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家校合作的意义

篇1

主题词:家校关系;合作理念;了解家庭;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建设

家和校是儿童社会化的两个最主要的场所,家长和教师是促进儿童发展的两支最重要的力量。家校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家校双方的相互支持与密切配合,实现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两支教育力量的优化组合。家校合作是一种关系理念,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家校有效合作的前提。家校合作又是一种双向活动,一方面需要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另一方面又需要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只有双方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的家校合作尚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极不平衡。总的看来,东部好于西部,城市好于农村。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合作正面临着“家校关系”、“指导家庭教育”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等三方面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采取哪些对策促进家校有效合作,已成为家校合作研究与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现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一些个人见解,以与同行交流。

一、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理念

实施家校合作,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前提。在具有百年家校合作经验的欧美国家,发展家校伙伴关系(home-school partnership,parent-teacher part-nership)始终被放在家校合作(home-school coop-eration)的首要位置。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理念是先导。应对“家校关系”方面的挑战,学校处于主导地位,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理念。

首先,要树立合作办学的理念

家校合作,是教育科学化、民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与实践证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单靠一个方面的力量,无力撑起一个完美无缺的教育空间。家校合作,各尽所能,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家校皆受益,儿童受益最大;相反,家校不和,各行其是,沟通不畅,甚至纠纷不断,家校都受损,最大的受害者是儿童。

然而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的办学体系之中,缺少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合作。一度,封闭式办学、封闭式学校管理还被贴上“高质量”、“高水平”办学与管理的标签,成为部分“名校”自我标榜的广告语。这种封闭式办学方式,在家校之间设置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严重制约着学校对家长的接纳、沟通与交流,是形成封闭式办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

访谈中发现,在传统的封闭式办学理念的支配下,至今仍有部分学校将家校合作视为“份外”之事,强调“工作忙,顾不上”;担心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会“添乱”,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这种认识上的偏见,不仅影响了家校问的沟通与交流,还是导致家校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实中,部分学校不思家校合作,“求稳怕乱”,但结果却是“越怕乱越出事”,家校矛盾纠纷使校长身缠其中,难以解脱,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学校需要摆脱封闭式办学体制与理念的束缚,树立合作办学的新理念。

其次,要树立关系平等的理念

调查发现,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学校是教师的领地,教师是教育行家和权威。在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是与学生关系的延伸,家长同样是教育的对象,而并非教育的主体和伙伴,只能以支持者、执行者与学习者的身份同学校合作。而不少家长也认为,自己是教育外行,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意味着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也同时交给了学校,再过多地过问学校教育便有越权之嫌。

基于这种理念,教师总习惯于以一种“支配者”的身份来对待家长,对那些自以为是的家长感到厌烦,对那些喜欢挑剔的家长更是反感有加。而家长则大都不愿看到教师以居高临下的支配者姿态来对待自己,对教师的“单向说教”常常心怀不满,牢骚满腹。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业发展放心不下,另一方面又不敢涉足学校事务,唯恐对教师尊严有所冒犯。家长的这种观念,既是为自己推诿教育责任寻找借口,也强化了校方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偏见。

不难看出,传统的家校关系,是一种单向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支配者”,而家长则处于被动地位,势必出现“参与意识不强,层次不高,效果不佳”的问题。说到底,教师中心主义思想的膨胀与家长主体性参与意识的缺失,是影响家校关系平等的一个深层原因。因此,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家校共同努力,重塑基于尊重、平等的家校关系理念。

第三,要树立伙伴关系的理念

和谐的家校关系,是一种以儿童发展为目标,相互信任、支持与配合的伙伴关系。它是一种健康的人际关系,而非狭隘的功利关系。

长期以来,家校关系,同社会上的其他关系一样,毫无例外地遭受着“金钱至上”、“权钱交易”、“道德缺失”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原本纯洁的家校关系正在被狭隘的功利的金钱关系所取代,亲师关系扭曲,家校矛盾纠纷,乃至暴力冲突事件的频发,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道德修养,建立健康和谐的家校关系,已经成为包括家长和教师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加强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教育,需要规范家长和教师的行为,需要家校协同一致,共同抵制不正之风。和谐的家校关系,是在家校合作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需要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进友谊,形成相互信赖、支持与配合的伙伴关系。

二、指导家庭教育要从了解家庭做起

最近的一项针对六省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广西、重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的调查显示,学校依旧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渠道。然而,家长对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期望率和指导者的理想率却呈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日趋高涨。学校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美国家校合作研究专家富勒和奥尔森认为,学校“在与学生家庭的合作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是首要的一步。”了解学生家庭“是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真正有意义的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家庭和学校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学校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这不仅是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基础,还是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的需要。应对“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挑战,学校需要从了解家庭做起,要着重了解影响儿童生存发展的五方面因素:

(一)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主要是指家庭的经济来源、收入多少、消费支配和生活水平等情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家庭生活质量和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当前要特别需要关注那些“特困”家庭和“超富”家庭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二)家庭结构状况。“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成员的序列和数量。家庭结构决定儿童生活所面临的家庭成员关系的复杂程度,这是影响儿童教育工作和儿童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需要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状况:是核心家庭,还是主干家庭;是完整家庭,还是残缺家庭(如丧偶、离异)或重组家庭,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我国城乡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多代同堂”、以孝老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已被独生子女为中心的“421”的家庭模式所替代,“80”后及“独二代”家庭教育问题,值得关注。

(三)家庭文化背景。学校需要了解学生家庭的文化背景,主要包括家长的职业阶层、文化素养、种族差异与信仰等。因为不同的家庭文化会给孩子的成长打上不同的烙印,特别是家长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发展都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员关系,主要包括夫妻关系、姻亲关系(婆媳、翁婿等关系)、亲子关系、隔代关系等。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与否,关乎家庭的稳固与幸福,影响着所有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特别对未成年人来说影响更大。调查证明,“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家庭生活氛围、家庭生活秩序和家庭稳固程度,与子女的学习、品德发展状况成正比。”

