的主流是规范主义的。

——存在着绝对的科学本体。绝对科学本体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绝对界限。这条界限恰似一条鸿沟保证了科学的绝对纯洁性,使它免于被非科学所污染。这一点对于科学主义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存在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模糊之处,科学本体就丧失了它的绝对存在,科学的至高无上性与神圣地位就无法得到根本的保证。长期以来,科学主义的理论家们所以竭尽才智围绕科学划界问题连篇累牍地大做文章,根源在此。

——科学的社会作用是应当绝对肯定的。近现代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与实际效用是肯定的。科学主义者比通常人们走得更远,他们认为科学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只有正面效应而不存在负面效应。他们对科学社会作用的理解是一重性的而不是两重性的。他们不认为科学这种文化形式除了它的巨大社会进步作用外,还可能有历史局限的一面,还可能有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的一面。他们截然拒绝接受这一可能性。

所以,对科学内容、科学方法、科学划界以及科学社会作用的绝对化理解,构成了科学主义的绝对科学观。

4、科学主义是一种片面的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文化的基本目标是求真而不是求善求美;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科学而不是其它学科;文化的基本结构是逻辑加经验而不应该包含其它基本要素;文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方法而非人文等学科的方法。总之,把文化归结为科学,把科学归结为逻辑加经验,把善和美的范畴归结为真的范畴,这是科学文化观的片面性所在。按照科学主义的理解,唯有科学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文化,才有资格进入神圣的文化殿堂。而其它文化形式无此地位,不堪佩以文化的绶带。这实质是一种科学文化的单一论与其它文化形式的取消论。

科学主义片面文化观还有其人本学方面的认识根源。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对人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科学主义基于其特定时期的自然科学背景(牛顿力学),它把人理解为一种机器,因而不可避免地把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理解为一种机器的原理,即某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然科学。

5、科学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表现为科学基础主义

在科学主义看来,科学是其它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在其极端形态上,科学主义甚至企图同化或消解其它文化形式,使其科学化或使其在文化领域丧失其独立性。所以,从文化功能的角度看,科学主义是一种科学基础主义。

科学基础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实现途径。一种是把科学本身的有限原则直接运用于一切文化领域,使它成为文化领域的公理,从而使科学成为一切文化形式的基础。例如,牛顿力学体系问世后,首先出现了将牛顿力学的原则推广到其它科学领域的倾向,继而它又被推广到社会学领域,此后几乎成为其它一切文化学科的基础或模式。另一种是从科学中先概括出一般方法,然后以此为标准对其它文化形式进行重新建构,使它们获得某种科学的形态。逻辑经验主义以及某些结构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样一种类型。这两类都属于科学化的工作,只是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典型特征而已。

6、科学主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表现为科学一元主义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调节和改善社会关系的唯一正确有效的指导思想。科学主义者甚至以物理学为模式提出了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用以重新架构整个社会关系。在历史观方面,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唯一对历史发展起根本作用的因素。以此为基础,他们把历史观归结为科学,归结为一种物性的机械法则,而将历史观中属人的一面、与人的特性有关的一面排除出去。甚至在对历史观的理解方面,科学主义也按己所需力图把马克思思想中所有人道的因素排除出去,而仅仅保留所谓科学的因素。在这种科学一元主义影响下,活生生的人的世界似乎变成了冷冰冰的物的世界,人的社会似乎变成了物的机械性的社会。

科学主义社会功能的另一表现是社会器用层面的单一价值取向。这种取向对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也毫无疑问地具坌某种负面的功能。它不仅使人变得如同马尔库塞所说是一种单向度追求的人,而且尤其使社会环境变得极为不平衡,甚至是一种分裂、对立的状态。科学技术迅速地外化为造福于人的工具器用,使得社会的科技环境迅速地膨胀。与此同时,社会的人文环境却引人注目地相对萎缩。至于社会的生态环境则严重地受到损害而急剧地恶化,成为当代和下一世纪人类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关于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初步评析

首先看科学主义的价值特征。一方面,科学主义在价值特征上具有某种合理性,另一方面从根本点来说它又是不合理的。从合理的方面说,科学主义对科学的态度有可取之处。19世纪和20世纪毕竟是科学的世纪,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具有某种历史的根据。同时,人类文化的活动就总体而言是在主体—客体的结构中进行的,它总是可能有不同的方向。它可能沿着经验的方向向外超越,体现为客体性的文化内容,形成对科学的倾向态度;也可能沿着超验的方向向内超越,体现为主体自身的文化内容,形成对人文学科的倾向态度。当然也可能是两者彼此结合,这或许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希望所在。但不管怎么说,科学倾向在特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确实在文化本体的结构里有自己存在的某种理由。历史地看,科学主义对科学的倾向性不管其程度如何,在其早期阶段对科学这类文化现象的滋长蔓延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热”,都与某种倾向或偏好有关。“科学热”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的另外一个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它的价值驱动,科学日益外在化,分化为某种独立物。这是科学发展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需要给予某种肯定的。

