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目标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目标

篇1

一、部分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

造成部分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质量不好的因素是复杂的。一般来说,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的教学效能,对教学的质量影响极大。因此在影响教学质量不好的因素中,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的因素是主导因素。主要表现为,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不是定位在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上,而是只关注课本知识的教学,注重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结果的生硬灌输。

部分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至今还存在着以学术型的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理论为主,目标定位不合适,电工电子技术内容脱离中小工业企业的生产实际,过分强调电工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讲授内容只注重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推演,而忽视理论同实践的结合,忽视了一般中小工业企业在生产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技术。另外,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没有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而把电工电子技术课当作一种单向的教育活动,仍习惯以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的讲授为中心,使得学生极少有动手操作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无法与学生在课堂中产生良性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状况,导致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兴趣的降低,学习收效低下。

另外,目前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教学内容大多只是验证性的,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机械地操作,实训报告按固定格式填写,学校未能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工厂化电工电子技术实训,不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实际电工电子技术企业工作的需要。

二、提高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环境

电工电子技术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限乐趣,能够在乐趣中发现问题,能够在乐趣中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配以精心的设疑,以精彩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知识,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电工电子技术课感兴趣,才会认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才会产生从事电工电子技术企业工作的职业自豪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都比较喜欢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事实证明,课件的使用可以使电工电子技术内容形象化,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加深学生对抽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优化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使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有吸引力,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减轻学习负担。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类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课件辅助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为学生提供图文声像并茂、丰富多彩的影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尽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

2.运用企业电工电子技术案例,开展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内容较抽象,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有效途径,尤其针对实践性强,时代气息浓的电工电子技术课内容,要采用企业电工电子技术案例教学,给学生新感觉、新体验,有利于提高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企业工作情境,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要比来自讲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案例教学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学生带入与课程相关的情境中,通过对企业电工电子技术案例情境的分析,把书本的知识趣味化、实用化,使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多种学习情趣和爱好,提高技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感受电工电子技术企业工作的真实事件,体验电工电子技术职业的挑战与机遇。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还应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公司的电工电子技术岗位操作,观察工作流程等,请资深电工电子技师讲解技术工作,增强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在企业应用的感性认识。

3.创设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职业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要发挥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环节,变单向认知为双向交流,使教学过程更有效。

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老师应采取多种有效途径,给学生创设电工电子技术职业情境。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老师先对研讨的问题做简单的提示,学习小组则针对教师进行发言方式交流。例如,为了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工业变频器排除故障的技术,可先让学生讨论中小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变频器可能发生的故障,总结出实际产生故障的原因,让学生思考各种工作故障应如何处理,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学习要点,提高学生电工电子技术职业能力。

4.根据各专业技术的不同,推行电工电子技术课分层次教学

篇2

关键词:通信;课程;电子技术;项目载体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开启了通信大发展的时代,使社会对高职通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电子技术课是高职通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领域课程,是完成好通信技能培养的奠基石。开展电子技术课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电子技术课开设的现状

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高职通信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电子技术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应用职业能力,包括熟悉元器件与性能、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熟悉电工电子一般应用、熟练使用常见仪器仪表;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专业领域课的学习奠定电工电子基本理论知识。

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囿于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组织方式和讲授式的教学模式,电子技术课普遍采用了“理论课程+实验教学+实习课程”的分设方式。仍然遵循着课程、实验、实习分离开设,一学期理论教学和实验,另一学期再实习;一位老师讲授理论,另一位再指导实验实习。在教学内容上,电路分析、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的理论知识体系严谨慎密,但实验基本以实验箱验证测试为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学生常常是为完成实验而实验,很难将实验上升到知识;实习则用1~2周,完成某单一电路安装为主。在教学考评上,一般以单独的理论笔试、实验验证操作、实习操作等终结性考核为主,辅以平时出勤与纪律的考核。与本科相比,高职学生底子相对薄、基础相对弱,对单纯的知识讲授感到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倦电子技术的学习。

