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赛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比赛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篇1

现代的射击比赛正朝着高水平和强技术的方向发展,优秀的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差异化不大。在训练过程中,让运动员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心理调整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和比赛名次。有关研究表明,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由于心理准备不足造成的失败约占70%。很多优秀运动员在国内的一些比赛中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有的甚至打破了世界记录,可是一到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大型国际比赛中往往赛不出高水平、好成绩,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可见一斑。因此,如何消除运动员的心理障碍、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显得非常重要。

一、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因素

心理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具体形态。这样的事物往往最难为人所掌握。心理专家、教练及队员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关于怎样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总是在不停地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改善,但始终不能做到有效解决。而当前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因为一个人的心理能力是受教育、家庭、个人素质、生活阅历等多方面影响的。所以,要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教练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包括的面要广,而且下手力度要强。综合来看,影响比赛较大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比赛动机。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要善于把个人动机转化为社会动机。具有崇高社会动机的运动员,会具备深刻的责任感、义务感与荣誉感,遇到问题不恐惧,能够冷静面对并坚持到底。怀着狭隘的个人动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胜利在望时会手软,患得患失;当处于不理想状态时,则可能产生消极情绪状态。因此,运动员正确的心理定向应放在为集体做贡献争荣誉上,要放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向训练最高境界的攀登上。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要狠抓动作要领和动作过程,而不能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取胜上。运动员精神负担小,就能在赛场上充分表现自己的各种能力。错误的心理定向往往使运动员只注重个人得失,忽略动作要领和过程,怀着这种心态参加比赛,其结果必然不会好。

(2)适宜的比赛情绪。适宜的运动情绪,即适度的激活水平对最佳运动成绩的取得是非常重要的。射击属非对抗性静力耐力项目,需要运动情绪的兴奋和稳定。兴奋和竞争状态是以积极的增力情绪为特点的,运动员处在这种状态会感到力量倍增、精神饱满、渴望参加比赛,并在比赛中顽强拼搏。因此,优秀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克服盲目自信心理,有效保持适宜的运动情绪。

(3)坚定的必胜信心。信心是发挥运动员才能的重要条件之一。信心是胜利之本,没有信心一事无成。树立信心除了端正比赛动机外,提高赛前的技术水平和动作成功率,以及对场地和客观环境的适应与应变能力也非常重要。信心不是说空话,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实力基础上,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4)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射击运动员需要的就是注意力的集中和稳定。

二、培养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策略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教练要特别注意培养运动员珍惜每一发子弹的发射,认真做动作,尽量让他们的心理状态接近比赛时的动作状态。要避免运动员出现平时训练是一套动作,比赛又是另一套动作的情况。训练的目的不只是提高技术能力,还要提高心理素质,增加运动员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运动员经验多了,今后在比赛时遇到同样的情况便不会慌张和不知所措。同时,教练必须提高运动员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运动员自己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个运动员,特别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肯定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并不只是技术方面优于他人而已。一个人的智能对心理的影响相当大,所以教练必须重视这一点。智能体现在一个人头脑的灵活度、反应灵敏度及领悟能力等方面。智能就是运用智力的能力。智能是一种能力,能够很好地运用智能的人往往能事半功倍。成功的人大多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很好地运用智能,办事效率高。射击运动员有的出成绩快,有的出成绩慢,跟运用智能有很大的关系。想要提高成绩不能只靠训练,还要靠平时对训练及比赛的思考,只有把想和做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进步。因此,重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比赛正常发挥至关重要,不可小觑。

篇2

摘 要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在竞赛中,除技战术水平高低的较量之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严重影响到比赛成绩。因此,我们在加强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其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本文就主要对羽毛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调节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 羽毛球 心理素质 训练

由于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竞技运动项目,它具有比赛双方的相互制约性,各种击球技术动作、战术的复杂多变性,运动员所需完成的动作又属开放型技能,加上比赛过程中速度快,变化多以及比赛不受时间限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决定胜负等专项运动的特点。因此,它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心理素质的概念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多项个性品质。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尤其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其特殊性。

二、心理素质训练的作用

“心理素质训练”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是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素质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激发运动员潜能,使其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竞技水平;而心理素质不佳的运动员将制约其临场发挥,对运动员成绩的取得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心理素质不佳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状态

在比赛时,心理素质不佳容易造成羽毛球运动员过度紧张,影响其竞技状态。赛前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冒冷汗、血压增高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出现目光呆滞、肌肉发抖、尿频等情况。在比赛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感知觉灵敏度下降,判断、反应迟钝等,还可能导致体能过快消耗甚至透支的情况,从而限制了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

(二)技术发挥

心理素质不佳也会严重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有效发挥。如当实力不如对手时,运动员尤其是年轻队员容易紧张,从而造成失误增多、技术变形,最终丧失比赛信心,放弃比赛;当实力高于对手时,容易出现轻敌现象,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比赛不用心,结果被对手轻易追分,甚至被反超而输掉比赛;当与对手实力相当时,由于意志力不够坚定,不能打持久战,特别在重要比赛中涉及到关键分和制胜点时,求胜心切,结果久战不赢,丧失斗志,输掉比赛。

(三)情绪波动

比赛时运动员由于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易造成情绪波动,影响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如比赛中观众的倾向性呼声,裁判误判、错判,对方运动员有意识犯规或者突然改变战术以及对场地灯光不适应等都会对运动员的情绪造成影响。对此,心理素质差的运动员便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即不冷静、脾气暴躁,严重时还会与裁判争执等。

四、羽毛球运动员比赛的心理调节

(一)羽毛球运动员比赛时的状态

羽毛球比赛情况千变万化,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也随着比赛性质、任务和战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个羽毛球球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固然是比赛中取得优势的基础,但其良好的心理训练状态,则是临场技、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仔细观察,认真考虑,冷静对待。既要鼓励运动员轻装上阵,放下包袱迎接比赛,又要估计比赛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全力以赴投入到比赛中去。

