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9 12: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长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虽然我近年也加强学习,想做反思型教师、理论型校长,有两篇论文公开发表,但是总感觉自己理论功底不深,心里有点发虚。特别是通过这次培训,更看到了自己与方家们的巨大差距,看来,我今后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
作为教学副校长,首先要读好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应该是现代文明人的终身伴侣,我们只有爱读书、会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提升境界,才能提升思想力、增强知识力、培育人格魅力,用知识和智慧经营好幸福人生。法国大作家左拉说过:“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象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不间断地、可持续地释放能量。今后,我要充分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读书。“术业有专攻”,现代社会还想做“百家”,样啥都行,那是痴人说梦。我们要联系实际,学有用之书,借有用之法,切不可毫无选择地什么都读、什么都学。要学以致用会读书。要“快”,学会一目十行的技巧,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知识。要“思”,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工作读书,边读边思考,弄明白字里行间蕴涵的各种道理。
其次,要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靠零食补。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
第三,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如何抓好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各类计划的制定,保证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加强统筹管理和目标管理,使工作有的放矢,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在制定各类计划时。注意和加强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
第四,抓师资队伍素质提高。
篇2
安义县青湖学校 杨顺军
一、考察目的
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校长所关注的是学校的建设,是学校的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带着诸多问题,我们南昌市第34期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体学员40人经南昌市教育局安排,由南昌市教育学院的领导带队分别考察了南昌县莲塘六中、进贤一中、湘潭十六中学、湘潭江声学校、湾里一中,希望通过考察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获得成功的办学经验、寻找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考察对象
学校名称
在校学生数
学校特色
南昌县莲塘六中
4000
制度文化
进贤一中
4000
办学特色
湘潭十六中学
1300
教学管理
湘潭江声学校
6400
校园文化
湾里一中
2500
特色教育
三、收获
5、湾里一中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第一中学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湾里区唯一的一所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结合重组的综合性高级中学。校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幽美。学校被授予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先进集体。是省、市、区文明单位,荣获市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学校、市德育示范学校、市、区先进党支部、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五一"劳动奖状及省读书活动先进单位等众多的殊荣。目前学校正朝创建江西省重点中学和花园式学校的目标迈进。
四、体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所名校的建立是该校师生较长时期的努力的结果,撇开政府投入、政策倾向不谈,主要依赖于以下原因:
1、校长
一个优秀的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形象代表着学校的面貌,校长的行为关系到学校发展。走在校长的岗位上,第一要确立学校的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制定学中长期校发展规划;第二是认真打造学校优秀团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实行人文管理,用感情感化教职工;第三是制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执行机制,强化执行力度;第四是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强化宣传力度;是抓好学创建工做,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办学品位。
2、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如果要想有好的声誉,取得老百姓认可,必须要有信得过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1)要有一支本领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像是舞台,学生是这个舞台中的演员,教师则是演员演出每台好戏的导演。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根本。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让教师充分展示自我和解剖自我。学校要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探索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要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聪明才智,表彰他们的教学成果,大胆选拨有思想、有创新有成就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并利用他们带动全体教师。
(2)要有一套绩效考核方案
在有人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好中差,对于先进就要表彰、对于落后就要鞭策。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奖勤罚懒,绩效考核是关键。学校首先要细化绩效考核方案,取得不同群体的认同;其次是做好检查和记录,按章办事。
(3)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是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点要考学生自己。学生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学习效率就差,靠灌输是不行的。
如何让学生轻松与开的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地行为呢?
第一、让学生放下包袱,克服紧张心理。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太重,升学和升上重点学校成为学生身上的巨大包袱。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不得不加班加点,繁重的作业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认真研究习题,将典型习题归类,建立习题库。布置作业时要讲究作业质量,减少作业数量。
第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班上要召开各种内容的主题班会,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进行社会调查、科普活动。学校要举办各种形式活动,如:文娱活动、体育活动、诗歌大赛、书法比赛等等。通过各种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升学习效率。
第三、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书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也往往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认真分析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营养、剔除糟粕,增强免疫力。要教育学生回到真实的世界,坚决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越生活条件,学习过硬本领,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回报社会。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孩子",他们被迫跟随爷爷奶奶过日子,或委托在亲戚朋友代为照顾。隔代教育往往由于溺爱而使他们过于放纵,亲戚朋友也由于自己工作原因而照顾不周,使他们成为没人管教的孩子,在学校自然也就成了"问题学生"了。有些孩子虽然有父亲或母亲在家照顾,由于教育不当也有可能在学校成了"问题学生".这些学生他们缺少父爱或母爱,甚至缺少父爱和母爱,他们的心里是不健全的,监护人又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得学校和家庭不能得到有机配合,"问题学生"的问题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学习成绩无法提高。所以,学校必须要围绕"问题学生"的"问题"采取措施: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在这里他们可以与父母亲通话,倾诉衷肠,……;确立代管家长,使他们体会亲情;建立心理咨询系统,帮助他们疏通心理死结;经常组织他们参加有益活动,充实他们课余生活。
第四、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任何一个群体,都存在上中下,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也是一样,学生成绩的不齐是客观存在的。为了使"学困生"的成绩能够提高,教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诚心为他们制定近期和长期学习目标,此目标必须是他们经过努力即可得到的,让他们不断取得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到:世上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学校测试应当采用A、B卷,让学生自己选择(不是老师要求的),既可以使"学困生"取得好成绩,又不失面子。家长高兴、老师高兴、学生自己也高兴,何乐而不为。有了成就感,学习有了兴趣,成绩有了提高,由选择B卷变成选择A卷,我们的目的不就得到了吗?
