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检验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中小学,足球教学,内容衔接
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11年修订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的在于解决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的衔接及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等问题。但是任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连年出现的学生体质下滑现象。国家教育部体卫司司长杨贵仁指出:“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大中小学之间相脱节,没有把十四年的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没有在这十四年中根据学生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和其它规律进行研究,也就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小学管小学,中学管中学,大学管大学,这就会出现低层次的重复。”
1现象及问题:
纵观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以足球课为例)教学情况,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函待解决:
1.1小学足球课的教学方法有教条化的示范-讲解-练习型,也有游戏型、竞赛型、启发型,甚至存在放羊式教学,学习内容基本是传球、颠球、接球等的基本技术。中学阶段教学内容开始走向多极化,部分学校一应试教育为主,体育课成了摆设,足球课教学任然以传、接、颠球为主,甚至被其他课占用,部分学校体育设施和师资条件十分优越,有些学生开始接受本专业化的足球训练课。大学阶段由于学源地域结构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也被打破,使得学生体质条件参差不齐,足球课教学为了照顾大部分学生,又得从简单的基本技术学起,成了一部分赶不上,一部分吃不饱的现象。
1.2 很大一部分小学仍然使用成人标准的足球器材。足球的大小和重量与少儿支撑运动器官的发育水平不适应,就可能使其形成不正确的运动技能并导致运动损伤。许多小学为了节省开支,便不分高低年级,统一购置成人体育器材。
1.3 虽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文件已经明确了大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目的、目标、意义以及评价标准。但各个地方、学校以及体育教师在解读文件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完全领会自己任务和具体做法。导致文件成了摆设,自己依然以单一、乏味的技术教学内容为主,忽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忽略了传授给学生健康锻炼的方法,忽略了学生阶段身体机能的提高方法和增强阶段身体素质的练习手段,忽略了运动节能形成规律,忽略了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2大中小学足球教学内容的一体化的衔接建构
将足球教学的内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等五个学习领域的要求。从纵向上进行构建构建,具体见表1。
2.1 小学1-3年级阶段。小学1-3年级的学生是发展增强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和相对力量素质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喜欢攀登爬越、跳跃,设计以足球简单踢球、停球技术为游戏内容的游戏为主主,采用形式多样、寓灵敏、柔韧和相对力量素质练习在内的游戏活动最能吸引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增强灵敏、柔韧和相对力量的提高。
2.2 小学4-6年级阶段。小学4-6级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上开始加速发育,这时期是发展身体平衡能力和速度素质的黄金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一些田径项目的练习,以增强速度素质。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能力弱的学生就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动作,同时注意培养其集体合作意识。
2.3 初中阶段。初中阶段是发展学生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素质的时期,同时这个时期,学生开始注意自身在体育运动中的感受。这个时期,就要要求学生在掌握原有单个和组合动作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简单的局部的两三人的战术配合学习与练习。同时,也要融入一些田径和体操项目来增强学生身体素,以弥补足球项目锻炼的不足。
2.4高中阶段。高中阶段学生身体形态和技能开始接近成人,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较之前大为提高。这个时期应该加强学生足球战术能力的培养,如边路进攻、中路进攻、定位球战术、人盯人防守、区域防守、混合防守等基本战术,绝对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也应加强,可以在体育课中融入器械力量练习,给学生更多的讲授体育锻炼方法和原理,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2.5大学阶段。大学体育是朝着单项体育俱乐部制的方向发展的。特别是近些年来“三自主”的体育教学模式已成为主流。这个时期足球教学形式主要包括足球训练队的训练、足球俱乐部的学习和足球选项课的学习为主,内容以足球实战训练提高为主。同时,要注意学生游泳项目的学习和游泳安全知识的掌握,体育知识掌握方面,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健康体质测试数据能够分析并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案。这个时期不能再以技术学习为主,而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体育理论的讲座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
3 结论与建议
3.1足球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课时,应该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呈现一个逐渐深入和递增的过程。每个时期除了技术学习之外还应注重这个时期学生身体发育特点,融入一些其它项目的锻炼方法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要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体育锻炼知识的灌输。
3.2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坐下来认真考虑每个项目的大中小学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摒弃以简单的技术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认真分析项目特点和学生在该阶段的身体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深入开展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一体化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整体性和效率性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朱建国﹒大、中、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一体化的衔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6):41-46.
