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新技术

篇1

关键词:网络媒体;数字技术;新闻传播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把纸媒介的传统报纸、电波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播的电视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互联网囊括了传统媒体的一切表现形态,同时又具备了许多传统媒体不具备的特点,如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广义上讲,因特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但人们对因特网使用最多的功能是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和各种信息。所以,狭义上说,人们把因特网成为“第四媒体”。

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地域政治、地域经济、地域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互联网上信息的极大丰富、迅速及时、无边无际、交互往来、多媒体等特点对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这一新的传播媒体正以无可想象的空间使传播领域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使得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新闻的采访、新闻的写作、新闻的制作和新闻的传播等等在方式方法上通通有了根本的不同。

1 新闻采访手段的变革

目前,新闻记者采访的主要手段是面对面的访谈和电话采访,网上采访(如电子邮件等)还只是辅助手段。据调查,使用频率最高的采访手段是面对面采访(61%),其次是电话(22%),电子邮件目前仅名列第三(13%)。但是调查也表明,在过去两三年里,将电子邮件作为采访渠道的人数有了急剧的增长。在网络上的视频技术、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今天,新闻记者通过网络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通过视频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已经变得在通常不过的事情。网络采访(即电子邮件书面采访、视频面对面采访等)最终将成为媒介工作者日常新闻报道的主要采访手段。这种采访手段将大大扩展新闻记者的采访范围,大大减少采访所需的时间、人力和费用,大大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

2 新闻的写作方式的变革

在电脑文字处理系统、多媒体和互联网络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广泛普及和冲击下,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写作方式、特别是报纸等印刷媒介的写作方式将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

迄今为止,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方式是以文字为主。但是,在新闻报道中,文字报道同广播报道、电视报道相比,又有很多弱点,一是不如广播、电视报道生动、形象;二是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如图像报道立体。单一的文字写作报道方式迫使记者在报道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时要做线性的描述及抽象的概括、主观的形容,这就在报道新闻事件时难免与客观真实有差距。

多媒体和超文本技术给印刷媒介“避短”带来了机会。在网络和多媒体的条件下,随着各种智能、易用软件的不断推出,报纸记者除了可以用文字来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外,对于声音、图画、照片乃至三维动画、影像等多媒体表现形式的使用也越来越容易。记者可以通过超文本结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既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图文并茂,又全方位地、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

电脑网络编辑系统主要是靠媒介的内部网络来实现的。记者、编辑和媒介内部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电脑相互联网,使得编辑工作变得无纸化、高效化、高质化。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都以线性编辑为主,记者和编辑对所采集的大量新闻素材(分别包括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进行整理,从中选出新闻报道所需要并能容纳的片断,按先后顺序组合成新闻成品的工作方式。传统的线性新闻编辑方式同传统的线性新闻写作、报道方式一样,受到印刷术和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的限制,使得编辑过程十分复杂,新闻成品中的任何一次内容改动,都可能引起全部内容的线性重组;新闻成品的容量受到线性结构的严重限制;模拟信号的多次复制和长期保存都会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质量。以数字式多媒体编辑设备和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和观念,它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文字报道、广播报道或影视报道等),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事件现场、中央台与地方台之间的实时沟通和编辑,可以无限复制和长期保存新闻信息而同时保证信息传播的质量。

4 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传播者制作信息,受众通过媒体被动地接受信息。传媒本身很难及时、全面、有效地了解受众的反馈信息,传播效果较难把握。而第四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打破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媒体进入互联网络后,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单向传播及有限的双向交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者,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网络上新闻或信息,受众也可以及时地向媒体反馈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就某一话题大家开展讨论,发表观点。这不仅仅是双向交流,而且是多向的互相交流新闻信息。

5 关于传统媒介中“守门人”地位的变化

篇2

一、通信技术与漫游

“漫游”指的是随意遨游。元结有诗云:“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①在我国古代,所谓“游”至少有三种含义,即外游、内游与交游。因此,我们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漫游加以考察。人类早就有关于扎根和漫游的不同考虑。“根”是血缘的,也是地缘的。扎根的倾向在农业社会中占上风,真正有条件外出漫游的只是有闲、有钱、有权的少数人。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者并非从事漫游,而只能说是外出谋生。真正有条件内游天下的也只是少数人,因为大多数人难以接触或者拥有大量文本。至于交游,人们各有各的圈子,这是受一定的身分限制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电信技术的普及使外游变得便利,报刊、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内游平民化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科技循此再进一步,促进了交游的虚拟化。

1.通信技术与外游

刘勰指出:“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所以能洞监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②古代文论里的“游”,首先是指“外游”,即人相对于自然环境的运动。这种运动对于开阔文艺家的眼界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古人不乏相关论述,例如,陆游说:“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③;杨万里也说:“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④尽管如此,由于交通不发达等缘故,古人虽有外游之愿,但亦颇觉外游之难,所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因地理障碍而产生的感慨。远游所面临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脱离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的环境就是其中的一种。要想在外游的条件下继续同自己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在古代主要靠书信,在现代还有电话、电报等手段。就便利性而言,电报胜于书信,电话又胜于电报。不过,传统意义上的电话属于固定通信范畴,并不能保证当事人随时随地同他人联系。不论是登岳阳楼或大雁塔,还是游西子湖或九曲溪,文人墨客兴之所至,要想同不在现场的亲友沟通,移动电话无疑胜于固定电话。不仅如此,以移动通信为保障,人们还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来自出发前所在环境的信息,并从原先的社会关系中寻得支持,产生一种归属感。

2.通信技术与内游

“内游”作为一种提法出现得比较晚。元代郝经着有《内游说》,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内游的观点,只是道学气重了一些。如果说外游是人相对于自然环境的运动的话,内游则是相对于媒体环境的运动。“内游”有助于文艺家形成丰富的知识储备。元代戴表元曾说:“余少时喜学诗,每见山林江湖中有能者,则以问之。其法人人不同。有一老生云:‘子欲学诗乎?则先学游,游成,诗当自异于时。方在父兄旁,游何可得,但时时取陆放翁《入蜀记》、范致能《吴船录》之类,张诸坐间,想像上下,计其往来,何止日行数千万里之为快。”⑤老生之言,为戴表元所服膺,看来绝非偶然。和外游相比,内游的文艺价值在于:其一,接触到现实生活可能不存在(或已经消亡)的描写对象,如通过《史记》了解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的事迹等。其二,领略到前人作为师法对象所树立的文艺风范,通过揣摩继承与借鉴作为文化遗产的文艺经验。其三,意识到自己的作品的奉献对象的存在,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进行创作。但是,内游的可能性受制于媒体。如果没有相关的媒体作为依托,内游就很难实现。

网上冲浪在精神上与古代“内游”相通,特点是将媒体当成现实世界的替代品或信息源。所不同的是:古代“内游”所凭借的是书本,在游历中强调接受道德规范、实现自我完善;而现代意义上的网上冲浪则是人的一种自我开拓。书面媒体主要以线性文本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因此,内游的可能性是相当有限的。网络媒体则以超文本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提供了远非书面媒体所能比拟的“内游”条件。超文本一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则成为超媒体,在内游空间的开拓上更胜一筹。书面媒体是一种等级性媒体,“话语权力”就与此有关。由于出版的可能性有限,能着书立说的人在整个社会中相对占少数,其地位比较优越,因此,阅读本身对于一般读者来说意味着接受支配。考虑到“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⑥的古训,阅读时拘谨的心态就不言而喻了。相比之下,网络作为媒体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实现传播的平等性,摆脱心理上的束缚。换言之,网络是一种非等级性媒体,因此,网民在漫游的过程中享有更大的自由。

3.通信技术与交游

“交游”,在古代兼指交结人的行为(动词)和所交结之人(名词)。管子有言:“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交游之道,为古人所重;交游之难,亦为古人所叹,难就难在寻找志同道合之友,因此,刘勰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⑧交游之难,原因之一是社交机遇的有限。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通过常规途径所能接触到的人毕竟不多。借助网络寻找知音,远比常规途径容易。复旦大学的严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狂喜之地。集邮、热带鱼的饲养、非洲面具的收集、MIDI音乐的制作……不管你喜欢玩什么,哪怕它再冷僻古怪,你也一定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同好与知音。”⑨此言诚是。当然,这里所说的知音,并不见得就是古人所歆羡的诤友。“管鲍之交”毕竟已成为历史,古人所推崇的终身不渝的纯洁友情早就因为商品化等缘故受到强烈冲击。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交游的广度正在迅速扩大,而深度却与之不成正比。

