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教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合作探究氛围浓厚,学生普遍具有创新意识,身心全面得到发展的课堂。下面,我就几年来的教学探究,谈谈对新课改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点新认识。
一、更新教学观念,实践新思路,让课堂迸发出活力
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转变,而首要转变的就是教师主导思想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只要学生学会知识,顾及不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展,评价单调,以“分”论调,迫使教育盲目地为“应试服务”, 培养出了大批僵化、机械化的书呆子。语文教学更是单调乏味,教师是宣讲者,满堂灌式的将知识填鸭到学生的头脑中,无益于理解与创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成为语文学习的方式与方法。而新课改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充满人性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要赋予生命活力,课堂教学的双边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原来教师是主宰,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为学服务,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尊重学生个性,注重知识生成与发散创新思维的培养。课本不再是教的工具,而是知识生成的园田。新课改的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不再是讲没讲完,而是学生知识生没生成,能力得没得到提高,学生是否学得积极主动,学有所获。课改观念的转变的支点应该是用发展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能力的提高来驾驭课堂教学。
二、建立合作交流探究的课堂教学体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不再是师徒关系,而是合作交流关系,双方为了一个“发展”的目标积极地合作交流,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感受到的就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氛围。教师不再是师严如父,冷若冰霜的严肃,学生也不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语的草木听众。他们个性应得到充分的张扬,能力应得到培养。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可以小组交流,大胆质疑,甚或挑战权威。这种生生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会让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主人,都有实践的机会、表现的平台。教师的授课既生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在情感与个性的融合中得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质疑与交流中逐步得到提升。
三、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得到有效地激发
学生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效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应能力,也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要求。那么在新课改教学中,思维启发教学指的是什么?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本进行研究性拓展知识,通过质疑,独立发现问题,用书本知识去了解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这种创造性思维来源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交流,来源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来源于学生的创新与探究。例如在教授散文时,我们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对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进行交流探究。学习后,我们可以寻找出同类的散文,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以研究性阅读为手段去感悟,这样几次类比的研究性阅读,学生对学习散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久而久之,这种发散思维的有效拓展,学生也就掌握了阅读散文的技巧。
四、科学的评价课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评价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以激励和鼓励为导向。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切不可以分数论优劣,以点带面的进行评价。因材施教,落实分层教学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就是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的评价。教学中,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知识基础差异、个性差异等因素,所以我们评价就应该是策略的、科学的、导向的。此外,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闪光点,积极引导,激发其兴趣,使其充分得到发展。例如,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中发现某个学生的画画得非常出色,传统的教学可能会以课堂溜号进行扼制,但新的教学评价就要正确的引导,可以是激励与引导相结合,给同学展示他的作品,并进行表扬激励,然后引导其认识到语文课堂应尽量学习语文知识,这样既肯定他的美术天分,激发其绘画个性的张扬,又让他认识到语文课上画画是错误的,引导其正确对待学习。
转变语文单调乏味的课堂关键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自我、诵读、个性化情景剧、观点鲜明的辩论会、自主创作的手抄报等形式激发其趣味性,丰富语文课堂内容,把时间空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动力。
五、强化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落实语文新教学观
篇2
关键词 转变思想 准确定位 因材施教
笔者在从事中职语文教育的六年时间里,为一部分不喜欢学习语文课的中职学生总结了几点原因。第一,学生对职业教育开设语文课存在片面认识。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来职业学校只是学习一种谋生的技能,为的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这与学习语文毫无关系。第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近几年来,由于招生对象的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导致学校里学风日下,出现了上语文课学生听不懂的现象。第三,教师与学生没有产生教与学的共鸣。由于前两者原因,导致部分教师为“教书而教书”。从而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的恶性循环。
如今,要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十七大精神,结合中职教育现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对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进行科学定位,做到因材施教。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端正态度,不能把教育看成只是谋生的手段
当笔者还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时,语文课实习指导教师曾说过:“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尤其是语文教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职业。”
