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生活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生活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自我概念;生活事件;社会支持;调节效应

The Influence of 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Dai Bibing, Xia Xiaojuan, Liao Fengl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on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concept. Methods 247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tested by Self-concept Scale, ASLEC and PASS. Results ①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Grade One received more teather support than Grade Two (t=2.09, P

【Key words】 Self-concept;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 Moderating effect

1 引 言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它对行为问题、社会适应和主观幸福感等都有预测作用,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指标。因此,有学者提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提高

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

自从30年代H.Selye提出应激的概念,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生活事件是否导致心理健康问题,除取决于生活事件本身的属性、个体对事件的归因方式和应对策略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然而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中的作用还存在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起调节作用[1];也有人认为起中介作用[2];还有人认为起负向作用[3]。而且,对不同社会支持来源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同。父母支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增益作用,而老师支持和朋友支持的作用还不确定[4]。此外对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导致个体更依赖于他人,自我价值感更低;也有人发现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情感性支持增强自尊,工具性支持增强自我效能感,认知性支持导致自我的一致性[5]。

高中时期是一个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时期,一方面社会赋予高中生的责任更多;另一方面,高中生也面临自我认同的发展任务。因此,有必要就高中生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发现其特点,为更好的干预提供理论指导。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对江西省某市2所中学的高一、高二各2个班共247人进行问卷测试(有效问卷239份),其中高一113人,高二126人;男生130人,女生109人。

2.2 研究工具

2.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由刘贤臣[6]等编制,测量被试在过去12个月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及其影响。该量表27个项目,每项陈述一个事件,被试要表明这件事是否曾发生及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采用1~5五级评分)。记分时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处理,得分越高表明青少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对其影响越严重。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88。考虑到受惩罚因子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0.403)太低,未达到心理计量学的标准,本研究不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

2.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对社会支持来源的测量通过参照姜乾金[7]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考虑到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测量3种重要他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它共12个条目,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老师支持3个分量表所组成,项目采用1~7七点记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16。

2.2.3 自我概念量表 由Ping Chung Cheung[8]等编制,主要测量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和身体自我概念。它包括32个条目,采用1~4四级记分。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56。

2.3 程序 以班为单位集体施测,由两名经过统一训练的心理学系研究生主试进行。剔除无效问卷8份后,共获得有效问卷239份。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 果

3.1 被试在3个量表上的得分情况 在生活事件中,对高中生影响最大的前5种是考试失败或不理想(M=3.4)、学习负担重(M=3.1)、升学压力(M=2.7)、被人误会或错怪(M=2.6)、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M=2.5)。高一学生的老师支持显著好于高二学生(t=2.09,P

3.2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 表1表明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其他”因子与学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显著负相关;“其他”因子和身体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家庭支持和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但和身体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老师支持和学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朋友支持和身体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但和学业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相关不显著。

3.3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 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同时考察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自我概念关系中是否起调节作用,采用逐步回归法对自我概念进行回归预测。结果表明,家庭支持、学习压力、朋友支持、朋友支持和学习压力的交互作用的β系数显著(P

回归方程为:自我概念=65.28+0.425×家庭支持-0.520×学习压力+0.407×朋友支持+0.176×学习压力×朋友支持

4 讨 论

对高中生影响最大的前5种生活事件是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升学压力、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可见影响最严重的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跟国外的研究不同[9],高一、高二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年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高一、高二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晚期,生理心理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思维能力的不断增强使高中生对自己的认识更深刻,从而高中生的自我概念表现出稳定的特征。除身体自我概念外,其余自我概念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可能由于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学校和家庭对男、女同学的社会化越来越趋同。然而,女同学的身体自我概念不如男同学,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性别的社会角色理论相符合,相貌历来被中国女性所重视,社会也更在意女性是否拥有好的外表。女同学更关注自己的相貌,太多的关注导致了认知的歪曲,所以女同学的身体自我概念比男同学的要差。高一学生的老师支持好于高二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高一的同学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在学校适应上更需要老师的帮助。

生活事件跟自我概念的关系表现出一定的分化性,不同的生活事件和自我概念有不同的关系。人际交往的压力、学习压力和“其他”因子跟学业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显著负相关。这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高中生一方面渴望交往,另一方面又害怕交往,表现出开放和封闭的矛盾心理。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学校和家庭给他们的学习压力也很大。高中生非常重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因此这方面的生活事件对他们的自我概念有负面影响。在对自我概念的回归预测中,学习压力对自我概念有负向的预测,说明学习上的压力影响到高中生对自己的评价,高中生在学习上遭受的压力越大,对自我的评价就越低。

社会支持跟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但不同社会支持来源的作用不同。老师支持跟学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老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解答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家庭支持和学业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和身体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对于有着浓厚“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家庭永远是高中生最重要的安全地。朋友支持和身体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和学业自我概念相关不显著。在高中生群体中,被朋友接纳跟成绩好不好没有很大关系,高中生间的交往看重的是有没有共同语言,能不能彼此吸引;高中生对自己相貌的评价很少受父母、老师等成人的影响,而更在意同伴的评价,更在意自己的长相是否被同伴所欣赏。

以往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中起调节作用,可以缓冲生活事件所导致的不良影响。本研究结果部分地支持了该观点,老师支持和家庭支持不存在调节作用,而只有朋友支持存在调节作用,朋友支持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对自我概念的负面影响,通过朋友的情感性支持,贴心的交流,使高中生采取更合理的认知方式,认识到学习上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从而不会形成对自己的消极评价。

本研究表明高中生的自我概念受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的影响。这启示我们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高中生生活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高中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另一方面,要增强高中生的社会支持,重视父母在高中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让父母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系统中来,真正和老师坐在一起商量学生的教育问题。其次,要重视朋友支持在高中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校要积极营造友好的气氛,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良流,使高中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健康地成长。

5 参考文献

[1]Terje AM, Edvin Bru. Social Support,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Emotional Problems Among Norwegian Adolescent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04,25(4):387-405

[2]李田伟,陈旭,廖明英.社会支持系统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和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35-40

[3]Tracey AR. Social Support a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Relation of Positive and Problematic Support to Depression among Rheumatiod Arthritis patient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1991,7:807-813

[4]Eric Stice, Jennifer Ragan, Patrick Randall. Prospective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Depression: Differential Direction of Effects for parent and Peer Support?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4,113(1):155-159

[5]Gillian King, Colleen Willoughby. Social Support processes and the Adaptation of Individual With Chronic Disabilities.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2006,16(7):902-925

[6]刘贤臣,刘连启,杨杰.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1:34-36

[7]姜乾金.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3):131-133

[8]Ping Chung Cheung, Sing Lau. A Multi-Perspective Multi-Domain Model of Self-Concept: Structure and Sources of Self-Concept Knowledge.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4:1-21

篇2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智慧社区 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1核心概念界定

1.1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最早引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计算机领域,而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引入了这一管理技术,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到社区治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就是把城市社区的整体管辖范围划分为若干网格区,依次分类编码,并设定相应的社区网格责任人来整合资源,政务再造的一套完整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由此社区逐步打破了传统的破碎的非系统性结构,实现了从多头管理到综合管理的变革式创新,大大提升了社区的运转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国最早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是北京东城区。