以上对于外游、内游和交游的分析,事实上可以结合成整体。对于三者的相互关系,宋代苏辙曾有一段明确的论述:“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

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禀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⑩从与“邻里乡党之人”游,到与欧阳修及其门人贤士大夫游,是交游的扩大;从“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到颇识“天下奇闻壮观”,是外游的扩大;从读“百氏之书”到知“天下之文章”之所聚,是内游的扩大。从今天的观点看,对于漫游的文艺价值可从三方面加以认识:其一,遍历名山大川,吸纳天地之灵气,了解人情世故,有助于积累创作素材;其二,拜访名人,有助于激发志气、学习技巧;其三,广结友情,有助于寻找自己的知音,学会“有为而发”、“有的放矢”。网络对于漫游的价值相应表现为:提供了通信保障,减少了后顾之忧,从而推动人们更为放心大胆地从事“外游”;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方便人们采撷,从而促使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从事“内游”;提供了平等交往的环境、自由结交的机遇,从而帮助人们开创交游的新局面。 二、超文本与通信技术的关系

超文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具有多样化的形态。不论是哪种形态的超文本,都和通信技术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之一,是百科全书之类书面超文本的发行对邮递的依赖性。时至今日,邮递仍是单行的电子超文本出版物流通的途径之一。不过,当今最值得重视的是电子超文本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关系。为了理解这一点,必须弄清电子超文本网络的工作原理。我们以万维网为例来加以说明。万维网是利用HTML语言构建的。在HTML文件中,链接所指向的目的地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缩写为URL)来加以标识。用户通过浏览器调用HTML文件、单击其中的链接,相当于对Web服务器(远程)提出一个请求。这一请求由用户所使用的联网电脑(客户机)发送。当Web服务器接受到这一请求时,就将所要求的文件回传给客户机。发送或接受都是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实现的。因此,电子超文本网络的运行有赖于通信技术的支持,以之为依托进行的漫游也是如此。

1.超文本与移动通信技术 外游意义上的“漫游”,重点为人们相对于现实环境自由自在的运动,登录电子超文本网络只是保持现实联系的途径。它的实现有赖于移动通信技术。

所谓移动通信,是相对于固定通信而言的,指的是用户在移动状态下的通信。人们把模拟式移动电话叫做第一代移动通信,把现在的数字式移动电话叫做第二代移动通信,而把未来的高速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称为第三代(3G)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由来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8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提出发展“未来公众陆上移动通信系统”(FPLMTS),1992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决定在2GHz频段中分配230MHz给它使用。1996年ITU决定将FPLMS改为IMP—2000(即国际移动通信—2000),意即工作在2000MHz频段,并在2000年左右投入商用。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球化、综合化和个人化。具体要求是:统一频段,统一技术标准,提供全球无缝覆盖与全球漫游的移动业务;提供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提供最高达2Mbps(兆比特/秒)的数据传输速率(相当于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200多倍)⑾;便于由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与演进;所要求的移动终端设备的价格较低廉。它能够支持包括Internet高速接入、多媒体电子邮件、可视电话、视频会议、视频点播、高质量图像传送等先进的多媒体移动通信业务⑿。第三代移动通信尚未完全实现,学术界就已经有人在探讨第四代移动通信(4G)了,其目标为更充分地实现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空都能运用自己拥有的任何通信工具、与自己所选择的任何对象、用自己所喜好的任何方式、就任何内容发送与接受信息。有人甚至设想让移动终端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用于监测体温、心跳、血压等。这样,人类便实现了“与网络共生”。果真如此,人们就可能成为电子超文本网络的节点,超文本链接不仅将各个文本单位连接在一起,而且使用户真正“息息相通”。

目前,蜂窝通信、无线局域网等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对文艺活动产生了影响。例如,“芬兰的移动电话用户可以得到银行结余、气象预报、交通信息,甚至有线新闻网的摘要。这一切都通过短消息服务。孩子们可以花40美分听到最新的芬兰笑话或者一首歌曲。芬兰人甚至用自己的声音作为打入电话的呼叫信号。Nokia的一位经理把他小孩的歌声作为铃声。……近一段时间,年轻的芬兰人偏爱很少安装有线电话的公寓(躲避打扰)。有的企业甚至完全放弃了有线电话。”⒀随着IP电话、电子商务等业务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Internet的无线接入。这种接入由利用模拟蜂窝电话起步(1981),发展为数字移动无线通信(1991),目前正向无线多媒体业务推进。无线网络与Internet的结合,可使人们在任何时候、从任何地方接入Internet,读取电子邮件,查询所需要的数据,或者下载想要的资料。要想将Internet“装入口袋”、实现移动计算,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例如,需要在终端计算机上改变操作系统的设置,并将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暂时挂起,以便进行通信媒体间的转换。这意味着移动通信尚无法与现有的Internet完全兼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两类建议:一是开发虚拟局域网(virtualLAN)技术,二是利用移动IP、VIP(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等协议。有预测说:利用Internet来进行相关的移动IP业务已经为时不远了。⒁

“在移动Internet环境下,散步和漫游是指MT(移动终端)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移动并保持与Internet的连接,即当把网络中某处的MT移动至另一处时,用户无须进行任何操作仍能像在原处一样保持与网络的连接。”⒂人类历史上第一台通用型电子计算机ENIAC重达30吨,由19000只真空管、6000多个继电器和其他元器件组成。很难想象人们能携带这样的庞然大物去漫游。漫游上网需要轻巧的终端,如掌上电脑等。早在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就顺着“随身听”的思路搞出了“随身读”(Bookman)。如果随身读是联网的话,那么,自然有可能当成移动终端使用。目前,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大

公司都致力开发移动Internet的潜力。 2.超文本与固定通信技术

内游意义上的“漫游”,重点为媒体世界中逍遥自在的游历,对电子超文本网络来说,所“游”的是虚拟环境。利用超文本技术构建的网页相互链接,用户便循着这些链接从一个页面漫游到另一个页面。这并非用户的身体定位有何显着运动,而是网络将用户的请求由一个服务器传到另一个服务器,在找到所需要的HTML文件的URL地址之后,将其数据回传给用户。上述任务目前主要是在固定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的。

固定通信技术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其一,业务数据化。由于数据业务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电话业务,固定通信的用途将很快由电话为主向数据为主转变。与此相应,其技术基础将由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向以IP为代表的分组化技术转变。这意味着电子超文本网络与固定通信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其二,信道宽带化。不论是核心网或接入网,固定通信技术都将在21世纪实现宽带化。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超文本网络将成为货真价实的电子超媒体网络,音频、视频、动态图像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成分将在网上信息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其三,三网一体化,即电信网、Internet、有线电视网在技术上趋于一致、实现互联互通。与此相应,电子超文本网络所建立的链接,将延伸到手机、电视机、信息家电等各种终端。

漫游有漫游的快乐。当我们从一个站点跳到另一个站点,任凭自己的思路随着网页上的各种提示延伸时,想到现实时空根本不可能有这样大的步伐,不无惊讶地发现原来事物之间存在自己始料未及的各种联系,这自然有其乐趣。当然,漫游也有漫游的遗憾,那就是很可能终无所得、终无所归。正因为如此,才有导航技术的出现。导航系统由信息库和信息加载、信息管理、信息查询三个子系统组成。信息库既存储了信息项的基本特征,又存储了媒体资源的特征。信息库中的信息项,是由信息加载子系统收集而来的。收集当然可以由人工来完成,但这样做速度太慢,因此,通常是通过一个名为“机器人”(Robot)的程序来完成。信息管理子系统负责对信息库加以更新、维护。信息查询子系统面向用户,负责接受用户所提出的查询要求,显示查询的结果。导航技术的实质,是将游历的任务交给专门程序,从而在网络上划分航道,或者开凿港湾。网络导航系统通常以两种方式来引导网民,一种是提供目录服务,即按内容、时间和空间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层次分类,形成树状结构,用户可以根据这一结构查找自己所想要的信息;另一种是提供关键词查询服务,即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搜索信息库,并将搜索所得按一定规则进行排序。前一种做法相当于划分航道,后一种方法相当于开凿港湾。目前,导航技术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其一,只搜索符合预先设定的专业方向的网站和网页,而不是“广域遍历”式的搜索,可以更好地为行业和专业人员服务;其二,检索机制从字面的匹配走向基于语义的匹配;其三,查询界面自然语言化,即检索不再是按固定的格式填写查询命令,而是走向填充模式加自然语言的形成。⒃

