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工业勘察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工业勘察设计

篇1

现代装备业是广东省今后产业发展的重点,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产业发展重点的中山临海工业园在国家级中山火炬开发区,是广东“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在机电设备、环保节能设置与钢结构产业的加工、试验、总装、发运和特大型装备构件的极端组装、发运需求,同时作为中国机械工业总公司在南方的钢结构生产组装与大型装备集散地与对外平台,中机建设决定在国家级中山火炬开发区海港重型装备工业区征地28万平方米建设中机建重型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并建设一个5000吨级配套码头,用于大型钢结构或重钢装备产品装船发运,及原材料或零构件卸船使用。

拟建工程位于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临海工业区马鞍岛北横门东水道右岸。

本工程拟建3000吨级杂货泊位一个(结构按5000吨级预留),泊位长148m,两端设过渡段与相邻护岸衔接,过渡段总长50m。码头功能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产品装船,主要为钢结构,二是制造基地的原材料卸船,主要为钢材,三是总公司的工程机械及装备中转集散。码头吞吐量为27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为35万吨/年。

2.装卸工艺

码头卸船原材料主要为钢板、型钢,装船产品主要为桥梁、造船分段等重型钢结构,物流集散货物主要为工程机械及装备。预测重件产品单件最大重量约500吨。

针对装卸物重量的不同,考虑不同的装卸方案。轻型产品及原材料

考虑厂区建设需配置履带式起重机,可供码头装卸使用,从经济角度考虑,轻型产品及原材料装卸采用履带式起重机。重型产品及设备、材料

根据业主基地生产的具体情况,重型产品及设备、材料采用浮式起重机装卸船方式以及重载汽车直接上船方式。

对于300t以上的大型重件,采用动力平板车直接上船方式,采用这种装船工艺的机械要求比较低,卸船过程中不会用到大型的起重设备,因此卸船费用比较低,但需设置重载车道经码头上船。重件通过动力平板车在指定的车道上行驶运输至码头,平板车通过码头与船舶连接的跳板上船,上船后通过船上的起重设备吊起重件,平板车再由跳板返回码头,完成装船。

浮式起重船装卸船过程与陆上起重机基本相同。浮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较大,但装卸船时稳定性较差,费用较昂贵。

本工程装卸工艺方案为:

(1)70吨以下一般钢结构及设备和钢材料装、卸船。装卸船作业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水平运输作业采用牵引平板车。

(2)70~300吨以下的重钢结构和重装备装船。重钢结构和重装备装船作业采用浮式起重机,水平运输作业采用动力平板车。

(3)300~500吨的重钢结构和重装备装船。重钢结构和重装备装船采用动力平板车经码头后直接上船。布置原则

(1)码头布置应与城市规划、港口规划相协调。

(2)充分利用港址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码头岸线位置,做到深水深用和降低工程造价。

(3)充分考虑对河段防洪的影响。

(4)满足国家标准及交通部水运(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总平面布置与规划的关系

拟建码头位于中山港马鞍港区,该港区岸线重点规划为大型深水沿海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和临港工业,兼顾件杂货的运输要求。拟建码头位于规划岸线内,且码头前沿线与防洪治导线齐平,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中山港总体规划的要求。总平面布置与相邻工程的关系

本码头的建设是为满足后方厂区原材料及钢构件运输的需求。码头设在厂区西北侧,距拟建码头上游1000m处有一跨江电缆,净高34m,对船舶航行不造成影响。上游500m处有广东山峰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船坞与候泊码头,该码头按1000吨级干货船设计,作业期间不会互相影响。下游与码头距离496m处有规划

码头前沿线布置

码头前沿线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满足港口规划、航道、水利、海事等政府部门的规定及要求;

(2)保证码头前有足够水域以满足船舶调头,且不影响其它船舶航行;

(3)码头与后方的有效连接;

(4)水域疏浚的回淤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按照码头现有位置规划的防洪治导线以及水利部门的相关规定,码头岸线不能突出防洪治导线,因此码头前沿线考虑布置在与防洪治导线重合位置,成直线布置。经计算,码头长度为148m。码头面高程的确定

本工程所在位置受潮汐作用,码头面高程按《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第4.4.3条要求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基本标准:码头面高程=设计高水位+超高值(1.0~1.5)= 1.03+(1.0~1.5)=2.03~2.53m

复核标准:码头面高程=极端高水位+超高值(0.0~0.5)= 2.30+(0.0~0.5)=2.30~2.80m

根据《中山火炬开发区马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段岸线防洪堤面高程规划为4.0m,后方场地规划高程为3.6m,由于本码头装船工艺中采用车上船方式,为此,码头面高程需考虑在装船过程中船舶需调节压舱水调整船舶干舷以满足装船工艺要求。

综合装卸工艺、船舶靠泊要求等,码头面高程取2.8m,后方厂区高程为3.6m,码头以1.6%坡度与陆域衔接。

4.水工结构方案

拟建码头处为块石结构护岸段,由于受台风影响,该护岸已受破坏,上下游护岸仍完好,本码头采用顺岸式布置,因此,码头建设前需先清除现有护岸块石。

码头结构型式的选择,应满足使用要求,服从平面总体布置,根据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并且考虑经济,工期要求及施工便利等综合因素。

