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学校管理方面的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小学小学管理中应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为家校合作管理奠定基础。(1)在宣传中要找准对象,由点向面拓展。一些农村孩子的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不到位,参与意识极低,让全体学生的家长都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参与管理的重要性较为困难,故而在宣传过程中可先选择一些具有进步思想、有代表性的家长作为宣传对象。如与村委会合作,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形式,借助村级会议等把学校的办学思想、宗旨等进行宣传。由点向面逐渐展开,通过长期坚持让大部分家长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2)在宣传方式上,学校不能以管理者的姿态自居,而要和家长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采用座谈、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在对家长宣传学校的管理理念、方法时,不能以机械的“讲听”方式进行,而要辅以各种案例,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家长了解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在宣传中也应广泛地收集家长的意见,家校双方相互探讨,共同交流。只有提高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才能让家校管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为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二、拓宽途径,引导参与,广泛引导家长参与管理
在以往农村小学的学校管理中,家校合作的方式较为单调,多以每学期的家长会形式为主,家校管理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还是停留在学校单方面管理的层面上。为此,在推进农村小学家校管理中,拓宽家校管理的途径对提高家校管理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1)在家校管理的方式上要以多样化的方式而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中。如可以村为单位,以村长或村社中具有一定权威和先进思想的家长作为带头人,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或根据学校实际而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如学校也可举行开放日活动,在开放日学生家长可到校参观、参与学校的活动,和教师进行交谈,提出意见或建议,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如学校可建立班主任-家长管理模式,在每学期开学初,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家长对班级的学生情况、管理方法等进行探讨。(2)在引导学生家长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发挥家长的管理作用,引导其对学校的管理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如学校对学生的安全管理有什么措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学生家长提出意见,都可以让学生家长提出来。二是要注重通过多种形式把学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的具体措施告知家长,让家长能配合学校的管理,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对学生的行为管理,学校放学后学生是否及时回家,如果没有,家长是否和学校取得了联系,这就需要形成一种互动模式。三是要注重建立家校圈、校讯通、意见箱、朋友圈、QQ群等多种沟通方式,为家长参与管理提供方便,促进其广泛参与管理。
三、优化方法,及时沟通,形成家校互动监督机制
篇2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中学校管理;应用
高中做好学校管理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给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需要,确保学校管理能够让学生和教师都真正的满意。现在进行高中学校管理的时候,不够到位的根本原因便是不够重视学生本体,选择的管理方式没有将学生更好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而是过度地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校升学率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落实人本管理。而想要做好人本管理,需要从下面几点出发。
一、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科学知识的场所,高中学校更是如此,若是在进行学校管理的时候,将人性化管理引入进来,则可以让学校硬性的管理条框更加柔和。学校主体是学生,也必须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认真地听取学生对学校的相关建议,重视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确保其能够切实遵守学校的制度和信念,这样的学校管理才可以说是成功的。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高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场所,并不是制造大学生的工厂,学校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够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那些和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教师必须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决策。其次,需要进行学生自治组织的建立,开展各种活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需要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将学校管理以及学校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发挥学生会带头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学校管理更加的民主。
二、重视教师管理积极性的调动
教师是高中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做好高中学校管理必须重视教师管理积极性的调动,让其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想要做到这点应该从下面几项出发。首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应该和任课教师很好地配合,尊重任课教师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和任课教师一起进行有效的管理。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学校管理需要以及自身情况来对自身教学任务进行权衡,在教学的时候尽量地做到公平公正,对于那些资历比较老的教师和年轻教师也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其次,需要重视教师主人翁管理态度的发挥,只有教师真正地认识到了自己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以及学校建设中去,教师的学校管理工作热情才可能被激发出来,学校管理才可能做得更好。
三、重视民主精神的发扬,保证管理规范制定的合理性
进行学校管理的时候,需要规章制度来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除了需要将管理权限赋予给教师和学生之外,还需要对高中学校管理的相关条例来进行完善,只有这样,学生和教师的行为才能够被约束。人本管理并不是让教师以及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意来做每一件事,而是需要受到学校管理规范的相关约束。在进行管理规范制定的时候,需要重视民主精神的发扬,全面地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确保制定出的规范能够照顾到不同方面的实际需要。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届学生的特点都不一样,所以,学校进行管理规范制定的时候,也应该全面地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有意识地进行修订,只有管理规范真正地让人信服,学校管理运转才能够正常,人本管理这个理念才能够真正地深入人心,高校管理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四、以人本为视觉创新学校管理的相关理念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学校管理理念想要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必须不断地进行发展和更新,现在出现的学校管理理念也越来越多,学校管理也应该重视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的实际应用,只有这样管理模式才能够跟上时展需要。所以,对于现在高中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该将人本管理理念放在基础的位置,根据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将人本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师和学生管理中去,从而确保整个学校管理体系能够健康地发展,学校也能够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
结语
高中在进行学校管理的时候,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比如学校管理方式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没有全面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没有将绝大多数教师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去,这些问题的存在也给学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便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重视人本管理理念的应用,对高中学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将学生放在首要的位置,利用人性化的手段来对学校见管理,打破以往存在的管理界限,将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积极性真正地调动起来。在进行学校管理规范制定的时候,需要通过民主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给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道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0):80.