3.超文本与卫星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固定通信与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是世纪之交又一值得注意的趋势。人类在1960年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早期运载火箭尚不足以将卫星送到距地球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因此,当时的卫星都是中轨或低轨的,存在单星覆盖面小、跟踪技术复杂等问题。1964年以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伴随新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而陆续升空,扩大了单星的覆盖面。这类卫星非常适合于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单向通信,远距离的文艺转播经常就是通过它们进行的。妨碍同步卫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是时延大(可达数百毫秒)、对地面天线的体积和功率要求高。相比之下,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传播损耗小、时延小、频率复用有效、可多星互为备用等优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行于距地500—2000公里的高度,中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行于大约10000公里的高度,目前在技术上都比较成熟。若能扫除高费用的障碍,其应用将更为广泛。

在谈到Internet时,有人将漫游(roaming)的定义区分为广、狭两种。狭义的漫游是指通过电话拨号进入Internet的用户,当他不在其所属ISP的本地服务范围内时,不需要拨打长途电话,即可实现上网。广义的漫游是指在已达成协议的ISP和ICP(内容提供商)共享彼此的用户,各自的用户可以分享它们所提供的一切服务。⒄这不禁使我们想起现实世界中的情形:要想全球漫游,免不了碰上国界限制;要想饱览群书,免不了碰上借书证在不同图书馆之间无法通用的难题。如果说国家间互免签证、馆际借书不受限制看起来还比较遥远的话,网络商之间打通服务则是比较现实的事情。在社会学意义上,卫星通信技术的价值在于对全球化进程的促进。卫星通信的覆盖范围是跨国界的,卫星所传送的信息的影响则是跨文化的。

三、通信技术与漫游的扩展

由于移动通信、固定通信与卫星通信等技术的支持,人类正在实现漫游化的追求中阔步迈进。这种漫游将超越物理时空、心理时空和社会时空的限制,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

1.物理时空中的漫游

人类一方面慨叹地球之小、地球村之拥挤,另一方面惊叹宇宙之大、星距之遥远。这种心理早晚将驱使人类致力于向太空移民。20世纪各种航天器的发射,正是太空移民的必要准备。当人类的篝火已经在诸多异星升起时,新开拓的居住地之间该是什么样的关系?与金字塔式的森严结构、传统文本式的线性联系相比,超文本式的链接也许更为相宜。我们的后代可能会将有人居住的星球都当成电子超文本网络的节点,试图解读星际电子超文本网络中传送的信息。不仅如此,各个星球的居民之间或许会按照与超文本相类似的原则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联系,从而使人类形成环宇分布式发展的新格局,并提供星际旅行的必要条件。正如我们现在进行环球旅行要考虑时间差一样,星际旅行不仅需要穿越空间,而且需要跨越时区,须有包括移动通信在内的多种技术保障。最初的星际旅行无疑是风险巨大、费用高昂的,普通人难以问津。要使它变得像我们周末到城郊度假那么方便,无疑并非易事。然而,这种意义上的漫游仍为一代代人所向往。20世纪美国作家雷·布雷德伯里在所着的科幻小说《百万年郊游》中设想:主人公一家度假,居然是到遥远的异星,单在路上就得走一百万年!尽管这在现在看来这只是异想天开,但是,人类毕竟不会放弃超越物理时空限制的努力。

2.社会时空中的漫游

人类虽然意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却又为这种共享设下了重要社会障碍。“墙”,便是这种障碍的具体化。从木桩、土坯、砖石到钢筋混凝土,围墙分割了内外,阻断了交通。数码化的防火墙本质上不是为了对付服务器因高温而产生的意外,而是为了区分内部网与外部网。版权规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堵“墙”,“禁止非授权使用作品”与铁门上常见的“非请勿入”字样正属异曲同工。保密规定更是一堵墙,以对付觊觎者见长。凡是有墙之处,人们的游历便不可能是充分自由的。当然,建墙有建墙的理由。没有墙挡不了风雨,防不住窃贼,对付不了黑客。翻墙也有翻墙的办法。据介绍,“一个出于某种安全原因不能与Internet联通的局域网,可以通过采集和转播来实现对Internet上信息的有选择的访问。采集服务器通过全息镜像的方式,把多个被选中的目标站点的所有可以访问的信息,以一种充分保持原有结构的方式采集到局域网中来,通过一种不经过IP路由的专用通道,在设立在局域网中的另一台‘转播服务器’上统一组织并提供统一的检索服务,对内部网的用户造成这些站点虚拟在线的景象”,具有安全、省钱、方便等优点。⒅不过,如果“大同”是人类社会可以实现的未来远景的话,那么,社会意义上的“墙”都有可能被削平。各种组织、团体、机构虽然仍存在,但不再作为受

墙保护的山头,Internet与Extranet的区别丧失了价值。所有的数据库都向公众开放,无须事先申请密码便可访问。只有到那时,社会时空中的漫游才是可能的。今天的Internet已经多少显示出相关的征兆。当平民百姓运行超文本浏览器便可了解政府的法规、点击网页上的地址便可向各级官员提问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漫游于社会时空已为期不远。 3.心理时空中的漫游

篇3

【关键词】电视信号;传播技术;数字电视

1.数字电视信号技术概述

所谓的数字电视系统(DTV:Digital Television),其主要是指在广播电视中运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中的声音和活动图像等加以压缩、编码,在经过信号的存储或进行实时广播之后,过用户接收并播放的整个电视系统的各个环节。所谓数字电视,就是将电视画面的每一个像素、伴音的每一个音节都用二进制数变成多位数码,并以非常高的比特率进行数码流发射、传输和接收的系统工程。,数字电视是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存储、控制、传输和显示的系统。数字电视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而是能提供包括图像、数据、语音等全方位的服务,是 3C 融合的一个典范,是计算机、传输平台、消费电子三个环节的聚焦点。

2.数字电视信号的优势与特点

数字化的电视信号技术增强使电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使广播电视信号在节目的制作和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损伤,让电视用户所接收到声音和图片的质量几乎和电视台录制时的质量是一样的。其最大的特性包括以下几点。

2.1电视信号的清晰度较高,音频效果较好

在相同的电视信号覆盖范同内,在发射功率数字化电视信号要比传统的电视信号低一个数量级,在整个的环节中,数宁化电视信号伞部转化为数宁的信号,所以其并不受在电视节目编辑、传输、转播和接收的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性的 SDTV 数字电视节目都可以做到 DVD 播放质量,电视用户在观看 HDTV 节目时,其电视的清晰度能够达到传统电视的 4 倍以上。

2.2数字电视信号质量高,抗干扰的能力强

利用纠错及编解码技术都可以将错误纠正,能保证信号质量基本不变,使得用户接收到的音视频质量和电视台发送的质量基本相同。同时还能够将数字电视信号进行移动接收与多项增值业务,便于用户进行节目的点播,确保了用户自身利益,并且还有加密防干扰的作用。

2.3在数字电视技术中,新技术与传统技术互存

在使用新技术时还能够接收之前的模拟的电视信号,正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机顶盒,直接进行信号的接收。电视数字化技术,引入了全新的双向互动概念。将传统电视的一对多广播方式转变为复合模式,即既保留原有的一对多广播方式,又扩展点对点的点播互动方式。这样不同的用户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点播节目和获得信息。

2.4利用数字技术,实现频谱资源的多功能复用

这种技术能够将信号相互交换使用,与计算机进行互联,运用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大的相互交换,经过这种数字技术能够组建出网合一的基层信息面,以获得更多的广播功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5易于实现信号间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性无关

