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造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制造设计

篇1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产品;机械设计原则;机械设计效果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02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1.014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的首要步骤,机械设计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工作的效果,在今后工作过程中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不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机械设计本身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机械制造是机械设计的下一步工作,机械制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机械制造的。为了实现科学发展,对于这两项工作就应该进行深入分析。

1 机械设计技术分析

1.1 机械设计的步骤

机械设计有其专门步骤,在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步骤来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保证效果。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设计的步骤主要是分为计划、制定以及设计这三个阶段,对于这三个阶段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机械设计的计划阶段。计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对之前那些已有的机械产品要能够有充分了解和认识,对于相关机械的性能必须要予以充分认识和把握。对于机械产品的优缺点必须要认真予以记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为今后机械制造积累一定材料,这对于提升机械设计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些工作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

方案制定阶段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对于现有条件以及未来期望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进行科学协调,要在两者之间找到较好的切入点。制定方案的时候对于机械产品的最终形态结果,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调控和处理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这些必须要进行认真设计,才能够保证效果。这是实现之后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的重要前提条件,实际工作中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来采取措施。在方案制定阶段技术设计是重点,所谓技术设计就是要根据自身经验及初期的设计来进行下一步设计,技术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

机械设计的设计阶段就是要把原先思路转变成具体的机械描述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获得总装配和总部件装配的草图。总装配以及部件装配草图是设计的重要依据,草图的存在有助于规划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设计修改,只有经过设计修改之后才能够有效保证其效果,这一点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予以充分注意的一点。为了适应实际批量生产作业的要求,对于模具的设计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机械设计的最后设计又可以称作是定性设计,所谓定性设计指的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于生产机械前的最后一次设计,由于机械设计方案有的地方过于理想,因而不能够满足实际批量生产的需要,因而工作中就需要对其进行定性设计,通过定性设计来对那些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的进行有效调整,这一点是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

1.2 机械设计的原则

为了实现科学的机械设计,在今后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坚持科学的设计原则。机械设计过程中应主要坚持标准化、技术性能和安全性这三大原则。标准化原则指的是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机械设计标准来进行设计,设计出来的每个零件、每个组件都需要符合相关文件的规范。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设计才能够真正适应实际需要。标准化准则是机械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约束,对于这项约束,必须要引起注意。

技术性能原则。技术性能原则是一项重要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技术性能原则指的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机械的性能,只有保证了机械的技术性能才能够实现机械的长时间高效运转,这一点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控制机械技术性能的设计,要充分保证设计出来的性能能够符合实际需要。

安全性原则。保证机械安全是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际工作中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里的安全指的是多方面的安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零件安全性、环境安全性、生产安全性以及整机安全性,保证设计安全是今后必须要做到的。

1.3 机械设计的分类

机械设计当前能够分成多个类别,从实际设计来看可以分为三大基本类型,这三大类型分别是新型设计、继承设计以及变型设计。新型设计把那些成熟的先进技术应用到设计中来进行新的机械的设计,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这一点在今后工作中是应该引起重视的。继承设计指的是为了设计功率消耗小、运行效果好的机械,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要结合自身经验及设计技术来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变型设计主要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来进行科学设计,变型设计主张对原来的机械设计进行变动更改,从而有效满足市场需求。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满足实际应用的条件下有效节约成本,这一点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2 机械制造分析

2.1 机械制造的特点

对于机械制造而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特点,这是进行工作的重要前提。通过详细分析就会发现当前的机械制造存在着多元化、服务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对于这三个基本特点需要充分把握。

多元化。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市场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个性化要求也日益凸显出来。消费者对机械制造的要求逐渐多样化,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求机械制造能够具有良好性能。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同时还要求能够具有优质的服务。为了适应多样化要求,实际工作中就应该对机械市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只有在进行调查研究之后才

能够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有助于避免盲目生产。

服务化。服务化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服务质量对产品销售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今后还需要专门进行市场售后服务,对于不同机械产品应该有针对性地来开展售后服务调查工作,通过开展售后服务调查来有效提升企业信誉,进而扩大消费群体,这一点是实际工作中应该予以充分注意的一点。

全球化。当前的机械制造已经逐渐走向了全球化发展的道路,实际发展过程中全球化的主要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机械制造既可以利用国内市场同时也可以利用国外市场,又可以统筹好国内和国外这两个市场来最终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这对于提升机械制造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2.2 机械制造的现状

从当前我国机械制造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机械制造的重要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管理形势,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创新管理,当前我国机械制造有不少方面还是处于落后状态的。产业大而不强和结构矛盾突出是当前机械制造的典型问题。这些年来尽管我们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有不少行业都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从行业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上来看,当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实际工作效率。从产业结构矛盾上来看,当前产能扩张较快、低端领域过度竞争,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些问题是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必须要引起注意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实际工作效率。

3 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发展前景

3.1 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从今后的情形来看,在今后设计过程中机械设计将会出现一系列变化。实际工作中机械设计性能将更加优良、节能环保的理念将深入人心,在今后设计过程中将探寻更加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设计技术。在今后设计过程中性能更加优良。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提升产品设计性能的优良性能。优良性能本身又可以分为动态设计、可靠性技术设计、补偿设计、防腐设计等内容。为了保证实际工作效果,今后只有不断提升设计水平才能够满足要求。节能环保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今后的设计应该注重绿色设计,要把智能化和绿色化作为设计的基础。在今后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源,要能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还要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今后对于这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3.2 机械制造的发展方向

今后机械制造管理将主要依靠计算机管理制度来实施,计算机管理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组织体制及生产模式的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机械制造管理机制还比较匮乏,今后应该是不断加强机械制造管理机制的研究。在今后设计过程中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微型加工技术等技术都将会得到科学合理的应用。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环节,科学高效的机械设计对于今后提升机械产品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械制造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管理机制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才能够适应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永春.谈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的关键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

[2] 司慧.改革机械原理和设计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3] 朱龙根.建设好专业课,把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办成特色鲜明的新型专业[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C].2002.

