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 重要性

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讨论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了,但是“时谈时新”,对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究其原因不外乎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以及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综观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儿童文学中的营养,包括美感、情趣、想象以及情感却没有能够被儿童很好的领会和吸收。

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刻的民族精神的沉淀。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就是儿童期,因为这一时期人的接收能力最快,儿童期的学习又大多在小学阶段完成,所以小学语文就成为小学阶段教育的重中之重,基础之基础,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儿童文学出现于五四时期,五四时期的民主科学理念奠定了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那么儿童文学究竟是什么呢?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或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应该说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习者处在接受学习教育的最初阶段,因此儿童文学对他们的影响有可能是终身的,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儿童文学在“资源”方面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课内和课外两方面。

第一,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宝贵的资源

周作人在他的《儿童的文学》的演讲中说,所谓儿童的文学就是“小学校里的文学”。在他看来,儿童文学几乎就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同义语。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专家王泉根教授也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体两面’之事。如何为少年儿童提供品质优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悟文学之美、母语之美,促进民族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共同的文化担当和终极目标。”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促进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而儿童文学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的语言简洁、明确、规范、活泼,这些特征对心智还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来说是很重要的,儿童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自然而然语言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第二,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延伸

除了课堂教学外,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语文学习规律, 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有助于读写能力的提高。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会在阅读的思考中获得乐趣并在阅读与生活的积累中获得发现, 从而促进其读写能力的提高。儿童诗的阅读, 能使儿童掌握诗歌带韵律的节奏感;英雄故事的阅读, 能从小就培养儿童良好的品格;儿童小说的阅读, 可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幻想作品的阅读, 能够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对儿童本身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认知作用

认知作用,就是说通过儿童文学帮助儿童了解社会和人生。初步地认识社会是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儿童文学是儿童认识社会和人生提供范本和模式。高尔基在童年时代就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 对他日后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有着重大意义。他在《我怎样学习》中深有体会地说:“每一本书就像阶梯的一小级, 每攀登一级, 我就愈脱离动物走向人—走向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 到达对于这种生活的渴望。”儿童文学的任务就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 借助孩子形象思维的特点, 帮助他们认识广阔的世界。

第二,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手段是通过作品中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影响和感染孩子, 用文学和艺术的美去打动孩子的心。不仅要让孩子从理性上获得认识, 在感情上更要有所触动, 产生深刻的印象, 受到强烈的感染,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得到教育。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艺术形象具有感化孩子心灵的力量, 对于少年儿童的思想、性格、意志、理想和兴趣爱好等的影响是强烈而深远的。

第三,审美作用

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儿童文学不仅应依循美的规律, 使作品充满各种形态的美,更应该强调艺术的美。用儿童文学来培养孩子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 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安徒生的童话《野天鹅》中的艾丽莎, 不仅长得美, 而且还有一颗纯美的心。在解救哥哥的过程中, 她忍辱负重, 经受了种种考验, 从始至终地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这种感人的行为极其充分地展示了艾丽莎的坚定勇敢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境界, 感染、教育了无数不同肤色的小读者。

第四,娱乐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愉悦人心的作用。快乐, 不仅能够振奋孩子的精神, 还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 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的增强, 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成人在有忧愁和烦恼的时候, 需要发泄和排遣, 孩子同样也会有很多不顺心的事。学习上的压力、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误解、家长与之存在的代沟、自身的逆反,都会造成孩子的苦恼、压抑和焦躁。如果这时不让孩子宣泄和释放, 势必会使孩子形成心理障碍。那么, 具有浓厚娱乐性的儿童文学作品, 则为孩子提供了宣泄和转移的可能性, 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平衡与顺利发展。

综上可见,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意义重大。正是因为历史和社会的双重需要,儿童文学的发展亟需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同步,儿童文学也亟待发挥其作用,帮助小学语文教育形成特定的教育模式,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和文化背景,这一份特殊的责任更促使儿童文学家不断地自我完善,以展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 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7-01

