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简单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的简单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Forrester认为一个服务已经适合企业应用的标志是:大量的企业客户不得不采用它。就当前而言,这还未发生在云计算身上。当然,并不是说云计算本身不好,几乎每一种技术在出现伊始都会出现各种评价的声音。Forrester认为,云平台正在逐渐成熟,在两三年后,采用云计算将会是一条明智的道路。
目前业界似乎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迅速增强计算能力和加大存储容量,而又不想在物理上增加新的基础架构或者人力方面的投资,那么云计算是一个能使梦想变成现实的选择。对于很多公司,包括那些大型企业而言,云计算提供了一种策略,这种策略能够在还没有实施之前,就将IT能力与用户需求进行很紧密地匹配。
云计算能带来的好处是已经众所周知,它能解决IT公司日常经常面临的一些关键挑战: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终端用户体验?如何满足可用性及其他基于SLA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处理不可避免的业务中断?
云计算实际上可以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案,但IT企业如果过于简化了对云计算的看法,并且在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技术迁移风险的情况下付诸行动,那么必然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而不会使其有所改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云计算会带来一些重要的策略和管理问题,这些都必须在充分理解云计算是否能够真的会带来那些所谓好处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并非虚拟化这么简单
大多数的IT从业者都会将云计算和在虚拟化环境中部署应用程序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虚拟化在云计算的实现中的确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确实能够开拓新的资源,但云计算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分配这些资源,何时分配以及分配给谁使用等问题。但不幸的是,这些方面却经常被忽视。实际上,云计算会为IT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效率的最大化?如何确保这样的决策不会对应用程序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如何避免因为仓促决定带来的业务中断等副作用?
实际上,IT运营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而云计算为了满足其提供灵活性的需要,将会使系统复杂性倍增。虚拟化虽然是实现云计算的一种重要技术,但是不能将云计算等同于虚拟化。理解云计算的这些特性,对于决定是否采用这项技术相当重要。
多层策略须权衡
在云计算的实施中,需要考虑资源、应用和运营三种层次的策略。资源层策略主要关注的是CPU、内存和带宽等硬件资源的管理。应用层策略关注的是应用程序的性能,例如可用性、交易处理延时和其他可以在SLA(服务等级协定)中找到的性能指标。运营层策略则涉及整个数据中心的运营事宜,需要考虑各种应用程序之间可能存在的依赖性,以及跨多个应用程序的诸如相对优先级等运营策略。
那些没能将这三个层次考虑周全的策略,或者在某些领域缺乏策略,都将带来麻烦。例如,应用程序A受一个应用层策略的控制,当事务处理延时时,就寻求额外的资源,而应用程序B也受一个类似策略的控制。如果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那么结果就有可能导致应用程序C因资源不足而运行异常。如果应用程序C是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或者应用程序A是依赖于C来提供输入的,那么这些程度都将无法顺利运行。所以,在虚拟化环境中,管理应用程序的策略必须将所有的关系都考虑在内。
除了以上三种层次运行之外,策略还通过紧耦合、可编程和相互协作三种不同的模型来实现。在紧耦合模型中,策略和一定的实现平台休戚相关。可编程模型为IT管理者在一个已有的框架中提供了一定的选项,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定制。相互协作模型,通常能够考虑非常复杂的情况,实现全面自动化。所有这些,都是在引进云服务之前要考虑的。
站在云计算的高度
在利用云服务之前,有很多和决策相关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这并非虚拟化技术能解决的。打算使用云计算技术的IT企业,必须将其复杂性考虑进去。
策略的自动化可以动态地增加云服务的效率,但这需要在所有三个层次都进行正确地管理,而建立这样一个高效的自动化框架来处理基础架构虚拟化的复杂性是相当困难的。相反,如果没有恰当的策略自动化,云计算的复杂性就可能影响性能,甚至有时还会造成宕机。作为一个可行的选择,企业可以向服务提供商购买云计算服务,他们应该理解需要的策略,从而避免定义和管理这些策略的负担。
企业在评估云计算服务时,必须理解所购买的策略实现模式。他们需要考虑在资源、应用和运营层次各自需要多少控制力。当决定使用云计算后,虚拟化可以作为起点。
篇2
关键词:云计算;云存储;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3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国际地位的日益增高。我国对各行各业都进行了一定的发展与改善。互联网似乎成为了当今社会一个发展的主流。它在满足人们利益与需求的同时也使事情简单化、方便化。云计算与云储存技术是互联网的重要发展技术。不但是因为云计算与云储存的快速与便捷,更因为它在各领域的应用。本文将简要的介绍这两种技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云计算与云存储的含义分析
什么是云计算?什么又是云储存?大家或许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却不是确切的知道云计算与云储存到底指的是什么技术。其实对于云计算这项技术来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甚至是国家对云计算的理解不同,对云计算的定义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被大家所认可。但是目前最受大家青睐的是美国对云计算的定义。他们将其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工作便可以完成。那么什么是云储存呢[1]?所谓的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
2 云计算与云存储的关系分析
云计算与云储存有什么区别或者有什么联系吗?为什么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呢?其实这么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经过上面云计算与云储存含义的介绍。想必大家也都了解到,云计算是一项先发展起来的技术。它通过共享资源库从而使得一些工作简单化。但是它的资源库中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如果每一项任务都需要云计算进行全面的工作的话,那么将会耗费许多的时间。因此云储存应运而生。可以说云储存是云计算的一个子集,云储存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资源库,并且不断的丰富资源库。使得资源库的内容不断的增多以方便工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云计算的工作效率。可以说云储存是云计算技术顺利工作的一个得力的、不可缺少的助手。
3 云计算的应用分析
云计算有哪些应用呢?接下来本文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3.1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云计算是应用领域有很多,首先想给大家介绍的内容就是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应用。大家或许对大数据不是很了解。其实所谓的大数据就是指一种数据库。这数据库中包含了许多云计算的许多内容。也可以说,云计算在进行大数据的运行与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于作用。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云计算在大数据管理方面的内容。大数据是一个相对数据含量比较多的数据库[2]。因此对大数据的管理相对来说就比较繁琐。但是当云计算摄入到这一工作的时候,它将大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不但简化的大数据管理工作的程序,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可以说是云计算一项非常知名的一项应用。
3.2 云游戏应用。游戏似乎成为了现在人们生活一项不可缺少的生活娱乐项目,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青年、少年似乎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会玩一些游戏。因此大家对游戏的了解也应非常的深刻了。可是大家了解什么是云游戏吗?或许当大家看到云游戏这个词汇的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词汇就是游戏,一种可以玩的游戏。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所谓的云游戏并不是指一种具体的游戏,而是一种游戏的插件。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些人酷爱玩网游,网络游戏一般都是通过打拼来获取经验等内容。玩家为什么每次进入游戏都是上次退出游戏的内容呢?这就要归功给云计算技术了。云计算在游戏中可以自动保存游戏的进程,以确保玩家的进程不会被破坏。也可以避免无限次的从头再来的现象发生。这就是云游戏。也就是说云游戏不是指一种游戏,而是一种程序。
3.3 云安全应用。计算机虽然给人们提高了许多的便利,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一些情况下计算机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损失。在许多的情况下计算机是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的。除了一些木马之外,许多图谋不轨的计算机专业人士也就是所谓的黑客也对计算机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保护计算机的安全也一直是科学家们所研究的内容之一。云安全就是为了保护计算机安全而产生的一种技术[3]。云安全并不是一种保护程序,更多的是属于一种识别程序。它可以对已经收纳的木马等病毒进行记忆。当相同的木马入侵的时候,云安全可以快速的对其进行识别,为计算机使用者提供一种安全警告。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损失。然而云安全还是有许多地方是需要完善的。它只能识别已经出现过的木马等病毒。对于新的木马等病毒是没有防御能力的。
4 云存储的应用分析