(五)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首次提出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和三种类型:专制型教养方式(Authoritarian Parenting)、权威型教养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和纵容型教养方式(Permissive Parenting)。其后的研究中又总结出第四种类型作为纵容型教养方式的补充,即:放任型或称不参与型教养方式(Uninvolved Parenting)。鲍姆林德的研究目标旨在构建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模型,其研究成果对于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极具借鉴价值。

1 权威型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家长尊重孩子发展的个性特点,能够通过规则约束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能给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间和自由,但不允许孩子损害他人利益。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大多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专制型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严加控制,要孩子绝对服从;经常采用体罚手段,强迫孩子顺从家长意志。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学习可能很好,与权威型家长的孩子不相上下,也不会参与危害社会的活动(如吸毒、酗酒的恶习,破坏公物的行为及帮派活动等),但容易形成焦虑、孤僻、不快乐的性格,对挫折缺乏应对能力(女孩特愿选择放弃,男孩会变得怀有敌意)。

3 纵容型教养方式。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赏识有加,希望孩子有所作为;注重对孩子的才艺与特长培养,但不施加任何规则限制;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孩子胆大包天,为所欲为,缺少爱心与责任感。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往往缺乏情绪控制,不守规则,在应对任务挑战时,难以坚持不懈;在欲望挑战面前,却表现出大胆、反叛和难以自控的个性,极易产生一些行为。

4 放任型教养方式。家长“重养轻教”,虽能给孩子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很少与孩子沟通,缺少亲情交流,未能履行应尽的监护与教育责任,难以满足孩子心理上的需求。

三、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量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不仅可以发挥家长的专长与资源优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助于促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应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方面的挑战,需要回答和解决:家长需不需要参与学校教育,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和质量的问题。

(一)家长需要参与学校教育

首先,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对象——学生的监护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参与学校教育。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主要包括:

1 知情权,有权了解学校情况和有关信息;

2 参与权,有权参与相关的学校教育活动;

3 决策权,有权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特别是在涉及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方面的决策;

4 监督与评价权,对学校科学民主决策产生影响。

其次,家长以社区居民的身份参与学校教育,有义务将家长的优势和社区资源引入学校。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义务主要包括:

1 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责任与义务;

2 为学校教育子女提供必要条件的义务;

3 为子女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义务;

4 积极配合与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的义务。

第三,家长参与孩子受益最大。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所有途径中,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家长的参与。当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中时,可以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以下影响:

1 学生获得更高的学校等级和更好的学校成绩;

2 学生的出勤率提高,完成作业的情况有所好转;

3 需要参加补习班的学生越来越少;

4 学生在学校中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5 学校拥有学生更高的毕业率;

6 学校升学率的提高。

(二)要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

当前,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问题上,较普遍存在“角色定位不清、参与层次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要明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角色,力求角色到位。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乔伊斯·爱波斯坦教授(Epstein)将学校中的家长参与的角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家长作为参观者和学习者的角色;二是家长作为志愿者的角色;三是家长作为管理者的角色。

其次,要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

美国家校合作研究专家钱德勒·巴伯、尼塔·H·巴伯和帕特丽夏·史高利根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程度,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 最低层面。这种层面的参与,指的是家长以参观者和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学校事务,它可以通过家校双方的交流活动,使学校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也是家长得到来自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这种参与形式主要包括:家长会、开放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校联系(包括书面、电话、网络、个别约见与访问)等。这种参与是最常见的,虽说层次不高,但目的明确,可以为更深层次的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联合层面。这是家长作为志愿者的角色参与学校教育的一种协作方式。家长自愿为学校提供服务,帮助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开展各项工作或者在一些其他方面的校方事务给予协助。这种层面的协作范围很广,包括:课程开发、学生安全、校外活动、图书与餐饮管理等。其中,对参与课程开发的家长要求较高,需要有良好的专业修养,甚至是某方面的专家。这种协作层面的家长参与,人数比最低层面的要少,但要求相对要高。科莫(1980)认为,“若有5—10%的家长积极参与到了协作层面,只要他们在社区中具有足够代表性,那么该数量就已经足够了。”

3 决策层面。这是家长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参与学校决策的一种深层次的合作,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协作关系的达成”。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包括决策的形成、执行与监督。为了避免产生摩擦和冲突,需要家校双方相互尊重,需要责任担当。家长参与决策的人数虽然不多,一般不超出1%-5%,但对参与决策的家长在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要高得多。这类参与形式主要有:家长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成员的校董事会等。

研究表明,“参与程度随着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富有成效的合作中,最关键的一点是每个人都要参与到一两个层面,也有一部分人能参与到所有的层面。”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层面的扩大和提升,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家长参与的功能,实现提高参与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家校合作的纽带与桥梁。为了全面推进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量,教育部于2012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其中,有以下几项工作亟待落实。

1 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的组建工作

凡有条件的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都应组织家长,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特别要选好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人。

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家长委员会的规模、成员分工。家长委员会成员应具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热心学校教育工作,富有奉献精神,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善于听取意见、办事公道、责任心强,能赢得广大家长的信赖。

2 加强培训工作,明确参与标准

要围绕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开展专题培训,不仅要对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培训,还要培训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不仅要明确家长委员会建设的意义,还要了解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和参与标准。其中,美国“全美家长教师联合会”提出的六项参与标准,值得参照。

(1)家校沟通(communication)——家庭与学校之间定期、双向、有意义的沟通;

(2)家长教育(parenting)——家长养育子女的技能得到提高和获得支持;

(3)学生学习(Student Learning)——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习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志愿行动(volunteering)——学校欢迎家长对学校提供志愿支持和帮助;

(5)参与决策(School Decision Making and Advocacy)——家长是学校决策的参与者;