1.2智慧社区

继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念以后,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的双重理论指导下,学界提出“智慧社区”(Intelligence Community)的社区治理概念,即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集成技术,以社区为载体,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居民幸福感为目的,通过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以实现社区高效管理、优质服务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形态。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相继开展“智慧社区”的试点工作,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和平里街道的生活服务圈、清华园街道智慧型社区以及宁波海曙区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2网格化管理过渡到智慧社区治理的分析框架

2.1从网格化管理过渡到智慧社区治理的现实意义

网格化管理是社区治理的创新手段,对社区管理服务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经过这几年国内大部分城市社区的探索实践,结合未来社区的发展走向,虽然网格化管理为社区治理打下一定的信息化基础,但其运行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也阻碍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进一步提升。主要问题包括重管理轻服务导致的智慧化程度有限,重空间分布导致的人性化程度缺乏,社区治理资金来源渠道窄,智慧化设施资源利用程度不高以及网格化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智慧社区作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高级阶段和社区治理新一轮改革提升的重要战略,国内大部分基层社区应着力把握住这一发展契机,依托现有较为成熟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逐步引导社区过渡到信息化、智慧化社区的新型治理结构中来。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宜居-乐居-利居”社区形态的早日实现,更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产生巨大的影响。

2.2推进社区治理智慧化的几个方向

2.2.1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硬件的建设水平

网格化管理机制的运行一定程度上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信息化支撑,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智慧化的硬件设施加以构建。从硬件设施建设来说,我们不仅要加强社区无线网、物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升级;还应加大对社区水电管理、车辆及人员流动管理,安全保卫工作等智能技术的运用,充分结合智慧服务平台优势,有效实现社区居民生活的快捷高效,信息共享。

2.2.2加强社区软件建设、贯彻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社区建设智慧化不仅需要硬件设施,还需要软件建设加以辅助。软件建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行政主体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行政主体引导社区的规划和发展,因此要求其自身具备相应的顶层设计能力、政策制定能力、执行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其次,强调人本的服务理念,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课题。社区作为居民的生活空间,应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集体认同感,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协调居民切身利益,解决关乎居民生活实际的问题。

2.2.3提高智慧人群的参与性,健全基层治理人员体系

智慧社区离不开智慧人群的培养与建设。狭义地说,智慧人群主要概括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当前很多社区面临工作开展的一大瓶颈是居民参与度不高,解决这一难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人际和智慧网络平台,定期举办知识普及和“智慧社区”平台体验活动,提高广大居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动员广大居民建言献策,为智慧社区建设出力。另外,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壮大与培养也十分紧迫,要踊跃吸纳掌握技术、业务、行政能力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投入到社区工作中来,联合有办事能力的热心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共商共治中,以及注重激励老员工工作热情和再学习能力等。

2.2.4协调广泛的社会力量,构建多方合作的协同发展机制

在社区治理智慧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联合广泛的社会力量,主要涉及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受益主体:行政主体负责顶层设计及统一规划,市场主体负责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与生产以及应用指导,而受益主体则负责接受行政主体的政策支持与市场主体的技术服务,把社区建设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社区应积极构建多方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运行环境,争取早日实现智慧化。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亚里士多德揭示了实践智慧最为深刻的内涵:实践智慧是关于实践或行为明智考虑的理性能力。但是,我们是在哲学是实践哲学这一意义上来探讨实践智慧的。实践智慧是服务于实践的,理论智慧是服务于理论的。与理论智慧相比,实践智慧具有三个特征:一、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二、更加关注特殊性和具体性;三、协调和处理相互矛盾的因素。把王阳明教授的良知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并不是偶然和随意的,因为我们可以发现二者有着很多类似之处。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理论智慧

一、 实践智慧的涵义特征

实践智慧,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讲,就是关于实践的智慧。实践就是指的人类活动,就是指的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智慧就是一种知识,一种理性能力,常常被人们和“聪明”联系在一起。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使用了这个概念,指一种能够选择正确的手段来实现道德的目的,政治的目的的理性能力。道德的目的和政治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一个具有实践智慧的人,总是能够选择适当的手段,以适当的形式来实现“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人可以获得关于道德的知识,但是,这并不表明人就具有了道德。人必须还能够具有关于如何将道德的知识化为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有手段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亚里士多德将那种仅仅谈论道德而不努力实践道德的人比作得病的人,“很认真地听医生所说的话,却不做医生所吩咐做的事。正如言谈不能改善就医者的身体状况一样,这样的哲学也不能改善灵魂。”因此,要实践道德,必须要具有实践智慧[1]士多德认为,善是人类最终极的追求,“所有的科学都在追求某种善,并对其不足之处加以充实,而把善自身摆在一边。”而只有德性,亦即道德才能实现这种善。“人的善就是合乎德性而生成的灵魂的现实活动。如若德性有多种,则须合乎那最美好、最完满的德性,而在整个一生中都须合乎德性,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或一个白昼,一天或短时间的德性,不能给人带来至福或幸福。”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德性一定是一生坚持的,而一时的道德的行为是不能称为真正的德性的。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德性,即在整个一生中坚持德性,就更加需要实践智慧。智慧是服务于实践的,理论智慧是服务于理论的。与理论智慧相比,实践智慧具有三个特征:(一)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二)更加关注特殊性和具体性;(三)协调和处理相互矛盾的因素。

二、“实践智慧”概念在亚里士多德体系中的位置。

“实践智慧”以及直接相关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着作中都有讨论,但较为集中的讨论是在其实践学科的几种着作和《灵魂论》中,其中《尼各马可伦理学》和《大伦理学》讨论最充分,《论善与恶》中也有精彩之笔,尽管这后两篇着作被认为可能不是亚里士多德的亲作,而只能算成他这派的作品。不过,单从跟“实践智慧”有关的论述看,这些作品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故本文放到一起讨论。以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思想和灵魂学说入手来定位其“实践智慧”概念。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和“潜能―实现”说,任何事物都由形式和质料两方面构成,并且都有一个从潜能到实现的发展过程。对有生命的事物来说,其质料无疑是其躯体,其形式则是其灵魂。植物的灵魂是营养,动物的灵魂中除了营养外还有感觉欲望,而人的灵魂中除了营养、感觉欲望外还有思想。[2]人的德包括两方面:理智德性和伦理(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包括理论智慧、理解和实践智慧,道德德性包括慷慨与节制等。前者可以教育而成,后者只能在行为中养成。[3]理智的共同特性在于求真,其方式有五种:技艺、科学、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显然,实践智慧就是实践领域的智慧,即同于理论领域的理论智慧。德性是人的灵魂中感觉欲望部分的良善,是狭义的人的行为所追求的目的;而整个人生的最终目的则是生活的总体良,即生活得好、行为得好、德福双全,亦即幸福。对人而言,其可能实践地达致的最高目的就是幸福,幸福之上更无目的。神的幸福固然高于人的幸福,但这种幸福对于人来说最多只能在理论沉思中歆羡,而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拥有。人的幸福是人所能获得的各种良善的总汇与和谐,这些良善既包括灵魂的良善(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也包括身体的良善(如健康、美丽)和外在的良善(如财富、朋友),还要有好运当头、神灵护佑。但这些因素中最能被我们自己把握住的、最应该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来达成的只有灵魂的良善,即德性。德性,实践智慧作为一种特殊的理智德性,其意义就在于为我们计虑达到每一具体目的的正确手段,并且这种计虑要以对生活的总体良善的周全考虑为坐标。如果只有伦理德性而没有实践智慧,则良善的目标就会因为缺乏正确的手段而无法实现;如果只有实践智慧而没有伦理德性,则有效的手段就可能被错误的目的所利用,而服务于错误目标的聪明才智并不配称为实践智慧,因为它跟人生的总体良善是背道而驰的。[4]性来说,实践智慧又不仅仅是依附性的,它还具有对于伦理德性的开显和整合功能。这类似于康德的知性范畴对感觉经验所起的作用,可表述为“伦理德性无实践智慧则盲,实践智慧无伦理德性则空。”伦理德性和实践智慧只有配合一致才可能为人生谋求到现实的幸福。城邦政治的意义和使命就在于为全体公民实现合于德性的幸福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5]《善与恶》中,对实践智慧概念有一个较在其他着作中更为完备的界说:“实践智慧在于深思熟虑,判断善恶以及生活中一切应选择或该避免的东西,很好地运用存在于我们之中的一切善的事物,正确地进行社会交往,洞察良机,机敏地使用言辞和行为,拥有一切有用的经验。记忆、经验和机敏,它们全都或源于实践智慧,或伴随着实践智慧。或者,其中的有些兴许是实践智慧的辅原因,例如经验和记忆,但另一些却是实践智慧的部分,譬如深思熟虑和机敏。”[6]