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是孔老夫子、、陶行之、陈鹤琴、徐特立、叶圣陶、斯霞等从古到今堪称师表的教育家和成千上万的名教师,组成了星光闪烁的优秀教师群体,是他们“有教无类”、“兼容并包”、“知行合一”、“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们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忠实施者。因此,教师只有真正把教育看作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才能尽心尽力地培养学生。尤其是中职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本着“为教人而教书”的理想正确引导学生,上有价值的课,学习有价值的知识。
二、重新认识中职语文教学
准确定位中职语文教育。国家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课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我国职业教育至今仍受普教模式及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在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学科安排、教材教法等方面都有普教的深深烙印,往往淡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并无太大区别。这就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社会需求等对中职语文教学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应把语文课教学与技术课教学相结合,应把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相结合。
1.加强学生能力训练
针对中职教育的应用型特点,有的放矢地加强中职学生工作中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使得中职学生切实掌握与其所拥有的技术能力相匹配的语文能力。如阅读与作文训练,不只是单纯的语言基本功能的训练,更是对自己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2.注重文化的熏陶
通过学习语文,接受中外思想文化的熏陶。从中吸取多方面的营养,潜移默化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如中职课文《敬业与乐业》,这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作的一次讲演,虽然距今已经七十多年,但是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中职学生仍然很有教育意义。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从中认真汲取有益的思想营养,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责任心和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3.提高人文修养
通过语文的学习,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及审美能力。如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体现了作者对北平清静秋色的眷爱和流连的感情,同时也夹杂了悲凉落寞的暗影。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仅要正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作者的审美眼光及审美趋向,而且也开始体会感悟自己的人生。这无形之中,起到了对学生人文熏陶的作用。
三、协调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产生共鸣
目前,中职语文教育出现了老师难教语文,学生不喜欢学语文的现象。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教师失去教学动力,学生失去学习动力。教育界常说“教学相长”,这种统一的实质在于师生互动。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更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施与者,而是对话者。中职语文要想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向前发展,就要处理好教与学两者的关系,也就是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同时着手。
1.教师方面
从教师这一方面来说,重要的是知识渊博,教法多变,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第一,教师有较好的汉语言文学的功底,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因材施教。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第三,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今天,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运用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2.学生方面
从学生这一方面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西方建构主义哲学流派也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从二者都可以看出,学习者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了一个及其重要的地位。那么,落实到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明白语文的重要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广大教师与时俱进。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上有中职特色的语文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关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问题及思考\[EB/OL\].网络财富――职教论坛,2008,4.
篇3
一、读中感知
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特别强调诵读,直至朗朗上口,背诵为止,私塾先生并不做多的讲解,而是让弟子慢慢去领悟,古人读书的方法古人呆板,但也不无道理。它强调读是理解的前提,不读就不能理解,感知是在读的过程中慢慢体会出来的。叶圣陶先生也强调语文教学中的阅读,阅读是学习课文的第一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读通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感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读熟读透,而不要带着学生将目光集中在段落和层次上。教师应让学生有一个充足的时间去精读,去细细品读,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其实做到“正确、流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学生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这是阅读的基本功。小学生能够做到这些需要教师的指导,要耐着性子把读的环节做好。很多教师往往考虑到教学进度,忽视读的环节,或者是不重视,在教师范读或学生通读课文后,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开始了内容的讲解。在教学中,一节课40分钟,教师可以这样安排读和讲的时间:学生初读课文时,可以用15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教师再用20分钟时间讲授。这样读的时间为15分钟,其效果比教师多讲15分钟好得多。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上更是舍得花时间,于老师在丹师附小上《新型玻璃》时,曾鼓励一名女生自读八遍。
二、读中领悟
读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精读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感性认识逐步发展到理性认识。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如果一味地读,而没有理解,那就是无效的阅读。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有的教师还是抱着旧的教学方式不放,教师讲,有时还逐字助段地讲,甚至到了繁琐的地步。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弄通文意,关键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读文章,认真思考,也就是“披文以入情”,舍此别无他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呢?
