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13 17:5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纺织行业市场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纺织行业市场现状

篇1

棉花是纺织品生产企业最常用的天然纤维之一,而棉花采购则是棉纱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国是美国棉花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国内对棉花刚性需求的缺口,使得进口棉成为中国用棉企业不可或缺的原料来源。作为美国棉花行业在世界各地进行市场推广的机构,美国国际棉花协会非常重视与棉农、国际棉商、合作社和全球各地棉纺及纺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关系。

为了让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棉纺织企业也可以对美国棉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自2006年以来,每两年在中国举办一次“美棉棉花学校”,通过讲座、研讨会和对话交流的形式,向他们介绍美国棉花行业的状况,帮助棉纺和纺织企业从美国棉花种植生产、品种等级分类、贸易方式、合同签订、原棉采购等内容,全面多角度地认识美国棉花,帮助用棉企业买到更合适的棉花。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棉纺织产品生产的不同需求,选择最合适、最需要的棉花品种,从而有效控制和节省采购成本,最大程度提高生产利润。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举办的前 3 届“美棉棉花学校”,得到中国众多大型棉纺织企业的广泛认可,其中大部分企业成为COTTON USA美棉标志认证商。

本次棉花学校日程紧凑,共一天半的会程。会议由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总监毛凯琳女士主持,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新任执行总裁Kevin Latner先生致欢迎辞,由来自美国农业部、美国棉商协会、美国全国棉花总会、美国棉花供销合作社、美国Supima协会、美国棉花公司的棉花专家主讲,中国棉花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代表也应邀就中国棉花及纺织形势作了发言。

会议之前,毛凯琳女士介绍说,美国作为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持续地提供高品质的棉花,以满足中国进口需求。良好可靠的原料,不仅是企业高品质产品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之本。全球的棉纺行业于2010 — 2011年期间经历了相当大的格局变动,原材料市场棉价史无前例的剧烈波动,令饱受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煎熬的中国纺织企业如履薄冰。虽然棉花市场经过震荡下调,目前恢复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但是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放缓继续拖慢全球的经济复苏,商品成本和汇率的波动、信贷紧缩等种种现实,迫使纺织企业依然要在阴晴不定的大环境中觅求生存之道。

今年的棉花学校除了邀请到美国全国棉花总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Mark Lange先生详细介绍全球及美国棉业现状和美棉轧棉最新状况外,来自美国棉业的专家也在第一天的会议上解答了美棉用户在买棉用棉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包括美棉分级及产棉区状况、美棉购买标准流程及合约履行,棉纺企业从事棉花买卖的风险管理等。来自淄博兰雁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纺织有限公司和泰国Alliance纺织有限公司的代表则就棉纺企业在美棉配棉和美国棉花公司的EFS系统的使用等问题与参会者分享了和美棉成功合作的经验。

来自香港、泰国和韩国的纺织行业及品牌采购领域的领军人物与参会人员在第二天的会议中就国内国际棉纺织市场环境、产业现状与展望,纺织生产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及美国零售市场分析及采购趋势,面料服装市场趋势等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探讨。美国棉花公司的2012年消费者市场及流行趋势报告就目前零售市场的现况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了分析。

本届会议最大的亮点是邀请了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女士就中国棉花市场的供求和使用现状做了详细讲解,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发言人、新闻中心主任、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先生则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纺织行业的现状和展望,使参会者不但对美国棉花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对目前中国和全球纺织供应链面临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及发展形势有了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认知。

篇2

摘 要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融资顺序逆转,外源融资比例不平衡,资产负债率偏低,股权高度集中的资本结构现状。本论文立意于对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的分析,虽然只是对其资本结构存在问题的初探,但其对于今后明晰化的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最优化管理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资产负债率 债券融资比例 公司治理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纺织行业经济增长较快,并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但是一方面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大多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接近于零,仍然渴望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这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相违,也与西方国家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差异。

一、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负债率偏低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为股东谋求收益最大化,企业举债可以进行合理的避税,这样可以使每股税后利润增加。

而我国上市公司一般在上市之初就通过资产剥离,降低了资产负债率。我国纺织、服装和皮毛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的公司,1998年有27家,所占的比例为79.14%,1999年有33家,所占的比例为73.34%,2000年有36家,所占的比例为75%, 2001年有39家,所占比例为71.69%;而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上的,1998年有7家,所占的比例仅为20.59%,1999年有12家,所占的比例仅为26.66%,2000年有12家,所占的比例为25%,2001年有15家,所占的比例为28.31%。从总体上看资产负债率偏低,1998年平均为44.42%,1999年平均为44.31%,2000年平均为41.47%,2001年平均为41.06% 。从表1可以看出,纺织业上市公司从2005到2008年资产负债率在逐步提高。

(二)强烈偏好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比例严重偏低

从现有融资环境来看,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本来源有利润留存,长期负债以及股权融资三种渠道。通过对历年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内部融资比例甚少,而外部融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

二、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结构失衡,融资工具缺乏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徘徊不前。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一直实行多头审批制,制约债券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债券发行金额一般较大,必然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而纺织行业属于成熟型行业,投资机会不太多,并且盈利能力一直都不太理想,所以即使上市公司具备了资格,也不轻易发行债券融资。

(二)经济政策导向的偏倚

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国家一直花大力气出台相关政策誓要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从上到下,谈债色变。因此,公司一旦上市,就有严重的配股偏好。在1997年以前,任何上市公司都可以进行配股,并且配股比例不受限制。直到 1997年才出台了有关政策对配股行为进行了限制。而且,在社会的舆论导向上,不探究行业、时期和公司的具体情况,存在着对负债率低的公司大肆宣扬,而对负债率较高公司避之不及的现象。

三、优化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1.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债券融资比例。通过发展企业债务融资,可改变“重股轻债”的状况,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和完善债券市场:改善对企业债券市场的宏观管理,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行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流通市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2.加强公司治理。建立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己经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不断健全,要求上市公司规范自己的融资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就使得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公司治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董事决策的独立性;提高高管持股比例等。

四、结论

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许多经济学家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血液”与“躯体”的关系。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治理效率。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通过对我国纺织业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资本结构存在资产负债率偏低而流动资产比率偏高,股权过度集中和强烈偏好股权融资等方面的问题。指出其存在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失衡、融资工具缺乏,经济政策导向的偏移、股权融资的特殊和股权结构的成本低。通过对上述问题和原因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优化我国纺织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若干意见。

参考文献:

[1]徐雪霞,马玉超.我国纺织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对策分析.山东纺织科技.2003(6).