学科化的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和授受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精英教育时期,以及在学生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较好的学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职进一步放宽入学门槛,高职学生普遍趋于行为导向能力和感知能力较强,对策略性体验型知识易于掌握。因此,电路与电子技术课就亟需改革传统学科化的课程组织模式和授受式的教学模式。

二、通信类专业的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需求

通过对高职通信类专业面向的主要从业岗位职责进行调研,分析提炼岗位工作典型任务,登逋ㄐ爬嘧ㄒ蹈谖坏暮诵闹耙的芰Γ分析核心职业能力所在的专业领域课程,建立通信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对电路与电子知识技能的主要需求关系,如图1所示。

三、以目为载体的电子课体系建构设计

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就是把项目作为学习载体,教学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开展。重构以项目为载体的电子技术课基本思路是:先选择合适的载体,即设计出能承载图1中技能和知识点的项目。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总结”,教师对项目任务进行“布置、引导、提问、检查、小结、反馈”,从而达成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完成“电路电子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

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包括四个部分:电工与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路和常见仪器仪表。但高职通信类专业一般只包括图1所列的24个基本知识点。为此只需对应选择相应的有效载体,如图2所示,可选择7个项目24个子任务,来承载24个知识点并完成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电子课教学模式构建

选定了7个载体24个子任务,逐一明确每个任务引导知识点,其设计思路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还需站在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去组织教学。先引导知识点,再采取“关联、主动、合作、对话”的方式去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即在在关联方面,情境化的设置,体现真实工作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主动方面,让学生领受任务任务阅资料制定计划,分析解决问题并进行具体实施。在合作方面,小组讨论提升团队能力。在对话方面,学生展现项目,书面和口头总结策略、步骤,展现成果。

实现电子技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路径:一是要设计编写项目任务所需的引导讲义;二是要准备项目任务书材料;三是要建立任务所需的教学情境并做好准备;四是要合理教学调度安排。通过项目设计、任务引导、情境设置、学生咨询决策计划、讨论实施总结、教师点评、布置作业等步骤,达到“让我去做,我会理解”的目的,从而实现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目标。

五、构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考核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学过程必备的重要环节,既要达到考核目的又要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电子技术课教学改革后,需要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也需要知识考核和项目动手技能相结合。考核方式的设计,着重要体现完成任务与掌握知识并重,知识融于任务过程。避免改革后出现轻知识的情况,考核方式建议包括:平时成绩由任务引导的准备与提问、分工与提交的任务方案计划、任务总结发言情况、作业练习等环节构成;项目成绩由任务进程中的观察记录、制作项目结果情况、操作规范情况等构成;笔试成绩由单元知识测试、半期笔试、期末笔试等构成。

六、结语

实施高职通信类专业电子技术课教学改革,着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境构建、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设计、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过程评价和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设计。突出学生参与电子项目后再上升到知识的过程,契合了高职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愉悦度,从而提高电子技术技能和知识素养,为后续通信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爽,朱凤武,郭瑞娟,孙上媛.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高教学刊,2016(9).

[2]庄晓燕.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5).

[3]韦泽训.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方法[J].继续教育,2011(9).

篇3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直流稳压电源;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8-0087-02

课程与教学理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 “直流稳压电源”是中职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四章的内容。《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集理论、技能教学于一身的课程。针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特点,应以在生产一线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基本依据,以完成一个真实的项目为主线,整合优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教学理念 鉴于本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应将“教学做”一体化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把直流稳压电源作为一个项目,分成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又遵循学习规律,小步走,步步递进,逐步实现,最后达成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时,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一个个学习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体会、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特点,笔者参照布卢姆提出的行为目标分类体系,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及情感领域,如表1所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利用实际电路的安装和测试,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教学难点是串联型稳压电路原理的探究。

教学资源准备与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1)环境资源:学生在电子电工实训室上课、学习、实训。(2)信息资源:在生活、课堂、书本之外通过多渠道获取整流电路相关信息,如图书馆、互联网。(3)设备资源:电子电工实训台、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等。(4)材料资源:万能板、直流稳压电源PCB板、焊锡丝、整流二极管、三极管、变压器、发光二极管、电阻等元器件。

