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的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农经济的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农经济的缺点

篇1

[关键词] 法制宣传 农民群体 推广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01-01

一、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途径

在以往的农村法制宣传开展中,一般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宣传栏、标语和广播等;这些在以往被大加推崇并实践的方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滞后性和普及面少的缺点。农村经济也在发展,所以需要采取更与之相符的方式来宣传法制,开展法制工作。

1.普法教育进学校

普法工作首先应该在孩子身上进行;从必要性上来说,他们是真真正正的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从必要性上来说,现在正是他们在塑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对于法制的正确认识对他们的未来大有裨益;同时,他们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和渴求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现实中,许多暴力犯罪事件常常发生在乡村学校,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要了解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经济如何发展,他们更应该知道的是怎么保护自己;要教育他们不成为受害者也不会走上歧途成为加害者。所以在法制宣传工作进农村的过程中,学校的宣传将是重要且必需的一步。

2.法制节目不可少

如今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有了电视机,并且在农民们获得外界消息过程中,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法制宣传工作组可采取与地方电视台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出法制宣传栏目,这种普法方式简单且普及的速度快、覆盖面广。对于农民来说,看电视本就是放松和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电视对于法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传播者和接收者来说,这无疑都是简单快捷的方式,并且收效明显。所以通过电视节目宣传法制是很好的方式。

3.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

在对农民群体普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便是因为其受教育程度较低及所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而对于实际执行的法制条款等知之甚少而导致法制观念淡薄。而通过与律师事务所或者相关法制部门进行合作对农民群体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胜过面对面的实时交流,这种即时和具有反馈的交流方式能让他们对于法制的认识可以更加全面;同时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法律并不是悬在高堂而是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

4.开展法制宣传讲座

可以利用晚上等闲暇时间召集村民开展法制宣传的讲座。在农村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因性格爱好或血缘关系亲近有自己的聚集小团体;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宣传讲座就必须召集那些在小群体里有号召性的村民,他们对于宣传讲座的积极回应可以带动其他人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开展法制宣传讲座的过程中,真正的重点是召集足够多的村民参与。而宣传讲座的活动效果自然是不必说,一系列的讲座开展下来,村民在耳濡目染中自然法律意识也跟着提高,对于推动农村的民主法治进程有极大的意义。

5.派发普法宣传小册子

派发普法宣传的小册子主要针对的事外出务工人员,他们长期在外为生活打拼,平时也很少能够接触在乡镇农村开展的各项普法工作,所以他们就不可避免地经常会被忽略,但是对于他们的普法教育又刻不容缓;并且从各地反映的数据来看,每当几近年关发生的众多违法犯罪事件,外来务工人员常占很大的比例。派发普法宣传的小册子可以让他们在闲暇时候多多接触这些法制安全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虽然这样的方式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但是金钱的投入换来外出务工人员社会法制意识的提高,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人民法制素养的提升这是相当必要的。

二、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意义

1.增强农民群体的法律意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农民群体大部分受过的教育都是浅显和基础的,而又因为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分散性,小农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使得各种腐朽愚昧的思想深深地根治于农民群体的思想中;这让他们在很多方面如就医看病中对于那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主传秘方”等深信不疑,这带来的后果有时是不堪设想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建设不应该仅仅是经济,还有改变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那些逆来顺受封建迷信的古旧思想。他们的思想都比较单纯,对于生活和陌生人总是带着更多的善意,这些本应被弘扬的优点有时却会成为被有心人利用的突破口;农民群体虽然生活的环境相对大城市来说单纯很多,但并不意味他们与法制无关,在许多如土地征收不公、借贷非法资金和暴力犯罪事件中他们都深受其害。对于法律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意味着他们会更多地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群体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2.提高农村文化法制素养,树立农村守法风尚

因为普法针对的并不是极少数的个体而是整个农民群体,所以他们的法制意识的提高带动的是整个小环境里面的风气;由点到线到面的普及带来的效益是不可忽视的。农村法制素养的提升除了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还能够督促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否合法是否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更好地推进农村的基础法治自治进程。同时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那些曾经禁锢人们思想的落后腐朽的观念注定要土崩瓦解,普法的进行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愚昧和无知,接受更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扶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充分地强调了工人阶级的利益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执行,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村民群体的法制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民主自治的建设进程。

三、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的进程中,对占据全国人口比例过半的农村进行民主法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提升农民群体的法制素养是极具必要性的,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不可罔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应该投入更多的心力去扶持法制建设项目,实现农村法制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晋胜. 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制问题研究[R] 2012.