篇3

杨世滨在题为“全球视野 全球布局――开创纺织业崭新的10年”主题报告里提到,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纤维加工国、纺织服装出口国。欧美日市场的缓慢复苏、新兴地区的崛起、TPP的推进,对中国纺织制造业造成了冲击,劳动密集型已失去优势。杨世滨指出,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操作简单、用人更少”,从根本上进行“制造者的革命”,从速度与效率开始,依靠人才力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谢明在“构筑江苏纺织服装新高地”主题报告中,通过一系列行业数据展示了江苏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成效,主要表现为总体运行基本稳定,增速放缓,实现了利润增幅和税金增幅全国双领先。同时,江苏企业也感到一些压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方面。面对着这样的形势和挑战,谢明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未来企业必须“要不成本领先,要不与众不同”,否则很难存活。

俞建勇在“互联网+纺织工业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当前国际制造业的现状并分析了国内制造业存在的困境。他提到,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新兴市场快速成长,国内的成本、资源、环境、市场等问题突显,中国纺织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转型升级面临着各种挑战。此时,创新能力尤为重要。“互联网+纺织”是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要抓住创新主题,建立多元多跨度的持续创新体系、推动“互联网+”纺织的发展,从而对产业整体价值链进行改革和重构,让生产方式产生根本性变化。未来“互联网+”将参与到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中去。

篇4

[关键词] 纺织服装进入英国

中国加入WTO后,中英贸易是两国关系中最为广阔的合作项目。英国有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非常先进,商业法律法规也十分完善。英国又是欧盟中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市场之一。英国市场统计显示,市场年销售规模在300亿~310亿英镑。2002年英国成衣销售增长约3.4%。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1]。而且英国的经济以私有企业为主体,而制造业仅占五分之一,近年来英国纺织服装业发展速度减缓,而进口则逐年递增。因此,与英国在纺织品服装方面发展稳固长久合作关系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大有好处。

一、英国纺织服装市场现状分析

1.英国国内纺织业概况

纺织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减少劳动成本,英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将该行业的生产向劳动力低廉的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或转产,国内多为100的中小型企业纷纷倒闭,致使国内纺织业就业人数减少。到20世界末基本上只保留了一些国内的名优产品,这些大企业如:伟业拉成衣(COATS VIYELLA)、考托尔兹纺织(COURTAULDS TEXTILES)、达威森国际(DAWSON INTERNATIONAL)。现在英国已经由一个纺织品服装生产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2.英国纺织服装市场需求

英国人平时喜欢穿的整整齐齐,西装革履,周末才换上休闲服装。所以英国人大多数时间里穿得是正装,名牌高档服装(如AUSTIN REED,JAEGER,EPISODE,BURBERY等)仍有广阔市场,同时也可以看出英国人对服装品质要求很高。英国地处岛国,常年多雨水,所以新产品(如涂层防雨服装)仍有广阔市场,休闲服也很受欢迎。低档服装主要靠进口,这正是我国服装出口的强项。从纺织产业看,英国毛料质量较好,销量较大,生产毛料的工厂效益也比较好;但用于生产中低档服装的布料(棉坯布或涤纶布)需求较大。

3.纺织服装产品进口状况

进口对英国的织服装工业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为制造业输送原材料;第二,为加工业提供成品。国外进口服装约占英国服装市场的54%,英国主要进口服装有:套衫、T恤衫、各种裤子、女外衣、衬衫和滑雪服等;纺织品有:棉线、棉布、地毯、天然纤维、针织布料、化学长丝等。进口量增加较多的有:女内衣(166.4%)、套头衫(25.1%)、针织布(34.3%)、地毯(12.6%)。英国很受欢迎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

二、走进英国市场的对策研究

英国经济发展对外有很高依赖性,所以特别重视和倡导一个完全自由的贸易体系。虽然对外贸易法规,采取欧盟共同政策,但是总体上英国政府对企业从欧盟以外国家进口或者出口无限制,这为顺利进行国际贸易创立了良好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英国国内有广阔的纺织服装市场,而且英国政府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那么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走出去?将是我国服装企业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笔者针对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因素以及对英国的民族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为我国纺织服装产品顺利进入英国市场提出一些对策:

1.提高产品的品质

英国人很注重产品的品质,所以对于服装产品品质要求也很高。我国的纺织服装业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多年来在国际纺织服装舞台上,中国主要扮演着加工者的角色。所以我国企业一定要注重服装产品的质量,因为英国人对于低档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严格。在英国高档品牌服装很受欢迎,而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很多,但是都是贴牌,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的企业要努力打造自己得品牌,争取做到世界级品牌。

2.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加入WTO后,中英合作更加密切,而且英政府也为外国企业在国内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所以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应该在提高质量和创立自己品牌的基础上,到英国建立我们中国品牌的专卖店。只有创立自己的销售网络才不会一次次在国际贸易中受制于人。同时力争进入英国纺织服装销售主营渠道,与英国较大的商业集团,进口商建立联系,通过主营渠道在英国分销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

3.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我国纺织服装业以数量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行了,已没有竞争力。要求企业结构优化,结构要调整,向高附加值方向努力。并且英国的纺织服装行业现在成为了英国的再生行业,重视商展与科研开发相结合,努力学习并掌握经营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和品质控制技术,都是我国值得借鉴的。另一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途径就是拓展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因为服装行业的核心不再是制造业,欧美很多国家把它更多的变成了服务行业,真正的缝合和制造加工过程,在整个纺织服装价格成本的比例越来越低。

4.了解英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

190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标准,时至今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英国标准体系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健全的标准体系。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 Institution)为全球首家发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BS 5750的机构。但是纵观2005年欧盟贸易磨擦可知技术贸易壁垒将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走出去的又一大障碍。因此学习英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一方面,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减少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我国的标准体系。

篇5

立足国内外纺织行业现状和形势,与会嘉宾分别从产品开发的角度,阐述了产品创新与时代背景、企业文化创造力等因素关联造就的总体趋势走向;以全球市场变动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现状和未来走势,对如何构建石狮市场竞争优势提供了可参考方案;综观金融危机下的石狮纺织服装产业,提出建立集群发展模式、提升集群创新竞争力的新见解;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研究及发展趋势、国家产业政策、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等方面为石狮纺织服装业发展献计献策,共谋发展之路。

宏观趋势篇

关注价格转变为关注价值

一直以来,国产面料企业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众多的出口服装和国内服装品牌总是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面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往往是价格层面的竞争。而忽略了价值的创造。国产面料的技术含量、流行时尚度等等都跟国外有一定差距。一般来说,产品的差异性越小,市场爆发“价格战”的几率就越高。而在各个企业积极走差异化道路的今天,关注产品价值才是竞争制胜的硬道理。

重视产品转变为重视消费者

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瞬息万变,进而决定了时装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现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一种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并且能够以合理的成本制造和营销是新产品开发成功的基本模式。研究消费者需求是产品开发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论坛嘉宾对此一致强调。台湾纺拓会产经信息处项目经理陈进来说:“过去的消费者会习惯只购买某个等级的服饰,而现代的消费者会习惯购买多种不同等级的服饰来混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社会文化以及消费情感方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生产将会更加关注特定产品、特定消费者和特定市场;不论是面料开发企业还是服装生产企业,都要真正认识到下游消费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目标市场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效益,关注培育自身的价值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

追求技术创新转变为追求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的创新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追求“技术创新”还未散热之时,又有了更值得追求的“商业模式创新”。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介绍说:“技术比较容易趋同和被模仿,产品可以形成差异,产品与业务模式形成差异是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纺织原料成本上扬,但大部分终端产品(例如成衣、鞋子)售价却因为供过于求,造成价格不升反降,供货商获利愈来愈低的情况下,以品牌营销创造终端产品的价值,除生产技术必须创新外,经营模式也必须全面创新,从产品开发到设计管理,最后在顾客关系经营及品牌与流通等各方面都应该用创新模式来改善成本,在激烈竞争获利压缩的夹缝中发展更大的获利空间。