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做中悟理:采用一个教学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法。整个项目分成四个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前后联系,从陌生元器件识别、检测、特性的研究,到电路的组成、安装、测试,再到对测试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最后探究电路原理。这样,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探究理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2)自主探究、引导发现: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器件检测、安装焊接技能,更要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思路显得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知识内化,激发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与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1)根据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分成四个学习单元开展教学,如图1所示。每个学习单元前后联系紧密,逐个推进,层层深入,最后实现整个教学目标。(2)每个单元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图2所示。(3)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每个单元的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如表2所示。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 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有效的评价策略,能起到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效果。每个学习单元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进行三方面的评价:(1)知识目标达成度评价。根据直流稳压电源知识目标要求,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书面试卷的形式考核。(2)技能目标达成度评价。根据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安装与调试的技能要求,对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等形式进行。(3)情感态度评价。根据情感态度目标,对学生的参与状态、协作状态、思维状态和情感状态等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自评、他评、教师评的形式进行。最后进行总体评价,评价出“焊接技术最优”线路板和“性能最优”线路板、“知识掌握最优个人”等。

教学反思 (1)项目教学、做中悟理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自由讨论,互相学习,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还加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项目的完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2)自主探究、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是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因此,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正确操作。(3)通过学习单元的逐个递进,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许多新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可给他们营造了一种竞争的环境,在完成每个学习单元的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地获得学习的自信和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黄双燕.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基础》中的应用[J].硅谷,2010(21).

[3]李丽.优秀教师提升课堂实效的101个问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4]张金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4-105.

[5]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9-127.

[6]周德藩.走进陶行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1-92.

[7]王树瑾,阴其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4).

篇4

关键词:实验教学框架;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实验教学改革

1987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启动了一个关于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项目,结果产生了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Praxis Series)。Charlotte Danielson教授结合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开展了“教学框架”(简称“PS-CD教学框架”)研究工作。PS-CD教学框架主要有三个意义: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是各专业对话的共同语言,是自我评价与反思实践的体系。其主要用途有:运用框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进行师资培养和培训,运用框架进行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其基本特征有:全面性、研究性、公开性、通用性、一致性[1]。我们对PS-CD教学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构建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的设想,针对现阶段实验教学考核和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仅就“学生实验评价体系”方面开展前期探索和研究工作。

1 教学框架的基本理论

PS-CD教学框架分为“计划和准备、课堂环境、课程教学、专业职责”四大教学职责板块,共计22个组成部分[1]。

PS-CD教学框架综合反映了教学的多个不同层面,确定了教师职责。虽然教师职责在不同专业教学背景下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界定了教师应该了解什么,教师又能够做些什么[1]。对于实验教学工作而言,由于实验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的显著差异,实验教学框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不尽相同。

PS-CD教学框架在专业实践教学、人员职责界定、师资培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PS-CD教学框架更多地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分析了教学的各个要素。随着我国“质量工程”的开展,“以人为本”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主流理念[2],更多地从学生角度考虑和设计实验教学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教学改革的历史机遇

2007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质量工程”正式启动。“质量工程”被认为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2]。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建设内容:(1)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2)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3)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4)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5)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6)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从上述六项建设内容的分析来看,实验教学属于“质量工程”中的第四项建设内容,这为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3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构建的设想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共分六大板块,每一个板块分别设计了7个组成部分,共42个组成部分(见表1)。

4 我国实验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课程教学进行,实验考核和评价往往放在理论教学活动中进行,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评价的效果和质量,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3]。(1)评价体系不完善甚至缺失。传统实验教学学生评价纳入到理论教学学生评价中,实验教学评价没有独立性。(2)评价体系和形式单一。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不适应因材施教,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指向作用。(3)评价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对于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特点,实验过程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4)评价体系片面重视全面性。对于个性化学生的评价缺失,抹杀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热情。

5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策略

针对上面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主要分为计划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计划内实验教学主要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指学生的自主实践、创新实验等[4]。对于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特点应该设计并采用不同类型的学生评价体系。