篇2
The Reach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in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Colleges
LAI Ji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As an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is very eff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CBI); English Teaching; Vocational architectural Colleges
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理论概述
1.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概念
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CBI)源起于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到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引进国内的,一种通过主题教学或者学科内容教学,达到既定英语学习目标的先进教学方法。其作为一种将语言和实际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先进教学方法,重点强调教学模式上从学习语言到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目标的转变。该语言学习方法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为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具体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模式、保护教学模式、沉浸语言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加强模式。
1.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特征
(1)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使用前提是对学科知识的极度重视,整个教学法必须在相关语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而非以往一味地注重语言形式以及语用功能。
(2)该语言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和学生学习材料,都应该选用英美文化环境下的原始语言材料,学习的目的应偏重于英语的应用能力。
(3)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个体情况,诸如: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情感、个人喜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在了解此类学生的个体情况之后,才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与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
2.1 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缺乏建筑类的职业性,所设置课程针对性不足。现行高职类英语教材出于对高职类学生学习基础稍显薄弱特点的考虑,在教材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英语语言以及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忽略了建筑类学生的“职业性要求”,不能使学生通过对所有学科的综合学习来巩固英语。甚至,还有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方向严重脱节的情况发生。此外,英语教材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建筑类的行业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一门实用性语言工具的效用。
(2)建筑类高职院校师资薄弱,教师在跨学科教学环节力不从心。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英语在传达建筑专业知识的效用。但是,担任该类院校的英语老师很难做到英语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两通”。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学工作都是由专业英语老师承担,其虽然能做到在英语专业知识讲解上的驾轻就熟,但是由于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层面的欠缺,使得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的讲解环节非常吃力。也有考虑到该问题的院校和领导选用专业建筑老师来承担建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英语课程在建筑类专业内的“专业性”,但是由于其英语语言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导致整个英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仍然是沿用了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授课老师为中心,采用单词、句子、语法点逐个讲授以及翻译课文的教学方法。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3 CBI模式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内容依托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高的具体表现
(1)内容依托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建筑类课程的综合学习之中。在该种教学法所设置的情景模式之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通过多种课程的综合学习,有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结合建筑行业的真实资料和数据,使学生不仅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对建筑专业的知识也多有涉猎,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3.2 教学法创新与改进策略
(1)英语教材的改进和创新。其一,有效整合现有英语教材,加大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目前,多数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都将对专业英语知识本身的学习作为第一出发点,在“职业”性上考虑很少。应该在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指导下,整合出一本具有建筑类专业“职业”性的英语教材。
其二,加强辅助教学资料的开发。可以在建筑类专业已有的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大量搜集、整理一些建筑类专业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辅资料。
(2)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进。首先,在建筑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新型教学设备,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其次,利用建筑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创设模拟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教学,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
(3)加大英语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力度。出于对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考虑,为了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考虑到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主动学习和了解建筑行业知识,提高自身“跨学科”英语教学能力。学校可以尽可能为英语教学团队提供一些专业的建筑行业常识的学习机会,让广大英语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建筑类专业知识,做到对建筑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涉猎。如此一来,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达到英语教学的“跨学科”目标。另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各专业教师,组织一些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取长补短,全面提高自身“跨学科”教学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性作用重大。建筑类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多是理科出身,在英语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逐步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尽量选择一些轻松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明显加快教学进度,增强高职类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篇3
1.1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2011年《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要在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增强办学特色等方面上,做出改革建设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此政策背景下,培养具有检验医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着眼点,是对检验医学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开设是实践检验医学素质教育的新探索,在此探索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践者,从传授知识转向为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1.2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需要临床检验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内容,检验结果准确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安全以及检验学科的发展。近几年来,临床检验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多,已达1500余项,因此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众多检测项目中,如何选择其中最合理经济有效的项目,特别是如何组合多种最有应用价值的检测项目。由于实验室能出具量值报告,为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并针对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同时我国颁布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这些已为建立完善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极好的支持指导作用,在我国若能实施,将会规范临床实验室的设立,完善实验室自身建设,同时确保我国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能与国际同步。