可以存储多帧的电视信号,从而完成用模拟技术不可能达到的处理功能,在有这种存贮条件的情况下,能够方便开展另外的各种增值性的电视的业务。

2.6在数字化下多种媒体相互融合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两种。数字电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后,得到由一系列二进制数据代表的样值信息。为了便于传输,还需要进一步用一组有限的离散电脉冲波形来表示,这些离散电脉冲波形称为码型。由于电脉冲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或低频开始,因而又称其为数字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叫做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基带信号是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基本信号,在传输信道中,一般都是从基带信号开始,经过各种变换最后恢复为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的特点是有较强的低频能量。在传输距离较远时,需借助连续载波调制进行频率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在高频上上,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后才能在信道中传输,此时称为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或载波传输。载波传输采用数字调制,根据调制参量的不同,分别有幅度键控(ASK)、相移键控(PSK)和频率键控(FAK),而由这些基本类型出发,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派生形式,如广泛使用的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数字电视不同的传输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传输效果,必须结合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就数字电视整体而言,各国的信源编码部分普遍采用MPEG2系列标准,信道编码方案也大体相似,但在调制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选择。

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将地球上行站发射的信号转发回地球。其特点是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信号质量较好、频谱资源相对富裕。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一般采用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调制。这种调制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但频谱利用系数较低。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同轴电缆、光缆或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以闭路传输方式传送电视信号。其特点是传输条件好,信号质量高、杂波干扰小,频谱资源丰富、节目容量大。有线数字电视大多采用正交振幅(QA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法频谱利用系数较高,而抗干扰能力次于QPSK。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架设在电视塔上的发射天线,将已调制在VHF或UHF频道上的数字电视信号辐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内,用户利用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简单地说,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就是将过去的地面开路模拟电视信号换成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模拟信号数字化后,地面传输仍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覆盖手段。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时,要求采用抗干扰能力极强的调制方式,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传输制式:(1)美国提出的残留边带(MVSB)调制方式,这种方式的频谱利用率较高,但不能满足移动接收。(2)欧洲提出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抗干扰能力极强,可满足移动接收的条件。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时域同步OFDM技术(TDS-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在频谱利用,同步速度,支持单天线移动接收,室内接收等方面表现出了比 OFDM 更好的性能。

目前,世界上共有4个主要数字电视标准,包括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日本的ISDB和中国的DTMB。美国的ATSC和欧洲的DVB标准用的较为广泛,特别是DVB已经成为世界数字电视传输的主流标准。2012年2月,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得到国际电信联盟(ITU)的通过,正式成为继美、欧、日之后的一个数字电视国际标准。和欧、日同类标准采用RS+卷积码的级联纠错编码相比,在相同传输码率条件下,中国 DTMB可以信号发射功率更低、覆盖性能更好,有利于低碳环境,降低电磁污染。

3.结论

按照国家制定的十五规划,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普及数字电视。这预示着依托数字电视技术的新产业将有巨大的推广潜力。随着通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数字电视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电视业务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数字电视传输的过程也随之更加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科]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电视信号;传播技术;数字电视

1 微波传输

作为最早的电视覆盖的手段,无线方式出现,微波也是无线传播。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微波进行了革新发展,卫星广播和网络传输的这些新技术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初期的模拟微波的改造面临着许多困难,新微波传输的数字化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2 卫星传输

过去,所谓的卫星通信就是把微波中继进行转移,作用到同步卫星上。卫星广播此时已经成为了一种大面积覆盖全国各地的主要的电视的方式,它可以有效提高电视的人口覆盖率,让我们的传输质量更为有效、先进、经济。在最近十几年,我们的电视事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卫星广播采用数字化之后,单一颗卫星就可以提供上百套之多的电视节目,这是模拟卫星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目前,全球数字化不断发展,数字卫星不断取代模拟卫星,数字卫星广播从央视到省级实现了上星传输。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上星节目的质量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3 光纤传输

在整个的电视的范围内,光缆网络是它的最基础的网络建设,是一切电视事业发展的基础。光缆是城市中可靠的数字电视以及数据进行传输的链路。现在,从电视台到卫星、有线电视网或者是发射台的传输信号都一致选用光缆,不仅因其质量高,效果也是相当好。通过光纤进行电视信号的传输,这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中继传输的方式,同时也消除了中继传输所存在的信号扰有噪音等问题,保证了信号的可靠性。

4 数字电视传播技术

数字电视系统从传输方式上来看大致分为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以及地面数字电视系统。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相对成熟,现在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思路,但整套系统的推广费用比较高:卫星数字电视受到技术和管理因素的限制,大范围商用和本地化有难度;地面数字电视虽然没有技术和管理的限制,但由于发展政策的影响,一直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近期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和广电总局的政策倾斜以及地面数字电视标准的出台地面数字电视产业也终将迎来发展的高峰。

广义的地面数字电视包括了已经开始推广的MMDS,移动数字电视系统以及手机数字电视等各种利用无线信道传输的数字电视系统,它以数字电视技术为基础,借助广播电视产业链,充分利用无线通道来实现数字电视以及相关业务的无线传播。与其他系统相比,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具备建设成本低,接收方便,容易普及等特点,特别在移动接收以及便携式接收等领域地面数字电视还拥有有线、卫星数字电视所不具备的优势。只要适当推广地面数字电视系统完全可以成为数字电视产业化的重要一环。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是指经过信源编码和系统复接后生成的传输码流的传输,或者说是由数字“0”或“1”组成的携带有电视信息的数据流的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需要某种传输媒介来实现。传输媒介又称为传输信道。一般情况下,传输码流是不能或不适合直接通过传输信道进行传输的,必须经过某种处理,使之变成适合在规定信道中传输的形式。与信源编码相对应,这种处理称为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任务就是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目前,从传输的信道不同来分,可分为有线数字电视传输、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及地面数字电视传输。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可分为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两种。数字电信号经过信源编码后,得到由一系列二进制数据代表的样值信息。为了便于传输,还需要进一步用一组有限的离散电脉冲波形来表示,这些离散电脉冲波形称为码型。由于电脉冲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或低频开始,因而又称其为数字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叫做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基带信号是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基本信号,在传输信道中,一般都是从基带信号开始,经过各种变换最后恢复为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的特点是有较强的低频能量。在传输距离较远时,需借助连续载波调制进行频率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在高频上,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后才能在信道中传输,此时称为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或载波传输。载波传输采用数字调制,根据调制参量的不同,分别有幅度键控(ASK)、相移键控(PSK)和频率键控(FAK),而由这些基本类型出发,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派生形式,如广泛使用的正交幅度调制(QAM)等。

数字电视不同的传输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传输效果,必须结合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就数字电视整体而言,各国的信源编码部分普遍采用MPEG2系列标准,信道编码方案也大体相似,但在调制方式上存在着不同的选择。

卫星数字电视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做中继,将地球上行站发射的信号转发回地球。其特点是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信号质量较好、频谱资源相对富裕。卫星数字电视传输,一般采用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调制。这种调制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但频谱利用系数较低。

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同轴电缆、光缆或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以闭路传输方式传送电视信号。其特点是传输条件好,信号质量高、杂波干扰小,频谱资源丰富、节目容量大。有线数字电视大多采用正交振幅(QA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法频谱利用系数较高,而抗干扰能力次于QPSK。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是利用架设在电视塔上的发射天线,将已调制在VHF或UHF频道上的数字电视信号辐射出去。在其覆盖区内,用户利用接收天线接收信号。简单地说,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就是将过去的地面开路模拟电视信号换成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射。模拟信号数字化后,地面传输仍是一种重要的电视覆盖手段。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时,要求采用抗干扰能力极强的调制方式,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传输制式:(1)美国提出的残留边带(MVSB)调制方式,这种方式的频谱利用率较高,但不能满足移动接收。(2)欧洲提出的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抗干扰能力极强,可满足移动接收的条件。

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采用时域同步OFDM技术(TDS-OFDM)调制方式。这种调制方式能较好地支持移动接收,在频谱利用,同步速度,支持单天线移动接收,室内接收等方面表现出了比OFDM更好的性能。

5 结论

按照国家制定的十五规划,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普及数字电视。这预示着依托数字电视技术的新产业将有巨大的推广潜力。随着通信网、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数字电视必将得到迅猛的发展。电视业务将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数字电视传输的过程也随之更加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篇5

