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校园创建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校是一所集职教、成教、普教于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占地65亩,建筑面积2083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87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79人。拥有全日制教学班40个,学生1710人。有计算机教室4个,多媒体教室2个,64座语音室一个,地面卫星接收系统两套,开通了互联网,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划运作洛南县职教中心网站。有电子电器实验室、医学解剖室、服装工艺室、音乐室、美术室、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各一个,汽修数控实验车间各一个。创办有医疗门诊部、校服厂、建筑队、装璜部、苗圃场、酒楼、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电器修理部、计算机信息服务部、就业安置服务中心等生产实体。学校现开设有社区医学、计算机及应用、数控车床、电子电器应用及维修、畜牧兽医、工艺美术装璜、电汽焊工、高职预科等职教专业。正在筹办家政服务、机械加工、庆安制冷、市场营销等热门专业。附设电大开放教育、乡医函授、陕西师大及商洛师专等成人教育工作站。还承担着洛南县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民技术培训任务。
我校于2002年初制定了《洛南县职教中心创省级文明校园三年规划》。围绕这个规划,学校成立了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分步骤夯实创建任务,主要做法和事迹如下:
德育为首固根本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先后组建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工作负责、经验丰富、充满战斗力的德育工作队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按照《职教中心德育系列化方案》要求,强化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扎实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努力营造健康文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创优争先,构建和谐校园,全面完成德育目标,推动校园文明创建工作。
三年来,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坚持正常,周五晚例会集中学习,周三教职工自行学习。每人每期至少要记学习笔记1万字,写心得体会3篇,每位党员教职工要至少联系帮扶两名后进生,并加以转化使之进步。为达到对全体教职工思想教育,学校通过丰富活动的开展,使教育更具体。先后组织了笔记心得体会展览、师德师风演讲会、教职工篮球友谊赛、三八妇女节联谊会、“文明杯”象棋比赛等。通过活动先后推评上报县师德师风个人3名,县政府、教育局表彰优秀党员20人次,学校先后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模范教师、产业先进个人120人次。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采取以育人为本,实施“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措施,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形成了全方位良好的育人环境,成绩显著。先后与我县博物院、光荣院、郝世英烈士墓、公安局等单位、基地建立了长期工作联系,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德育工作开展需要,学校成立“职教中心心理健康咨询”,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坚持每学年对新生进行“绿色上网健康教育”辅导讲座;积极与团市委、县关工委、团县委取得联系,通过寓教于乐的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达到教育广大青年学生的目的。近一年来,学校在全县“纪念胜利60周年”晚会上,大合唱“组歌”获得一等奖;成功举办洛南县“青春献祖国”主题团日活动;同时成功举办了“青春红丝带”文艺演出。累计三年来,表彰优秀团干60名,优秀团员220人。
硬件建设上台阶
如今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日新月异,职业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迎接西部大开发,洛南要建设成经济强县,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按照同志提出的“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业人才和数以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学校采用挤一点、集一点、借一点、欠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助资金近千万元。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本部新征城关镇铁铝合金厂8亩,学校对面县木材公司3亩,新修教工宿办楼2922平方米,培训楼1200平方米,加层改造学生宿舍楼1480平方米,新建计算机室2个,物理、化学实验室各1个,建造操场2400平方米,学区新建教工宿办楼1922平方米,学生公寓楼1200平方米,硬化道路1800平方米,数控汽修车间288平方米,正在建设中实验实训楼600平方米,使我校的硬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加大绿化、美化及校园文化建设,学区校园安置灯箱、标语牌20个,栽种绿带180米,本部新添名人画像、名人名言493副,无线话筒、壁式室外音箱等,收到了花草树木育人,墙壁标语说话的育人效应。
素质教学育人才
自2002年12月份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立校求生存,开拓创新求发展”的办学宗旨,以“招的来、留的住、学的好、出的去”为办学目标,走活“招生、学习、就业”三步棋。严格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此,学校首先采取“调整、外聘、培训”等手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其次,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以驾驶教材、组织教学、语言表达、板书板画、操作演示、教育科研等技能为主,加强教师业务能力训练和提高。组织听课、评课,定期开展评教赛教活动,有20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能手,12名教师评为县级教学能手,5名教师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第三鼓励扶助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2003年至今已有30名教师获本科学历,正在我校研究生研修班学习的15人,参加各类本科函授的10人。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5%。
为了规范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分管理类、教学类、德育类等八类156种,有力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非常重视班子队伍建设。要求班子成员首先要严以律已,率先垂范,要求同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给同志起好表率。校长吴安民被评为商洛市“十强校长”、商洛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工会主席张兴敏多次被县委评为模范党员,生产实习处主任樊三民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个人。其次,要求班子成员改进领导作风,坚持代课听课,下班下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领导班子成员人均年听课不少于40节,检查教学情况、参加教学活动不少于4次,除校长,总务主任等四名同志未代课外,其余均坚持带课,深入教学第一线。第三要敢地负责、大胆工作有主见,遇事不推诿,由于领导约法三章,全体职工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真可谓“头雁奋飞群雁追,历经磨难永不悔”。
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实践创新,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个体的改革。
1、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针对专业课设置,我校深化教学改革,依据《陕西省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教学工作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作业与辅导、课外活动、成绩考核、教学机构与教研活动等均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课程。长班专业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实践课教学按3:3:4开设,短班按2:3:5开设。让学生在通晓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专业实践技能。
2、面向市场设专业
本着“不断强化骨干专业,积极发展新兴专业、努力主攻实用专业”的专业设置策略,把社区医学、计算机、畜牧兽医、电子装配作为骨干,加大资金投入;把家政服务,数控车床作为新兴志业,在设备上向高精尖发展;把林果、缝纫、装璜,作为实用专业,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加强校内产业建设,走“校企结合,产教结合、产业养教学、教学促产业”的实践之路,在创办校服厂、门诊部、建筑队、苗圃场、酒楼、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产业的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县医院、中医医院、永丰无公害畜牧小区、天士力丹参药园、周村大鹏蔬菜、石门上仓良种核桃园等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8个。
通过对学生教育,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定期过关考核、综合考评,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达到98%以上。
