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工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工学 理论剖析、石油化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信息量巨增,石油工业勘探生产等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越来越高,要求学生所需学习的课程、知识及深度也不断增长,要求学生及科技人员不仅要掌握本专业主干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具备相关行业特别是必要的电工电子学知识。《电工学》是高等院校为本科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电类专业基础课,没有专门针对石油行业而编著的课本。而且《电工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特点,知识面广,概念抽象、枯燥[1],我校的一些石油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与电类专业相对有一定距离,如果不将该课程与学校的石油主干及其相关专业结合,更容易使得学生因难以理解而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接受程度。因此如何将电工学课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以及与石油等相关专业相结合,建设具有石油特色的电工学课程是我们在做教学、课程建设时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以深入理论分析为基础、强化石油特色教学
在讲RC电路的暂态过程时,如果按课本上讲解:首先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微分方程,然后再解分方程。在讲全响应时,将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两者叠加。虽然学生能理解数学推导过程,但是对RC电路的暂态过程,许多数学生晕晕忽忽,没有深刻理解。考试也是机械记忆。
图1:RC电路
图2:RC电路零状态响应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按上述过程讲完零状态响应[2]内容后,对照图1、图2,笔者进行了如下讲解: (1),刚开始时,uc=0,从(1)式中看出,电流i最大。因
(2),所以,开始时电容的电压uc上升比较快。随着时间增加, 也增加,由此从(1)式看出,电流uc逐渐减小,从式(2)看出uc的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如图2所示。用同样的思路讲解零输入响应过程。
在按课本基本思路讲完RC电路全响应后,对照公式
与图4讲解全响应:f(0+)即U0,若f(0+)f(∞),则电容从f(0+)开始放电,放到f(∞)为止,如图4的下面曲线2(对应零输入响应过程如图3,只是此时电容最终电压不为0)。经过这样讲解后,学生豁然从朦胧中走出。
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在工程实际中,绝大多数微分方程没有解析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研究生阶段课程《数值分析》的学习、结合计算机及计算机语言,对微分方程给出数值解。虽然不知道精确解,但能知道数值解与精确解的误差范围。如果通过逐步的计算,当数值解与精确解的相对误差达到1%或更小时、这个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时,数值解完全可以代替解析解。为学生在学历上、理论上进一步攀升指明了方向。
图3:RC电路零输入响应
图4:RC电路全响应
在讲解磁、电感、功率因数时,在讲完课本内容时,补充对部分理论分析及工程应用等。首先讲分析电感公式,长直螺线管中没有铁磁材料时的电感计算如下:
(3)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电感线圈中有磁铁棒等铁磁材料,此时公式(3)中的μ0改为μ,μ非恒值,如图5所示;而且,在电感线圈中是变化的交流电流,感应强度B的磁滞回线曲线如图6所示, ,在电流的正向、反向变化时,即使在同一H(磁场强度H与线圈中的电流是单值函数关系)处,μ也不同。书本上或大家平时都把L当作恒值,用Z=ωL计算电感的感抗,由于磁铁棒等铁磁体μ非恒值,所以计算的感抗Z并不是一个恒值,而是随着电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及磁滞效应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精密的井下测量电路中,在使用电感元件,要注意此影响。同时也为学生留下了进一步深究的空间。
图5:B、μ、H的关系曲线
图6:RC零输入响应曲线
然后介绍石油现场的抽油机的交流电机就是一个巨大的感性负载,造成电流的相位滞后电压相位,致使功率因数降低。同时,油田现场使用的各种整流设备造成的各次谐波回馈电网,造成电力污染。前几年,边疆一个油田的某个采油矿因该电力污染,每年被罚款1100多万元。据资料介绍,2010年大庆油田因此损失约100亿元。
三、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让课堂贴近时代步伐
Z=ωL,对于单一的50Hz的交流电ω1,通过调整L到L1,就可以确定阻抗Zl即Z1=ω1L1,根据阻抗三角形就可以确定所调的阻抗角 。当供电存在ω3、ω5、ω1等各次谐波污染时,该线圈电感确定为L1既L=L1,却不能由Z=ωL得到适合各次谐波ω2、ω3的阻抗Z2、Z3或阻抗角 。
各种机床基本都是交流电机拖动,正常情况下,电机在50Hz的交流供电下工作,以接近3000转/分转动,当供电含有150、250等各次谐波时,电机将以怎样的速度转动?学生众说纷纭,没有统一定论。笔者然后讲50Hz是主要能量,会在此基础上转动,但叠加以上各次谐波的振动。对于一般机械加工的石油井下零件密封处,公差在微米级,这些谐波会影响加工精度。对于更精密的部件,影响就更严重。从而引出解决此问题的先进有源滤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过概要介绍有源滤波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让学生了解该技术,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参考及选用。
讲完三相交流电机主干内容后,将研究生研究论文的一些新技术引入教学中。我们系的一个研究生,研究工厂断电时,怎样启动备用发电机。工厂突然断电时,由于一些大的重载三相电机等仍在转动,向供电母线馈入几乎同幅度的反向电压,需要检查突然断电时反馈电压的相角,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接入备用电源,如果两者的相角相差近1800,会发生烧毁电缆线等电力设备。
在PLC的简介部分,介绍八十年代末大庆油田引进的1200米小型威尔逊钻机,当时价值约1.5亿人民币。且见其具有复杂的机械、液压等控制。那时自己感觉在美国人面前没了自信。 前几年笔者带学生到辽河油田实习,非常吃惊的看到,辽河油田总机厂生产的钻机用PLC控制,比原来引进的威尔逊钻机更先进。并且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然后概要介绍PLC技术,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PLC技术的兴趣、以及作为中国人自信与自豪。
在讲解运算放大器的虚短、虚断时,涉及到忽略到输入端的微伏级信号。而在笔者的油田科研项目中,涉及到了纳伏级的信号检测,顺便把科研中的一些新技术及困惑介绍给同学,使学生了解了该知识点在石油勘探现场遇到的挑战。也使学生加深了对虚短、虚断的理解。在测试井间的流动状态及剩余油分布时,介绍使用井地电位成像技术与使用石油主干学科(渗流力学等)的常规示踪迹技术相比,其效率及经济性等方面会代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类似的介绍,增强了学生对电工学的重视、学习电工学的急迫感。
如上所述,利用课堂及答疑时间,适时把自己、研究生及同事等科研课题中相关的一些新技术、新理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相关的最新知识、动态及发展趋势,让课堂贴近时代步伐。
四、让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实战
在介绍完电机主要内容后,简单介绍一下单相交流电机在石油现场的应用,以及在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中的应用。简介直流电机在电动自行车、电动剃须刀中的应用。顺便介绍了自整角机在随动系统中的应用--如军事中的头盔瞄准器、战场侦察用的头盔遥控摄影机等,为同学报考军事院校提供了思考空间。
通过以上对电机的介绍,使同学感到这些电机就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生活中、在自己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在将来的工作中、在理想的梦中……。从而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亲切,加深了记忆、理解,对今后的知识应用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五、小结
以上介绍了在电工学教学中的部分做法,时代在飞速发展,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手段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电工学》课程的教材五花八门, 基本上是电路、磁路、电机、模电、数电等课程的基础内容组合, 内容体系完整严密, 但存在知识较为陈旧, 新技术介绍较少, 理论应用的介绍方面偏弱等缺点。与石油工业相关的技术介绍、联系几乎没有。重点大学虽然教学、科研并重,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是一种趋势。然而,本科是教育之本。在科研任务的压力下,如何将电工学知识与石油及其相关专业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时了解与石油有关的电工学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尽快适应中国石油大学的特色化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权衡的一个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深入的理论剖析、引申,根据讲课内容,适时融入了一些具有石油特色的电工学教学内容,适时地把科研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发展动态进行介绍,拓宽、提高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愿望以及掌握电学知识的急迫感,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石油工业涉及石油、机械、声、光、核、磁、电、生物等等,几乎涉及各个专业,无穷无尽…….。如何把电工学与石油及其相关辅助专业相结合,跟踪相关知识前沿,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专业宽度及深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给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教好《电工学》, 对课程进行深入理论剖析、引申、进行石油化特色的教学与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央.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增),99-100.
[2]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P36-38
[3]秦曾煌.电工学(第二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172
