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发展研究

篇1

关键词:湖南 能源产业 发展研究

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由于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刺激之下,我国已经将能源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对能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我国的一些主要的能源也逐渐面临着枯竭的地步,这就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新能源的开发就成为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而根据对我国湖南省地理体检和资源分布情况的相关分析,湖南省虽然是我国内陆的农业大省之一,但是其资源却相对匮乏,而想要促进湖南能源采用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将目光投向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不但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还响应了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下面我们就对湖南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当前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1、能源产业发展的概述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还有效的缓解了当前我国能源短缺的压力。目前在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主要是注重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将其推广,以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样的能源开发单位或者企业所从事的相关工作,我们都将其统称为新能源产业。

2、能源采用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给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过由于我国幅员广阔,而且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自然源十分的丰富,为此对能源产业的发展上,我们就可以根据他特殊的自然环境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并且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提高能源生产的质量。此外,根据我国相关的调查分析,我国太阳能资源比较充足,而且又有着丰富的物资资源,所以我们也可以进行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进而现实了我国能源生产形势的多样性,缓解了当前我国能源短缺的压力。

3、发展能源产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从《2013-2017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呈跳跃式发展,我国新能源年利用量总计3亿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9.6%。

二、我国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我国湖南省能源产业的成就

在我国湖南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想要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于传统能源的利用,还要进一步的加强新能源的开发。目前,在我国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开发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核能以及生物质能等方面,其中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太阳能

随着我国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也越来越重视,而根据我国太阳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湖南省的年均日辐射量比较低,年日照时数只达到1400~2000h/a但是由于该地区的天气气候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在夏季,湖南的太阳能资源就比较丰富,这就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能源供应。

(2)风能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风能比较丰富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以及沿海地区。但是,在一些湖泊和特殊的地区当中,风能也比较丰富,比如湖南、安徽等地区。而近年来,在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将风能资源的开发技术应用到其中,而且为了提高风能的应用效果,我们也要根据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实现新能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核能

通过对湖南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对水利资源以及其他传统资源的开发已经逐渐接近于一个饱和的状态,而其他的新能源的开发其规模也比较小,无法事项大规模的能源生产,因此我们将目光投入到核能开发当中,从而用于对各个行业资源的利用。

2、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湖南省在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不错的成就,但是由于其受到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关的政策体系的影响,因此导致湖南省能源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部门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在我国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水电和太阳能能源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之外,其他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投资成本都过于巨大。因此湖南省能源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存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能源采用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相关政策也缺乏稳定性和协调性,这就使得湖南省的能源产业无法得到进行可持续的发展。

(2)市场需求量比较薄弱

一直以来,人们对能源的开发利用都缺少一个普遍的认识,这就使得人们在对能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没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能源企业只有对一些传统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才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对湖南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3)行业素质相对低下,新能源发展瓶颈突出

除水电、太阳能热利用、沼气外,其它新能源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弱,技术和设备生产主要依赖进口,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同时,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没有形成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3、湖南省能源产业发展中采取的相关措施

早期各国发展新能源都首先发展技术,其次是示范工作和降低成本。只有成本足够低,市场才能发展。近几年,一些想要大规模发展新能源的国家,通过立法,强制电力公司供应或购买再生电力,对未完成任务者予以惩罚。而且新能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行业优化升级步伐,自创和引进核心技术相结合,提高元件的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三、能源产业发展建议

在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支持新能源产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进行融资。省财政对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且拟上市的省内新能源产业企业,优先安排上市引导资金,支持其在境内外上市,支持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并购,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做强。鼓励对新能源产业提供风险投资。发挥省内创业投资企业的风险投资功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风险投资。支持新能源产业企业充分利用法人资本、民间资金、国外资金等融资渠道,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创业投资资本等进入新能源产业领域开展投资业务。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对能源的需求,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接近于一个饱和的状态,于是为了促进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将新能源的开发作为当前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篇2

一、继续调整优化以果业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

(一)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在传统果业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开发扶持其他特色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培育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礼泉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因此要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和对比,选择好产业生长点,防止盲从和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发生,突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既要适合当前礼泉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发挥县域产业资源优势,也应着眼长远,产业发展要有创新性,走专业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之路;政府部门应作好规划和引导,建设产业试点、产业园区,在重点培养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扩大示范带动作用;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汲取以前在果业发展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克服农业发展的单一化倾向。

(二)继续调整优化果业生产结构,提升果品品质。前期果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果业结构仍不够合理,因此要继续调整果品品种结构、季节性果品结构,以及鲜食和加工用果比例,扩大专业加工用果栽植面积(如酸度高的苹果),通过发展采用新技术提升果品品质和竞争力;要合理规划果业规模和区域布局。在重点保证县区北部果品优生区栽植面积的基础上,应逐步限制和减少在中、南部非优生区的果品栽植面积。在果品非优生区发展多种种植、特种种植和养殖业。

二、发挥合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要求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生产要素(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的集约化,科技化、电气化、机械化、园林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并且具备有效制度供给的保障。礼泉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传统农业的特征束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落后是整个县域现代化发展的掣肘。因而,加快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改造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这要求政府、集体、企业各方通力配合,调动起县、乡、村各级力量,落实政策措施,将资金、技术、政策、服务等要素切实配置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

三、以果品加工业为生长点,促进县域工业化水平提升

发展县域工业经济、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是当前礼泉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礼泉工业发展20多年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经济体系,这是县域发展工业化的基本出发点。当前,礼泉工业化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县上规划建设了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城东、城北工业园区,并投入了3000多万元改善了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有近20个工业企业扎根落户;通过倾情服务,创新机制等措施,大力招商引资。从2002开始,全县引进合同项目73个,总投资29亿元,新建引进了汇源食品饮料厂、英国海泰羊毛绒厂、投资国华电子元件厂、天马摩托配件厂、金德利新型建材厂等一大批产业项目。礼泉县通过项目引进以及技术改造等措施,规划确立了未来县域工业发展的基本结构,以果汁饮料、食品、包装材料、建材、医药化工等为主的五大新型工业格局初显雏形。

四、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形式

第一,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户分散经营形成的弊端,在确保土地统分经营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经营体制的转变和创新,以自愿互利为原则确立土地承包转让的合理流动机制;继续发掘双层经营体制的优势,优化农业资源组合方式。可借鉴外省经验,如支持发展一些专业户、专业村合作组织,土地经营的“反租倒包”、“联营”等形式,使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适当集中,推进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提升,以利于农业发展的集约化和专业化,增强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人口转移。

第二,以果业加工和销售行业为龙头,促进工业带动型组织和商业带动型组织的发展。伴随着果业结构调整,礼泉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以果业发展的技术、结构、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后产业化阶段。对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来说,应重视产业及产业部门之间协作和共同发展,通过采取一定市场化契约形式和联合手段,将相关产业及行业部门联系起来,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其中,工业带动型组织和商业带动型组织的发展将是果业发展的两大组织形式。