[2]赵元成.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探讨[J].学周刊,2017,(10):193-194.
[3]李玉成,庞鸣嵘.论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J].科技资讯,2010,(28):221.
[4]王冀宁.基于人本管理理念下的学校管理探究[J].学周刊,2016,(35):226-227.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31―01
家校共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家校共育意味着家校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关系,家庭和学校积极沟通、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共同促进学生发展。为此,作为校长,我们要切实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校在家校共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以及生活习惯的形成,莫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基础,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沟通,育的方向、目标、方法等。家庭是学校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学校要与家庭双向互动,既要帮助家长提高教养素质,又要请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在家校互动中,密切与家长的关系,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更好地发挥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使家长的参与意识、角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策略都更进一步,真正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校互动,提高家校同步教育的有效性,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将成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资源。
二、全力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获得双赢
1. 开展家长问卷调查,为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家长工作和更好地教育学生提供宝贵的依据。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通过问卷调查,能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还可以定期发放家长问卷,对学校管理、教学、伙食、班级服务质量及孩子最喜欢的教师等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了解家长对班级及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计划,改进工作。在拟家长调查问卷时,首先要做到问卷语言有亲和力,让家长很容易接受。其次要做到卷面内容有针对性,能够集中反映问题。第三问卷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便于家长填写。第四问卷必须真实、可靠。
2.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拓宽家校沟通渠道,营造良好家校共育氛围。要切实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形成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教育工作格局,学校必须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拓宽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形成以学校党支部书记、政教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德育老师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骨干力量。在学校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信函沟通、电话访谈,班级QQ群、微信、留言版、校长邮箱、班主任邮箱等家校网络平台交流,现身说法,案例教学等,充分发挥优秀家庭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以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体育等活动增进亲子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营造良好家校关系和共同育人氛围,全力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获得双赢。
三、不断提高家校共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7-02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现在的高校来说,学生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建立更是重中之重[1]。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大学生利益诉求情况,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对南京审计大学学生以及部门领导、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希望通过调查分析结果阐释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情况以及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发展现状,解决相关问题。
一、调查设计
(一)内容
本设计以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和完善为基础,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自身利益诉求表达的态度和理解,以及对学校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体系构建中的态度。另外,通过对部分领导、教师的访谈,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的基本情况,同时对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探讨。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主要包括学生利益诉求的五个维度,即学校管理、在校权益、人际关系、知识学习、心理健康五个方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 493份,问卷回收率为98.6%。数据统计以及分析采取人工录入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在分析过程中以对学生调查问卷为主,并辅以对部分领导以及教师的访谈记录。
(二)目的
1.了解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利益诉求的基本情况;
2.了解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以及
表达方式;
3.了解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对自身利益诉求表达的
态度以及对现行表达渠道的看法;
4.了解南京审计大学学生对自身利益诉求表达途
径的选择;
5.了解我校管理者与教师对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
的态度以及对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三)目标
1.当前大学生对自身在校期间表达利益诉求的方
式、想法以及形成这样想法的原因。
2.设计研究健全和完善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
机制的对策及建议。
(四)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需要把学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畅通的学生表达言论平台,关注学生利益诉求。
2.科学的原则。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问题的研究,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用科学的数据来阐释研究问题[2]。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生问卷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在校期间涉及自身的各方面利益诉求比例都很高,如:“想要学习,但不知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希望学校多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实地调研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想要表现自己,但是苦于没有地方或机会”,这三个问题在调查数据中尤为突出,分别有42%、52%、44%的学生对以上三个问题持非常赞同的态度,还有37%、41%、45%的学生持比较赞同的态度。说明当前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利益诉求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在“学校管理说是以生为本,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基本不可能”、“ 学校管理权力太集中,班级里事都是辅导员说了算”、 “学校宿舍管理太严格,应该多给学生自由”三个调查数据中,持基本同意观点的学生比例分别达55%、57%、60%。