以财务为目标导向转变为以速度为目标导向

自从ZARA,H&M等一系列代表快时尚的服装营销模式兴起,也决定了面料企业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对于石狮这样产业链完整的地区来说,从原料到纱线到织物及染整,整个供应链的整合就会提升快速反应速度。在这个群体中,每一家企业经过产品开发与质量管理等方面严格的专业培训,都具有通过快速反应与客户共同实现以速度为目标导向的市场竞争意识,具有流行的共同认知,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这样的优质合作带来的速度是不言而喻的。

个例石狮篇

现在石狮面料企业面临这样的现状:纺织服装产业链完整,整体实力和优势比较明显,纺织产业集中度较高,但是集群的企业之间市场细分和差异性不强,同质竞争比较严重,缺乏社会化分工与协作,此外人才队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瓶颈,同时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在石狮,很多服装企业的品牌优势比较突出,而面料企业品牌意识相对较弱。针对上述情况,参与高峰论坛的嘉宾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了石狮纺织服装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产业集群跨区域配置整合

石狮纺织产业集群层次还比较低,仍属于“扎堆型”集聚,集群内企业间更倾向于“散兵游勇”式的孤军奋战,导致价格战。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邦伟认为,形成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互为依托的产业链,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将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方向。企业产品系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仅仅局限于同一集群内不同企业间合作的模式已不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各专业产业集聚地之间和企业之间需要全新、深化的合作模式,比如在晋江市内部,已经形成了各专业镇与镇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其中,纺织面料织造行业主要集中在青阳、龙湖、英林、金井、东石等地周边地区;漂染印花行业主要集中在晋江凤竹工业园和晋江晋南工业区;服装产业行业主要集中在晋江市大部分乡镇物流配送体系方面。上游产品需求方面,用棉主要购自山东、河北和新疆等地;企业加工所需面料可以从石狮市场取得,但高档面料需要从外地市场采购销售方面,晋江纺织企业在全国、广东等地设有销售网点,产品大量销往北京、江苏、浙江、四川和广西等省份。

用企业责任打造品牌

全球能源及气候问题引出的“低碳经济”自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关注度又连续上扬,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中国纺织行业在控制印染污水排放,降低用电、用水等能耗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很多企业通过投入资金,改造设备和创新技术工艺等举措,为减少排放和污染作出可贵的探索。对于一些面料企业来说,环保生态型面料的开发无疑符合时展的需求,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负责任”的印象,从而增加品牌的美誉度。

篇6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泰州225300)

(TaizhouInstituteofsci.&Tech.,NUST,Taizhou225300,China)

摘要: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传统贸易壁垒的逐渐弱化,绿色贸易壁垒正在迅速成为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服装产业是我国一大产业。纺织服装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而且多变的市场。我国的服装出口量每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是符合我国的国情,满足国际市场对中低挡服装的需求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但由于绿色服装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脆弱,致使出口屡屡受阻于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本文分析了我国服装出口的现状,我国服装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以及绿色壁垒对我国服装出口影响,最后对我国服装出口应对绿色壁垒提出相应的对策。

Abstract:Inthedevelopmentprocessofworldtradeliberalization,withthegradualweakeningofthetraditionalbarrierstotrade,greentradebarriersarerapidlybecominganewkindofnon-tariffbarriers.GarmentindustryisabigindustryinChina.TextileandclothingisveryimportantandchangingmarkettoChina.China´sclothingexportvolumerankedfirstintheworldeachyear,whichisinlinewithChina´snationalconditions,meetstheinternationalmarketdemandforclothinginthelowandmediumblockandadaptstotheneedsoftheinternationalmarket.However,becausetheawarenessandabilityofgreenclothingisrelativelyweak,exporthasbeenhamperedbygreentradebarriersindevelopedcountries.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hina´sgarmentexports,thereasonsforgreenbarriersofChina´sgarmentexportsandtheeffectofgreenbarriersonChina´sgarmentexports,andatlastitproposesappropriate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绿色贸易;服装出口;影响;对策

Keywords:greentrade;clothingexports;influence;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75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161-03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的取消,各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行业发展开始设定针对性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作为服装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同样也因为遭遇绿色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2010年,欧盟RAPEX系统对中国的纺服类产品共召回就达304起主要涉及童装和运动服装,其原因是服装配饰件易脱落,以及化学药品的使用违反了REACH法规。同年美国CPSC协会对涉及中国大陆纺服类产品召回共37起,同样召回的原因也是因为服装中的化学品含量超标导致的。加拿大也在2010年通过卫生署了对华服装的自愿召回通知,原因依然是童装运动服装及特殊材料衣物的化学品检测不合格。

1我国服装出口贸易现状

1.1服装行业现状

1.1.1服装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服装业产量近些年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中国服装业产量147.98亿件增长到了2013年的207.01件,增长率39.89%。

1.1.2服装业产地分布集中2013年中国服装业产量位居全国行列的省份有:广东(559840.3万件)占全国服装业产量的20.66%、江苏省(392096.1万件)占全国服装业产量的14.17%、浙江省(364245.9万件)占全国服装业产量的13.44%、福建省(329903.02万件)占全国服装业产量的12.17%,这四个省份2014年的服装业产量占据了中国服装业产量的60.74%。

1.1.3服装业出口保持增长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服装业出口总额达到1782.2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28%,占中国2013年出口总额的8%。中国服装业出口2013年在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传统市场的总额为1039.4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85%,占中国服装业出口总额的58.15%。

1.2服装出口现状目前,服装行业是我国出口贸易中获得贸易顺差的主要产业之一。自加入WTO之后,随着配额制度的取消,我国服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为我国服装出口带来了稳定的贸易环境,确保了服装贸易的有序发展,给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接受的最高标准,贸易摩擦不断升温。据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的总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中国斥资2625.6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这表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有很大的国际市场。

1.2.1出口量以及出口种类2014年10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贸易金额为287.2亿美元,与同期相比增长8.9%,其中出口总金额为265.4亿美元,增长10.2%,进口额为21.8亿美元,同比下降4.7%,当月贸易盈余达243.6亿美元,与同期相比增长11.7%。1至10月,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总金额为2706.3亿美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总额2484.7亿美元,同比增长6.4%,进口为221.6亿美元,同比下降1.1%,顺差累计2263.1亿美元,同比增长7.1%。

1.2.2主要出口地区欧盟增速放缓,自2014年年初以来,欧盟作为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一直保持强劲态势。据中国报告大厅网站发表的纺织服装和制鞋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前九个月,出口总额讲增长16.6%,领先于其他市场。美国市场逐步增长,2014下半年,对美国的出口趋向稳定,单月出口金额均超过40亿美元。10月出口美国4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9%。1至10月,出口总额为376.5亿美元,同比增长8.3%。

东盟开始回暖。2014年1月至九月,东盟出口与往年相比增速放缓,2月和9月甚至出现负增长。在10月份,东盟出口额到再次增加,当月出口35.2亿美元,同比增长24.7%,比去年一年的出口额有了很大的提高。日本市场继续下跌,2014年10月出口到日本的产品额为23.6亿美元,同比下降14.6%,较上月降幅进一步增加,包括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为下降10.3%和15.5%。针织、梭织服装出口总额的主要商品同比下降14%,出口价格下跌2.2%。