(6)社区合作(Collaboration With Community)——利用社区资源支持学校、家庭和加强学生的学习。

篇2

【摘 要】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具体实施却困难重重,以“三觉”即“听到、看到、感到”的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的评价指导,操作性强,尤其对弱势生更有帮助,从而达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三觉评价;全面发展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扭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而这个发展必须由学生完成。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下,课堂由以往的教师唱独角戏往往易蜕变为优等生的巡回演出。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还在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全体学生,致使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个性受到压制,学生们品尝不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适当改变评价方式,用“三觉”评价,有一定的效果,所谓“三觉评价”,即:让老师“听”到你在积极发言,“看”到你在积极参与,“感”到你在不断进步。教育部在2011年指出: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水涨船高,个人积极要求进步,那么我们的整个班级就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发掘多元课程资源,让师生听到:课内,我在参与。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易沦为应试学习。这样,部分基础薄弱性格又较为内向的学生常常变成课堂上最落寞的人。记得几年前参加一次骨干教师培训,授课的外籍教师不是整天教我们教学法,而是穿插一些英文歌曲学唱;边打保龄球,边用英语说口令,以及先聊天,再写习作。一般这种培训总会令参与者昏昏欲睡,但这次大家都觉得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成年人尚且如此,那么作为青少年学生更应享受多一些我们英语课堂上课程资源的乐趣和成就感。

以译林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READING School life in the UK为例,本节课介绍英国求学的所见所闻所想,我让学生模仿描述一下现在的学校或以前求学的学校状况。上课前,我先让各个小组精细分工,各组的组员主要负责搜集资料。如作息时间,所学科目,难忘的老师同学,及相关的歌曲等,然后大家一起用英语将其表达出来。英语能力强的同学主要负责汇报,而其余的同学也主动加以补充。在小组成员的合作下,整节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二、展示独立学习成果,让师生看到:课外,我在努力。

没有个体的努力,就没有群体的真正合作。小组合作应建立在小组内各个成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俗话说,笨鸟先飞。合作前的独立学习对学生们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此期间,除了引导学生找资料、查字典和求教于老师同学外,还应对他们的自学成果加以检测并及时予以表扬。这时候,我们评价学生不再只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常规尺子,而是你做出了多少努力。如助学单上所作的重难点符号,所查询的生字词,所提出的问题等。只要我们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有一个这样的群体值得我们表扬。而且,这个群体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而这样的群体性表扬是学生们成长的沃土。

三、开发多元评价渠道,让师生感到:学后,我在进步。

1.课堂提问,随时传递平等的信息。

情景是知识的载体,问题是思维的引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给学生适度的“时间留白”,给更多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上真正活跃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充当绿叶,同时也避免了单调、沉闷、无生机的课堂。同时问题的设计应有梯度,应顾及问题的不同思维层次,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使得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这些问题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一旦变成少数优等生的个人秀,多数学生只能是观众。要让学生不感到自己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首先要保证在课堂上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使他们能够回答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只有这样,他们在课堂上才能既注意力集中,又能感受到英语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尊严。

2.走下讲台,适时传递关爱的信息。

小小的三尺讲台,让学生觉得神圣,又有距离感。而走下讲台的教师,会让学生莫名多了些许亲近。因此,教师应多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主动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询问他们的困惑。集体授课时,在关注全体进程的前提下,适当关注学生个体的教师,让学生觉得更亲切。他们会以获得都师的个别指导为幸。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适时传递关爱的信息,让学生们觉得教师喜欢我、关注我。

3.作业反馈,即时传递进步的信息。

了解学生的起点,是全部教育心理学的奥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尤其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应多了解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困难及未来的打算。写自我介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课堂上可以先让一部分同学口头示例,针对学生提到的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对前任英语教师的热爱及对未来的憧憬时,教师应做个有心人,记住这些,并用笔用心和学生交流,而不是简单地标上日期。肯定他们的坦诚、好学等优良品质,让师生关系有一个美好的开端。学生的进步,教师是可以感受到的,而这一感受又可以通过表扬再传达给学生。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发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无论何种教育,归根结底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投入、选择与建构,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学生发展的现实。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首先确立学生的立场,并尽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一个流淌着奶和蜜的希望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家校合作 艺术欣赏能力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在我执教的学校里学生家长是以村居民为主的群体,家庭教育能力较弱,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较淡薄,在学校多次工作引领下,家校合作趋于形式化;家长多数作为学校活动的旁观者和支持者,依赖、服从学校,少部分家长甚至站在对立面;家长参与目的单一,绝大部分家庭不重视甚至忽视子女的艺术教育,且能力不足,在艺术教育合作方面严重空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意识到这一现状后,我经过调查和尝试得出结论:家校合作是提高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家庭艺术欣赏现状

我做过一个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家长并不过多地与孩子进行音乐、美术欣赏方面的交流,一起参观美术作品展、听过音乐会或欣赏过艺术作品的人数比例很小,因此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家长并不重视儿童艺术欣赏的培养,没有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或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这种现象是很不寻常的。为了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法国父母喜欢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在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培养下,法国孩子对建筑、美术、音乐普遍有独特的感悟与认识。在俄罗斯,家长普遍重视对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在周末或节假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剧院、音乐厅和艺术博物馆。他们听音乐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这种投入,而投入则是家长平常循循善诱与熏陶的结果。回到学校,他们会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博物馆艺术品前,你经常会看到年轻父母俯身对孩子指点、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开放的。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在家庭艺术欣赏教育方面的欠缺,这更要求学校通过家校合作这一平台,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力。

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的建议

通过一系列调查,我得知大多数学生希望在音乐、美术欣赏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并愿意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大多数家长是支持学校的音乐、美术欣赏活动的,乐意在家庭中开展;家长们都高度赞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并提出一些建议:(1)可以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开展讨论活动;(2)以学校活动为主,家庭为辅;(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展等;(4)举行相关比赛,并把好的作品张贴出来,形成小型展览会;(5)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座谈会;(6)前期先由教师帮助引导开展活动,后期由孩子和家长收集资料和累积经验开展活动;(7)多让孩子们分享在家累积的资料。当然,在适当时候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中。利用每学期音乐、美术课本中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并开展相关活动。