(二)赛前心理训练

一般情况下,如果思想、身体、技术和战术准备充分,知己知彼,认识统一,运动员在赛前的体力、技术和战术等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能变化的是以情绪变化为主的不同心理状态。而造成赛前不同心理状态的原因主要有对竞赛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和对成功的渴望与失败的恐惧。

(三)赛中心理训练

赛中心理状态:羽毛球竞赛不仅要比智慧、比谋略、比体力、比技术和战术,而且还要进行心理上的较量。比赛不同于训练,除了要承受更强的身体负荷外,还要承受更强的心理负荷。赛中的心理状态一般有理想的、不良的和恐惧的。而赛中的心理战术是指根据比赛中的实际情况施加心理影响的策略,其目的是使本方在比赛的拼争中获得主动与优势,直至最后的胜利。在比赛中常用的心理战术有:知己知彼,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藐视敌人,先发制人。

(四)赛后心理训练

竞赛结束后,运动员不仅会感到身体疲劳,而且也会体会到心理疲劳。因此,作为教练员在赛后要重视心理恢复。赛后心理调整的主要作用在于及时解决和消除直接影响下次比赛以及运动员整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随着现代羽毛球竞赛的日趋激烈,胜负的决定因素,运动员情绪也变化万千,因此心理素质训练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影响比赛的结果,而且反映着教练员的智慧才干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羽毛球的比赛和训练中,教练员应当密切观察运动员的情绪和临场的发挥,适时给予支持和理解,面对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帮助与指导。针对每场比赛、针对每场比赛的对手、做出相应的调节,发挥出自己特点,才能战胜对手,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付波.浅谈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篇3

关键词:亮剑精神;水球运动员;重要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四川女子水球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如与水球运动心理素质相关文献资料,运动员亮剑精神培养的相关文献资料,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探讨资料,我国女子水球发展相关文献资料。

1.2.2 观察法。亲自参与成都体育学院女子水球队进行训练,对训练和比赛进行详细记录,获取必要的信息。

1.2.3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其他球类项目的对比分析, 了解水球队在亮剑精神贯彻的方法上与其他球类项目存在的差异;收集分析2013年全国水球冠军赛事的比赛数据。四川女子水球与其他队伍比赛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对比证明亮剑精神和心理素质对水球运动员的重要性。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亮剑精神的含义

将亮剑精神延伸至竞技体育,表现出三个层次的含义:首先,亮剑精神是不畏强手、不鄙弱旅、全力争胜的精神,强调逢敌必亮剑,有全力以赴的拼劲和必胜的信念;其次,“亮剑”精神是一种敢于向对手充分施展自己技战术的心理素质,在这种精神状态下,运动员不会受外界环境或外界压力的阻碍;最后,“亮剑精神”还是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良好心态,即使到比赛的最后一分钟也绝不认输。亮剑精神是运动员综合心理素质的体现,它的三个层次含义与运动员所具备的三个方面心理素质相对应:第一,运动员需要具备不骄不卑的心理品质,面对强队要敢于亮剑,面对弱队要善于亮剑,做到逢敌必亮剑;第二,具备沉着冷静、坚定果断的心理状态,只有具备这一心理状态,才能在不利外界环境或外界压力,正常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第三,具备坚韧的心理能量,面对艰难,没有患得患失,没有畏首畏尾,只要比赛没有结束,就绝不放松争夺,战斗到最后一分钟。

2.2亮剑精神对水球运动员重要性的分析

水球运动是一项激烈对抗水上球类运动。她集水上运动与球类运动特点于一身,要求既要有良好的水中游动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也有要水中技战术的意识和能力,更需要良好的竞技精神支撑使技术动作、团队配合达到预期目的。因此,亮剑精神对水球运动员的重要性在理论上体现于下次几个方面:

2.2.1“亮剑”精神是团队良好协作的粘合剂

水球作为集体竞技项目,不光要求运动员个人良好的发挥,更需要运动员之间的密切配合,以集体目标为中心,力往一处使。正是亮剑精神的存在使每个运动员都有全力以赴的拼劲和必胜的信念,帮助增强队伍内部的凝聚力,使运动员们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击败对手上。而且,在一个运动团队中,“亮剑”精神可以在队员之间相互传染,当个人的“亮剑”精神转化为团队的“亮剑”精神时,全队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协作,从而取得场上的主动权,为胜利奠定基础。

2.2.2 “亮剑”精神有助于应对赛场复杂多变的形势

水球运动员的大部分身体活动处于水下,水下的运动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对于水下怎么样,裁判是难以百分之百判断准确。明明是自己在水下拉着对手,却拼命地做好像是被对手拉住的动作来骗裁判,新的水下动作发展趋势是斗技巧。针对这一境况,运动员思维活动的先决条件是不受到外界因素的消极干扰。只有不会受外界环境,充分施展自己技战术的亮剑精神才能克敌制胜。

2.2.3 “亮剑”精神可能最终影响水球比赛结果

现代水球运动的发展使各个队伍之间绝对强弱的界限已经不再清晰。强队在比赛中稍有懈怠被弱队战胜,导致的比赛失利;弱队由于全队队员配合默契,敢打敢拼,最终战胜强队的实例也不胜列举。“亮剑”精神无疑造成这一现象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有了“亮剑”精神,遭遇强者,无所畏惧,奋力一搏;面对弱者,亦不松懈轻敌,仍然全力以赴,避免“阴沟翻船”;对阵势均力敌者,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双方实力不分高下,决定比赛最终结果的还是不言放弃的“亮剑”精神。因此,“亮剑”精神对一支水球运动队而言,可能是最终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