1.3补充和完善医学检验教育的需要目前医学检验各专业课程分门别类,内容有联系,但独立行课,对应有相关医学基础课程,学生若以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方法来学习检验专业课程,就会造成对医学检验各亚专业综合分析能力、整体提升理解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引入并系统规范全面地学习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是医学检验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对医学检验教育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并综合延伸分析检验医学信息学的内涵,指导学生理解并接受本课程的内容,使学生树立本课程专业学习的正确理念,认识本课程实践的价值,并应用正确的评估方案获得有效的评估依据,客观地有理有据地评价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临床应用价值;检验的流程控制是全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加强临床实验室海量数据,提炼出高于数据资料的临床诊疗信息,不断地巩固拓展延伸专业知识。
1.4提升英语和电脑网络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是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非常重要能力和素质。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查阅、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最新文献,加强学生自觉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进而强化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水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程的实践还需要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和专业应用软件,HIS和LIS的实践应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网络应用知识,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掌握全面的临床资料,采用循证医学专业软件(ReviewManager,GRADEpro3.6等),应用于自己的循证检验医学和数据挖掘中,锻炼了学生应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
2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检验医学信息学内容广泛,涉及分析前、分析分析后检验医学信息等方面。《检验医学信息学》共有14个章节,但本课程的课时数极为有限,仅有教学学时2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无法讲授全部内容。鉴于该课程的教学时间设在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第八学期,即进入实习前的最后时期,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接近尾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能与各专业课程很好地衔接、融汇贯通,本课程学习完毕,能尽快熟悉临床检验工作,缩短实习适应期。因此,以检验医学的流程控制和实验室管理质量提高为重点,安排了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基因信息库与蛋白组学)、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认可、检验医学的流程控制、临床实验室能力验证、医学检验方法学评价、诊断试验的数据挖掘、循证检验医学及检验医学信息在科研中的应用等十个专题内容。其中“实验室认可”解释了除实验室结果互认的内在要求外,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也是实验室认可的专业要求。“循证检验医学”主要针对不断增加的检验技术,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来规范检验医学的设计研究、文献评价,用当前最佳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LIS应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方式,密切结合医院临床检验特点,解释了LIS性能特点及应用,形成许多实践应用成果,也大大丰富了课堂讲授内容,确保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数据挖掘”主要基于LIS的解释和咨询检验报告,找到检验医师工作的切入点,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发现检验项目新的应用价值。检验医学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诊断、医学信息学的统计、流行病学等研究实现了融合,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研究方向。据临床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快进入并适应实验室工作,具有强烈的检验流程控制意识,能够自觉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规范开展工作,具有明显循证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好评,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3探索多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检验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与临床检验紧密结合的系统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相较实验操作为主的专业课程,不够生动形象,较为枯燥。若照本宣科就流于教条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讲解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采用多媒体、案例分析及研讨式教学法,内容不在深,在乎其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4结束语
篇4
Key words:med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s;biomedical engineering;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14-01
引言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在医学检验专业普遍开设,但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却较为少见。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来说,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仪器维修能力。随着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断中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功能复杂、智能化程度高的现代检验仪器进驻检验科室,这对相关专业人员如检验科技术人员、检验仪器维修工程师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进入检验科从事仪器操作的工作性质不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更擅长仪器维修与设备管理,所以更能进入有着广阔市场的检验仪器公司或医院设备科工作[1]。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从事检验仪器维修相关工作,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显得十分重要。
一、检验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检验医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多专业交叉学科,现代医学检验仪器通常涉及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传感器、生物化学、放射等多技术领域[2]。多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考验,在检验仪器教学中偶有失衡,便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检验仪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1.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技术、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功底颇为扎实,但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检验仪器的设计不但包含理工科知识,也依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用化学、医用物理学、临床疾病诊断、临床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后者正是工科类专业学生的弱势,因此,其对仪器原理的理解往往一知半解,久而久之,丧失学习的兴趣。
2.实验室检验仪器设备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实践课程是检验仪器教学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以培养维修工程师为主的生物医学工程而言。部分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医学检验仪器课程的不够重视,以及经费投入的限制,导致硬件设备跟不上教学的步伐,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训练,进而影响教学效果[3]。
二、《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改革的措施
《医学检验仪器》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通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在课程教学与改革方面总结出以下经验。
1.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针对“培养检验仪器维修工程师”这一具体目的,在教材和内容上都要精挑细选,要联系实际、重点突出、知识面广、难易结合。目前医学检验仪器教材多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编写,而曾老师编写的《临床检验仪器学》内容涵盖临床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故障易发部位及质量控制等,关于检验标本及临床检验方法介绍较为简单,比较适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2]。通过文献调研和走访广州、中山、珠海、东莞等多家医院发现,临床检验常用,需要经常维修、维护的设备包括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凝固分析仪、半自动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细菌鉴定仪、免疫发光分析仪等,因此教学内容选取此类仪器对应章节,而弱化PCR核酸扩增仪、DNA测序仪等内容;课程重点除了检验仪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外,还包括各种仪器的基本电路、结构功能、操作方法、故障检测与排除、维修维护步骤等,而对所涉及的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也需要有所了解,以便学生对临床检验实验室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课堂教学适当辅以科室仪器图片、多媒体动画、视频等,形象地阐述仪器的操作、安装、故障分析等过程,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也能补充实验室设备不足、学生无法亲自动手操作仪器的缺憾;亦可尝试引导式教学,重点内容除了由教师主讲外,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思考题,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并演讲,设置讨论和教师点评环节,改变以往医学检验仪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督促学生学习和掌握[4]。