3、创建
要提高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成为名校,学校必须要创建。
(1)创建增强了学校的活力
通过创建使学校工作有了目标,就知道了学校应该干什么,应该怎样干什么,有哪些人去做,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去做,有什么结果。创建需要人去做,这样学校不同层次的人就有了分工,大家就都动了起来了。领导动起来了,教师动起来了,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气氛,学校就增强了活力。
(2)创建提高了学校的层次
水乡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学校是人活动的场所,所以,学校要有所发展、有所进步。通过创建学校就有了特色,就有了超过别人的地方。象"文明单位"、"特色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依法治校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等等,都会让人刮目相看。
(3)创建丰富了学校的的内涵
篇3
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在过去的一年里,借着均衡发展的东方,在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小南庄完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教育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质量继续保持领先位置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大家都知道,我们小南庄完小单位小,学生也少,一般不超过20人,比其他单位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怎样让优势转换为成绩,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一个班的学生少,但是所有的科目是一样的,老师们照常要备课上课,而且我们教育是必须承认差异的,十个手指有长短,即使只有两个学生也会有一个聪明一些,一个在学习上稍微差一些的,那种单纯以为学生少不用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出好成绩的想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人数少不等于成绩好,其他单位的老师我们可以想一想,你们学校人数最少的那个班是你们学校成绩最好的吗?所以我给老师们将,学生少只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把它转化为成绩。我们要付出一样的努力。在我的督促下,老师们经常牺牲自己午休、课间的休息时间,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手把手、面对面的教,直到学生学会为止,比较难的题目,老师让学生做三遍、四边甚至更多遍都是长有的事,老师们经常把试卷复印两遍、三遍,指导者学生一次次的做,吴梦静、张琪、张伟伟等几位住校的老师放学后都经常给学生补课,所以,我们小南庄完小成绩的取得不是简单的一个学生少的因素,是老师们认真工作,努力付出的结果。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们开设了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我们积极参加中心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取得的较好的成绩。
二、学校建设变化明显,自均衡发展以来,学校在房屋建设、地面硬化、绿化建设、内部配套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在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新建的12间教室全部投入使用,并安装了电子白板、窗帘等配套设施,今年暑假,中心校有支持我们打深水井一口,彻底解决了我校水源不足的难题。
三、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是小单位,但安全、学籍、财务、校产、政教等各项工作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我们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必要时全体教师通力合作,确保了每一项工作按时完成。
但是,一个学校的工作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上,尤其今年我们面临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过这段时间的查找问题,反思自己,我觉的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我对老师们的工作要求不够严格。这和我个人的认识有关。今年已经是我从教的第十个年头了,教师也是我所热爱的职业,所以不论在哪个单位,对于学校工作我都能积极主动、保质保量的完成。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后,我也想当然的认为所有老师都是和我一样热爱这一职业的,也能像我一样去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工作,然而事实与我的想法相差太远,除了教学这一本职工作,不少老师对学校事务漠不关心,对分配的工作糊弄、应付,有困难不去想办法克服,习惯于推给校长,我本人也认为老师只要搞好教学,其他都是附属工作,所以对安排下去的工作没有及时督促,也没有严格把关,助长了老师的散漫习惯。
第二,自我定位不准,没有履行好校长的职责。走进小南庄完小,我就不再是单纯的老师,也不是主任了,而是要对小南庄完小的大小事务负责的负责人了。应该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对待,在这一方面我做的不够好。过去的一年,我感觉自己还没有完全融入小南庄,对学校的许多事务没有当成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大事来对待,固执的认为教学应该是我的中心工作,除教学之外的本应由我拿主意、做决策的学校事项,习惯于放手与人,有时甚至不闻不问,中心校的决策也没有监督老师们实施到位,有问题仍想着可以向主任一样找校长解决,有时甚至认为我像一个普通老师一样教好学生就行了,没有把自己摆在校长的位置上,没有尽到校长的职责。
第三,为老师们考虑的过多,淡化了他们的职责。刚才提到,小南庄完小的教师呈现两个极端,男教师普遍老龄化,几乎都在50以上,其中孟广彬、孟昭民、程红举三位老师明年上学期就要退休了,年轻教师又都是女教师,他们在教学上都无可挑剔,但是对于其他工作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推脱,我本人也经常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既然他们做不好,那就我自己做吧,导致本该有老师们所作的分内的工作有我代为完成。可这样一来更滋长了老师们的惰性及散漫心里。当一些工作我个人完成不了需要老师们帮忙的时候,他们反而满腹怨言,不愿意帮学校做事。总结起来,有许多事我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却做了。
针对这些问题,周校长给我分析过,我自己也在思考,下学期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努力解决我校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首先,我要和老师们认清形势,解放思想。当前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否则吃亏的将是我们自己。对工作不负责,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这都将对老师们的切身利益造成损害,以前那种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的思想必须抛弃。要让老师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工作是和教学工作一样重要的,要和对待教学工作一样来对待,培养老师们积极主动的为学校分忧,为教育分忧的意识。
篇4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27―01
先进的理念不仅运用于学校发展、教师培训、学生发展的计划与方案之中,更要将具体的操作运用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当中,使之不仅有益于学校师生,更有益于全社会各个家庭,提升本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人民的幸福指数。 “萤光支教上海行”校长培训,以其先进的理念,管理的策略,厚重的文化,给参与培训的校长以强烈的震撼。现笔者谈谈培训学习过程中的启示。
一、顶层设计,智慧管理
1. 整合课程设计,关注发展需求。将传统礼仪课程《开笔礼》《成童礼》《励志状元礼》与《过我们自己的节日》等系列课程相整合,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在课程的开发和运行中,更加重视学生观、听、说、写、画、做等实践性过程所得,凸显学科整合特点,引导学生依据各自特长进行自主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成就、感受成功。