关键词:港口引航 船舶信息化技术 问题阐述 应用分析

早期的引航作业主要靠引航员人为判断及操作完成,而判断是基于传统的航海模式和简陋的信息获取方式,如信号台,纸质海图和六分仪等等,当时获取信息的简陋程度可见一斑。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采用了一系列辅助导航及靠泊系统:ENC,AIS,VTS,CCTV,DGPS,ECDIS等。全面提高了引航效率及服务质量,全方位保障靠离泊安全,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港口的引航之中,通过不断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1.完善的调度和引航公共平台

建立好完善的调度系统和公共数据平台,优化引航员手机终端,借鉴国外一些引航软件的实用功能,从硬件到软件的功能升级和创新,使之成为引航员手中的利器,可以让引航员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知道最新的港口动态,包括气象,潮汐,事故发生的位置等等,业务单位和口岸单位数据共享,和VTS,指挥中心等功能单位实现数据无缝链接。这样可以让引航员上船前就充分的了解到港口的所有动态,一切了然于心。

2.AIS是信息引航重要组成的部分

AIS主要有基站设施以及船载设备组成,该系统运行中所涉及到的技术有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以及电子信息显示技术等全新的技术形式组成。AIS技术采用了全球定位系统,可以使船舶引航中准确的判定船舶的位置、速度以及航向,同时也可以及时掌握临近海岸船舶的基本信息,从而为各个船舶之间的平衡协调提供充分性的保证。与此同时,AIS系统中较为关键的技术有数据通信、GPS差分定位以及AIS技术,其中的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AIS船舶引航系统的运用,实现的引航数据的实时性传播,例如,在引航中的GSM短信以及GPRS/CDMA公网通信传输等;GPS差分定位是现阶段海运行业中最重要的定位形式,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引航设备系统运用的便利性,为航运的定位提供系统性的技术支持;AIS船舶引航技术是航运的重要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多样化的信息通信形式。而且,AIS技术中的GPRS/CDMA公网通信是一种无线数据的信息通道,在该技术运用中,可以实现航运系统永远在线、实现实时性的通信以及高速的数据传输等,这些优势在引航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数据化管理

完善数据储存备份,达到永久储存,全局查询,便捷应用。提供各种数据分析模型,便于事故分析,管理决策,技术统计等,逐步建立各种数据模型。数据是引航员及其管理决策的基础,一个有效运行的大型数据库和相应的模型,如不良船舶,事故分析,模拟操纵,作业案例等,并且不局限于该类型的,广泛的数据分析模型,是我们去量化技术和管理规范的高效工具。

4.港口引航中船舶信息技术的应用

(1)对信息化的理解

引航安全取决于我们对引航资源的利用,包括驾驶台资源和本地资源的综合利用。驾驶台资源包括船长,驾驶员,水手及保障船舶动力,导航等相关设备正常的人员在内的驾驶台人力资源以及包括ECDIS,ARPA,AIS等确保船舶正常航行操作的设备仪器及其物质资源,本地资源包括引航计划,航行警告,码头航道信息,通信资料等用于确保正常引航和操作的信息资源以及包括拖轮,水手,清道等确保引航作业实施的港口资源。

(2)电子海图显示技术的运用

在船舶引航的过程中,电子海图的设计是引航系统的基础,该系统中的功能是在航图背景以及显示集成中实现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型的引航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化航运的技术发展,因此,很多港口引航中采用了iPad硬件用户界面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海图显示的区域以及范围,而且,相关的技术操作也可以通过菜单功能的集成进行航运指导。而且,在系统主界面中,会显示菜单按钮,这一按钮可以通过手势拖动将图标移动到窗口的任意位置。在点击菜单按钮时,可以显示整个海图的系统界面。同时,在电子海图显示及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将《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海图内容和显示方法规范》作为基础,可以支持海图要素的比例变化以及不同情境模式。例如,在航运的过程中可以支持白昼模式、黄昏模式以及夜晚模式,可以通过符号颜色与环境适应性的分析,为航运引航提供系统性的支持。在电子海图显示技术运用中,能够实现多图叠加,并实现灵活性的图幅显示控制机制,为航运的引航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3)通过AIS显示查询功能的分析

通过船舶安全航行中重要的船舶位置、运动参数以及船舶识别等内容充分融合的查询功能,从而为船舶引航、自主导航等技术的运用提供了系统性的支持。在AIS技术运用的过程中,船载AIS设备通过VHF天线接收系统,将引航员的接口传递到WIFI版引水头之中,从而实现科学的技术引航操作。在AIS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船舶静态数据中船名、呼号以及船舶类型、船长等信息内容的系统分析,船舶系统会对所接受到的AIS数据可以在电子海图上进行叠加,因此,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采用不同的AIS信号源进行区分。例如,在船舶引航的过程中,其基本的系统主要包括活动搜救的装置、AIS基站、APRS目标等类型;在船舶分类中可以采用不同颜色进行三角图标的填充,其中,黄色代表着没有经过识别的船舶、绿色代表正常行驶的船舶等,通过这些差异性的表示,可以使引航员对船舶周围的船舶进行系统性的认识。与此同时,AIS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可以实现船舶运行数据的有效记录,因此,引航员可以在引航的过程中,根据这些信息的显示进行航向的判定,文章在研究中将某一船舶运行的周围现状进行了分析,其具体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在AIS系统运行中,可以在目标状态下通过手势进行目标内容的单击,引航人员也可以通过显示内容进行相关信息的选择及罗列,从而为船舶航运信息化技术的构建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引航技术优化及发展的过程中,AIS技术的运用在我国港口引航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通讯技术、GPS差分定位以及AIS技术的充分融合,可以为不同船舶之间的有序运行提供科学化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航运系统运行的适应性。与此同时,通过AIS监控系统的优化及项目的开发,可以有效提升引航工作的整体效率,实现调度指挥、调度监控、AIS技术以及电子海图显示技术的科学性运用,通过这些专业技术的合理分析,可以引航技术的优化及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并保证引航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运行,从而实现船舶行业运行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志明.AIS技术在港口引航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1:11-12.

[2]夏启兵.基于电子海图和AIS的iPad移动引航系统研究[J].航海,2015,01:46-49.

[3]张常健.港口引航中AIS技g的应用剖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7:89.

篇6

一、信息特点

信息是物质世界的一种普遍属性,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信息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依附性的特点。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有如下几个特性:①平台开放,每个注册用户都是信息源,可以大量信息。②信息及时,其信息速度甚至超过传统媒体。③信息碎片化,较短的文字撰写对信息的完整性产生破坏。④匿名与实名共存,通过实名认证的名人与无名小卒的草根异同活跃在微博的平台中。

二、信息传播特征

在《传播学导论》中,作者认为信息的传播特征可以从一般信息、传统媒体信息(传统媒体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信息3个层面对信息的传播特征阐述。其中,一般信息的传播特征具有客观性和可识别性,具体表现在存储性和可处理性、转换性和可传递性、时效性和可共享性、价值性和可开发性、可控性和可再生性,除此之外,信息还有依附性、相对性、对立性、长期性、继承性等特征。

作者还认为,在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信息是交互式地传播的,信息的接收者与发送者的角色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转换;换句话说,在网络上的个体或组织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送者。因此网络信息独特的传播特征表现在多源性、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平民性、平等性、不可控制性这七个方面。当然,网络媒体信息的传播也具有一般信息的传播特征。

作者提炼这些传播特征是在将一般信息和传统媒体信息(传统媒体指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以及网络媒体信息三者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的,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

三、信息传播模型

1948年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型,这是传播学史上第一个科学、详细、完整的传播模型,但是,拉斯韦尔的模型及其以后的改进模型都遵循直线传播的原则,忽略了其他因素对传播的影响。后来,德福勒、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等人提出许多“双向循环模式”,传播模式的研究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社会系统模式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传播结构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邵培仁提出的整体互动模式。这个模型是对人类全部传播现象的整体反映,既客观地再现了各个传播要素的活动特征,又真实地突显了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内外联系。

四、信息传播影响因素

信息传播活动涉及四个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由此,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传播者、受传者、传播渠道和传播环境。

传播者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传播者的身份、所传信息的质量、对信息传播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就身份而言,传播者拥有的职权会对受传者构成压力,使受传者被动接受信息,即压力效应,二者地位越悬殊,其越显著。传播者的身份还产生可信性效应,即传播者本人处理信息,造成信息的无意失真,影响受传者接收的信息质量。此外,还包括把握好信息传播的时机、适当选择传播方式、熟练使用信息传播工具。