这三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学校在学校管理体制层面上存在着问题。而且 “学校管理和运行机制比较混乱,学生有问题不知通过什么方式提出”有40%的学生持基本同意观点,可以看出当前许多学生在提出自身利益诉求表达时对方式方法的选择还比较狭窄,使得校园安全存在隐患。通过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调查分析,发现“老师上完课就走,课后和我们沟通交流太少”有高达81%的学生对此问题持非常赞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课程教师与学生平时接触太少,学生无法做到与教师的充分交流,可能这也是当前大学生自身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的原因。在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问题分析中,“班级里和课堂上都是辅导员和任课老师说了算,有意见却也无可奈何”,“学生之间有矛盾不愿向学校或老师寻求帮助,往往通过冷战或争吵等方式自行解决”,“遇到相关问题时,我通常采取敌对态度,进行无声的反抗”三个问题,持基本同意观点的学生比例为47%、61%、3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学生虽然在自身利益诉求的比例上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利益诉求的意识以及对利益诉求表达方式方法的选择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设置的开放性问题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对学校的课程、专业设置,教材选择,学习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诉求,也进一步表现出当前大学生利益诉求内容涉及广泛。在最后的开放性问题中,“当你在学校遇到问题,有意愿或要求想表达时,除了以上方式,一般还会用哪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表达出来?”很多学生填写了通过网络的方式宣泄表达出来,或者向家人、朋友倾诉。这也要求学校以及辅导员应该对学生的利益诉求途径予以正确引导。最后,在“学校应多听学生的意见,搭建更多学生发言的平台”,“建议学校定期对学生开展各方面调查和学生座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的问题上,持非常赞同观点的学生比例达66%、72%,这也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此类诉求的反馈。“我认为学校在维护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方面的机制体系比较健全”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持完全不同意的比例达到了21%。另外在开放式题目中,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在整个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制度保障,同时能够让制度成文,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及时学习了解,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身的利益诉求。在与学校的部分管理者以及教师的座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前南京审计大学对大学生利益诉求的表达虽然越来越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阶段在科学完善的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建立学校的保障利益诉求表达的正式规章制度中,学校管理者需要加以指导,这些制度的完善和建立都是健全和完善学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重要体现。
三、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的措施
通过调查分析以及与南京审计大学部分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访谈,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以及表达制度设计这个研究领域。同时,随着当前大学生自身权利意识和主体地位的不断增强,学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利益诉求也越来越重视[3]。所以,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措施亟待完成。
(一)确立学生工作公示制
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本身利益方面的问题,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高校各管理部门都出台了专门针对于这些问题的公示制度。避免学生对学校学生工作的公正、透明度产生质疑,学校可以在学生党员的发展、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助贷方面的评定、三好学生等评定方面公开公示,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在对因触犯学校校纪校规而受到处分的学生,学校会可将处分结果以及处分依据公示出来,学生对公示结果有意见可以直接向学校相关受理部门反映。同时,学校可以召开学生代表听证会制度,在制度制定的时候广泛听取学生意见,推进学校学生工作方面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推行本科生班级导师制
19世纪,英国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它最大特点是密切了师生关系。导师不仅需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指导他们的生活,并且需要协助安排学生的学习计划。在我国,导师制是运用在研究生指导的层面。但是,随着近些年来高校对本科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特别关注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各方面诉求。所以,建议学校教务处从校级层面出台制度规范本科班级导师制度,由专业教师担任班级的专业导师,让学生有更多接触教师的机会,可以更直接地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不仅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与自己导师之间的关系密切,了解也更加深入。同时导师也会有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所带学生的利益诉求,反过来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关心对导师有信赖感,愿意主动向导师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让师生关系朝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
(三)搭建学生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当前南京审计大学中出现的学生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及时和良好的解决,其原因离不开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阻塞。学生利益诉求无处表达,难免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建立学生申诉制度,设立学生申诉部门。如设置校内的学生申诉委员会,由专门的副校长担任委员会的主任。也可以设立“书记热线”、“校长热线”、“书记信箱”、“校长信箱”,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与领导沟通。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定期的“书记面对面”“院长面对面”等谈话交流活动。推出学生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平台,使得学生的各种类型利益诉求能够得到表达。这些都是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有益部门。
(四)合理运用网络及校园媒体,拓宽信息搜集渠道
网络与校园媒体在大学生中间具备传播快、力度大、影响广等特点。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多的群体。原来高校有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网、校园BBS、校园主页等媒体,现在在大学生中间流行的人人网、微博、飞信、微信传达消息更快更直接。手机网络盛行的今天,学校可以直接把很多信息在手机平台上,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和途径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或者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学校也可以成立校园权益部门、校园舆情部门来搜集学生的利益诉求。虽然由于不记名制使得这些信息的可信度有待商榷,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愿望的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李翠萍,宋承萍,张健.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
究――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研[J].淮北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
[2]张志云.构建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的思考――基于美国
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4,(4).
