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综述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生态学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道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81-1
0 引言
道路作为一种基础性设施,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该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道路中去,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道路生态学。因此将其定义为:研究道路、道路网络空间结构和功能时空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理,进行道路景观评价及规划设计,合理利用和保护道路景观中集成生态、地理、经济和人文各要素,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生态、文化及美学价值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国内,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边坡生态恢复、绿化设计、道路环境污染等方面,而真正涉及到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就比较的少。
1 国外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人们关注道路景观是从重视道路景观的美学价值开始的,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最初在美国道路景观美学一直是研究主题之一,研究的主要是对道路景观进行美学评价。后来利用景观格局指数与大众审美感知相联系,结果显示景观指数可以解释约一半的景观感知,这是个有待研究的新方法;同时将3s和未来3D空间模拟技术也引进到道路景观美学评价中来,也是种突破。
而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欧洲和北美开始对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对道路对生物物种的生态影响做了研究;此外,道路对景观格局和过程具有强烈的改变过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道路网络和交通廊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分割、干扰与破坏方面的研究涌现,是由荷兰和澳大利亚的学者率先提出来的。9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道路网络、道路影响带及其相关领域。2002年,Forman等人出版专著《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答》,详细论述了道路生态学的形成基础、发展过程等。
在当前,土里利用/覆盖变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道路也是导致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道路对森林景观的影响分析上,因此对道路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比较少。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道路生态学的研究也经历了由探索到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国内还没有对道路生态学提出明确的概念时,就已经开展了少数属于此方面的研究。1996年,陈华新详细的论证了道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研究道路的生态影响,对公路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同时期,公路的生态环境影响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中国道路生态学研究领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研究内容开始由单一的生物影响,逐步与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分析相结合,主要道路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等领域。
关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张镱锂通过研究公路对沿线景观格局的影响,表明道路导致沿线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加剧。
在中国,部分学者通过从生态、视觉、经济等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道路景观进行评价。如王红通过对道路景观敏感度指标评价,建立了评价道路景观数学模型。
3 问题与展望
篇2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开发 生态学理论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造福当地社区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受到国际旅游界的广泛推崇,成为近年来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一个分支。当前生态旅游开发缺乏相应的生态学理论指导,导致众多开发性的破坏,“生态旅游破坏生态”成为各生态旅游区普遍的现象。
目前被认为对生态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态美理论。这三大理论对生态旅游的开发都是从宏观的带有哲学层面的指导,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指导较薄弱。笔者认为,能切实指导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学理论应包括生态学的几门分支学科-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系统管理学。详见下图: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生态学过程与机理的科学。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对原有森林植被进行景观改造,要遵循恢复生态学理论与原则,认清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作用机理,对不同植物群落区别对待,哪些植被是应加以严格保护,哪些植物是可以加以人工改造,使之既符合植物群落演化规律,又美化旅游环境。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活动的开展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会影响原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中有关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研究以及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研究对生态旅游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这个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中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而言,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经济学原理的应用体现为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通过对由旅游而产生的产业行为进行优化,强调在保证资源可更新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有效利用,构建人地和谐的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管理是具有明确的、可持续目标驱动的管理活动,由政策、协议和实践活动保证实施,并在对维持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等必要的生态相互作用和生态过程最佳认识的基础上从事研究和监测,以不断改进管理的适合性(美国生态学会,1995)。生态旅游开发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面,如果没有从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角度去管理,会出现众多关联性的问题,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运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从整体上综合分析旅游流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具有关键性影响的生态要素和生态过程,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时监测,对制订的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反馈,使之适应旅游地生态系统的实际,确保旅游客流、当地民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
参考文献:
[1]钟林生 肖笃宁:生态旅游及其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 生态学报.2000,20(5):841-848
[2]钟国平 周 涛:生态旅游若干问题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4):64-6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余作岳 彭少麟主编.1997.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5]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13-1
0 引言
土地是非常珍贵并且有限度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基本生存保障。农村的土地更是自然资源中的精华。人们可以从土地中获得食物和衣物,土地是保证我国人民正常生活的基础。但是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大肆破坏农田耕地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就亟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可以促进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 土地整理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
1.1 土地整理的概念
土地整理也就是在固定的区域内,严格依照土地和城市规划所明确的目的,利用经济、行政或者法律等方式,根据土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整治和改善,从而使土体利用率大大提升,最终达到增加生产,改善生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治中主要是对景观进行整治,也就是不仅要实现上述所说的传统整理,还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起到促进作用。
1.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概念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整体,由自然环境、政策、人文、土地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这些组成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影响。虽然农村生态环境系统本身有一定的恢复能力,但是也是有限度的,如果逾越一定限度就无法恢复。例如一些破坏大自然规律对农村耕地进行盲目开发,在很多年后,就会为当时破坏生态环境方面的做法而付出代价。所以,合理的土地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力。
2 土地整理需要注意的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
事实上,土地整理对于社会形态、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等方面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土地整理中,可能会有一些制约因素如没有足够重视设计,忽视环境保护等,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无法追上土地整理的脚步,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负面作用。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工作成为重点,那么在以后的土地整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要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要将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土地整理的目标之一,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而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从前的实际的生态灾难相信给大家的教训也足够深刻。在土地整理的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没有预先规划、设施不完备、政策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不利。各级管理部门应该把环保标准列入土地整理的评定系统中,这样才能在土地整理的同时不但经济得到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
因此,在以后对于耕地面积的增加、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问题,都要作为土地整理的目标和任务,不能轻视其中任何一项。
2.2 提高农村耕地质量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农村耕地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大家所认同的。以往经验也表明,往往在最开始土地进行整理后的两年内,耕地质量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那么这就需要对新增加的耕地进行管理,人们要建立起管理耕地的意识,利用生物、工程等措施的优势,并对其进行结合,从而达到农村耕地质量的提高。
2.3 对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加以重视
地球上的土地、地质面貌、生命体、气候环境等构成了景观。景观和土地生态系统比较类似,对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能够看做一处景观,也可以说景观是土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关于多彩程度、融合程度、混合程度、关联程度、位置分布、多元化等理论对土地整理具有实践意义,同时也可以把这些理论作为土地整理效果的评定标准。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单纯地对土地进行暂时的、简单的整合、调整、改进,更应该以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使得农村的自然生态景观能够得以保护并促进地区生态平衡。
目前,我国的许多经济比较超前区域在对土地进行整理的时候都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追逐的高品质。例如在农田中过多的设置水泥道路和排水沟,长此以往树木、花草肯定会大幅度减少。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景观的多元化,也导致了该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过于简单,对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非常不利。在做土地整理工作时,需要尽量改善目前的农村生态环境过于简单、承受力弱的情况,注重建设丰富的景观,更深入地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多彩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可以为人民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同时需要注意方式,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土地整理的意义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02(02).