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探究并剖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这是因为基础工程承担着重要的荷载作用,再加上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结构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这些都会对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工程在建设中,一旦出现技术不达标或者是不按照相关建设要求进行,极易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和不安全事故等。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重视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避免该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故,确保建设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为经济和储备能源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地区性能源缺陷等局限性,所以确保该项工程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就基础施工技术而言,通过提升自身施工质量来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料,总结并归纳出几点有关基础施工技术,具体表现在:①锚固技术。锚固技术作为基础施工建设的常用技术之一,该技术的作用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能。由于我国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如山区等,锚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材料等,保证施工工程稳定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周围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②水泥土加固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通过控制拌合来保证施工质量。但要注意在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水和水泥的强度,只有重视这两大因素,才能帮助施工单位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界将水泥土加固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其目的是:保证整个工程的地基承载能力,提高其稳定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要控制好水泥灌浆的深度(50cm左右)、土壤质量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避免出现质量缺陷及其他不良影响。③预应力管桩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锤击灌入或者是静力压入等方法,将桩送入地基持力层的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方式,将其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则需要及时制定解决策略,确保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整体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除此之外,基础施工还包含软土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时,一般采用重锤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挖出置换法等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最终确保基础工程的整体性能满足其承载力的要求。
2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
针对上述基础施工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施工技术,保证基础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设质量,发挥该项技术的稳定性、牢固性等作用,笔者阐述了上述锚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水泥土技术等,并结合实践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几点有关控制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更好的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完善机制,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另外,在施工建设中,还需要结合施工现状,及相关数据,及时排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2.2创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诸多技术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要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定期检修,并且要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这就提出了创新技术的理念。所以施工建设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同时要求他们要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材料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基础施工的建设效率。
2.3提倡使用GPS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大大提高该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投资。GPS定位系统主要利用卫星的连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进行信息搜集,并与地面定位技术进行对比,以此来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精确相关测量等。总之,将GPS定位系统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对于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该项工程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年限,同样也是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所以,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文中在研究基础施工技术过程中,分别从:锚固技术、水泥土加固技术、软土地基基础及预应力管桩技术方面进行探究并剖析,促使其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尽管如此,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缺陷、技术不到位等问题,诸多因素限制了施工进度,所以,在后期施工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从实践工作情况出发,更好的把握基础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步伐。
作者:李莎 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海学,吴昌新,周凤扬,等.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在江苏省沿海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13(10):104-106.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 基础施工 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058-01
1 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任何施工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只有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才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工程建设对地基的要求按照底层性质的不同分为软基和岩基两种。但是不同的建筑对地基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对地基的处理要求也就不尽相同。在日常事务施工过程中,处理地基最常见的方式是开挖,但是这种方式会因为天气、施工机械设备等一些客观因素而受到很多的限制,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 水利水电施工的基本要求
在施工的过程中,考虑到基础施工的条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考虑和注意:(1)应该具有相应的配套的详细具体的施工图纸和勘探报告等有关的文件和相关的资料文献等,并且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区域内的地形地质情况有一定的掌握了解;(2)在对确定的土方开始进行挖掘之前,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再次的确定,并根据方案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以免对施工过程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并且对施工产生妨碍的物体要规范妥善的进行处理;(3)若施工现场在山区等比较偏远的地带,应当提前对山区的底层的岩石进行勘探以确定它的性质构造,山地周围的外形地貌也要一一查看,对于查找出来的危险情况要及时进行可靠的处理。例如:坡体不稳有滑坡的迹象、孤石等;(4)为了方便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需要对途径的道路、桥梁等进行必要的加宽加固,为车辆的通过做好准备工作;(5)必须对定位线,基准点和基槽灰线的尺寸进行复查核对,应当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并且根据需要办理相应的预验手续,对于以上要进行细心妥善的保管并且时常去检查复测;(6)施工现场需要提前进行平整清理,对施工现场的排水坡度和排水设施进行调整,使之满足设计的要求;(7)当确定的地下水的水位的基槽高于开放挖土时,应当参照地质勘探文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水位以后,再开始作业。最低,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作业人员的人生安全。其中有两点最具代表性:(1)当遇到基础比较浅的情况的时候,在不需要放坡的情况下,首先要进行一个轮廓线的切割,这个切割要沿着已经测量好了的基准灰线,之后再展开作业面。关于地下水水位的降低和排水系统建造,这些工程需要根据当地独特的地质特性和地貌等独特条件来考虑,做了这些以后就可以减少地基土结构被破坏的几率;(2)地基与基础能够承受住建筑物的全部质量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要完全满足着个条件,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使基础的防潮性、奈久性等其它比较重要的性质能力充分达到要求。出了这个问题以外,地基还容易引起崩塌,开裂等,为了防止这类问题,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就要是地基和基础有较大的面积工作。地基变形值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为了不引起建筑物的倾斜、开裂或则高度的变化等,这个数值一定要在可许的范围内。
