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257-02

自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在解决国人温饱的基础上,不断向小康迈进时,农业生产在食物供给量、食品多样化及国民营养状况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笔者从食品安全的田间生产至餐桌全程分析,找出制约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展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 农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化学工业污染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等刺激性物质,过分追求产量,忽视食品安全,造成农畜产品的化学工业污染。比如说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饲料中添加性激素、生长激素等,上述这些添加物质都会残留于动植物食品中,人们摄食这样的食品以后,便可产生致癌后果和激素样的作用,引起中毒,重者致死。

1.2 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添加污染

农产品的储存、加工、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长时期使用,导致农畜产品原料变质等,虽然各级部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各个环节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杯水车薪,无法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在农畜产品加工、贮存运输等方面,个体经济模式普遍存在,对个体经营者而言,其生产设备简易落后,经营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甚至根本没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和意识,违规使用潜在的致癌添加剂,严重影响消费者身心健康等,这均属于典型的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添加污染。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职能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用分级分段管理为主,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往往易出现重复执法、争着监管或者相互推诿、争着不管等怪现象,给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可乘之机,非法生产或销售不合格产品,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或安全监管机构因对食品安全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食品中毒是一个慢性中毒的过程,不至于造成生命安全。因此,地方政府或基层机构只不过以应付上级部门工作要求而开展工作,一些政府官员为了彰显个人政绩,保护地方利益,干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造假采取放纵现象,更加滋长了非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嚣张气焰,不顾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只图谋取一己私利。因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工作,应着眼于提高各级各部门官员意识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本着专业化的理念,公正、实效有序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不健全

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开展,同时广大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社会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国人农产品安全意识,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基础,配套建立许多规章制度,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淘汰滞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订出能与国际接轨、能确保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的农产品生产及检测标准,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学好、用好在农业生产上。

1.5 农产品经营错综复杂,生产环节管理难度大

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等流通活动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标准化的生产,则要求生产者具备一定的安全标准化意识,这就要求广大农业工作者,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者认真探索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广泛应用到农业标准化生产上去,广大农业工作者应在政府等相关行政部门的配合下,对农业生产采取标准化、专一化的统一实施。然而,就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而言,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和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R档淖橹管理和龙头企业,缺少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模式错综复杂,难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种植,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农产品生产者而言,其生产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他们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惜牺牲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而为之,盲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苗,不合理地采收非安全生产间隔期内的农产品等,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1]。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2.1 加大农产品生产环节上对化学污染的监管力度

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不能仅仅是限于加大检测工作的力度,除了开展相应的检测以外,应该重点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根本上杜绝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伴随着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来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在规范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农业执法相关部门切实规范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经营和管理,限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流通,切实从源头上把握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广大消费者一个清洁的世界。

2.2 切断农产品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添加污染途径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疫体系,以市县级农产品检验检疫机构建设为重点,辐射到各乡镇办事处,完善基础设施,树立监督检测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并规范并强化执法部门的执法管理力度,检验检测机构加大检测工作力度的同时,为执法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网,实施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程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2]。

2.3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能

为了改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无序低效的管理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管理机构应该是一支专业而又高效的管理队伍,而不是由行政部门任人唯亲,让一些非专业人士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应该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有序开展工作,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职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有效改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争着管和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怪圈,形成部门联合、上下联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置。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健康、高效的工作环境。

2.4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支专业化的执法队伍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加之相关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不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力度、执法水平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完善执法设施,保障执法工作顺利进行,严格执法队伍管理,提升执法水平,努力开拓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局面[3]。

2.5 建设专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民自主经营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为了整合广大生产者的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可采取以村为主,建立专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解决分散生产和经营带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好地发展优质高效无公害的现代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同时,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鼓励、培养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示范带头作用,规范农产品安全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打造农产品品牌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农特产品,保障r产品质量安全[4]。

2.6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整治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进一步宣传,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植根于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脑海中,营造时时处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力度,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劣食品的行为,开展高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深化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能力,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生产经营环境,有效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害化。

3 参考文献

[1] 李厚品,王紫贤,吕磊,等.黔西北山区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J].农技服务,2011,28(6):790-791.

[2] 吴希,吴俊,申流柱.对毕节市农药残留问题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0):150-151.

篇2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标准化体系

从农田到餐桌,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关健康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如何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是确保“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的关键。由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质量安全问题和每一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频繁出现农产品安全大案,势必影响居民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预期,从而影响社会的长期稳定。同时,由于农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居民不得不将许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对农产品安全性的鉴别上,这是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下降。

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综合起来,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化肥、农药等残留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我国过去五十多年的农业发展中,农业的化学投入品的数量急剧增长,而且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使用的农药品种大多数属于有毒有机物,其中有的还是国家已明令禁止的,这些毒性的残留对消费者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食物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导致食物中毒现象日益严重。我国不少农民为争取果菜早上市大量使用催生剂和激素,滥施化学剂,使农产品质量下降,造成水果、蔬菜和肉类口感和安全性较差,有的还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因蔬菜、水果农药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并不鲜见。另外,少数厂商见利忘义,不顾人们的健康,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添加剂加工农产品,造成如“瘦肉精”、“毒大米”、“金华火腿”等恶性事件,对社会、对整个食品行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心存顾虑,缺乏安全感。

3、食物污染问题变得愈来愈严重、愈来愈难控制。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食物受到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除由于食物意外地被大量农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而引起急性中毒外,目前更受到关注的是少量化学污染长期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如重金属铅、汞、镉,以及燃煤中的氟等,这些污染物可能在人体内长期蓄积而对人的健康造成各种慢性危害。此类化学性污染大都是工业化的副产品,一旦进入食物链,很难消除。同时,这类污染由于其污染的种类多,污染源多,难以及时发现,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性质又极为严重,如造成脑损伤、致癌、先天畸形等,从而引起消费者的特别关注,甚至引起恐慌。

4、由于质量安全问题导致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面临挑战。2002年来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因农、兽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而遭拒收、扣留、中止合同等停止进口的事件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使我国在农产品对外贸易中遭受巨大损失,对国家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损失产品及其运输费用,而且还影响了未来货物的价格。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此为借口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限制,还往往形成扩散效应,在其他出口市场形成连锁反应,从而降低了对我国农产品的信任度。