2. 强化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效。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学校管理层面在课程运行中应提升课程落实的执行力。也就是根据办学理念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管理,培养和提升中层管理者在课程执行中对细节的关注,强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过程督导的条理性,并切实关注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以确保课程智慧管理的目标达成。
二、队伍建设,细致入微
1. 以“微课程”制作为着力点,感受研修成长的幸福。微课程制作是目前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最前沿的培训方式。引导老师们在微课程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以自身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应用广泛性以及对其他教师发展的引领性,激励教师在感受研究过程、获取幸福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将研究变为教师自主成长的自觉行为和主动意识。同时,学校也从制度层面进行规划和完善,确保教师培训步入良性发展的轨迹,从而实现教师教科研的“大智慧、大发展、大跨越”。
2. 以教学竞赛为切入点,体味学习发展的幸福。将教学竞赛与日常的阅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将微学习、微评论、微研究、微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使比赛贯之于全年各个时期和全校各项学习、研究、活动、成果之中,将竞赛拓展延伸到各个层面,使教师在各个层面均能感受到学习发展的幸福与成就,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分享,全员受益的良好态势,营造学习型氛围,建构学习型教师团队,打造学习型校园。
三、学生发展,系统规划
1. 共性养成,吸纳创新。共性养成方面,可吸纳、创新、拓展、提升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一是吸纳,锻炼学生公众演讲和表达能力的小学生大讲堂,不仅从每周一次的学校层面的大讲堂步入班级小讲堂,还设置了家长讲堂,将社区资源有机引入学校课程,汲取各行业最先进的元素为学生成长助力。二是创新,良好习惯养成的晨读、午练、暮省中,将其中的“暮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念放松、冥想放松有机整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放松和回顾的习惯。三是拓展提升,将趣味寒、暑假作业以及“书包传递”的绘本阅读与“亲子阅读”等活动有机结合,使活动拓展提升为家庭融洽的切入点和家长孩子共同学习、进步的载体,达成家校共同教育的目标。
2. 关注个体,心语使者。学校成立“心语使者”志愿者联盟,联合校内外的心理专家和优秀的教师资源,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常态跟进,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对全体师生开展的基础上,在有效保障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加强对个体的心理抚慰和引导,帮助心理孩子化解内心矛盾,释放内心压力,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拥有幸福的童年。
四、注重总结,导向推进
篇5
一、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内容与课程设置
温州市从校长高级研修的价值取向出发,培训课程的设计采用大课程的观念,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提升校长领导力,塑造温州教育家”的主题目标,课程内容设置架构为“模块化+菜单式”,顾名思义,校长高级研修班必须要“研”字当头,以研激训,借研深化;要高起点,大手笔,针对性要强,实效性要突出,可持续性明显;不仅要立足校长本身素质的提升,更要立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合温州本土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学科的优势,设置5块“以学员需求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手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具有逻辑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模块,并相应设计54项“菜单式”的活动单元。模块化的培训课程设置既可以满足校长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发挥培训机构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更能体现研修的主题目标。“菜单式”既可以突出校长在研修中的主体性、主动能动性和交互性,也能够凸显名优校长向教育家发展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具体模块与菜单如下。
1.教育理论学识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理论问题与进展,如教育法规的理论与实践,当代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等;二是现代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如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思考,提高德育实效性问题,聚焦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知识管理等;三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与学术规范。
2.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管理前沿信息、国际比较视野、校长领导力理论的最新进展;二是校长如何管理和领导学校,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三是校长沟通力的提升与学校管理诊断等内容。
3.名校管理实践与经验课程模块
邀请京沪两地全国知名的中小学校长与温州本土名校长走进课堂,在感悟他们的办学理念、管理实践和领导体会的同时,加强互动交流,以“问题会诊”式就校长在平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开展互动交流,真正起到解校长之所急,急校长之所需的作用。
4.考察实践与挂职锻炼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进京沪两地名校考察,深入课堂,听经验介绍,感受名校文化,并与之深度交流;二是学员进京沪两地名校挂职锻炼,为期半月,实践“导学、导思、导行三合一”的有效培训模式。
5.学术活动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学习期间的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活动、学术导师的科研指导工作;二是学习间隔期间与集训结束后的校长自培与校长主题论坛活动,以保证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性;三是学术成果的呈现。
二、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培训方式
1.高级研修班形式
在组织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强调研修主题务必明确,研修内容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实际、实效;其次,在研修时突出“研”字,重在激活思想,在互动中不断深化;第三,严格把关专题内容的审核,与主题偏离的专题一律删除,要求专题报告立意要高、观念要有前瞻性,内容力求丰满实在;第四,经常组织“校长论坛”,围绕研修主题进行高层次研究、研讨和修习。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聘请京沪两地著名专家学者、知名校长担任主讲和各种形式的主持人,所有研修班的校长均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
2.双重导师制度
