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的优缺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课堂的优缺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灵动;魅力;高效
20多年的从教生涯,我一直在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真正人文的、灵动的、有魅力的、焕发生命活力的学堂和舞台,成为我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探索中,我把自己由课堂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看到学生课堂上兴趣盎然的表现,我意识到学生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课堂。
登上讲台 圆梦青春
学生 赵硕:271模式下的课堂中,我勇敢地迈向自己的讲台――也是我们学生的舞台。
数学课堂,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登上讲台。为能登台展示,我积极地做准备工作,认真钻研学习的内容,精心设计将要提出的问题,为登上讲台作充分的准备。老师也提前指导我,如何向同学们质疑,如何用语言鼓励积极发言的同学,如何让他们坚定信念。开始上课了,我首先出示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给同学们充分讨论的时间,选择重点内容,分配学习任务――把简单的题型给没有信心的待优生,让他们拥有自信,把困难的题型交给尖子生,使他们思维得到创新。下课之前我总结了优缺点、提出希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我的课堂上,学习变成了陶冶情操的游戏。
通过这次经历,我坚定信心,在实验中学这个高效教育的课堂中,以矫健的步伐,坚强、自信的精神,向着我们的花季梦想努力。
携手共进 潜龙腾渊
学生 李雪:我很荣幸成为“勇攀高峰”的带头雁,带领他们飞翔在“271”自主学习的课堂。
选择组内成员时,我进行了慎重的思考,选取了班级的几名尖子生,几名中等生以及几名待优生,实行互帮互助的学习原则,以组内优等生辅导待优生,正式成立了3个帮扶小组。尖子生负责辅导自己的待优伙伴,为他们寻找学习方法、整理思路、记知识点。课后,为他们讲解不懂的问题,尽力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对个别待优生,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
携手共进,让心灵一起去旅行,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牵手你我 博采众长
学生 陈帝辰:孙老师赴昌乐二中学习归来,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数学课堂,交流讨论成为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提高了我们的交际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在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帮助同学的基础上自己也得到了提高。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也提高了个人的社交能力,体验到了被他人接受,被他人信任的快乐。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62-01
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的双重功能,避免空洞、程序化的缺少灵活性、针对性的课堂评价,利用个性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指明改进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得学生在有效的评价下不断成长。
一、评价要注重个体差异和随机应变
每一个学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注重个体差异,因人因事随机应变,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比如,对于那些学习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学生,要“谨慎表扬”,即如果他们的课堂表现只在他们的“实力”范围之内的,那么,教师只以微微点头表示认可就可以了,而当他们“跳起来摘到了果子”的时候,教师则应该给予赞扬,以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对于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教师则应“适机表扬”,即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关注他们的表现,一旦发现他们有突出的“闪光点”,就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以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促使他们有更多的突出表现并取得更大进步;对于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成绩都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则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对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进步,都要进行大力表扬,比如,上课时坐得端正了,上课时注意听讲和积极发言了,能够把一个简单地问题回答得比较完美了等,教师都要以热情的态度,给予积极地表扬,以建立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信心,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此外,教师还应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课堂上所发生的 “突发事件”。例如,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太好,课堂表现也不积极,但却在教师的鼓励下主动走上讲台,在黑板上板书,那天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晏子使楚》,他把“晏”字写得很大,把“楚”字写得很小,比例的不协调,使板书看起来有些笨拙和扭曲,台下的同学们竟然哄堂大笑,如果此时教师只是一昧的责备台下同学,那么,虽然可以使这位同学的内心得以稍许平静,但却并不能缓解他的尴尬,也将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沉闷,针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灵机一动,转换话题:“同学们都预习过这篇文章吧?……对晏子是不是很佩服?对楚王子是不是很憎恨?……这位同学多有智慧啊,他竟然会利用‘晏’和‘楚’的板书的大小来表达他对晏子的崇敬和对楚王子的蔑视,我们是不是该为这位同学鼓鼓掌?……”教师的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课堂评价,不仅保护了小学生稚嫩的心灵,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至于学生在板书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私下沟通的方式促进其提高。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从而使学生更加踊跃地投入课堂学习,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评价要敢于批评和指明方向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指导……”如果教师对于这段话没有正确理解,那么,会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明显错误不予以明确的否定,或者是干脆避而不谈,这不仅使得学生无法认识自身的不足,也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评价也是一种艺术,其艺术性表现在如何以委婉的方式提出批评,指明方向。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章节中的“写好铅笔字”时,发现有的学生的字写得太小,教师可以根据该同学的实际情况这样评价:“某同学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很正确,这值得同学们向你学习,但是,字要是写得再大些,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不仅热情地肯定了学生的优点,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学生所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帮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成长。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委婉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优缺点,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整改要求,从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评价要引导学生共同参与