审美的起点很重要,审美教育应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那么通过小学语文开展审美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言:“人与生俱来就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需求,但并不意味着审美能力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而是需要目标明确地工作来培养。”也就是说,审美要靠后天培养,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审美教育意味着什么呢?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快速性

小学阶段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思维。由于学校教育使小学生开始在学习和生活中接触各种各样新问题,逐渐使他的智力和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转变。这种转变可以说是一种飞跃。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开放性

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阶段的孩子与成人,无论是家长、老师都更容易沟通和交流。因为小学生人生经验有限,他们的内心世界相对比较单纯,做任何事情目的性很强,杂念较少。与青春期的孩子不同,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不会封闭自己,喜欢对外沟通,开放性较强。例如,小学生的情绪大多直接表现在自己的脸上,并且情绪的持续时间短,波动性较大。因此,小学生的情绪我们比较容易把握和了解,这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三)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可塑性

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稳定性不强,一般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孩子无论是意识还是个性都在快速发展,没有进入平稳而持续的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更是在建立的过程中,再加上这一阶段的孩子刚要开始形成稳定的习惯和品行,对于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是非常好的时期。

二、小学语文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优越性

通过分析如今使用的小学教材发现,从内容到展现形式都有许多美的元素,例如古诗、古画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优美而充满意境的语言、美轮美奂的图像、生动的仿佛就在眼前的形象等都是M行审美教育良好的条件。分析小学语文科目进行审美教育的优越性,具体如下:首先,从选材上来说主要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伦理亲情、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等,对宏观审美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其次,现行语文教材非常注重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从形式上求多变,顺应如今小学生发展的需求。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有诗歌、散文、童谣、儿歌等多种形式,并为文章、诗歌等配上小学生喜爱的主题插画。插画的内容遵从小学生审美的需求,将文章主旨隐含于画中,使插画从思想、情感、艺术三个层次上均达到审美的标准。最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非常重视整体视觉的美感,无论是从纸质的选择,还是从色彩的搭配上,全套书都考虑了小学生审美的需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苏灵扬同志曾说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刻意义可能胜过中小学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课、美术课”。然而在传统的观念里审美教育应该主要通过艺术学科,例如美术、音乐,导致长期忽视了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的功能。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不应该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它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应该真正用到实处。小学语文科目可以说是兼具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的多层次学科。这其中工具性应该是其最表象,而审美性处于工具性和思想性中间,它是从工具性向思想性转变的一个中介。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能力的需要,更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践行课程标准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调动师生审美情感来开展有效的审美教育,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的能力,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个体、健全的人格是至关重要的。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感受美的权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享受美的能力,因此从小学教育抓起,从语文教育抓起,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让小学生从起点开始养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一、“课堂讨论”的重要性

1.“课堂讨论”并不是语文教学中的新名词,但是尽管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熟知这个名词,却没有很好地去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也有些语文教育工作者把它程式化,使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学生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时,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在学习方面,就是从原来的全盘接受倾向,到怀疑探索倾向的萌生。在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比以前任何一阶段更容易提出合理化的疑问甚至是怀疑。语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学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更容易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还是不改以前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师讲“授”多于“引导”的话,那么势必造成教学的失败。

2.“课堂讨论”根据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教师发起的讨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而提出研究课题的讨论;学生在学习当中,肯定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向教师提出此问题,由教师依其普遍性与重要性,可以组织学生再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可能是全员参与讨论,全班举手发言,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每组综合大家的意见后发言。也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全班分为正反两方,就一个问题进行辩论。诸如此类的讨论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中心只有一个,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通过讨论带给学生的,更应该是独立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讲到这里,课堂讨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课堂讨论”的作用

1.课堂讨论能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课堂讨论的问题,往往是一个果,学生们需要根据这个果,去追根溯源,去探索发现那个引起果的因是什么。