三、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具体举措

(一)角色定位,明确家校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和学校应合理分工,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确各自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履行相应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升家校合作功效。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

家长应是学校教育的合作者、智慧者和鼓励者,而不是指责者、观察者和批评家。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真诚支持教育,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二)为家庭教育引路,提升欣赏教育能力。

1.开展“亲子共赏活动”,完成“亲子共赏活动反馈单”,便于教师掌握家庭欣赏教育能力和完成情况。

2.开展“艺术家庭”评选活动,如可开展“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指导家长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和“亲子共赏一幅画、一首歌”等活动。

3.鼓励家长进课堂,谈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或教孩子一些自己擅长的手工或绘画方法。家长走进学校,当回老师,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

4.鼓励家长走进校园,把家庭欣赏内容表演给其他学生看,亦可以参观学校举办的美术作品展,感受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三)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家校合作渠道。

篇4

为全面做好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管理和防范工作,提高我市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防止发生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恶性案件,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预防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和良好校园秩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和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把维护学校和幼儿园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坚决消除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保卫工作,杜绝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努力为学生和幼儿学习生活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健全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实行校(园)长负责制的校内安全保卫组织,配备保卫人员,聘请专业保安人员,没有配备专职保安人员的学校和幼儿园,要统筹协调,迅速安排配备,尽快到位。每所学校和幼儿园至少配备2名以上专业保安(在校生在1000人以下配备2名,1001人以上配备3-4名)从事学校和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按照有关规定配备防卫器械。对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偏大、反映迟缓、责任心不强的门卫保卫人员要及时调整。

三、全面落实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要严格校园门卫制度,上课时间实行校园封闭管理。要严格校外人员准入登记制度,对来访人员经被访人员许可后方可放行,对进出学校和幼儿园的车辆和物品要进行核对、检查,凭进出门条放行,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要严格落实领导值班和带班制度,加强校园内部值班和治安巡逻。各学校和幼儿园要(来源:文秘站 )在学生儿童上学、放学期间安排专人值班,维护校园秩序,任何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以任何借口将学生拒之门外。要尽快完善学校和幼儿园技防设施建设,重要场所、重点部位要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并与公安机关联网,确保一旦发生警情,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处置。要加强对学校食堂、小餐桌、教室、宿舍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火灾、中毒、坍塌等安全事故。要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特别是农村住宿生的管理,对学生外出要建立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和住宿生晚间就寝点名登记制度,确保住宿学生安全。

四、大力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遵纪守法意识。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要定期集中开展安全、法制专题教育。教育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暴力、防盗、防骗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班主任的作用,建立健全学生心理辅导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坚决防止矛盾激化。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严防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要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职工和安保人员,勇于同现行犯罪作斗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坚决制止犯罪,保护师生安全。

五、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各级综治、公安、教育等部门要紧密结合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对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逐个学校和幼儿园进行安全评估,摸清防范漏洞和突出问题,迅速开展针对性整治,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治安巡逻和秩序维护,组织派出所、巡警、交警等警力,在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上学、放学期间安排专门警力疏导交通、维护秩序,及时化解和处置各类矛盾和问题。校园周边治安情况复杂的地区要设立治安岗亭,学校集中的重点地区要设立警务室。对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要及时受理、出警、处置,建立破案责任制,专人负责,一包到底。要结合打击“两抢一盗”和“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对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盗抢团伙、流氓地痞、黑恶势力,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对学校周边存在的精神病人、有暴力倾向及对社会有强烈不满情绪的特殊人群、高危人员要进行认真梳理,及时掌握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教育稳控措施,防止其危害学校和社会。

篇5

李晓忠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目的 对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就诊的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依达拉奉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脑梗死疾病病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8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脑神经功能评分恢复正常时间(8.64±2.01)d和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时间(12.76±2.13)d明显短于对照组(11.85±2.54)d,(15.62±3.57)d;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9例)。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对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依达拉奉;舒血宁;脑梗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099-02

[作者简介]贺志凤(1974.3-),女,山西太原人,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方向。

脑梗死疾病是一种由于脑组织出现局部缺血、缺氧状态,随之出现软化坏死病理学表现的疾病,属于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一种类型,在中医学理论中属于中风疾病的范畴,主要由于血瘀内阻,进而导致血行状态严重不畅,患者的转归通常不是十分理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会直接导致死亡,因此找到有效的药物治疗计划显得尤为重要[1]。该次对该院于210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患有脑梗死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发病时间1~37h,平均发病时间(10.6±1.2)h;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0.8±1.5)岁;治疗组患者脑梗死发病时间1~36h,平均发病时间(10.4±1.1)h;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0.9±1.6)岁。上述自然指标研究对象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75 g,次/d,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L,2次/d,计划治疗两个星期;治疗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75 g/次,1次/d,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次,2次/d,静脉滴注舒血宁20 mg/次,1次/d,计划治疗两个星期[2]。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在用药后减少幅度超过90%,病残程度的评价结果显示为0级;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在用药后的减少服务超过45%,但没有达到90%,病残程度的评价结果显示在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用药后减少幅度超过18%,没有达到45%;无效:没有达到基本治愈、显效、有效的标准要求[3]。

1.4 观察指标

选择在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脑梗死疾病病情治疗效果、脑神经功能评分恢复正常时间和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时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等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c2检验。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

治疗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脑梗死疾病病情治疗效果

治疗组脑梗死疾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脑神经功能评分恢复正常时间和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时间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后(11.85±2.54)d,对照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评分恢复正常,脑梗死疾病共治疗(15.62±3.57)d;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后(8.64±2.01)d,治疗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评分恢复正常,脑梗死疾病共治疗(12.76±2.13)d。两项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

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用依达拉奉与舒血宁联合治疗期间,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该指标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患者的脑组织局部会出现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导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随之发生软化坏死等病理学表现。是由于患者为脑部供应血液的主要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等病理学表现,或有血栓形成,使相应的管腔处于狭窄状态,有些还会处于闭塞状态,最终导致局灶急性脑供血不足,最终导致病情出现。脑梗死病灶主要组成包括,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等两部分。后者血流供给,发生损伤之后,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氧自由基、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炎性反应是目前公认的,导致该病患者神经元死亡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4]。