第三,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就要鼓励支持各种横向联合产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如“礼泉果业商会”的出现也预示了一种果业的产业组织形式的诞生。据报道,在商会内部,会员门类齐全,有搞生产指导的、有销售的,还有搞包装、运输的。商会将这些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以规范的一条龙服务降低了成本,通过制定严格的章程和规范服务维护了商会的信誉。此外,以村办集体经济、专业户合作等横向联系的产业发展形式在礼泉早有现成的典型经验,如礼泉烽火村和袁家村以村集体为单位,聚集起人力、财力,通过集体投资、经营、兴办实业等走上了致富之路。

五、合理规划县域产业空间结构

礼泉县有近邻咸阳、西安两大省、市级城市的区位优势,又兼备312国道交通便利条件,同时银汉高速、西平铁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将在此通过。因此,礼泉应抓住机遇,根据县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搞好县域产业的空间开局。从礼泉区位、自然条件来看,“点―轴式”开发模式符合县域产业区划要求,即县域产业空间结构开发以区域内不平衡发展战略为依据,重点开发发展潜力大的点、轴和带,发挥城镇、乡镇及交通干线等增长极的带动作用。从总体看,县区北部应重点开发好优质果品的生产,礼泉县提出的“北果、中杂、南设施”果品结构调整思路总体上符合礼泉县区的自然状况;中南部地区在发展多种种植、养殖业的同时,又具备发展工贸型产业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因此应大力发展工贸型的城镇经济。

篇3

金华地区旅游产品种类多样,不仅有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且涌现了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和品位的新型旅游方式,如武义温泉休闲旅游、磐安绿色生态养生旅游、义乌商务会展等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同时,金华地区文化产业内涵丰富,有市区网络文化服务、东阳影视和木雕、义乌文博、浦江书画、武义扑克牌等地方文化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金华地区现有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个示范基地;有32项国家级非遗、102项省级非遗项目。当前,金华地区已经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如何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促使两个产业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产业融合、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后来这一概念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我国产业研究领域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人物厉无畏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突出特征在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出现或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在本质上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基础,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娱、购提供服务,满足旅游者精神和物质需求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社会在对其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行业分类的标准方面都不尽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虽然我国学者们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并非完全一致,但普遍认同这样的观点:文化产业是一种借助生产、流通、消费、再生产的过程,将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的产业。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

(一)产业的高度关联性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二者融合的基础在于两者都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旅游产业不仅涉及行、游、住、食、购、娱等旅游内部的核心行业,还与金融、物流、会展等多个行业存在交叉依存的关系,旅游行业的发展既需要其他产业提供支撑和协调,同时又对其他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文化产业的特殊规律之一,就是“越界——扩散——渗透——联动”,它能够与其他多个产业进行渗透和关联,进而直接或间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可以转化成旅游资源,而一些旅游资源经过整合也可以转化成文化产品。旅游产业能为文化产业提供渠道和载体,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延伸,文化产业能为旅游产业提供文化内涵,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利润空间。

(二)创意理念的盛行

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创意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多维度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创意理念的盛行,具体方法就是用创意将某一地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提炼为具有辨识力的文化符号,再将之应用到旅游产业,实现两者的嫁接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富有创意的提炼是融合的基础和关键。如台湾的诚品书店就是在售书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意元素,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许多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参观体验的必去地之一。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力,它通过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扩散促成产业融合的基础,从而模糊不同产业的边界,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开创中国山水实景演出的先河之作《印象•刘三姐》便是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等旅游资源为主要内容,通过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对其传统的舞台背景、灯光等进行创新改造,融合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旅游模式。在当前“互联网+”的热潮下,网络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旅游方式,形成了智慧旅游的新局面。智慧旅游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大大降低了传统旅游业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能够及时传递、整合、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信息,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市场需求的促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闲暇时光的增加,人们外出旅行的需求愈加强烈,对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传统单一形式的观光游览已经日渐衰微,而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则愈加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的转变促使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和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创新旅游模式、丰富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科普教育、增长知识、休闲娱乐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三、金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现状

(一)融合氛围良好

近年来,金华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1、在政府制定的相关文件如《关于印发金华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培育旅游业成为万亿产业的实施意见》中均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相关部门也对这些政策进行了积极的实践。2015年4月,金华市文广新局和旅游局联合开展了首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的申报评审工作,最终义乌佛堂镇等19个村、镇成为首批金华市非遗旅游景区。2、政府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为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3、在工作机制方面进行突破,如成立了由多个部门的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市文化影视时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此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融合成果显著

金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在各自发展良好的基础上融合效果显著。各县市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模式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旅游与文化因素的紧密结合。如磐安县在开发休闲养生旅游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因素的融入,深入挖掘人文景观、古村落、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先后完成了茶文化博物馆建设、玉山古茶场与孔氏家庙布展提升工程、双峰清德堂维修等重大文旅融合项目。东阳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有横店影视城、卢宅古建筑文化游、木雕竹编文化游、东白山生态文化游、古生物文化游等多种旅游门类、层次丰富、投资主体多样,文化旅游市场繁荣。据统计,2015年,东阳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2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6.93%;实现旅游收入137.68亿元,同比增长21.67%。

(三)融合模式多样

金华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历史积淀厚重,如宗教文化、婺商文化、戏曲文化、古建筑文化等;同时,金华地区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横店影视城、金华双龙洞、永康方岩、兰溪诸葛八卦村等。以这些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金华地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形成了多样的融合模式。1、渗透型融合。旅游或文化产业的元素部分或完全地渗透到另一产业中,二者相互交融,形成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形态,这种融合方式为渗透型融合。如义乌佛堂古镇旅游,便是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形成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旅游,也为义乌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与经济保障。2、延伸型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互补的领域,两者在产业链上通过相互延伸进而打破各自产业的边界,最终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横店影视城便是在影视拍摄制作基地的基础上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创新旅游服务,丰富影视旅游内涵,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外延,实现了产业链的深度延伸。3、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发生在具有紧密关联的不同产业之间,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某一共同利益的刺激下,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融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磐安休闲养生旅游便是此类融合的典型代表。磐安县结合自身在传统农业领域的发展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将中药种植与古老的中药文化、流行的养生文化等结合在一起,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的多样性需求。

四、金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融合层次不高

虽然金华地区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种类较多,但融合层次较为浅显,大多停留在两者的浅表层融合,少数项目会涉及到技术融合,而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则更是不足。例如,金华虽然有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的制造基地和购买场所,但具有金华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却较为少见。

(二)品牌项目不足

除了横店影视城作为影视文化旅游的品牌项目广为人知外,其他种类的文化旅游领域发展则较为散乱,项目虽然繁多,但缺乏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项目,起不到行业引领和示范的作用,难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这样的发展现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

(三)企业实力不强

金华地区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数量众多,但具有“小、散、滥”的特征,大多数产业主体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并且仅仅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方面,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和效益较低,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五、金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确保协调机制