当前参训的温州校长大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相对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与专家的引领,积极跟进尚不够。建立导师制度能有效的解决校长的迫切需求。我们采用“双向选择制度”,导师可以选择学员,学员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首先是建立学术导师制度:即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聘请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年轻教师担任导师,每位导师负责3~4名学员的学术把关工作。研修校长可适当加入学术导师的课题研究中,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论文、案例的写作以及完成自己已有的课题研究。其次是建立校长导师制度:即由两合作单位联系京沪两地知名校长担任校长导师,让挂职锻炼的研习校长以名校长为师,进校全息参与挂职实践两周,进行情境参与式学习。并规定研习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积极交互经验、做好专题报告、开展校长小沙龙等形式,学习知名学校及其校长的管理经验。每位校长导师负责3~4名研修校长的实践学习。研习校长必须完成一份学校考察和挂职实践报告。冯大鸣《IT支持下的校长培训模式》中认为“校长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在做中领会,在做中接受”。这样的研修过程,既提高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更培养了校长们的合作意识与自主研究、自主发展的意识,也契合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目标。
3.研修档案袋制度
这是一种对研修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的管理方式,并为学员个体研修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对研修校长而言,这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又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作为一种档案的形式,既翔实记录了校长研修期间的行思方式与感悟,又为培训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检阅研修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校长研修档案袋中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资料:一是简历类:校长个人信息记录表;二是校长个人培训计划书:校长结合自身条件与已有经验,与学术导师共同研制,这将保证校长培训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三是成果呈现:包括校长在培训期间必须要完成的论文、案例、挂职考察报告、学术发言稿等;四是评估类:即挂职实践中的校长导师评价表、学术导师对学员表现及其档案袋的评价表、专家对沙龙发言的点评记录与评价表;五是研修成绩总表与结业证书。
4.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方式
在集中研修期间,每个研修班都确立相应主题,开展诸如校长座谈会、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形式的自主学术活动。2007年4月15日,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以“校长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沪温两地校长论坛”,参加人员有温州市首期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与上海市名初中近50名校长、沪温两地各派四位校长上台演讲,现场气氛紧张而严肃,校长的演讲既精彩又具智慧,颇受点评专家的高度评价。2007年12月28日,在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组织以“校长领导力与现代学校建设”为主题的温州市第二期省市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校长沙龙,采取“头脑风暴式”来剖析、解决、探讨校长管理实践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与会校长各抒己见,气氛既热烈又有思想高度,成效显著。
5.促进校长研修和学术成果公开化
这既是校长总结办学经验,反思学习研修的成果呈现方式,也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校长研修展示自我风格成就教育家的平台。我们借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的学术优势和影响,整合教育学术刊物资源,为校长高质量的学术和研修成果的发表提供平台。温州市首期初中校长班在结业时还完成了两部专著:一部是学员的论文集《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部是学员挂职学结《上海挂职学习行思录》,由我院编印。第二期的省市重点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与省市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期间,各学员热情高涨,每人都提供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相信将会有几部高质量的校长专著问世。
篇6
20xx年,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中的困惑、对教育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参加了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九期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在培训中,通过“理念、管理技能、视野”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我从众多的权威、同行那里汲取了中国教育当前最先进、科学、实效的思想与信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了拓宽,深刻领悟了“思想与思想的交流过程”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过程”就是“一个心门开启另一个心门的过程”的深刻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幸福与洗礼,在洗礼中体验着收获与快乐。
我的成绩与收获颇多,简单总结如下:
1、学习期间,我们结识了一些有修养、学识造诣很深的学者和老师:杨铁钢书记、程春英所长、付红霞老师、单松涛老师、肖杰老师,李淑文、徐凤霞等知名校长,班长、学委、生活委员等我们的好同学……在感叹他们学术造诣高的同时,自己收获着思想与理念,学习中逐渐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发人深省。他们具有的执着不屈的办学精神、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锐意创新的办学态度,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
2、学习期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名校的办学底蕴和文化氛围: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东胡二小、湖滨学校的课堂教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每次学习参观都是不虚此行。通过参观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是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并不是“做”花瓶,而是提升内涵。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安排全面考虑,需要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通过听湖滨学校和东胡二小的4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办学底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定时间的历练,正如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一样,需要长久不间断的培训打磨才能入心入脑,教师的基本功更是需要周而复始的锤炼才能坚实。
3、学习期间,让我们感受了异地培训参观学习的异样效果和无穷魅力。xx年11月我们21位培训学员在班主任付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课程改革的前沿山东济南青岛孔子故里曲阜。10天的学习,我学得开心愉快!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潘校长所做的《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泰安师范附属小学周校长所做的《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优质特色学校》,曲阜实验小学马校长的《文化发展学校,特色铸就品牌》以及青岛洮南路小学薛校长的《扬科研风帆,创学校特色》等专题报告,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展示了学校的亮点和特色。给我们每个学习者很大的体会,引发了我们结合本校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体会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至理名言总结的精妙之处。异地的先进经验和办学思想拓宽了我们的视野,通过沟通交流,南北方思维火花的碰撞,定能绽放出耀眼的焰火。