2.3 亮剑精神在水球比赛中的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对四川女子水球队在2013年全国水球冠军赛暨第十二届全运会预选赛两场比赛的数据对比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看出四川队在具有积极心理状态比赛中的进球成功率和六打五成功率明显高于消极心理状态的比赛。四川队与北京队的比赛是争夺全运会最后一个决赛资格关键场次,在生死之战的这一场比赛中,全队的表现都充分展现亮剑精神:敢打敢拼,力争每一分。反之,在最后一场与安徽队的比赛,是四川队在这次比赛中心理防线彻底垮塌的一场比赛。两场比赛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比赛在最后一分钟时,最能体现运动员及队伍的亮剑精神。随着水球技术的发展以及各队之间的广泛交流,在水球比赛中,越来越难以出现一支队伍的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他队伍的情况,未到终场锣响,谁也不敢贸然下结论。尤其是最后一分钟的争夺,更为激烈。如在第四届世界水球锦标赛上,西德队与意大利队争夺A组魁首,战至最后一分钟时; 美国队与澳大利亚队为争夺B组出线权也战至最后一分钟。由此可见,水球比赛的整个进程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反而要时刻倾尽全力奋力一搏,即使落后仍然亮剑。同时,也正因为是“最后一分钟”,往往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巨大负担。根据张外安在《水球运动员在比赛最后一分钟的心理状态及其训练》一文中的分析,运动员在比赛最后一分钟的心理状态受场上比分、外界干扰、队的配合、时间限制、个人发挥、对手表现6个因素的影响,要克服或者快速调节这些因素的影响,必须有战胜这些因素的精神状态。在最后一分钟紧张的情况下,能克服紧张和畏惧,能抛弃一切杂念,能有永远进攻、永不放弃,“亮剑 ”精神正是这一精神状态。

3、结论

具备“亮剑”精神对水球运动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胜利的天平向本方倾斜的重要保证。它不光是团队良好协作的粘合剂,还能有利于水球队员应对赛场复杂多变的形势,甚至是最终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无论是从理论分析还是实例论证,都有效地说明了这一点。而“亮剑”精神也在比赛最后一分钟所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亮剑”对水球运动员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与比赛中积极有效地的贯彻“亮剑”精神。做好这一精神的贯彻,需要培养亮剑精神所需的心理素质以及在运动员具备“亮剑”精神所需的心理素质后,对其“亮剑”精神进行有效激发。(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浅谈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的必要性.中国期刊(学院)2010(7)

[2] 黄文新.浅谈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网络财富2010(4)

[3] 潘国铭.抓住最后一分钟,浅谈水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游泳2010(4)

[4] 蔡盛六.对我国现阶段水球训练的几点思考.游泳2007(4)

篇4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

1.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篮球运动员的心理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篮球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1]。其目的就是培养篮球运动员适应篮球项目要求的各种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克服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最有效地激发篮球运动员从事训练和比赛的良好动机,提高篮球运动员自我动员、自我调节、自我控制、集中注意力和防止各种干扰

的能力。因运动员心理素质问题而导致的表现失常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已被纳入整体的训练体系中,成为训练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影响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心理的因素

2.1 主观性因素

主观因素是决定篮球运动员比赛状况的最主要的因素,球员的实力取决于球员的基本技法的灵活运用,比赛状况的处理能力、团队合作的协调能力[4]。在比赛进行前球员经过了周密的训练和计划部署对于比赛情况有着清楚的把握,通过充分的准备树立团队的自信心,提升团队的整体斗志。在比赛中,队员往往受到各种干扰,自我调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自我调控能力差的队员,受到干扰后,情绪变化很大,而且带着情绪去打球,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通过两者的协调发展实现对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训与调试。

2.2 客观性因素

从客观上来讲,篮球比赛的比赛环境、比赛的级别、对手的选择和教练的实力、赛场的公正性等都成为决定比赛成败的重要因素。篮球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情绪和心理都具有不确定性。在到达比赛地点的时候运动员已经开始产生了心理的变化,通过观察比赛环境、不同的比赛级别和比赛对手对于运动员来说心理会有不同的重视程度和心理暗示,比如说这场比赛非常重要,队员的情绪就会受其影响,注意力过分集中,注意力失调,老是注意比赛的胜负及后果,而不去集中注意力打好比赛,技战术的发挥等等。

2.3 其他因素

队员之间不团结。造成训练时或比赛时不合作,不配合,甚至互相埋怨指责;队员和教练员之间关系不协调。表现出运动员不服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教练员的情绪、语言和流露出来的对运动员的信任程度下降等[5]。

3.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3.1 放松训练法

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6]。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消除赛前过度紧张#焦虑#或盲目自信等状态带来的过多心理能量的消耗,也可以消除赛后紧张、疲劳的心理,促进机体恢复。具体的放松训练方法有调整呼吸法、放松肌肉法和想象放松法。

3.2表象训练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像某种技术动作或比赛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的控制能力[7]。表象训练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的方法,将所看到的感受与实际练习时的本体感受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准确认知和巩固运动技能。可以通过让运动员写训练笔记的形式,来强化运动员对技术和战术的熟悉度,以便运动员在大脑中进行回想;可以通过模拟典型场景的形式来进行训练,减少队员的焦虑,提高运动能力和更有效地对付各种应急情况的发生。比如在训练课结线上发球命中的练习,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能清楚的表象每一处细节,以提高罚球命中率和稳定的心态。又比如在赛前想象一下胜利的情景,从而树立胜利的信心等[8]。束的时候让篮球运动员用几分钟的时间去想象罚球练习,然后再想象自己站在罚球

3.3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意味着专注于某事而不分心,注意力的集中和指向与意愿的强度密切相关注意力的集中对运动员而言非常重要,篮球比赛是同场对抗性集体项目,比赛形式瞬间万变,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会犯错。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力不仅需要能够集中,还需要善于注意力的转移注意力的转移是比赛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是针对对手不断改变策略情况下的自我主动调适因此,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力训练,既要关注集中,也要关注转移。

3.4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其日的是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性准备。这种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在头脑里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结构,以便使技战术在千变万化的特殊情况下得以正常的发挥[9]。

4.结论

4.1心理训练对培养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稳定的、适宜的心理状态,促进训练质量的提高,以及让运动员竞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4.2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技战术水平的发挥,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成绩。心理训练应与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训练紧密结合,有计划地、科学地渗透练习。

4.3心理训练是一种特殊训练,必须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竞技规律,因人而异,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选择最适宜的心理训练方法将每一位运动员的体能、心理能力、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能力全面转化到最佳竞技状态。