篇5
【关键词】初中学校 学校管理 学生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教育也需要不断的开放与更新。然而,很多初中学校仍然不注重办学策略与方向的改进,致使学校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办学实力也在削弱下滑中,学校应有的发展特色没有形成。因此,这就需要学校改进管理措施,积极抓住机遇,提升办学的层次,有效扩展办学规模。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满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需要。
就教师而言,应体现教师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从教育的本质为出发点,充分发扬教师教学的灵活性与创造性,突破以往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遵循人本管理理念。构建出和谐、团结共进的民主氛围,充分相信教师并依靠于教师,使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发挥到最佳潜能。
就学生而言,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学校应该让学生在一个健康、有爱、和谐、积极的环境中成长。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同伴群体。所以学校应做好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工作,将学校与家长紧密的联系起来,发挥三重社会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学生管理应坚持个性化的教育管理理念。由于地区差异性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教育管理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实施符合地方教育特色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育评价方面,应该由单一的总结性评价转为注重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调节功能,重视个体差异性,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满足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思维能力。真正的评价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在充分了解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监控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更加广阔的空间。
因此,学校管理的第一步骤应该是积极转变传统式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促进教学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入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式管理。
二、强化制度管理,改革沟通机制
学校管理应进一步完善制度上的改革,认真遵循《中小学规范管理》的要求,建立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当今的学校利益群体处于复杂化、多元化的现象,这就要求学校应采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发展的长短期目标,广泛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与看法,用民主和制度的力量整合学校各项资源,促进学校的科学管理。
以往的教育评估过于重结果而轻过程,重形式而轻实质,这种情况不适于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应转变不当的教育评估,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适应当地实际的评估标准。要考虑学生的教育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管理者和教师责任意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各自改革的紧迫感,提升制度管理的内涵。
在沟通体制上,学校应减少学校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层级,转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优化上下级之间的内部结构,增加学校各层级之间的交流机会和渠道,利用形式多样的双响交流建议和意见,降低信息传递中的信息差,做到快速、直接的反馈。由于学校内部的教职员工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想要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建构有效的信息传递。学校可以采用“走动式管理”的方式,在用餐、休息时间与教职工多交流、多沟通,营造出和谐、平等、互信的交流氛围。要灵活地运用沟通技巧,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建立起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鼓励学校部门内在、管理者、员工和教职工之间经常性的互助与协作。
三、提升教师综合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着,他们的综合教学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所以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对教师综合水平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很多学校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信息化的运用对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信息操作方法,还要具有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及与时俱M的教育理念。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综合水平:(1)完善教师备课制度。要求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主动进行备课汇报,多参照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与之多交流、多沟通,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与质量。(2)组织本校教师到其他先进的学校学习参观。组织不定期的培训活动,对学科教师展开现代教育技术和专业理论的培养。(3)邀请外校的模范教师或优秀专家来校对我校教师进行专业性的培训。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学校应加强教育思想管理,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促进学校内部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统一性。积极开展严谨、科学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比如名师讲座、网络培训、院校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都能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
俗话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学校管理方面,一定要认识到教师的综合水平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性。师资力量的强弱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做好教师管理,学校管理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篇6
【关键词】以人为本;视域;小学学校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6-02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教育作为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一生成长造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必须加强对学生科学合理的管理,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学习与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合理的管理能够有效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小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实行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显得刻不容缓。
一、小学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小学管理体制落后
大部分小学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一味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严重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也只是注重学生各科成绩的提高,将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仅仅只是表面文章,根本无法落实到位。可见,小学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尚未冲破传统的束缚,导致管理体制严重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2.学校管理的民主性不足
我国学校教育一直遵循“校长制”原则,学校所有的日常工作安排都是由校长全权决定的。在这种指示权利过于集中的情况下,导致小学学校管理严重缺乏民主性,不能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积极作用。即使教师有良好的管理建议也得不到采纳,完全按照校长的指令办事。久而久之,教师处于这种缺乏民主的环境下,逐渐滋生出诸多不满,导致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低下,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阻碍了小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
在中高考考试的压力下,虽然各大学校积极响应素质教育,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然是教师最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学生成绩的好坏始终是学校一如既往关注的重点内容。受这种思想的严重影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窄,无法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以人为本的小学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1.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念
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小学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在教育整个环节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一生造成无可替代的影响。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小学学校管理教育同时应该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观念,正确处理好教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小学生作为小学教育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关注并尊重教师群体,倾听教师的意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管理者应该走进教师,切实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帮助教师将诶就各种问题。另外,管理者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实现对学生全方面的管理。