[2] 汤青慧.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
篇4
杉木天然次生林金龟子多样性及季节动态变化 王淼,李秋荣,姬兰柱,赵敏,陈欣
葛洲坝及长江上游江面水鸟考察报告 胡鸿兴,潘明清,卢卫民,戴小羊,唐兆子,肖化忠
刺槐林下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分离及回接 田春杰,何兴元,韩桂云,吴清风
苇田养分生物循环的研究 朱清海,曲向荣,李秀珍
三峡库首秭归县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对策研究 吴钢,李静,孔红梅,赵景柱
遥感判图植被类型的研究 王宝荣,杨树华,王崇云,朱翔,李卓卿,朱云燕
云南西北部植被多样性特征分析 王崇云,欧晓昆,和兆荣,朱维明,张志明,苏文华,陆树刚
云南独龙江流域植被概况 王崇云,和兆荣,朱维明
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植被研究 李红旮,崔伟宏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遥感植被制图 王宝荣,朱翔,杨树华
梅里雪山地区植被概况 和兆荣,王崇云,朱维明,欧晓昆,张志明
昆明西山景观格局研究 彭明春,彭芳,蒋德盛
掌鸠河流域土地利用现状研究 代雪梅,李卓卿
GIS支持下不同温度带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杨存建,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
基于数字平台下的耕地及其背景的分析_以重庆市为例 杨存建,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周全斌
云南的生物资源特点和管理 闫海忠,陆树刚,张光飞
云南古树名木分布研究 闫海忠,张光飞,陆树刚
云南主要植被类型中的蕨类植物 陆树刚
多疣壁虎的雌性繁殖及孵化温度对孵化期和孵出幼体特征的影响 许雪峰,计翔
东北高寒地区麦田枯枝落叶分解的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苏永春,勾影波
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优势种分析 刘向辉,戈峰,丁岩钦,潘卫东
不同施肥条件下旱田养分淋溶规律实验研究 宋玉芳,任丽萍,许华夏
土壤生物学性质对毛竹粗生长影响的研究 姜培坤,徐秋芳
杭州西溪河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李共国,胡天云,吴洁
村镇土地资源利用优化结构模式研究 张玉峰,白志明,杨武德,周乃键
抗UV-B辐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李祺福,黄胤怡,黄汝多
珊瑚礁生态系的一般特点 王丽荣,赵焕庭
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分析中国东部样带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格局 钱峻屏,李岩,廖其芳,廖圣东
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鸿雁
啮齿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 鲁长虎
绿道及其生态意义 李团胜,王萍
玉米根际与非根际解磷细菌的分布特点 赵小蓉,林启美,孙焱鑫,张有山,张美庆
浑善达克沙地小毛足鼠的生物学习性 王广和,钟文勤,宛新荣
高寒草甸矮嵩草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 邓自发,谢晓玲,周兴民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评价初探 杨传平
生态环境监测研究 葛承轩,杨琴,刘晓强
生态学的新进展评《人类生态学》 周纪纶
我国热带亚热带几种人工林体内营养结构特征 李志安,彭少麟
锌厂Pb污染农田小麦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常学秀,文传浩,沈其荣,王焕校
广州地区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 管东生,钟晓燕,郑淑颖
温度、溶解氧对暗纹东方鲀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沈旭明,赵清良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降解研究 丁克强,郑昭佩,孙铁珩,张海荣
东湖围隔(栏)中的植被恢复对水中氮的影响 马剑敏,严国安,李益健,张甲耀
缙云山森林土壤速效P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研究 杨万勤,钟章成,陶建平
西双版纳大卡老寨农地景观格局变化 付永能,陈爱国,郭辉军,崔景云
乌鸫繁殖生态的研究 周立志,宋榆钧,马勇
阔叶红松林树种间竞争关系及其营林意义 邹春静,韩士杰,张军辉
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重建的制度措施 段汉明,李传斌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曼旦村傣族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和变化 刘林云,吴兆录,许海龙
流域水质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方法和实践 林秋奇,段舜山,韩博平
小型食草动物的结肠分离机制及其食粪行为 裴艳新,王德华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 汪殿蓓,暨淑仪,陈飞鹏
基因的功能冗余 蔡昆争,段舜山
濒危植物矮牡丹的生态位研究 王琳,张金屯
红鳍原鲌鳃部寄生单殖吸虫生态位分析 姚卫建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黑线仓鼠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 鲍伟东,王德华,王祖望
青弋江芜湖市段水环境质量的蚕豆根尖微核检测 王友保,刘登义
布氏田鼠非取食性牧草消耗量的测定 宛新荣,王广和,钟文勤
70年代以来柑桔灾害性天气综述及防御措施 张名福
湿地土壤CO2通量研究进展 李兆富,吕宪国,杨青
亲缘关系与啮齿类动物的社会行为 于晓东,房继明,孙儒泳
根系分泌物生态学研究 陈龙池,廖利平,汪思龙,肖复明
布氏田鼠洞群贮草面积与栖息地植被条件的关系 宛新荣,刘伟,王广和,王梦军,钟文勤
斗门地区养殖水源细菌数量的变化动态 晏荣军,林小涛,许忠能,梁郁强,朱建洪
两种还田模式下玉米秸秆分解速率的比较 马永良,宇振荣,江永红,罗维
不同施肥与耕作处理对黑土POM-C的影响研究 史奕,鲁彩艳,郑靖,陈欣
应用于贝类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生物沉积法 周毅,杨红生
福建沿海地区的景观生态建设途径探讨 柯美红,黄义雄
福建红树林湿地鸟类区系研究 宋晓军,林鹏
绿色巴夫藻和四列藻种间竞争机制研究 郭羽丰,段舜山,陈洁,张亚楠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模式案例研究 林彰平,刘湘南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林冠截留动态过程研究 赵鸿雁,吴钦孝
沈阳市建成区行道树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金莹杉,何兴元,陈玮,徐文铎,宁祝华,马润国
散放条件下春季梅花鹿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刘振生,吴建平,滕丽微
北方农牧过渡带农户农业生产系统模式的生态评价和改良研究 樊江文,梁飚
湿地土壤及其生态功能 田应兵,宋光煜,艾天成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光合细菌生长的抑制效应 周茂洪,赵肖为,周峙苗
岷山山系黑熊的种群数量及分析 鲁庆彬,胡锦矗
布氏田鼠摄食量、累积摄食量与日龄的关系 宛新荣,刘伟,王广和,王梦军,钟文勤
湖州主要森林类型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蒋文伟,俞益武,姜培坤,姜志林
峡谷暖区柑桔气候生态的定量研究 罗宏
塔里木沙漠公路灌木固沙带的防护效应 何兴东,赵爱国,段争虎,董治宝,李志刚,陈珩
不测土条件下半定量施肥原理和模型评述 侯彦林,郭喆,任军
啮齿动物巢区研究进展 刘伟,钟文勤,宛新荣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 吴玉环,高谦,程国栋
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进展 陶颖,周集体,王竞,严滨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夏汉平
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周鸿,赵德光,吕汇慧
桃儿七不同器官中营养成分分布状况及其生态学意义 马绍宾,杨桂英,赵念玺
广东和巴西玉米气候生态条件比较分析 钟克友,梁秀兰
次生林区斑块形状动态与森林恢复过程分析 张丽珍,张芸香,郭晋平
冷季型草坪杂草的季节性发生与演替 崔延堂,李智选,任毅,岳明,张亚军
红头长尾山雀繁殖生态的研究 周立志,,宋榆钧
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其商值(qMB,qCO2) 张崇邦,金则新,施时迪
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宋进喜,李怀恩,李琦
资源竞争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南春容,董双林
GMO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聂呈荣,骆世明,王建武,冯远娇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研究及性能改进分析 梁继东,周启星,孙铁珩
生态系统健康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 肖风劲,欧阳华,牛海山
林火迹地森林恢复研究进展 孔繁花,李秀珍,王绪高,赵善伦,石秉路,高振岭
土壤各组分呼吸区分方法研究进展 易志刚,蚁伟民,周丽霞
高榕隐头果内寄生蜂种类及生态学特征初步观察 谷海燕,杨大荣,张光明,彭艳琼,宋启示
云南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林缘不同热力作用面热力特征 张一平,马友鑫,刘玉洪,郭萍,窦军霞
蒙古冰草表型数量性状的变异与生境间的相关性 解新明,云锦凤,卢小良,李秉滔
Ca2+对铬胁迫下木麻黄种子萌发的生态效应 周希琴,李裕红
植被(植物群落)稳定性研究评述 张继义,赵哈林
污水污泥土地投放重金属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朱广伟,陈英旭,田光明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与发展战略 李锋,刘旭升,王如松
动物的性选择 张建军,张知彬
海洋浮游桡足类滞育的研究进展 吴荔生,王桂忠,李少菁
以种子为繁殖体的植物更新模型研揪 肖治术,张知彬,王玉山
非Allee哺乳种群系统的最大持续生产量 林振山,刘冒松,Lary Li
性诱剂监测吉林省水稻二化螟成虫动态及发生世代研究 盛承发,宣维健,伊伯仁,陈日曌,齐晓宁
鸭类摄食对海三棱藨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赵雨云,马志军,李博,陈家宽