产业间的高效、优质融合需要主管相关产业的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分割,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执法,形成各政策主体相互协调的机制。为促使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确保融合发展的进度和效率,相关部门应当协调配合,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协作的保障机制。首先要从整体上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合理布局。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需要相互沟通协调,确保两个产业规划具有良好的衔接和配套,使其在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发展举措、具体时间安排以及空间布局等各方面保持同步配合,确保融合高效有序进行。其次,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文化与旅游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工作会商,讨论重要文化旅游产品、重大互动项目的开发建设,共同筹划重要的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共同商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企业增强创新意识

企业是产业发展中的主体,是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应意识到传统的技术、管理、经营理念都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和精神。从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单纯的文化资源的消费已走向衰亡,而融入了文化创意元素的产品及服务则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创新创意,文化基础的吸引力会大大提升,与之相随的消费也会大大增加。在“互联网+”的浪潮推动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注重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积极培育品牌项目

篇4

科技在蔬菜产业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产品的要求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型转变,不仅要求有充足的数量供应,更趋向于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美味可口、外观精致、特异保健功能的转变。蔬菜种植的方式由传统种植模式向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现代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在蔬菜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蔬菜年用种量约4万t,但许多国产蔬菜种子以中低端为主,品种抗性和产量与外国良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种子产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国家种质资源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带动下,国家种质资源蔬菜地方品种达到了3万余份,引进国外材料2万余份。在育种方法上,除了采用传统的有性杂交育种手段外,现代的生物技术、细胞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被许多育种家所采用,大大提高了蔬菜育种的技术水平和效率。一批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可抗2~3种主要病害的蔬菜新品种纷纷走向市场。主要蔬菜良种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以地域、产品为特征的具有一定规模、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种子企业。种子科研、生产、销售产业链初见端倪,种子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蔬菜种子市场需求上升,蔬菜种子区位优势趋弱。各个地方也积极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育种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加大良种研发力度,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质优良的蔬菜种子。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能提高蔬菜产量与品质。而工厂化育苗不仅可大大提高蔬菜种苗的质量,还可实现蔬菜育苗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近些年,嫁接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发展较快。嫁接育苗主要应用于瓜类作物,主要采用顶插接和靠接,其次是劈接,由此又衍生出许多新的嫁接方法,同时,嫁接对果实产量、品质和生理生化影响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重视。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推动蔬菜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立区域性蔬菜种苗繁育中心,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育苗水平和产品质量,在马铃薯、大蒜等无性繁殖蔬菜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上起步早、进展快,尤其是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立和脱毒种薯推广成效显著。设施栽培的发展和高价位瓜菜种子的应用,促进了集约化育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目前,在全国各地大型蔬菜种植区域,工厂化育苗基地广泛建立,每年可提供商品苗800多亿株,商品苗应用已成为设施蔬菜栽培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我国地域广泛,各地气候条件差异较大,蔬菜栽培技术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蔬菜单产低、质量参差不齐、档次低、竞争力不强。随着我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区纷纷制定各自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应用为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蔬菜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着力推广多茬次、多品种立体栽培,提早、延晚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生物防治、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破解蔬菜“两淡”技术难题,基本实现淡季不淡,鼓励科学用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增加蔬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使耕地、施肥作畦、覆盖地膜、定植、中耕除草、收获运输、产品加工包装等作业环节全部或部分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使广大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有塑料中小拱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阳畦、地膜覆盖、加热塑料温室、玻璃温室、双层活动层面温室等。如今,对设施的结构性能,设施的生态环境,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开展,设施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蔬菜设施栽培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设施栽培分布的地域不断扩大,到2008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达334.7万hm2,已经成为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蔬菜设施栽培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蔬菜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蔬菜栽培技术,对于克服土壤连作障碍,有效提高蔬菜单位面积产量和改善品质,实现蔬菜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高效化,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和选用抗性强的品种等栽培管理措施,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控技术以及高效低残留新型生物农药的研制和合理使用,在综合防治蔬菜主要病虫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在蔬菜产品贮运流通期间品质变劣机理和有效的调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环保、使用安全的防腐剂和保鲜材料。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蔬菜加工规模企业达1万余家,年产量4500万t,消耗鲜菜原料9200万t,加工率达到14.9%,产后商品处理率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40%,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大规模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对蔬菜的良种选用、育苗、栽培管理、收获储藏、加工流通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推动设施完善、功能全面的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如今,全国范围内的蔬菜产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逐步形成。蔬菜产业发展不仅需加强蔬菜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等的奸杀,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体系、产业的服务体系、农业保险制度等。在我国有些地区,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专家预测预报制度已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可以帮助蔬菜产业各环节、各单位及时了解掌握蔬菜市场最新情况,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科技信息,将产销有机结合,为制定指导性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很多蔬菜生产面积较大的地区都成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可以通过现场指导、电话和网络等方式为菜农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增强了时效性。互联网已经成为蔬菜交易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积极推动蔬菜生产订单式的发展,实现未收先卖、未种先卖。

今后我国蔬菜科技工作重点

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科研方法,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综合鉴定、改良、创新,做好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做好国内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加强对国外优良种质资源的引进,扩宽我国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重视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同时,加强育种技术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抗性、品质等重要遗传性状遗传规律研究,逆境耐受生理机制研究等,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进程。在育种目标上扩宽蔬菜用种种类,适应现代化物流对蔬菜流通质量的要求,在选育优质、高抗、丰产新品种的基础上,加强对耐储运性好、货架期长、外观整齐一致、专用、高效品种的选育。开展良种选育技术研究,提高蔬菜种子产业化水平。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蔬菜培养脱毒技术、细胞融合培养技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蔬菜生理机制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确定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建立蔬菜作物遗传图谱,转育优良基因,加快蔬菜育种进程,提高蔬菜育种水平。深入开展蔬菜生长规律、产量形成和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完善和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改进蔬菜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减少产品污染。提高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研究大面积蔬菜机械化种植高产栽培技术。加强设施栽培技术、环境调控,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影响蔬菜生产的重大病虫害,研究其动态规律,开发高效、低毒药剂,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研究关键控制技术,采用多种防治办法相结合,保持蔬菜生产和环境友好同步协调发展。研究蔬菜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的劣变机理,开展各种蔬菜的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研究蔬菜加工工艺与设备,开发挖掘蔬菜保健食用功能。加快蔬菜产业保险制度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蔬菜栽培技术信息平台,加强对蔬菜产区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引导蔬菜种植者结合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计划和产业结构,健全深化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蔬菜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协调蔬菜工厂化育苗体系、蔬菜生产体系、储藏运输体系和产品深加工体系的协调配合机制,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王安乐邓稳桥工作单位: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篇5