上面已经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云计算的一些相关应用。接下来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云储存的相关应用。
4.1 远程数据备份应用。远程数据备份是云储存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经过上面的介绍,大家也应该了解到,云储存其实相当一个数据库。不断地吸纳进新鲜的数据。因此云储存在远程数据备份方面有许着重要的应用。换句话说云储存只有实现远程备份的功能来能满足客户的工作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客户付费需要对云储存资源库里面的一些内容进行应用。云储存给客户提供一个端口。客户通过这个端口进入到资源库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然后备份到自己的电脑里。这样不但维护了云储存的利益与维护了客户的权益。云储存不可能要求客户每一次用相同的资源都需要进行重复的付费。
4.2 在线的文档编辑应用。在线文档编辑工作也是云储存的一些重要应用内容。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管理者对资源库中的一些文档进行编辑。这里所指的编辑主要是修改、删除与新加三方面。修改主要是对已经在资料库中的资源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的修改。以免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删除主要是删除一些不符合规定或者由于其它因素不能够在保存在资源库中的资料;新加入就是指为资源库不断的加入新的内容的过程。此外资源库的一些资源也是可以被客户所修改的、新增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客户都有这个权利。
4.3 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视频监控这方面的内容大家或许并不陌生。视频艰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有许多的应用的。它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视频记忆内容。这里所说的视频记忆的内容就是指能够对一段时间内的录像进行智能保存,以方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看。视频的这种记忆功能就是云储存的功劳。云储存就是利用数据库的功能,将视频进行储存和调用。
5 结束语
以上内容就是本文对云储存与云计算的相关内容介绍。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想必大家对这方面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云计算与云储存技术虽然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云计算与云储存技术的应用是远远不止与此的。因此,希望相关的人士能够致力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使得云计算与云储存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喻昕,王敬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J].情报科学,2011(07):1049-1053.
[2]孙坦,黄国彬.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9(09):1-6.
篇3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信息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立足市场,提出培养技术技能型IT人才的必要性和研究方案,阐述如何从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对云计算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IT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计算;技术技能型IT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3年广东省高职教育信息技术类立项课题(XXJS-2013-1066)。
作者简介:黄少荣,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智能,huangshaorong@163.com。
0 引 言
云计算是新一代IT 技术,是继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新,其本质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给由多个服务器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该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1]:
(1)大规模: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在于它将各种软硬件资源都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云计算中心拥有成千上万台服务器,规模庞大。
(2)虚拟化:云计算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IT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提供虚拟化的服务,支持用户在任意的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3)可靠性:云计算采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的措施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用户不必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突发事故,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通用性:不同的“云”有不同的运用,同一个“云”也可以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云计算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只要是能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或PDA等,都可以按需购买“云端”资源[2]。
(5)潜在的危险性:云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云计算中的数据对于数据所有者以外的其他用户是保密的,提供云计算的商业机构却能够获取这些信息,持有敏感数据的政府机构和商业机构在选择云计算服务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云计算是对传统的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相关企业技术也发生着多维度的变革,给IT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时展需求,对IT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提升IT人才的质量,以适应云计算时代新的技术技能需求。
1 云计算时代对IT人才新的要求
1.1 掌握关键技术
云计算时代,主流技术发生了改革性变化,IT人员将面临新的挑战,不仅要深入掌握云计算核心技术,熟悉资源池的构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
(1)虚拟机技术。服务器虚拟化是云计算底层架构的重要基石。在服务器虚拟化中,虚拟化软件需要实现对硬件的抽象以及资源的分配、调度和管理,虚拟机与宿主操作系统及多个虚拟机间的隔离等功能,IT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虚拟机的使用,快速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切换,随时随地从云端获取资源进行开发。
(2)数据存储技术。云计算系统需要并行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数据爆炸式增长,存储技术具有分布式、高吞吐率和高传输率的特点,大多数云计算平台都会提供针对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IT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新的网络存储技术,才能够构建云计算资源池。
(3)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需要对海量的数据存储、读取后进行大量分析,这对数据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IT人员必须擅长负载均衡和并行数据处理,在程序设计时必须偏向更多的数据访问和调用,利用云计算的高性能,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使应用更加智能。
(4)平台管理和维护技术。云计算开发平台转向基于Hadoop框架、GoogleAppEngine的开发环境,操作系统则从Windows转向Linux、VMware虚拟机。随着使用云平台的用户增长,对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操作系统上架部署、设备维护和运维、负责云系统平台监控、日常故障处理及性能优化、负责服务器、云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5)分布式编程与计算。为了使用户能轻松享受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提供了简单实用的编程模型,用户可以利用该模型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实现特定的目的。IT人员必须熟悉云计算模式编程框架,熟悉Hadoop等相关原理及技术和Map-Reduc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
(6)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的安全性问题不仅仅只包括数据安全,更是一个涉及公信力、制度、技术、法律甚至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IT 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反病毒、木马技术。
1.2 全新的技术技能
未来企业对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技术以及社交媒体的整合需求越来越大,IT人员仅具备简单配置服务器或者单纯开发软件的能力是不够的,要想在云技术创造的新环境下取得成功,技术人员需要多才多艺,而且精通公司战略和法律责任等广泛的商业事务,还需要擅长与信息技术部门之外的同事合作。