3 基础作业方法和加固
方法: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土质等客观的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工作面,对工作面分段分层开始向下挖。对与没有坡度的浅基础工作面时,要根据已经测量完成的基准灰线开始作业。
加固:混凝土是加固最好的材料。笔者在这里先说说加固的基本步骤,随着灌注桩技术的日益成熟,有三个被广泛的应用,首先是钻孔灌注桩,其次为挖孔灌注桩,最后是打拔灌注桩。这三个方法看起来很容易被接受,其实里面还需注意一些问题。中国建筑行业日新月异,飞快而迅猛的发展,灌注桩的技术也就越来越成熟。钻孔灌注桩是先用钻头在设备上进行钻孔,然后往钻出来的孔中填满混凝土;挖孔灌注桩多用在大直径的设备上,小直径的桩在承受大荷载的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大直径灌装因其显著的优点而在其它国家被广泛接受。打拔灌注桩和其它两种方法不太一样,它需要与桩的尺寸大小相符合,它有点类似于水井和水桶的关系,经过拔管是的捣动是混凝土紧密的结合。这种方法也很实用,很容易就被大家接受。
4 软土地基的处理
软土众所周知,它不像普通土地那样厚实,可以支撑起很重的物体,软土是那种由淤泥、淤泥质土构成的地基,很容易产生形变,所以不符合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建造要求,必需要进过一些特殊的处理。软土具有一些很特殊的性质,正是这些性质才使它经常不能满足建造需求。本文在这里只做简要的说明,不具体探讨。(1)大孔隙性。水含量较高;(2)低透水性。承受强载荷时,地基的固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3)低抗剪强度。软土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软塑-流塑的状况,发生一定的形变,使强度减弱。如果不进行妥善的处理就很造成一定的损失。
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1)排水法。排水法是使淤泥地基中的水通过加压和排水的方法排出去,让剩下的泥土经过沉淀固化,达到作业要求;(2)换土法。简而言之就是在淤泥土层中加入粗砂、水泥土等对地基进行换土的处理过程;(3)强夯法。通过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来使土壤变得夯实。通过强夯法很容易使河流冲积层地基的土壤变得达到作业要求;(4)振动水冲法。它的工具是一个振动器,当工作的时候使地基土壤形成孔洞,然后往孔中填装碎石等;(5)硅化加固法。这种方法利用了化学和电渗原理,使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生成一种胶凝物质,加强土壤颗粒之间的作用力,但是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因为电能消耗过大;(6)加筋法。这种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软土中加入土工合成材料,相互之间产生摩擦力是土与加筋材料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来提高地基的强度;(7)桩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厚的,含水较多的黏性土壤,并且效果不错,主要进行大面积的深处理。
5 水利水电工程的截渗处理
地下河道的水位实在不停的变化的,这就使得各种建筑物的地基很发生各种不好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对于建筑物地基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破坏,严重的威胁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问题。笔者认为将渗流的通道进行制止是很有效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1)防渗墙,防渗墙可用于河堤的加固,是建在地基里面的墙体,与一般的墙体有一些区别,经常接触的有水泥防渗墙;(2)高压喷射注浆,它通过高速的喷刷把水泥浆和土体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当地基土壤硬化以后就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结体,从而实现防渗的目的,达到防渗的效果。
6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建筑物的地基不牢固及可能纯在极大的隐患进而引发很大的安全事故,相信这是我们谁都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在后期的工作中对基础施工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总结平时工作中的经验,努力把失误减小到最小处。
参考文献
篇4
电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化管理,能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水平,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使得财务工作有章可循,避免会计工作出现次序混乱、财务人员违法乱纪、账目不明确等现象的产生。然而,有些单位和部门在执行会计基础工作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企业领导的现代财务管理意识不足
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他们不求创新,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及其重要性。他们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只是负责单位的日常收支,不需要过多地关注。由于企业领导不重视会计基础工作,也不提倡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没有给企业会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学习氛围,导致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时有很多方面与现行的财经法规相背离的现象,难以发挥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1.2没有明确目标
由于电力企业的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化管理不够重视,所以企业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更没有制定长期的财务目标。财务工作的松弛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比如财务人员贪污受贿、、偷税漏税、私设“小金库”、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等。
1.3岗位责任意识不强
为加强管理力度,电力企业制定了内部监督机制,但是企业的岗位责任制划分尚不明确,管理岗位授权不充分,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根本无人监管,内部监督职能难以发挥。企业领导授权得不明确,或者仅仅是形式上的安排,敷衍了事,监察不全面且不够深入,没有重点,更没有明确的检查指标。对会计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会计核算以及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造成一些员工形成长期懒散现象,对企业经营的好坏冷眼旁观,一味地听从上级的工作安排,毫无主观意识,使得企业内部制定的相关制度形同虚设。
1.4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没有构成强有力的约束性,内部审计部门作用发挥不强,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督过于形式化,认为电力企业是政府扶持企业,不用承担过多的风险。内部控制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认为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就是进行了内部控制,缺乏内部监督机制和考核奖罚机制。领导的不重视,导致电力企业的执行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内部控制制度坐而论道,无实际意义。
1.5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在现代化企业背景下,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有些电力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知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会计人员占全部会计人员的比例不高,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工作实践,没有手工记账的经验,对大量的财务工作难以应付,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在电算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加强传统手工会计记账的学习,扎扎实实做好财务工作,切实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修养。
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科学化管理的对策