1.3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1.3.1国际条款我国服装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性条款有很多,其中包括多边贸易协定和环境管理国际标准与WTO的国际规则两大类。多边环境协定包括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在国际贸易中,常使用的环境认证体系为ISO14000系列环境认证体系,它是国际标准组织(ISO)为保护全球环境和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而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1.3.2出口市场规定绿色壁垒的区域性规定包括各类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有关规定。欧盟市场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最大的市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标准是欧盟生态纺织品和服装的Oeko-Tex标准100,此标准给各类含有害物质的纺织品和服装的都提出了限制规定,标准包括100多项测试参数,这对我国以低标准生产、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受到很大的冲击。

2我国服装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2.1国内因素

2.1.1产业发展不均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商和服装最大的消费国,但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仍然不均衡,目前,东南沿海省份已经占据大半江山,而中西部服装产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的销售模式的服装或批发层面,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还停留在恶性价格竞争中。

2.1.2生产过剩产品积压严重由于企业生产量大,不断增长的企业级存储巨大压力。许多公司发现,尽管业绩越来越好,销售额也翻了好几倍,但滞销产品与服装产品更新成为矛盾,企业产品库存问题成为大多数服装企业头痛的问题。积压的产品不处理,产品库存价值只会越来越低。

2.1.3自主品牌创新不足除了服装的销售价格和材质外,服装款式仍然是重要的。中国服装设计水准还比较落后,缺乏有影响力的时装设计师,更多的还是模仿,复制。

2.1.4生产成本上涨,转型动力不足棉花、涤纶、锦纶、氨纶等纺织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吞噬了服装企业日益薄弱的利润。国内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造成了服装纺织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用工短缺现象,并进一步造成人工成本上升。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廉价制造成本,令这些国家的纺织竞争力有所提升,导致国际市场部分订单流向东南亚国家,外需萎靡,此消彼长,我国在主要发达国家服装纺织产品市场所占份额有所下降。

2.1.5企业自身生产技术落后,对绿色壁垒认识不够

我国纺织行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生产过程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中等水平和一般水平产品的加工质量差,附加值低,化学品超标,另外我国服装行业对绿色壁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2.2国际因素

2.2.1出口市场贸易保护政策欧洲和美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口进行限制。欧洲和其他国家继续实施新的技术壁垒,严重影响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美国政府已经宣布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包括设立跨部门贸易执法中心,儿童用品将实行第三方测试和认证,以及美国对儿童产品铅含量的限制将执行新的标准。墨西哥还修改了纺织品和服装标签。

2.2.2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为客户提供了绿色壁垒的技术支持绿色壁垒是建立在发达国家高水平的科技发展基础上,随着检测技术和高精密的检测设备的飞速发展,为纺织尖端检测技术提供了便利,同时为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有效且更加成熟的技术保障。

2.2.3出口市场消费者受“绿色”观念影响国外关于环保和健康等方面的宣传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心理理念。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他们不仅需要高品质的产品,同时也将考虑其他环保因素,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

3.1积极影响①提高我国服装产业的结构。在绿色潮流中注重更环保的纺织服装设计和无公害绿色产品的开发,这有助于减少中国的出口制造业产品的能源消耗,增加这类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现有工业污染传统的投资管理,推动我国贸易产业结构由劳动出口商品结构、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转型。②促进我国服装产业转型。绿色壁垒,促进绿色生产,迫使企业提高环保意识,主动自觉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和退化的行为。同时绿色壁垒会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生产方式,生产高品质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寻求科技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③制定服装标准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环境管理措施还不完善。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纺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游离重金属离子量。对于颜色检测致癌物,也制定出色谱法和联用法的测量使用的标准。④鼓励自主品牌发展。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一直缺乏自己的品牌,都是走低端路线,国外消费者的印象是质量差、价格低。中国纺织要抓住绿色品牌的机会,在短时间内摒弃自己落后的形象,创造绿色、深度国际品牌,告别低价劣质等,使得品牌在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3.2消极影响

3.2.1削弱我国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服装产业是以初级加工为主,属于污染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也导致了我国服装产品的出口附加值低,其次由于绿色环保标准的限制,使得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同时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2.2我国服装出口支出增加获得绿色认证或标识是我国服装企业规避绿色壁垒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获取一个绿色认证或标识的程序复杂,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其次企业在生产中还要不断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这就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使用清洁生产方式。最后,还要通过绿色壁垒在测试、认证、评估和审计方面的检验,在产品的包装和标识、标签、广告方面,应符合进口国的要求,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成本增加。

3.2.3将面临市场份额萎缩的局面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由于绿色壁垒使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呈现萎缩的趋势。很多纺织服装产品将会因为达不到这些国家的市场准入条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降,从而降低中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4我国服装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

4.1政府的应对策略

4.1.1主动参与有关国际社会相关事项①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有关立法活动。②充分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由绿色贸易壁垒造成的国际商业纠纷。③仔细研究环境、贸易政策和法律,创建“绿色平台交易信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4.1.2制定和细化符合贸易要求的标准要不断更新完善纺织服装的检测标准,2010年欧盟的PAPEX还曾通报过一起召回,一个丹麦一岁男孩因咬掉衣服上的配件而吞下去造成配件内化学液体进入体内导致化学性肺炎,而我国当时也没有相关儿童衣服使用含有化学液体成分的规定最终此类童装被大量召回,还有许多类似的召回事件都因为出口前检测环节的不完善导致召回的发生。所以要不断提高检测要求并且充分实施ISO14000认证体系,顺应国际潮流加快修订、补充等工作从而使国家标准和贸易要求同步。此外政府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以预测绿色贸易壁垒风风险,建立一个数据库,信息网络,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绿色壁垒,并及时最新动态国外绿色壁垒,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4.2企业的应对策略

4.2.1提高产品质量认证服装企业应积极完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SHM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监管策略的框架下,产品开发、生产、包装、营销、服务的各个环节实现绿色产品战略。

4.2.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装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中国的服装服饰面料的附加值,首先需要提高服装质量,在生产的服装产品定位软件层面,要注重面料选择、款式、流行的趋势等。在生产硬件方面要注重服装工厂、设备、技术、流程等,从生产面料到成品入库,严格控制质量。提高加工的精细程度,最终提高品牌“含金量”,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以质量取胜。

4.2.3实施精细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产业的信息化、精细化、制度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首先,服装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法律培训,以确保服装的设计满足外国法律、法规的要求,顺利通过安全工程、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考验。其次,企业需要加大信息技术投入,促进设备升级,加快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我国服装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纺织品出口产品相当大一部分是以初级加工、低附加价值、污染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绿色壁垒的各项规定对我国产品出口都起到了限制作用,纺织企业为达到绿色标准而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由于对国外市场需求信息掌握不够,国内厂商大量生产导致库存积压太多,一些贴牌服饰卖的就是一个时节但由于没能很好地了解供求信息导致库存积压造成损失。所以,我国服装行业需要先从自身开始提高生产技术,提高科技含量,降低污染,多了解出口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效地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同时注重品牌建设、注重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嘉琛.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4(03):20.

[2]唐榕羚.浅析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法律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4(06):102-103.

[3]郭媛媛.绿色壁垒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70.