篇2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D40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机械工程当中,机械设计是指机械设计人员按照机械原理对机器的结构、运动方式、能力以及力的传递方式进行设计,对不同的零部件进行组织构思。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对制造的需要进行满足,以此为依据来设计方案。

1、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背景

就在1969年美国的《机械设计概论》杂志主刊上已登载了机电一体化这一概念。随后,机电一体化进行了持续的拓展。英国机械制造工程师会所在1986年为现代化机械论述了这样的定义:现代化机械是“根据计算机讯息网络调控的,用以实现包含机械动力、运转和能量流动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或机电零部件互相联系的体系”。它和前面所提到的机电一体化是相同的,所以能说现代化机械自然是指机电一体化体系。20世纪80年代国际机械和单位理念联合协会进行了如下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精密机械系统、电子调控和体系思想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流程中的协作融合。所以又能说机电一体化根本上是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与其自动化基础上的拓展。把以往的机械设计制造与现代的机械自动化实施了对比,显示出具有自动化的特性是现代化机械和以往的机械在性能上的根本区别。机械自动化在所有行业的运用和拓展,表现出机械自动化的优势和功效。就是功能多样化、高效率节奏、高度可信率、节约材料、节约资源,持续完善人们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要。

2、 机械设计的技术分析

2.1 机械设计的初期计划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要进行初期的计划设计,其在工作方面和计算机软件的设计需求析比较类似,在设计之前要对机器设计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分析要求的过程中,对机器应该具备的功能也要进行掌握。以此作为机械设计的基础,然后在设计以及制造过程中要对相应的约束条件进行规定。

2.2 机械设计的设计方案分析

在机械设计中,方案设计是关键的部分,方案也是设计的灵魂,其决定着设计的成败。在设计阶段,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实际和理论之间的矛盾。方案设计不仅仅要符合机器本身的性能,同时,在功能方面也要进

行满足。在方案设计方面,对检验人员对机器开发、认识以及创新方面都要进行重视。在设计阶段,主要的步骤可以简单概括为对工作原理进行定义、对机器结构进行确定、对机器运动方式进行设计、对零部件的选取与设计进行判断、对制图进行设计以及对初步设计进行调查。

2.3 机械设计的主要技术设计分析

机械设计中,对技术层面的要求最为严格,在这个阶段要对设计图纸进行校对,同时,要对图纸进行计算,对设计总图和部分草图要进行对比和核对分析。在机械设计方面对每个部分都要进行设计,设计时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核对,不能出现疏漏的情况,同时,在校对方面也要保证质量。对要进行产品生产的机械,在设计时,要根据产品进行定型设计。

2.4 机械设计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4.1 针对现代机械产品的机械设计

现代机械产品对机械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在技术层面一定要不断的进行改善。机械产品设计要更加具有智能化特点,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现代化设计手段,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设计软件和虚拟的设计技术,对产品设计进行虚拟化,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产品的性能、结构进行模拟演示,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在机械设计方面要更加的系统化,机械设计

中包含着很多的部件,这些部件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整体的设计,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经过系统设计以后才能实现机械产品的设计目标。最后是要具有模块化特点,这种理念在设计方面比较简单,但是,要保证机械设计功能实现模块组合,在产品方案设计过程中进行实现。机械产品设计要具有特性,要根据所生产的产品特性来进行机械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对产品进

行构建,同时,进行必要的推理,最终形成方案设计。

2.4.2 现代机械设计的未来发展与前景分析

机械产品在性能方面要更加的优良,因此,在进行机械设计过程中要以提高产品的性能为目标,其中机械产品的优良性主要体现在可靠性技术以及控制技术方面。机械设计要更加适合市场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发展空间,产品在形成以后要能够在市场中进行拓展。同时,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不断开发新技术,这样能够在机械设计方面应用新技术。新技术要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本方面的降低,智能化设计等。应用新技术来提高机械设计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企业未来在机械设计方面,节能环保理念也要进行体现,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绿色设计成为了主要发展方向。机械设计产品以智能化和绿色化为基础,在对能源进行利用时,能够利用机械设计技术实现能源的利用最大化,对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更加有帮助。

3、机械制造的技术分析

3.1 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分析

机械制造技术要符合当代技术发展要求,在机械设计方面要更加具备当代的特点。传统的机械设计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机械产品需求的情况,虽然其在制造技术方面在不断的更新,同时,使用的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换,但是,在原有基础上要不断的更新技术,对技术进行利用,作为其发展的基础。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技术要做到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过程中对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在不断的融入新的技术体系。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应该对机械制造技术进行革新。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客户的需要,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机械制造技术在技术范围上要进行扩大,同时,在生产加工方面要不断的发展。

3.2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分析

机械制造的管理。计算机管理制度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是一种未来发展的方向。组织体制与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营造出最新的 JIT、AM、LP 以及 CE 等管理理念。在我国,这种管理机制还是比较匮乏的,只有很少的机械制造企业进行这样的管理。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机械制造的管理机制。机械制造的设计。工业发达国家都会采用设计方法,并且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CAD 技术的应用,让更多企业开始了无图纸的机械制造。然而,在我国,则缺乏这种计算机软件技术,或者是这样的技术应用并不广泛。因此,在这一技术层面上,我国需要努力与发展。机械制造的工艺分析。机械制造以高精度、高精细加工作为其发展的趋势。最新的技术,如微型加工、纳米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属于高端的加工技术,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些技术应用较为广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化机械自动化在设计和制造上具备多功能性、高品质、高可信率、低能源消耗的优势,因此机械设计与制造都是环绕机械自动化来施行的。机电一体化的拓展就是机械自动化的拓展。所有设计师必需清楚地意识到机械设计制造唯有朝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的前景拓展,才可能是机械工业拓展中独辟蹊径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张义臣. 现代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相关技术分析[J]. 科技创业家,2014,08.

[2]关晓铮. 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的技术探讨[J]. 企业技术开发,2014,08.