2.重视实践训练,完善实验室硬件设施
在实验室已有设备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增加实验内容,以实验促进教学。针对实验室只有分光光度计等少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缺陷,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积累发现,除了完成基本的操作内容外,还可以增开故障维修实践内容,具体做法为:将学生分为A、B两大组,分别进入两个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拆机操作,并由学生在不过分损坏仪器设备的前提下设置电路故障,然后A、B两组互换实验室,维修对方组所设置的故障,顺利完成维修任务的学生可获得平时成绩加分奖励[5]。通过训练,学生对仪器电路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然而,单一的仪器设备并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安排。对于教学用检验设备偏少、实验室无法投入足够资金的情况,为了节约成本,建议酌情考虑购置一批价格较低、体积轻便的重要仪器,以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另外,还可向医院低价购买计划淘汰但仍可正常使用的二手检验仪器,以供教学之需,缓解理论教学“看不见”、“摸不着”的难题。
3.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医学检验仪器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观摩和实践,近距离走进“维修工程师的生活”,了解其工作环境、岗位职责,可进一步作为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课堂理论知识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也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可以邀请校外维修工程师举办讲座,为学生带来医院科室仪器的维修实例与经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检验仪器维修的要点。
4.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检验科由于仪器设备、检验标本等的特殊性,对实验室温度、湿度、电场、磁场、无菌环境都有严格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仪器维修的基本要点,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严谨的态度,出入科室要言行得体,穿鞋套、戴手套,注意细节,将来才能更好地胜任维修工程师的工作。
篇5
主要从现代的医学检验进行分析,对全面发展新时期的医学检验的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培养既有检验能力又有临床经验的综合性人才,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检验医师。检验医师在掌握先进的检验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这对培养综合能力都比较强的医学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检验医师;人才培养
0引言
医学检验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相互交叉,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发展速度也很快,可以说是医学界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专业。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断中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医学界,也越来越需要检验和临床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其工作内容主要就是负责检验各种项目指标、采集样本、检验结果的告知等,同时,还要参与临床问题的相关讨论与沟通,把患者的检验信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有效依据。国家的教育部门也对培养本科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检验医学及临床经验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使其可以在医院等医学单位从事复杂医学的检验工作,而之前提到的检验医师,是需要从临床工作的检验岗位中培养的,在具备检验技术的同时也具备了临床经验。所以,对培养高级检验医师的教学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对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检验医学作为一门现代医学学科,是把现代的临床诊治与实验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且涉及的知识范围特别广。检验医学已经用在了疾病诊治及治疗的整个过程之中,为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靠而详细的信息,为临床的诊治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医学检验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医学检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进行实验操作,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才能不断推动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全面发展检验医学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的检验医学课程主要分为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个部分,他的优点是以学科为主,按部就班的就行学科教学,用这种方法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这就造成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实践需要的人才的脱节现象。同时,教师一味地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出现了重复,主修的过程过于繁琐,学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更多的检验医学知识,综合能力就不可能会得到提高。所以,要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就要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提倡教师根据实践的需要编写出与实践相符的理论教材,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虽然有不少的医院已经实现了检验工作自动化,但是手工检验在临床检验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很多检验项目需要靠手工操作来完成。调整、规范学生的教学实验方法,使实验教学充分的发挥它的验证功效。另外,教师还要把理论知识与试验充分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强化检验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如试验设计、试验操作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把检验与临床相结合是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的方法
随着检验医学不断进步,怎样在新的背景下发展检验医学教学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检验医学教学肩负着向社会不同类型的医院输送高级检验人才的重任,所以就必须注重临床医学的教育。检验医师既要具备科学的检验能力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实现工作目标,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和临床结合在一起。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检验医师要提供可靠而准确的检验报告,还要就检测的项目数据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做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只有培养出一批全面发展的如检验医师一样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医学的发展。为了实现临床教学与试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就要在学生所学的专业课中加入大量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一些常见疾病发生的病因、病理等,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可以较早的安排学生进行临床实践的锻炼,在以后的实习岗位中进行轮岗实习,进而掌握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能力。让学生多参与病历的编写及临床的诊治活动,不断积累临床方面的经验,促使学生把所学的检验知识科学的运用到临床的诊治中去,为临床的病例诊治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这样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内容,进而培养学生临床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3结论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业和信息技术业的快速进步,我国的检验医学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器材在医学界被广泛的运用,致使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缺少的力量,并逐渐发展成我国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把实验和临床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是实验和临床之间的纽带。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只注重他的检验技术培养是不行的,还要重点培养他的临床知识,这样检验医学才能全面快速的发展。检验医学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先进的现代检验技术。面向崭新的未来,中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进行高级人才培养时,在不断推进学科教育向前发展的同时,还要努力创新,注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更加出色的医学检验人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未来医学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嘉波,林珊珊,郭毅,郑铁生,许文荣,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培养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3).
[2]徐高明.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10(06).