2.加强小学管理工作的民主化
校长虽然是学校的主要管理者,但是其并不能一手独揽学校的管理权,适当放宽教师的管理权利,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断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一名优秀的校长应该集思广益,多多听取别人优秀的建议,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方面综合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例如,研究学生的个人成长问题时,校长应该组织教师积极进行讨论,合理听取教师的相关建议,制定出最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方案,实行小学民主化管理方式。
3.发动学校全体力量,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以人为本的校园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作。因此,在小学学校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校领导者、教师的积极作用,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领导者作为学校的核心力量,其教育管理理念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首先,领导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建设过程中合理渗透人性化管理内容。其次,教师作为管理教育的实践者,其整体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加强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内容,创新出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实施现代化教育。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改善以往学生被动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社会环境下,实施以人为本的小学管理教育方式是大势所趋,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小学教育水平,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J].学周刊.2014(11)
篇7
一、校长要依“法”治校
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规矩。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全局,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管理制度必须集思广益,立足本校实际,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伸缩性和徇私倾向性,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其重要含义在于“完善”,也就是说,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充实,不断修正管理制度。有了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执行、实施,执行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全体教职工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心服口服。
二、校长要严谨治学
学校要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学校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分不开,与学校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分不开。教师课教得好,学生学习成绩好,都要立足课堂。我们应抓住课改机遇,以教材改革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是办学质量的核心,学校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我们通过教育论坛、专家讲座、组内教研、全员培训、师徒帮带、不同层次的教师梯度培养等形式,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准。倡导开明、开放的教学风气,提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上学生满意的课,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看学生在学校里快乐不快乐,先要看他是否爱上课。
我们注重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每个学期坚持做学科单项验收,进行教学诊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们坚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将平时练习和期末的综合测试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
三、校长要善于用人
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位教师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校长要尊重差异,扬长避短,为每位教师创造施展才能的舞台。善于用人取决于校长容人的肚量,这是人本管理的关键。为了使教师人尽其才,校长要做到“三容”:
(1)要容纳有缺点,但有特长、有事业心的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人,谁没有缺点,只要这种缺点不损害学校利益,不破坏师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就应对其采取宽容的态度,把个性与缺点区别开来,把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别开来,批评教育要谨慎细致,把握分寸。
(2)要容纳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人总喜欢听好话,但只要设身处地地想,教师敢于提出相反的意见,甚至反对自己,总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就会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正确的采纳,不正确的进行解释、交流、沟通,切忌不假思索地否定,甚至对立起来。有了这种民主的氛围,人人才敢于说真话、说实话,工作起来就更有劲。
(3)要容纳犯过错误的人。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认真改正,应该受到欢迎。“上帝也会容忍犯错误的人”“只要不犯重复错误的人就是聪明的人”都说明了这个道理。校长要分析所犯错误的动机,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忌另眼相待,“一棒子打死”。
四、校长要善于激励教师
篇8
这里所说的沟通,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说服教育,而是基于利益关系的责任与义务关系的意见交换和价值影响。学校并不单纯地以提高其办学效益为主要目的,学校管理者作为教育者,还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为此,学校还需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增加交流的方式,不但要建立必要的、正式的交流组织,还需要利用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一、学校管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学校的管理组织是学校正常、高速运行的保证,如果学校的管理组织存在缺陷的话,将影响到学校的信息传递以及管理效果。一旦学校的管理沟通出现了问题,学校运行将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学校组织了一些活动,但是活动的规划和决策与现实并不相符,而学校的管理沟通也不通畅,这样就会导致活动难以继续开展或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学校的沟通网络一般都是按照组织结构来设置的,层级机构的逐渐增多,就会出现块状分割的状况,使得学校的管理更加混乱。不同的管理者对同一问题发出不同的处理意见,执行者在接受这些指令的时候,不但会造成工作的重复,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甚至冲突,导致不和谐现象的产生。
2.学校管理者沟通意识不强
由于学校实行科层体制,管理者往往认为自身处于优势地位,能够对别人发号施令。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学校管理者难以了解管理沟通的重要性,因此学校管理者的沟通能力也难以提高。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规划和管理愿景,学校的管理行为往往都重视短期的效果,而对中长期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不但是学校管理沟通的主体,同时也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只有管理者加强其思想认识,会主动地制定相应的沟通制度和政策,并参与到管理沟通当中。而现在学校的管理却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管理,这样会使教职工不能自由思想,同时也难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变的话,教师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方式的选择就会导致制度的配套,如果利用这种管理方式的话,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政策都会在这方面倾斜,这样就给学校造成了长期发展的阻碍。
3.管理沟通渠道没有建立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使管理者和教职工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顺畅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沟通背景、沟通范围、沟通清晰度、沟通深度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沟通的范围。只有管理者能够获取到足够多的信息,建立丰富的沟通渠道,才能及时地了解到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建设主张、发展对策等相关内容。为了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就需要进行管理渠道的建设。目前,许多学校的管理,在管理沟通上存在着渠道建设方面的缺陷,学校的管理比较混乱,这样就损失了学校发展的机会成本和资源,对于学校的发展十分不利。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横向沟通、直接沟通渠道少、新渠道建设不力、非正式渠道作用小等。为了更好地建设、管理沟通的渠道,就需要对这些问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决策的时候找到相应的切入点,不断发挥沟通的效用,增加教师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感。部门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其团队精神,非正式渠道沟通少教职工就缺少情感寄托,科层管理体制导致信息传递缓慢,这就导致工作缺乏情感交流。
4.学校管理沟通反馈不够