5.1 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学生评价属于“计划和准备”板块,同时对于得到教学设计的反馈信息又非常重要。学生评价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具有核心作用。关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有5个原则[1,5]:(1)一致性原则。提出的评价体系在内容和过程上与实验教学目标要具有一致性。对于多个实验教学目标,要具有相适应的评价体系。(2)重点性原则。学生评价在实际操作中,要针对学生的主要方面进行重点评价,以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对于个性化学生要具有差异性的评价体系。(3)清晰性原则。评价原则和标准要清晰,有证据表明学生对评价原则和标准的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4)透明性原则。评价体系具有公开性和透明性,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对评价信息的支持、理解和运用。(5)发展性原则。教师要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评价结果和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最终为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服务。

5.2 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1g.设计学生实验评价体系”在遵循一致性、重点性、清晰性、透明性和发展性5个原则之外,还应该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课外实践教学学生评价体系针对教学特点,评价要点、标准和权重应该有所调整[6,7]。表2和表3阐述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中两类“设计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构建策略和设计方法。

6 结束语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实验评价体系的研究和设计是开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框架构建工程前期,大胆、具体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设计、提高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洛特?丹尼尔森.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0(9):4-6.

[3] 潘玉驹.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9):99-102

[4] 石光明.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4):28-30.

[5] 孔国庆.对我国大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245-246.

篇5

关键词 中职 中级维修电工 教学改革 模块化实训 任务驱动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确定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应取得“双证”――毕业证和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而成为实训中级维修电工并获取中级资格证是取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的前提和基础。

以前,本院的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完全是照搬技校的方法,先上理论,再进行实训。其特点,一是实训时间长,二是实训项目重复交叉。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一名熟练电工虽然有效,但存在严重缺陷:①理论与实践脱节,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和机械式的实践操作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②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③实训时间长,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安排;④实训项目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与时俱进。因此,改革中级维修电工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势在必行。

学习情境的选取职业资格标准对中级维修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两项,一是安装、调试操作技能,二是故障分析、修复及设备检修技能。围绕这个标准,并根据调研得到的维修电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同时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我们对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内容进行了取舍。装接电气控制线路配电板,车间低压动力、照明电路的安装、检修,检修、修理各种继电器装置,检修和排除典型控制线路的故障等项目安排到电工基本技能实训中完成(考取电工操作证);拆装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等项目调整到电机实训中完成;同时增加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和小型PLC技能实训,以适应科技生产发展的需要。交磁电机扩大机、电磁调速电动机的拆装、检查、修理等项目,因工厂已经淘汰这些设备,所以取消。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的修理,其原理和方法同电动机的修理相似,且实训教学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也取消。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原则,重构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了3个实训教学模块、14个学习情境。笔者针对中级维修电工教学不同的实训模块,设计出了不同的学习情境。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模块包括4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是检测与焊接基础,后面的三个学习情境是三个具体的任务,分别对应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晶闸管技术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小型PLC技能实训模块包括了7个学习情境。围绕PLC控制皮带传送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这一职业活动,设计了皮带启停控制、皮带点动连续控制、皮带正反转控制、具有延时功能的皮带往返控制及具有零件计数和显示功能的皮带控制等7个学习情境。机床控制线路维修技能实训模块包括3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是维修基础,后两个学习情境分别选择了M7120平面磨床和Z3050摇臂钻床这两种典型机床的控制线路安装和故障检修作为训练任务。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教师要预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做什么(任务)怎么做(准备)跟我想(准备)跟我做(行动)自己做(行动)几个环节展开,最后对学生的实训过程、合作态度及实训成果进行评估。这种OTPAE(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教学方法不仅规范了教师“教”的步骤,而且确定了学生“学”的步骤,还指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这种一边进行知识讲解和操作示范,一边引导学生同步训练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做三者融合,教为指导,学为过程,作为中心。