受传者对信息的反应、理解和利用水平是衡量传播效果的直接指标,具体包括受传者的智能(理解力和批判力)、背景(历史情况、现实条件等)、个性和心理等。

传播渠道是信息传播的媒介,渠道越迂回曲折,传播的效果越差。传播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模式、群体规范、人际关系、各种传播噪声。

五、信息传播效果评价

关于信息传播效果评价研究,国内学者有着丰富的理论研究。周巍(2010)提出在传播理论的研究主要分布在:第三人效果理论、反第三人效果(第一人效果)等基础理论研究;受众心理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 新媒体的传播效果研究;分众传播效果研究等。而田芬(2010)提出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肯定了媒介强效果理论。而李金玲(2010)对于传播失效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定义。黄朔(2010)提出对于微博的传播形态属于大众传播,张放(2010)认为Web2.0网络平台传播的研究呈现出基本框架、主导范式和多学科传统,而数据挖掘也将成为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新方向。

根据学者们大体一致的看法,可以将信息传播效果按照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为层面。

林若男等人应用层次理论将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构建出四个维度:信息、信息到达、信息质量、信息传播范围。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影响维度:维度一:信息——微博数,更新频率;维度二:信息到达——转发数,评论数,回复速度;维度三:信息质量——新闻,图片,评论,生活;维度四:信息传播范围——粉丝数。

参考文献:

[1]张守文.周庆山:《信息法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3]孙蕾.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家天地

[4]周巍.《2010年度“传播效果”研究综述》,《新闻传播》2010年第5期

[5]田芬.《从第三人效果的角度透视人肉搜索》,《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期

[6]禹卫华.《“第一人”效果:现状、问题与应用》,《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7期

[7]李金玲.《传播失效如何界定》,《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9期

[8]郭力华.《试论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传播效果》,《当代传播》2010年第1期

[9]黄朔.《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东南传播》2010年第6期

[10]张放.《网络人际传播效果研究的基本框架、主导范式与多学科传统》,《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篇7

新闻传播教学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学开始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对于后备人才的需求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对于新闻传播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一些高校建立起教学评估制度以后,学校的教学体系、管理体系、配套设施等有面临新的标准和要求。这也意味着,高校的新闻实验室建设要有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使新闻实验室建设满足要求,这是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立足于新媒介技术的基础上,建设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实验室。本文重点探讨了新闻传播学实验室在媒体变革技术下的发展,使新闻实验室的发展依托于媒介技术的而更好地发展。

一、根据媒介发展现状掌握新闻实验室建设方向

目前,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根据媒介数字化发展的情况来确定方向,这是也是今后新闻实验室建设成功以后,在实践和教学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关键点。我国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首先,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广播有限数字电视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过了两年,数字卫星直播发展相当快速,接着开始发展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到了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展,电视广播更进一步发展。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在取得了以上的成就以后,我国的数字广播电视可以覆盖我国的大部分地方,主要是通过卫星、有限等方式。预计到2015年,模拟电视节目将会停止播出。本文由收集整理因此,新闻实验室的建设就要依据国家广播电视发展总目标而进行,不管是购买设备、还是软件的应用,都要根据国家广播电视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例如数字音频采访机、dv摄像机以及数字电视等等在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中都可以使用到。新闻传播媒介在数字化媒介技术的支持下,依靠新的媒介和技术,可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这样的成功例子在我国有很多,例如,2005年,南京政治学院建成了数字化的新闻实验室,其中,数字广播电视实验室有非常多的功能,例如战场采访、编辑局域网以及数字信号采集等等,上面的这些系统通过局域网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配套设施齐全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教学系统。广播电视数字化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在媒介技术的作用下,新建实验室才能掌握好正确的方向,不管在软件方面,还是在硬件方面都要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新闻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把先进的媒介技术融入其中。

二、依靠技术改革扩大实验室规模

对于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有长时间的规划,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进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展建设规模、健全内部机制。硬件方面,我们要坚持把媒介技术作为主要力量,媒介技术的改革都会给新闻行业带来很大的变动。新闻传播学中使用的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例如,数码相机能够使平面媒介更加方便、快捷,而数码相机的像素也越来越高,不管是成像的质量,还是变焦的功能,更新换代的速度都超过人们的预期设想。像这样的技术改革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数字电视、数字dv、数码相机等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电脑作为处理信息的主要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intel处理器从最开始的奔腾4发展到目前的英特尔双核、四核等,由此可见,科技的改革和创新使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它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人们的预期想象、因此,我们在新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有长远的规划,它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要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应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与世界发展相接轨。

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确定了新闻实验室建设方向之后,我们还要依靠媒介技术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例如,实验课程的设置、设备的应用等都要进行调整。网络传播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是新闻专业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新闻信息、新闻报道的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一传播平台,而在近几年,网络技术也凸显了它的重要性。在现代的媒介中,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电子的,都与网络技术息息相关,而网络教育的相关话题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各大高校的信息,其中,特别是新闻传播院校的网页是非常丰富法人,它们都是通过网络来传达自己的信息、成果以及院校形象。因此,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强技术教育,这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注意的。新闻是一个传统的学科,我们可以和其他古老院校一起竞争,把媒介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2008年,新华社报道的奥运信息建设成为了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产品被使用在其中,而网络传输也越来越快速、安全。这一平台与新华社、新闻中心以及各大奥运协办城市连接在一起,使奥运新闻业务得到了全面的报道。此外,这一网络平台还为各大报馆和新华社提供了数据、语音、电话会议以及无线输入等等。由此可见,网络技术是相当重要的,它将对今后新闻后备人才的存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新闻实验室的建设一定呀注重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及时更新硬件,另一方面要注重将前言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接受技术的洗礼,找准自己的位置。

三、找准新闻实验室特色定位

现在这时代非常强调社会分工的重要性,发展思想不能总是保持原来的大而全,强调的精而细,这也是当前时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建设新闻实验室的时候也要坚持这种思想。在建设新闻实验室的时候一定要把办学经验和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很多

院校在这一点是是不及一些老牌的院校,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媒介技术改革这一发展趋势,把那些陈旧的实验室进行改造。把新的技术作为指导,在学科建设方面才能顺利前进。采用这些新的技术,可以是院校的新闻实验室发展与世界接轨。因此,全球正在进行媒介技术的改革,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把握重心,把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篇8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宁夏高校;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形态和传播环境日新月异,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传播景观的快速变化受到广泛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观念改变和认识上的觉醒,尤其对那些以信息传播为研究路径的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确立至关重要,人、技术、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再定义,将会有助于明确数字化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

一、新媒体崛起——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媒介实现的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对新媒体概念内涵及外延的阐述可以明确的认识到新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新技术对人的创造性的挑战。基于这个前提,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讲,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与信心至关重要。对传媒教育机构来说,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模式,克服学习新技术的恐惧心理,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变革的要求。

二、传媒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

《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谈到:“实施公开招聘,最后录取最多的不是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实际需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既懂传统媒体,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这实际上说到了一个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是以技术的进步为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最新的网络技术,了解到科技所带来的新闻业的变革、科技给记者工作带来的好处,以及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媒体和受众通过网络和其他网络媒体进行更富有交互性的交流。同时学生也将考虑由新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和新技术对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产业的结构带来的改变。他们将学习为多媒体或网络媒体撰稿,包括怎样使用连接和数据库、新闻报道并根据事件的发展更新内容。他们将学习为网站制作网页、上传到服务器以及使用数码相机,将尝试运用音频和视频制作交互内容。他们将认识到移动技术的巨大影响,学会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意识到新技术甚至可以颠覆传媒界从业者的观念和地位。

三、宁夏传媒市场专业人才现状与前景展望

自2006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着力进行新闻媒体改革,经过结构调整,政事分开,实现了“局台分离”和报刊、广播电影电视资源整合。尤其是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的合作模式,开创了我国体制内电视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的先河,为东西部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加强了东西部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另一方面对本地区高等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活跃在宁夏传媒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高等院校自主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他们是推动当地新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伴随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传媒机制体制的变革,融合媒介的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已不适于新媒体发展所需。以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传播系为例;1983年创建以来的二十八年间,共培养了二十多届几千名学生,2005年前毕业生基本还可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之后的毕业生就业机会逐年下降,截止2010年真正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传媒市场的急剧变化,开设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增多,用人单位岗位饱和。另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学理论及教育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媒介融合所要求的技术能力。通过整合宁夏大学的优质资源,结合市场所需人才类型,研究形成符合宁夏特色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实践的步骤如下。