培训班即将结束了,但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我们多想再在一起交流学习、我们多想再在一起沟通了解,这种集中授课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方式,是联系实际研讨、参观、考察借鉴,实践总结提高的模式,是十分符合校长们的特点和需求的方式。本次培训内容的设计和选定注重突出专题性、针对性、时代性和前瞻性,使校长们真正学习到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信息、最有价值的教育改革和管理经验,真可谓取到了“真经”。
通过培训参观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教学校长的责任,一定要努力工作,在本校教师队伍建设下功夫,做到以下几点:
1、“量体裁衣”促进教师教师主动发展。将根据教师不同特点、需要,帮助他们制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通过帮助使学校每位教师们找准位置,发挥好个人才能,享受到育人快乐,体验事业成功。
2、指导、服务到位,帮助教师快速发展。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问题,因此我将协助校长为教师寻找专家,适时地给予教师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指导,对于教师中好的经验、方法及时要鼓励总结推广,对于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解决,还要给教师创造机会、提供舞台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
3、加强团队建设,深化教师发展。 创造努力工作的氛围,敬业的氛围。使教师在互相帮助中进步、在互相激励中前行。
4、强化教师培训,推动教师跨越发展。要想教师跨越发展,你、必须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进一步转化教师的观念。而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需要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任何一项工作或事业的成功,无一不是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因此我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素质促进转变。
培训即将结束了,但我所学所思所感将延续到工作中去,并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化作源源不竭的动力,“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达到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借它指引”。我们期盼着,未来的优质教育行列里,有你,有我,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校长班培训心得体会【二】
我有幸参加了往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的汕尾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的学习,自2010年1月25日至31日,历时 7天。短暂的学习时间使我更珍惜本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体会到:校长角色在学校管理的作用,进一步认识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摸式,明确了校长与学校管理、教学支持与学校发展的内在联系。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全面提高校长的自身素质,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通过学习,我认为,作为校长除了具备良好的人品、交际能力外,还应具备:一要更新教育观念。现代教育的学习观、人才观、成才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立足于人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已是国内外各教育流派的共识。二要加强学习意识。当今教育形势变化日新月异,校长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密切关注发展动态,加强学习,不断猎取新知识,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能与新形势相适应。三要具有创新精神。现代校长应当熟悉创新的理论和方法,立足创新,统揽全局,让学校管理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引领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坚持校本研究,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是本次培训学习的主题。我对李再湘老师多次强调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先有名师,才有名校”的两个观点印象深刻。这实际就是强调师资培训工程的重要性。因为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师只要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潜移默化,互相影响,不但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和谐、进取的校园。因此,我认为,没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一切课改都是形式的、走过场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结合本地区实际所开展的校本教研和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捷径。
三、发挥学校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
本次培训的另一个焦点是学校文化的营造。为适应“知识社会”和“文化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学校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文化管理已成为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学校文化管理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本次授课的多位专家都提到学校文化氛围在学校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能影响全校师生的良好品行,能促进师生的素质的提高。学校文化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尊重人性的管理,通过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之间所形成的文化力的互动来实现的。由此说明,学校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尊重人的价值,想方设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总之,文化管理是重视人、尊重人、依靠人、激励人、发展人的管理。
篇7
一、精心设计好学校的品牌
校长是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更是学科带头人,教师的勤务员。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业务上的指导,其次才是行政管理。”因此,校长必须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同时,要注重办学经验的积累与扬弃,努力形成学校内在的精神累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这种精神累积和管理理念是一所学校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更是学校品牌的意义所在。
要当好一名校长,其次就要当好“班长”,带好“班子”,指挥好队伍。一名好的校长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当好师生的公仆,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镇守住自己的学校,正确处理好班子间的工作、生活关系。当好主管而不主观,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不撤台,做到思
