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笔记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语文教育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篇2
关键词:简笔画 低年级 语文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56
简笔画教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简笔画这一特殊形式的“教具”,配以栩栩如生的课堂讲述,在语文教学中形成独特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生动、直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简笔画教学的优势,声像并茂地讲解课堂知识点,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1 “化抽象为具体”――直观教学事半功倍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他们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简笔画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低年级学生对语文抽象知识的学习,将相对深奥、复杂、难懂的内容以简笔画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入。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学生认识事物与学字识词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容易通过直观的方式理解汉字的意义。
例如,在讲解《草》这篇文章时,讲到“离离”的含义时,在黑板上简单画出了一片草原,让学生对草原进行体会和描述。学生根据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草原,想象草原的样子,纷纷对草原这幅画发表自己的观点,描述出草丛很高、很密、很茂盛的样子,进而学生们自然而然就理解了“离离”的表达。同时,在讲解“野火烧不尽”时,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冬天草木枯黄,空气干燥,非常容易就可以把草烧光,为什么是‘烧不尽’呢?”然后用黄色粉笔在将刚才画的草原图上将草原涂黄,用红色粉笔在上面画出“野火”,学生根据老师的思路来思考,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到野火把草原地表以上的部分烧光了,但是对地表下面根部却没有影响,使学生通过简笔画对这句话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
2 “创造课堂魅力”――活跃课堂积极踊跃
简笔画是一种绘画的形式,绘画又是美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简笔画这种绘画的方式更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视觉上的美感。课堂教学中融入简笔画能够将文章的知识点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对学生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欣赏绘画过程中理解和强化语文的知识点,相对于传统的灌输式的文字教学方法而言,能够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魅力,让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气氛中来,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文章时,笔者先利用课前为大家简单描绘下冬天下雪后的场景,然后发问:“冬天来了,冬天会下雪,那么下雪后大地会出现哪些变化?当你在雪地走的时候,身后会有什么呢?”学生会异口同声的回答出:“脚印!”这时笔者在黑板上画出梅花、竹叶、枫叶和月牙,然后再向同学们发问:“大家猜猜老师在黑板上画的图案是什么动物在雪地里走过以后留下的脚印呢?”学生们对着黑板仔细观察,这时就会有同学很快说出:“小狗的脚印、小鸡的爪印、小鸭子的蹼印还有小马的马蹄印。”然后,接着问:“大家看看这些脚印像什么?”同学很快又会抢答出“梅花、竹叶、枫叶、月牙”。“那么,这些小动物一起在雪地里走会怎么样呢?他们是有意在雪地上画画吗?”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通过课文与插图让学生自己判断对错,同学们探究答案的欲望更为强烈,学习热情也特别高涨。
3 “激发课堂想象”――激趣创新引导思维
简笔画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形成直观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忆。亚里斯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来源,只有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想象课本中描述的画面,才能达到既能充分吃透教材所表述的内涵,又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对文章进行讲述,不能使文章内容更直观的体现,会造成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印象不深刻。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实现课堂讲授模式的多样化,有助于烘托和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对课程知识记忆犹新。
例如,在讲解《画风》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怎么能画出来存在理解上的片面性,这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这时,结合课文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有小朋友拿着旗杆,旗子在风中摇摆;也有小朋友拿着风车,风车在风中呼呼的转;同时还有小树被风吹弯,乌云被风推着疾驰等场景。如果仅仅根据课文讲解,学生很难想象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这时,利用简笔画来将旗杆、旗子、风车、乌云、小树等在黑板上画出来,可以让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认识更为直观化、感性化,在绘画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小树为什么会弯?”“风车为什么会转?”等问题,在问答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让学生到黑板上自己想象事物来“画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今,传统教学中“之乎者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求,死记硬背也不再是最佳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必须要有创新意识,简笔画教学就是一种更为简单,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学方法。简笔画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文章直观化、生动化,使学生在课堂学生中能够声像并茂的学习和理解课堂知识点,形成的记忆也更加深刻,能在教学实践中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奎林.浅论非美术专业简笔画的教与学[J].大众文艺,2012,(7):273-274.