由于码头岸线不能突出防洪治导线,码头前沿线布置在与防洪治导线重合位置,根据水深测图显示,码头前沿线处为0m等深线,码头前沿所需水深与现有泥面高程相差10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码头建设区软弱土层深厚,重力式结构在此不适宜采用。若采用高桩结构型式,要考虑码头三侧需设护岸与陆域的衔接,且开挖量大。从本区域的地质特点及码头规模、使用要求考虑,本工程水工结构推荐板桩结构。主体结构采用Ф1000mm灌注桩排桩墙,排桩后设一排Ф600@1000mm高压旋喷止水帷幕。排桩上设混凝土胸墙,锚杆采用Ф80mm钢拉杆,拉杆后方设混凝土锚碇墙。码头上下游各设25m过渡段与护岸衔接,过渡段结构与码头一致(如图1所示)。

码头平面布置需结合相关部门要求及工程使用、造价等因素合理布置,包括码头面高程、长度、布置形式等。水工建筑物方案的选择需结合当地地质条件、码头平面布置形式、码头使用及工程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

[1]中山市规划设计院.《中山火炬开发区马鞍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

[2]中山市交通局.《中山港总体规划》,2009

篇2

关键词 网络安全;物理隔离;地形图保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179-01

1 勘察设计企业网络现状

勘察设计企业在设计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或产生一些文件,尤其是地形图等密级较高的文件资料。我国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为保护国家秘密不外泄,同时满足信息化办公的生产需求,目前国内勘察类企业主要采用两种网络架构方式。一种是设置内部办公网络和外部网络,员工各自配置两台分别连接内外网络的计算机,两者完全物理隔离。这种方式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员工操控灵活度低。内部办公网络实现公司信息化办公和资源内部共享等需求,外部网络实现互联网资料查询和外部交流,同时严禁内部网络信息向外部网络流通。另一种设立指定的互联网访问区,专门人员或机构采集互联网信息复制到内部网络,或者设立专门的可访问互联网的设备或区域,这种方式实时性不好。

2 网络隔离技术趋势

物理隔离是网络隔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通过网络与计算机设备的空间分离来实现的网络隔离[1]。与物理隔离不同的另一种网络隔离方式是采用密码技术的VPN隔离。虚拟专用网(VPN)是通过使用密码和隧道技术、在公共网络设施上构建的、具有专用网络安全特性的逻辑网络[2]。VPN隔离追求的是数据的分离或不可读,而物理隔离强调的是设备的分离。尽管VPN的实现成本较低,但是在网络的边界点,隔离设备容易被攻击,特别是来自公共网络的拒绝服务攻击[2]。

物理隔离网闸的思路决定了它是一种比VPN更高级的安全隔离形式,因为它是在保证必须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互联互通,如果不能保证安全则完全断开。然而,这种技术成熟的产品还是无法摆脱“摆渡”病毒的攻击。因此,国家保密局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颁发的网闸类产品检测证书中明确注明“该产品不可用于互联网和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

3 双网物理隔离解决方案架构

除去地形图等国家秘密文件外,勘察设计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也是极为迫切的要求。将操作地形图资料的计算机与内部工作网络和外部互联网隔离,内外两条网络之间通过有效的隔离设备和网络安全措施建立可信连接,既能满足国家保密局对于国家秘密的保护要求,又能满足公司内部与互联网之间的资源共享需要。

利用物理隔离网闸安装在工作内网核心交换机和外网核心交换机之间,对于公司内部业务使用的计算机和服务器等设备直接或通过级联设备连接到核心交换机,公司对外交流所用计算机或外网服务器直接或通过级联连接到外网核心交换机。内外网络间数据访问必须经过网闸的“摆渡”。这样,通过内外网之间的网闸不仅实现了两个网络间的物理隔离,还能满足内外网之间实时、适度、可控的内外网络数据交换和应用服务。比如:文件交换、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同步、HTTP/HTTPS标准访问、FTP服务、邮件服务等。

图1 基于网闸隔离的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安全隔离网闸可以对办公网络到外部网之间的传输数据和文件严格执行格式和内容检查,检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内容检测、防恶意代码、防泄密、文件类型控制等。可以对浏览器中输入的各种关键词和敏感字符串进行限制,预防内网用户因访问外网网站时,在浏览器的访问请求中出现有意或无意泄密的可能。

在公司网络建设中对于地形图等高密级资料的使用必须采取单独网络或单机运行模式,同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地形图资料的复制、传递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出台相应的惩罚措施,从公司制度层面对网络安全保密行为进行约束。

4 性能分析

物理隔离网闸通过双主机之间的物理断开来达到数据隔离的目的。内外主机间信息交换只能借助拷贝、镜像、反射等非网络方式来完成。另外,根据内外网间数据交换的具体情况还可以选择不同流向的单向或双向隔离网闸,实现更高级别的数据保密要求。市场上部分物理隔离网闸支持基于文件特征库的文件类型过滤和用户自定义关键字的文件内容筛查,可有效防止商业信息的无意泄漏。

应用物理隔离网闸的双网隔离解决方案具备如下优点。

1)屏蔽了内部的网络拓扑结构,屏蔽了内部主机的操作系统漏洞,消除了来自互联网上对网的攻击。

2)内部服务器不对外部网络提供任何端口,不允许来自任何互联网主机的主动请求,降低了自身风险。

3)通过严格的内容过滤和检查机制严防泄密。

4)可根据需要选择单项或双向数据流动方向,灵活性强。

但是,采用物理隔离网闸对内部工作网络和外部网络进行隔离较采用VPN隔离在费用方面不占优势,同时,涉及地形图的计算机部分仍需单独划分网络。

参考文献

[1]网络隔离的技术分析与安全模型应用[J].数据通信,2002(3):23-25.