篇3

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所制造的机械能否高效的、有效的、稳定的应用。可以说,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起到奠基石的作用。对于机械设计如何在机械制造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笔者从侧面进行具体的分析,详情如下:

1.机械设计的分类

在当下机械设计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我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机械制造能够稳步进行,目前已经推出三种机械设计类型,即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变形设计。(1)新型设计是将比较成熟的先进技术运用到机械设计中,以此来进行新型机械的设计。(2)继承设计是为制造运行效果好、功率消耗小的机械,设计人员有效的结合自己本身的经验和设计技术进行合理的、有效的设计。(3)变型设计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对原来的机械设计进行变动和更改,使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按照此机械设计方案而制成的机械能够适用于当下的市场。

2.机械设计的主要程序

机械设计严格的按照设计程序有步骤的、有计划的、合理的执行,能够保证机械设计的完整性、准确性,为正常的进行机械制造创造条件。因此,机械设计的主要程序是保证机械设计能够在机械制造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主要的机械设计程序有:(1)拟定设计任务。所谓拟定设计任务就是为了明确设计目的,掌握所设计的机械需要满足的要求、机械造型、机械的功能等等,为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做铺垫。(2)初级设计。初级设计环节进行的工作内容按照设计任务将机械的轮廓、部件、结构等方面设计出来。(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关键环节,需要设计人员结合自身的经验和技术设计对初级设计环节所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构成完整的设计方案。(4)工作图设计。将通过检查核实达标的机械设计方案从机械制造的角度进行重新设计,形成工作设计方案,使具体的机械制造案按照工作图能够合理的进实施。(5)定性设计。定型设计主要应用于配量生产机械前的最后一次设计,其主要是对机械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将机械设计方案中过于理想化,批量生产无法达到的部分进行调整,最终敲定机械设计方案,机械制造按照此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生产。

3.机械设计的准则

保证机械设计合理的、规范的开展才能够促使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发挥作用,为构建质量好、功能强的机械创造条件。然而,要想保证机械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准确性,需要严格按照机械设计准则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所以说,机械设计准则也是保证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机械设计准则为:(1)技术性能准则。技术性能是保证机械能够长时间高效运作的关键。在进行机械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机械技术性能设计,保证所设计的机械技术性能符合生产要求。(2)标准化准则。机械设计标准的进行,每个部分都符合相关规范性文件,才能够为建设出标准的机械做铺垫。而标准化准则正是对机械设计是否标准进行约束。(3)安全性准则。主要是约束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充分考虑零件安全性、整机的安全性、生产的安全性以及环境的安全性,为安全的进行机械制造创造条件。(本文来自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简介详见)

二、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重要性

伴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日渐完善的计算机技术在机械的设计中被充分利用,并且出现了一系列效率较高分析性软件。通过对这部分专业性软件及资源的合理应用,就能够极为简便的实现在机械设计各个阶段当中进行综合性的对比与分析。按照此种方式,还能够针对不同方案以及策略作用之下,机械设计所表现出的结构强度、动力特性以及刚度特性情况加以合理的研究与说明。

一、机械设计开展中的三个基本阶段

如何定义机械设计呢?简单来说,机械设计是指相关技术性工作人员在针对整个机械使用要求加以充分把握的基础之上,对机械所表现出的运动模式、工作结构、能量、力传递方法、原理以及机械中的每个组成材料所对应的基本尺寸以及形状特征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并将其以专业性的设计语言阐述出来。可以说,机械设计的本质等同于一个完整性的工作过程。要想最大限度的保障机械设计的有效性,就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保障机械设计各阶段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一)机械设计开展的前提――计划阶段

对机械进行设计的前提就是要充分的了解以及掌握现有的状况。发现其中的缺陷以及有力点,并进行及时的预防。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给今后工作的作参考,使工作不仅仅是图纸上的死板线条,更能够操作于实际工作中。这样能够使机械制造获得更加优良的状态与效果。

(二)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方案阶段

在方案阶段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当以客观条件、主观希望以及客观结果为关键要素,在机械设计的过程当中,最大限度的实现上述要素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机械设计中的方案阶段设计过程当中,不仅仅要求设计工作人员特别关注机械设计产品最终所呈现的状态,也需要在中间环节做一系列的调整、更新以及处理,以达到供给最佳服务的关键目的。

(三)机械设计的技术策划阶段

技术策划阶段的总目标是将部件装配的草图以及总体装配的草图完善产生,并且以此为依据开展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在这一过程当中,设计工作人员完成机械制造工作规划需要以方案阶段所获取的审查结果为依据。实践证明:借助于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确保机械设计及制造过程中,所有零部件均能够实现完整性的设计;另一方面还能够确保整个机械设计工作的良好性与稳定性。与此同时,在之后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也应当针对前期所确定的机械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修改与完善,确保机械产品运行状态的最优化。

二、机械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它在机械工程设计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进行机械工程设计之前,就需要相关人员制度好完整的设计任务这一初期工作,制度计划的依据则是用户的订货量,市场需要的是新颖的科学研发结果,而相关设计部门就应当适当应用市场情报以及多种技术来制定方案,并且对这些罗列出的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利与弊,与此同时,要做好同用户以及经营部门的共同商讨工作。拟定最为合理的机械设计的目标,这些工作对于新型的设计也是极为重要的,设计者对任务目标的拿捏不当会成为造成人力物力损失严重的最大因素,甚至可能导致整个机械设计失败,然而与之息息相关的便是要明确机械设计的总体规划。设计者在机械设计中进行零件绘制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两项:(1)对机械设计进行工艺性的核查,这样一来就能够在零件的加工上更加便捷并且降低了不少的制造成本。(2)对机械设计标准进行核查,要确保每一个零件的组成要素、公差配合、零件尺寸,热处理的标准以及条件和通用的零件等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完成零件图之后对图纸进行核对,这是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图纸的细致校对,以确保完成加工之后装酬顷利。