[关键词] 体育产业;发展;理论;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我国体育产业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性产业朝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消费性产业转变,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整体上还处于初期阶段,较发达国家而言还有一段距离。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变,这为转型后的体育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体育产业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必须紧抓良好的契机大力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一、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就是体育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社会分工层面来分析,体育产业的发展系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产业分工的结果,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必然经历产业更深层次的分化。当然,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体育商品的生产与投放,体育基础设施的引入与建设,维修与养护这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而消费者日益成熟的支付能力,社会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均是体育产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中,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以此同时,体育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是前所未有的。从理论上而言,虽然体育本身并不具备直接的生产力,不像其他生产与消费资料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体育产业仍是社会生产的积极因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表明,体育产业现在或未来将持续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产业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及第三产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优势,其所关联的产业链较长,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应,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动因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空间就是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因,我国体育产业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迅速发展的历程,据资料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年经济效益增速达到了20%以上,但在客观程度上而言,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仍不壮大,体育产业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仍有较大的经济效应未得到有效的发挥,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仅占GDP的0.2%,而美国则达到了4%[1]。另外,我国体育产业结构有待完善,竞技体育发展较好,但是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下的基础工作还有待完善,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体育产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将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尽管我国体育产业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但也说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若国家从政策上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那么我国体育产业的各方面都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优势

1、国民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推力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认识的加深,体育在经济上的价值也越来越显现,体育作为独立的产业,可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生成经济效益,体育经济的生成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

2、居民收入的增加也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支撑

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时,国民的消费结构将会发生转变,居民实现由物质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的升级,近年来,我国上海、广州、北京等地的人均GDP早已突破此大关,居民消费结构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将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动力[2]。

3、日益完善的体育产业基础设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但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体育产业的基础建设已基本成型。2010年,我国实现了体育设施城乡化,各地区大小体育场馆的建设都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体育竞赛与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类型的体育竞赛中表现活跃,体育品牌对赛事的赞助也吸引了更多地注意,大型综合运动会市场的开发;各类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健身场所的兴起,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使得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地,这些均刺激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要在短期内依靠体育产业自身来完成体育产业化发展是不可行的,国家要加大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期的资金投入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支撑,本文作者针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动因与优势做了相关浅析,旨在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志强.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综述[J].体育学刊.2010(06).

篇6

关键词:动漫产业;SWOT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35-02

一、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动漫产业总产值上升,动画电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6年,我国动漫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下启动产业化进程,当年动漫产业总产值为140.75亿元。据相关统计数据,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 000亿元,较之2013年相比增长14.84%;而2015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更是突破1 200亿元,2016年增速或达30%。十年的时间,我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给予了我国动漫产业未来快速发展以极大的鼓舞。其中,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增长得如此之快,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功不可没。2013年,在我国上映的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达到33部,票房收入为15.9亿元;2015年,受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热潮的影响,我国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有了一个爆发,该年动画电影票房收入高达近45亿元;2016年暑期播出的《大鱼海棠》,上映两周,票房即突破5亿元。如今,国漫已趋于制作“去低幼化”、有价值、有思想、有情怀的动画电影,我国动画电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必然。

(二)动漫产业“去产能”,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2011年,我国的电视动画片产量高达261 444分钟,几乎是日本的3倍。此后,年产量逐年下降。如今,中国动画年产量已经持续稳定在13万分钟,从规模数量增长为主转变为质量效益提高为主,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机制已初步形成。中国动漫在《喜洋洋与灰太狼》《熊出没》等“低幼化”作品成功后,动漫题材不断扩大,开始转向制作较为成人化的作品,例如历史题材的3D武侠动画《秦时明月》系列、《画江湖》系列、神话类的《武庚记》以及盗墓题材的《墓王之王》等。一步步的发展中,中国动漫的作品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扩大了消费市场。

(三)动漫衍生产业的发展势头正劲,动漫游戏产业迅速崛起

动漫衍生产业是动漫产业链的下游,包含音像制品和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是各动漫强国最大的收益源与经济增长点。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日益发展,动漫衍生业的市场魅力也逐步得到显现。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2013年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约为129亿元,2015年,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突破380亿元。但中国衍生品市场产值相比于全球动漫业产值七成源自衍生品的数据相比仍有差距。近几年,随着中国动漫作品越来越“去低幼化”,消费市场从低龄化趋于扩大到全龄化,动漫游戏产业迅速崛起,例如,玄机制作的《秦时明月》系列、《天行九歌》以及《武庚记》和若森制作的《侠岚》和《画江湖》系列在动漫上映的同时都开发了同名手游。2015年,仅北京动漫游戏产值即达455亿元,产值占全国1/3。可以预见,中国的动漫游戏产业未来的盈利空间。

二、我国动漫产业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SWOT分析

(一)我国动漫产业的优势

1.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动漫题材广泛。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必将成为动漫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而中国的一些传统艺术形式也是形成中国动漫特色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打造中国动漫品牌。例如,广受好评的《大圣归来》的题材就来源于中国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西游记》;而今年暑期播出的《大鱼海棠》的创意则来自于《庄子・逍遥游》,并融合了来自《山海经》《搜神记》与上古神话《女娲补天》等的传统元素,打造了唯美的中国风。

2.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随着动漫产业的突飞猛进,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以支持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人才方面,为应对我国动漫专业人才的匮乏,文化部已将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规划。此外,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和产业补贴政策,为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带来了助力。

3.主流消费群体转变,市场需求增加。在认识到中国动漫应该“去低幼化”后,动漫制作题材近几年已经越来越趋向成人化,动漫消费人群从低龄化扩大到全龄化,主流消费群体转向中青年,带动了市场需求。此外,这部分消费群体则是动漫游戏产业的主要消费者,为动漫游戏产业的新兴提供了有力的市场保障。

4.具有后发优势,可借鉴的经验较多。比起动漫强国日本和美国,我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起步较迟,还处于初步阶段,远远落后于两国。但我国可以直接从这两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吸取经验,避免在产业的发展中多走弯路,具有后发优势。

(二)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动漫产业链的不完善。动漫市场的正常商业动作是制作人制作、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1]。但在我国的动漫产业链中,还是比较注重前期的动漫制作和播放,相对而言较为忽视后期的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投资商“重动轻漫”,将近90%的资金投向动漫制作领域[2]。但其实,动漫衍生产品才是动漫产业链中最为盈利的一个环节。

2.动漫产品原创力依旧不足。近几年,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创作了一系列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秦时明月》等原创动漫。但动漫原创能力仍显不足,创作思维深受美国、日本作品束缚,缺乏有影响力的原创品牌动漫和民族动漫形象[3]。如《大鱼海棠》创作中加入了许多中国元素,未播之前被视为国产动漫的崛起之作,但上映后其创作风格被指抄袭日本吉卜力创作动漫。在动漫的原创力上中国仍需努力,创作出有影响力原创品牌动漫。

3.动漫专业性高端人才匮乏。目前,我国每年的动漫产量已经持续稳定,并不输于日本,但在质量方面我国动漫作品与日、美两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为此,我国也采取了一些政策大力培养动漫人才,但培养的只是普及型低端技术人才,动漫行业仍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动漫人才依然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4]。