依达拉奉属于,新型自由基清除剂类药物的一种,其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比唑啉-5-酮,是临床上对脑血管病进行治疗的,唯一一种自由基清除剂类药物,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性。临床相关实验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依达拉奉在对脑梗死疾病实施治疗时,具有以下几大独特的功能:① 将缺血和再灌注两种状态导致出现高度细胞毒性羟基基团,从患者的脑中彻底清除;② 脑部处于缺血状态之后,梗死区域会出现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依达拉奉的应用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控制;③ 对脂质的过氧化反应过程进行移植,使梗死的实际面积能够缩小,将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减轻,对能量生成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纠正;④ 作用于人体之后,可以在最大程度,对炎性介质白三烯形成过程进行干预,使脑水肿程度减轻。在发造词病的72h内应用,可以使梗死面积减少,促进脑神经功能的迅速恢复,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5]。

舒血宁注射剂,是一种从银杏叶中经过提取之后,制得的药物制剂,每5 mL的舒血宁中含有总黄酮醇甙的量可以达到4.2 mg;含有银杏内酯A的量可以达到0.3 mg;含有的氨基酸种类高达17种之多,此外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该药物具有广泛的神经保护功能,且与以下几大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① 该药物所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银杏内酯,具有的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阻断作用非常强大,可以对该因子的生物活性产生抑制,使患者机体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水平明显减低,并以此对微血栓形成过程进行控制。此外,该药物还可以对谷氨酸受体门控性钙通道进行调整,使患者脑细胞中存在的Ca2+含量水平得到控制,防止出现细胞内Ca2+超载现象,使级联反应所导致的脑细胞坏死现象明显减少。使缺血级联反应程度减轻,对脑细胞进行针对性保护。② 该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黄酮醇甙,抗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非常明显,可使脑细胞的凋亡速度明显减慢,防止发生再灌注损伤的不良现象。③ 作用于人体之后,可以使脑血管进一步扩展,对脑血液循环进行调节。④ 使反应意识加快,改善患者的记忆能力。因此每天坚持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予一定量的舒血宁,可调节血管张力,保证血流顺畅,发挥有效PAF拮抗作用,使血小板凝聚速度减慢,防止血栓的形成,使血液黏度水平降低,改善脑组织微循环,增加血流,将存在的自由基彻底清除,减轻损害,对相关的脑神经细胞进行保护[6-8]。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舒血宁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7.8%,明显高于单纯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8.3%,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舒血宁和依达拉奉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脑梗死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的增效作用,此外本次研究结果还证明,该治疗方案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伟国,杨小锋,李谷,等.依达拉奉抗急性脑出血自由基反应的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09,11(1):3.

[2]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通过.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00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12(16):381-382.

[3]殷湘宁,金容,李守成.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9(24):3283.

[4]张玲.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29(15):1305-1307.

[5]曹明明.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56例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188-189.

[6]郭茂或,宁观林.拜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5):781-782.

[7]臧向博.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J].陕西中医,2013,34(12):153-154.

篇6

关键词:合作学习 理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11-01

一、合作学习概念的界定

(一)合作学习教育理念的发展历程

2000多年前,我国的《学记》就有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国外,关于合作学习论述的理念也有很多。公元1世纪左右,古罗马著名的昆体良学派认为:学生可以从互教中受益。到了现代,对于合作学习的理念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儿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的教学理念暨“小先生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这种合作、互相学习的教学理念随着时间的迁移,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有不同的观点。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斯莱文认为其是学生在小组中参加活动,并依据整个小组在学习或者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或者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约翰逊兄弟则认为其是在教学上运用学习小组,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学习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我国学者王坦总结了不同专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不同定义,提出合作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相互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本文中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和学生活动中的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达成高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活动。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学生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知识学习不是简单地由外部向学生内部转换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通过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往逐步形成的。学生围绕适宜自身发展水平相当的同伴之间进行互相帮助和互相学习能够有助于他们对一些重要的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

需要层次理论。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实现自我。在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见解之时能够得到同伴的尊重。在相互的交往中,能够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在相互交往中能够获得归属感和同伴之间的友爱。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集体是安全的,在集体中的学习能够给学生提供安全感。不同性别的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同时也能够满足小组成员之间的生理需要。

群体动力理论。“群体动力”指来自集体内部的一种“能源”。首先,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的成员能够实现互补,产生一种集体的动能。其次,这种小组合作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自尊和自重情感的产生。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学习策略类型

指导型。要求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后,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老师对小组进行全程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设立小组合作学习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总目标。这种指导只有在学生需要或者其设立的学习目标有重大偏离之时,教师才去主动干预。否则,小组成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完成主动纠错,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过程型。强调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过程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学生的社交技能的发展。整个学习过程是动态的和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学习不受教师的干预,但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测验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构型。要求教师或者指导者提供不同的学习结构。对于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的具体运用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层面,采用树状、图示或者大纲式的学习方法供学生选用。

探究型。针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过程中的复杂问题由小组成员进行研究、调查、访问、讨论和实证的方式进行学习。

四、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其一,小组成员间不断产生矛盾。这主要是由于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一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解决。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但当他们得到他们小组的第一次小组分数后,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有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成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慢慢地,他们就会和睦相处了。这也是保持小组相对稳定的意义所在。

篇7

关键词:家校合作;中小学;存在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70-02

家校合作是近年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新时期教育是一个开放体系,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则是关系到学生未来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合作的手段也更加丰富,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成效。然而家校合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进一步提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意识,增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能力。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历,对新时期的中小学家校合作策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和讨论,以供广大教育同行参考。