特色办学向未来
积极实施科教兴农工程,让农民依靠科技知识致富,以此吸引生源。
1、职教---学生---专业户
学校在专业技术培训中,除在校内外实习外,还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家庭经营中,边学习边挣钱,医士、计算机、家电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就指导家长给学生购买所需器材,为学生毕业开部开店成为专业户创造条件。
2、职教---乡镇---村组
职教为农服务辐射到全县各个角落,在全县25个乡镇建立农技校,383个村建立服务网络,定期聘请农技专家,向农民传播实用技术。由乡镇农技校县体反馈农民在种殖、养殖方面的难事,学校派有技术专长的教师及时解决。我校有技术专长的教师足迹遍布25个乡镇,383个村。
3、职教---农户---产业
学校在农业知识推广中,根据市场信息,开展食用菌技术、养鸡、养牛、药材栽培各类短期培训60多期,受训人员累计4000多人,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铺路搭桥,初步形成一个乡镇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村一个品牌。
4、上挂---横联---下辐射
学校与陕西师大,陕西教育学院、商洛师专等院挂靠,搞成人学历提高。与县教育局、劳人局、安监局等单位联系举办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下岗职工短训班、计算机应用技术、安监培训等;先后培训2千余人。学校派人深入村组、农户,宣传职业学校特点及功能,吸引生源,扩大招生规模。解决了穷县办教育投资不足的难题。
就业安置有为有位
由一名校长负责,抽调精兵强将,翻秦岭,去西安,上北京,下上海,广泛收集用人信息,广泛开创就业局道,先后与庆安制冷、创维集团、飞士达、西部绒业、步步高集团、苏州华硕电脑、上海人保电子、上海造船厂、北京亚环服装厂签定用人合用,采用定单培训的办法,先后安置我校毕业生1329人,社会青年689人,开创了我校就业安置的良好局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口畅”,带来了“入口旺”连续三年新招学生突破700人,创下了我校招生的最高纪录。
篇2
——2019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余姚市教育行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和“雅德教育”深化工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健康发展,不断提升人民满意、孩子快乐学习的幸福教育建设水平。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工作
1、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教学常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上都要表现出业务素质精、教学手段活、课堂环节实、耐心辅导勤,按规范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导处、教研组、学科联系行政人员要加强日常监管与定期检查活动,引导教师“聚精会神”从事教学工作。继续抓好学科年段过关和教学质量调研工作,坚持过程管理和阶段性调研并重,坚持语数和小学科并重两个原则。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各种学科竞赛。
2、体艺卫教学: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艺术、书法等社团的管理力度,督促日常辅导训练,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组织校园作品展示与竞赛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精心组织“雅健少年体育节”、“博雅学子读书节”和“雅园风采艺术节”等活动。要继续抓好套笛、篮球、Q版动漫和彩泥社团等特色建设,大力推广,全员参与。竖笛项目,进一步完善器乐进课堂机制和活动载体,尝试把每学期的人手“一笛一乐曲”活动推广到一二年级;今年着重抓好“篮球进课堂”工作,努力创建篮球为市体艺特色学校项目。巩固学校在去年创建成为省健康促进学校铜牌单位的基础上,继续以“省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学校健康卫生工作,继续抓好设施设备添置、健康卫生教育、环境卫生整治、食堂卫生管理和疫情防控预案制订等工作,以规范管理、高效机制、扎实工作、出色成效继续创建成为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单位。
3、拓展性课程:学校要着力探索“慧雅课程体系”构建,联系学校实际、师资特长实际积极开发拓展性课程,拟定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并加强日常教学管理,采用多种手段组织成果展示活动,不断推进我校课程改革实施水平,以Q版动漫获得宁波市精品课程为激励,大力推动套笛、彩泥、篮球等社团创建精品课程,努力创建“慧雅课程”特色品牌。
二)德育工作
深入推进以“慧雅”理念统领下的学校德育特色工作,拟定马小学生“雅德少年”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从“自我管理、与人交往、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四个维度,引导学生“说雅言、践雅行、培雅趣、扬雅风、育雅怀”,全面推进我校“雅学文化”建设与发展。具体实施措施:
1、进一步营造优雅的校园育人环境。突出学校“雅”文化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努力开发和利用德育活动阵地。在充分利用校内德育阵地基础上,努力开发校外德育实践阵地,让学生德育进社区、进企业、进文化遗址,甚至田间地头,以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3、每月开展“雅德”主题教育。主题教育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按“知雅、学雅、践雅、展雅、评雅”五个环节深入开展。学校主题教育安排形成完整体系,成为学校制度,便于今后顺利开展。
4、高品位组织“雅德少年”系列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游戏节等。
5、智慧德育探索与实践,利用校讯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电子白板、校园影院、“家校帮”、安全教育应用平台等开展日常德育工作。
6、完善家委会、关工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家委会、关工委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作用。
三、智慧校园建设
作为宁波市首批智慧校园,余姚市智慧校园建设窗口学校,学校要结合形势,勇于走在全市前列,必须全力打造。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分硬件建设和现代技术的开发使用两个方面:
1、硬件建设。这学年内,继续争取镇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支持,目标完成学生计算机教室、教师教学电脑、移动投影、创新实验室等项目,进一步提升我校现代化建设水平。
2、开发使用。
1)进一步推进基于手机端的“课前导学、课中展学、课后延学三环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技术培训、课堂展示、后台监控等途径逐步使该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学校教学常态和特色。
2)以师生优秀网络空间建设为途径,已各教研组技术骨干为龙头,力争各学科建设一个主题资源空间,为师生网络学习提供优质资源,逐步构建“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网络学习形态。
3)尝试“网络备课”和“网络研修”两个平台的推广与应用,在教师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尝试教师通过网络备课平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同时逐步完善网络备课监控考核机制。探索尝试校本研修的网络化模式,通过建立“学科社区”使教师能通过网络开展研修活动,从而有效解决校本研修工学矛盾。
4)以宁波市智慧教育平台和之江汇教育广场为载体,尝试接入各类应用,逐步探索学校德育、主题活动、家校沟通等学校日常活动的网络化模式。
5)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积极申报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实践基地学校,从而进一步提升智慧校园实践和应用能力。
四、队伍建设
教育的关键在师资,学校发展的主要指标在质量。面对我校教师队伍年轻化、业务技能稚嫩,缺乏骨干榜样示范引领的现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将始终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学校要不断加强校本研修,探索创新培训手段,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学校党建、工会、校监委工作,加强日常师德教育和工作纪律教育。
2、科学制定2018学年校本研训计划,继续以加强师德师建设为根本,以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课程融合为重点,进一步构建“管、教、学、研”一体化智慧校园生态圈。
3、合理安排教师90学时培训、外出听课、学习考察等活动,严格控制培训经费,切实兼顾工学矛盾,建立外出学习“反哺”机制,力争培训效益最大化。
4、有重点的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对积极进取、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年轻教师给予重点培养,争取早日脱颖而出,同时在评选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
5、继续做好校际合作和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利用优质学校、教学骨干等资源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6、镇“半天教研日”活动。总结经验、持续推进,务求组织更认真、准备更充分、方式更多样、支持更有力、效果更明显。
7、组织校第二届“慧雅风采”课堂节:家长教学开放日活动;市级数学、音乐教学专场;师徒结对教学汇报暨名师进学校活动;第二届“数学活动周”暨学生数学素养展示周活动;首届“慧雅科技周”系列活动等。
8、组建“名师工作室”。邀请余姚市级名师或宁波市级学科骨干组建“尹球教育基金马渚镇校名师工作室”,今年尝试组建语文学科名师工作室,积累工作经验。下学年继续推进,根据学校教师培养需要,再组建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名师工作室。以此力求进一步提升我校师训工作品位与实效。