模块化的中级维修电工项目驱动式实训教学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我院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始试运行。迄今为止,在2006~2007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2006~2008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共3个专业、20个教学班进行了教学应用,效果良好。学生普遍认为:通过亲自动手、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只是侧重于从旁指导,使他们有了很多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自己动脑得出结论,动手做出电路板件,不仅可增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2009年5月,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对正在企业实习且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的114名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毕业咨询。结果表明,从事机电和电工电子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及营销工作的学生有55人,占48.2%;85%以上的人认为中级维修电工三个模块的实训经历对他们的就业很有帮助。

《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作为我院2008~2009年度的教研教改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效果显著,解决了三个问题:①对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电气控制线路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规整,既达到了国家对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要求,又提高了教学质量;②将原来的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及中级维修电工中的电子技术实训整合为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优化了教学资源;③引入了小型PLC技能实训,贴近了生产实际需要。

通过本课程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本课程改革,使我院电气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劳动部,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维修电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劳动部培训司.维修电工生产实习(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3]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编审委员会.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现代大职业教育之路[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 工作过程 行动导向 电子电工技术 课程教学

在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基于当前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与新形势下就业发展需求的脱节,更好地实现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的有机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

1 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背景运用

1.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行动导向教学法”源自德国,90年代以后传入我国,后经本土化后开始推广。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系列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学习过程的策略与理念。在教学形式上,由过去的以“教”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学”为主,在教学实施上淡化知识的讲解,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过程和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必备的技能与内在素质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1.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行动导向的融入性

职业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一个岗位的需要,胜任一个岗位的目标。但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具有基础知识差、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学习目标等特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承式教学模式不但使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正是符合现代电工电子职业教育的方向。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各种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指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主动使用脑、心、口、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2 概述行动导向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作用

2.1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尽量以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讲演式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技术演示的教学过程。例如,在上《电工电子技术》模块一(电路基础)课时,在教室里做两个与知识模块相关的电路,一个是手电筒电路,另一个是家用白炽灯电路的安装与接线,这两个都是贴近生活的简单电路。学生操作过程中,当电路接通,灯泡发光的瞬间,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沸腾起来,学生们格外自信,显然很兴奋。学生对电路基础充满了好奇,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直观教学,简化学习过程

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制冷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在充分考虑课堂优化的效果情况下,突出使用直观教学的方式,将制冷技术的学习采用挂图、现代化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综合手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灵活性的教学手段,并通过实物直观教学、模型直观教学、语言直观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入模拟制冷系统线路板、幻灯片、教学电影等方式,形成多种教学手段相互促进的过程,简化学习过程。

2.3 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任务

在行动导向教学指导教学过程,在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中设计学习任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做中教、做中学”,增强教与学双边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时,学生总是认为是理论学习,也没有实际的应用,学习的兴趣不高。为改变这种局面,给学生布置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个学习任务。先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先用“角色扮演”法模拟操作,在进行任务驱动。下面是任务驱动的实施过程。如下图1所示。

通过以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的实践,学生了解和参与了工作的全过程,能完成相应的任务清单,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使学生掌握了如接洽客户制定合同、协调与供货商的联系、成本核算等职业行动能力。

3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3.1 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中教材的实际需要,充实教学要求,突出在教材中空白的教学知识点。让课堂教学遵循“教学理念目标化,教学目标过程化,教学过程方法化,教学方法最优化”的“四化”原则。最大限度地让教学过程丰富生动起来,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创造的信心,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实践性综合教学的手段应用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合作精神,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尝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课件、比较教学等教学方法,落实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开展实训周的教学活动。确定训练的具体内容,拟定训练实施计划,编印好有关实训材料,制定实训的评分标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训练。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操作的条理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3 项目教学与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融合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具体的教学手段,围绕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先规划大的目标,再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把目标细化为多个子任务,在准备工作上,让学生如何组织和收集信息,每个小组、每个人做自己的事情,并做好项目的结果汇报、演示,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白最终的完成日期,组长收集资料并完成小组的汇报资料:展览、展示、文件打印等,最后进行项目的评估,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评估,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评估。同时,将项目教学与学生行动融合起来,譬如,在讲解“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时,讲解整流、滤波、稳压工作原理,可结合实物进行讲解,将平时所用的手机充电器就相当于一个直流稳压电源,给学生讲解后,参照电路原理,有变压器降压,但仍然是交流电,再经过整流将交流电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再经过滤波、稳压变成稳定的直流电。让学生动手焊接,自己做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引导学生设计安装焊接调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在遇到故障时经过资料查阅、动手实践,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电路安装成功后,让学生测量各点电压,真正理解感知变压、整流、脉动电压、滤波、稳压。对于电工电子课程而言,这样的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基础,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4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知识学习的兴趣点,并积极提升学生自我思考、探索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实施“任务驱动”来实现整体技能的提升。探寻适合高职学生的教育、开发适合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是职业教育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6(05):34-35.