三、亚里士多德区分“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的理由。

要领会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提出实践智慧概念,最关键的是弄清这个概念跟理论智慧的关系。据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对于智慧和明智并未加以区别,而是认为,凡是知道并且实行美好的事情,懂得什么是丑恶的事情而且加以谨慎防范的人,都是既智慧而又明智的人。”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通常被概括为“德性即知识”,但如果放到亚里士多德的框架中去解读,应该再加两句话:“明智即智慧”(实践智慧统一于理论智慧),“道德即理智”(伦理德性还原为理智德性)。把德性归结为普遍性的知识,意味着只用把握普遍性的理论智慧就能同时解决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的问题。[7]亚里士多德主张“实践智慧”,所针对的就是这些困难。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最根基性的区分应是神人之分。如果有普遍、不变和独立品质的存在那一定是属神的或者说分有了神性的。人的灵魂中用于把握这种“所是”的品质就是理论智慧,这种智慧是人的灵魂中的神性部分。人拥有这种神性的理智,仅仅是为了以沉思的方式去接近神、摹仿神,求取类神(相似于神)的幸福。也就是说,这种智慧是高贵的,但却是非实践的。人自身属于动变世界,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自为的动变,指导行为去应对动变的世界以求取相对稳定的幸福,需要一种特殊的智慧,即实践智慧,这是一种纯粹人性的或属人的智慧。神的智慧是单纯的,而人的智慧则由神性成分和人性成分混合而成,故人的本性是一种混合本性。用实践智慧处理好纷扰的人事,可以为理论智慧腾出闲暇,使其更好地去做通神的工作,所以,实践智慧又被比作理论智慧的管家。实践智慧所关涉的就是这种“凑在一起的东西”它的特长就在于根据每一个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协调各种凑在一起的因素。“善”的种类在实践上不可通约,就是说“善”在实践上具有异质性,这是亚里士多德实践学科的根本理论前提。[8]前提使得“相”论在伦理学中遭到瓦解,使得用理论智慧解决实践问题的思路发生塌陷,从而为人生的“实践智慧”之需提供了一个理由。亚里士多德区分“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还有很多理由,但我以为上述理由是最重要的。

四、有关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其他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概念还牵涉大量其他问题。这里暂列几种,供进一步讨论之用。第一,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只能是个别,知识只能是普遍。这应该是区分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的学理原点,[9]他没有明确讲过。这是有待我们深入挖掘的。二,如果把分类原则贯彻到底,那么在实践方面就会走向彻底的个别主义,而在理论方面则以“作为是的是为主题的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就难以成立。关于“是”的分类理论和普遍之“是”的学问之间的关系,西方学界长期聚讼纷纭,至今未有定论,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第三,实践智慧是一种针对个别性的智慧,这是亚里士多德反复强调的,但主张实践智慧的学说却是普遍性的,如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实践学科与其主张的实践智慧之间是否存在悖论?进而,关于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对实践本身来说是否还有意义?如果有,意义又是什么?对此,尽管亚里士多德有论述,但道理远未讲清、讲透,需要我们接着往下讲。第四,按照今天流行的广义的实践概念,制作也是一种实践,其中也有智慧(即技艺),这种智慧跟实践智慧颇多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在讲实践智慧时也总是忘不了捎带讲讲制作的智慧,那么,这两种智慧究竟是什么关系?制作的智慧在一定条件下可否与实践智慧相整合?这也需要深究。第五,“实践智慧”问题牵连整个哲学史,从这个角度切入,整部哲学史都要改写,各家各派都要重新理解和评价。这更是一项大工程了。 第六,总起来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谓理论与实践(广义的实践)的关系问题。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 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

[2]亚里士多德著:《灵魂论及其他》,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北京.

[3]亚里士多德著:《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北京.

[4]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3年,北京.

[5]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北京.

[6]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94年,北京.

[7]色诺芬著:《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北京.

篇4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 模式现象 学生活世界 

校企合作是当前广泛提倡的职业教育模式,其源头是德国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利用企业的力量与资源,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切实学到能够即时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实际技能,并尽快熟悉企业的环境,加强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减轻了政府对职业学校经费投入的压力,故而受到了广泛欢迎。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校企合作的优势,却很少注意它可能存在的缺陷。即使偶尔有人讨论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也只是在经验层面上谈论该模式实际运作中遇到的困难,而不是从根本上审视它本身固有的缺陷。实际上,虽然校企合作是一种优点明显的职业教育模式,但正如其他职业教育模式一样,也存在一些内在的缺点。现象学近些年来对我国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该角度来审视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该模式本身存在的不足。因而文章拟从现象学的角度来关照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实践,并对之进行评论。 

一、校企合作中教育目的异化 

1 校企合作中企业的目的。在本质上,企业不是教育机构,企业的使命是生产、销售或服务,赚取利润,而不是培养人才。从文化理念到实际运作,企业都迥异于学校。在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职业院校学生的劳动力,并为自己储备人力资源。另外,某些校企合作是在企业与学校的某些关键性人物的私人关系基础上建立的。换而言之,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会以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会在意学生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企业既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义务。 

2 校企合作中院校的目的。职业院校之所以大力推广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之所以乐意积极与企业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但却几乎没有在理论层面上深入思考该模式正确的,理想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也不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企业所具有的巨大教育力量,导致该模式在实践中常常会偏离“教育”的轨道。 

3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校企合作的目的。可以说,受到热烈赞誉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其实际目的却是非常狭窄的,甚至不符合教育的普遍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那么,校企合作理想的、应然的目的应该是什么?从现象学的视角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养成学生真正的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现象学宣称自己“是一种‘做’哲学的方式,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套体系”,并且是一门真正的严密的科学。现象学认为,哲学首先是一种“思”的活动,其使命不是给予人们一大堆现成的知识或所谓的“规律”,而是确认思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并开阔人的视野,启迪人的思维,促使人们深入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不断地寻求人存在的意义、宇宙存在的意义。可以说,在现象学的视野中,思考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生存状态。 