1.悟其意。入选到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典范的文章。对于文章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要引导学生悟其意。悟其意的方法是:“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如《少年闰土》中,学生难以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在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去感知:“闰土心里有哪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海边有如许五彩的贝壳,西瓜田里有这样危险的经历……”从这些记叙性的文字中可以领悟到农村生活多么丰富多彩,闰土的眼界多么开阔。最后,让学生体会“我和往常的朋友”却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2.悟其情。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体现,尤其是一些与人物描写相关的文章,往往寄予了作者浓厚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见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泪水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如果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只是在语气上指导学生读得慢些,深沉些,或许学生也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但不够深刻。教学时,我运用“多次加温,不断领悟”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中体会,其效果大不一样。
3.悟其法。遣词造句有其基本的表达方法。教师在学生用词的准确性、连句成段的多样性等方面要多加指导。比如《火烧云》一课写火烧云形态变化的三段课文段式相同,通过引读,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规律:先写“天空中出现了什么”(马、狗、狮子),再写“它们的形态”,最后写“后来的变化”。这三段文字的描写,对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便于学生模仿。讲完课后,教师要由学生自主选择对象,自由想象,模仿课文结构写一段话,这样就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读中积累
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文质兼美,堪为典范,学生细心品读,会感到韵味无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读课文,理解文意的层面,还要引导学生背诵。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课文,增强语言的积累,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时期,教师要指导学生读背,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积累语句,丰富词汇。教师在每节语文课中都要激发学生读背的兴趣,有意识训练学生的读背能力,让学生乐此不疲,熟读成诵。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规律;能力
规律又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语文教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归根结蒂,最重要的问题是认识和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呢?按道理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对这一重要问题作出明确而规范地表述,但结果却令人失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有一句:“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有一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却未作有诠释。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究竟如何表述呢?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感知课文,领悟思想内容,积累知识和语言,并通过运用(即训练或实践)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简言之,就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
一、重视感知
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的双方,如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就能打碎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就能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语文教学就会变味异化,就会受挫低效,与素质教育相背离。因此,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发展,如何改革,不管语文教学产生多少新的理念,产生多少新模式与新方法,也不管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因为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母规律。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过程与结果。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感知即是这特殊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学习任何课文,不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不能超越这个阶段。那么,如何感知呢?感知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是感知文本的主渠道,应根据文本的特点或默读、或略读、或跳读、或精读、或查资料、或述情节、或列提纲等等,一句话,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加以选择。可是有的老师往往超越这个阶段,以长篇累牍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我感知,这正如张大文先生所指出的问题,是对其规律性和工具性的忽视,而空谈思想性与人文性。
二、重视领悟
如果说,感知是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那么领悟则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对课文的理性认识,是阅读教学的高级阶段,是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所谓领悟,就不仅是知,知道是什么,而且要懂,能回答为什么,能够举一反之,闻一知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悟,觉也,从心,吾声。”可见,领悟从人的心智上、思想上启发人的“悟”。这种“悟”的特点是由感性的量的变化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在具体操作中,就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对文本或其经典段落进行默读、品读,读出重点、节奏、韵律、感情和意境,鼓励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不但明白文本写什么,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这样写妤不好,好在哪里。同时,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进行深层的探究、评价与鉴赏,这也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本质要求。
三、重视积累
积累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素养,顾名思义,靠平时的积累和修养。何谓积累?即积累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文学常识,积累生活素材。积累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记。多读就是多读课文,多读文学名著经典、科普书刊和其他有益读物;多背就是多背诵名篇名句,特别是古典诗歌和优美散文;多记就是多记笔记,或存入电脑,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古今多少硕儒、大师级的博学人物,其渊博的奥秘之一是善于积累罢了。当然,这种积累,不仅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而且通过梳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序列化、网络化的过程。
四、重视运用
这里包括训练与实践两种形式。所谓训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所学的知识,而实践则是学生回到社会上的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能力是不能传授的,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传授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不能不进行科学的训练。如果说积累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那么运用则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关键。语文的本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能偏废。顾明远先生指出,“对于语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于不同方面:在小学,要更多地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让小孩尽早掌握最基本的字、词、句、章,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说得非常明白:“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但训练要讲究“度”,讲究科学。要避免过重过轻、过深过浅,或无指导、无计划、无总结,就会出现题海战术等不良倾向。