播种时间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的影响 戈峰,门兴元,苏建伟,刘向辉,丁岩钦
不同氮水平对春小麦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冯兆忠,王效科,段晓男,冯宗炜
安徽皇甫山野生太子参生态环境分析 王晓鹏,刘胜祥,代东进
划分土壤类型的一种新方法--以功能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尹光彩,A S Kerzhentcef,V V Bugrovskiy,周国逸,温达志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的遥感分类与制图 李俊祥,宋永昌
长春市人口综合调控对策研究 曹勇宏,王德利,金明川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余久华,吴丽芳
干旱区内陆流域区域景观生态风险分析--以阜康三工河流域为例 陈鹏,潘晓玲
人居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态学途径--以西安市为例 李团胜,刘哲民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王兵,崔向慧,杨锋伟
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植被生产力与生物量研究进展 戴小华,余世孝
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章家恩,饶卫民
珊瑚礁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 王丽荣,赵焕庭
应用遥感技术评价植被生化物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丁圣彦,李昊民,钱乐祥
持久性有毒物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籍国东,倪晋仁,孙铁珩
苔藓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 张晗,沙伟,高永超
产业生态学的新思路 彭少麟,陆宏芳
亚洲象与竹/蕉分布隔离的生态效果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许再富
根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郜红建,蒋新,常江,王代长,赵振华,卞永荣
水体污染物"三致"效应的生物监测研究进展 郑相宇,张太平,刘志强,潘伟斌
我国湿地评价研究综述 杨波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李振鹏,刘黎明,张虹波,帅文波
植物竞争研究综述 杜峰,梁宗锁,胡莉娟
河北省临城小天池森林区被子植物区系 李瑞国,李海燕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非人灵长类现状和生存威胁因素 向左甫,霍晟,马晓峰,马世来
芋对斜纹夜蛾的诱集作用 吴才君,范淑英,蒋育华,姚海华,张安波
篇5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
植物除了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中建筑林立,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正在污染着环境;城市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人类所赖以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成为时代潮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植物资源、实现植物资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拯救人类自己。因此,现代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已成为世界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一、基本概念及意义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满足园林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需要,为人们提供遮荫、降暑、防灾等功能需求,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大多数生物种类的栖息地,是园林景观的生命象征。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植物造景不再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二、园林绿化景观中的主题植物造景运用
(一)设计思路
1、功能分区
植物随季节的更替会产生形态变化,这种变化成为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而升华成一种季节主题文化。利用这种主题文化进行园林空间的划分,应用于园林的功能分区,可使分区明确并形成景观连续性。利用植物的季节象征主题来进行功能分区,还可以使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2、环境气氛
利用不同主题含义的植物造景,可以营造出不同主题的景观氛围。利用园林植物进行意境的创作,从欣赏植物的形态美到欣赏植物的意境,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3、文化内涵
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文脉。
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可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同造景相结合,以园林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作为植物景观的主题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表现,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如荷花,“可以嗅清香而折酲,可以玩芳华而自逸”,是颇具雅逸精神美的花木。
4、历史文化主题
古木是园林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年代的标志。古木的存在可以增添园林历史底蕴,激发怀古幽思。将古木作为园林景观的重点景观对其进行主题造景,可以为园林提供无限的遐想空间。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在园林中可构成独特的景观,也常成为名胜古迹的最佳景点。
(二)设计方法
一个优秀的园林植物主题造景,不但要借助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依靠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合理的造景设计可以加强主题的表现,深化主题内涵。
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植物景观空间结构是指在观赏空间中,植物造景所应用的个体数量和配置方式。在植物主题造景的园林景点中,植物是景观表现的重点。根据实际需要来体现园林主题时,主要借助植物个体的数量和恰当的配置方式来进行植物主题表现。
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植物配置是植物景观表现的主要方式,也是园林主题最直接的展现形式。优秀的植物配置可以使主题表达直接、明确。在植物主题造景过程中,可采用突出主题植物,淡化背景及利用植物色彩差异体现主题。
主要是利用植物体量上的差异进行配置,使主题植物突出,成为视线的焦点。在较小的造景空间中,可以选择植株高度比主题植物小的植物为背景,衬托出主题植物,使主题表现明显。在比较宽敞的环境空间中,可利用铺地、草坪或颜色单一的草本植物作为主题植物的背景,使主题植物成为景观的中心来表现主题。
3、主体植物利用
植物的主题内涵大多代表幸福、吉祥、富贵的美好愿望和谦和、高洁的人格操守,常常是不同的植物代表着相似的主题,因此,在满足景观主题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种类不同但主题相似的植物进行造景,即可体现了景观主题,又丰富了植物种类,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4、深化主题
园林要素是景观营造的主要元素,各要素在园林中相互关联,形成景观的连续性。在植物造景的形象表达的基础上,利用植物造景过程中,借助建筑和小品主题点景,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植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深化了主题内涵。
三、园林绿化景观中的空间植物营造运用
(一)设计思路
1、园林空间功能
妥善解决园林空间的功能是做好植物应用及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实体,是园林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人们的视线、视境的改变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
2、园林空间特点
在功能获得合理妥善解决的前提下,要注意突出园林空间的特点,也就是要注意形态的单纯化和统一感。另外园林空间的风格特点要尽可能纯粹,既使需要把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也要分出主次,不能数种风格特点没有主次地混杂在一起,这样往往难以成功。
(二)设计途径
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从事过园林设计的人员都深知,设计工作强度大,又往往非常急迫,很难指望在设计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查找期望用途的植物种类和品种,这个分类系统的目的就是使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设计人员能迅速找到大致符合期望用途的植物种类,并减少误选植物的机会。
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明确园林空间的功能要求,将保证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合目的的,不至于影响到园林空间的使用效果。在植物配植时应考虑树形、树高和园林建筑相协调,应和园林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并应和窗间错种植,以免影响通风采光,并应考虑游人的集散,不能塞得太满,应根据种植设计的意图和效果来考虑种植。
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要肯定地凸显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其艺术感染力。明了空间界面应该具有的特征,植物选择就会有针对性。不能为了符合空间特征的需要而舍弃使用功能要求的需要。最好当然是两者能够协调,确实不能协调时,应该优先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植物造景的优点还包括造价低、建设时间短、能在保持原有景区风格不被破坏的条件下使原有景观锦上添花并且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在进行植物造景时,要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把植物的美充分表现出来。要把传统的艺术手法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又能给人们景色迷人的植物空间。