二、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

导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认识问题。由于过去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厂商只重视农产品数量而轻视质量,只关注“多打粮食”,奉行生产观念。同时由于长期管理上的分割,使从事加工的人员缺乏原料常识,从事生产的人员又缺乏加工知识,因此造成许多概念上的混乱,甚至许多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等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名称。另外,不少市民还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传统落后的观念。

2、农业经营体制问题。自从我国实行农业生产责任承包制以来,分散经营,每户的经营规模一般都很小。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对种植的统一规划、指导,也难以形成由市场规范的收购加工体系,造成农民生产的无序竞争,产品品种杂乱,难以保证其规格标准及质量安全。

3、检测能力弱。我国虽然也制定了不少农产品和食品标准,但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实施,碰到的最大困难是对标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缺乏完善的检查体系和相应的评价分析仪器。普通市民更是无法用肉眼检测判断,甚至由此造成逆反心理:越好看的食品越有可能是不合格的。

4、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包括检验依据的标准数量不足,配套性差;监测工作尚未制度化;质检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如执法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是在出现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之后,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确定我国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改革方向。

1、改革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机构。一个有效的食物控制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行政部门、监督检测部门和分析实验室。通过对食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全过程的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管理、执法,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食物健康问题十分关注,其严格、全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针对部门分割问题,应该设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取代当前各自为政的现象,专门协调食物健康与营养安全问题。

2、转变农业科研重点。农业科研重点应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以保障人身健康。要鼓励采用有益于环境和食物安全性的生产技术,阻止有害物质进入人类食物链。应加强环保型技术的研究,促进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建立高效的食物安全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的建立,禁止有害化学物质的滥用。重点要通过对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食物环境质量监测,特别要重视对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及农业环境污染状况的监测。

4、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我们应学习借鉴欧盟的农产品标签制度,确保消费者能享用到安全健康的食品。通过推广农产品产地标签制度,使农产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有利于对农产品实施追溯制度,使消费者能及时充分地了解产品信息,认清食物安全性的危害。食物标签、食物广告、食物报道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性质的主要途径,要下大力气改变当前存在的“只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每周质检报告”,对普及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就很有意义。

(二)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1、提高农业标准化意识,培养全新的理念。农业生产者要面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必须树立和强化农业标准化意识,不断加强标准意识、科技意识、信息意识、产品包装意识、品牌效应意识等先进理念。

2、制定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和修订农业标准。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计划,然后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特别要加紧进行主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保鲜和安全卫生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使主要农产品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能成龙配套,使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

3、完善农业标准化机构,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要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列入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完善相应的机构,并在经费投入上予以大力支持,使各级农业标准化机构都能够迅速地配齐人员、配齐设备,保证农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尤其要注意发挥农业质量监测部门的职能,提高农产品中农残、兽残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督和管理,推行GMP生产控制等模式,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确保食品的食用安全。要将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立法的核心,这样才有法可依。要建立和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长期化。只有通过长期规范化的管理遏制农产品安全问题恶化的势头,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强领导,建立农业标准化责任制。在我国,只要领导重视,事情办起来就顺畅多了。要使领导重视,必须建立相应的责任制。为此,应推行农业标准化责任制,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农业标准化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核。同时有必要自上而下地成立由领导和有关农业专家组成的领导机构,既负责督促制定农业标准,又督促农业标准实施计划的贯彻落实。

5、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强化有关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我国农业必须与国际接轨,这就需要采用国内外相一致的农业标准。鉴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中国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可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作为长期坚持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进步措施。但农业标准必须与时俱进,使农业标准不断地适应国内外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相应的类型、规格的要求,不断加以完善。为此,中国必须认真做好科技信息和标准情报工作,及时了解、准确跟踪国际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李里特.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N].科技导报(京)2000(11).

篇3

古人云“纲举目张”。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并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之纲,对于尽快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抓市场监督就抓住了“纲”。对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是“目”。以市场监督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就会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广义的主体包括政府职能部门依据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对农产品进行的执法性质的监督,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为加强行业管理而依据标准、技术规范对农产品等进行的行业监督,有关团体、媒体对农产品等进行的舆论监督;用户对所购产品进行的验收和监督。狭义的主体仅指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实施的具有执法性质的监督[1]。本文的监督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和行业监督。

1.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主体应是农户及农业企业。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阶段,农业经营规模小,产业组织程度低,政府组织也承担一些管理职能。过去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仅限于收购粮食等农产品时简单的质量检测。20世纪90年代后,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开始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上可见,监督和管理的主体不同,手段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是直接手段,而监督是间接手段,监督的目的是促使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加强质量管理。监督通过管理而发挥作用。

2形成以监督促管理,以市场促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粗略地可以分为生产与市场2个环节。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就意味着进入了市场环节。理论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应该从产地环境、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农业生产过程、贮存、运输、加工、销售、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严格的监督管理,但由于我国的国情、监督成本等原因,在实践中,对千家万户实施全程监督是不可行的,也是做不到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抓住主要矛盾,把市场监督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纲,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市场环节。

2.1把监督的重点放在市场上与食品、工业产品生产相对集中,便于监督相比,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督有很大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农业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分布地域广大。以山西省为例,仅蔬菜一个产业,至少涉及到百万农户,分布到全省各地,如果严格监督则成本很高,在目前的财力情况下,事实上难于做到;二是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监督者只能对某时段,而不可能对全周期进行监督;三是我国农业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转移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质量管理措施难于落实到田间;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刚刚起步,由于标准自身的原因、生产者素质的原因、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原因,推进困难较大,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与生产环节相比,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监督相对便于操作。因为随着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不断发展,多数地区或城市,多数农产品集中于几个大的批发市场,集中精力监督好这些市场,形成市场压力,就会督促生产者积极地抓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2.2市场监督形成的3个市场信号促进生产管理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导向作用?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角度出发,要以市场监督为主要手段,从3个方面形成压力,作为市场导向:一是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定期严格的检验,不定期的抽检,对不合格农产品形成强大的市场监督压力;二是在检验基础上形成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压力,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则价格也高,交易好;三是从长远来讲,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形成市场准入压力。这3个方面的市场压力产生的市场信号传递给生产者,形成以市场监督促进生产管理的机制。

3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

3.1监督体系以市场监督为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必须具备3个体系,即法律标准体系、检验体系、监督体系。监督体系以法律标准体系、检验体系为手段运行,才能带动整个机制的运行。3个体系要配套,法律标准是监督的依据,检验是监督的手段,三者是相互依存关系,离开任何一个体系,这个机制都无法正常运行。在3个体系建设方面,已经有许多全面的、科学的论述。在实践中,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对此做了安排部署,体系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不再赘述。