五、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关系到学校师生生命、师生家庭幸福、学校生存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我们必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必须齐抓共管、全员参与。
1、组织到位。学校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一岗双责”的思想,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问责制。每学年要对教职工进行安全工作考核,对安全观念淡薄、安全教育轻视、安全制度执行不力的教职工要加强批评教育,并与推先评优挂钩。
篇3
一、引导团队员青年多读书、读好书,打造书香校园
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提高团队员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各中小学在班级中建立了图书角,引导孩子积极参与读书的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从小养成读书好习惯,学校图书室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借阅图书,要求把读书好章节、好段落,好句子摘写,写读书心得体会,好的习作在学校文化长廊中展示,营造了读与学,学与写,学生读家长评的互动读书氛围和环境,在家庭、班级学校形成一个读书、学习氛围。
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充分利用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科学等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每个学校至少有2个社会实践基地,各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西水集团、大海集团、华骜集团等企业车间体验什么是科技生产力,到草莓基地体验什么是生态农业,到敬老院“我为老人送去一份欢乐”活动,并聆听老人们忆苦思甜,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到孙武湖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达到了预期教育目的。
三、警校联手,共建平安校园
积极与与县公检法等单位联系,聘任法制副校长并定期邀请他们到校进行交通安全讲座、讲法制课、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规,以生动事例教育学生守法,文明做人。积极开展 “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消除学校安全隐患。开展“消防演练”、“逃生演练”、“防震演练”等安全自救演练活动,并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在校园中形成崇尚真善美、争做诚信人的良好风气。
四、开展“感恩”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心怀感恩o点亮真情”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内容有:感恩父母――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感恩学校――感谢老师的教诲,尊师爱校;感恩同学――感谢同学的帮助,关爱同学;感恩社会――感谢社会的馈赠和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立志报国。
五、围绕节假日,积极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1)开展庆“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如“十佳青年”评比、中小学篮球对抗赛、乒乓球对抗赛;
(2)清明节扫墓活动,传承民族精神;
(3)六一节,举办“素质教育汇报周”;
篇4
1、人类的进步,离开了书籍便不可想象。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阅读日益突现它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广泛阅读是适应未来社会成员对多元文化和丰富情感世界的需要;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进一步补充营养,写作和阅读能力都会有明显的突破。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也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念。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真正地把教材内容指向除书本以外的校内外的各个场所。
2、此刻,且让我们着眼于农村小学的阅读现状:课程资源的结构单一,教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许多学校甚至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阅读的内容方面贫瘠到了四大名著的作者都不明了,更不用说斯威夫特、罗曼·罗兰、海明威他们的作品了;据调查:从阅读的兴趣和目的来看,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的人数占60.70%,其次为文学名著,占50.69%,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纸杂志的学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从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来看,有73.7%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说明学生阅读的出发点是好的;有55.08%的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说明了学生读书还有较浓的功利色彩;有36.05%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也有33.38%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说明了部分学生还没有把读书当成一个人所必需的精神需求。从阅读时间来看,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决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30分钟。从阅读途径看,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小学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可见,农村小学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由此可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方法,推进学生阅读,并切实达到相应目的。
3、教学实验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要求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需达到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并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具体建议。
4、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及我们的阅读现状,我们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同时又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课内,注目课外,依托智慧型课外阅读,点燃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充满智慧的探险。
智慧就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慧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意志、情感、个性意识倾向、气质与美感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智慧阅读就是读书有道,一凭勤奋和毅力,二靠规律和方法。凭勤奋和毅力可以水滴而石穿,靠规律和方法能够事半而功倍。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1、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母语课程资源,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实践研究课题。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读书教育的研究。就美国而言,并非常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读书策略的指导。不仅如此美国小学还十分重视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学生尽量扩大读书的面和量,并且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意向自己选择书籍阅读,读书作业有两种组合类型,以“个人为主”的类型和以“读书俱乐部为主”的类型,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读书作业室工作。他们所遵循的读书教学的思路是:读书的策略——读书的兴趣——讨论交流——讨论策略。
2、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阅读比喻成“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并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要把握和实施“学习”和“课外阅读”两套教学大纲。这也是实验的理论依据之一。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有读书能力,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读书中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2、探索以课内阅读为本,拓展链接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和课内外阅读链接的途径。
3、全面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方法与策略
课题研究的对象:通元小学五年级学生
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让学生智慧地课外阅读
1、以兴趣诱导学生读书