1.建设新闻传播学科教学实验中心。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及环境,离不开兼具音视频专业知识的人才,对于高校来讲建设、完善相应的教学实验室十分必要。通过调研发现,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媒体与设计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设计系、电影电视系、文化产业与管理系;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下设有新闻系、传播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传播经济系。这些院系及专业方向的设置一方面基于各自院校原有的资源及特点,所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基于媒介融合环境对人才需求的考量,及时调整原有学科定位或重新开设新的学科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为学生的就业搭建平台。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学科定位、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强创造”的传媒专业人才的需要,适应新闻传播业界和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规格音视频实验室对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这是前提性的条件。宁夏大学要借助于教育部211工程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科教学实验设备的资助,建设宁夏大学“文化与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校内整合相关现有的实验室、设备、人员,规划更具教学实用价值的,市场服务意识的、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实验中心。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具有市场前景的音视频工作站、演播室等教学基地,不仅能够解决教学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为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及服务社会增添新的亮点。

2.实验教学的可预期目标。第一,学生可以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直接参与各工种的演练。每学期安排适当的课时在此环境中模拟进行。培养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宽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第二,促进文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将全面改善和提高新闻传播学科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促进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第三,实验中心对校内外师生及本区高校的相关专业实行全面开放,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实验教学、自主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科研和其他相关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3.开设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新闻学课程。宁夏党委宣传部长杨春光在“积极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努力提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一文中强调: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需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文化生产。”而这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宁夏传媒文化市场所缺失的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及时调整建设新学科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近五年来,宁夏设有新闻传播学科的三所高校,每年的毕业生好几百人,实际在各新闻媒体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人数不足10%,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匹配的工作,另一方面传媒机构专业人才匮乏。以宁夏广电业为例,急需采编节目制作人才、传媒市场拓展人才、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出境记者和主持人。所招聘到的外地人才往往因水土不服而安不下心,本地人才向往外地的事业环境而外流,地方高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因实践能力不足、专业知识陈旧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广电媒体产业的发展亟待地方高校创新教学模式,重新思考新闻学科的建设,在媒介融合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策大背景下,宁夏高校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创新学科建设迫在眉睫。

4.重视联合社会力量广开办学渠道。第一要赢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与课题资金的支持,研究适合区域特色的地方高等传媒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第二要联合当地传媒产业,培养急需人才,开设短期专业培训课程,研究行业前沿问题;开设新闻专业硕士研修课程,以提升当地传媒从业者的学历学位层次。第三要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传媒人才数据库,定向、定岗、定时培养当地媒体所需专业人才,针对性的实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第四要建立研究所开办专业期刊,推动教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从事新闻及相关行业的学者、从业者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第五要建立学生自我运营的电子期刊和广播电视台网站,理论结合实践,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实施以教师为总编辑的教学模式的更新。

四、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纵观近20年教育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开放办学”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宁夏地处内陆,经济文化欠发达,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成为地区经济的助推器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作为19世纪初期引进的新闻学,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传播学,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站稳脚跟的新兴学科——新闻传播学源于西方,包括人类传播科技的一次次突破,都深深刻有着国际传播的烙印,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是中国新闻教育面临的课题,也是地处西部内陆的宁夏高校新闻学教育需研究的问题。

1.重视技术应用为学科发展打牢基础。任何传播,离不开传播方式、媒介和信息存在。西方国家传播教育的专业划分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按传播方式划分,一种是按媒介种类划分,一种是按信息类型划分。但无论东西方以怎样的方式来分割专业,都离不开对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因此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讲,有关传播科技的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除计算机以外的各种现代传播科技知识,以网络传播为中心的各种现代化电子传播、出版技能都尽可能加强。

2.重视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师资队伍。新闻学是应用性学科,一方需要吸收那些具有媒体从业实战经验的媒体人从事教学活动,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没有经过良好学术规范训练的“半路出家”的师资,他们自身的局限性,使接轨于国际化的新闻教育教学难度加大。因此鼓励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在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提升自己,打开国际化视野尤其重要。

篇9

关键词:媒体融合;报纸;网络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073-02

2016年2月,主持召开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据新华社报道,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是推动新闻舆论战线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具体到创新,强调,“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

可以看到,“融合”正成为当今传媒行业一场全方位的革新,这是新时期对传媒业者的一个新要求、新挑战。然而,“融合”不是生硬的“加法”,也不是简单地给一段文字加上画面、配段音乐,而是借助新技术,以立体、融合的思维,使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得立体、多元,传播效果得以放大。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从信息接受体,转变成互动、传播体;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不能仅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还要研究不同传播平台的传播规律与效果,让它们各显其长,并真正“融合”起来。

一、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

每年两会都是各大媒体之间的一场新闻战役。2016年两会,各大主流新闻媒体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引入新技术,使得报道形式更加鲜活接地气。以《金融时报》近两年的两会报道为例,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特刊、专栏、图片、图表各展所长,增强平面媒体可读性、可视性。2016年3月3日,两会时间开启,《金融时报》两会报道“盛装”亮相。鲜明的主题、多元的视角、可视化的版面,处处体现出《金融时报》创新的勇气、锐气和朝气,彰显出该报在金融领域报道的权威、专业和特色,以实际行动落实了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6年两会期间,《金融时报》报道领域进一步拓宽,重点报道和选题突出,现场采访报道力度加大,写作文风有转变,获得了社内外读者好评和中国记协等有关部门关注和肯定。比如,重点报道了“一行三会一局”落实2015年两会提案议案情况,紧扣当前经济生活热点问题,策划开展了《从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看金融热点》《听两会如何说我们的钱袋子》《金融改革开放这几年》和《普惠金融的蓝图徐徐展开》等专题报道。

2.网络、微信、微博新媒体矩阵齐上阵,报道数量年年递增。2016年两会,中国金融新闻网延续往年惯例,在两会报道专题页面增加了“高清图片”和“滚动图片”两块内容,极大丰富报道形式。“两会”期间金融时报共发相关稿件300余篇,“中国金融新闻网”图文稿510多篇,“中国金融新闻微信公众号”刊发稿件49篇,《金融时报》微博报道116条。

2015年两会,《金融时报》“报网融合”取得突出进展,利用中国金融新闻网平台,配合上会记者报道,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资源,多角度、全方位的对两会进行了报道工作。2015年网站的两会专题报道累计文章284篇,新增微信平台,在中国金融新闻网微信订阅号文章45篇,中国金融新闻网在新浪的官方微博累计42条。(如图1所示)

图1 两年“两会”发稿量对比图

资料来源:金融时报社“两会”报道小组总结

3.尝试中央厨房生产方式,增强线上、线下联动。2016年两会期间,金融时报社编辑部门全天候收发稿件和图片,尝试中央厨房生产方式,实行报纸、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多渠道线上线下联动,以文字、视频、音频、现场图集等形式,配合两会报道。

二、重塑传统传播格局

创新融合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对传统传播格局进行重塑。宏观层面,需要传统媒体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将整个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造;实践层面,需要必要的技术保障以及内容和报道手法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内容产品架构。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央厨房”概念得以运用并推广。具体操作是,记者采集素材,报纸、网站、手机报等根据需要对素材进行多次加工,进而多元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伴随大数据的发展以及新媒体进化应运而生的。

“中央厨房”模式与全媒体相似,是道琼斯公司波纹理论的中国化,这种模式被称为“一个产品,多个出口” [2]。通过对新闻信息进行多层次开发、多渠道传播,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传播效果,进一步深层次实现媒体融合,在这种传播方式下,传统媒体需要打破原有的内容架构,将内容产品聚集到“中央厨房”或者是“总装厂”,再由“总装厂”进行打包分发。

2.再造新闻生产流程。传统的报纸新闻生产流程是采访、编辑、刊发,这是单线条的传播方式。而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需要将原有的新闻生产线进行一种互融共生的整合。它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其一,内容提供者的多媒体化,即采写者同时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类产品,以供全媒体矩阵使用;其二,编辑加工者的协调性,即编辑改变传统新闻价值取向,根据不同传播介质需求将不同类型的新闻素材进行分配,从而将一件新闻产品进行多角度、多介质、全方位的传播;其三,内容接收者的互动性,以此增强受众粘性,挖掘用户潜在需求[3]。