[2]高象琨.如何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J];职大学报;2010年01期.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加上我们一个时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了;甚至还有人认为,既然要搞现代化,就必须彻底割断与传统的联系,丢掉传统。于是,作为中国革命成功经验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教育就被很多人置于脑后。上述错误的认识给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带来了误导,并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地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

一、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了错误的消费心理

1.追求时髦,消费表现为盲目性。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猎奇,追求代表潮流和富于时代精神的商品。但他们又没有完全成熟,缺乏全面的理财能力,乱花钱和盲目消费的现象较为严重,经费开支处于无计划的状态,校园里经常戏称为“月光一族”。

2.追逐名牌,消费表现为超前性。大学生接触信息广,社交活动多,总希望在群体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形象价值。因而,大学生比较注重商品的式样与档次,特别是知名品牌成为大家趋之若鹜的对象。脱离自己实际,任意挥霍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

3.消费缺乏个性,其行为表现为极强从众效应。手机、mp3、电脑、品牌休闲运动商品成为各个阶段大学生共同的所爱。

二、造成大学生上述消费心理的原因

1.社会上高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近年社会上存在着以骄奢逸为荣的不良风气。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加上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演变所推崇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的侵袭,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偏离,认为只要有钱,吃喝玩乐乃是天经地义的,任何理想信念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

2.家长对子女的溺爱。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这就在客观上为学生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爱全集中在经济的一味满足上,经济宽裕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都是如此。有些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千方百计满足子女的要求,生怕自己的子女因经济拮据而受委屈。家长的这种溺爱心态和做法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学生花钱无度的恶习。

3.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够。近些年来,学校对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思想教育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理解失之偏颇。使很多人一提到艰苦奋斗,就认为在生活上要一味地节欲,做苦行僧,这就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有人甚至认为,艰苦奋斗是小农经济的弊端,属于特别需要消灭的传统思想,结果使关于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这种教育力度的不足和教育效果的苍白,使大学生们很难真正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付诸于行动上。

为此我们要特别注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针对大学生的错误消费心理,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表现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而艰苦奋斗教育的实质既是指崇尚节俭的生活作风,又是指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思想品格,包括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等。因此大学生不仅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更应该有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

三、大学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在这个特定的阶段,我国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就是大学生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客观社会基础。任何一个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大学生,都应该毫不例外地根据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目标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奋斗方向。把个人奋斗目标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紧密结合,自觉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并把这个需要和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是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做到的。

2.个人的理想目标必须和自身的实际条件相结合。每个人的基础素质和已经形成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兴趣、爱好、特长也各有差异,每人都有发展自己的优势。这些特色和特长,往往影响自己的发展前途,决定着个人发展的命运。如果在社会岗位上能避其短而用其长,事业成功的几率就大一些,反之亦然。所以对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认真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特长,客观地认识评价一下自我,是十分必要的,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有一个清醒的、准确的、客观的评价,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奋斗目标,乃是十分重要的。在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上,人云亦云,盲目从众,随波逐流,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3.个人的奋斗目标要和现实可能性相结合。奋斗目标的实现,不是个人孤立的行为,它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因而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就是说,奋斗目标的实现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之外,还受到社会环境、单位条件、机遇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自己选择的目标,与自己所处的学校与所学的专业有关,与所处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条件有关。这些目标就是奋斗目标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离开了现实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只能是盲目的自我设计。

篇3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价值观;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为什么要关注中美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这两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造就了各自颇具特色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塑造了不同的企业文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共生性。众所周知,文化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通过宗教、哲学、知识、习俗等文化因素,每一个文化成员都可以获得一定的价值取向,形成各自的价值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注入了各自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此外,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取得成功的企业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探讨跨文化企业经营中的企业文化差异,寻找有效的文化调和方式,对于提升企业跨文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跨文化管理中引起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价值观差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价值观的研究始于对文化的研究。它有着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管理学的渊源。概括地讲,在文化人类学中,价值观是区分文化类型的标准;在社会学领域中,社会学家视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一种符号系统。在管理学领域,价值观代表着基本的信念:“个人或社会接受一种特定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而摈弃与其相反的行为或终极存在方式。”这种信仰里面包含了道德偏好,因为它传递了是非、好坏以及是否合心意等观念。根据Geert Hofstede的定义,“文化是具有相同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具有的心理程序”。每一种文化都体现出其民族特定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深层原因上讲,“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无论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是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与美国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典型代表。美国是最强的个人主义化国家,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鼓励个性发展,因而开展员工间的个人竞争,并以个人表现和绩效进行奖惩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所以,差别计件工资制度,标准化管理都源自美国;而中国是最强的集体主义化国家,人们之间相互依存,团结合作,员工对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努力和集体回报,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占首位,所以维护了集体利益压抑了个性发展,所以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

为什么东西价值观或者中美价值观念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追根溯源还是东西传统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如下:

中国传统的灌溉农业中,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个体生存只能依靠服从集体,并需适当压制个性以保持集体的力量;同时,中国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了人们对财产的追求,人们个人财产观淡漠。天下为公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基石,儒家所至崇的“义”就是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同时,在对待“自我”的问题上,儒家提倡“限我”,墨家提倡“毁我”,道家提倡“无我”,法家提倡“鄙我”。皆无一例外地倡导“自我抑制”,反映了传统道德对待集体和自我的反差性心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和整体价值,往往识大体、顾大局,克制自己的欲望以谋求集体利益。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树立起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各种社会职责,形成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

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西方传统文化对美国人价值观念的影响如下:

西方文化源自古希腊,而古希腊则是开放的海洋型岛国,在海洋国家中最早发展了商业经济,形成了以商为主的商业文化。地中海星罗棋布的小岛被水隔绝,这正好有助于个体观念的萌芽。美国是多民族混居的移民国家,各民族的差异、薄弱的血缘纽带和松散的社会结构给美国人提供了自由的个人发展空间。而作为西方文化包括美国文化源头的古希腊,其海上贸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了西方个性精神的萌芽,启蒙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在美国,发达的工商业更进一步培养了人们的商品意识,刺激人们追求私有财产。美国社会鼓励人们决定自己的事情,形成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的问题,拥有自己的财产。通常而言,美国人都学会了从自身的角度来看世界。

三、针对价值观的不同,如何进行中美间跨文化管理

对于中美价值观差异造成的管理冲突,有着明显地消极影响。针对跨文化冲突管理,加拿大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提出了解决组织内跨文化冲突的三种策略。

1、凌越。其特点是组织由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组织决策及行为均受这种文化支配,其他文化则被压制。这种方式优点是能短期内形成“统一”的组织文化,但缺点是不利于博采众长,而且因其他文化受到压抑而极易使其成员产生反感,最终加剧冲突。

2、折中。所谓折中是指不同文化间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做到,以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但这种和谐与稳定的背后往往潜伏着危机,只有当彼此之间文化差异很小时,才适应采用此法。

3、融合。融合是指不同文化间在承认、重视彼此间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一种你我合一的、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统一的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优势。文化融合使得国际企业具有了更多的优势,表现出智力互补、知识互补、思维互补,从而使国际企业易产生更好的主意设想,更多的创新创造,更高的效率和竞争力,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结束语

篇4

自动化技术营销是近几年来由多种学科和技术综合形成的一门学科,自动化技术营销是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通过技术的升级与改造,使机械设备呈现出更加牢固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为当代机械时代增添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影子。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营销存在起步晚、发展缓慢、思想落后等缺点,所以导致我国这一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不过这一技术学科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力,有着比较广泛的发展空间,因此,自动化技术营销还会不断地发展完善。

关键词:

自动化;营销;现状;发展

1自动化技术营销概述

自动化技术营销是近几年来综合多种学科和技术而形成的一门学科,由于时代的要求和潜力的巨大,目前仍在逐步地发展和探索之中。自动化技术营销是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技术,它为新时代的工业生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使了技术性的变革。在结合多种技术进行控制的同时,使机械系统质量更有保证,功能更加强大,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现代机械具备智能化和人性化,在此基础上迎合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将这种技术结合市场经济,推广营销自动化技术,使其成为一种经济发展和技术变革同步进行的新型技术。这是传统机械无法企及的。但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营销存在起步晚、发展缓慢、思想落后等缺点,所以导致我国这一技术落后于国际水平。不过自动化技术营销这一技术,由于其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因此还会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1]。

2自动化技术营销的尴尬处境

2.1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我国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曾一度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离。乾隆年间,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促使技术创新,制造了火药枪、大炮等武器,然而同时期的清朝军队还在使用大刀、长枪等极度落后的武器。连续不断的失败和惨痛的教训才唤醒中国人,开始接触外国先进的技术,引进西方已经较为完善的技术手段,在发达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技术革命、生产革命时,我们国家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落后于发达国家几百年。目前,我国国内的一些知名家电品牌,例如:海尔、海信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选购的品牌。然而,我国国内的机械制造存在着致命性的缺点,即核心技术的缺失。一旦这些家电品牌的核心技术需要外国技术进行援助时,那么这一部分将产生永久性的依赖。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下,给中国人造成了这样一个感觉,引进外国的设备、产品、技术才能解决中国产品的缺陷[2]。在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当中,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仅占40%左右,一半以上需要从国外引进。其中,最显著的当属汽车行业,在汽车制造行业当中我们很少用到自己的技术,即使目前有少部分成功的案例,但是,我们在购买汽车时还是会更多地选择外国进口车。此外,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我国一直以来受着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这也导致了我国在经济技术的营销创新方面有所欠缺和落后。