[2]杨湘涛.高师《简笔画》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1,(7-8):132-133.
篇3
一、自主预习的方法要教
我们知道低年段语文教学的目标很明确:识字、写字;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积累少量的词语。我们只要不偏离重点,是比较容易把握的。而到了中年段,识字、写字依然是重点,但已不是最主要的了,学习的重心开始向学习阅读转移,因此,我们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上不完课。为了完成任务,便把识字学词的任务一下子抛给学生,主要方式是课前预习,上课时检查。学生一汇报字音、字义、词义就算达到目标,却没有考虑过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其实,如果我们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多数学生在预习时都是翻一些现成的学习资料照搬照抄,自己大多是不动脑筋的。因此也许不必读课文就能完成老师的一系列预习要求,然而却没能形成什么能力。出现这种现象,不能怪学生,从一二年级手把手地教,到三年级突然全放手,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必然茫然失措,想不摔跟头都难。许多学生会从此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在我教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叫一个学生说一个字的字义,学生说不上来,我就让他查字典,结果他很快找到了这个字,却不知道哪里写的是这个字的意思,包括字典中的“~”就是代替这个字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以前教过的三年级学生可能那个时候也看不懂字典,而我当时认为这并不难,不用教的,那就可想而知让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理解词语是多么难。所以,我们不能高估学生,不能放过一个细节,预习方法要教,我们要将整个预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一点一点地教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怎样的预习才是真正动脑的读书。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要怎么做呢?首先,老师要考虑预习的内容,必须是孩子能够做得来、又不能生搬照抄的。比如,要预习生字,就要和读课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文中把生字词圈画出来,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读课文才能完成;要让学生查字典、词典了解字义、词义,就让学生把字词在字典中的页数标在书上,把字在文中的义项标出来,字典中例举的词抄两个,把词的意思写一写。这样,孩子想偷懒也不行了。第二,要想让孩子自主预习,查工具书的方法更要教到位。一二年级时,我们所教的查字典,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识字,只要学生找到这个字,知道它的字音就可以。而到三年级,我们再让学生查字典,主要目的就放在了了解字义、运用生字上,这就需要学生看懂字典中的一个个符号,知道哪里是字的不同解释,哪里是由这个义项引申出来的意思,哪里是字典中举的例子,多音字的其它音在哪里能找到……这些我们成人认为简单、而语文教材又没有明确指出需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大家是最容易忽视的,也是必须要教的。它们看似简单,却需要反复的运用才能掌握熟练。就像现在的数学课,把上下、左右、前后这些方位的认识也作为教学内容来教,而以往这些内容可能都是要由家长来教的。在要求学生查字词典理解词语的时候,要选几个字词做例子,指导学生看懂字典词典,选择恰当的义项。在课堂检查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查字典的过程,给学生以鼓励。同时,又要提醒学生,在理解字词时不能过分地依赖字典词典,自己能够理解的,自己理解;自己说不清楚的,查字词典后,要把字词典中的意思变为自己的话,这样才是真正地掌握了。否则,学生在长时间使用字词典以后,也会形成一种固化思想,不动自己的脑筋。这也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字词的方法。
二、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要教
篇4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镇小学语文课改工作,提升我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识字与写字”教学水平,加强识字教学的实效性,根据中心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安排,于第五周开展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公开课比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高效读写、夯实基础
二、参赛对象
每个学区推选1名1—3年级优秀语文教师
三、活动时间、地点
预赛时间和地点由学区学校定;决赛时间拟定于4月7日—16日地点待定。
四、评委
中教组全体成员及镇级骨干教师2名
五、观摩对象
每校派1-2名语文学科教师参加
六、活动方式
1、授课內容:授课教师自选一节本学期1-3年级语文识字课为执教内容。
2、授课顺序及授课班级:抽签决定
3、上课学生:由承办学校安排
七、活动要求
1、各校应高度重视此项活动,提前举行学区内选拔赛,做好活动资料存档,以备学年度末常规检查使用。
2、参赛教师应积极参与,认真准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手段。
3、上课时间为40分钟。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前谈话,与学生互相熟悉,增进感情。根据学校铃声上下课,拖堂超过4分钟,扣除总分的2‰。
4、执教老师比赛前上交教学设计,发送至1069605967@qq.com。活动后,结合评课教师的指导意见,认真反思、总结得失,写一份教学反思发送至以上邮箱。
八、奖项设置及结果使用
1、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2、获奖者作为教学骨干可优先参与外出学习和各级别的教学竞赛活动。获一等奖,期未学校年度常规检查考核总分加3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没有举行学区内选拔赛的,学区学校扣3分,无教师参加学区选拔赛的学校扣2分。
3、评选办法:所有评委评分,结果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4、评分办法见附件。
田畈街镇中心学校
2021年3月11日
附件:
田畈街镇2021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评分表
赛课点:
选手姓名: 课题:
项目
权重
评分标准
得分
理念
20
1.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2.巧妙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并且有明显效果。
3.敏锐捕捉生成资源,并借以进行有效的教学。
目标
20
1.教学目标准确、明确。
2.音、形、义、书写都有必要的体现。
3.注意养成教育,培养识字兴趣。
4.要求读得准确,坐得端正,写得规范、整洁。
教学过程
50
1.设计合理,条理分明,容量适宜。
2.一、二类字分类教学区别明显。
3.有学,有练,有指导;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师引得适时巧妙。
5.讲究实效,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6.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与教具,讲究必要性。
7.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教学效果良好。
业务素养
10
1.文化底蕴厚实,教学基本功好。
2.普通话规范、准确,教态自然、和蔼。
3.临场应变能力强,教学自觉、主动、灵活。
4.创新意识强,思维敏捷、新颖。
总评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081-02
快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把“填鸭式”变成“自主式”,把“讲解式”变成“自主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12年秋季学期,在河池宜州市教育局的布署下,宜州市第二小学作为市级唯一的小学试点学校,开展了“宜人教育・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年来,学校快乐课堂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并探索出以“学生独立自学结对子互学小组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检测总结反思”为基本流程的教学方法。笔者作为试点学校的语文教师,亲身经历了整个教学改革过程,现就我校快乐课堂语文课教学流程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快乐课堂的教学优势