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把握好班子建设的四大问题:一是思想建设问题;二是班子团结问题;三是科学决策问题;四是表率作用问题。校长要公道正派,不搞小圈子,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带好班子,去影响班子。校长应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火药味;多一点教育渠道,少一点空洞说教。尊重、信任班子的每一个成员,让他去想办法、出思路,遵循现在是同事,永远是朋友的理念,从各方面关心好每一位同志,建立好友谊。
要当好一名校长,最后要把岗位当作干事的平台,精心谋事,在想干事、会干事上下功夫。事无俱细,一项一项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在事业上要用心、用力、用德。工作中要做到三多:就是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他人的长处,多想他人的难处;三不:不自私、不猜疑、不嫉妒。校长要善于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不满足现状,能为学校提供活力,能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能挖掘潜力,积聚智力,增加活力。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只要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作为一名校长应当刚则刚,当柔则柔,非原则性问题采用避雷针效应。用完善的制度来支撑学校,做到制约机制周全,有操作性、实效性、易被师生采纳。
二、全力打造高效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有人这样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就是财富;学习就是生命。”,教师职业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
“先有名师,才有名校”。作为一名校长,应鼓励教师多读书,努力创造读书、学习的机会。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实质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书永远是成长的阶梯,作为教师,
至少要读三类书:前沿性理论书、名著、教育文章。正如培根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作为校长要为教师创设一种读书的氛围、读书条件,真正让教师成为社会中读书最多的人群。同时引导教师勤于反思,行成于思毁与随,没有反思,人生是盲目的,教育亦然。鼓励教师平时多做教育教学随笔,积累教育教学案例,如上网交流,做读书笔记等等,都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三、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一所学校质量的高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这次培训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管理工作的四点要求:
1、目标定位:作为一名校长,首先必须认真制定短期、中期学校建设的目标,师资的配备和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制定后首先找到比的坐标;其次找到质量的内涵;第三是质量的类型。
2、教育理性:校长要有明确的理念,有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才观”,全面理性的“育人观”。无论是大会还是小会,让他深存于教师;掌握主线,找准新的质量增长点;改变增长方式,分析各位教师的潜力,做到思想工作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大胆管理,严格管理,用规章、用情感管人。
篇8
一、对传统校长培训课程设计理念之审视
1 对中小学校长的现实发展需求关照不够。
泰勒认为,“大多数课程研究方法,不涉及对需要或问题的系统分析,而这些需要或问题,是人们对某一特定课程规划感兴趣的原因。这种研究方法的结果,很可能是课程编制的一些尝试并不适宜于解决这些需要或问题”。可见,是否预先系统分析学习者的需求决定了课程设计的成败。然而当前,以大学为基础的校长培训以及专业发展课程之所以被批评为与校长真实世界不相符的部分理由,是因为校长的需求没有被加以考量。
当前,我国校长培训课程的设计主体通常是培训机构的专家与行政人员,他们不仅拥有课程话语权,而且决定了课程设计的语言往往是逻辑理性与“宏大叙事”的。即使一些培训课程在设计之初充分意识到课程需要关照学习者的发展需求,但往往由于缺乏对理想状况与现实状况之间作科学分析而流于仅凭个别人的经验认定学习者的需求,从而导致把校长专业发展需求简单等同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丝毫不考虑校长群体的独特性需求;或片面追求培训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与宏观,试图用普遍性囊括一般性;或采取“一刀切”方式,对不同学校类型、发展阶段、区域的校长都只提供类似课程。
2 浓厚的知识本位取向。
我国的校长培训课程设计大多建立在一种乐观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信念基础之上,偏重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学院课堂为中心、以学院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模式,这严重阻碍了广大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
造成校长培训课程浓厚知识本位取向的原因,可以从四个维度来解释。其一,校长专业发展培训的理论假设有瑕疵,即片面认定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大量“不合格”的校长,而造成“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只要校长掌握了一定理论科学知识及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原则,他们就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有效地解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二,提高中小学基础教育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校长培训意义重大且极其迫切,为此不得不采用这种“大工厂、大生产”式的培训方式;其三,承担我国校长专业发展培训职责的一般都是当地的高校,而高等学校本质就在于对高深知识的探究和传承,大学作为承担校长专业发展培训的机构,在培训中以知识为本,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其四,在培训过程中,许多培训者缺乏基层教育工作的经验,对中小学的实情了解不多,在培训过程中往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抵消自身对实践认识的不足。
3 未能充分凸显时代要求。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方兴未艾的今天,持续更新与变迁已经成为校长生活与文化的一部分。面对持续变动的外在环境及逐渐提高的专业要求,中小学校长原有的知识、技能及本身特质,其适用性日益降低,而持续更新的必要性大大提高。相比较于校长个体零碎、无计划的自我更新发展,校长培训课程无疑是校长走向持续更新发展的捷径。然而,培训课程能否与时俱进,并适切地体现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判断其能否推进校长持续更新发展的试金石。遗憾的是,当前许多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无论是在目标或者内容上,在凸显时展要求上做得远远不够。
培训课程未能充分凸显时代要求主要缘于对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转换及其所带来的挑战认识不足。当前,中小学校长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规范者”和“控制者”,转变为“引领者”“鼓励者”或“激发者”,扮演课程领导者的角色,跟随而来的是“专家型校长”“研究型校长”的强烈呼声。另外,在终身学习、学习型学校之追求的使命下,将“学校组织”转型成为“学习型机构”也是校长的重大使命。总之,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校长的角色改变不可谓不小,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大。
二、重新思考与塑造校长培训课程的设计理念
1 融合多种取向进行课程设计。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根据一种或两种的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设计新的校长培训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努力适应新时代的变革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价值取向的优点和长处,走课程价值取向有机融合的道路。