4.动漫知识产权保护欠缺。文化产业的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品牌的保护。知识产权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5]。但长期以来,国内盗版猖獗,版权保护不力和版权意识不强,严重挫伤了动漫作者的创作积极性[6],这也是导致我国动漫原创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5.世界范围内,动漫产业美日韩三国鼎立,我国的竞争压力巨大。我国的动漫产业起步比较迟,在全球范围内,动漫市场这一大蛋糕已由美日韩三大动漫强国瓜分。在这种劣势下,中国的动漫业面临数之不尽的国外动漫及其衍生品带来的文化环境危机[7],更妄论挤入世界市场。

三、加快发展我国动漫产业的措施

(一)完善动漫产业链结构

我国宜采用类似日本的动漫产业链开发模式,以漫画原创作品策划和创作、动画片制作、动画片销售、动画衍生品生产与推广为路径,构建完善动漫产业链体系,拓展盈利空间[8]。而在这一产业链的模式中,我国较为薄弱的环节主要是动漫的制作和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因此,我国应先创作高质量的原创动漫网络潜在消费者,进而开发相关动漫衍生产品进行销售盈利。

(二)培养专业性高端人才

专业性高端人才的缺乏,对我国原创动漫的制作与销售是一个严重的桎梏。目前,大多数高校相继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动漫编剧以及动漫导演等多种类型的专业,但大多重在培养动漫制作方面的人才。走产业化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必须有精通市场、善于营销、懂得动漫的复合型人才[9]。所以,需要加大培养管理及营销类人才,他们对动漫作品的销售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应当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高校与企业之间真正实现人才资源的输送[10]。

(三)重视动漫原创作品的研发和保护

我国现阶段创作的动漫作品深受美日等国影响,无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原创品牌,中国动漫缺少竞争力。应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入手,加大培养动漫创作型人才,做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动漫原创品牌。国内,动漫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利益的驱使下一部分不法商人制作盗版动漫,这打击了动漫作者的创作积极性,给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动漫产业知识产权的方式已经是当务之急[11],政府应该颁布相关的法律以确保动漫作者本身应有的权利,打击不法商人,对动漫原创作品进行保护。

(四)政府的政策扶持

我国的动漫产业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投入高回收周期长,单凭产品本身盈利较为困难,政府的政策扶持对动漫产业成功度过成长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政府相继出台了动漫产业补贴、税收优惠、“限播令”等政策,为国产动漫的发展带来了动力。但还需对出台的补贴及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完善,避免不完善的政策让创作者失去自主创新能力,养大动漫抄袭。此外,还需着重于对原创和优质作品的鼓励和扶持,保证动漫作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耿颖.关于我国动漫产业的经济学分析与思考[J].现代商业,2016,(15):38-39.

[2] 薛静.中国动漫产业及其衍生品发展现状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269.

[3] 冯梅,闫雅芬.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4):91-95.

[4] 刘莹.中国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的研究[J].科技风,2013,(15):272.

[5] 马晓萍.我国动漫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6):203-208.

[6] 邵文红.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5).

[7] 荣涛.基于经济视角的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392.

[8]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1):101-104.

[9] 陈露.我国动漫产业深入发展途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3,(4):117-119.

篇7

关键字:临空经济区;临空产业;区域经济;中部发展;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武汉,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蕴育了江城千百年来的厚重历史,也赋予了这座承接南北、纵贯东西的特大型城市独特的文化脉络,这里拥有“九省通衢”的核心枢纽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立体交通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致力于创建以武汉临空经济区为核心动力的国际空中门户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临空经济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规划关注的不仅仅是建设层面的解决方案,我们更倾向于产业的定位研究、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人文的历史传承,在城市的原有肌理上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个性与特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现代临空经济区。

一、区域认知

1、规划背景

“速度经济”时代下临空经济区成为区域发展增长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会城市,不沿边,不沿海,要参与国际竞争,航空是最便捷、最高效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将武汉市打造成为真正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才能更多地利用全球性资源,来发展临空经济,从而支撑和推动中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2、区位分析

目前我国正在接受第三次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两个“三角洲”地区之间的中部省区,中部将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年12月,国务院以46号文件下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构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给中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3、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临港经济区的范围初定为规划区与控制区两个层面,总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包括围绕天河机场的武汉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孝感市(闵集乡)的“两市三区”范围,即以机场为中心,半径10公里以内区域;控制区面积735平方公里,范围涵盖整个东西湖区、黄陂区部分和孝感市部分。

4、现状问题

(1)产业规模小,未形成产业集群

缺乏临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各园区产业规模小,地均产值不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低,未形成合力;

(2)公共设施不足,新城格局不突出

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新城格局尚未形成,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新城中心格局不突出;

(3)交通优势未发挥,基础设施不足

“铁水公空”交通优势作用未充分发挥,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4)生态环境特色应用缺乏

生态资源丰富,但板块特色不够鲜明,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二、项目策划

1、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利用其对人流、物流的聚散优势,快速成长并且聚集了强大的资金流和信息流,随之带动所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临空产业(机场经济福利外溢);

发展阶段――机场城市结合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和积累);

成熟阶段――机场的城市(形成完整的依托机场经济的城市框架)。

(1)临空经济产业分类

临空产业是以机场客流和物流为中心、具有现代化服务性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兴产业。主要分为三类:

直接产业――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

延伸产业――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高新产业――对鲜活保存和时效性有很高要求,以及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2)临空经济的布局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公里范围内,主要是航空物流业、航空食品业、航空维修业、航空公司行政总部、航油航材总部、航空培训中心等直接航空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5-10公里范围内,主要发展延伸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如商务/商贸经济、会展经济与购物旅游经济、文化休闲娱乐等航空关联产业。

通常在机场周边的10-15公里范围内临空经济的影响在这一区间会递减,产业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2、发展战略定位

围绕现状基础、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需求,我们研究总结了武汉临空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生态基础良好、环境特色鲜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高端人才聚集,形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一体、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滨水临空智慧城。

3、发展策略

区域协同策略――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共荣。

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须依靠大范围的区域合作,形成合力,实现彼此间的服务与支撑。武汉市将临空经济区建设视为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因此,要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崛起发展必定要依托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发展的分工协作,整合各类资源,扩大规模效应,参与区域竞争。从而,最终实现武汉临空经济区从区域承接区域变为区域发展核心。

功能复合策略――功能复合集聚,提升产业能级。

武汉临空经济区作为武汉市的重要发展板块,是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门户区域,因此,构建功能复合集聚的城市新功能是提升产业能级的基础条件。

在大力推动临空产业发展背景下,强化不同产业的功能复合与集聚,本次规划分别构建临空类产业、临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研发等多重功能片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带动武汉临空经济区高效有序的开发建设。