篇7

关键词 嘉兴 欧盟 纺织品 技术壁垒 应对措

1 技术壁垒的概述

1.1技术壁垒的含义

技术壁垒(TBT)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

1.2技术壁垒的特点

1.2.1广泛性

TBT措施的表现形式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强制性或自愿性措施等各个方面,极具广泛性,其影响也是多方面。

1.2.2灵活多样性

制定技术壁垒措施,手续比较简便,伸缩性较大,可以针对进口商品随时灵活改变标准水平,或增加标准或技术种类。

1.2.3隐蔽性

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实施往往不公开,或则制定比较复杂的标准和手续,使出口商难以应对,不仅隐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等分歧,而且各种技术标准极为复杂。

2 欧盟纺织品技术壁垒实施现状

2.1绿色壁垒,技术、法规及标准

欧盟国家是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各国的技术标准都十分高,对产品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法规严格。如欧盟2002/61/EC关于禁用22种偶氮染料的法令;2003/3/EC关于禁止使用和销售“蓝色素”的指令;2007年6月1日起执行的《化学品注册、评优、授权与限制制度》简称REACH法规等。

2.2纺织品生态标签制度

纺织品生态标签(Oeko-Tex label)是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检验协会依据其制定的Oeko-Tex Standard 100、Oeko-Tex Standard1000标准实施的产品和/或生产的生态认证。该标签是自愿性的,标签分“Oeko-Tex 100”、“Oeko-Tex 1000”、“Oeko-Tex 100+”3种。欧盟在纺织品和服装领域主要标示两种绿色标签,即欧盟“生态标签”和“生态纺织认证”。

3 嘉兴纺织工业现状分析

2009年,服装及衣着附件成为我市第一大出口商品,全年共出口32.41亿美元,同比下降5%;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9.17亿美元,同比下降8.2%。2009年,我市有出口实绩的国家和地区达196个,与上一年持平。我市排名前四位的出口市场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出口降幅均低于全市平均0.1个、0.6个、1.5和8.4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31.56亿美元,同比下降12.4%

4 欧盟技术壁垒对嘉兴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4.1欧盟技术壁垒对嘉兴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纺织品服装是浙江省出口主导产品,也是嘉兴市出口的拳头产品。而欧盟是嘉兴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欧盟出于对本国的劳动力市场、安全、环保、技术等的要求对我们国家出口产品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减缓了我们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步伐。

4.2嘉兴市出口纺织品遭受欧盟技术壁垒的成因分析

4.2.1出口对象范围小

目前嘉兴的主要出口地方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而这几个地区又是技术壁垒实行比较多的地区。

4.2.2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与国际先进标准存在差距

我国的很多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许多厂商热衷于追求面料色彩、功能效应,很少考虑环保、安全方面的因素。生产企业对原辅料质量把关不严,对采购的原辅料未实施有效的检测。由于对国外的技术要求不了解或重视不够,在生产过程中盲目设计、盲目生产,缺乏对产品质量工艺的严格控制。

4.2.3对国外的技术法规、标准缺乏了解

很多嘉兴市的纺织品企业对欧盟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制措施了解不多,特别是对于技术措施和技术限制的动态信息不能及时掌握,来不及调整出口产品技术,导致产品被退回。

5 应对欧盟技术壁垒的对策

5.1政府应积极建立应对措施

5.1.1认真研究欧盟技术标准,了解有关规则的变化

密切注视欧盟纺织品技术法规、标准的动态信息颁布,使中国纺织品能适应和满足欧盟标准,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可以有政府召集,行业协会牵头,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力量,加大对欧盟纺织品技术法规的研究,这样可以为嘉兴纺织品出口企业找到有效的法律规避途径。

5.1.2建立出口预警机制,及时通报技术壁垒新变化

在预警机制建立阶段,政府还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加强对国家市场技术准入条件和出口商品技术竞争力的监测,通过多渠道收集国外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加强对欧盟贸易保护政策、法规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等的研究,为企业做好信息咨询、培训等工作。

5.2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

5.2.1建立健全嘉兴市纺织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作为嘉兴纺织品行业协会应该高度重视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技术壁垒,帮助企业积极应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应对技术壁垒中的作用。从温州打火机应对欧盟CR法案中可以看出行业协会在应对技术壁垒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5.2.2规范嘉兴市纺织品的出口秩序

嘉兴纺织品行业存在企业多竞争激励的局面。这样就势必造成有些企业为增加出口数量,降低价格的情况。纺织品行业协会应该建立纺织品出口价格协调机制。对于出口秩序混乱、增长过快、易引起进口方采取技术壁垒。

5.3企业高度重视欧盟技术壁垒

5.3.1及时转变观念,不拼价格,以质取胜

纺织品企业虽然在目前来说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各大企业为扩大出口常常以降低价格为主要手段来增加出口。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竞争优势很快就会被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等因素抵消掉。加强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加快纺织品自主品牌建设是实现新的跨越的核心所在。

5.3.2重视了解出口国纺织品技术法规及标准

作为纺织品出口企业应该熟悉掌握WTO规则,了解欧盟各种指令、法规等内容,积极主动收集信息,时刻关注欧盟技术壁垒的动态信息。尤其是技术指导性文件内容,熟练掌握相关的注册、评估及授权,根据不同类别准备相关的材料,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李细平,技术壁垒对我国番茄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湖南大学,2007年

篇8

关键词:出口竞争秩序 过度竞争 行业协会 政府监管

竞争秩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支配着企业对竞争方式的选择。无序的竞争和低价竞销不仅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会引起产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丧失。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低价竞销,已经导致了产业利润水平的下降,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纺织业的健康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本文拟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竞争秩序的规范和竞争机制的创新提出一些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

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要求出口市场竞争必须充分、有效、有序。从总体上看,我国纺织业的市场经济转型已基本完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建立,但有效、有序的竞争秩序则远未形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混乱,具体表现为恶性降价、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等诸多现象。并且,大部分纺织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意识到其后果的严重性,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过度竞争,退出障碍

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产业中进入了大量的企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长期处于产业平均成本之下,企业利润维持低水平,产业的平均状况恶化;在产业低效益的前提下,企业存在退出障碍。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企业主要是以企业集群的面目出现的,形成了一些纺织业块状经济区域,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企业集群和区域经济有其优势,但也存在过度竞争的问题。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纺织品出口市场上,为什么还有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进入,而又很少有企业退出呢?由于纺织业投资小、进入壁垒低,而出口市场总的份额是有弹性的,出口厂商只要有一定能力,一般都能占有一席之地,则势必产生过度进入的问题。有进入就应有退出,而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恰恰不能有效解决退出问题。对企业来说,在产品价格低于平均成本,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时,只要有能力维持必要的现金流,就能继续生产。而现有的出口政策又不能有效地实现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政府为鼓励企业出口创汇,按出口实绩给予的补贴和出口退税,使企业完全有能力维持其生存。

这种退出障碍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出口价格的形成,导致出口价格的下降。当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就连成本也不能维持时,出口商就会降低产品质量,最终导致出口产品信誉的丧失和进口商离开这个市场。退出障碍还导致追求出口实绩的增长成为企业的首要目标,使出口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很容易引起进口国的警惕,并成为紧急设限的口实。