除了一直牢固扎根于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知识本位取向,影响校长培训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的还有诸如能力本位取向、领导本位取向、实务取向、问题本位取向、批判反思取向,等等。不同的课程取向均有自身的独到之处。例如能力本位课程取向强调从“知识的认知”到“能力的获得”,以“能力的增长”为目标。批判反思型校长培训课程则以培养具有反思人格、反思行为、反思文化的批判反思型校长为目标,以注重形成性评价、质的评价为依托,等等。显而易见,糅合不同课程取向的培训课程可以有效改善知识本位取向独尊而造成的系列弊端和难题。
2 在系统评估校长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
在设计课程目标之前,进行校长专业发展需求的系统评估,其必要性与重要性毋庸置疑。“需要评估”是目前确定课程目标时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它是明确教育需要与确立需要之先后顺序的过程。在这里,需要“是指理想常模的某种概念(即某种哲学价值的标准)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即是指‘应该是什么’与‘是什么’之间的差距”。基于此“需要”内涵基础上的需要评估过程,包括选择或确定目标状态,收集信息以确定目前实际状况,并通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来发现其中不足之处,进而确定出特定的需要。需要评估并没有固定、统一的过程或步骤,但培训机构在对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查、评估时,需要综合考量以下几个维度:
首先,运用问卷、访谈法,收集相关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信息,既可以是需求信息,也可以是对校长目前发展状况的测量。只有在问卷、访谈基础上,才能尽可能全面系统地确定当前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发展需要。
其次,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并判断:哪些课程目标是主要的,应该优先达到;哪些课程目标是学习者在目前发展状况下可能达到的;哪些课程目标是培训课程可能提供并实现的等系列问题。
最后,基于以上的讨论,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
顺序编制课程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要成为设计新课程的基础,并由此设计对应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
值得一提的是,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专业发展需求评估的结果,仅能作为课程目标设计的重要参考来源之一而已,在课程目标设计过程之中,相关理论、政策、专家看法以及之前的经验,亦必须加以考量。
3 以“领导力”为核心的课程内容。
作为“领导者”角色的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必然是校长专业知能中的核心结构。校长角色定位决定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定位,为此,“领导力”应当成为培训课程的核心内容。约翰・加德纳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个人(或领导团队)为实现领导者自己及其追随者的共同目标,而通过说服或榜样作用激励某个群体的过程。领导力的核心是领导与下属的相互影响,领导力的发展是终身的任务”。对“领导力”的介说可谓仁智互见,就校长领导力的内涵及外延认识而言,也是各有千秋。萨乔万尼根据领导力的对象和方式,把校长领导力分为技术领导力、人际领导力、教育领导力、象征领导力和文化领导力五个层次。这较完整地表达了校长领导力的丰富含蕴。
校长领导力所包含维度的广泛性并不直接意味着校长培训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必须做到面面俱到。毕竟在考量校长领导力上,我们要看到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且不同的时代境遇会对校长某方面的领导力有特殊的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校长课程领导力尤显重要,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者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改革能否走进中小学,关系到课程理想是否能转化为学生发展的现实。
4 课程组织富有弹性。
篇9
我有幸参加了__县学习资源中心举办的中欧项目校长培训班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受益非浅。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能参加此次培训,真是一次大好的机遇和学习的机会,使我真正领悟到了参与式管理,以儿童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摸式。认清了中欧项目的含义,明确了校长与学校管理,教学支持与学校发展的内在联系。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与广大同仁们共勉。
一: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的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要明确五个“做什么”,要有领导风格,也就是校长风格。作为校长,在工作实践中你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能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领导者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是领导者”领导者是对全校工作起统帅作用并总揽全局的,领导者就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管理者是去完成一个特定的、具体的工作,管理者就是做事,把事做好。
二.教育与教育公平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明确了教育公平的含义:“教育公平主要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平等享受教育资源、教育机会和教育效果的权利。”教育公平的内容简单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学业成就公平、学生成就机会公平、教育祈求公平。作为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对学校工作负有重大责任,因此,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校长应负有最重要的责任。首先校长要树立教育公平的思想意识与教育观念,其次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动态,特别是自己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把教育公平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公平行为,公平对待不同性别、民族、家庭经济状况或背景的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师生在公平、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用一把“尺子”量不同的学生,而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这种形式看似公平的东西,在实际上恰恰是不公平的。要建立教育公平支持系统,寻求政府的支持、社会的支持家长的支持、教师学生的支持。
篇10
一、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科带头人,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地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在办学条件、人权、财权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工作实践中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能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校长手里不是拿着鞭子,而是举着旗子走在前面。
二、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先有名师,才有名校”。教师在学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师只要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要想使教师富于时代精神、创新精神的人,作为一名校长,首先要激发教师的爱生敬业精神。