全校利用部分中午时间开展语文兴趣课,试从学生的实际及兴趣出发推荐读书书目,进行个人藏书乐园、班级书架的建设,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以文化名人命名每个班级,诣在培养学生兴趣,因为它始终都是最好的老师。
2、以自主形式促进学生探究
利用晚托课进行大阅读自主学习。要实现让学生“学会阅读”这一目标,必须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我们在阅读课上努力做到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提倡阅读的自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和主体性。
此外,也开设课外阅读课、读书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进行分层指导,逐步实施,开拓学生读书空间,让学生享受读书乐趣,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3、以科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因此,我们应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能。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读书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跳读法、批注阅读法等。同时还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读书方法,如: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摘抄,平时“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积累习惯等。
4、以良好的读书习惯推进学生进步
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可以使人获取信息,汲取知识,还可以给人带来自我发现、自我充实的机会,并且可以怡情养性,多一种丰富生活、享受生活的途径。所以我们在组织进行阅读时非常重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主要包括带着明确目的去读书、按计划读书、读写结合、读思结合、善用工具书等。
5、以丰富的外延吸引学生不断提升
鼓励学生积极向图书室借阅资料阅读、订阅《南湖晚报》、《少年儿童故事报》、《小学生时代》等刊物杂志,像学生介绍可读性较强的作品等,让他们感受课外知识的广、深及读书的迫切感。
(二)进行课内外链接阅读
充满智慧的课外阅读总不会脱离课内文本而孤立存在。课内外阅读要链接好,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上《赤壁之战》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三国鼎立局面,同时辅以各人物性格及相关故事,推荐学生看《三国演义》,要《钓鱼与放虾》时则介绍《故乡》《少年闰土》等作品,鼓励学生走进鲁迅。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前置性、比较性、拓展性阅读,在联系中,对比下获取知识。
(三)创建大阅读学习型校园文化
阅读的还有一种大智慧,是创设阅读大情境。大阅读进校园,我校确定了《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古文观止》等校本教材,把“我读中华古诗文”、“世界优秀儿童文学”等传统经典篇目作为学生必修校本课程。我校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环境,设有《古诗长廊》,不断充实图书室、阅览室的藏书。学生诵读时间有保障,清晨,校园广播播送经典诗词,感受经典环境;中午“习字一刻钟”,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晚托设有“读书时间”,让学生在书海漫步。教师方面,努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并制定了相应的科研教育制度,在竞争中求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过程
起始准备阶段(2005.9——2006.5)
1.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方法指导明确课题组成员分工,开展研究探讨,整理读书策略,做好理论的积累。
2.开展广泛的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手段,掌握全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读书现状及心理状态,由此筛选整理出小学生常用的一些具体阅读方法和喜爱的书籍,提炼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筛选、整理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并以此作为读书教学的基本内容。
3.编写校本教材及组织订阅小学生课外系列丛书。组织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并指导,根据学生的建议及普遍兴趣点精选内容编写校本教材。开展读书交流会、名著述评、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积累感性材料。
课题实施阶段(2006.9——2007.9)
1、整理、总结出不同年龄段(低、中、高)适合小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需要每位任课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行动研究法展开研究,重点探索和研究开展课外读书指导、探讨有效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2、导读书方法开设读书指导课。
(1)、开拓读书空间开设读物推荐课。
(2)、提高读书品位开设阅读欣赏课。
(3)、享受读书乐趣开设读书汇报课。
3、在全面展开活动的基础上,对各校学生的课内外阅读链接活动开展情况定期进行交流;对原始感性材料进行目标检测、分析、筛选、综合,及时调整,使活动有效开展,课题深入研究。
课题总结阶段(2007.10)
1、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本校各年段,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基本掌握适用的读书策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对对本学期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
篇5
我校确立了以“文化立校”为办学理念,以“追求智慧”为办学精神,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实行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现将我校工作分五个方面进行概要汇报。
一、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创办特色学校,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传统文化,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表现在走廊文化:从民间工艺到水墨丹青、从诗词歌赋到人物故事,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这些建设都是传统文化教育、文化立校理念的展示。
(二)和谐校园创建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群体和合,既是人与自然的和合,更是人与人的和谐。XX年,我校就启动“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人人行动起来”系列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学校倡导:平等、礼貌、准确、高效、微笑待人。开展感恩系列活动、温暖工程爱心捐助、公德比赛活动、文明办公室、文明礼仪班评比,让师生情在校园生根,如今的校园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句句真诚的关怀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绽放着夏天的热情。相信这所校园定会成为我们心中美丽可爱的家园。
(三)书香校园创建
教师读书工程的启动,让教师在品读古诗文、《论语》和名著中,人生得以丰富;在研读教育业务书籍中,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学生大量读写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乐读《金博士》、《上下五千年》、《中华古诗文》等书籍中眼界得以开阔,心灵得到净化,阅读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图书阅览室开放;
班级图书角的创建、运用;
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
名人读书方法介绍;
好书推荐;
读书体会交流;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之星评比……
从读书氛围的创设到过程、措施的保证,都实现一个宗旨:读书增长知识,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
(四)我们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等编入教材、引入课堂,每天早自习、阅读课、教室里书声琅琅,不绝于耳,传承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先哲圣贤的谆谆教诲。
(五)特长活动:在19个特长项目中,涵盖了大量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包括:太极拳、腰鼓、剪纸编织、面塑、国画、书法等活动项目,今后还将要开设舞龙等项目。
这里,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中整合,我们将会深入下去,以凸显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办学效益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精细化管理
以安全管理为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章立制、细化管理、明确责任、奖惩分明
1.建章立制:制度做到全面、切实、可行。
2.细化管理:每一处、每一点都有人抓、有人管。
3.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主要有管理责任、经济赔偿、法律责任。
4.奖惩分明:对于大小不同的安全事故,都要与考核、奖励、经济赔偿等方面挂钩。
一年来,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校园内安全事故逐渐减少。
(二)安全维护日常化