4.4老师和教练员必须特别重视心理训练,并采用简单、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所带队伍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舞蹈教学;心理素质;培养措施

【作者简介】张鹏(1981~),女,厦门歌舞剧院,研究方向:舞蹈创作表演研究

一、心理素质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舞者更好完成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是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核心,舞者往往能在训练过程中将舞蹈动作顺利的表演出来,而在实际演出过程中因为自身心理素质不够强大,而导致出现舞蹈动作的遗忘或者动作的不到位等情况,使得舞蹈不能很好的对观众展示,舞者自身的艺术水平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最主要的原因是舞者熟悉的同学和老师一般会在训练时陪伴着舞者,与之相反正式的舞台表演需要面对的是陌生的广大观众,如此心理素质差的舞者便不能很好适应,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不能沉着冷静面对。此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重要,舞者便能够准确无误的记住舞蹈动作,轻松面对观众,与之形成情感共鸣的氛围。

(二)增强舞者的自信力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自信决定了表演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拥有强大自信心的舞者能够更好的表现自己,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帮助舞蹈表演者做到这一点。一般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舞蹈表演者都会怀疑自己的水平,不够自信能够完成一整套舞蹈动作,害怕表演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然后在实际表演过程中真的会出现这种状况,明明是有很出色的水平却因为对自己的不相信导致了这种结果,实在不可取。相反拥有良好素质的舞蹈表演者往往肯定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可以完成目标。对于日常训练出现中的失败也能够坦然面对,一直怀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会总结失败原因,避免在下次表演中出现相同状况。由此见得要作为一名自信优秀的舞蹈表演家,拥有优良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舞者后期的自身发展。

(三)更好表达舞蹈中蕴含的情感

舞蹈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需要将舞蹈动作中蕴含的情感自然的表现出来,但是心理素质差的舞蹈表演者即使在之前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也很难在现场表现出具有感情的舞蹈,而是生硬的肢体动作。观众很难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舞蹈表演者的艺术水准也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所以舞蹈表演者需要的不单是纯粹的舞蹈动作,更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将情感因素很好的融入其中,此时就需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缓解紧张,才能将对舞蹈中的每一个动作能到位的呈现出来。

二、培养舞者心理素质的措施

(一)加强练习基本功

一个个的舞蹈动作构成舞蹈表演,构成舞蹈表演的主要内容,所以舞蹈表演者加强练习基本功能为在现场更好的表现打好基础,这也是培养心理素质的措施之一。如果舞者的基本功没有打扎实,很容易在舞台上紧张,导致舞蹈动作失误。如此一来,舞蹈的动作的连贯性得不到保障,观众的观看体验也会得到影响,更不用说舞蹈表演者跟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互动。基本功的练习有助于提高舞者的表演艺术水准,只有日常加强基本功训练,将动作深深刻印在脑海中,才能在表演中轻松从容的完成舞蹈动作。舞者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时候不能散漫懈怠,需要对基本功高度重视,只有日积月累的练习,辛苦汗水的付出才能换来台上一时的精彩光鲜。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最好诠释。这样长期如此建立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强大的,舞者娴熟掌握舞蹈技能,也能更好的进行现场表演。

(二)创造表演情境

上文中提到很多舞者会在现场紧张焦虑,原因之一就是换了表演环境,一些熟悉的朋友同学没有陪伴在身边。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舞者在日常训练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表演环境,以及去参加比赛在更大的舞台上锻炼自己,面对更多的观众不会退缩,获取更多的表演机会。这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得到有效加强,在表演的时候能更加从容。此外如果舞者一直处于一成不变的训练环境,舞者容易思维固定,不能很好应对现场舞台。所以像校园、广场都可以作为舞者的训练场地,在这些环境中有过往的行人,他们可能成为观众,有利于提高舞者的心理素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现场反应能力,尽可能创建多种不同的表演情景,而不是局限于单一的训练场所,对培养舞蹈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加强自我心理调整

加强舞者的自我心理调整能力也不失为培养舞者心理素质的方法之一。这样可以缓解舞者在演出前的心理压力,减轻在表演时的焦虑情绪,能将自身的舞蹈水平正常的发挥出来。学会自我心理调整对于一些性格胆怯容易紧张的舞者很重要。由于每个舞者自身的生长环境的不同以及本身的性格所致,有的舞者自然散发出自信的气质,在人前表现自然,而有些在人前就莫名的紧张焦虑,以至于有很好的舞蹈专业素养,却在正式表演比赛中不能正常发挥出来,进而质疑自己更加失去信心。调整心理状态的方式有不少,舞者可以对自己催眠,反复提醒自己,我很好,这只是平常的一次训练等鼓励自己的话。

三、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舞者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不亚于训练指导,为此舞者需要对基本功下更多功夫,适应更多表演情境,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后的舞蹈表演中才能创造佳绩。

【参考文献】

[1]郭剑华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3)

篇6

关键词:声乐;歌唱心理;素质;自我培养

歌唱艺术是人类在长期歌唱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产品,歌唱者在演唱技巧以及声乐表演中,始终贯穿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歌唱者提高表演艺术水平、丰富而完整地表现艺术作品的重要保证。

一、良好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首先,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歌唱实践能力。人类的心理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正确的心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良好的歌唱心理对歌唱行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歌唱心理是指与歌唱有关的行为和精神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歌唱心理与歌唱行为紧密联系,相互影响。演唱者的心理活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在歌唱中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歌唱技巧的发挥与演唱者的艺术表演力、感染力,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歌唱实践能力。

其次,歌唱心理直接影响到歌唱者演唱时生理机制的平衡与协调。歌唱是心理活动与其生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紧密的关系。生理是心理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心理可以影响歌唱者演唱时生理机制的平衡与协调,也直接影响到演唱的表现力。在声乐演唱中,歌唱者只有用良好的心理去控制、协调自己的各个生理器官,使他们处于自然、灵活、和谐的状态,才能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一个声乐演唱者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再次,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克服表演过程中的焦虑、胆怯、畏惧和软弱无力等不良现象。实践表明,声乐表演过程中,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构成了最佳的发声状态,其中歌者的心理状态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关系到激发演唱者的表演激情,稳定歌唱者的发声与气息,发挥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展示歌唱者的舞台表现力,自然流畅地完成整个演唱过程,正常发挥演唱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良歌唱心理素质的表现及原因