篇3

关键词 项目管理;工程建设;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62-02

1项目风险控制的定义

项目风险控制就是,作为项目经理,有必要有能力全面掌握从项目筹建到项目结束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因数,施行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总结的三部原则,使项目按照预期目标发展。

2项目风险的分类

即质量风险、进度风险、资金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四方面。

3项目风险的认识

3.1质量风险

3.1.1人员组成因素

工程质量掌握在谁的手里?如果工程一出质量问题,一般人毫不犹豫就会想到监理怎么管的?为什么没有检查到?很多人认为只要现场的质检员、监理或甲方代表管理严格,把好质量关,就能管出优质工程。但在实际中,监理再苦再累,看到管到的也是局部,判定某分项工程是否合格是通过国家规范引用的概率论原理抽查,以一定比例以点带面做出判断。如:国标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5.1.5规定:钢筋焊接接头外观检查时,每一检验批中应随机抽取10%的焊接接头。检查结果,当外观质量各小项不合格数均小于或等于抽检数的10%,则该批焊接接头外观质量评定为合格。

行内有句俗话:工程质量掌握在工人手里。施工队伍的选择对工程质量起到根本的作用。如果再细化,我们作为业主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落实施工单位作业人员队伍,不能只看单位资质或几个管理人员就判断优劣。但这点作为业主是很难控制的,因为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业主无法知道技术工人队伍组建情况,只有通过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掌握。

优秀的现场监理人员也是必须的。业主在与监理公司鉴定合同时,应该仔细查阅监理人员的资料,避免滥竽充数,保证监理队伍的人员质量。业主对现场监理人员有更换的权力。

3.1.2设计方案因素

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功能使用要求、限额设计,而且要因地制宜,材料常规,施工组织方便。如果施工工艺复杂或难掌握,定会造成较的质量误差。例如:云天化高中部还建工程中,原设计图有10m高,80mm厚的现浇遮阳板与结构层楼板连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很难保证,容易发生漏振、不密实的质量问题。经与设计商定后改为预制安装,施工方便,操作简单,质量好控制。作为业主,图纸审核不仅仅是审费用、审遗漏,还要检查图纸的可施工性。

前者是指施工质量,当面对设计质量、设计风格时,我们则是无能为力,由于各种关系,项目管理者往往没有权限修改。如:建筑外观格调与周围环境不搭配、建筑风格与使用功能不协调、外墙涂料抗污不能满足本地要求等等都属于设计质量问题。

3.1.3其他因素

上述两点的质量风险,我们公司控制力度也较差,需要更好的体制完善。相对的,与施工直接相关的,如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机具等的正确选择,各种检验检查制度都比较完善,实施都很方便。这类因数对工程质量起到直接作用,也被各层领导关注,所以运做较好。

3.2进度风险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规模宏大、工程结构与工艺复杂、建设周期长及相关单位多等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进度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产生的根源看,来源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协作单位、自然条件等等。常见风险因素如下:

1)业主风险因素。即业主使用要求改变而进行设计变更;提供的施工场地条件不能满足工程正常需要;不能及时向施工单位或供应商付款等。公司的基础建设项目中也常遇到这类问题,建设过程中或工程建设完工后业主才发现某项使用功能没有考虑到,提出增加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又要重新组织材料、人员进场,往往使得工程迟迟不能完工。施工单位最怕就是施工过程中增加内容,那样会打乱他们的工程计划和施工节奏,造成其他部位窝工,甚至影响到工程结算,增加施工企业内部资金压力;

2)勘察设计风险因素。即勘察资料不准确,特别是地质资料错误或遗漏;设计内容不完善,有缺陷或错误;施工图纸供应不及时、不配套,或出现重大差错等;

3)施工技术风险因素。即施工工艺错误;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不可靠技术的应用等;

4)自然环境风险因素。即复杂的工程地质;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地下埋葬文物的保护处理;洪水、地震、台风等不可抵抗力等。例如正在施工的某工程,由于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前期也没做地质勘察,对岩石层、粘土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不明。施工单位进场后,土方开挖施工时,才发现岩石层很浅,几乎都需要爆破施工。使得无法实现原计划工期,而且工程费用巨增。这是典型对自然环境风险因素考虑不周;

5)社会环境风险因素。即外单位临近工程干扰;节假日交通、市容整顿的限制;临时停水、停电、断路;甚至法律及制度变化,骚乱、罢工、企业倒闭等。例如云天化高中部还建三期室外运动场工程,不仅受到雨季影响,而且因为水富县30周年县庆文艺演出选择在运动场布置,为大力支持水富县政府布置会场,拆除了大量施工临时设施,等县庆结束后再恢复施工。又如麻子沟灰渣场改造工程,县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解决农民征地赔偿问题,当地农民多次集体示威,阻挡施工单位车辆进入现场,希望政府出面解决土地问题。业主在工程建设筹备初期就要对社会风险因素做出分析,特别是对政治性工程,要了解改工程启动原因,分析利弊方可能会带来什么困难,要有解决问题的预案。另外在选择施工单位时,要把施工单位的当地协调能力作为重要考察点;

6)组织管理风险因素。即各种申请审批手续的延误;合同签定遗漏条款;计划安排不周密,组织协调不力,导致停工待料、相关作业脱节;领导指挥失当,使参加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各专业、各施工过程之间交接、配合上发生矛盾等;

7)材料、设备风险因素。即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供应环节的差错,品种、规格、质量、数目、时间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施工设备不配套,选型不当,安装失误等。公司正在筹建的煤化工项目,在材料、设备选型方面做的很详细,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无论是作为业主还是施工单位,项目进度风险控制,必须进行WBS分解,认真分析,每项风险都必须做相应的预案,当风险来临时才能从容应对。进度风险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到工程投入后各方产生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验证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体现出企业发展势头。