那么,对于教育而言,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养成学生的智慧,“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所谓智慧,从现象学的观点看,不是学生记住的文字信息,也不是经过训练掌握的技能。在考试中能够获得高分或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都不是智慧的标志。智慧是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知识、技能与智慧不同,知识与技能本身都不是智慧,而是教学必不可少的媒介,其本身不是教育的根本旨趣,对于学生来说,知识、技能所承载的个体价值应该是智慧的养成。教育过程不能仅仅指向可观察的结果,更应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思”,并走向“自觉地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把学生带人到“思”的状态中的过程,是一个学生通过“思”而获得生活的意义与人生价值的过程,是一个主体的自我观念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唯有如此,教育才能完成育人的使命,而不至于销蚀学生的主体性,导致他们迷失在所谓的“知识”丛林之中,或淹没在无意义的劳作之中。 

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当前校企合作的目的显然不是定位于学生智慧的养成,明显有失偏颇。如果不在现象学所提倡的智慧养成的层面上把握教育的目的,如果对企业与学校的本质区别重视不够,如果不以智慧养成作为校企合作核心的、直接的目的,那么,校企合作最理想的效果不过是培养了一些合格的工匠。他们可能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动手操作的技能,但心智不健全,支配灵巧双手的却是贫弱苍白的灵魂。因此,如果迷失了正确的目标指向,校企合作不仅无益,反而会妨碍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会阻碍正确的职业教育目的的达成。从校企合作的实践看,这一教育模式的应然目的显然早被异化了,甚至从来就没有确立过。在这个意义上,现象学的观点无疑是对无目的地、浅薄地倡导校企合作者的一个警示,是应该,而且必须严肃地反思校企合作的目的与旨趣。 

二、生活世界是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智慧的介质 

通过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养成智慧,首先就要努力促使校企合作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生活世界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经验层面上的日常生活世界,实际上,它是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胡塞尔所谓的“生活世界”,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它是一个前科学的世界,即生活世界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生活世界是一个非课题性的世界,即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世界;其二,它是一个奠基性的世界;其三,它是一个主观、相对的世界;其四,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的世界,即是一个日常的、触手可及的、非抽象的世界。换言之,所谓“生活世界”,就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日常的世界,即每个人平时要不停地接触、与之打交道的周围世界。它是可感、可视、可操弄的世界,范围有限,但却是绝对真实的,其存在是不需要质疑的,是我们思想的基础与出发点。虽然生活世界是原初状态的,但却是我们的思想、意义、价值的来源与基础,所以,胡塞尔又指出它是一个意义世界,在某种意义说也是一个人文世界。每个人每天都要休息、工作,要与他人交往,这样的真实性不容怀疑,同时,也只有在工作与交往中才能获得个人生活的意义。这些就构成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世界,即意义世界。 

仅仅把生活世界界定为前科学的、非课题性的世界,还不能真正把握这一概念的重要价值,还必须从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相比较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这一概念。生活世界是与科学世界相对而言的。人类具有思维、创造的功能,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原生态的社会生活作为研究的对象,创立了文化与知识,尤其是以学科体系呈现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异于生活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即科学世界。因此,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而科学世界是由生活世界衍生的。当然,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科学世界早已成为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实际上,学生所学习的文化知识就属于科学世界的范畴。但是,必须注意,科学世界本质上与生活世界是不同的,它不能超越生活世界,不能取代生活世界的基础性。科学世界可能正确地反映了生活世界,也可能与生活世界不一致,甚至扭曲了生活世界。 

在校企合作中,工作技能无疑是真实的,是生活世界的有效组成部分。这一点正是校企合作的一项优势,既不像普通教育那样拘泥于书本知识、科学世界而遗忘了生活世界,也比职业学校更能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世界。例如,现在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早已过时,学生学的一些工作技能在工厂的生产中早已淘汰了。而校企合作可以避免职业学校的教学与真实的工作相脱节。然而,“意义”的内涵不仅限于此,仅仅让学生接触真实工作情境,学会实用的技能并不代表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自然地获得生活意义。

现象学指出,要认识生话世界,就必须超越实体思维,转而采取关系思维的方式。关系思维就是每一个存在者与他者相遇、碰撞,由此产生了意义。换言之,生活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而科学世界是结构性的知识世界,“现象学视野中的世界,既是一个发生着的世界,也是一个结构化的世界。发生着的世界显现的是世界的可能性、生动性、差异性、复杂性、丰富性;而结构化的世界,显现的是世界的确定性、抽象性、同质性、简单性、秩序性。结构世界关注关系的存在状态,而意义世界关注关系的发生。”因此,校企合作要帮助学生获得意义、养成智慧,必须注意三点:其一,不能仅仅专注于具体工作技能,必须让学生理解工作与其生活的关系,让他们体会工作对其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对其生活的意义,借此促进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熟。其二,校企合作在重视工作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应当让他们体验职场中的人际关系、职场中的规则、企业文化与制度等,为他们从学生向“单位人”“企业人”过渡做准备,也让他们对周围的生活世界获得真实的认识。其三,学校与企业只是学生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学生的生活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之外的生活环境可能与学校、企业的环境相一致,也可能完全不同。校企合作不能局限学生的视域,不能剪裁学生的生活。相反,应该超越书本、企业生产的束缚,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并据此开发、设计校企合作的理念与流程,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狭隘的技能训练的陷阱,真正帮助学生获得生活的意义,促进他们智慧的成长。 

三、校企合作中学生智慧养成的路径 

第一,经由“回到实事本身”而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一个宽泛的指称。在校企合作中,教育者要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意味着应该参与、观察、体验学生中发生的各种真实事件,即回到实事本身,而不是把校企合作局限于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回到实事本身是现象学哲学的基本态度,意思是指我们要认识世界,要体悟世界的意义,就必须摆脱结构化的科学世界的束缚,把科学知识给我们描绘的固定的、同质化的世界图景放置在一边,转而直接面对我们周围的具体可感的世界,真正关注、参与各种事件与活动。 

篇5

芦苇是一种平常且平凡的植物,天天与我们在一起相依为命,却时常被我们遗忘;芦苇天长地久地用心守护大海,为海岸添绿,为水鸟提供温馨的家,却被我们看得很轻。看那风中的芦苇,那样坚定执着,那样多姿多彩,却又那样弱不禁风。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有思维;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因为人类有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思维方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器。思维如芦苇,需要根植大地,背靠国家,需要有水的滋养,站在人民一边,只有这样,思维这根芦苇才能傲然挺立,思维才能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风中的芦苇,风定则静,养精蓄锐、厚积薄发;风动则动,顺应自然、翩翩起舞;风异向则乱舞,最终扭曲精神、折断自己。思维需要创新,需要革命,却不可异化。思维异化,会让人丧失本性、丢掉做人的底线,是国家、民族、人民之大不幸。我们要共同关注思维这根风中的芦苇。

透过作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文字,我们看到作者对思维异化的担忧,对思维革命的期许,作者在思想的深度、广度和创新度上亮点频出,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敏锐与洞察力。任仲然先生在以下四方面的见解非常深刻,值得当今哲学界认真思考。