[3]杜惠洁.大学教学方法改革向度的反思与展望[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篇6
【关键词】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模式
医学检验专业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1-2],属于多技术和多学科交叉的实验诊断性和实践性强的应用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检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以后能够独立工作的基础途径。临床实习要求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锻炼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然而,医学检验专业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3-4],例如实习时间相对短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及学生临床知识相对欠缺等。面对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新时期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依据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要求[5-6],结合目前实习教学中的问题,直面挑战,积极探索医学检验临床实习教学新模式,为培养新时期的医学检验人才提供有效可行的实习途径。
1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教学现状
第一,教材方面,目前传统课堂讲授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反映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另外首都医科大学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课堂教学以检验专业内容为主,临床医学的内容过少,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临床知识内容明显不足,临床思维能力欠缺。第二,师资力量方面,作为教学医院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量大,带教教师都是兼职带教,既要兼顾临床一线工作又要进行实习带教,造成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第三,学生方面,很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尤其是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实习的中后期大多数学生忙于参加各种形式的招聘和面试,因此影响了实习质量。
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大量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临床检验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检测体系的建立、检验质量的保证、检验过程的分析和检验结果的审核与解释目前是目前检验科工作的重中之重[7-8]。这就要求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特别是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因此实习带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侧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和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7]。
3医学检验专业临床实习的教学目标
第一,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分析和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临床实习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堂已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把理论上升为实践经验,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能够融会贯通分析和处理临床工作常见问题。第二,增强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与临床沟通的能力。随着医学的发展检验医学专业的桥梁作用越来越明显,实验室与临床的积极沟通有助于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升,有助于临床诊疗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更有助于新时期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
4医学检验专业新型临床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随着现代化大型自动化设备流水线的使用,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内容也应与时俱进。由于大型自动化设备本身的重复性很高,使检验前和检验后过程的差错占检验错误的百分率逐年提高[9]。首先临床教师在带教实习过程中应要求学生关注检验前和检验后过程,强调检验前、中、后各过程之间的关联性,并注意检验前和检验后过程知识的系统讲解,从而与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相适应[10]。其次,在引导学生建立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基础上带教教师应注意讲解实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生物参考区间和可报告区间等,这有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室临床解释,掌握变异的潜在来源,为他们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实习教学内容应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引入实际病例,拓宽临床疾病知识,使学生将医学检验的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更好的衔接,提高与临床沟通的能力[11]。
4.2带教教师导师制教研室选拔各专业组具
有高级职称且丰富知识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带教导师,通过面试谈话和学生双向交流,学生根据专业兴趣选择自己的导师,导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选择心仪的学生,每个导师负责指导1~3名学生。同时导师选择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进行临床科研思维的培养,例如课题选择和设计、科研方法的应用、文献检索以及论文写作等。通过导师制使每个学生对实习阶段所学更能有所侧重,更有利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同时为医学检验专业科研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发挥检验医师作用,教学中注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近年来由于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迅速,临床与实验室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与临床沟通交流已成为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12],尤其是检验科的日常检测指标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与临床相结合的意识,提升检验工作者的咨询服务质量[13]。检验医师是检验科内既掌握一定的临床知识又深悉检验科工作的医师,他们主要负责与临床沟通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检验医师的优势,教授学生个体化实验诊断和实验室与临床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如检验所需的样品类型、样本采集注意事项、临床指征、检验程序的局限性和提供检验结果解释等[14-15];尤其是通过实际病例讨论教学使学生增强新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加强临床沟通能力,适应现代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需求。
篇7
关键词: 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190-01
0引言
病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它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临床检验的重要内容,它连接着医学的各个学科。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病理实验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色,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考核只是与临床医学专业的传统方法相似而已,为了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任职岗位的需求,我们要积极改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病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调整病理实验教学内容
1.1 适当整合病理学传统实验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病理学教材中涉及到十几个章节的实验,它的传统实验教学中内容很多,我们要对其进行整合、序化。例如在病理学各论中将部分章节融合,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我们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变情况。而在组织细胞损伤与修复、炎症、肿瘤实验方面,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各类细胞及病变特点,掌握基本病变的形态表现,使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得到切实的加强。
1.2 增加病理检验技术实验在病理学实验中适当安排病理检验技术内容,重点学习病理标本的处理方法、常规病理石蜡切片制作技术,对冷冻切片、免疫组化等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加以介绍,让学生熟悉病理学常用仪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了解病理检验工作程序、要求及其它常用的制片及染色技术,拓宽学生就业途径,使一部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能从事病理检验的技术工作[1]。
1.3 学习脱落细胞学检查知识脱落细胞学也称细胞病理学、诊断细胞学,包括脱落细胞和细针吸取细胞二大方面检查,其对肿瘤的诊断具有初筛、确诊及普查的意义,临床应用范围广,深受欢迎[2]。脱落细胞学检验是一门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基本技术操作和涂片标本的观察。在实验教学中先以示教形式让学生对脱落细胞的形态有一基本认识,继而让学生详细阅读脱落细胞玻片,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1.4 开设临床病理讨论临床病理讨论具有复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训练分析、综合、判断和鉴别能力的作用[1]。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病理讨论素材与讨论内容上增加或强化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利用典型的尸体解剖检验资料,把临床病历、病理切片发给学生,训练学生把相应的临床检验指标、临床表现、形态学改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分析病例的能力。
2选择适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2.1 加强实验技能操作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显微镜的使用十分重要,要求学生操作要相当熟练,另外病理切片制作技术、脱落细胞玻片的制作技术及阅片的基本功要进行训练,认识各种正常细胞、变性坏死细胞、炎性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形态,在实验中增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适应临床检验的需要。