3.2监督制度制度是保证机制运行的软件。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散布于诸多的法律法规中。由于执法主体责任不清、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缺少一整套可行、管用的制度。农业部门正在起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把有关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法律依据。制度的设立,要体现监督措施环环相扣,这样运行起来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收到效果。从各地实践看,至少应包括3个方面的制度。认证和标识制度。这是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否则只能以事物(产品)作为监督对象,而不能有效地实施对事物的主体(生产者)的监督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协会、销售大户等各类组织,对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正规包装,并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者和销售者名称等标识,然后才能进入市场。逐步在重点城市强制推广使用。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安全性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基本认证制度,实行国家强制性免费认证。在起步阶段,认证标准上不能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因为我们的产品绝大部分在国内市场销售。更不能脱离实际地与发达国家看齐,我国的市场是由人均GDP1000美元的经济水平形成的,要与这样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进一步简化认证内容,简化程序,提高可操作性,由易到难,使认证工作更符合我国农业的实际,防止出现认证形式与内容的背离。检验检测和信息制度。检验检测制度是实施监督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的检验检测侧重于政府宏观掌握农产品的安全状况,侧重于为认证服务,而作为监督管理、污染处罚技术手段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要加大为监督服务的检验检测,扩大范围,增加密度。把例行检验、抽检、自检相结合。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建立巡检制度,在农产品收购季节,到收购现场进行检验。要把开发、引进快速、简便、经济的技术作为重要内容,这是检验检测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只检验不公布(可称为“抽屉检验”),检测的作用发挥不出来。结果及时地向社会公布,有利于增强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自我约束能力,推广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也引起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能够充分发挥消费者和媒体的监督作用。追溯和惩罚制度。这是信息反馈的渠道,也是市场压力传递的途径。对“问题”农产品进行追溯是过程,做出相应的惩罚性处理是结果,通过处理体现制度的严肃性,从而对生产行为构成约束力是目的。上海、江苏实施的追溯信息进行条码查询的经验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推广。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有一套法律、法规及罚则。当前,要理顺执法主体,加大执法力度,抓住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污染物,对违法者严厉查处。

4机制运行机制

运行的基本思路是用监督形成的信息流,控制农产品物流,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其基本过程是,在生产者源源不断向市场提供农产品的物流过程中,启动监督体系,把监督重点放在市场环节,通过检验体系和法律标准体系2种手段,运行检验和制度,对进入市场的农产品进行检验,并向社会检验结果,对合格农产品进行保护,允许销售,对不合格农产品运行追溯和惩罚制度,依法追究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市场准入、市场监督、产品市场竞争力形成的强大的市场信息不断地传递给生产者,促使其加强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为市场提供更安全的农产品。(图略)

5配套措施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要加强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采取相应的配套制度,以确保机制的正常运行。

5.1明确监督主体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是一个监督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督,采取分段监督为主,品种监督为辅的方式,由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督,食品药品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显然,这里的食品和农产品是2个概念,两者的关系是农产品经过加工,物理性状发生变化才为食品。农产品市场环节的管理没有明确监督部门,成为监督盲区。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借鉴猪肉管理的成功办法,农产品市场环节的监督应该明确为农业部门,从而形成农产品以品种监督为主的方式。农业部门履行监督职能,要发挥熟悉农业技术、掌握农业标准、具有检测检验手段等方面的优势,由农业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具体监督工作由国家、省、县三级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负责。

5.2加快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是实施有效监督管理的基本保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应遵循3个原则:一是低成本原则。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只有低成本技术才有利于市场机制下广泛地推广应用,才具有生命力。二是简便原则。我国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因此,技术要尽可能地物化,减少技术效果对操作过程的依赖性。三是开发与引进相结合原则。对国外已经成熟的技术以引进为主。技术开发和引进的优先领域主要有3方面:第一是替代农药技术。一剂农药,一方关系着农民的收益,一方关系着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开发替代农药是当务之急,是监督管理等手段无法代替的,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条件。开发的重点是新型生物源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解决药效缓、持效期短、范围窄等核心技术问题。第二是速测技术。由于许多农产品具有鲜活的特点,在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现场检测、及时定性十分重要。这对速测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速测技术重点解决5个方面的技术缺陷:速测对象少,目前只能测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速测技术在生产管理实践中还未曾见到;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准确性差;技术稳定性差,经常出现结果不能重现的现象,引起错案、假案;实用性差,对检测环境要求高,操作规程要求多,使用不简便、实用;成本高,主要检测试剂乙酰胆碱酯酶大部分来自进口,价格昂贵。第三是抗性育种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抗性育种,从根本上减少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篇4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泗阳

泗阳县从2002年开始进行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6年来,该县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展至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由于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现就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1现状

1.1进行了三品认证(认定)工作

泗阳县从2002年至今,共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1.67万hm2,无公害产品50个;绿色产品4个,面积266.67hm2;有机食品1个,面积53.33hm2。

1.2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泗阳县从2006年开始对农产品(主要是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产品销售(批发和零售)市场和初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并建立监管档案。现在该县的农产品(主要是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和初加工企业基本能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加工、销售,并建立较为完整的相关档案。

1.3进行了农产品检测工作

泗阳县从2004年开始进行农产品(主要是蔬菜)检测工作,主要是采取速测灵、速测仪进行速测,同时配合省、市检测中心进行抽样检测和例行监测。

1.4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泗阳县从一开始很就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工作,6年来,该县通过电视、报纸、下乡讲课等形式对农户和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时至今日,该县的农户和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存在的问题

2.1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农产品的生产涉及的范围广、时间长,优质优价尚未显现,受利益驱动,生产者不愿花费太多的金钱与精力在质量安全上下功夫。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有文化的青壮劳力绝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客观上也难以按无公害要求去组织生产。广大的消费者虽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仍以购买便宜产品为主,多数消费者对品牌产品很少问津,事实上即使是发达地区的农贸市场晚上闭市前购买便宜蔬菜的大有人在。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建设虽然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相当一部分地方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过程之中[1]。根据随机调查,大部分农户虽然知道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概念,但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完全顾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部分农药使用仍十分普遍,安全间隔期制度不能完全执行;在化学肥料的使用上存在误区[2]。重施无机肥,忽视有机肥,大量施用氮磷肥,很少施用钾肥,造成氮磷过剩,钾素不足,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既浪费了资源,增加成本,又破坏了土壤结构。