篇3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创新;必要性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分析
通过对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研究发现,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主动参与的民主讨论法
民主讨论法是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发挥民主讨论的积极作用。
2、利用学生天性的故事讲解法
小学生普遍都喜欢听故事,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课程内容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将课堂传授变成故事讲解,既实现了课堂内容的传授,又吸引了学生。
3、利用课程内容的情景设计法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内容中,利用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情景设计,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目前情景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也有重要应用。
4、以重要人物为代表的典型分析法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有许多以重要人物为代表的典型事件和事例。目前普遍的教学方法均为对这些典型事件和事例进行深入剖析,从这些事件和事例中吸取经验。
5、注重联系实际的现实演绎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与现实联系最紧密的课程之一,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均采用了现实演绎法,有效的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与现实结合在一起,发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6、增加课程与社会联系的社会调查法
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归根到底是一门社会实践课,因此,社会调查法是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采用社会调查法之一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优缺点对比
以上我们分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的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验证之后,这些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值得我们分析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
1、民主讨论法的优缺点
民主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从讨论中获得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老师必须要加强引导。
2、故事讲解法的优缺点
故事讲解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从故事中获得思想品德知识。但是故事讲解法的缺点在于学生会过分关注故事本身的趣味性,而忽视了故事的教育意义。
3、情境设计法的优缺点
利用情境设计法,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极大的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对启发学生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情境设计法要根据课程内容而定,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应用情境设计法,因而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典型分析法的优缺点
典型分析法是对典型事件典型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但是典型分析法如果应用的不好,会使小学生仅仅能记住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而忽略了普遍性。
5、现实演绎法的优缺点
现实演绎法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但是受到小学生年龄的限制,现实演绎法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有限。
6、社会调查法的优缺点
社会调查法被认为是拓展小学思想品德外延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社会调查法的实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开展起来遇到的困难很大。
三、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在目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且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学方法的优点并不突出,开展起来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发挥其优点改善其缺点,使其更适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因此,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创新,符合教学发展规律
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来讲,教学方法的创新符合教学发展规律,能够促进小学思想品德课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并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整体教学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2、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创新,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必然需求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要想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效果,因此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是在现有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的,符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需求。
3、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创新,有利于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现有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尽管现有的教学方法比较多,但是有些教学方法在实行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并且有些教学方法在现实的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缺点。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高中梅;重庆市城口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刚;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篇4
关键词: 慕课 传统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