一、让哲学回归生活,回到本真本位

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一是德行就是智慧,二是回到人本身。一般哲学专业人士认为,哲学(philosophy)一词出自希腊文,原意是指“热爱智慧”。这是希腊人最初为哲学界定的方向。这个方向是极具活力的,因为生活中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生活中完全可以体验和欣赏智慧。热爱智慧不必限于一途,哲学也不必局限在一个特定领域内。中国哲学的先驱孔子所说的“道不远人”,就是告诉我们,离开了人,离开了现实的生活,就无法真正欣赏智慧、感悟大道,哲学也就成为虚无之物。

但是,自苏格拉底之后,西方哲学对哲学的理解便从“智慧滑向了知识”,从具象迈向抽象,一直发展到今天。当代中国哲学的研究又步入西方哲学的后尘,在“知识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任仲然先生提出“回到苏格拉底”,就是要将哲学返回智慧本身,回到人自身,回到生活中来,让人们在生活中欣赏智慧,在生活中领悟大道。这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哲学仅仅看成理论知识,当作书斋里的学问,更应该当作生活的智慧。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当今学界的哲学观是以概念和范畴为中心理论和知识的哲学观,而任仲然先生提出“回到苏格拉底”,所体现的则是以人为中心的经验生活的哲学观。他提醒当今哲学界不要忘记哲学的初衷,就是要在人的现实生活中欣赏智慧,体悟无所不在的大道,不要因为出发得太久就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忘记自己的故乡故土和本源本真本色,甚至忘记了自己本来是谁,更忘了哲学的本质。

二、发挥思维功能,注重思维运用

无论生活还是哲学,无非就是两件事:一是事实如何,二是我们如何。事实如何是“知”,我们如何是“行”,这就是明代著名心学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以人观之,便有三者:“实践一、思维二、思想三。”三者各有其用,各有其所。似三而一,一而不混;似一而三,三而不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实践与思想,思维常常被遗忘在可有可无的角落,或被束之高阁。在学术研究中,思维“被夹在哲学、逻辑学与心理学这三块砖头的缝隙之中”,成了事实上缺位的虚设。有鉴于此,任仲然先生呼吁“思维学家不能再缺席了”,思维及思维学能够“自立门户”,需要尽快改变这种“尴尬处境”。

就现实生活而言,思维方式往往具有根源性与决定性。一种好的思维,往往伴随着甜蜜之果;一种坏的思维,常常跟随着苦恶之果。若能抓住思维这个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复杂之事,往往一目了然。所谓性格可以指一个人的“思维习惯”,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是正确的,还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思维决定命运”,“思维才是决定人生航程中命运的最大风帆”。

生活中许多不良现象,若能借用或更换思维“这把手术刀”,情形将会大有改观。就哲学研究而言,不少专家学者深陷“概念分析”的沼泽之中而不能自拔。若能从思维的角度加以审视,很可能轻易地发现先前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西方哲学是从“简单概念”出发的辩证思维,而中国哲学则是从“整体系统”出发的圆融思维。如果能看到这一点,当今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的重构就有了新的根基与坐向,就能超越自这门学科建立以来“以西释中”的模式。这就是思想离不开思维的功用。如果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思维,那么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将有较大改善和提高。这可以说是任仲然先生的微言大义。

三、重视思维结构,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

思维是无形无象的,但会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结构。例如,一座房子有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但它体现的是设计者的思维。因此,任仲然先生说:“思维的结构藏于内,功能表现露于外,结构是思维功能的基础,功能是思维结构的表现。”

作者进一步指出,搞清对象的内部结构是研究的前提与方法,所以在生活与工作中“历来主张从结构入手研究和解决各类问题”,“总是力图先把结构问题梳理清楚,然后再沿着结构线索,一条一条地去展开”。作者对思维结构十分重视,在方法上特别强调思维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在社会生活中,结构的调整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从根本上都是“结构的调整”。一种好的结构能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而一种坏的结构,往往导致许多社会矛盾与冲突。作者力图引导人们从思维结构上去厘清认识,进行思维革命,其功大焉。

四、强化系统思维,转变思维方式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系统的世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形象世界。所以,这个系统世界便是“象”的世界。追根溯源,这个“象”便是“世界的存在方式”,是“形象思维”的表现。

通常人们有种误解,认为形象思维是固定的、具象的,其实,它既是稳定的,又是灵活的,既是具象的,又是超越的。有什么样的思维,便有什么样的世界。例如,中医是以结构为核心的整体思维方式,依据阴阳五行这一系统理论,通过望、闻、问、切来了解人体内在机理。西医则是以概念为核心的分析思维,所以对药理、成分等都必须非常精确。从根本上说,这正是思维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文化体系,故作者认为“中西医分属于不同系统的思维”。

篇6

【关键词】物理教学 思想方法 智慧教学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在于更好地发掘人的良好天性、潜能及潜在价值。因此,教育的使命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的良好天性得以保护,潜能得以开发,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智慧教学――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智慧的教学追求。

一、学生智慧生长――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

物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次,是一种智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物理思想方法体系;再次,是一种文化,学习物理会使人们产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智慧。智慧是人们“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物理教学与其说是传授丰富而深奥的物理知识,倒不如说是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去丰富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

真正的教学机智,一定不会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次,而是着力于激发、培育学生的智慧潜能。我们可以通过物理知识接近智慧,获得智慧。智慧需要知识,但不等同于知识,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所以,物理教学要以物理的基本观念、重要概念和规律为核心,用物理思想方法来建构物理知识体系,把教学从浅表的知识教学和技巧训练水平提升到深层的思想方法教学的水平上来,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领悟到了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学生的智慧生长而教。

二、物理思想方法――学生智慧生长的沃土

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三大要素,思想方法则是物理教学的精髓和灵魂,谁把握住了这一精髓和灵魂,谁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否则,就只能淹没在物理知识的大海之中,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练不完的习题。知识是外界的,而智慧是个体内在生成的,智慧的形成是以知识为载体,借助于思想方法启迪而生成的。如果知识的背后没有方法,知识只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如果方法的背后没有思想,方法只不过是笨拙的工具。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就学习而言,学生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深刻领悟和自觉运用上,可以说领悟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的过程就是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

1.高中物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物理学中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思想,这些思想和方法推动着人们由“物”到“理”的认识过程不断升华,推动着物理学向前发展,引领着人们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首先,物理学与哲学密不可分,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哲学的指导,引进哲学的思想,从而形成有哲学特征的物理思想方法。高中物理中所蕴含的最主要的哲学思想有:

物理世界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形态是多样的,物质是不灭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物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对立统一――物理世界是对立统一的,物理中的运动、变化和平衡,往往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结果。

量变与质变――物理发展变化过程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否定之否定――人们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每一种理论的建立过程都体现了“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新的事实)―修正理论”,这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2.高中物理中闪烁的数学思想。

数学是“物理学家的思想工具”,它使物理学家能“有条理地思考”并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正是有了数学与物理学的有机结合,才使物理学日臻完善。物理学的严格定量化,使得数学思想方法成为物理思维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与高中物理密切相关的数学思想有:

函数与方程思想――用函数的观点、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将非函数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通过对函数的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