云计算意味着全新技术技能的学习以及对意外、复杂问题的新理解,IT人员将成为IT技术的集成者,而不仅仅是技术支持者。云计算服务由第三方提供,屏蔽了后台管理和维护工作,传统的系统维护、软件研发、硬件部署等业务必将出现较大转型。云供应商的IT人员必须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使用云服务的IT人员负责本地系统与云保持联系,关注的重点从具体技术细节转移到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其岗位逐步从技术性的具体岗位向企业业务终端岗位转变 [3]。这种情况要求IT人员必须明确企业业务需求、懂得业务流程,并与云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以获得企业需要的各项服务。IT人员还需要具备相关的管理、沟通、专业技术(需求分析、信息安全处理)能力和法律知识(熟悉交付服务的流程与制度、SLA服务等级管理、云计算相关立法等内容)等能力[1],并掌握供应商合同管理、分析学、网络应用技术、移动应用技术等知识和技术。
2 云计算时代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模式
在云计算时代,高职教育要与社会同步发展,专业设置和产业设置要同步实施,课程内容与现代技术也要同步升级,只有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综合性技术技能型IT人才。
2.1 培养IT人才职业素养
“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伦理=职业人才”,IT技术不断升级更新,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IT人才仅仅掌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IT从业者要想在行业中不被淘汰,靠的不仅是技术,而是长期培养的职业素养和人文修养,具有良好心态和成熟心智,以及交流互动、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职业伦理等。为了让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必须依据企业人才标准,提炼出一套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开发打造一批具有职业素养的教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最终培养出具有职业素养的学生。在大学文化中,要铸造云品格、构筑云价值、凝练云精神、建设云文化[2]。
2.2 培养IT人才专业素质
1)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为一门新兴技术,云计算有可能颠覆软件产业,是对传统软件和数据库概念的一次更新和冲击。云计算时代IT人才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思维、发展思维和全面思维。教学上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导向、案例教学”等多样、有效的形式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课程永远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云计算的构建、开发、部署、管理将是高职院校IT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 [4],而且云计算是一门综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学科,学生不仅要对分布式计算、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具备沟通、管理等业务能力。
在专业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上,应在第一学期引入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增加支持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如云计算导论、IT人才素养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云计算概念,对未来所从事的专业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以便接受其他云计算新技术。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上,要保证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网络技术、程序设计和算法等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再深入了解云计算技术,在课程中加入云计算相关内容,如IaaS、Paas、SaaS的应用、云计算办公软件Office Live、Hadoop云计算架构、云计算数据存储技术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数据管理技术BigTable、并行计算编程模型MapReduce、VMware 虚拟化技术等内容[5]。
3)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云计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设置的培养方案应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云实验室建设,升级改造实训条件,开发云实验和实训,组织云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云计算架构下,实践教学还必须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思维的培养和协作能力的锻炼;在学业评定上,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是检验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最好方法,必须充分利用基于云计算的项目开发和工程实施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云技术。学生通过搭建私有云计算平台或借助公有云计算平台参与项目和工程,在团队中分别承担设计、开发、部署与等不同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人才评价上,注重云素质、突出云技能、考量云素养、完善云知识。在教育教学研究上,要基于云平台、利用云资源、开展云研究、促进云创新[2]。
4)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考试。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为了提高人才的市场认可度,需要在不同领域拥有多项认证。目前最受欢迎的认证有:①VMWare虚拟化专家认证,②思科(Cisco)设计专家认证,③Zap-Think架构师认证,④开放群组(Open group)
IT架构师认证,⑤信息系统安全专家认证,⑥至少获得一项CloudSchool.com网站上的云计算服务认证。高职院校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应鼓励学生参加云计算认证考试,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多拿相关权威认证证书,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
2.3 能力导向的师资建设
云计算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学科,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都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高职称、高技能的教学师资。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当前云计算时代的IT人才,必须建设云教学团队,优化云人才梯队。建设云教学团队要重视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完备性、实践技能的应用性、市场联系的紧密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提高培养效果。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云计算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服务机制,大力支持引进国际云计算领域的研发领军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推动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云计算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服务人才机制,组成专业领域齐全、层次结构优化的云教学团队[6]。
3 结 语
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技术、管理和服务将作为云计算时代高校教育改革创新思维的核心,高职院校需适应时展要求,深入研究云计算时代IT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拥有全新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IT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 面向云计算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3): 12-13.
[2] 曾宪文, 李宪武. 云计算与高等教育的前瞻性云应对[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3): 47-50.
[3] 黄务兰. 云计算时代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 计算机时代, 2012(3): 59-61.
[4] 曾文英, 吴积军, 曾文权, 等. 基于云计算的IT课程体系改革[J]. 计算机教育, 2014(17): 40-44.
[5] 王颖, 杜朝晖. 云计算时代高职院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 2013(5): 22-24.
篇4
云计算平台有很多的优势。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不需要再购买和维护服务器设备,开发一个网络应用变得如此的简单,你只需要一个帐户就可以开发部署一个0nternet的应用了。当然,很多应用程序也许还是运行在自己的服务器上,但是也可以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庞大的存储空间来保存文件和数据。同样,运行在桌面和移动设备上的程序也可以使用云计算平台的服务,进行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
微软作为平台软件供应商,早已经将眼光放在这个下一代计算平台之上。10月27日,微软首席架构师Ray Ozzie在洛杉矶的开发者大会(PDC)上宣布了AzureServices Platform平台,并且很多开发人员已经开始尝试在这个平台之上开发他们的应用了!
微软Azure Services Platform由2个层次组成。
底层是Windows Azure:它提供了一个基于Win-dows的虚拟计算环境和存储。简单一些,我们可以把Windows Azure理解为云端的操作系统。它的底层是数据中心中数量庞大的Windows 64位服务器。WindowsAzure通过底层的结构控制器(Fabric Contr000er),有效的将这些服务器组织起来,给前端的应用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并保证其可靠性。