侵害知识产权现象严重

纺织面料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比较容易模仿。纺织技术的发展使得纺织材料的分析、鉴定比较容易,电脑技术的发展更使得纺织品花色图案的创作变得十分简单,企业很难在这一环节形成进入壁垒。仿造他人开发的纺织面料在我国比较普遍,在别人面料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或将别人面料的几种花色加以综合,更是目前很多企业的做法。侵害知识产权现象的严重性,反映出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到位。企业在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小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动力去开发新产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出口市场集中化问题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无序竞争还反映在出口市场的分布上。尽管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出口贸易国或地区的数量大幅增加,但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出口市场仍过于集中,出口市场结构不尽合理、分布不平衡。

对某些地区的市场依赖程度过高,则当这些市场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对整个纺织产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例如,今年受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各地对中东地区出口增幅大幅回落,而运输费用和保险费用上升,使交易成本增加。同时由于石油价格上升,引发聚酯切片价格上涨,使以涤纶纤维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利润空间变得更小。

并且,出口市场的集中化又进一步加剧了无序竞争和低价竞销。

加入WTO后,在纺织品出口配额逐步取消的同时,国际纺织品市场环境和国内的出口环境都发生着重大变化,竞争环境的恶化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国内纺织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规范出口竞争秩序,实行竞争机制创新,对于新形势下我国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内部管理

国内纺织企业一方面应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改善产品的环保质量,开发新产品、改善产品结构,以适应多变的国际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其内部管理,这也是实行竞争机制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企业应充分认识低价竞销的负面影响。低价竞销虽然能一时带动出口产品数量的增长,但毕竟是以牺牲一定的正常利润为代价的。同时从长远看,低价竞销不仅将严重损害本行业的整体利益,还将严重损害企业出口产品的声誉,自己最终也将是得不偿失。企业在出口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应寻求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提升竞争的层次。

其次,企业应加强内部成本核算工作。一方面通过成本核算控制生产成本,以继续保持出口产品的传统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成本核算确定出口产品的合理价格,以保持和提高出口产品的盈利水平。成本核算不能用来作为实施低价竞销的工具,出口产品价格中应包含一定的正常利润。

再次,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规章制度,规范各出口业务部门和人员间的竞争。各出口业务部门间在出口产品的分类上应有合理的分工,防止不同部门间为争夺客户而进行不必要的竞争。对出口业务人员在加强教育,树立其团体意识的同时,也应有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对为提高自己的业绩而采用不正当手段拉拢客户,甚至不惜以低价格为条件,损害企业利益,损害企业声誉和形象的业务员,应有严厉的制裁措施。同时对出口业务人员业绩的考核,不但应有出口产品数量方面的考核,更应注重为企业实现的利润的考核,从而使业务人员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关注出口产品的价格,不以低价格为达成交易的条件,自觉地维护企业和行业的利益。

对集团企业,同样应协调好各成员企业间的关系,防止成员企业间发生不必要的为争夺客户的低价竞争。集团企业可成立统一的外贸出口企业或部门,全面负责集团各成员企业的产品出口,防止因成员企业多头出口而可能导致的内部竞争和冲突。在各成员企业都具有独立的外贸经营权的情况下,则应在集团内进行适当的分工协调,使各成员企业生产经营不同的产品,并形成各自的特色产品,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避免因出口产品结构雷同而可能导致的内部竞争和冲突。同时集团应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成员企业间的自律公约,规范成员企业的行为,协调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和分工协作关系。

行业协会的监管措施

加入WTO后,应充分重视并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应切实承担起新形势下行业管理的职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对成员企业的教育,树立成员企业正当竞争、依法经营的意识;收集、整理并向成员企业本行业的相关信息;帮助成员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改善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帮助企业开拓多元市场;使企业掌握并运用多种竞争手段,发挥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提升竞争的层次。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企业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真正地代表企业和本行业整体的利益,以谋求本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为已任。

加强本行业内部的协调工作,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行业企业对外有序竞争,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全行业协调一致、统一对外,才能从容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得以立足和发展。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并监督自律公约义务的履行,对于以不正当手段争夺客户、实施侵害知识产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成员企业,应公开予以严厉的谴责,必要时可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给予制裁,以建立和维护正常的、规范的出口竞争秩序。

积极推动和参与本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行业协会在教育成员企业诚信经营,监督成员企业的不正当经营行为的同时,应积极推动本行业产品的标准制定,通过对本行业情况的调研,多方征求企业和客户及消费者的意见,把握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变化趋势,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产品标准。同时,行业协会还应加强与国外有关认证机构的联络,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获得有关国外认证机构的认证,从而使我出口产品打开有关国家市场的大门,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并提升和保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对全行业情况的调查以及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研究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技术发展政策等,进行前期研究并提供决策依据,从而防止盲目发展、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以及因此可能导致的过度竞争和对正常竞争秩序的扭曲、破坏。

加强对企业产品出口价格的协调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全行业信息,计算出本行业产品的平均成本予以,以指导企业出口定价,同时报政府主管部门,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在必要时制定行业产品的最低定价和指导价,以制止不正常的低价竞销行为。同时行业协会可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对不正常的低价竞销行为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投诉,对企业间的冲突和纠纷进行调停,并协助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和处理。

政府的定位及监管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对市场的运行进行必要的协调和管理。在规范出口秩序方面,甚至包括出口产品价格方面,世界上多数国家也进行相应的协调和管理。明确政府的定位,建立、完善政府的监管制度,对于规范我国的纺织品出口秩序,优化出口竞争环境,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要严格执法,防止纺织企业以牺牲国家和社会利益降低生产成本,获取不正常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以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政府要加强对纺织业发展的规划。对现有的中小企业,政府应鼓励大企业对其收购与兼并,以重组和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时应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联营与协作,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对国有纺织企业,应通过改制使其进一步退出纺织行业,以调整所有制结构,优化竞争环境。对纺织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技改贷款政府贴息等措施鼓励纺织企业技改投入,以提高出口纺织品的质量和档次,优化出口纺织产品结构,增强竞争力。

政府应加强对纺织品出口企业和纺织行业的管理和协调,以形成有效竞争,避免因管理松散可能导致的出口秩序混乱。必要时可联合行业协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各种纺织品的最低出口限价和指导价,引导和监督企业依法执行,对低价出口、扰乱市场的企业应予以必要的处罚,以维护纺织品出口秩序。对出口量大而需求弹性小的纺织品,必要时可协调本行业企业达成临时性的主动出口配额协议,以控制一些敏感产品向某一国家集中出口的数量,并适时调整国际市场的分布,避免大量的低价出口可能遭致的反倾销调查。

对出口企业应建立出口金额与出口绩效并重的考核机制。目前对企业出口金额的考核机制是不尽合理的,企业完全可以凭低价竞争手段,靠数量拉动出口。而出口金额达到一定量后按规定可从地方政府获得的奖励,也早计入出口成本和价格的核算中,由此地方政府的出口奖励反而促使低价竞争更趋激烈,而且这种做法也违反了WTO对补贴的规定。为此,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注重企业的出口绩效,建立全行业各年度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综合比较的评价体系。对具体出口企业,应就其出口数量和金额与全行业平均数,及与其以前年度出口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同时还可参考其纳税情况,进行科学的出口绩效评价。地方政府对出口企业的奖励,应体现在对企业技改投入的支持。对出口企业就应退未退的出口退税额度向银行贷款而地方财政给予的贴息,应考核企业的出口绩效,对达到一定指标的才可以安排。只有这样,地方政府实施的出口奖励和各种优惠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曹建海,试论有效竞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59-65