[2]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09):12.

篇7

一、教学现状

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包括很多基本的电工知识。比如电阻的串并联、电容与电感和LC电路。近年来技校生源不足,学生素质偏差,初中应届毕业生马上学习电工基础这样的专业基础课,肯定会不适应。如果没有学好电工基础,在学习电子技术课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吃力。短短几节课时间,学生就会备受打击,表现出厌学情绪,专业教师很难完成教学目标。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是摆在电子技术专业老师面前的难题。

二、改革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对学习的积极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的体现,是可以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遵循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电工技术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电子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子技术的内容许多都与日常生活相关。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找出实物,比如同学生们一起拆解收音机,观察收音机的内部结构。这时候学生会发现简单的电路实际上就是由电容、电感、电阻、二极管、变压器这些基础元件组成的。在汽车启动时,需要点火装置,该装置通过微机控制,在传感器作用下实现感应功能。电子控制点火系统还可以自动调节点火大小。电子技术在各种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尽可能让学生意识到所学知识与自己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电子技术知识可以学以致用。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头脑独立探索的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当好“导演”,指导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理念

电子技术中有一些内容比如脉冲波形、时序逻辑电路、晶闸管及应用电路等,理论性较强,技校的学生仅了解即可。二极管、三极管、直流稳压电源、正弦波振荡电路、数字电路基础这些内容才是重点,学生要熟练掌握。根据指示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优化教学内容,强实践,弱理论,与技校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匹配。推进一体化教学,把原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培养目标为中心,将先理论、再实践转变为边理论、边实践。这样将教学从单一的传授学生知识,变为让学生使用知识。教学形式由固定的教室,变成了实训场所,让学生的学习由被迫变为主动。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先进的电子技术,培养出专业的电子技术人才。

3.培养一体化教师

技校电子技术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还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学校对一体化教师的要求。大部分新入职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教学的,实践能力欠缺。技校应该组织教师去合作企业带队实习,请专业的企业师傅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自己也要用闲暇时间多去学校实训中心练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4.创新教学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应利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三极管放大电路时,可以用仿真实验来演示信号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系统展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这样的形式比纯粹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加直观,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进行收音机的拆解和组装时,配置与教材同种型号的收音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有经验的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师制作精品微课,放到学校资源库,供学生们下载学习。

篇8

关键词:高职 电工电子 教学存在问题 改革措施

电工电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特点是内容涵盖面广、概念多、抽象、难学、难记、难理解、实践性强。高职学生底子薄,物理和数学基础差,在实际的教学中难度很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对课程理解、消化,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到必须讲清概念让学生彻底理解、绕过学生的基础薄弱点、帮助和促使学生记住概念和公式、再通过具体例子练习分析,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学中做,从做中学。本文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探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烦琐、原理抽象,相关知识点多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再加上高职学院学生底子薄,物理和数学基础差,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主要教学方法仍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普遍感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难学且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动学习潜能没有被发挥,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得不到体现,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脱离了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学生操作能力普遍差

在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理论教学配合不好,并且存在实践教学和社会脱节的现象。

(2)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验课教学计划较少平时训练针对性不强。

(3)实验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不足,再加上实训教师少等原因都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