在Windows Azure之上,平台提供了很多针对不同用途的服务。
Live服务:微软将Windows Live的很多功能和资源,通过Live服务器封装以后提供给软件厂商和开发人员使用。通过Live Services,可以存储和管理Win-dows Live用户的信息和联系人,将Live Mesh中的文件和应用同步到用户的不同设备上去。
NET服务:最初被命名为BizTaik服务。它提供了一千基础架构,来构建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应用,初步实现了Intemet服务总线的一些功能,不仅可以提供给云计算平台使用,同时企业自由的服务器程序也可以使用。NET Services由访问控制、服务总线和工作流三个模块组成。
SQL服务:是一个云计算平台之上的数据库服务。现在,提供了类似于SQL Server的数据存储,查询能力。不就的将来,会提供报表、数据分析,数据同步等功能。SQL服务是构建在企业级的SQL Server数据库和Windows服务器之上。
通过Azure Servioes Platform云计算平台,我们可以解决过去面临的很多问题。
篇5
惠普不是迟到者
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出现,到主机代管、服务管理、托管服务、效用计算,再到云计算,惠普在过去15年中一直在为云计算做着准备。Joshua表示:“云计算是惠普未来发展的方向。”
与传统的计算环境相比,在云计算环境下,人们获得服务的速度可以提高80%。此外,云计算环境的使用非常简单。云计算资源可以按需调配,按需购买。用户不需要拥有某一个基础架构或是某一种硬件,也不需要管理这些硬件设备,只需要在网络上购买即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购买几天、一个月甚至是一年的使用量,非常方便。惠普是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即整个业界能够更好地理解云计算概念的时候,再更加清晰、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云是一种手段,用户通过按需并按实际使用付费的商业模式,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世界顶级的、高扩展性的、灵活的服务。”Joshua给出了云计算的概念。
“在保持沉默的这段时间里,惠普并不是无所作为。其实,惠普拥有一个强大的产品组合,并在已有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增添新的项目。针对这些新的功能、项目和产品,惠普一直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惠普希望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大众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2009年4月,惠普了Cloud Assure,目的是通过这款新型的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帮助企业安全、高效地使用云服务。据Joshua介绍,Cloud Assure服务能为客户提供一套可立即使用的解决方案,确保应用的安全性,验证应用性能,并监测应用的有效性,分析应用趋势。目前,已有客户采用Cloud Assured,保证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及安全性。
一切皆服务
Joshua认为,云计算实际上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第一个是门户,第二个是交付(即资源的配置),第三个是云服务(包括基础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第四个是云服务管理。云服务管理是一种并行的管理,即对云计算中的每一部分都进行管理。
对于门户而言,客户可以通过这个门户入口订购云服务。通过门户上的服务列表,消费者可以了解现有的服务种类、价格以及订购方式。消费者只要在入口上提交需求,即可进行相关的资源配置。
在Joshua看来,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是实现交付的过程。这是一个工作流引擎,要求来自门户的需求以及服务的交付必须实现自动化。资源配置还包括计量、计费、服务可用性、服务品质协议(SLA)、配置管理以及服务取消。惠普拥有若干套建立在流程、进度和自动化基础上的方法论,以保证交付。
云服务就是一切皆服务(EaaS),包含三个方面: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其中,基础架构即服务主要包含计算、存储、网络等企业IT基础设施,平台即服务包含中间件、数据库、平台等,软件即服务则是提供按需应用的软件。Joshua说:“惠普拥有丰富的基础设施组合,包括Matrix、刀片系统、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等。”对云服务的管理要遵循ISO 20000、ISO 27001等标准,同时还要建立在ITIL V3等最佳实践的基础之上。惠普能够提供优秀的服务,不仅拥有与ITIL流程和程序相关的多项知识产权,还拥有众多的服务管理软件。
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IT组织的构建方式,也改变了人们思考和工作的方式。以基础设施即服务为例,用户并不希望自己购买服务器、存储、网络、管理软件、虚拟化等产品,然后再自己搭建网络,并进行维护和管理,而是希望有供应商能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些基础设施资源,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使用这些服务。这种服务模式让供应商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提供托管、存储服务时,不应该仅仅从硬件的角度出发,而应将所有的基础设施资源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用户。这就要求IT服务提供商必须具有良好的掌控能力,确保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安全性和服务等级,让用户在任何时候都能放心购买和应用相关的服务。
惠普的IT服务管理涵盖从战略、应用、部署、测试到上线的整个周期。Joshua介绍说:“惠普的软件即服务已经做了9年,在全球有700多家客户。我们尝试着把一些相关或类似的产品捆绑起来,并为用户提供最佳实践和方法论的指导。”在门户、交付、云服务和云服务管理方面,惠普都开发了强大的软件。
篇6
【关键词】云计算 社交网络 移动互联网
云计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取代个人电脑的全部功能,这就叫把个人电脑放到网络里。云计算将最终让你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任何与电脑相关的事,还不用随身带着笔记本或者U盘,因为你需要的所有数据、软件都在云中,在你的网络账户里。
一、云计算分析与预测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云计算的好处,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真真切切地将它落到实处。表面轰轰烈烈的云计算产业建设,到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为多搞一些机房拉资金的噱头。落到实处的云计算就只是铺宽带、上机器?前车之鉴是,电信运营商们投入大笔资金砸向3G,等到管道铺好才最终发现自己更像是在为互联网公司们做嫁裳。
硬件投资是必须的也是赚钱的,但它只是行业生态系统中最低端的部分。这种技术门槛极低的基础建设就不要再拉上云计算的幌子了。
云计算的真正精彩在于软件行业。虽然以“互联网即云计算”的角度来讲,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与云计算相关,但却并非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真实地参与云计算的发展进程。不是不想参与,是不知如何参与。
先来看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将是什么样的?有人认为浏览器即使未来云时代的操作系统。不对!请记住,云时代的特点是“一切皆在云中”。因此,浏览器这种本地软件注定了它与云无缘。在它身上下功夫,势必走本地化的老路,离云越来越远。归根结底,浏览器只是一个客户端,一个云的终端显示驱动,不可能成为网络操作系统。浏览器在当下仍是各大公司们抢得死去活来的网络入口,但那只是云中的世界还不够成熟时的假象。随着更多个人电脑功能迁移至云中,浏览器将最终成为一个不需要附加功能的躯壳,使用哪种浏览器接入云中将变得不再重要。
也有一些聪明的公司看懂了云的未来。就国内而言,腾讯在这方面的动作可谓领先一步。打开,呈现在眼前的与其说是网页,不如说是在线的windows桌面。这种数据、软件、操作皆在云中的网络桌面,正是网络操作系统的雏形。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第三方应用被加入其中,企鹅帝国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辛运的是,云计算并非复制一个online windows那么简单。这才使云计算不至于被大公司们垄断,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参与的机会。问题在于,即使腾讯们把页面做得再像Windows,互联网的生态也不会遭到个人电脑时代的垄断之灾。门户主页、电子邮箱还是可以照常打开,丝毫不受所谓网络操作系统的约束。要知道,在个人电脑时代,任何软件没有Windows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表明:看起来很像Windows的网络桌面只是一个桌面。你甚至可以将它理解为网络硬盘。无论如何,它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
二、社交网络
相较于云计算,社交网络的概念容易理解一些。毕竟,人们对社交并不陌生。社交网络嘛,就是在网络上社交呗。用更广义也更简单的话来概括,社交网络就是多用户参与的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Web2.0热潮的核心概念社交网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为人熟知的即时通讯软件如QQ,多人网络游戏如传奇,都是早在Web2.0之前就已经大获成功的社交网络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Facebook、腾讯等巨无霸级的大型社交网站。这是否意味着社交网站已经发展到了熟透的阶段?是否意味着后人已经没有进入该领域的机会?
结论恰恰相反。随着以“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为核心的云计算进程的深入,使用网络的人群基数将远远超过今天的数量。同时,未来人们的每一次电脑操作都将与网络相关。云计算的模式结构与其用户总量的叠加结果,将是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交需求。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想象力,去挖掘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而完全无须担心今天看起来庞大的Facebook们。社交,依然前景无限。
三、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也许是时下最热的IT领域,连圈外的朋友们也很乐意将它作为时髦词挂在嘴边。毕竟,不懂云计算,不懂SNS,还不懂天天把玩的小手机吗?