数形结合思想――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物理问题。

微分与积分思想――通过有限向无限的转化实现由近似到精确的分析来处理复杂物理问题。

极限思想――将在某一区间内单调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或它的变化过程和现象外推到该区域内的极限情况或极端值,使物理问题的本质迅速暴露出来,再根据已知的经验事实很快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或正确的判断。

3.高中物理中融合的学科思想。

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过无数物理学家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物理学科思想:

理想化思想――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把研究对象置于比较理想的纯粹的状态下,简化复杂因素,提炼主要因素,忽略偶然因素,撇开次要因素,用理想化的客体或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

守恒思想――寻找物理变化过程中存在着的不变关系或不变的量的思想。

等效思想――从等同效果出发,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过程、对象的结构、功能等进行变换处理的思想。

类比思想――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去推断出它们其他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还有许许多多卓越的实验,具有极其丰富和精彩的物理思想,如放大、转换等。

我们都知道,有重大发现的众多物理学家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他们的发现几乎都是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运用独特的物理方法实现的,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些物理概念、规律,还有更为重要的蕴含在探索过程中的物理思想、方法。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不是主要体现在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多少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继承、发展、运用物理思想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思想是方法的灵魂,方法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我们平时所学的物理方法都是物理思想的具体表现,所以,教师需要潜心研究物理学科本身及数学、哲学等相关的学科,把蕴含在物理中的思想方法提炼出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适当地模拟物理概念、规律得出的探索过程,在该过程中接触、吸收、消化、运用物理思想和方法,进而习得物理概念、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接受思想和方法的滋养;才能使学生学到由思想和方法孕育出来的活的知识,做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物理学家叶企孙曾强调指出:物理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科学思想和方法。因为知识只有通过具体方法加以应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掌握了物理思想方法,才能在应用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有所创新。可见,物理思想方法是学生智慧生长的沃土。

三、有思想的课堂――放飞学生智慧的圣地

时代呼唤智慧育人的课堂,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指导者与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应将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技术等诸多方面融入自己的智慧,让物理思想的光辉照亮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求知的愉悦和求真的快乐,在互动与对话中生发、发展、应用和创造自己的智慧。

1.以鱼学渔中生长智慧。

古人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方法是知识和能力联系的桥梁,是能力的核心。在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的同时,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能够悟物穷理,格物启智。

丰富的物理学思想有着众多的表现形式,即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内容:分析、综合、比较是最基本的方法,抽象、归纳、演绎是最重要的方法,类比、等效、守恒、对称是最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渗透在物理学的每一个具体研究过程中,融合在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的建立过程中,因此在讲授物理概念、定律时,要克服将知识“大餐”端上来而不讲烹饪方法的倾向,不断给学生以点点滴滴的启迪,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思路、建立过程、建立方法及物理意义,还要关注各概念、定律、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面临的新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研究、思考。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结果是动态过程的延伸。“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中只有把结果变成过程,重视方法的掌握,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2.实验操作中迸发智慧。

物理学家虞福春指出:“迄今为止的物理学发展中,有过许许多多卓越的实验,具有极其丰富和精彩的物理思想,揭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已经超越了各个具体实验而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实验中的物理思想涉及的范围是物理实验的整体而不是某一个具体实验,同时物理思想分散并体现在各个具体实验中。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手段,它必须在一定的科学实验思想指导下才能进行,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实验的设计、装置、操作、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实验思想。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各个具体实验的设计思路,精心地加以提炼,并高度地概括和认真地总结,然后领悟其要领,撷取其精华,进而掌握设计物理实验的总体思路和解决实验问题的途径。物理思想是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既不像实验方法那么直观,也不像实验原理那么具体。各个具体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是千差万别的,而经过归纳总结的物理思想是有限的。智慧在实验创新中生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实验中蕴含大智慧,实验能“知而获智”,知识丰富的同时也提升了智慧。

3.融入生活中增长智慧。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间的距离。经验是智慧之母,学生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若把知识与生活融合,则有助于学生智慧的生长。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物理思想方法源于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需要,但是在许多地方又高于生活。牛顿从苹果落地引发了灵感,联想到地球吸引物体的无形的力量可以推广到无限的空间。物理思想能够指导人们解决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和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物理问题。物理思想形成过程所包含的这种创新精神,使它能够启发和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

要使学生顺利和愉快地接受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我们的教学应回归到学生生活中去,回到这些思想方法的出生地,找到被科学家高度抽象提纯后过滤掉的汁液,才能给学生以生活的世界,滋养智慧的思想和方法。

物理思想方法教育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方法,再把物理方法运用到社会生活中,让他们体会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思想方法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关注物理思想方法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即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学生实际运用和操作,让他们深刻理解科学方法的精髓,从而准确而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在应用中增长智慧。

4.应用领悟中提升智慧。

物理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会用物理思想去分析、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物理知识本身更加重要。若干年后,学生可以把物理知识遗忘,但通过物理知识这个载体接受的思想与方法却是终身受益的。就学习而言,学生的智慧集中体现在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深刻领悟和自觉运用上,可以说领悟与运用物理思想方法的过程就是学生智慧生长的过程。

孔子说:“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可见,疑是悟性的起点和动因。着力疑问,就会激发思考,积极探索,进入“悟”境。教学中,教师制造必要的氛围,创造思维的情境,触发学生思考,能为诱发学生的悟性提供契机,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与途径,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悟性,使之较快地实现认识的飞跃。

领悟的东西是不会遗忘的。领悟的程度高,学习的效率就高。在问题中思考,在思想方法的应用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智慧。

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守的教育信念是:教育是一种智慧,需要用教师的智慧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用物理学的思想去启迪学生的智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7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创意设计只是生活的点缀,不足以触动生活的本质,那么,家居控制、安防系统、综合布线、智能照明、智能家电、家居娱乐、环境控制、通信网络等作为智慧家庭、智慧社区的创意设计,已经完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创意设计正在一步步开启城市生活的未来。

3月1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进一步明确提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创意氛围,不断提高创意设计能力,统筹推动创意设计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对文化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产业领域的促进作用,扩大创意设计服务外包和出口。”业内人士都感觉到,创意设计产业改变城市生活的时代来临了。

创意设计改变城市发展模式

“抓住创意设计就是抓住了智慧制造、数字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牛鼻子,它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依靠扩张生产规模、资源开采和简单降低成本来发展的先行发展模式,将其变为5R原理下的闭环生态经济系统,对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等 ‘四新’企业的发展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在将于10月开锣的“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前夕,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这样展望创意设计改变城市生活的发展模式。

李耀新所谈及的5R原理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Reorganize(再组织)、Rethink(再思考)。在《意见》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经被定义为“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

事实上,这种依靠创意设计,将粗放式的城市发展变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如火如荼地付诸于现实。在北京,由著名国际建筑设计咨询公司SPARK思邦设计的万科大兴项目开幕并正式投入建设――这是迄今为止,SPARK思邦提出的最具胆色的一个方案:包括开发一个介于办公、住宅和商业建筑之间的大型公共公园空间。业内人士分析,此项设计展现了公共休闲和互动的开放空间的野心――也在大兴形成了与市中心区高密度开发模式的反差。