然而,上面所提到的流程却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设计者应该拓宽自己的设计视野,从而完成更加合理并且精准的设计草图。提升设计有效性以及经济性的设计方法包括:1)在软件上选用较为现代和先进的模式,并找到最优参数,使计算的结果尽可能精准化,保证机器性能的稳定,可靠。2)为了便于集合零件以及方便修整,应当选用来源广泛,较为通用的材料。3)注意科学技术元素地调动.4)使零件的结构简洁,效果明显而充分。便于拆装整理和故障检查。另外,机械设计的努力目标为,在各种限定的条件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做出优化没计,然而优化设计需要综合地考虑诸多要求,其中包括:最好的工作性能、最低的制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需要、使用中的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环境污染,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因机械种类和用途的不同而异。而设计者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具体情况权衡轻重,统筹兼顾,使设汁的机械有最优的综合技术经济效果设计的发展方向从主观向着客观的方向转移。

三、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计算原则

其计算原则主要有: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热性准则、震动稳定性准则、寿命准则(磨损以及腐蚀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避免的,而所谓的寿命准则主要是指在保证机械零件在寿命范围内,不要发生过度的磨损和腐蚀,通常在设计时采用剂减少磨损,采用抗腐蚀陛材料减少腐蚀)、可靠性准则等等。设计机器的原则应当包括成本低廉和效果最好。所以,应当将旧的思维与新的拓展之间的关系调整好,一些形式相似,内容相同的机器应当注意方式方法上的配合利用。而对于不合理,不节约的设计应当适时取消和更换,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

四、结束语

因为知识在扩展的过程中,是没有停滞并且毫无尽头的无限延伸的过程,同理,机械制造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就使得任何一个技术人员都无法对所有的技术内容很好的把握。除此之外,知识的内容往往都横跨有许许多多的方面,但是对于学习的过程而言,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使得所学的知识在内容上都仅仅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并不能进行比较全面的应用。在进行实际交流的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阻碍。难以有效地沟通,摒弃无法对相应的知识灵活的运用,所以,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建议多方面涉及,涵盖而言,相得益彰。并且与时代进步的步子相互契合,更好的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扩宽自己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翟磊.领域自然语言篇章理解模型研究及其在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设计中的应用[D].2010.

篇5

关键词: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H122

引言 机械工程是动态的机械,作为工程社会发展动力的一个要素,在机械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铺垫的作用,设计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设计决定其他步骤如何发展,合理的机械设计是机械制造不断发展的前提,也就决定了机械设计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性。

一、机械设计准则

1、技术性能准则

技术性能包括产品功能、制造和运行状况在内的一切性能,既指静态性能,也指动态性能。例如,产品所能传递的功率、效率、使用寿命、强度、刚度、抗摩擦、磨损性能、振动稳定性、热特性等。技术性能准则是指相关的技术性能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例如振动会产生额外的动载荷和变应力,尤其是当其频率接近机械系统或零件的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振现象,这时振幅将急剧增大,有可能导至零件甚至整个系统的迅速损坏。振动性稳定准则就是限制机械系统或零件的相关振动参数,如固有频率、振幅、噪声等在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又如机器工作时的发热可能会导致热应力、热应变,甚至会造成热损坏。热特性准则就是限制各种相关的热参数在规定范围内。

2、标准化准则

与机械产品设计有关的主要标准大致有:

概念标准化: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标准;

实物形态标准化:零部件、原材料、设备及能源等的结构形式、尺寸、性能等,都应按统一的规定选用。

方法标准化:操作方法、测量方法、试验方法等都应按相应规定实施。

标准化准则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要满足上述标准化的要求。现已的与机械零件设计有关的标准,从运用范围上来讲,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三个等级。从使用强制性来说,可分为必须执行的和推荐使用的两种。

3、可靠性准则

可靠性:产品或零部件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寿命内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性准则就是指所设计的产品、部件或零件应能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4、安全性准则

机器的安全性包括:

零件安全性:指在规定外载荷和规定时间内零件不发生如断裂、过度变形、过度磨损和不丧失稳定性等等。

整机安全性:指机器保证在规定条件下不出故障,能正常实现总功能的要求。

工作安全性:指对操作人员的保护,保证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等等。

环境安全性:指对机器周围的环境和人不造成污染和危害。

机械设计技术是基于上述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出的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

二、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销售市场。相比制造和市场的成熟状态,工程机械行业的资源流通状况令人担忧。资源的粗犷式利用,同样成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相比欧美国家成熟的工程机械产品回收体系和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中国发展节能、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结合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发展现状,进军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机不可失。

近年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保证了再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工程机械再制造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并不健全;其次,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再次,国内用户对再制造产品普遍存在排斥心理,需要行业对再制造进行宣传引导。虽然国内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政策的支撑和丰厚的利润,已经引起了工程机械行业巨头的关注。

三、机械制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的增长离不开机械制造业的持续进步,而机械制造业也始终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变化着。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由于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拉动,全球机械制造业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发展。但在随后的经济危机中,全球机械制造业遭受重创。

展望未来的全球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三大趋势影响深远,将显着地改变未来行业的版图,这三大趋势为: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迁向亚洲;全球市场的竞争将聚集中端市场;节能环保将越来越受到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

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地区的集中,作为设备供应商的机械制造业也越来越多地移往亚洲,以获得本地化的成本优势及更好地报务本地客户。与此同时,以我国机械制造业为主的亚洲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中,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逐年扩大。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重心将逐步移到亚洲地区的趋势已几成定局,其中我国在20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国成为见证这一产业迁徙的重要标志。

在未来,我国必将成为主导全球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力量。

首先,在2010年-201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制造业仍将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普遍3%不到的增长速度,无疑会拉动今后几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增长。

其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以萁巨大的规模优势正逐步获得全球机械制造业的领导权,到2015年接近半数的全球细分市场将由我国领导。

最后,我国正在技术水平上加速追赶领先国家。由于产业的亚洲地区迁移的殷墟,欧洲厂商未来几年处境艰难,也缺乏继续推进技术进步的资金和意愿;而我国的机械制造商本身还处于市场的中低端,他们一方面很清楚的看到自己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明确的学习对象;另一方面,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也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和动力去提升技术水平来获得更大的增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下,中欧两地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差距预期将在未来几年不断缩小。