引言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一是教育质量,二是教育公平,三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欠缺。上述问题源于我国传统教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创新体制僵化、大学质量评估和管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研究显示,传统“讲授型”教学模式,学生只掌握课堂内容的5%,效率甚至低于学生自己看书学习和视听结合模式;小组讨论的模式下,学生可掌握50%的学习内容;通过实践练习或采用向别人教授等方式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效率可达到75%甚至90%。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其必要性。因此,结合网络技术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我国教学改革模式研究和发展的新趋势。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其实早在1962年,美国发明家和知识创新者Douglas Engelbart在《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概念框架》的研究计划中就强调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增进智慧的协作工具加以应用的可能性。但受当时计算机水平限制,慕课发展缓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及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2011年秋,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放在互联网上,吸引了世界各地16万名学生,正式开启慕课教学模式。2012年,麻省理工和哈佛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网络在线教学计划。2013年9月,北大首推七门慕课,10月,清华也陆续推出系列慕课,上海交大紧随其后,并与近日自主研发了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首次打通了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的慕课学分互认。此后,慕课走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老师及大众的视线,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慕课不仅揭开了课程全球化的崭新一页,而且意味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慕课由于自身的缺陷,如学分认可,课程完成度等,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此,利用现代学习理论,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探索慕课结合传统教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为以老师为主体,通过黑板或多媒体的形式传授知识。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和老师是面对面的教学,因此,对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管束作用。2.传统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等和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掌控的同时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传统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例题、提问、讨论、启发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但传统教学法存在很多问题:以大学数学教学为例,基本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黑板加粉笔,或者借助多媒体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无味,对知识点难以理解和吸收,同时板书会浪费大量教学时间。其次,传统教学的授课内容对一些自制力高、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会相对单一,而且教学资源和教学学习材料会显得相对缺乏,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及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再者,传统教学的受教对象有限,主要是面对学生的讲解和传授,而对于一些没有经济能力上学而又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受教者而言,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
慕课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大规模性:不是个人的一两门课程,而是集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教学资源;2.完全公开的开放课程:尊崇创用共享协议;3.网络课程:不再是面对面教师和学生的课程。其优点主要有:1.学生上课更有主动性。当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内容时,学习精力会相对被动学习更加集中,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学习进度,对难的知识点,可以放慢或者倒退多听几遍,而对相对简单的知识点,可以自主跳过。2.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学生什么时候上课,上多长时间的课,是学生的自主行为,即使平时的10分钟的零碎时间都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这对学生的课外学习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3.优质资源的共享是多元融合。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资源不受区域的影响,打破了专业、年龄、学校、国界的区分,大家在共同的平台上互相学习,讨论,营造了新型的、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慕课课程证书得到了高效承认,弥补了我国现今教学资源的不足。但慕课同样存在很多不足:1.慕课教学不能体现传统课堂师生互动间的欢快气氛及大家共同学习,互相进步,互相感染的氛围,同时对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2.不能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目前慕课还处在发展阶段,很多课程资源还比较缺乏,同时,慕课的制作成本及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要做出一堂好的慕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4.慕课对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研究表明,不超过百分之10的学生能完成全部课程学习。
二、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教学模式及慕课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在教学模式上可以进行简单的比较:1.课程设计及制作视频手法的差别。传统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制作手法上有些死板,基本都是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设计和制作,这样的课程设计会让学生上课觉得很无趣,同时大部分制作出来的视频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甚至学生没有观看的兴趣,当然也有很多名师制作的传统课程设计和教学视频更适合我国学生的学习。慕课的设计和制作手法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及自由性,在学生及受学者看来,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和视频更具有吸引性。2.教学方式的不同。传统的大学课程教学模式注重“教”,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因此,教师很自然地对学生的“学”没有注意太多,也不能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分类教学。在慕课平台上,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学生及受教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在专门的论坛讨论和学习,不论地理位置,全球不同的思想在这里发生碰撞,学生及受教者不论学历、年龄、能力都能参与进来,进行测验,与大家及教师沟通,激发学生及受教者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慕课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自制力差的学生学习。3.知识结构的不同。传统教学的视频主要是以课时为截断点,一集一集地进行讲授和播放,因此检索形式只能依靠关键词和简介,但是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学生所需要的,因此会浪费大量时间寻找自己想要的内容。慕课是以小块知识点为核心及截断点,每集视频为一个知识点,因此学生及受教者在观看及查找的时候效率会更高,同时学习效果也会更好。4.慕课教学对整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要求很高,但传统教学一般是一个班级一个课程一个教师,因此相对注重单个教师的教学能力。