2.2 充分将现代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引入和应运,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了推动作用[3]。在病理学实验课方面有了多方的改进,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等等。运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针对教学切片讲解全面细致,课堂气氛活跃,对学生学习过程全程监控,师生之间互动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切片的学习上,通过教师对教学切片紧贴实验内容适量绘制模式图边绘边讲,对于难于理解的抽象内容,通过肢体语言及丰富的临床实验经验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2.3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在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实验教学任务外,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各种实验内容的开放,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目的,采取多种开放形式。实验室坚持全面开放、资源利用最大化及因材施教的开放原则。如定时开放病理技术室和资料室,全天开放病理标本室和显微镜室,教师值班辅导,充分挖掘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让学生查找所需的病理资料和进行病理切片和脱落细胞玻片制做的练习,实验室开放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了由于课程学时少,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的技能,拓宽了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范围。
3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我们通常将考核分为实验理论考试、组织切片考试、实验作业和出勤率等,将实验考核计入总成绩,占30%,实验技能的考核尤为重要。这种综合的评定方式,既考核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又考核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达到了实验课的培养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目前检验医学教育着重研究的问题就是高职高专的教育问题。为了适应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卫生单位检验工作的要求,体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特点,我们必须将高职教育的鲜明的教育特点展现出来。在病理实验教学中,要真正体现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病理实验教学的特色,改革传统的病理实验教学中不适宜的地方,树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育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楠,刘德纯,葛霞.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2):144-145.
篇8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101
[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该学科成为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同时该学科中还融合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不管是从理论体系上来讲,还是从技术方面来讲,医学检验得到了发展。在医学检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就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质量的方案以及考核体系的构建。
[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050-02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est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ZHAO Rui WANG Fayun
Kunm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Yunnan 650101,China
[Abstract]Medical test is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the subject be the missing link connecting the basic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at the same time also fuses a variety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 the subject. No matter from the theory system, or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e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medical test, which is improved on the talent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laboratory professional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Medical laboratory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standards; The inspection system
[作者简介]赵瑞(1988-),女,湖北省潜江市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检验医学 。
现阶段,医疗机构以及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构建提高人才质量的方案,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还要构建有效的、客观的考核体系,不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
1 依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企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为了能够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优秀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此时高校要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改革教学、提高检验医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当前高校依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即:达到国家教育部100304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1]。
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将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搭建适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知识平台。第一平台,文数理知识平台。其中包括了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等,这样做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平台,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其中包括了生物化学学科、医学微生物学科等,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第三平台,临床医学知识平台。在这一知识平台上要重视临床医学与检验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平台,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平台。这一知识平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构建教学计划时,要遵循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具有联系的四大课程平台。与此同时要开设选修课,重视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重视课程建设,修订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
在课程建设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改革教学内容。医学检验这门学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并且医学检验学科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然而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掌握该学科的所有知识。所以在改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取舍得当。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一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删除与其他学科相重合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有一些内容较为简单,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要自学,这样做不仅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阶段,有七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已经修订完成,如:《输血技术学》、《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等,并且已经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新的教学大纲将重点知识凸显出来,这能够让学生对专业主干课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卫生部规划的最新版本教材,结合自编教材,融入本专业的热点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高校还要鼓励教师编写教材或者参考书。有一些教师还构建了主干网络课程,并且网络课程也是依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上采用了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章节式编排,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2]。
3 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
3.1 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知识基础、整个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教学手段,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处于积极性的状态中。在启发式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进行引导转换,将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将具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中的“启”是相对于老师而说的,“发”是相对于学生而说的。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启发式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比较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从教学观上来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过程上来讲,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得相关的知识。从教学手段上来讲,通过营造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该教学方式不是依靠死记硬背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教学目标上来讲,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能力、智力与非智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2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来模拟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教师在精选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内容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当前已有5门专业课程实现了课程上网,如:《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等[4]。