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概括起来有几个优势:1.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双向交流,改变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向组内成员阐述自己的看法,在倾听别人的学习成果的同时对比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探究新知的欲望。3.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语文快乐课堂强调每个成员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促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为每位学生参与学习提供良好的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4.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快乐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帮扶对子”之间把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教给其他成员。为了教得更清楚、透彻,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材料进行认真地阅读和研究、分析,其他学生也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也自然就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位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并用语言表述出来,每一个同学都得到锻炼,获得交流展示的机会。
二、快乐课堂的分组教学、导学案
快乐课堂以分组教学为主,每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8到10人不等,学生按座位分小组面对面围桌而坐。各小组推选一名正组长(行政组长),一名副组长(学),组员分别担任纪律组长、劳动组长、卫生组长、学科代表等,分组教学的目的是尽量使小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次课前,教师根据课时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导学方案。例如,在教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首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和书写“钦、溺、袍、惹”等15个生字及课后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柳公权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及其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其次,列出具体的学习程序,通过“学习字词、初读课文、品读感悟、拓展延伸和回顾学习达标检测”五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学习,逐步深入课文教学。
三、快乐课堂的教学流程
在语文快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导学案印发给学生,再按流程完成如下教学工作。
(一)让学生独自学习
在每一教学内容开课前,教师将设计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案的目标与问题的引领,自主阅读文本、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并尝试解决导学案中的基本问题。如课文《“心正笔正”的柳公权》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品读感悟“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的含义,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可以留白,有疑惑的问题用双色笔进行标注,待到“结对互学”或“小组探究”的后续环节中解决。
(二)结对互学
学生自学遇到问题需要解答时,可通过结对互学共同讨论解决。学生结对互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质结对,又称“交流对子”,即小组中同一层次水平的学生结成对子互学、共同研讨;另一种是异质结对为“帮扶对子”,由教师指定学习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学生结成对子,学优生帮扶学困生。学生在结对互学中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留到小组探究环节共同解决。
(三)小组探究
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各学习小组先就结对互学中未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再就已经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步骤与结果等进行交流,并在组内达成共识。在小组探究中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则留到小组展示或全班展示环节依靠集体的力量进行解决。
(四)小组展示和全班展示提升
在小组展示前,学生要进行预展。预展由小组长组织分工、组内预展,预展结束后再面向全班展示。预展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结对互学、小组探究后,各小组组通过抽签或其他方式领取展示内容,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展示,主要解决学生自学和结对互学几个环节中未解决的问题,为全班展示环节做铺垫。全班展示是快乐课堂最精彩、最灵动的环节,学生对导学案中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之后,将自己或本组成员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再由听展的同学质疑、补充和点评。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完善学生的认知,提升思维能力。
(五)达标检测和反思
达标检测是快乐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考评环节,也是学以致用的环节,即展示结束后,教师用3至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检测,了解他们对本课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检测后,教师要对检测成绩进行分析、记录,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纠错。各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检查课前出示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四、快乐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乐课堂教学法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由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对快乐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小组合作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新的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学习停留在形式上。组内交流较多,组间交流少,学生大多独自学习没有真正讨论与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仅仅反映了个人水平。其次,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学优生参与机会多,学困生成了听众,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一些小组在学习时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由于学生面对面而坐,“开小差”时不易被教师发现,这种情况比起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再次,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教学组织工作难度大,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个别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最后,不遵守规则。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小组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等。