虽然传统教学和慕课教学比较显得很弱势,但是通过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的优缺点可以知道,慕课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校园氛围和师生间的共同生活和锻炼对一个大学生的成长和后续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校园里的学习和网上在线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三、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评估的研究
为弥补传统教学及慕课教学各自的不足,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提出,慕课结合传统教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专业特点及学生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对于学生素质较高的一类综合性大学及理工类专业,可以考虑采取“慕课模式+课堂研讨”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素质一般的二三类大学或学院及以人文、社科为主,或者需要实验的学科专业,可以考虑应用“传统教学为主,慕课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以我校学生为例,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为500分上下,总体平均水平和国内一流大学或者一本高校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不高。因此,虽然我校为工科类院校,但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大部分教师的自身条件,对于我校学生主要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而对有些知识点相对简单,可以考虑让学生课后通过慕课进行自学补充,并在下堂课以提问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课后进行了相关学习。当然,我校也可以通过选拔,实施小面积的慕课分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通过提问、追问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网上平台所学知识点的讨论,尽可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开口,多总结,最后对学生的学习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可以考虑设计如下教学评估体系:学生最终的总评成绩不再是原来的三七开,可以考虑为五五对开,即学生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中平时作业20%,网络课程学习表现20%,课堂表现10%。
调查研究表明,传统教学班级和混合式教学班级在浅层次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深层次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上有显著差异,混合式教学班级课外学习人数大概为54%左右,传统教学班级课外学习人数仅为10%左右。此外,在一些好的985类的高校,有大概79%愿意选择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仅有21%学生愿意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但对于二三本院校,学生可能更愿意接受传统教学模式。
结语
本文给出慕课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优缺点,并根据高校现状提出慕课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加强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及对高校教学评估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
[2]李冬琴.“慕课”潮流之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课堂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4(83).
[3]张景兰.“以学为主”的“慕课”理念对高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启示[J].淮南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
[4]陈亚峰,马连志,乔海霞.MOOC环境下的中职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技术,2014(11).
[5]周东华.关于慕课理念在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篇5
一、“五步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以尊重的教育、生命的教育为出发点,以尝试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基础,以“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为教育目标,先学后教,先试后导,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学合一,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驰骋的战场,成为学生发挥自我的空间,成为感受学习幸福的乐园。通过快乐高效课堂的打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五步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模式一:激趣――尝试――交流――点拨――训练
模式二:尝试――激趣――交流――点拨――训练
具体环节:
1.激趣导入:小学生年龄小,身心正在发育成长,各种习惯有待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差,不可能完全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学习。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发展、学习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认知结构和新课程教材编排特点,课堂教学应从激趣开始,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课堂首先创设尝试情境,设置悬念,激发疑问,增强好奇心,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来,同时产生尝试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2.尝试探索:此环节较为重要,属于自主阶段,根据学生情况由低段到高段逐步放手。学生的学习在兴趣的促使下,在已有知识储备的支撑下,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和有效方法的正确指导下,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教师不作提示,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由以“教”为主线转变为以“学”为主线,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保证。
3.交流讨论:此环节为自我尝试学习后的合作、交流、展示,可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制定的目标、内容或对学习疑难进行表述,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学习所得所获。学生探索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互相解决疑难,充分展现自己,感受尝试成功的喜悦,发挥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效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把握方向,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启发引导。
4.教师点拨:在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后,根据反馈信息,依据教情、学情、生情进行有效引导点拨。根据在尝试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倾听教师的讲解,便成为学生的需要。教师面对教学内容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把握不准、未曾吃透、理解不深的问题,不能形成规律的问题,找不到内涵的问题以及难点重点等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讲解,进一步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能力,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能做的,教师就不要做。教师主要发挥引导、点拨、纠偏、补漏、总结、提升六个方面的作用,尽量做到启发有方,指导有度。