2.2思维禁锢,难以超越在我国工业历史刚刚萌芽的时期,只有手工业被受到重视,而重工业丝毫未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思维禁锢了人们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外国的产品涌入中国,遍布整个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开始逐步依赖制造业,这时,中国人才开始将视线转移到制造业上面。随着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扩大,我国的工业水平也在慢慢提高,利用当时最好的技术,我们制造出了解放牌的汽车。可是,辉煌只是昙花一现,由于国外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的更新换代频率也在逐步加快,我国的制造业此时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中国依旧是在依靠传统,甚至笨拙的方法进行着机械制造,丝毫没有想到要进行创新,更没有想到要投身于电子机械的研发。回顾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并没有对制造业投入过多的关注,忽视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至于出现了很多棘手的发展弊病。其中,知识产权没有得以保护就是其中很严峻的问题。制造出的产品不是按照别人的仿造就是被国家征用,很多研发的产品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和认可。原因有二,一是产权意识薄弱;二是创新思维难以突破。

3自动化技术营销的优势

3.1优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将自动化技术营销应用到日常生产中,可以为生产提供精确性的保障,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机械的控制,实现自动化技术营销水平不断地提高,促进生产效率提高,有效降低人力操作。因为自动化技术营销不但是一种新型的数字技术,还是一种营销的手段,它是新时代背景下结合经济发展特征和对技术的要求综合而成的一项技术。所以,自动化技术营销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大大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扩大了产品消费市场。利用数字控制技术、高科技信息处理技术等一系列高端技术方法,我们能够提高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更加符合我们意愿的进行生产。利用这一技术手段,不但减少了劳动力,促使生产方式出现优化调节,还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很多生产过程中,我们可能多多少少的会遇到一些仅凭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比如:极限环境中的作业任务,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自动化技术营销来帮助我们完成任务[3]。此外,由于自动化技术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机械作业按照提前设定好的程序可以实现几乎零失误的操作,然而,人们的手动操作可能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而造成失误,所以,这一技术的出现和成长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中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3.2保障生产安全,履行生产流程从机械的纵向发展来看,传统的机械和当代的机械还有很大的差别。当代的机械更具备数字自动化,而传统的机械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完成。假如机械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机械问题的查找以及维修,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试探性的摸索,在这一过程中依赖主观经验的同时,很可能会导致机械的消耗,甚至损坏;然而,自动化机械生产就有所不同,他的整个生产过程都会按照提前设定好的程序有序执行,并且每一个生产步骤都有自动检测功能,一旦出现问题,机器就会马上停止工作,并及时精确地反馈问题所在。做到了时间、安全、效率的三者统一。

3.3简化生产过程,促进产业改革自动化技术营销当中添加了数字控制的有效设计和有序设计等因素,不再采用人工控制的模式,这一技术的改进不但使生产过程得到最大程度地简化,还有效地帮助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不当的事故。当下,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攻坚期,总理提出了“工匠精神”,这一精神不但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实干”和“创新”的要求,更要求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营销模式的加入结合以电子程序为特征的生产手段,既在单一的产品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更为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打造了崭新的平台[4]。

4自动化技术营销的发展前景

4.1微型化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到再到三次革命,我们似乎可以探索到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一种生产工具都是在工作原理基本不改变的前提下,进行着外观从大到小的变化。例如: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时,它的体积是一间屋子的大小,而如今,我们可以随手拎着笔记本进行工作;再比如,古时候的织布机,它的体积超过一架钢琴,经过制造业的改良演变为脚踏缝纫机。自动化技术营销的发展亦是如此。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人们对自动化技术营销已经产生了启蒙的想法。虽然对于一些精密零件的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方面以及在自动化制造中融合营销的手段难以实现实质性的突破,但是对于大型机械的内部构造,缩小机械的体积,促进机械零部件的灵活运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动化技术营销会在微型化方面实现重大的突破。

4.2虚拟化在传统机械制造过程中,我们遵循着这样一个流程,即先设计机械图,然后再从理论上考证它的合理性,然后经过多次反复实验论证,检测机器的工作效果,最后实施制造生产和最终的精确调试,这一过程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时间就是成本,无形当中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成为了自动化技术营销技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帮手”,现在我们不需要传统的实际制造、检测、调试的模式,而是通过专业的制作软件,把各种参数录入计算机,便可以为我们真实地呈现出自动化技术营销的整个过程,假如哪里出现问题同样也会反映在计算机中,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调试修改,最终确定整个机械工作流程的稳定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动化技术营销虚拟化。自动化技术营销虚拟化既大大地节省了成本,使得设计过程更为直观,经济发展的形式更加明了,同时,也方便了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这一趋势是当下自动化技术营销领域公认的必然趋势。