总之,规律是事物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笔者认为,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概括为“感知――领悟――积累――运用”。体现了师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体现了“教学与它以外事物的联系、教学内部各要素成分及环节之间的联系、每一具体的教学因素自身内部的联系”的教学基本规律;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本质特性;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一的课程目标,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对小学语文教学必将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升华。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渗透人文精神,采取有效的方式来实现“教而化之”的目的。
一、基本概念阐释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之人文路径探讨之前,首先要明确“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质,以保证方向上的正确性。
(一)“人文”的含义。在我国古代的优秀思想中,充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如孟子所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子在教育方面所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呢?《易经》中首先提出了“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以“天文”相对的,所谓的“天文”,就是自然界,观察天文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而“人文”是“文明以止”,即达到一种晓畅的状态而停止,也就是处于一种文化和文明的状态,而观察“人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文明和文化来感化天下人。那么“人文”与文明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人文”中的“人”,是一种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而“文”是一种外在的载体,因此“人文”就是通过外在的文化等载体来实现理想的人格,而理想的人格是什么?就是一种文明的状态,就是一种晓畅的状态。综上所述,所谓的“人文”,就是通过文化等外在的载体,顺应人性,来达到人所应该有的一种文明的、晓畅的状态。
(二)人文教育的实质。对于人文教育内涵,有的学者认为是指:“通过教授给受教育者相应的人文的学科知识,从而使其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得到提高。”这里将人文教育理解科教育的综合,与上面所阐述的“人文”的概念是极其不相符的。因此我们所理解的人文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认知层次,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实现其对于知识的内化。目前的很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功利化、应试化、知识化的教育,即希望通过知识的灌输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其实这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产物,而人文教育却打破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教育重点放在教育的过程之中,而非教育的结果,这是一种价值理性的产物,因此人文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价值理性。
二、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的缺失
在工具理性作祟下,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育出现了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的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都产生了阻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之下,高中学习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高考,而证明高考取得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并且高考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下,高中教育自然滑向了“应试教育”,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课堂上重视的不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而是能否记住字词句,能否写出可以得高分的作文。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学生应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的“人”的本性没有获得,与之相反,获得的只是冷冰冰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必修一的《鸿门宴》时,司马迁在撰写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刻画都用了浓重的笔墨和娴熟的技巧,而教师在讲授此文时,却对这样的核心内容只是进行了轻描淡写地讲述,而将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以及记忆上。
(二)教学评价方式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高考的压力,让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设定了一个标准——成绩。只要语文成绩提高了,至于学生是否能够从语文学习中学到人生的感悟,是否体会到了我国文化的灿烂,都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出现了“不能让语文成绩拖后腿”、“语文成绩关乎高考的成败”等口号。在这种教学环境下,语文教师只好采取“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策略,以期望学生的成绩能够提高,对知识点的教学代替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说明方法、议论方法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和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有丝毫差错,如此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缺乏人文精神。
(三)教师教学层面人文精神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自身个性的缺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语文课堂上能够风趣幽默、旁征博引的教师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但是慢慢的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少,逐渐所有的教师出现趋同化的特征。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不难理解,因为在评价标准——成绩面前,有个性的教师也会慢慢地变成标准化的生产机器。
三、高中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理念上要彰显人文精神。在教育理念上要彰显人文精神,需要从两个层面来实现。第一个层面是保证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二元平衡,通过成绩的评价来选拔人才确实有一定的效果,而语文成绩的提高对于证明自身的能力也非常有说服力,但是如果仅仅将语文的教学定位于此,则丧失了语文教学的魅力和应有之义,语文教学不仅仅在于其结果,更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感受语文自身的“黄金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做的不是偏重于一项,而是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第二个层面是要树立文化语文的理念,语文与物理、化学不同,其中除包含理性的分析外,还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而这才是语文真正的灵魂,如在学习《赤壁赋》时,对字句的积累是次要的,而其中作者所要表达的豁达的胸襟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学生学习的重点应该在此,因此只要树立了文化语文的概念,人文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建立人文化的评价策略。人文化评价策略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更新评价理念,语文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人文素养并不是能够通过成绩来彰显的,甚至可以说,一旦企图通过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将会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第二,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由于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的特点,而情感是无法通过定量来确定的,因此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策略。
篇6