由于学校大、设备老,房屋、电、教学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多,所以学校定期大排查、进行日检查,时时处处处理安全隐患。日常保障学校每年安全维护投入都在5万元以上。
三、校本教研
学校本着“教师发展学校”的原则,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采取以年组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以教科研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校本教研在教师五认真、六保证、专业培训、业务考核和课堂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
学校确定以“主题式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注重三种内容的主题研讨:(1)为解决某一问题确定的主题研讨(2)集体备课的沙龙式研讨(3)公开课后的反思研讨。
在坚持常规,不断深入完善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在提升,全校教职工202人中有国家级劳动模范1人、辽宁省拔尖人才1人、县市级优秀教师52人、各级骨干教师81人、各级优秀课教师123人,学校的校本教研经验在铁岭市专题现场会上做交流。
四、德育工作
以“公德”为主题贯穿学期。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由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上对全体师生做动员引领,并宣布“公德比赛从今天开始”。而且学期国旗下讲话主题都是关于公德意识方面内容:
第一周校长讲《公德比赛从现在开始》
第二周书记讲《从小事做起,创建和谐校园》
第三周王立国讲《让我们做自律的人》
第四周政教主任讲《红灯短暂,生命长久》
第五周政教副主任讲《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校园的美丽》
第六周大队辅导员讲《绿护绿的环保志愿者》
第七周政教副主任讲《环保,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第八周副校长王建华讲《怎样的你才最美》
第九周教务处副主任讲《爱国爱校从唱响国歌开始》……
再通过讨论,明确和强化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职责,增进对少年德育教育的深刻认识,达到自身使命的紧迫感。通过月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细化管理、通过评比,每月要评出10名礼仪小标兵,在月初的升旗仪式上在主席台表奖。并在学年开学典礼上对100名好孩子、100名好公民、100名好学生表奖,树立学生公德意识,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项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让一小校园里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成为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好少年。
五、校园建设
1.实现了主楼的走廊和教室的改造和系统文化建设,办学环境较好。
2.建设改造成了实验室、图书室、农远室、大会议室、多媒体室、书法室、棋室、科技室、音乐室、舞蹈室,办学条件较好。
3.自筹资金引进了120套办公桌椅,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办公环境较好。
六、取得的成绩
篇6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我校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事作一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张庄小学在过去的一年里坚持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做到了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提高质量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和一支上进的教师队伍。
⒈团结一致,互相理解是建立一支和谐教师队伍的基础。
⒉精诚合作是建立一支具有战斗力、核心力教师队伍的关健。
⒊群众的认可是促进教师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力量源泉。
每当听到群众对我们的称赞与肯定时,葛店小学每位教师的脸上都堆满了骄傲的笑容,以我是一位葛店小学老师而光荣。
二、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工作氛围。
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之根本。
(1)学校利用师德大讲堂、教研会、政治业务学习会等时间,加强师德教育和岗位职责的学习,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引导教师守住一方清贫,放下攀比心理,全心全意投入课堂教学。提倡:走进课堂一切烦忧皆可抛;整整衣襟,精神焕发耕耘好每个40分钟。树立起正确的从事态度和责任是每位教师做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2)学校领导身先示卒,勇于承担教学重任,并引导教师向自已看齐,努力工作,为全体教师树立一个工作的好榜样,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良性竞争。
(3)热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要求自己孩子的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关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父母一样的关怀。我校的宋凤春老师,她照顾的三个留守孩子都亲切的叫她老师妈妈。
⒉建全制度是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措施。
学校根据中心校有关精神,结合本校实际,认真修订了各种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使教学管理更符合新时期课堂教学的要求,以增强教学效果。
⒊教学研讨是深入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式:
1.创建书香校园
阅读是人心灵深处的饥渴,是点亮世界的火种。一个人知识的丰富、精神的陶冶、智慧的启迪无不来源于阅读,阅读能给人带来终身发展的幸福,能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鉴于此,我们提倡读书,我们鼓励读书,我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积极构建校园阅读生态,把“书香校园”确定为本校的重点工作,让学校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
2.体育艺术活动
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的兴趣小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认真组织德育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我校以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推行积分换礼活动。让我校的686名学生686名学生家长和22名老师全部参与其中,相互陪伴共同成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篇7
近年来,我校以普遍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抓手,注重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堂与网络的整合。现就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复验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1、明确组织机构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有力完善和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复验工作,及初验时县局评估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校长及时组织召开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全体教师会,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多次召开复验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复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初验督导组反馈的问题和建议。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学校能从实际出发,完善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落实《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电子白板使用及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执行率,使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各项培训,落实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力度。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和课堂教学及互联网整合的实效,作为继续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3、修订可行规划,分步推进实施
学校在2017年制定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修订,根据修订方案制定2021学年工作计划,根据财力,分类推进,分步实施。
二、完善硬件建设,确保信息化工作环境
2020年9月以来,学校在信息技术硬件方面共投入51万元。2020年9月,在原有设施设备基础上,投资1.5万元,接入200兆宽带、投资1.8万元,对微机室、校园网络、电子白板、教师笔记本进行维护,2021年1月,投资16万元,更新蓝贝思特白板7台,投资3000元搭建无线路由器4部,投资30万元,筹备建设智慧云教室一座,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截止目前,实现教师每人1台办公电脑,每个教室一套多媒体设备,互联网信号校园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确保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环境。