然而,笔者要说的是,移动互联网恰恰是笔者最不看好的方向。一旦IT再次出现泡沫(但愿不会),其源头必然是今天投资人竞相追捧的所谓移动互联网。
手机≠移动互联网
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容易搞错的一点是:手机不等于移动互联网!如果你仔细读过本系列文章之前的部分,你应该明白,未来的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的“个人电脑”,而任何一种具备显示屏的终端,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腕表、相机,又或是公共查询机甚至是ATM机,都将成为云中“个人电脑”的显示终端。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未来形态天生就是移动的,而与是否使用手机无关。我们将会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设备接入云中的“个人电脑”,这才是移动的真实含义。
那么手机将会是移动互联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吗?是,又不是。我们的确将经常使用手机来接入互联网,但同时大部分的工作仍然是通过其它设备,尤其是传统的配备有大屏幕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来完成。
原因在于,手机归根结底受制于屏幕大小和输入的流畅性,因而不可能成为大部分电脑操作的适用设备。你可以用手机编短信发微博,但你不会用它来编辑word或excel,甚至长一点的email也不会用它。同样的,你用手机来弹小鸟打僵尸,但你会长时间用它来玩魔兽或是使命召唤吗?甚至赛车游戏你也会觉得还是台式机来的爽快。
篇7
云计算时代的商业思维正在重构
融,IT产业大势所趋
融,技术架构整合之精髓
融,“被集成”战略构筑全球生态圈
融,精简IT之道,敏捷商道之神
“IT产业是一个开放的产业。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聚焦在面向未来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网络、云操作系统以及云管理等基础产品。同时华为坚持开放合作的战略,致力于与各个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提供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数字化重构提供差异化、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在2013华为云计算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一语道破“Fusion”(融合)战略的深刻内涵——因应开放的IT环境,聚焦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被集成”的方式与合作伙伴携手搭建“精简IT、敏捷商道”的生态圈。
华为将如何顺应无边界的融合趋势呢?华为又将如何架构有边界的生态系统呢?
无边界,重构数字时代商业思维
“善者因之,其次顺之,再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这是出自《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句话。华为技术战略部部长朱广平给出了更加通俗的注解:“一个最好的企业能够伴随着一个行业的诞生、发展而壮大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这是最好的。其次是不与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着干。但是我们很多传统企业容易‘整齐之’,即将新的行业拉到现有的思维模式之中。当然,最差的是跟行业趋势对着干。”
企业理应“因之”、“顺之”的大趋势是什么呢?
“早在2005年尼葛洛庞帝出版《数字化生存》一书时就提出,未来将是原子世界,即我们的物理世界将走向一个以比特为代表的数字世界。”朱广平说,“再往后发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其核心就是数据化,就是要把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进行数据化建模,进而实现智慧化。”
好一个“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它正在给每一个产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以机器翻译为例,一个人理解人类的思维是通过读书、受教育、跟别人沟通等方式训练而成的。如何实现机器对人类思维的理解呢?同样需要机器像人一样去读书,到历史的图书馆里读各种各样的书,这正在成为现实。同样,整合了汽车感知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智慧交通系统等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正在将汽车产业从以发动机为核心推向以信息为核心。
朱广平说,在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趋势下,传统企业正在从以下三个方面重构数字时代的商业思维:一是将互联网转变成内生的商业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工具;二是要善于使用连接的智慧和分享的智慧,如今互联网已将全球的资源、信息整合成了一个系统思维;三是移动性成为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移动性塑造了无边界企业的商业思维,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重构数字时代的商业思维必须从因应技术变革开始。从企业应用层面看,IT对企业的价值正在从功能级和使能级走向贡献级,因为向电子商务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目标达成的新路径。将来,企业IT应用的重心将转向借助IT系统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通过IT和网络技术重新定义一个市场的独特价值级和创新转型级。从IT供应商的角度讲,朱广平分享了三大技术前沿:SDN和5G将引领网络变革和发展,云操作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引擎成为基础和核心,感知计算和端云协同。
“当我们从未来回观现在,你会发现无尽的机会;而当你从今天展望未来时,可能看到的全是挑战。”朱广平表示。通过2013年华为云计算大会,我们依稀看到,华为IT产品线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商机,正在与合作伙伴一道迎接新的挑战。
融合,开创一个IT新世界
与去年相同,2013华为云计算大会继续沿用了“精简IT,敏捷商道”的主题。根据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的说法,“精简IT”也好,“敏捷商道”也罢,是一个永无止境、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达成的目标。
与去年不同的是, 2013华为云计算大会首推“Fusion”(融合)战略,并将其定义为实现“精简IT,敏捷商道”目标的具体方法。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数据中心等技术创新和融合,采取开放架构与第三方系统融合,实现精简部署、精简运维和精简管理,快速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提升企业效率,进而实现“敏捷商道”。(下文,我们还将就华为融合战略的落地进行详细分析)
郑叶来将“精简IT,敏捷商道”的战略目标诠释为成就客户、开放合作和技术创新三个层面。
首先是成就客户,即实现华为与客户愿景的融合。在郑叶来的理想中,华为不仅仅是一家供应商,更期望华为能够理解客户、帮助客户、成就客户,最终成为客户可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在2013华为云计算大会期间,华为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签署了合作协议,确立了在大数据存储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媒资行业领先的技术和应用模式。
其次是开放合作,构建敏捷供应链。“我们一直相信,IT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商业环境。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提供优质的行业解决方案,持续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构建一个适合华为发展的全球生态链,与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对客户的长期承诺。”郑叶来说。
第三是技术创新和变革。据郑叶来介绍,技术层面的融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软件和硬件的融合,华为以统一开放的架构,可以与其他厂商的产品进行融合;二是数据与分析的融合,围绕整个数据周期,从数据的存储到使用再到融合的设计,可确保数据的价值能最快速地挖掘并被利用;三是商业设计与基础设施的融合,基础设施可以感知业务流的需求,针对不同的商业设计,实现基础设施的自动编排和自动调度。
在郑叶来脑海中,一个融合的IT新世界正在展开:在这个世界里,计算不再有上限,网络不再有边界,存储不再有限制,并且管理简单,配置简单,运维简单,获取简单。这也正是华为IT产品线计算、存储和数据中心三个领域的创新原动力。
被集成,搭建开放合作的生态圈
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永远不做电信运营商……这是《华为基本法》发出的铮铮誓言。现如今,华为企业业务赋予这些誓言更丰富的内涵:永远“被集成”,坚持聚焦在ICT基础设施,严格控制自己的边界,坚决不与客户竞争……
“我们的合作伙伴战略就是被集成、聚焦。因为华为定位于ICT基础设施领域,只有和广大伙伴合作,才能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解决客户需求和客户问题的解决方案。”华为企业业务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部总裁张顺茂指出,“在解决方案层面,我们已拥有1100多家合作伙伴;在渠道方面,全球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700家;服务方面的合作伙伴也达到700余家。预计今年,我们的合作伙伴总计将达到6000家左右。”
华为合作队伍扩大得如此迅速,得益于合作伙伴对“被集成”战略的信任。“我们希望华为和合作伙伴一起成为客户的最好选择,而不仅仅是华为成为客户的最好选择。”华为全球渠道部总裁张林表示,“在合作伙伴选择上,我们坚持先专业化后综合化的方式,希望先找到一些专业的伙伴来做专业的事情,在其擅长的解决方案和客户群中发展起来后,华为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共同研究市场,共同拓展业务,实现综合化。”