对于沟通而言,一般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首先,信息的传递者要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尽量言简意赅地表达给信息的接受者;其次,接受者接受传达者对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并进行充分而详实的了解;最后,双方就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决定是否接受该信息。只有这三个过程达到其应有的效果,管理沟通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传达者进行信息的传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了解信息的具体内容、自己的情感倾向,并使其能够接受自己的主张,从而改变对方的行为取向,以便达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传达者怀有敌意,或是对对方所说的信息不信任的时候,他自然就会拒绝这种信息。真正的沟通并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输出行为,而是一种相互的作用行为,传达者进行表述,接受者进行反馈,传达者进行解释传输,接受者提出意见建议,正是这样的互动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一般存在以下两种问题:一种就是作为信息传递者的管理者存在的问题,由于在对教师进行管理的时候,并未对其提供相应的反馈的渠道,这就造成了教师难以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以及对工作的看法,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难以树立自己的教学风格,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品质。另一种情况就是教师的问题,其在接受管理者传达的信息的时候,缺乏必要的反馈意识,总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决策,即使学校的某些制度或者决策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也不会干预,这样就会造成单方面的沟通,从而形成沟通不畅。
5.学校管理沟通过程缺乏民主性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往往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其对于日常的教学理念、教学工作等都存在自己的看法,在管理的时候如果不得其法,将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有些学校对这些方面缺乏深刻的认识,学校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比较生硬,对规章制度的制定比较严格,执行比较死板,绩效考核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严丝合缝,以求得对学校能够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但是,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管理背后的因素,缺乏对于管理者情感因素的考虑,没有考虑到教师团队的特殊性,这样的管理使得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干劲,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
二、增强学校管理沟通的行动要点
1.优化组织结构减少沟通的层级
管理者和教师进行沟通的时候,管理者对于上级的信息往往都会加以揣摩,经过自己的加工才能逐步向下级进行传达。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总会按照自己的意图将信息转化成教师所乐于接受的内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信息的失真。一般来说,在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的过程中,下级往往过多地对上级的信息进行考虑,从而造成信息的膨胀;在信息自下而上的传递过程中,为了能够减轻上级的负担,使信息的内容更加明了,传递者往往会进行必要的删减。在学校的管理中,层级越多,对于信息的过滤现象也就越严重,也就越不利于学校的管理沟通。
一般来说,我们运用最普遍的信息传达方法就是交谈,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信息交换及时。传达者传递的信息能够尽快被接受者所了解,接受者也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这种方式对于沟通来说是最理想的,但是当信息经过多人传递之后,就会造成一定的失真,这也是口头沟通的一个主要的缺陷,为了能够在管理沟通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就需要减少沟通的层级,使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2.塑造利于沟通的组织文化
沟通行为不能脱离开学校的具体背景进行,只有良好的学校精神文化内涵才能够对教师的沟通方式、风格产生有益的影响,而学校的物质条件只是沟通的具体渠道和媒介。学校管理者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要利用现有的条件,加强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让教师看到沟通的实效,使其能够对沟通产生更大的动力和愿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对人际关系进行必要的优化,为此学校可以开展必要的群体活动,鼓励教师进行相互的交流、沟通,为其创设必要的沟通环境,培养起团队协作精神。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走进教师办公室,和教师进行更加直接的交流,在课余时间、休息时间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往往能够激发出教师的观念、观点,使教师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管理者的这种平等的沟通行为也能对普通教师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其能够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沟通,看到别人的长处、认识到自身的短处,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双方的理解,还能改善人际关系。实际上,良好的组织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沟通行为,才能更好地加强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
3.管理者应掌握学校管理沟通技巧
由于对于管理沟通缺乏必要的认识,学校管理沟通存在着很大的单向性,一般来说都是上传下达,中间的沟通环节,十分欠缺,为了能够真正解决学校的沟通问题,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能够充分掌握管理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这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进行个性化的管理沟通。单一死板的管理方法在学校管理中是行不通的。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为了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就需要管理者加深对教师的了解,并根据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方法,这样才能使沟通更加符合教师的心理需求和个人诉求,使沟通的效果更加理想。
(2)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沟通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管理者所面临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沟通的信息量以及反馈速度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改善沟通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防止由于信息过剩带来的学校管理混乱问题,大量的信息使得管理者难以全面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也就难以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从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
4.明确角色与换位思考
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知道自己在管理沟通中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不能在沟通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管理者的作用就难以体现。学校管理者理解教师的心理,多进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样才能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使教师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消除沟通的障碍。在管理沟通这个过程中,管理者的谈话内容不能过于空泛,要集中在教师的身上。对教师不应该一味进行管教,而需要对教师的工作、教学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到教师的兴趣点,并通过这个点加深沟通的深度,从而了解教师真实的心理需求,更好地为教师服务。
通过换位思考,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打破了以往那种单向的思维模式。如果仅仅依照自身的经验进行思维的话,那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思维效果,只有了解对方的难处,才能更好地深入对方的内心深处。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教师的优势,并给予其必要的鼓励,这样就能够建立和谐的团队氛围,同时,在进行任务布置的时候,才能够根据教师的具体特点对其进行安排,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发挥其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虽然换位思考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要用真情实感、换位思考还是能够建立的,一旦建立,学校的管理沟通将更加高效、更加深刻,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发展,更好地加强学校的管理。
5.设立专门的学校管理沟通部门
管理沟通串起了学校的日常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直观重要,当学校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沟通部门。专门部门的建立,能够使学校的管理沟通更加体系化,通过对管理沟通的计划、控制、组织等行为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保证管理沟通的效果。如果学校的规模较小,也可以将这些工作交由专人处理。现在,很多学校都还未设立这样的部门,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这样的部门,但是其职责权限却并未加以完善。因此,学校管理沟通工作的专业部门应该成为学校管理沟通的必设组织,只有使其具有完善的权责体系、管理制度,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学校的管理沟通服务。
参考文献
[1] 苏勇,罗殿军.管理沟通.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慧军.管理沟通.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 褚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张刚,焦建军,王文奎.管理沟通理论的变革性质和意义.理论导刊,2005(2).