5.检测训练:知识初学后需要及时巩固,及时掌握,同时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也是保证课堂上学生全过程紧张学习的关键。这样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化,使学生对每节课的知识做到当堂消化,不留漏洞。此环节可以小检测的形式限定时间当堂完成,检查学生所获,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用心、更专注地投入到检测中去,以便考察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小训练的形式进行,注意练习题设计的层次性和梯度,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基础题、拓展题、拔高题,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人人都有所得。
三、课堂评价标准
1.学生在课堂上要能发疑、发问、发思、发明、发现、发展:(1)学生的参与程度、数量,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2)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程度,表达交流时的精彩度,思维的活跃程度;(3)学生练习检测环节的实际情况。
2.教师在课堂上要成为―个开发、激发、启发、焕发、诱发者:(1)教师对教材的挖掘钻研程度,有无形成自己的观点;(2)教师对各个环节设计、把握、掌控是否正确、恰当、有效;(3)教师对学生尝试学习、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策略,以及课堂的具体引导情况;(4)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随机处理。
四、推进过程
此模式在推进过程中会呈现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一是“入模”阶段。属起步阶段,主要对“五步教学法”进行模仿,所以初次实施教学流程会显得比较呆板和机械。二是“适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会开始认识到该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不断在实践中修正、改善这一模式的活动模型和具体的教学环节。三是“出模”阶段。基础好、水平高、实践积累比较深厚的教师,熟练运用此模式,摆脱模式的外在形式束缚,贯彻其中的教学理念,吸收其中的精华成分,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
五、模式优缺点
优点是操作性强,推广速度快,见效明显。缺点是模式相对较单一,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特点应在教学中灵活体现。
这只是一个通式,并非是为每一节课量身定做好的模式,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情感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流程,根据单一型(一堂课中只有五个环节)、跨越型(五个环节贯穿在几节课中)、重复型(一堂课中五个环节重复出现,循环运行)三种模式类型,可以按需要增加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五个环节可以依据实际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时间分段也可灵活调整,也可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结合应用。
六、专家评价
篇6
关键词:一课三问;专业成长
随着新课程向纵深方向推进,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学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同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历练教学技能,提升业务素养。而促进专业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落实一课三问,即问学生、问同行、问自己。
一、问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更能使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便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变换教学策略,发展教学智慧,所以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问学生就是一种必然。
(一)课后问学生,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课后询问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看法、感受,体现了师生间关系的平等和民主,学生会觉得得到了尊重,得到了激励。同时师生间的交流不仅能融洽了师生关系----不是吗,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且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反思,清楚自己掌握的程度,明确努力方向,实现教学相长。
(二)课后问学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最好的信息反馈。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他的收获就是教师的获得,问学生,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中所设定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课堂教学设计展示情况,,课堂的感受。了解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是否能较好的促进对问题的思考,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了解课堂是否体现了教学原则,是否达到了精讲多练的目的。
(三)课后问学生,有利于师生的角色转换。教师只有蹲下来,才会真正看到与学生眼中一样天空,一样的世界。感知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为,只有建立起这样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二、问同行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行都有对问题独特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往往能够站在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课堂上的问题,能够抓住各种联系并且能够敏锐的形成自己对问题症结的观感,所以问同行,是成就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必需。
(一)问同行,是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倍增器。同行的建议,更有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往往对问题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更易于教师长善救失,也更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同时对同行的建议,要去粗存精,只有博采众长,才能避免孤陋寡闻,克服孤芳自赏上的心理。
(二)问同行,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必由之路。知彼方可更好的知己,通过不断地向同行同教研组的老师问课的得失,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使教师的思想境界,知识智慧,审美情趣,个性品质,得到有机整合。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并形成能影响自己同事,同校乃至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个人魅力和教学的基本风格。
三、自己问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教学实践中,作为课堂教学组织的主导者,课中自问,知识的生成过程趋于优化;课后自问,重在扬长避短,在问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一)课前自问,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课前,熟悉知识,预习教材教案。通过自问,了解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自己的教案及其设计思路进行反思,找准学生已有新旧知识的切入点,使教学在可预见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发展。经过不断的这种反思实践过程,提高前瞻性把握教材的能力。