四、总结语

机械制造的首要前提就是机械设计,为满足人民不但发展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从机械设计的传递和发展角度来讲,应该不断迎接新挑战,拓展新路,制作出更好更加完美的机械产品,更好的服务与社会。

参考文献:

1、于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第1期

篇6

【关键词】机械制造 自动化 节能设计

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节能设计理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属于高能耗类型的产业,在其产业中增添节能设计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环节中增添节能理念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也就是优化设计,合理选材和改进工艺,只有把节能设计理念融进这三个关键的环节中,才可以实现节能,达到节能和减排目的。

2、机械的优化设计与节能

①设计环保安全性高的驾驶室

安全环保型的驾驶室的设计,应满足以下条件:防紫外线辐射性质的玻璃,全密封的整体样式和经过减震降噪的处理;在室内配置一个无氟环保类型的冷暖空调;设计FOPS和POPS的驾驶室,为了保证驾驶员安全;采用人机工程学的设计原理对其进行设计,如可全方位地调节司机的座椅、功能集成性的单操纵的手柄、驱动器具有可调动转向的功能、全自动的换挡装置、电子监控和故障自动诊断的系统,再加上美观性的颜色搭配。这种环保安全的关怀驾驶室的设计,大大改善了司机工作的环境,并能缓解司机的疲劳,从而提高其作业的效率。

②选用低公害的发动机

发动机是工程的机械系统中最大的部件,它产生的噪音等环境污染影响很大。因此,在选择发动机的时候,需要采用噪声较低、排放量较小、耗油量少、效率高的环保类型的水冷增压型柴油机,这样能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并能提高机械加工的效率。

③设计高效节能的液压系统

保持传动的液压油等的清洁,对工程机械液压的传动起到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设计师们精心地设计机械的液压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清除油液中的微尘垃圾和机械的磨损物等垃圾杂质,能大大减少机械中液压元件的故障和磨损,从而延长机械中常用的液压元件使用寿命,降低了液压油更换的频率,并延长了换油的间隔时间,减少工作时对周边的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液压系统发生渗漏将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这已经是港口的机械在运行中经常存在的情况,液压管路需要使用耐腐蚀强、防老化比较突出、具备优良的密封性能等优点的进口优质的胶管;并且为了有效地减少软管损害度和废弃量,设计时,应尽可能地用硬管取代软管,避免出现采用容易破裂的软管时,油液流出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④配备能自动加脂的系统装置

一般情况,以传统的手动方式实行脂加注工作,具有耗时又费力的缺陷,

而且溢出来的油液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如果给机械配备能自动加脂的系统,并实现其对相应设备进行定时加脂的效果,如集中的系统,此系统可以对各铰销进行定时地加注黄油,而且家住的优良油量事前已经计算出来,并设定完好,不仅能保证销轴的充足油量,也能保证油液不溢出来,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样很方便、环保。另外,出于对小型机械设计的成本控制,可应用新型的轴套材料和密封的销轴(或者安装一套二级的防尘装置),能有效地防止内部的油脂排出,也能杜绝外部的异物进入,使油在加注时间的间隔上得以延长,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⑤设计可靠性高的系统

在设计系统的时候,尽量使用可靠性较高、较成熟的技术,并使用在市场中经受过考验的成熟零部件,可延长各处关键系统(或零件)使用的寿命,从而减少更换的次数。如降低制动的元件更换频率,间接地减轻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3、选择机械的材料与节能

选择的材料尽量是环保类型的,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①采用环保负荷低、成本少、污染小的材料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设计中不要采用原料是氟利昂、树脂、石棉以及含氯的橡胶等的材料。除主要部位外的零件尽量用工程塑料(或非金属材料),设计时尽量开发并使用环保型材料,并减少使用重金属的数量。此外,材料选取时,也需考虑零件报废之后的处理细节问题,对材料的处理做到简单化、低费用、少污染等的环保要求。

②采用可再生和回收的材料与资源

选取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相关的材料,必须采用可再生和回收,而且易分解的材料,而且需保证选取的材料,加工前后都不会排出某些有害的物质或气体,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尤其是某些结构的零件,其设计应满足容易装配、容易分解的条件,防止使用有毒的材料,从而提高材料循环使用的效率。

③选材需遵循长寿命、轻重量、低能耗的原则

延长产品寿命,就表示机械生产的产量得到减少,机械报废的速度也会降低,原材料消耗也会相应地减少。同时降低了产品的能耗量也就意味着环境污染也得到减少,间接地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轻重量就会降低运输成本,也会减少运输的次数,从而减少运输车排放的废气;从减少环境负荷方面进行设计,符合通用的标准,并让机械的构件符合通用性,就能降低能耗量,设计时也需综合性思考设计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将结构材料的强度、尺寸的标准、材料的选取等都考虑周到和全面,才能选到优质、耐用、少污染的好材料[2]。

4、设计制作的工艺与节能

①设计优化的产品

优化(或改进)产品的设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发挥产品零件设计中的优化作用,就是在保证产品基本的性能后,再简化零件、减小零件体积、优化产品结构,减少零件的数量;(2)根据生产条件,选用比较合理的产品材料,并由于实际生产中不同材料均对能源存在消耗差异,因此,可根据这差异选择低能耗材料。

②设计能耗低的工艺流程

同种零件(或产品),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工艺不同的流程进行加工,但不同的工艺流程,所消耗能源有很大的不同,对加工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减少加工的载荷波动,尽量让设备处于满负荷的运转,避免能量浪费。

具体的方式有:(1)改进与设计工序:节能设计时,要选用节能的工艺,并合理安排加工的工序。(2)选择最佳加工方式:对于零件的加工方式,应选择与现场设备相适合的最佳方式。如冷锻、温锻能量的利用效率都比热锻压高,但冷锻压工艺会造成环境危害,因此,可采用温锻压方式;(3)选择较理想的工艺参数:选择理想的工艺参数能产生节能效益。如直径差值大的阶梯轴一类零件,既可选择直径棒料为毛坯,也可采用精锻为毛坯,但毛坯制备上两者消耗能量差异较大,应综进行优化选择;(4)选用节能性强的冷却工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会用到冷却液,因此,选择冷却液时也应侧重于节能方面,也可少用(或不用)油冷却[3]。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业也在蓬勃兴起。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利益,也有对环境的污染等,因此,在其中注入节能的设计理念,才能使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产业更上一层楼,使国家的制造业经济也能长久持续地发 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朱伟.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节能设计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42.