2.2检测力量薄弱

泗阳县现有的检测设备主要是对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测定,不能定量,且干扰因素较多,检测结果误差较大。检测人员不能专职开展工作。

2.3监督部门不明确,种植效益不高

目前,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由县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分同志兼职承担,未成立专职机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顾不过来的现象。虽然泗阳县近几年来,成功申报了一批无公害粮油、蔬菜、畜禽等农产品,但真正打出品牌创出效益的为数不多。

3原因

一是宣传不到位,种植户素质有待提高。种植农户一向先注重农产品产量,退而求质量,且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也只是以好看、好吃为依据,很少顾及其中的营养、有害物质等因素。二是人员不足,难以对农户生产进行有效监督。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直注重申报,而对申报成功的产地、产品缺乏正确引导,多半是呈无人管理状态。三是体制不顺,误时误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为多部门管理,相互协作,而一旦出现问题则互相推诿,最终误时误事。四是经费不足,难以承担重任。作为农业大县,现有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设备很难适应其发展要求。受政府财力的限制,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业环境监测、“三品”基地建设、“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市场准入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抽检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亟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投入机制。

4对策

4.1加强宣传,提高种植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种植农户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基础,离开种植农户,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则是一句空话。针对当前农村主要以老人、妇女为主的劳动群体,对其不能只发放一些资料,要有耐心搞好试验示范,做给他们看,带着他们干,全过程全方位地搞好服务。

4.2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不仅要对农户生产进行监督,还要对农资市场进行管理,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要严格管理。对无《高毒农药销售许可证》的单位严禁销售高毒农药;对有《高毒农药销售许可证》但不执行其有关规定而随意卖药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高毒农药销售许可证》。

4.3理顺体制,互相配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单位,全国应有一个统一管理模式,如对未加工或初加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农业部门负责,对深加工或已是熟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卫生部门负责,对假冒伪劣缺斤少两的农产品由工商或质检部门负责,从而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扯皮的问题。

篇5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证明标示

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了解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等信息渠道十分有限,特别是随着消费者理性化程度不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获取信息难度和选择农产品的成本进一步增加。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因素中,除产品价格的差异,品牌成为主要因素。据零点公司自我意象一致模型证明,当产品或品牌概念与消费者的自我概念相符时,购买行为才会实施。据调查,产品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力高达70%。绿色食品品牌对于用标产品做出直接的质量安全保证性的标示,使消费者节省了时间和选择成本,消费安全得到保障。

2提升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和价值

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很晚,加之个别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使许多优质的农产品在品牌培育和推广时常处于“大幅震荡”的状态,十分艰难。绿色食品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对于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价值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帮助企业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增加产品销售;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让企业节省了品牌宣传推广的投入,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绿色食品品牌的公益性证明了企业的责任感,提升了企业的公益形象和社会地位。

3创建国家品牌

降低政府监管成本,促进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依靠生产企业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政府要加强法治、严格监管,也要加强服务、积极引导。通过创建绿色食品这样的公共品牌,吸引和集合注重质量信誉、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一起参与,共同打造国家品牌,树立重质量、守诚信的道德标杆和自律典范,从而带动全行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自觉性的普遍提高。企业由被动地接受政府监管变为的主动提升和自觉保护产品品牌,政府的监管也必然将降低成本,管理效率得到提高,加快目标实现。

二绿色食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行业公共品牌角度看,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企业品牌技术含量低、保护难度大,一旦出问题将直接危及绿色食品品牌。尽管绿色食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退出机制,但每一个产品的淘汰出局对于行业的不良影响要远远大过进入一个合格产品;二是农产品品牌稳定性差、持续建设能力弱,直接影响绿色食品品牌发展规模扩大。从近10年来绿色食品统计资料中不难发现一个问题,绿色食品每年新认证产品累计数量与同期末当年有效用标数量差距很大。除绿色食品标志3年有效期和企业停产等自然因素外,企业产品的认证保持率或续展率低是主要原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于保持绿色食品品牌的意识和能力比较低下,会造成企业的产品品牌易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质疑,自己造成品牌培育的不当波动,“百年老店”式的农产品品牌难以建立,客观上也使绿色食品品牌的发展规模受到直接影响。

三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一是做好规划,研究制定打造国家品牌的战略

不仅要有国家级的公共品牌规划,还要将行业品牌、区域品牌及企业品牌统筹考虑,分层推进。我国的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传统品牌中北京烤鸭、杭州龙井茶、金华火腿、山东大花生等等,都可以作为国家品牌加以提升推广。世界发达国家在建设农产品品牌国家品牌方面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如德国的啤酒、法国的葡萄酒、西班牙的橄榄油、日本的神户牛肉、澳大利亚的全羊毛等等。特别是西班牙橄榄油品牌的发展和确立,政府做出了大量的投入和大力的扶持;二是要以国家之力支持国家公共品牌的宣传推广。在日本东京食品饮料展览会、德国纽伦堡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参展单位大都是以国家形象整体参展。据了解,美国政府对东京展会参展补贴每年约有4000万美元;三是要加强品牌保护。由于我国农业企业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一般都有限,农产品品牌有许多先天不足,需要政府的力量帮助行业和企业进行品牌保护。所以,我国农产品或绿色食品国家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政府的支持更加必要,特别是初期政府应坚持作为品牌建设的主体。

2企业层面一是要牢固树立长期思想,科学管理品牌

篇6

关键词: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监管

一、引言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和中心环节,全国430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肩负着70-80%的鲜活农产品的流通任务,是城乡集贸市场、菜市场及超市零售网点的主要进货渠道。加强对批发市场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于保障我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新发地、回龙观、八里桥、锦绣大地、大洋路、岳各庄、石门等1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及购买者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实地考察,从市场管理者、商户、购买者的食品安全认知特点和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批发市场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管理现状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质量安全监管任务主要由市场管理者执行,其手段主要包括制定规章制度、检查商户执行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进场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把关等。此外,市场管理者还要搞好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商户提供卫生良好的摊位和场内交易环境。批发市场通常有一名副总经理分工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处理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解决顾客投诉及商户和购买者之间发生的争执。各大批发市场都建有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室),负责进场农产品的取样检测,并记录检验结果备查,有的市场还要将检验结果上报市级政府有关部门。多数市场的日常化验检测项目仅限于果蔬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水产品中的甲醛含量、干货中的二氧化硫含量等,对其他质量安全问题的检查主要是凭市场管理员的感官和经验来判断。