2.课堂讨论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整合能力。因为在寻找原因时,学生们需要引经据典,举例例证,旁征博引等,用各种方式来证明自己找的这个因是正确的。

3.课堂讨论能锻炼学生当众发言的能力与演讲说服的口才。讨论时所有人的发言权是平等的,每个人都要发言,或者在小组里,或者在班级里,这种当众发言的机会很能锻炼学生。

篇4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校英语;英语教学

英语是一种语言型学科,语言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人文信息,因此,英语是一种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类型。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体现出英语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并不是理智性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这也就是说,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人的灵魂进行教育,即人文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人文教育占据重要的地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型学科,不仅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阶段,引入英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个体而言,人文教育是促进个体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的培养个体的人文精神,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对社会而言,实施人文教育,有利于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

二、将人文教育渗透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方法

(一)在英语教材中寻找人文教育因素

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材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文教育教材,英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社会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人文教育就蕴含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可以从实际的生活中提炼出人文精神,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一些人文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英语教材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包含了国家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信息,这些都是学生人文意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要熟练的运用教材,将教材中的英语文化知识和人文教育因素完美结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人文精神熏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人文教育的氛围

由于学校的类型不同,所蕴含的人文教育知识也是不同的,像文科类的高校,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材就蕴含着人文知识,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但是,在理科类高校,没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知识比较少,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教育。因此,学校要重视人文教育环境的营造,可以定期开办一些人文教育的活动,比如,国学精神讲座、英语知识竞赛等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人文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分的注重英语知识的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文知识教育,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熏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人文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时展的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追求完美的人格,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教师是学生可资效仿的榜样,是美的化身。”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格和人文修养,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人文教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可,人文教育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追求目标。在信息多样化的影响下,人们的思维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有些人们的道德意识开始呈现出滑坡的倾向,需要及时进行人文情怀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人文精神。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英语又作为一种交流语言,可以有效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春辉 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参考文献:

[1]官濛.一部引导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教学的新专著——评《人文素质教育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

篇5

【关键词】有效阅读教学

有学者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源”。通过大量地阅读,学生才能感知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积淀,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语文素质,提高文学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自身的独立的阅读能力,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谈谈一些浅见:

1 调动激情,激发兴趣

兴趣才是学习的老师,只有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乐于阅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1.1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教材情境,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根据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和生机勃勃,我通过色彩的明快、动静结合的媒体演示,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重温往日观察到的春雨的景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的整体感知,这样学生们学起来兴趣盎然,情绪高涨。

1.2 利用释题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我先板书“石”,问学生“石头我们见过吗?”再板书“奇石”,让学生说说都见过什么奇怪的石头。然后告诉学生安徽的黄山就有许多的奇石,作者给我们介绍哪些奇石呢?奇在哪里呢?“想知道的,赶快打开书,到文中找找答案吧!”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致极高,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1.3 在活动中学,身临其境。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我经常找一些适合表演的文章,让学生尽情展示。如教学《司马光》一课,在学生学习了生字生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后,我请同学将故事演一演。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课文内容,明白了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的道理。

2 培养阅读技巧,传授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多方面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应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如:

2.1 正确把握阅读的速度。我们知道阅读速度过快,会影响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阅读速度过慢,会影响阅读量,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任务。所以阅读课上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适当的调控。

2.2 正确把握阅读方法。如指导学生默读,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要在逐步提高默读速度的同时,指导学生会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么想,把读和思结合起来。

2.3 阅读时要做到声情并茂。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导学生去感受词语的温度,人物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出感情来。

3 巧妙设疑,高效阅读

巧妙设疑,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一门艺术,不仅能为学生阅读激发兴趣,掀起,架设情境桥梁还能使学生省时、高效地掌握阅读方法,开发学生智力。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怎样向学生提问题,还应重视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善于启发,合理引导,是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的。