篇9

时间:8月25日~27日

地点:上海

主办方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简介 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蓬勃发展的整个过程,同时力家纺企业提供了商业贸易的重要平台。每届博览会,主办方都会邀请众多国内外贸易商、买家和商,每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万名专业观众参观。博览会现已成为海外家纺买家在中国的主要采购基地,也是国内家纺行业商家与企业的重要洽谈会。

02.中国国际针织博览会(ChinaKnitting)

时间:8月25日~27日

地点:上海

主力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简介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十肖然发生变化,也赋予了针织产品新的含义。中国国际针织博贤会正是为了帮助企业通过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建立广泛的客户和营销渠道;通过时尚概念和流行趋势,成为产品领先进入市场的全新平台。展会期间将针织产品流行趋势,为我国针织产品的设计研发、最新针织材料的应用以及从时尚概念走向时尚产品的进程等方面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03.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第二届中国超细纤维合成革产业高新技术与发展论坛

暨合成革功能化市场开发与技术创新交流会

时间:7月8日~10日

地点:北京

主办方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专业委员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

简介:超细纤维合成革产品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我国合成革的功能化发展与技术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发展迅速。据悉,此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超细纤维合成革、合成革与产业用纺织品功能化的发展现状、科技成果与产品开发、上下游产业衔接等发表真知灼见,提出行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推动合成革工业的创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信恳交流。

04 2009中国土工合成材料创新发展论坛

时间:7月

地点:北京

主办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产业用纺织品专业委员会

简介:本次论坛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工业和信思化部消费品司的指导下举办,论坛期间除了土工行业标准解析、行业区域布局分析和优秀论文交流外,还将特邀领导解析国家纺织工业振兴规划有关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政策内容。

05.国家纺织开发中心

第三届中国流行面料创新展示

时间:8月5日~6日

地点:上海

主办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简介:第三届中国流行面料创新展示是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国家纺织开发中心承办的“时尚创意空间”系列活动之一,目的是打造以中国最优秀的面料供应商为展示方,以中国知名的服装品牌和国际买家代表为观众方的高端商业活动。据主办方介绍,活动时间从10月提前到8月,是出于上下游对接的考虑。

06.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中国服装协会2009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

时间:7月23日

地点:广东虎门

主办方: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中国服装协会、美国产业共同商务标准协会

简介:2009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将围绕纺织服装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展开研讨交流,议题包括质量管控与可持续性发展、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与品牌渠道建设、准确预测与快速响应、跨国兼并等。参与大会的既有中国国内顶尖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纺织纤维、面辅料、染整工艺、设计创意、服装品牌等领域的知名企业,也有海外著名品牌的采购商。

07.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第二届中国汽车内饰产业链发展论坛暨精品展示

时间:8月下旬

地点:上海

主办方:中国纺织信息中心

简介:本届论坛以促进汽车内饰产业链发展为主题,具体包括汽车内饰产品质量控制、产业链创新管理及节能减排环保技术等,主要涉及汽车内饰产品的新纤维、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汽车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发展趋势、标准与检测;工艺流程与品质控制等行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08.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2009全国染整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

时间:7月28日~29日

地点:山东济南

主办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简介:节能减排工作是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是清洁生产的核心,是循环经济的具体表现,是染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为使印朵企业了解并掌握重要的节能减排经验和技术,此次研讨会除介绍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外,还将由多个企业现身介绍特色经验。

09.中国流行色协会2010春夏女装趋势研讨会

时间.7月10日

地点.广东深圳

主办方:中国流行色协会

简介:据悉,此次研讨会主要是为了促进协会基地企业设计师和趋势研究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国内其他女装(服饰)企业间的相互交流、拓展协会服务领域与服务深度。届时,歌力思、爱慕、梦舒雅、凯喜雅、大朗研发中心、华孚、扬纤等众多知名品牌、相关机构都将参与其中,讨论并确定2010春夏女装流行趋势定案。

10.深圳服装行业协会

2019深圳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会

时间:7月9日~11日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方: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深圳服装行业协会

简介:经过多年的发展,深圳女装已颇具市场号召力,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代言。本届展会将汇聚200余家海内外展商,继续保持8500平方米的展出规模。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和2009年深圳国际孕婴童产业博览会亦将同期同地举办。上下游展会的联动,将有力推动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从而促使展会的发展势头不断攀升。

11.内蒙古纺织行业协会

2009中国(内蒙古)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

时间:8月28日~30日

地点:内蒙古包头

篇10

关键词:浙江 现状 原因分析 优劣势 对策措施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的规模扩张,浙江省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服装出口的广阔平台和服装加工大省。在后配额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浙江服装出口的额度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获得了高层次的发展,总额度有215.8 亿美元。由于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全球对于服装的需求被削弱,尤其是在09年,浙江服装的出口额呈现出负性增长的状态。直至2009年,因为国际需求的增强以及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服装出口事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在2010年浙江服装出口额是24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1年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602.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10%,位列全国第一。但毕竟由于双刃剑作用的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于浙江服装出口业,一些不良好的因素也阻碍了浙江服装出口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在更加深层次的前提下了解和掌握浙江服装出口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探索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良好途径和方式,从而走向更加平稳的运行轨道,对于浙江服装出口的发展乃至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

二、浙江省出口纺织服装企业的现状

本文从原材料、出口退税降低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方面出发,深入地剖析了浙江服装中小纺织企业的未来走向和发展特色,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发展途径,促进自身的长足发展。

(一) 浙江省出口纺织服装企业现状

据杭州海关对外公布浙江省上半年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浙江省累计出口100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出口值继续列广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3位;累计进口4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1%,进口值列全国第6位。

出口商品方面,机电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占据了浙江省出口商品前三甲。上半年,浙江省出口机电产品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42.7%。同期,浙江省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48.6亿美元,同比增长28.9%,高于全省出口平均增速6.6个百分点;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25.3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二) 浙江省纺织服装企业出口贸易受阻的原因分析

2011年出口纺织服装企业贸易额增加,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哪些?

1、劳动力成本增加

作为一个传统工业,纺织业的发展动力之一是劳动力的廉价,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是东南亚的3~4倍,而且周边国家的服装业的发展等逐渐成为其强而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中国的纺织业在过去的长足发展中有赖于低廉的价格,在《新劳动法》,的颁布下,过去不合理的管理和用工方式被改变,但改变的背后却是劳动力的成本与日俱增,促使廉价劳动力失去了应有的优势。

2、原材料价格上涨

目前,纺织业所面临的重要发展压力就是原料成本的日益增多,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价格的浮动是纺织企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棉花作为纺织业的发展活力,在企业的成本构造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地位,约65%~70%,尤其是在09年前三个月,国内棉花的价格分别同比上涨5.67%、5.87%和6.99%,目前价格已接近14000元/吨。

3、人民币不断升值

随着时代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人民币的升值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当前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2011年底至6.32,创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的新高。在人民币的升值的情况下,我国的贸易条件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这给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相关部门的预测下,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业利润下降1%~4%,这对于纺织企业的整体发展走向和管理模式等都有着很大的资金影响力。