从这次实地调查中发现,批发市场在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市场安全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执行力度弱

市场管理委员会及其业务职能部门是市场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各职能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等,市场都建有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并配备检测人员。另外,工商、公安、税务、银行等也进驻场内设点,或将部分职能委托市场管理机构代行。各大批发市场也都设立了与政府法律规范相一致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市场在机构设置、制度建立方面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要求,这一点可以从对商户的调查中得到验证。

在市场访谈中发现,在具体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并不令人满意。市场各区主管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对于商户的要求不严格。例如,一些市场对于刚入场的商户,要求一开始必须签订《商品质量保证书》、《商户规范经营责任书》、《市场卫生三包责任书》等协议文本,但对后期执行情况检查不严格。政府在批发市场推行购销台账制度,但市场管理者只看商户是否有账本,而对商户是否准确、完整、规范地记录并不细查。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面,不同经营区域的执行情况存在差异:猪肉批发区的猪肉都是来自定点屠宰厂的,票证齐全,质量安全有保证;活鱼类水产品交易区基本上能做到定期抽检,但检测周期较长;蔬菜水果区由于商户规模小、数量多、产品来源难界定,市场普遍反映检验难度较大,各市场的抽检范围和抽检率都不一致。

(二)市场仓储和交易设施较为齐全,但环境卫生问题多

调查发现,北京市批发市场内的仓储和交易设施较为齐全,但场内不同经营区域差异较大。猪肉、活鱼及海鲜冻货区的仓储设施建设的比较到位,肉类区低温冷藏库数量充足,活鱼区配备有中转鱼池,冷冻产品区有低温冷冻储藏库。在粮油批发区和干菜调料交易区域,商户的店铺一般兼具批发与仓储功能。蔬菜水果交易区的设施主要是遮阳大棚,但是多数市场由于大棚数量不足,新鲜的果蔬产品直接在露天交易,遭受风吹日晒,鲜度受损的问题比较严重。

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数未经包装,易在流通过程遭受污染,市场卫生环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直接影响。从购买者对批发市场内卫生环境的评价看,回答满意的占23.3%,一般的为58.7%,不满意的为18%,可见多数购买者对场内卫生环境不是很满意。

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场内卫生环境方面问题也比较多:有的蔬菜水果区,变质、腐烂的蔬菜水果得不到及时处理,随处堆积,蝇虫滋生;个别淡水鱼交易区污水横溢,得不到及时处理,甚至有的运鱼车干脆直接将废水排放到路面上,导致行走不便;少数肉类区则缺乏排气设备,厅内空气流动不畅,气味难闻。另外,商户将产品随地摆放、垃圾随手丢弃、饮食就地解决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批发市场商户和购买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状况

(一)商户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

商户是市场内的交易主体之一,其经营行为对食品质量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发现,批发市场商户的食品安全意识不高、对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和法规不是十分了解。

据了解,商户在与市场签订商品质量保证书、规范经营责任书等协议文件时,并不清楚文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是市场管理人员要求签字,他们就照办。在建立购销台账时,也是按照市场管理人员的要求走个形式,台账记录很不规范,信息不完整,经营的产品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也难以查证。

(二)购买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缺乏鉴别能力

在批发市场上调查的422人购买者中,有236人是自家消费,占56%。这些被调查者中有82%的人回答重视食品安全问题,80%的人认为市场有必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强。但是,购买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了解不够,在购买时缺乏鉴别能力。购买者对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概念比较了解,但对于农产品产地编码、市场准入、索证索票、产品可追溯等监管制度了解的还不够。

另外,大多数购买者在批发市场购买农产品时主要关注其新鲜程度、价格、生产日期等内容,对其他事项不太关注。有39.1%的人重视品牌,29.8%的人重视产地;67.9%的人在购买鲜、冻畜禽产品时会看是否有检疫合格章;约40%的人会看商户的营业执照等证件,并要求出示产品质量证明。

四、加强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通过对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者、商户和购买者的调查发现,批发市场存在着管理不到位、商户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等问题,需要从市场建设、制度落实、宣传教育以及全程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把好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关。针对存在问题,就加强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作用

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注重场地面积和客流量,追求人气度,强调市场的货物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供求调节功能和结算功能。在新形势下,为保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应该赋予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功能,并通过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来保证新功能的实现。市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仓储和配送冷链系统、改善环境卫生条件、建立商户登记和商品准入制度、实施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制度、开展产品抽样检测等。只有从物质条件、环境条件、人员、经费等方面增加投入,才能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作用。

(二)市场不仅要建立明确的食品安全制度,还要狠抓制度的落实

虽然政府出台了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各大批发市场也都制订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但在具体执行和落实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狠抓制度的落实工作。有的市场与商户签订了质量安全责任书就算完事,有些市场为了稳定商户资源常常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这样下去只能导致有章不循、有令不止,安全管理制度难以奏效。因此,必须提高市场管理者的认识,不做表面文章,把食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市场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执行制度好的商户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制度的给予批评和处罚,提高广大商户遵纪守法和诚信经意意识。

(三)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商户和购买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商户是批发市场上的经营主体,对自己销售产品的质量承担责任。但是,市场上的大多数商户都是个体经营者,文化程度普遍低,学习文件少,遵纪守法意识比较淡薄。批发市场应当不断对商户进行培训教育,向他们宣传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商户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批发市场要重视购买者的权益保护,帮助他们提高鉴别产品质量的能力,及时处理投诉,鼓励他们对市场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四)政府牵头构筑生产流通一体化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批发市场监管是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市场流通环节采取措施,通过监管发现问题产品、追溯其来源,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并确定责任者。流通环节监管能够对生产环节产生影响,促进生产者生产质量安全的产品。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产地源头开始,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一起抓,需要政府牵头构建从生产到流通一体化的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安玉发.技术创新助力农批市场功能拓展[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21).

2、徐柏园.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3).

3、王登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北方经济,2007(7).

4、丁建吾.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亟待立法和政策扶持[J].中国改革,2007(8).

5、吴干冰,陈本新.日本、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7).

6、魏国辰.对北京市建立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05(6).