参考文献:
[1]彭卫强.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造景.中国西部科技.2009(1)
[2]苏小萍.浅论充分发挥园林植物造景的生态作用.广东科技.2009(4)
[3]吴荣生.浅谈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
[4]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6)
[5]陆华.浅谈植物造景与配置,2010.1.22
[6]何平.彭重华.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
篇6
关键词:景观环境;节能环保;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望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不仅要求自然环境的洁净,还有对周围景观的整体美观的提高,使景观环境融入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许多的景观设计却没有考虑节能环保,使得景观增加魅力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在景观设计中,将景观环境与生态自然、经济发展、文化内涵、交通等方面协调融合,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整体。
景观环境设计概述
(一)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
景观环境进入人们的生活是始于纽约中央公园,园林景观成为了居民愉悦身心、赏心悦目的公共活动空间,继而便形成了后来的景观艺术。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则是由建筑学融入景观艺术而形成的新的设计思想,节能环保理念在设计中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景观环境设计原则
1、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以人为本的景观环境设计要遵从各个阶层的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不同的场景布置相应的设施。在建筑物、广场、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为居民提供便利洁净的景观。
2、生态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师应科学的选择建造材料,既要有自然美感,又保证生态循环,从而创造更适合的绿化景观。其中包括对湖泊、绿地、花草、动物等实物的保护,还有对城市中的空间、温度、声音、气味等无形的环境的净化提升。
3、注重文化内涵的环境设计。将地区的历史事件、宗教活动、传统产业、民间工艺等文化与景观环境相结合,通过视觉、听觉等传达给大脑,对景观环境形成全面的印象,既显出地方独特的景色又不单调乏味。
二、节能环保理念与景观环境设计
(一)景观环境设计中渗透节能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节能环保的景观设计可以解决现在城市发展中绿色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设计中融入环保理念,既是设计中的创新之举,又是后期效果的双重保障。环境景观设计的重点不是拘泥于建筑空间和土地环境,更兼顾生态设计,促进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在已有的生态景观中,人类活动对其的认可与欣赏,都是推动景观设计中节能环保的重要动力。令人感到舒适的景观,其环保设计的研究重点就是人类的各种活动对于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影响。但是现在许多地方的各种景观,多以人工造景为主,而没有充分利用已有的自然景观来营造。况且人工造景的侧重形式只是单纯的美感和一时的效果,忽略了景观设计中生态环保的本质。恰因如此,生态环保设计往往只在宣传中偶尔涉及,却没有做出实际的行动。所以,渗透节能环保理念对景观环境设计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景观环境设计中必须要遵从节能环保理念
生态理念。负责景观设计的人员应当科学理性的分析,充分考虑生态平衡的环保理念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渠道,打造生态环境和谐与景观美感共存的景观环境。
低碳理念。以低碳理念考虑景观设计,既是满足了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又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低碳景观设计的理念着重强调利用绿色景观环境来减少碳排放量。在居民居住区,低碳景观设计尤为重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景观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利于人类发展的生活环境,协调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景观设计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将会强化景观在环境的凋节功能,使得人与自然能和谐友好地相处。
可持续发展理念。景观设计是以人类自我中心,而可持续发展设计是以生态为中心,二者的结合是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是景观环境设计的立命根本和最终落脚点。
三、节能环保设计在景观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一)生态建筑,节能设施
生态建筑即“绿色建筑”,是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既具有人工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亮点,又有自然景观自身的调节能力,二者相互融合,以达到美观与节能的双重效果。生态建筑的建造使用环保无污染的材料,同时配以节能的各类设施,例如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为内部设施供电,利用雨水填充内湖,使景观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内涵,既是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又可做到环保节约。
生态文化,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实践活动,组织好每年的节能宣传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各类节日,唤醒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在建造景观环境时,加入节能环保设计理念,例如,站牌设置提示语,建议人们养成乘公交出行的习惯;景观中要用到的照明设施采用节能灯;利用回收的瓶子制作工艺品等等。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活氛围,切实让居民形成节能环保的认识,从而达到推广生态文化的效果。
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对环境的改善又能起到一定作用。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各类废材料的改造与重复利用、建造过程中废水资源的净化处理、城市景观与农业景观的结合等等,都可以作为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手段。
节能环保理念已进入社会生活,与之前的注重美感忽略自然的景观相比,如今的景观设计中积极融入各种生态建筑和节能设施。景观环境在向世界展现其自然与和谐美的同时,也在愉悦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因此,节能环保的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科学上的设计理念,也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更要加强对节能环保的认识,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理念;元素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刘盈盈(1962―),女,湖南湘潭人,工程师,主要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31-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各大城市不断扩张试图解决“人多”和“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对软性的需求被轻视甚至忽略,比如对美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不仅需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居住面积,还迫切需要居所周围有美好的景色,这给居住区的建筑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为应对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前人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
前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也是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衍生品。而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概括,缺少综述性研究。
2设计理念研究
篇8
关键词:生态;小城镇;规划;可持续发展;环境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key words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gradual expansion of c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At firs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and summed up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small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nd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of small towns is discussed in detail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train of thought.