短短三年时间,华为企业业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链模式,现正搭建复杂的生态网络。借用郑叶来的话说:“我一直坚信IT是一个合作的生态链,华为需要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开放式创新。”据英特尔公司华为全球客户总监方粤生介绍,英特尔与华为的合作不仅包括硬件层面的计算、存储和网络,也包括为华为提供一些底层的应用软件,协助华为开发行业解决方案,做虚拟化和云操作系统等。如今,英特尔已与华为合作为客户提供高端服务器等产品。
同样,华为与SAP在2012年就达成了全球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据SAP中国研究院副总裁唐杰透露,华为与SAP的合作涉及服务器与内存数据库、云计算和移动办公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在技术上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模式。
东软国际与华为合作关系的演变,更加坚定了合作伙伴对华为“被集成”战略的信心。东软国际高级副总裁兼专业服务集团总裁李云晓表示,华为的“被集成”战略促成了双方在客户面前的利益一致性:“华为拥有丰富的IT产品线,而东软国际对客户需求有深刻的洞察。以前,我们曾经是华为的软件外包服务商,后来就外包业务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全球市场。如今,我们已经是战略合作关系。”
篇8
经过近年来对云计算的部署和应用,不少用户已经度过了IT基础设施虚拟化的阶段。但是如何让云应用更有效地部署、资源更为优化地利用,切实做到按需分配、按量计算,却仍然是一个难题。
这是因为,云计算从应用角度来看,是为了帮助用户按需利用数据资源,这绝非虚拟化软件就可以实现的。从IT基础架构角度实现虚拟化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池,与真正集成、优化、管理和流转数据资源之间还存在一道鸿沟。
因此,要想让云应用“如同用水用电一样简单”绝非易事。这需要数据中心至少做到三点:弹性伸缩――云计算环境的任意节点的变动,不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实现不间断进化;资源流转――资源可以流传到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达到绿色低碳的效果;智能简化――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能够智能高效地协调资源与业务应用,让用户更简化地实现数据中心管理。
那么如何构建云业务应用平台和IT基础资源池之间的桥梁呢?
担当桥梁重任的云海OS
浪潮集团近日了国内首款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云海OS。那么什么是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它就是云业务平台和IT基础设施之间的桥梁。
浪潮对此的理解是,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是实现数据中心资源融合、智能调度、弹性伸缩的大型系统软件,能够整合海量的异构资源,可提供按需的资源服务、智能的资源调度、不间断的资源进化、灵活的资源管理,支撑多层次多类型的云计算服务。它是云数据中心的神经系统,是云计算的核心基础性软件技术。为此,针对这个关键项目――云海OS,浪潮花费近三年时间进行研发,先后有200余名员工参与其中。
对于云海操作系统,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恩东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以前我们使用PC的时候需要使用汇编预言来编写程序实现应用,这正如现在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之间的资源无法统一调动,应用开发没有操作系统进行调配,用户在开发应用的时候缺少有力的工具。未来,正如PC离不开操作系统,云数据中心应该也离不开云操作系统。”浪潮的云海OS也得名于此。“我认为云海OS的价值正在这里。”王恩东强调,“用户应用汇编语言的时代,应用比较匮乏。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出现后,开发应用变得方便简单,应用也就越来越丰富。
同样,当云操作系统问世后,它能够让数据中心智能灵动,能够很好地支持云数据中心的应用开发。”
五大功能让资源云化
据浪潮系统软件总监、云计算产品部总经理张东介绍,浪潮云海OS还是业界唯一的“云计算+云存储”解决方案。它是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即云存储)的产品,能够实现计算、存储、网络的全面逻辑化资源整合,硬件在线扩展,即插即用。
张东表示,浪潮云海OS采用“linux+Xen”开放标准技术路线,兼容其他虚拟化异构平台。它全面采用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等,支持“云计算+云存储”整体架构,可实现应用、数据与硬件资源的完全隔离,软硬件资源的逻辑化整合,同时依托开放和标准化的技术路线,使系统兼容异构设备。具体来看,它具备五大功能。
智能的资源调度功能。云海OS可以根据资源的实时数据信息,智能地调整数据中心各类资源的业务负载,实现资源负载平衡;还可以根据数据中心的总体资源利用情况,智能地启用或休眠部分物理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负载需要,智能地选择物理资源,满足业务的运行需要。
不间断的资源进化功能。云海OS能够实现应用、数据与物理平台的完全逻辑隔离,互不影响,因而硬件、系统和应用均可在线升级、扩展,从而保证系统可以随租户业务的成长而不断进化。云海OS的扩展性强大,可同时支持5000台设备,5万个虚拟资源节点。逻辑资源与硬件的双重弹性保证租户业务的不断进化。
灵活的资源管理。云海OS有大规模基础资源管理和信息采集模块,支持自动化的资产管理、性能监控、健康监控以及远程管理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中心整体运维的自动化和远程化,简化IDC运维管理。
连续的资源保障。云海OS采用计算资源高热备、存储资源多副本、数据容灾等多项高可用技术,保证资源服务可用性达到99.99%,为业务提供连续的资源保障。
按需的资源服务。云海OS能够将海量异构资源整合标准统一的资源池,并根据业务负载动态为租户分配所需资源,而且租户能够远程完成资源申请、应用部署、上线等全程服务,简单便捷。
行业云落地的基础
2011年,浪潮全面向云计算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转型,发展行业云是浪潮云计算战略的关键。去年,浪潮就提出 “行业云”是国内云计算应用需求最迫切、最有基础的领域。从这近一年的市场实践和反馈来看,浪潮在各地陆续实施了一批政务云、广电云、卫生云、烟草云、企业云等行业云项目。
篇9
关键词:云探索;地税行业;云计算;数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基于税种划分国、地税机关对纳税人的管理权限,导致不同税务机关征管的税种在计算依据或征管数据互为依存;国、地税机关税收信息化建设白成体系的格局,导致数据标准不一、数据交换和共享渠道不畅。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体制要求全面涵盖税收征管业务功能、云计算程和所有税种,提高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保证数据口径和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处使用和国、地税业务的数据互联和功能互通。在当前国、地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要充分考虑业务和技术的规范、统一的可行性,从提高管理效率和纳税服务水平的需要出发,适当探索建立国、地税公共应用平台,逐渐统一国、地税在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稽查、电子报税等方面的应用系统,使其在业务处理流程、底层技术框架、界面上保持统一。在业务层面上,可以根据数据和业务结构不同,在后台分别实现。
一、云计算及其功能
云计算,顾名思义,就是工作的流程,是工作业务的流程,反应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云计算”这三个字的定义,由于不同公司、不同机构、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很难对云计算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为云计算下一个通用的总结,所谓云计算技术,实际上就是流程在计算机系统里的反映。云计算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些云计算程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给出了自己对于云计算技术定义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物理介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电磁泄漏及干扰,网络介质在接口、某些特定线缆都有可能出现因屏蔽不严而导致的信号泄漏。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屏蔽措施都不是很健全,这对网络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网络软件的安全功能不完善,或系统中存在各种恶意代码,如后门程序、病毒程序等。这样会导致信息泄漏、资源非法使用或数据损毁等后果。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功能上变得越来越丰富,在用户使用网络更加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人员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保密观念不强导致。其中操作失误导致的信息泄漏或损毁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对系统的熟悉了解,为达非法目的对系统数据进行篡改、破坏也会对网络系统造成严重后果。云计算升级工具:这里是指当云计算定义变更后,将新的流程定义用于过时的云计算实例上,使之可以按照新的流程进行执行的流程实例升级工具。云计算驱动界面:云计算系统本身只能定义流程、执行流程,其他的和业务系统相关的功能处理还需要大量的开发工作。这里是想设计一种统一的方案,使得通过云计算定义和电子表单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云计算驱动界面生成和展示。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提高业务系统的开发效率,并提高系统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对需求变更的支持能力。业务权限系统整合:云计算引擎和业务系统权限的整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是想通过对云计算定义信息的扩展,使之和业务系统权限认证体系无缝结合,从而达到简单、方便、有效的权限控制。