(二)课前自问,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前问自己的目的是上课准备,只有准备充分,方能在课堂有效的理清教师的教学思路统揽全局,引领课堂,促进生成。同时力求做到语言精练,详略得当有效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三)课上自问,让课堂的运行高效高质,让课堂迸发出智慧和活力。课堂上教师要会扪心自问,及时,主动审势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控教学过程,要能察言观色,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教学策略,要行随机应变,适时适地的调整节奏和难度,切忌一味的遵循课前设置,由教师主导强行推进。只有这样课堂才是鲜活的,富有智慧和朝气。只有如此,教师在主动磨练中,专业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四)课后自问,能使教师形成独特的风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思维方式,自己独特的创造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课后自问,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如果我们自觉得把教学实践发现的问题,经过细心,冷静的思考、总结,并能够自主的循序渐进将经验和教训指导下一次教学实践,那么不断叠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会固化为自己独特的风格。
(五)课后自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课后自问时,应问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是否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手段的运用如何等。应把课堂上的闪光点,如好的,激趣的,设疑的创设情境;留有意味的结束语或对偶发事件处理的巧方妙法及学生的出人意料、灵光乍现的想法等,同时把教学中的不足,如不恰当的设问,有效性不够的学生合作交流,不够恰当的评价,教师引导没有起到实效,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探究性不够等问题,都要及时动笔反思,以供日后教学借鉴,这样教学就会不断被完善优化,专业提升水到渠成。
(六)课后自问,能极大地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后自问时,教师会不断地剖析自己在课堂上的优缺点,甚至具体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质疑、思考,细致、冷静的加以推敲,积累经验。
一课下来,通过问学生,问同行,问自己。既拓宽了反馈和教学评价的渠道,体现了功夫在课外的教学观,树立了问的都是你――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的更好。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克服一种无所谓、不以为然的态度,少一些惰性,多一些认真与坚持,扎扎实实做好每天一课三问这个教学细节,努力将一课三问内化成自己的教学习惯,我们的课堂必将会因学生的发展而生成,因教师的专业成长而精彩。
【参考文献】
篇7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互动交往,它主张在具体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与对话来展开教学,强调师生共同体验,探索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需要平等的交流,互相之间保持信息畅通。改变单一、封闭、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建立师生互动交往,实现师生双赢的运作过程,为新课程的实施作着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尝试;其次转变师生的观念,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平台。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建立民主的、和谐的、宽容的、信任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保证。师生关系融洽,他们可以大胆尝试、大胆想象、大胆发言,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兴趣与信心。因此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师生更快成长的沃土。
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它不仅可以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思维的灵感,从数学枯燥的外表里面挖掘出它的美丽和趣味来,成为连接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桥梁。还能使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身临其境,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商不变性质》故事情境导入:淘气和笑笑准备吃西瓜,智慧老人把一整块西瓜平均分成2块,每人1块。爱吃西瓜的淘气说:“ 1块这么少,我想再吃一块。”智慧老人说:“给你2块西瓜,4块也可以。”淘气很高兴。可是,他分到的西瓜和笑笑的还是一样多。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情境吸引住了,于是,通过师生的对话,叽叽喳喳地议论:原来淘气第一次是拿了整块西瓜的1/2,第二次拿了是整块西瓜的2/4,第三次拿的是整块西瓜的3/6。接着,就自然地引出新课题:《商不变的性质》。学生喜欢生动的课堂,学生“入戏”以后,就能够以角色的观点、立场、感情和态度来体验认知对象。
三、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未曾见过的事物是孩子的天性,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研究、发现和探索的机会。《圆柱和圆锥》实践活动:
1.寻找日常生活中的三个粗细不同的圆柱体物体。量量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制作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纸盒。估计它的体积。
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后,以数学小日记的形式记录并交流。作业上交后发现,学生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认识颇为深刻,通过操作、记录、自由展示和交流,对这两个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为直观感性的认识。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而教师也在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实际,教学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四、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篇8
关键词 自主 合作学习 初中科学
自主和合作学习已经被广大老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补充、发展和探索。自主和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学习,将被动变为主动,单方面变为多方面,个体作战变为协同作战,有利于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把“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高度,这充分肯定了自主和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和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充分开展自主和合作学习,还是在于我们老师如何创设自主和合作学习的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让自主和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模式的一部分,只有这样,自主和合作学习才会在初中科学中得到展示。
一、让学生在和谐健康的环境中自主和合作学习