3.3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控制不是简单的业主付款不及时,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压力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业主,对资金风险控制应该站在项目建设全局且最高的角度控制。即从项目资金筹备——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竣工结算——施工企业内分包结算——包工头与农民工结算的全工程跟踪。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严禁施工单位把工程款用在与本工程无关的地方,建立相应的手段进行监督。由此可以看出,钱要到农民工手里要经过很长分层结算过程,如果某个中间环节延误,农民工拿不到钱会给建设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作为业主应该把各环节的工作时间加以详细的期限和保证措施写入合同中。例如,**工程,项目竣工后几个月了,由于中间环节延误,农民工迟迟拿不到钱而引起公愤,在公司大修期间准备静坐公司大门,好在工程部、保卫部的及时调节没有发生。无论责任在哪一方,都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资金风险还有汇率浮动、通货膨胀等因素,这个可以通过财务技术处理,合同里应有处理预案。

3.4安全生产风险

安全重与泰山。现在工程建设项目都是安全一票否决制,工程质量再好,出了安全事故一样被否定成绩。作为业主,控制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一定要细话抓落实,不能一味只在会议上强调,具体应该抓如下几个方面:

1)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具体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是否健全,检查现场安全员资格证书,大项目要求施工单位编写针对该工程的安全生产计划书。有的施工单位上报安全管理人员名单与实际不相符,安全员无资格证书等;

2)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根据公司化工性质,要对施工单位作业人员进行化工常识培训,公司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交底等;

3)施工机具安全。包括施工用水、用电、作业工具的使用安全。防触电、防设备伤人;

4)劳动保护用品。检查劳保用品的正确佩带,用品质量是否可靠等;

5)施工方案编制的安全性。从安全角度审核施工方案可实施性,不能因为工期进度、费用等理由拿安全去冒险;

6)现场安全围护。这个是要求有经验的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临边做可靠围护,防高空坠落、防硬物碰伤、防垮塌;

7)安全应急预案。有必要预防,万一出了安全事故,能马上启动简洁有效的方案来处理问题。

4结论

根据以上总结,我认为,目前公司在项目建设风险控制中,安全风险控制方面做的比较好,各级领导也很重视,各种培训、教育制度比较完善;但在质量风险控制的人员因素和资金风险控制中的建设款流向监督等方面做的还不够,需要各级领导和项目管理者共同完善。

总之,风险控制重点是事前控制,编制预防措施,再按计划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逐一抓落实。

参考文献

[1]苏伟伦主编.项目策划与运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美]詹姆斯刘易斯.项目经理案头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戚安邦主编.项目管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Five steps to Risk Assessment, UK, 1999.

[5][美]Harold Kerzner 著.应用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6][美]罗伯特.威索基等著:《有效的项目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7]PMI Standard Committee. 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PMI,2004.

[8]白思俊主编.现代项目管理上中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美]斯坦利.波特尼著.如何做好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 有限元 接口 结构计算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西安地铁三号石家街站暗挖风道与胡石区间右线隧道正交,胡石区间右线隧道侧壁YDK33+110.405-YDK33+122.855需开洞以与石家街站隧道风机房暗挖风道相连通。接口处风道埋深约12m。风道近似矩形断面8.7m*5.32m(宽*高),风道初支厚0.35m,二衬厚0.5m,中间设0.35m厚中隔墙;正线隧道马蹄形断面6.28m*6.6m(宽*高)。该段风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正线隧道采用CRD法施工。区间隧道先行施工,风道后期施工至区间隧道时区间隧道破除洞口与风道相接。

二、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联络通道兼泵房结构处地层,自上而依次是杂填土、新黄土(水上) 、古土壤、老黄土(水下)、粉质黏土、中砂、粉质黏土。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1],采用钻孔编号钻孔CZ4-55的地质参数,计算水位标高取为393.7m。

三、计算分析及模型简化

假设正线隧道半宽范围内荷载全部传递到风道二衬上。计算取风道二衬1*0.5(宽*高)结构计算,作为平面应变问题来近似处理。考虑围岩与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平面杆系有限元单元法,结构按底板支撑在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进行内力分析,采用SAP计算软件计算分析。模型情况见图4-1。

4-1 计算模型

四、计算荷载

5.1 永久作用部分

1)结构自重:简化为沿隧道中心线分布的竖向荷载(q),隧道结构自重标准值可按结构设计尺寸及材料标准重度计算确定。

2)地层压力

竖向压力:计算截面正线隧道的竖向全部土柱重量乘以正线隧道的半宽;

侧向地层抗力:竖向压力乘以侧压力系数;

地基反力:根据基床系数采用弹簧进行模拟。

5.2 可变作用

地面超载的影响:一般可按20kPa计算。

五、荷载计算公式及计算取值

(一)荷载计算公式

1)土压计算公式

根据(太沙基)深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隧道荷载[4]。该公式对深浅埋均适用。

隧道顶部垂直压力计算:

水平侧压力按朗金公式计算:

亦即:Ph=aq

b-坑道宽度;

φ-围岩内摩擦角;

a、K-水平侧压力系数;

dht-计算点至坑到顶距离

q-作用在坑道侧壁的垂直压力;

γ-围岩天然容重。

2)水压计算:F=γ h

γ-地下水容重;

h-计算点至水位线距离。

(二)主要荷载取值与计算

1、标准断面计算模型

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平面杆系有限单元法。结构自重由程序考虑,结构计算简图如下:

荷载取值 表6-1

六、 计算结果与分析

计算基本参数为:圈梁混凝土C40厚500mm;主筋净保护层35mm;裂缝验算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结构允许裂缝最大宽度迎土侧为0.2mm、背土侧为0.3mm。

主体结构内力计算结果

7-1标准组合弯矩图 7-2基本组合弯矩图

7-3标准组合轴力图 7-4 基本组合轴力图

配筋方案 表7-1

计算结果分析:对于埋深小于12m,开洞范围为8.7*5.5(宽*高)洞口,接口处一米范围内二衬采用25@100的HRB400钢筋已能满足开洞范围内结构受力。

为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顺序要求如下:1)暗挖风道交叉口处拱部超前支护,应在正线隧道二衬施工之前完成;2)开洞应在正线隧道二衬施工完成后进行;3)开洞前在区间正洞开洞处范围内安装临时钢梁和竖向支撑,确保开洞时,正洞衬砌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鱼化寨~国际港务区)

详细勘察阶段 胡家庙~石家街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1.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管理 ;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96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保障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是一个施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代施工企业的发展中,安全和质量在工程里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去创造社会和经济利益。

土木工程施工行业的施工难度大,劳动强度高,因此往往会发生伤亡事故,成为国家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根据我国相关调查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建筑类工程施工的人数仅仅比交通事故少,而这些死亡的人数中,绝大多数是因为在安全管理上的疏忽而造成的,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对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导致在工程中相关人员的管理松懈。

1、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脚步也大大地加快了,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更加广阔了。土木工程施工是现代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管理是整体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进度、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土木施工管理与控制都起了很的作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在开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理念,促进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效提高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

1.1从监管部门分析

1.1.1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木工程体制还不是很健全,建筑施工行业又处在不断地改革和变化之中,原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施工生产,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再加上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社会监督效率低,使得安全管理一直不到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一直没有形成。

1.1.2安全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滞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变革,企业体制逐渐脱离了行政管理的范围,成为市场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与此同时,相关的建筑部门和国家专属管理安全部门有没有很好的履行好安全管理的职能,因此,土木建筑施工的安全方面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

1.1.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实际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分离。

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虽然存在了很久,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好它的管理职能,使得建筑安全管理标准和实际上工程施工的脱节,伤亡事故的统计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数据失真,造成有关的管理部门没有能真正的看清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2建筑单位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把重点放在施工质量上,他们重视建筑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却往往忽视了安全管理环节,这就为整个工程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再加上有的施工单位为了经济效益,把工程转包给个体的承包商,承包商出于“唯利是图”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往往只注重利润而疏于管理,这就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培训做不好,安全投入方面更是存在一大空缺。

1.3监管单位出现的问题。

勘察设计单位有时候为了省事不按照设计进行勘察设计,或者干脆改变在勘察设计中应该遵循的标准,不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进行工程设计,使得勘察设计存在缺陷,不能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而相关的监管部门也没有认真对其进行审查,没有落实安全管理的监理,发生安全隐患以后也没有及时的作出处理或者干脆向上级交上一份虚假的报告敷衍了事。这不只是自身职责素质的欠缺,长此发展下去,监管部门就很难发挥不了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1.4施工单位的安全问题。

国家的基建投资不断的增加,建筑企业的施工标准也在不断的调整,使得施工的企业数量不断的增长。施工队伍增长了,但是安全管理的防范却没有做到位,有些个体的建筑施工单位一味的追求利益,忽视了安全措施的管理。

2.5 工程监理面窄,且素质有差距

工程监理应该是从项目可研、设计、施工、交付的全过程多方位的监理。而我国目前的工程监理现状主要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和验工计价的数量核准、签认工作。这几年,由于施工和监理的原因造成的“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

2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现代安全理论的表现。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需采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安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安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等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

2.2土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明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为了土建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土建企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土建企业要安全做好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管理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则。第二,培育团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式,按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第四,建立一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暴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2.3土建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的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管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的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率生产及标准化生产。分析研究是土建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施工过程与效果的检测和考核。

3、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很快,经意效益不断的增长,但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不断地增长,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有效地安全管理措施,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应该逐步深入人心,为我国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份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

[1]周心培.浅析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J].建筑技术与应用,2009(6).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初探;影响因素;工作质量

建筑工程质量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主要是指从使用功能上说,强调的是实体质量,比如说基础是否坚固耐久、主体结构是否安全可靠、采光和通风等效果是否达到预定要求是否合理等。广义-主要指的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而且还包括形成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建筑工程的建设者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包括社会工作质量、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现就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做初探性的探讨研究。

一、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产品质量与一般的产品质量相比较,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影响因素多、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对社会环境影响大、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等特点。

1、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它具有受影响因素多的特点。

2、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

目前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一般事后表面上看质量尽管很好,但是这时可能混凝土已经失去了强度,钢筋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诸如此类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在工程终检时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出来的,有时即使使用了检测仪器和工具,也不一定准确的发现问题。

3、对社会环境影响大

与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质量的好坏有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建筑的使用者,而是整个社会。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特别是有关绿化、环保和噪音等方面的问题。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在业主建设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athod)和环境(Enviornment),简称为4MIE因素。

1、人员因素

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而规划是否合理、决策是否正确、设计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质量功能、施工能否满足合同、规范、技术标准的需要等,都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2、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泛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都将直接影响工程工程的质量。

3、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可分为两类: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电梯;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如各类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等,简称施工机具设备。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用机具设备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

4、工艺方法

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前者如施工工艺和作业方法,后者如施工区段空间划分及施工流向顺序、劳动组织等。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5、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大小、防护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等;周边环境,如工程邻近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