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全面落实《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根据《会计法》和企业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2.1做好财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整个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财务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加深,所以要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严格把关会计基础工作的执行情况,包括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科目的使用情况、填制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会计档案的管理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2.2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培训,大力宣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让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从思想上全面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切实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性,是企业顺利实施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另外,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应定期给会计人员做“会计规范讲坛”,进行思想上的灌输。会计人员不但要掌握财务上的应用,更要了解会计法、税法、西方财务管理、计算机电算化技术、经济学等业务知识,还需要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及时掌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道德品质的培养,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忠于值守、爱岗敬业、严格执法、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情操,坚持自我约束和自我改造,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不为利益所动摇,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2.3建立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电力企业自身情况等相关规定,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作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指导性章程。明确财务目标,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部门着重监管。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奖罚,以确保财务人员的积极性。明确规定各个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以便分清其责任范围,让财务人员各施其职,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这样,企业财务人员既可以相互审查,又能高效有序地完成财务工作。
2.4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力度
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电力企业应当设置专职的会计人员,并定期对该执行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监督审查,以保证财务会计质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监管部门如果发现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应当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规范其会计基础工作。企业的主管监督部门应发挥其作用,全面落实会计基础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加强追究责任力度,确保其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
2.5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它是企业的基础框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以及整个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应该根据《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及企业自身状况,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同时,应当建立奖罚机制,划分岗位责任制。通过对内部制度的检查,发现企业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在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时,对认真负责的审计人员给予奖励,对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非作歹、的违法乱纪人员给予严重处罚,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应树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将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尊重人才,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方位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企业的人文形象。
三、结语
篇5
关键词:《电工基础》理论课;中职;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致使学生对其失去兴趣。随着课程教育的改革,逐渐重视实践教学,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采用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操作中,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呢?以下三方面做了简要地论述。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电工专业技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注重该课程的教学,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工基础理论,然后在实践过程中能够熟练、灵活应用,从而确保电工作业的安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作为电工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者,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实、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所掌握,从而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
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仅要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还要通过不断学习进修或大量阅读电工方面的书籍,了解电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及时与有经验的人士进行探讨,不断创新电工技术,然后将与电工相关的知识介绍给学生,调动学生对电工知识的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以最新的思想了解电工技术发展的前沿知识,然后通过在不断实践思考、探索知识,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电工基础知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二、注重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时间操作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时,就会主动地学习。教师在电工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进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那么就应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对电工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互动教学方法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工技术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应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电工基础理论课程的课堂上推动互动式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上课之前,教师应该认真设计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从而确保课堂讲解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激发学生提出的更多具有创新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教材,并深入理解教材的教学内容。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展开讨论,然后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归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在进行讨论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推理,以致最后得出大家一致认可的答案。这一讨论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电工基础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互动式的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确保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实验与理论知识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电工基础》理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动手才能够深化理论知识。如果教师仅从理论知识教学出发,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并准确应用理论知识;若单从实验教学出发,那么学生不具备基础的理论知识就很难进行实验,也就难以探讨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实验课的教学,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实验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以实验教学向学生讲授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结构和原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电工基础理论知识。
电工基础理论课程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教学将理论知识与试验教学相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雨.浅探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J].文理导航,2011(07).