一、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机制

任何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都需要有具体的制度作为其良好运行的保障。家校合作这一教育模式涉及到全体家长的参与,不同类型的学生家长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全面合作起来并不容易,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定规章制度的难度,造成目前我国很多中小学家校合作无章可循,即便花费大力气制定出新的管理章程和监督机制,也不一定能与学校传统的管理体系相吻合,因此还可能缺乏可操作性,存在执行难度大、流于表面化或处于较低的层次等状况,严重影响到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每所学校都应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办法,对校长、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所有管理人员都做出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对于学生家长,要明确其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在家校合作的岗位设置、人员职责及考勤制度、学生应遵守的规则、合作关系管理办法、合作教育操作规程、合作资料管理以及合作档案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建立起一整套行政、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有条件的还可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家长分别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细则。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具体落实,还应当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已有实践证明,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管,能确保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利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内部也应出台一些与家校合作有关的指导性文件,如采取适当的考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将家校合作成效与年终考核、先进评选、职称评定等挂钩。在落实具体制度过程中,各级专门管理机构对所属人员进行日常检查或抽查,对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都要进行有效的考核监督。

二、成立专门机构,提升管理水平

目前很多的中小学在家校合作方面认识不够,常常是遇到此任务时才被动地将这项工作交给相关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实际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做法,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目前我国的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城市化的加快使得多数城镇中小学班级的学生数超额,再加之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加大,造成教师的教学负担过重,不仅要面对超额工作量的任务,还要面对教学改革的各种挑战。繁重的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工作已使得教师超负荷运转,再让他们走向社会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必然力不从心,只会导致部分人对家校合作失去兴致和热情。

成立家校合作管理的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组织和管理,明确机构中各部门的职权和分工,可以有效地避免合作过程中的组织松散、管理混乱等问题。家校合作直接关联的两个主体是家庭和学校,它们的合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组织协调,目前家庭一方主要有家长委员会,而校方也必须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和沟通,并对家校信任方面进行宣传,进一步创设合作的氛围。实行新型的家校合作,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专兼职家校合作人员队伍,使之能熟练地为家校合作提供指导和咨询,为此需要做的工作有给教师补习与家校合作相关的理论和技能,一些相关内容还应充实到有关课程当中;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科学的人才培养观等方面培训,帮助其摒弃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传统教育理念,远离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注重提高家长的人格素质,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之中。

三、构建网络平台,拓展互动空间

传统的家校合作渠道有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簿、家长开放日、个别约见等,其中家长会和家访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两种合作途径。这些传统的家校合作渠道在增进家校沟通、加强家校交流与合作方面确实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家校合作途径的弊端日益显露。如家长会的内容单一、互动空间太小,大多是教师反映学生在校的行为与成绩等,成为教师个人的“舞台”;家访需要耗费教师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且时机不容易把握好,在当前教师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全面的家访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网络是应用最广泛的联络沟通工具,也可以在家庭与学校间架构便捷的合作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可开设专门的家校合作栏目,开通家校信箱、制作班级网页、建立班级博客、成立班级QQ群、搭建微信平台等。这些合作方式能够让家长方便地与教师及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分享交流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同时教师也能够借助这些方式与家长主动沟通,告知学生在校时的优异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家长合作商讨应采取的教育对策,有效地实现了家长与教师的及时互动。

四、加大开放力度,促进家校统一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社会。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加离不开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然而当前中小学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通常次数较少,且无法提供家长参与的环境;通过网络的沟通也不能够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到学校的真实情况,在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方面有其局限性。

为更好地实现家长能参与学校办学的管理和监督,应切实加大校园面向家长的开放力度,创造更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家校统一。具体的做法有增加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的频率,并且改变通常由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方法,可采用交流、对话讨论、专家报告、参观游览等多种形式,给家长提供更多相互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利用家长的自身特长或职业特点等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不仅使家长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也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中来。

五、转变家访观念,优化合作环境

家访曾是学校通过教师主动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年来,由于中小学普遍注重学生课业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出现班级人数超额、学生居住日益分散等客观因素,再加上部分学校和教师有了网络沟通更加方便能取代家访等错误认识,使得家访这种传统的合作方式被疏远甚至放弃。然而,家访在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更加信任的合作关系是其他联系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有些对孩子教育的更深入的探讨,对学生家庭环境的更直观的体验,甚至通过直接情感交流感化学生心灵,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则必须面对面地进行沟通。

现代的教育体制要求学校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要求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因此这种家校合作关系不仅是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也是接受家长对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家访实现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时,现代教育也要求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小学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充分了解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而便于因材施教,通过家访能充分了解学生成长的特殊环境,从而为其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许多优秀的教师常常通过家访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校外表现,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并指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使学生能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氛围中,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信息的交流,也有情感的沟通,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也有的教师家访不很得法,也有的家长不善于配合,有时也会造成几丝尴尬和些许遗憾。但是只要教师能根据家访对象的客观条件进行思考,并注重家访方式的选择,往往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六、结束语

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家校合作在中小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走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家校合作已成为提高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更大需求,家校合作策略也必须通过不断地发展完善才能更适应时代的需求。这也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不断提高中小学自身的管理技能和水平,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改善,才能找出适合中小学自身发展的合作策略。

参考文献:

[1]盛天和.家校合作:教育和谐的必然状态――上海市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11下):25-28.

[2]蒋文龙,曾谦,马晓倩.利用网络博客探索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J].教育教学论坛,2014,(7):216-217.