4.3智能化不断发展的自动化技术营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便利,人们在享受这些生产成果的同时,一部分人也不乏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具有思维能力的机器真的能代替人工进行独立工作吗?对于这一个问题,很多技术专家都在攻坚克难地研究,使机械制造注入“智慧”的血液。其实机械制造以及经济发展方式智能化的工作模式很容易理解,就是通过计算机软件设定固定的对策,将绝大部分经常遇到的问题编辑成程序,使机械似乎可以模拟人的大脑,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的判断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决策,使机械生产似乎实现全过程的自动生产,此外,将市场分析数据录入相应的程序,以自动化技术为依托实现营销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田爱华,关金贵,刘兴德.自动化技术营销专业工程素质人才培养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04).

[2]张宝坤,王淑霞,王艳.自动化技术营销的发展方向[J].化工装备技术,2011(04).

[3]农应斌.自动化技术营销发展方向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3(02).

篇5

    关键词: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层次管理;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家族企业属于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体制范畴。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了90%以上。家族企业的兴起是在中国经济体制剧烈变革、游戏规则不断变更的背景下产生的。家族式企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的发展壮大,也被认为是最有普遍意义的企业类型。因此,关注中国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再发展,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将中国带入经济强国的最终目标,尤其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家族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调节已经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社会环境的变迁,对中国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家族企业自20世纪80年展至今有20多年的历史。一方面,许多企业由创业期进入成长发展期;另一方面,家族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在完成了企业原始积累后,他们的年龄、观念和能力与企业发展的要求已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相适应。因此,如何有效引进企业家资源,保持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全球范围内,尤其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家族型企业经营发展表现出如下趋势:(1)所有权和经营者分离;(2)泛家族主义管理的盛行;(3)家族企业进一步社会化。

    以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例,公司的发展过程是松下幸之助个人股权比例不断下降和稀释的过程,从企业之初的100%下降到1950年的43%,1955年的20%,而1975年更猛降到2.9%,使松下企业的发展突破了个人和家族的局限,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蒙牛公司创始人牛根生更是一语道破真谛,“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家族企业,存活下来并发展壮大的绝大部分都成了公众公司。

    目前英美家族企业处于公众公司这一阶段,日本也基本上完成家族企业化阶段,海外华人大企业正在从企业家族化阶段向家族企业化阶段演进,而我国家族企业还处于家庭企业阶段。虽然现在不少家族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但其数量在众多家族企业中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绝大多数家族企业还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

    二、家族企业的优势及缺点

    雷丁(G. Redding 1993)认为,华人家族企业“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产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华人社会的非家族企业中,也会弥漫着家族文化的氛围,这是华人调节人际关系、工作运作方式的长期习而不察的基本模式,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大特色。在那些注重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家族企业中,家族文化氛围可能逐渐淡薄,公正公平的职业化管理和人本主义的文化氛围会逐步形成,但家文化始终渗透其中,特别在人力资源的整合中起着剂的作用。

    家族企业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族与企业两部分之间相互的影响以及两者目标之间的潜在冲突。Lansberg and Kapner(1983)指出,家族和企业存在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家族的目标是照顾和支持家族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而企业存在的目标就是为了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以获得利润。家族企业必须面对这种企业与家族之间的目标冲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既满足家族成员的需要,又使自己和企业从家族成员的贡献中获益。虽然对家族企业的研究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家族企业在主流管理学领域中仍然属于被忽视的研究对象,因此家族企业中许多概念和实际问题都是理论研究的空白。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家族企业的忽视是由于主流企业治理理论形成了一种广泛的信仰:大型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由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将成为占据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最近十年来,人们发现这种预言并未实现,相反世界各地占经济主导地位并占企业总数很大部分的仍然是家族企业,而且各国的家族企业与本国特定的文化相结合,演练出更多的值得探讨的现象和问题。

    家族企业发展至今在生命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延续规律,特别是中国的私营企业,大多数以家族企业的形态存在着,遵循着这样的生存规律。资料显示,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恰好与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相同;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手中,其中有不到2/3的企业能够传到第三代,后者中大约13%的企业能够传出第三代。而中国家族式私营企业的寿命就更短。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家族企业能持续发展下去的并不多。