[论文摘 要]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找到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路径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大学语文是高校非文学专业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也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世界各国无不重视语言文学的教育。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能训练大学生正确的母语表达和理解能力,而且能激发大学生对民族语言文字的热爱,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提高对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欣赏和借鉴力,这些特有的功能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取代的。遗憾的是,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实践中,语文课程长期遭到冷落,不仅其人文价值被严重消解,而且其语言工具价值也被大打折扣。全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的人文内涵,重拾大学语文课的人文价值,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大学语文走出困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任何单一方面的努力都将难以扭转其边缘化处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努力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也不意味着每一种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去改变困境总比停歇观望要好,只要不停地向前走,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总会有一天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向前走,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必须首先要确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在哪里,通往目标的可能路径是什么。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层面加以探索,这里仅从认识论层面提出一些带有思路性的看法。
一、完善教学管理机制
一个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院校的教学水平,因此,思考大学语文教学问题不能不涉及教学管理问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为,管理就是服务,教学管理就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服务。那么,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者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呢?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约和调控,必要的制度保证是大学语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语文要想摆脱身处边缘地位的困境,赢得与其它课程同等的地位,必须求助于制度供给,只有在制度上获得保证才能引起校内各院系领导、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否则,大学语文就会被其它课程所挤压,不仅课时得不到保证,就连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难以建构起来。
制度的执行要靠有效的机制来落实,缺失有活力的机制,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有活力的机制不是单一的机制,而是一个机制体系,有了机制而机制体系不完整,同样难以使大学语文在高校站稳脚跟,难以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说开设大学语文很重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或听到某一位大学校长在公开场合否定或贬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可是,大学语文总是在高校普遍处于尴尬地位、毫无生机、甚至暗中受到挤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的管理缺少健全的机制。一个完整、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应由若干个具体的机制组成:
一是导引机制,即从素质教育角度导引导全校师生,对大学语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形成共识。同时,还要引导教师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运行机制,即保证大学语文按照常规课程要求得到正常开设。要避免随意缩减大学语文课时或以种种借口给其它课程让路的现象发生,不得随意取消或变相由其它课程取代;
三是评价机制,即对大学语文课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经过师生民主讨论,才能有效发挥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评价体系要遵循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特别是要充分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视角,设立必要的人文关怀视点。所谓人文关怀视点,就是要有能够反映人文素质教育行为和效果的评价要素,这些要素可参考大学语文人文内涵的要义选取;
四是激励机制,即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积极鼓励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语文教学改革作出重大贡献者,要充分给予肯定,对改革中的失误要持以宽容态度。激励和宽容是对立的统一体,激励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宽容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所谓宽容,就是要允许探索的失败,因为探索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性行为,探索的结果可能是成功的,也可能是失败的,而且失败往往要多于成功。也就是说,没有宽容也就没有探索,没有探索,发展也就失去了动力。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树立宽容意识,特别是对教师改革创新中一时一事的失误,不要动辄以“教学事故”棒嚇之。
二、发掘和运用人文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要想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其人文教育价值,使语文教学能够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掘、运用语文课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人文教育资源是人文教育的原材料,有了大量丰富而深刻的原材料,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高质量、高品位的人文信息。这里仅以人格教育为例,谈一下如何在人格层面发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资源。
(一)发掘作家的人文教育资源。一个优秀作家,其思想的闪光之处除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应体现在他的经历中。大学语文中能使人叹服的作家不胜枚举,他们的不平凡经历,他们的高风亮节、爱国情感、顽强意志,是对大学生进行高尚人格教育最宝贵资源。对典型作家不平凡经历的讲述可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向学生讲述优秀作家的不平凡经历。如,讲到屈原,教师不仿先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尽人皆知的名句,然后引出作家经历。当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将屈原为楚国的富国强兵而与国外贼人、国内奸人奋斗一生的经历讲述给学生时,在文史知识的系统方面有所欠缺的学生,自然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会受到强烈的精神震撼,会被屈原那种明大义、不屈服、宁愿以死明志也不苟活的气节与精神所感动。再如,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人格光辉形象,他的经历曲折跌宕,青年时好学,入仕后刚直,获罪后忍辱,出狱后发奋,忍个人之辱,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幼丧父,母亲以芦荻画地的方式教育他,令其贫贱不失志,苦读成才。杜甫等诗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至今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二)发掘作品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本着对传统文化扬弃的态度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作品中反映人类或民族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精华,并赋予他们以时代的意义,让学生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大学语文中的大部分文章在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时,无不倾注了作家的爱与憎、好与恶。因此,授课时教师应缘文释道,因道释文,以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学的表现力,又能使其受到文中情与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杜甫不惧“吾庐独破受冻”而愿“大庇天下寒士”的宽阔胸怀等。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中思想道德的闪光点,去熏陶、感染、激励学生,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对高尚人格情操赞叹、感奋、仿效的心理。