3.建立用户管理体系。“用户”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产物。原有的“受众”根据媒体介质不同,可分为观众、听众、读者等,从传播学角度看,是新闻报道的被动接收者,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受众”不再是内容接收者,也可能成为内容提供者,更可以自己决定要阅读的内容。

建立新型用户管理体系,一方面要使用户能更便捷地参与互动;另一方面,要使用户的体验能及时反馈;另外,要增加与用户及潜在用户的黏性。

三、媒体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如今,云媒体、大数据、可穿戴之类概念纷繁,显见传播科技的日新月异。这是一个知识与探寻的平台,走近它,我们不必追新逐异,需要的是带着问题去研究,用一种契合媒体融合的思维逻辑来重新架构。笔者认为,未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值得注意。

1.传统优势仍需进一步加强。“融合”是传播领域社会技术性发展的趋势,但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仍需继续传承与创新。比如,报纸媒体在文章的原创性及报道深度方面,仍是信息时代新兴媒体难以超越的。当我们在媒体融合的框架中研究传播效力时,作为传统媒体,还应在原创、深度上下功夫,抓高质量的原创性的文章仍是长期的任务,也是报纸生存的重要一点。

2.新闻生产体现更多互联网思维。新闻生产以用户为核心,在进行内容生产时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手段来实现。在近年的两会报道中,《金融时报》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征集两会话题、展开热点调查,统计网友投票、征集网友提问,并将收集到的问题加以整理,融入报道中。

3.新技术应用日新月益。随着手机移动等通讯设备的普及,近年来,媒体记者的采访设备也与时俱进。在近些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兼具拍照、录音、录像等多功能的智能手机成为记者抢新闻的利器,除此之外,自拍杆、航拍器等装备也受到欢迎。可以说,新技术在驱动着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媒体报道也应向技术创新要生产力,毕竟,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设备,只要能够为我所用,定能引爆新的传播热点。

4.表达方式更接地气。在媒体融合时代,无论是运用哪种传播方式,都应使报道更亲切、更亲民。在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图说”“数读”“漫画”以及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内容增强了报道的可视性、可读性、生动性及互动性。比如,金融时报推出《“升温”》《二孩时代能否“想2就2”?》《金融业代表委员为何受“青睐”》《五问五答:读懂中国教育改革》和《环保“成绩单”能得多少分》等40多篇现场报道,选题接地气、语言通俗化,这样的表达风格让用户更能够理解并接受,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吸引力,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5.进一步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媒体融合最终的实践者是“人”,正如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因此,在新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各媒体都应当做好一定的人力储备及观念准备,要研究“融合”过程中激励机制、计入工作量问题,并与原有考核办法相协调。

四、小 结

当今时代,信息与传播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对人类生活、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体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使得传统媒体的传播边界以及媒体文化的边界发生了移位。在这一趋势下,传统媒体改变原有的新闻生产与消费,重塑并再造内容以及新闻生产流程是顺应媒体融合之大趋势所进行的一种变革。再从金融时报这一个体的实践而言,其在报道形式、表现方式、生产流程等多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正是适应新时期传播需要、满足用户需求之举,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寻求改变、实现媒体融合的一种有益尝试,为媒体转型、打造全媒体平台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传播格局的巨大变化,做到媒体融合,就是要找到与新媒体的最佳“融接点”,寻求生产理念、生产模式的更新和变革。此外,还应让用户意识贯穿到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始未。

参考文献:

[1] 李斌,霍小光.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刘云山出席[EB/OL].新华网,2016-02-19.

篇10

论文摘要: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对地方高校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人才。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新闻类专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1999年,全国60余所高校设有新闻类院(系)及专业,其中专业点超过100个;2002年,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总数达323个;2004年年底,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公关、广告学院(系)及专业的高校有470余所,学生总数是1999年的7倍多。目前,中国已有近500所高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教学点(专业点)近9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这种急速升温的现象使中国的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面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当今新媒体不断涌现、媒介融合渐成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人才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改革应该遵循三个方向性原则,即与新闻实践相融合、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一、与新闻实践相融合

就目前不少地方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情况来看,学生学习了不少知识,却不知如何将这些知识融合在一起,更不知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在传媒人才市场上,“有实践经验者,有较强的组织和策划能力者优先考虑”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他们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地方院校在教学上应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过去一直是新闻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等新技术的发展,传播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传播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素质培养等必须有新的思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理论知识教学和专业教育中,知识并不是教育的中心,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而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是离不开实践的。学生只有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充分吸收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也才能得到切实提高。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凭借已经获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扩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能有效驾驭和运用知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如此,由于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强,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改革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必须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给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评定合适的分数,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改变那种“只重期未笔试成绩、轻实验成绩”的做法,对实践性强的课程应加大实验成绩的比例,成绩向体现创作能力的实验倾斜。

二、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传播科技在传媒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不但带来了传播心态、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变化,而且带来了传播内容、传播理念、传播机制的变化。在媒介融合中,新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要在媒体格局变化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要借鉴和应用新的媒体技术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如办网站、办网络视频、办手机视频等。而新媒体也借助传统媒体提高了信息和市场的资源,不断拓展业务、扩大市场、壮大实力,出现了新老媒体相互融合的局面。媒体融合势必成为未来传媒业的主流,因此,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便是重中之重。地方院校应该注意和跟踪媒介发展步伐,加强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寻找适应这种变化的新策略和新方法。为此,应基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先进的it技术平台,以互动和动态化媒体实践为教学基本思路,使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采编及录制新闻的时候,具备突破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能同时适应不同媒体的需要。要让学生注意研究新科技、掌握新科技、运用新科技,深入研究新媒体和新技术给传媒业的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机遇,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

具体来说,地方高校的新闻教育要高度关注与技术的结合,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今天的新闻教育机构的实践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信息采集工具和编辑工具的简单集成,而是具有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教学与科研的基础设施。二是建立与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联系通道,了解相关技术动态,把握技术趋势,熟悉技术思维,拓展技术应用。三是选择具有科学技术背景的教师充实师资队伍。由他们形成对提高师资队伍科学技术素质、对课程建设科学技术含量的带动,跳出仅凭高学历选用教师的框框,把真正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

 

三、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一所具有国际特色、面向全国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该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在该院的教师队伍中,58%的教师具有海外媒体工作背景,54%的教师具有10年以上的业务经验。在教学上,学院强化人文素质和新闻传播实务能力与技能训练,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该院率先在全国新闻院校本科教育中推行四年不间断的双语系列专业教程。品德高尚、现代传播手段应用熟练、中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该院毕业生的特色。经过几年的发展,长江新闻传播学院成为国内重要的双语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

长江新闻传播学院的成功之路特别是它在确定培养目标方面的独到之处值得地方院校新闻教育工作者深思。虽然大多数地方高校不具备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但只要善于用国际化视野发现自身特色,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同样能够独树一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首先,地方高校应该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锻造人才的“模具”,它关系到人的知识体系的建造。而知识体系对一个人的品质、胸怀、眼界、思维方式和专业能力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上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即通识教育、专门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构成人类文明基础知识体系和价值认知体系的教育,目的是实现对未来新闻专业人员生命潜能的全面开发和健全的精神品格的塑造。专门学科基础教育是指新闻传播学科之外的一门专业学科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的教育,这在今天传媒专业化分工日渐精细的趋势下尤其被重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是专业工作的思维与方法及专业工作技能的培训教育。从新闻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看,专门学科基础教育体系的引入和跨媒体工作能力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两个重点。因为在媒介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媒体需要的是拥有各种专业知识背景和具有跨媒体工作能力的现代新闻人。其次,强化外语能力。21世纪的新闻传播将随着国际社会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加快其国际化趋势。因此,地方院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要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因为这种能力直接关系着新闻工作者的信息采集能力、对国际社会的专业表达能力和与多元文化的专业沟通能力。

总之,地方院校的新闻教育要想使其培养的产品——大学毕业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在物质上舍得投入,在师资队伍上要不拘一格选人才,在课程体系上要具有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坚持做到与新闻实践、与信息技术、与国际社会相融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