篇7

去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个环节管理作出了细致规定。这一号称“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给整个食品行业套上了紧箍。

高压之下,行业内遍布高挂的“安全”大旗,充斥着“绿色”“无公害”“有机”等口号。

可溯源概念的引进

各地的农产品基地作为市面上食品素材的提供者,是整个食品安全把控的重要一环。为此,各大农产品基地都在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加强安全生产。一些大型农产品基地,还建立了系统性的安全监管体系。

这其中,“可溯源”无疑是目前最为流行普遍、最受欢迎的热词。

所谓“可溯源”,就是对“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的跟踪、记录,并且可以利用这些跟踪记录的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置、具体状况,这样的一种能力叫作食品可溯源。

显然,通过这个体系,在发现危害人类健康安全问题时,可按照从原料上市至成品最终消费过程中各个环节所必须记载的信息,追踪流向,召回未消费的食品,撤销上市许可,切断源头,消除危害,减少损失。

目前,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出现的问题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道技术性防火墙,可溯源体系对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目前来看,这一体系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瑕疵和问题。

此前有媒体调查发现,各地食品溯源体系标准不一,企业自建的食品溯源平台缺乏监管,衍生出借助溯源码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乱象。有的食品张冠李戴,乱贴追溯码;部分原产地品牌的溯源码,变成了企业的牟利工具。更有甚者,企业提供追溯码的定制服务,200万个起定制,标价每个0.02~0.08元,产地等追溯信息却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

如此这般,各地的农产品基地、农产品市场大力推广的“可溯源”,在多数时候沦为一种摆设,甚至在利益驱动下成为任人玩捏的橡皮泥。

业内专家、山东亿隆之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化兴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不无遗憾地向笔者表示,虽然我国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广这项工程,但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可追溯系统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仍局限在“商家到消费者”这个简单的链条上,并未真正实现“从菜园子到消费者”全链条无死角的可追溯,农产品在田地里播种、种植以及水质、空气等重要指标实际上基本上无据可查。因此可以说,种种原因之下,目前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溯源有了新突破

尽管我国农产品可溯源严格上来说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是这一体系本身具有的优越性使其成为未来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销售、安全流通的客观要求。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加强农产品可溯源体系的建设,依然是一项各大农产品基地应当常抓不懈的工作。

实际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有一批优秀企业在农产品可溯源体系建设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山东亿隆之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实现了可溯源体系“从菜园到餐桌”全环节的覆盖。

亿隆之家总经理张化兴表示,“我们不仅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商家的溯源,还能够通过我们的动态二维码,获取农产品的生产种植过程的全信息,包括种植土地、水质的化验、空气成分的检测、生长期的化肥药物使用情况、检测人员、审核单位等全部关键信息。”这套目前国内最先采用的农产品信息追溯技术,为亿隆之家完成农产品从种植生产到销售、再到物流等所有环节的可追溯,真正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全方位溯源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篇8

1引言

发展有机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人们通常将不使用农药、化肥的农业理解为有机农业,但这只是有机农业的必要条件,并不能体现出有机农业的实际内涵和有机农业的精华。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有机农业的侧重点不同,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4月实施的《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1-19630.1)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2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底辽宁省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达55家,产品总数312个,生产认证面积5.5万hm2,实物产量7.7万t,销售额3.8亿元,出口创汇1597万美元,品牌影响不断提升,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以“绿色芳山”为代表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生产安全、优质、健康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道路。被辽宁省政府评为首批“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基地被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看到成果的同时,还要意识到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辽宁省有机农业以生产有机豆类为主,加上一些花生、大米、野生天然产品如松蘑等。有机生产基地面积很大,总产量高,但是产品相对单一。作为日常消费量很大的果蔬类有机产品的发展则跟不上国内外的需求。有机食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如商品性有机肥、生物农药等供应不足或缺乏专门的供应部门。

3辽宁省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3.1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发展优势有机产业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最佳地区之一。辽宁省东部农业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环境洁净、交通便利,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没有工业“三废”污染源,产地环境符合有机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是辽宁省得天独厚的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后花园。在东部地区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业生产,不但有利于保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而且对推动东部地区优良环境优势向农业生产优势转化,增强辽宁省农业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2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建立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不以评价安全为最终取向,而是重在生产过程,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一系列准则标准,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操作,保证产品的质量。在发展有机农业过程中,不仅要继承传统农业优良的种植习惯,同时要按有机农业原理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科学的作物轮作安排,施用堆肥恢复和培肥地力;运用物理的和生物的综合措施控制和防治作物的病虫害。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安排专人负责每个基地,建立种植户档案,统一印制,发放田间管理记录卡,内部检查员随时根据技术准则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逆向追踪体系等等。

3.3以“公司+农户”为运作模式,发挥规模生产效益

采用龙头企业、“公司+农户”订单运作模式,即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加工和销售。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一种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外接国内外市场,内接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农户,形成一种“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在这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济利益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两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是合同契约,利益分配主要是保护价让利,纯收益分成等。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下的有机生产组织规模大,专业性较强,组织严密,运作规范,管理层次较高。

3.4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

在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发展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利用地方资源环境优势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对于有较好基础条件且具有有机先进理念的企业,政府应给予政策上、技术上乃至资金项目方面的支持,以鼓励其带动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5建立和完善有机农业、有机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追溯是指从供应链的下游至上游,以一个或多个标准为基础,鉴别供应链定产品的来源与特性的能力。作为国家政策性文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最早在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按照农业部《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方案》的总体目标,依托《全国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平台,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通过规范产地和产品编码、档案记录、包装标识、产品召回、责任追溯等一系列管理,在示范成功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质量追溯实施进程。

(1)建设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利用农委辽宁金农网管理平台,建立与农业部管理平台接口对接的,省级网络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系统,逐步扩大到市、县,建设市县管理子平台。完善市、县管理机构设备配置。建立省、市、县三级数据管理中心(包括编码数据库、生产档案数据库、产品检测数据库和认证信息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本区域和全国范围的产品质量可追溯。

#p#分页标题#e# (2)完善全省质量追溯管理体系。协调各市、县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围绕追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需要,制定《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编码管理办法》、《可追溯农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管理规范。利用政府推动力量和市场引导作用,立足强制性规范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相结合,逐步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

(3)推动实施产品和产地编码制度,完善产品身份识别手段。建立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农户和产地为基础编码信息,指导企业建立编码制度,使之成为追溯信息的有效载体,建立生产者质量安全责任制度,从源头做到地块、生产责任人和农产品身份的可识别、可追溯。