    三、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

    追求成功的家族企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而不仅仅是一个强势人物。当企业度过婴儿期处于成长期时,如果还是依靠老板一人当家,受其个人精力时间所限,他往往不得不依赖第二手材料做出决策,这样他对所批准的每一件事只可能有最低限度的了解。另外,老板身边逐渐聚集起一帮形形的个人密友和助手,他们削弱了老板同管理层的联系,企业的决策控制权力日益落入老板私人秘书、办公室主任等他个人所喜欢的人手中。创业者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同时窒息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二)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摆脱中国家族企业的人治局面,首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制度的建设,而是如何安置家族成员或创业元老,这是顺利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其次,推行层次管理。根据有家族企业工作经历的职业经理人的体会,在推行层级管理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企业主自身的越级管理。企业是老板的,自己肯定是最上心、最着急的。他们虽然身居“二线”,但一旦着急就不自觉地冲到一线去了。凡是只要老板一过问,外聘经理就只得退居二线。经理人员的权威难以树立,下面就会对管理层持怀疑态度。这样一来,政策的执行就不坚决,组织整体运作的效率就大打折扣。对于这种后果,家族企业的老板需要有清醒的认志,培养自己更多的耐心和战略的眼光,避免不合理的越级指挥的发生。

    四、结语

    我国的家族企业大多数处于满足根植于先天条件需求的阶段,这与我国一贯的“小农经济”思想密切相关,这决定了家族企业难以达到理想化的需求层次和境界。只有吸纳与使用职业经理人并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使企业家和其家族优秀的精神品质传递到企业中去,促使企业形成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和共同的愿景,从而持续稳步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陈春根.论职业经理体制在民营企业的推行[J].人大复印资料,2003,(1).

    [2] 李春来.民营企业家族化管理的创新研究:一个文化解释[J].经济体制改革,2002,(3).

    [3] 李新春.家族企业的“管理革命”[J].学术研究,2001,(5).

篇6

1.1人的素质与发展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管理会计的运用最终要通过会计人员加以实施,具体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去,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层次、知识结构、会计价值观及其职业水准等)对于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懂得现代管理科学、数学、统筹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还应当了解心理学、行为学等这些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1.2人们的观念文化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我国目前却并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特征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的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降低管理效率;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往往抑制了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视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的管理观念,助长了不积极面向市场开拓进取的惰性。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环境”的问题

2.1法律制度环境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不能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税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理办法,这些都造成了企业不平等的地位。这些法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时在有用性、相关性方面大为减弱。另外,法律实施情况不如人意也是制约公平竞争环境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法律,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执法不严、有法不依”和“权大于法”的现象经常发生。

管理会计是在西方产生、深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以来,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企业承包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这几种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使得经营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更重视一些行政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而不能重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从而造成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不能普遍应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2学科建设环境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容重复交叉现象严重。目前,管理会计的内容一般包括:成本习性、经营预测、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成本控制、存货控制和责任会计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控制等内容与管理会计中的经营预测、长期投资决策、经营预算和存货控制等内容重复交叉。现有的管理会计之所以给人们莫衷一是的感觉,主要在于它的名不正,言不顺,理不足。因此需要加大整合力度,对其内容体系彻底改造,使它回归到成本管理这个范畴内。可以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合并成一门成本管理会计,其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核算、规划和控制,研究的内容是原有成本会计的内容加上管理会计中与成本管理相关的内容,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标准成本、责任成本等内容。把管理会计原有的内容体系,分解到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两个学科中去,把其有关职能落实到财务管理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去执行,从而解决管理会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分解的结果是让管理会计“名亡实存”,在学科上使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的内容体系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解决管理会计有职能无机构、有任务无人员的虚置状态。

3学术上精确的模型与信息并不相关

3.1会计工作的重心更多地“外向”而非“内向”

近来,外部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强化了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企业的股权也越来越多地分散到众多的小股东手中,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受到的压力不断加大。企业面对压力,自然会将会计工作的重心更多地“外向”。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得不忙于编制各期的财务报告,不再愿意花时间来设计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企业管理者也受到了迷信数字的投资者的影响,不得不时时关注外部人员对自己的评价,琢磨如何在短期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不是关心企业的长期生存。因此管理会计赖以发展的企业精神和基本要求完全丧失了,管理会计也就不能再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高度相关的信息了。

3.2精确但不相关的信息对决策是没有价值的

近年来,企业产品、服务的生产和营销方式的不断升级导致了管理层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改变。不仅如此,随着商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变,新的信息需求就产生了,它需要那些对决策具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的结果有用的信息。例如,当产品线利润开始缩水时,要想继续盈利,关键在于掌握该产品生产线相关精确信息。利润缩水可能表明消费者偏好的转移,企业的竞争战略方式有必要做出改变。此时,企业可能需要的是低成本战略,而不是凭产品特性或质量的差异化战略。由此可见,精确但不相关的信息对决策是没有价值的。