篇6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我国电力行业的供电需求越来越大。电力工程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工作息息相关,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了电力工程在完工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进行质量控制,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电力行业的要求和电力市场的需求。
1 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环境因素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环境因素包括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工程技术和管理环境等,决定电力工程施工能否在工期内顺利进行,其中气候因素的变化很大,气温、温差、湿度、暴雨大风、严寒酷暑等环境因素会对电力工程施工产生直接影响,不良的天气环境会拖延工程进度,降低电力工程的施工效率。所以,施工人员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减少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2 人为因素
电力工程的施工主体是人,人为因素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人也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够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减小对施工质量的不良影响,同时合理利用施工技术,优化配置施工材料,有效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效率。
1.3 施工材料
电力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材料不达标则会导致整个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很多,同类材料的规格也不尽相同,材料的质量问题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1.4 施工方法
电力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应用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对施工方法的确定和施工方案的合理规划,会影响施工进度、质量和效率。施工方法运用不当还可能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减少了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在确定施工方案时,要对施工技术、方法、组织、操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采取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的方案,同时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
1.5 机械设备
包括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精度、型号、性能都会影响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管理也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这要求施工单位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同时还要重视施工人员操作和维修的便捷性。
2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的施工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要求的专业技术较高,施工工期较长且对施工进度要求严格,工程规模较大,施工路线较长,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繁多且较为复杂。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甚至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此外,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很有可能对整个施工工程造成影响,决定工程施工是否成功。所以,必须对电力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严格把关,控制环境因素的影响,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将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程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3.1 确定质量控制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
电力工程施工单位首先要确立进行质量控制的目标,为质量控制工作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确定目标时,要综合考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尚未解决的难题、缺少丰富实践经验的施工项目和环节,结合电力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时的具体情况,同时对目标进行分解,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和环节确立不同的质量控制目标,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贯彻落实目标责任制度,此外,还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使这项工作规范化、系统化,要求各施工人员都要按照质量控制的目标和详细计划进行施工,对电力工程的施工从全方位、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和管理,充分发挥质量控制的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提高施工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首先,要是施工人员树立坚定的质量控制意识,将施工质量放在首位,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确保自身的安全。其次,在进行施工之前,施工单位的相关技术人员要审核施工图纸和材料,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和组织计划,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在准备阶段对电力工程实际情况的完整掌握。再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在施工现场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针对他们在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和突发状态及时给予帮助和处理,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施工管理人员,要提高他们进行质量控制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需要他们具备电力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对电力工程有完整的把控,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具有细致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标准程序对施工各个环节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最后,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和激励奖惩制度,在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之后实施考核,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依靠制度和规定和力量使他们的工作职责内化于心,将质量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3 严格控制电力工程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
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特别的材料设备的采购和供应,对电力工程施工有着决定性影响。在采购施工材料时,要根据行业标准、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对需要采购的材料数量、规格、质量和性能进行严格的检查、试验、审查和验收,严格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入场制度,把好质量控制的第一关;材料采购工作由采购部门和施工管理部门共同完成,验收工作也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工作,对验收不合格的材料,要及时退换货,做好记录并上报给财务部门;这对技术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需要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多次试验,保证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良好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施工过程中,也要做好保管和维护工作,避免机械设备受到环境影响而出现问题。此外,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日常管理,保证库存条件良好,对施工材料和设备定期进行质量抽查,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对完成施工的环节进行质量检查。