五、应对策略
(一)教师要把握好关键教学环节
语文教学组织快乐课堂学习时,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必须深入领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掌握好关键的教学环节,控制好教学节奏,绝不能听之任之。如《“心正笔正”的柳公权》一课的导学案中,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阶段理解“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体现柳公权“心正”的句子,体现“笔正”的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学生只要理解了“这是柳公权在劝谏穆宗皇帝时道出的写字和做人的关系,只有心正才能写出好字来,也只有心正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即可,不能任由学生讨论开去。
(二)导学案要精练而有导向性
在快乐课堂教学中,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其突出重点是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学生应能够结合导学案的学习增长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充分反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有明确的自学目标。导学案中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和相关资料获得答案,不宜设置太多的思考题,以免学生失去自学的兴趣。
(三)教师要注意倾听,适时点拨
快乐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亮点在于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交给学习小组,但是教师的角色是不变的,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倾听学生间的交流情况,在全班展示环节有内容不完整的要及时补充,学生交流完成后要进行总结,重点关注学困生并给予鼓励和帮助,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篇6
关键词:小学 语文 素质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各种能力上,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体现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学生生动活泼地自主学习语文,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是督促学生做大量应试篇章或练习册,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课外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1、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教材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主要目标,制定符合素质教育的科学化的目标体系,以有利于检测和操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要尽可能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清楚每节课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和习惯等。从而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四有”新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和学会审美”。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阵地。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对世事的接触较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注意授课技巧,巧妙地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一些与课文有关联的乐事、趣事、知识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这样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达到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目的。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长期养成的一种学习的自觉、自动的行为倾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良好习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首先是认真听课的习惯;其次是质疑问难的习惯;第三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第四是认真做听课笔记的习惯;第五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坚持整体性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育人的根本。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在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由于学生的个性鲜明,可塑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施教,恰当地运用教材,讲求教学艺术,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教学中,就能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然而,今天仍有人片面追求“智育”的应试教育,把语文教育看作是教会学生识字、读书、作文的语文技巧训练,拼命追求分数,一切为了应试,淡化了思想教育,这实质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语文教师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以人的语文素质发展为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基础性特征,以知识传授的方法进行有效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学生怎样生存。要真正发拌语文教育对学生全而素质提高的作用,就丝毫不能忽视语文活动课。学科课和活动课相结合既发展了学生的智育,其德育、审美、品质修养等方面都可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多方面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5、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状况来看,教师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等,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是当务之急。通过培训,使教师队伍实现“四个同步提高”: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同步提高;二是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同步提高;三是教师的“一专”与“多能”同步提高;四是教学基本功与教育科研能力同步提高。中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学校或有关主管部门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语文教师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基本功(如: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等)和教研基本功竞赛,促使中青年教师提高语文教学基本功和教研能力。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们民族振兴的关键,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的语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坚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具备社会发展需要的优良素质,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为培养21世纪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邢建立. 关于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意见. 理论研究.