生态保障策略――设计结合自然,维护生态环境。

规划采用设计结合自然的理念,在维护现有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片区景观格局。武汉临空经济区内现有丰沛的水系资源及良好的自然环境,规划保留并强化现状的水系河流,凸显以水为特色的景观特征,形成城水交融的生态网格格局。

通过生态环境的营造,大力提升地区形象,从而吸引高素质人才导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规划框架

1、规划愿景

武汉市提出,到2015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到2020年,临空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天河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4000万人次和50万吨,力争进入全国机场前10名,开通国际航线40条以上,真正成为中部地区国际门户枢纽机场。

2、空间格局

武汉临空经济区空间格局为:

“一核两心、三区多园”

“一核”是指以天河航空枢纽辐射半径5公里形成临空核心圈层;

“两心”指盘龙新城中心、吴家山新城中心;

“三区”指黄陂临空发展区、东西湖临空发展区和孝感临空发展区;

“多园”指在三个临空发展区的基础上,形成航空企业总部区、走马岭保税物流园、横店临空产业园等13个产业园区。

3、产业布局分析

本轮方案重点研究5-10公里辐射半径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发展整合,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主要以服务型产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业、公共服务、会议会展等为主。为了完善产业链发展,我们通过现状产业分布分析,结合本地发展需要,补充完善了以下几项发展产业:

(1)中小企业总部基地

武汉的区位优势,决定了不仅可以吸引大型企业来此设立总部,还可以在一些商贸、物流便利的区域设立新型民营总部基地,并着力创建成为全国首个为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设立的总部区。社区化的民企总部集群,免除了企业自建车队、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的经营成本,又结合了就近商贸物流业的产业规划,是总部经济体新的发展方向

(2)健康养生产业园

健康产业是一种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是指与人类健康相关的产业的统称,主要包括与健康相关产品的制造业和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与健康相关的制造业涉及行业领域有医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体育健身用品等;与健康相关的服务业则包括医疗卫生、体育健身、康复疗养、休闲娱乐、老年监护等。

(3)国际商务商贸会展综合服务区

通过城市商业发展格局的分析,商务商贸会展服务区是对黄陂临空经济区的一个重要补充内容,拥有汉口北市场群的商业基础和周边高科技产业园的支持,借助优越的航空区位,打造一个新的商务商贸交易平台,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链升级。

(4)精致农业产业园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基地农业向产业链上游提升,除了保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还可以通过食品加工、旅游观光等由农业所带动的产业为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高附加值有机农作物打开新的市场。

(5)教育培训产业基地

主要包括技能培训、管理培训、创新教育、教育配套服务、北部网络教育中心、新型人才培训基地等教育产业,形成培训、生产、创意研发、管理一条龙的教育产业体系。

3.4生态环境构建

(1)水敏感分析:自然分洪区和城市分洪区综合考虑发展,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自然排洪排涝的系统。雨涝季节,城市积水能够迅速通过人工模拟的生态沟渠或景观系统排入到自然河流和湖泊中去,干旱季节,可以通过湖泊和河流回灌给城市景观水体作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持续的水体自我调节系统。

(2)生态绿楔功能保护:主要包括武湖生态绿楔功能区和府河生态绿楔功能区,在严格保护水系沿线生态湿地及林地功能的前提下,局部适度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功能。

(3)风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有目的的构建大尺度城市通风廊道,保证自然风得以在城市中流通,将郊区温度相对较低的冷空气和新鲜空气引入中心城区,带走城市中心区的热量和废气,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降低城市内部温度和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

结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规划就是一副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宏伟蓝图,赋予它的不仅是时代个性的彰显,文化脉络的沿袭,更是历史发展使命的精神传承。

参考文献:

[1]华夏。武汉临空经济的发展及影响浅析[J].物流技术.2011(09)

[2]张蕾,陈雯。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演变特征――以长三角枢纽机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2(12)

篇8

在本文的研究中,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会展经济领域的各种理论及成果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之后,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具体了解重庆会展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形势和具体的经济活动,并分析重庆市发展会展经济的地理条件和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提出应对策略,为重庆会展经济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重庆; 会展产业; 发展战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会展产业在国外一般起步很早,而对于会议与展览的理论研究,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刚刚起步,七十年代后,有关会议和展览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逐渐广泛起来。相对于会展产业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了很多。而对于国外对会展产业的理论研究,最起初是将会议和会展分开进行的。这是由于展览业在欧美历史悠久,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研究成熟许多。

美国的翰伦(1982)出版了《营销作合下的贸易博览会》,这是本教材性质的书,该书里将贸易展览会作为一种有用的营销工具,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展览意义、展出原因以及展览设计、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效果评估等相关事宜,被广大展览会认为是一本极其实用的书籍。

美国著名的Prentice―Hall(1991)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克里斯汀・克罩斯曼女士所著的《贸易博览会展示大全》一书,该书内容齐全,并附有大量的清单、表格和案例,对展览筹备、运作管理、后续工作等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国外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也有一定基础,特别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2007)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国家钻石体系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然而鉴于会展产业的特殊性,经济理论工作者尚没有对会展产业竞争力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实行改革政策以来,引入了许多的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著作,对于我国学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论著的消化、吸收、研究和创新陆续发表了研究成果。

金碚博士(1997)发表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竞争力,拓展到采用管理经济学的方法,他的看法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力表现一个企业比其它的企业更有效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并且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

学者金嘉荣(2012)发表了《北京市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将国家钻石体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应用于会展业,对北京会展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学者王敏芳(2013)阐述了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性,分析该省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劣势,最终提出山西省发展会展经济应该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采取措施。

而学者张向楠(2014)从产业个性、发展趋势、文化、旅游资源4个方面剖析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并从发展总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行业发展、展览场馆、配套设施等5个方面分析制约会展经济发展现状,并基于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发展会展经济的策略。

二、总结

迄今为止,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在现代的发达国家,会展产业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德国的汉诺威、慕尼黑、法兰克福,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等都是著名的“会展城”。而发达的会展产业也推动了这些城市和地区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会展经济作为都市型服务经济,在一些经济水平发展较高、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重庆地处中国内陆,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第三产业在重庆产业结构中一直以来所占比重就低。展览业在重庆的发展和全国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更显落后。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重庆未来二十年的发展规划中,经济重心将由一、二产业转入三产业。

所以,在借鉴会展产业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针对重庆经济特点和资源优势,建立重庆会展产业发展战略,对促进重庆会展经济的发展乃至促进重庆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宁. 基于资源整合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柯颖,于玲玲. CAFTA框架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03:35-40.

[3]温如春,钟新桥. 中三角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特区经济,2012,10:157-160.

[4]姜大鹏. 烟台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A].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06:10.

[5]刘维奇. 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05:85-90.

[6]孙德林.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2,S1:206-211.

[7]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J]. 中国集成电路,2013,06:10-21+24.