[5] 张晓虎.符号互动与社会规范的形成.理论月刊.2004(12).
篇9
1.设计蓝图,做好战略决策。作为一个学校领导者,校长首先要对本校的发展前景做到心中有数,并能设计一幅清晰的蓝图。我们制定了《学校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明确了学校发展战略:以“亲仁近智”为核心理念,通过“仁智环境、学山课程、淳美活动、生态课堂、情理管理”五个行动路径,最终实现“养书生本色、育生命活色”的育人使命。行动计划的实施,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关注校情,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决策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分析事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领导者只有从本校校情出发,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在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时,我们充分审视历史和现实,将“学山”确定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点,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学山文化体系:以“亲仁近智”为核心理念,以“好学、力行”为校训,以“生命为本、生态为纲、生活为源、生存为道”为教育理念,以“经权兼用、情理互生”为管理理念。
3.群体参与,有效解决问题。学校管理决策时,要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学会宣传发动。教职工思想认识到位了,就很容易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目标意识就会更强,也更容易抵制干扰。我校刚开展双休日校本研训时,流于形式,效益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发放了《双休日校本培训意见征求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让教师研究改进的方法,形成管理的决策。我们汇总大家的意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落实了具体的研训内容,明确了专家骨干讲座式的“学山讲坛”和教师沙龙式的“学山论坛”相结合的研训方式。因为方案是大家共同制定的,又针对教师的实际,执行起来教师的自觉性也就强了。
4.民主管理,实施多级决策。学校的有些决策,要征求教职工乃至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多级决策”,这样的决策实施起来才会取得效果的最大值。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时,就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家长座谈会、行政会、校务委员会、专家座谈会,反复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了“学山”课程体系。当然,我们在发扬民主时,还要注意分清政治民主和管理民主。政治民主,以民主为目的,追求人文精神,强调民主的形式;管理民主,是以管理成效为目的,追求的是科学精神,讲究的是平等,形式灵活,权力在管理者,责任也在管理者。
5.经权兼用,注重人文关怀。“经”是指决策的刚性;“权”是指决策的弹性。决策刚性,并不是说要“冷酷无情”。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充满弹性的决策能让管理充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我校原来规定每位教师备课都要写详案,检查时也是以详细与否为主要评价依据。结果,许多教学成绩优异的骨干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怨声载道,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备课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整:青年教师备详案,老教师和骨干教师可以备简案,检查时重点检查老教师的板书设计和骨干教师的教学反思,并定期展示优秀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让所有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交流。这种区别对待的弹性管理方式,保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的实效性。
篇10
一、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关系的基本内涵
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的良性互动是指学生权利行使的自主化保障化和学校管理权力运行的公正化程序化,并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向更高层次关系状态发展。这是一个整体性动态过程,二者均不可偏废。
(一)高校学生权利对学校管理权力良性运行的推动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依法治校的背景下,高校管理权力良性运行是指以“育人为本”为方向,依法公正运行,并且对管理行为承担责任。高校学生权利在推动学校管理权力良性运行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参与权确保学校管理权力运行的人本方向。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主要表现为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民主管理。高校管理权力运行坚持人本方向的前提是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权利的宣告或变更,而是有权利参与学校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有权对涉及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发表意见。美国高等学校的学术管理机构是评议会,有关调查显示,在全美高等院校中,50%的评议会有学生代表。我国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也体现了高校管理中学生参与权利,其规定学生有“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权利。
2.学生程序性权利推动学校管理权力公正运行。高校学生的程序性权利是“学生为了行使、主张或保障其实体权利而必须具有的通过一定的方式、步骤、顺序等为一定行为的能力”。学生程序性权利不仅为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监督管理权力提供了条件,而且为管理权力设置了边界。学生可通过听证权申诉权等程序性权利,监督学校履行程序性义务,使学校管理权力的行使严格遵守程序。比如在美国,学生的实体权利受到剥夺时,则拥有与证人对质和盘问证人的权利,要求由公正的法庭举行听证会的权利。
(二)高校管理权力对学生权利的积极促进
1.保障学生权利的理性行使。高校管理权力作为法定权力,其维护的是公共利益,而学生权利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并且有可能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公共利益。权利行使的一个基本准则是权利的行使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界。因此,学生为了自身权利的实现而损害了他人或集体的权益,学校的管理权要对其进行制约,比如有些学生在熄灯之后仍在寝室里唱卡拉OK影响了其他学生休息权利。若是没有学校管理权的存在,学生权利的理性行使是不可想象的。我国高校普遍制定了学生守则或学生行为规范,其实质在于学校管理权力对学生权利理性行使的引导。