二、地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如何使本单位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工作以及办公的时候具有较高的集成化,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目前,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作效率的高低俨然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过去办公方式,显然逐渐背离了现时代对办公的要求。传统的“有纸化”办公方式将单位的各个部门分散化,人员拿着办公文件亲自送到所要进行审批、签字以及盖章的部门或者人员那里,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计算程很浪费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开发一套满足地税行业特定需求的电子政务产品不仅解决了工作人员亲自拿着公文去各部门去审批签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无纸化”的办公环境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当前,电子政务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地税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以现有开源云计算产品为基础,为地税行业的软件基础平台设计、实现一个完整、高效、适用性强的云计算平台。同时,在云计算扩展应用上针对多任务支持、动态云计算程支持、界面驱动、权限系统整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给出对应的解决思路。
流程管理、监控工具: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流程的管理、监控功能,为每个流程提供一系列的操作列表,使用户可以对流程进行人工的干预、调整。
单节点、多任务支持:传统的云计算系统,节点即任务,一个节点上只能有一个任务存在和执行。对于地税行业核心应用系统来说,通常情况下,一个业务阶段上会有很多的可执行任务,这些任务直接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关系或者制约条件。如果把这些大量的任务都设计为一个节点的话,那么整个的云计算模型将会非常的复杂,这样会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模型的制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业务系统的开发也会复杂很多。因此单节点、多任务的特性对地税行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设计简单的云计算流程(即少量节点,节点下多个任务),从而降低业务流程建模复杂度,并降低软件复杂度。同时该特性也会影响到建模工具、升级工具等相关特性。
三、云探索在地税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云探索的方法和技术在网络入侵防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云探索与网络入侵检测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我们先阐述云探索的知识、方法与技术。云探索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涉及数据库系统、机器学习、智能信息系统、统计学和专家系统。云探索充分利用了这些学科的结果,但是研究目标和重点又不同于这些单一研究领域。云探索方法能从巨大的真实数据库中提取感兴趣的和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从而成为一个在理论和应用中重要而实用的研究领域。但是,云探索并不等同于任何一个上述提及的学科。例如,统计学在云探索中应用广泛,但是在一些方面并不解决问题。统计学的方法限制在数学范围内,无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集合的包含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值只能使用精确数据,不能使用不确定或不精确的数据。数据库对于云探索来说,只是一个训练集,相对于数据库在DBMS系统中的角色,要次要得多。机器学习的算法也很多,但是要在云探索中应用,必须要解决实用性问题,即在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云探索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数据的表示云探索不仅要挖掘二维数据表数据,还要挖掘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和万维网数据。(2)挖掘算法现在云探索已经发展了众多的建模和学习方法,从中选择合适的算法更多是来自经验。(3)使用背景知识使用背景知识无疑会帮助在云探索中建模的准确度。(4)可视化-使用可视化的方法进行云探索非常重要和有用。(5)挖掘结果的评价模型挖掘出来后,必须要对模型进行系统或者统计测试,以检验模型的质量。(6)人机交互寻求云探索过程中的可视化方法,使知识发现的过程能够被用户理解,也便于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进行人机交互。
第一,要遵循信息化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是业务一体化。应按照信息技术客观规律的要求,采取业务再造、机构重组等现代管理思想,对税收业务规程、工作制度、考核体系等进行修改和完善,遵循“科学、简便、有效、共享”的原则,调整某些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制度。并根据信息化特征,规范信息采集渠道,完成新的税收业务规程和内部管理程序、工作制度的建设与革新。第二,加强税收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和组织管理。税务系统应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信息化专业开发服务队伍。应制定必要的特殊政策,从机构设置、工作环境、职称评审、待遇、再培训、职务晋升、干部交流等多方面,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稳定技术队伍,解决日益突出的信息技术人才流失问题,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税务机关工作。要通过学习进修、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快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使其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税收信息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总局、省局应建立相对集中的税务管理信息化开发和技术支持队伍,以实现对核心业务系统和技术的掌控。第三,加强部门间密切配合。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联系,信息技术部门要做好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业务部门也应要按照信息技术的要求,在软件开发、整合、项目推广、设备调整、资金管理等工作中,与技术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第四,规范性与灵活性结合。上级管理部门应在一体化原则和标准的前提下,建立创新机制,适当放松并鼓励基层单位在采用信息技术新方法,以及进行征管改革创新、目标管理、为纳税人服务、部门合作办税、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使用等方面的探讨应用,以期获得更多更好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四、结论
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隐藏的、潜在有用的知识或高层信息,如数据库中的记录。“知识”是指描述数据集合整体特性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如预测属性值的规则、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等。有时“数据”、“知识”、“信息”并没有严格加以区分。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数据采集工作制度,严肃数据采集纪律,保证数据采集质量的完备性。数据采集质量的技术检测只是一个手段,更多的还必须靠管理制度和规范来解决。
参考文献:
篇10
基于税种划分国、地税机关对纳税人的管理权限,导致不同税务机关征管的税种在计算依据或征管数据互为依存;国、地税机关税收信息化建设白成体系的格局,导致数据标准不一、数据交换和共享渠道不畅。现代化的税收管理体制要求全面涵盖税收征管业务功能、云计算程和所有税种,提高系统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保证数据口径和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处使用和国、地税业务的数据互联和功能互通。在当前国、地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要充分考虑业务和技术的规范、统一的可行性,从提高管理效率和纳税服务水平的需要出发,适当探索建立国、地税公共应用平台,逐渐统一国、地税在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稽查、电子报税等方面的应用系统,使其在业务处理流程、底层技术框架、界面上保持统一。在业务层面上,可以根据数据和业务结构不同,在后台分别实现。
一、云计算及其功能
云计算,顾名思义,就是工作的流程,是工作业务的流程,反应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云计算”这三个字的定义,由于不同公司、不同机构、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所以很难对云计算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为云计算下一个通用的总结,所谓云计算技术,实际上就是流程在计算机系统里的反映。云计算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些云计算程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技术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都给出了自己对于云计算技术定义的理解。