声乐专业学生不良歌唱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各种考试、表演、比赛中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很多,除了生理、性格、环境等原因外,主要是因歌唱者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好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人的功利心太重

对于在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怕出差错,怕老师批评,怕丢面子;有的学生面对一些较大的正式比赛或演出机会,功利心过重,希望通过难得的机会一展才华,一举成名。由于对自身期望值过高,使自己在表演之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时,“一唱定终身”的观念造成自己过度紧张,考虑过多,心态不纯粹导致演唱频繁失误,表演不能尽如人意,从而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现象的形成。

2.演唱时缺乏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是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自信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获得成功。在校的声乐专业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有的是由于声乐基础差,缺乏应有的技术水平;有的是自己的性格原因而胆小怕事;有的是由于缺乏实践锻炼而无经验等等,从而使他们自己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或比赛中缺乏自信,从而影响自己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之中,要自觉加大自信心的自我培养,有了自信心才能临阵不慌,才能更加完美的演绎艺术作品。

3. 演唱基本功不扎实

由于学生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到了舞台上由于受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导致在舞台上的紧张、恐惧和胆怯的心理,从而使演唱器官干涩、紧张,气息不能沉下来,也就必然导致声音的艰涩难听,达不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

4.缺乏舞台实践经验

经验不足导致学生在演唱时无所适从,引发表演前的紧张和担忧。一是缺乏环境适应能力。由于学生缺乏较多的不同环境的实践锻炼,当真正登台演唱时,他们不能及时适应演唱环境的改变,从而给心理带来很大的负担而影响演唱的效果。二是跳不出失败的阴影。有的学生由于曾经表演受挫,记忆中的不快经历使自己心理蒙上阴影,进而引发紧怯场、恐惧、焦虑,背上极重的心理包袱,如学生自己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极有可能陷入心理怪圈,使每次表演都重蹈覆辙,使自己无法正常发挥演唱水平。

三、良好歌唱心理素质自我培养的途径

1.正确看待失败,培养歌唱心态

一是要有不怕失败的心理准备,树立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意识。对于在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希望自己取得好的成绩,得到老师、同学以及观众的好评或早出名,这是正常现象。但由于我们自身的知识水平、技能技巧、实际演唱经验等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也有一个由观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中出现问题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要怕挨批评,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期望“一鸣惊人”。同时,要调整心态,让自己心态平和,豁达乐观,用积极自信的态度对待一时的得与失,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考试、比赛。二是要不断总结和善于总结。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比赛结束后,都要自觉地进行反思、体会和总结,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长期坚持,那么,每一次失败或效果不好都是迈向成功的阶梯,都应是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也在每一次失败和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得到培养。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歌唱态度

学生能否在学习或演唱中能否获得进步与成功,自身的态度也极为重要,也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前提。因此,学生要自觉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歌唱态度。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克服练唱时学习兴趣不浓,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意识不集中,缺乏应有的激情等现象;才能在练声或练唱前,有意识地调动自己内在的积极性,诱发自己内心美好的歌唱欲望,调动自己的歌唱情绪,从而使一切与发声有关的器官处于它们应有的积极灵活、协调一致的状态,从而发生的声音才会通畅、自然、优美,进而避免或减少学习和演唱时的失误,也有利于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要培养自己坚韧的歌唱毅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在某一学习阶段,或某一考试、演出、比赛时遭遇失败的情况下,能以积极的态度,乐观向上的情绪,美好的歌唱状态带动积极的歌唱生理活动,这样,才能够克服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从而获得良好的歌唱效果,良好的歌唱心理也得到培养。

3.夯实理论知识,增强歌唱信心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我们的实践。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对于学生的演唱技能技巧的形成、演唱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涵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和演唱自信心的增强,紧张、恐惧、怯场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克服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校期间,要努力夯实自己专业理论知识。一是在平时学习训练过程中要克服不重视理论学习的倾向,要严格要求自己的理论学习,不达到标准不放松,不原谅自己。二是除了专业方面的知识外,要多看一些专业以外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等。因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是既有欣赏因素又有再创造因素,所以演唱时必须要赋予歌曲以生命,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表达歌曲内容,对歌曲进行再创造。因此,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学、艺术修养,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有利于自己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更准确地表达歌曲,更动情地演绎歌曲,从而增强演唱的信心,使演唱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也培养了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4.积极参加实践,积累歌唱经验

演唱经验对学生的演唱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和演唱技能技巧也是在演唱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和提升的。所以,在校学生应该注重演唱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和观众沟通的技巧和经验,帮助自己的演唱取得圆满成功。在平时无论是小课、大课或是大的演出活动,都要以积极主动姿态和饱满的激情去对待,适应不同的歌唱环境与歌唱氛围,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断改善,心理障碍得到消除,驾驭自己心理的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对自己的表演成功充满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得到培养。

总之,声乐专业的学生要正视自己歌唱中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树立自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考试或比赛中加强歌唱心理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02-

105.

[2]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3:141-141.

[3]刘晓菲.歌唱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J].艺术教育.2006(9),60-

60.