综合看出,以上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实践教学后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结果。

二、教学改革方法探讨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源,也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之一。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科目,当学生一开始接触时会很自然产生兴趣,教师应该引导这种兴趣,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运用各种教法让学生保持、发展这种兴趣。如教学中举一些比喻性、对比性较强的易懂的例子,结合多媒体制作模拟课件演示实物,理论和实训同步教学等形式,使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

自信心是学好电工电子技术的心理依据。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充满自信的人,但在高职的学生中,有很多学生由于在中学的学习成绩较差 ,渐渐厌学同时产生了自卑感,不求上进甘居人后,有的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思想,把学习当作负担。这种学习态度很容易招致大学老师的训斥甚至处分, 老师的训斥和处分又伤害到本来有自卑感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与老师产生对立情绪,非常不利于教学。因此学生要学好电工电子技术,培养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的自信心很有必要,教师必须耐心给学生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教授新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以前所学知识掌握情况 ,发现学生缺少什么基础知识,应及时先给补上什么,争取知识链条不脱节,增加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自信性,达到有效果能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备好课讲好课,而且要备好学生,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反应快点有的反应慢点,有的自学能力强也有的弱,课堂教学中要每个学生做到能听懂,对教师教学要求很高,所以备好学生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在课下备好课、讲好课、备好学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讲好电工电子技术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做到的教学环节。

2.教学内容以“够用为主”,不追求内容上的难度

高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对烦琐深奥理论推导头疼。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时,有必要尊重知识的逻辑系统性,但不能追求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只强调必要的基础知识,删除理论推导,只体现职业教育的科学性和突出实用性的特点。因为高职学生以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为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而对于教学中的基本公式、基本原理的复杂推导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必须讲清概念阐明原理,让学生真正理解后,能够直接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

3.要充分重视电工电子技术习题和记概念公式的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还有个特殊的特点,内容涵盖面广还概念、公式、原理多特别难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讲清概念阐明原理,学生在课堂上也真正理解了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如果学生没有记住概念、原理、公式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也等于没有掌握。所以用各种教学方法重点帮助和促使学生,记住概念原理和公式教学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概念、原理、公式教师简单归纳成易记的表格,要求学生记住,并在教学中经常用考核办法促进学生记住。为了巩固学生记住的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习题课教学思维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习题课教学中一是要加强练习的指导,习题课中用到的概念、原理、公式教师强调重要性,在对例题的讲解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一些分析、判断、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方式的示范。二是精心设计练习,把平时学习中忽视的问题和难记知识点,有意识地收集资料,设计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阶梯式习题、类比式习题,使习题的功能不断得到开发。总之,在电工电子技术习题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讲与练的尺度,避免满堂灌。同时课上要求教师和学生密切互动配合,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4.一定加强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的改革

改变实训和理论分开的教学模式,边讲理论边实训。彻底改革原来实验内容,提升基础实验的内涵,在做基础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的原理在验证性实验中渗入探究性内容,加强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一定的应用创新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变为由理论通向工程实际的桥梁。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综合情况的处理能力。为此,可以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规划为3个模块,即:基础训练模块、综合设计模块、应用创新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具体的合理的时间。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要在教学中以信任和积极期待的教学态度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欣赏者、激发者和培养者。使学生能够热爱电工电子技术,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同时增强自信心,使学生从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创造力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可能性, 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梅.电工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篇9

仿真实验是一种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它借助计算机和仿真软件完成实验.仿真实验使用虚拟实验设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实验过程,它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还能节约社会资源.针对仿真实验在电工电子实验中的作用,笔者以自己学校2011级电子工程专业1班为例进行了分析.该班正在进行实验课改革,学校已提出新的教学方案,且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具体如下:本学期共有6次电工电子实验,包括3次基础实验、1次综合实验和2次创新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由教师确定实验题目,前者以教材中的各课程专题为理论基础,后者以教材的综合知识为基础.创新实验由学生拟定题目,经教师确定其可行性后进行.所有实验必须由学生进行仿真,其中基础实验还包括以小组为单位的实物实验.现分析仿真实验的作用.