但是,我们毕竟看到科学主义在根本点上站不住脚。科学成为一种被崇拜物,从服务于人的工具成为似乎高于人的统治者,从而产生了某种异化现象,使科学的价值走向反面,这是科学主义由对科学价值肯定的极端化而导致的对科学价值的否定。它提醒人们,对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价值评价都应以人类主体为根据,人类不应当对自己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取崇拜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反思,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下述的逆转:在人与科学的关系方面,重心开始摆向人本身;科学开始寻找自己的目的——以人为归宿;科学也开始意识到人文主义对自身的制约,意识到科学作为工具理性应当置于人的需求这一目标之下。科学的内容愈来愈带有人的色彩,成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科学的人性特征日益显示出来。科学不再仅仅是客体性的积淀,主体性也被视为它的内在特性的有机构成之一。科学的外在性正在被扬弃,显示了它向人文精神的某种复归。这种情形本身就是对科学主义价值特性不合理性的批判,同时也表现出在人类文化创造的实践中主体与客体走向统一的某种趋势。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把人类文化总价值全部赋予科学,这种以偏代全的文化态度是对人文学科乃至人文精神的贬斥,是以否定人类总体文化的存在为出发点和目标的。这使它自身走向反面,成为具有某种反文化特性的思潮。它在客观上遏制人文学科的发展,使人类文化成为一种跛足的文化。由此也限制了科学自身的发展,堵塞了它走向未来的道路。现实生活中由于重理轻文而导致了人文萎缩、灵魂空虚已经强烈地使人感到文化创造失却了它的原动力。这决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危机,而是包括科学文化在内的整个文化的危机。

其次,我们对科学主义的认识特征作一些分析。科学主义关于科学的价值论证是多方面的,而集中起来看主要是关于科学自身合理性和科学与其它文化形式关系的合理性说明。在这种说明中,科学主义的思想家们关于科学的结构、方法、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都不无合理的建树。某些研究之精致独到,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我们今天从事科学观的研究,对这些成果也不能绕道而行。尽管如此,科学主义由于在认识特征上的绝对化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绝对化使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所特有的属性丧失,科学的知性特征被淹没了。另一方面,绝对化又使人们关于科学文化地位的认识极度扭曲,似乎科学不再是人类文化园林中的一员,从而失却自己的归属。

在实证科学兴起的早期,一些科学思想家关于科学的认识还没有被绝对化。随着科学主义的形成和成熟,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科学认识理论的研究虽然更加精致化,形成了专门学科并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合理内容,但科学的性质、内容和方法被绝对化了。科学好象达到了绝对本体,不再是一种知性的文化形式。这种文化本性的丧失,是科学主义认识特征的致命之处。正因为此,它受到了人们愈来愈多的批评,而最大的挑战则是来自科学本身的发展。二十世纪科学的进展愈来愈显示出科学相对性的一面。科学主义的价值论证因而失却了自己的依恃,陷入了某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科学不顾科学主义的反对似乎又回到了知性的地盘上,表现了某种回归。与此相应的是,科学的文化地位也重新为人们所审视。人们注意到,科学可能并不象科学主义所预期的那样,是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文化形式,科学只是整个世界过程集合体的一部分,并非至高无上的。科学,不应当以否定其它文化形式的价值为前提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相反,它应当在人类总体文化的范围内,在与其它文化的整合关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人类的文化园林可能不象科学主义描绘的那样是科学一枝独秀,而应当是百花齐放。

最后,简要提一下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科学主义的精神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是科学主义价值特征和认识特征的逻辑延伸。文化关系中的科学基础主义与社会环境中的科学一元主义无非是科学崇拜与绝对科学观的文化表达和社会表达。从理论方面说,前面对科学主义价值特征与认识特征的评析已经包容了这两种特征的本质说明。至于这两种功能的具体评析,譬如科学基础主义的实现机制和科学一元主义的社会评价,则需专文作述,非本文所能纳涵。但它们根本的价值立足点与认识支点,应当说已经清楚。