4 构建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医学检验这门学科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改革以及创新医学检验试验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特点,构建以检验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同时还要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有本专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学校还要依托附属医院检验科,构建相关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实验教学环境为开展实验项目、改进实验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临床实验室拥有着先进的检验医学实验设备,这就便于学生更好的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余时间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科研方法,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类学生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较为宽松的实验环境下,学生有机会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向老师、同学求助,查找资料等多种方式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然而解决困难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过程。医学检验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5]。
5 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自从2005年以来,各大高校开始扩招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这也就相应增加了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同时高校提高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这些毕业生也获得了医疗机构的认可。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新颖,这就表明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6 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6.1 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要安排相关的老师来管理实习生,并且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指标。一般表格指标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教师用;第二种,学生用。教师用的考核表往往是由教科室统一下发的,带队医生、科室领导要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最后将考核表上交给教科室。学生用的考核表往往需要上级医师、科室领导签字。学生用的考核表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使用仪器是否得当等;教师用的考核表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是否按照规定完成了学习情况,其中包括了教师意见表、科室鉴定表。如果高校没有构建合理的、科学的考核制度,那么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实习中都不会端正自身的态度,在实习中他们并没有提高自身的能力,而是浪费了实习时间。因此高校要构建有效的考核制度,以此来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6.2 确定考核内容以及时间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制定出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的考核内容。通常情况下,考核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强化考核内容。每个检验项目要确定评价标准,逐条逐项来考核、评价每一学生。整个评价体系中包括了94个考核项目,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物化学分别为26个、16个、11个、18个以及23个。
当每一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结束之后,要依据临床检验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来确定考核内容,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基本考核,对于强化考核往往是由学生抽签来决定的[6]。
7 结语
当前,构建医学检验专业的考核体系、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可以满足医疗机构以及用人单位的各种要求。
[
参考文献]
[1] 李富南,包欢欢,宁德强,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考核模块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20):79.
[2] 张继瑜,蔡贞,熊石龙,等.凝炼检验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5):56-57.
[3] 王芳,潘世扬,黄珮珺,等.医学检验学实验考试改革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3):107.
[4] 白雪飞,郭静玉,庞新跃,等.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9):31-33.
[5]潘世秀,胡丽华,陈凤花. OSCE在医学检验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2(3):87
篇9
1.依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从相关的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企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为了能够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企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优秀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此时高校要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改革教学、提高检验医学教学质量的方案。当前高校依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目地达到国家教育部100304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将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搭建适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知识平台。第一平台,文数理知识平台。其中包括了英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等,这样做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平台,专业基础知识平台。其中包括了生物化学学科、医学微生物学科等,这样做可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髙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第三平台,临床医学知识平台。在这一知识平台上要重视临床医学与检验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平台,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平台。这一知识平台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构建教学计划时,要遵循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具有联系的四大课程平台。与此同时要开设选修课,重视社会实践以及毕业实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重视课程建设,修订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
在课程建设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改革教学内容。医学检验这门学科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并且医学检验学科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然而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掌握该学科的所有知识。所以在改革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取舍得当。教师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一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删除与其他学科相重合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有一些内容较为简单,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要自学,这样做不仅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阶段,有七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巳经修订完成,如:《输血技术学》、《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涛’并且已经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新的教学大纲将重点知识凸显出来,这能够让学生对专业主干课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卫生部规划的最新版本教材,结合自编教材,融入本专业的热点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高校还要鼓励教师编写教材或者参考书。有一些教师还构建了主干网络课程,并且网络课程也是依据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上采用了以知识点为单元的章节式编排,以便于学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3.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运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1 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知识基础、整个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教学手段,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处于积极性的状态中。在启发式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进行引导转换,将知识转换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将具体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中的“启”是相对于老师而说的,“发”是相对于学生而说的。教师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效率。“启发式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想比较法”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从教学观上来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过程上来讲,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要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得相关的知识。从教学手段上来讲,通过营造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该教学方式不是依靠死记硬背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教学目标上来讲,比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能力、智力与非智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2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教师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来模拟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教师在精选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内容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当前已有5门专业课程实现了课程上网,如:《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等。