(4)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组织生产,建立农产品生产电子档案。良好农业规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其核心是可追溯,强调全过程档案记录。电子档案是实现产品质量“数字化”管理的基础,记录内容包括地块、面积、生产者、种植品种、播种期、施用肥、药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停用日期、农残检测情况以及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等信息。将这些内容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信息中心,就可形成产品的田间电子档案,同时产生追溯编码,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5)建立标识管理制度,规范包装标识。结合产品包装标识加贴和管理的需要,设计制作统一的“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签”,与农产品追溯编码相对应,实现产品包装标识和追溯编码的同步加贴。追溯标签内容包括品名、产地、生产者、包装日期、生产标准、电话、产品追溯码、查询网站、查询电话等基本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查询系统查询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信息。

(6)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公众查询系统。消费者和监管者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或在网上查询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等相关信息,如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据此查到货源,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追踪。

(7)相关知识和业务操作培训。组织技术力量,对各市、县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质量追溯、良好农业操作、软件操作和管理制度等相关知识,对编码设立和田间生产档案的填写进行现场演示和指导。

(8)舆论宣传,树立追溯产品形象。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的宣传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追溯制度建设的进展情况,扩大追溯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同类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篇9

记者:陈主任,请您简述一下“三品一标”的发展历程,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陈丛梅:“三品一标”是中国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具体来说,“无公害农产品”是21世纪初,农业部门为适应入世和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推出的,已经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推进了生产发展、保障了供给;“绿色食品”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推出拳头产品,我国农业工作者创造性地提出“绿色食品”概念,如今,“绿色食品”商标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有机食品”是为拓展农产品的市场和增效空间、适应出口和借鉴国际有机农业经验的举措;“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为挖掘培育和发展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品牌、保护各地独特的产地环境、提升独特的农产品品质、增强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地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2008年农业部启动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

“三品一标”之间既各具特色又互有联系。从本质上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它们分别从生产投入品控制、生产过程管控和产品质量安全评定等方面规定了各自的标准和要求,都坚持源头管理、注重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追溯等制度。它们的区别在于,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保障消费安全、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理念,绿色食品强调“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带来强劲生命活力”的高品质生产和消费理念,有机食品注重高端消费和出口。而农产品地理标志则倡导“产自特定区域、彰显独特品质”的农产品文化消费理念。

记者:河南“三品一标”的发展现状如何?

陈丛梅:近年来,河南农业系统坚持立足河南实际、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从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出发,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监管,实现了“三品一标”事业持续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保障城乡居民食用农产品安全消费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3年6月底,河南省有效期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408个,产品1817个,有效持证单位1128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含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企业173家,产品457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经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企业8家,产品27个;累计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52个,获证单位52家。获证“三品一标”总面积2209万亩,产品总产量2937万吨。

二是质量安全稳定可靠。由于建立了“三品一标”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实施严格的认证登记制度和有效的证后监管措施,较好地实现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保证了全省“三品一标”获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2012年,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87%,绿色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均高出全国平均合格率。

三是品牌影响力增强。河南省已获证的“三品一标”单位,基本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如河南武陟的“菡香米”,以前每公斤2元左右,在先后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价格一路上升到每公斤60元左右,因为有了金字招牌,也带动了农民收入的直线上升。再如固始三高的“固始鸡和笨蛋”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后,鸡的价格由20元/公斤提升到35元/公斤左右、鸡蛋售价由0.6元/枚提升至1.2元/枚左右,鲁山张良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单价由9元/公斤提升至25元/公斤左右。此外,辉县山楂、孟津梨、延津胡萝卜、封丘芹菜、香花辣椒、杞县大蒜等获得认证(登记)后,价格和销量也都大幅上升。

四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在申报主体中,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已占主导地位,企业化的主体占85%以上。规模化申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70%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登记。获证“三品一标”产品,基本上都有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的生产、产业化的经营。在认定的种植业产地中,70%的产地实现连片种植管理、基地化生产,每个获证单位依托基地带动农户平均达1000个以上。

目前,“三品一标”已经成为河南各地依法实施农产品安全监管、科学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并被纳入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

记者:河南在推动“三品一标”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下一步如何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工作?

陈丛梅:在推动“三品一标”发展上,河南农业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目标任务。指令性和指导性相结合的方式下达计划任务,把新认证登记“三品一标”的目标任务写进了河南省农业厅下达给各省辖市目标任务中,逐级分解,做到“省有总量、市有分量、下有底数”。二是采取政策引导。坚持以“三品一标”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品牌化进程,着力推进以“三品一标”为核心的“品牌化运作”与“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积极将“三品一标”认证(登记)纳入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相关农业项目申报评审的前置条件。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河南省九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为此,发展“三品一标”已被纳入“十二五”乃至更长期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与地方优势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培育、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一并考虑。具体做法包括:一是注重政策引导,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托“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创名牌。二是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大力宣传“三品一标”国家公共品牌的优秀品质和权威性,使“三品一标”真正成为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追求、消费者的首选三是强化证后监管,逐步把“三品一标”产地产品纳入例行监测范围,加大抽检比例和频率,坚决淘汰不合格的产地和产品。

记者:河南发展“三品一标”产业的前景如何?

陈丛梅:河南的优势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北部、中部、东部平原地区,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明显优势;南部、西南部、西部,淮河两岸、大别山区、桐柏山区、伏牛山区、太行山区等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黄淮平原经济区土地质量总体符合绿色食品产地标准,“中原粮仓”是安全粮仓、绿色粮仓。此外,河南是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农耕文化传承悠久,开发浓郁地域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河南还有许多优势农产品品牌及产品资源待发掘。

今后,要围绕上述资源潜力推进“三品一标”事业发展,同时注意突出工作重点。一是将全省近4.5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基础和着眼点;二是将建好100个以上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育100个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抓好8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绿色食品发展的着力点;三是将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尚未获得认证的企业,作为推进“三品一标”工作的重点。总之,通过培育一批“三品一标”示范企业、亮点企业,并发挥它们的样板性、带动性,进而凸显“三品一标”的品牌效应,努力实现认定一个产地、带动一片标准化基地建设;认证一个产品、保障一方产品安全;培育一个龙头、推动一片农业增效、促进一方农民增收。

无公害农产品 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 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篇10