篇7

摘 要 运动竞赛是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体育运动的有效手段。许多比赛事实证明,比赛不仅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主要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之间,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方面,他们的差距甚小。竞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心理优势。心理水平的发挥是竞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 赛前心理训练 重要性

跆拳道项目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得到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了这项目的训练及比赛中。如今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水平突飞猛进的提高。比赛竞争日益激烈,比赛不仅仅是队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意识等方面的考验,更是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大考验。往往有些运动员在比赛中比分领先的情况下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在最后的几秒时间被对手反超,失去比赛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可见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

一、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

(一)赛前过分激动状态(紧张)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员,经常表现为情绪强烈紧张,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僵硬;记忆力明显减弱,常常遗忘比赛中的重要因素,动作混乱,行动无效果。

(二)赛前淡漠状态

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运动员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全身软弱无力,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缺乏信心,体力明显下降,缺乏果断性,比赛中消极防守,甚至设法逃避比赛。

(三)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处于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的运动员,对即将来临的比赛的复杂性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水平,盲目乐观。相信自己能够轻易取胜。表现在心理过程方面,知觉、思维迟缓,注意强度下降。

(四)赛前焦虑状态

赛前焦虑状态是一种伴有不良情绪体验,并具有消极影响的激活状态,他们不仅是心理上出现反应,生理上也会出现一些相应不良反应。如;口渴、小便频繁、全身无力、情绪低落、缺乏信心等。通常这种状态出现在一些优秀运动员身上,他们害怕失败,担心万一失败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二、发展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的几种方法、手段

赛前心理训练时针对某次比赛任务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也称短期心理训练。一般情况下,教练员和运动员往往侧重于体能和技战术训练,而忽略了心理训练。赛前的运动员心理活动非常活跃,容易受到各种原因的干扰。因此,要想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平时的运动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教练员必须在赛前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一)明确比赛的任务目标,激发比赛动机

首先,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竞技训练水平,以及在本级别的运动员实力状况,给运动员制订切实可行、又有挑战性的比赛任务目标。任务不能过高,过高会给运动员带来太大的压力;又不能过低,过低会使运动员盲目自信,对困难估计不足。教练员要善于去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要去帮助运动员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计较个人得失,树立奋勇拼搏为省市争光的集体荣誉感。有了正确的比赛动机运动员才能积极渴望参加比赛。

(二)教练员于运动员认真制定参赛预案

在比赛前教练员一定要与运动员一起共同制定针对本级别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详细的应急方案,以及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局面和应对办法,以便运动员在赛场上碰到情况能够从容应对,避免出现手忙脚乱无法应对的局面。

(三)让运动员掌握具体的心理知识和训练方法

在赛前教练员要带领运动员多学习和了解一些运动心理知识,让他们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运动员常用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呼吸调节法、暗示调节法、表象调节法、肌肉放松法、音乐调节法等。

(四)进行模拟比赛环境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适应性

模拟训练就是,模拟比赛的环境设置一些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的实战练习,让运动员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反复练习,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适应准备。教练员可以根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情况针对指定训练方法,让运动员模拟比赛环境去针对练习,以免在比赛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时运动员心浮气躁或焦虑不安,使运动员心理受到影响,出现技战术不能正常发挥而失掉比赛。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活动的分析与诊断,找出了影响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发挥稳定性的因素,以便引起教练员对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况的注意,使其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加以控制和练习。只要方法正确,针对性强,运动员就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应有的技战术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因此,只要重视青少年的赛前心理训练,将会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建议

1.教练员和运动员要从理论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心理训练的概念,提高对科学训练的认知,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心理训练中。2.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仔细观察运动员的言行和举止,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以便在赛前训练时针对运动员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发现问题及时的介入和心理辅导。3.不论是在平时的生活或是训练中教练员要和运动员多沟通,要与运动员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4.比赛前要求运动员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比赛的胜负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每一局的比赛打好,把自己的平时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发挥出来就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乒乓球 训练 作用 心理特点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一直受到乒乓球界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但是,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就乒乓球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内容、影呐因素、提高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

1 研究方法

1.1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心理训练的资料,进行了推理、分析。

1.2训练比赛小结研究法。就平时教学训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方面引起的一些问题进行整理、分析。

2 分析讨论

2.1心理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双方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训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创造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2心理训练的内容

心理训练分为一般心理训练和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运动员与专项运动有关的心理因素,由于在运动训练全过程均可安排又称为长期的心理训练。准备具体比赛的心理训练,主要是针对具体比赛而进行的心理准备,一般在比赛前两三月开始练习,并一直持续到比赛期间。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使运动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和运用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2.3心理训练的影响因素

影响乒乓球心理素质的因素很多,但可把它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智力水平、技术水平、对待学习训练的态度,这都是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其它如文化程度、神经类型等,也会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发展。客观方面的因素包括:教练员的指导水平、对训练的组织安排、采用的方法手段、同伴水平的影响以及对方个子的高矮、对手的技术水平;正式比赛的实践以及学习训练的环境、场地、器材、时间等客观因素,也都会影响退动员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2.4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2.4.1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还没完全成熟,处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运动员,他们的注意特点已经有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感情很丰富,对比赛很感兴奋易于冲动,常因一分、一局或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的抑制为薄弱有关。

2.4.2青少年运动员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

根据我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观察,教练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对心理训练重视不够,往往凭经验和习惯顺其自然,就事论事临时处置,致使青少年运动员大都不能正确认识正常兴奋和过渡紧张,缺乏自我抑制和调节的能力,打好顺风球,一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这样对比赛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2.5主要表现

2.5.1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的表现

由于训练方法的单调和枯燥,运动员心理上表现为单纯、机械、目标不清楚。只知简单地训练,而不去考虑训练的效果、机械的完成任务、出现错误也不知是何原因。教练员安排他们一些简单的乒乓球技术、身体素质、游戏等,开始,运动员还有兴趣,但时间长了,由于训练方法的单调和枯燥,运动员满不感兴趣了,导致一些好苗子的浪费。教练在帮助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中操之过急,导致运动员心理紧张、害怕,失去自信心,以致失去兴趣。

2.5.2比赛中的表现

(1)过度兴奋。队员赛前兴奋过早,能量过分消耗。表现为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食欲不振、失眠、尿频,急于比赛。虽然信心十足,体力充沛,但由于用力过大、过猛,致使去球动作变形,球心落点把握不准,难以发挥自己的其实水平。

(2)过度紧张。由于对比赛不能正确认识,对于选手实力强或者个子高的运动员,由于过度地紧张焦虑产生恐惧心理,出现抑制心理。表现为血压下降、血色苍白、出冷汗、沉默寡言,不主动、不积极、求胜欲望降低,表现消极。