4 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早在两千多年前,庄子已经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有问而应之,尽其所怀,为天下配。”是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如形和影的自然亲和,似声和响的相得益彰,言语的对话是心灵交流的内容。

教师的情绪感染着学生,要学生有感受,首先教师要有感受,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当教师把阅读教学变成了欣赏的过程,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活动,变成了展现自由精神舞台的时候,学生从中获得了愉悦,获得了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获得了精神的自由,获得了人文精神,教师也获得了满足和幸福。所以教师应是阅读教学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带有煽情的语言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进入阅读环境,感悟文本,进而获得体验。

5 开拓阅读视野,养成阅读习惯

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孩子们朗读、背古诗和课外读物。教学课文后,可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还可动员学生订阅少年儿童报刊,帮助他们在教室内建立“图书角”,把书集中起来,供大家借阅。通过大量地阅读,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词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阅读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想、语言与文本、作者对话。

宋代朱熹云:“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不尽。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与老师心灵的沟通,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与教师精神共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主编.《教育新理念》.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阅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75-01

当今这个社会的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节奏加快,加之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过分的追求成绩,给小学生带来的极大的压力,学生大把的时间都用在做习题上,而颠覆语文教学真正的本质。目前的教学,只重视考点的理解而致使学生逐渐对书面语言感到生疏,未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书面语言来表情达意,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不少困难。为了克服这种毛病,我们教师一直在努力的尝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觉得我们必须把读书放在教学的首位,并通过自身的阅读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人才。以下是笔者对于阅读教学的一些看法,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将阅读视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然而课堂时间却相当有限,很多老师特别在乎课堂时间,以至于很多教师不愿意把时间过多的花在朗读上,这样导致很多学生成为考试的强者,运用的弱者,笔者觉得这违背了教学者的初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应该留点时间给学生读书,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在学习新的文章时候,教师的范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由于课文中有诗歌、散文、说明文等等,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当遇到重点段落的时候,教师就必须更加用心了,因为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演出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

2 注重读书方法的传授

方法,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又是和气的重要。优秀的方法就像一本军书一样,可以帮助学生过关斩将。对于学生的读书能力的培养,方法很重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就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去感受、去联想、去认知,吸取文章的营养,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真正达到“不教”的目的。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科学的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跳读、浏览读等。要根据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单元教学,教师应教会学生首先应根据要求,确定精读、略读的内容,对于典范文章、精彩文段,须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体会词句含义,做到“口诵心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要教给学生自设阅读的目标层次,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问题阅读的习惯。教会学生能进行比较,从整体感知单元课文的异同点,加深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教给学生准确理解词义、分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语文阅读不超脱字、词、句,因而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对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显得至关重要。通过这些,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并将学到的方法迁移到其他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概括文章的能力。

3 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感情

篇7

关键词:朗诵;审美;语感;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49-01

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但传统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它方面训练的现象。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民族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过探究性朗诵和创造性朗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诵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朗诵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朗诵能力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而在语文教学朗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朗诵有助于强化记忆

小学低年级阶段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朗诵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朗诵,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

二、朗诵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火烧云》、《五彩池》、《观潮》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诵,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诵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朗诵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在初学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诵,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有感情地朗诵,使声音进入大脑后产生很强的形象感和画面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通过让学生齐声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领读、默读、朗诵等形式,一边读一边思考,将读与思结合,做到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从而品析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

四、朗诵能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语言能力,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语感的强弱。所以培养学生语感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培养语感有多条途径,朗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比较重视“讲”,认为与其让学生多读,不如自己多讲一些。其实,多数课文是学生基本上可能读懂的。况且语文学习是重过程而不重结论的,正如古人云“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把文章的层次、段意、中心思想这些结论,或者说这几条“鱼”送给学生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捕鱼”能力。所以,与其多“讲”,不如让学生多读读,多念,自己从朗诵中去体会,去领悟。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生只有通过对课文的熟读精思,才能领略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到文章特有的美,从而提高语感,进而提高语言能力。