三、继续强化师生培训,广泛提升师生应用水平
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面,近年来,学校加强了以办公软件应用操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件制作、“微课”制作、“优课”录制、电子白板使用、优质资源上传下载等内容的全员培训活动,学校教育方式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广大教师在理念上与信息技术发展的动向和潮流相契合,努力掌握各类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目前,我校全体教师都能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和电子白板;利用“人人通”平台,上传“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课件和微课,进行网上晒课;下载课件、教学设计、试题等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备课;熟练地把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整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校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目前已达到想用、能用、会用的程度。
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在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配备专职微机教师2人,上好信息技术课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机社团活动,培养骨干力量,组织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激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全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信息技能课程教学活动认真开展,购买学生信息技能测试题目模块28套,并对参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进行专人辅导,使其能够顺利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四、整合信息资源,服务教育教学
1、实现学科电子备课,导学案及课件电子化,促进了课堂结构改革,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资源库,个人课件、导学案、课堂实录、教学计划与总结、试题集等均按学期收集。
2、多媒体、互联网辅助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为目标教学、有效课堂实施,奠定了基础。
3、“人人通”晒课平台、QQ群、学校微信公众号,为教学研究与培训,提供了全新的途径。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年申报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全员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4、信息技术在业务活动、教师培训、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爱国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方面,开启了全新模式。
5、利用qq群、微信群、钉钉群等资源平台,使学校教育宣传、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研管理、后勤管理等信息化,方便、快捷、高效,极大提升了落实效率。
6、班级家校信息平台,为家校沟通、作业监督、家庭教育,提供了有效保障。
7、学校积极参加上级的各项信息技术评赛活动,19年,校园微电影制作获市级表彰。2020年10月,向市电教馆报送微电影《孝心好少年》。
五、县局对我校评估反馈存在问题与措施:
1、机制建设资料更新较慢。
措施:我校高度重视,积极自查,及时安排专人负责,就开展的各项工作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档案细致详实。
2、学生机只有40台使用,另一个微机室陈旧,个别白板使用困难。
措施:投入资金1.8万元,对两个微机室进行改造升级,对教师微机进行维修,维修电子白板8台,新添置电子白板7台,理化生部室添置电子白板各一台。
3、研究应用、校园网站信息不新,教育信息化科研课题少。
措施:我校及时对学校网站、公众号进行更新,教师人人通平台使用常态化,申报县级课题6个、市级信息化竞赛活动积极参与,报送作品2件。
4、信息化投入力度不大。
措施:学校投入1.5万元接入200兆宽带,更新电子白板7台,筹备智慧云教室一座,网络校园全覆盖,一年来教师信息化培训14人次。
学校将全面落实创建“信息化学校”的各项要求,充分利用我校资金、人才和技术的优势,把学校建设成我县一流的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篇8
近年来,陶育路小学秉持“陶德随身,养艺随行”的“陶养德育”理念,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品德、学识、才艺中陶冶性情,培养智慧,遵从人的自由发展天性,让学生在生命陶养中成为自己的主人。办一所陶养生命的学园,即培养“怀大爱心,拥好习惯,做责任事,随理想行”的陶育学子。
一、以文化化人
学校文化建设的功能,主要在于潜移默化地引领师生员工的行为,提升学生的人格与品位,为教职工的教育与管理行为树立主流价值导向。学校在“陶养德育”理念的引领下,从校训文化与班本文化两方面优化学校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养心化德。
优化校训文化,树立共同使命。校训是校训文化的精华所在,它传达的是学校自身共同的使命,即学校发展的责任感、追求与理想,表达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学校在确立“陶养教育”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对校训文化进行了优化,形成了陶育路小学的校训文化体系:校训——陶养生命,化育未来;办学理念——陶养教育(陶冶性情,培养智慧);办学宗旨——为师生创造情智共生的教育生活;育人目标——身心健康、品行端正、学习优秀、特长初露的现代智慧小公民;校风——朝气蓬勃,和谐快乐;教风——转识成智,陶冶化育;学风:情智共生,德才同成;学校文化——陶养文化(人人享受生命陶养,个个乐于陶养生命)。同时,学校设计了蕴含“陶养教育”意涵的校徽,连同校训文化一起制贴于教学大楼第一层显眼的墙面上。这样,让全校师生每天都在校训文化的熏陶中养心化德,沿着共同的使命携手发展。
优化班本文化,凝聚班级精神。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着班级的生命。学校围绕“中华成语龙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研究”这一课题,创造性地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各班都发动学生用成语研制班名、班级口号、班训、班规、班徽等,从而形成了“班班有特色,班班显魅力”的靓丽风景。同时,开展特色活动,一是“中华成语龙”诵读活动,二是“中华成语龙”健步行活动。其中,健步行活动安排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全校学生进场、退场时踏着整齐的步伐,响亮地喊着成语,场面壮观。如此,既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又以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养心化德。
二、以优师育人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此,学校全面落实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用“陶养生命”的教师培养陶育学子。
落实干部队伍“五项修炼”。学校通过倡导自我修炼、引导自主学习、组织专题学习、落实项目负责、研究教育教学、主持科研课题、校际组团交流、外出学习考察等抓实干部队伍的五项修炼,即修炼人格、修炼思想、修炼角色、修炼学养、修炼态度。以此强化干部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提高管理和育人水平。
提升全体教师师德修养。学校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通过主题培训、读书分享、师德辩论、树立典型、校际组团等活动,引领全体教师努力做“三养之师”:一做“有修养的教师”,要求每位教师在师德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二做“有素养的教师”,要求每位教师做一个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三做“有学养的教师”,要求每位教师乐于向文本学习、向伙伴学习、向生活学习。学校先后组织全体老师阅读于漪的“人生的每一种角色都做优秀”的文章,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等书籍;开展“师德建设之读书汇报暨教师节庆祝活动”;在内部网建立好文推荐栏目等,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
精心打造班主任队伍。学校通过师徒结对、同伴互助、压担子、给任务、创造外出学习、交流机会等途径帮助青年班主任快速成长;通过经验传授、项目负责、选派学习、传带徒弟等方式发挥优秀班主任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通过读书分享、经验交流、专家讲座、技能比赛、校际组团、外出观摩、粤港交流等提高全体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管理水平。
三、以课程养人
课堂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校注重从学科特点出发,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找准结合点,把学科学习与德育工作相融合,有效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特别是在新课程实验中,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凸显了“课程”养人之德育特色。