篇8

【关键词】学校;社区;互动关系

传统的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往往从学校的视角出发,认为学校与社区是两个相互独立,很少有联系的社会组织,将社区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希望社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并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良的社区环境。这种研究简单的把社区当作学校的辅助组织,忽视了社区在双方交往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区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将两者视为互动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将彼此当作服务的对象和相互利用的资源。

一、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内涵

1、学校与社区的含义。

(1)学校: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对接受教育的诉求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学校不断扩大规模和办学形式,西欧产生了以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授课制为标志的近代学校。近代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制,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伦理道德观念和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近代学校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它使接受教育的人数增加,加快了人才培养以及知识积累、传递和发展的速度。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学校教育在形式和内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区:

“社区”源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外使用“社区”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英国学者H.S.梅因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首先使用“社区”概念。由于学者研究的角度不同,“社区”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据有关统计,学术界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一百多种。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对“社区”的界定是“社区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而社会则是由契约关系和选择意志造就的机械结合。”[2]美国社会学家菲利普认为“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3]我国社会学家先生则把社区定义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4]从上述的诸多概念之中,我们可以得知社区包括了地域、人群、各种社会机构和人们的各种活动及其互动关系四个要素。文章中使用的社区拟采用刘淑兰对社区做的定义:社区是从事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5]文章中的社区主要指中小学校所处的周边环境的总和。

2、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

学校与社区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社区为学校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处在一定的社区之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学校培养的学生也会影响社区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是彼此间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内容既包括社区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又包括了学校教育在无形中影响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的开放和服务。

3、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

学校与社区互动表现在双方在资源互动、人员互动、服务和活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校影响社区:

学校是社区的重要资源和教育中心。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能够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具体来说,学校有着齐全的教学设施、体育设施,通过开放学校的设施和场地,可以很好地改善社区居民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校拥有精通教学方法、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本身就是社区的成员,在社区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社区教育的现状;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可以改善社区的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中的文化堡垒和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涵养和凝聚力,强化社区生活品质。此外,中小学对社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间接地作用,中小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向高等学校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毕业后服务于社区,可以为社区的发展壮大贡献出力量。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服务于所处的社区,改善与社区的关系,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利互惠。

(2)社区支持学校:

社区是学校的所在地,是学校教育的实践场所,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学校为社区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的同时,社区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物质、财力、人员和实践等相关资源的支持。社区为学校师生提供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教育资源,丰富了学校的教育活动;社区的各种组织机构、科研机构等是学校师生的天然研究和实践场所;社区通过治理区域内的交通、治安、卫生环境,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正常开展;社区的资源也是中小学课程资源重要的来源地,社区弥补了学校教育形式的缺失,为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同时,社区经济的发展为学校提供了财力保障,使学校有更多资金办教育。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互动理念认识不够。

学校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合作双赢的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是终身教育理念对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的总要求。在我国许多中小学和社区,对于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建立学校与社区合作双赢的互动关系对学校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互动理念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中心”意识根深蒂固。学校以“教育专家”自居,不注重社区在学生德育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将社区当作学校的辅助机构,简单的把社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第二,教师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淡薄,在学校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氛围。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任务仅定位于学校之内,认为在学校内教好书就可以了,没有意识到自身作为社区一员的责任,更不能够发挥自身在社区教育方面的优势。

第三,社区居民对学校的贡献有限。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区居民参与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内容仅限于使用学校的场地、设施等资源,缺少为学校贡献自己力量的积极性,致使学校开放的积极性受到限制,更不能在符合本校、本区域“特色”上深入挖掘。

2、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不健全。

学校、社区互动需要有政策法规、经费和督导评价等机制的保障,否则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就只会流于形式。当前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经费和督导评价机制,更缺少对行政力量的约束机制。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缺失主要体现在:

第一,互动缺少政策法规的保障。在我国学校与社区合作只有教育部或者民政部的单方面的政策,没有教育部与民政部合作出台的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政策文件,更加缺少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这些政策只是从全局上提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

第二,互动缺少经费的支持。从学校方面来说,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这些费用仅能满足教师的工资以及学校的正常运作,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参与社区互动;从社区角度讲,社区不是一级财政主体,社区经费的来源也是国家财政的拨付,资金数量有限,解决区域内的扶贫救助、救济、发展规划等问题后,很少能够有多余资金进行互动合作;从社区居民和组织机构讲,他们很少乐意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捐资,使互动经费来源缺少民众的支持。

3、互动交往过程中资源整合力度有限。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交往过程中,资源的整合力度有限,资源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限制了学校与社区的进一步合作。资源整合力度有限,不仅体现在学校方面,更有社区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有:

第一,学校向社区开放的有限性。在开放的内容上,学校资源的开放仍然以硬件资源为主,软资源的开放虽然已受到重视、但实施力度还很有限;在开放的时间上,许多学校对社区的开放只限于学期内的周末或者公共假期,寒暑假则不对外开放。这主要是学校基于经费和管理方面的考虑,学校办学经费的限制影响着学校开放的积极性。

第二,社区资源的收费性限制互动合作。社区内有着大量的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教育场所,社区内的公共资源本应该免费向社区学校、师生、居民开放,然而现在许多的资源是在收费的情况下才对外开放,许多组织采取对公共资源收费的措施来增加收益,让这些组织或机构对学校免费开放公共资源则更是不可能实现的。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就需要学校和社区加大对资源的整合力度,突出资源的公益性,使用的免费性。

三、促进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对策

1、树立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理念。

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大教育时代教育开放性的要求。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需要学校、教师、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的组织机构树立互动合作的理念,学习和研究学校与社区互动理论知识和具体的操作程序。

2、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全面协调各个环节,顾及学校和社区的利益,建立健全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健全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需要从政策法规、互动经费和监督评价等几个方面着手,具体包括:

第一,完善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政策法规。国家教育部与民政部要打破从自己部门出发制定政策的倾向,两部门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政策上要加强合作,共同出台相应的互动合作政策。政策制定、出台的同时,也要颁布相应指导性的实施措施,使学校与社区有章可循。将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相关政策上升为专门的法律,依靠法律文件明文规定的形式,明确学校、社区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将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良性发展目标列入社区和学校发展规划和考核体系之中,从而使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和社区经费来源仅靠国家财政拨款是不够的,要保障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持续发展,需要广开校外财力资源。学校可以利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吸引本社区相关的企业、商社、团体、组织等机构向学校投入资金,同时要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杜绝浪费现象出现,使节约的经费用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中来;社区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和组织机构捐献互动经费。

3、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沟通合作的新途径成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的重要着力点。为了克服学校教育本身时间、地点、环境等的制约,广大中小学校在推进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中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来扩大学校的开放范围,以更好地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良好关系。扩大互联网普及率的同时,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和社区居民使用网络的培训。

总之,要实现学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力量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以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指导互动合作的过程,健全活动合作的保障机制,优化学校和社区的资源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实现学校和社区的协调一致,保证学校、社区的良性互动和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淑兰.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62.