1、爱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是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并且给他们信心。作为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要爱每一位学生,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利用这个去激励他们。
2、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不能只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对这个职业要充满兴趣与爱好,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有了对事业的爱,就有了工作动力,就不会觉得教师工作的清苦。因此教师应该具备甘当人梯和红烛的献身精神,对学生充满爱心,对工作充满责任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真正做到爱生敬业,教书育人。
3、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是人类知识、发明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我们不能只有一桶水,而必须是一眼泉。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发展的希望在于教师的终身学习。新的时代、新的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实践,都对教师终身学习提出了迫切要求。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当前社会,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原有的生活方式、工作岗位、知识结构等的稳定性不断减弱,生存需要迫使人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接受教育,并要学会学习,善于创新,从而不断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在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成为人的义务与权力,它不仅是为谋生,而且是为了创造生活,作为以帮助和促进他人学习为职业的教师,自然应当首先成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先进者和模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就必须适应当代社会对教师所寄予的越来越殷切的期待,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自我充实,自我超越。
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在终身学习中应该做到:首先,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学习我国乃至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从优秀文化传统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学习党的教育法规法则,不断的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对中、外文化的吸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其次,努力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科技知识。目前随着已有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新知识的激增,反映到教材中的知识也日益丰富和加深,这就要及时吸收新的知识,使自己的学科知识达到现时要求的深度和水平,并达到未来教育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另外,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虽然不是教师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对于老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固然,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坚持学习和研究,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从自得到自我专业发展,更好提高教育教学创新。教师只有不断地关注和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其终身发展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动力源。
4、要引导教师勤于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多进行教学反思,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
三、管理中要以人本关爱为核心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发展人,提升人,所以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要关爱人、尊重人、宽容人、激励人。
(1)关爱。弗洛姆说“没有爱,人不能存在一天”。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在学校的管理中,领导关心爱护教职员工,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可以使被管理者从学校获得强烈的价值感、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教职员工的工作、创造、发展,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关心爱护教职员工和学生是很有必要的。领导不仅要关心教师、职工的工作、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当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尽可能的及时帮助。教师要了解信任学生,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还要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和特长、内心世界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无私的关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的发展。
(2)尊重。尊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平等也就没有相互尊重和理解。虽然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作为学校的成员,在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地位名誉等方面都是一律平等,只有岗位、分工、角色不同而己。所以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要营造一个平等的平台,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才能相互尊重和理解。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以权压人,以势压人,平等的对待教职员工,尊重教职员工的人格,尊重教职员工在学校中的地位,尊重教职员工的创造精神、尊重教职员工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其教职员工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们的追求价值取向: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往往胜于物质利益,所以校长必须对教职员工信任和尊重。从一定意义上说,信任和尊重就是管理效率。你对教职员工信任,教职员工就会对你信任,你尊重教职员工,教职员工就会尊重你,归根结底,是信任产生了信任,尊重赢得了尊重。信任和尊重应当真诚、自然,象个别交谈、现场提问、校长信箱等常规途径和渠道,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形成了一种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学校就一定具有凝聚力。这样才能在学校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顺利的实施教育计划。作为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会感到自己的品德、才华、能力得到承认,从而增强前进的信心,获得前进的动力,自觉的向更高的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