(3)比赛中,比分领先时,盲目兴奋,沾沾自喜,过高的估计自己,不能按既定的计划打完比赛。当比分接近时,盲目、急躁、不知所措。比分落后时,面对困难表现出消极畏惧的心理。

2.6提高心理训练的途径

(1)提高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实施心理训练的前提。各队都有辉煌的历史和难忘的教训,这是我们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的教材,这样的素材可激发队员热爱集体、维护荣誉、不忘耻辱、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2)多给运动员一些激励和鼓励,哪怕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还未尽人意,只要教练员多一些激励和鼓励,都会给运动员一种自信、一种肯定,以致对培养他们的兴趣等心理品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更能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艺高人大胆,胆大艺更高”,其中包含者技术与心理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3)每次训练课安排内容要丰富,方法要灵活多样。对每一项练习都要有明确的要求,使运动员的训练目的明确。让运动员在练习过程中养成分析自己动作的习惯,教练员对出现的情况进行鼓励或纠正。

(4)进行大运动量投训练时,教练员应明确训练任务和指出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队员在思想、生理和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

(5)心理训练的目的是尽量避免运动员紧张焦虑情绪的出现,保证运动员能够顺利完成既定的技战术,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他们很难适应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各种困难都可能影响队员的情绪。所以,赛前动员切忌过分,任务、目标要定得切实可行,不能让队员背着包袱上场。

(6)在比赛中,出现了不利局面,运动员产生了紧张情绪。这可以让运动员在房间通过调整呼吸、放松肌肉来达到缓解的目的;或利用改变任务的方法,使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的任务上,来分散和转移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从而使比赛顺利完成。

篇9

【关键词】心理暗示;信任;强化

1.前言

心理素质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只注意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怎么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情况。一年一度的高考之后,总有那么一些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心理压力比较大,出现了身体疾患,实在是令人痛惜。因此,我们宁可不拿冠军,也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受伤;考不上状元,也不能让他门成为社会的负担;即使我们的教育目标没有达到,也不能毁了学生。要想不出现令人痛惜的场面,心理训练不可缺少。科学的心理训练,不仅能够让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还要让心理训练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发挥出积极向上的作用。

2.观察分析

首先,我们要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个活泼开朗的学生和一个少言寡语的学生,性格上的表现是比较明显的。但他们有时候的精神状态是一样的,都会正确的面对同一件事情,是健康的;不同的是他们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素质,不一样的承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承受能力和表现能力,让其在行动当中发挥出更强的表现,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比如在一场考试的过程中有兴奋的、有消沉的,有无表现的,有充满自信的。我们要善于观察有自信的。挖掘这种自信的来源,从而让这种自信成为考试的主流情绪。

3.心理暗示的建立

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暗示起着不可轻视的重要性。心理暗示的目的就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犹如一股动力在学生的心里支撑着他。首先进行语言明示,例如,在运动员的摸高考试之前,对没有信心的考生给他以有利的分析,对一个中等身高的学生可以这样讲,矮个子的考生跳不过我们,高个子的考生一定体重要大,所以就跳不起来。言外之意、心理暗示的内容就是;我们正处在有利的最佳状态。要学会用我们的长处去比他人的短处,这就是考试的技巧。

另外,我们要把我们应该做到和已经做到的有利于帮助考生的自信心的工作告诉他,以增加他的自信。就高考的形式给他以分析,比如高水平女篮,就你要考的专业今年前三名的学校有哪几所,在这几所学校里有那几个考生是你的对手,并就优势和劣势逐一排除,考生的自信心自然也就产生了。心理暗示的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奥、原来他们都不如我”。

4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的结合

4.1 自我暗示。心理暗示利用的最佳效果是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使之增加信心。教师的心理暗示在学生身上形成自我暗示是一种升华,它需要一种超凡脱俗的引导方式。在指导学生的暗示心理形式上,可以采取通俗的夸张手法,例如;把对手看成是“土豆、地瓜”,把对高中生的比赛看成是你在和小学生打比赛,这样他在心理上就轻松了许多,心理压力也得到了缓解,脑子里形象的记着“土豆、地瓜”的暗示符号,心情也就自然而然的放松下来了,成绩也就顺理成章的发挥出来了。运用比较的手法,抬高自己的身价,亦能起到暗示的效果。例如;在高一的时候,你会看到高三的水平高,现在你是高三了,是别人看到你水平高的时候了,而且不是一般的高,因为你是高三的“佼佼者”,你是有“特长”的学生。让他牢记“佼佼者、特长生”。这种暗示会让他感到成熟、有优越感,从而放松,并给他带来自信,提高发挥成绩的效率,从而赢得比赛。让他们逐步学会寻找“土豆、地瓜”、“佼佼者、特长生”等暗示符号,并醒目的出现在脑海里。当他们学会遇到情况能够自我减压,并能够找到一个缓解的理由的时候,自我暗示也就产生了。

4.2 信任辅助。我们的这种暗示是建立在我们的成绩和经验以及学生对我们的信任的基础之上的。良好的心理暗示除了在高考中能够起到积极的心理辅助作用之外,还可以起到防止疾病和维护健康的效果。在这一方面,心理暗示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那就是挫折心理暗示,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把他比喻成黑马,等待时机的到来。他就会觉得时机未成熟,还有机会。或者说是教练的水平有限,学生是有潜力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就会觉得有潜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向着更高的目标奋斗。再比如,通过换教练的形式,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觉得自己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以保持他的奋斗精神和毅力持之以恒。每当再取得成绩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我们的说法是对的。我们的自我暗示;把我们带着学生去考学想象成旅游,这样会让我们放松,从而感染着学生放松,用我们的自信带给学生信心,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4.3 强化心理暗示。多角度举例,多方面刺激,在面对当今高考大潮的压力之下,要想到形形的各种问题的发生,在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玩笑的形式给学生减压,比如;学傻了、快成书呆子了、不学了等等,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低迷的情绪,胡思乱想,从而走向消沉和抑郁的方向。要不断地、时刻提醒学生,那些在挫折和压力下、在惊喜和刺激的环境里所出现的异常现像,如当今的高考抑郁症和古时候的范进中举等等。暗示着学生不管来自哪方面的压力和变故,一定要有思想准备,要有健康的心态,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把心理暗示逐步转变成自我暗示,完成升华的目的。