三、浙江出口服装企业优势分析

(一) 比较优势

相对来说,我国的人口比较密集,我国拥有强大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比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我国所出口的比较常规性的物件就是服装,而且纺织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浙江省的中小纺企业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空间。从地理优势分析来看,浙江属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离宁波和上海两大港口比较近,在一定程度上为服装的出口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创造了更大空间上的方便。而且,历史优势显示,浙江省的纺织从嫘祖养蚕冶丝开始,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而且在国际竞争中算是较早参加的省份,有着得天独厚的经验和技术优势。

(二)竞争优势

1、要素分析

在资源要素方面,我富哦的蚕丝和蚕茧在世界中占到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份额,而且我国的棉花产量也占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还有大麻、兔毛等都有着极具竞争力的发展特色。

2、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表现

交通通讯业、纺织机械业、展览业以及出版业等产业与纺织业息息相关,在纺织业不断发展和推进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消费和机械制造国家,在全球150多个地区和国家都能够看到中国纺织业的踪影。在时代和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产业结构得到不断地优化和升级,纺织设备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以不断地成熟和完善,获得了更加开阔的发展平台。

(三)政府和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重视轻工业的程度逐渐超过了对重工业的关注,外向型产业也日益成为工业发展的核心,这促使纺织业的出口有了更加自由和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了不断地改革和调整纺织业的结构,政府通过资产重组、出口配额分配、压锭以及债务注销等手段,不断地为纺织业的出口提供便利,促进了其的健康发展。

低成本是浙江服装出口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优势点,这一优势主要源于区位、劳动成本以及产业集群的优点凸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浙江服装出口的优势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明显,较高的优势指数与日降低。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人民币的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促使生产成本的提高直接影响到了产品价格的制定,从而使得出口的价格优势或多说少的受到了影响。

四、浙江出口服装企业劣势分析

在定性和定量的方面来看,浙江省中小纺织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状是,在其发展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探索合理的方式去解决和完善,从而获得更加顺利的发展平台。以下内容将对此进行具体的剖析。

(一)品牌特色不明显

一个很明显的劣势就在于品牌特色不明显,在国际市场中没有树立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不利于产品的开发与宣传。如果缺乏自己的品牌,那么在国际市场中就能够获得一件3―5美元的收益,相反,若能打响自己的品牌,则会立马翻新十倍的价钱。由于营销手段以及品牌意识的落后,纺织企业很难获得质的飞跃,长此以往,将会阻碍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技术创新程度不高

目前浙江织机无梭比率仅为38.5%,远远的低于最新的国际水平,而且一些设施设备也过于落后与国际发展水平。高附加值的差别化纤维产品国际上己超过40%,浙江仅为20%。由于技术改进的步伐略显缓慢,使得面料的手感、色泽以及花样等都比较落后,影响了出口的数量和额度。由于一直延续生产大宗低端的产品,企业没有高度重视研制新产品、创新的重要性,研发意识的淡薄常常导致中小纺织企业经常性的从国外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这无疑在增加了管理成本的基础上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且仅仅通过引进来改变生产的现实,会制约中小纺织企业的时代化进程,不利于其的与时俱进。

(三)“人云亦云”的现象严重

因为想要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很多的中小纺织企业会根据一时的市场需求进行大面积和大范围的生产,使得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在同质化生产的不良同步步伐下,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度不够和谐,造成了生产能力的过剩,无序的市场竞争在此进程中萌发。

五、促进浙江服装企业出口的良好策略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要着力从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三者出发,探索合理的策略帮助纺织企业走出困境,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

政府应当结合最新的市场发展动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扎实的政策保障,而且要逐渐地建立健全质量认证标准,规范纺织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流程,以专业化的生产策略应对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于无序竞争要严格的剔除,把握好人民币升值的节奏和频率,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好宏观调控的作用。

1、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措施

中广网北京2009年5月27日消息国务院总理27号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相关的政策支持要及时到位,外贸发展的手段和方式要与时俱进,高新技术产品、优势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重视程度要不断地提高,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多的我国出口产品的份额,进一步加大相应的政策扶持。会议确定了进一步稳定外需的6项政策措施,(1)建立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 (2)完善出口税收政策。 (3)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4)在更大程度上为外贸企业分担压力。 (5)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6)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以带动出口。会议的主旨在于引导相关地区和部门不断地强化合作与协调工作,将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热情都调动起来,科学合理的落实各种规定和政策。

2、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优化外贸的主体、商品、市场和贸易方式结构,巩固贸易大国地位,推动贸易强国进程。扩大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3、加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

2010年,商务部将实行一系列稳定外贸出口的政策,给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带来利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来出口产品的趋势将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而传统的"两高一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会越来越多地遭受到反倾销、召回等。

(二)行业协会应践行的发展策略

对于纺织行业协会来说,应该发挥其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调作用。

1、建立健全纺织行业协会职能

沟通、研究、代表、监督、统计、协调以及公正等职能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能,结合纺织企业的发展特色和走向,行会应当切实的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要做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重要媒介,将最新的政府颁布的政策告知中小纺织企业,并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研究报告,不断地强化企业间的联系,要努力促使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有序竞争的模式,促进他们的长足发展。

2、不断地优化市场环境

行会对于中小纺企的产业链的集合、专业市场的建立以及自身的长足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行会要加强对强而有力的产业集群建立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企业了解和掌握不同的企业在产业链中所占据的不同地位,以便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点和益处,而且要借助于良好的规范点的方式,给予恰当的经验和榜样示范,引导企业朝着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迈进。而且,要注重强化对人才的培训和素质提高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为专业市场有序竞争的形成提供莫大的活力。

(三)企业自身探索的良好途径

长期以来,浙江省中小纺企在一个“一流设备、二流技术、三流价格”的环境中发展,在产业初期,一个地区在生产环节进行资本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假如依循这种状态长时间发展下去的,一定会给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带来较大的压力,直至导致全球产业链盈利的上升模式受到损害。所以,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展模式,从而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发展特色和方向定位。

1、增强创新能力

现代意义的纺织企业,遵循着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轨道,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强创新能力,创新包括产业链整合和品牌等方面的企业管理内容。在品牌创新方面,要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设计和营销的手段以及策略等,而产业链整合的创新方面,要促使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在有机的系统中进行。当然,纺织业要想实现创新性的发展,要不断地探索更多良好的方式,促使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改革与完善,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品牌影响力。

2、实施“走出去”战略

纺织企业的成本相对来说处于上升的状态,所以采取“走出去”战略,可以有效地为纺织企业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活力。“走出去”战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将产品推广到国际的市场,其次是在国际市场中探索更低的成本。

六、结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纺织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中小纺织企业,更是促进市场经济进步的强而有力的活力,相关的政府部门、行会以及企业自身等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加强沟通与交流,在良好配合的前提下寻找更加科学的发展途径和策略,发挥出中小纺织业独有的魅力。中小型企业要认真的处理好政府、企业和行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纺织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催化剂的成效,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翰夫.对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5-7

[2]卢庆峰,潘葵.现阶段影响服装出口问题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0,(5):11-13

[3]张迪.解析企业表外融资还原真实负债水平[J].财会月刊,2009,(26):7-9

[4]马胜,李纹.刍议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9,(2):3-6

[5]彭海辉,陈红.从表外负债看次贷危机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7-9

[6]柴华,向军.微观视角下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增长研究 [J].经济论坛,2009,(19):5-8

[7]柴华,向军.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增长:一个微观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09,(12):3-5

[8]陈钢.中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4):11-14