总起来看,科学主义在走向世纪末的时候,似乎已江河日下,远非世纪初时的那般雄心勃勃。当代对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激烈批评以及同时而起的新人文主义思潮,预示着人类文化方向的某种调整。长远地看,这种调整预示着新的更高类型文化的到来。人类将通过对原有文化思潮的批评,通过对科学文化的反思,特别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造实践为自己寻得一条文化新路。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旧有的文化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新的文化类型正在旧文化类型的化解和调整中孕育而出。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展望,我们说对科学主义一般特征的评析就不仅可能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主义的批判性认识,而且可能有助于我们对新文化的选择与构建。

部分参考文献

①郭颖颖《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③M·怀特《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④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⑤A.J.Ayer,"Language,TruthAndLogic",PublishedbyPelicanBooks,1987

⑥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⑦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⑧赖欣巴赫《科学哲学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⑨江天骥《科学理论的评价问题》,涂纪亮主编《分析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篇10

关键词:外国文学;人文精神;经典;在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外国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面对就业的重重压力,无论是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还是大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几乎都是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这种几乎固化的“教育理念”严重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外国文学向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但由于它的异源异质文化性质,学生在理解上往往会产生距离感、陌生感,造成理解、接受上的困难。好在外国文学一般是从大三开始安排教学,这时,学生已学完了文学理论和美学等课程,有了一定的文艺美学理论素养,他们会结合自身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和习俗的良好认知去感受外国文学的人文关怀,通过对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篇章的学习,努力培养自身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良好品质和完美人格,最终从生命、头脑、灵魂的高层次上认识自我和“人”。

一、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

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突出人与事物的主体作用和人对物的态度,使外国文学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不仅得到相关的文史知识,而且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比如,我们讲授但丁的《神曲》,我们往往醉心于作品的结构。《神曲》的结构,很显然就是艺术家的心灵结构,在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心灵探险中,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地向读者表演着绝境里的操练有多么惊心动魄;灵魂的张力有多么大;灵魂的机制是多么的复杂又是多么的单纯;生命的卑贱与精神的高贵又是如何共同促成了那种特殊的律动。阅读和讲授这篇精神史诗,我们会深深感受到,现代艺术的所有要素都已经包含于其中。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部作品时,要求学生多注意作品的“精神的结构”:从以感官为主的地狱到以精神为主的炼狱,这实际上是艺术体验的两个阶段,在艺术活动中二者缺一不可。感官的敏锐和精神的强韧是创造的前提,这二者的发挥,在诗歌中达到了天才的极致。而“天堂篇”则完全是一种“神启的体验”:“我”探讨了光与暗、灵与肉、美德与原罪、信心与证实、绝对意志与选择、誓约与违反等等精神结构中的矛盾。这种有关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取向,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人文意义上的判断,即作品是作者艺术理想的描绘。

事实上,外国文学最突出的核心内涵之一就是它的人文精神。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本主义思想,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莎士比亚的人文关怀与探索;从歌德的人本求证,到浪漫主义的人本复归;从巴尔扎克对人性的重新界定,到托尔斯泰的自然人本情怀;乃至于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人文精神失落的悲情与期盼复归等等,文学在精神上贯穿着一条弘扬人文精神的主线。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他们健全其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作为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价值理念。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体现大学精神的重要一环,必须引进新观念,必须帮助学生自我提高和完善,以形成其“与时俱进”的文化人格。具体落实到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对文学现象的思辨分析,进行人生信念、道德范式、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引导教育。比如在分析重点作家作品时,往往结合作家的审美理想、主观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精神境界、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生信念和道德范式等方面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析,使学生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或得以警示、进行反思。

依据目前的现状,落实“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将外国文学课讲精、做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国文学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通过课的设置与讲授,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关照,教育引导大学生关注人、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强调人性、人道、仁爱,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最终,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 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教育功能