4. 构建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医学检验这门学科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改革以及创新医学检验试验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特点,构建以检验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实验课教学体系。同时还要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促使学生掌握有本专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学校还要依托附属医院检验科,构建相关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实验教学环境为开展实验项目、改进实验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临床实验室拥有着先进的检验医学实验设备,这就便于学生更好的开展探究式学习。在课余时间里,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设计实验、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科研方法,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类学生是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个较为宽松的实验环境下,学生有机会研究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向老师、同学求助,査找资料等多种方式来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然而解决困难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过程。医学检验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该专业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5.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自从2005年以来,各大高校开始扩招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这也就相应增加了医学检验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同时高校提高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这些毕业生也获得了医疗机构的认可。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临床技能、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新颖,这就表明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增强。
6.构建合理的、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6.1 建立科学的管理考核制度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要安排相关的老师来管理实习生,并且要制定科学的、合理的考核细则,量化考核指标。一般表格指标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教师用;第二种,学生用。教师用的考核表往往是由教科室统一下发的,带队医生、科室领导要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最后将考核表上交给教科室。学生用的考核表往往需要上级医师、科室领导签字。学生用的考核表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学生使用仪器是否得当等;教师用的考核表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是否按照规定完成了学习情况,其中包括了教师意见表、科室鉴定表。如果高校没有构建合理的、科学的考核制度,那么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实习中都不会端正自身的态度,在实习中他们并没有提髙自身的能力,而是浪费了实习时间。因此高校要构建有效的考核制度,以此来督促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6.2 确定考核内容以及时间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制定出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的考核内容。通常情况下,考核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基本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强化考核内容。每个检验项目要确定评价标准,逐条逐项来考核、评价每一学生。整个评价体系中包括了94个考核项目,其中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物化学分别为26个、16个、11个、18个以及23个。
当每一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结束之后,要依据临床检验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来确定考核内容,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基本考核,对于强化考核往往是由学生抽签来决定的。
7.结语
篇10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教学;改革;实践
检验技术专业是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技术涉及范围广,学科间交叉内容多且具有独立运用范围的学科。医学的发展使检验科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为临床医院提供检验结果的专业,检验科除了在检验技术上的快速发展外,还开始参与到临床诊断、咨询、预防以及治疗等多项工作中。医院检验科在医学领域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对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检验科的变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做了一系列的优化和调整,打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体的教学体系,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得出以下结论。
一、吃透专业教材,改善教、学、考方法
1.教材大纲及教材是教师们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工具。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反复研究与改进大纲,使之逐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紧扣临床一线对医学检验从业人员的要求及职业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对不合时宜的内容作了及时的调整和改革,删繁就简。理论课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需要而有的放矢,防止在校学习知识过度陈旧,避免人才培养不能与临床需要与时俱进。2.改革单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取多渠道手段教学:学、做、练紧密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结合。工作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方式的教学模式,例如,一对一、优对差、集中与分散、点对应片等等教与学的模式,凸显传帮带的作用,使有限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的最大化使用。同时将当下比较流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PBL教学手段、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全方位糅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措并举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厌学心理极大的改变和降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和效果。3.教学效果及质量如何往往通过考核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考核评价方式主要为理论考试及实践考核。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太过单一,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不能动态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掌握专业技能的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模式考核方式如:每节理论课五分钟的基本理论知识测试;每次实践课进行抽查十人考核讲解、操作技能;每一章节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归纳式考核。考核只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这些“检测式”考核模式,动态的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存在问题,随之在教学中不断的改进。
二、实验教学改革
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思想,转变以往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放在首位,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最终实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积极参与教改创新,因材施教,在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实验内容的不断优化最能体现出实验教学的实力,选择与时具进、新颖而适用的实验项目是提高实验教学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前提。在注重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删减临床应用较少而单一的检验项目,增加综合性强和实用性强的实验,以确保所开实验既有实用性,又能与临床应用有机结合。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培养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不能一味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首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等内容,学生则被动机械的进行试验操作,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与预期结果不符时,不知道主动去分析原因,随意更改或抄袭他人结果,因此应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创新教学方法。例如,模拟临床实验过程,分小组实验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此外,加强医教结合,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尤为重要。
三、优化课程结构,实现培养目标
1.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中职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检验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重理论、轻技能的观念,适当的增加理论与实验的比例,建议7门主干核心课程的理论与实验之比为1∶1.8(大部分学校是1∶1),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服务,重点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考虑将部分实验教学设在临床检验科进行,由中级以上临床检验师进行实践带教,从而提高学生适应临床检验工作岗位和实践技术发展的能力。2.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能在各级医院、血站以及疾控防御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实用性技术人才。一成不变过于单一的专业培养方向(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笔者认为,优化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如在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在专业拓展模块上加开食品卫生检验课程、卫生理化检验课程、病理检验技术等内容,通过重组、优化课程结构,使不同类别的专业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使毕业学生拥有“一人多证”,增加就业的几率。另外,目前在各个检验部门的检验仪器设备非常先进,种类很多,应用很广泛,但同时缺乏一批熟练而又专业的仪器维护与维修技术人才,社会需求严重不足,所以学校可以考虑设立医学检验仪器维护与维修专业,培养既有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又有仪器维修技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这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总之,对传统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强化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飞速发展的医学行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光义.实验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76-78+154.
[2]李文忠,何宪平.医学高职教育临床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