计算机网络物理介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电磁泄漏及干扰,网络介质在接口、某些特定线缆都有可能出现因屏蔽不严而导致的信号泄漏。目前大多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屏蔽措施都不是很健全,这对网络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网络软件的安全功能不完善,或系统中存在各种恶意代码,如后门程序、病毒程序等。这样会导致信息泄漏、资源非法使用或数据损毁等后果。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功能上变得越来越丰富,在用户使用网络更加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人员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保密观念不强导致。其中操作失误导致的信息泄漏或损毁也是导致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作人员利用自己对系统的熟悉了解,为达非法目的对系统数据进行篡改、破坏也会对网络系统造成严重后果。云计算升级工具:这里是指当云计算定义变更后,将新的流程定义用于过时的云计算实例上,使之可以按照新的流程进行执行的流程实例升级工具。云计算驱动界面:云计算系统本身只能定义流程、执行流程,其他外围的和业务系统相关的功能处理还需要大量的开发工作。这里是想设计一种统一的方案,使得通过云计算定义和电子表单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云计算驱动界面生成和展示。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提高业务系统的开发效率,并提高系统质量。同时还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对需求变更的支持能力。业务权限系统整合:云计算引擎和业务系统权限的整合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是想通过对云计算定义信息的扩展,使之和业务系统权限认证体系无缝结合,从而达到简单、方便、有效的权限控制。
二、地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如何使本单位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工作以及办公的时候具有较高的集成化,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目前,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作效率的高低俨然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过去办公方式,显然逐渐背离了现时代对办公的要求。传统的“有纸化”办公方式将单位的各个部门分散化,人员拿着办公文件亲自送到所要进行审批、签字以及盖章的部门或者人员那里,不仅浪费人力物力,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计算程很浪费时间,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开发一套满足地税行业特定需求的电子政务产品不仅解决了工作人员亲自拿着公文去各部门去审批签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无纸化”的办公环境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当前,电子政务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地税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以现有开源云计算产品为基础,为地税行业的软件基础平台设计、实现一个完整、高效、适用性强的云计算平台。同时,在云计算扩展应用上针对多任务支持、动态云计算程支持、界面驱动、权限系统整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给出对应的解决思路。
流程管理、监控工具: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流程的管理、监控功能,为每个流程提供一系列的操作列表,使用户可以对流程进行人工的干预、调整。
单节点、多任务支持:传统的云计算系统,节点即任务,一个节点上只能有一个任务存在和执行。对于地税行业核心应用系统来说,通常情况下,一个业务阶段上会有很多的可执行任务,这些任务直接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关系或者制约条件。如果把这些大量的任务都设计为一个节点的话,那么整个的云计算模型将会非常的复杂,这样会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模型的制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并且业务系统的开发也会复杂很多。因此单节点、多任务的特性对地税行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设计简单的云计算流程(即少量节点,节点下多个任务),从而降低业务流程建模复杂度,并降低软件复杂度。同时该特性也会影响到建模工具、升级工具等相关特性。
三、云探索在地税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云探索的方法和技术在网络入侵防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云探索与网络入侵检测是密切相关的。为此,我们先阐述云探索的知识、方法与技术。云探索是一个交叉研究领域,涉及数据库系统、机器学习、智能信息系统、统计学和专家系统。云探索充分利用了这些学科的结果,但是研究目标和重点又不同于这些单一研究领域。云探索方法能从巨大的真实数据库中提取感兴趣的和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从而成为一个在理论和应用中重要而实用的研究领域。但是,云探索并不等同于任何一个上述提及的学科。例如,统计学在云探索中应用广泛,但是在一些方面并不解决问题。统计学的方法限制在数学范围内,无法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如集合的包含关系。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值只能使用精确数据,不能使用不确定或不精确的数据。数据 库对于云探索来说,只是一个训练集,相对于数据库在DBMS系统中的角色,要次要得多。机器学习的算法也很多,但是要在云探索中应用,必须要解决实用性问题,即在大量的数据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云探索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数据的表示云探索不仅要挖掘二维数据表数据,还要挖掘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和万维网数据。(2)挖掘算法现在云探索已经发展了众多的建模和学习方法,从中选择合适的算法更多是来自经验。(3)使用背景知识使用背景知识无疑会帮助在云探索中建模的准确度。(4)可视化-使用可视化的方法进行云探索非常重要和有用。(5)挖掘结果的评价模型挖掘出来后,必须要对模型进行系统或者统计测试,以检验模型的质量。(6)人机交互寻求云探索过程中的可视化方法,使知识发现的过程能够被用户理解,也便于在知识发现的过程中进行人机交互。
第一,要遵循信息化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程序性。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是业务一体化。应按照信息技术客观规律的要求,采取业务再造、机构重组等现代管理思想,对税收业务规程、工作制度、考核体系等进行修改和完善,遵循“科学、简便、有效、共享”的原则,调整某些不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制度。并根据信息化特征,规范信息采集渠道,完成新的税收业务规程和内部管理程序、工作制度的建设与革新。第二,加强税收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和组织管理。税务系统应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信息化专业开发服务队伍。应制定必要的特殊政策,从机构设置、工作环境、职称评审、待遇、再培训、职务晋升、干部交流等多方面,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稳定技术队伍,解决日益突出的信息技术人才流失问题,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税务机关工作。要通过学习进修、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快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使其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税收信息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总局、省局应建立相对集中的税务管理信息化开发和技术支持队伍,以实现对核心业务系统和技术的掌控。第三,加强部门间密切配合。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联系,信息技术部门要做好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工作;业务部门也应要按照信息技术的要求,在软件开发、整合、项目推广、设备调整、资金管理等工作中,与技术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信息化建设协调有序。第四,规范性与灵活性结合。上级管理部门应在一体化原则和标准的前提下,建立创新机制,适当放松并鼓励基层单位在采用信息技术新方法,以及进行征管改革创新、目标管理、为纳税人服务、部门合作办税、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使用等方面的探讨应用,以期获得更多更好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四、结论
从大量数据中提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隐藏的、潜在有用的知识或高层信息,如数据库中的记录。“知识”是指描述数据集合整体特性的更高层次的概念,如预测属性值的规则、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等。有时“数据”、“知识”、“信息”并没有严格加以区分。通过制定合理、科学的数据采集工作制度,严肃数据采集纪律,保证数据采集质量的完备性。数据采集质量的技术检测只是一个手段,更多的还必须靠管理制度和规范来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