5.结语

篇10

关键词:心理;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稳定性

短道速滑运动是一项竞速项目,由于比赛的节奏比较快,所以,运动员一定要避免失误的出现。为了提高比赛的成绩,教练应对运动的心理素质进行增强,通过系统的心理能力培训,可以提高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可以很好的应对比赛过程中复杂的应激反应,保证比赛时发挥更加稳定。在心理能力培养时,教练需要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测试,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为运动员建立个人档案,这样可以了解训练的结果,改进训练的方式。

1、实施系统性心理培养的作用与意义

1.1有利于减轻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通过实践证明,在比赛前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系统的心理能力培养,可以消除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运动员负性心理负担症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心理负荷指数明显下降。教练为运动员建立了个人档案,还编制了《比赛心理应激状态评价表》,这可以掌握不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多次比赛中,对运动员的比赛心理应激状态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以及记录,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采用系统性心理能力培养方法后,运动员临场比赛心理应激状态有了较大的改善。

1.2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技能水平

与没有经过心理能力培养前比较,实施系统性心理能力培养后,运动员掌握了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技能,而且在比赛前,通过自我疏解的方式,保证了竞技心理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心理技能水平。之前短道速滑教练没有认识到心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对运动员进行常规的心理培训,这使得运动员也缺乏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在经过系统的教育与培养后,运动员心理技能培养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比赛前可以放松心情,而且提高了表象演练能力。

1.3有利于保证运动比较成绩的稳定性

实施系统性心理能力培养以来,教练对员工加强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在训练的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进行了强化,而且保证了运动员比赛心理的稳定性。短道速滑也是我国运动项目的强项,所以,体育部门对教练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必须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水平,使其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实践与对比证明,采用系统性心理能力培养方法后,我国在多项短道速滑比赛项目中都取得了较高的成绩,很多运动员还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我国在多次世界竞标赛中还成为了失误率最低的团队。

2、系统性心理能力培养的方法

2.1训练阶段

2.1.1成就动机培养

要向实力强劲的各国强手挑战,在大赛上创造佳绩,必须培养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也是运动员认真完成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内在驱动力,是克服伤病痛苦,表现坚强意志品质的动力源泉。为此,教练以开设专题讲座课、印发专题学习资料及进行结构式个体谈话等形式予以强化培养。经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培养,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普遍提高,运动员均呈现出积极向上,抓住机遇的进取意识。

2.1.2自信心强化

高成就动机是内驱力,但保证其方向实现的条件是自信心。由于我国运动员在以往参加世界大赛的成绩稳定性不佳,加之一些个人训练状态和伤病因素,在比赛开始时,运动员对大赛取得佳绩普遍存在信心问题。所以,培养自信心必须作为培训阶段工作的重点。通过专题讲座和对重点个人心理攻关的方式加以解决,如按计划为国家短道速滑队运动员举行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成功经验讲座;运动员自我特长和优点专题论证;自我最佳比赛经历分析描述及最佳战绩表象演练方法等专题攻关内容。同时,还结合有关比赛机会,帮助运动员实现自信心观念突破。

2.1.3心理技能培养

在专项心理技能培养上,重点强化落实了运动员自我心理应激控制方法、表象演练方法、注意力集中方法、渐进式放松方法等,还编辑发放了表象演练、心理放松、音乐与色彩的心理调节、情绪调节的录像带,印发了有关学习资料,并通过系统强化使运动员基本理解并掌握了有关专项心理技能,丰富了运动员比赛心理调节方法和手段。

2.2临赛前阶段

2.2.1运动员自我急性心理应激调节

尽管赛前要做充分的准备,但在大赛这样的大赛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如何迅速应付这些难以预测的急性心理应激,关键要看运动员参赛角色定位和能否及时应用简单有效的心理应激应付方法。在系统训练阶段,已经让运动员学习掌握了心理放松、表象演练、注意力集中等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针对大赛大赛急性心理应激的特殊需要,精选了“取胜的心理准备”、“情绪调控方法”等方法资料,并将有关中医临床调节注意力的特殊对应符号数字教授给运动员临场应用。同时,还优选了有关快速放松、最佳表象演练等简明实用的方法按比赛不同时相和环节为运动员制定出“比赛心理调节程序”。通过对之强化掌握,取得了较好效果。

2.2.2外在临场心理应激调节

为尽量减少运动员当事者迷的不利情况,适时地给予运动员外在临场心理调节是非常必要的。在不能随队临场协助的前提下,经过反复研究,设计制作出一套意在代替临场心理专家指导的多媒体软件,将其安装在一台多媒体笔记本电脑中,让运动员带到大赛上应用。该软件分为赛前心理净化和赛前心理调节两大部分。心理净化部分的作用是过滤运动员消极杂念,明确比赛心理准备的关键环节,端正比赛认知加工方向。包括心理净化6大要素、最佳心理净化程序指导以及比赛最佳“精气神一怒气、杀气、霸气”的强化提示。赛前心理调节部分则是个人针对性心理调节指导库,每位参赛运动员都可进入自己所属库,库中包括自我最佳比赛经历体验、专项比赛提示要点,自我激励赠言、心理专家指导赠言等。运动员可在比赛阶段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查看,获得调节和提示。这些措施在大赛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所有运动员都不同程度从中获益,充分实现了这一笔记本电脑所能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3、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证明,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系统性的心理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在提高运动员竞技心理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比赛的成绩,运动员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可以改善比赛时紧张的情绪,从而在比赛中发挥更加稳定性,降低出现失误的概率。

参考文献

[1]樊爱莉.浅析优秀运动员心理稳定性的形成[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04)

[2]张忠秋.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的评价方法探讨[J].体育科学.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