五、朗诵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会随着读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疑问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学生们通过谈话、讨论、补充等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久而久之,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了,定会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朗诵有助于创设文章情景,再造意境

篇8

【关键词】 课余文化 课余活动 课堂教学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10-01

一棵树的成长不能只靠阳光、水分和泥土,因为它还需要适当的灭虫、施肥、裁剪等,只有给它全方面的呵护,才能长出一课强壮、健康、优质的大树。人也一样,不能只顾着学习、工作、生活,在适当的时候还要学会享受,学会发泄,这样才能平衡身心,才能做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

试问:如果你是一位家长,你愿意你的孩子只成长在一个只有加、减、乘、除的课堂里吗?你愿意你的孩子每天只沉浸在背书、写字、答题的过程中吗?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能只看成绩,而是看他掌握的知识是否全面,看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限,看他对观察事物是否有独特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

一、课余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初看起来是一个很容易答复的问题,但是仔细想一下,却有些困难。”在《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其中的一点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在素质教育教育全面推行、新课改全面展开的今天,“以人为本”、“创新探究”、“主动发展”的教育观念已深入民心,那么课余文化也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即利用课余文化的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激发学生的活力,有效提升小学课余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二、课余文化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影响

课余文化在学校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课余活动为主,其次就是成果展示。在开展活动时,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自身的参与来完成活动的各个环节;当活动项目结束时,负责老师会协助学生把自己的活动成果用不同的方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

由此可看出:在课余活动的开始――过程――结束中,学生所扮演的始终是一个有选择权、有自的这么一个角色。我们都知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上课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短,就是对问题理解的能力较差,我们知道的只是在学生身上的问题,难道我们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我们思考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对这个科目很感兴趣,那他在课堂上集中精神的时间会短吗?如果老师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授课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理解问题的方法,那学生的理解力会永远都这么差吗?

丰富的课余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增长这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课余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增进学习,而所有的这些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学生就会把它转变为动力,应用在课堂上。

例如:橡棋――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还能在弈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德,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造思维,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老师在教给学生棋艺的技巧时,还能培养遵守纪律的自觉性、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时间长了,那么学生就会把这种自觉性、注意力不知不觉地都用在各科的课堂上;绘画――曾有一位家长讲到:小的时候学画画太有用了,比如,绘画要求整体观察,我从小做作文就从中得到启发,不管多短的文章,我都能写得完整,我觉得我比同龄人显得聪明,如在课堂做数学题时,我能从数学公式里看到形象,帮助我理解概念,我一定会让我的孩子学画画的。其实每一项课余活动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恰恰就是这个特点,将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改变,或是提高学习兴趣,或是增强自信心。

三、课余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均衡发展 精彩人生

有一个学生,因为对画画非常感兴趣,所以参加了学校的画画班,画了一段时间,画不但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学习一般的他现在成了优秀生。课后经了解,他的班主任是这样说的:自从去了画画班,我发现他的思维比以前灵活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表扬他之后,他反应沉着,不骄不躁的,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2. 开拓思路 善于创新

一个经常参加课余活动的孩子,即是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的思维都是比较活跃的,而综合能力也会比一般的孩子强。试想一下:在课堂上,经常举手发言,爱提问题的,不一定都是成绩好的学生,但肯定是好学的学生。如果在一节公开课上,除了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剩下的时间都是鸦雀无声的,那这堂课如何谈得上是“和谐课堂”、“开心课堂”?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学生,我们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善于发掘学生的在各个方面的潜能,比教会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更重要。学生的知识面广了,他的想法自然就会多,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去表达,这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弥补不足 发现优势