(三)发掘教学中的自我反思资源。反思是一种宝贵的人格品质,反思是使人向前、向上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对作品的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的能力。一个人在外界事物的影响下,内心世界往往要产生各种矛盾。具有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的人,他面对各种矛盾斗争,总是能善于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过去,在反思中提醒自己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反思中正确估价自己的现状,并对自己的未来作出正确选择,从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状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内省”、“慎独”的好习惯,提高他们自我反思、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能力。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韩愈的“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都是极好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精神的名言隽语。
参考文献:
[1]陈建萍.浅谈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
篇7
初中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为制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在逐步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另外,初中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优势,将语文知识的学习与人格教育相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当前初中生人格教育提出的较为可行的建议,希望借此帮助学生更好的锻炼人格。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人格教育 强化
教育不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其应用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健全其人格品质,使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加契合社会的需求。初中是人格培养的最佳阶段,小学生意识懵懂,无法获得品德教育,高中在极大的学业压力之下,人格教育已经成为了奢望,大学虽然学习环境轻松,但是学生的人格品质已经基本成型,难以在发生有效的转变。因此,初中是最为适合锻炼学生人格的阶段。
一、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一)满足人格培养需求
教育是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并不是完全以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便能够完善学生的人格。在语文教育和人格教育结合时,首先应明确教育理念,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熏陶学生的意志品格,培养学生综合发展。
(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经济的发展,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父母需要不断地工作来维持基本生活,孩子相应的便是极大地缺乏家庭教育。从学生的发展来看,家庭教育的缺失,必然会造成人格上形成缺陷,不仅会排斥知识的学习,甚至会在人际交往中逐渐极端化,这样的发展态势,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初中进行人格教育,有效地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理性的认知,使其能够鼓励自身发展和学习,并在高尚品格的帮助下,完善社交或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使其再获取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于自我的理解,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并在学生受益的过程中感染他人,帮助素质教育有效的落实。
(三)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愈加复杂,不仅要求专业技能和发展潜力,而且对于工作者的人格需求也极具提升。人格所体现出人的道德水准,而道德则是普通民众所对行业衡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各行各业对于工作者的人格需求均在不断的提升。而人格的培养则完全属于教育的责任,初中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初中语文课程不断改革,课程中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社会发展的综合性需求下,初中学校培养学生的人格发展,不仅是与之相契合,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获得美好的未来,而做出的努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实施举措
(一)突出人文精神
教育是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帮学生积累知识和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校园学习方式。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人格的教育,只有学生受到了充分尊重,才能够更加投入到其中。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极大发挥语文知识的人文优势,以人文精神影响学生,使其在被尊重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而语文知识中的名言警句,对于学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这些句子是人类发展中所留下的精华,能够在学生生活中归正方向,有极强的引导作用。另外,教师应紧抓课本,我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目前已大多是精华之作,通过这些文章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情怀。如杜甫的忧于国民;陶渊明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爱国情怀等。学生在品味历史伟人的情感时,便能够为自身树立目标和榜样,进而还能够增强审美情趣,锻炼文化品位。
(二)加强情感渗透
情感教育的深入性,比之任何教育形式都有极大的优势,但是虽然功效较强,却难以真正的实现。调动学生的情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找到作品中的关键,而这个关键还需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共鸣的情感的前提,但是目前语文课本中所描述的场景,与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有天差地别,在无法真实的理解状况之前,产生共鸣也成为了奢望。因此,在教师引导学生时,还需要用符合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可根据课文所示内容,寻找现代中与之契合的文章、电影、音乐。如学习《》一文时,现代社会中的学生大多数对于艰苦并不了解,难以与之产生共鸣,而采取影视剧作品,通过让学生观看,便能够对艰苦条件产生情感的关怀,进而将其带入到人格之中,使学生未来在社会生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贫苦者的情感需要,并予以适当的关怀。
(三)营造民主气氛
行教育体制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民主气氛,要求教师尊重、帮助、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再像以往过于强调对于学生严加看管等教育方式。新的教育方式也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态度,真正的课上课下尊重学生,课堂中能够尊重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有效地引导其思路。民主气氛并使教育手段,而是一种教育形式,只有长久地贯穿在教育中,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主,逐步增强信心,敢于在课堂中发言或提出质疑,教师在细心的引导和鼓励后,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拓,主动、认真地思考课文内容,进而通过课文锻炼自身意志品格的提升。
(四)巧借作文育情
我国历史中涌现过无数的文豪,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具有高尚的情操。其实,中国历朝历代所出现作文好手不计其数,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将作品流传下来,问题在于这些人所写的文章,虽然文笔极佳,却对后世难以产生影响。因此,在作文课时,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这样的实事,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逐渐注重人格品质的植入。写也是加深记忆和深入思考的最好方式,学生植入人格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化自身的理解,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拥有准确的方向。
【结 语】
综上所述,人格对于学生的现在和未来都十分重要,只有在教师有效的帮助下,才能够实现人格的健全,情操的培养,为学生成为社会可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玩君.关于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思考[J].美与时代,2007(04)
【2】冯潇.浅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语文学刊,2011(04)
【3】杨友生.语文教师践行人格教育的途径[J].文学教育(下),2011(03)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整体观 再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n Holistic Approach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ZHANG Fen
(Qiuji Primary School of Suining Country, Xuzhou, Jiangsu 221234)