4 总结
综上所述,对电力工程的施工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对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芬.浅析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6).
[2]张继军.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2(34).
[3]柳太能.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3).
[4]孙涛,刘朝东.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12).
[5]李隼.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7).
篇7
桥梁与地基间的连接体就是地基,路基将桥梁竖向体系所传递过来的荷载再传给地基,这样基于平面角度来看,竖向结构体系就把荷载集中在一个点,或者呈线形分布。不过最终支承的机构仍为地基,其所提供一种分布的承载能力。如果路基处于软土地带,那么就要采取相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本文就针对公路桥梁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要点做出讨论。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路基;施工工艺
一、路基处理概述
(一)路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路基的处理不外以下两个原则:第一,以时间换金钱,即在施工初期就采用堆载预压的方法,对于软弱路基不再做深层的处理,通过自然的沉降以稳定路基,这种方法也是最简单实用,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方案。不过受到我国国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拨款、征地以及其它的因素,并且如果工程项目付诸实践后,碍于工期的限制,使得自然沉降法相对较难实现。第二以金钱赢时间,因为一些工程的工期比较紧,时间有限,除了个别的低路堤地段高度低于临界高度无需做地基处理外,其它的软土都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处理。
(二)勘察及设计施工
首先要对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做出详细勘察,如果实际地条件相对复杂,那么需要对工程地质进行分区,以便对各个分区再做处理。如果在勘察阶段地质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在施工时发现后,就要做补充勘探工作,从而对实际的地质情况再做深入的了解。其次,设计方案要尽可能科学、合理、经济,且与实际工程情况相符。第三,施工材料需要准备充足,且保证质量,施工机械的规及性能均需满足工程要求。第四,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软土区的路基处理时,要特别注意填土速率的控制,从而避免出现路堤滑移或者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第五,监理工作要进一步落实,事先埋置好相关的观测仪具,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理及记录,从而进一步的保证施质量及安全。
(三) 处理方案的评价
在公路方面最常用到的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就是排水固结,采用不同长度、不同间距袋装砂井和砂垫层相结合的方案进行处理,尽管这种方法比较普通,但是却比较有效和经济。如果要进一步加快固结的速度以及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也可以采用一些碎石桩或者砂桩进行处理,不过这种方案的造价相对较高。对于轻质路基来说,通常我国采用的材料多为粉煤灰。粉煤灰路堤一般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单纯粉煤灰、地与粉煤灰互层以及土砂与粉煤灰混合等。轻质路刊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路堤的自重,加速软土沉降,使得土体抗剪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轻质路堤作为填料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投资等。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辅助办法,例如土工布,或者塑料加劲格栅,其实这种方法和柴排压枝的作用比较类似。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整体性,而且可以提高地基沉降的均匀性,防滑移等。
二、软土路基的处理工艺
(一)塑料插水板施工
规范要求沉降变形不满足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的一般软土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
1、施工准备
所选用的材料有两种,分别为塑料排水板(使用厚度为4.5mm、宽度为100mm)以及砂砾,最大粒径不大于5cm,砾石强度不低于四级,含泥量不大于5%。施工机械主要机具是插板机,对振动打设工艺,锤击振力大小,可根据每次打设根数、导管断面大小、入土长度和地基均匀程度确定。
2、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具体如下:首先先把原地面进行整平,然后摊铺下层的砂砾垫层,约40公分,压实后将机具进行就位,进行塑料排水板穿靴,插拔套管,然后把塑料排水板割断,将机具移开,再铺摊上层的砂垫层,约30公分,最后进行压实。
3、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堆放的塑料排水板盘带应加以适当覆盖,以防暴露在空气中老化。插入过程中导轨应垂直,钢套管不得弯曲,透水滤套不应被撕破和污染。排水板底部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以免拔出套管时将芯板带出。塑料排水板留出孔口长度应保证伸入砂砾垫层不小于50cm,使其与砂砾垫层贯通。并将其保护好,以防机械、车辆进出时受损,影响排水效果。塑料排水板搭接应采用滤套内平接的方法,芯板对扣,凹凸对齐,搭接长度不少于20cm;滤套包裹,用可靠措施固定。施工中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套管内,一旦发现须及时清除。
(二)粉喷桩施工
1、施工准备
高路基、桥头及涵基均采用水泥喷桩进行深部处理,明桥涵的桥头每侧处理15m,暗涵每侧处理5m。水泥:采用325 级普通硅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水泥剂量:涵洞地基处理时56kg/m,路基、桥头地基处理时50kg/m;水:可饮用水。施工机械主要机械为钻机、粉体发送器、空气压缩机、搅拌钻头。
2、成桩试验
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应达到下列要求,并取得以下技术参数:(1)满足设计喷入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时间喷入量等;(2)确定搅拌的均匀性;(3)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4)根据地层、地质情况确定复喷范围,成桩工艺性试验桩数不宜少于5 根。
3、施工工艺
整平原地面钻机定位钻杆下沉钻进上提喷粉强制搅拌复拌提杆出孔钻机移位。施工前首先应丈量钻杆长度,并标上显著标志,以便掌握钻杆钻入深度、复搅深度保证设计桩长。
4、成桩质量控制
(1)粉喷桩施工应根据成桩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操作人员应随时记录压力、喷粉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2)严格控制喷粉标高和停粉标高,不得中断喷粉,确保桩体长度:严禁在尚未喷粉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3)当钻头提升到地面以下不足50cm 时,送灰器应停止喷灰,并用人工回填粘性土压实;(4)桩身根据设计要求在一定深度即在地面以下1/2-1/3 桩长并不小于5m 的范围内必须进行重复搅拌,使水泥料与地基土均匀拌和;(5)施工中,发现喷粉量不足,应整桩复打,复打的喷粉量应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喷粉中断时,必须复打,复打重叠孔段应大于1cm;
5、石渣垫层施工
粉喷桩施工检验合格后,填筑70cm 石渣,分两层填筑并压实,压实度检验为15T 压路机碾压无轮迹。
(三)软地基的加固方法
1、换填法
换填法就是将地基软弱层的全部或部分换填为强度较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沉降量。在工期较紧、优质材料来源充足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分为挖填法、抛石法、爆破法、垫层法等。
2、 挖填法
当软弱层较薄时,且位于地表,在排水施工方便的情况下,可采用挖填法。用此方法就是将软弱层挖除,用适宜的材料回填并碾压密实。一般挖填深度不宜超过2m3、抛石采用不小于30cm 的片石,从路堤中部向两侧抛投片石,从而使泥沼或软土挤出,待抛石露出水面后应用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此种方法适用于排水困难的洼地,软弱层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面无硬壳且石料方便的情况。
篇8
【关键词】结构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节点构造;处理
前言:节点构造也称为节点大样图,由于在平面、剖面图中均不能显示出两个构件连接的具体施工情况,所以需要在图纸中有目的的设计出一份节点的大样图,表示其具体施工做法,所以节点构造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具体情况,结构设计师在进行节点构造处理时必须具有一致性、统一性等特点,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准确读取图纸,减少理论与实践的误差。