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实施动态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有机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随时间、地点、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必须是动态的控制。是指从空间上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子项目,直至每一个设备零件、材料单件,每一项工作、技术和业务,都要保证工程质量标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水平。

2、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控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所以,要重点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

3、建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方,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合同、协议以及有关文件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责任。

1)、项目业主的质量责任

项目业主要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定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合同中必须有质量条款,明确质量责任,并真实、准确、齐全地提供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凡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建筑工程建设有关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均实行招标,依法确定程序和方法,择优选定中标者。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对其自行选择的设计、施工单位发生的质量问题承担相应责任。

2)、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不得将承揽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业务。

3)、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

施工单位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相应的施工任务,不许承揽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以外的任务,不得将承接的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也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或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接工程。施工单位对所承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建筑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

4)、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应按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不许超越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以其他工程监理单位的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不得转让监理业务,不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担工程监理业务。工程监理单位应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与项目业主签订监理合同,代表项目业主对建筑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对建筑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四、结束语

上述针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提出了几点简单的控制措施,希望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程中对工程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只有做各环节的有效控制,才能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最优。如果能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我们深入细致认真的分析,有效的采取相应的策略,是可以为国家节约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无形的提高了我们的建筑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戚振强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2】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篇7

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质量的概念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包括“明示要求”和“隐含要求”,明示要求是通过合同、标准、规范、图纸等所作出的明文规定;隐含要求是指在市场环境中,由生产企业通过市场调研进行识别或探明的要求或需求,也就是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那些需求。简单的说,质量既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又要满足用户的期望。

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二、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不同而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充分了解业主和使用者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

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深度、资料的可靠程度等将决定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全面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

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根据项目决策阶段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通过工程设计使其具体化。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都将决定着工程项目建成后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因此,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要求,通过在建设场地上的测量、作业、检验等施工活动形成工程实体。这一阶段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和满足使用要求,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 ;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 9.0%;其他占7.1%。

三、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建筑施工是把设计蓝图转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自然就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项目的质量控制呢?

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年限长,相对来说购买费用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从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就是要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工序或半成品、构配件)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实测数据说话。

(5)坚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对人的控制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动、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对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尽可能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一定要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应严格控制人的行为,严禁吸烟、嬉戏、打闹等。此外,还应严禁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碰运气、侥幸心理严重的或有违章行为倾向的,应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新产品的质量。

(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就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构配件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收、储、发、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错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用到工程上去。

(3)对机械的控制。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要建立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4)对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应切合工程实际,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使质量、工期、成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主要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温度、湿度、大风、严寒酷暑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因此,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1)审核相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有关材料的进场复试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2)现场质量检查

〈1〉检查内容。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检查、节假日后上班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检查等。

〈2〉检查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

只要严格按上述五条基本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认真控制,就一定能把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交到广大用户手中。

四、监理单位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方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四控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审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五、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是一种国际惯例。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均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利益,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权威性。建设工程质量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都应服从这种监督管理。第二,具有强制性。这种监督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服从这种监督管理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具有综合性。这种监督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方面,而是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适用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质量管理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的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广大用户得到工程质量更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崔冠杰.国大型工程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2]王胜万.三峡工程投资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J].中国投资与建设.2007.6

[3]马纯杰.建筑工程程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基坑开挖;地质灾害;关键技术

1.基坑的变形机理

基坑变形主要原因是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移动。基坑开挖的过程是基坑开挖面上的卸荷的过程,由于坑内开挖卸荷造成围护结构在内外压力差作用下产生水平向位移,近而引起围护外侧土体的变形,造成基坑外土体或建(构)筑物沉降;同时,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引起坑底土体隆起。可以认为,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层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围护墙的变形及坑底土体隆。

1.1坑底土体隆起

坑底隆起是垂直向卸荷而改变土体原始应力状态的反应。在开挖深度不大时,坑底土体在卸荷后发生垂直的弹性隆起。当围护墙底下为清孔良好的原状土或注浆加固土体时,围护墙随土体回弹而抬高。坑底弹性隆起的特征是坑底中部隆起最高,而且坑底隆起在开挖停止后很快停止,这种坑底隆起基本不会引起围护墙外侧土体向坑内移动。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基坑内外的土面高差不断增大,当开挖到一定深度,基坑内外土面高差所形成的加载和地面各种超载的作用,就会使围护墙外侧土体产生向基坑内移动,是基坑坑底产生向上的塑性隆起,同时在基坑周围产生较大的塑性区,并引起地面沉降。

1.2围护墙位移

围护墙墙体变形从水平向改变基坑土体的原始应力状态而引起地层移动。基坑开始开挖后,围护墙便开始受力变形。在基坑内侧卸去原有的土压力时,在墙外侧受到主动土压力,而在坑底的墙内侧则受到全部或部分的被动土压力。由于总是开挖在前,支撑在后,所以围护墙在安装每道支撑以前总是已发生一定的先期变形。挖到设计坑底标高时,墙体最大位移发生在坑底面下1-2m处。

围护墙的位移使墙体主动压力区和被动压力区的土体发生位移。墙外侧主动压力区的土体向坑内水平位移,使背后土体水平应力减小,以致剪力增大,出现塑性区,而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墙内侧被动压力区的土体向坑内水平位移,使坑底土体加大水平向应力、以致坑底土体增大剪应力而发生水平向挤压和向上隆起的位移,在坑底处形成局部塑性区。