AbstractPrimary Chinese as the the key discipline of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how to reform it in order to improve to teaching quality under the new times becomes a hot spots. holistic approach of systematology thinks that things should be analysed as a whole, so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new era should base on holistic approach to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view on holistic approach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 holistic approach of teaching
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过分的注重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如何将各要素的功能发挥到最好的思考过程。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应该从整体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整体的完成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环节的设计,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1 整体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实验?简单地讲,就是为了改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探索一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路子。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和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生的语言实践,特别是读和写的实践。语言实践的力度不够,语言积累的数量不足,要想提高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大多被教师的分析、讲解所占用,课外读写的诸多渠道,又被视为可有可无而排斥于语文教学的范围之外。语文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学科,它和其他学科一样,在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担负着自己独特的任务。但是,不能不看到,语文学科同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密切关系。所以,语文教学活动如果仅仅局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个小天地里,既不可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理想的发展,更不可能发挥语文学科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巨大作用。
更新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是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思想基础。更新教学观念,涉及一般教学观念和语文教学观念两个方面的内容。就一般教学观念而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变应试教育观念为素质教育观念,变面向少数的观念为面向全体的观念,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对于小学语文课堂设计目标而言,教养、教育、发展是其重要组成要素。系统论的整体观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体的功能。因此处理好教养、教育、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整体功能的好坏。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目标的描述:应该在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汉语语言文字,让学生能够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与此同时要不断的向学生灌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也是对教养、教育、发展三个方面最全面准确的概括。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在大纲规定的基础之上,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课后练习题的关系,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找出所要传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并寻找出蕴藏在教学内容之间对学生有教育启发意义的教育,智力以及情感因素。
2 整体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模型。与传统课堂内容教学不同的是不能将知识点变成零散的碎片灌输到学生的脑海当中,只有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才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的记忆,巩固过完所学的知识点,并掌握好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要从高整体出发,在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有针对性差异化的课堂内容设计,做到有选择、有组织、有排列力度和深度都得当的课堂内容设计。
3 整体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当今是一个讲究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应该要有效合理的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完成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观要求我们要建立一个完整科学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准确良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让他们的个性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的设计受到教学目标的限制,再加上由于学生特点不同以及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各方面条件的设计,因此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遵循的目标原则只有一条,也就是以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观作为指导思想,充分的考虑到教学目标、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力求选取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的选取是最直观的表达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对教学媒体的合理选择以及组合运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在最好的学习条件下接受教育,与此同时也是优化教学组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样的教学媒体的选取也必须立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面,力求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系统理论告诉我们,结构决定功能,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只有拥有合理的结构他的整体功能才能够大于由各个要素简单进行组合的功能之和。因此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媒体的组合,都必须要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
4 小结
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前进,在教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自我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整个九年义务教学众多学科当中最重要的一门,对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为今后学生的多学科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事物只有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才能够提升办事效率。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整体观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同探讨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龚如兰.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与导 关系 认识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guiding in Chinese teaching
Zhang Yongxin
【Abstract】To eliminate the one-sidedness of knowledge, students are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in learning. Teachers in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strengthen teaching preparation, control the speech right firmly and put students’ main-body position into effect through their leading function.