篇9

关键词:林业产业政策 政策评价

本文阐明了林业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要遵循紧扣主题、全面系统、精简、敏感、可行的原则,认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社会效益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成本投入指标来构成。其中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林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林业就业比重等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包括林业产业结构比例、林业产值增长率等指标;成本投入指标包括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比率、投入资金总额等指标。

一、福建林业产业概况

截止至2007年底,福建林业产业发展整体上呈现飞速发展的平稳态势,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福建林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07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产值(规模以上)329.81亿元,比增32.3%;累计完成销售产值310.68亿元,比增33.5%;产销率94.2%。6月份当月完成工业产值66.75亿元,比增33.5%;完成销售产值61.95亿元,比增31.4%;产销率92.81%。

2.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木材:2007年上半年全省木材生产完成241.4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49.22万立方米;木材销售完成268.52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66.33万立方米;木材库存41.65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8.65万立方米。

林工产品:2007年上半年全省人造板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累计完成(规模以上)246.38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3.5%;其中胶合板完成92.05万立方米,比增52.4%;纤维板完成77.27万立方米,比增10.39%;刨花板完成51.36万立方米,比增272.18%;人造板二次加工装饰板完成424.1万平方米,比减10.3%,产品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木制家具完成434.86万件,比增19.19%。纸浆完成18.67万吨,比减1.73%;机制纸及纸板完成115.78万吨,比增20.52%;木地板完成100.66万平方米,比增0.21%。

3.出口增速保持良好

2007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主要产品出口形势良好,全省累计完成出货值64.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6月份当月出口值完成12.54亿元,比增14.9%。

但自2007年7月1日起,财政部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其中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产加工业是这次政策调整的重点之一,这将对林产品出口企业将造成较大影响,下半年全省林产品出口情况不容乐观。

4.林业经济效益增长平稳

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林业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0.62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利润8.95亿元,同比增长44.6%;实现利税15.87亿元,同比增长39.2%。亏损企业亏损额1.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主要是由于股份合作制企业和集体企业亏损额上升。

二、福建林业产业政策评价

综合考虑福建省的林业发展情况,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了相关资料后,对林业产业政策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去评判较为合适,主要可以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成本投入来进行统筹考虑,具体评价指标情况可以按以下细分指标进行安排:

1、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①富余人员分流安置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②林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占林区职工总人数的比率

③林业就业比重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①林业产业结构比例

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二产业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总产值

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总产值

②林业产值增长率

林业产值增长率=(当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上年总产值

③森林采伐量

3、成本投入指标

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占总资金投入比率

②投入资金总额

三、福建林业发展目前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1、林业政策设计没有充分考虑林业产业发展问题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下降,这对林业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就目前实施的林业政策来看,除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以产业发展为主外,其余五大工程都是生态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都有一定的时间期限,无偿的财政资金也有一定额度,工程期满后,财政是否还能保证项目和人员所需经费难以确定。所以,从现在起,就必须考虑林区工人和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计问题,必须注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注重生态的林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林业;而不注重产业的林业,是缺乏活力、没有后劲、没有希望,也没有地位的林业。没有林业产业的发展,生态建设难以为继,没有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也难以巩固。限于资金、资源、技术、市场、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最可能的选择是依托林区和林木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包括林下种养殖业、林产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林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缓解人口、经济增长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压力,支持生态建设。

2、林业投融资政策不健全,投入资金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林业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林业投资以政府投资和社会公益性投资为主,市场引导的产业发展性投资只是辅助部分。如天然保林工程主要的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林业建设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中,发展和保资金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林业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福建林业发展对策思考

1、要健全林业产业政策,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为林业重点工程区的替代产业、主导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替代产业的壮大,实现林业产业向非林产业转移。在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同时放开小企业,大力调整林区资源利用结构和林业经济结构。国有林区应当尽快建立新的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局面。可以鼓励林区林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野生动物养殖、生态旅游和花卉盆景种植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林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2、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天保工程中的富余分流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分流职工的转岗培训,促使下岗、转岗人员实现再就业。要为林业劳动力转移到林区外就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便减少人类生活对森林的依赖,促进森林保。

3、要健全林业投融资政策。首先,确立公共财政投资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政府投资林业法定化,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资范围,完善政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第二,继续实行林业治沙贴息贷款政策、积极推进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吸引低成本保险基金的介入、加大对造林投资主体的信贷扶持;第三,拓宽林业建设的社会资金渠道,广泛地向社会筹资,建立生态效益受益者补偿受损者政策;第四,建立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改革国家公益林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森林生态效益交易市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自我积累;第五,为完善社会资金投入林业提供政策保障,必须制定林业优惠政策和林业税费减免政策。同时,改革育林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森林、林木和林地转让市场。

参考文献:

[1]杜钢建.降低行政成本与建立政策评价系统[J].人民论坛,2003,(7):29-31

[2]邹东升.公共政策效益的概说与评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1):9-14

篇10

关键词:接替产业;发展战略;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026-04

2008年8月,山西省《山西省煤炭企业转产煤炭城市转型政策试点实施方案》,指出:“为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试点城市选择煤炭工业比重大及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临汾、吕梁七个城市。”要求7个试点城市“通过自主发展和吸引外资,煤炭转型城市各培育2―3个新的支柱产业”,并特别指出:“吕梁市重点培育煤化工、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煤化工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上述三个接替主导产业的发展对策。接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必须对影响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做全面、系统的分析,以寻找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因此,本文选用SWOT分析法,全方位研究吕梁市接替产业的发展状况,深入挖掘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并将四个方面的情况组合成可选择的战略与对策,为促进吕梁市接替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思路。

一、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的优势(S)

(一)工业基础优势

吕梁市的资源型经济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形成,煤炭工业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原有工业基础不断得到夯实,形成了强劲的产业竞争优势。2006年吕梁市明确提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时,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20户,拥有职工14.3万人,固定资产207.8亿元,占地4.1万亩。其中,100万吨以上煤矿企业9户,100万吨以上焦化企业13户,100立方米以上高炉68座。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11.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29.2亿元,完成销售产值306.6亿元,产销率为93.2%。总的来说,良好的工业发展为吕梁市接替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市区位优势

得天独厚的城市区位是吕梁市实现产业转型、发展接替产业的又一优势。从城市区位的宏观角度来看,吕梁市不仅是连接中国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更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等全国性重点工程的久经之地。从城市区位的微观角度来看,吕梁市西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同时,吕梁市境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俱全,境内有介西铁路、孝柳铁路、太中银铁路、中南铁路等多条重要通道;307国道与209国道纵横贯穿整个吕梁市,和境内其他九条省道以及G20青银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公路、S50平临高速公路、S66和汾高速公路组成了遍布全市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吕梁市大武机场已经正式建成运营,距吕梁市区20公里。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吕梁市接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机遇。

二、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的劣势(W)

(一)发展资金的约束

资金的匮乏是阻碍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1)吕梁市下辖的13个县(区、市)中,离市区、孝义市和柳林县经济发展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孝义市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然而,与此同时,吕梁市下辖的13个县(区、市)中近一半县域是省级贫困县,分别为中阳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兴县。统筹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致使市财政支持接替产业的发展十分有限。(2)煤炭企业虽然有较多的剩余资金,但资金在使用上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资金利用率低,很难形成对接替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3)吕梁市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低、规模小,无法满足接替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又难以充分调动民间剩余闲散资金。总而言之,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人才资源的约束