注重学科渗透。学校从各学科特点出发,引导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找准学科学习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力求在学科教学中相机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积智化德。学校把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与各学科有机结合,使德育工作始终贯穿于学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彰显课程的育人功能。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其生活性、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出发,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性、探究性活动,实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体验、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开发并实施了以“生命陶养、自然陶养、社会陶养、德行陶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又注重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实现了德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一是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联系社区、工厂、科研所,如中山大学生物科普基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环保站、广东省预备役师等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平台,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二是抓住学校创建省绿色学校的时机,开展了“绿色·科技·环保”综合实践主题系列活动。各班围绕绿色环保设计并开展了主题活动,全校还开展了“寻梦·叩响科技之门”“牵手机器人”科普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三是开展了“数字化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研究”“校际联合数字化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研究”等研究,促进了学校发展。
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了学生的智慧,更陶养了学生的生命与德行。
四、以项目助人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学校设计并开展了多项德育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陶情化德。学校发展阳光体育、艺术教育等优势项目,从中挖掘育人元素,并开创了经典教育、社工服务等德育特色项目,让学生在校本化特色项目中随行化德。
依托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健身中陶情化德。自2003年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除每天课间操进行部分项目活动之外,每周五还专门安排一节大课间活动课,项目丰富多彩,有竹竿舞、扇子舞、滑轮、广播操等;每年还会更新内容,以保持学生的活动兴趣。学校在活动项目、音乐、组织形式等方面“融入”德育元素,使之成为德育的重要阵地。融德育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跳跃体质与性情之舞,使得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展现出陶育路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使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与德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点亮艺术教育,让学生在学艺中陶情化德。学校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校外资源,开展艺术教育,并注重让学生在学艺中陶情化德。合唱团是学校非常活跃的团体,多次在广州市学校合唱节获得优异成绩,还到港澳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远赴日本作民间的艺术交流活动。而拉丁舞队经过系统和扎实的训练,在区、市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民间工艺剪纸则是学校正在发展的艺术特色项目,学校期望通过这一项目弘扬中华传统经典文化,陶冶学生性情、增进智慧。
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培养了学生坚毅、合作等优良品质。
开创经典教育项目,让学生在读做中随行化德。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开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用经典启迪智慧,用经典滋养心灵,正与学校的“陶冶性情,培养智慧”的办学理念相契合。因此,学校开创经典教育,使学生在陶育校园中一步步陶养生命,滋育心性。
第一,设置中华经典教育课程,让学生在读经中陶情化德。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一节经典教育课,同时利用早读、午会、语文课前三分钟、课中组织管理进行巩固,诵读内容一至六年级分别是《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小学对课》,《大学》《幼学琼林》,《论语》,《中庸》,《古文观止》。第二,进行课程整合,使学生时时受到经典熏陶。学校在音乐课中唱经典,在美术中画经典,在大课间体育出操时诵经典,使学生时刻浸润于经典之中。第三,开展大阅读活动,拓宽视野提升智慧。学校每周每班开设一节阅读课,并设立校园阅读区、教室图书角,举行“我爱我读”等读书系列活动。第四,亲子共读,增进感情。学校还倡导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增进亲子感情,创建和谐家庭。
开创社工服务项目,让学生在他力下随行化德。为拓宽德育渠道,学校挖掘社区资源,共同培养“陶育学子”。广州市石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11年,中心设立在石牌东路,邻近学校。学校充分利用这一社区资源,引进中心在学校设立社会工作服务站,让社工走进校园,为孩子提供多元服务,使陶育路孩子有了课余导师。社工站服务项目包括个案服务、小组活动、营会服务、义工服务、家庭教育等等。
篇9
——校园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创办于1978年,现校园占地26亩,设有18个教学班,101名教职工,近千名学生。学校教学大楼、实验综合楼、办公楼巍然耸立,微机室、多媒体电教室、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等各种部室齐备、设施先进,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均达国家1类标准。校园环境优雅宁静,驻足校园,那内涵丰富的文化墙、造型各异的花坛、争奇斗艳的花卉,真让人流连忘返。学校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是我校近年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品牌,对师生有着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学校教育内涵的深层发展,使学校在文化建设高品味、办学质量高水平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年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极大提高了我校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现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个全员工程
为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教务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团委负责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制订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实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使各项工作取得成效。大到学校的整体绿化,小到一条标语;从校风、校训的制定到每个班级各自的特色,都认真推敲,广泛征求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为了便于管理和更新,学校将校园文化分成若干方面,明确了责任人,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个系统工程。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1)学校提出“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传承了学校文化。
(2)校训:诚信、求实、勤奋、创新
(3)校风:团结、勤奋、爱校、严纪
(4)教风:严谨、求实、爱生、创新
(5)学风:尊师、善学、进取、成才
学校正是靠这种办学理念武装全体师生头脑,指导全体师生行为,才能打造出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治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一直以来重视校园绿化建设,先后投入十多万元规划了校园操场,建成了200米的标准跑道,又争取上级支持更换了体育设施,投入资金修建了花池,栽种了花木,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极力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净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去年上半年学校投入资金十八万元建成了水冲式厕所。学校被评为汉中市绿色学校。校园整洁、优美,融教育性和艺术性为一体,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了环境陶冶人,墙壁会说话,石头、花草蕴含生命的灵动的良好环境文化教育功效。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1)管理文化建设
我们的管理,强调“三化”:人文化、民主化、常规化。我们清晰地知道,制度是管理的依据,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学校从教师到门卫,人人职责明确;从各科室到年级组,处处权责分明;从教育教学到后勤财务,事事有章可循。改革例会内容,更加贴合实际,着力于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部培训,提高中层队伍的执行力,使得学校政务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学校汇编了《***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丰富了制度文化建设。
(2)教师文化建设