【Keywords】Chinese teaching Learning and guiding Relation Understanding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这是语文教学认识上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体现了对人的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的尊重,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尊严与学习权力的尊重。因为落实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而且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获得了蓬勃的生机,呈现出主动局面,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之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于是,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中的主动,便淡化教学预设,放弃教师的话语权,在课堂教学中一味让学生阅读,让学生议论,让他们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甚至脱离文本乱说一通。还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其实,这是对学与导关系的误解,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片面理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不意味着老师的被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老师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动关系;不是互争高下的关系,而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的是两个主动,而不是一个主动。如果单有学生的主动,而无老师导的主动,学生的主动也便失去了必要的支撑,也就变得不够现实、不够持久或者不够彻底。因为作为一个中学生,他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他的基础知识和学习经验,都决定了他还有别于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他的主动还得靠老师的启发、诱导和帮助才能形成,他的主动是老师主导作用的主动。因此,从组织学习活动、完成教学活动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加强老师的主导作用,实现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精神。很清楚,我们要善导,而首先要敢导,该讲的还要讲,不要轻易放弃属于老师的话语权。
篇10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教学内容”的问题
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尤其要通过对语文课本的学习与研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达成语文的学习目标。因此,语文课给学生“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就成为最为直接而永远不能回避的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语文课“教什么”不是明明白白地写在教参书上吗?怎么会成为问题了呢?其实不然,一是语文学科还很年轻。1902年中国开始确定语文的内容,1949年才正式有了语文的名称,就是现代语文教学也只有百年历史,相较于数学已有2000年的历史,语文学科还很年轻,尚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在所难免。二是语文学科教学个性化明显,极易出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偏颇,教者的随意性大,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选编的,往往选择了那些适合学业阅读,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陶冶性操,净化心灵的文章,不可否认,这些文章的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然而,作为文选型教材,这些文章本身并不是专门写给学生当教材来读的,没有哪一个作家说,我写篇课文来给学生读。这些文章写出来是满足社会广泛的主体需要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语文教材价值的双重性。
一是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教材中的文章写出来的时候,它满足读者的何种需要。这些满足社会阅读对象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一种信息传输价值。它可能包括:知识传播的价值;情感交流的价值;娱乐消遣的价值。读者针对自己的主体情况,有“权”选择接受这些文章传输的某方面的价值,也有“权”少接受或不接受某些价值,这里不存在“硬性”的规定。
二是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当文章被选入教材之后,要用来作为课文学习,就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单元,根据教材编排体系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这种用来供学生学习,夯实语文基础,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甚至影响学生情感倾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教材的价值,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价值,这也是“教材”仅是一个例子的原因。作为语文教师,眼光应“盯”在教材的教学价值上,不被教材的原生价值所影响,才能保证语文教学姓“语”,而不是“百家姓”。
三、正确认识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
其他各科教材(个别学科除外),只要教了教材直接传输的信息,教材的价值就基本实现。如“勾股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其性质,能推导三边的特殊关系就可。可是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文往往是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背离,需要教者准确定位教学价值,语文教学中教学价值的确定是一项十分科学严肃而又艰辛复杂的工作,对每位语文教师是一种考验,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其任务要比其他学科教师艰巨得多。也难怪一堂语文课下来,各种评价都有,有的全然不顾教材的编排体系,不顾文体的特征,不顾学情,生搬硬导新课标的要求去“戴帽子”,远不像其他学科评价那样方向明确。特别强调的是,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确定具有灵活性,教学价值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教者要排除教材原生价值的干扰,擦亮慧眼,选取适当的教学价值来教学。我们要选准课文的教学价值,其他非定位的价值点则可以留给学生自学,这样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才能正确驾驭课堂,不把语文教学引向误区。
- 上一篇:小学计算机课程教案
- 下一篇: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的关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语文病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