1.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面的教学案例中,每个实验必须由学生进行仿真,由此可见仿真实验的重要性.在仿真实验中,学生通过设计仿真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在较短时间内展示实验全过程.该过程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2有利于体现电工电子知识的实用价值

创新实验是电工电子知识实用价值的体现,学生通过寻找以实际应用为背景的实验课题,结合电工电子理论知识设计实验内容.该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的能量最大化.

1.3有利于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师与学生均参与实验内容设计,该模式有利于提高师生的专业水平.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设计实验而学生验证实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该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因此只有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验课题才能真正意义上体现两者的专业素质.

1.4传统教学与仿真实验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需将传统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即实现理论知识、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三者的统一,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教学思维.在上面的案例中基础实验便是传统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物实验教学,同时也包括仿真实验教学.将传统教学与仿真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简化实验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1.5传统教学与仿真实验相结合更能体现教学目标和意义

学生通过仿真实验更能明确实验目标.在仿真实验中,学生需借助理论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便是仿真实验的教学目标.因此,只有结合传统教学中的理论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

2电工电子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1鼓励学生构思实验课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跳出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构思实验课题,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2鼓励学生参与以多媒体课件和仿真实验为基础的轮流讲课

在学习实践能力较强的课程时,学生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思想: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比表达能力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即鼓励学生参与以多媒体课件和仿真实验为基础的轮流讲课.在备课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讲课过程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

2.3增加学生到电力公司参观实习的机会

当今高校教育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才具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缩小与社会所需人才的差距.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学校可以与电力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到电力公司参观实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同时,该政策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社会,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结语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难题;对策

目前江苏省的职业中学还存在对口单招升学班,这是一条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除了通过参加全国统考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笔者从事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方面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已有几年,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分析,总结出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上的难题所在及其对策。

一、教学上的难题分析

1.知识系统性不完整,知识较零碎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计算机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电工基础》只要教学前四章直流电路部分,虽然内容还相对比较集中,知识的单元性也比较完整,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只是整本书(共十四章)的一小部分,学生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专业性特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教学上的难点。另外,《电子线路》的内容较零碎,有些学生有时候很难找到要考的知识点。

2.缺少实验操作环节

在电子技术基础的知识考查中还包括实验内容,虽然是以理论和试题的形式来考查实验的内容,但是理论和实验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学习理论可以预知实验的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而通过实验可以证实理论,并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理论。但是目前的教学中就缺少实验训练,只分析讲解理论,因而缺乏直观和形象的学习,学生很难透彻地理解理论,进而牢固地掌握理论。

二、解决难题的对策

1.编写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校本教材

根据大纲的要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只需掌握《电工基础》的直流电路部分和《电子线路》的部分内容,我们把这些内容整理和补充完整,并按结构化和模块化编写。全书分三部分:①直流电路、电子线路以及实验操作,直流电路仍然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简单直流电路,复杂直流电路和电容四个章节;②电子线路包括晶体二极管和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三极管和反相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③实验的内容包括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电阻、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电压、电位的测量。这样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就只需一本教材,使用方便而且降低了成本。

2.采用“教学案一体化”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精心准备教案,也就是结合教学内容,把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写出来,内容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详细计划。在电工基础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利用将教案和学案合为一体的教学案来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在内容上它一般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例题分析、方法总结、巩固练习等;在结构上还应注意要使学生在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时间段上都有所兼顾。

3.精选题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难度各异的题目

不论是平时教学案上的例题和练习题还是章节的练习题都要有一定的难度差异,一般要分两类,基础题和提高题,基础题是对所学知识的直接练习、应用和巩固;提高题是对所学知识换种思路来考查或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增加了一定的灵活度和综合性。

4.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由于大多数中职生基础知识差、学习热情低、自觉性差,单纯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上课,很难激发起学生热情。利用多媒体,则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在介绍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学生就能直观、形象地了解,而不是听得一头雾水却找不到正确的使用方法。也可以现场演示一下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

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弊端,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