篇7

中图分类号:TH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4(a)-0000-00

目前,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逐渐成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大国,在某些机械制造行业领域里其产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这也标志着我国机械制造规模已经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水平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小这一差距,是机械制造科技人员不断探究的课题,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制造行业的技术特点,对目前广泛使用的相关机械制造技术的设计理念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就机械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供各位朋友讨论研究。

1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机械制造技术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已经深入到生产领域的各个行业之中,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电子、机械、能源、信息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综合的应用于工业产品的生产、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之中,以高效、优质、灵活的生产优势,为工业生产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服务。谈到机械制造的设计,首先要清楚机械制造都具有什么特点。通过我对机械制造的认识和研究,认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机械制造技术并非单纯的而简单的传统机械性制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应用于目前的各行各业之中,涉及到电子、机械、能源、信息、军工、农机、电力和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其相关技术包括:信息工程、计算机编程、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等,这些都能体现出机械制造技术具有较强的广泛性。

(2)结构组成的系统性。机械制造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工业机械产品进行研发、设计、投产、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3)市场发展的竞争性。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基础经济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国家在世界经济生产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机械制造技术的研发工作,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自身的机械制造技术,使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更高效的提高工业的生产效率。

2关于对机械制造技术设计的探讨

(1)机械制造技术中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数控技术对机械制造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前提因素,是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机械制造中的数控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的传导对设备加工和运转规程进行有目的的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制造的技术。数控技术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所涉及到的技术内容十分多,具体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和光电技术等,技术的广泛性致使它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如industry robot技术就是利用数控技术来更好的实现生产自动化的目的,它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控制数控单元,让industry robot严格按照每个数控单元中的steinkern程序所发出的instruct来驱动industry robot来执行操作。同时数控系统会同步检测instruct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生了操作错误,会马上通过Sensing系统反馈到数控单元中,对错误操作向industry robot发出报警信号,启用保护模式。通过数控技术在industry robot上的使用,给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化的发展,实现了工业生产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完成了人工难以完成的任务。

(2)机械制造机械中对直线电机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在世界机械制造行业中十分重视对直线电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直线电机是机械制造中的新兴技术,一般应用于机床伺服系统中。直线电机与普通的电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节省了从电机到拖板之间的机械传动环节,使机床的加减速过程大大缩短,使机床的运转实现从开启时在瞬间之内就能够达到最高的速度,在高速运行中又能在瞬间将机器准停。可获得较高的加速度,一般可达10g(g=9.8m/s2),此外,直线电机技术对一些响应时间较长的机械转动件进行了关闭,减少了响应时浪费的时间,同时直线电动机具有相当高的驱动能力,能够满足超高速切削的最大进个速度(100M/min),使机床的性能指标迅速的提高,这是普通电机所无法比拟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机器的生产效率。目前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直线传动电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世界较为先进的机械制造领域已经完成对直线电机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始大规模的将其衍生产品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Kollmorgen公司生产的PLATINNM DDL系列直线电机,以较高响应速度、定位精确度和平滑无差别运动受到世界上各大机械制造厂家如西门子公司、三星公司、索尼公司的青睐。

3结语

总之,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就目前国内的机械制造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同世界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相比仍有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尽快缩小这一差距,需要机械制造研发人员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开拓思想,大胆创新,设计出更好的机械产品,为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1).

[2]南生春,傅万四.浅谈数控技术在木材加工机械上的应用[J].木材加工机械,2004(01).

篇8

关键词:薪酬制度;设计;机械制造企业;岗位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一、薪酬的定义和作用

1.薪酬一般是泛指职工实际拿到劳动报酬。它是人们对工资的一种形象化称谓。

2.薪酬的作用。(1)薪酬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的比重平均达到10%以上,笔者所在企业2011年总成本为210000万元,而人工成本为26000万元,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为12.4%。而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劳动报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员工劳动报酬占到人工成本的60%左右。因此如何在人工成本一定的基础本,更好地设计和管理薪酬的整个分配和运作过程,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最大发挥显得尤其重要。(2)工资是员工的主要生活来源。从员工一方看,薪酬是其维持生活,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前提。

二、薪酬结构

一般来说,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并不仅仅限于支付工资或薪水—它主要包括工资或薪水,这是劳动报酬的主体;奖金、奖励工资(如第13个月工资);各种津贴、补贴;工资升级或晋职加薪;由公司支付福利;法律规定的各种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和专业培训等。企业可以采取适合本企业的薪酬结构。

三、企业薪酬制度的类型

1.企业薪酬制度的内涵。薪酬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政策制定的,是与薪酬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准则、标准、规定和方法的总和,它在依照国家法律、政策制定的同时也要体现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薪酬制度大体上是通过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表、技术(业务)等级标准及岗位名称表等具体形式加以规定。工资制度中必须明确的内容有:工资分配政策、奖金、津贴、其他规定等。

2.企业薪酬制度的类型。(1)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制是以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岗位为基础确定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进行工资给予的工资制度,它代表了工资制度发展的主流,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岗位工资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工资给予“对岗不对人”。(2)技能工资制。技能工资制是一种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技能工资制与传统的岗位工资制不同,它强调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提供工资。(3)绩效工资制。绩效工资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的工资,支付的唯一根据或主要根据是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但是在实际中,由于绩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计件工资制和提成制(佣金外),更多的是依据员工的绩效而进行的基本工资调整以及增发的奖励性工资。绩效工资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绩效工资假定这种绩效的差异反映了个人能力和工作动机方面的差异。(4)特殊群体的工资制度。特殊群体的工资制度包括中层管理人员的年薪制,经营者年薪制及团队工资制度等。