能用一些简单道理说明的就不一定非要用某种复杂公式和数学公式;对某一问题的讲述不能自相矛盾,令人无所适从,应有一个自始至终的体系和操作模型,便于在实践中采用。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卡普兰教授曾就此指出:“对于那些还未从事过会计实务的人来说,其有关管理会计实务方面的知识纯粹来源于教科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方法与实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仍在追求开发高度复杂却日益偏离实际的数学模型,而实际上,这些缺乏实践基础而又故弄玄虚的数学分析模型往往使实践工作者感到扑朔迷离,无法在实践中加以操作。”

篇7

关键词: 技术创新平台;产业集群;专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T-9;F273.1

一、技术创新平台的综述

自1999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平台概念以来,创新平台已成为一个热点的研究问题。关于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的概念,目前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要阐释专业技术创新平台这一概念,必须先对国内外关于创新平台及技术创新平台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有代表性的定义有: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认为创新平台是指创新基础设施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1]

吴国林认为技术创新平台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及其相互关系。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定义为:它是某一区域中一系列共享要素的集合,包括知识、信息、技术、人才、政策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物质性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组织,以形成一个有利于提出原创性理念,进行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收集创新信息,交流与扩散的共享平台,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在于解决本区域或本行业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促进科技产业化。[2]

余忠、石德金等在分析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基础之上,以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和行业协会主导型三种为主要构建模式,推进专业镇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3]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4]成熟的产业集群还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培育出区域品牌,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能够获利。因此,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问题具有其独特性。成熟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的配套服务网络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对技术路径的控制能力。[5]

戴卫明认为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围绕某一特定产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一些组织共同兴建的,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对技术需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以技术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通过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与地方政府、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组成紧密联系的集合体。

二、技术创新平台的必要性

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弥补“市场失灵”、 集结创新资源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一)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随着竞争的加剧,集群中的企业亟待在市场信息、技术提升、设备引进、人员培训等方面获得支持,以实现升级的需要,这就产生了强大的制度创新需求。由于集群中的企业大多是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主素质相对较低,同时也由于创新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解决,客观上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介入,即需要技术创新平台来协调。

(二)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是集结创新资源的需要

矿产资源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块状经济的持久生命力依赖于集群创新水平。对于大多数县来说,人才、资金、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有限,并且常常集中在几个大企业集团中。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企业之间往往缺乏协作,使原本就有限的资源发挥不了应有作用。从企业个体来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逼迫其加速科技进步,但个体的力量又有限,它们需要有这样一种机构能够帮助他们整合资源,即刻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新平台的建设正是基于上述两方面的情况,通过整合企业间的优势创新资源和企业以外的资金、智力资源,在带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实现铸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创新平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

区域创新体系是由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公共研发平台、风险投资、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共同组成的,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是技术依托,创新平台是联结体系各因素的重要媒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当前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来看,创新平台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区域创新体系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是主导产业的显著特征之一。

三、技术创新平台及特点

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的四种模式分别为,政府推动型、企业运作型、行业协会主导型和专业化服务公司型。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具体从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融资担保体系和物流体系等进行分析。

(一)技术创新平台的几种模式

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实质是一定区域内(产业聚集区内)的一组具有共享性的制度性安排;主要目的是培育产业聚集区内的创新机制,激发区内各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欲望;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创新资源主要包括人才、资金、知识、信息这四个方面;接口与联系是指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各行为主体之间、各创新要素之间及各主体与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产业集群创新平台必定是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创新平台。

根据设立主体的不同,产业集群条件下技术创新平台可以分为四种模式(见图1)。

一是政府推动型。政府推动型是指由地方政府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作为技术创新平台的核心部分,整合集群内企业、集群内外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介机构,共同组成技术创新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此外,政府部门应把创新平台视为准公共产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提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政府推动型的优点是:平台建立和运行所需的资金有保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的效率比较高,企业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本比较低,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比较快。

二是企业运作型。企业运作型是指一个大型企业出资创立技术创新中心,进行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这类技术创新中心属于出资企业专属机构,其研发成果和服务供出资企业共享,也可以有偿提供给其他企业。企业运作型的优点是:研发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成果转化率高;管理机制灵活,工作效率高。

三是行业协会主导型。行业协会主导型是介于政府推动型与企业运作型之间的一种模式,[6]它同时具有另外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行业协会主导型的创新中心中企业的参与程度比政府主导型高,其研发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结合程度比政府推动型高,官僚化程度也比政府推动型低,工作效率比较高。但由于行业协会是半官方组织,其经费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因此资金实力比政府推动型低。由于集群中参加行业协会的企业比较多,行业协会主导型创新中心整合集群内资源的能力比企业运作型高,研发成果的共享程度也比较高。