[2]唐敏. 浅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2009.2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多媒体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80-02
一、前言
在新课程“关注教师综合发展、重视是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大教育理念下[1],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一改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式听课与学习的填鸭式教育[2],加强对教学价值观、对策与形式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知识,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际学习能力。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常不认真备课,对语文教案仅照本宣科,缺乏创新性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案准备时没有深入研究课件,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致使一节课下来,教师单纯完成教学任务量,学生听得不明不白,将课堂效率大大地降低。
(二)教学传统化,师生互动模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独立思考问题,因此学习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另外,很多时候,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性不高,趋于形式主义。例如,组织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只是表面功夫,学生没有实质性讨论的空间;提问过于形式化。
(三)多媒体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够科学、合理
随着多媒体教学模式[3]的不断渗入,小学语文教师也逐渐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没有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多媒体资源,造成了“两极化”教学格局: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所有课前准备的时间都放在了多媒体制作上,在课堂上进行单纯的多媒体演示,忽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却不想使用多媒体,仅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进行授课,加之其板书速度没有根据学生做笔记的实际速度进行,学生的笔记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进而放弃做笔记或对笔记产生厌烦。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做好充足有效的课前准备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质量与效率,教师应该做好充足有效的课前准备。在准备教案的时候,不应只单纯为了备课而备课,应该是为了学生而备课,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如明确教学提纲,深入探究教材的难点重点,以学生的立场找出学生可能会疑惑的地方(对新词语、成语没有深刻认识;对某个要点易有误解。),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针对性制作教学方案,尽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要点难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兴趣是学生第一位老师”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对学习的引导作用性很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条件创造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月亮的心愿》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制作一个简单的《月亮的心愿》动画版并在上课开始时播放,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播放完毕后适当提出导入问题,如“看了月亮的心愿后,同学们的心愿又是什么呢?老师从小到大的心愿就是当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让小学生回答,随后播放一些图片和相应的新字,教导学生识字与读音,并跟着多媒体播放的读音练习三遍。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记忆新字,总结让学生最感兴趣的方法记忆生字。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讲课,学生为受体听课,教师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式听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出发,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做到教学相长,以教促进学,以学反作用教,达到教师与学生互相进步的效果。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荷花》课时,上课开始时教师(有条件的教师课余时间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观赏荷花。)可以问“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花,那你们喜欢什么花呢?”,让同学回答后,便提出“老师最喜欢的是荷花”,随后引出《荷花》一课的内容,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讨论荷花的结构,联系实际生活的观察,解决教师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为学生进行解惑。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合作学习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小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运用合作小组的学习模式[4]。现实学习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这就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探讨,通过大家一起努力解决相应问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能力,通过教师的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例如,在上《丝绸之路》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5人/组进行讨论完成任务,任务如“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与终点在哪里?”,“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合作小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升彼此间学习能力水平。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总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对小学教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3(04):24-28.
[2]石胜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25):126-129.