Key words: ecological; Small towns;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小城镇生态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小城镇建设应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生态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城镇为载体,综合性研究和制定发展规划建设方案。生态建设不仅直接影响着小城镇规模的大小,也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小城镇发展的前景。
随着小城镇人口的增加,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小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内生性的,在建设过程中逐步显现,必须尽早充分的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才有可能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
从规划者的角度而言,评判一个城市规划方案合理与否(可行性)的标准,不再局限于短期的经济效益,而是越来越强调适宜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共赢,越来越强调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当前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挤占绿地
小城镇建设一般以县为项目单位,由于县级财政财力紧张,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能力弱,小城镇建设资金基本靠商业开发来解决,因地价和动迁费用较高,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商只建设可以买卖的商品建筑面积和场地等必须的配套实施,而不注重投入绿地建设,多数开发小区没有绿地。
(二)整体规划不完善
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缺少保护、改善和治理生态环境的内容,或是对建设生态型小城镇考虑的不足,使小城镇的生产、生活、休闲区布局不和理造成生产企业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既不利于企业生产又给居民带来噪声、粉尘等污染。
(三)缺少环境保护错施
乡镇级的小城镇基本没有污水排放系统,生活污水就近泼倒,靠土壤下渗和蒸发来解决排放和处理,对生活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生产污水、废水用明渠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给排入的河道水体造成污染。
(四)破坏自然景观
小城镇建设中自然山水的生态价值和作用被忽视,甚至被严重破坏。小城镇周围随意办厂建房,任意开山取矿,使一些有生态价值的山体、湿地被夷为平地,失去了城镇应有的生态自然景观和城镇与自然和谐的环境。
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开展城镇化建设时,应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指导,在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城镇化的规划和建设,建立“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科学创新”的发展思路,从而使小城镇的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小城镇的功能得到强化。
(二)系统协调原则
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系统协调”,其协调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城镇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目前,我国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资源紧张,人多地少,大城市数量较少、实力较弱,小城镇数量多,规模相对小等。由此可见,城镇与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因此,我们要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积极发展地区的中心城市,同时对小城镇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快其发展步伐,从而使城镇和城市同步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相互协调发展的目标。
2、城镇与资源发展的协调
资源作为影响城镇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要与城镇的发展相协调。这里所涉及的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在进行具体的城镇规划时,规划者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因地制宜的思考,从而使城镇和现有资源的发展相互协调。
3、城镇与基础设施的协调
加快城镇与基础设施的协调主要指的是城镇与交通的协调关系,交通是连接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 它是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城镇和城市连接的重要设施。因此,要建立便捷、通常的交通网,使城镇布局具有协调性和合理性。
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具体思路
(一)科学编制和实施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要实现小城镇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就需要编制高标准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使小城镇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管理,实现小城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小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利用乡土景观环境
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时,有关人员不要忘了乡土景观环境在小城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要保护和利用好乡土景观环境。它是长期的地理沉淀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特性和存在的必要。它不但可以反映人们的文化传统和生存状态,而且它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三)因地制宜,全新规划道路体系
以往小城镇的建设大多数走的是大城市的老路,均按照“广场求宽、街道求宽、风格求新、建筑求高”等原则进行小城镇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这种建设方式并不适合小城镇,它完全打乱了小城镇传统的空间布置,致使建设丧失了原有的个性化特点。
由此可见,小城镇的建设并不适合走大城市的路线,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全面思考。尤其是道路体系的建设,小城镇具有传统街道的特点,尺度较小,从生态角度考虑,最适宜选用“窄路密网”的道路构架,鼓励建设非机动交通,它不仅能满足城镇的发展需要,还能降低能源消耗,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四)做好生态绿地的规划
一个小城镇,改善环境质量除了主要依靠对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外,还要重视发挥自然景观对污染物承载作用,特别是天然和人工水体,自然或人工植被、广阔的农业用地和空旷的景观地段,都可作为景观生态稳定带的骨架。
生态绿地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要分布均匀,大嵌块体与小嵌块体相结合。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并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而小的植被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有种类或小生境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小嵌块是大嵌块的补充,不能取而代之,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廊道连接起来。
(五)加大环保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生态环境防治的重要保障,城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小城镇承载污染物以及治理污染的能力。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小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比例,为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奠定物质基础。在做好这些配套措施的同时,还要做好加强小城镇企业污染的整治工作,从根源上杜绝破坏现象的发生。
结语
综上,发展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科学原理,结合小城镇特点,指导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芬.基于城市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0.4.