文学经典给学生提供的生活和信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科学家为他们提供的那些不具人情味的信息、事实,文学经典的作用是,它不仅仅能传播信息、事实,而且还能提供作家对这些信息和人性的了解。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就能捕捉并领悟到这些信息,从而增强对人性的理解,产生对经典作品以及人性的认同。另外,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相对比较狭小,生活也比较简单,文学经典的阅读能使他们接触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态度、精神信仰和特殊的思维方法,使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各种生活方式共存的必要性,这样他们就不易陷入一种偏狭的心态,眼界与心胸自然也就开阔了。还有更重要一点是,在经典文学的阅读中,当属于学生的个体生存境遇与文学文本实现融合,人生意义就能在阅读的瞬间生成,阅读文本就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外国文学的很多经典作品其文本都承担了这一使命。虽然现在我们处在电子媒介时代,了解作品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可能有些方法也比较简单和快捷,但文学的根本毕竟是作品,文学的魅力、影响和意义也主要来自于作品。只有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和发掘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和魅力,才能真正体会出文学的真义,文学的文本阅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当然,在学生阅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拔。老师可以通过对外国文学发展线索、文学流派、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使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发展有大概的了解,然后让学生把文本阅读和具体国家和作家的创作结合起来,全面地了解把握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就能够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细读文本的兴趣以及对文学经典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既是我们现在教学改革的旨归,也是现在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比如,我们在讲美国黑人文学时,一定要讲托尼·莫里森,要讲她一系列的经典作品。作为第一个获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一直致力于黑人创作,她的经典作品扎根于非洲黑人民族的文化传统,探寻生活在充满种族偏见的美国社会里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内心世界,这里既有文化价值失落问题,即白人文明对黑人文化的侵袭,使黑人文化失去价值的自我体认,也有黑人文化的显现的问题,即探索非洲美国人对自我和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追觅。还比如讲美国的犹太文学,美国文学一流作家中犹太人占比例较大,1976和1978年,贝娄和辛格分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如梅勒、马拉默得、海勒、塞林格、欧文·肖、罗思等也都是屈指可数的重要作家,他们的经典作品形成了一连串的犹太主题:犹太地位、自我本质危机、孤独、异化、归化和沉沦等,而这些问题恰恰在西方当代生活和社会思潮中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这样的教学构思与实践,教师讲起来非常具体、生动,学生学起来对此也非常感兴趣。讲授这些经典作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所以,阅读和讲授文学经典,既可以让学生走出“自我”理解他人、理解古人,也可让他们走入“自我”真正在文学比较中认识自己。由于伟大作品常常使我们感到自己正置身于比自己现有或已知生活更广的场景之中,感到自己正在遭遇比已有的阅历更广阔的思绪狂潮之中,因而我们在阅读中(包括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不断拓展自己、拉长自己,渴望全力地延伸自己的思绪和感受,才能面对这样的遭遇与挑战。外国文学只有进入这样的教学态势中,学生们才能较愉悦的接地有关人文精神等意义上的教育引导,到这时,他们才愿意依靠自己的心灵去探索,去解脱自己面对强手的窘迫,去体验自己发现和创造意义的惊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广大学生获得了帮助自己成长的关键要素,获得对人生和自我的新的认识。他不仅慢慢体验到巨大的快乐,而且还在自己的心底发现和开掘了欢乐的源泉。

三、 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外国文学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具体分析一部作品从民族文学的体系进入到世界文学体系的运作过程。如果还是以静态的外国文学经典作为叙述和评价的主轴,即便增加了更多的文学篇章,在文化研究的视角下,这样的外国文学学科体系还是存在问题的。外国文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分析,更应追问作品的经典化的过程,重视具体的案例分析,召唤一种更加精细的方法来解释阶级、性别、地域、族群、教育、年龄、职业和传媒等变量在多样化和不断变动的世界文学结构的话语中是如何运作的,进一步将世界文学看做是特定历史政治条件下的文化现象。通过个案研究,解释跨文化读者理解文本、赋予其意义的方式和视角,以及形成该方式的原因。

比如将手中世纪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框架问题:当一种宗教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时,文学会显现怎样的状态?然后有以下的问题:何为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具体问题诸如中世纪四大文学现象、但丁《神曲》等的学习去诠释“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之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应多倡导研究性教学。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其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由教师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主,这同样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良好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引发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多接触一些诸如象征研究法、精神分析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现象研究法、原型研究法、结构研究法、解构研究法、符号研究法、形式研究法、接受美学研究法,从而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方法论意识,激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种模式强调教学重点与学术研究步骤相结合,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科研小组成果的展示、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需求,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会有很多帮助。

除此之外,加强文本细读也必不可少。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安排,对指定阅读的作品的文本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细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事实上,传统的教学并不十分注重文本阅读,而教师只是根据作品梗概进行分析,很多内容的阅读视角只是老师个人的角度,学生不可能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判断。因此,精选文本,进行译著和原著的对读,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及文艺学与美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批评能力。从我们自身的教学情况来看,适时、适量地向学生介绍经典作家作品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可以弥补教材单一研究模式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对众多经典作家及作品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成了多元化的阐释格局。这就使得整个外国文学的教学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新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今天,我们已身处在一个各种文化多元并存的世界,许多大学的文学课开始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逐渐改变人文精神缺席的不利局面。在外国文学课中广泛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一方面是当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外国文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内容的改革,学生也逐渐地喜欢学习外国文学,并深入到作品当中,真正了解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研究外国文学作品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学生的确在学习和思考中培养了自身的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在文化语境下开拓外国文学教学广阔空间之根本所在,其前景是美好的,其推广应用价值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