和谐健康的环境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够让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在和谐、健康和放松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智慧会得到碰撞。所以,教师要创造出良好的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气氛,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要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科学学习较差的学生或平时不太敢提问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太肤浅或回答不对而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所以往往不敢在课堂上单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特别要给予关心和注意,让他们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放松自己,解放自己,将自己慢慢融入到学习气氛中去,最终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都抱有热情、积极、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气氛,使每个学生都能真切地体验到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那么就可以扫除学生内心的不安和胆怯,让学生大胆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提高合作的欲望和学习效益。
在课堂上,有的时候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某些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再由同学们一起分析、讨论和总结;有的时候让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平时不太敢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点评和补充;有的时候让全体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当然这些问题有深有浅,但还是请学生思考以后,由学生相互解答,最后由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比如学习华师大版――《人体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中。部分学生提出人体有那些内分泌腺,它们产生什么激素,并且有什么特定的生理功能,先让那些学习基处:较差、平时不太敢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人体有那些内分泌腺,再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来点评和补充,回答内分泌腺会产生什么激素,并且有什么特定的生理功能。渐渐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和谐和健康的气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有效和快乐。
二、让学生在宽裕的时间环境中自主和合作学习
在学生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时,要让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时间来思考、分析、点评和补充,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有所不同,心理发展有所区别,在宽裕的时间环境中,各类学生的智慧才会得到尽情和应有的发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学生没有按照老师预设的轨道进行回答,或由于学生思考不充分引起的吞吞吐吐,或担心学生不必要的节外生枝的回答,而造成时间卜的浪费,破坏老师原先的课堂设计,就毫不犹豫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这种勉强的自主和合作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自主和合作学习,不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去。教师在设计每一堂课时,内容要注意适量甚至以少胜多,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言的时间,积极开发学生的学习资源,如果一味扼杀学生的思维,课堂上气氛沉闷和紧张,就会导致学生学得生吞活剥,既抓不住重点,也培养不出能力,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和合作学习。
只有在宽裕的时间环境中,每个学生才会有机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题方法,同时可以分享别人的成果,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开阔。在宽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课堂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天地,教师是轻松环境下的引导者,而不是权压者,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愉悦地学习。比如下面这道题目:近年来,汽车逐步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汽车出现故障后,需要进行维修。小明家的汽车发动机在维修时,师傅要用一个滑轮组(如下图)把车里的发动机提起来。已知发动机质量为120妇,工人拉力为400N,在10s内发动机被提起了
(1)发动机的重力是多少?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篇9
关键词:电子书包;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TP3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76-01
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了文件《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浙江要全面发展智慧教育,并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浙江省智慧教育的建设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建成智慧教育技术环境、形成智慧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教育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后者是主要核心,这就要求要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教学移动平台,开始悄然走进初中课堂。未来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移动学习将不仅是一种教学新趋势,也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打破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方式必将成为一种新时尚。
一、电子书包在英语教学中的优点
1.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
电子书包是一种基于平板学习终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移动教育辅助工具,它小巧便捷,方便储存和携带。学生们可以在有网络支持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子书包来完成家庭作业和各类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可以自己自由使用电子书包中已安装的软件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
2. 提供完整的评价功能,反馈到位
电子书包的使用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借助网络,教师在外或在家都可以观测学生完成作业和各类任务的情况。并且电子书包系统采用大数据统计分析,能把学生的做题进度以及每题的错误人数进行统计处理,几秒钟时间,教师的电子书包终端上就会形成一份数据分析结果,全面详细地反映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参考并了解学生们本课时的学习掌握程度,及时给予学生辅导或加强易错题的讲解,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提升教学效率。有了电子书包,课堂变得触手可及,电子书包让教室延伸到了校园围墙之外。
3. 共享海量的优秀资源,教学多元
电子书包中有海量的高质量学习资源,其中包括口语测试类、听力训练类、阅读完型提升类等,教师可以利用系统内的资源随意组合形成作业并发送给学生。学生们也可以将各类练习随时随地带在身边,根据自己英语学习的优缺点合理应用资源。而且电子书包对于学生使用这些资源的次数、时长、得分、错误率等都能进行实时汇总,以保证学生能真正用好各类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二、电子书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优化教学互动方式,激活英语课堂