一、理想中结构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特征
由于结构施工图设计直接作用于施工实践过程,所以其具有以下特征:合法性,我国现阶段已经颁布了结构设计相关法律法规,所以结构设计必须在法律强制制约的范围内,并达到法律相关规定标准;准确性,由于施工过程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所以图纸直观读取必须只能显示唯一内容,不能左右兼顾,使施工人员无法准确理解设计师意图,如果设计出现错误且得不到及时修正,将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通俗性,施工人员的图纸读取能力不统一,所以越是简单直观的图纸其实践效果越理想;可操作性,图纸设计的直接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可操作性是图纸设计的归宿[1]。
二、带形基础配筋
假设垂直两条基础底板的纵向中线与框架结构中的两条中线完全重合,在没有相关钢筋安装详图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或施工习惯进行多种安装配置构图,所以其基础工程质量在没有节点构图的情况下很难有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一定都能达到较高程度,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配置形式科学性有待考究,带形基础配筋直接关系到建筑基础的质量,节点构图在施工图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节点处理时应科学、直观。
三、框架梁与连系梁的连接构造
假设两根梁在第25根主筋处相撞,其断面高度都为100厘米,那么为了实现设定高度必然使上下排的主筋主动避开梁相撞主筋,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将上下排主筋的钢筋骨架高度在原有基础上缩减,如果设计者未考虑到相交构件之间会产生彼此影响,而未进行有目的的缩减,那么箍筋就不可能按照预期效果对纵向主筋进行限制,从而无法实现有效抗震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框架梁及连系梁节点构造时除了考虑实际情况,还应注意梁柱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承载力的梁柱让路,这样才能在实现梁柱连接的同时,使其安全性得到保证[2]。
四、梁柱节点构造
假设某框架结构的梁柱钢筋混凝土强度为标准的25等级,并采取8度抗震设计,那么由于梁柱钢筋混凝土强度为标准的25等级属于非抗震结构,其锚固长度设定为直径的35倍,那么在直径为22毫米的柱梁叠加的情况下,其直径达到770毫米,由于8度抗震设计决定其锚固长度要在现有条件下进行附加,通常附加锚固长度为直径的5倍,那么在符合8度抗震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钢筋锚固长度不能够小于直径的40倍,即880毫米,其施工缝必须定位于梁下的23厘米位置,但通常情况下,施工方会选择梁下20厘米位置作为施工缝,在这种情况下使框架梁柱上端弯钩的垂直长度达到35厘米,而实际上其长度达到67.5厘米,不符合77厘米≤弯钩垂直长度≤88厘米的规定,所以依照此种节点构造施工必然会出现问题[3]。
五、配箍率
为了提升钢筋混凝土柱子的延伸性和抗剪能力,通常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柱子的配箍率选值定位相对较高,但设计的过程如果脱离实际就会造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目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强度为标准40级,选取箍筋的半径为6毫米,箍筋间距为120毫米,在实际施工中需要5层此种箍筋叠加,理论上其直径范围达到60毫米,意味着箍筋净间距被缩减60毫米,剩余60毫米,在实际情况中双肢箍的135度弯钩附近都会实现双层叠加,而且箍筋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平面也会存在一定的不规则,所以以图纸形式进行叠加,箍筋的净间距与理论上并不相符,部分间距可能超出30毫米,而部分间距郭晓已经无法测量,这就导致设计的柱钢筋骨架无法较好的实现钢筋混凝土注入,如果顺着柱子流向底部,不仅为实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其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留下安全隐患,由此可见在进行配箍率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况,不然设计的再完美,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被否定,而且带来不必要的损失[4]。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节点构造在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具体情况,对建筑整体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节点构造处理的过程中,必须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和统一性,保证建筑行业相关节点构造采用统一的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结构设计师与施工人员在图纸读取中产生分歧,从而造成建筑物与设计预期不符,产生不必要的人员、物资浪费,现阶段节点构造处理并未实现全面覆盖,仍需相关人员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荣宗,高瑞.结构施工图设计中节点构造处理探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3,13(26):74-75.
[2]张皓.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斜坡幕墙支承体系及钢结构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
篇9
1.当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线路供电现象较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而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主配电架空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
1.2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
主要表现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线路截面小,载流量大,超过截面应载流量,线路损耗较为严重。
1.3配电变压器的负荷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载运行,晚间则负荷较大;农忙季节时,白天负荷大,晚间经常轻载或空载。另外,还存在着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现象。
1.4电能计量装置造成的损耗
主要表现在大用户由于负荷变动大,电流互感器配比偏大而实际负荷率偏小。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过大造成的计量精度下降,大量的照明户表由于设备老化存在着计量精度不合格且偏慢的现象。
1.5缺乏无功补偿
农网10kV及0.4KV线路基本没有无功补偿装置,农网线路及农网负荷均为自然功率因数,一般在0.5-0.7之间。无功负荷在线路上的电流不仅造成电压损失,影响了电压质量,而且造成了电能损耗。如果功率因数能从0.6提高到0.8,可以使线路损耗减少30%左右。
1.6管理上的损耗
主要表现在用户违章用电和窃电损耗,抄表核收的差错损失,用户表计的使用和更换管理上的疏忽,容易造成电能损失,农村临时性季节电能报装管理不严,存在无表用电以及其他的不明损耗。
2.站在企业管理角度谈降损的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管理网
建立由相关部室有关人员组成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负责领导线损工作;客户中心设专职线损管理员,各供电所设专兼)职线损管理员,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制定 线损管理制度、线损奖惩办法及线损管理实施细则,发生的问题,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2.2搞好理论计算及线损统计工作
根据负荷的变换情况,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工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以准确的数据来及时衡量线损的高低,发现网络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对策,使降损工作有的放矢,富有成效;每月进行一次线损统计、分析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分析线损升降原因,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2.3搞好线损指标管理
公司和基层线损管理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线损分析例会。各级线损管理单位每月及时组织人员对所控制的线损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汇总,并逐级上报。职能部门根据基层部门的调查分析,汇总形成全局性线损分析,对线损高、线路波动大的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消除线损管理薄弱环节。
对线损指标实行分级管理考核,对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做到指标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建立了线损指标的分级控制考核体系,使线损管理涉及的部门和个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提高了各级线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4加强抄核收管理,做好降损工作