项目的蓝本往往是设计的灵魂。对于每个项目,SPARK思邦都会以人们可以舒适地生活工作为标准,考量每处地块的综合周边环境,将商业与住宅、办公楼等完美揉捏。SPARK思邦不仅考虑外观,更会从深层次挖掘并满足人们的不同等级的需求可能,带动其生活理念的更新与提升。设计创意,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与社会变革力量,改变着城市发展模式,并日渐被公众承认。

创意设计促进产业融合

在互联网与智慧智能时代,创意设计不再是单纯艺术家所玩味的色彩与造型的变幻,而是包含技术、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智慧与知识加工增值过程。《意见》中也指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并且要“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加快培育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

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创意设计改变城市生活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上海城市道路上的80万盏路灯,将不止是照明的工具,它们还成为通讯设备和城市信息平台,融入信息交互系统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监控体系之中。“跨界融合要求我们对设计产业有新的思路、新的发展规划,智慧照明是一个集成性的工程,涵盖照明、节能、微基站、信息交互等技术层面内容,也涵盖工业设计部分和环境设计,上海正在把‘设计’这个概念牢牢地树立在我们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里面去。” 李耀新在“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启动时这样说。

在移动互联时代,创意设计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尤为重要。《意见》中强调:“支持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支撑文化内容、装备、材料、工艺、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加快文化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创意设计优化生活

创意设计成果或许看似普通,其背后却充满设计故事。一把来自北欧、看似现代的椅子却有着50年的历史;一款小朋友戴的“卡通手表”却有着“智能故事”,还是《爸爸去哪儿》的御用手表;D&AD黄铅笔与黑铅笔展展示全球50年来最经典的广告与设计作品……随着中国城市魅力的提升,创意设计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正有着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品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篇8

(唐山学院计算系科学与技术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要】目前很多的高等院校甚至中小学都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校园是多媒体数字校园的新模式。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完善,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模式。该智慧校园可为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服务的平台。

关键词 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校园;智能感知

作者简介:王永强,男,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

1智慧校园的现状

智慧校园是在多媒体数字校园之后提出的高校信息化全新概念,也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不断完善的产物。并且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工作。

智慧校园的概念来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所谓“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该概念最早由浙江大学正式提出。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大描绘了这样一个智慧校园的蓝图: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1]现在建设比较成熟的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等。

2智慧校园支撑技术

物联网[2](IOT),是指通过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按照相应协议,将物品与物品之间通过互联网相连,从而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视频监控,流媒体共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技术,最明显的是使用智能感知技术,可以对校园环境、各种教学和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学校相关工作等进行科学统一管理。比如说基于RFID的校园交通管理、校园一卡通的管理、宿舍管理,教工管理;基于ZigBee的校园监控管理,基于WIFI的移动教学;基于二维码的图书管理等。物联网技术为智慧校园提供了一个更为高效、绿色、环保,智能的校园环境。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将会改变整个互联网基础,影响到互联网的产业格局,被视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3]。

对于硬件层,目前,各高校硬件环境有了十足发展,但存在利用低,管理复杂等缺点。使用云计算技术,可以通过云计算架构,整合学校的各种硬件资源,形成公共资源池,应用虚拟化操作,自动为各种任务分配资源。对于系统层,各高校使用着诸如学生管理、教工管理、图书馆管理等大量系统,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各系统间通信困难,很难实现智慧校园。但可以使用云计算技术,将各管理系统整合成“云”,科学的为用户服务。所以云计算是智慧校园实现的关键技术支持。

3智慧校园总体设计

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依照确定的角色权限, 个性化地定制信息服务;各类应用系统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融合服务, 以支持单点接入的、安全的服务方式。[4]用户可以使用传统互联网设备,也可以使用物联网设备进行登录,登录后由云计算框架技术统一分配用户权限,来使用由云计算技术整合的系统。

3.1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的框架结构

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进行总体设计后的框架结构可以分为自顶向下模式的四层,包括综合云管理平台层,管理子系统层,云计算数据整合层,网络层。其中综合云管理平台层,是由云计算技术将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提供登录入口;云计算数据整合层,是由云计算技术将各类数据通过虚拟池形式科学存储;网络层,包含了传统的互联网技术,也引入了基于射频技术的物联网技术。

3.2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的智慧表现

智慧校园的“智慧”主要表现[5]在智慧环境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教学过程、智慧生活、智慧就业推荐等方面。

智慧环境感知,是对教室、图书馆、办公室进行温湿度检测和智能调节,对校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并预警。智慧管理,是通过物联网对摄像头节点、红外节点、烟雾节点进行智能监控;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各管理子系统进行科学管理。智慧教学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智能组织教学资料,以及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智能推荐。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智能分析,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等。智慧生活,使用者各项身体体征的监测,购物、旅游的推荐,基于爱好兴趣等的智慧交友,社团活动的智慧组织等。智慧就业推荐,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用人单位所需人才情况,通过云计算技术,进行智能分析推荐。

3.3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的数据安全

使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里,对于终端用户,只需将银行卡、校园一卡通,手机卡集成到手机中。即使用射频识别卡,也俗称为“黑卡”,可以进行移动支付,比如食堂、开水房、超市等;也可以涉及门禁、图书借阅,考勤等。

由于物联网集成到智慧校园的各个方面,而且物联网由于分布发散、终端设备量大、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进行传输等特殊原因,所以智慧校园数据及网络安全也是智慧校园亟待解决问题。可以通过,采用较为成熟和可靠地系统,加强网络服务器及终端设备监管,提升防御策略等保障智慧校园的数据安全。

4结束语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运转效率。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校园的应用,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尽管对智慧校园的研究实践探索刚刚起步,智慧校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但智慧校园是建设校园的目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会给我们生活带来质的变化,像智慧社区、智慧医院、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会迎来蓬勃发展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黄小卉,黄宇星.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1(11):38-39.

[2]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U IT. ITU Internet Reports2005: The Internet of Things[R]. 2005: 1-28.

[3]张文川.云计算与智慧校园的建设[J].电子商务,2012(5):11-14.

[4]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

篇9

虽然“智慧城市”这个词被频繁使用甚至多次出现在政府宏观规划中,但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学术界,对智慧城市的内涵都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对智慧城市的组成要素也模糊不清。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分析,对智慧城市的不同概念进行了系统阐述及区别分析,探索了智慧城市构成要素并构建了智慧城市的研究框架。

一、城市演进与智慧城市概念辨析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的产物,并且随时间以及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其演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4]。

(一)城市的发展进程

严格来讲,真正的城市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蒸汽机改变了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工业化城市随之出现。在工业化以前,城市以及城市理论的发展受历史以及科技限制一直比较单一。工业革命后,城市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不同城市发展理论悄然盛行,这其中包括全球城市(世界城市1991)理论、柔性城市(后福特城市1997) 理论、信息城市(数字城市1998)理论、智能社区(智能城,21世纪初)理论,以及包括最近几年盛行的智慧城市理论。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信息城市理论也就是数字城市理论,此理论的提出者将城市视为信息经济的集聚地。海量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的下一阶段,强调无处不在的互联互通、全面的感知和更深入的智能,建立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主要技术代表的感知社会。