任何经济体健康持续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撑,但服务于吕梁市接替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人员相当匮乏。(1)目前,吕梁市境内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仅2所,吕梁学院和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6年,两所院校应届毕业生约7 000余人,且所学专业多为医科类和师范类,与发展接替产业相关的理工科毕业生相对较少。(2)发展接替产业人才资源的束缚不仅表现为高等教育水平的不发达,还体现在科研人员的匮乏。2013年吕梁市有自然科W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5个,位列山西省第8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06人,位列山西省第6位,均处于省内中下游水平,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中有近36%的人员未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总的来看,吕梁市的科研力量还很薄弱。

(三)技术条件的约束

一般而言,产业技术的升级主要靠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的引进。(1)技术的自主研发重视程度不够。2015年,吕梁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1 166.4亿元,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5.9亿元,在全市17各行业中占比0.5%,远低于发达省会城市太原的1.3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吕梁市对技术自主研发重视程度不够。(2)技术引进针对性不强。吕梁市的技术引进多集中在煤炭产业的设备更新、矿井基础设施及井下员工的安全保护升级等方面,而针对发展接替产业的相关技术的更新升级则相对较少。

三、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机遇(O)

(一)资源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成熟期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成熟期的资源型产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仍起着强劲的支撑作用,在继续推动整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为接替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现阶段,吕梁市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正是成熟期。在资源枯竭之前,努力发展壮大接替产业,转型前后的主导产业合力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避免了资源枯竭所带来的经济下滑。因此,吕梁市煤炭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推动接替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二)政策扶持机遇

党和各级政府对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和重视是其发展接替产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1)党的十明确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2013年,国务院正式《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全面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2)山西省出台了《山西省煤炭企业转产煤炭城市转型政策试点实施方案》《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4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促进接替产业发展的政策,内容涵盖财政金融、用地指标、建设基金和国债资金等多个方面。(3)吕梁市结合本市经济发展现状,配套提出《吕梁市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2016年行动计划》,安排部署详尽合理,为接替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

(三)资源税改革

2016年7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推_资源税改革。加快资源税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前,从量计征,不论煤质优劣执行一个固定税额标准,客观上助推了采富弃贫的挖煤方式。改革后,从价计征,通过价格杠杆,减少了劣质煤被弃采的可能性。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接替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争取时间。

四、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的威胁(T)

(一)内部威胁

接替产业备选产业整体素质不高,是吕梁市发展接替产业的内部威胁。(1)从产业质量上看,虽然吕梁市具有较雄厚的煤炭工业基础,但备选的接替产业的人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相对薄弱,远不能满足工业化进程的要求。(2)从产业类型上看,煤化工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等是吕梁市现阶段接替产业的最优选择,虽然这些产业均为高污染、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但并不代表吕梁市终将不会走上节能环保、创新集约的高端产业路线。因此,当前吕梁市接替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是有一定约束条件的。

(二)外部威胁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具有种类繁多、覆盖广泛、易于开采等特点,因此省内煤炭资源型城市相对较多且呈现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2013年12月,国务院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指出:山西省下辖的11个地市中,除省城太原外,其余10个地级市均为资源型城市,推进城市转型任重而道远。10个城市在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现状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似,这就决定了10个城市必将面临相似的接替产业选择。同类型的接替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不但会加剧省内相似接替产业的竞争,而且会稀释山西省对接替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不利于接替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综合评价

综合以上对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的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分析,构造SWOT分析矩阵(见下页表)。

六、山西省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战略

通过上述对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矩阵的综合分析可以得知,吕梁市接替产业发展虽然有一定优势和机遇,但是也面临众多挑战与威胁。基于接替产业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笔者提出以下具有可行性的接替产业发展战略,以期能更加合理、有效地推进接替产业发展。

(一)合理的产业规划战略

煤化工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等已成为吕梁市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做好产业规划为顺利实现产业转型打好基础。(1)煤化工产业是焦化工业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在优化工业结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吕梁市应以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坚持园区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原则,围绕焦化副产品集中加工,按焦油加工、粗苯精制、碳―化工、甲醇烯烃化、化肥、钾盐、二硫化碳等七大产业链延伸,着力培育交城夏家营化工产业园区、文水百金堡化工产业园区、汾阳三泉化工产业园区、孝义梧桐化工产业园区、离石信义化工产业园区、柳林高红化工产业园区等,全力打造特色煤化工基地,将煤化工产业发展壮大。(2)冶金产业应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按照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实施多品种、低成本、集团化发展战略。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延伸煤―焦―铁―钢―钢材、煤―焦―电―铝(镁)―铝(镁)材等产业链条,着力推动冶金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实现吕梁市冶金行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3)建材产业是吕梁市接替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是新型材料产业在吕梁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新型材料产业调整和振兴要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源为基础,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为前提,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做大做强新型材料产业为目标,逐步形成山西省乃至中国的水泥基地,着力构建玻璃深加工及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集群和阻燃材料及耐火材料加工产业集群。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要从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考虑,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1)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定时组织专家学者为企业管理者授课,培养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同时为加强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吕梁市已于2011年启动民营企业家“千人培养计划”,通过在知名高校举办高级研修班为企业家提供学习、交流、合作及人才引进的平台,收效良好,应继续实施。二是充分利用本地教育科研资源,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交流。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以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定向培养相关人才。三是建立专业化的培训基地。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开办产业转型相关的技能培训班,重点面向转岗和下岗职工,着重解决吕梁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2)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优化配置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深入挖掘企业内部人才,激励现有员工自我成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业产型给企业带来人员波动的冲击。(3)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级人才的引进可为企业技术升级、科研开发提供大量智力支持。吕梁市2013年启动“千人百县”高层次人才服务基层计划,该计划的总体安排是每年重点组织省市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领域的100名高层次人才,深入各县(市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收效良好,应继续实施。

(三)融资战略

吕梁市发展接替产业的阻碍之一就是资金不足。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健全的资金使用监督体系是解决接替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1)筹资渠道多元化。首先,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招商引资不仅可以缓解企业转型的资金短缺压力,同时也可以引进先进技术、高素质人才和新兴产业项目等,一举多得。其次,建立转型发展专项基金。吕梁市可动员全市企业以入股、参股等方式建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专项基金,实现企业剩余闲散资金的优化配置和统筹规划。再次,企业还可以通过募集民间资本等方式,缓解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压力。(2)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督体系。在财政资金支持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建立专门的可监督的财政转移制度。在财政资金使用上,严格控制资金流向。在进行自发融资时,企业应对项目本身、融资对象和市场风险进行详细调研,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相关的司法、行政等监督部门对于融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避免非法集、融资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