完善抄表制度。为了线损统计的准确性,公司专门下达了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完成抄表工作,杜绝抄表不同步、漏抄、估抄或不抄现象。加强抄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抄收人员的思想素质,坚决禁止在抄收过程中用电能这种特殊商品做人情、拉关系、搞交换。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抄表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乡村电管部、客户中心,每年都组织装、抄表人员集中学习,极大地减少了抄收过程中由于抄错数、错算倍率、抄错小数点等造成的错计损失,以及由于漏抄电表、漏乘倍率等造成的漏计损失。
2.5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营业普查是供电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公司重点以查偷漏、查帐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为主,做到 情况明、计量准、按时抄、全部收、服务好,把由于管理不善偷掉一点、业务不输错掉一点、表计失灵跑掉一点、责任心不强漏掉一点、人情关系送掉一点的电量补回来,提高了抄收准确性和计量准确性。
2.6依法治电,深化反窃电工作
企业内部大力开展《电力法》及相关《条例》的宣传教育活动,印制《开展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服务手册送到客户,组织人员在城区及乡村、集市等公共场合向群众进行依法用电宣传教育。组织技术尖子成立用电稽查大队,配合交通通讯及现场检查鉴定的工器具和仪表,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认真分析可能窃电的手段、时间,并结合线路的损失情况有计划、有目标进行突击检查,不定期进行24h的用电监察,使窃电分子无可乘之机,窃电现象日渐减少。成立了公安值班室,聘请公安干警,依法严厉打击窃电行为。加强业务培训,不定期举行《电力法》、《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流程》、《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学习班,提高用电稽查人员检查、发现、处理违章用电的能力。
2.7加强装置管理
客户中心严格按照《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及其他有关规程做好工作。合理计量接线,对计量表计的接线要正确,尤其对配有电压、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一定要连接正确可靠,端头螺丝拧紧。计量装置的定期检验和巡检,经常组织人员到现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8加大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
电能表集中安装于表箱或专用计量柜。低压用户全部装漏电保护开关。高供高计用户采用高于计量箱并配装磁卡表。做到电能表及接线安装牢固,并认真做好铅封。使用具有反窃电功能的电能表。
3.举例说明采取降损措施后取得的成效
某公司属国有中一型企业,下设18个部室,19个供电所,8个多产企业,现有职工493人,境内有220kV变电站1座,主变容量27万kVA;公司拥有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5座,总容量28.57万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95.3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1179.81公里,有3条110千伏线路与主网连接;2012年完成供电量12亿千瓦时。
近几年,由于领导重视,在管理方面加强了指标管理、用电管理、计量管理,各部门做到了各尽其职,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在技术方面调整了网络布局、电网升压改造、简化电压等级、合理调整运行电压、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更换导线截面、更换高能耗变压器、增加无功补偿容量,使高低压线损持续下降,高压线损率由2008年的3.47%下降到3.01%。据了解,仅高压线损一块今年就挽回453.56万千瓦时,按平均电价0.61元/kWh计算,折合人名币276.67万元;而低压线损也降低较大,由2008年的9.4%,下降到9.27%,降损节能16.77万kWh,按平均电价0.61元/kWh计算,折合人名币10.22万元。
篇10
关键词: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技术人员掌握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知识与技能。电工技术作为电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对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工技术本身的实践性很强,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和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推进电工实验与实训一体化教学。
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要求及教材选择要求
实验与实训教学新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实验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现代实验实训教学理念要想真正落实到教学改革实践中,实验内容应在现有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多加入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实验,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掌握实验数据测量方法。
二、中职学校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1.学习电工技术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
对于中职学生不要求掌握过多过深的电工理论知识,但对于必需电工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实验和实训。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基本实验与实训误差知识:电工实验和实训需要处理数据并不复杂,对于中职学生误差理论知识要求不高。
(2)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及其仪器仪表使用方法:无论是电工实验还是实训,都要使用电工工具及仪器仪表,对于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在进行试验和实训前要学会使用,安排专门课时来学习有些工具。
(3)掌握电工实训基本技能:电工实训每个项目在实训过程中涉及各种电工元器件使用、安装、调试以及对电路图识图。
2.在理论基础上实现电工实验实训一体化
电工实验与实训都以理论知识做基础,实验与实训不是孤立的实践活动,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1)逐步深入指导实验:实验有简单和复杂,在指导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转实验时,也是由点动―单向运转―正反转顺序进行。
(2)先实验后实训:实验是实训课程教学重要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分析,更深层次地了解事物本质,实验可以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算法理解程度。
3.在实训中深化理解实验内容
在电工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事实,可以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解理论知识。但是验证性实验也有一定弊端,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实验过程中易养成照搬现成电路、套用公式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实验实训课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再是“纸上谈兵”,更接近“实战”,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学生自主实训,学生需要转变角色多方位考虑问题,很多实训项目需要同学协作完成,学生在实训中会碰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训课注重不是结果而是完成实训项目过程。电工实训是注重学生操作性,强调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渗透着实验基本知识,同时加深对实验基本知识的理解。
电工电子教学的改革无止境,还需要认真研究,深入讨论。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探索,勇于实践,切实做好电工电子的课程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时展的建设性人才作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石柳.中职电工电子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作者简介:赵忠凯,男,学历:本科,就职于吉林信息工程学校,研究方向:中职学校电工技术教学。
Thinking on the Vocational School of Electrician Technique Teaching Mode
Zhao Zhong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