2.基坑的破坏现象

由于设计上的失误或施工上的不慎,往往造成基坑失稳。致使基坑失稳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因结构(包括墙体、支撑或锚杆等)的强度或刚度不足而使基坑失稳;二是因地基土的强度不足而造成基坑失稳。

基坑的剖坏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形式:

2.1放坡开挖基坑

由于设计放坡太陡,或雨水、管道漏水等原因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引起基坑边土体滑坡,如图1所示。

2.2无支持刚性挡土墙基坑

刚性挡土墙为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加固图组成的宽度较大的一种基坑围护形式,其破坏方式主要包括:①由于基坑周围进行挤土施工、基坑边堆载、重型机械行走等引起墙后土压力增加、或者是设计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够,导致墙体倾覆,如图2所示;②由于设计抗滑安全系数不够、或者墙前被动区土体强度较低时,导致墙体变形过大或整体刚性移动,如图3所示;③由于设计挡土墙抗剪强度不够,或者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墙体的抗剪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导致墙体剪切破坏,如图4所示。

2.3无支持柔性围护墙围护基坑

柔性围护墙是相对于刚性围护墙而言的,包括钢板柱墙,钢筋混凝土板桩墙,柱列式墙,地下连续墙等,其主要破坏形式是挡土墙强度不够、而插入又较好或插入较深的土层,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导致墙体折断,如图5所示。

2.4内支撑基坑

①由于支撑设计强度不够或加支撑不及时,可由于坑内滑坡,围护墙自由面过大,使已加支撑轴力过大,或由于外力作用等,导致围护墙四周向坑内倾倒破坏,如图6所示;②在砂层或粉砂层地层中开挖基坑,在井点失效后,由于地下水作用产生冒水翻砂(管涌)从而导致基坑失稳,如图7所示;③由于基坑底部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致使坑底土体产生塑性流动而产生隆起破坏,如图8所示。

2.5锚拉基坑

①由于设计锚杆太短,锚杆整体均位于滑裂面以内致使基坑整体滑动破坏,如图9所示;②选用围护墙截面过小,或对土压力估计错误,或围护墙后出现超载等原因导致围护墙折断,如图10所示;③由于围护墙入土深度不够,或基坑底部超挖,导致基坑踢脚破坏,如图11所示。

3.预防和防治措施探讨

3.1防治的目标原则

基坑工程是结构工程、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将挡土、支护、防水、降水、挖土、监测和信息施工等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针对工程安全、环境保护、施工队伍与作业时空关系行周密的施工组织管理与设计、动态监控,要做到系统的综合防治。

防治措施应充分吸取当地成功的治理经验,做到方案可行,安全可靠,技术合理,经济环保;防治工程应结合地下空间特点、上部建构筑物结构特点及周边环境条件综合进行。

3.2防治措施建议

①按相应规范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基坑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也只有通过勘察清楚掌握场地及周边的岩土工程条件水文条件及环境条件,才能对症下药,为下一步的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原来因对基坑工程多属于临时设施,重视度不够,对其勘察的认识也不够,导致很多基坑工程因不十分清楚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且采用的岩土参数不能代表实际而发生基坑变形破坏事故,因此,准确的基坑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是设计、施工的前提,也是消除基坑隐患的必要步骤。

②动态设计法进行基坑稳定性分析

选择安全的基坑支护方案和开挖方法很关键。首先采用动态设计法,根据勘察结果和实际信息施工法中反馈的资料,对设计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修正。设计人员要提前对支护结构的形变进行计算,在形变计算过程中尤其要保证各项计算数据与结构准确,以便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程中可以根据准确的科学数据提出整改方案和防治措施。针对长沙地层特点和成熟的支护工艺,主要的支护结构有坡率法、水泥搅拌法、高压旋喷桩、桩排、复合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它们要根据各自的适用条件、勘察结果、基坑性质和规模等,结合周边建构筑物状况、变形位移许可条件及防渗要求,进行设计优化、比选。然后再确定开挖方法,如自上而下的分层开挖法、中心岛式法开挖法、逆作法等,开挖顺序不同,引起的位移不同,因此,基坑开挖方案的也应进行优化、比选,动态修正。

③加强支护结构的监测工作

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基坑边坡的形变及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形变监测。在监测数据的同时根据土方开挖和设计方案在实际中运用的情况,监测到有偏差值部位施工前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出现问题的已完成部分进行及时的整改。如果在实际测量中发现异常就需要立即进行研究和采取相应措施,而一旦出现重大变形或滑动,就可以立即对情况作出分析提出加固措施防止变形状态的继续扩大,从而达到提供安全系数。

4.结束语

基坑工程是结构工程、地质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专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进行基坑设计和施工时,必须充分认识地质条件(岩、土、水)特点和周边环境特点,进行周密分析、科学地划分类型、预测其变形破坏机制,认真选择防治措施、合理组织施工,才能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取得基坑工程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篇9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

1. 前言

(1)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2. 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3. 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3.1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3.2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充分了解业主和使用者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

(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30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深度、资料泊可靠程度等将决定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全面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

(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在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性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安全、环境保护、消防、防疫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并保证质量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成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工程项目施工所用的一切材料,如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等以及后期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验合格,才能用到工程上。在施工期间监理单位要认真把关,做好见证取样送检及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施工操作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和满足使用要求,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3.3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 ;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 9.0%;其他占7.1% 。

4. 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建筑施工是把设计蓝图转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自然就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项目的质量控制呢?