四、机械制造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1.机制制造企业特点

(1)机械制造企业一般是部门多,人员多,员工素质差别大。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公司共有员工3500人,共有生产分厂9个,职能部室16个,技术部室3个。员工学历水平包含了从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中专毕业、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等各个学历层次。(2)机械制造企业人员结构复杂,工作岗位繁多 。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公司有一部分在企业工作10年以上的老员工,也有一部分工作才1—3年的新员工,公司工作岗位从清洁工、门卫、服务员、电焊工等到执行董事共有600多个工作岗位。(3)企业如不能很好地进行薪酬制度的设计,就很难控制人工成本,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且很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对企业经营计划的完成造成很大的影响。

2.机械制造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根据机械制造企业自身的特点,经过分析调研,企业适合采取组合工资制,即在工作岗位分类的基础上,不同的工作岗位采取不同的薪酬分配办法,体现薪酬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核心员工倾斜、对外部具有竞争力的原则。

(1)企业岗位分类。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企业所有岗位按照横向分类的方法,分为六大类:直产工人、辅产工人、企业服务人员、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公司领导类。在横向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纵向分类,一般管理人员按学历和工作时间分为主管(副主管)、一类科员、二类科员、三类科员。对企业服务人员按岗位分为工人一类、工人二类、工人三类。(2)企业薪酬制度。直产工人:实行绩效工资制, 根据岗位不同作业情况,实行计件(工时)工资。辅产工人: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根据岗位分析确定岗位工资,同时进行绩效考核。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一般为3:1。企业服务人员:实行岗位工资制,工资标准一般参照社会同岗位平均工资水平确定。一般管理人员: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制,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一般为2:1。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实行岗位工资+项目工资,项目工资按完成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项目工资上不封顶。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实行岗位工资+销售业绩提成,销售业绩提成上不封顶。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年薪按所在部门岗位及经济承包责任书所确定的考核指标来确定。公司领导:公司领导实行基薪+绩效年薪制,日常发放基薪部分,绩效年薪年底考核兑现。(3)补充薪酬制度。除上述薪酬制度外,员工薪酬还包括年功工资和技(术)能津贴两项。年功工资按员工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技(术)能津贴按员工的职称和技能等级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

通过笔者所在企业的实践证明,上述薪酬制度充分发挥了薪酬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使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成军.如何进行薪酬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王长成.薪酬制度与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2003.

[3]曹子祥.如何使公司的薪酬方案更具有激励性[M].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篇9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普通工科院校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1)学生不重视课程设计,缺乏兴趣,存在应付了事的思想。(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在课程设计专周期间,学生还要准备其他各种考试,或者忙于求职等,无暇顾及课程设计。(3)由于高校扩招后,生源素质有所下降,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好,课程设计自然无从下手,因而抄袭现象时有发生。(4)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在处理课程设计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时,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途径,同时不愿意反复修改课程设计成果,存在畏难情绪,学生总是希望老师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去做,成为“复印机”。

2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针对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编制一套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副教师指定的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设计说明书。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整个课程设计侧重于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完整过程。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所出现的问题,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

2.1重视设计题目选择

选题要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培养的目标,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所指定的零件应有很强典型性和现实性。首先,所用零件要有典型性,课程设计用到的零件应该是轴类、盘盖类、箱体类和异形零件中的代表性零件;其次,所选零件结构相对简单,加工工艺要求不高,旨在让学生能够掌握加工工艺设计的全过程,能够独立完成;最后,要鼓励学生从生产实践中或从生活中自选零件作为设计用零件。课程设计中选定的零件复杂程度不同,所造成的零件加工和夹具设计的难度也大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师在评定成绩的时候应该将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考虑其中。这样就有利于不同能力学生水平的发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课程设计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选题要能承接先修课程,选题要承接先修的机械测绘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及生产实习等课程。机械测绘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典型零部件的结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连接方法;金工实习和生产实习有利于在课程设计中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和定位方案,机械零件的三维造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比较直观的设计成果,有效地克服了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空间想象力问题所导致的二维制图错误百出的问题。课程所选题目能够紧密联系先修课程,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又能训练计算、绘图、查资料、执行标准等基本技能。

2.2改进教学组织模式

改变传统的设计小组分组模式,在学生安排方面可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确定每一个组的学生人数,但是在确定每一组学生时,指导老师往往根据学生理论课成绩的高低,把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分在同一设计小组,以图能够完成设计任务和减少教师的指导难度。而今大学生个性心理普遍较强,这样的分组方式会引起部分成绩较差学生的误解,认为这是教师的一种歧视,因而对设计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名单的顺序依次分组,实践表明,学生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和讨论并非一定要在同一小组内进行,所以顺序分组并不会影响学生间的相互协助。改变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一般工科院校采用两周左右教学专周来组织课程设计,这样虽然便于教学组织管理,但是设计任务过于集中,在此期间,学生既要完成课程设计,可能还要忙于其他考试,往往使得学生应付课程设计,缺少充足的思考时间。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指导教师在理论课程开始时就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这样,学生会带着任务或问题学习理论课程,学生有充分的课外时间查资料、定方案、改错误。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更可把课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案例教学,将课程设计的问题与难点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经过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同步进行,学生在设计专用周里能够很快进入状态,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和修改,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丰富了理论教学。

2.3计算机辅助课程设计全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中,出于训练学生工程设计基础技能的需要,指导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手工绘制设计图纸,这与工厂工艺技术人员实际工作情况相背。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式。首先,利用成熟的CAPP软件进行工艺设计,其次,运用三维CAD软件设计专用机床夹具并转化为二维图纸用于生产制造,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夹具关键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分析,最后,利用常用办公软件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等。通过全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同时也弥补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和二维制图错误多的状况。