(二)智慧城市的不同定义

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环境背景下赋予了智慧城市不同的含义(见表1)。

通过梳理发现,美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大都侧重于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应用,例如在Harrison等人的研究中认为智慧城市依靠技术实现城市的感知化、互联化与智能化。感知化是通过使用传感器、电话、个人设备、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植入式设备、网络及其他类似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人体感应传感器来实现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和整合。互联化是指这些数据能够整合到统一的计算平台,并且此类信息能够在不同的城市服务中进行交流。智能化则包含复杂的分析、建模、优化及业务操作流程中的可视化,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样,Toppeta关于智慧城市理解是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和新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的改善。Washburn认为智慧城市是智慧计算技术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的集合。智慧计算指的是新一代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集成,智慧技术能够提供IT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实时感知和先进的分析,这将优化业务流程、平衡企业资产、给人们提供实时的信息,帮助人们对选择和行动做出更聪明的决定。国内学者骆小平认为各种先进的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智慧城市概念的核心。而张永民和杜忠潮所理解的智慧城市的概念在强调智慧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各种网络(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的作用。

Giffinger等人认为智慧城市表现为以前瞻性的方式去考虑城市问题、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其中前瞻性有诸多代表,例如自我认知、灵活性、可变性、协同作用、个性、和战略。Caragliu等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人人参与的一个社会,通过对社会软件(人力资源、社会管理)和硬件(通信设施等)的投资,以实现经济的增长、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自然资源实现智慧的管理。

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连接多个子系统和部件的大型有机系统。Dirks和Keeling[14]把智慧城市看做一个有机集成系统。城市核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系统变得更加智慧,系统之间协作运行。秦洪花等认为智慧城市是城市各个方面的系统整合,以此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以达到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生活的目的。

二、智慧城市要素研究

(一)智慧城市的核心构成

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水、电、交通、环境、经济、政府等等。唐建荣、邓贤峰等人[15]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应当包含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光网、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政府服务、智慧电网、智慧青奥、智慧城市市民卡、智慧生态、智慧社区十大示范工程,分属于经济、市民与政府三大领域。吴余龙和艾浩军[16]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以及产业发展四大方面。其中基础设施是城市各个领域智慧化的基础。智慧城市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其功能范围覆盖了城市的产业、生活、公共三大领域[17]。综合分析可得出,智慧城市主要由三大核心构成,分别是智慧产业、智慧市民和智慧政府,可有效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智慧城市的构成要素

篇10

然而,与发展共生的“城市病”也困扰着不断涌现的新城市和新市民。城市快速膨胀造成的交通、环境、住房、就业等问题不断挑战着传统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思路,城市发展模式方面也出现了“单中心”与“多中心”的争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NIT)在过去二十年的爆发式增长,智慧城市理念已成为多数城市谋划中长期发展时不可回避的选项。

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原点

从国际文献来看,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由新加坡学者Mahizhnan于1999年首次提出,并将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作为其发展目标;而钱学森先生也在上世纪90年代指出,面对现代城市这一复杂系统,需要以强调“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的“大成智慧学”理论作为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理论。无论中外,以市民为核心的人本理念可以被视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原点。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计划开启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实践探索的大门。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热潮中,超过200个城市成为国家不同部委主导的“智慧城市试点”。然而,全国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实践探索多聚焦于信息化助力部分城市功能提升,缺乏对智慧城市内涵的深刻思考及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布局的总体把握,有“盲人摸象”之感。

随着更多学者开始使用“Smarter City”来表征智慧城市,我们可能需要超出具体技术架构的束缚,首先承认智慧城市是一个在信息时代使城市生活日益美好的理念,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创新逻辑来思考智慧城市的发展,来用智慧城市的理念思考城市的发展策略,而不是在圈定发展目标后,只把智慧城市简单理解为利用技术的目标实现。

智慧城市发展需要多中心结构

以人为本的观念与城市发展真正的结合点在哪里呢?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理解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不仅提升了沟通的便利性,也催生了属于网络时代的全新文化生态。如果说智慧城市就是“互联网+城市”,那需要叠加的显然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更是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是开放、共享、兼容、平等,其代表了一种新的资源供给与分配模式。从社交网络、维基百科到众包、众创、分享经济,无数Web2.0时代的互联网成功案例都不同程度诠释着这一核心价值。我们也不难发现,符合这一价值理念的网络结构本身是多中心的,甚至是无中心的。去中心化正是Web1.0向Web2.0跃迁的一个重要标志,将这一理念推演到城市维度,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的智慧城市显然不应是“单中心”的。

智慧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多中心”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在空间层面,共享和平等的理念不支持资源的过度集中,资源的分散即意味着多中心,单中心辐射的资源配给方式显然与互联网思维南辕北辙;其次,在功能层面,开放、兼容的理念可能会将城市中心的概念碎片化,实际上这样的城市形态已初见端倪,不同年龄段的亲友造访你的城市时,你可能会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因为他们的需求是有功能差异的。差异和特色的形成是资源流动与共享的前提,这种理念下每个城市单元可能都是中心,又可能都不是中心。

归根结底,智慧城市中的“智慧”既指技术使城市能够贴心地为市民思考,也指更多市民的智慧可为城市思考,这种思考一定像云计算一样,是多中心和资源动态分配的。而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则是当前城市步入智慧城市道路上的重要中间形态。

城市副中心发展需要智慧要素

城市副中心应该如何建设和发展?这是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大城市正在面临的实际问题。笔者在过去一年里参与了北京市通州区副中心建设的多次论证。通州区从北京整体发展目标嬗变和自身区位优势的结合点考虑,将自己定位为城市副中心;北京市政府东迁的计划又赋予了通州行政副中心的定位。二者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功能需求存在差异,关于通州未来发展路径的争论也是见仁见智。将视线放远,全国多个城市均有城市副中心或类副中心建设的规划,有些初具形态的副中心也暴露出了发展同质、定位不清等问题。

面对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遵循智慧城市理念,关注城市发展智慧要素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此前的实证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政务信息化、监测智能化、软环境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能源、人力资本发展和信息产业发展九个方面。基于对这些要素的重要性差异的判断,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考虑到副中心通常的地理位置和建设成本,一次性超前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可能是副中心最大的后发优势,这是后续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众多城市功能延伸的基础,也将是副中心未来的重要吸引力来源;

第二,基于大数据分析规划核心资源分配。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目标形态,也是一个求索过程。面对副中心交通、医疗、教育等核心资源配置的复杂问题,现在就应立即引入大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机制,并通过制度建设为将来基于数据动态调整配置方案提供可能,将智慧要素融入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过程;

第三,基于智能监测布局居住环境保障。居住环境是目前超大城市原有中心面临的困扰,也是副中心形成差异化定位的重要方面。传感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空气、水质、食品安全等居住品质的实时监测提供了可能。智能监测既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区域数据积累并实现后续智能分析的有效路径;

第四,提升人口素质与区域软实力。忽略人口素质提升及区域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副中心建设必然难说“智慧”,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创新2.0理念也需要践行在知识社会背景下,这都对副中心的教育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斌栋、潘鑫:《城市空间结构对交通出行影响研究的进展:单中心与多中心的争论》,《城市问题》,2008。

2.宋刚、张楠、朱慧:《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与基于大数据的应对策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

3.刘洁、高敏、苏杨:《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选址及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例》,《人口与经济》,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