篇9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是教师、学生共同来表演,教师唱主角,学生唱配角,不能让学生简单地从属于教师。课堂提问正符合这一教学理论,它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提问给学生以外部刺激,防止注意力的分散,并使学生经常保持有意注意,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整理并做出回答,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实践证明,通过提问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所学知识比由教师对学生单向传递信息所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得多。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支配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动机,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外界的刺激,它对于接受外界刺激、同化外界刺激进行信息处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是非 常重要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回答问题是面向全班学生的,对问题所作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力大小,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称赞和自尊心的满足。这种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平时多进行阅读以拓宽知识面,这样,提问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对学生答案的肯定或否定,使学生知道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这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问题的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巧妙合理,能引起学生兴趣,启发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问题的设计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的问题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还要富有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它在课文中的作用;问题还要紧扣文脉,紧扣文章的思路,可以是由整体到部分,先提出一两个大问题,再按重点词、句、段设计若干小问题来说明大问题,也可以由部分到整体,根据重点词、句、段先设计若干小问题,再提出总结性的大问题,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做出概括,也可以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构成“整体―部分―整体”。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地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2.提问的方法及提问后的处理

提问时要先向全体学生发问,然后做短暂的停顿,再指定学生回答。这样做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提出的问题;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在心中拟定一个答案,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提问而不得不进行思考;可以使全班学生对于某一学生的答案进行评定,因为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答案与被指定的学生的答案进行比较。提问时教师态度要自然,要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否则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不能安静地进行思考,也就不能畅所欲言。提问时,教师的语言要清楚明确,提问后不要再重复问题,以免养成学生不注意教师提问的习惯。当然,若学生不明白问题的含义,教师可以用更明白的词句把问题再说一遍。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否则学生会敷衍塞责。若学生回答时没有进行思考只是脱口而出,教师要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并鼓励他们详细回答。学生的答案若很正确,应给予一定的赞许。教师不必重复学生的答案,要鼓励学生向全班学生说话,让全班学生注意听该学生的回答。回答完毕,让全班学生先来评定,进行纠正补充,然后教师再做必要的补充。若回答错了,教师要做出分析,指出错在什么地方,这种耐心启发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

篇10

一、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同的起点上,得到最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要有较大的不同,他们所需的知识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地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一方面使这些“后进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拔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比如《忆江南>一课的课后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背诵《忆江南》,并读一读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看看与这一首有什么不同?

(二)背诵《忆江南》,摘抄其中的比喻句,并谈一谈好在哪里?

(三)背诵《忆江南》,这一组作业设计有难有易,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训练,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

二、设计趣味性作业.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每个成年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起来会觉得轻松异常,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愿意的事就会举步维艰。以往的机械重复的作业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语文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针对学生的教学实践,设计作业内容。如:春天来了,就可布置有关“春”的课外专题作业:

(一)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寻春绘春;收集有关春天的成语、对联、谜语、谚语、俗语、诗歌、文章、故事等等,经过取舍改造和加工,编成小报来描绘春天。

(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嬉春闹春:观赏春天的美景,享受春天的阳光,亲吻春天的和风,甚至去沐浴一番那细细的甜甜的春雨;去野外放飞多彩多姿的风筝;到小河边嬉戏活泼可爱的小鱼;到草地上翻几个跟头,亲亲那柔柔的小草……然后把这春景春趣春情春乐或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让美好的春色永驻。

(三)创造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赏春思春。当学生陶醉在浓浓的春意中时,引导他们从此时此地此景遥想到大江南北的春色,长城内外的美景,联想到为了祖国永恒春色而辛苦劳作的人们,此时,学生的眼前’就会涌现出一幅幅无限美好的春景图。

(四)让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吟春颂春,或写成春文,作成春诗,或绘成春画,谱成春歌。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设计开放性作业,体现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由开放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一)绘画。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如学习了古诗《乡村四月》,让学生画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体会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实验。学完课文后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以思维的可显性促进理解的科学性。如学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课文所说的办法。

(三)续写。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续写。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如:在学了《穷人》后,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后发生的事: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让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并把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四)观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掌握观察方法,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后,可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