2.4提高教师的指导效果

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程设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能依赖教师。但是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包括工艺路线制订、定位夹紧方案设计、工艺参数选择、夹具结构设计等,学生往往感到已知条件太少而无从下手。实践表明,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应借助教师的步步引导,不能完全放任,教师的指导是课程设计能否完成的关键。改善指导方式,教师应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的指导方式。设计前一定要把任务交代清楚;中间穿插集体指导,解决共性问题;后期主要是检查与纠正细节。针对学生能力和基础上的差异,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学生完成一部分设计后,送交教师批阅作为总评的依据,教师能对每个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动态检查。建立正确的指导理念,教师应有正确的指导理念。(1)要有参与意识,教师不能只作旁观者,教师的参与往往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2)对学生在设计中的遇到困难,指导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解决方案或者过早地给问题下结论,要多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需要查阅的参考资料等,不可代替学生去做。(3)要把握好指导的度,指导教师不要过分地强调合理性而过多或频繁的指出学生设计中的“错误”,这样会使学生“不敢”设计下去,对设计失去了信心。对于学生的某些设计成果,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指导教师应该多肯定同时也要指出这样设计的弊端,多鼓励学生大胆独立地设计。(4)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是一个反复推敲、反复修正、不断创新的过程,引导学生从错误和失败中找到问题所在,在反复地修改中体会理论知识。

2.5成绩评定

在设计完成后,安排时间分组进行答辩,答辩是教师检查设计质量高低和辨别抄袭的有效手段,也是对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一次集中答疑。同时通过答辩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答辩既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拘于形式,师生要认真做好答辩的准备和组织工作。答辩时,首先将本组完成的工艺卡提交给教师,由一名学生担任主要答辩人,对该组在零件工序设计的理由和每位组员在设计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描述,阐述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组员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等,其他小组成员协助主答辩人回答教师的提问;然后小组的每一位同学相老师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夹具图纸,指导教师对每一位同学的设计成果的相关问题提问并对学生的回答和设计成果进行点评,当场给出课程设计成绩等级。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应该以图纸、计算说明书和答辩成绩为主,兼顾设计态度等表现;同时,评定成绩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考核标准,但又不拘泥于该标准,要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创新,创新意识在考核成绩中应有所体现。课程设计的最后成绩由工艺设计成绩和夹具设计成绩两部分组成,工艺设计成绩占40%,夹具设计成绩占60%。工艺设计部分的成绩根据小组提交的工序卡和答辩情况总体给分。夹具设计部分成绩是根据个人的夹具设计成果、答辩表现和平时表现等综合给分。

3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 实践能力

一、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培养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 受业、解惑。培养学生能力的直接面对者就是教师,古语有言:“严师出高徒”,更说明了教师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制造工艺设计的能力对于教师的道德品质、个人修养、专业素质以及教授方法等都有着严格的 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教师的要求:

(一)具有全面的专业能力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此处的专业能力不仅包括本专业的知识,还包括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在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够全面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并能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但其实一名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现在,做好这一点至关重要。这里面包括很多,比如说热爱学生及本职工作等,可以试想一下当你面对学生时总是带着一种情绪又如何能把知识全面而又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我们知道人只有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讲课时也是这样;或者你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又怎么能够全心去付出呢。

(二)合理利用计算机工具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以及普及,计算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后各种应用软件的问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使得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 脱出来。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 (CAD/CAM)的相关软件简化了设计过程及制造过程的工作量,又如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适应了当前机电产品以多品种小批量及个性化为主导的生产,改善了传统制造 模式远不能满足快速响应市场的需要。

因此, 对于有关应用软件的掌握是必要的,而市场上相关的软件数不胜数,一定要注意软件的选择。 虽然相关应用软件的使用对于现代工艺设计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有关制造工艺设计基础知 识的掌握仍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 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人以为计算机可以代替人,这也使得现今很多学生以为基础理论知识不重要,只要有计算机就可以,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因为这种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不仅仅会影响整个人类的进步,当下更会影响我国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样对于我们国家整体制造工艺水平的提高危害很大。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的主体作用,计算机毕竟是物,它的应用也是建立在人的能动性上。 在这里特别提出这一点,也是由于当下我们很多教师都主张注重软件的应用,但同时却忽略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造成学生一味地重视软件,不重视教学。因此,对于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应用必须在熟练掌握制造工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学习,不仅事半功倍,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带着想法去应用,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应该尽量地指正学生的这种想法。

(三)现场操作能力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求具备实践能力,作为教授者仅凭理论上的理解是很难与实际相结合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吃透理论知识,也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实际操 作能力。 在课余之外,能够参与到企业中,做双师型教师。

(四)了解最前沿的制造技术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我们要保证教授的知识应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培养对学生的要求外因固然重要,但内因才是根本,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告诉学生自己应该做到哪些,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引导

(一)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自古以来我们就崇尚道德修养,但在现代却越来越贫乏。古人云“有余力,则学文”,指的就是要先修身再学知识,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只有具有崇高品质,才可能具有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想;反过来,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就很难具有容纳社会的胸怀,又怎会理解社会,从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财富。放 眼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为人类进步、 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哪个出发点仅仅是为自己,只有理想远大,自我价值越高,才越能激励人们向前。

(二)灵活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

作为一门专业技能,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这是最基本的。它不仅包括有关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有一些相关知识。这里的掌握重点是灵活,仅仅熟悉是不行的,要活学活用,不能照搬照抄,要注意适用条件,这样才可能不断改进。

(三)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了解生活,继而去观察、 探索生活,知道了生活所需,才能摆正自己探索的方向。我们所要求的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就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甚至就是来自生活,然后通过我们的专业来改进,若不了解生活就可能无处着手。例如设计加工细长轴的工艺过程,若不了解它的用途及使用环境等,在制定工艺时就很难确定所需达到的要求,从而无从下手,或者再去了解从而耽误时间,但了解不深就很难制定出更合理的。再者就是勇于探索,也就是有钻劲,善于思索,遇到困难,勇于去尝试。

(四)能够吃苦耐劳。

机械专业本身就比较艰苦,而制定工艺规程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这就要求工艺人员多参与到生产中, 所以一定要能够吃苦耐劳,才能制定出更合理、 完善的工艺。 三、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要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教育的国度,但是两千年的独尊儒术,使得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 培养学生的工艺设计能力同样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徐嘉元,曾家驹.机床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