篇9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郊游憩带;城郊游憩系统结构
大都市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其中都市城郊(环城)游憩带系统优化及其可持续发展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黄震方等,1999;胡勇,赵媛,2004;赵玉宗,张玉香,2005)。从目前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状况看,城郊游憩带开发与建设还存在着缺乏统筹规划、忽视生态环境效应、游憩系统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孟明浩,顾晓燕,2002),制约着都市旅游和城郊旅游的协调发展。因此,对国内外城郊游憩带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和揭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原因、配置模式与系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城郊旅游研究缘起及城郊游憩带概念的提出
国外对城市周边旅游地类型及空间结构的研究要早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前苏联地理学家对环绕城市周边的游憩地带已经有所注意,认为城市周围娱乐带的发展是对城市化过程的一种弥补。1987年Stephen L. J. Smith在国家尺度上将旅游划分成城市旅游、户外游憩、度假/划船、城市边缘旅游4种类型。1991年Mullins提出“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认为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现代城市是为了消费而建立的,而不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城市那样以工业、生产、商业和居住为主要功能。Weaver(1993)根据旅游活动随距离衰减的现象,提出了城市居民出游的同心圈层结构,将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划分为专业旅游带、中心商务区、地方邻里区、胜地带和乡村5个带,显示出旅游研究者对城市旅游地域空间分异的关注。McKenzie(1996)也注意到城市郊区旅游发展问题,曾在一份讨论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文献中提到了城郊旅游现象。Scott D(1997)等人的研究反映了城市周边旅游的特征。日本学者铃木富治郎(1985)、山村顺次(1995)将目光投向城市周边游憩空间的形成和变化问题,山村顺次在其著作中提到在大伦敦的形成了环形的游憩地带。
国内关于城市周边旅游发展的研究从上个世纪90年代逐渐出现,但是对于这一空间地带的称谓并不统一,有“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1997;符全胜,1998)、“郊野”(肖胜和,1999)、“环城游憩带”(吴必虎,1999、2001a)、“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王云才,2000),等等。无论如何称谓,这一地带介于城市市区与广大农村之间,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和农村功能互相渗透、社会经济发展特殊而又十分活跃的过渡地带,这个过渡带在景观生态学上称为边缘界面(叶岱夫,2000)。吴必虎(1999、2001a)在对上海市郊区旅游开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的概念(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ReBAM),认为环绕城市、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游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并初步建立起大城市环城游憩带规范研究的框架。
二、 城郊游憩带形成的驱动力因素
1. 市场需求因素
由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对愉悦身心和短期休闲度假的需求日益增强。一般来说,城郊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出游的重要选择地。因此,城郊游憩带便在这样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应运而生了。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和“黄金周”休假制度,城市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他们对于休闲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吴国清(1996)提出,周末旅游市场的兴起促进了现代旅游从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旅游转变的步伐,使城郊成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由于“黄金周”期间旅游景区超载、环境破坏、交通拥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旅游者不能真正享受到休闲的乐趣,于是居民开始理性地选择休闲时间,更多地选择周末休闲的方式,使自己不用远行就可以观赏到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和游览主题公园等。刘汉洪(2000)认为从国内旅游和假日旅游消费行为的特点看,以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是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首选。
2. 级差地租与旅游成本因素
吴必虎(2001b)、石艳,何佳梅(2001)认为城郊游憩带的形成区位,往往是在旅游成本和土地租金双向力量作用下,投资商与旅游者达成的一种妥协。对于投资商来说,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级差地租越低,资金压力越少,而在城市中心则要付出高额的地租及其它费用,于是这种排斥性的内驱力使投资者的资金逐步投向郊区。对于旅游者来说,游憩目的地距离城市越远,游憩者的旅游成本越高,其出游意愿和实际出游率越低,即存在所谓的距离衰减现象(distance decay)。吴必虎(1994)在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的研究中得出,上海市民以郊区为目的地的活动人数基本呈同心圆衰减,在距离上海180km范围内的目的地,大约30%的市民曾经光顾过,距离增加一倍出游率下降5%。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最终在某个适当的位置形成游憩区域。吴必虎,唐俊雅等(1997)对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结论之一即中国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张安,丁登山等(1999)撰文对南京城市游憩者时空分布规律与活动频率进行分析,同样发现距离衰减规律。
3. 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城郊游憩项目吸引力逐渐增强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收益以及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近年来各地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纷纷把旅游业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很多城市把旅游业确立为当地支柱产业,并多方面给予政策引导与扶持,如旅游扶贫政策、旅游开发区政策、大旅游政策、旅游政府主导政策等,形成了支持城郊旅游发展的良好软环境(赵玉宗,张玉香,2005)。城郊地区也纷纷调整了各自的政策,把那些具有较高旅游价值的土地从农产品生产中解放出来,用来发展旅游业。王云才(2000)认为在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大城市郊区应以城市极化为中心,建立合理的地域发展功能,以提供优质游憩地为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来加快大城市郊区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于近距离城郊休闲游憩的需求以及城郊政府对于自身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共同促进了城郊休闲游憩景区(点)的建设,使城郊游憩带逐步走向了成熟。
三、 城郊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理论模式
1. 基本理论依据
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认为中心地理论、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城市边缘理论对城市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1)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中心地的规模越大,它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的腹地面积越大。城市中心地的规模与其腹地大小的关系可以用于指导城郊游憩带的系统配置。城市中心地越大,到城郊游憩带旅游的城市居民就越多,对城郊腹地游憩设施的波及也越广。在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配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城市腹地大小和当地的资源条件,建立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类型不同、规模不等的游憩设施。
(2) 城市感知和城市意象
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感性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把握。城市感知是城市意象的获取途径,而城市意象是城市感知的最终结果。顾朝林,宋国臣(2001)指出,城市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节点和标志5种要素对城市意象起关键性的作用。在这5大要素中,“边缘”与城郊游憩带之间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基于这一原理,城郊游憩带系统布局应该与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突出自己的功能特色,从而加深游憩者对游憩地的感知。
(3) 边缘效应
由于不同类型因素的互补性会聚而产生的超越各地域因素单独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值效益就是边缘效应。从信息美学角度看,不同质的两种构图元素的边缘带,信息容量最大,在构图上易于产生魅力(沙润,吴江,1997)。城郊地区由于处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独特区位和自然景观而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余晟,2003)。
2. 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配置模式
王云才(2000)曾对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认为B.B.罗多曼模式和Clawson & J. knetsch模式可作为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此外,余晟(2003)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城市游憩系统空间配置的“星系”模式。