篇8
关键词:兴趣 个性 课外 平台
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日趋深入,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应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行动纲领,同时这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指明了改革方向,设计了改革的蓝图。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将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技能,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阅读中享受祖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辉煌之美,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和启迪智慧,获得思维的创新和灵魂的净化。
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实际上就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由于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身随而心违。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轻松、愉快又从何谈起,更不要说对小学语文产生兴趣了。即使那些语文学得好的学生,也是为了分数和升学,把自己当作了记忆工具。这样时间久了,就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出现了我们最不想看到的问题,一部分学习好点的,在拼命的学习;另一部分学习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居然昏昏而睡了。所以课堂环境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就是积极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很多教师都以满腔热情投身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举止优雅,目光亲切,精神饱满,态度和蔼……为了淡化传统教学给人们留下的阴影,我们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当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语文教师应该将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项系统的工作来抓。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对于其做某件事的成功具有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可见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应该从小学生抓起。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本地的地域文化和校本特色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情趣提升的情境,然后在这种情境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出一块阅读专栏,里面张贴介绍有关的阅读内容,在教室四壁及各个角落创设一定的阅读氛围,让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心”觉全方位参与到这种阅读情境之中,在学生中形成一种“阅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阅读”的全新理念。这样惬意的阅读情境的构建是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的助推器。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活动,把阅读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专项来抓,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成长的快乐,达到启智、强能的目的。
二、选择精读,陶冶情操
教材中的很多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情节生动感人,更有千古流芳的名句脍炙人口。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剧情”设定自己的情感所属,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忘我地投入,使思考与阅读同步,渐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佳境。此外,教师还应是一个出色的演员,要善于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再现故事情节,用丰富多变的肢体刻画人物形象,用喜怒更替的面部表情切换剧情人物的内心变化。
三、彰显个性,搭建平台
新课程改革中多次提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诵读是小学语文阅读课改革的落脚点。实施个性化阅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腾出”足够宽阔的阅读空间,赋予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和调换阅读搭档的权利,重视学生个体情感的输出,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始终处于良性发展定势。
四、延伸阅读,拓展空间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阅读量总目标为4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量要达到260万字。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正处于关键的身体发育阶段,因此,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弹性,有的放矢地安排学生阅读。在尊重学生自主选“草料”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在内容选择、计划制订、读书笔记等方面进行指导或引导,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果。
五、学会积累,学以致用
在阅读中要让学生学习积累好词好句,积累美文,提升综合能力。在阅读中,利用摘抄的方法、做批注的方法、小练笔的方法可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达到活用知识的境界,阅读教学的归宿点才可以彰显。另外,只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阅读的不足,才能进一步寻找新的阅读知识点来弥补不足。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质量,就应该着手从创设氛围,激发兴趣;选择精读,陶冶情操;彰显个性,搭建平台;延伸阅读,拓展空间;学会积累,学以致用来致力于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改革,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会提升。只有将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我们语文的课程改革才会走在最前列。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策略;创新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校各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出现了新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为适应新时期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有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语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提高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的能力,由此,开展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受传统校本教研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教研形式化严重,方法因循守旧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策略,希望能够真正帮助语文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教研活动不重视
许多小学都比较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而且在每个学期初期都针对教研活动作出了详细的时间安排。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重视教研活动,认为教研活动的过程就是听听领导和其他老师讲讲心得,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当教学时间多了经验也就丰富了,没有从观念上注重教研的重要性。
(二)校本教研缺乏创新
校本教研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和研究。但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课程较多,教学时间比较长,教学负担比较重,这使他们难以有较多的时间研究校本教研的创新方法。所以,在许多小学语文校本教研过程中,教师只是记录笔记,走个过场就完事,整个校本教研工作只流于形式而已。
(三)校本教研的信息化落后
互联网的兴起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由于某些学校教育的基础条件比较落后,不具备开展互联网教育教学的条件,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加上交通不便,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学校语文校本教研中信息的闭塞,不能及时了解教育信息的发展变化。
二、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的策略
(一)创新校本教研形式
1.通过课例进行研究分析