4.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年限长,相对来说购买费用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减少甚至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工序或半成品、构配件)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实测数据说话。

(5)坚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4.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对人的控制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外,还应根据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动、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对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尽可能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一定要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应严格控制人的行为,严禁吸烟、嬉戏、打闹等。此外,还应严禁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碰运气、侥幸心理严重的或有违章行为倾向的,应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新产品的质量。

(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就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构配件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收、储、发、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错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用到工程上去。

(3)对机械的控制。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要建立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如施工现场进行电渣压力焊接长钢筋,按规范要求必须同心,如因焊接机械而达不到要求,就应立即更换或维修后再用,不要让机械设备或工具带病作业,给所施工的环节埋下质量隐患。

(4)对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使质量、工期、成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主要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温度、湿度、大风、严寒酷暑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因此,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4.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4.3.1审核07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有关材料的进场复试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4.3.2现场质量检查。

(1)检查内容。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检查、节假日后上班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检查等。

(2)检查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

只要严格按上述五条基本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认真控制,就一定能把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交到广大用户手中。

5. 监理单位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方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四控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审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

6. 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1)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是一种国际惯例。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均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利益,贯穿于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执行。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权威性。建设工程质量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都应服从这种监督管理。第二,具有强制性。这种监督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服从这种监督管理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具有综合性。这种监督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方面,而是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适用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质量管理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的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广大用户得到工程质量更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崔冠杰.国大型工程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

[2]王胜万.三峡工程投资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J].中国投资与建设.2007.6 .

[3]马纯杰.建筑工程程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字:房地产 风险识别 策略

房地产,是一种稀缺的资源、重要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厂房)和基本的生活资料(如住宅),是一种人们十分重视、十分珍惜的财产。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还是一种商品,成为良好的投资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会日益增长。由房地产开发、咨询、估价、经纪、物业管理等组成的房地产业,己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二大“发动机”一内需、出口、基建中最强劲的动力之一。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相关行业的兴衰成败。房地产项目开发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房地产风险管理,如何识别房地产项目风险成为我们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项目投资阶段的风险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由于政策的潜在变化有可能给房地产市场投资者带来各种不同形式的经济损失。政府的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影响是全局性的,房地产政策的变化趋向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投资者的成功与否。房地产业由于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控制,政府对租金、售价的限制,对外资的控制,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是对投资规模、投资方向以及金融的控制,以及新税务政策的制定,都对房地产投资者构成风险。政策风险因素可以细分为政治环境风险、经济体制改革风险、产业政策风险、房地产制度变革风险、金融政策变化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并且存在房地产制度变革和金融政策变化、环保政策变化以及税务政策变化的风险。其中土地政策风险对

房地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土地产权制度的变更、不同的土地取得方式、土地调控制度以及不同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都会带来房地产投资风险。

(二) 产业政策风险

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影响房地产商品需求结构变化,决定着房地产业的兴衰。国家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会直接促进城市商业和服务业、楼宇市场的繁荣。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紧缩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资金,将会减少房地产商品市场的活力,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损失。

(三) 金融风险

房地产投资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而进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对房地产开发资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提高房地产企业贷款准入门槛,使那些主要靠银行贷款

进行投资的企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四) 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变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重大。税收政策和土地调控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两个有力工具。房地产投资中,各种税费名目繁多,占开发成本相当大的比例。

(五)勘察设计风险

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是指查明和分析与建筑工程建设场地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岩土等的工程性质,以及依据设计任务及有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勘察报告等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最终提交勘察和设计结果,即勘察报告、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投资概预算。勘察风险是指由于勘探点分布、钻孔深度及勘探方法不当等引起勘探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对建设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状况等分析错误,进而直接影响对地基土的性质、持力层和承载力的确定,使基础选型和设计发生错误。

二、项目建设阶段的风险

房地产建设阶段是指开发项目从正式开工到工程竣工验收形成建筑物实体的工程施工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措施,确保开发项目计划工期、质量、成本和安全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开发项目能按时、按质地推向市场,保障房地产开发商利益。

(一)工期风险

建设阶段任何环节的时间损失,都会使工期拖延,而时间的延长,一方面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错过最佳租售时机:另一方面会增加房地产开发商资金利息支房地产开发全过程风险分析出,导致资金积压、开发成本增加、投资利润下降。影响建设工期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地质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些因素产生的工期风险概括起来分为工期延误风险和工期延期风险两种:工期延误风险是指由于承包商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工期延长风险:工程延期风险是指由于非承包商原因而导致的工期延长风险。

(二)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建筑设计变更,或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创新而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的工期、成本和质量损失。

(三)质量安全风险

工程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和环境特性的综合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影响工程质量的五个重要因素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方法和环境,事先对这五个因素严格予以控制,是保证开发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安全风险包括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控制物不安全状态风险、作业环境不安全风险三类。发生安全风险必然导致人身和财产损失,工期延误,效率下降。

三、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

房地产项目建成后,资金投放工作基本结束,投资过程就转人到房地产销售、出租或物业管理的经营管理阶段。该阶段决定着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实现,是房地产投资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其中包括:营销策划风险、物业管理风险和其他风险。

(一)营销策划风险

营销策划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成本能否收回、利润能否实现。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价格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方式等都是很重要的方面。价格过高远离市场会引起房地产销售困难,难以实现利润;而价格过低不仅会减少房地产利润,还可能致使消费者怀疑商品房的质量,从而影响房地产商在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风险。

(二)物业管理风险

物业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后继生存与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不仅注重其价格和质量,而且注重其售后服务,即物业管理,物业管理需要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 这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专业管理队伍、管理构架、管理公约以及管理费用等。

(三)其他风险

其他风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不可抗力以及由人们的过失或故意行为所致的灾害等等。这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所造成的损失却是较大的。

参考文献:

【1】许晓音,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