(1) B.B.罗多曼模式。 该模式是在对大都市郊区土地利用景观(自然公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郊区游憩地配置的理想模式,即自然公园配置的“极化生物圈”理论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观点认为,平原极化生物圈中郊区游憩地配置应包括集约农业区域、乡村游憩地、自然保护区、康乐公园等。
(2) Clawson & J. knetsch模式。该模式根据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中间地域和资源指向地域3种利用类型,也就是形成大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3个圈层模式。该模式提出:在空间资源紧缺的都市区(即空间利用者指向地域)修建都市公园和运动场;在距离都市较近的乡村游憩地(即中间地域)建康乐公园、田园公园、农村博物馆和主题公园;而在距离都市较远的地区(即资源指向地域)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城市野营公园、狩猎场等。
(3) “星系”模式。该模式借鉴了宇宙星系的结构模式来描述城郊游憩系统的空间布局,它围绕着核心城区将城市游憩系统划分为近程游憩带、中程游憩带和远程游憩带。游憩带的主要划分依据是游程时间,将距城区约0.5小时游程的地带界定为近程游憩带,游憩类型以生态、绿色的休闲活动为主;距城区约1小时游程的为中程游憩带,基本以城市郊区的小城镇、依托特定自然环境的大型游憩区和主题公园为主;距城区大约2小时的为远程游憩带,有的已进入其他省市的范围,主要以中小城市和特色旅游地为主。
四、 城郊游憩系统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
沙润,吴江(1997)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把城乡交错带的旅游景观分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两种模式。他们把近城区作为边缘缓冲带的内圈,认为应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这个圈内应降低建筑的密度,使建筑尽可能融入绿色的背景中;而近郊和远郊区为边缘缓冲带的外圈,宜选用森林公园模式。叶岱夫,陈岳裕(1998)认为传统的近郊区以蔬菜副食品生产为主,远郊区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产业布局已经难以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应该在近郊地区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进行综合开发,远郊区进行观光农业开发,建立城郊乡村保护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刘卫东,李家虎(1998)认为,大城市旅游业开发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资源出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宜的地价建设主题公园;开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资源性和保护性旅游景点建设,以自然环境保护和历史名胜古迹建筑保护为主;产业旅游或商务旅游开发,以城市郊区工农业的成就和建设成果、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肖胜和(1999)在探讨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时提到,郊野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基础做不同的选择,如郊野公园、户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和农业旅游区。他在分析郊野旅游的开发方式的时候,只考虑了资源因素对于开发模式选择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城郊地区由于与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在选择开发方式上的差异。王云才(2003)认为,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担负起城市景观生态保护和满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的高层次需求,他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划分成11大类30种景观类型。苏平,党宁,吴必虎(2004)在对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时考虑到了城市中心引力对旅游地的约束作用,他们发现不同类型的旅游地与城市中心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人工娱乐型旅游地最近、人文观光旅游地和运动休闲旅游地居中,自然观光型旅游地最远。
在国内城郊旅游研究的对象选择上,目前较多的研究是针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都市。一些学者以具体的城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符全胜(1998)在对江苏锡山沿太湖地区的城郊游憩带进行开发研究时认为,可以根据位置、环境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在近城区可以选用风景名胜区模式,在近郊区可以借鉴主题公园模式、观光农业园模式和度假区模式,在远郊区可采用度假区模式和森林公园模式。王云才,郭焕成(2000)对北京市郊区游憩地的类型配置和空间结构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北京郊区游憩地中田园公园和观光农业园主要包括农园观光型、农园采摘型、森林公园型、浴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乡村民俗文化型和综合观光型6类,并且根据北京市郊区资源、环境、区位及农业生产特点把全市的游憩地区域划分为3个圈层、8个地带。王云才(2003)又在综合分析北京市景观环境和景观相容度的基础上,结合近、中和远郊区三个地带的空间特征,将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区域规划为以城市文化旅游和居住休闲为主的城市近郊都市旅游观光带、主要集中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城市中郊大众旅游休闲带和广泛发育湖泊、山地、林地等的远郊中高山地景观区。此外,吴必虎和庞振刚、董波分别对上海的城郊游憩带的空间特征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吴必虎(2001a)综合考虑了土地利用、交通可达性和人群流动等因素,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描述为以中心城区为内核,形成3个环带的同心圆形式。庞振刚,董波(2001)将上海的城郊游憩带根据其景观特征划分为准城市带、过渡带和准乡村带,认为准城市带的景观特征为人工文化生态旅游区,过渡带为古典文化景观与现代景观结合的生态旅游区,准乡村带为近自然生态旅游区。王成新,王格芳,姚士谋(2004)在对无锡斗山城郊旅游区进行规划时,根据资源特点把旅游区分为观光娱乐型、休闲度假型、参与体验型、文化教育型和综合功能型。
五、结语
从上述对城郊游憩带的旅游地类型和空间特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国内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城郊旅游发展现象和对空间分布规律的阐释上,而在其形成的驱动力机制、系统结构与地域空间分异规律方面少有新的研究成果,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大城市城郊旅游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城郊生态环境系统保护的呼声,要求对城郊游憩系统进行整体的规划,使各种旅游地类型在空间上、类型上和规模上达到合理的配置。因此,在规划城郊游憩系统时,要积极发挥配置模式的指导作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城郊游憩系统结构以及地域空间分异规律,以适应和满足游客对城郊游憩地与游憩项目和设施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Mckenzie, F..Growth Management or Encourage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Land Use Policies Affecting Australia's Major Exurban Region[J].Urban Policy and Reserch, 1996,15(2):83-101.
2.Patrick Mullins. Tourism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15(3):326-341.
3.Preobrazensky, V.S., V.M Krivosheyev. Recreational geography of the USSR[M].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1982.
4.Sccot, D.. Exploring time patterns in people's use of a metro park district [J].Leisure Sciences, 1997,19(3):159-174.
5.Smith, S.L.J.. Regional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7 ,14(2):254-273.
6.Weaver, D.B.. Model of urban tourism for small Caribbean islands[J]. Geograghical Review. 1993,83(2):134-140.
7.铃村富治郎. 都市周边のレクリエ-シヨンの变容[J].地理, 1985,30(8).
8.山村顺次. 新观光地理学[M].东京:大明堂,1995:135.
9.程立初. 城乡结合部群体旅游市场的开发[J].经济师, 2002(9):64.
10.符全胜.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3):57-59.
11.顾朝林, 宋国臣.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设计, 2001(3):71-77.
12.胡勇, 赵媛. 城郊旅游可持续发展及其模式初探[J].小城镇建设, 2004(5):49-50.
13.黄震方, 侯国林, 徐沙.城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观光农业的开发初探――以南京城郊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4):103-106.
14.刘汉洪. 走向转型升级的中国假日旅游[J]. 旅游调研, 2000(11):10-13.
15.刘卫东, 李家虎. 投资开发大城市郊区旅游业[J].上海投资, 1998(1):44-48.
16.陆萍, 舒杰, 张华. 城乡交接带开发建设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襄樊学院学报, 2004(2):72-74.
17.孟明浩, 顾晓燕. 近年来国内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2(6):71-75.
18.庞振刚, 董波,等.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 旅游学刊, 2001(3):76-79.
19.沙润, 吴江. 城乡交错带旅游景观生态设计初步研究[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7(3):53-56.