各学校应加大对常规课例研究的重视程度,将小学语文教师分成小组进行单元备课、评课和听课,每个小组选择负责人对小学语文的教材进行分析和教学设计,共同找出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案例的研究中,让同级语文教师讲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之处,然后让教师共同进行探讨,展开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让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应该如何应对困难,从而引导语文教师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顺利开展教学。
2.开展师生参与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小学语文校本教研也应该大胆地尝试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教研模式。由于教研的目的在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作为教学中具有主体性的学生,也需要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研活动中,结合他们的需求,这样研究出来的课程才能更适合学生的特点。
(二)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
校本教研的对象是围绕本校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教研仍然需要专业人员对教师的引领,需要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对语文教学规律进行专题分析,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和教学示范等形式,为各教师在教研讨论中明确方向。
(三)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展同行教研互动
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同样也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小学语文校本教研也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优势。比如,建立小学语文校本教研QQ群,教师在群里可以针对常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表看法和征求大家的意见,从而提高教研活动的互动性。另外,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网站,开设各学科的校本教研专栏,将成功的校本教研案例发表在学校网络平台上,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校本教研经验交流,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
不仅如此,各学校之间也需要加强互动,实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教研交流探讨,这样的教研活动大家的参与和互动积极性会更高,教研活动也会更加富有活力。
校本教研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学工作者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小学语文校本教研需要正视现阶段工作中的不足,加强教研形式的创新,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的优势,提高教研活动参与者的互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问题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 42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从语文成为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以来,其一直以文化素质载体的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语文不仅仅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技能,更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写作作为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作文都是考试测验的最后一道题目,其综合知识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教学主体的作文畏难心理。尽管小学语文教育很早就开始涉及作文教学,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阅历,加上知识结构的不健全,致使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强。阅读教学尚且有本可依,而写作教学却无本可照,小学生的畏难心理自然而然产生。不少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往往因为缺乏经验而怕教,教学双方的不良心理制约了作文教学,严重阻碍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
(2)作文教学策略的失衡。作文教学策略的失衡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重数量轻质量和重模仿轻创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会盲目追求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速度,这样就会根据考试中的要求来设计写作的思路,限定写作的内容和方向,这样的硬性要求往往会造成小学生写作文时磨洋工。另一方面,创作是写作提高的阶梯,而我们学生的作文越来越趋同,千人一面的作文时常可见。我们教师对作文中的经典案例经常不自觉地强调,这就让学生无形中有了跟从心理,于是几个典型的例子就被翻来覆去使用,不见半点创新的痕迹。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同样的主题,只有创新角度和观点才能不落俗套。
(3)作文教学缺乏新意。传统语文教学都限制在短短45分钟内的教室里,加之小学生从小受到家庭的溺爱保护,缺乏与社会与自然接触的时机,自然缺少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感悟,也就无法在作文中表达出什么独特深刻的思想感情。这就造成写作教学中经常出现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但学生作文内容却让人哑然失笑的情况,没有思想和创新的作文就如同嚼之无味的烛蜡。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1)施行有效正面引导,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内容作引导,二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熟悉的内容作引导,是由他们的兴趣去求为支撑点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尤其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写作的信心和积极性。作文的主题尽量围绕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表达的意愿。以活动为载体,可以营造较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作文活动的因素,构建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在班级开展多样化的作文交流活动。如课前读报活动,学生宣读优秀习作,或选读报刊上发表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都是有效的作文教学活动。
(2)坚持读写结合,夯实作文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有这样的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的前提,写作是表达的结果,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在阅读中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另外,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作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因此,老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知识,陶冶语感情操。这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启学生的写作源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读书笔记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书刊时做的文字记录,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优秀的阅读习惯。在写好课内课文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或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长此以往就能丰富语言,在写作时才能产生更多的妙笔生花,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3)以激励肯定为导向,发挥作文讲评作用。作文讲评是对作文写作的分析和评价,是习作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能对作文进一步深化,又能实现巩固和提高。因此,认真抓好作文讲评这一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作文评改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作文评语的多样化,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要采用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要采用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以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其次,要注重讲评方式的多样化。根据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可以选几篇有特色的作文,进行对比讲评,让学生在对比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也可以围绕作文中的问题进行启发探讨,综合评述全班作文情况,提出总体性的修改意见,让学生真正评有所得。
参考文献:
[1] 王凌云.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J]. 中小学电教(下),2011,(05)
[2] 郑俊. 建构主义理论下写作教学的多元渗透[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