2.创造学生权利的实现条件。将学生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是远比将应有权利法定化更为艰难的过程。学生权利的实现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比如经济水平、管理方式等因素。高校被法律赋予了广泛的职权,在创造学生权利实现条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目前安徽、浙江、湖南等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大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为学生权利的救济提供了渠道。
3.给学生权利提供及时有力的救济。从高校管理权力角度看.不仅要创造权利行使的外部条件,一旦在学生权利受到侵犯时还必须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济。毫无疑问,通过司法程序是权力救济的主要程序,但高校管理权力的救济也不容忽视。因为它存在自己的优势,如及时、费用低等。况且,无论诉讼机制多么发达,它都不可能包揽对权利救济的所有方面。比如在法国,国民教育部和学区分别设有国家教育高级委员会和学区国民教育委员会,专门处理教育纠纷。就我国而言,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讼”。据报道,2005年湖北某高校的两名学生通过向学校的大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使勒令退学的处分被“改判”为留校察看一年,重新获得了继续在校学习的机会。
二、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的基本价值
高校学生权利与管理权力良性互动的基本价值在于突破高校管理的现实困境,促进高校和谐。具体而言,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高校贯彻“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推动力。育人为本与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不可分。2003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高校学生权利与管理权力良性互动必然要求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不仅尊重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善于吸收学生的建议与要求。在此推动下,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方式,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目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就是与学校管理权力互动的过程,这不仅体现了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的内容,而且达到了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目的,最终确保学校育人为本的权力运行方向。
2.构建高校和谐管理关系的根本途径。从法理层面分析,长期以来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一种公法意义上的特别权力关系,其主要特征是隶属型的,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不平等性。这种高校管理制度,极易与学生权利发生冲突。大学生诉高校的案件大量涌现,一方面说明了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学生的权利意识日益觉醒;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应有的程序性权利的缺失和救济渠道的单一化。实现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则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的“单向性”管理模式,通过利益表达机制和权利救济机制,实现双向互动。目前已有高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据报道,2006年6月厦门某高校就宿舍电脑管理问题。召开学生宿舍专题听证会,学生代表、学生宿舍物业管理公司代表、学生管理人员对此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学校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形成了教育与管理相统一的和谐育人局面。
三、高校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良性互动的实现路径
1.树立权力与权利行为的规范意识。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若要达到实现校园和谐和法治的立法目的,学校管理者与学生必须树立权力与权利行为的规范意识。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权利
意识。另一方面,树立权利救济意识,不但知道权利而且会行使权利。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于主张权利和寻求救济。对学校而言,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加强法制教育,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教育部制定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高校制订学校规章指明了方向。比如2005年8月苏州大学在最新颁布的《苏州大学学生管理规定》中增加了“已婚女学生因生育需要可休学”的条款。2005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出台了新的《学生手册》,其对校规进行了修改,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奖励与处分”等方面的规定更加细化。
2.健全学生权利体系尤其是学生的程序性权利。依法治校与构建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管理权力必须把尊重和保障个人的权利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从各国高等教育立法来看,都是以权利核心的,当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平等权、言论自由等宪法基本权利受到管理权力的侵害时,能得到公正、有效的救济,这是权利的本质体现。权利在逻辑上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包括实体性权利又包括程序性权利。我国的教育立法对学生的实体性权利有了相对完备的规定,但这些实体权利的实现需要程序性权利的设定作为保障。鉴于目前我国学生权利的现状。健全学生权利体系主要体现在学生程序性权利的完善和行使,比如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增加知情权、听证权、辩护权、平等对待权、申请复议权、申请仲裁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