20.石艳, 何佳梅. 环城游憩带形成机制分析及市场开发探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4):86-87.
21.苏平, 党宁, 吴必虎. 北京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04(3):403-409.
22.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 地理学报, 1994(2):117-127.
23.吴必虎, 唐俊雅, 黄安民,等. 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J]. 地理学报, 1997(2):97-103.
24.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1a(4):354-358.
25.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b:333-335.
26.肖胜和. 浅论郊野旅游开发[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3):43-45.
27.王云才, 郭焕成. 略论大都市郊区游憩地的配置――以北京市为例[J]. 旅游学刊, 2000(2):54-58.
28.王云才. 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J]. 地理研究, 2003(3):324-334.
29.王成新, 王格芳, 姚士谋. 城郊旅游区规划应把握的宏观问题――以无锡斗山旅游区为例[J].规划师, 2004(6):83-85.
30.吴国清. 市场导向与上海郊区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 1996(3):65-67.
31.杨京波. 城市化对城乡结合部旅游业发展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2):22-24.
32.叶岱夫, 陈岳裕. 当前城郊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探讨[J]. 惠州大学学报, 1998(2):97-100.
33.叶岱夫. 对我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 城市问题, 2000(6):22-24.
34.俞晟. 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4-167.
篇10
关键词:景观设计绿色基础设计规划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green infrastructure as a has the natural areas and internal linkage of open space network, human and wildlife habitats for migration channels and clean water, natural, activity place, has the important natural ecological value, can become guarantee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between benign circulat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framework.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w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tho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green foundation design planning ecological system
1 景观绿色基础设施概述
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生态的稳定程度是由种群活动的自由度决定的,而被城市建设隔绝了的斑块型绿地,严重限制了生物种群间以及种群内部个体的接触和交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使种群的生存和进化都受到了抑制,孤岛效应的产生直接影响着种群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的稳定平衡。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从景观环境及其设施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为人与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迁徙通道及净水源在内的自然活动场所,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价值,可以成为保证社会、经济、环境间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服务项目,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将自然元素融入社区,促进野生生物的繁育,在增加生态稳定性及多样性的同时,减少了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
1.2 绿色基础设施的组成
绿色基础设施包含了各种自然资源、再生性生态元素及风景要素,是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与其他自然区域,绿道、公园与其他保护区域,以及农场、牧场、荒野、循环土地等维持原生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环境资源的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以公园体系和循环土地为例,公园体系包括自然区域、公共公园与运动场等,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的同时,对生态资源进行了保护,而对垃圾处理场及矿地等区域进行重新修复与改良,形成的循环土地也对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所有构成元素中绿色基础设施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网络中心,这里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着起源地或目的地。而连接这些中心的廊道则起到了保障生物迁徙顺利进行与风景连接等重要功能,其形状、大小与分布均取决于被保护资源的类型、尺度及其地域性。连接廊道包括:绿道走廊(沿河流、铁路等自然景观或人工要素建设的线性开放空间)、绿带(受保护的自然土地、本土生态系统或发展结构功能的农业性风景等)、风景连接等,这些连接廊道除生态功能外,通常还具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甚至是生产功能。
2 景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
2.1 规划理念与原则
2.1.1 规划的主动性
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使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在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规律下,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用地与经济用地相比,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然而,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公共空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也和水电、道路等必要的基础设施一样,对城市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应在规划中主动寻求和恢复被扰动的自然生境,积极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平衡,规划中应使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先于其他专项规划,保证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
2.1.2 功能的多样性
除生态保护功能外,绿色基础设施还应提供高品质休闲娱乐场所、净化水文与空气质量、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魅力等多种附加功能,体现绿色、视觉以外的复合型功能优势,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以水质的优化为例,城市地表覆盖硬质化和地表水流的渠化会带来诸如洪水频率和洪水量的改变,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而绿色基础设施能够让城市的水文过程重回自然。例如滨河的大面积绿地可以作为洪水来临时的滞洪区,减少洪水的危害;结合道路和水体设置的绿地可以减少暴雨径流带来的大量污染物。
2.1.3 建设的弹性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应做好积极应对城市发展准备,以多尺度、多模块、多样性的弹性设计而非标准模式建设生态环境。由于城市中人文、经济甚至气候等条件中存在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为保证生态网络不会随着时间与城市背景的改变而丧失其生态功能,必须在设计之初就以不同的规划尺度建成功能多样、稳定度高、适应性强的网络体系,以便在其中某个部件出现功能缺失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自发调整进行补偿。
2.2 规划方法与程序
首先,应有计划地维护线状土地的利用,使其成为连接自然遗留地与公园等系统的廊道,将“绿色孤岛”连接起来,并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框架,以发展整体系统风景,减少发展造成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其次,应考虑将城市、郊区、荒野等连接起来,并将城市内的各部分绿地网络化,成为多尺度联结绿色的空间体系。再次,连通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通过描述、定义自然资源价值、开放空间网络功能,基于场地的生态、社会、经济联系,规划力求减少洪灾、将腐蚀和沉积作用减到最小、在预计中的暴风雨期不增加场地多余物、阻滞地表径流、保护野生植物栖息地。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此外,规划程序也是影响建设成果的因素之一,因此应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绿道体系开始,通过资源评估、规划、GIS分析等进行进一步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并通过各相关管理部门的相互合作以及研究与规划部门制定可实施性的保护、建设、弥补、维护方案,最后再实施全面的建设工程。
3 景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1999年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其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开始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如美国马里兰州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就历经了10年以上的实践,并取得了可观的生态效益与丰富的经验。
在我国,城市景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调查和试验较多,但还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地普遍呈现尺度单一的状态,抑制了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效益的发挥,使其无法体现在改善宏观环境、保障物种迁徙等方面的功能;在市场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在短期内明显小于其他经济商品,无法得到政府与开发商的重视;我国公共参与制度仍不完善,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常由单一部门主导完成所有专项规划的编制,不利于体现规划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此外,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间的协调合作,但权责利益分布的不平衡可能产生协调不当或地区保护主义,导致生态廊道在某些地域被中断等问题,使绿色基础设施体系难以在全区域范围内实现。
有鉴于此,政府应自上而下深化认识,加强不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引入更多不同背景的专家参与规划建设,并打破行政藩篱,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多尺度、多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促进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龙, 李迪华, 韩西丽.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 城市规划, 2005, (09).
[2] 陈靓. 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格局分析方法及模型[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3] 张红卫, 夏海山, 魏民. 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指导“绿色城市”建设[J]. 中国园林,2009, (09).
- 上一篇: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
- 下一篇:电工基础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