学校成立了教工体操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并安排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开展了教师周末登山活动,每一年召开教师趣味运动会,青年教师培训会,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学设计、课件设计比赛以及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评选了六位学科带头人,开展了庆“三八”、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精神生活。党支部坚持每月二次的党员组织生活会,坚持开展创佳评差活动。学校正在通过努力打造一支有品位、有道德、懂教育、关心世界、热爱集体的教职工队伍,打造着学校美好的未来。
同时,学校做到提干、评优、晋级、财务等热点问题公开,以此净化干群心灵,陶冶师德情操。在教师人际关系评价上,淡化挑刺,强化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努力营造适合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温馨舒畅的人际氛围和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教学氛围。
(3)班级文化建设
坚持给学生灌输“班级即家庭”这一理念,同时也是以此指导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教室文化建设:教室是一切教学教育的主阵地。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带领学生把教室当做舞台,充分展示了在室内设计上的聪明才智。教室里有国旗、班训、名人名言、定期更换学习园地,这些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环境因素的教育功能。
走廊文化建设:在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我校还十分重视校园墙壁、教学楼内的走廊、楼道文化建设。走进校园就会看到学校文化长廊,共十面宣传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教育方针、廉政文化专栏、各类教师先进和学生先进、校园活动剪影,走廊两侧随处可见名人名言或格言标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4、面向全体重参与,活动文化异彩纷呈。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因此,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做到了多样化,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既有娱乐性,又有实践性:
(1)坚持每周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2)利用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庆日和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文化活动。如组织“安全伴我行”演讲,举办庆“元旦”文艺汇演、“创建平安校园,加强安全教育”法制知识专题讲座。“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
学校音体美教研组每年开展全校学生书画比赛、“阳光杯”校园篮球赛,语文教研组每年开展“雏鹰杯”作文竞赛、“红五月”诗文朗诵大赛,英语组开展英语书法比赛和演讲比赛。
(3)广泛地组织了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活动(篮球队、乒乓球队、美术组、舞蹈组、合唱队等),每天下午活动时间由老师指导学生训练。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拓展了空间。同时,我们谱写了校歌,嘹亮的歌声时时在校园响起,雄壮的歌声时时激发全校师生的进取精神。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我校在***教育体育局开展的***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开展电脑绘画比赛、电脑漫画等活动。
篇10
1、坚持特色办学,破解布局结构调整难题。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就是创建特色学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特色无处不在,关键是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总结提炼,认真反思工作现状,把握自身优势,积极创建培育。在按规划落实布局调整任务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校创建和示范学校评估验收。让特色学校成为布局调整的示范学校,成为人民满意、群众放心的优质学校,破解布局调整难题,引领布局调整健康运行。
2、坚持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创新体制机制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去持,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完善理顺教师调配流转制度,切实做到管事、管人相结合,事权、人权相统一。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科级建制学校的校长和乡镇学区主任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按办学规模、办学水平设立若干职级,实行公推公选。要大力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稳妥做好绩效工资实施工作,积极探索教师聘任和城乡定期轮岗制度,合理配置教育人力资源。体制机制改革关键是创新评价体系。要按照突出重点工作和创建示范学校的要求,探索革新县区教育局和市直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评指标和办法,切实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排名为唯一评价方法,建立全面、和谐、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和质量观。通过改革创新,让教育回归本真,营造符合时代要示、有利于事业发展的管理文化、学校精神和发展环境,形成刻苦钻研的学习氛围、求真务实的干事氛围、公正公平的育人氛围、勇于变革的创新氛围。
3、坚持内涵发展,破解队伍建设难题。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一定要把激励人、成就人、发展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全面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为教育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命支撑。教育队伍建设主要是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层,以后勤为中心的服务层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师层。校长是教师队伍的旗帜和灵魂。管好一方教育,就必须培养、选拔一批好校长。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广阔平台,通过交流锻炼、名校挂职、公推公选、外出学习等,造就一批教育家型的优秀校长群体。要端正用人导向,坚持从学校内部、教学一线通过竞争,择优选拔任用学校管理干部,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要把培养大学级的名师作为奋斗目标和职业理想,不断培养教育家思级,养成教育家气质。要深入研究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建立生活化的校本培训教研制度,促进教师自我成长。要认真实施好网络培训和硕土研修工作,培养一批本土化的专家和学科领军人物,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水平。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千方百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引导教师追求内心和谐,潜心教书育人。
4、坚持项目支撑,破解提速发展难题。项目是增加投入、推动发展的有效载体。在项目争取上,要抢抓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机遇和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勤汇报,多联系,畅通信息渠道,争取政府项目,紧盯社会项目,扣住外援项目,实项项目数量、总量新突破。今年要把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工程质量作为中心任务,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加强筹协调,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倒排工期制度,月检查,季通报,跟踪问效,限期完工。认真做好校园布局规划和单体工程设计,严把工程招标关、监理关和验收关,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牢固、最让群众放心的建筑。
5、坚持以人为本,破解素质教育难题。教育工作者的第一眼光是善于发现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第一品格是敢于改革创新,第一使命是办出真正的教育。教育归根到底要学生能够成长、发展,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在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把“减负”与“增效”作为主题实践活动,彻底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切实改变以损害学生身心分健康为代价为换取暂时的考试分数,把拼体力、拼时间、搞题海战术,死抠学生考试成绩,转移到训练思维、指导方法、开发智力、培养修养上来,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用智慧点然智慧,用思想启迪思想,用人格影响人格,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基。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规范常规管理,加强实验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积极开展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向课堂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