四是专业化服务公司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化服务公司是产学研的纽带,是联结科技和经济的桥梁。其主体可以多样化,通过专业化服务公司将众多的企业和大学、研发机构联系起来,是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7]

(二)技术创新平台的功能

本文以铸件产业为例,其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是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具体是从产品研发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融资担保体系、物流体系等逐一分析。

1.产品研发体系

产品研发体系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由政府主导,依托于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专业技术机构,建立官产学研合作平台。[8]官产学研合作平台是主体层面上的创新平台,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均是创新主体,但就各创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政府是创新的中心,企业是核心,而大学与科研机构则是重要保障。就产业集群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现状而言,要加强该平台建设,从宏观上必须改革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从微观上应该转变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观念,明确其创新的主体地位。政府微观协调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

铸件产业应该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地合作,加大集结国内铸件的技术成果和人才力度,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既能在铸件园区内形成技术和人才的高地,又能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政府要真正确立企业创新的核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紧密的联系;加强铸件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总体创新水平。[9]

2.信息化服务体系

加大专业网站建设的力度,在网上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动态,为中小企业提品供求、技术供求、资金供求、产权供求等信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项目库、技术成果转让库、闲置设备调剂库、人才库等各类信息库。以网络为载体,结合其他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政策、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面向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不断扩展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实用性,既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也可以为政府各部门、服务机构、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有效沟通的桥梁,从而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要充分利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便利,建立面向铸件产业的设计信息、资料库,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信息服务。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组织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发远程设计服务程序,并通过会员制方式把程序提供给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软件购置及运行费用,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做好技术及信息服务。[10]

3.质量检测体系

质量就是效益,产品质量已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立足的根本和发展的保证。但是对于那些相对分散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资金、实力等处于弱势,尚不能生产高质量的铸件产品。而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为其提供了向高质量产品跨越的平台。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铸件产业可以充分享受大型企业的待遇,此外还降低了整个产业的成本。整个平台在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的构建上,技术创新平台专门设立一个铸件检测中心,整个产业都在其中享受待遇。通过该中心的科学权威的检测,一方面提高了铸件产品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了铸件产业带的质量意识,规范了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了企业的产品档次。为了提高铸件的可靠性、适用性,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铸件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铸件质量的概念主要包括:一是产品质量,即铸件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或按其用途在使用中应取得的功效,这功效反映铸件结构特征、材质的工作特性和物理学特性的总和,是评价铸件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基本指标。二是工程质量,指的是铸制毛坯和铸制零件的生产过程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即铸件在具体的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这一指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其功效指标、稳定性、耐用性和工艺性等。

4.融资担保体系

融资担保机构能为铸件行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积极引进融资担保机构,能为企业提供技术转让、科技信息、贷款融资等服务,解决中小铸件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产业集群条件下的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小铸件企业的融资担保问题提供了一个平台—— 融资担保服务平台,有政府担保,企业的融资问题就会有保障。发展融资信用担保、产权交易、股权质押、大型设备租赁、闲置设备调剂以及会计、审计、评估、律师等中介机构,为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提供咨询和辅导,为企业股权融资、租赁融资和产权转让提供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当前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包括制定风险补偿等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整合现有担保机构,逐步形成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互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

5.物流体系

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上共享信息,但由于企业物流信息化投资巨大,企业没有能力独自承担建设物流信息系统。构建物流平台主要提供:第一,在线订车功能。货主或货代可以通过在线订车专栏,联系订车,订船,订飞机等。通过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货物信息、目的地信息、集装箱信息等),并将其发给相关公司,从而完成订车服务。第二,辅助服务功能。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与银行、税务、海关等信息系统的连接,为物流系统各方提供电子支付与结算、网上报税、报关等服务功能。[11]

此外,还有其他体系均是技术创新平台为各企业提供提高竞争能力的平台。为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以及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

四、结论

针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劣势,认为需要在产业集群的条件下,提供一个技术创新的平台,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技术创新的平台,本文阐述了四种模式,并对各个模式的特点进行简单的阐述。最后,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当然,技术创新平台无论是功能还是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仁钊,翟运开.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39.

[2]吴国林.区域技术创新平台研究——大涌红木家具专业镇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162.

[3]余忠,石德金,邓燕雯,等.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模型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官产学研中金”战略联盟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10(1):19-59.

[4]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J].中国软科学,2003(1):70-74.

[5]夏若江,吴宇茜,谢威炜.基于共性技术的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研究—佛山产业集群合作创新平台的建设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6):205-207.

[6]陈兵.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7]丛颖超.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J].理论学刊,2009(11):51-53.

[8]郑海涛,周海涛.走向高端-广东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9]周宏芸.论云和木制玩具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9(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