电子书包的可视化界面、便捷的操控方法和灵活的交互功能,比以往投影屏幕上只能是“一成不变”的显示内容更适合多样化教学和创造性教学的需要。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只是演示功能,但通过电子书包,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小组协作、讨论之后,把答案直接写到电子书包上,然后上传到教室内的电子教学一体机上,供其他小组交流学习,效果非常直观,这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达到的。实践证明,电子书包的交互性,能帮助教师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 利用人机对话功能,提升学生口语
2018年起,宁波市将实施英语中考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所谓的“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就是指“英语听说人机对话测试”。一直以来,初中英语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笔和语法,一些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欠缺。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听读课本录音的次数很有限,口语训练时间更有限,这些往往都是受教师的“控制”。电子书包则依据中考形式的变革和发展,设置了口语训练功能。在电子书包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控制播放录音的次数,进行跟读练习,并且可以模仿口语考试形式进行问答训练,系统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一个参考分数。而且教师可以通过软件来播放学生的口语训练,了解学生在英语口语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为学生提出指导意见。
3. 实施作业布置分层,关注全体学生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因此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更要注重因材施教。而电子书包的应用,让教师的分层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电子书包终端上将学生设置成不同的组别,然后将今日的知识点分成不同层次的练习,再将作业利用电子书包发送给不同组别的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同一个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程度的内容,教师还能通过电子书包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这样既有效地关注了全体学生,还可以防止基础薄弱的学生因为作业题目超过自己能力范围而产生畏惧心理,导致放弃英语学习的心理的产生。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书包等相关电子产品的出现是必然的,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教师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电子书包将会发展得更加规范和完善,也会在以后的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教学功能,通常把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为了学习的评价,而终结性评价是关于学习的评价。两者各存利弊,应将两者有机结合。体育教师应当关注形成性评价的研究,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使这两种评价方式互为补充,有效地利用体育教学评价,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
1.在教学过程中演绎评价智慧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这些变化着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给进步的学生予以肯定;为出现错误的学生提供改进的建议。第一,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表现和不足之处作纵向的记录。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就及时修正或调整,从而形成系统的评价记录,把形成性评价的运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为期末总结性评价提供真实、可靠的评价依据。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即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生交流使学生不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第三,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和记录。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并非只要求完成运动技能的学习,而是通过学生参与运动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教学评价过程中通过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这两种互补的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要的反馈信息,从而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有效地调节,使教学活动的成果得到不断强化;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综观,分析优缺点及原因,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无论是进行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不是为了将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排名,而是为了给每位学生的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提供建议。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首先,对于教学内容也应进行个性化处理。同一体育运动训练项目,可采用分层方式,把训练内容设计为:第一部分为必练项目,充分考虑到基础较差或者基础一般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可以发挥水平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第二部分为选练项目,主要是面向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以便达到更高的运动目标。其次,对于评价的主要方式——测试或考察的内容也应进行分层处理。对练习必练项目的学生与选练项目的学生进行测试或考察时,也应进行相应的分层,不应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的成绩。这样不仅给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更加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质的飞跃。
3.正确反馈、利用评价结果
在每一次得到评价结果后,并不是评价工作的结束,更重要的是正确、合理的把评价反馈给评价对象,使其明白自身的优缺点。反馈评价结果首先要及时,任何一次评价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学生想看到自己进步的一面。在进行评价以后,教师将评价结果适时地反馈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及时总结经验,进行反思,明确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果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就不能获得自己的评价信息,不能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所以评价结果要及时地反馈给评价对象。其次,要注意实效性,注重评价结果反馈引起的反思作用,既要发挥评价结果应有的实际效益,又要及时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再次,评价结果的反馈内容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最后,要选择适合评价对象的反馈方式。在选择反馈方式的时候要根据评价内容、评价结果、评价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反馈方式,使评价对象最大范围内接受或认同其评价结果。
- 上一篇: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 下一篇:培养孩子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