[2] 刘泽军,张庆武. 合理与现实:社会学基本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

[3] 方明,王颖. 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4.

[4] 娄成武,孙萍. 社区管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篇9

关键词:教育券;教育模式;家校合作

教育券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获得者米尔顿.弗雷德曼于1955年首次提出,是由政府颁发的一种证书,父母可持此证书免费(或延缓、偿还家庭教育开支)向收费的私立学校申请入学,而非只能采取就进原则,使他们的孩子只能被分配到附近的公立学校,收到此证书的学校可持此向政府兑换一定数额的教育经费。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概述

最早实行的教育凭证计划,是美国实施的城市学费资助项目,分别在美国的福蒙特州(1869)和缅因州(1873)执行。1964年皮科尔与怀斯曼和克里斯多夫・詹克斯提出补偿性教育模型,主张教育券应帮助低收入家庭学生解决上学困难等问题。之后,20世纪9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率先将教育券理念运用到实践中。1990年,美国开展了一项为家长择校的计划,“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1966年,俄亥俄州的弗里克兰市也实施了教育券制度计划,1999年,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开始在全州范围内实施教育券计划。2004年,美国参议院批准了华盛顿的教育券计划。

二、教育券制度与家校合作的关系考察

(一)从传统教育模式的盟约观念到现代教育券模式的契约观念

社会上根据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分两种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因在一起生长而形成;另一种是很明确的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前一种是礼俗社会,信奉以人情和信念为基础的盟约精神,后一种是法理社会,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契约精神,具有约束力和强制力。教育券将教育变成家长和学校的交易品,买卖双方在进行交易时都尽可能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条件,这会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促进家校合作。

(二)教育券制度可协调和促进家、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教育券将市场引进教育领域,提高了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间接的方式调动了家庭的教育资源,家长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监督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这也会制止教育经费的公款私用和浪费;为了吸引学生手中的教育券,学校也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事务,以此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

(三)多元教育服务下学生家长的选择

教育券制度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家长)的择校权利和范围,它同时也对学生家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家长要具备一定的教育选择能力。所谓的教育选择能力,是指在家长为孩子择校的过程中所具备的、包括如何获取学校信息的渠道、获取学校信息以及根据所获取的学校信息如何进行理性的权衡和选择等。教育券制度的运作模式下,家长们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这就间接的促使家长在有意识的提高了自己的教育选择能力。

三、美国教育券制度对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启示

(一)家庭结构的特殊性需要特殊的对待

家庭结构,是指一个家庭里包括哪些成员以及他们的关系。对于我国而言,在教育上体现为独生子女教育与因“黑户”而导致的失学问题。市场经济的功能在教育领域即便再强大,如遇到了政策上的壁垒,也是爱莫能助。因此针对家校教育融合在政策上的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如放宽因超生导致的“黑户”政策限制,优先解决教育问题,放宽因户籍制度致使流动儿童不能异地求学的户籍政策等。

(二)家庭式学校与学校式家庭的换位思考

家庭式学校,是指学校把学生视为“具体的人”、“完整的人”和“鲜活的人”;学校式的家庭,是指有些家长将学校教育的理念应用于家庭教育。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辅导班乱象是家校合作畸形发展结果,教育券的市场效应同样具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家庭式学校秉持人本理念,力争带给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学校式家庭则将学校系统化的教育理念植入家庭教育。这种换位思考式的“教育换位”能使双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从而有效的,科学的促进家校合作。

(三)普职教育结构的均衡发展

“普职融通”是借助国际教育理念、顺应时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构想,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的培养模式。在我国,普高与职高发展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对于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长兴教育券模式的推行成果表明政府通过代币券的形式将社会资金引入教育领域,对我国普职均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长兴的教育改革成果深究其原因,是政策性的引导和教育市场化运行的结果,家长的教育选择能力在这里被表面的成绩所掩盖。因此,对家长的再教育,比如开办家长学校和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对家校合作的推进具有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Erica Cordova.“School Choice:Vouchers”.Retrieved 2011-08-11.

J.L.Smith.Education in America:The Tuition Voucher Issue..Yahoo! Contributor Network.Mar 30,2007

Jay Green & Greg Forster.Rising to the Challenge:The Effect of School Choice on Public School.http:///2004-10-01

Hendrie,Caroline.Wis.Bars.Two Schools From Voucher Program..Education Week,2004,(7)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黄河清.马恒懿.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12

篇10

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一是对国家有意义。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民族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升整个民族素质的关键,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科技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2050年前后成为科技强国,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建设科技强国的担当者,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我国建成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对青少年有意义。青本文由收集整理少年时期是学习科技知识、开发创新潜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大科学教育力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理想和价值追求。青少年科学营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意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尊敬优秀科学家,树立科学家崇高地位。同时,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关注,促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带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三是对高校有意义。大学是引领社会风尚和先进文化的社会组织,我国高校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开放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历史传统、大学精神、学术追求为个性特征,对于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科技创新具有潜移默化而又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除了科技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附属医院医疗服务以外,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开展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等公益性活动,面向公众特别是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和普及,可以使大学的精神、文化在人们心目中变得生动、具体、更具魅力,既有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利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不断涌现,也有利于高校在履行社会职能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联合组织开展高校科学营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支持高校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的有益尝试。为了确保科学营的公益性质,我们强调这项活动不与高校招生工作挂钩,得到了高校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也确保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可持续地开展下去。在营员

选拔方面,我们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既重视选拔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展现出卓越才华的青少年,也为科技资源相对缺乏地区的青少年提供机会,组织了一批来自农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参加科学营活动。41所承办高校和科协系统、教育部门对这项活动给予高度重视,着力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高效、安全地完成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