但是,近几年除了老百姓日常关心的因农、兽药违规使用、监管不当及环境污染而导致局部地区农,兽药残和有害重金属超标事件之外,最使人震惊和不解的是,为什么会不断,甚至反复地出现在食品中违法添加有害物的重大事件,如较早的红心鸭蛋事件,后来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最近的瘦肉精事件等。这些事件拥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明知的有害添加物;其源头都因分段监管不够明晰i从技术层面上讲,检测难度并不太大;都涉及大型食品企业和多个利益链。

如今,我国已有《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法保障食品安全,而且明确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即以食品毒理学和生物学评估为手段),以安全标准为核心。那么,当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还有哪些难点和不足?怎样建立完善的食品标准体系和安全链,从而对外取得有力的话语权,对内消除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盲区、误区、甚至误导,真实、科学地引导我国广大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这是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的。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程序手册中,将食品风险分析的过程定义为3部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其中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体系的基础,是对食品生产、加工、储运,营销等过程中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等进行的科学评估,是一个以科学为依据的过程,CAC程序手册中明列其步骤如图1(a)所示。在CAC导则和国内有关专著中都指出,风险交流贯穿于风险管理,风险评估乃至整个风险分析过程,所以我们认为风险交流和管理实际上即为风险应对,其内容可如图1(b)所示。图1说明风险评估是为应对风险奠定科学基础,而风险应对是最终目的。

CAC对风险评估的理念

(1)对风险评估首先要求对有害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这是基础:

(2)特别强调要对有害物进行毒理学和生物学评估,这是核心

(3)对风险评估的每一个环节都强调要作出量化的评估,包括相关的不确定性,这是要求立论有据;

(4)最终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奠定科学依据。

真正进行严密的有害物风险性评估,包括对化学性污染(农兽药残留,有毒有害的元素及违规、违禁添加物等)和生物性污染(病原性微生物及毒素)等的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基础,但同时,又存在诸多难点和不足。这是因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是食品毒理学,虽然早在5000年前,神农尝百草就已开始区分食物,药物与毒物,但毒理学,特别是食品毒理学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才真正起步。我国则更晚一步,于1975年起步,1994年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2003年对其进行修订。近年来才出版了多本《食品毒理学》专著。

当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和基础――食品毒理学,在研究和应用上仍存在诸多难点和不足,在科学仪器及分析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有害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确定已不太难,难点在于:

(1)药物毒理学本身就复杂,而有害物质随食品进入人体后的分布,代谢、转化,复合,排泄、富集等过程比药物毒理学等更复杂;

(2)有害物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后的各种毒性,致癌性,致畸性、致敏性等反应及过程更为复杂;

(3)遵循伦理道德,毒理学研究方法只能使用动物体内和体外试验,不仅耗时、费工、周期长,难实现大量。快速筛选,而且影响因素复杂,由于种属不同,人体与动物体反应也存在诸多差异和不确定性;

㈩有害物的人群流行性学调查也受地域。人种,年龄,性别,习惯及个体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5)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如基因重组、克隆、核酸杂交、PCR,DNA测序和突变检测、荧光原位杂交、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等,尚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和普及。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加之国际贸易中掺入技术性壁垒,所以尽管国外不断修改和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其实我国常是不得已而随之,严格地说有些是缺乏严密的风险性评估的,这已为众多学者和管理机构所认同,如日本,虽在2006年5月实施了肯定列表制,但事后制订了“食品健康影响评估计划”,拟定从2008年开始,5年内完成对758种农药等进行风险评估,并说明“因没有时间进行食品健康影响的评估,所以先制定肯定列表,事后再进行风险评估。”

随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2009年12月8日,我国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成立了。据媒体报道。卫生部部长陈竺透露,我国将力争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各省,市、县并延伸到农村的食品中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总膳食调查体系,筹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有能力的省份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分中心。我们期待着在该委员会的统领下,大力开展食品毒理学的研究与应用,迎来我国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新时期。

亟待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层面众多的系统工程。《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2010年1月成立了我国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第二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做了原则性和概念性的法律规定。我国当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虽多但颇乱,有些还很旧,而且有关文件中都没有明确以下关键问题:(1)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2)各种标准之间是何种派生,外延和关联性:(3)各种标准中有哪些不确定性。鉴于供食用的农产品是食品的最主要源头,本文试以农产品为例,通过图2㈦和图2(b)表述以上三个问题。

图2(a)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核心应是依据食品毒理学、生物学(风险评估的基础和核心)及营养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害物的限量标准和营养品质标准),由安全质量标准派生出来检验检测方法标准。

图2(b)说明为了使农产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不仅要从药效,更应从农、兽药的降解、代谢以及生物富集等高度来确定农、兽药安全使用标准,而且为了确保动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动物对饲料及添加剂的吸收,代谢和残留等高度制定饲料及添加剂的标准;为确保植物源性食品达到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应从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吸收,代谢,降解,转移、富集等高度来制定肥料、农药和生态环境标准,而为了实现以上要求,必须制定出一系列逐一对应的检测分析方法的标准。

构建食品安全保障管体系

我国提出“从田野到餐桌”,确保农产品、食品安全已多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其理念上还是从最终端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入手,再追溯到供食用的农产品和添加剂,进而外延至生产环境。近十多年来在CAC和粮农组织的倡导下,发达国家开始实施从源头到最终产品的完整的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我国也已开始试行。HACCP体系是运用食品加工,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和危险性评价等有关原理和方法,对食品原料、加工直至最终食用产品进行实际存在和潜在性的危害分析判断,使产品的危险性减小到最低限度,控制危害性,预防性的完整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很显然,HACCP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体系,它必须建立在一系列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联的良好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包括:

(1)良好农业规范(GAP):GAP是一套针对农产品生产(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等)的操作标准,内容涉及规范土壤、水,作物和饲料、植保,畜禽生产、畜禽健康、收获、加工、储运。关注农产品种植、养殖、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有害物质和有害生物的控制及其保障能力等,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实施,完善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良好操作规范(GMP):GMP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企业,主要内容是要求生产企业具备合理的生产过程、良好的生产设备、正确的生产知识和严格的操作规范,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GMP的具体内容各国不尽相同。但都涉及人员、环境、车间及设施的卫生,原料、辅料选用和加工,包装,贮运的卫生以及有害物控制与检验,直至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等,其强调食品的生产和贮运全过程应避免微生物,化学性和物理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